首页范文信息经济分析十篇信息经济分析十篇

信息经济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8:31

信息经济分析篇1

[关键词] 会计信息 经济分析

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现象,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因为它具有一般产品的基本特征,如属性、功能和成本等,但它与一般产品又有不同的地方,如属性不是单一性而具有公共性等。具体来说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会计信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它的属性具有社会公共性。会计信息的消费对象(即使用者)是一群消费者而不是像一般的产品为某个特定的消费者服务。二是它的使用价值(即产品功能)具有多样性。一般的产品只具有一种主要功能,如冰箱的主要功能是冷藏食物等,而会计信息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具有多功能性。三是它的成本性。会计信息在产生的过程中也有耗费,如会计人员的工资等。另外,经济生活中的产品有真货和赝品之分,会计信息也有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之别。下面笔者从经济的角度对会计信息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会计信息的社会公共性分析

1.为企业内部的消费者群服务

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公司的组织结构主要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的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再聘请高级经理,高级经理在授权的范围内经营企业,并聘请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对企业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加工,然后形成会计信息,并以报表的形式作为“产品”传递给企业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分享。

2.为企业外部消费者群服务

由于市场主体利益多元性的存在,对企业会计信用的分享除了企业内部的消费者群外,企业外部与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经济主体也要分享企业会计信息,主要包括:政府、税务、债权人以及其他与企业有经济关系的经济主体。

二、会计信息的功能分析

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如钟表能显示时间,汽车能运货物等。会计信息的功能是为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为其进行经营决策和预测服务。会计信息是一种多功能产品,它可以同时满足多个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需要

企业是国民经济细胞,其经济状况代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国民经济实行调控。因此,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必须通过企业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然后才能做出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决策。

2.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税务部门的需要

税务部门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征收机关,代表国家监督企业的纳税行为。税务部门主要是通过企业的会计报表或其他会计资料确定并检查企业的经营情况,以此作为纳税或罚款的依据。

3.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企业债权人的需要

企业债权人是将资产借给企业经营的经济主体,他最关心的是到期是否能收回本金并获得事前约它的利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了企业债权人所需要的有关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一旦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危险信号,企业债权人就会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经营决策。

4.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企业所有者的需要

企业所有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会计报表了解其投入的资产是否保值和资产的增值情况,因此,他要求会计人员把会计信息分成资产和收益两个方面,然而就有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分。在资产增值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还要决定采取何种形式对收益进行分配,这样利润分配表就存在了。企业所有者最怕在收益分配时,把老本也吃掉了,所以他非常关心企业的资产、利润和利润分配等信息。二是需要会计信息为其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很多企业的所有者就是经营者,他们要通过会计信息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一旦发现有好的或不良的会计信息,他们就会采取行动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或减少损失,如一旦发现某种产品库存积压,它们将会采取赊销或其他措施减少库存。

5.企业会计信息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要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受托经营企业,其社会地位、报酬以及提升完全取决于经营成果。因此,企业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为其获奖或提升寻求依据。

另外,还有一些潜在投资者也要通过企业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以便做出投资决策,如证券市场里的散户在买股票前总要看一看企业会计报表,然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三、会计信息的成本分析

会计信息的成本是指为完成其功能而发生的费用,主要有以下几项:

1.会计信息的制造成本

会计信息的制造成本是指从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完成整个过程所花费的一切支出。制造成本按其习性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是严格随着制造会计信息数量多少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包括会计人员用的办公室,软件,电脑等。变动成本是指基本上随着制造会计信息数量多少而变化的成本,包括会计人员工资,账本,凭证,办公用品,差旅费等。

2.保管成本(也叫维护成本)

保管成本是指会计信息披露后,还要对有关会计资料妥善保管所产生的成本。如凭证,账本,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装订,并为其存放需要的柜子以及“售后服务费用”等。“售后服务费用”是会计信息披露后有关咨询或查账等发生的费用。

3.竞争劣势成本

竞争劣势成本是指企业以外的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及时调整其谈判策略和决策,从而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所引起的成本。当然企业本身也可以利用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的会计信息,及时调整策略使企业处于优势地位,这时可以获得收益。只有当劣势成本大于优势收益时,净劣势成本才发生。

4.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是由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而失信于利益相关者造成的成本。如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其数量一旦超过企业的正常现金流量,就会出现现金短缺,或者不能按时发工资,失信于员工,或者不能按时支付贷款失信于合作伙伴等。

5.风险成本

风险成本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而产生的风险费用。如大量的应收账款存在,会夸大企业的经营成果,影响对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评价。一旦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差,就会使报表使用者高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这就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应收账款一旦变现能力差,还会影响的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带来生产计划,销售计划无法完成等风险。

6.诉讼成本

诉讼成本是指由于会计信息的披露引起法律上的争端而产生的成本。如有时会计信息会夸大经营成果,一旦出现某种不利因素就会出现财务危机,从而造成诉讼成本的增加。

7.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是指由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而引起的罚款等费用。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显示企业利润水平过高或者费用水平不合理以及其他的不合理的现象等,企业就有可能因为政府部门或税务部门查账等而承担“超额”的社会负担,如查账费用,罚款等。

四、会计信息的收益与成本的不配比性分析

一般的产品遵循配比原则即谁付费用谁收益并且收益与费用在同一时期配比。但会计信息却不遵守会计配比原则。

1.会计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则

会计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是谁付费用谁收益。我们知道,会计信用的制造成本是由企业所有者承担,但企业所有者不是唯一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此外还有政府管理部门,税务部门,企业债权人和其他与企业有经济关系的经济主体等,他们都免费使用企业会计信息的,亦称搭便车者。二是会计信用的使用(产生的效益)与成本发生不在同一时期。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报表传给使用者的,而企业报表是第二个时期才呈报,但制造信息的成本却由本时期承担,如年度会计报表在第二年的一季度末才呈报,但会计人员的工资等费用却由本年承担。

2.会计信息不遵循配比原则的原因以及引起的后果

会计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则的原因是会计信息不计算效益。为什么人们不计算会计信息效益呢?其原因在于:一是人们对信息的价值认识不足。信息的发展也是近些年的事情,人们开始感到信息对经济发展和生活的重要,但还没有认真去研究它,所以作为信息之一的会计信息也不知道其价值在哪里。二是没有计算信息的价值尺度。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计量信息价值的尺度。

会计信息不遵循配比原则是引发虚假信息的原因之一。由于会计信息是免费给别人使用的,那么会计信息制造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可以不负责任的。另外,由于是免费使用别人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没有理由要求别人提供的信息一定是真实的。因此,虚假的会计信息就越来越多,不管会计准则制定得如何具体,如何严格,都不能阻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如果会计信息是有偿使用的就会阻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其理由是:一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是有偿使用企业会计信息,那么就有权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要求,如果由于虚假信息造成损失,就有权提起诉讼。另一方面,由于有信息使用者的监督,会计信息制造者就会保证会计质量,一旦其提供虚假信息就会招致:轻者失信会计信息使用者,给企业增加信用成本;重者被诉讼,增加诉讼成本,大大降低企业信用,甚至导致企业倒闭。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偿使用会计信息可以防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因为它形成一个强大市场压力,督促企业只能提供真实的信息,一旦提供虚假信息就要增加成本甚至承担倒闭的风险。

虚假会计信息也叫会计信息失真。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两个类型:一是会计本身的局限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如会计制度滞后以及会计人员在处理不确定会计事项时掺有估计因素等。二是人为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它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或水平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如确认,计量出错等。二是由于会计人员故意制造假账,如会计人员受到某种外在的压力或个人利益的驱动,有意地制造虚假会计数据等。会计信息有偿使用只能阻止人为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而不能防止会计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因为虚假会计信息诉讼案还要用会计准则来检验。

