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生态研究十篇城市生态研究十篇

城市生态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8:18

城市生态研究篇1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业”(Urban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周围或附近一定范围内以景观、旅游、运动和野生动物保护为目的的森林称为城市森林。

1.2城市森林的指标

城市森林应有其相应的指标,如果没有指标,城市只有较少树木都可称为城市森林,那么城市森林就失去了其基本内涵。城市森林的指标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

(1)生物量的主体地位。绿地生态系统中5m以上的乔木生物量达到和超过城市绿地总生物总量的50%。

(2)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森林的吸碳制氧、调节气温、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功能居主体地位,功能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功能的50%。

(3)枝叶覆盖率的优势地位。乔木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面积的40%。

(4)景观格局的合理性。景观分布合理,大、中、小型斑块分布均匀,并有绿色廊道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及生物运动。

(5)经营的可持续性。大小森林斑块应保持地面土壤,防止任何形式的人工硬化,保证城市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使叶落归根,形成枯落物层,促进物质循环,保持水土,促使林木天然更新。

2城市森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森林已成为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城市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且直接的调节作用。目前,通过在全国12个示范点的城市森林建设,以及对城市森林的建设理论、发展规划、构建模式、树种选择、城市森林功能与效益、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对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示范和推动作用。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鲜。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29tCo2放出22to2。针叶林为22tCo2和16to2,落叶阔叶林为14tCo2和10to2。另据管东生等人对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计算,广州城市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量的1.7倍,而绿地的放氧量为2242788t/a,相当于城市人口耗氧量的1.9倍。

(2)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城市森林对粉尘颗粒有着很好的过滤、吸附和阻挡作用,故能减少城市空气的粉尘污染。据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了22%。在用大叶榕树绿化的地段则含尘量减少18.8%。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如So2、HF、Cl2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城市中的森林植物带还能消减城市噪声,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绿篱、乔灌草混合结构带可以降低噪音3至5分贝或6至8分贝。

(3)调节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叶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有研究表明,在片林和林荫道下,夏季能够降低气温3℃左右,缩短高温持续时间3-8小时。

(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市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使城市的风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深圳、珠海、中山等三个城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城市森林的阻挡、截留雨水,减弱风速和根系的固土功能,起到贮水保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可拦截20%。

(5)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尤其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城市在人才、技术、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义务也有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城市森林范围较广,所以它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真正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

3结语

“城市森林”这门学科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所受到的重视却是空前的。这说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城市森林的发展和建设。波兰的华沙在市郊营造了6.7万hm2的城市森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引进我国的泡桐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建成了长150km、宽115km的环城森林绿带;朝鲜的平壤和我国的香港城市森林面积已分别达到城市总面积的86%和40%。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01年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已达到28.15%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m2。城市森林的这种发展形势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较多的。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仍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摘要】从城市森林建设的分析入手,阐述了城市森林的内涵,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政府部门和城市林业科学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森林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J].学通报,1999,44(5):464-477.

[2]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7,5:33-40.

[3]阎志平,秦素玲等.城市森林发展的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41.

城市生态研究篇2

关键词:城市绿地;环境生态;生态效益;人口

abstract:Becausemunicipalpollutionexceptionallyserious,toexpandsthegreenspaceareatherequesttobegettinghigherandhigher,butinthecitythelandintenseisimpossibletosatisfythisrequest,thereforewhileisexpandingthegreenspacelimitedly,enhancesonthegreenspacetheecologicalbenefittobecomeimprovesthecityecologicalenvironmenttheimportantmeans.thisarticleproposedthatbeginsfromthefollowingthreeessentialaspects,namely"thecoveragefraction",“thegreenspaceestablishesthepositioninthecity"and"enhancesintheunitgreenspaceareatheecologicalbenefit",candisplaytheurbangreenspacefullythebiggestecologicalbenefit.

keyword:Urbangreenspace;environmentecology;ecologicalbenefit;population

前言

由于近些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城市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危害人类的各种有毒气体大量增加,氧气被大量消耗;烟灰、粉尘、放射性物质、强烈致癌物漫天飞舞;光化学烟雾已在我国许多城市出现;我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中肺癌死亡率已升至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某些城市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污染的大气不易散去,形势更加严重;由于城市中汽车数量的骤增,汽车尾气的污染火上加油。这一切使城市居民深受其害,不但使劳动生产率降低,还使人的劳动年限和寿命缩短。这一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还在扩大。若再不痛下决心进行综合整治,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效会被污染所带来的后果所抵消。该问题的根本解决是减少和最终消灭污染源,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的限制尚需一定时间和一个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污染程度同时处在高峰期,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人的生存构成威胁,还将严重影响投资环境,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在这矛盾冲突的紧急关头,只有各行各业共同投入到这一斗争中来形成全方位合力,才有可能遏制住环境的继续恶化,使经济持续发展。

园林绿化工作者要投入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来也要有一个"观念更新"的飞跃。这一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斗争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至今仍有些领导者和绿化工作者把城市绿化工作视为单纯观赏和作为装饰城市的附属性质,不免已经过时。事实上城市绿化已被国家列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城市绿化已是改善城市生态、改善市民生活、工作以至生存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始创造者,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现在,植物又被作为改善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城市绿化在各行业各业中是唯一以"自然更新"方式净化环境的有效方法。城市绿化工作者应主动地投入到这场关系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中来。

综上所述,当今城市绿化必须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来考虑城市绿化的所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整个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达到减轻污染、改善环境、美化城市的目的。城市绿化工作者应树立起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要建设城市的绿化规模,更要挖潜增效建设城市绿化最本质的内涵,即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而不是形式,为了最充分发挥出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有如下三大关键。

1、努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化的首要条件就是土地。我国政府把保护环境、绿化祖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建设部制定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规定城市绿地率2000年达到25%,2010年达到30%;城市绿化覆盖率2000年达到30%,2010年达到35%,要求全国城市编制和修订绿地系统规划,说明我国政府对城市中绿地指标的重视。这一指标的根据是国内外大量研究材料证明的,不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在常规情况下,30%~50%的绿化覆盖率才对其生态平衡具有临界幅度的意义,即达到或超过这一幅度,生态环境有望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如果达不到或下降,生态环境必然趋于恶化。就当前来说,我国许多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在常规状态之列,为要使生态尽可能趋于平衡,其绿化覆盖率只有大大高于这一临界幅度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用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用地十分紧张,这一方式在当前说来显然是很有限的,不能满足实现生态平衡所要求的绿地面积,也正因为如此,在有限绿地面积上挖潜增效,改变生态效益增长方式就成为当前城市绿化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这绝不等于说建成区内绝对没有可能增加绿地面积,目前就有些大中城市放眼长远,在市中心区搬迁了建筑,建设和扩建了绿色广场。而不少城市绿化规划者所一再提倡的对屋顶进行绿化的手段更不失为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有效之举。

