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十篇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十篇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0:06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图书馆职业道德;时代特征;建设

一、图书馆职业道德的时代特征

一般而言,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较稳定,其历史继承性也较显著。但是,图书馆职业道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研究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变迁,把握图书馆职业道德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进行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图书馆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系统形成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它与图书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必然反映出以文献服务为手段、在满足读者对知识与信息需求的过程中所需求的各种道德规范。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图书馆事业,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的职业要求规范;关心和尊重读者,尽最大可能满足读者需求,语言文明、礼貌待客等服务规范;爱护文献,认真做好文献的有序化工作,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的行业规范;谦虚谨慎,对同志热情,有豁达谅解的品性,认真负责的态度,同心协力等内容,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职业道德的核心。图书馆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确立,是图书馆职业道德发展历史上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

2、图书馆职业道德有自己相对的体系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调整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理念,它既是对图书馆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也是图书馆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的约束,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个别特征,即专业性、示范性、兼容性。

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专业性是指:从事图书馆工作这一特定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行业道德规范。它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工作这一特殊行业的道德要求,因而它也被赋予特殊的道德内涵;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示范性是指:图书馆因是高层次的文化或信息服务机构,要求图书馆工作者具有较高素养和文化内涵,有别于一般职业的服务人员。它包含“师表性”的价值规范,体现了“服务育人”、“知识育人”的师表作用,这就是图书馆事业道德示范性的表现;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兼容性是指:图书馆主要的社会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由于图书馆职能的多样性,要求职业工作者必须有较全面的综合素养,因此,图书馆职业道德具有兼容性特征,即具有其它职业道德的一些共同要求。

基本的职业道德的提出,使图书馆工作者具体行为规范的道德价值,得到了发明、显现。在以往,图书馆职业道德是散乱的,没有体系。如今图书馆系统有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使具体的职业道德行为,有了更高的道德归宿与更高的道德价值。

3、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产物,一方面因适应着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而生存;另一方面又为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图书馆职业道德内涵伴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突出地体现为四个方面的互动,即图书馆职业道德与职能转变的互动、与作风转变互动、与内容转变互动和与方法转变互动。图书馆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形成与职业道德内容的变化,可以说主要是着眼于图书馆职业道德外在形式的变化,但是这一变化并不是只有形式的意义,它是职业道德内在矛盾以及其性质发生变化的一种外在表现。

图书馆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对图书馆工作者行为的要求,可以说这是外在于图书馆工作者自身利益的一种力量、一种利益,也就是广大读者的力量与利益。当然,这些规范的实行,有时与图书馆工作者自己的某些利益会有冲突,但对他们的长远利益是有好处的。就是说图书馆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提出,虽然是代表广大读者的呼声,代表读者的利益,但是应该说它不仅仅包含了读者的利益,也是图书馆工作者长远的利益所在。

这一变化要求图书馆工作者对履行图书馆职业道德的态度、着眼点有所变化,即图书馆职业道德的道德内涵的重大变化在于,将为读者服务的客观动机变为自己主要的动机。

这种变化是图书馆制度化不断完善所要求和决定的。目前,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馆工作者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但是,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职业道德的道德内涵的重大变化与图书馆事业、职业群体以及图书馆工作者个人的价值意义密切相关。

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灵魂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从而形成了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图书馆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对图书馆工作者的行为做出了具体规范,如真诚服务读者,文明热忱便捷、维护读者权益,保守读者秘密、尊重知识产权,促进信息传播、爱护文献资源,规范职业传播等,其中,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图书馆职业道德的核心。

我国各类型图书馆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变自我意识为读者意识,自觉地把读者意愿作为图书馆读者工作决策的依据。众多的图书馆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满足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需要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矛盾、发展趋势和奋斗目标。为此,从以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以藏书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的意识,已成为图书馆工作发展的基本认识和共同趋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读者等办馆宗旨,正确地反映了图书馆工作的本质规律,同时也为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些图书馆不满足于借借还还等低层面的服务水平,通过改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层面等方式在为读者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将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落到实处。

为读者服务宗旨体现了图书馆工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体现了图书馆工作者与读者的利益关系,这也是一种新的道德关系与新的道德境界。为读者服务是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图书馆职责的精神动力,成为衡量图书馆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为读者服务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得到了体现,同时也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指导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行为。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职业道德的根本特征,它是网络时代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灵魂。

三、网络时代图书馆职业道德建构的途径

1、完善图书馆职业道德理论建设

正确、完善、系统而富有生命力的图书馆职业道德理论能正确地指导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行为,促使职业道德生活呈现出好的局面。因此,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理论建设,在进行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一系列活动中,居于重要的主导地位。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首先要从中国现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定出现阶段图书馆工作者的实际道德觉悟以及职业道德的理想、原则等,把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其次要深入实际总结和反映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业生活和图书馆工作者道德观念的变化,使理论既有高度的抽象性,又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再次要深入研究图书馆工作者职业道德产生、发展的规律,探讨图书馆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过程,进而对症下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最后要视野开阔,注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经验,取人之长,为我所用。

2、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的道德文化资源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有历代儒家代表人物提出的道德观念,世代沿袭的民族道德和逐渐形成的职业道德。今天,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值得继承发扬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图书馆职业道德建构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倡导道德自觉的人格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人们按职业划分为士、农、工、商四民。并就四民,提出了职业道德规范。儒家创始人孔子则倡导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以天下为己任,自觉以道德完善人格。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今天的图书馆职业道德提供自我修养,完善人格;不畏困苦,积极进取;大公无私,助人为乐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图书馆工作者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正如诗人但丁所说的那样: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限,而智慧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限。

其次,重视敬业精神。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孔子倡导修己以敬,然后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性。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关于敬业的思想无疑是图书馆职业道德建构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仍要大力提倡敬业精神,以克尽职守、勤奋工作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图书信息的需求。

3、关注图书馆工作者责任心培养

责任心是指图书馆工作者对于其所从事的图书馆事业要有一定的责任心,要有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要能够充分理解、正确执行职业规则,这些规则通常表现为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程序等。它们大都来自图书馆职业活动的方式、条件、特点和目的,服从于职业适应外部环境、履行职能和内部自我发展的需要。责任心是维系图书馆职业和岗位正常实现其功能的基本条件,也是职业道德对从业人员的最起码的要求。