参考文献:

信息经济分析篇2

 

1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比一部分发达国家滞后。所以,只有认清农业经济现状,才能有效促进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式推进,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1.1农民对信息化了解甚少

 

21世纪以后,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电脑、手机等现代化通讯设备也日渐普及。但是在很多偏远地区,居民依然没有享受到高科技所带来的便捷。他们不能及时与在远方的亲人取得联系,对于国家的发展现状,对于外界新鲜的事物,也是一无所知。相关的调查显示,农民只能通过电视、收音机或者亲朋好友去了解一些外界的消息,而作为城市人所依赖已久的网络,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及。长此以往,这些偏远地区的居民的世界会越来越小,世界在他们眼里发展的也越来越慢。

 

1.2消息的延迟性

 

有关数据显示,信息的时效性在农户和国家统计局之间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信息的实效性是其价值的最重要体现,消息从到接受的时间如果过长,信息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如工厂因规模扩大要招聘大量工人,周边很多农户青年待业者在知道这个消息时,名额已经被其他待业者占满了。由于信息在农户这里失去了实效性,耽误了多少人工作的机会。

 

1.3缺乏对信息的分辨意识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下,农民无一不是每天早出晚归,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农民生性纯朴善良,很难去分辨外界鱼龙混杂的信息。这时如果有一个人对他们传递一些关于外界虚假的信息,农民是没有任何分辨能力,并且全盘接收的。如此可见,农民对于虚假信息的分辨能力实在低下。

 

2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取得的成效

 

随着国家对于网络普及工作的重视,信息技术的圈子也逐渐扩大到了部分农民家庭,深受农民的喜爱。如此一来,网络受众群体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2.1信息化的组织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于信息化的组织体系的大力提倡与支持,许多地方已经摆脱信息化方面的空白,很多县级以上的农业部门中出现了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构。这些机构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信息传播重要性的认识,农民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够及时地从中得到解决办法。

 

2.2建立一定规模的网络平台

 

当今社会,网络的影响力与信息传播速度是不容小觑的,农业部门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建立了专门的农业信息网。任何人通过浏览这个网站,都可以找到大量可靠的信息。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农民和农业部门几乎实现了面对面交流。农业部门及时更新国家最新的农业政策,农民足不出户便可以学习到农业上的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目前,这种网络服务正向更大范围,更多种类的农业形式扩大。

 

2.3加强了信息采集和资源开发渠道

 

早些年,信息的采集受到设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实际情况的制约,在收集信息时往往不够及时迅速,而资源的开发渠道更是没有起到一点实际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对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加大了投资的力度,信息采集和资源的开发渠道也日渐完善。研究发现,很多地区已建立了完备的信息采集系统,可以覆盖农业和市场等方面。这些新增渠道可以统计最新的信息,并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进而农业信息化将朝健康的方向推进。

 

2.4信息的覆盖面正逐步扩大

 

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农业部会通过多种渠道将信息进行大范围传播,如通过农业信息网站、报刊、电视和广播等。目前。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接收到来自这些渠道的信息。信息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大,会逐渐向预期的效果靠近。

 

3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问题

 

目前,农业经济信息化在整个信息化的时代中是落后的,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因此,应找出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探索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通过不断摸索与改进,才能保证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与开发。

 

3.1计算机使用较少

 

计算机是新世纪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是其在农业上至今未有大作为,甚至处于相对很低的水平。导致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主要是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很多人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制约,很小就离开了学校,甚至有些人大字不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甚少。

 

3.2信息人才缺乏

 

目前,农村的信息网络未实现全覆盖,农村的信息交流滞后。还有很多人不足够了解信息化。农村中缺乏既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又能把握最新农业技术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3.3信息技术缺乏

 

当前,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农村中不够广泛,信息技术产品比较少,信息服务产业化的成都低。同时,虽然信息产业正积极向农村发展,但很多人不能抓住这一机遇,导致这些技术没有发挥出其作用。最终呈现出信息技术没有落到实处,无法解决当前农村的实际问题,更不能满足农业多方面的需求。

 

4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创新

 

现阶段,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我国发展的一个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经济信息化无疑是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的。而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因此,对于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创新也相当重要。

 

4.1对信息化服务方式创新

 

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信息化服务方式的创新,但创新应该立足于本国实际。目前,可以抓住电话和电视的较高的普及率这一特点,去发展信息网络。用电话和电视所采取的信息服务模式来配合信息化服务的发展。未来要致力于发展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模式,使服务质量更上一个平台。

 

4.2信息资源共享信息

 

制定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标准的以及实施有利于信息资源实现大规模的共享,凡是与农业相关的部门可以定期进行交流,能更快地建立农业信息网站、系统以及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利用。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农业信息的推广与传播,让农民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及时接收最新信息。

 

4.3对应用系统的创新

 

现阶段,进行创新要从农产品的预警、市场监管以及农场科技的信息服务3个角度来做。首先,建立农产品的预警系统,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现状以及价格的进行跟踪调查,避免产品过多出现滞销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避免跟风的现象,对于某一类农产品的需求量应该客观冷静的分析,而不能一时冲动。其次,市场监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如果在市场中出现虚假的农产品信息,威胁到群众的健康时,相关的监管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对问题商家进行调查甚至,必要时可采取强硬措施将其关闭。同时,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市场上的农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妥善处理屡犯不改的农户商家。最后,农场科技的信息更新要迅速及时,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平台让农民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到其发展动态。例如,农民在掌握了一些蔬菜种植技术后,会大大提高生产率,增加他们的收入。

 

4.4加速信息技术的应用

 

无论何时,数字农业建设,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数字农业可以使信息化带动市场化,进而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经济分析篇3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判断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智能化、现代化技术也逐步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全球经济被联结为一个整体。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影响了全球很多家,并造成了巨大的危险,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施工企业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点单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坚持综合实力的提高,更好的参与市场经营。信息化是对信息技术的一种应用,是基于网络建立的系统,有助于适应企业的内在需求,做好企业内部数据统计与管理工作。但是施工企业特有的对利益的追逐,使其必须对信息化投入做出一个精准的分析,判断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投资的角度衡量信息化的利与弊。本文就结合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对其经济效益做出分析,从而提出完善建设,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效对策,降低企业消耗。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概述

(一)经济效益

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则为经济效益。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获得较多的财力,就是收益的最大化,或者以人力、劳动力的少量消耗取得相应的成果。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必然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即所谓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

信息化技术是借助网络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资讯的一种模式,并通过网络传输和处理信息,提高企业竞争水平的一种动态模式。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则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经济收益,也就是企业信息化投资和产出的对比。一方面,信息化投入体现在实际建设的投资过程中,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企业实施信息技术产能与效益的分配,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之中。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包含两方面内涵:其一,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人力、物力、财力与利润之间的关联;其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际经营的符合情况,也就是信息化建设是否符合创造经济效益的条件。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应当遵循的原则

施工企业作为施工的主要负责单位,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复杂程度较高,在对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下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分析原则。企业信息化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科学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标准化的测评模式,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主要而言,在理论上要保证其合理性,正确进行指导,抓住分析的要点,对信息数据、文件、资料做好整合判断,提高分析的精确度。

第二,目的性分析原则。对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分析判断要有目的的进行,避免出现随意测评和无目的判断,即通过完整的评价达到企业的统计目标,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可行之处,找到利润最大的增长点,切实反映出经营指标,做好目的性分析。