现在,城市中永久性高大建筑越来越多。从高处看下去屋顶遮盖了城市。屋顶面积占据城市建成区面积至少在1/3以上,这些屋顶质地构成对城市生态的恶化起着很大作用,尤其夏季高温天气屋顶大量吸收和释放太阳辐射,增加了室内外的温度。有些国家把屋顶绿化也纳人城市现代化的内容,无疑也是从生态环境方面考虑。各地只需结合各自城市情况进一步研究政策和进行试点推广。屋顶绿化不仅见效快、成本低,绿化效果好,当然更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改善城市生态效益明显,它不仅减少了恶化环境的面积,而且增加了同样面积的绿色植物。2、科学合理地规划绿地位置

城市绿地的存在与大小,虽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如上述第一位的作用,但绿地在城市中的规划位置对其作用的发挥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如济南是一座盛行东北、西南风的城市,除应在城市上风方向规划出大面积的绿地外,还应在市区内呈西北至东南方向一线错落规划出几块较大绿地,这对济南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将起到重要作用。正由于济南市多东北风和西南风,因此居住在植物园西南向和东北向的居民就可享受到经植物园绿地过滤的新鲜清洁空

气,如果城市中心有一块面积较大的绿地,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会更明显,影响面更大,不论什么风向,绿地周围的居民都可受益。城市中心绿地还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在酷热的夏季,使市区温度有所降低。如果把大块绿地规划在市区的西北向,则这块绿地对城市生态的改善作用就不大。如果为了某一方面的需要而把市中心的绿地迁至郊外,或将市区的绿地改做它用后再把郊外的绿地划过来"充数"以弥补部颁标准的绿化指标,这样虽然指标达到了,但其对市区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却很低。从这个意上说,绿地在城市中设置位置的重要性比绿化覆盖率的指标更重要。

3、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效率

如上所述,一个城市第一步确确实实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化指标,第二步又在绿地规划布局方面做到了科学合理,是否绿地的生态效益就一定会充分发挥出来呢?其实不然。由于单位绿地面积上的植物配置和生长状况等不同,生态效益差别是很大的,挖潜增效大有文章可做。

3.1面积问题

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各种有毒气体、蒸腾水分增加空气湿度、炎夏降低植物周围的温度、吸收噪声及吸滞粉尘等基本全靠叶面积来完成,生态效益与单位绿地的叶面积成正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增加生态效益就要增加叶面积。乔木、灌木和草坪所具有的叶面积是大不相同的。乔木的叶面积,可达到它树冠正投影面积的20倍左右,灌木只有5~10倍,草坪更小。高大乔木的生态效益高于灌木更高于草坪;由乔木、灌木和草坪结合建造的覆层结构绿地其生态效益明显大于双层或单层结构绿地,同样面积的城市绿地,其结构不同,由乔灌草结合产生的生态效益可为单层草坪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要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必须建造复层群落,从而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效率,切不可不切实际地以草坪取胜。

在此还要特别强调保护大树的作用。首先,绿色植物中高大乔木所具有的叶面积系数大,本身净化效率高;改善生态、气候功能显着,据德国植物学测定一株成年旺长的大树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抵得上1600株小树,足见差异之巨大,所以"种大树、见大绿、改善大气候"实为当前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方针。其次,高大乔木增加了复层种植的垂直高度和体积,从而增加了单位绿地上的叶面积,最终增加了生态效益。第三,由于城市中高大建筑的大量涌现,只有大树才能与其相匹配,使城市景观更壮丽。但是一些城市对大树的保护实在不容乐观,按理说,在新中国建立初期50年代就已经开始城市绿化工作,到现在应该有许多大树了,但现实大树不多,原因就是不重视大树的保护,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多处砍伐大树再种小树是众目睽睽的,以至一些城市包括济南,少有大树景观,这对于一个历史名城来说是多么地不相称。就现存大树看,其生存环境亦十分险恶,还有市场化的结果,对绿地、树木破坏也很大,因此,"保护市区现有大树和绿地就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最起码行动。

3.2实现生态系绿化树种选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为了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如吸收二氧化硫较强的树种有侧柏、桧柏、臭椿、国槐、垂柳、大叶黄杨、银杏等。吸收氯气较强的树种有刺槐、大叶黄杨、猬实、小叶女贞、扶芳藤等。悬铃木、刺槐、女贞、大叶黄杨还可以吸收汽车尾气中排出的铅。为了群落化的需要就选择耐荫树种,如流苏、枸桔、金银木、珍珠梅、大叶黄杨、扶芳藤、爬山虎等。为了尽可能多地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就要种植光合作用强的树种,如垂柳在乔木类中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最强,常绿乔木中桧柏最强,灌木中紫薇最强,这些植物同样也是释氧能力较强的树种。

在华北等广大地区综合生态效益好的乔木树种有:柳树、榆树、银杏、毛白杨、加杨、悬铃木、白蜡、刺槐、国槐、合欢、臭椿、侧柏、桧柏等。在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首先要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在能成活、较正常的生长的情况下,才能发挥绿化防治大气污染的作用。如果在城市绿地中大量使用生态效益较好的树种,无疑城市中的生态效益又可上一台阶。

城市绿化规划部门和建设管理部门如能在上述几个关键问题上做出努力、实施,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生态效益增长方式也就从单纯增加面积(不排除增加面积;如前述应更努力增加面积)转到挖潜增效上来,绿地将以一当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城市生态研究篇3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生态;耦合;胁迫效应;约束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化的过程与特征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或者都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不仅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决定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力量主要表现在优位经济、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外部经济四种作用上,可见城市的发展是该区域自然、政治、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位置则是城市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和背景。城市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产业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化,农村地域不断向城市地域演进的过程,包括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地域空间扩张、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城市化与城市空间集聚、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内部各要素与外部生态环境相联系,按照自身发展规律,通过组织化、系统化,不断优化组合,最终形成“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城市化与生态耦合系统。

