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林长制工作措施十篇林长制工作措施十篇

林长制工作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5:35

林长制工作措施篇1

关键词营林;生产;措施

1按照经济规律来做好营林生产工作

1)营林生产要以林木生长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因为林木生长量才是构成产品产量的因子,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的效应完全反映在林木生长量上。目前营林生产只是把造林面积作为衡量指标,国家投资也是按照造林面积计算,完成多少造林面积就领取多少国家投资。至于能否成林,生长如何或能生产多少木材和其他产品就已经不和国家投资发生关系了,甚至连主管部门统计数字也只是每年完成造林面积多少,而不去统计成活率、保存率或林木生长量等更能说明营林成效的数据。这是造成造林保存面积少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2)要以县市或地区为单位,把宜林荒山划分为不同的营林类型,根据不同的营林类型确定相应的林木生长量指标。划分营林类型的依据是宜林程度和森林产品规格,比如在杉木产区,把宜林荒山划分为若干个营林类型,分别确定林木生长量指标。一个地区造林树种很多,可以用几个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作为林木生长量指标的基数,其他各种树种可以根据其生长速度和经济价值定出和该几个树种中的其中一个相比的指数。

2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

强化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工作质量和成效稳步提高。从调查设计的审批入手,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设计一律返工,不合格的地块退回后不得重复上报,同时本着全年作业,设计一块审批一块的原则,随时为林业局审批抚育设计,为保证抚育工作的全面完成提供了保证。在森林经营上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要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和各项技术规程执行,禁伐区,以卫生抚育为主,防止森林病虫害发生,以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对限伐区可进行抚育,进行更新性采伐、更新造林和野生植物的采集;对商品林,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造则造,同时尽快转变森林单纯提供木材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和利用森林自身特有生态优势,实行立体开发,建立林农、林果、林药、森林旅游等复合经营模式。为加速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改进对天然中幼林的经营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急需抚育的林分实际情况,划分为抚育型、封护型、补植改造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重点公益林区实施必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从而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发挥各种林分应有的功能。加大低质(效)林的改造力度,对于低质(效)林改造工作,本着宜采则采,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抚则抚的原则,统一规划,集中实施综合经营措施。

3采取有利措施不断提高更新造林质量

几年来,造林质量稳步提高。在强化管理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狠抓造林质量,成活率、保存率大幅提高。在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质量、效益上。

1)转变思想,加强领导,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造林工作在林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地位。

2)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分清责任,党政工齐抓共管,奖惩分明。

3)制定措施、求真务实、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生产任务。

4)按照市场经济运行,对营林项目采取招投标,设计、施工、监理由不同部门进行实施,以杜绝循私舞弊的发生。

5)开展绿化植树活动,美化家园,为职工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上而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在造林期间成立领导小组,场领导包点包片,现场监督造林质量;施工单位成立造林生产组织机构,建立造林质量管护承包责任制,在领导上、组织上、责任上层层落实到人,党政一把手一线指挥,现场指导;营林技术人员承包到场,跟随工组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主管领导、营林等有关部门成立两个检查督导小组,在各单位巡视检查,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通过体制上保障、制度上约束、管理上加强,使造林质量大幅提高,以顺利通过各级检查和验收,为培育林区后备资源做出新的贡献。

结论

总之,要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需要采取按照经济规律来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提升更新造林质量,加强森林抚育质量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不断推进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的办法,是可以改变目前营林生产成效不高的状况的。当然,要这样做,开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划分营林类型的工作量大;标准制定也很复杂,确定生长量指标也要经过大量的调查;生长量的测定怎么进行;惩罚制度的制定等都涉及很多问题。

参考文献:

林长制工作措施篇2

论文摘要:随着林业的发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健全森林消防组织体系为中心,以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壮大森林消防力量为保障,以完善森林消防协作机制为手段,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打牢根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由于森林被毁,林地失去覆盖,引起水土流失,殃及水利和农业。一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林木,而且烧毁林区房屋和珍贵动植物;为扑救森林火灾,势必耗费大批人力物力。总之,发生森林火灾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

1、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森林火灾有三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在森林里可燃物和氧气是随时具备的,造成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是火源。发生森林火灾的火源一般有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两类,其中主要是人为火源。据统计,因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9%,因此,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应着重加强对人在林区活动的约束和管理。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从建章建制人手,严格纪律约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健全林火预报扑救机制,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及时组织扑救,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

(1)预防森林火灾的行政措施

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②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乡、村以及村民小组都应建立相应机构,并制定防火措施和责任制。

③以法治火。以国家《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为依据,对引起森林火灾的责任者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2)预防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火险预报在防火期内,对森林火险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防火设施在林区应有各种防火设施,防火线、防火林道、防火林带、眺望台等。这些设施是防止森林火灾的最有效办法。

2、扑火森林火灾的组织与善后工作

(1)扑救森林火灾的组织发生森林火灾,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扑火是极其艰巨而复杂的战斗,必须有严密的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领导一定要亲临现场组织扑救,火灾比较大的,应组织临时扑火指挥部。

乡村发生森林火灾要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各行各业要积极配合,林业站要协助政府组织扑救林火工作。

