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十篇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十篇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5:37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篇1

关键词:渗透系数;饱和黏性;土室内测试;现场测试;达西定律;太沙基固结理论;水文地质参数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5)06-1162-06

abstract:permeabilitycoefficientofsaturatedclayisanimportantparameterinhydrogeology,anditstestingmethodsincludelaboratoryandin-situmethodsaccordingtodifferenttestingsites.Darcy′sLawandterzaghiconsolidationtheoryaremaintheoriesappliedinthetestingmethods.However,thereisnotacompletetestsystem,andcurrenttestingmethodsandinstrumentshavetheirowndeficienciesandirrationality.inthispaper,thehistoryofmeasurementmethodsofpermeabilitycoefficientinthesaturatedclayisreviewed,themechanismoftheseepageinthesaturatedsoilisdiscussed,andthelaboratoryandin-situtestingmethodsaresummarized.Besidesthetraditionaltestingmethods,thenewtestmethodstodeterminepermeabilitycoefficient,suchastracermethodandconsolidationcurve,areintroduced.Finally,thepaperdiscusseshowtodeterminepermeabilitycoefficientinthesaturatedsoil.

Keywords:permeabilitycoefficient;saturatedclay;laboratorytest;in-situtest;Darcy′sLaw;terzaghiconsolidationtheory;hydrogeologicalparameters

渗透系数是水文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hydraulicconductivity)又称为水力传导系数,其物理意义为水力坡度为1时地下水在介质中的渗透速度。长时间以来,由于弱透水层的透水性较弱,其透水能力和透水量容易被人们忽视。事实上,在较大面积和较长时间的水文地质过程中,弱透水层中所流过的水量是不能忽略的。尤其是近年来,在涉及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方面的问题上,一些学者和专家发现弱透水层在透水方面更是不应忽视的。黏性土是弱透水层的一个重要土层,其中发生的渗流过程和机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的重视。由于黏性土的渗透性较弱,现场测定得到其准确的渗透系数非常困难。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相继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国内学者有张忠胤、冯晓蜡[1-2]、宿青山[3]、刘维正[4]、王秀艳[5-6]、顾正维[7]、王君鹏[8],国外学者有Yi-JangYeh[9]、eugeniuszSawicki[10]、V.V.Zhikhovich[11]等。目前在对饱和黏性土渗透系数测定所用到的方法中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在测定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不用,测定的结果有较大的区别。鉴于饱和黏性土渗透规律的重要性,本文仅对饱和黏性土的渗透系数如何测定进行归纳和总结。

1渗流机理

1.1渗流理论

1.1.1达西定律

式中:V为渗透速度(cm/s);i为水力坡度(水头损失除以渗透途径);Q为渗透流量(出口处流量,通过砂柱各断面的流量)(cm3);ω为过水断面(实验中砂柱横断面积)(cm2);h为水头损失(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cm);L为渗透途径(上下游过水断面的距离)(cm);K为渗透系数(cm/s)。

由于达西定律的试验结果是基于砂土为试验对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由于黏性土渗透系数较小,所以针对于饱和黏性土,尚不能较好地反映其渗透规律。目前尚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的分歧在于饱和黏土渗流是否符合达西定律,以及假定饱和黏土渗流偏离达西定律的情况下,是否存在起始水力梯度[13]。

1.1.2太沙基固结理论

为求饱和土层在渗透固结过程中任意时间的变形时,通常采用太沙基提出的一维固结理论进行计算。固结理论的一条重要的假设是:在孔隙水压力消散过程中,土体的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均不变。基于此,我们利用太沙基单向固结微分方程来计算渗透系数:

实际上,太沙基固结理论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利用其所测得的数值也并不十分准确。问延煦等[14]就如何合理地测定固结系数Cv给出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此外,李顺群等[15]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证明固结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饱和黏土一维渗流固结系数的表达式。

1.2微观结构

1.2.1土体中的孔隙

黏性土发生渗流的介质主要是分布其中的大小不一的孔隙。

冯晓腊等[1-2]认为黏性土中的孔隙主要存在形式为:粒间孔隙,孤立孔隙,粒内孔隙,并根据孔径的大小分为大孔隙、中孔隙、微孔隙、超微孔隙(图1)。宿青山[3]、徐传福[16]等认为黏性土中的孔隙主要存在形式为:集粒间孔隙、集粒内孔隙、集粒间触点孔隙,并根据孔径打大小分为大孔隙、微孔隙(图2)。两张说法略有差异,但表达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黏性土中的孔隙包括大孔隙、中孔隙、微孔隙和超微孔隙。不同孔隙中自由水和结合水所占比重不同。其中,微孔隙数量最多,对土的性质起决定作用,微孔隙孔径变化范围大,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一级微孔隙、二级微孔隙和三级微孔隙[2]。

在外部加压的过程中,随着孔隙体积和孔径的不断减小,孔隙中的水不断排出。进一步分析,是由于在外加荷载的情况下,土体内各级孔隙变化不一。当压力较小时,发生变化的主要是数量较少、连通性较差的大、中孔隙,同时微孔隙略微增加,两方面综合的效果使得渗透系数不断在减小,但不是快速下降;当压力较大时,土体中微孔隙增加较快,孔隙内主要存在的是微孔隙,在自由水被排出后,孔隙内以结合水为主,结合水发挥主导作用,孔隙比变化不大,由此表现出渗透性不断减小,但变化的程度较小并很快趋于稳定的特征[2]。周辉[17]等在番禺(pY)和深圳(SZ)分别选取了土样,用实验证明了随着黏性土所受固结压力的变化,渗透系数相应变化的特征曲线(图3)。

随着外部荷载的变化,内部各个孔隙的变化情况均不一样,从而影响了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以及自由水向外渗出的不同程度,进一步决定了从孔隙中流出水量的多少。

1.2.2土体中的孔隙水

黏土中的水分主要分为重力水、毛细水、结合水。结合水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在一定的水头作用下,只有一部分被克服了抗剪强度的弱结合水才能参与渗透。

冯晓腊等[2]认为大孔隙中存在有重力水、毛细水、结合水;中孔隙中以重力水、毛细水为主,结合水次之;微孔隙孔径变化范围大,再分为三级:一级微孔隙以重力水、毛细水为主,二级微孔隙以结合水为主,三级微孔隙中结合水占绝对优势;超微孔隙中全部是结合水。

宿青山等[3]认为大孔隙中以重力水、毛细水为主,微孔隙中充满了结合水。

王秀艳[5]认为饱和黏性土孔隙水渗流规律是在不同水力梯度作用下重力水、毛细水、弱结合水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5]。

1.3渗流发生的机制

宿青山等[3]认为,在较小的水力梯度驱动下,只能引起大孔隙通道中的重力水渗透。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加,不仅使大孔隙通道中的重力水、毛细水的运动加强,而且还会引起超微孔隙通道中抗剪强度较小的结合水发生缓慢运动,称为隐渗(发生隐渗时的起始水力梯度为i01)。在较大的水力梯度的驱动下,不仅使大孔隙通道中渗流加快,而且导致微孔隙通道中抗剪强度较大的结合水发生迁移,结合水的运动从隐渗转为显渗(发生显渗时的起始水力梯度为i02)。同时,宿青山等将饱和黏性土渗透的V-i曲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0

王秀艳等[5]认为可以将黏性土的渗流规律V-i曲线划分为三部分(参看图4):第一部分(i

2测试方法

饱和黏性土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有很多,总体来讲分为室内测试方法和现场测试方法两大类。由于现场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成本较高,所以目前仍以室内测试方法为主。

2.1室内测试方法

目前室内测试方法是饱和黏土渗透系数测试的主要方法,涉及到的原理和其所适用的工程条件各有不同,下面一一介绍。

2.1.1变水头渗透试验

相对来讲,常水头试验适用于测定砂石等透水性较大的粗粒土,变水头试验更适用于测定透水性较小的黏土,因此接下来我们主要探讨变水头渗透试验。变水头渗透试验的原理是在达西定律的基础上,测定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头差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1)由于黏性土在渗透变形的过程中,其渗透系数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应该如何及时有效地测定不断变化着的饱和黏性土的渗透系数。基于这一理念,王秀艳[6]在曹文炳教授等的释水与越流试验仪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方便快捷的固结联合渗透仪(图5)。改进后的渗透仪有两大特点:渗透时间短;可模拟抽水条件下黏性土的释水变形过程。

(2)事实上,最初研制出来的变水头渗透试验装置还有很多不足,专家、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许多改进,如加反压力装置使不饱和黏土达到饱和,采用内外双管封闭的渗透水量管来测定渗透流量。另外,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杜延龄[13]等集合了国内外现有测定黏土渗透特性仪器的优点,研制了一种由渗透仪容器、上下游平水盘、测流与测压管以及施加孔隙压力的设备组成的黏土渗透试验设备。经过验证,仪器得到的成果稳定可靠,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容易。

2.1.2太沙基固结试验

利用太沙基固结试验来测试渗透系数的原理为:太沙基固结理论的成立建立在一条重要的假设之上―土中渗流服从达西定律,渗透系数保持不变。我们通过做固结试验来间接求取渗透系数,正是用到了太沙基的这一基本假设。先通过固结试验确定固结系数Cv,再通过固结系数Cv的定义来间接推算渗透系数Kv。

该试验的难度在于,在固结过程中,固结系数发生了改变,固结系数是一个变量,因此并不能准确地得到渗透系数的数值。GDS先进固结试验系统[18]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GDS先进固结试验系统不仅可以进行传统固结试验,还可以在保持固结压力不变的条件下进行渗透试验,在同一试样上可以测得较为准确的渗透系数。

2.1.3三轴渗透试验

三轴渗透试验是较适合于测量深层黏性土。该试验是通过测量深层黏性土孔隙水的渗出量来求其渗透系数的。三轴渗透试验的优点在于其对土样所处的环境如压力、湿度等能进行比较精确的模拟,以便让土样达到实际应力状态下的渗透状态,从而对土样的渗透系数进行较为准确的测定。