第三,动态分析原则。施工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经营状况、市场变动情况发生改变,基于实际指标,动态的对信息化经济效益做出分析才是有效之策。

第四,综合分析原则。所谓的综合分析原则,就是将施工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取的资料、数据进行集中整理与归纳。然后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做出有效的综合性分析,客观的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

三、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案例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能够直观清晰的认识到施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经济效益的含义,以及在经济效益分析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想要保证分析的精准性,就必须结合实际做好分析。

对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后在e后上的投入(D)与产出(o)进行了分析,对于施工企业这个经济实体而言,实施信息化的目的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

若D/o属于(0,1),表示施工企业在工程e后实施信息化管理后,相对于以前同样性质的工程,扣除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利润仍有所提升,实施信息化管理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施工企业下一步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若D/o属于另一种范围,则表示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所带来的经济产出要小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甚至经济产出值为负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施工企业引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并不适合本工程的应用;二是即便施工企业引进了信息化技术,但在实际中有可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可能是组织机构调整不到位、管理层面信息不对等等等。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及时的做出改变,调整信息化技术,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完善信息管理体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施工单位之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它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是整合数据、资料,做好分析的关键,也是帮助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基础。针对施工企业获取的利润,工期时间来判断效益,从有形经济和无形经济两方面进行分析是一种成本判定的新模式。通过对同类工程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产出分析来评价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结合D/o的数据对做出数据统计,优化管理系统。具体而言,施工企业可根据经济效益分析的不同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改进或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选择系统性指标和相关性典型数据,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勇,严红,李林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现代情报,2006,02:160-163.

[2]汪勇,严红,李林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5-8.

[3]王琰,张利,刘坚.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117-120.

[4]刘晓东,刘宇衡.基于矩阵理论的信息化对提升建筑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效益作用机理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2,04:64-68.

信息经济分析篇4

abstract:projecteconomicactivityanalysisissystematic,comprehensiveworkwithstrongcorrelation.Usinginformationtechnologyinprojectmanagementcanprovideeffectivehelpprojecteconomicactivityanalysis,solvingthedatadistortionproblemindatatransferandforminghorizontalandverticallinkagecontrastmechanism,soastorealizetheprojectmanagementdynamicmonitoringandearlywarning,andthuseffectivelyenhancingthelevelofprojectcostmanagement.

关键词:经济活动分析;信息化管理;应用

Keywords:economicactivityanalysis;informationmanagement;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040-02

0引言

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如同个体体检,它基于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分析,查找其中的问题,信息技术和新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为经济活动分析提供了创新途径,恰如信息技术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本管理信息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进程中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公司绝大部分工程都使用了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如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蒙西华中铁路洞庭湖长江大桥、渝黔铁路土建1标、成贵铁路CGZQSG-5标、兰州中川铁路、郑焦城际黄河桥、郑东新区龙子湖区望龙西桥、宜昌庙嘴长江大桥、银川滨河黄河大桥、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区坝后防汛交通桥等工程项目。该信息化系统将劳务、物资、机械、现场经费四大成本模块横向整合,打破了各模块互补对接的格局,使之纵向形成了一个两级联动机制,同时整合了项目前台操作和终端监控两项内容,使得各信息模块相互制衡,实现对项目的动态监控。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公司经营结构中的应用,使公司经营管理结构由单一的项目盈亏终结考核逐步过渡到对项目成本实施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同时对项目进展超预算的情况进行及时预警,通过数据的阶段性、要素性等可追溯原则尽快锁定管理死角,并参考现实条件尽快整改或清除管理中的弊病,以促进项目成本顺利实施。

1制定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模式

构建经济活动管理模式,其一要全面了解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组织架构,明确界定领导机构与具体执行部门的权责关系。一般来讲,工程经济部或财务部是经济活动分析的专职部门,具有领导决策权,其他部门配合执行;其二,成本与收入如何归集,须配套完善月度汇总的管理台账,成本归集须提前归集和整理施工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基础数据,要求数据信息客观真实,其中基础台账和配套数据的归集是成本归集的重点,通常凭经验估值会产生一定量的误差,归集台帐和相关数据信息有利于误差的控制。收入方面须实时关注验工计价及调概索赔事件。在调差索赔阶段,有的项目虽未经业主审核但后期形成收入的可能性较大,计价时也应当将其作为收入项计入成本项,以防收入与成本脱节、账面上巨亏,但现实情况是仅有小额度的亏损,或存在潜在盈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经济活动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第三,制定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方法及经济活动分析考核细则,各层级应该严格按照经济活动分析管理办法有针对性的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以便快速锁定项目管理中的缺陷点及时整改落实。另外,经济活动分析考核须逐项落实,管理者须根据考核结果针对各个缺陷点进行优化调整,落实奖惩措施,真正实现闭环管理。

2利用现有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利用网络科技管理工程项目的成本信息,推行成本管理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70%的现代施工企业已实现了成本管理信息化。将网络信息技术纳入项目施工管理全过程(从前期准备、设计、施工到竣工结算、库存管理、质量监控、合同管理等各个环节),不仅能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同时可以有效管控施工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应用材料采购比价系统及材料领用系统来控制采购成本和物料支出,从而进一步减少成本支出。同时参考内部定额及财务系统编制成本目标计划,确保各环节的成本管理活动有据可循,也有助于对成本耗用进行跟踪统计,为后期核算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成本管理部门也能够基于实际成本与目标计划作对比,深入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以期针对性的探寻控制成本的方法途径,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信息化管理的前期准备

3.1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工程管理应该依据实际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逐步开展施工建设信息化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各模块模型进行跟踪设计,使其实现数据上下一体、业务相互集成、覆盖三级应用的管理系统,全面搜集成本,为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提供客观依据。

3.2确保信息准确,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一是要优化整合系统资源,集成导通系统功能,减少不同系统中交叉重复性工作。二是要规范管理系统应用,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准确性,使得各业务部门信息化基础工作落到实处,系统应用效果不打折扣。三是有效利用系统功能,结合生产管理实际,开发工作计划查询功能,确保管理闭环,确保信息实时传递。

3.3统一信息内容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一致的信息描述直接导致信息失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时相同的成本信息,通过不同个体的描述也有可能呈现不同的形态。信息传递过程中,各个节点的工作人员会转变信息的格式、内容以便本部门使用,这既不利于下一节点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最终即使是同一信息也会出现不同的表达形式。鉴于此,企业应该进一步规范信息传递的途径、形式和内容,从源头防控信息失真风险。

3.4确定系统评价标准通常来讲,系统波动幅度越小越稳定。但目前对于系统的波动业界尚未给出定论,须在建立管理体系时进行具体探讨。

4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4.1规范数据统计将项目的成本费用分类、分细。比如: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租赁费用、技术措施费用、组织措施费用、日常办公管理费用。

4.2规范管理流程通过规范化的数据报表,达到实时动态查询、整理、分析,辅助企业的管理制度,将企业已经规范的一些科学的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固化下来,使得流程所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加强了成本管理中的约束(如限额领料),减少人为控制和“拍脑袋”的管理行为,同时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

4.3科学化的决策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了统计报表模板、指标体系和工作台帐。统计的主要对象就是成本信息,决策层主要根据跟踪统计的数据信息科学决策,并在决策中突出重点、注重衔接,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合理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继而通过领导牵头、部门负责、协调联络、督查问责等工作机制,确保重点环节的工作重点推进,将成本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努力以创新性思路和对策建议以及工作推进的实际成效,为促进成本科学决策、决策落实发挥应有作用。