(2)扑救森林火灾的善后工作森林火灾扑教后,立即对受灾林区进行损失调查和统计工作。

火灾面积调查调查人员要深入现场,测绘火场图,然后求算面积。

林木损失调查采用标准地方法调查,在标准地内,应分别对烧死、烧伤和未烧伤的林木进行每木凋查,确定其损失。损失程度标准如下:

烧毁木树冠全烧焦,树干严重被烧,伐后不能做用材的。

烧死木树冠2/3以上被烧焦,或树干形成层2/3以上被烧坏(棕褐色),树根烧伤严重,树木已无恢复生长的可能,采伐后尚能做用材。

烧伤木树冠被烧部分在1/2以下,树皮烧伤不严重,有恢复的可能性。

未烧木树冠未被烧,树干、树根未受伤害,仅外部树皮被过火燎黑。

按上述四类分别统计林木株数与材积,推算总的林术损失。

3、林业站森林防火管理的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划和防火扑救措施,并督促按规划的要求完成。

(2)进入重点防火期前,协助乡镇政府对防火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协助落实防火值班、扑火队员的培训及村级专职护林员巡逻报警等有关工作。

(3)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毗邻地区的森林防火联防工作。

(4)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扑火队伍的组织协调工作。

(5)做好火灾损失调查、建档,统计有关报表,并及时按规定报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情况。

4、加强领导,务必把防火责任落实到位

抓落实,见成效,关键是加强领导。森林防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阶段性胜利,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思想认识到位,高度重视,组织有力,责任明确。要切实做到“三狠抓、三落实”,确保森林防火不因工作疏忽而出任何问题。

第一,狠抓组织领导,做到防火责任落实。一要落实好“七长”负责制。从县长、乡长、村长、组长、场长、校长、户长,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把“七长”负责制贯穿到森林防火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在整个工作部署上,防火工作有位子;在资金安排上,防火投入进盘子;在工作开展上,防火措施有法子。二要落实好天保管护组织一条线的责任。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天保工作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森林防火工作在乡镇、护林站、村委会、村护林员年度天保考核中要严格考核,奖惩到位,对出现问题的,该否决的否决,该解聘的解聘,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最重要的是加强一把手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落实一把手的森林防火责任。各防火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第一件大事、第一位任务、第一项职责,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亲自抓薄弱环节、亲自抓研究部署、亲自抓检查落实。

第二,狠抓责任追究,做到奖惩措施到位。责任制的落实,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措施。各责任单位领导及组成人员有变动的,要及时调整充实,决不能出现岗位空缺和工作断档,做到人员变动森林防火责任不变。对领导得力、措施落实、预防到位、扑救及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凡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现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生火情隐瞒不报、扑火组织不得力,并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狠抓宣传教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第一道工序来抓,在提高各级干部思想认识和广大群众防火意识上下功夫。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克服“三种思想”:一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做到高度警惕,未雨绸缪;二要坚决克服经验主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要坚决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总之,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果的大事,它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大局,责任重于泰山。只有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务实高效的作风,果断有力的措施,才能做好森林防火攻坚战,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振兴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丽华;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林长制工作措施篇3

摘要:随着林业的发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健全森林消防组织体系为中心,以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壮大森林消防力量为保障,以完善森林消防协作机制为手段,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打牢根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关键词:森林火灾预防措施森林火灾组织职责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由于森林被毁,林地失去覆盖,引起水土流失,殃及水利和农业。一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林木,而且烧毁林区房屋和珍贵动植物;为扑救森林火灾,势必耗费大批人力物力。总之,发生森林火灾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

一、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森林火灾有三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在森林里可燃物和氧气是随时具备的,造成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是火源。发生森林火灾的火源一般有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两类,其中主要是人为火源。据统计,因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9%,因此,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应着重加强对人在林区活动的约束和管理。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从建章建制人手,严格纪律约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健全林火预报扑救机制,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及时组织扑救,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

1.预防森林火灾的行政措施

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②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乡、村以及村民小组都应建立相应机构,并制定防火措施和责任制。

③以法治火。以国家《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为依据,对引起森林火灾的责任者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2.预防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火险预报在防火期内,对森林火险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防火设施在林区应有各种防火设施,防火线、防火林道、防火林带、眺望台等。这些设施是防止森林火灾的最有效办法。

二、扑火森林火灾的组织与善后工作

1.扑救森林火灾的组织发生森林火灾,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扑火是极其艰巨而复杂的战斗,必须有严密的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领导一定要亲临现场组织扑救,火灾比较大的,应组织临时扑火指挥部。

乡村发生森林火灾要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各行各业要积极配合,林业站要协助政府组织扑救林火工作。

2.扑救森林火灾的善后工作森林火灾扑教后,立即对受灾林区进行损失调查和统计工作。

火灾面积调查调查人员要深入现场,测绘火场图,然后求算面积。

林木损失调查采用标准地方法调查,在标准地内,应分别对烧死、烧伤和未烧伤的林木进行每木凋查,确定其损失。损失程度标准如下:

烧毁木树冠全烧焦,树干严重被烧,伐后不能做用材的。

烧死木树冠2/3以上被烧焦,或树干形成层2/3以上被烧坏(棕褐色),树根烧伤严重,树木已无恢复生长的可能,采伐后尚能做用材。

烧伤木树冠被烧部分在1/2以下,树皮烧伤不严重,有恢复的可能性。

未烧木树冠未被烧,树干、树根未受伤害,仅外部树皮被过火燎黑。

按上述四类分别统计林木株数与材积,推算总的林术损失。

三、林业站森林防火管理的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划和防火扑救措施,并督促按规划的要求完成。

2.进入重点防火期前,协助乡镇政府对防火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协助落实防火值班、扑火队员的培训及村级专职护林员巡逻报警等有关工作。

3.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毗邻地区的森林防火联防工作。

4.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扑火队伍的组织协调工作。

5.做好火灾损失调查、建档,统计有关报表,并及时按规定报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情况。

四、加强领导,务必把防火责任落实到位

抓落实,见成效,关键是加强领导。森林防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阶段性胜利,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思想认识到位,高度重视,组织有力,责任明确。要切实做到“三狠抓、三落实”,确保森林防火不因工作疏忽而出任何问题。

1.狠抓组织领导,做到防火责任落实。

一要落实好“七长”负责制。从县长、乡长、村长、组长、场长、校长、户长,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把“七长”负责制贯穿到森林防火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在整个工作部署上,防火工作有位子;在资金安排上,防火投入进盘子;在工作开展上,防火措施有法子。二要落实好天保管护组织一条线的责任。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天保工作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森林防火工作在乡镇、护林站、村委会、村护林员年度天保考核中要严格考核,奖惩到位,对出现问题的,该否决的否决,该解聘的解聘,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2.狠抓责任追究,做到奖惩措施到位。

责任制的落实,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措施。各责任单位领导及组成人员有变动的,要及时调整充实,决不能出现岗位空缺和工作断档,做到人员变动森林防火责任不变。对领导得力、措施落实、预防到位、扑救及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凡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现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生火情隐瞒不报、扑火组织不得力,并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3.狠抓宣传教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

林长制工作措施篇4

1、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森林火灾有三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在森林里可燃物和氧气是随时具备的,造成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是火源。发生森林火灾的火源一般有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两类,其中主要是人为火源。据统计,因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9%,因此,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应着重加强对人在林区活动的约束和管理。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从建章建制人手,严格纪律约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健全林火预报扑救机制,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及时组织扑救,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

(1)预防森林火灾的行政措施

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②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乡、村以及村民小组都应建立相应机构,并制定防火措施和责任制。

③以法治火。以国家《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为依据,对引起森林火灾的责任者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2)预防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火险预报在防火期内,对森林火险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防火设施在林区应有各种防火设施,防火线、防火林道、防火林带、眺望台等。这些设施是防止森林火灾的最有效办法。

2、扑火森林火灾的组织与善后工作

(1)扑救森林火灾的组织发生森林火灾,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扑火是极其艰巨而复杂的战斗,必须有严密的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领导一定要亲临现场组织扑救,火灾比较大的,应组织临时扑火指挥部。乡村发生森林火灾要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各行各业要积极配合,林业站要协助政府组织扑救林火工作。

(2)扑救森林火灾的善后工作森林火灾扑教后,立即对受灾林区进行损失调查和统计工作。

火灾面积调查调查人员要深入现场,测绘火场图,然后求算面积。林木损失调查采用标准地方法调查,在标准地内,应分别对烧死、烧伤和未烧伤的林木进行每木凋查,确定其损失。损失程度标准如下:

烧毁木树冠全烧焦,树干严重被烧,伐后不能做用材的。

烧死木树冠2/3以上被烧焦,或树干形成层2/3以上被烧坏(棕褐色),树根烧伤严重,树木已无恢复生长的可能,采伐后尚能做用材。

烧伤木树冠被烧部分在1/2以下,树皮烧伤不严重,有恢复的可能性。

未烧木树冠未被烧,树干、树根未受伤害,仅外部树皮被过火燎黑。

按上述四类分别统计林木株数与材积,推算总的林术损失。

3、林业站森林防火管理的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划和防火扑救措施,并督促按规划的要求完成。

(2)进入重点防火期前,协助乡镇政府对防火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协助落实防火值班、扑火队员的培训及村级专职护林员巡逻报警等有关工作。

(3)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毗邻地区的森林防火联防工作。

(4)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扑火队伍的组织协调工作。

(5)做好火灾损失调查、建档,统计有关报表,并及时按规定报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情况。

4、加强领导,务必把防火责任落实到位

抓落实,见成效,关键是加强领导。森林防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阶段性胜利,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思想认识到位,高度重视,组织有力,责任明确。要切实做到“三狠抓、三落实”,确保森林防火不因工作疏忽而出任何问题。

第一,狠抓组织领导,做到防火责任落实。一要落实好“七长”负责制。从县长、乡长、村长、组长、场长、校长、户长,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把“七长”负责制贯穿到森林防火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在整个工作部署上,防火工作有位子;在资金安排上,防火投入进盘子;在工作开展上,防火措施有法子。二要落实好天保管护组织一条线的责任。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天保工作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森林防火工作在乡镇、护林站、村委会、村护林员年度天保考核中要严格考核,奖惩到位,对出现问题的,该否决的否决,该解聘的解聘,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最重要的是加强一把手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落实一把手的森林防火责任。各防火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第一件大事、第一位任务、第一项职责,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亲自抓薄弱环节、亲自抓研究部署、亲自抓检查落实。