2.1.4溶质示踪方法

该方法是将黏土试样和收集槽联接起来,通过示踪仪器,测定收集槽中示踪剂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来间接测定渗透系数。在水力梯度较低和流量较小的情况下适合用此方法。该方法突破了传统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采用水化学的角度,通过测定示踪剂浓度来测定渗透系数,给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带来了新的思路。

2.2现场测试方法

相比较于室内测试方法,由于现场测试方法的试验条件更接近实际土层的渗透情况,因此其测得的渗透系数比较可靠和准确。现场测试渗透系数的方法有许多,常用的有钻孔注水试验和钻孔抽水试验。另外,本文还介绍一种利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来确定黏性土渗透系数的方法。

2.2.1钻孔注水试验

比起抽水试验,钻孔注水试验更适用于对弱透水层中黏性土的测定,可以根据黏土实际的渗透情况及时调整注水水量,计算得到的结果精度较高。

(1)钻孔常水头注水试验。

下面简要介绍两种常水头注水试验。

a.向钻孔内注入稳定流量的清水,在流量和水位趋于稳定后,通过测定流量和水位值来计算土层的渗透系数。由于黏性土的渗透能力较弱,加上试验土层存在饱的问题,试验段应尽量在地下水位以下选取,式(4)就是当试验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的情形(《规程》推荐的公式[19]):

式中:K为试验岩土层的渗透系数(cm/s);Q为稳定时的注入流量(L/min);H为试验水头(cm),等于试验水位与地下水位之差;a为试验段形状系数(cm),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345-2007)选取。

b.该试验是野外的一种简易的钻孔注水试验法,优点是方便快捷,但也有其局限性,只能粗略地测定黏性土水平向渗透系数。该试验原理与压水试验原理类似,用固定的水头向钻孔内注水,水通过孔壁四周向土体内渗透,根据土体的吸水量来测算黏性土的渗透系数。王振华[20]等根据经验关系式得到下列计算式。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不同的目的,a/F项应代入相应不同的值。由于钻孔对渗透土层的扰动,试验过程中难免会带来一些误差,但经过验证,试验结果相对来说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土层的渗透规律。

2.2.2钻孔抽水试验

由于黏性土透水性能较弱,而且一般来讲抽水含水层的边界形状以及边界条件较为复杂,找到合适的公式来计算黏性土的渗透系数比较困难。周志芳[22]等采用镜像法原理和势叠加原理,提出了确定边界附近有越流承压不完整井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该试验方法主要用到的公式如下:

该试验方法简单、有效,具有可通过一次抽水试验便可确定渗透系数的优点,适用于在复杂定解条件下来求解黏性土的渗透系数。

2.2.3孔压静力触探

孔压静力触探测试的原理是用静压力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匀速地压入土体中,同时利用电测技术测定圆锥的锥头阻力、触探仪钻杆的侧壁摩擦力和锥头后的孔隙水压力,来确定土层划分和土体的各种参数。孔压静力触探测试方法相比较于钻孔注水和钻孔抽水测试方法,具有间接、灵敏、快速、高效的优点。

式中:K为土体的渗透系数(m/s);α为锥头角度(0°

经过验证,改进后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更加接近于实验室测试得到的结果,精确度较高。

2.3其它测试方法

除常规的测试方法外,下面介绍另外两种间接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

2.3.1从固结曲线上确定渗透系数

在常规的实验室条件下,在对黏土的渗透系数测定中,存在着一些误差,这些误差主要来源于:提供迫使水通过土样动力的不稳定性以及水通过土样通道的不可控性。这些误差在常规的试验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尝试通过其它一些方法来求取渗透系数。

在固结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连续的阶段:初固结和次固结阶段。eugeniuszSawichi[10]和JoannaStrozyk[10]发现,在初固结的初始阶段,主要是气泡的溶解和孔隙的填满,接着是溶解先前气泡的水部分压缩,在指定的荷载下,当溶解有气泡的水变得不可压缩时,土样的沉降量仅取决于水的挤出量,此时,沉降速度等于孔隙水的挤压速度,即渗透速度。V.V.Zhikhovich[11]也指出,在上述的过程中并未发生显著的流变过程,在孔隙水被挤出的短时间内,固结曲线是呈线性变化的。由此通过公式(10)得到固结系数。

该试验方法虽然经过严密的理论公式的推导,但其试验结果仍然避免不了一些经验的因素,如:渗透速率恒定的时间段需要人为判断,这就使得试验结果带有一些主观因素,因此试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推敲和验证。

2.3.2渗透模型

刘维正[4]总结前人经验,建立了适用范围更广、线性化更明显的lg(1+e)-lgkν渗透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渗透系数随孔隙比的变化规律。但该模型的缺点在于:仅分析了在压缩过程中竖直向渗透系数的变化,而在黏土的各向异性对渗透特性的影响上,并未做出全面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反映黏土的力学特性,国内外学者建立了在微观上能够反映土体力学性质的的本构模型,以及考虑黏土各向异性的微观弹塑性本构模型[23]。

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行模拟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1)黏土体的构成。黏土体中孔隙类型、不同类型孔隙的多少、发生固结时不同类型孔隙之间的转化程度。

(2)在渗流过程中,发生隐渗或是显渗时弱结合水向自由水的转化程度。

3讨论与结论

(1)在求渗透系数的过程中,广泛用到了达西定律和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达西定律的应用更适用于砂类土,在黏性土的适用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分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太沙基理论的成立存在着一些理想的假设,在实际应用时,黏土周围的环境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假设,从而造成一定的误差。应多从这些角度入手,才能更好地减小误差,使得试验结果更为精确。

(2)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和要求,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制出不同的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来更好地推导和测定渗透系数。在渗透系数-水力坡度曲线上,黏性土从发生渗流到进入稳定渗流的阶段上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3)测试黏性土渗透系数的仪器有很多,方法、原理不一,应尽量从减少误差的方面去改进试验仪器,使得测定的结果更为精准。

(4)在室外测定黏性土的渗透系数时,应设法尽量减少对原状土的扰动,保护原状土的结构不被破坏。

(5)在对黏性土进行模型模拟时,尽量从孔隙的类型、孔隙的多少、结合水转化的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晓蜡.饱和黏性土渗透性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地质科技情报,1988,7(3):53-57.(FenGXiao-la.permeabilityresearchofsaturatedcohesivesoilanditsfuturedevelopment[J].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1988,7(3):53-57.(inChinese))

[2]冯晓蜡,沈孝宇.饱和黏性土的渗透固结特性及其微观机制的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18(1):8-9.(FenGXiao-la,SHenXiao-yu.Researchonosmoticconsolidationcharacteristicsandmicrocosmicmechanisminsaturatedclay[J].Hydrogeology&engineeringGeology,1991,18(1):8-9.(inChinese))

[3]宿青山,侯杰,段淑娟.对饱和黏性土渗透规律的新认识及其应用[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4,24(1):52.(SUQing-shan,HoUJie,DUanShu-juan.anewrecongnitiononthelawofwaterseepageinsaturatedcohesivesoilanditsapplication[J].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earthsciences,1994,24(1):52.(inChinese))

[4]刘维正,石名磊,林昌.天然沉积饱和黏土渗透系数试验研究与预测模型[J].岩土力学,2013,34(9):2501-2507.(LiUwei-zheng,SHiming-lei,miaoLin-chang.experimentalstudyofpermeabilitycoefficientofnaturalsaturatedclayanditspredictionmodel[J].RockandSoilmechanics,2013,34(9):2501-2507.(inChinese))

[5]王秀艳,刘长礼.对黏性土孔隙水渗流规律本质的新认识[J].地球学报,2003,24(1):94.(wanGXiu-yan,LiUChang-li.newunderstandingoftheregularityofwaterseepageincohesivesoil[J].Journalofearth,2003,24(1):94.(inChinese))

[6]王秀艳.深层坚硬黏性土渗透变形特性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3.(wanGXiu-yan.theStudyofseepageanddeformationfordeepclayedsoil[D].Jilin,JilinUniversity,2003.(inChinese))

[7]顾正维,孙炳楠,董邑宁.黏土的原状土、重塑土和固化土渗透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3):505-508.(GUZheng-wei,SUnBing-nan,DonGYi-ning.testingstudyofpermeabilityoftheoriginalclay,recomposedclayandimprovedclaywithstabilizerZDYt-1[J].Chinese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2003,22(3):505-508.(inChinese))

[8]王君鹏,沈水龙.基于孔压静力触探确定土体的渗透系数[J].岩土力学,2013,34(11):3336-3337.(wanGJun-peng,SHenShui-long.DeterminationofpermeabilitycoefficientofsoilbasedonCptU[J].RockandSoilmechanics,2013,34(11):3336-3337.(inChinese))

[9]Yi-JangYeh,Cheng-HawLee,Shih-tsuChen.atracermethodtoDetermineHydraulicConductivityandeffectiveporosityofSaturatedClaysunderLowGrandients[J].Groundwater,2000,38(4):522-528.

[10]eUGeniUSZS,JoannaS.DeterminationofpermeabilityCoefficientofSaturatedClayBasedonLinearSegmentofSettlementcurve[J].StudiaGeotechnicaetmechanica,2009,31(4):73-76.

[11]VVZhikhovich.DeterminationofthepermeabilityCoefficientofSaturatedClayfromtheSettlementCurveinaCompressiontest[J].powertechnologyandengineering,1981,15(12):767-771.