图书馆工作者的责任心可以通过加强集体凝聚力、榜样示范、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图书馆工作者的关怀程度等方法来培养。理论上责任心的形成以及在人的心灵中的培育,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内容。首先,增强理性能力,即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增强理解力、想象力、创新力,同时培养正直、自制、大度等道德理性,并且通过理性知识,更快捷、更有效地提高服务技能,创造出更优质的服务等。其次,改变情感倾向,培养图书馆工作者爱好职务、责任和义务的情感。一个人培养了道德理性之后,职责和义务就为个体所认同,对事对人能定、能应,不被物欲所诱,不随波逐流。通过个体的职责、义务去除情感与欲望满足关系的狭隘性而使之趋向高尚性,从而产生爱好普遍的职责、义务的高尚情感。这种情感表现为集体归属惑、参与决策感、工作成就感、安全幸福感、自我实现感、贡献荣誉感等。

4、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道德传递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通过特定的道德环境,根据自己的体验去掌握已形成的道德规范,达到教育者的预期目的的过程。所以要注重道德灌输与道德渗透的有机结合,使职业道德教育长抓不衰。图书馆在对图书馆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不仅在于让他们知道应该在图书馆职业活动中怎样做,而且更要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使图书馆工作者道德修养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走向自觉。在网络时代,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还要与时代同步,不断增加新的内涵,如图书馆工作者创新观念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等等,使职业道德教育充满生机。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与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利益、职业活动、职业习惯、职业特点等联系起来,使职业道德成为图书馆工作者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需要,那么就可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使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在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统一图书馆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的思路认识。加强图书馆服务性认识的教育是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图书馆服务的认识,才能加深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并以道德规范来促进图书馆的工作。其次,要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事业是做一名合格图书馆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图书馆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情操,要严以律已,自尊、自重、自强不息。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明是非,拒诱惑,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打下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5、强化图书馆职业技能训练

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为读者服务将产生电子化、社会化、个人化、现代化、精品化、智能化等特征。因此,端正道德价值导向,唤起图书馆工作者理智的觉醒,努力提高科学知识水平和运用自己的理智去探索、去创造;努力增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善于劳动的技能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崇高的职业道德,不但表现为自觉履行职业责任的愿望,还要表现为完成职责的过硬本领。面对读者需求,图书馆工作者光有高度的责任感,而无高水平的提供图书信息的服务技能,也实现不了为读者服务的职业道德。只有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才能出色地履行职业责任,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所以,良好的职业技能具有深刻的职业道德意义。一般而言,良好的职业技能,一方面,来自科学文化视野的扩展。在日常的图书馆工作中,图书馆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掌握新技术、新观念,不断丰富知识水平,扩大眼界和视野,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满足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靠敬业求实精神的支撑。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刻苦钻研业务,掌握好现有馆藏图书的基本情况,改变被动服务方式,根据现有条件将为读者服务,成为图书馆道德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互联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使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它将把我国图书馆工作推向一个全新的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运行环境之中。图书馆系统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力争把图书馆工作推向新的高峰,使图书馆工作真正发展成为实现图书馆工作社会价值的一种专业工作活动,从而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篇2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信息失真;公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73-02

一、研究背景

1.行业背景

前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曾亲笔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所包括的准则要求也着重强调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重点倾向于如何提高会计职业人员的道德素养和操守,以降低假账以及虚假会计信息出现的机率,减少因虚假财务信息而导致的经济违法犯罪活动。然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迫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让我们意识到现有建设方法和途径急需得到转变和完善。

2.理论背景

先于会计法律法规的形成与发展,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从会计职业产生之初便与之一同存在。会计职业道德通过其教化作用,为会计职业活动提供导向与评价的标准,促进会计职业活动健康有序发展。不同于法律的强制规范,道德影响是软性的,是循序渐进的。道德规范作用于行为主体的主观意识,使人的内在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因此其效力也更为持久绵长。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领域中因会计活动引起的道德现象,以及由此归纳出来的道德理论的总称,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会计职业或者会计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二、职业道德判断标准

1.会计公正

一个行业存在的价值在于其本质功能所发挥的效用。因此,会计职业道德的水准高低,将取决于会计师所提供的财务报告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程度。因为只有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实现会计职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效用,才能促进会计职业内涵的完善与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

我认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最高要求和首要价值观是会计公正。即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公平、公正、允当地对经济事项和业务进行反映,对待所有信息使用者,包括潜在信息使用者,做到平等对待和权利公平分配。具体来说,包括在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时,应尽可能地基于客观的事实或数据;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持价值中立、不偏不倚,不带主观倾向;在记录和报告经营结果时,应毫不歪曲地做真实和准确的报告和陈述等方面。潘序伦先生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归纳为四条:“一曰公正。二曰诚信。三曰廉洁。四曰勤奋。”可见会计公正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其余要求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2.会计信息价值判断标准

证明会计信息是否具有价值,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证明会计信息对优化资源配置是否起作用;而优化资源配置是通过利益相关者的投资行为而实现的。因此通过分析会计信息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证明会计信息是否具有价值。国内外的经验证据表明,会计信息的确在现实的投资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通过对资源的计量,实现企业价值及其变动的反映的职能,源于会计职业的本质功能。企业是社会公众合作投资的一个具体项目,他是股东、管理者、职工、债权人、供货商、购货商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利益相关者有了解其投入的资源所产生的收益价值的需要,会计信息的功能恰好满足这一需要,也由此实现了其自身的价值。

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高品质会计信息的提供设定了标准。所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提供给投资人和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的财务报表必须具备有用的决策信息和有利管理的用途,具备各种有用会计信息的诸多因素相结合的有机特征。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就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而信息的提供有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系统必须以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为目标取向。也就是说,会计信息是经营决策的基础,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

各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其内部各项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会计中的各种估计和限制,会计符号很难与经济事项保持绝对一致,而二者的差异导致了会计信息对可靠性的偏离。在这种冲突中,首先必须考虑会计公正性的要求,其次以此为标准采取偏向某一项准则的态度。同时,可靠性还会与职业会计师发生道德冲突和利益冲突。在道德冲突中,作为人的大股东、管理层和普通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普通投资人难以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真实情况,从而导致人在管理中的携带或其他损害投资人利益。会计师应对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进行分类并作更多的权衡,并评价特定决策对每个利益相关群体的福利、公平待遇及其影响,综合运用决策分析框架,以确保分析不致陷入误区。这种思维逻辑正符合会计公正性的要求。

[1]郭道杨,《会计发展史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2]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治理——从会计与秩序到会计规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篇3

1)道德。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反映人类善恶荣辱、正义非正义理念及行为规规的总和,这种行为规则靠社会舆论、人们内心信仰和习俗力量逐渐形成。道德受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时代所制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阶级性、时代性特点。