5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5.1及时、真实反映成本,真正实现动态成本归集施工项目是逐期进行的,成本控制须确立动态监控的成本管理理念,坚持以过程控制为主。因为前期准备阶段加强成本控制仅仅是遵循决策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确立目标成本和配套的成本计划,并将其作为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而竣工结算环节的成本控制,成本盈亏已是大势所趋,要纠正偏差也为时已晚。因此针对结构、基础、装饰等重要节点进行成本控制无疑是提高成本管理实效性、防止差错的有效策略。

5.2过程计划控制,实现目标管理计划是加强管理的源头,是进行全过程绩效考评的衡量基准。因此,根据项目的特点,编制详细、能够指导具体施工过程的一套施工计划,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及同业对标管理,要将公司各项专业会议工作部署,贯穿于各项专业工作中,保证综合计划执行的严肃性,加强同业对标工作,强化过程管控和诊断分析。公司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方针的指导下,秉承“先想一步,先干一步,领先一步”的新时期企业精神,将信息技术融入工程成本管理全过程,将信息化理念渗透到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全面支撑了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向管理信息化要发展质量和效益,管理信息化提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初显成效,孕育出管理升级、生产优化、风险防控的成果,推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3优化业务流程,建立项目业务工作平台现阶段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基本是各个部门或各个环节“画地为牢”,表面上显得分工明确,规范有序,但却反映出各部门或各环节工作相互脱节的现实。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恰恰以规则的形式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具化到系统中的各个节点,收集实时数据,建立操作指标体系。成本管理系统中操作管理模块与实时数据库集成,打通了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建立起一个综合化的业务工作平台,提升了工程信息获取和传递频率,为领导决策赢得提供了客观依据。

5.4收支两线结合,盈亏对比分析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工作分解结构,能够系统的整合计划与实际成本运作流程中的单据,同时可以结合中标预算(当前部分工程已经采用工程量清单)共同构成一套相对完善的成本运作体系。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将中标预算逐项落实到与之对应的成本节点后,项目部就可以方便的得到收入计划;工程实际完成情况录入系统后,项目部还可以清楚的看到实际成本跟收入之间的对比关系,这一经济对比关系是项目经营决策活动的重要参数。

综上所述,在项目成本管理及经济活动分析中,信息系统的推广使用能有效降低信息失真的程度,极大地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企业应该“树信心,转观念、强管理、重效益”,准确把握经济活动分析中“明规则、控过程、优结果、强沟通”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将信息化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抓好抓实,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安全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环编著.经济活动分析规范操作[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信息经济分析篇5

198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1]。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信息化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自十七大提出两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以来,信息产业和工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国策和新的发展模式。信息产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第四产业,其子产业部门包括了传统三部门产业体系下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而不同性质的产业部门在经营模式和经济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预期将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对这种影响差异的存在性及变动趋势的检验,将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进两化融合发展。

 

1文献综述

 

大量文献表明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相关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3],而信息产业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产业间相互联系[4],促进产业融合发展[5]。企业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获得成功[6]。进一步地,一些学者通过计量经济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如徐升华和毛小兵[7]检验了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antonopoulos和Sakellaris[8]指出iCt产业对希腊的经济增长,尤其是金融等行业有重要促进作用。邵宇开等[9]证实地区信息化指数与经济增长指数之间存在强相关性和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研究表明信息产业的经济效应存在国家和地域差别,如Dewan和Kraemer[10]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产业投资的生产率回报存在显著差异。Dedrick等[11]的最新研究表明it产业投资的生产率效应已从高收入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开放国外投资等手段提高it投资的生产率效应。而ioan和Raluca[12]及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13]都指出中国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周勤等[14]指出不同省份信息技术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另一些研究则探讨了信息产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信息基础设施[15]、软件产业[16]以及软件服务业的地区差异[17]。但这些研究仅从单个产业部门出发,没有对不同部门间的影响差异进行探讨。

 

另外一些学者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法探讨了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王宏伟[18]指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平抑物价有重要作用。徐丽梅[19]指出我国信息产业是中间投入型产业,对上下游产业有较高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王钢和王欣[20]根据1992~2008年全口径投入产出数据,讨论了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盖建华[21]认为信息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很强,但整个信息技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不高。Xing等[22]通过投入产出法对iCt产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测量。景曼[23]指出电子信息产业的不同部门对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别。

 

相比而言,计量方法比较简便,但主要是通过变量间总量关系的拟合反映信息产业的经济效应,难以充分刻画其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投入产出分析则从具体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更加细致地反映其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结构和影响。整体上这些研究主要从产业部门整体出发,很少从信息产业结构的角度去探讨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效应差异。因此,本文将借助投入产出分析法,从信息产业内不同产业部门的角度去分析其经济效应的异同及变化趋势。

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投入产出分析法

 

投入产出分析法由美国经济学家Leontief提出,该方法在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对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分析,刻画各产业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比例关系。投入产出表分别用行和列表示各部门的产品产出和使用关系,依据“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和“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两大平衡关系构建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整体结构。使用者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等参数来分析不同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关系。

 

22指标选择

 

目前国内外对信息产业的概念内涵以及分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大体上可以划分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两类。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分别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表示信息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表示信息服务业。

 

23数据来源与处理

 

我国从2002年才开始在投入产出表中统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数据,因此本文选择2002~2010年间的四份投入产出(延长)表进行了重新编制,并通过excel和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由于在2010年投入产出表中将“其他制造业”和“废品废料业”合并为“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含废品废料)”,共41个产业部门,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在处理数据时,将其余三年投入产出表中两个产业的数据也进行了合并。

 

3信息产业投入产出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在投入产出分析法中,信息产业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产业关联、产业性质和产业波及效果三个方面。

 

31产业直接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分析,反映产业部门之间直接的产品和技术联系,包括直接消耗系数与直接分配系数两个指标。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后向关联,反映一个产业对为其提供产品、技术或服务输入的产业的影响。系数越大,说明在生产中对该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需求和消耗越大。

 

aij=xijXj,(i,j=1,2,...,n)(1)

 

式(1)中,xij为i部门提供给j部门使用的产品/服务数量,Xj为j部门的总投入数量。

 

直接分配系数又称为前向关联,反映一个产业的产品分配给其他产业作为中间投入的比例。系数越大,说明本产业的产出直接供给该产业部门生产所需越多,推动作用越强。

 

rij=xijXi+mi,(i,j=1,2,...,n)(2)

 

式(2)中,xij的含义如式(1),Xi为i部门的总产出数量,mi为i部门的进口数量。

 

为更好地度量信息产业不同部门与其他产业之间直接关联关系的强弱,将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按照高低进行排序,并根据001和01两个阈值,将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分为弱关联、一般关联和强关联三个等级,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发现,信息制造业中不同关联强度的产业数量比较稳定,其后向关联中的一般关联和强关联的产业数量长期高于前向关联,说明信息制造业的后向关联强度更强。而信息服务业无论前向关联还是后向关联,其强关联和一般关联的产业数量在2005年之后均出现明显下滑。同时其前向关联中的一般关联和强关联的产业数量长期高于后向关联,说明信息服务业的前向关联强度更强。

 

从两个子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来看,其关联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并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信息制造业的前后向关联的强关联产业都是其自身,而且其对信息服务业的后向关联一直都是弱关联,但这种关联强度一直在增加。信息服务业对信息制造业的消耗系数要高于自身,但随着前者的不断下降和后者的不断上升,两者之间的差距已非常小。同时其对信息制造业的分配系数长期低于自身,但两者都保持着稳定增长。

 