[12]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wanGDa-chun,ZHanGRen-quan,SHiYi-hong.theBasisofHydrogeology[m].Beijing:GeologicalpublishingHouse,1994.(inChinese))

[13]杜延龄,李春华,徐家海.研究饱和黏土渗透特性的试验装置[J].水利学报,1980(4):71-74.(DUYan-ling,LiChun-hua,XUJia-hai.thestudyingoftestingdeviceofpermeabilityinsaturatedclay[J].JournalofHydraulicengineering,1980(4):71-74.(inChinese))

[14]问延煦,施建勇.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研究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2003(2):1-2.(wenYan-xu,SHiJian-yong.Currentresearchofterzaghione-dimensionalconsolidationtheory[J].west-chinaexplorationengineering,2003(2):1-2.(inChinese))

[15]李顺群,张业民,裴玉萍.饱和黏土一维固结系数的非线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6):726-729.(LiShun-qun,ZHanGYe-min,peiYu-ping.Studyofone-dimensionalnonlinearcoefficientofconsolidationofsaturatedclay[J].JournalofLiaoningtechnic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2,21(6):726-729.(inChinese))

[16]许传福.弱透水层饱和黏性土中水分渗透规律研究[J].吉林地质,2008,21(1):30-32.(XUChuan-fu.Studyingthepermeableregularitiesofwaterinlesspermeableandsaturatedclay[J].JilinGeology,2008,21(1):30-32.(inChinese))

[17]ZHoUHui,FanGYing-guang,GURen-guo,etal.microscopicanalysisofSaturatedSoftClayinpearlRiverDelta[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oftechnology,2011,18(2):504-510.

[18]谢康和,庄迎春,李西斌.萧山饱和软黏土的渗透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5):591-593.(XieKang-he,ZHUanGYing-chun,LiXi-bin.Laboratoryinvestigationofpermeabilitycharacteristivsofxiaoshanclay[J].ChineseJournal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2005,27(5):591-593.(inChinese))

[19]张贻火.钻孔注水试验方法浅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5):31-32.(ZHanGYi-huo.analysesoftestmethodsoftheboreholewaterinjection[J].Resourcesenvironment&engineering,2008,(5):31-32.(inChinese))

[20]王振华,周祯,林硕庆.黏性土渗透系数野外快速测定法[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43.(wanGZhen-hua,ZHoUZhen,LinShuo-qing.thefastmethodin-situtestingofpermeabilitycoefficinentofclayedsoil(a).theSecondnationalGeotechnicalandengineeringConferenceproceedings[C].(inChinese))

[21]祝风海.钻孔变水头渗透试验原理与计算[J].勘察科学技术,2009,(1):42-43.(ZHUFeng-hai.theprincipleandcalculationofboreholefalling-headpermeabilitytest[J].Siteinvestig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9,(1):42-43.(inChinese))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篇2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抵押继承

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立法沿革

历史上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立法规制可以《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承包法〉)的出台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即从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至2002年《承包法》出台之时。第二阶段即从2002年至今。两个不同时期法律关于农地流转的规定有很大的改观。

(一)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2002年《承包法》出台

早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伊始,民间就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一阶段对农地流转的规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规制层级上经历了由“政策——中央文件——地方法规、规章——法律”的变化。有学者考察,认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最先规定始于1985年国家政策上允许有偿转包土地。[1]此后1986年最高法院在《关于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定“承包人在未经发包人同意私自转包、转让承包合同的,承包合同无效。”时隔十余年,99年最高法院再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重申这一规定。随着流转现象的增多,这一问题逐渐得到重视,93年的《农业法》、98年的《土地管理法》及《担保法》中都或多或少地做出相关规定。2001年中央18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这些规定零散不成体系,实践中难于操作,各省又针对各自的情况制定各种地方性法规,特别是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如海南省的《海南经济特区土地承包权有偿出让、转让规定》。由此可见,《承包法》出台之前,有关农地流转的规定散见于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几部法律之中,缺乏统一的流转体系规定,相关规定的效力层级也比较杂乱,呈现“多国演义”状态。

2、在立法态度上,经历了从“禁止流转到逐步开放”的过程。最为明显的是作为母法的82年《宪法》第10条第4款明确规定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按照当然解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一种类型,自然丧失了流转的可能。从私法上看,民法通则80条也作了类似规定禁止土地非法转让。可见开始法律立场很鲜明,不论公法还是私法的两大基本法都不允许农村土地流转。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88年《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10条第4款作了修正,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从而地奠定了农地流转的合宪性地位。此后《农地法》《土地管理法》等各种法律也纷纷对这一问题做出规定。

3、从规制内容上看,农地流转制度具有保守性、封闭性,受到各种限制比较大。在农地流转关系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对受让人的影响很大,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受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严格限制。这一身份的限制使得土地流转范围狭窄封闭,局限于本集体成员之内。在流转形式上采用债权流转方式,以征得发包人同意为前置条件。方式上也比较单一,不允许抵押、继承。在流转程序上则没有统一的规范规定,操作无章可循,比如大多数流转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从而潜藏大量隐性纠纷。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的系统法律规制相比,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顺畅进行,影响了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完善流转法律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二)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出台至今

《承包法》第二章“家庭承包”第五节以整章的形式专门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这一规定的出现,改变了立法上对农村土地流转规制“多国演义”状态,弥补了法律上欠缺农村流转统一体系的遗憾。尽管这不是俄罗斯那样的专门一部《俄罗斯农业用地流转法》,但比之以往仍是一大进步,建立了统一的流转规制体系,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上的一个突破性进展。此外我国人大法工委制定的《物权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入“用益物权”编章的第二章节,从而宣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该章共有12条,关于流转的规定就有3条,占了该章条文总数的四分之一。另外农业部新近又颁布了于2005年3月1号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这些立法动态无疑表明农地流转日益受到重视,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地承包法(草案)及议案说明》中第八点明确指出“随着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管理。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其有序地进行,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二、现行立法的缺陷及完善

(一)各流转方式之间内涵外延界定不清,存在交叉重叠现象。总结物权法和承包法,法律以列举的方式明确确立了转让、互换、转包、出租、入股、抵押及继承几种方式,代耕虽然对防止撂荒土地具有积极作用,但当事人之间实质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并不是市场流转行为。法律对上述几种方式界定不清,导致外延交叉重叠,主要体现如下:

1、关于转让与互换。物权法和承包法只是笼统地规定转让和互换是土地流转的方式,并未对其内涵外延进行清晰界定。转让按照对价有无及其形式,可以分为有偿出让、赠与及互易。按法理,赠与和互易是转让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样互易与互换就有重复规定之嫌。互易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互换也是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及承包经营权进行交换。可见两者并没有本质

的区别,互换实质就是转让中的互易。从概念位阶而言,互换是转让的下位概念。但立法将两者并列列举,又没有对转让进行界定,无疑是犯了种属概念相并列的逻辑矛盾。因此建议未来立法中将互换吸纳入转让方式中,立法明确规定转让包括有偿出让、互易及赠与。与此相适应,还应该修改《承包法》中33条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规定,剔出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之规定。农村土地流转应尊重承包方的选择及意愿,任何人不得干预。流转是否收取对价及对价的多少完全是流转双方当事人自由决定的事情,立法不能代替当事人作出选择。2、关于转包和出租。转包是承包方将自己土地上全部或部分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他人,原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经营权仍然存在。与转包相同的是,土地出租后并不剥夺原承包方的承包经营权,不同的是在这两种方式中流入方取得的承包经营权性质有区别。租赁关系中,承租人享有的是债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点毫无疑问,存在争议的是转包以后受让人取得的承包经营权是债权性质还是物权性质。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学理上按照王利明的观点,如果转包关系的受让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则当然具有物权效力,反之则需登记以后才有物权效力。[2]本人认为这种观点是不严密的,至少会产生以下两点漏洞。其一,在受让方是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成员且在转包没有登记的情形下,受让方取得的是债权性质的承包经营权,这时的转包与出租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显然转包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其二,这种做法与物权法原理相违背。转包取得承包经营权是否具有物权效力性,不应该以受让方的身份来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某一种身份不能当然得推出其所获得权利是否具有物权效力性。按照物权法原理,登记才是由转包取得的承包经营权获得物权属性的唯一标志和途径。按转包方式进行的流转,经过登记以后,接包方取得的是物权性质的承包经营权,转包未经登记的应认定为出租。通过这两组概念辨析,我们可以看到立法为丰富流转方式,罗列了种种具体方式,但没有对其内涵外延进行明确界定,结果适得其反,未来物权立法中应加以注意。

(二)在流转方式上,仍存留债权让与的痕迹。物权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第132条规定“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并经发包人同意。”《承包法》37条也作了相关规定。新近颁布的《管理办法》第11条及25条更是将其具体化为承包方申请及发包方同意两道程序。关于转让应当经过发包人同意的立法规定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受到猛烈抨击。这一规定至少会产生以下两点不合理之处:1、违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立法将承包经营权作为专章规定在用益物权编中,这一举动无疑向世人昭示该权利的物权性质。按照物权法的一般原理“物权具有直接支配性,即物权人得依自己的意思,无须他人意思或行为之介入对标的物即得为管领处分,从而实现其权利内容。”[3]可见,作为物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利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自由处分而排除他人意志的干扰和阻碍。承包方转让承包经营权是权利人自由处分该权利的表现,无须征得发包方同意。原来法律规定转让须得发包方同意实质是将承包经营权视为债权。现在农地承包经营权已然“妾身已明”,获得物权效力,再将债权流转方式强行移植过来,必将架空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效力,使其虚有其表,无益于保护承包经营权人的利益。第二,对广大农民来说,是对他们所享有的土地流转最终决定权的立法剥夺。“转让需得发包方同意”实际上将土地转让过程的终极处分权赋予发包方,而承包方作为真正权利人却对自己的权利没有决定性质的发言权。这样无疑会伤害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在需要转让土地又无法征得发包人同意的情况下造成土地抛荒、撂荒。即使能够征得同意,这一前置程序也将加大转让成本,况且立法并未界定“发包方”,也未明确规定发包方同意的标准,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被发包方用作借口,趁机干预承包经营权的市场流转行为,扰乱流转秩序,限制土地的自由流转。