2)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人们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时,对社会整体应尽的职业责任与职业义务,即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人类社会中,职业道德和一般道德一样,都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表现。具有适用范围的特殊性,形成上的具体多样性,它对调整职业内部及职业和服务对象的相互关系,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促使从职人员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有着积极的特殊的社会作用。

3)图书馆职业道德及内涵。图书馆从业者所从事的工作对象,一是文献信息载体,二是社会读者,馆员对文献载体的收藏、加工、整序、借阅等一切服务都是为了社会人群,因而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集中反映在读者工作方面,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与其他各种职业道德一样,是图书馆职业在图书馆从业工作者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渐渐约定俗成形成的共同遵守的馆员和读者相互有益的行为准则和规范。2002年11月15日中国图书馆学会通过的《中国图书馆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在总结我国图书馆活动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规定了图书馆履行承担社会职责的行业自律规范,从中可以概括新世纪图情报工作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内涵包含四个方面,其一是图书馆员的道德品质修养。包括馆员的政治品质(爱国、爱社会、爱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指导服务工作)、道德品质(馆员具有一定责任感、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去规范日常工作和行为,正确处理图书馆与社会国家、馆员与读者、馆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思想品质(用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公正处理事务)二个方面;其二是图书馆员的职业信念(具体包括责任心、事业心、主人翁精神,其核心是事业心,热爱图书情报事业,爱馆如家、爱护图书、关心读者、全身心为读者服务)。

二、网络时代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特征

(一)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图书馆职业道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图书馆职业道德要求与职业规律的统一体。所谓职业规律,是指图书馆职业现象和职业实践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人们只有职业实践中认识并遵循它,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图书馆职业道德一方面反映社会道德的一般要求,另一方面,它既要职业劳动的特殊性作为自己的参照,又要反映图书馆职业规律的要求,反映图书馆职业行为的道德调节方向。例如图书馆员之间,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要相互配合、协作,这既是图书馆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图书馆职业规律的要求。此外图书馆职业道德还直接把掌握图书馆职业规律作为重要的道德要求,这要求图书馆员要精通图书情报科学和其他专业知识来满足社会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的需求。掌握图书馆职业规律,既是图书馆员从职的起码的前提条件,又是合格图书馆员必备的素质修养。第二个特征是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图书馆个人利益和图书馆集体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的整合体。图书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员个人和图书馆事业的关系上、表现在馆员与读者关系上。自私自利,以个人利益的无限满足追求最高价值目标,而置国家和图书馆事业于不顾,这是与图书馆职业道德要求相悖;置图书馆员个人利益于不顾,片面强调空洞虚幻的图书馆集体利益,用图书馆集体利益来对抗、否定图书馆员的个人利益,同样是与职业道德相背离的。图书馆员的个人利益就是其物质利益及其参与管理、个人全面发展等权利,集体利益就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而图书馆现代化的最关键之一就是图书馆员物质利益的充分满足,参与管理的切实实行,个性的多样发展等。尊重图书馆员应有的权利是要求图书馆员履行义务的前提条件,图书馆集体、社会为图书馆员做的就是创造满足图书馆员个人需要、发挥个性的多样机会。

(二)网络时代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社会性特征

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性机构,图书馆员要遵守“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职业道德。服务社会、服务读者是图书馆最基本的社会职能,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动力,图书馆的所有工作,都以提供服务为目的。这就要求图书馆人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科学研究的前沿,不仅要拥有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要有超前的思维能力和敏锐的感觉能力,才能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及时了解社会需求。育人先育己。只有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提高专业队伍的的整体素质,改变“开门守摊”“简单借还”。从而在读者心中真正改变图书馆员的知识形象。从而使社会效益体现在图书馆服务的最大化中。

(三)网络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继承性特征

图书馆职业道德作为一般道德在图书馆员职业生活领域中具体化和内化,自然也有个继承性的问题。图书馆职业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就使职业道德中的精华能世代继承下来。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不能只看作是文献服务的关系,读者能从图书馆员处学到一些优良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品质,这些品质随着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不断发展而得以继承并发展。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继承性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批判和继承是互为表里的,但批判和继承的立足点是现实。它必须以现实的职业生活实践为参照,离开现实就无所谓继承,继承的价值赖与现实的需要,这是我们在继承职业道德所应遵循的准则。

三、网络时代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网络时代图书馆职业道德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中,每当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变化时,图书馆职业道德由于受着科学、文化、政治、传统道德的影响,也会随着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发生变化。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收藏典籍、传播知识的基本职能基础上,增强了社会教育和文化中心作用,网络时代图书馆职业道德并非完全消极被动,它也有积极的一面也会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社会作用。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业道德社会认识作用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认识作用。具体表现在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馆员与团体、团体与团体等各种关系,从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来认识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对馆员道德行为的特定要求,借助网上评论“善、恶、利、害、美、丑、得、失、正当与失当”、问卷调查等等来表达馆员对读者、读者对馆员、读者对读者、馆员对图书馆、图书馆对馆员、馆员对社会、社会对馆员多角度网络认识评价作用。这种认识功能不仅向馆员提供了新时代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职业规范职业约束知识,展示图书馆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而且能够预测图书馆社会前景、图书馆社会作用前景,以及图书馆在社会活动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冲突,给馆员在网络环境下服务工作的选择行为提高帮助,从实践上借助先进的网络软硬件条件和网络社交平台以读者对馆员职业道德上的满意度和不满意的感受去帮助馆员认清自身在社会中地位、服务工作价值、人生价值、对社会的责任等确立职业道德理想并以此指导馆员完善自我和做好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社会教育作用

教育功能是调节功能得到发挥的思想基础,图书馆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功能是馆员进行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图书馆职业道德作为教育手段以馆员为客体,馆员通过以理想人格或社会公德、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等思想理解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从社会现实的道德状况、矛盾冲突中接受道德信息流并受其影响,形成馆员个人道德品质进而在工作中激发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图书馆职业道德作为图书馆员的心灵之术、行为之方,对培养新一代图书馆员的有着现实教育作用,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服务的现实催生着新一代图书馆馆员。网络时代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关键是现代馆员队伍的建设,这是传承图书馆使命接力赛的结果。新技术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是充分利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精神知识财富,能不能及时、准确、全面获取所需知识的问题,这对新时代馆员的职业道德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时代的图书馆职业道德理念和规范对新一代图书馆员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它是一种精神力量,新一代的图书馆员可以从图书馆职业工作中表现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吸取是非善恶观念。

(三)图书馆职业道德激励图书馆员无私奉献,形成良好的职业风尚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篇4