第二,狠抓责任追究,做到奖惩措施到位。责任制的落实,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措施。各责任单位领导及组成人员有变动的,要及时调整充实,决不能出现岗位空缺和工作断档,做到人员变动森林防火责任不变。对领导得力、措施落实、预防到位、扑救及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凡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现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生火情隐瞒不报、扑火组织不得力,并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林长制工作措施篇5

[关键词]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营林是林业的基础,林业生产必须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营林上不去,山上增资源就是一句空话,必然制约山下增效益。实践还将表明,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营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营林,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营林,营林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消弱。为加强营林基础工作,使之落到实处,必须赋予“以营林为基础”更为实际的时代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有力推进,造林更新已成为维持林业简单再生产的主要条件,提高造林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是林业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林地是营林基础的基础,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林地被随意挪作他用,每年“蚕食”不少,因此加强林地的保护和管理,保证营林规划的实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

1.1营林生产要以林木生长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因为林木生长量才是构成产品产量的因子(森林的间接效益也是如此),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的效应完全反映在林木生长量上。目前营林生产只是把造林面积作为衡量指标,国家投资也是按照造林面积计算,完成多少造林而积就领取多少国家投资。至于能否成林,生长如何或能生产多少术材和其他产品就已经不和国家投资发生关系了,甚至连主管部门统计数字也只是每年完成造林面积多少,而不去统计成活率、保存率或林木生长量等更能说明营林成效的数据。这是造成造林保存面积少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1.2要以省或地区(主要考虑自然区划)为单位,把宜林荒山(包括采伐迹地)划分为不同的营林类型,根据不同的营林类型确定相应的林木生长量指标。划分营林类型的依据是宜林程度和森林产品规格(例如用材林有大、中、小径材),比如说,在南方杉木产区,把宜林荒山划分为若干个营林类型,分别确定林木生长量指标。一个地区造林树种很多,可以用几个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作为林木生长量指标的基数(南方可用杉木、马尾松等),其他各种树种可以根据其生长速度和经济价值定出和该几个树种中的其中一个相比的指数。这样,国家对林场的营林任务就可以下达造林面积、林木生长量、木材产量及规格、投资等经济指标。全面完成这些经济指标就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营林成效。在此基础上,制定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和没有完成规定指标的奖罚制度。在不超过投资的前提下,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所得的经济利益可以全部由林场或个人所得。这和工业生产不同,因为国家虽然没得到超额部分森林的直接产品,但在森林间接效益方面仍然可以得利不少。

二、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

强化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工作质量和成效稳步提高。从调查设计的审批人手,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没计一律返工,不合格的地块退回后不得重复上报,同时本着全年作业,没计一块审批一块的原则,随时为林业局审批抚育设计,为保证抚育工作的全面完成提供了保证。在森林经营上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要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和各项技术规程执行,禁伐区,以卫生抚育为主,防止森林病虫害发生,以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对限伐区可进行抚育,进行更新性采伐、更新造林和野生植物的采集;对商品林,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造则造,同时尽快转变森林单纯提供木材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和利用森林自身特有生态优势,实行立体开发,建立林农、林果、林药、林蛙等复合经营模式。为加速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改进对天然中幼林的经营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急需抚育的林分实际情况,划分为抚育型、封护型、补植改造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重点公益林区实施必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从而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发挥各种林分应有的功能。加大低质(效)林的改造力度,对于低质(效)林改造工作,本着宦采则采,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宦抚则抚的原则,统一规划,集中实施综合经营措施。

三、采取有利措施不断提高更新造林质量

几年来,造林质量稳步提高。在强化管理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狠抓了造林质量,成活率、保存率大幅提高。在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质量、效益上,一是转变思想,加强领导,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造林工作在林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分清责任,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奖惩分明。三是制定措施、求真务实、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生产任务。四是开展绿化植树活动,美化家园,为职工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四、改革营林投入机制,提高投资标准

每亩造林投资标准应提高到红松300元以上。同时发挥投资的导向作用,对营造阔叶树和针阔混交林的给予追加投资。规范管理的,联营分利的建成一片,收松木250元。根据物价变动,日前,对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采取集约化管理措施。对造林苗木采取集约经营措施仅仅是单纯的施肥或修枝而己,虽然集约经营林的面积很多,但林木的生长未达到丰产林的标准。要想获取最大的林木生长量,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根据林木的长势进行定期施肥、打药和适时的抚育,直到林木收获为止。此外,对现有的抚育规程和采伐强度应进行适当的调整,森工企业可以根据山场实际情况,适当加大间伐强度,以达到成林抚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采用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的办法,是可以改变目前营林生产成效不高的状况的。当然,要这样做,开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划分营林类型的工作量大;标准制定也很复杂,确定生长量指标也要经过大量的调查;生长量的测定怎么进行;惩罚制度的制定等都涉及很多问题。但是,搞好营林生产、加强营林管理势在必行。另外,我们有三十多年来营林生产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有一支相当规模的林业科学技术队伍,这些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而且,这是属于技术上的基本建设工作,一次制定,逐步完善,一时难以全面铺开,可以先在部分地区、部分林场试验,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奉安臣,白顺江,封新国.森林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建国,余建辉.生态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郑小贤.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林长制工作措施篇6

