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职业道德的看法十篇对职业道德的看法十篇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9:36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篇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中职生 职业道德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为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往往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就对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呢?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课堂理论教学模式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更新。职业道德与职业选择紧密相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职业道德的内容也应作相应调整。第一,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无疑是最高原则。“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则是其在职业生活中的生动体现,从教学实践和效果看,学生更愿意接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点,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具有普遍性,是教学重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当前,“诚信”教育又是重中之重。第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不同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就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将来很可能从事的职业有针对性的施教。比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网络职业道德,对财会专业学生重点进行“不做假账”的教育等等。第三,现代经营意识。主要是单位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服务意识、信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第四,国际化职业道德精华。包括职业礼仪、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双赢原则、精益求精、效率优先、质量至上等等。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为一线教师,作了这些尝试:第一,精讲少讲,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案例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趣味性。第二,讨论辩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加深理解,澄清误区。第三,观看影像,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开学第一课《爱的教育》。内容全面丰富,既有学生成长的故事,又有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加上专家学者的经典点评,效果很好。第四,沟通与疏导,师生双向互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二、加强学生吃苦耐劳教育

当前,一些中职生习惯了舒适安稳的生活,对企业生活环境、福利待遇期望值过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吃苦耐劳教育。

而吃苦耐劳精神的核心是意志力,意志力的培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精通技术需要长期的刻苦钻研。因此,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摒弃“一步到位、轻松就业”的不现实想法,牢固树立“竞争激烈、技能取胜”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引用大量高级技工立足本职、勤学苦练、励志成才的例子,教育学生着眼长远目标,苦练一技之长,以适应就业要求。

2、训练学生循序渐进的成功心态。企业成功人士认为,成功来源于“每天要求员工进步1%”。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学习(职技)任务的时候,应遵循先易后难、先轻后重、先有趣后枯燥,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挑战困难、争取成功的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军训、登山、远足、劳技课等吃苦耐劳教育,训练学生在活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咬紧坚持,困难时坚持到底,竞争中顽强拼搏,胜利时冷静待之。

三、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有人说: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做好一名德育课教师更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表率。自己衣着自然、大方、得体,然后再去要求学生不穿奇装异服。教师精心设计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师板书规范,你再去要求学生作业书写工整,学生才会信服你,按你的要求去做。学习上关心学生,生活上关爱学生,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赢得了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就逐渐养成了尊敬师长的好习惯,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要求学生经常进行“内省”。让学生经常进行“内省”,把省察过程中与职业道德规范不符的行为内容记录下来,我称它为“反思录”。让学生以此来反省自己,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篇2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于今已有20余年,研究历史已较长,但研究热情却始终不减。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问题屡屡发生,职业道德问题因此屡屡受到社会关注,也引起了研究者更广范围、更深入的探讨。

一、对研究状况与历史的简单扫描

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最早始于80年代初,基本是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的。从那时到现在,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不仅产生数量庞大的论文和各类文章,而且已出版相关教材和专著10余部。

就专著与教材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协会编《新闻职业道德》、陈桂兰主编《新闻职业道德教程》、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黄瑚《新闻伦理学》、王天定《新闻道德与规范》、黄瑚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陈汝东《传播伦理学》等。这些撰著已经涉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基本理论、原则规范、内涵等各方面内容,较系统地介绍了新闻职业道德的方方面面。

就研究论文来看,仅以cnki收录文章为考察对象,就可获得专门研究“新闻职业道德”的论文617篇和涉及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文章近千篇,这还不包括cnki未收录期刊上的文章及国内出版的论文集中的文章等。可以看出,研究论文数量巨大。

就研究开始的具体时间来看,1979年12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印的《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新闻道德的准则》首次将新闻职业道德引入我国新闻学研究中。但当时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并未引起更多人关注,直到1982年,由于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各行各业加强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的教育”,从而大大促进了新闻领域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新闻职业道德概念随之开始在新闻界流行和普及,并为各界所认同。

总括1979年至今的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可以看出这样几个阶段:

1、1979年—1991年:这一时期,新闻界经过拨乱反正,在理论上弄清了新闻事业的性质、社会定位等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大问题,意识到了新闻事业既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现代社会中一门具有独特的社会职能的职业。既然是职业,就必然有其职业道德要求。同时,这个时期新闻失实这种新闻实践领域的老问题依旧存在,而追求不正当物质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这类新问题又接踵而来。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逐渐兴起。当然,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内容还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反对新闻失实、虚假新闻,提倡新闻工作者追求新闻真实性等方面;也出现了少量研究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反对有偿新闻、新闻伦理学等的论文,但数量很少。

2、1992年-1997年:这个时期,对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无论从论文数量还是从研究强度来看都明显加强,论文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到1997年达到第一个研究高峰。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研究高潮,一方面与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与不断修订有关系——1991年1月《

关于如何防治“有偿新闻”,研究者主要围绕“自律”、“领导”、“监督”、“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对策。从近年的研究来看,加强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律,似乎受到更多人的强调。如有学者认为,无论是监督、评议还是惩罚,起到的无非是一种修枝剪叶的功效,只有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才是从根做起,才能夯实新闻职业道德理念的根基。②当然,也有学者提出通过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待遇的方法来杜绝“有偿新闻”。③

3.新闻炒作、新闻媚俗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90年代以来,新闻炒作与媚俗之风盛行。一些媒体迎合人们的低级趣味,一味媚俗,大肆炒作,引起许多社会公众的反感。新闻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问题的关注。

新闻炒作与媚俗和新闻职业道德的联系在于:首先,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是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的原因之一;其次,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减少和避免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的重要条件。一些对新闻炒作与媚俗问题的研究者正是由此出发对新闻新闻炒作与媚俗问题进行强调和关注的。

4.典型案例与新闻职业道德研究

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常以新闻界发生的某些违反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某些案例,呈现新闻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对策。这类研究的路径一般是:案例介绍引出新闻道德缺失话题,然后就新闻道德问题的相关内容、对策进行论述。

如,著名的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就曾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引发了许多研究文章。另外,“茶水发炎”事件、“杨丽娟事件”等也都曾引起众多学者由此出发对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有学者指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和职业良知的记者,必须做到:绝不有意编造虚假新闻,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一条最基本的道德底线。④

5.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从新闻专业主义切入来研究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是近年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出现的一个重要特点。围绕二者间的关联,有学者指出:新闻专业主义从本质上说,至少包含三方面的理念: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业准则。⑤还有学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中的媒体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使命和社会责任应该对应着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职责和职业权利;同样,新闻专业主义中的行为准则和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利益也密切相关,新闻从业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行业准则前提下,才能够获得其应有的职业利益,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尊重。因此,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新闻成为一项专业的必要条件。同时,新闻职业道德也对新闻专业主义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⑥另外一些学者把新闻专业主义视为解决新闻职业道德缺失问题的治本之策。如陈力丹认为,通过长期的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内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角色,是解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长远之计。⑦

6.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关系研究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一个涉及新闻自律,一个涉及新闻他律,两者密不可分,故研究新闻职业道德必然要涉及新闻法制问题。在这方面,一个基本的认识是,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新闻职业道德为新闻法规提供存在的价值基础,对新闻法规具有多方面补充;反过来,新闻法规又可以保障新闻道德规则的实施。⑧从现有研究看,学界往往是将自律和他律同时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来看待的。如有研究者就强调:新闻传媒职业道德建设一要靠他律,二要靠自律。⑨

7.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措施研究

研究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措施者也不少,取得的认识也较为多样。如有研究者强调,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自律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健全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的机制;三是完善和加强有关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制度等。⑩另有研究者则提出,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应当促使新闻职业道德内化;促使宏观管理和调控体制良性整合;优化新闻职业道德的外部监督体系;提升社会公共道德水准和道德判断力,铲除违背职业道德的社会土壤等。11

8.外国新闻职业道德状况研究

对外国新闻职业道德的介绍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关研究视角和内容主要分为这样几类:

(1)美国新闻职业道德状况研究。这方面研究相当多,有些研究也较深入。如关岩德的《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简况》一文,对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的情况作了较全面、深入的介绍,具体涉及到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美国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美国新闻行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如新闻评议会、媒介内部专职督察员或道德顾问的设置、新闻评价活动)等;另外还介绍了美国新闻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12

(2)各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比较研究。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陈中原的《形象与信誉的基石——81个国家(地区)、7个国际组织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初步比较分析》。该文从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出现时间、价值标准、新闻生命、采写原则、版面安排等五个方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了各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共性和个性。13

(3)中外新闻职业道德状况比较研究。此类研究的路径一般是先介绍西方新闻自律情况,再结合

三、小结

综观近年来有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

1、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涉及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因此对其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从现有研究成果看,研究成绩总体来看是不错的。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也获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而且,研究视野比较开阔,涉及面比较广,研究内容也比较深入。在新的研究视角的开拓方面,研究者也较为注意。如近年来,新闻伦理学、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自律等新的研究视角被不断开掘出来。

3、从现有研究来看,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有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出现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中前后逻辑与可行性分析的缺失。具体来说:在成因分析方面,大多着重于原因的说明,而缺乏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的论证和分析;在涉及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后果时,偏重于情绪性的宣泄和简单层次的描述,且理论视野较为狭窄;在对策研究方面,学界提出的种种对策往往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也缺乏可操作性,多为自说自话和拍脑袋的产物。当然,这些问题已经获得了一些学者的重视。

注释

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6期。

胡忠青:《西方新闻自律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启示》,《今传媒》,2006年第6期。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篇3

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最早始于80年代初,基本是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的。从那时到现在,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不仅产生数量庞大的论文和各类文章,而且已出版相关教材和专著10余部。

就专著与教材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协会编《新闻职业道德》、陈桂兰主编《新闻职业道德教程》、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黄瑚《新闻伦理学》、王天定《新闻道德与规范》、黄瑚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陈汝东《传播伦理学》等。这些撰著已经涉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基本理论、原则规范、内涵等各方面内容,较系统地介绍了新闻职业道德的方方面面。

就研究论文来看,仅以CnKi收录文章为考察对象,就可获得专门研究“新闻职业道德”的论文617篇和涉及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文章近千篇,这还不包括CnKi未收录期刊上的文章及国内出版的论文集中的文章等。可以看出,研究论文数量巨大。

就研究开始的具体时间来看,1979年12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印的《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新闻道德的准则》首次将新闻职业道德引入我国新闻学研究中。但当时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并未引起更多人关注,直到1982年,由于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各行各业加强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的教育”,从而大大促进了新闻领域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新闻职业道德概念随之开始在新闻界流行和普及,并为各界所认同。

总括1979年至今的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可以看出这样几个阶段:

1、1979年—1991年:这一时期,新闻界经过拨乱反正,在理论上弄清了新闻事业的性质、社会定位等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大问题,意识到了新闻事业既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现代社会中一门具有独特的社会职能的职业。既然是职业,就必然有其职业道德要求。同时,这个时期新闻失实这种新闻实践领域的老问题依旧存在,而追求不正当物质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这类新问题又接踵而来。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逐渐兴起。当然,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内容还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反对新闻失实、虚假新闻,提倡新闻工作者追求新闻真实性等方面;也出现了少量研究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反对有偿新闻、新闻伦理学等的论文,但数量很少。

2、1992年-1997年:这个时期,对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无论从论文数量还是从研究强度来看都明显加强,论文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到1997年达到第一个研究高峰。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研究高潮,一方面与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与不断修订有关系——1991年1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出台,1994年4月、1997年1月两次修订,《准则》的出台明显推动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与这个时期新闻界在市场化中片面追逐利润、淡化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有关,另外,这个时期“有偿新闻”的泛滥也促使了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热潮。与此相应,这个时期,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内容明显丰富了;而且,与有偿新闻有关的研究明显成为一个重点。

3、1998年-2004年:这一阶段,有偿新闻研究在继续,但与前一阶段相比,对有偿新闻的研究大都与突发事件结合起来论述。突发事件成为促进这个阶段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不断延续的重要因素。《东周刊》事件、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引出的受贿事件等,都促使了新闻学术界对职业道德研究的重视,新闻职业道德研究走入又一个高峰,仅2004年一年的研究论文就达百余篇。同时,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审视新闻职业道德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次,新闻伦理学研究也在继续:除了对国内新闻伦理问题进行研究外,对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新闻伦理研究的介绍和论述增多。另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观的相关研究也受到了重视。除此以外,研究者开始从新闻娱乐化、炒新闻、新闻策划等角度研究新闻职业道德。还有,网络道德的相关研究也开始出现。

4、2005年至今:这个时期,从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炒新闻、新闻专业主义等切入对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在继续。同时,新闻职业道德与我国的相关政策相联系(如新闻职业道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个代表与新闻职业道德等)的研究,也占不小比重。随着2006年网络传播研究成为热点,对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度明显增大。另外,研究者对新闻自律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了。

二、研究的主要视角和内容

总括20多年来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的研究,可以发现以下研究视点和内容:

1.新闻失实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新闻失实是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一个最常见的切入点,也是从80年代初新闻学界一开始研究新闻职业道德问题至今一直持续关注的一个点。当然,随着不同时期新闻失实形式的不断变化,研究的认识和结论也在不断地更新。就内容来看,对新闻失实的研究主要围绕失实的表现、失实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失实等层面来展开;从目前来看,不同层面的研究论文数量都很庞大,所获得的认识和具体内容也较为系统、深入。从研究成果的形态和类型来看,也相当丰富和多样,有新闻理论著作中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有研究论文中就某一认识视点所做的深度分析与论述,也有大量来自业界的对某些失实个案的解剖和反思。

2.“有偿新闻”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有偿新闻”在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中也占有很大比重。与“有偿新闻”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偿新闻”的成因、后果及如何防治等方面。

关于“有偿新闻”的成因,研究者的观点较为统一,普遍认为,“有偿新闻”的成因主要分为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从主观看,新闻工作者社会良知的丧失,对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追逐是重要原因。①从客观因素看,市场化背景下形成的新闻产品市场交易的不规范,为“有偿新闻”的出现提供了机制和土壤;企业或其他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宣传需求,则为“有偿新闻”提供了买方市场。

关于如何防治“有偿新闻”,研究者主要围绕“自律”、“领导”、“监督”、“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对策。从近年的研究来看,加强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律,似乎受到更多人的强调。如有学者认为,无论是监督、评议还是惩罚,起到的无非是一种修枝剪叶的功效,只有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才是从根做起,才能夯实新闻职业道德理念的根基。②当然,也有学者提出通过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待遇的方法来杜绝“有偿新闻”。③

3.新闻炒作、新闻媚俗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90年代以来,新闻炒作与媚俗之风盛行。一些媒体迎合人们的低级趣味,一味媚俗,大肆炒作,引起许多社会公众的反感。新闻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问题的关注。

新闻炒作与媚俗和新闻职业道德的联系在于:首先,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是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的原因之一;其次,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减少和避免新闻炒作与新闻媚俗的重要条件。一些对新闻炒作与媚俗问题的研究者正是由此出发对新闻新闻炒作与媚俗问题进行强调和关注的。

4.典型案例与新闻职业道德研究

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常以新闻界发生的某些违反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某些案例,呈现新闻职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对策。这类研究的路径一般是:案例介绍引出新闻道德缺失话题,然后就新闻道德问题的相关内容、对策进行论述。

如,著名的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就曾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引发了许多研究文章。另外,“茶水发炎”事件、“杨丽娟事件”等也都曾引起众多学者由此出发对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有学者指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和职业良知的记者,必须做到:绝不有意编造虚假新闻,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一条最基本的道德底线。④