一、师德的内涵及其本质

1.师德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践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追求的职业道德境界。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作风、教师的职业良心等。其中,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所要达到的作为和成就的设想和规划,是师德的基础;教师的职业作风是教师在从事职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是师德的体现;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在从事职业时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统一,是师德的灵魂。

2.师德的本质

师德是职业道德的特殊表现形式,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特殊性。教师的职业对象是人,教师的职业内涵是要培养和塑造人,教师职业必然是道德示范的职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教师形象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尤其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评价教师和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从本质上说,师德是教师对教师职业实质的体验,是教师人格的全部内涵,是教师生命方式的展示。从职业本身和教师人格本身审视师德,从教师的生命出发体验师德,是塑造高校辅导员师德新的立足点。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

1.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

顾名思义,高校辅导员,即高校政治辅导员,主要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地,在工作中,辅导员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推动学生的党团建设;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为学生的思想进步提供健康的条件和环境。

2.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中的促进者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高校辅导员必须一切以学生的学习为工作的重心,做学生学习中的促进者。辅导员必须根据大学学习的特点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习惯,有意识地督促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和配合,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寻找学习规律,发掘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品格等,使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学习基础,掌握学习技能,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3.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里的知心者

独立于家庭和社会的大学生生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高校辅导员扮演着大学生生活的知心者的角色。做大学生生活里的知心者要求辅导员从深入学生宿舍开始,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冷暖,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的形成。

4.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灵深处的导师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高校教育的根本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高校辅导员要主动扮演学生心灵导师的角色。辅导员应当掌握相当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知识,积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科学地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教会学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三、高校辅导员的人格特征

1.良好的自我意识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意识是其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因素,涉及“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对自己是否满意”“我能否接纳自己”等问题。自我意识是关于自我形象、人生和人格中最核心的意识,这种意识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辅导员没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也就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无法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2.优良的情感及其意志特征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其具有优良的情感及其意志特征。情感是指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包括责任感、义务、自信心、良心、爱与憎等。意志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自觉地确立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在克服困难中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包括自制力、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忍耐力等。优良的情感与意志能够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稳定的道德意识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与其具有的道德意识有关,道德意识是人在掌握相应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原则和信念,具体包括道德认知、道德评价、道德原则和道德信念等。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有稳定的道德意识,意指高校辅导员对道德知识的认知上达到精确、本质的高度;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要全面地考虑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关系;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其道德判断要受内心道德原则和道德信念的制约等。稳定的道德意识是高校辅导员人格的本质特征,也是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所在。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塑造

从高校辅导员职业特点和人格特征的分析中,我们看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既有职业道德的一般性,又有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是美丽的,它的美丽首先与其职业形象息息相关。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意味着高校辅导员要强化自己的职业意识,要认识到高校辅导员是一项以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为主,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职业,辅导员要从鞭策大学生成长成材的使命中孕育自省自励的意识;意味着高校辅导员要提高职业尊严,要认识到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社会意义,培养自我肯定的自豪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的提升需要高校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外部机制的支持和高校辅导员内在修养的全面塑造,这不仅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规范化的一个要求,也是高校实现全面改革的必然。

2.铸造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风范

高校辅导员职业风范的铸造是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铸造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风范,首先,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譬如注重形象的优雅、语言的精炼、举止的文明等;其次,要求高校辅导员遵循教育规律,缔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是以科学的教育规律为基础,以崇高的师爱为核心的;第三,要求高校辅导员要用艺术和智慧引导学生成长。每一位学生都是有独特价值的,高校辅导员要在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艺术化地处理学生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和谐发展;第四,要求高校辅导员不断地学习,增强个人的内在素养,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挖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良心

高校辅导员是与人有关的职业,一切从学生出发,为了一切的学生,职业良心对于高校辅导员有着特殊的意义。高校辅导员要善于挖掘职业良心,以职业良心为工作的底线,人性化地对待学生和处理工作当中的各种事务。挖掘职业良心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在严格做到依法治校、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权衡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真诚地热爱学生,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多为学生的成长成材考虑,善于换位思考,提高服务意识,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4.感受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

高校辅导员的最高境界是把职业当作幸福的活动。高尚、崇高只是一种来自外在的评价,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只有与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活动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永恒的活力。高校辅导员的幸福体现在角色自我与个性自我的统一当中。作为一种角色,高校辅导员更多的是指高校辅导员这种职业所要求的客观的规范和原则;而个性角色则指向高校辅导员承担了这个职业后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为了感受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辅导员必须从某种程度上超越角色自我,将角色自我审美化、个性化、情感化,使规范和原则变为辅导员个体本身的生命特征,将这一职业变成一种有意义的生命体验,不仅体验工作中的乐趣,更应该努力与学生共创教育过程的幸福,用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学识修养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给予他们的关怀和温暖,体验到辅导员内心因他们而生成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源于无私的师爱,源于师生间的心意相通与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9.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图书馆;职业道德;业务素质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1)06-0080-01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质、任务,以及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图书馆工作者提出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图书馆员指导自己言行,调整馆员与读者、员工与图书馆、馆员与社会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图书馆工作实践过程中行为的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加强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图书馆人员的道德素质,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书馆领域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也有自身的职业道德。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较稳定,其历史继承性也较显著。研究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变迁,把握图书馆职业道德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进行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图书馆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提高。

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本职工作的行为准则。其基本要求是:热爱图书馆事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爱护书刊资料和图书设备;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言谈举止文明礼貌。

一、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是每一个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因此,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职业思想,是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的根本前提。

二、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特点

图书馆是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贮、传递和开发,并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机构。作为社会科学、文化、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它所属系统的一些共性,即社会性、学术性、服务性和教育性。同时图书馆还有其特有的行业特性,一是传播的文化性;二是窗口服务的公众性。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除应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以外,它还具有以下一些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一是公众性。图书馆是一种窗口行业,面对的是全体公民,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和获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尤其是公共图书馆,较之学校和专业图书馆更具公众性。二是广泛性。由于公众年龄和职业的差异,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说是不分长幼、不论贵贱、不问职业,也就是说,所有的民众都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三是服务性。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是图书馆最基本的社会职能,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动力,图书馆的所有工作,都是以提供服务为目的。四是直接性。图书馆的每一个服务窗口都直接面对读者,即使是从事书刊整理和信息开发工作的部门,其最后的“产品”也要直接面对读者,员工的服务仪表和态度、工作质量等都在随时接受读者的检验五是展示性。图书馆属于窗口行业,它处在社会生活的第一线,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代表着一种形象和品牌。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调整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价值理念,它既是对图书馆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也是图书馆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的约束,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个别特征,即专业性,示范性,兼容性。

