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全面发展的教育十篇全面发展的教育十篇

全面发展的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17

全面发展的教育篇1

“由于‘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班级活动的开展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一些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活动与学习必将陷入非此即彼的矛盾之中。”读罢《班级管理新论》小册子上的这段话,当班主任多年的夏老师顺手写下了“教育随笔”:“就拿目前流行的《教学质量奖惩办法》来说吧,奖惩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头几名的领赏、找人升迁,荣誉满堂;末几名的罚款、落聘,名誉扫地,年复一年均如此,似乎这已成为‘铁律’,谁还敢去开展班级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机器才是硬道理!”班级活动妨碍了学习吗?看来,就班级活动管理领域而言,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好活动与学习的关系,如何通过组织富有成效的班级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及促进学生的发展,值得教育者深思!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催化剂。从理论上讲,班集体的群体发展和班集体成员的个体发展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群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个体发展才能实现,个体的发展又必须依赖群体发展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而群体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都是以活动为中介互相促进获得实现的。“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没有学生的主体活动,不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学生的发展就会落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就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由此可见,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借助于学生的活动才能成为可能。

作为学生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活动,对于班集体建设及学生个体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最大益处在于可调整学生的心态,增强他们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等。教育界讨论素质教育已经多年,虽然取得了不少共识,但是部分家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因循守旧、固守陈规,或者明明知道素质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承认进一步扎实、深入、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想归宿,但迫于升学、考核等压力,嘴里虽然喊着素质教育,实际上都在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下,班级活动,特别是班级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有难度。平心而论,虽然案例中的夏老师从骨子里可能更加推崇素质教育,但在现实的教育功利选择面前,恐怕她也不能不屈从于应试教育。否则,她也不会在《班级管理新论》的小册子上随笔批注“谁还敢去多开展班级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机器才是硬道理”这类话!事实上,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确实还有不少人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班级活动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相矛盾的;甚至认为开展班级活动不仅浪费精力,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过,一些有见识的教师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这年头,许多学校关起门来让学生读死书,除了特长之外,大部分学生的班级课外活动常常被取消,尤其是毕业班。学生们不参加体育活动,不唱歌,不读课外书……结果,学生从学校里出来,生活不能自理,不会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不会与人交往,没有健康的身体……怎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二、问题分析:适当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显然,案例反映了部分家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根本的教育观念出了偏差,需要予以彻底矫治!笔者认为,班级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弥补了课堂教学强调同步、强调统一、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而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等缺陷,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和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影响的重要手段。因而适当地组织开展班级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能促进其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在德、智、体、美、劳、技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而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支配下,部分教师只注重在考试学科上多下功夫,教师教会学生应试,甚至认为其他科目可有可无,如果有,也只是装装门面、应付检查罢了。这些主张及相应的做法,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班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知识性的,也可以是趣味性的;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开展;可以是个人分散活动,也可以是小组合作……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能力,发展智力、能力和创造力,扩大知识领域;可以提高审美素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愉悦身心,增强健康。班级活动的益处如此之多,可以说,班级活动很好地弥补了应试教育的空白,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促进个性特长发展

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的青少年学生,除了共同的知识需求之外,还有多方面的个性心理和文化需求。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具有不同特长和优势的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譬如,能歌善舞者可以在文学艺术活动中展示才华,体育特长生可以在运动场上大显身手,勤劳能干者可以在劳动大比武中显示良好的技能,擅长组织策划者可以在大型活动中脱颖而出。正是在班级活动中的种种成功表现,使学生不仅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而且使他们的天赋才能和爱好特长获得充分的发挥。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应该说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可能是相同的,教师通过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发现并培育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综上所述,班级活动的适当开展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对学生的发展大有益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好方方面面的矛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班级活动和学科学习活动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其全面发展。这里,我们必须看到这一事实:在中小学学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教务处要求班主任尽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生的学科学习上;政教处要求班主任尽可能多地有效开展班级活动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说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及提高综合素养,是作为整体的学校的全部责任,但是学校在考评部门工作成效时,关注的重点分别是教务处在学科教学上的业绩,以及政教处在班级上的管理,特别是班级活动组织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的业绩。当两个部门都着力提高自己部门的工作绩效时,可能原本融为一体的学生发展之智力目标与德育目标便被人为分开,实现目标的过程也可能由互动的过程转化为矛盾与冲突的过程。

三、问题解决:协调矛盾与冲突

(一)发挥班主任的协调作用

协调矛盾与冲突的出路是有的。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同时又是学科教师,既受政教处的管理,自然要对政教处的工作目标负责;也受教务处的管理,要对所教学科负责。这样一来,班主任自然就成为班级管理、课外活动组织和学科教学的调和人。班主任作为调和人的作用在于:实现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特别是班级课外活动的更好融合,使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共同发展。在实际操作策略上,要将学科教学与班级课外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必须在学生的学习层面上,通过组织科技课外活动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用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来强化学科学习。例如,班级开展“爱绿”“护绿”环境保护活动时,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打出旗帜、造出声势,上大街捡捡垃圾、除除杂草或者种种树、栽栽花,这样的班级活动就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成效有限,班级活动过后,学生可能印象不深,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收获。同样是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就会和学生共同设计班级活动方案,活动开展之前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环境的变化,要求学生提出改善环境的方法,再逐次展开各项活动,最后总结体验与感受。在这个“折腾”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联系到生物、地理、写作、数理化等一系列学科知识来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学生用平时学到的学科知识帮助了班级活动的有效开展,也由此形成和深化了环保意识,很可能还掌握了保护环境的方法;另一方面,寓各种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班级活动的展开很可能又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的兴趣。