从两者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来看,两者前后向关联产业都以制造业为主。信息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比较稳定,主要包括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产业,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得到显著增长。

 

而信息服务业无论是前向关联还是后相关联产业,制造业的比重在降低,服务业的比重在上升。

 

32产业性质分析

 

进一步可以通过计算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来反映产业性质[19]。中间投入率是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中来自其他产业的中间投入所占的比例,反映了其对上游产业的总体带动能力。

 

ij=∑ni=1xijXj,(j=1,2,...,n)(3)

 

中间需求率是各产业部门的产出用于中间使用的部分在总产出中的比例,反映了该产业部门作为其他部门中间投入的比例。

 

oj=∑nj=1xijXj+mi,(i=1,2,...,n)(4)

 

如表2所示,信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远高于信息服务业,并略有增长;信息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下滑趋势明显。同时信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一直高于中间需求率,这说明信息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需求强度要高于其被需求强度,而信息服务业则相反。

 

如图1所示,以中间投入率为横轴,中间需求率为纵轴,05为分界线,构建产业性质矩阵。其中i区域为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其产出主要用于中间投入;ii区域为中间投入型产业,既为其他产业提供中间产品,也需要大量消耗其他产业的产出;iii区域为最终消费型产业,产出主要用于消费,而且大量消耗其他产业产出;iV区域是最终消费型基础产业,其产出主要用于消费,但对其他产业的消耗较少。

 

从图1可以看出,近10年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趋势,其中间投入率相对稳定,而中间需求率不断下降。这说明软件产业的生产模式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而产出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化,其产品用途从生产消耗为主转变为最终消费为主。与此同时,信息制造业则比较稳定,长期处于中间投入型和最终消费型产业的分界轴附近。其中间投入率相对较高,对其他行业产品和服务需求较高,这反映了制造业高物质消耗的特点。总体而言,两个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基本上都大于05,说明这两个产业部门均属于产业链中游,对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的发展存在重要影响。

 

33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效应又称为间接关联,通过计算影响力与推动力两个系数来反映某个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拉动和推动作用。

 

影响力系数为各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时所引起的完全投入量与所有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引起的完全投入量的比例,反映了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为了避免传统算术平均法引起的偏差,应根据不同产业的经济地位进行加权处理[24],本文采用了增加值加权法。影响力系数为1代表行业平均水平,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消耗越多,拉动力越强。

 

F*j=∑ni=1bij·ZJZi∑ni=1ZJZi1n∑nj=1∑ni=1bij·ZJZi∑ni=1ZJZi(5)

 

推动力系数是各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时所进行的完全投入与所有部门平均的完全投入的比例,反映了该部门受其他部门的波及程度。推动力系数同样以1代表行业平均水平,系数越大表示其他部门对该部门的消耗越多,推动力越强。

 

e*j=∑ni=1dij·ZJZi∑ni=1ZJZi1n∑nj=1∑ni=1dij·ZJZi∑ni=1ZJZi(6)

 

如表3所示,无论影响力系数还是推动力系数,信息制造业都大于1,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信息服务业则相反。在同部门两项系数的比较中,两个部门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长期高于推动力系数,说明其产业波及效应以拉动力为主,而且差距在不断扩大;而信息制造业则完全相反。从变动趋势来看,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系数整体在减弱,而信息制造业则整体在上升。

 

如图2所示,以推动力系数为横轴,影响力系数为纵轴,1为分界线,构建产业波及效应分析矩阵来分析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波及效应。按照赫希曼判别标准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其中i区域为最终制品型产业,ii区域为中间制品型产业,iii区域为中间初级品型产业,iV区域是最终初级品型产业。

 

其中信息制造业长期处于中间制品型产业,同时具备强辐射性和强制约性,对上下游产业的供需都有较大作用,是国民经济增长最敏感的产业,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信息服务业则长期处于最终初级品型产业,其对其他产业的辐射性和依赖性都较弱,产业发展的独立性较强。

 

4结论与建议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这些研究主要从信息产业整体的角度出发,很少关注信息产业内不同性质产业部门的影响差异。因而本文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探索性地对信息产业内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效应的差异性及变动趋势进行刻画。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关系和影响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

 

(1)从产业关联关系来看,在过去10年间,无论前向关联还是后向关联,主要关联部门都是制造业部门,这说明制造业是与信息产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部门,证明了我国走两化融合发展道路的合理性。从关联度的变化趋势来看,信息制造业与制造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保持相对稳定,而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部门的关联度在下降,与服务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度在上升,尤其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2)从产业性质来看,两个产业部门表现出显著差异。信息制造业的发展较为稳定,长期保持中间投入型产业特征;与此相反,信息服务业已逐渐从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过渡到最终消费型基础产业,说明其产出结构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从中间消费为主逐步转变为最终消费为主。

 

(3)从产业波及效应来看,信息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更强,其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而信息服务业的相关系数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并在逐步减弱。

 

针对上述信息产业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效应特点,可以采取以下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增强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两化融合发展:

 

(1)大力支持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既是信息化也是工业化的一部分,可以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借助国际产业转移潮流,大力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另外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提高产业附加值,立足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2)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调整软件产业发展结构,提高其对其他产业部门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一要继续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改造,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二要加大对嵌入式软件和工业软件的政策扶持,提高传统行业产出中的信息含量;三要优化软件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引导发展。

 

(3)促进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提高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和扩散,带动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信息经济分析篇6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信息经济学, 而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经济学, 就要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分析。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 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 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 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 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 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 

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 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 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 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参考文献 

信息经济分析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信息化建设;金融管理;招商引资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信息经济时代,社会各类领域对于经济管理模式和质量等,都开始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同步状况下,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始成为必然之势。尤其是在金融管理建设领域之中,信息化已然成为一类必要的指导媒介,至于究竟怎样有效率地组织区域经济金融管理的信息化改建工作,相关措施内容主要如后续所延展。

二、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遵循的要点

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类社会工程项目,本身保留较强的复杂和系统性,因此实施过程中切勿盲目求成,最为关键的就是及时锁定契合点、构建标准化的信息化操作平台,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科学、规范、合理性改革进程。至于该类工作的处理要点则主要表现为:

(一)锁定契合点

任何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形式都别具一格,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契合点选定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须结合自身所属城市的实际状况,进行专属的区域经济信息系统设计。如一些中心城区因为信息化实力较强,所以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契合点主要限定在楼宇经济领域之中。所谓楼宇经济,实际上就是以楼宇作为核心,透过大力开发和出租写字楼等途径,贯彻招商引资和税源路径拓宽,以及区域经济带动等目标,如若欠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条件的支持,这部分企业的发展动态将难以被快速精准化地掌控。因此,在楼宇经济发展期间,务必要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经济资源等内容加以系统化认证解析,进一步为日后区域经济管理水准大幅度提升,提供保障。

(二)信息化平台的搭建

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历程之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专业化信息平台的创建。特别是在金融行业领域之中,可以在满足信息化数据系统创建的要求前提下,细致化认证区域各项金融业务的招商、经营细节。如在一系列关键性数据被信息化平台成功地整合、校验解析之后,便可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内精确化地映射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动态。长此以往,辅助上级领导客观评价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并且科学预测日后变动趋势,最终为各类区域经济快速和健康性发展,提供更多可靠的指导性决策。

三、区域经济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就是借助网络技术、通讯、业务处理系统等,进行重要性数据收集、传输,金融风险预测,以及管理决策制定实施的行为流程。其可以说是金融体系构成要素的集合产物,核心目标在确保逐步理清和贯彻内在监测指标的前提下,修缮既有的金融管理信息化体系,最终顺利提升金融管理的水平。至于现代我国区域经济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则主要如下所示:

(一)拟定完善化的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针

作为现代专业化的金融管理主体,务必要针对所在区域经济行情进行细致化认证解析基础上,制定严密且可靠的战略方针,确保日后可以井然有序地组织金融管理结构扩建和信息化操作程序开发等工作。当然,为了切实强化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整度和稳定效果,该类战略方针必须保证维持全方位性,某类层面上对于金融管理主体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具体就是要求金融管理主体针对相关区域今后经济发展模式加以精确化预测,进一步针对区域金融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标准、金融岗位分配方式做出合理调试。而金融电子化系统的革新,是迎合信息化时展步伐的必要途径,同时对于金融行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和程序优化,以及整个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事业发展,亦有着不可小觑的推动效用。

(二)明确金融信息化技术的规范标准

区域金融信息化技术进行明确的规范控制,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其不单单能够确保相关金融业务更加便捷、快速地交接运行,同时更可以全面迎合不同区域和时间段的金融行业发展要求。长此以往,令区域金融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容易操作,顺势减轻相关管理人员的压力、合理缩减以往管理中投入的过多成本费用,进一步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效。

(三)沿用科学人性化的竞争体制,令人员分工与协作变得更加合理

实际调查发现,我国许多金融机构在针对内部人员进行职务划分过程中,处理模式都过于单调乏味,缺乏所需的实效性,这类消极状况事实上和竞争机制有着缜密的关联。如若将标准化竞争机制妥善地融入到全新的区域经济金融信息化管理体系之中,各类员工之间便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自我表现,确保金融领域之中的分工变得更加科学与合理。尤其是在我国成功地迎来信息经济时代之后,涉及区域经济中的金融信息化管理效率也获得显著性的改善。由此看来,金融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竞争体制的影响作用着实不可小觑,其不单单可以保证进行管理成本全面缩减,同时可以督促金融机构更加专注地处理自身职务范畴内的核心业务。再就是充分协调广大金融客户之间的关系,令对应的经济管理服务质量得以改进。须知不管是区域经济金融机构,或是金融市场的发展,都需要及时获取一定数量客户的扶持,所以,为了日后更好地完成金融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就必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谨慎地处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最终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为科学人性化的服务。

信息经济分析篇8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经济绩效

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技发展和整个市场环境的变迁,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以农业、工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日渐衰落,新型电子行业、医药生物行业利润也在不断压缩。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依托人力资源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日益迅速,成为技术最活跃、增值效益最大的一个行业。我国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本文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

本文以186家信息服务业的经济绩效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欲找出影响这些上市公司经济绩效的主要因素,并对影响企业经济绩效的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二.研究设计

1.变量选取

(1)自变量选取

股权集中度:该变量一般有两个度量指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CR2)。

资产管理能力:该变量的测量指标有很多种,本文采用总资产周转率(CtR)。

资本结构因素:常用的测度指标为资产负债率(DeBt)。

(2)因变量选取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很好地说明公司的盈利、成长等方面能力,能够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经济绩效状况。因此,该文选择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因变量。

(3)控制变量选取

企业规模:一般用总资产(SiZe)来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差别很大,规模因素影响着公司的发展能力。

2.研究假设

我们对所选取的三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的关系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H1a: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

H1b:上市公司经济绩效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

H2:信息服务业经济绩效与总资产周转率正相关。

H3:信息服务业经济绩效与资本结构负相关。

3、模型设定

为分析我们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oe=a+bCR1+cCR2+dCtR+eDeBt+fSiZe+ε

其中,a为回归常数,b.c.d.e.f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变量。

三.实证研究

1.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在186家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中,净资产收益率由-0.48到0.53不等,均值为0.093,标准差为10。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由5.21%到70%不等,可见我国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程度由高度集中型到高度分散型都有,平均水平为32%。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由11%到88%不等。资产负债率从0.21%到66.9%不等,均值为3.6%,说明总体来说该行业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差异大。总资产周转率从0.00%到0.43不等,均值为0.06,说明总资产周转率低。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KH*2〗〖JZ〗〖XC杨毕才2.tiF〗

〖KH*2〗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只有资产负债率与股权集中度2与净资产收益率有关,其他变量与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关系。资产负债率的t=-1.93,p=0.055,显著性较差,难以在5%的置信区间上认定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有负相关。股权集中度2的t=0.464,p=0.00,表明股权集中度2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306,证明假设H1b正确。

根据模拟结果中各因素的t统计量值的显著程度和回归系数的正负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样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H1a的假设相矛盾。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净资产收益率影响显著,系数为正说明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H1b的假设成立。

总资产周转率的回归系数为正,H2的假设成立。表明资产运营能力直接影响企业收入增加和规模扩大的能力和速度。

资产负债率的回归系数为负,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的负债结构负相关H3的假设成立。可见我国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不适宜负债偏高的资本结构。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的正相关,这验证了假设H1b的正确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所以假设H1a是错误的。这给通信服务业上市公司的启示是:股权既不可以高度分散也不可以一股独大,公司要存在若干个相对的控股股东,形成几大股东相互制约的局面,这样有利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

其次,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负相关,假设H3成立。根据资产结构理论,资产负债率水平应该有一个适当的范围。根据行业的不同,资产负债率有着明显的差异,信息服务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水平是3.6173162%,总体水平偏低,行业内部差异也很大,最高达到66%。从结论来看,企业要控制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以提高经济绩效。

信息经济分析篇9

[关键词]营销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一、引言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营销活动日益繁荣。同时也出现了营销道德问题。营销道德属于道德内容之一,是调整营销者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是客观经济规律及法律以外制约营销行为的另一要素。在实践中,它作为我们判断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

二、信息不对称下营销道德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行为人对于同一经济事件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异,即部分经济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另一部分则拥有较少的、不完全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常出现于交易双方之间,并且不对称程度因交易双方地位及实力的不同而有差异。交易中双方信息地位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它们各自所拥有的信息量。如今市场上营销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品中的道德问题

产品中的道德问题首先表现在产品缺乏应有的质量,产品实际上提供的利益较少。其次表现在企业有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披露与产品有关的危险。最后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故意使其产品很快地过时,缩短产品的物质寿命或者制造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不满,鼓励他们在尚可使用的情况下丢弃不用,早买或多买。或制造厂家在产品的包装、外观设计上的改变或是产品功效上增加一些,以促使消费者一再更新产品,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价格中的道德问题

在购买产品中出现掠夺性价格、歧视价格、垄断价格及未披露全部价格信息等都是价格行为中违背道德的典型表现。价格中的道德问题还包括营销系统通过巧妙的安排,使价格比合理的水平高出许多,很多消费者指责商品价格中所饮食的广告及促销费用过高,因为产品的价格与成本成正比例关系,从而花在产品上的成本越高,则价格越大。

3.促销中的道德问题

促销是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促销中,许多企业采用了虚假的促销方式,如制作虚假广告,企业过度地夸大产品的功能效用,诱使消费者购买;有些广告故意玩弄文字游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有意误导消费者,采用有偿新闻这种不正当的公共宣传;对顾客的高压式推销,强迫消费者购买,采用贿赂、送礼、宴请、娱乐等不正当行为进行促销;含沙射影诋毁同业来抬高自己企业和产品的地位,甚至侮辱对方的人格,混淆商品和服务的来源等。

4.分销中的道德问题

分销中的道德问题表现在有些企业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骗买骗卖,或不讲商业道德,不讲信誉,不尊重经销商的愿望,强买强卖,或利用某种优势,限制竞争,进行垄断等。有些企业在分销中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利润最大化,损害渠道成员的利益,如延迟交货、撕毁供货合同、拖欠货款等。