5.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职业道德关系研究

从新闻专业主义切入来研究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是近年新闻职业道德研究出现的一个重要特点。围绕二者间的关联,有学者指出:新闻专业主义从本质上说,至少包含三方面的理念: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业准则。⑤还有学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中的媒体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使命和社会责任应该对应着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职责和职业权利;同样,新闻专业主义中的行为准则和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利益也密切相关,新闻从业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行业准则前提下,才能够获得其应有的职业利益,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尊重。因此,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新闻成为一项专业的必要条件。同时,新闻职业道德也对新闻专业主义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⑥另外一些学者把新闻专业主义视为解决新闻职业道德缺失问题的治本之策。如陈力丹认为,通过长期的新闻专业主义教育,内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角色,是解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长远之计。⑦

6.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关系研究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一个涉及新闻自律,一个涉及新闻他律,两者密不可分,故研究新闻职业道德必然要涉及新闻法制问题。在这方面,一个基本的认识是,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新闻职业道德为新闻法规提供存在的价值基础,对新闻法规具有多方面补充;反过来,新闻法规又可以保障新闻道德规则的实施。⑧从现有研究看,学界往往是将自律和他律同时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来看待的。如有研究者就强调:新闻传媒职业道德建设一要靠他律,二要靠自律。⑨

7.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措施研究

研究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措施者也不少,取得的认识也较为多样。如有研究者强调,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自律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健全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的机制;三是完善和加强有关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制度等。⑩另有研究者则提出,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应当促使新闻职业道德内化;促使宏观管理和调控体制良性整合;优化新闻职业道德的外部监督体系;提升社会公共道德水准和道德判断力,铲除违背职业道德的社会土壤等。11

8.外国新闻职业道德状况研究

对外国新闻职业道德的介绍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关研究视角和内容主要分为这样几类:

(1)美国新闻职业道德状况研究。这方面研究相当多,有些研究也较深入。如关岩德的《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简况》一文,对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的情况作了较全面、深入的介绍,具体涉及到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美国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美国新闻行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如新闻评议会、媒介内部专职督察员或道德顾问的设置、新闻评价活动)等;另外还介绍了美国新闻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12

(2)各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比较研究。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陈中原的《形象与信誉的基石——81个国家(地区)、7个国际组织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初步比较分析》。该文从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出现时间、价值标准、新闻生命、采写原则、版面安排等五个方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了各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共性和个性。13

(3)中外新闻职业道德状况比较研究。此类研究的路径一般是先介绍西方新闻自律情况,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做说明。以肖志峰《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一文为例,文章首先介绍了西方新闻职业道德发展的历程,然后转向西方新闻自律发展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启示的探讨。14

9.网络媒体职业道德研究

网络媒体职业道德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给新闻职业道德带来的影响和网络环境中的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就第一方面的研究来看,很多人的认识已经比较明确,如认识到网络媒体在真实性、抄袭、把关人缺失、新闻保密、隐私权等方面都更有可能出现诸多问题。15就对网络新闻职业道德要求的研究看,研究者多从强化职业责任和自我约束能力、依靠自律原则规范从业者的行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等方面进行强调。16可以看出,目前这方面研究的层次还比较浅,主要停留在传统职业道德理论与网络传播特点的机械对照与分析层面。

三、小结

综观近年来有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认识:

1、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涉及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因此对其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从现有研究成果看,研究成绩总体来看是不错的。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也获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而且,研究视野比较开阔,涉及面比较广,研究内容也比较深入。在新的研究视角的开拓方面,研究者也较为注意。如近年来,新闻伦理学、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自律等新的研究视角被不断开掘出来。

3、从现有研究来看,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有关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出现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中前后逻辑与可行性分析的缺失。具体来说:在成因分析方面,大多着重于原因的说明,而缺乏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的论证和分析;在涉及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后果时,偏重于情绪性的宣泄和简单层次的描述,且理论视野较为狭窄;在对策研究方面,学界提出的种种对策往往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持,也缺乏可操作性,多为自说自话和拍脑袋的产物。当然,这些问题已经获得了一些学者的重视。

注释

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6期。

胡忠青:《西方新闻自律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启示》,《今传媒》,2006年第6期。

曾凡斌:《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重构》,《视听界》,2005年第3期。

郑保卫:《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8期。

陆晔,潘中党:《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台),2002年第4期。

景刚:《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当代传播》,2004年第4期。

陈力丹:《新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3期。

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马秋枫,张晋升,王天权:《论广东新闻传媒职业道德的他律与自律》,《暨南学报》,2005年第5期。

周宗杰:《简论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时空》2007年第2期。

陈敏:《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关键性因素分析》,《新闻界》2006年第1期。

关岩德:《美国新闻道德建设简况》,《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1期。

陈中原:《形象与信誉的基石——81个国家(地区)、7个国际组织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初步比较分析》,《新闻记者》2001年第11期。

肖志峰:《西方新闻自律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镜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郑瑜:《互联网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影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方玲玲:《试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篇4

一、法律职业道德的内涵

在目前的法律职业研究中,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职业道德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概念,且通常被作为同一个概念使用。当然,也有学者将二者加以区别。例如,有人认为,法律职业道德的含义包括了职业行为规范、道德品质和调整法律工作中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因此其含义要广于法律职业伦理(沈忠俊1999:18);也有人将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职业道德从实质层面和主观层面予以区分。处于实质层面的属于伦理问题,即究竟应做什么和不得做什么?处于主观层面的属于道德问题,即对某种行为内容的态度、心理准备、心情、动机等。所以,关于法律职业人当为或不当为之基准是职业伦理;关于法律职业人就法律职业伦理内容所产生的态度、心情、动机等即为法律职业道德的问题(孙笑侠2001:15)。

我们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可以将法律职业道德分解为两个层面,即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职业者个体的道德品性。前者反映了法律职业伦理关系的规范性的要求,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后者是伦理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选择、道德品性,是人遵循为人之道所引起的收获、体验,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

法律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法律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反映法律职业伦理关系并规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道德准则。法律职业准则是与法律活动的职业化相伴而生的。任何职业,因其是人们长期所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社会活动,有着独特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因此形成了特殊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正如韦伯(1998:68)所说:“近代官吏团体已发展成一支专业劳动力,经过长期的预备性训练后有专长。并且近代官僚集团出于廉洁正派考虑,发展出一种高度的身份荣誉意识,若是没有这种意识,可怕的腐败和丑陋的市侩习气,将给这个团体造成致命的威胁。没有这种廉洁正派,甚至国家机构纯粹技术性的功能也会受到威胁。”法律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以法律为专门业务和职责指向的特殊社会活动。它要求法律职业者具有独立的地位和崇高的威信,不受外部力量的干扰。但是,法律职业机构的独立并不意味着职业者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决定案件,它要受制于一套客观规范的制约,法律职业道德准则便是其中之一。法律职业道德从内部维护着法律职业的良好地位与尊严。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将这种职业伦理关系以明文道德准则的形式体现出来,有人将其称为“道德制度性约束”(曹刚2001:142)。如美国1887年亚拉巴马律师法典、1969年美国律师协会制定的《律师职业道德准则》和美国律师协会通过的《律师职业责任法典》等。我国近几年也陆续出台了类似的伦理规范要求,200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就是其中之一。

法律职业者个体的道德品性是在履行其职责的活动中对法律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化和遵循,集中表现为个人的观念情操和品质境界。当代的伦理学一般把道德品质概括为知识、意志和行为的统一体。具体来说,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五个方面构成。道德认识主要指人们对个人同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以及对一定社会用以调解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了解和掌握;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倾慕或鄙夷、爱好或憎恶等情绪态度;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克服困难、障碍而作行为抉择的努力和坚持精神;道德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原则的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表现为道德语言、道德行动和道德习惯。(罗国杰1985:356-358)法律职业道德也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品性。

二、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道德意义的争辩

关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道德的关系,其实就是法律职业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看,法律职业道德作为规制法律职业者的准则属于伦理知识,因而是可教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或智慧,知识可教,故美德可教。(朱小蔓2000:24)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法学院都开设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传授法律职业伦理知识。在这方面几乎不存在争论。