关键词:工业人工林;培育目标;经营

工业人工林是以培育商品材为主,商品材的培育必须同加工利用相结合。产品应符合工业用材的要求。因此,我省工业人工林应围绕定向培育、短轮伐期、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目标进行培育。

1工业人工林的培育目标

1.1定向培育

营造工业人工林,不仅要考虑多生产木材,而且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实行定向培育。一方面在树种选择上要发展那些适合工业用材的树种,比如人造板和造纸需要松、阔木作原料,根据我省的立地条件,就应该多营造马尾松、湿地松、欧美杨及其他速生阔叶树,以符合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采取相应的育林措施。根据现代研究,营林措施对木材性质、品质和规格有重要影响。随着木材加工业向高层次发展,要求原料基地尽可能多提供无节材和大径材,以提高加工效率和最终产品质量,满足消费需求和在竞争中取胜,这些要求只有通过定向培育才能达到。

1.2短轮伐期

短轮伐期就是选用速生树种,采用适当密植,进行集约经营,力争短时间内获得高生物量,以提供原料、燃料为目的的一种集约栽培力式。短轮伐期克服了传统育林方式栽培周期长,在短时间内难以见效的缺点。

1.3速生丰产

工业人工林的显著特点是速生性。要求生长快、成材早。而丰产是工业人工林追求的主要目标,它包括高的材积和用材量,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木材,同时也包括高的生物量。

1.4优质高效

培育人工林,木材质量很重要,优质的木材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才能赢得购买商的青睐,才能有好的价格。研究证明,木材的优化性能对木材价格及木制品的质量有显著影响,例如木材比重大有较高的纸浆得率,仍对纸的强度有不利影响。边材和心材的比例也是工业用材选择的一项标准,如制浆、造纸希望有较大的边材量,木工业所需木材要求具有宽的边材带等。因此,营林措施的采用,要考虑对木材质量的影响。木材商品生产既要讲产量、质量,更要讲效益,没有效益的工业人工林是发展不起来的。近年来,我省造林借鉴国外的经验,利用立地与生长预测资料进行经济与财务分析,通过计算机模型计算了杉木、下层松、湿地松、意杨4个造林树种的内部收益率在13%~18%之间。

2工业人工林的主要经营措施

2.1严格立地条件

工业人工林的营造必须以立地分类与评价为基础,立地、树种、种苗、营林措施等因子要配套,才能保证造林成功。立地控制,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大地貌特征控制。按照大地范围内的土壤、气候等因子,选择道生树种,确定培育目标。二是小班立地指数控制。某一树种就大范围来说适宜,但不一定每块造林地都适合,这里就有个选地适树的技术问题。

2.2选用优良品种

林木培育属于生物工程范畴,生物工程最重要的是遗传品质。因此,种苗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林木生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选用经过遗传改良的材料造林。使人工林具有优良的、符合培育目标遗传成分组成,是人工林集约栽培中最有效手段。树木的许多有利经济性状阔叶遗传绝后代,并通过选育得到加强。

2.3造林密度控制

密度对人工林生产力影响较大,通过密度的调节可控制林分小环境、生长及材性、材质。工业人工林应根据培育的材种,选择适宜的密度。我省主要造林树种,按其材种要求,造林密度可分别为:杉木在18立地指数上造林,作大径材培育每亩初植密度120~167株;16立地指数,作建筑中径材培育,每亩初植密度167~200株;14立地指数,作建筑小径材培育,每亩初植密度240株。马尾松在14立地指数作纤维材培’育,每亩初植密度240株;16立地指数,作矿柱材、胶合板材培育,每亩初植密度200株。湿地松在14立地指数上造林,作纤维材培育,每亩初值密度133株;16立地指数,作矿柱材培育,每亩初植密度110株;18立地指数、作建筑材培育,每亩初植密度90株。意杨在16和18立地指数上造林,作胶合板材培育,每亩初植密度分为28和20株。

2.4及时抚育间伐

幼林抚育是巩固造林成果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省造的杉木有部分失败,近年来世行贷款造林5%的幼林生长不良,一方面是由于选地不当,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抚育不及时,或者造后不管。3年生杉木的幼林锄抚6次,平均树高达1.7~2.5m,锄抚4~5次的,平均树高1.2~1.6m,抚育3次的,一般树高在1.2m以下,这说明抚育次数不同,林木生长情况不一样。以培育大径材为目的林分,当林木郁闭后,还要及时进行间伐,调整林木之间水、肥、气、热的分配,改善林分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木材的产量和质量。