三、营销道德问题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1.信息不对称状况会导致“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在价格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劣质品泛滥,信誉差、质量低的交易对象则会大量涌入;而信誉好、质量高的交易对象会退出交易,即所谓“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现象。逆向选择主要存在于竞争相对比较充分的消费品市场和品牌、质量差异较大的市场中。这类市场一般进入限制较小,技术要求不高,品牌差异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不大,从而竞争优势的战略定位便在于成本优势,成本降低既可通过效率提高,又可通过质量降低进行。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卖方可利用消费者无法准确把握质量的状况,成功地将劣质品当作优质产品售出。而吃亏上当的消费者不愿再次购买,迫使生产优质名牌产品厂商或是转而生产劣质品,或是避开大众化的分销渠道,从而劣质品逐渐将优质品驱逐出市场,市场为劣质品所充斥。由于市场中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商家明显比消费者具有信息优势,以至消费者受损,并且不利于生产优质商品的企业,使市场上到处都是劣质商品,更导致市场的消失。

2.信息不对称状况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则是指拥有信息优势的经济行为人虚假信息欺骗处于信息劣势的经济行为人,通过损害后者的利益来为自己牟利。作为经济人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成本,提高售价,这种行为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会带来效率的提高,而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则极易引起营销道德失范。生产者与中间商之间的交易是在信息基本对称的条件下进行的,价格欺诈难以成功;而消费者对生产者和中间商的成本知之甚少,从而容易为销售者所欺骗。在垄断竞争的情况下,由于产品差异的存在,消费者也难以通过同类商品的比较作出正确的选择。

3.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营销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

生产商处于价值链上游,其信息优势在于十分熟悉产品的生产成本、工艺、所采用的原材料、质量水平等,而不足之处在于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把握不准。中间商上接生产商,下邻消费者,对上可以获得生产者的大致成本;对下可以推断消费者的需求趋势,劣势在于信息的精确度不高,可能做出错误判断。消费者对自己的收入、偏好了如指掌,但对产品质量和成本缺乏了解。

生产者与中间商的交易通常是在信息大致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生产者、中间商与消费者的交易则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进行的,消费者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而这种信息不对称状况是造成营销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

四、规范营销道德问题的对策

分析造成营销道德失范的诸多因素,经济人动机乃是基本诱因,信息不对称状态的存在则是主观动机转变为客观行动的必要条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营销道德失范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劣化资源配置,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对整个社会而言成本过大,收益极低,因而必须加以治理。

1.强化卖方的信息披露义务

一般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完善程度与消费者的信息劣势地位的改善并无因果关系,因此,必须以法律形式规定卖方的信息披露义务。除了现有的在包装上标明成份、产地、日期等信息外,还应当进一步要求公开价格信息。若有不按规定披露信息或错误信息者,应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损失。

2.对卖方规定更严格的更明确的责任

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规范营销活动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上已颇成体系。问题在于对卖方在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应承担的责任,或是规定得太笼统,或是规定得太轻。前者必然造成操作中的弹性过大,增加法律实施成本,同时也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后者则会使法律缺乏约束力,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存在使卖方在交易中欺诈行为失败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在规定惩罚措施时,不仅要考虑到特定事件中对某一或某些消费者造成的损害,还要考虑到违法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只有这样方能使占据信息优势地位的卖方感到欺诈行为的成本过高而不愿采用。

3.进行消费者教育

不同于传统西方经济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消费者并非完全理性、全知全能,而是具有非理性和无知的一面,特别是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其信息劣势地位更是显而易见。因此,政府有必要向其传播消费知识、消费经验,培养其消费技能,倡导科学消费观念,提高其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当然,这种活动也可由消费者组织,甚至企业来进行。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长远发展目标

信息不对称状况一般是就特定交易而言的,绝不意味着卖方的欺诈行为永远不会被发现,消费者通过使用产品往往会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从而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一般不会为牟取短期的暴利而损失自己的信誉资产。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完善的法人制度,企业可以成为真正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将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5.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扶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要不断地发掘信息及其他相关要素的经济功能,并及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信息财富,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信息市场体系的构造和形成,大力扶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特别对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更要组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努力争创高新技术的新优势,以此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郑海: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企业活力―营销管理,2007.9.

[3]李静程从军李小刚:关注企业营销道德缺失净化市场环境.企业论坛,2007,6

[4]王蕾: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营销风险的防范.企业管理,2005

信息经济分析篇10

关健词: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外部性;公平目标

“会计信息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的”(zeff,1978),它是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重要依据。决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于披露是否真实可靠,披露是否充分及时以及披露的对象之间是否公平。本文试从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形成的历史分析入手,从信息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角度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成因、目标及管制方式,探讨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有效方式。

一、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体系的形成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委托关系形成。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可以追溯到15世纪意大利的短期海外冒险合伙贸易,每次航海交易结束后,执行合伙人必须向投资合伙人披露相关帐目并结算损益。合伙制企业盛行后,越来越多的合伙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协调,因而合伙企业在客观上需要一个与任何一方均无任何关系的第三者对合伙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这个第三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会计知识和社会信誉。因而16世纪意大利商业城市中相继出现了一大批专业人士专门从事查帐和公证,并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会计行业协会。合伙制企业的出现决定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合伙制企业生成的会计信息首先必须合乎行业规范,否则不予认可,因此会计信息披露首先遇到的管制是会计行业的自律性规范。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公司制企业出现。在契约关系约束下,会计信息由企业经营者生产并交付企业所有者使用。由于所有者数量有限,所有权相对比较集中,因此会计信息披露的对象也非常有限。17世纪,法国社会经济不景气,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引发债务风险空前爆发,企业倒闭所牵涉的债权人远比股权人广泛、因而法王路易十四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法典-《商业大法》,国家开始以法律的形式介入会计信息披露管制,要求企业必须同时向债务人披露相关会计信息,从而在法律地位上确认了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即会计的“报告责任”。股份公司产生之后,股权所有者更为分散,而且随着交易复杂程度提高、会计信息生成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股权所有者了解会计信息、直接监督企业经营的成本进一步加大。1720年,英国南海事件引发英国股市全面崩盘,《1720年肥皂泡沫法案》由此诞生,确立了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的雏型。1844年英国《公司法》出台,该法律要求创办的股份公司应承担特定的公共责任;1911年的美国德克萨斯州“蓝天法”也同样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有义务公开披露会计信息。直到1929年之前,会计信息披露的管制还是以行业自律性规范和相关法律为主,然而在自律性行业规范和相关法律之间还存在大量的真空地带。

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备受关注。adolphBerle&Gardinermean9认为由于会计标准不具刚性,而法律又未对其施加任何具体限制,所以董事会及其会计师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其所能地组合数字。1933年美国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为一个独立的管制机构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并授权美国会计师协会制定会计准则,填补了自律性行业规范和相关法律之间的空白,至此行业自律性规范管制、准则(制度)管制、法律管制的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形成,并相继被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而在英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则是通过高度自治的民间会计组织制定会计准则来加强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公司法只规定了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总体框架,对于会计信息管制的内容格式等政府并不加干涉。英美模式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的典型。

二、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理由

1.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决定了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管制