(二)促进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整合

当然,要使班级活动与学科教学实现有机整合,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学习与良好发展,由班主任一个人来负责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发挥群体的力量,需要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相互理解、精诚合作。在传统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重视学生的主体内部活动,一味强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动口动脑不动手;实用主义教育重视的是学生外部的经验活动;人本主义教育高扬的则是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活动……这些在建构学生主体方面都是有片面性的,或顾此失彼,或固定一隅。全面建构学生的主体活动,并不意味着也不可能在学科教学环节中囊括所有类型的学习活动,而是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这种学习活动方式的优点和缺点,灵活地选择最适宜的学习活动方式。除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活动之外,学校还应该安排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科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课外书阅读活动、学生演讲活动、学生文娱体育比赛活动等。同时,还要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外活动,如学生远足活动、家乡资源环境考察活动、家乡风土人情调查活动等,这些活动都体现出了趣味性、教育性和知识性。

全面发展的教育篇2

关键词:体育教育;自信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

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教育要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为终极目标。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成为当代学校教育最主要的目标。然而,体育教育却一直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地位,它在各层级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均属于一个边缘化的存在,大多数学校仅仅将体育教育视为增强学生体质的一种工具,甚至更有学校仅仅将体育教育视为某种硬性的教育指标敷衍了事。实际上,体育教育不仅仅能强健学生的体魄,其中更大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它既注重对个体发展的培养,也强调群体协作的重要性。所以体育教育的精神应该是一种人本的教育、人文的教育。

一、体育教育与自信心的培养

作为心理学领域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很快这一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观点被引入教育界,形成了西方最主流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强调人对自我主体性的发现,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能力,这种反馈与评价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中往往是由外界给予的。

不难发现,人本主义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它对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养成及自信心的塑造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相较于其他教育科目,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整齐划一地对知识进行传播,而在于依据个体体质特点,开发学生独有的潜能。

二、体育教育与人际协调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发展,手机、网络通讯正以迅猛的发展速度颠覆传统的人际关系,“低头族”、“御宅族”等群体相继出现,这种状态甚至成了年轻人的常态。然而,迅捷的信息传播所带来的便利的背后,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冷漠,导致一些年轻人无法协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进而引起自闭、孤独等不良心理状况。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体育教学以其独特的人际传播、人际互动方式取代“你听我讲”的课堂模式,有益于促进学生与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协调发展。

1.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交往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领导者,体育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营造出一个严谨、活泼又不失关怀的课堂氛围对体育教学来说很有必要。在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训练情况,以分组或逐一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在教师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信赖老师、愿意与老师交流的意愿,而不是使学生对师生交流产生惧怕、抗拒的心态。

2.学生间的人际交往

除了与教师交流外,体育是一门更为注重学生间互动交往的学科。不管是体育竞技还是游戏,都要求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网。通过固定分组教学与练习,可以提升学生的组织感、归属感与协作感;而通过临时分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以及迅速融入群体的能力。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除了需要彼此信赖、合作外,适度竞争同样也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三、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塑造强健的体魄,更有助于健康心理状态的营造,这一观点经专家证实后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在一些有关抑郁症治疗的方案中明确记载,适度锻炼有益于抑郁症的康复。因为,在体育运动中大脑的右半球会进入一个兴奋状态,而大脑右半球主要起着情感操控的作用。对于当代学生来说,空前的升学及就业压力影响着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金钱至上、成功至上的价值观更是使学生岌岌可危的心理健康状况雪上加霜。近几年来,从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案”到“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让人们不得不担心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相应心理辅导机构外,还要重视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

要在一个充满压力与挑战的世界中存活下去,就要提升毅力、耐力与经受挫折的能力。体育教育固然有多种形式,但其终极目的即强健筋骨、磨练意志。比如,中长跑项目,虽然较为单调,缺乏乐趣,但它却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到底的品质。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体育锻炼能降低人们的心率和血压,从而减少压力、刺激对人的影响。另外,也有资料显示,体育锻炼能够减少肾上腺素受体的数目并降低其敏感度。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体育教育有很大的价值,它能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提升学生适应生活、工作的能力。它注重对人本身的开发与培养,让学生能够以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态度应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丁兆雄.透视体育课程中的生命教育[J].体育学刊,2008(6):72.

[2]姚蕾.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280-282.