另一方面,从职业道德品性的角度看,关于其是否可教的问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在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上,英国哲学家赖尔认为,美德学习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其核心是态度学习。普通的知识通过口授式教学可以学到,普通的技能通过训练式教学可以学到,但这两种教的形式都不足以使人学到普通的美德。美德只能通过“道德榜样”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学习。赖尔认为,即使滥用“教师”一词,也不能把他们看成是美德的“教师”。他们是年轻人的道德榜样,却不是年轻人的“道德教师”。总之,在赖尔看来,美德是人间接地受道德榜样渗透道德影响、向道德榜样自觉学习的结果,而不是通过教师直接教育的结果。(朱小蔓2000:31)

关于法学教育对于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的争辩,主要是针对道德品性这一问题而展开的。对此,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怀疑的观点,另一种是肯定的观点。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在法学院的学习经历和特殊的道德规范课程能否对学生的道德品性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怀疑论

持怀疑观点的人根据经验证据(通过测试)认为,无论是第一学年的法律实践,还是一学期的、独立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都没有影响。(杨欣欣2002:180)波斯纳(2001)曾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校园道德教育的疑问,并提出以下几个证据支持自己观点:

第一个证据是道德家和他们的学生似乎并不比其他受教育的人——如科学家,甚或是律师和经济学家——行为更为道德。也许我们就不应当指望哪怕是最好的道德哲学家讲道德;也许只有那些为自己行为与道德法典有差距而感到困扰的人才会为道德哲学所吸引。但这一点不适用于大多数注册道德哲学课程的本科生。

第二个证据是道德哲学家非常渴望将其教学工作量降到最低限。他们更喜欢写作一些只是相互阅读的论文,而不是要改善下一代人的道德。他们或者追求职业声名,或者暗地里不相信道德哲学可以改进道德,或者两点都占了。

第三个证据是在精英法律教育过程中法律专业学生的转变。许多法律学生来到法学院时都充满理想主义,决定要抵制到大公司从业的诱惑。他们接受了法学教授——其中许多人都认为法律和道德是相互渗透的——理性化教育。然而,等到毕业时,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去为大型法律事务所工作了,他们的理想远不是为教授的理性化教育强化了,而是受到遏制,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已经被物质性制约打碎了。有这样的例证,在哈佛法学院有多达70%的一年级的学生表示渴望从事公益法律,而到了第三年,这个数字就降到了2%.这部分真正的、实践的理想主义者,在最好的法学院的新近的毕业生中非常少,尽管法学院的课程渗透了校园道德论。

(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肯定论

持肯定观点的人即持亚里士多德学派观点的人认为,道德和美德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的。“成年人主要通过从事有道德的、体验角色的活动获得美德。他们认为,学生从进入法学院的第一天起开始逐渐拥有与自身角色相关的道德……法学院在这方面将对学生的道德水平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法律职业道德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尽可能地进行道德教育,或至少应当降低不道德行为发生的频率。”(杨欣欣2002:180、183)虽然道德哲学教学对道德行为甚或道德信仰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它增加了学生的道德敏感,并因此使他们毕业后遇到任何道德两难时都能想清楚。由于对道德争议变得更敏感了,并且更有技术解决这些争议了,因此大学毕业生的行为就会更道德。(波斯纳2001:85)为了拥有美德,必须做道德的事。(最好在一个道德教师的指导下)一个人不能通过独自学习在道德上获得发展。道德的律师行为有可能产生于学术环境中,而不是律师事务所。(杨欣欣2002:183)

另外,关于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道德的价值问题,还有一种价值中立的观点。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克曾经以一种有趣、率直、无助但同时又充满希望的感情说过,虽然许多法学院说他们无法教授道德品质,但他们必须教,因为没有其他人能教。(杨欣欣2002:183)

三、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道德意义之我见

在对待法学教育的法律职业道德意义方面,我们认为,应区分“教”的不同的语义。

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对于什么是教,用法不尽相同。教的一种用法是表示成功地做某事即使人学会;另一种用法是表示努力的意向,即试图使人学会但未必使人学会。前者是成功性的用法(successuse),后者是意向性用法(intentionaluse)。(i.Scheffler1960:42-43、60、69)根据以上分析,如果不考虑教的结果,只从意向性意义上理解教,则道德是可教的,既可用口授的方式教,也可用示范、训练的方式教;既可直接教,也可在教授知识和技能中间接地教。但是,如果必须考虑教的结果,从成功的意义上理解教,以教会作为可教的标准,道德的可教性就会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果从意向之教的角度来探讨法学教育对于法律职业道德的价值,无疑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尽可以通过法学教育的途径来实现。(朱小蔓2000:45)如果从成功之教的角度来探讨法学教育对于法律职业道德的价值,即考虑教的结果,法律职业道德的可教性就无疑会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在法学教育对于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方面,我们认为,法学教育不应只是传授知识和专门的技术,它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如果法律仍旧是一项职业的话,必须采取一些手段向学生灌输责任和义务的意识,这是一种职业的精髓。”(Sidneyp.Simpson1936:1068、1070)应当说,“重塑道德感的希望主要在法学院”。(杨欣欣2002:200)

从意向之教的角度上说,法学教育可以直接地教;从成功之教的角度上说,法学教育可以间接地的教。尽管在法学教育中道德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困境,但这不是放弃、轻视道德教育的理由。法学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院校或机构能胜任这项工作。道德可教信念之所以成立,有其理性的基础:一是因为知识可教,而知识可以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以理性,而理性恰恰是现代道德生活的基本精神;二是因为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可以间接地渗透道德影响。道德可以间接地教。(朱小蔓2000:49)更为重要的是,法律这种实践理性的教学还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亲身体验法律职业实践的机会,这就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机制。

(一)设置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法律职业道德对法律职业的重要意义决定了法学教育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同时,从广义上说,法律职业道德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和准则也属于知识范畴,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逻辑和评价标准,这又决定了法学教育可以通过课程设置的方式实现伦理知识的直接授受,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美国是很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国家。早在19世纪90年代,美国法学院就已经开设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到1915年,81所法学院中有57所开设了法律道德规范课程,这些课由法官或著名律师讲授,并且用各种规则、沙斯伍德法官的著作或职业道德规范委员会的报告作为教材。”(杨欣欣2002:172)但在当时这些课程通常是低学分的或者不作评分的选修课,因此没有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由于美国的水门事件将很多律师牵连到不道德和违法行为中以后,律师协会和法学院才采取行动改革法学院中的道德教育。(DeborahRhode1992:36-39)美国律师协会于1974年强制要求法学院进行法律职责和责任模拟的教育,为此各州在律师协会的准入考试中增加了道德考试科目,最终使得各个法学院都将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程。

学生对法律职业伦理知识的掌握是实现对学生道德品格教育的前提。只有学生了解法律职业道德准则,把握法律职业活动的是非评价标准,才可能将其转化为内心信念,并落实在行动上。

在我国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20世纪初近代法学教育刚刚兴起的时期,一些学者受西方思想影响,已经开始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孙晓楼、杨兆龙、丘汉平、燕树棠等学者都对法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做出过深刻的论述。(孙晓楼1997:32、164、149、154)孙晓楼在为东吴大学设计的新课程表中,将法律伦理课作为2学分的必修课。1933年东吴大学法学院的课程编制将法律伦理学作为2学分的选修课。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去“文革”期间法学教育被撤销之外,一直到1999年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仍很不够。从课程的设置来看,在1999年以前的法学教育中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教育,没有关于“法律职业道德”、“司法伦理”等类似的课程。在律师资格考试中加入了“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科目,但律考的内容仅停留在1996年颁布的《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规范》的介绍上,还谈不上是一门系统的学科。1999年出台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第一次将“法律职业伦理”作为一门课程来要求。但从法学本科的课程设置来看,法律职业道德课程还是缺失的。尽管传统上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也开有思想道德教育课,但其内容多集中于公众道德和政治素质的要求,法律职业伦理的特定性和特殊性被无声地淹没了。而且由于教育方法的不当,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