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专业性是指:从事图书馆工作这一特定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行业道德规范。它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图书馆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图书馆工作者完成业务工作起重要作用。同时,图书馆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图书馆工作者特有的道德内容。它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工作这一特殊行业的职业要求,因此它也被赋予特殊的道德内涵。

图书馆职业道德的示范性,是指图书馆因是高层次的文化信息服务机构,要求图书馆工作者具有较高素养和文化内涵,有别于一般职业的服务人员。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是“大众形象”,对社会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道德认同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包含“师表性”的价值规范,体现了“服务育人”,“知识育人”的师表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图书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于树立行业新风,克服各种行业的不正之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图书馆的职业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效益,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一个图书馆的职业道德状况,往往通过每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从业人员都是图书馆的代表,因此,每个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形成职业群体美好形象的基础,是维护图书馆在社会中的道德信誉,促进图书馆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条件。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图书馆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掌握新技术,新观念,不断丰富知识水平,扩大眼界和视野,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满足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靠敬业求实精神支撑。图书馆工作者要刻苦钻研任务,掌握好现有馆藏图书的基本情况,改变被动服务方式。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图书馆工作者明确本职工作的性质和重要地位,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职责,逐步培养自己的职业感情,热爱图书馆事业,在图书馆战线上做出贡献。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篇6

摘要:法律职业伦理生成规律及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采用综合养成的教育途径。我国高校现行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模式背离这一规律,必须改弦易辙。高校应强化法律职业伦理实践教学环节,在法律实务部门的配合下,对法科学生的职业伦理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职业习惯,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并形成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

关键词:法学专业;法律职业;职业伦理;养成教育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不同于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教育,是一个培养法律人职业良心与职业精神的“灵魂塑造工程”。反思我国高校现行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单一途径及其流弊,探索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综合途径,是深化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法律职业伦理,又称法律职业道德,指在法律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调整法律职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的总称。它主要靠社会舆论及法律人的内心信念维系,是评价法律职业行为的善恶标准。法律职业伦理,内化为法律人的职业良心,外显于法律人的执业行为。“伦理”与“道德”,在一般意义上有所区别,前者侧重于社会层面,后者侧重于个体层面。但在本文中,鉴于法律职业伦理不仅表现为社会层面的规范现象,而且表现为法律人的个体道德品质现象,故对“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职业道德”未作严格区分,而是交替使用。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人的职业灵魂。法律人是法律的操作者,他们基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将法律运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①再好的法律,还得依靠法律人的运作,才能实现它的价值目标。这就给法律执业者——法律人,提出了特殊的职业要求。法律职业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法律人共同遵循的职业伦理原则,它对所有法律人都有拘束力。包括崇尚法律、追求公正等核心价值要求。二是不同类别法律人分别遵循的职业伦理规范,它仅对该类别的法律人产生拘束力。法律人按其具体职业角色不同,可区分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不同类别的法律人除了需要遵守共同的职业伦理原则,如公平、公正外,还要遵守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法官以对当事人的“中立”“公正”为基本准则,检察官以对国家的“忠诚”为基本准则,律师以对委托人的“诚信”为基本准则。法律职业伦理的习得,主要依靠实践与体验。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将外在伦理规范内化于心,转化为法律人的人格特质,积善成德。所以,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必须以养成教育为基本模式,走实践教学之路。法律职业伦理的养成教育,指高校在社会特别是法律实务部门的配合下,根据法律人职业道德品质的生长规律,运用综合手段,对法科学生的职业伦理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一种伦理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它在本质上属于德性教育和素质教育。这种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质。

第一,养习成德,是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目标特征。习,在此指法律职业伦理习惯,它是法律人在职业道德实践中反复训练而形成的,反映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法律职业伦理习惯,首先表现为外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其稳定性源于法律人已形成的内在道德意识、情感和意志;源于法律人在道德情景、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之间建立起来的恒常联系。其次,它体现了法律职业伦理价值取向,反映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存在方式。最后,它是法律人自觉、自主的行为,是长期职业伦理训练的结果。它形成的过程是漫长的,并充满了意志的争斗。但一经形成,则在道德认识、意志与行为之间建立起了“瞬时”反映机制,法律职业伦理习惯以近乎直觉的形式出现,法律人的自觉、自主处于隐而不彰的地位。德,在此指法律职业道德品质,也称品德,德性。它是法律人在职业道德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倾向。道德品质与道德习惯具有一致性。“道德习惯是道德品质的动态表现,道德品质则是道德习惯的凝结化、特征化。”法律职业道德品质,是法律职业伦理习惯的内容与实质;法律职业伦理习惯,则是法律职业道德品质业已形成的标志,为人所感知的对象和载体。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只能依托于良好的训练。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德性基于天性,成于习惯。”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时,应将良好的法律职业行为和品德训练作为教育目标,将职业道德规范的讲授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前提性手段,教育的目的定位于职业道德习惯和品质的形成。教育的着力点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化,是职业良知的培育。通过对法律人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造就法律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人格,培育知行合一的真君子。

第二,尚行习动,是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方法特征。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离不开道德实践这一根本途径。强调实践环节,把行为的训导作为法律职业伦理养成的切入点,是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又一特征。道德教育应落实到“行为”,早已为先哲所洞悉。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①;王夫子说,“实体之则实知之矣。”②颜元批评宋明道学空谈心性修养,力倡“习行”,认为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道德才能真正提高。孙中山提出了行先知后,“其始则不知而行之,其继则行之而后知之,其终则已知而更进于行。”③行而后知,是个体道德养成的规律。法律人的职业道德培养,也应遵循这一规律。从职业道德行为的训练开始,经由职业道德习惯的培养,至职业道德品质的最终形成。把行为教育作为开端,教会学生面临道德冲突时,该如何选择,应如何去做。在行中习德,在道德实践中积累道德品质。在法律伦理教育中,把实践教学环节置于首位。

第三,信法致公,是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内容特征。法律职业伦理的要求贯穿在各种法律职业以及法律职业的各个环节、场合之中,不同法律职业角色、职业境遇的道德要求有所不同。但对法科学生这类“准法律人”而言,职业伦理教育的重点在于让他们将基本的职业法律原则内化为个体人格特征。