林长制工作措施篇7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优化措施

1园林绿化工程现状分析

1.1城市规划与绿地结构不合理

一些城市在园林绿化工程这一块还缺乏合理的规划,滥砍滥伐以及侵占绿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规划的不合理还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绿地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植物景观的单调缺乏新意和活力,色彩单一,造成人的审美疲劳,园林城市的建设大同小异,没有打造出自己城市的园林绿化特色,所以很难呈现园林城市的艺术风貌,城市园林的绿化工作难以达到人们期盼的美化绿化效果。

1.2工程管理与养护有缺陷

在大多数园林绿化工程中,都缺乏统一规范的工程管理,而且工程的技术含量也有待提高,长期养护管理工作也没有做到位,除草和修剪工作也很难如期的进行,虫害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致使草地花园杂乱无章,植物生长不茂盛甚至有的已经枯死。

2优化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探究

2.1绿化工程准备阶段的具体措施解析

首先,合理规划绿化工程的各项目标。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在绿化工程施工前必须对绿化的各个项目的目标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头。比如,要实现怎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达到什么样的施工质量标准,以及符合怎样的管理要求,这些都必须在施工前就应该进行详尽系统的规划。然后根据这些目标进行施工计划的制定,这是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建立完善的绿化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在当中其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该部的完善需要项目经理的全程实施。除此之外还要组建项目的经理责任制,这个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进行,而且在各个岗位也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充分确保责任的落实,也能调动相关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明责任制的建立对于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选择合格的施工人员。根据园林绿化工程各项目的要求,尽量选择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扎实的施工人员、操作手以及实验员等。还要配备像质检员、监督员等施工管理人员,机理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体系,这对于优化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2.2绿化工程施工阶段的具体措施解析

绿化工程的施工是把无形的设计思想转化成有形景观的关键环节。在园林绿化的正式施工过程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计水平。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工程量也很大,这一阶段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是整个工程建设的主体,所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此阶段有以下优化措施值得借鉴:

2.2.1认真做好施工质量的检查工作。质量控制点的建立尤为重要,根据已经建立的质量控制点,我们可以进行质量的跟踪检查,对每个细节的质量进行检查控制。这个环节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的质检人员来操作。在检查合格以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的施工,并要维护和保持检查合格的工序。

2.2.2坚持进行长期的养护管理。做好养护管理工作能有效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植物是否可能成活关键就是靠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如果养护管理工作做不好,即使是绿化工程做得再好,也会对绿化的景观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我们应该及时的除虫和除草,保证植物能正常的生长。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

2.2.3严格控制绿地的施工质量。这不仅包括杂草和垃圾的清理,还应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比如丰富的水分和养料以及充足的阳光等都直接关系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切忌在园林绿化的施工过程当中采用重型机械,这样会使土壤板结而不利于植物养分的吸收。

2.2.4施工工序的严密控制及其施工现场的管理。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施工的每一道工序进行全面的控制,施工质量也是在每一道施工工序的严密控制中创造出来的,所以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对于优化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来说非常的重要。我们应该运用相关检测方法和手段来落实施工工序的控制工作,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2.2.5重视先进的技术手段。要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工作质量得到优化,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施工质量的提升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目前很多园林绿化工程采用的设备还比较落后,手工施工和机械施工的协调性还不是很高,从而影响了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水平。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先进技术手段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应用。

林长制工作措施篇8

关键词滨海公路;建设施工;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56-0078-02

1项目概况

根据2010年《广西滨海公路实施方案修编》,滨海公路主线起于东兴,经万尾(金滩)、江平、江山、防城港市(针鱼岭)、公车、白沙、龙门(亚公山南面)、樟木环及勒沟作业区、钦州港区、犀牛脚、西场、高德、北海(冠头岭、银滩、关井)、营盘、铁山港、闸口,止于山口,主线全长314.2km。

2环境保护和岛屿保护

2.1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遵守国家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业主的环境保护规定,噪声、粉尘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废气、废水(液),废弃物按规定处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并避免当地及海域环境受到污染,杜绝环境污染事故,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植物。

2.2环境保护措施

2.2.1环境保护措施综述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施工结束后立即清理整治场地,恢复原有土地功能;

2)加强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员保护意识,认真贯彻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严禁乱捕乱猎野生保护动物;

3)严格限定划定施工范围,并按照该界限在施工场地周围和施工便道两侧设置隔离网,确保施工人员不会越界施工;

4)为保护施工人员健康,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并依据《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合理安排施工;

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便道在早、中、晚来回洒水,缩短扬尘污染的时段和污染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起尘量。同时对施工便道进行定期养护、清扫,保证其良好的路况;

(2)运送散装含尘物料的车辆,用篷布覆盖,以防物料飞扬。运送车辆严禁超载,不得沿途撒漏。

6)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科学的布局施工现场,施工营地、料场、材料制备场地尽量远离环境保护目标;

(2)施工现场场界噪音白天<75分贝,夜间施工现场场界噪音<55分贝。

7)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生活污水通过一体化处理装置集中处理。

8)节能措施

(1)工地水、电管理必须按照生活、生产分开计量的原则,合理布局;

(2)优化施工方案和场地布置,尽量减少施工临时用地。

2.2.2施工作业区水土保持

1)施工区内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区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后都要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的目的,每个施工场地周边开挖排水沟。

2)施工便道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各条道路的不同情况布置相应的植物措施,达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道路、改善环境和安全运输的目的。