(三)流转登记制度不严密,存在前后矛盾的立法主张。《承包法》38条和物权法草案133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的,不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可见立法对承包经营权的变更采用登记对抗主义。而《承包法》22条及草案129条第1款同时又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合同生效时成立”,从该规定推出承包经营权的取得采用的是无需登记的债权合意主义,这就产生了矛盾。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是其流转的前提,而承包经营权的变更是流转的结果。现行立法却对农地流转关系的两头设置了不同的登记原则,显然违背了物权法理中物权设立于物权变更应当一致的原则。[4]因此未来立法中应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规定加以协调,建立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登记公示制度,这对物权流动制度保持高效运转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诚如波斯纳指出“建立一种类似于土地所有权登记证制度的用水权登记证制度将能增进效率。”[5]也有学者认为没有必要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公示制度,理由是承包经营权的取得与成员权有密切联系,公众可以通过对某人成员资格来了解是否享有农地的承包经营权,同时目前的承包经营权基本通过承包合同方式设立,数量相当大,实行登记操作起来非常困难。[6]本人认为这些理由是站不住脚的。第一,如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不再局限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是扩大到一切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租赁、转包和招标、拍卖等方式获得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权人身份得多元化使得籍由考察权利人是否具备集体成员身份来判断权状况的困难系数及风险系数大大增加,无形中提高了交易成本,实不可取。第二,对于以“承包合同数量大,操作困难”来否定建立登记制度的理由也不具有说服力。比之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的转让市场,自国有土地实行有偿转让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繁荣、活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其所发生的交易数量更加庞大,频率更为频繁,但仍然建立了物权登记制度,并且在土地转让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反言之,正因为土地流转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具有频繁的重复发生率,更需要明确的法律登记制度对法律关系各方的权利状态加以公式化,明晰化、确定化。

(四)流转方式的缺失——关于抵押和继承。1、关于抵押。《农村承包法》只规定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对家庭承包的土地经营权能否抵押没有明文规定。参照《担保法》34条第2款的规定,耕地、自留山、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属于不得抵押的财产,可见现行立法对家庭承包的土地能否抵押持否定态度。理论界对此也形成两派观点。反对设立抵押的理由是防止农民失去土地从而失去生活保障。[7]本人赞成设立抵押。第一,设立抵押权并不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如果担心农民因抵押而失去土地,则转让方式让农民失去土地的风险更为突出,法律既然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为何不能设立抵押呢?[8]第二,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农民收入呈多元化,土地已经不再是农民生存发展的唯一依赖。对他们而言,土地更是一种具有流动性和担保价值的财产性资源,迫切需要挖掘土地的多元化利用途径,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农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无疑是农民掌握的比较有价值的财产。在宅基地不允许抵押的情况下,再限制农民承包经营权抵押,将导致农民因融资困难而无法实现对农业的投资,影响农业发展。如果法律限制农业的发展,即使给以再多的土地也是惘然。2、关于继承。《承包法》没有明文规定家庭承包的土地之承包经营权能否继承,只规定林地及按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理论上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继承之争实质是对法律所侧重保护的对象不同所致。反对继承者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承包经营合同取得,具有一定的身份性,主张不应继承,应将土地尽快重新投入流转,以保护新承包方的利益。而主张继承者则侧重保护原承包方的利益,以权利的可继承性来增强承包关系的稳定性,增加原承包人对土地的投入和可期待利益。本人赞成该权利的可继承性。土地承包经营权既然是物权,根据财产权的属性自然具有可继承性,继承人不论是农业人口还是非农业人口均可继承。当然鉴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防止土地进一步零碎化以促进土地适度规模

经营,在继承时应作一些技术性调整。社科院草案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规定很值得借鉴。该案第247条规定“农地使用权可以继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属于农业人口的继承人,可以优先分得农地使用权”“继承人均为非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非农业人口的,在继承农地使用权后一年内,应将农地使用权转让给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者。”本人认为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即尊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继承性,又使被继承的土地能够尽快回复流转,促使土地的有效利用,兼顾其他承包经营户的利益。三、关于农地流转各种弊端的根源分析。

关于农地流转的各种弊端及其引发的各种争执从根本而言是土地的经济发展职能和社会保障职能这两对冲突矛盾及对它们的不同价值选择造成的。经济发展职能是土地存在的基础性价值,在我国土[文秘站:]地对广大农民而言还发挥着社会保障的功能。从对流转立法历史及现状的简单回顾中可以看出,立法者似乎想尽力兼顾土地的两大功能,但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又不由自主地偏向于维护土地的保障功能。这在物权法草案和土地承包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立法一方面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的重要章节规定在物权法中,并努力进行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改造,但另一方面在流转的具体形式上又设置了种种限制,阻碍了流转的顺利进行,这在转让需得同意及禁止抵押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本人认为过分强调土地社会保障功能而忽视土地的经济职能实质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经济发展才是它最根本、最基础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土地的保障功能才能发挥更有效、更有意义的作用,否则土地就变成捆绑农民的工具。长期以来我国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处于压倒性的地位,国家一直以来以牺牲农业的增值价值来满足工业原始积累,从而造成工业、农业两大领域的跛足发展。现在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中央也做出种种努力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在诸多措施中,最根本的就是还原土地的经济职能,还原土地的生产要素本质,使其能够积极、活跃地流动起来。诚如波斯纳所言“为了促使资源又较小价值用途向较大价值用途移转,财产权在原则上应该是可以自由转让的。”[9]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地既是自然资源,也是经济资源,自然资源涉及利用与保护,经济资源涉及效率配置与收益,意味着资源价值的市场实现。[10]我们应该积极鼓励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物权法作为调控财产资源归属和利用的法律机制,在“物的利用”观念成为现代物权制度核心,尤其在我国土地所有权禁止转让的情形下,我们更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将物权法不仅仅视为一种财富控制机制,更应将其设置为一种交易结构,一种借助交易来消除资源配置障碍的动态“市场交易结构”[11]反映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具体制度上,即积极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以权利形态的可流动性取代实物形态的不可流动性,盘活土地财富。当然鼓励流转并不意味着自由放任。在土地流转方式设计上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规定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土地流转中享有优先权。土地流转不应局限在农户之间,应当扩及一切有农业经营能力的主体。在同等条件下本村农户应当优先受让。《承包法》33条虽然规定了优先权,但未明确行使方式。未来立法中不妨规定一个期限,在这期限内有受让意图的农户没有要求行使优先权的,则由非农户受让人取得。2、在土地流转中规定农民的最高和最低土地拥有量,以防止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发生失地和土地兼并的现象。对于具体的量化数字,可以由地方立法根据各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加以确定。3、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以保护珍贵的耕地资源。

注释:

1、黄建水、粟丽《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一期,转引自冯进康《关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法律思考》载于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调查解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

2、王利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若干问题探讨》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梁彗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4、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调查解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第378页

5、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96页

6、王利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若干问题探讨》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7、参见梁彗星主编《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郭明瑞《担保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9、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10、潘家年《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5-346页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abstract:thispapergeotechnicalengineeringgeologicaldisasterharm,causesandcharacteristics,thispaperanalyses,andputsforwardthecontrolmeasures,andhasacertaintheoryvalueandpracticalsignificance,foreverybodyreference.

Keywords:geotechnicalengineering;Geologicaldisasters;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4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引起的严重的水土流失。

2.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⑽地下矿层被开采后形成的地下采空区其上部岩层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随之产生弯曲、塌落,以致发展到地表下沉变形,造成地表塌陷。

2.5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灾害预测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恶化的终极反应,研究的核心和目的是预测预报、岩土工程治理及生态环境的恢复。

近年来,岩土工作重点由资源调查向环境地质工作转移,在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和岩土工程灾害分析、预报、环境地质工程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进展,特别是公民的环境地质和生态环境意识得到提高,局部环境地质条件经过治理得到改善,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环境地质工作任务还很重,在人口、资源、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下,将进一步产生负环境效应,并会引发各种岩土工程灾害。

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4.1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4.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4.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4.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4.2.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篇4

abstract:Recently,withtheunprecedenteddevelopmentofcityconstructionandtheimplementationoflandpaid-useregulations,cadastralalterationisincreasinglyfrequent.thecadastralalterationinvestigationcannotonlykeepthecadastralinformationup-to-date,butalsocanmakethecadastralresultsprecisionandgraduallyimproved.takingcadastralsurveyatHanguDistrictoftianjinastheprojectbackground,itstudiestheworkflowofcadastralsurvey,discussesthecadastralsurveymethod,hopingtoprovidereferenceforthepeers.