随着法律职业化的全面展开,法律职业道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法学教育要发挥其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首要的任务就是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篇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原因分析基本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在社会的广泛应用,使得思想道德建设遭遇到了重大的挑战,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其他在校学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总体水平较低。在网络社会环境下,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成为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现实课题。现实社会的发展表明,网络需要道德,网民需要德育。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触网状况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由于受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招生压力大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状况不乐观,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较低。有基于此,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有着与其他学校不同的状况特点。

1.触网时间长,使用移动网络上网的学生较多。从触网时间来看,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开始接触网络,认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为主,74%的学生认为上网是自己的需要。从移动网络使用的状况来看,80%的被调查学生使用过移动网络服务。

2.网络痴迷程度比较严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10%的学生在上网时无法自我约束,控制自己。

3.上网浏览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聊天、玩游戏、查资料、看新闻等。其中,以聊天、玩游戏为主。调查表明,上网聊天为主的占28%,玩游戏的占34%,查资料的占16%,看新闻的占12%。综上,以聊天、玩游戏为主的学生占了72%。

二、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

根据以上的跟踪调查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触网越长,网络痴迷程度越大,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越多,与社会主流思想道德规范偏差越大。

1.从行为习惯方面来看,尽管绝大多数学生在诚信、纪律性、文明礼貌方面都表现较好,但根据我们的日常观察,不少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使用网络粗言秽语的行为。且根据问卷调查表明,35%的学生有因上网而撒谎的行为,有16%的学生有因上网而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暴力斗殴行为蔓延,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聚众斗殴行为较为突出,尽管在我们的抽样调查中,80%以上的学生认为网络中的思想行为与现实中的思想行为不会相互影响,但近期网络视频中频频出现的学生斗殴片段,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调查结果表明,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的行为习惯并不容乐观。

2.从理想方面来看,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中,尤其是网络痴迷学生中,由于长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往往缺乏理想追求,或是把脱离实际、虚构出来的生活幻想当作理想目标去追求。这一群体的学生无法弄清生活理想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没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作出任何规划。问卷调查表明,在触网学生中,34%的学生在上网时以游戏为主,这一群体的学生在学校经常表现出不关心学业、不注重技能学习的倾向。

3.从集体主义观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经常表现出集体意识淡薄的行为,不关心集体,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和朋友的小圈子,个人主义倾向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小团体行为倾向,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经常三五成群地一起上网、活动;不关心、不乐意参加班级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但在网络热点出现时,在强大的网络舆论的影响下,触网学生却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集体主义情怀,可谓“一呼百应”。据我们的问卷调查表明,80%的学生会通过网络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4.从爱国主义方面来看,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往往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民族振兴意识,民族价值观迷茫。从民族国家观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特别是在全球化趋同的观念影响之下,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西化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应有的民族特质,对国家民族知之甚少。从民族振兴意识来看,在网络时代,由于触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非判断能力水平较低,受到“黄色”诱惑、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讲奉献的少,追求实惠和物质利益的现象多了。从民族价值观来看,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上网内容以网络游戏居多,而网络游戏中充斥着种族歧视、宗教仇恨、暴力凶杀和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取向,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使得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民族精神与文化上呈现出不稳定、无中心、多样化的状态。

三、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在德育理论、德育手段、方法、技术等方面落后与社会发展,缺乏针对性,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差。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还处于传统德育教育模式阶段,德育教育以课堂理论灌输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尽管德育教育开始注重现实生活的行为教化,在交往手段不丰富和交往范围狭小的前提下,教育效果尚显苍白。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德育教育内容却相对稳定,形式却比较死板,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滞后性”。我们主要依靠《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等课程,内容上条条框框,理论抽象难懂,教学形式不灵活。随着网络技术,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交往范围急剧扩大,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已经多元化,学生的需求多元化,我们却以单一的课堂教学来应对多元化的现实社会,由此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所坚守的这种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实效锐降。

2.缺乏网络德育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进一步被放大。

我们倡导网络德育,其目的是探讨网络环境形式下,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网络德育德育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德育工作要深入到网络中去,要“入网”,占领网络阵地。二是指德育工作要利用网络的优势,以此为手段,实现数字化教育,进一步体现为一系列网络德育活动,网络的社会本质是我们实施网络德育的社会基础。网络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另一种生存方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新生活,现代社会可称之为网络社会,思想道德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德育教育也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在教育模式、教学手段、方法技术方面,与社会发展同步。但是当前的德育教育还在坚守着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内容上,无论是网络法制规范,还是网络道德规范都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绝大多数处于空白状态,德育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在信息来源无国界的状况下,各种腐朽思想更容易对触网学生进行腐蚀,使其不良的思想道德行为进一步放大。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的人格特质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思想道德偏差较大,存在的问题较多,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兴趣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兴趣相当广泛,但缺乏中心。有说喜欢就喜欢,说放弃就放弃的特点,主要的兴趣焦点没有放在学业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上。而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从众心理明显,好奇心突出,他们都喜欢时尚,乐意接受新鲜事物,基本上趋于社会流行什么就追踪什么的状况,学生中的追星行为、追新行为比较明显。网络游戏正是以其“新”、“奇”和“刺激”俘虏了学生,使其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从自制力方面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我们经常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到学生偷偷地利用手机上网玩游戏和聊天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晚上流连于网吧,而在课堂上睡觉的现象。从人际交往模式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小团体主义倾向和地方主义倾向,学生中的群体行为较为明显,显示出明显的群体性。

四、解决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基本对策

1.加大德育教育改革力度,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探索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特点的德育教学模式。首先,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确立为“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操守,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定得过于高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处于窘迫的状态,德育教学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以此为目标,能够体现德育目标“亲”、“近”、“短”、“小”的特点,体现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其次,在德育教学内容上,突出《法律知识》、《职业指导》的重要地位,以及注重德育教学内容的灵活多变性,及时把社会热点问题和网络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不应固守教材。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沿着社会主流方向发展。在教学手段上,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学生德育评估上,应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把定量和定性有机结合起来。

2)进一步探索生活化德育教育体系,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道德训练过程就像人们学习技艺一样,是经过多次重复练习而学会的”。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由于实行公正,而变成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成节制、勇敢的人。”可见,在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注重实践在道德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德育教育不是理论教学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它更需要人们在生活中践行。德育教育生活化是德育教育的路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强调以“实践”为特征,以“活动”为形式,寓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注重学科渗透德育的效用,积极推进学科渗透。

2.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教育体系。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团体,参与社会活动。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的道德训练也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进行的,参与社会活动,尤其是大型的社会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观念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例如,2008年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包括学生积极参与的网上传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其效果是普通的课堂教学远远无法达到的。

2)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联系,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触网学生思想道德问题比较严重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农村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触网的状况较为严重,其思想道德状况也令人担忧。这种状况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着直接关系。由于这部分学生在家庭中缺乏父母的关爱,父母与他们缺乏沟通交流,他们渴望与人交流、沟通,渴望把自己的苦闷、烦恼发泄出来,而网络这一虚拟的场合恰好满足了他们这一愿望。他们可以以不同的身份在网上聊天、交往。在网上,他们可以找到很多与自己行为和想法相似的“伙伴”,这使他们对网络有一种归属感和依赖感。据调查表明,当学生有烦恼时,42%的学生会找同学解决,30%的学生找网友,24%的学生找家长,只有2%的学生找老师。

3.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构建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德育体系。

1)构建班级网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班级网页上通过图片等形式表彰学生良好行为,暴露、批评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班级在各种活动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建设家校通体系,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家校通体系,拉近学校与家长的距离,及时反映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同时还可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给家长,提高家长教育管理自己子女的水平。

3)建设校园网上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对学生,特别是触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的网络人格。网上心理咨询的优势在于咨询者与咨询人员是非面对面的、匿名的,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不加掩饰,完全暴露其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咨询的实效,也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材料,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4)构建学校网络职业指导工作室,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树立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理想。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角色技能”。建立学校网络职业指导工作室,能够引导学生注重技能培养,突出技能特长,注意职业岗位分析,然后求职,以达到稳定就业的目的,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5)加强德育教育手段现代化建设,建设网上德育园地,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及时疏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怀。近年,各种社会热点问题都首先在网络媒体出现,如“艳照门”事件、“范跑跑”事件,等等,由于教育手段的落后,我们都无法及时介入,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根本无法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现代德育在德育理论、德育手段、方法、技术等方面也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革。适应社会的要求,构建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德育体系是我们解决中等职业学校触网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志宏,秦宣主编.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刘尚明,李广东.校网络德育提出的背景分析.思想政治教育,2008,(1).