二、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的耦合效应

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化通过城市居民的行为改变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城市居民的行为,前者称为行为过程,后者称为反馈过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总体关系就是这种行为与反馈关系的综合。(图1)

(一)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的胁迫效应。城市化通过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交通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威胁,这种驱动下原生态环境迅速向次生态环境转变,其结果往往是生态质量下降;城市化可以划分为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阶段,这几个阶段是递进的关系,最终迈向社会文化城市化阶段,才能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行为和胁迫作用主要包括:

1、人口城市化的生态环境胁迫。城市人口聚集对生态环境压力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密度和生活强度两个方面。生活强度取决于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人口密度决定污染排放的一般水平,生活方式则决定排放的变化水平。人口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一是通过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一般情况下,城市人口增长快于城市空间的扩张。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人口密度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就越大;二是通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来促进消费结构的变化,使人们向环境索取的力度加大、速度变快。

2、经济城市化的生态环境胁迫。经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主要体现在非农业聚集所引导的生产排放和资源争夺。但这个过程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非农业聚集过程中企业规模扩大与经济总量的增大,导致了消耗更多的资源与能源,占有更多的空间,从而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非农业聚集过程中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效益的出现,以及快速的经济增长中能够带来更多的环保投资,这些可以减轻经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空间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是通过城市交通生产与占有产生。交通建设引起水土流失与尘土飞扬、交通运输产生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危害居民健康;二是城市空间扩张对周围耕地、绿地和森林侵占,耕地减少引起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绿地的减少引致区域环境的改变。

4、社会城市化的生态环境胁迫。社会城市化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主要通过其他三个城市化的进程来实现,而区域(或城市)所倡导的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观念和技术水平的改善又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奢侈、丰足的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加大了人口消耗和生产产量,自然导致了生态环境压力的加大,而节俭和生态型的生产方式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耦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约束效应。生态环境又通过人口驱逐、资本排斥、资金争夺和政策干预对城市发展产生约束,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1、对城市选址的制约。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降低城市建设成本,而恶劣的生态环境要素构成会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开挖成本,甚至导致城市重新选址。

2、降低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排斥城市人口,阻碍城市化进程。一般情况下,生态环境恶化会通过排斥居住人口而影响城市化。这种影响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阻碍甚至逆转城市化。城市化使环境恶化通过“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把具有良好经济实力和文化素质的居民驱逐出城市中心,并使技术和资金也随之流失,最终导致城市的衰退;二是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中心一般人口密度高,生态环境压力大,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富裕居民纷纷到郊区寻求适宜的生活环境。居住地的外迁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

3、对城市发展的约束。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要素的支撑能力降低或者整体质量下降而引起的聚集成本增长,其结果主要表现在:第一,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引起了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下降,从而使城市化进程放慢;第二,通过降低生态环境要素的支撑能力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如目前部分城市由于水源的污染严重导致净水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城市化进程;第三,通过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排斥资金减缓城市化进程。很多城市由于生态环境质量差导致错过了很多的投资机会,甚至出现投资转移的现象。

4、灾害性事件影响城市化。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灾害事件是通过影响城市周边农村地区而间接影响到该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部分城市酸雨导致了农业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很多农民由于生产减产不得不涌向城市,形成所谓“假城市化”。

(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作用模型。城市化系统具有开放系统的一切特性,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城市化系统遵循熵变方程:dS=diS+deS,式中diS表示城市化系统内部熵产生,diS≥0;deS表示城市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及制度-技术系统之间的熵交换引起的熵流。从系统发展来看,更重要的是熵S在时间上的积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主要通过熵在时间上的积累的变化,如果出现熵增,那说明系统之间矛盾性在增加,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调控。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就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的总和,其作用可以用一般的系统论微分方程组来表示:

dX/dt=a[X(t),Y(t),Z(t)]dY/dt=B[X(t),Y(t),Z(t)]dZ/dt=C[X(t),Y(t),Z(t)]

式中:X(t)=[x1(t),x2(t),x3(t),...,xn(t)]表示城市化系统各要素;Y(t)=[y1(t),y2(t),y3(t),...,yn(t)]表示生态环境系统各个要素的状态;Z(t)=[z1(t),z2(t),z3(t),...,zn(t)]为技术发展水平、制度安排及其他因素的组合等。三个子系统形成城市化―生态环境―技术、制度大系统,这个系统中每个小系统的变化都将决定这个系统最终的发展方向。

三、系统调控原则与目标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多重反馈的特点,任何一主反馈回路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变化轨迹,从这个角度看,系统调控具有复杂性和多阶段性。因此,我们在调控的时候要坚持以下原则:协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从产业投资、人口政策、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实施政策,以达到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而生态环境质量维持不变甚至改善的目标,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研究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建设

1、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

1.1大气污染

据中央气象台统计,2013年12月以来,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尤其是华北地区出现的大量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城市中,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排放到大气层中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导致了大气层不断恶化,不仅给工农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破坏,甚至危害到人们身体健康。

1.2水污染

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发,水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人口大幅度增长,工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近几年来,由于水污染导致的缺水事故不断发生,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不仅如此,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这些都是生态城市规划所面临的难题。

1.3噪音污染

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特别是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成为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噪声源,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通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污染对城市居民带来的危害。

1.4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城市中较为常见的污染,若不加妥善收集、处理和利用,将会对大气、水体及土壤造成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被垃圾包围的城市,绝不属于生态城市。因而,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问题。

2、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要点

2.1凑型城市布局结构

“紧密城市发展及大众运输导向发展策略”这种新的结合土地使用规划与大众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城市发展策略,可以紧密贯彻城市发展的概念,也可以将都市活动尽可能引导在大众运输系统场站周边以减少小汽车的旅次产生。

如某滨海新区规划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构建区域一体化生态系统为目标,加强对生态城河湖水系、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同时规划建设六条生态廊道,形成了“一岛三水六廊”的生态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津滨轻轨延长线,建设生态谷,串联各生态片区,结合交通站点建设城市中心和片区中心,形成“一轴三心四片”的紧凑型空间布局结构。借鉴新加坡理念,每个生态片区由4~5个生态社区组成,每个生态社区由4~5个生态细胞构成。科学布局居住、公共设施和产业用地,使居民出行距离更加合理。居民步行300m内可到达生态细胞中心,步行500m内可到达生态社区中心,80%的各类出行可在3km范围内完成。