全面发展的教育篇3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因为高校培养人才不仅仅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扼要具有良好的素质。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和自身的素质,要比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重要。所以,思想教育对于高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的重要。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的时候,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如何让学校能够把思想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要求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外在的物质能够顺利的发展,还要保证人的思想也要健康的发展。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全面发展也要符合自然规律,所以借助于自然而生存的人,就要在实践活动中,为了生存自觉的活动,种植等。尤其是人还是群体动物,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要保证人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也可以健康的生活。而内在和外在共同健康发展,一个人才能全面发展,所以,要保证人的精神能够受到教育。精神思想就是一个人的本质,所以,想要保证一个人能够在全面发展,最重要的及时思想教育。因此高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一)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要外在的发展,还要内在的发展。但是人的外在的发展的本质还是由内在的发展指导和影响的。因此,人想要丰富自己,让自己全面发展。就要从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积极表现,对于社会活动过于的缺乏兴趣,应该表现的更加的积极,这样才能保证在活动中更加的享受,能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来参与活动,同时还可以借助于这些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因此,学校的思想教育,要求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社会和生活中的所有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力,让学生的体力也得到全面的发展,自由活跃的活动氛围,也能够让学生改变现有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让学生能够在脱离“死读书“的环境下,自由且有规律的发展。所以,思想教育对于学生参与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积极参与的人,更能得到应有的锻炼机会。让学生的性格更加的开朗。所以,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和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而占有与共同控制

我国高校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展开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这样反而更能促进学生的在社会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一个部分,不能脱离社会而活,所以,学校给予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是让学生更容易的适应社会的生活和活动。也就是说,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应该在社会中如何生存和发展。无论在工作的各个领域,还是生活中社会涉及到的各种领域,都是由人构成的。而国家的法律,伦理道德,风俗文化等,也都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当社会活动由贫乏变的多种多样的时候,说明社会和人都在发展。人们物质世界得到了丰富,精神世界也需要得到满足,所以更多的人或选择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从而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加强了与人的沟通能力,能够有助于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帮助。同时,通过精神交流获得的理解,更容易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近一步,所以,社会关系的发展,更多的也是个人对社会的资源和活动的控制和占有。

(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及物质及生活问题的时候,就会自然而言要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和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更多的人在生活得到保障的时候,本身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尤其是社会是有人组成的,人是社会中的一部分,所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代表着整个社会更加的文明和谐。同时人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生活和发展,只有不打破伦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人可以自由的发展。所以,学校培养的高素质学生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负责人。因此,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和社会相统一,不能独立于社会发展,也不能孤立于其他人。而是要在自由发展,和谐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人的素质的提高,都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影响到个性的自由生长。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学生的思想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也是帮助学生能够在社会立足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想要学生全面发展,就要保证思想教育能够到位。因此,高校的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思想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手段,但它同样是具有生命意识的,能够通过计划,来不断的影响人的思维,影响人的想法,最终让人按照思想教育的目的发展,这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思想教育也是人能够全面发展的归宿和目的。因此,要保证思想教育是按照学生的发展而制定的计划。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高校在制定思想教育计划的时候,就是因为只有人的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才能作出对社会,对国家,对自己发展有益处的举动,才能让学生健康的发展,才能让学生自由的发展。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这样才能打造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社会和谐的发展,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社会和工作中实现自我的真实价值。而努力提高全面的素质,也是高校的责任和目标。所以通过高校培养的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优秀的人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全面高素质的理想,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让人能够实现精神的发展,让社会继续发展。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关键而重要的一条途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所以,思想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是精神支持,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要像让学生全面发展,就要保证思想教育到位。思想教育是精神支柱,所以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手段。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保证社会和谐的发展,也能够有效的推动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是具有辩证统一的性质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类的发展提出了问题,也能为人类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向和办法。同时能够不断的完善人类发展的历史,也能够在人全面发展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断的解决和改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想。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工作要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人服务的,所以要按照人的发展需求来制定教育内融合方式。而且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思想教育工作方式也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只有加强了创新意识,才能够保证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更顺利,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保证思想教育能够激发起学生的精神,也就是让学生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的特点,并且创造出更多具有价值的重要的精神财富。因此,只有具有创新的精神教育,才能保证人全面的发展,才能保障教育的内容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二)方式要得当

教育是具有引导性和强制性的。强制性是学生在高校期间必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引导性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的转变不良的思想,确立正确的思想,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因此,在讲授思想政治课程的时候,一定要试用恰当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让学生和老师,和同学之间互相的交流和沟通,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才能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思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教育方法关系到了教育结果。

(三)结合要紧密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关系到人的思想的教育,比较的抽象难懂,但是思想能够转化为实际,所以,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际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教育的效果更加的明显。而且让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可以真正的理解思想政治的你内涵和作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理论和实际的机敏结合,才能让高校顺利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得到体现。

(四)载体要拓宽

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和社会中,不断的发展。因此,需要的教育手段就不能局限于课本和课堂中。应该采用多重教育手段和渠道,让学生能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和实际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要利用电视,报纸等进行传播,还要借助于互联网进行传播。互联网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所以更多的人可以浏览和学习有关的信息知识。而且思想教育最好的要和我国的传统美德相联系,这样才能保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活动的氛围,为思想教育拓展范围。

结束语: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学校的重点教育内容,尤其是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要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人以外,还要保证学生的思想觉悟要高,同样的思想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的重要的。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把优秀的品质体现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也才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突出的部分。所以,思想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王孝云.试探高校思想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科技展望,2015(04):213-215.