[3]孟静雅.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点.思想政治教育,2008,(1).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篇6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滑坡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人待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2)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修养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滑坡现象

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道德修养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然而,由于部分教师思想不端正,滥用自己所拥有的对学生的教化权利、漠视国家的法律,教师队伍中违反法律的事件时有发生,众多违法违规的事件不断在本应是纯洁友爱的中小学校园里发生并被媒体揭露出来。例如:教师虐待学生现象。有的学生仅仅因为一点点轻微的过失,就会遭到教师的严重处罚。强迫学生互相扇耳光;用小刀刮脸;在脸上刺字;撕裂学生耳朵;教师性犯罪现象,教师猥亵小学生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4]。

综合报道,仅2012一年,就有北京海淀3岁幼儿被教师扎伤生殖器、上海杨浦女童下体被教师塞豆粒、杭州教师用紫外线灯惩戒孩子、浙江温岭幼儿园女教师提起幼儿双耳等多起体罚学生的事件发生。这些行为不仅是违反职业道德的问题,更是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的问题;侵害学生受教育权。

现实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甚至违法的事例种类很多,这里仅是列举出若干种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但是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师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师德建设的任重道远。

三、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的原因

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究其原因,有着它深刻的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大量的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是外在的社会问题引起的,也有内在的教师自身修养的原因,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推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滑坡,而且难以彻底解决。

1.社会问题: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新时期下的市场经济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既有积

极效应也有负面效应。正面效应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催生了人们的主体意识,法制意识和效率意识等。同时,市场经济的开放、逐利和竞争特征对师德观念和师德行为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消极影响。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也伴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身处不成熟市场经济下的中小学教师受不正当竞争观念的误导,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也成为一些人心安理得的事情。如:有偿补课,将过去的一种充满奉献精神的行为演变为谋利之道;将课堂中该讲的内容不讲,而留到自己开办的辅导班上讲,迫使学生花钱参加辅导班;同事间将所谓的“竞争”功利化,互相诋毁、拆台、破坏教师集体的团结合作。

2.教师自身的修养的原因

教师不当行为、违法行为除了与社会大环境有关,还与教师自身的修养有直接关系。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走上了教师这一岗位,就应该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而现实中一些教师缺少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主动修养的意识,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缺少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和热爱,缺少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主要依靠个人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这一过程是一个由他律逐渐走向自律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发展、升华,关键在于自觉进行的道德修养。外在的教师道德教育是道德发展的条件,自觉主动的道德修养才是道德发展的根本。

四、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1.依靠法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已颁布了教育发展纲要、教育法、教师法和一系列的教育法规、决定,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学法、懂法,守法,依法执教。使法律成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一种手段。用我国颁布的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进一步掌握党的教育方针,深刻领会“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使教师更好地树立教书育人光荣,师德高尚光荣的思想。因此,具有高度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丰富的法律知识,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健康心理

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控制的,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行为,所以教师应十分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如:心胸狭隘、自私自利、自我封闭、过于敏感等。另外,一些教师的身体健康原因也会导致心理上情绪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会引起很大的危害,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努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加强师德建设就是争取学校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时期也要求教师调整职业道德观念,真正把崇高的师德贯彻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谢兰荣.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主题与制度保障[J].中国德育,2007(9).

[2]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

[3]曾庆芳.刍议师德教育的缺失与以策[J].社科纵横,2009(2).

[4]李剑军.论教师的道德“两难”问题[J].现代教育论丛,2009(3).

[5]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傅维利.师德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7]任顺元.师德概论[m].杭州: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黄正平,刘守旗.教师职业道德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篇7

关键词:职业道德危机;认知与反应;择业倾向;会计专业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受到公众与媒体的广泛关注。例如史上十大会计职业道德事件,是会计行业经历了历史上最深刻的行业道德危机。在2011年奥林巴斯公司曝出高达18亿的假账之后,2015年7月东芝集团也被媒体曝光,连续七年造假,震惊日本企业界。国内早在2001年,朱镕基就为国家会计学院题了不做假账的校训。不幸的是财务造假事件还在继续上演,中国证监会(SeC)2015年12月调查结果显示,中科云网2012年年度财务报告中违规确认加盟费收入、违规确认股权收购合并日前收益,2014年第一季度提前确认收入0.3亿元,利润总额0.16亿元。四川监管局2013年11月的调查结果显示,阳煤化工通过多份虚假合同违规多计收入约42亿元。2016年1月据媒体报道,金亚科技自查报告披露的2014年度九大财务指标合计调整金额接近12亿元,令投资者震惊。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1)调查方法。为了解会计职业道德事件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影响,本次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以期获得相关数据资料。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借鉴以往的分类观点,并基于对本校4个年级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小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认识的认知与反应,及其对涉事人员的评价和择业计划;然后经两名专家对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并以本校会计类学生为对象,开展小范围试调查,再对初始问卷进行修订并形成最终调查问卷,开展正式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包括四大类问题:会计职业道德认知题及相关信息(共16题),择业倾向变化题(共4题),道德取向与行为题(来自Forsyth(1980),共20题),以及学生相关信息题(共4题)。道德取向与行为,采用Forsyth(1980)提出的道德标准的定位调查表(epQ),即用来评估一个人的道德取向或道德观。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本文采用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清晰地了解、分析会计职业道德认识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对不同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并检测其影响差异,检测不同因素对学生择业倾向影响是否具有显著差异。(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了江苏众高校的会计专业大学生,包括大学一至四年级共四个年级,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了调查对象,共计443名,共发放问卷443份,收回427份,其中有效问卷405份,有效收回率为91.4%,获得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在有效问卷中,男女生比例为:女生有289人,占71.4%;男生有116人,占28.6%。年级构成:大学一年级有123人,占30.5%;大学二年级有119人,占28.6%;大学三年级有99人,占24.4%;大学四年级有67人,占16.5%。从性别、年级上看,样本都比较符合当前会计专业学生整体实际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者对会计职业道德认识及相关信息的了解与认知。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答对65%以上会计职业道德认识的相关问题,其中被调查者答对会计职业道德认识问题数量的均值为3.92。405人中能够全部正确答对6题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有196名学生,即占48.89%。405名学生中能够正确答对46题会计职业道德认识问题的有278名,即占68.67%。可见,会计专业大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比较了解,对职业道德问题有着一定的认知。(2)被调查者对涉及会计职业道德认识人员意见及其择业倾向的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认识中的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意见是不同的(独立样本t检验,p<0.012)。学生对涉事会计人员意见分的均值是0.28,与此同时对会计职业道德认识公司管理人员意见分的均值是0.78,即会计专业的学生对涉事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人员的评价是负面、消极的,其中学生对涉事管理人员的评价更低。我们还发现,学生对涉事的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评价也是不同的(独立样本t检验p<0.031),但对审计人员的评价高于涉事公司的管理人员。这一结果表明,会计专业的学生将会计人员的不道德工作错误转嫁给了其他人。这也可能是学生意识到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的是该公司的负责人(管理人员),而非该公司的会计人员。此外,从表2中可以看出会计职业道德认识使得学生对从事会计工作兴趣有所增强(均值=0.15)。相比之下,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从事审计工作表现出了较低的兴趣(均值=0.05)。另一方面,学生对在上市公司谋职的兴趣与会计师事务所谋职的兴趣也是不同的(独立样本t检验p<0.041)。学生对在会计师事务所谋职的兴趣较低(均值=0.16),学生认为会计事务所应对会计道德危机事件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学生对在上市公司谋职的兴趣并没有受到影响(均值=0.03),这与前文发现的,学生意识到公司管理人员对财务报表负责,是一致的。