关键词:城镇;变更地籍调查;权属调查;地籍测量

Keywords:town;cadastralalterationsurvey;propertyinvestigation;cadastralsurvey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050-03

0引言

近年来天津市汉沽区城市建设发展特别快,城镇面貌日新月异,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初始调查成果中宗地的变化非常大,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较差。目前急需对已完成的数据进行更新维护,保证数据、资料的现势性,便于政府部门统一管理。要管理和使用好国土资源,必须准确地查清现有土地的类型、面积、利用情况、使用者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并且能及时掌握其变更及历史沿革并展现出来。为了加强城镇土地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和现势性,对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国有土地开展更新调查和补充调查,紧紧围绕地籍管理信息“6.0”系统建设主流程,加强地籍变更数据库建设,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确定合理的工作流程。

1工程概况

汉沽区位于天津东部滨海地区,西距天津市中心区60公里。南濒渤海湾,北接宁河县。调查区域共划分8个街道,69个街坊,变更调查总面积为227.93平方公里。

1.1调查目的天津市汉沽区城镇地籍变更调查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原房地登记发证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查清全区城镇调查范围内房地变更状况,更新城镇房地管理信息系统,服务房地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1.2调查任务城镇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施测界址点,编制宗地图、地籍图,填写地籍调查表,进行以街坊为单位的土地分类面积统计。

2作业依据

《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局1995年);《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199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以下简称《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3作业流程图

4变更调查

4.1权属调查的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①宗地权属状况调查:权利人和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性质,土地权属性质、以及土地座落、用途、四至、门牌号、行政区域界线和地理名称以及共有权使用情况等。②界址认定调查:界址线、界址点位置及界标埋设种类。③土地使用类别调查:按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进行调查。④房屋状况调查:建筑物类型、结构、层数等。

4.2变更调查工作程序

4.2.1权属调查流程按照发放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现场指界——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变更地籍调查表——签章确认的调查程序,未按时出席指界或对国土部门依法依规确定的权属界线有异议的,由国土部门履行违约定界程序。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

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2.5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2.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

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篇6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工程勘察和施工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却往往忽略水文地质勘察的问题。水文地质不仅是构成岩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同时也是工程中重要的环境要素,成为改变岩土层特征的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研究的不深入以及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时有发生。所以,一定要注重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水文地质工作,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1、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水文地质勘察是工程地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的耐久性,对地下水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不仅关系到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明确建筑使用期限,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它可以分析地下水对建筑工程地区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作出客观的评价和预测。所以,加强水文地质的勘察是十分必要的,意义重大。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主要内容分析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保建筑物的稳定与正常使用提供解决方案。水文地质勘察设计的主要内容:

1、调查河流及小溪的水位、流速、流量、洪水标高及淹没情况;

2、调查水井的水位、水量、变化幅度及水井结构和深度;

3、调查泉的出露位置、类型、温度、流量和变化幅度;

4、调查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位变化规律、变化幅度;

5、了解地下水的流向和水力梯度;

6、调查地下水的类型和补给来源;

7、了解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建筑物材料的腐蚀性。在工程勘察过程中,如果不注重水文地质条件,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结合笔者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在工程勘察设计的过程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①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应评价水对钢筋的腐蚀性。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性和富水性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性的可能性。(2)工程勘察设计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3)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4)在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预测未来人为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化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影响。

3、分析由地下水所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一般来讲,工程勘察的重点主要是岩土工程的损害程度,而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及动水压力两方面造成的岩土工程危害是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正因如此,我们在研究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时,重点掌握以下三个层面:

3.1因地下水位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研究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对于工程地质勘察来讲是首要任务。大家都知道,水位的升降一般会受到季节和雨水的影响,这些属于天然条件下的水位变化,往往边幅不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很大程度上会感受到因人为因素引起的局部地下水位升降变化,而且这个幅度较天然因素是比较大的,当然,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也更为严重一些。一方面,先来看一下因水位上升而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影响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降雨量增多,气温变化及人为灌溉施工等都有可能导致水位的快速上升。我们所要了解的重点是水位上升将会给岩土工程造成什么样严重的后果。一般情况下,水位上升可以导致土壤沼泽化和盐渍化,这样增强了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作用,导致工程地质潜在危险状况加强。而且水位的上升还有可能使得河岸,斜坡等岩土体产生崩塌等严重的地质现象,这一点也是不容小觑的。对于一些特殊的岩土,由于水位上升很有可能造成结构破坏,软化等现象,这些都是因为水位的关系造成的岩土工程危害。另一方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因为水位下降而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情况。很多情况下地下水位的降低都是因为人为因素引起的。像是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修建水库是对下游地下水过分的截取等都是导致地下水位骤然下降的原因。一点地下水位下降,地裂,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就会源源不断,水质恶化也将接踵而至,对于岩土体,建筑物的威胁程度将大大增强。

3.2因地下水位升降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严重若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低层或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或变化幅度大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加大。因此,在膨胀性岩土地区进行工程勘察时应特别注意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特别地下水往往升降变化中高度和变化规律这对地基基础深度的选择有主要的参考价值。在地下水位以上、地下水位变动带和地下水位以下,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土体从上到下,有天然含水量、孔隙比由小大一小,压缩模盆、承载力由大一小一大的变化规律。这是由于地下水位以上部位,经长期淋滤作用,铁铝富集,并对土颗粒起胶结和充填作用,增大了土拉间连接力往往形成“硬壳层”,因而含水孔隙比小而压缩模和承载力增高而位于地下水位变动带的土层,由于地下水积极文替,土中的铁铝成分淋失,土质变松,因而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由于地下水交替缓慢,氧化、水解作用减弱,加之上扭土层的自重压力作用,土质比较密实,因而含水贫、孔隙比减小,压缩模承载力增高。岩土特别是各类软质岩石、风化残积土、不同成因的粘性土等,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地下水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分析研究岩土物理力学的变化规律时,应充分重视地下水位这一重要影响因素。

3.3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但是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一定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综上,地下水对于岩土工程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水位地质在工程勘测中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只有掌握好水位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才能给工程勘测工作提供帮助,达到预防危险状况发生的目的。

4、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措施

4.1高度重视水文地质,增强工程安全意识领导带头高度重视水文地质,层层管理,提高全体人员工程安全意识。宣传水文地质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范围。

4.2完善评价机制,降低工程危害程度地下水位的评价机制需要不断地完善,跟上工程的需要,地下水位的高低对建筑物的影响相当大,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中,要对地下水位以上和以下采取分别对待的措施,从工程建筑的角度,分析其影响和作用,并提早做出预测。

4.3跟踪调查水文地质变化,全面掌握变化规律对工程的相关情况要全面的掌握,尤其是地基的基础类型,并且对水文地质问题与地基基础类型相关的问题调查情况,以备工作中的不时之需,提供充足的资料。不仅要掌握地下水现在的状态,更要掌握随着工程的施工,实时跟踪其变化的规律,以及可能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提早做出应对举措,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篇7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大量农地被征用或转用。我国土地所有制分为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由于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对土地发展权的压抑主要表现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上,农地发展权的压抑也始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的用途转变,也就是说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限制是权利边界扩张的始然。土地发展权就是将土地变更为不同使用性质的权利,是一种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产权,它既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合为一体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拥有者支配,也可以由只拥有土地发展权不拥有土地所有权者支配,它是土地处分权中最重要的权利。产权本身是财产权利束的总称,既然压抑集中于集体所有制的土地上,那么农地发展权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而言,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观点:沈守愚认为农地发展权应该归国家,农地开发者必须向国家购买,才能开发农地;另一种观点认为农地发展权应该归农地所有者,国家向农地所有者购买发展权,或发展权可像其他普通商品一样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前者可以理解为“涨价归公”的思想,但农地保护与农民利益难以保证,后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农地发展权的主体之争,其实质是土地由于使用性质变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归谁所有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在集体所有制下,对农民产权的压抑和抗争,再基于产权完善的角度来分析农地发展权设立的必要性。

二、对“涨价归公”理论的质疑和公共利益征地对农民产权的侵害

根据《土地管理法》中的规定,对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是指对军事用地、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扶持的重点项目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基于公共利益的征地并不意味着对农民产权的不压抑,因为在此过程中农民并没有获得相应理该有的补偿。温铁军和朱守银的研究表明,在征地过程中,如果成本为100,农民得到的补偿只占其中的5%~10%;农村集体及农民所得到的农地征用价格大概为出让价格的1/10,而农地出让价格又大概是农地市场价格的1/5,也就是说补偿价格、出让价格和市场价格的比例为1:10:50,可见农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是不争的事实。

有些学者依据“涨价归公”思想,认为农民并没有对土地的增值进行任何的投资,所以不应该在征地的过程中获得高额补偿,相反,正是由于国家的投资建设性作用,使得某块土地因区位而增值,在国家拥有土地终极所有权的情况下,即意味着国家拥有增值收益是有理可依的。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被征地农民要率先分享城市化的好处;周其仁则直接从批判“成本定价”的理论入手,说涨价归公是错误的,认为农民永久地放弃土地的使用权,也是一种成本,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其权利本身就是有价的,从而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涨价归公”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土地的增值收益是因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社会经济因素所致,是社会全体的贡献,而不是土地所有者的单独的贡献。在“三农”问题被大力关注的今天,保护农民弱势群体的利益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焦点。农民是集体土地的微观主体,农地由于用途的转变,其价格在没有任何投资的前提下的上涨,其本质就是一种被置于公共领域的级差地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产权是指人们对资源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不是实物量上的限制,而是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以至形成对交易行为的合理预期。产权在内部化外部性的同时,将浮游于公共领域的利益内化为“个人利益”,可见,产权的所有者理应获得土地的增值收益是毋庸置疑的。

德姆塞茨认为,当被置于公共领域资源的经济价值上升时,利益相关者就倾向于把这种资源的产权界定得更加清楚,因此,产权是内生的、且是不断产生和不断变化的演进的过程,产权的内涵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是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常常会引发产权的变迁。产权=G(经济剩余),说明产权是经济利益剩余的函数,当然此处的经济剩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征地补偿费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最重要内容,如何提高补偿,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将征地价格与市场价格挂钩,按市场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在理论界达成了一致同意,但是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分配,总需要一个合理的依据,因为产权的完整和相应的权利内容才是分享收益的凭证。产权的权利结构和分配的变化,要求财产所有者变得更加具体,设立农地发展权成为必然。在法律上,农村集体和农民因为共有产权的完善,使农民拥有与政府部门谈判或协商的经济地位,在完善集体土地产权的同时,合理地维护了失地农民的利益。