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所谓“信法”,就是要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捍卫法律,以法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在法治国家,法律至上,法律拥有最高权威,任何组织、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信仰,不仅要求人们在行为上普遍守法,而且要求人们将守法内化为道德责任与追求。“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具备坚定法律信仰,是法律人的首要品质。法律信仰,使法律人充盈浩然正气,刚正不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法律信仰,给予法律人解决各种道德冲突的精神力量。它让法律人知道职业上的“善”为何物,依据何在;知道面临道德争议时如何形成自己的立场,以及解决争议的办法。由于法律本身内含着价值取向,法律不过是道德规范的国家意志化,是“理想法”“自然法”的实在法,所以信仰法律,必然会从中获取道义的力量。信仰法律,还有独立的形式价值,它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与秩序观念。因此,在法科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严格班纪校规的实施,也可间接促进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会强化法律人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的社会责任感,增进法律人推动法治进步的历史使命感。唯若如此,法律人才不会把法律知识与技能仅仅当作赚钱或谋生的工具;才会不计较个人得失,去勇敢追求和实践社会正义。

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是法律人的远大理想和核心价值观,也是法律职业道德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我国颁布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均对公正作出了明确规定。对法科学生加强公正观的教育,具有基础意义。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法律职业人员是公平正义的“守护人”。公平正义的实现,不仅取决法律制度的完善,而且取决于创制、适用和宣示法律的执业人员的资质和素养。法律人应该是为国家行法治、为人民争权利、为社会伸正义、为万世开太平的先行者。只有法律人树立了牢固的公正观,“天下为公”的法治理想才能实现。将法律信仰、公平公正作为法科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重点和切入口,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法律人具备了法律信仰和公正理念,便会为具体法律职业的道德人格养成奠定基础和准备条件。

教育界有一种偏见,认为法科学生毕竟是学生,在学生阶段就开展职业伦理养成教育为时过早,并认为这是毕业后的职业教育任务。笔者认为,对法科学生开展职业伦理养成教育,适逢其时,并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其一,伦理学依据。养成教育,符合道德认识的性质与发展规律,有助于职业伦理的潜移默化。道德认识具有道德直觉、身心体认、整体综合和主客互渗等思维特征,它表现为主体对道德义务与责任的觉悟,在本质上属于意会认识。面临道德情境,人们往往在瞬间即可认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唤醒良知,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它无须借助语言、概念和逻辑规则做复杂的推理与判断。但它的认知完成,依赖于道德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必须身体力行,方能心领神会。其认知结果,如道德义务、道德规范等,也属于意会知识,常常伴随人的行为而以形象化的方式存在。每当我们提起“雷锋精神”,就使我们联想起雷锋的形象和道德故事。对于道德知识的习得,也主要依靠模仿和行为训练完成。

这一特点与规律表明,法律职业伦理的学习,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知识属于言传知识,可以在课堂中依靠语言与逻辑间接地获得。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课堂讲授法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但法律职业伦理属意会知识,它的习得,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设身处地,在身体力行中不断内化。以行为训练为主导,在道德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与品质,就成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必由之路。

其二,心理学依据。大学生是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一般处于18岁至22岁,人格心理特征尚未定型,可塑性大,是高尚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离开父母走向独立生活,面临“心理断乳期”,是培养道德自律精神的契机。特别是法科大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随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未来法律职业理想的憧憬,适宜同步开展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培育法律人的崇高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其三,教育学依据。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它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思想品德课”的设置和公民道德的教育,应将职业伦理的养成教育纳入专业教育的范畴。大学教育是集约化教育,构成了一个专业特色突显、文化氛围浓郁的育人环境。校纪班风、校园文化、专业精神,提供了育人的精神环境;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活动中心等,提供了育人的物质环境;组织化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提供了育人的集体环境和人际环境。这些环境,为大学生职业伦理的养成提供了“肥田沃土”。大学教育,还是开放式教育。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法学院与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政府机关紧密合作,建立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如,法学院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法律职业伦理的养成教育,开辟了实践通道。

二、对我国高校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弊端的反思

高校法学专业,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法律人才”的重任。合格的法律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二是法律职业伦理。前者构成法律专业素质的才能要素,后者构成法律专业素质的道德要素。才能要素决定了法律人才的职业能力、水平及其对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好比法律人才的“动力系统”。品德要素决定了法律人才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好比法律人才的“方向系统”。既有法律业务能力,又能把握正确的职业方向,才是一名合格的法律人才。早在民国初年,我国法律教育家孙晓楼先生就从法律职业的公益性视角,论及法律人才必须德才兼备,“研究了法律,不能为法律服务,为公益谋利益,而专门为自己个人寻好处求享用,这不能叫做人才,更不能算做法律人才。”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我国自近代设立法律院校以来,素有重“智”轻“德”、重“术”轻“道”的积弊,学校在培养法律人才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在民国初年,法律教育界曾对我国高校忽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现象,作了尖锐的批评。杨兆龙教授指出,“我们环顾中国的法律学校,觉得设有这门功课的,简直很少,恐怕十个里面难得有一个吧!这种现象,若是继续存在,那真是危险万分。”[7]“我们对于法律学生,倘再不顾到他们道德的修养,那无异于替国家社会造就一班饿虎。”[7]丘汉平教授则指出,“现在研究法律的人,太偏重功利而不顾道德,法律教育对于这一点万不能忽略”。[8]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忽略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积弊,没有丝毫改变。这集中表现在:

第一,在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中,缺乏明确的法律职业伦理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7月颁布实施)中,对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但对法律职业伦理却只字未提。培养目标中没有法律职业伦理的规定,培养要求中也没有法律职业伦理的训练项目。

第二,在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缺乏“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的设置。我国法学教育界对高校法学教育的性质与目标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从精英教育到平民教育,从通识教育到职业教育,各种观点林林总总。”[9]认识上的模糊性,淡化了高校法学教育的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属性,使法学教育脱离了法律职业的引导。在这种背景下,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在高校自然不受重视。1997年,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2007年,又增加了2门,法学核心课程扩充到16门。遗憾的是,法律职业伦理未能进入法学核心课程的范围。因此,在各高校设置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法律职业伦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10]

第三,在法律职业伦理施教过程中,缺乏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偶有个别学校开设“法律职业伦理”或“法律职业道德”课程,一般都列为选修课。无专职教师,无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材,无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沿用“填鸭式”的教义灌输法,教学效果极差。有的学校甚至安排政治辅导员主讲该课,名义为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实际上讲的是大学生普通思想品德修养的内容。

第四,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效果极差。法科学生的道德素质令人担忧,没有为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做好道德准备。许多法科学生没有基本的法律信仰、规则意识、诚信观念、正义理想,连做一名普通公民都不合格,更不用说从事法律职业。就笔者所见,在法学院中,不乏考试舞弊、论文剽窃、骗贷逃贷、任意撕毁就业合同等违法违纪现象;有的学生干部利用职权、弄虚作假、贪污公款;更有甚者,在校法科学生暴力犯罪频频发生,如,甘肃某大学法学系学生吉某杀人案,等等。这些案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大学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缺乏实效。为了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提高法科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素质,实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创新,笔者提出高校应拓展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综合路径。