四、结论与启示

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企业财务报告披露制度,强化对会计事务所执业检查,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披露质量的监管,严惩涉事相关人员。建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促使会计从业人员重视会计职业道德,表彰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先进个人,树立职业榜样。作为未来会计行业的主力军,引导和培养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高校应积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结合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主题辩论等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了解不同学生职业道德观差异的原因,分析不同因素对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程度,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规划职业发展。通过相关主题报道、学校相关学习,学生自己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会计职业道德事件,了解、分析发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因及其本质,加强职业道德意识,明确自己的择业方向。树立诚信意识,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寻求职业规划指导,理解会计工作的社会价值,认识到人失信无法立足于社会,企业失信必将会被市场所淘汰。

参考文献

1.修新路,宋家顺.财经院校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05).

2.王兴琼.旅游专业学生的填报动因对其学习效果和择业倾向的影响实证.旅游学刊,2011(04).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篇8

【关键词】会计专业技能职业道德

会计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目前的会计就业市场也面临着较大压力,其中在面试中经常会碰到类似于“你认为会计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哪个更重要的?”的问题。竞聘者往往承认两者都很重要,但忽略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会计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特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一般职业道德都会规范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从职业道德的概念上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的职业关系中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一般来说我们常用的大都是狭义的职业道德,但是就现在的经济发展对经济参与人员的要求来看仅仅依靠狭义的职业道德对从业人员进行约束很难满足发展要求。因此,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基于广义的职业道德概念的。

任何一种职业道德都是经过长期的职业活动实践逐渐形成和规范的,会计职业道德也不例外,据有关会计史学家资料表示,早在西周就已经存在类似于今日会计的官员了,名为“司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职业的相关领域与职业活动也在不断扩大,尽管在各朝各代对会计的职业要求都有所规范,但是真正能在法律法规中见到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还是出现在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检发会计法训令》中类似于“会计人员非根据合法之原始凭证,不得造具记账凭证,非根据合法之记账凭证不得记账”,“……应使之更正,不更正者,应拒绝之,并报告该机关主管长官”的规定还是很多的。新中国成立后,从《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然后又通过《注册会计师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等法律法规来进一步约束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以下的主要内容。恪尽职守,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把会计的管理只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会计的工作抱有极大的热忱,主动积极学习掌握新的会计管理知识,钻研会计业务。改变传统的消极被动的记账、算账、报账的观念,积极协助领导解决经营管理的问题和困难,参与到管理中去。遵纪守法,如实核算,严格地做到核算与监督的职能,同时还应该大胆的改革提高效率,促进会计的发展。

二、会计专业技能

职业技能,又称为职业能力,常见的定义为人们进行职业活动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是必须能够承担所从事的职业的职业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责任的能力。不同的职业自然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就会计这一职业来说,首先应该是最基本的是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的账务处理,同时还包括理论水平的不断学习、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搜索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等。

根据我国现在的会计职业从业技能要求来看,会计的主要技能包括珠算、点钞鉴别假钞、小键盘录入、会计实务,会计软件应用等技能。虽然很多技能比较陈旧简单,但都是会计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技能。会计实务要求准确运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记账、算账、用账、报账,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凭证汇总装订,活页账簿整理、装订,其他会计档案整理、归档等,随着现在技术的发展,会计软件应用成为了一项新的会计技能。

在过去的会计史中,会计人员拥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方面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就足以应付各方面的需要,而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会计人员必须融合专业技术于现代化软件之中才能得到并保持竞争优势。不只如此,尤其是在经济利益不断驱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会计人员诚信缺失严重,诚信事件频出的时代,社会呼吁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以上方面,总之,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于会计工作者专业技能的提高无疑是一巨大的挑战。

三、两者的关系

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会计职业道德从严格定义上来说是不同的,但是从实践的层面上讲同时又是相辅相成,互相包含,不可割裂的。

职业道德不仅要有职业之“道”还要有职业之“德”。我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忽略了“道”,单单看“德”显然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现在的“德”中对“道”也有很多要求。朱基曾对会计提出过“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要求,可以认为这四句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框架。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想达到这四句的要求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同时在会计准则中也对专业技能有很多要求。可见“德”中有“道”。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道”之不存,“德”将焉附。我们所说的会计职业技能,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会计人员操作层面上的职业技能;二是会计职业道德。其中的会计人员操作层面上的职业技能前文已经有所叙述,其中的职业道德则更偏重于对会计工作的态度,工作作风,对道德冲突的正确解决等问题。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和核心,同时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保证,没有娴熟的会计技能,再好的个人道德品行,也无法干好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2]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篇9

目前,从国内开展培训的情况看,不论是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职称的层次,还是技术工人岗位的不同分工,但从岗位培训的类型看,则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规范性的岗位培训;另一类是非规范性的岗位培训。这两类培训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因类型不同既有其共同点,又有其相异处。

1.规范性岗位培训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规范性岗位培训是指在已制定岗位规范的前提下,依据规范要求,对上岗前、转岗和已上岗任职但未达标的人员进行比较系统的上岗任职资格的培训。由于这种培训具有一次性(或分阶段)进行学习、考核、发证的特征,因此,较其它培训形式而言,其办班时间较长、办学形式较正规、系统。所以规范性岗位培训中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可通过教书育人途径,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采取系统政治课的形式,以系统灌输的方法进行。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前提下,通过正规的面授教育,对受培人员进行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这种职业道德教育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因素所决定。

①由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所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综合我国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来看,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鼓动、对话等基本形式。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领导垂范、环境影响、多渠道教育等基本形式。由于规范性岗位培训是企业职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正规和系统,并且办班时间、办学形式与其它培训形式相比较长,所以,可采取灌输的途径和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多渠道职业道德教育。

②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所决定。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共产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道德理想教育,职业责任教育,职业纪律教育三方面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帮助人们形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的必要条件。此外,还有许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以及法规、条例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上述内容,都应在规范性岗位培训中,按照岗位培训规范的要求,根据受培人员不同岗位的需要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水平的现状,有侧重、程度不同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③由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所决定。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着总的控制,因此,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改造人们的世界观。而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既是对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又是该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道德义务。职业道德的作用在于调节职业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帮助人们树立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并引导人们自觉地运用这种世界观作指导,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理论体现,是彻底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只有掌握了马列主义世界观,人们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斗争中最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群众是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列主义、思想的。马列主义、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从实践的意义上看,人民群众是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但,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态,就不是一般群众所能做到的。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只能从外面灌输进行。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无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灌输论”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提出来的。当时,俄国的机会主义者鼓吹工人运动“自发论”,不愿做艰苦的政治宣传工作。为了纠正这种偏向,列宁提出了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我们的思想教育中,同样也存在“自发论”的影响。有人认为,“灌输论”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治以前文化程度低的情况下是对的。现在工人阶级不仅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且文化程度也高了。尤其是企业中的中青年职工,都是从小时候起就开始接受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再对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瞎子戴眼镜———多一层”。所以,不需要坚持“灌输”了。这是“自发论”的变相形式。一个人思想觉悟的根本提高虽然是以文化程度的提高为前提的,而且我们也经常对广大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抵不住金钱的诱惑,利用手中的职权而走上贪污、受贿等犯罪道路的职工不是大有人在吗?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正面灌输的原则,对广大职工进行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政治理论教育。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看,虽然吸收了历史上劳动人民职业道德中许多合理成分和有益的东西,但它在本质上毕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反映,因而不可能因袭历史上已有的职业道德演变而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作为崭新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组成部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