三、非公共利益的征地行为与集体建设用地的自发流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土地,经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该幅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出让。”国家完全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农村集体土地要改变使用方式,唯一的合法途径就是通过国家征用土地,将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再通过“批租”方式来满足非农建设的需要,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的发展权,可见农地发展权受到了侵犯。近年来,农民积极地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的自发流转,关键也就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对抗征地制度对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侵犯。征用是满足工业建设用地的需求的主要手段,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不能直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非农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今许多地区,已悄然形成了一种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既集体经济组织直接把土地的使用权让渡给企业或者个人使用,从而获得收益。例如,到2002年南海全市工业用地共15万亩,其中非经征地改变集体所有制的土地7.3万亩,几乎占到一半;据调查数据,2002年昆山市有6.66公顷的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流转,2003年新增加94.48公顷,增长率为1418.62%,远远大于1978―2003年全国农地非农化的年平均水平。这种饶开“征地”,以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的集体建设用地的直接流转是对农民农地发展权长期受侵犯的一种对抗,也对国家独占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一种挑战,可见设立农地发展权,完善集体产权成为必然,在不同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资源的流转性不同,土地拥有着的信用价值不同,土地的市场价值也不同。

(一)非公共利益征地行为损失测算的理论模型。征地目标的模糊,使得发生在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之中的压抑现象最为明显。根据黄祖辉等的测算,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活动剥夺了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发展权,集体土地使用者遭受双重损失,既政府实施“警察权”时对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压抑带来的损失,和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造成的对农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压抑造成的损失。集体土地的直接入市流转,即可以体现农地的产权属性,也可以减少非公共利益征地对农民产权压抑的损失。

就现实情况而言,一幅农地直接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可以有两种途径,其一为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其二为以集体的名义通过出租、入股等形式流转。假设某块农地农用的价值为,非农用价值为;农民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征地补偿为,直接流转收益为,显然。与差值则被各级政府层层分配获得,到农民手中所剩无几,可见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是不公平。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流转的数量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阶连续的可导函数,而是呈离散型分布。设开始统计的时点为1,则非公共利益征地行为对农民造成的损失为,其中为第i年转征用土地的数量。农民通过途径一获得的净收益为;通过途径二获得的净收益为,显然,可见集体建设用地的自发流转缓减了对农地发展权的侵害。

农村集体土地从最初的自发、违规流转,发展到现在的试点改革,说明农民正在逐步显化自己的权利主体地位,以便更为有效地掌握和行使农地发展权。土地管理部门和政府对已经发生的土地流转事实采取默认的态度,承认农民的既得利益。在分权的体制下,地方政府从传统意义上的治理人,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人,地方政府鼓励制度创新,农民要求政府立法支持农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呼声也越来越高,其最终目的在于确立自己的权利主体资格。农地发展权的设立有利于合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农民个人产权能力增强的同时,也保证了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自身的权利不受侵犯,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篇8

关键词:城镇化 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 土地集约化

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土地等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将受到巨大影响,土地利用现状的改变在所难免。于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便成为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的效率进而影响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一、我国目前乡村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城镇化水平低

受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我国城镇化一直于一种低水平缓慢发展的状态,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也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2006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为41.3%,世界平均城市人口比重为49.2%,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均在80%以上。

2.对城镇化存在着认识误区

一方面,我国农村的传统观念强调耕田种地是农民的本分,农民也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很难完全舍弃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政府在制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时候,倡导农民“离土不离乡”。结果是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困守在有限的土地之上,造成了劳动生产率低下,传统观念制约着中国的乡村城镇化。

3.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有些小城镇有名无实,大量农村人口只是完成身份改变,变成了城镇人口,并没有完成职业和空间上的转化。小城镇的特定地位决定了其与农村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客观上造成许多居民身份不明确,处于“半工半农”或“不工不农”的状态。正是由于这种既“难舍故土”又“若即若离”的农村情结,使得许多地方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态,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4.进城农民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一方面,由于认识偏见,农民及农民工在市民心中一直不具有高的社会地位,农民工就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受到政策排斥及制度压抑,进城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卫生、住宅建设等方面,都难以享受到和普通市民同等的待遇,很难进入到城市正规体制内,实现与城市的真正融合,进城农民为此要支付更大的显性和隐性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自身素质低下,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不高,从而导致他们在城市当中的就业竞争力低。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乡村土地产出效益明显低于城市,所以地价一般要远低于经济发达的城镇地区。再加上乡村土地获取较为容易,土地管理不到位和乡镇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和小城镇建设中更容易出现土地闲置、浪费的情况,造成土地资源粗放利用。

(一)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粗放

1.小城镇建设盲目扩张,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考察我国小城镇建设,就不难发现普遍存在设镇速度快、缺乏规划、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等问题。小城镇扩展一般以所在地为中心,逐渐向外蔓延,而小城镇周围由于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优越。多是长期耕作的优质农田,一旦占用无法补偿,从长远看,必然会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构成威胁。

2.人均用地面积大,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低

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用地增长速度往往高于城镇人口的发展速度,使城镇人均用地呈增长趋势。小城镇建设用地中占较大比重的乡镇企业很多是在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布局分散,技术水平低,用地粗放。由于缺乏规划,小城镇土地建筑率和建筑物的容积率都较低,居住用地在总建设用地中的比例高,人均居住面积也高于大中城市。由于集约化程度低,小城镇人均用地平均为149平方米,一般比大中城市多45~80%。

(二)农村土地利用粗放

1.农业生产用地粗放

人多地少、经济发展落后,使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尽管近年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我国大多数农业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进而也造成农业生产用地粗放

(1)科技水平低。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跟农业生产脱节,农业的科技支持非常乏力,与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极不适应。

(2)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改革初期,承包到户的政策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人多地少的现实,客观上造成了土地分散的局面,制约了农民对土地的投入,限制了大型农业机械推广使用。

(3)生产规模小,单位面积产值低。分散的小农经营,加上科技和机械化水平的低下,使得农民不得已将土地视若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农村居住用地闲置和浪费

(1)居住用地占地规模大

传统的农村院落不仅要解决居住的问题,还要承担储存农产品、放置农具、晾晒粮食、饲养家禽家畜以及进行简单的农副产品加工场地的职能。因此,传统的农舍往往需要比较大的面积。

(2)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居住,造成农村许多房舍院落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在村落向发展的同时,村落的面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迅速减少,村中空闲的院落越来越多,形成“空心村”现象。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的作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通过土地合理流转推进乡村城镇化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围绕着剩余劳动力和土地利用产生的,关键是现有的土地使用权过于分散,已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因此,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合理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是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集约利用三个方面,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在充当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的基础

现阶段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可以在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基础上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非农生产领域转移。使农民在不丧失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摆脱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活动的牵绊,全身心投入到非农业生产活动中去,避免土地闲置和撂荒的现象发生。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也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刺激和召唤,最大程度地避免劳动力的浪费,进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农村土地利用集约化的重要条件

通过流转农村土地的使用经营权,可以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有效地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能充分调动种田大户的生产积极性,主动在生产资料、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上增加投入,体现规模效益和科技效益,促使农业生产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从而实现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3.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通过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流转,能帮助进城农民尽快完成身份定位,解决小城镇居民中普遍存在的“亦工亦农”又“不工不农”的现象,促使他们主动融入城市生活,真正实现城镇化。土地流转带来的影响将是人口的流转,当进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重心转向城市以后,他们将告别市民加农民的双重身份,摆脱在城乡间频繁奔波的生活方式。进而,才有条件在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城镇化过程建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进城农民工医疗保障”、“留守老人儿童照顾”等诸多诸多社会问题,逐步消除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城镇化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流转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为保证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和乡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更新观念,营造流转良好氛围

(1)农民要更新传统观念。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逐步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明确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2)政府要转变工作思路。树立主动为土地流转服务的观念,把土地流转工作当成一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基层和群众的实践创造,及时发现新情况,妥善处理新问题,总结推广新经验,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健康发展。

2.加强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严格控制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非农化”现象。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控和管理,健全土地流转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2)积极推进农村居住用地流转。随着城镇化的进展。农村居住用地的闲置浪费将会越来越突出。然而由于传统观念以及制度的制约,居住用地的流转明显滞后,成为制约农村土地利用率提高的一个重要障碍。所以,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村落进行合理规划,整治空心村,对闲置土地进行了复耕,积极推进居住用的地流转。

(3)控制小城镇的用地规模。要对小城镇的建设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土地管理,通过法律和市场手段使农村土地价格能正确反映其价值,避免无偿或低价使用土地而造成的浪费,从而控制小城镇的用地规模,促进小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

3.在城镇化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土地流转外部环境

(1)健全规章制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对流转行为进行规范,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章制度,从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程序等方面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范。对流转双方可能涉及的一些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做出明确要求,以保障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2)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壁垒。加快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步伐,一方面要大力促进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减少对农民进城的歧视。

(3)提高进城农民就业能力。针对我国农村劳动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强他们进城务工就业的适应能力。

(4)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业人口就地转移。通过扶持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产业集群来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消化吸收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缓解人口增长对大城市造成的冲击。

(5)建立农村社保体系,消除土地流转后顾之忧。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积极建立建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消除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王筱明.小城镇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小城镇建设.2003(12)66—67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篇9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建设;建筑

1.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最基础工作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对工程建设的各项预期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此外,岩土工程勘察也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依据,良好的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将岩土工程勘察放在重要地位,对技术分析中的各项工程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鉴于目前岩土工程勘察所依据的规范、规程较多,既有国标、部标,又有行标、地标,且各种规范、规程的要求也有不一致之处;又鉴于目前岩土工程勘察市场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勘察行为主体在技术方面的大的方向和原则上基本达成共识,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就要多从细节上下工夫,使自己提供的勘察成果更直接、方便地满足设计的需要。通过对土力学原理、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地质手册及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研读,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学习体会,同广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交流。

2.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岩土工程详勘的目的、任务

2.1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2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2.3查明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和特殊土(包括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的建议。