3)植被保护措施

在水土保持区域内采取必要的植物措施,在边坡、便道等水土保持区域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和草皮,控制水土流失。

2.2.3野生动物、稀有植物保护

遵照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保护施工区域内的野生动物,避免野生动物受到伤害。施工海域有白海豚出没,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要建立专用白海豚观测站,在白海豚出没时停止施工作业。

2.3岛屿保护措施

桥址处有几处岛屿,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周边岛屿。

主桥基础结构与抄墩等岛屿相连,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岛屿破坏,另外,施工过程临时施工场地也要占用部分岛屿,这会使桥位附近的岛屿植被破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恢复。

2.4红树林保护

本项目是广西规划的滨海公路重要路段之一,从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七十二泾片通过,本项目主要涉及七十二泾片保护区。湿地红树林保护区示意图见图1

图1湿地红树林保护区

红树林被称为“海上森林”,素有“护岸卫士、造陆先锋、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的美誉,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等功能,是不可多得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龙门大桥沿岸分布有小片珍稀红树林植物。

由于红树林的珍稀性,施工时应特别注意采取措施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避免燃油、机油、机械油污等流入,造成对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对红树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抵御海潮、风浪自然灾害,促进沿海生态环境改善。

1)本工程区域红树林湿地保护范围

(1)红树林自然区域;

(2)已在沿海潮间带生长的红树林;

(3)红树林地,含生长红树林的滩涂、湿地和县级以政府规划用于恢复、发展红树林的滩涂、湿地;

(4)在红树林栖息、觅食和过往停留的候鸟及各种野生动物。

本保护范围内红树林是指分布在潮间带以红树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植物群落。

2)红树林湿地保护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项目施工人员保护红树林的意识;

(2)与当地林业部门协商,组织职工进行植树造林,增加红树林植被;

(3)惩罚毁坏林木者,减少红树林破坏程度。

3)红树林湿地区域内施工三项禁止

(1)禁止非法砍伐红树林;

(2)禁止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保护林带内猎捕鸟类等野生动物、捡拾鸟卵和雏鸟、毁巢,禁止以鸣笛、追赶等方式惊吓野生水禽,干扰鸟类觅食、繁殖;

(3)禁止非法占用或者征收红树林用地。因工程建设项目确需占用或者征收红树林地的,应当提交申请报告书,按照审批权限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进行。

2.5白海豚专项保护措施

大风江大桥施工区域可能出现中华白海豚,因此在施工前需做好白海豚保护预案。

1)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2)禁止捕捉、杀害中华白海豚;

3)禁止油污和有毒物质泄漏到海水中,大型机械设备要有有效措施防止机油外漏。

3结论

广西滨海公路建设施工要实现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必须通过科学、严谨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项目从规划设计开始就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执行决策层的环保责任制

本项目在规划明确提出“车在海边走,人于画中游”的“近海、贴海、见海”观赏性旅游道路的主题思想,使全体建设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

通过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和义务,做到层层落实、管理、分工负责。形成从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及科研“五位一体”的环保管理模式。

3)组织开展环保培训工作

通过学习国家及地方环保政策、法规、条例,明确工作原则,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总之,广西滨海公路建设须采取环保措施合理、科学、可操作,才能达到公路建设与自然和谐发展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林长制工作措施篇9

【关键词】人工林;病虫害;生态系统;防治

随着人类对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目前在我国的森林中,人工林已占有一定的数量,世界各国也从保护天然林转移到发展人工林上。然而,由于人工林生态系统不健全,生物稳定性差,时常造成大面积流行病虫害,给人工林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1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一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损失严重;三是危险性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四是多种次要害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致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五是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进程。

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方针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预防为主”就是要从维护森林生态环境的观点出发,从造林规划设计开始,在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上采取预防措施,实行科学管理。切实做到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大力营造混交林和封山育林。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好森林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挥生物的调控作用,提高森林自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以达到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目的。“综合治理”就是充分利用病虫和森林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以预防为主,以林业防治技术措施为基础,以森林植物检疫为重要手段,发展森林生物群落中不利于病虫而有利于林木健康成长因素,因地制宜、经济的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把病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3人工林害虫危害严重的原因

目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是我国人工林经营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根本原因,集中体现为生产力低下,地力衰退,抵御异常气候和病虫害能力薄弱。由于我国的人工林基本上为同龄单层纯林,生态条件恶化,抗虫害能力不强,致使虫害发生的面积居高不下,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人工林持续、健康地发展,并成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3.1树种单一,结构简单,为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由单一树种或品系营造的纯林,树木的生长状况及生理指标基本一致。这不但为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会使害虫很快适应这种环境,有利于害虫种群在短期内积聚,导致虫口密度快速上升,造成危害。

3.2生物多样性降低,景观结构简单,栖息环境对天敌不利。集中连片的人工林下基本没有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盖度也非常小。由于环境不适宜一些天敌栖息,致使林木—害虫—天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被打破或减弱,天敌无法发挥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3.3适地适树原则落实不到位,经营管理手段落后,林分的抗虫性减弱。由于在造林时忽略了树木健康生长的生理条件,生态环境难以满足林木对温度、湿度、光照以及土壤等条件的需求,外加后期抚育管理跟不上,林分密度过大,生长质量差,致使林木因生态不适应而生长缓慢,树势衰弱,易导致小虫、天牛等次期性害虫的大量侵入。