三、我国高校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综合途径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如何开展?在教育实践中,人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路径。

第一种,渗透式教育。在近现代大学法学教育产生之前,法律人才及其职业伦理的培养主要依赖传统的“学徒制”。近现代大学法学教育产生后,在法学教育规范化、规模化的同时,也因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伦理目标的背离,而导致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衰落。在19世纪晚期,美国大学法学院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中普遍采用了渗透式教育。[12]170该途径又称“分散式”,它不把法律职业伦理看作独立的教学内容,不单独设立法律职业伦理课程,不单独安排专职教师任教,而是将法律职业伦理内容分散融入在法学知识与法律技能的教学过程中,由各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师任教。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仍采用这种渗透式教育途径开展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虽然在培养方案中提出要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无专门课程、无专门教材、无专门教师。法律职业伦理是否进课堂、哪些内容进课堂、以什么方法施教等,均无明确要求,全凭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自由选择。渗透式教育途径存在严重缺陷。它重视法学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轻视职业伦理的养成;它关注的是法律与道德的宏观联系,轻视法律职业者个体道德培养,不能把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它主张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教学中附带地教授职业伦理,实际上导致了“只教法律不教道德”的“道德贫瘠”[12]175现象。

第二种,浓缩式教育。随着人们对渗透式教育途径的反思与批判,提出了浓缩式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途径。该途径又称“集中式”,将法律职业伦理内容浓缩为法律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并以独立课程的方式集中开展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它把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性质理解为道德规范教育,沿袭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等)施教。老师在课堂上集中讲授道德规范,学生着重理解、背诵道德规范,课程结束后重在考试道德规范。浓缩式教育途径,看到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有其独特内容,应该独立设置课程、单独施教,表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集中式教育途径忽略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法学知识、技能教育的重大区别。同样无法实现大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品质养成这一目标。该途径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全部任务等同于法律道德规范的知识教学,将教育的空间固定在校内的教室,将教学的中心环节理解为课堂讲授,致使学生的知行脱节,知而不行,产生“高分低德”的“伪君子”现象。前述两种教育途径,均不能切合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为此,笔者提出法律职业伦理养成教育的综合途径——综合养成模式。综合养成模式借鉴了前述渗透式(分散式)与浓缩式(集中式)的优点,并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通过将前述模式整合实现集成创新。综合养成模式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相吻合,可有效地实现品质养成这一教育目标,它是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基本模式。综合养成模式的具体路径体现为“三综合”。一是教育任务的综合。它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内容与任务划分为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层面。

其一,法律职业伦理认知教育。主要讲授相关知识,包括:法律职业与道德的内在关系,使学生明确法律职业伦理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法律职业规范体系,使学生掌握法律职业行为的道德标准,明确职业道德选择与评价理由;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范畴与理论,使学生形成法律职业伦理的知识体系,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其二,法律职业伦理行为教育。主要训练学生面对法律职业伦理冲突时的道德判断与决策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三,法律职业伦理品质教育。引导学生积善成德,形成集知、情、意、行为一体的法律职业良心。法律职业良心是法律人职业伦理品质养成的标志。

二是教育方法的综合。综合养成模式根据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目标任务的层次特征,引入不同的教育方法施教。在道德认知环节,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集中的课堂教学;在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环节,主要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分散的实践教学。三是教育空间的综合。综合养成模式全方位地开拓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场所,将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在课堂上,重点传播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知识;在课外活动和法律实践中,重点养成行为习惯与品质。沿着“三综合”的路径开展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关键在于做好“三结合”。

首先,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法学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寓德于技。法律职业伦理存在于各种法律职业活动中,法律人在职业活动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往往既有法律技能因素,也有职业道德因素。撇开法律技能教学,抽象地实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将沦为空洞的说教。在法律实习、法律诊所教育等实践环节,许多高校往往对法律技能培养作了明确规定,但未能同步开展法律职业伦理训导,实际上是错过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大好机会。

其次,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寓德于管。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促使学生培养规范意识、程序理念和公平正义信念。诸如组织学生民主竞选干部、评奖评优、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党、团组织活动等。最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法律实践训导相结合,寓德于行。法科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法律职业品德,关键看行为。

高校应高度重视和公安、检察、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法律实习基地的德育功能。学校应积极创建法律诊所,并在法律诊所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明辨职业情境与价值冲突,作出合理的道德选择。在反复的职业伦理行为训练中,内化职业伦理规范,形成职业伦理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德性与德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9.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编(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91.

[3][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28.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3.

[5]廖小平.道德认识论引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29.

[6]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1.

[7]杨兆龙.中国法律教育之弱点及其补救之方略[G]//孙晓楼.法律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64.

[8]丘汉平.法律教育与现代[G]//孙晓楼.法律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49.

[9]金艳.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7(2):41.

[10]李本森.法律职业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11]马震坤.泄愤杀人政法学院学生被判死刑[n].甘肃法制报,2008-04-16.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篇7

一、职业道德的定义及特征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的愿望、是否反映或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存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的特征:第一,稳定性与继承性。任何一种职业道德都是在继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多样性与适用性。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第三,针对性与特殊性。不同的职业有不同道德要求,任何一种职业道德都只是针对本行业起作用,对不属于本职业的人或本职业人员在该职业之外的行为活动往往起不到调节和约束作用。第四,职业化与成熟化。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实际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中间,即表现在成人的意识和行为中,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初步形成的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发展,标志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已走向成熟阶段。

二、职业道德的产生、发展及作用

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并出现相对固定的职业集团时产生的。人们的职业生活实践是职业道德产生的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出现了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职业分工,职业道德开始萌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又出现了商业、政治、军事、教育、医疗等职业。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基础上,这些特定的职业不但要求人们具备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人们具备特定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在古代文献中,早有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记载。例如,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计》中,就有“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记载。“智、信、仁、勇、严”这五德被中国古代兵家称为“将之德”。明代兵部尚书于清端提出的封建官吏道德修养的六条标准,被称为“亲民官自省六戒”,其内容有“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中国古代的医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医德传统。“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是医界长期流传的医德格言。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西方最早的医界职业道德文献。