2.2城市水体规划

从城市整体尺度而言,应让城市区域的排水过程,回复到自然地区中水文循环的降雨、截流、入渗、径流等过程,提出一个全区透水城市的构想。面对高度城市化地区中径流水往往夹带城市污染,并直接影响溪流与河川水质的现象,透水城市的设计除延长水循环过程,利用入渗过程中的自净能力外,须考虑设计一减污与排污的方法,以逐步净化溪流、河川与地下水的水质。例如曹妃甸公共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贯穿整个规划区域的绿色(公园、球场、游乐场)和蓝色(河道、池塘、河流)网络绿色和蓝色网络的形态与城市整体的道路网格形成对比,它遍布整个城市,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街坊并连接在一起。公共空间中有适合于步行和骑自行车的路线,成为城市出行系统的一部分根据不同的土壤盐碱化程度,公共空间的风格从北部柔和的自然形态,过渡为南部以硬质铺装为主,配有规整植被的形态蓝色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咸水水渠网络,它与30km处北部一个新建的淡水水渠相隔离在雨水集中的季节,这个新的淡水水渠将接纳现有的河流溢出的水,过量的雨水将进一步排放到通常以咸水为主的运河与西部城市森林相邻的湿地区域是这个有组织的溢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咸水水渠作为城市的水景特色之一,提高了生态城各个区域的视觉和物质环境品质。

2.3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生态型工业园区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势,积极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起低消耗、高效益的社会结构,发函“无公害,少污染”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同时进一步发展工业园,将化工、轻工、纺织、建材等对环境有影响的工业,按照不同企业划分不同的区域,做到集中办、统一管,使污染物的排放能够集中控制和治理生态城市要求发展无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清洁生产的绿色工业,并且要求工业能集中布局于工业区为原则,这些工业区应是有效保护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绿化程度高,土地利用集约,统一规划建设及管理的生态型工业园区。根据这个思路,三水今后工业发展,要按生产关联性要求,集中布局,统一完成污水处理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各企业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利用其他企业的原料产品及废弃物,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绿化,大型连片园区要以绿地或农地分隔,满足生态和景观建设要求。

3、生态城市规划的对策

3.1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

3.2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

3.3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建设是打造生态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划定绿化用地范围,科学布局城市绿化结构,重视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合理规划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同时加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

4、总结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的目标即是打造生态化的宜居城市,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新方向,城市的生态规划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处,更利于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杨月,孙超,苏芳.城市规划的低碳环保发展视野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5,03:20-21.

城市生态研究篇5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研究

引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学随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背景。在这样的生态浪潮激荡下,城市景观结构研究成为了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着眼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规划学的脉络而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它引起了对描述、解释和规划景观结构的传统方法的重新思考,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传统研究和科学交叉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景观规划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景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方法论。

一、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分析

景观生态学中景观(Landscape)概念的引入将地理学家采用的表示空间的“水平”分析方法和生态学家使用的表示功能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弗曼(1995)对景观的解释是由相互作用的重复出现的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镶嵌组成的异质区域。它具有空间异质性,是实在的地理实体,即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系统整体。

景观生态学是1939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特洛尔提出的,对其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它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由此应运而生的“生态景观”强调重视景观的生态效益、利用绿色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城市景观整体规划特征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的景观,城市主体的研究以城市地域社会为对象,探讨人类活动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城市景观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城市景观格局亦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景观组分类型中以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原则;其次,城市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人类有目的的规划、建设、活动的决定性影响;第三,城市景观组分的内涵性重组和外延性扩张行为非常频繁;第四,城市景观组分的镶嵌性分布特征十分突出,相互之间的功能联系一般通过发达交通系统中的能流、物流和人流来实现;最后,城市景观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城市景观主要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能量和物质来协调和维持,变化极快且对人类调控存在高度依赖性,城市功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很脆弱,一旦人类活动失调,就很容易导致城市生态衰退。另外,城市交通系统网络将城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斑块,城市景观要素斑块之间及其与城市外部之间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能量和物质流同速率很高,而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生态过程受阻,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连通性,就成为维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和环境功能的基础。

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与设计原则

李团胜(1998)认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应该包括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绿色空间体系规划以及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由此总结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生态的基础资料: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即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景观的要素、结构、功能,这是做好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拟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最后,提出合理城市规划的原则,对城市空间及景观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城市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实现优化利用。此外,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遵循合理安排城市空间结构,相对集中开敞空间,组织和谐的土地利用,保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斑块之间的联系,以绿色生态空间体系建设为中心的保护环境敏感区等规划原则。

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就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进行整合规划,此种整合是在整体和生态设计观念基础上的创造。与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伟大理想不同,整合思想的核心是对现成结构的把握及改良,此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想不谋而合。

在整合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与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有如下目标:①生态稳定性。即维持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景观的结构功能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②通达性。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的方便,各斑块间有廊道共同,交通易于到达。③舒适性。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融合技术与自然于一体的理想环境。④美观性。通过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适量有序又富于变化,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并富含文化特征。

五、总结

现代城市景观是文化和自然的载体,它在百年间的历史演进中,承载着民族艺术追求、实用性理念与时尚精神。在突飞猛进的城市设计浪潮,冲击着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的迅速发展,它将对未来全球化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形成和趋势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构建现代城市景观结构生态优化模式,对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改造和重建过程,以及维护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秀珍肖笃宁著:《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第2期维普资讯网。

[2]苏伟忠杨英宝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

城市生态研究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市建设;规划;标准

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随着工业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倾向于生态城市的规划,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慢慢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目前已有很多城市开始了生态型城市的实践。

1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定义

我们进行生态型城市规划,首先就需要了解什么是生态型城市和什么是城市规划标准。简单来说,生态型城市就是以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在城市性质、城市目标和城市特征等方面体现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种城市发展与生态发展可持续进行的城市,我们叫做生态型城市。而城市规划标准,则是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的某一目标,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制定的各种标准,使得城市规划能够规范化、标准化。综合起来讲生态型城市标准,实际上就是在城市规划标准的基础上加上城市对生态的要求,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作用,使得城市发展与生态发展和谐有序的发展。