[2]李爱国,林亚梅.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36-139.

[3]杨露.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05):158-160.

[4]史丽丽,蔡娟.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142-146.

[5]吕一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1(03):156-159.

[6]彭平一,张卫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现代大学教育,2010(05):215-216.

全面发展的教育篇4

[关键词]教育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a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036―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任务,教育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而神圣。因为构成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而人是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造就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创新活力、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历史使命。教育的和谐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教育和谐,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充分的人才保证。

一、教育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追求的理想

教育和谐思想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他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要把知、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以培养学习者成为“成人”、“君子”乃至“圣人”。这种知、仁、勇三者的统一,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今天所提倡的德、智、体的统一。明代王守仁在前人有关思想的基础上,则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教育和谐思想,他认为,对学习者来说,教育就是要“开其知觉”、“调理其性情”、“顺导其志意”、“导之以礼”,即要使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得到协调统一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动荡其血脉”、“固束其筋骸”,亦即使心身也处于和谐发展之中。近现代像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等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对教育和谐思想又有了一些发展和创新。

教育和谐思想在西方也很早就出现了。早在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的学校教育,就强调要通过文法、音乐、体操、舞蹈等内容,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亚里士多德从中受到启发,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和谐的理念,强调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与人的心理发展相适应,尤其是主张通过音乐教育来促进入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培养受教育者中庸、适度、公正、节制等方面的素质。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想家维多里诺等人则更加注重人的多方面教育,这在教育和谐思想的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后,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则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裴斯塔洛齐还提出了要对受教育者进行体育、劳动、德育、智育等全面教育的思想,他认为要使人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就要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马克思也十分重视教育和谐的问题,他的有关教育和谐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的。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与审美情趣的多方面的发展;第二,人的发展指人的自由发展,不屈从于任何强加给他的活动与条件,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第三,把人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结合在一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认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就必须给予全面发展的教育,他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教育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东西方的哲人、思想家、教育家都看到了教育和谐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因而纷纷对教育和谐的内涵作过深入的探索,并将教育和谐作为教育的理想境界予以不懈地追求。

二、教育和谐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

教育是为人的发展需要服务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和谐、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教育和谐的理念在今天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既批判地吸收了东西方传统教育和谐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现代心理学和心理美学的合理内核,基于教育的整体观,更加强调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的统一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使他们在思想、认知、情感、意志、人格诸方面和谐、自由地发展。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节奏、社会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日益丰富,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个体的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并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必须在知识储备、身心素养等方面和谐地全面发展,而这恰恰是教育和谐所追求的目标。

教育和谐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自身的和谐,而个人自身的和谐又包括身心和谐与人格和谐。作为受教育者,保持身心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使人们尤其是学校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体质、卫生与健康训练,忽视了运动技能的养成,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所造成的心理疾病及其伤害更是触目惊心。教育和谐要求教育者要十分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因为它认为积极、健康的情感与顽强的意志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动力与保证,保持良好的心境是幸福生活、身心健康、减少疾病、保持人际和谐的必要条件。人格的和谐则着眼于培养健康的人格,教育和谐要求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性格的健康发展,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逐步形成。

教育和谐还将个人与外界的和谐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倡导的个人与外界的和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受教育者必须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有较强的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的能力和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二是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受教育者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身体力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维护生态平衡。三是个人与文化的和谐,受教育者要能适应文化多元化的挑战,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四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受教育者要学会共处,要培养相互尊重、包容、体谅、帮助别人的品格,融洽处理人际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协调发展,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是人的才能和品质的多方面的发展,是人的个体、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教育和谐既注重受教育者与社会、自然、文化、道德等个体与外部方面的和谐,又注重受教育者在身心、认识、情感、意志、人格等个体内部方面的和谐。教育和谐的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实施教育和谐,必将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大力推进教育和谐,努力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教育和谐就是努力创造最优的育人和成才的环境,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成长的机会,因此,推进教育和谐全社会都责无旁贷。

首先,各级政府必须十分重视和支持教育和谐,要把教育和谐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加以规划和落实。政府除要为教育和谐加大投入,提供各种必要的社会保障措施之外,还应出台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来加以引导和规范,以确保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当前,教育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发展不平衡、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等教育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些只能依赖政府来进行引导、规范和宏观调控,光靠教育部门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体制、教育评价方式、教育发展预期目标和方向上存在的问题如果不早日加以解决,教育和谐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确保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真正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为培养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服务。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指导、监督和考核,对学校的评价和考核应从以往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或升人高一级学校(包括名牌学校)的人数来排“英雄”座次的怪圈中走出来,重点考核学校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否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学生是否真正得到了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得到用人单位和全社会的肯定等。这些评价和考核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也比较复杂,但是对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和谐肯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各级各类学校作为构建教育和谐的主力军要十分注重校园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和谐。校园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要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株花木都充盈文明的气息,每一块石头都含有文化品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学生们身临其境,能感受出文化的薰染,感觉到环境在育人。人际关系的和谐主要是指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教学内容的和谐是指课程设置应涵盖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德、智、体、美、劳不可偏废。当然,它们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可以有所侧重。教学方法是培养人的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称,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借助于各种手段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各级各类学校应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公民出发,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手段和方法,努力走向教育和谐的康庄大道。