④由市场经济发展中开展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新形势所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都迈向一个新台阶。这对教育工作既是难得的机会,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要把企业推向市场就必须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而企业要走向市场,要加速经营机制的转换,就必须打破“三铁”,实行人事、劳资制度等一系列的深入改革,转变各项运行机制。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工作实践中碰到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现状和职业素质不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这种内外环境变化的需求。企业实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必然产生一些富余人员。这些人不仅面临着待岗、转岗和上岗的“三岗”培训,而且在思想上可能产生一些消极对立的情绪,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矛盾和震荡。因此,必须采取系统灌输和过细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系统灌输中,针对一些职工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些模糊认识,深入进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政策的教育;针对部分职工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产生的“一切向钱看”的问题,系统地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针对富余人员中对立情绪大、“破罐子破摔”,易发生矛盾激化的问题,深入进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教育,开展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促进消极因素的转化。

2.非规范性岗位培训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非规范性岗位培训,又称之为适应性培训。这类培训是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已上岗任职的人员进行的非系统的、专项(或几项)培训。由于这种培训是滚动的、渐进的、应急的,经过培训和考核一般不需发证。因此,较其它培训形式而言,其办班时间较短,办学形式较为灵活多样。所以,这类培训中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可采取上专题政治课的形式,以因岗而宜、专题教育的方法进行。因岗而宜、专题教育,就是根据受培人员的岗位特点,针对其岗位思想政治水准要求和职业道德标准的需要,对受培人员进行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理论的专题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诸方面中的有关专题教育。非规范性岗位培训中采取因岗而宜、专题教育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除受规范性岗位培训中开展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些因素影响外,还由以下两方面因素所决定。

①由非规范性岗位培训的性质所决定。非规范性岗位性质是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对已上岗任职人员进行的非系统的专项(或几项)培训,且不需发证。这就决定了该类培训具有时间较短,内容较为集中等特点。所以,要以系统政治课的形式对受培训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其内容的容量也不允许。因此,只能采取对受培人员施以针对性强,重点较为突出的专题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②由非规范性岗位对象所决定。非规范性岗位培训的对象是部分岗位比较划一的人员。由于他们岗位工作的性质相对比较一致,因此,其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求也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以,对受培人员只能采取因岗而宜、专题教育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二、继续工程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继续工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力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工程教育由于是学历教育后的又一教育阶段,而且是贯穿在专业技术人员一生的活动中,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终身教育。由于继续工程教育没有固定的学制,也没有固定的科、系、专业设置,而是目标集中的课程的短训班或研修班,其专业性又很强。因此,应区别继续工程教育的对象,采取不同途径和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1.大、中专见习生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大、中专毕业生自院校门进入企业门起,企业就开始对他们进行见习期培训和实习教育。我们称对他们的这种培训和实习教育为他们的企业继续工程教育的起点教育。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刚从院校毕业进入企业,虽然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且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但由于他们在院校的时间较长,加上这一个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的淡化,因此,部分毕业生中存在进取心、事业心不强和贪图舒适工作、贪图享受待遇等不良思想时有发生。所以,必须针对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种种思想反映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空白,通过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途径,采取示范和谈话法等方法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育人,就是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听劳动模范成长的报告等,采取自我教育、互相教育和示范法等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企业和本岗位工作的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环境育人,就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设立一定的管理层次,建立党、团组织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等,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采取走访、谈心、节假日团聚、开展联谊活动,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展优秀见习生评价活动并给予提前转正定级和精神物质奖励等环境熏陶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2.专业技术人员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文化技术、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比较高,且所参加的短训班或研修班专业性和专题性很强。因此,必须根据短训班的专业内容或研修班确定的研修专题,以与短训班或研修班的专业或专题相关的专题思想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采取授课与自我教育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三、学历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中职工学历教育的培训目标是培养实用型的高、中级专门人才。专门人才是社会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劳动者,他们应该接受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由于职工学历教育是企业职工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既具有企业职工教育的重点,又具有正规教育的特点。即,它必须设置政治课,又必须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所以,职工学历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应通过教书育人、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等多种途径,采取上政治课的形式,以比较正规、系统灌输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职工学历教育中,由于大专和中专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区别,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课时不够的问题。所以,我们还可以采取自学加辅导,自学加讨论、实践育人等方式,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实践育人,就是通过组织学历教育中的大、中专学员开展市场调查,参与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难题攻关、展览、展销等活动,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行动能力。

四、职业技术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企业内各级各类技术工人进行本岗位技术等级应知应会的培训。由于这类培训受企业内部工种繁多和技术等级层次的影响,而且由于各技术等级内工人的年龄、文化、思想政治、职业技术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因工种因人而宜;其职业道德的教育也必须依据其技术等级标准中的要求来进行法规教育、工作纪律、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其途径除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外,还可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相结合、企业文化育人的途径,采取自我教育法、文化熏陶法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互相教育,就是通过开展读书竞赛、专题讨论、知识竞赛、讲学活动和操作技术技能比武大赛等活动,以自我教育法、环境熏陶法等方法,对技术工人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育人,就是通过发挥企业群众组织和各种宣传阵地、文化设施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培养企业精神和审美情趣,以文化熏陶法,对技术工人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五、现场教育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企业中的现场教育,主要是进行岗位业务技术、操作技术技能及产品的难点、重点项目和环节的应急性培训。由于现场教育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且具有明显的随机性,而且办班时间较其它培训时间极短。因此,必须通过活动育人的途径,采取随机性教育的方法,对受培人员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随机性教育,就是根据现场教育的课题,依据受培人员思维走向的重大变化及现状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变化及现状的需求,安排相应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对受培人员进行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

对职业道德的看法篇10

(一)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首先,农民工在社会中的群体特殊性。农民工虽处于城市的活动范围中,但是农民工是来自农村,对于乡土的依恋较强;而由于乡村环境及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农民工整体的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生活中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社会的活动范围有限,社会关系主要以强(亲戚)关系为主。其次,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不稳固,城乡生活习惯的差异,自身的生活无法保障。再次,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与生存技能低、职业的思想观念落后、对自身的道德素养要求低。农民工由于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只能从事一些脏重的体力活,工资水平较低,使得他们较易忽视自己的职业道德的提高。最后,农民工的融城意愿强烈。大多农民工对于在城市中安家立户具有强烈的愿望,但自身与城市生活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也使得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观念传入我国,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造成部分农民工产生金钱至上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感缺失等不良现象,加上趋利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职业道德的淡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城乡、个人收入的差距也易使农民工的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出现散漫,消极怠工等。

(三)农民工职业道德嬗变的政府原因

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政府决策与政策的实施对于农民工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财政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存在的不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与对立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的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的存在的不足;基层文化建设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不完善;政府对于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等制度的原因,都对农民工的职业道德建设的增强产生不利的影响。农民工的职业道德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嬗变的社会和企业原因表现在,社会方面,农民工在社会中的收入少、地位低;社会群体的不公正待遇及对农民工职业生活的关注度低;农民工自身工作的流动性强、工作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等有关单位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方法以及职业道德培训系统等。

二、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

在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农民工职业道德的主观因素表现为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首先,农民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树立科学先进的职业道德观念。其次,农民工努力学习自身职业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自我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就业能力。农民工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再次,农民工提高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现在社会鱼龙混杂,农民工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思想观念的危害,职业道德的立场坚定。最后,农民工培养自身的职业幸福感。农民工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身职业,既看到自身职业的辛劳,又要看到其价值,并能够从自我职业中发现快乐与幸福。

(二)国家制度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对于加强农民工的职业道德具有很大的意义,国家可以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来坚定农民工的职业责任感和理想,丰富其职业道德的内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平分配制度,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社会公平;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取消各行业歧视和限制农民工生活、工作的不合理制度,提高农民工的职业道德要求;政府创办专门学校和机构,加强对农民工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等等。

(三)企业对于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