2目前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的状况

国内外对于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和原则等。而在欧洲国家则主要集中在城市结构、交通、能源、空气质量、气候变迁、绿色建筑、公共建设等一些列的指标体系。国内目前也有一部分城市开始了生态型城市建设,根据2004年,建设部颁布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主要包括了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三大类指标,这些主要是综合类的指标评价方法,而具体的实施标准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目前主要有广州、深圳等少数城市在试行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所以目前国内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评价方法,所以还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3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在探索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生态城市规划中有哪些必须遵循的原则,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标准。生态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建设生态新的城市,所以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则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以为人命提供便利的生活,符合人体尺度作为考虑的对象。二是坚持城市成长性原则,也就是说不能把城市的发展停留在某一阶段,需要不断的随着城市的变化进行城市规划,这也是生态型城市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三是坚持生态承载力原则,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每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优势有一定的承载极限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生态空间的承载力。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上面我们已经讨论了人、社会,现在要讲的就是自然环境对于生态城市规划的影响,在城市的规划中要根据不同的地段,不同的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本土特色,因地制宜,设计出适宜城市生态建设的总体趋势。

4建设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探析

上述我们已经研究了城市城市规划标准的实践现状,以及在生态建设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接下来我们会从规划内容、规划标准内容、以及标准与指标体系三方面进行研究。

4.1城市规划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对应与结合

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建立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的,生态城市规划是建立在人们物质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随意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需要与城市规划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高城市规划是在一段时期内对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而生态城市的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自然生态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两者的结合,是人们对城市的满意度提高,从而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就是说在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如在城市土地使用方面,在空间规模的预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容量,在空间布局方面要有生态园区的划分,在绿地系统是要以建立生态绿地景观的规划,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系统,利用生态自身的调节力来设计生态绿地系统。又比如在对自然历史的保护上需要考虑城市与自然的衔接设计,、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以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2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内容的对应与结合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规划标准,而是生态。所以生态城市规划标准首先要看到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城市的规划标准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标准总则。城市用地、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等。生态城市规划一般包括可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与土地利用以及环境容量、产业结构布局等。经过我们细致的对比与研究,发现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生态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布局、人口适宜容量、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都与城市规划标准中的城市用地的合理使用相适应。所以我们只要再次的基础上加深和扩大两者之间相对应的内容,就可以使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相结合。

4.3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对应与结合

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城市规划编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法制化,所以城市规划标准很好的知道了城市在建设中的发展。但是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只是为了建设生态城市服务,所以会与城市规划标准有所不同。目前有许多城市有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态指标体系,如2007年重庆拟出台的《重庆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上面就有提到包括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工业、市政公用设施、绿地与隔离带等向生态城市靠拢的内容。但这并不是直接以指标体系出台,所以基本没有达到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标准,生态城市的建设因结合城市规划标准与城市生态指标体系两者的内容按照一定的原则、取长补短,将城市规划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以及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三者有效的加以整合,这样才能为研究有效的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形成有利因素。在以在构建生态城市标准的时候应遵循对应原则,将国家生态指标中规定的内容与城市规划标准相结合;兼容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地方规划标准,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有效的标准研究;简洁原则,在将文字规定与指标表格规定相结合,采取具体的数字指标体系,让规划标准简洁明了;地方原则,体现地方的生态系统循环规律,不能随意试图改变生态的自然循环、持续原则,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中,城市的生态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所以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使得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质性启动,对于城市规划专业实质性地介入,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结语:本文根据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指标体系等相关内容,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标准与城市规划标准对应与结合的观点。本项研究的路径和重点是将一般城市规划标准的基本内容与生态城市准则加以联系而产生的因素,细化为相关的生态型城市规划性准指标(这种思路有其可行性显示了城市规划专业对生态型城市规划所具有的主导作用)本文针对的是一个通用的生态规划标准,但是各个地区的城市规划、生态系统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同城市的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还是需要进行实地的考察,制定符合地区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焦民顺.对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9).

[2]王雷.赵立娜.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及措施的简要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1(6).

城市生态研究篇7

关键词:公园式城市;规划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园式”的城市涉及到一点就是绿化、低碳。在环境日益受到严重污染的今天,国家经济需要持续发展,必须走低碳环保的路线,同时也是人们意愿所趋。当前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空间范围向市域扩展,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绿地规划建设逐渐成为重点,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把握城市绿地建设未来发展的趋势,即由物理规划走向生态规划,由土地利用规划走向绿地景观功能单元规划。

一、生态公园式城市规划的内涵

规划是重要的政府行为,必须加强政府的规划干预作用,才能建好生态城市。世界银行在1997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就把保护环境列为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应该发挥的5项基础性作用之一。世界银行所提出的政府的5项基础性作用是;①建立法律基础;②保持非扭曲性的政策环境,包括发观经济的稳定;③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④保护承受力差的阶层;⑤保护环境。因此,规划要全而研究以上问题,强化对实施规划的有关法规及措施研究。

生态公园式城市是先进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下的产物。为使生态城市规划对未来市场有更好的把握,就要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有足够的估计,作好相应的预案。规划研究的重点,是制订若干政策法规和对策,引导、促进和规范规划实施行为向较好的预案发展。生态城市规划研究应包括以下六方面;①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②控制人口和优化利用人力资源;③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延长资源的可供给年限,不断开辟新的能源;④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⑤科学引导城市发展,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建立公平的分配原则;⑥推动技术进步和对环境污染等的有效控制。

二、生态公园式城市规划要点

(1)规划建设目标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城市生存的需要,而且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生态公园式城市建设3个“生态化”。

①人居环境生态化。城市是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生态化,即各项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城镇居民拥有一套使用功能比较齐全的住宅,完善供水、能源、交通、环保等住区的基础设施;实现城镇环境的绿化、美化和净化;形成布局合理,生态景观和谐优美及适宜居住的人居环境。

②经济环境生态化。城镇是第二、三产业聚集区,经济环境生态化。即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发达的生态链产业体系,提高生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生态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基本实现生态化生产;企业全部应用生态友好技术和方法,开发、销售生态产品;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柱。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的生产结构和运行机制,使经济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③社会环境生态化。城市是社会生活的聚焦区,社会环境生态化主要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采取行政、立法、经济、科技等手段,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向更有序和稳定的方向发展,使全民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的生态保护风气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使生活质量、国民健康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一个生态新观念、新经济、新秩序和新文化的创造过程。

在明确规划控制目标的基础上,生态城市规划研究了五方面内容:a.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的总体控制;b.生态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c.生态城市的运行机制;d.城市生态社区建设;f.生态城市的指标考核。本文介绍其中的部分内容:

(2)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的总体控制

按照生态城市的概念,研究内容涉及城市本身和城市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大生态”系统,几乎无所不包。在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设计体制下,有限的资金、人力、时间条件下,只能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规划设计研究。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将地域空间分为促进城镇发展区、适度建设区、保护控制区:①促进城镇发展区包括现状城乡居民点分布较密、交通便利、区域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第二、产业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城镇规划区范围,这是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②保护控制区包括的自然保护区(含沿海的红树林、珊瑚礁等海洋自然保护区),下部地区的山地、丘陵地带的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泄洪及滞洪区,这些区域的自身生态环境质量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需要特别的保护。③适度建设区是除城镇发展建设区和保护控制区以外的其它地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林业生产区、农业种植区、荒山、荒地、海岸带,以及其间的城乡居民等用地范围。

(3)促进城镇发展区

①规划控制方针:a.要积极促进这一地区城镇化发展,有意识地引导开发活动向此区域集中,使城镇第二、三产业建设集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按照城镇发展战略精心设计城镇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撤乡并镇工作的开展;b.优化人工生态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对于高度频繁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强产业引导和环境监管,在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控制污染措施的基础上发展适宜的工业项口;c.科学进行各项规划设计和加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提高投资效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②具体措施:a.建立绿色空间骨架,规定公路绿化带宽度,防止公路“街道化”,在城区周边地区选址建立高效集约经营的商品区域,在沿海县建设沿海防护林带区;b.实施集约用地及用地倾斜政策,盘活消化城市存量闲置士地,适度扩大中心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解决城市化进程较快地区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c.发展生态型产业链,加强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协作、延长产业链,发展利用本地资源消耗少、效益高的生态型工业,利用现代技术、生态工程逐步改造传统产业;d.按照企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类集中布局,把污染源控制在有限范围内集中治理,各市县根据白身的比较优势和特点,发展无污染的特色工作,也要集中布局,原则上集中在工业开发区或城市工业园区内;f.将科学技术和传统有机农业技术相结合,推行精准农业,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田、水、路、林、村、镇、市用地进行综台整治,实现年度耕地占补平衡对于大中城市重大项目发展所涉及的耕地占用可异地平衡。

(4)适度建设区

①规划控制方针:a.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供应,对于发展条件差的小城镇及乡村集镇,要实行撤乡并镇,镇驻地规划要集约发展,避免城镇用地的无序蔓延。b.对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较为集中的以发展风景旅游为主的的开发建设区域)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要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区内实现全面绿化,禁止开山取石,禁止建设与风景旅游事业无关的项目。搞好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周边的建设项目也应确保不对风景区产生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c.对于林业生产区和农业种植区,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d.对于海岸带要严格按海域功能区划控制及合理利用。

三、生态城市的空间环境规划

生态城市的空间环境规划要研究人口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城乡生态的协调发展、产业布局和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宏观调控等内容,最终落实到空间环境布局和实施措施上。

(1)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针对市内的小块农田这种情况,以生态城市的观念进行设计,可以打破城市和乡村在空间形态上的分隔,而将其作为整体空间的组成部分来进行安排。在热带气候环境下,在包围城市和插入城市中的农业用地中,可以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具有观赏价值的生态农业,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花卉农庄园农业农业高新科技园。其经济功能是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和更充分地满足城市市场消费需求和国际市场需要;社会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与休憩的场所与机会;生态功能土要是营造城市绿化空间及其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消解部分城市污染,保持清新的环境。同时,它还能直接依托城市技术力量和消费市场,为持续高效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探索有效途径。将第一产业的布局纳入城市形态规划中,可形成城市用地和农业用地有机联系、共同生长的机制。从生命机体的角度看,第一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绿色产业,环绕城市乃至对城市用地进行分剖,可以在保障城市农副产品供应的同时、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改善、使城市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形成“点、线、而”相结合的人工生态绿地系统,体现对人与城市和自然之间相融合的现代文明追求,同时又发挥其间的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服务功能,减少“时空距离”损耗,降低农产品成本。对于工业用地,将第二、三类工业用地在独立组团、或主城的独立地段布置,形成规模化的生态工业区。在生态工业区内、工厂之间应具备有机的联系链,形成一个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系统。对于城市第三产业用地要与交通规划有机结合,根据城市规摸设置多级中心体系。

图1

在整个空间布局中,形成贯穿生态城市圈全境的、完整的、现代化高效快速交通系统,形成大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与小城镇集约式组团发展形态、使城市空间与白然生态空间有机结合和相互穿插。

(2)生态社区规划

生态城市的细胞是生态社区。生态社区建设涉及规划、设计、施工、园林、环保、市政、物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规划中有五方面重点工作:①加强住宅小区绿化和景观设计,合理配置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精心研究生物多样性、植被的生态效应等诸多因素,创建具有特色、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②发展生态型建筑,满足住宅建筑的能源、隔声、日照、通风等各项要求。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推广应用太阳能,推广应用综合成套住宅建造技术和节能、节材、节地建筑新工艺、新技术,采用绿色空间来阻隔噪声和视线。人文建筑要纳入自然景观进行整体设计,并特意突出地方特色。③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拣后资源化综合利用,加快建设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逐步提高循环用水率。从污水处理走向中水回用,乃至实现一定地域内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污水就近处理、就地消化。④要推行清洁生产和产业化生产,实行建筑部件的标准化、规格和规模化生产,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化水准及生态效应的发挥,又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工程垃圾。⑤体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节约性,保护好自然景观的完整性;供排水系统、交通系统、能源系统、通信系统、地下管网系统、生物系统以及其它城市服务设施,要一次性规划,分期配套建设。

(3)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构建由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组成的科学合理的绿色交通体系,支撑花园式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完善。通过编制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色交通系统规划,从“交通引导区域发展”的角度尽快构建起包括常规交通、有轨电车、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等在内的交通网络,并积极与上一层次交通规划相对接,加强与市区交通联系,为城乡交通体系完善和绿色交通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图2

三、结束语

生态公园式城市系统是将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有机体,使它的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的生态自我调控和修复能力。在进行城市规划同时,要做到集约发展,优化城市结构及绿色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实现“公园式”城市。