当然,家庭和社会在构建教育和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起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成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复杂而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主要是由成人社会构建的,而这个环境又必然影响和塑造着这个社会中正在成长的新一代。因此,推进教育和谐,家长和全社会也必须有所作为,作为家长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养孩子的水平,并注意以身示范,言传身教。作为社会必须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和规范现代传媒,弘扬优秀传统,传播先进文化,努力创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和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最近,总书记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阐明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必须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概括精辟,寓意深刻。“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形成一个知荣、明耻、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我们的学生在这样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中,逐步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杨伯峻.论语译注:究问[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王守仁.传习录:右南大吉录(195)[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5]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全面发展的教育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文教育;全面素质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了满足时代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在国家和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培养具有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协作型良性竞争意识、具有健康体魄和开阔的思想意识的综合性人才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高校对大学生的体育人文教育目的在于在培养大学生具备高度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形成高度的教养和全面素质提升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拥有完善的人格追求和健康积极的价值观。这种体育人文教育方式教育成就的人才具有高境界的精神感悟和人生追求,是有别于技术专才狭隘能力范围的全面高素质人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有两方面的工作内容:第一,有效结合体育人文的教育理念,向大学生教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指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将体育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转变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帮助树立正确导向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行为方式。第二,是对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让大学生通过接受高校体育人文方面的文化教育加强对体育人文精神本质的理解,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和社会整体的积极发展。这两方面的工作内容是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是体育人文教育的追求目标。

1体育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1时展的要求

我国社会进入发展的新时代,不仅仅需要建设人才较高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他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相统一的价值观、世界观。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主旋律之一。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在学术能力上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高标准能力,在品质上具备积极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人文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在专业素质和品质素质上综合发展,让大学生能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有能力有担当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2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教育在理念上逐渐完成了基本教学到体育精神追求的转变,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仍然较注重体能运动锻炼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新时代的高校教育改革追求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不仅着力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建设,更关注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人文教育的加强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实际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在注重大学生体质健康和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观念健康发展,促进高校综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3学生素质提升的要求

体育教育是包含了生理学、运动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高校重要的综合性教育方向,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体质体能强化。人文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的精神指导,对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健全积极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范围内的人文精神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一定要注重培养高度的人文精神,不仅对大学生本身的成长有着长远意义,对改善社会现状,承担社会责任也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当代大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一代人,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让他们拥有个性化成长的空间。

2体育人文教育模式的特点

2.1全面性

全面性是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最根本的特点,也是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人文教育能够营造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气氛,能够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升,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意识和能力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在享受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同时,有效地获得技能知识,提高愉悦幸福感,有利于取得成就感,让大学生更多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精神境界,优越于单一方面的教育。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具有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特点。

2.2持久性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不仅仅注重对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注重大学生长久的持续性学习成长。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以现在的综合全面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持久性发展的必要能力,满足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还能自觉提升自己的需求,实现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持久发展,不断进步。

2.3内隐性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表面上是由高校组织各种教育形式来进行的,但是学生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过程却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以体育教育等的形式,将素质教育的内容隐藏在教育过程中,营造有利的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发展,实现对学生体质人格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体育人文教育的开展途径

3.1制定科学的体育人文教育目标

体育人文教育应该达到使学生在收获传统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素质综合提升,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养成。科学的体育人文教育指导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其自由成长;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加以指导,向学生传授体育、心理、健康等知识,使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趋势的要求。

3.2加强体育人文理论应用的教育

体育人文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传授,更要着力于培养学生应用体育人文知识的能力。当前的高校体育教育局限于低层次的体育锻炼活动水平,这样的体育教育无法从深层次影响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缺失让学生没有机会认识到体育教育对自身个体个性培养的意义。加强体育人文教育的理论知识传授以及指导学生从原理上、从根本上体会体育人文教育的深远影响,有利于教育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发展方向,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3.3建设体育人文教育的有利环境

除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指导等直接教育因素外,科学地设计开展体育人文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氛围也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良好的情景氛围,可以时刻激发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心理上形成对体育人文教育的追求和期待,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完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4结语

高校对大学生的体育人文教育,使得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强健的身体素质、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平静安稳的精神境界,培养大学生具有持续发展的长远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加强体育人文教育的指导理念的探索发展、教育成效的反馈改善、教育氛围的深化优化等方面的工作,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福乐.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