会计信息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商品。“外部性”是指当个人和厂商对一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斯蒂格勒,1999)。其中支付实质上就是指外部成本内部化,得到补偿实质上就是指外部收益内部化。外部性有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之分。公开披露会计信息基本上属于正的外部性发生,企业在履行受托责任向股东和债权人披露会计信息的同时,其他相关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免费得到这些信息,他们可以搭便车而无需另外支付费用,从而使整个社会受益。外部性的极端例子就是公共物品,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非对抗性,公开了的会计信息并不因为增加了一个信息使用者而影响其他人对同样信息的使用效用;非排他性,会计信息一旦公开就很难把不付费使用的人排除在外,或者说排除的成本很高。公开披露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使得信息生产的外部收益很难内部化,在竞争市场中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披露足够的会计信息,他只会生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会计信息量(当然不排除企业有自愿披露的动机),因而仅仅依靠市场会造成会计信息供给不足。要解决会计信息供给不足,要么由政府对会计信息生产单位补贴使社会效益内部化,要么由政府强令其生产足够的、符合一定标准的会计信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模式一般是强制性的会计信息披露。

2.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管制

会计信息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一种时效性极强的信息商品。会计信息首先是一种产品,它凝聚了人类无差别劳动,因此会计信息生产的成本需要得到补偿;其次会计信息被使用者使用时,它已经完成了产品到商品的惊人一跃,正如商品说明书是商品的一部分一样,与某股票相关的信息同样也是该种股票的一部分,其价值已经包含在该股票的价格之中了,因此会计信息是商品可以用于交换这是毫无疑问的;再次,会计信息商品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时效性极强的信息商品,一旦过期即使再可靠也变得毫无用处。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会计信息商品化的个别契约成本极高,是一般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承受的。假定会计信息商品产权明确,要获得时效性强的会计信息商品,会计信息使用者要么与会计信息生产者签订长期合约,要么必须不断地与会计信息生产者签订短期合约。如果签订的是长期合约,一旦会计信息使用者发现该企业不值得投资而退出时,它还必须承担长期合约的付费,因此除非是有超额的回报足以弥补时间性风险,否则长期合约难以达成;如果签订的是短期合约,由于投资者众多以及合约的不完备性,契约的成本将高得难以承受。因此会计信息即使是一种商品,它也很难单独进行商品化交易,因而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管制来强制会计信息披露。

3.会计信息的自然垄断性决定了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管制

由于会计信息的其他来源不存在或者虽然存在但获取成本太高,因此会计信息生产者-经理人垄断了会计信息的供给。虽然经理人迫于解除受托责任或者受到“声誉模型”的激励有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力,但由于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使得会计信息供给不足,而且经理人可以凭借其会计信息供给的垄断地位限制会计信息的生产,加剧会计信息供给不足来抬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格,从而造成交易成本提高,社会资源浪费。根据Glostenandmilgrom(1985)建立的模型,把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分为三类:专家(造市者)、知情投资者和流动投资者。从信息掌握情况来看,知情者最具有信息优势,流动投资者最次;从造市能力来看,专家最优,流动投资者最次;从流动能力来看,流动投资者最优,专家最次。如果没有管制则很容易形成专家和知情投资者(即会计信息生产者)串谋牟取高额利润,流动投资者知道这种信息不对称存在就会退出市场,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和市场萎缩,因而通过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来减少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必要的。

基于以上分析,会计信息商品本身的特殊性和所具有经济后果的重要性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成为必需,虽然管制会带来一些管制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但管制毕竟是市场资源配置优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一种次优的选择。

三、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目标

1.公共利益目标与俘获理论

公共利益论认为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权威或管制主体被假定是代表公众利益的,可以在管制成本和管制的社会效益中取得均衡来确定会计目标,以此改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然而“公共利益”一词本身就含义不明,根据阿罗的不确定性理论,在竞争市场的价格机制作用下,可以通过供需均衡点去发现集体社会偏好,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一旦价格机制失灵或被废除,就无法确定集体社会偏好,管制效果评判失去了标准,因而最优化的管制政策难以达到。俘获理论更是认为,政府或者其他管制主体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利益集团,他们既要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提高权威或政治影响等),又要均衡各大被管制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不管是政府或是民间的管制机构均面临着各种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管制政策的决定最终取决于各方利益集团寻租活动的力量对比。因而本文认为,公共利益论不足以成为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目标。

2.公平目标

“公平目标”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巴鲁科里维教授(Lev,1988)提出,他认为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目标应当在于会计信息分布的对称性,会计信息披露对象之间获取会计信息的事前机会应当平等。“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资本市场的不平等竞争现象确实时有发生,这种不平等现象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如造成高交易成本、市场低迷、证券流动性差以及交易利得降低,从而有必要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管制,管制政策必然以市场公平为导向”。公平目标实质上是量化了的公共利益观,它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目标实现更具有操作性。

四、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改进

1.目标改进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计信息失真,例如红光实业、大庆联谊等利用虚假会计信息骗取上市资格,会计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会计信息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不公平分布;另一类是会计信息操纵,例如亿安科技每一次股价大幅拉抬都配合有企业的利好消息出台,使得该股股价曾一度创历史最高,会计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不公平分布。因而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目标应定位在公平目标上,会计信息失真,无论机构投资者或是中小投资者均是受害者。而会计信息操纵会导致理性投资者退出市场,因而不管是企业上市时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还是上市公司定期不定期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其目标都应该定位在会计信息分布的公平性上,尽量减少会计信息生产者和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手段改进

随着互联网商务性应用剧增,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提高会计信息披露频率在枝术上的障碍已基本扫除,因而会计信息披露频率得以不断提高,股票价格信息含量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信息分布不对称。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会计信息有效供给不足,信息甄别成本提高。虽然会计信息总量提高,但是对决策有用的、真实可靠的、时效性强的会计信息供给并不充分。决策有用的信息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一般信息使用者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又没有专业人士对此信息加以鉴证,他很难对此信息加以有效利用,因此造成信息生产上的资源浪费。而可靠性、相关性强的信息需要花费高额的成本去甄别,虽然信息取得成本下降,但甄别成本提高,整体交易费用并没用显著降低。2000年伊始,中国证监会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在互联网上公开坡露其1999年度财务报告,2000年6月27日,深沪两地交易所又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中报上网,会计信息披露的手段已有所改进,但是在提醒注意、可获取性、传递确认以及完整性这几个方面加以考察,会计信息披露还有很大的不足。特别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包含所有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全国性中心数据库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利于各层次管制主体的监控。因而各层次管制主体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信息库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增强信息的共享性,方便信息的再加工和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性、充分及时性,减少信息分布的不对称。

3.主体职能改进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体系类似于美国会计信息管制体系,只是在法律管制和行业规范管制之间还有制度管制与准则管制并行,并且准则和制度的制定权和最终决定权都归政府,因此行业规范管制的独立性不强,相对应的是其风险责任意识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内,人民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法律管制和行政制度管制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我国执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规范的时间不长,各项规范还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以政府为管制主体可以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权威性和实施效率。但是行业规范管制的力量太弱则会影响管制的效果,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因此要提高管制的效果,就必须赋予会计职业团体相应的行业管制权利,同时通过民法修订增强其民事责任,使权力责任对等,才更有利于发挥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层次的管制效力。

收稿日期:2003-03-12

作者简介:吕晓梅(1971-),女,湖北鄂州人,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

麦克尔。查特菲尔德著,文硕等译。会计思想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StephenaZeff.theRiseof“economicConsequences”.theJournalofaccountancy,December,1978.

孙铮。证券市场管理中的会计规范[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Famaeugen.efficientCapitalmarket:aReviewoftheoryandempiricalwork.JournalofFinance,may,1970.

马兰。论网络经济下证监会对信息披露的监控[J].上海会计,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