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研究篇8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由于工业建设等因素而导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需要维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又必须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为了化解这一矛盾,我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的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建设生态型城市逐渐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一、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生态型城市,就是在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融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元素,使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符合环保的要求。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和运作与生态环境实现平衡发展,在保证了现代城市的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又保证了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生态型城市具有很多优势和特点。一方面,生态型城市在设计规划和建设中融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不管是建设还是日常运行,都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型城市既满足了城市对现代化的要求,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生态型城市下的人居环境奖得到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健康和便捷,生活水平将得到提升。总而言之,生态型城市的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二、生态城市的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池州市一直以来都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而著称,拥有九华山、杏花村等国家著名景点,又滨临长江,生态环境的优势相当明显。近年来,池州市发展迅速,依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池州市也开始重视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从池州市的各方面情况来看,建设生态型城市非常具有可行性。一方面,前文提到池州市在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异常突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为建设生态型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池州市正处在发展和建设的黄金时期,根据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跻身安徽省经济排名前列的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仅仅依靠当前的发展模式还不足以维持一个最佳的状态,急需长远性的战略方针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保证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池州市城市建设的根本趋势。

笔者相信,对于池州市这样一个生态资源极其丰富的城市来说,只要在建设中遵循以下原则,建成生态型城市的愿望便不再遥远。一是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的服务主体是人,因此要以保障居民生活的软硬件条件为基本依托。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池州市当地特点,合理地将生态因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寻求一个最适合的规划方案。三是长期性原则,建设生态型城市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规划设计方案要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

三、有关完善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若干建议

3.1、注重与城市规划内容的结合

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或者我们可以说,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解生态城市规划这一概念,绝不是将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让二者有机结合。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是经济方面的,主要是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为规划目标。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在这一前提下,从各方面融入生态环保的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使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大幅提升。

比如,城市规划中必然会遇到土地的使用问题,城市规划的内容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这块土地,以创造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而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还要考虑到土地的生态容量,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限定,以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除此之外,还需考虑绿色植物的覆盖、水源的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等。如何来确定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就涉及生态城市规划在内容方面标准的问题。

3.2、完善规划指标体系

实际上,之所以制定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保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规范化、系统化,为生态城市的规划提供一个可靠且有效的指导。前文提到,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一定程度上讲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异。所以,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指标体系与城市规划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宏观上讲,生态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不仅加入了生态环保的元素,而且各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因此,要想更好地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拥有一套专门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符合当地特点的指标体系。

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建设适合本地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池州市曾在2012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该文件提出在城市规划中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工业、市政公用设施、绿地、隔离带等方面向生态城市过渡的理念。但是,该文件只是提出了这一理念,并未对具体的规划指标进行系统编制。所以,笔者建议各城市要加快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并且在制定时要注意贯彻因地制宜地原则,这样制定出的指标才更具指导和参考意义。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速度将放缓而求稳,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作为人们居住的场所,更加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小城市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居住环境的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必将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吴斐琼.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城市规划,2008,04:60-70.

[2]吴斐琼.实现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D].同济大学,2007.

城市生态研究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主要是结合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科学、系统的手段去建设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在研究、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关系的基础上,寻找一个最佳的生态位,提出人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

二、生态城市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城市是一个具有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其受影响的因素很多,具有不稳定、不完善性,没有自然系统那样较为完善的自控机制,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一定的生态学原则去对城市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进行协调,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成长性原则

城市是人们生存、工作等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其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城市处于一个动态体系之中,这是由于它是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因此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不断的进行规划方针的变化,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还要合理的利用城市的资源,并注意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整体性原则

在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建设中,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去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共同发展。首先要注重城市发展和质量之间的平衡。这就要充分的了解城市的生态系统结构,树立全局观念,不断的完善城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容量控制,使城市的人口、土地和绿化以及交通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建设。要坚持城市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不断的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整体之中把握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

(三)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城市范围排出人的活动,其它各种生物的活动原则。在遵生态规律之下呈现的基因、物种等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程度。而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系统结构,功能作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其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后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总体反映了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__与人类间交错复杂的关系。而城市生态环境主要说的是是在某个区域内,其人口、资源、环境等受到某种关系的影响而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区域。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要素的调查

主要目的是调查搜集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与数据,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实地取证、测试、社会调查与遥感技术应用等,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提供基础。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规划目标的研究

1、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应根据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德尔斐专家咨询法和多目标决策法,在参考和吸收传统指标的同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手,充分发挥人对复杂系统的辩识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综合、简洁、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2、确定生态城市规划的总目标、近远期目标和年限,应同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目标和相应的年限一致,以利用同步、协调、可比、互为应用。

(三)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

1、生态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单元,研究其特点、结构、环境污染、环境负荷以及承载力等问题,为各生态区提供管理__对策。区划的方法可用数值聚类法等。具体操作时,可将土地利用评价图、工业和居住用地适宜度等图纸进行叠加,并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综合分析,进行城市功能分区。

2、土地利用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故无论是新建城市或改建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应综合研究城市用地状况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按照城市的规模、性质、产业结构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建义和科学依据,促使土地利用布局趋于合理。

(四)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当站在整体的角度,根据城市的自净能力以及城市的污染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好污染的综合防治规划,控制城市污染物的总体排放量,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的环境要素发展的趋势以及影响的程度进行预测,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污染对城市的环境的污染状况和将要实现的环境目标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质量管理。

四、结语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居住和工作等一切活动的重要地域,其环境质量高低、规模大小以及是够合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充分的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为人类营造一个生活和工作的优质环境,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研究篇10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太原市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102-04

〔收稿日期〕2013-11-28

〔作者简介〕武非平(1963-),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政治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当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尤其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更是如此。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较多,目前公布的资源型城市有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总量的18%。太原市是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市的生态环境具有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特征,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2010年,太原市提出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和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的宏伟目标,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被放在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为此,本文以太原市为例,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分析太原市生态环境建设状况及与一流先进省会城市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太原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可行性路径,以期为推进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框架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本研究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选择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数据指标,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尽可能让指标体系的衡量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初步判断选择了节能减排、城市环境、绿化水平三项二级指标,万元GDp能耗(逆指标)、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逆指标)、燃气普及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二级以上良好天气率、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九项三级指标,构成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研究的总体框架。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反映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基本情况,改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为基本准则,均衡搭配,开展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基本方法是采用熵权法,根据定性、定量指标在相应二级层次中的个数,赋权后确定三级指标权重(见表1)。

表1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指标及其权重

注:为研究方便,这里将一级指标生态环境的权重值设置为20。

(二)综合评价方法。以全国26个省会城市(直辖市、拉萨市除外)2010~2011年的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包括东部10个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石家庄、济南、南京、杭州、福州、广州、海口;中部6个省会城市:太原、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南昌;西部10个省会城市:呼和浩特、银川、兰州、乌鲁木齐、西宁、西安、成都、贵阳、昆明、南宁。相关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2011)、《统计资料汇编》(2010、2011,第27届、第28届统计信息交流会秘书处提供)、《2012太原统计提要》等。