全面发展的教育篇6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美学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质是要求培养健全的人性,使人成为具有健全人性的人、完整人格的人,一个具有健全人性的人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统一的人、和谐的人。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高校构建的目标。但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体制下,学科类别界线分明、细致繁杂,似乎更适合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对于培养人这一高校的终极目标却有所背离,高校的教育主体面临挑战甚至失落的危机。在此,我们可以将教育的主体性理解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活动而促成学生人格之完整发展,从而增进学生的道德福址”。显然,迄今对于教育目的的认知,在于教人为善,对真的追求,对美的呵护,并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人。近年来,一系列社会公共事件无不显示我们正在陷入技术进步与文明退化的二律背反困境。在此情况下,高校应当如何实现教育的目标呢?对一问题的回答,需要从美学所承载的生命与爱、性情陶冶与人格锤炼等方面着手。

一、高校美学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发展的新希望,只有校园和谐了,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而美学作为高校中的一门人文学科,其在培养人才和美育方面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从而诗意的生存,这是和谐社会中人的基本生存目标,因此,加强高校美学教育和美学研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校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都显得尤为重要。

1.美学中的哲学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科学的世界观。黑格尔说:“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的品质”。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还影响着世界观的形成。在美学的讨论中,有大量的哲学观内容,如中国孔孟老庄的哲学思想,“中和”“意境”“气韵”等美学观点,还有类似西方的“审美静观”“自由与美”、马克思的“自然人化”等观点既是美学的也是哲学的,对于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美学中的伦理社会学内容,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伦理学研究的是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它的基本范畴是“善”及对立面“恶”。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由美与善的关系决定的。真善美是人类向往的理想境界,三者缺一不可。美与善关系密切,同时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切善的本质会让人不由自主的联系到美。真善美不仅是美学所研究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对美学中研究真善美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大学生真正认清什么是真善美,自觉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去努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伦理思想,以“善”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3.美学中的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一切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都应该是美的,而对于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又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美学的真正内涵,并以此指导他们的言行。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发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才能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学生只有树立了高尚的审美观,才能培养其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自觉地用正确的审美标准去分辨美丑、善恶、是非,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提高审美水平。

4.美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完整自由的人格。人的全面发展是符合人的自身发展规律的,是历史发展的逻辑规律的再现和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自我完善。席勒曾经说过:“为了解决经验中的政治问题,人们必须经过解决美学问题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由此可见,美学通过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高校美学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现实生活和教育中,美学教育主要涉及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的培养问题即建造审美心理结构的问题,它关系到内在人性、心灵的塑造,形成有关审美教育的某些思想。

1.发挥美学的教育功能设置美学选修或举办美学讲座。美学作为人文学科,它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将美学教学与大学生现代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个人的审美鉴赏力,促进个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人格和精神的均衡和全面协调发展。

2.用主题活动深化真、善、美的主体。美作为一种善的表达,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的说教上,而是借助主题活动将其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心田里,让真、善、美成为其思维与行动的标杆和准绳。结合第二课堂,如学生各类社团,举办注重养成教育活动、举办“十佳女生”评选、举办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举办校内美术音乐比赛、举办与美学有关的各类展览,举办美化寝室比赛等,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美是在于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统一。在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美与真、善的有机统一。

3.用浓郁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施以美学层面上的感染和引领。文化积淀和传承是高校乃至人类自身得以持续进化的根基土壤,在一定程度上,高校因文化而存在,传播文化、传承文明,是高校的本分与天职所在。千百年来,高校之所以得以延续,在于其对文化的自觉传承,以及由其所引导并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教化功能。高校借助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施以人格、心智、品行的影响、感染和熏陶,吸引教育主体积极向上。因此,高校须承继其办学传统中沉淀的历史优势及光荣传统,集聚一批开风气之先、守社会正义、恪人类良知的道德、正义化身的大师,以其引领和感染高校这一文化机构中的同辈群体及后学,从而完成对教育主体的精神引领与点化。

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就是一个使人不断远离兽性、剥离感性、趋向人性、集聚理性的社会化过程。而美学则是涵养精神,指导人生方向,更让人关注自己的切身感受,关注人生存的物质世界,与世界相接触,真实地体验人生,从而脚踏实地又志向高远。全面地认识世界,观照人生、理解人性,才能懂得生存的意义,才能热爱生命,勇敢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参考文献:

[1]司慧慧.构建和谐社会与高校美学教育[J].河南科技,2010,(10):35.

全面发展的教育篇7

一、高校美学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发展的新希望,只有校园和谐了,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而美学作为高校中的一门人文学科,其在培养人才和美育方面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从而诗意的生存,这是和谐社会中人的基本生存目标,因此,加强高校美学教育和美学研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校园和谐乃至社会和谐都显得尤为重要。

1.美学中的哲学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科学的世界观。黑格尔说:“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的品质”。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还影响着世界观的形成。在美学的讨论中,有大量的哲学观内容,如中国孔孟老庄的哲学思想,“中和”“意境”“气韵”等美学观点,还有类似西方的“审美静观”“自由与美”、马克思的“自然人化”等观点既是美学的也是哲学的,对于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美学中的伦理社会学内容,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伦理学研究的是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它的基本范畴是“善”及对立面“恶”。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由美与善的关系决定的。真善美是人类向往的理想境界,三者缺一不可。美与善关系密切,同时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切善的本质会让人不由自主的联系到美。真善美不仅是美学所研究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对美学中研究真善美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大学生真正认清什么是真善美,自觉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去努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伦理思想,以“善”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3.美学中的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一切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都应该是美的,而对于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又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美学的真正内涵,并以此指导他们的言行。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才能发现、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美,才能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学生只有树立了高尚的审美观,才能培养其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自觉地用正确的审美标准去分辨美丑、善恶、是非,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提高审美水平。