2.4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各土层的渗透性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的作用和影响;预估产生基坑突涌、流沙(土)或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坑工程还应查明基坑周边环境,提供基坑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分析评价放坡开挖的可能性和基坑边坡稳定性,适宜选用的支护结构类型及其稳定性,基坑开挖与降水对地基变形、周围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3.勘察依据不充分、目的不明确造成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设计意图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明确规定详勘时应“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有些工程在无设计要求和建筑物荷载等状况下,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陈述,按其要求勘察,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和广度不符合要求。如某啤酒厂的厂房,设备荷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需用桩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够,桩基设计参数无从谈起,最终导致补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设计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电阻率测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等,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4.注意各种等级的划分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布置时,应按相应的分级标准,确定项目的相关等级。如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拟建物安全等级、重要性等级等。因为这些等级的划分直接决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只有充分了解了各种等级,布置工作量时才能作到安全、经济、合理。

5.土工试验及岩土工程参数的选择

(1)土工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实施以后,土工试验的重要性被推向新的高度。由于岩土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试样采取、运输、加工扰动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试验仪器和操作方法的差异性及试验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测试失真难以避免。所以加强土工试验和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必不可少,这样才能避免相关指标间的矛盾,更好地了解岩土的差异性,客观地评价地基土的强度变形特性。首先,对于土样的级别要明确。土样的质量等级根据扰动程度不同可分为验,不可做哪些试验,以避免出现一些不能反映地基土真实性质的数据,合理评定地基土的性质,给出准确、合理的岩土工程性质指标。

(2)其次,土工试验的一些项目要有的放矢地去做,如压缩试验中荷载压力大小、粉土的颗分等。

(3)压缩模量是地基土的主要变形参数,在估算地基沉降中非常重要,所以工程上都要求土工试验中做压缩试验来测定计算地基土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但对同类地基土而言其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也不是定值,它们因荷载压力的大小而异,通常的压缩试验给出的是荷载压力从100Kpa至200Kpa时的压缩系数α1-2和压缩模量es1-2;在进行地基土沉降估算中,压缩模量一定要选用与实际应力环境相对应荷载压力级别下的压缩模量,如果工程荷载较大,或采用桩基础的工程压缩层计算较深,则压缩层下部土层的荷载压力较大,在压缩试验时就需要测定计算相对应荷载压力下的压缩系数α和压缩模量es,以便进行沉降估算。所以,试验前应明确工程竣工后地基土不同土层的应力环境或荷载压力大小,做到有的放矢。粉土是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重50%的土,是从两个方面来定义的,这就要求根据土的界限含水量液限、塑限在计算土的塑性指数的同时,还要进行颗粒分析,如果试验目的只为粉土的定名,颗分试验只区分>0.075mm的颗粒含量和<0.075mm的颗粒含量的比例就可以了。6.采取土试样和原位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6.结语

以上是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剖析,希望给同行以重视,在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制的进程中,努力提高工程勘察业务人员的技术能力和道德素质,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科学建设程序,更好地发挥岩土工程勘察是设计的先行与依据的作用,为基础和上部结构设计提供准确、详实的岩土工程资料,尽量避免产生设计冒险或保守浪费两种后果的发生,为社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使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理论与经验、细节决定成败、重视规范学习等方面能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土地性质变更流程的规定篇10

t市塘沽区规划土地管理局是城市规划管理、土地管理两项职能合一的政府管理部门,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流程交叉,多人员参与的复杂性群体工作,既有业务权限控制,又有办件时限要求,需要严格依法办事。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功能布局、地形地貌、用地情况、宗地权属的变化日益频繁,审批管理的工作量逐年上升,传统的手工办案管理模式逐渐受到挑战。为解决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加快与规划土地管理手段相对滞后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改变落后于时代要求的管理模式,我们决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实用、先进、高效、可靠的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图文信息系统,实现业务规范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探索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规划土地管理模式。

二、系统建设的意义

为了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新型、高效的规划土地管理的目标,提高规划土地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我们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999年年底建成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图文信息系统》。1、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加快项目办理进度,缩短公文传递时间,实现微机管理,确保城市规划的良好实施。

2、推行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完善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和合理程序,为最终实现科学化管理、“无纸化”办公创造条件。

3、最大限度地为政府领导进行城建决策提供现势、完整、精确、时效的图文数据支持,为最终实现城建管理辅助决策奠定基础。

4、促进办公人员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提高工作透明度,消除因人、因时造成的对工作的影响,更好地为建设单位服务。

5、加强政府机关服务效率和职能,实现政府机构专家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我区综合实力,改善我区投资环境。

三、系统目标定位

在建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特别是90年代前期一些城市尝试的结果,大多是耗资巨大,内容复杂,周期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已经废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目标定位不当。目标定位不当的原因是对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未做深刻的研究。

通过大量调研分析,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将系统建设目标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功能实用又有发展后劲;技术可行又有一定超前;建设实施见效快,又有长期发展规划。”针对我们实际情况,我们本着功能实用、技术可行、短期见效的定位原则,确定了系统建设的前期目标:“建成以规划土地管理业务为核心,投资规模容许、纳入现有图文数据、运行稳定易维护、一年内能见效的基础规划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同时,还制定了远期发展目标,远期发展目标规定了我们在建立基础系统时,应在平台选择、数据标准、系统维护、系统扩充等方面全面考虑。随着前期目标的实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数据的采集、建库工作,不断增加系统功能,扩展应用范围,使之成为完善的高水准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四、系统结构框架

实用的信息系统需要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的共同支持,既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又有丰富的图文数据,系统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但先进的信息系统又需要采用分布式的思路,实现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的分离。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按照规划土地管理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需求分析,遵循求实可行的方针,进行系统总体设计,最终确定图文信息系统框架结构(见附图)。

从结构框架图中我们看到,信息系统由四个主要系统和十个图文数据库组成。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规划、土地管理图形信息系统紧密相连,实现图文传递、图书互访。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规划设计成果库、规划控制要素库、土地规划成果库、土地专题图库、规划审批图形工作库、土地审批图形工作库组成的七个图形属性数据库,以及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库、业务档案库、行政档案库组成的三个文档库为规划土地管理业务办公系统提供强大的图文数据支持。

案件办结后,经过图文信息系统处理,新的图文信息随即写入相应图文数据库,随动态更新机制产生的现势的图文信息构成了对外综合服务查询系统的信息基础。

五、网络软硬件环境

基于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从实用性、先进性、扩展性角度考虑,我们经筛选比较决定将信息系统建立在微机网络平台之上。

网络硬件环境选择

选用符合ieee802.3标准的局域网,802.3网络属于总线结构,扩充性能良好,考虑广域网扩充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系统互连,采用tCp/ip协议(inteRnet/intRanet皆基于该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平台选用microsoft公司的国际主流产品windowsnt4.0。网络物理环境选用100mps传输速率的传输介质和统一的3Com交换机、3Com集线器、3Com网卡组建100m快速以太网。

服务器是硬件系统的核心,考虑处理速度、数据容量、安全可靠、性能价格比等因素,选用支持Raid5技术、热插拔硬盘阵列的2台iBmnetfinity5500作为GiS服务器和oa服务器,1台iBmnetfinity3000作为邮件服务器,终端采用联想pii400/6G/128m。硬件网络拓扑结构见附图。

软件平台环境选择

因为规划土地管理处理对象是建设项目,内容即包括图件、表格、公文等静态结构化信息,又有需流转的诸如文件袋之类的动态非结构化、超文本信息。为适应上述需求,办公自动化系统选用Lotus公司notesDomino5.0作为系统开发和前台运行环境,实现不同时间、地点、多种方式存取、跟踪、管理多人的活动信息、复合文挡的群体协同工作。选用JetFloFornotes提供有效的可视化流程定义管理工具,可方便的用图形对流程进行定义或修改,一经提交,系统立即自动在整个网络上实现,无须编程方便维护。由此实现对非结构化信息进行过程管理。案件办结后,大量的电子文档及结果数据通过选用pCDoCS公司的Docsopen作为文档管理系统平台,选用SQLServer关系型数据库软件管理结构化信息。数据实施分阶段管理的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形数据库是规划土地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支持部分,选择成熟、稳定、实用、投资合理的GiS平台是关键。经实践比较,选用autodesk公司的autoCaDmap3.0配合munGiSForautoCaDmap3.5是可行的,这是一个开放的图形开发运行软件平台,其采用的autoCaD14.0图形界面,国际公认的标准DXF和DwG格式,极大地减轻了培训和建库工作量。因为多数业务人员熟悉此界面,并且数字化地形图和规划土地方面的设计审批成果大多采用此格式。属性数据方面,该平台支持各种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如Foxpro、SQLServer、oracle实现图书互访。尤其是autoCaDmap3.0支持网络浮动用户,购买少量的用户数即可,只要同时使用的用户不超过该数目。这样即可以满足全局办公需要,又可以节省图形系统平台投资。

六、系统主要特点

1、界面直观简单易用。

经办人员的工作桌面为个人工作栏,主要由收件箱、在办箱、发件箱、催办箱、暂停箱组成,规范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收件箱、在办箱、发件箱分别存放未经签收、正在办理、准备发出的审批案件,这与办公桌上的文件夹文件篮很相似。催办箱中放置领导和督办人员发来的催办信息,因为非局内部原因而不能办理的案件在注明暂停理由后存入暂停箱。

2、符合日常习惯,用户方便接受。

系统对管理审批数据的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工作模拟档案袋操作方式。每个案件使用一个档案袋,其中的表单卡证已经按国家规定的格式进行设计,审批人员根据系统预先设置的工作流程,及对表格做的权限控制填写表单。

3、审批业务流程定义的可视化。

根据需求分析,每个审批业务过程定义为一个可视化流程,每个业务环节定义为一个任务节点,节点之间通过直流或分流联接。了解全部办案过程、了解当前任务状态可通过点击查看流程按钮来实现。

4、流程结构灵活,修改方便。

业务审批流程任务顺序经常发生变化是规划土地部门普遍存在的现象,系统必须适应这一情况。在流程可视化的基础上,修改任务流程可以通过增减任务节点、调整节点之间的直分流方向及它们相关的要素定义即可。适于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