3.4气候异常为一些害虫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近几年,我国局部地区春季持续高温、干旱,并出现暖冬、倒春寒等异常气候,导致树木的长势衰弱,害虫越冬的基数增大,次年就易暴发成灾,尤其会造成一些偶发性的食叶害虫如杨扇舟蛾、天幕毛虫等在局部地区的大面积暴发。另外,随着全球气温变暖,湿带北移,不少非本土害虫乘机侵入,一旦条件适宜,就会严重发生。

3.5防治技术和手段落后,害虫防治滞后于虫害的发生。目前,在实际生产中的防治措施仍然是通过化学药剂来压低虫口密度,而在抗虫育种、森林保健、天敌的自然控制等方面则较薄弱。外加预测预报水平仍比较低,检疫工作跟不上,导致害虫防治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局面。

4人工林害虫的防治技术

生态治理是人工林害虫管理的根本性措施,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总结以往森林害虫防治的经验和教训,针对目前人工林害虫的发生现状、特点和趋势,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着重研究解决或改进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4.1害虫的监测和预测预报是实现生态治理的关键。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森林保护领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森林害虫的预测预报水平。并使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趋向现代化,达到地面、航空、卫星的有机结合。

4.2抗虫育种将在害虫防治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品种将成为人工林害虫防治中的有效措施。农业方面,从基因合成、载体构建、转基因方法、优良品系选育到应用都建立了完善的体系。林业方面,已经对杨树、火炬松、落叶松、花旗松等20多个树种进行了基因转化研究,一些转基因植株已经进入田间实验阶段。

4.3林业经营技术是控制人工林害虫的根本措施。要从根本上控制虫害的发生。必须强化管理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抗虫性,创造不利于害虫暴发的生态结构。这就要求在人工林经营的过程中,提高从选种、育苗、造林、经营、抚育到采伐各个环节的管理技术水平,改变当前树种、林种配置及机构不合理的状态以及经营管理与害虫防治脱节的被动局面,加强对树种、林种配置模式、林分经营模式以及害虫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并通过改善人工林周围环境、林分组成、控制林分密度,发展林地植被,建造近于天然林状态的、稳定的混交林分,实现以生态学为基础,以营林技术为手段的人工林害虫的生态控制。

4.4生物防治是调节害虫种群的重要手段。生物防治作为害虫综合治理(ipm)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病原微生物,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以及益螨、原生动物等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随着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产生的“3R”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重视生物防治在害虫治理中的地位。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是基于生态平衡的原理,利用自然界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调节有害生物种群密度,使其长期稳定地控制在经济值以下。

林长制工作措施篇10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营林生产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营林管理。做好营林生产工作需要提高营林生产的成效,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主要从营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提高营林生产生的目的。

1.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园的建设类型单一、母树林的更替不及时及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

1.2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

1.3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失误。

1.4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造用结合不紧密,在营造上缺乏商业考虑,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

1.5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

2.营林生产的对策

2.1加强种苗基地建设。①现代化农业之所以优质高产,关键在于选用了良种,林业生产也是同样道理。作为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的种子园在林业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第三代,而我省很多林业局的红松种子园建设才向第二展。从长远利益观点出发,森工企业不仅要扩大红松种子园的规模,还急需建立水曲柳、柞树等阔叶种子园。②森工企业现有母树林结构不尽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根据现有的政策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比重,为提高母树林的质量,应对现有的母树林的组成进行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要加快对现有母树林结构调整的速度,尽快发挥母树林的作用,可以用现有基本符合母树林条件的中龄林或近熟林逐步更替已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2.2搞活苗圃运营机制。森工企业应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可以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搞活苗圃。为保证造林用苗,企业可以采取签定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应奖惩措施,按苗木等级制定苗木单价,做到以质论价。为保证苗木质量及造林质量,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竞争机制,可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林场按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中有权自由选择其所需苗木。

企业允许苗圃在满足本单位用苗的前提下,到企业以外的单位寻找客户,采取订单育苗的形式拓宽育苗市场。苗圃不应局限于培育造林苗,还应该培育花卉、绿化苗、经济植物及野生植物的驯化等,对闲置的苗圃地可以对内承包发展种植业,既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又降低育苗生产的投入。

2.3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①改革开放以来,森工企业在营林生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更新造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稳步上升。而造林初植株数仍保留10年前以加大初植株数来保“两率”验收的传统做法,造林单位面积保存树木过多,既浪费了苗木,又加大了造林、抚育等工作量。此外,对林冠下造林要适地适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木,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量。对近几年可能回头采伐作业的择伐林,应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以免回头作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②降低造林成本关键在于降低苗木成本。一方面,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苗木成本,通过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投入量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苗木单株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成苗产量及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来实现。③更新造林用苗应打破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如大青杨、椴树、核桃揪、水曲柳、黄菠萝等天然苗经过大自然的筛选,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④真正将适地适树落到实处,改变同一造林小班只造一个树种的错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