4.美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完整自由的人格。人的全面发展是符合人的自身发展规律的,是历史发展的逻辑规律的再现和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自我完善。席勒曾经说过:“为了解决经验中的政治问题,人们必须经过解决美学问题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由此可见,美学通过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高校美学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现实生活和教育中,美学教育主要涉及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的培养问题即建造审美心理结构的问题,它关系到内在人性、心灵的塑造,形成有关审美教育的某些思想。

1.发挥美学的教育功能设置美学选修或举办美学讲座。美学作为人文学科,它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将美学教学与大学生现代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个人的审美鉴赏力,促进个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人格和精神的均衡和全面协调发展。

2.用主题活动深化真、善、美的主体。美作为一种善的表达,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的说教上,而是借助主题活动将其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心田里,让真、善、美成为其思维与行动的标杆和准绳。结合第二课堂,如学生各类社团,举办注重养成教育活动、举办“十佳女生”评选、举办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举办校内美术音乐比赛、举办与美学有关的各类展览,举办美化寝室比赛等,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美是在于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统一。在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美与真、善的有机统一。

全面发展的教育篇8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要充分运用艺术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得到提高,并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修养的人;运用艺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教育,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思维能力;运用艺术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在艺术中锻炼孩子的体质,发展孩子的感知运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创造力等等,使学生既增强体质又得到艺术的熏陶;运用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艺术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等方面进行培养,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运用艺术教育塑造学生的品格

艺术教育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以美的规律去塑造人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在情感陶冶中获得人格的升华。身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的艺术特征,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获得人格的升华,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如:在教学生学习《上学歌》时,我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情境表演,使学生受到了从小懂礼貌、爱学习、团结互助的教育。

二、运用艺术教育拓展学生的思维

苏灵扬指出:“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具有创造性。”①所以教师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创造的思维潜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托尔斯泰曾经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手段之一。”②艺术教育表现出一种广泛的渗透功能,从本质上讲,艺术教育以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整体生存态度与生活观念进行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造就一种健全完美的人格。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③于1983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数据和实例进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证实了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语言——言语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都与艺术有直接联系,这些智能是音乐视觉、文艺创作等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所以艺术教育的关键应在于培养儿童的艺术思维,也就是说不仅要使儿童学会创作和表现简单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解和欣赏自身及其他文化作品的内涵,学会在高度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中探索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学会艺术地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艺术融入个人的生活之中。

三、运用艺术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

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我们也可以运用艺术教育。因为在学生的身体发展中也有美,也有艺术,可以在艺术中锻炼孩子的体质,发展孩子的感知运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创造能力等等。只有在艺术中锻炼人的体质,才能使体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近几年来,我一直坚持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双爱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如:在排练文艺节目《踢毽舞》、《我的课间我做主》时,使学生在艺术性的运动活动中能接受到各种感觉信息的刺激,能探索和尝试各种活动的途径与方法,既有体育运动标准、音乐的节奏感又有舞蹈的优美特点,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练习,使学生既增强了体质又得到了艺术的熏陶。

四、运用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的艺术教育因素,同时将艺术教育的一些教学手段运用于学科教学,充分展现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等等方面美的规律,根据学科教学目的任务,遵循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美,努力塑造完美人生。因此,在教学中就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学生面前直观地展示生活中真善美的事物,如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在展示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的特点,选择最能体现事物高潮的画面视觉中心,使学生在艺术教育的潜移默化中,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太阳最红,最亲》这首歌时,我先让学生听,让他们感受音乐美,再讲一讲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些什么样的经历和贡献,再让学生重新品味“形象美”和自己的情感感觉,则能更进一步感受这首歌的内涵。

总之,艺术教育在孩子身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广泛深入地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就一定能在每个孩子身上看到艺术教育之花的绽放、艺术教育之果的累累。

参考文献

①苏灵扬《教师,塑造新一代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教育研究》1981年第3期。

全面发展的教育篇9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家长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而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孩子的发展。孩子成长的好坏、健康与否,直接取决于家长的教育。

1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1.1家庭教育理念的不同,导致幼儿缺乏自我

不同的家长对教育的理念都是不用,有些家长比较注重孩子智力方面的发展,他们会要求孩子学习更多课外的知识,包括乐器、舞蹈、英语等,他们会觉得孩子学的越多,就能比别的孩子更优秀,还有些家长是看见别人都在学习,就盲目的为自己孩子报了很多课程。作为家长根本没有关心过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只认为孩子应该要做这些,这就是家长一贯的教育理念。在他们看来孩子还小没有判断的能力,所以家长就理所当然地帮孩子来决定各种事情,其实从另一面来看是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作为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随心所欲的玩,不想被束缚和压制。