5、图文一体化和图书互访。

在经办人员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时,点击建立图形按纽就可以进入图形界面调用查询所需要的图形信息,用户可以从图形查询相关属性信息,也可以通过属性信息查询相关图形。原先烦琐的手工绘图在系统中更精确更便捷地完成,并将图形处理结果随件流转。6、规土一体、可分可合。

因为我们是规划土地两职能合一的机构,所以系统必须适应这一要求。根据规划土地业务交叉的特点,系统设计的十个规划土地图文数据库组成了整个信息系统的强大支持,规土信息实现了最大层面上的共享。

7、信息编码的标准化、规范化。

系统预先定义了符合国家、地方惯用标准的编号、代码,如:《城市建设用地编码GBJ137-90》、《城镇土地分类编码tD1001-93》等;还定义了数据字典,如:系统编号、申请必备件、土地登记编码、常用批语等。

8、系统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信息系统的每个用户都定义了特定的身份编码(iD),并且拥有自己的口令(paSSwoRD)。当进入系统时,必须首先输入自己的口令。系统还采用了大容量的光盘、磁带、及热插拔硬盘阵列定期备份系统数据。如遇特殊情况时,系统可以很快恢复正常工作,使损失降到最低点。

七、系统建设的合理组织与科学实施

1、强有力的指挥控制体系是项目成功保障建设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图文信息系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强有力的指挥控制体系是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这一点已经形成了业内人士的共识。因为信息系统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可行、设备配置、资金一次性投入的问题,还关系到管理体制、业务规范、人员素质、思想观念的相应调整。数据库建立尤其是基于图形、属性的规划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时间上、资金上持续性保障,另外更需要诸多部门之间的共同努力,打破条块分割造成的部门保护,实现尽可能的范围内的数据共享(首先实现局内部的数据共享,逐步向本地区城建系统层面的共享迈进,实现系统建设最大效益)。这一切都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的指挥控制,有的专家形象的将信息系统建设称之为“一把手”工程。我们系统建设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收到较大效益,关键在于领导层的思想统一、高度重视。局领导亲自挂帅,健全组织明确责任,紧抓系统建设进度,认真听取汇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亲临现场督促人员培训,时时强调系统建设意义,形成全局关心系统,全员参与建设的工作氛围。在系统试运行时,发现与实际工作不适宜的地方,及时召开专题会研究系统出现的问题,敦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只有强有力的指挥控制体系保障,系统才能顺利建设实施。

2、业务管理规范化、审批流程科学化

开展规划土地管理图文信息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辅助手段规范业务管理,提高办件质量,提高办公效率。因此,业务管理规范化、审批流程科学化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前提,这一点必须贯穿我们系统建设工作的始终。

根据我们在业务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按照市、区政府及天津市规划土地管理局的要求,吸收兄弟单位的先进成功经验,我们将建局以来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反复讨论、征求意见、整理充实、修改完善,并正式出版了《天津市塘沽区规划土地管理局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汇编》。配合政府办公部门公示制的工作,我们着手建设了近200平方米的集中式办公大厅,将六个主要对外业务科室(综合、规管、用地、工程管线、建管、地籍)集中起来联合办公,本着“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开展了“一站式窗口办公”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汇编的出版与“一站式窗口办公”制的执行,为系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使我们的系统建设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在此基础上,99年3月和5月开展的多轮次需求分析更进一步规范了我们规划土地管理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纪律、行为规范。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统进统出、流程规范、责任明确、高效服务。

3、协作式开发建设模式,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规划土地管理图文信息系统的结构复杂性、建设艰巨性,以及各个城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规模结构、人力财力等具体情况的差异,决定了系统建设实施方式的各不相同。大致分为两大类:完全自主式开发建设模式和以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协作式开发建设模式。

因为系统建设包括了系统网络建设、系统软件开发、图文数据库建设、业务人员培训等四部分工作,每一部分工作都很难全部独立完成,所以第二种建设模式已被广为采用,差别仅在合作的方式与合作的程度上。除了个别起步早、实力雄厚的特大型城市采用第一种模式外,其他城市难以独立完成系统建设,考虑实际现状条件,若为了信息系统建设而大量引进人才,组建自己的专业开发队伍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工作的重点放在以需求分析为中心的系统结构功能组群设计上,明确目标,做好任务分解,根据不同工作任务选择其领域内适宜的合作伙伴,做好过程跟踪、质量控制。

慎重选择在技术实力和工作经验方面确有雄厚实力的合作伙伴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我们对系统软件开发方面的合作伙伴要求具备如下条件:

(1)从事GiS研究应用及规划土地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的专业单位,具备承担系统建设的技术力量,并能承担相应的各种责任。(2)能组织一只完整的系统开发实施队伍,其中包括具有大项目管理经验与能力的项目管理人员、掌握oa/GiS软件开发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熟悉规划土地业务又具备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具有丰富的从事同类系统建设的经验与背景,对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具有较完整的规范和标准,获得成功案例,并且有长期的维护和技术支持能力。

4、数据信息标准化研究

规划土地管理图文信息系统是以数据和数据流的方式存在的,图文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和支持系统运转的数据流是信息系统生存的基础。数据规范、编码规范是系统规范化的重要组成,应在系统建设初期重点考虑。数据信息标准化研究是系统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系统内部数据交换,上下级系统资料传递,不同领域系统的挂接和对外综合信息服务。如果这方面工作不当,将严重制约系统由近期目标向远期目标的发展,降低系统适应力和生命力。

因此,我们参照相关国家及地方性规范,结合实际规划土地业务运作情况,制定了信息系统数据规范和标准化编码。例如:矢量化地形图图素编码分层要求,规划控制要素编码方案,审批流程规范化方案,表单卡证标准化模板,城市建设用地编码,土地详查地类编码,常用批语定义等。

5、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由于历史和技术原因,规划土地管理部门中,图文资料不全,测绘工作滞后,地形资料现势性差等问题普遍存在,系统建设当务之急是补充、完善这些图文数据,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通过系统现有图文数据库建设,发现了我们也在此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图形资料不完整,质量无保证,管理不健全,如果修补测跟不上,两、三年前耗资数百万的地形图就要过时,这不但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也将造成巨大财产浪费。这要求我们必须开展突击性修补测工作,首先满足我们日常工作需要,同时建立完善可行的动态更新机制,保证图文资料现势性。搞好动态更新工作除了端正思想认识之外,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体制。地形图的更新工作采用如下更新方式;在进件时,要求建设单位使用现势图;办件后,及时跟踪,尽快竣工测量。按照跟踪变化信息、加强控制手段、开展内外业一体化修补测、实现过程质量监督、做好数据库维护的顺序开展工作,规范每个阶段的作业过程,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建立更新过程档案,加强监控机制。

6、提高人员素质,培训工作要扎实

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系统真正地被“用”,业务办公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系统爱用、会用、且用之有益,使系统的先进技术和使用功能切实被使用,培训工作尤为重要。工作方式的转变要求业务科室管理人员和信息中心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信息中心人员需要对管理业务方面加强学习,业务办件人员需要基本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特别是从简单的文表操作到图形编辑的逐步提高。

我们根据不同用户开展针对性培训,如领导的概念性培训、业务人员的应用性培训、信息中心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系统维护培训。

还根据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系统、由外聘教师授课到中心技术人员授课的原则开展三阶段多步骤的培训,使每个工作人员通过听课、交流、考核等方式达到掌握系统应用的程度,掀起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潮,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素质。

7、培养专业技术队伍,推动技术转移

信息系统建设采用协作式建设的模式,根据不同工作任务选择其领域内适宜的合作伙伴的目的不仅在于发挥各自优势短期见效,还在于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在建立真正能见效益的图文信息系统的同时,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出本系统的系统应用队伍和系统专业技术队伍,最终达到依靠自身力量维护和发展信息系统。

在系统开发实施过程中,应抓住系统需求分析这一中心,有意识地形成派员参与、协同工作的方式,积极承担质量过程控制、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系统软件测试工作,同时认真参加专业培训和应用培训,做好过程记录,要求参加人员定期写出参与协作工作的心得体会,使整个合作过程成为一个由专业单位向我们进行技术转移的过程。在系统试运行阶段,及时要求信息中心人员加强对系统的深入了解,尽早接触分析原程序,争取合作写出系统建设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有意识地推动技术转移的实现。

8、加强管理健全安全保密制度

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在于加强对系统、网络、设备、数据的安全管理,为此召开专题会研究此项工作的落实。本着“严格、严肃、严厉”的原则,确定“强化管理,形成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方针。

我们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制订重要部位检查值班表,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把系统数据安全保密关。据此制定了多项工作制度。如中央机房、办件大厅、电子报告厅值班检查制度;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安全保密制度,计算机管理处罚措施等。

八、系统发展方向

在前期目标实现和框架系统投产后,随着不断应用范围的扩大、应用深度的加深,图文数据库的内容将得到充实和更新,其现势性和完整性将不断提高,图文公共数据对信息系统的强大支持作用将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有了海量图文信息的储备,目前框架系统就可以实现逐步向高层次综合信息系统方向迈进,未来的综合信息系统将有如下功能:

1、实现与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联接整合

2、移动用户远程办公与网上信息

3、利用正射影像动态模拟三维景观分析

4、纵深行业上下级管理形成政府城建办公网

九、结束语

通过一年的努力,图文信息系统建成投入使用,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促进了办公人员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推进了政府机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实现政府部门专家化服务、增强政府综合实力、改善投资环境奠定基础,达到预期目的,建立了现代化的新型管理模式,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审批作业模式。系统目前处于全国先进水平,99年8月25日至9月3日参加于乌鲁木齐市举行的全国规划土地管理第六次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研讨会并进行系统演示,获得了与会专家代表的好评,被评为信息系统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