根据指标评价体系所确定的指标,搜集太原与全国其他25个省会城市的相关数据。首先确定一流省会城市为前8名城市,通过计算得出每个城市2010~2011年生态环境建设的实现分值,从而得出太原市的位次,以太原为基准,重点考察、分析比较其与首位及第8位的差距,进行测算、对比,分析优势、劣势,最终就太原市在建设一流省会城市中发展生态环境的目标及实现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是线性加权综合法,其一般形式为:f=■wizi(其中,zi为实际值,wi为权重值)。具体将各子系统目标下各指标的无量纲化值与相应的权数相乘,按照指标体系框架和权重表,然后各个城市三级指标实现分值依次加总,依次得到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的综合实现分值及实现程度。如遇到逆指标则倒算,再依次计算二级指标、一级指标。

固定目标实现情况的测算,是通过比较找出每项三级指标2010年首位城市的指标值,并以此确定为“固定目标值”,依次计算2010年、2011年26个省会城市的固定实现分值以及实现程度,以综合得分排名确定一流省会城市,并找出太原的位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a城市为例,计算公式为:a城市实现分值=a城市(年度)指标值/固定目标值×指标权重;以B城市为例,逆指标计算公式为:B城市实现分值=固定目标值/B城市(年度)指标值×指标权重。

动态目标实现情况的测算,是通过比较找出每项三级指标2011年首位城市的指标值,并以此确定为“动态目标值”,依次计算2011年26个省会城市的动态实现分值以及实现程度,以综合得分排名确定一流省会城市,并找出太原的位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a城市为例,计算公式为:a城市实现分值=a城市(年度)指标值/动态目标值×指标权重;以B城市为例,逆指标计算公式为:B城市实现分值=固定目标值/B城市(年度)指标值×指标权重。

二、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前面提供的指标体系框架及综合评价方法,这里以太原市为例,具体分析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进展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2010年太原市生态环境实现分值为12.14分,2011年达到12.67分,同比增长了0.53分,指数呈向上趋势,前景较好。从节能减排、城市环境、绿化水平这三项二级指标看,城市环境的实现分值最高,达到7.30分;绿化水平次之,达到3.76分,节能减排为1.61分。与2010年相比,三项指标的实现分值均有增幅,其中增幅最大的为节能减排,达到0.39分;绿化水平增长0.11分,城市环境增长幅度较缓,为0.03分。

在节能减排方面,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这两项3级指标的实现分值较2010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万元GDp能耗实现分值上升0.26分;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分值上升0.13分。这与太原市政府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实施41项重点减排工程,着力治理工业企业结构性排污,关停并转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密不可分。

城市环境是生态环境领域中实现分值最好的指标,其分属的四项三级指标中,燃气普及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项指标的实现分值分别达到1.98和1.90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二级以上良好天气率两项指标的实现分值也分别达到1.73和1.69分。这与过去一年太原市政府深入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改善省城空气质量,努力实现“净化太原”、“气化太原”密切相关。需要指出的是,太原二级以上良好天气率一直相当低,2000年仅为12.3%,虽然2010年提高到83.5%,2011年又提高到84.5%,但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仅位列第21位,处于三流水平,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大气环境的力度,力争实现太原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市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气率达到90%的目标任务。

在绿化水平方面,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实现分值最高,达到1.71分,较上年增加0.05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实现分值为1.31分,较上年增加0.06分,这表明太原市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太原市积极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倾力加大城乡绿化美化投资力度,新增绿化覆盖面积363公顷,新增绿化面积354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50公顷,完成造林49.2万亩,相当于“十一五”后三年的总和,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绿化水平中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森林覆盖率的实现分值则较低,仍为0.74分,增幅与上年持平。这可能与太原国土面积较小,且多为山地有关,相信随着太原东西山绿化工程的开展,这一指标的实现分值会有所提高。

从太原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变动情况看,2011年仍位列第23位,较位列第一的杭州市实现分值相差5.73分,较位列第八的南昌市实现分值相差2.75分,处于三流方阵。从节能减排、城市环境、绿化水平这三项二级指标排位变动情况看,节能减排位列第20位,较上年前进一位,城市环境位列第16位,较上年后退一位,绿化水平位列第24位,较上年后退一位;三项指标中城市环境仍处于二流方阵,节能减排和绿化水平仍处在三流方阵。在九项三级指标中,燃气普及率较上年后退1位,位列第5,但仍处于一流省会城市行列;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位列15,较上年前进2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位列16位,较上年后退2位,两项指标均处于二流方阵;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两项指标均位列20,较上年前进2位;二级以上良好天气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排位未变,仍分处于21位和19位;森林覆盖率较上年后退2位,位列第24位,仅高于长春和兰州。后六项指标仍处于三流方阵。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在对太原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太原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成效,但仍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挑战。在生态环境的九项指标中,虽然有六项实现程度在60%~99%之间,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加快,但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仍处于三流方阵;森林覆盖率、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这三项指标的较低实现率(25.0%~18.5%之间)更是生态环境领域的短板。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强化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继续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产业的发展,不断缩小其占经济的比重;鼓励现有传统产业企业开展节能、节水、减排活动,减少排放和消耗量;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对现有企业污染物排放现状进行严格筛选;通过大力发展与城市功能、资源、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高新技术、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低能耗、无污染、高效益的绿色产业,逐步淘汰“三高一低”企业,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

二是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确保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在城镇化的推进中应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将环境保护要求纳入旧城改造,在城市新区和新兴城镇执行更高环保标准;城镇总体布局上应根据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要求,按照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等不同功能区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区划布局,并制定相应环境质量标准;新建的工业企业要集中于工业园区,对其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已建于市区的工业企业,则要搬迁至工业园,远离商业区和居民区,确保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三是完善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建设。健全的体制机制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应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加大生态建设投入,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专项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新的目标考核制度,以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倒逼生态环境建设责任落实。同时,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形成生态保护人人参与、美丽城市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四是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构筑城市生态屏障。要以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整治为突破口,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行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高绿化覆盖率,构筑城市生态屏障;强力治理城市环境质量,在治理水资源和煤烟污染的同时,治理工业废气、扬尘、汽车尾气等空气资源污染,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斌,赵新华.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

〔2〕张可云,傅帅雄.环境规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污染天堂”的研究现状及前景〔J〕.现代经济探讨,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