1.2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幼儿专制、霸道

从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我们的家庭结构大都以独生子女为主,八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要什么,大人就给什么,吃饭、睡觉都由大人一手包办,孩子只要张个嘴就什么都有了。家长觉得给孩子这些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其实恰恰相反,家长越是溺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毒害”。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会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别人就应该对我好,对我言听计从,等到长大以后就会缺乏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缺乏自理能力,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

1.3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幼儿极端、缺乏安全的心理

家庭环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物质环境也就是家长为幼儿提供好的生活环境,比如现在家庭都为孩子买各种好的、大的房子,在装修方面更是豪华,让孩子整天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就像温室的花朵一样。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显得比较娇贵,吃不得一点苦,直接导致的就是看不起穷苦人家,总认为自己很好,很强大。但有一天当受到一点风吹雨打时,他们脆弱的内心就会受到很沉重的伤害,他们会选择逃避,甚至当他们内心的情感、伤害得不到宣泄时,更会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除了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也是影响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幼儿能不能健康的成长,主要取决于他们有没有健康、阳光的心理,而这些影响幼儿心理的因素大多来自家庭。试问一个整天生活在吵架、暴力环境中的孩子怎么可能有一个完全健康的心理呢,因为他每天耳濡目染的就是争吵,他会愤怒,心理会扭曲,久而久之也就潜移默化了这些行为,当他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不和谐事情时,他就会像父母一样用争吵和暴力来解决,其实也就说明了幼儿缺乏了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残缺不完整的家庭环境对幼儿也是一种伤害,其中以离异家庭居多,家庭的离异对孩子是直接的伤害,不管缺少的是父亲还是母亲,幼儿的人生已经不完整,比如缺少的是母亲的话,这个孩子的成长会缺失母爱,正所谓母爱如水,母亲能给孩子无限的关怀和爱,她教会孩子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别人,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教育。而父爱如山,父亲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坚强、勇气,是一种正面的能量。所以说母亲、父亲缺一不可。

2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2.1育理念

在教育孩子方面全家人应该坚持一致性和统一性,特别是两代人之间的教育理念。现在的孩子小时候大多都是爷爷奶奶带的,他们对孩子是过多、过度的宠爱,就算孩子犯错了,爷爷奶奶也不会责怪孩子,而是息事宁人。而有些父母就觉得应该要严格批评,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但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多数的爷爷奶奶就会跑出来“解救”自己的孙子、女,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大,越来越没有礼貌,他们会觉得有爷爷奶奶撑腰,就什么也不怕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大大害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两代人之间必须统一想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应该在父母一边,支持父母的教育理念,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做错了,就应该要改正,通过两代人共同的教育,引领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2.2树立模仿榜样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而大多数的家长却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幼儿园老师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要人物,把一切责任都归于教师,往往忽视了自己作为家长的重要性。家长某个不经意的动作、言行举止,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在孩子面前树立正确的形象,如善待长辈,和善交往,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长此如此,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去做这些事情,这也就能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2.3注重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教育篇10

一、音乐教育能够熏陶人的情操。

孔子认为教育人“成才”不外乎三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正义》将“成于乐”解释为:“乐以冶性,站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可见孔子是从人的思想道德(修身)的意义上看待音乐的教育作用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因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

音乐对人的影响带有潜移默化的性质,常常连受教育者本人也无法明显觉察,不知不觉受其感染而产生某种情感体验。音乐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的情感性,它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与欣赏过程中,受音乐作品本身魅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从而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使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心地纯美。

实验表明,倾听音乐时人的心跳、体温、大脑活动等均发生变化。合适的音响、音调、节奏能激励人们的精神,坚定人们的信念,促使人们的精神,坚定人们的信念,促使人们为实现某种理想而奋斗。

二、音乐教育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天赋。

目前,我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及教学方法上重理性教育,轻情感意志培养;重智力因素的作用,轻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轻直观感觉和形象思维的作用等,影响了对学生智力的深层开发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而适当的音乐教育则可弥补这一缺陷,使右脑功能得以开发,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人类最高级的心理机能。创造活动、创造思维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而人的创造力是以丰富的想象力的发展为前提的,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源泉。音乐教育具有发展人的想象力的功能,因此,在形成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的同时,培养一定的音乐创造能力,唤起人们创造的热枕,有助于个人人格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自幼酷爱音乐,具有很高品味的音乐素养,这对他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巨大成就。他在谈到物理学的研究时,就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还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学那里获得更多的东西,“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他紧张地思索光量子假说和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拉起爱心的小提琴。那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旋律引导着他在科学的王国里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

据统计,世界各大领域的1000位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由此可见,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创造思维的过程中,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实证性和艺术思维的超前性、自由性是相互交织、融合、相辅相成的。

三、音乐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人们的精神负担大大加重。持续紧张的学习、工作和各种消极情绪的积累难免对人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而建立在表现基础上的各种音乐活动能够疏导情绪,使人的情感得到平衡。所以,音乐教育史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活动方式。

如果在紧张的学习或工作之余听上一首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那清新、和谐、明朗、愉快的旋律,仿佛将人们引进鸟语花香、树木草地的田园境界,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大自然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