一定社会的职业道德是受该社会的分工状况和经济制度所决定和制约的。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不仅限制了职业之间的交往,而且阻碍了职业道德的发展。只是在某些工业、商业的行会条规以及从事医疗、教育、政治、军事等业的著名人物的言行和著作中包含有职业道德的内容。在这一社会的行业中,也出现过具有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的人物,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受到广大群众的称颂,并世代相袭,逐渐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传统。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职业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社会主义的各行各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之间、不同职业之间以及职业集团与社会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因此,不同职业的人们可以形成共同的要求和道德理想,树立热爱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中国各行各业制定的职业公约,如商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的“服务公约”、人民的“军人誓词”、科技工作者的“科学道德规范”以及工厂企业的“职工条例”中的有些规定,都属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它们在职业生活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包知特殊的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道德基本。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广度和难度明显加大的新形势下,加快推进职业道德的建立,更显得紧迫和必要。

概括而言,职业道德主要应包插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爱岗敬业

这是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

2.诚实守信

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就是忠诚老实,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不讲假话,说话算数。

3.办事公道

就是我们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依,不论对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4.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这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履行对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四、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也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经济的、政治的,也有职业道德方面的,例如:办事不讲原则,在从职人员中普遍存在自私自利倾向;任人唯亲,以权代法,执法不公;缺乏责任心,、形式主义有所滋长;,公私不分,贪污腐化,铺张浪费,一些党政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中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腐败现象,等等,这些都程度不同地反映了职业道德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正因如此,需要扎实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探索职业道德建设的新途径。

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1.职业道德建设要从青年抓起,实施全程教育

从开始受教育起直到退休过程中,都不断地对其进行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这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道德素质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一是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对象主要从青年职工抓起,对他们进行道德理想和道德习惯的培养,教会青年职工做人处世的起码道德,使他们从小道理和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岗前教育。对新进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详细具体了解本职工作要求、道德规范、岗位责任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三是系统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要循序渐进,从理想信念教育入手,进而向服务宗旨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法制法规教育扩展。四是规范化教育。对职工进行经常的、不间断的职业道德规范化教育,使职工头脑里时刻绷住职业道德这根弦,增强自律性,在良好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2.加强道德建设要以诚为本

所谓“诚”即诚实,“信”即信用,诚信就是不欺人,也不自欺,是在社会交结中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们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的统一,是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就社会个体而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做事的基本原则,主要通过人的品行、品德及对责任义务的履行,对契约、承诺的兑现加以表现。古人云“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其意就在于此。

3.职业道德建设要从党政干部抓起,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民风

职业道德建设从党政干部抓起,这是由党政干部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社会广义市场经济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改革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人民群众的表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对地方、对单位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搞好党内监督必须抓好以下五点:一是坚持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制度,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二是要坚持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作风评议制度,把党内严格监督与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结合起来,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按照各项规定对照检查,严以律己。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四是开展有效的舆论监督,宣传职业道德正反两面的典型,以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

4.职业道德建设要与纠风工作结合起来抓,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举措,部门和行业作风好了,可以促进职业道德建设,两者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目前出现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既是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又是一种腐败现象。因此,必须持久地开展反腐斗争,坚持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促进职业道德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坚持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不断扩大反腐败和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的成果。总书记指出:“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交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同志曾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

5.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职业道德的健康发展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篇8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危机;本真回归

职业道德是指职业人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职业素养的核心要件,职业道德正是大学生谋求生存、服务国家、建功立业、实现价值的必备条件。然而,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问题十分突出,化解教育危机必须回归德育本真,进行深层伦理学思考和实践创新。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危机

1.培育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社会环境十分恶劣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社会处境恶劣,近年来,商业领域的道德滑坡、信用缺失首当其冲。早在2003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市场交易中因信用问题所损耗的经济成本约占到GDp总量的10%到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当年年度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强。近年来,苏丹红、瘦肉精、雕白粉、三聚氰胺等工业添加剂因上了老百姓的餐桌而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假农药、假化肥、假酒、假烟与毒奶粉、毒火腿、毒猪肉、毒大米等商品在市场中共舞;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假货、劣货、毒货无孔不入,它们来势猛、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危害大。

2.大学生职业道德的主体性精神欠缺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从中可以提炼出国民职业道德的三项主体性精神:责任担当、诚信精神、服务意识。从大学生职前职后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欠缺这些事关职业持续发展的主体性精神。研究表明,责任担当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二位,然而在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认居第一位。大学生欠缺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工作拈轻怕重、缺乏耐性、多抱怨、少思考、不善协作共事、怕负责任。诚信是市场商业活动的主导精神,大学生在职场中缺乏诚信主要表现为:虚构应聘资料,伪造实践经验,频繁更换工作,职场意志不坚定,对于企业的客户资源、核心技术、商业机密等把风不严。从服务意识和工作态度看,相当一部分初涉职场的大学生仅把工作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表现出工作热情不饱满、工作作风不严谨、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不熟练等缺陷。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认识有偏差,方法手段需创新

我国教育系列中,思想道德素质通常被看作是“软指标”而极易忽略。高校虽然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就业指导课,但与其他核心专业课程相比较,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大学四年,涉及职业道德理论教育的只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课程中职业道德的内容偏少,理论性与原则性很强而专业性和和实践性却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专业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就业指导课则注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技巧和专业技能等显现因素,对职业道德这一隐性素质关注不够。此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只关注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原则的教化,忽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认同,致使教育的内化效果不明显,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实践教学本应是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的主要平台,然而教师们普遍认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就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全部内容,至于职业道德,应该是就业之后在工作中自然养成的事情,不是在校期间所要考虑的,事关职业道德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也很少有人发起和策划。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伦理学思考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危机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出深层伦理学思考,不从根本上变革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的哲学思想,现有的问题恐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1.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伦理学基石及其弊端

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当代大学生从片面发展、利益驱动的“经济人”向全面发展、德性驱动的“道德人”转变。遗憾的是,一直以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在规范伦理学的基础之上,从根本上改变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有特征,消解了道德教育自身的本体论意义,终使职业道德教育呈现出一种去道德化的不良倾向。具体来说,规范伦理学有两大基本理论,后果论与义务论。后果论实质上是功利主义的现代形式,后果论中的“后果”与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即“最终的好处是个人的好处”,其他事物的价值在于它们能够促进个体的好处与福利。义务论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康德,康德坚信道德责任并不来自人们对善与恶的价值判断,仅仅来自理性。以康德的视角,以前的道德理论都是他律的,都是从道德以外的原则中引申出来的,充满着强制、神意和欲求。从本质上说,道德源自责任,人们只根据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来行事,就算是道德人也“仅仅只是出于义务才活着,而不是由于他对生活感到丝毫的趣味”。

规范伦理学引导人们将道德束缚在某些静态的、非连续性的利益和规则之上,道德价值的载体因此而充斥着事态、利益和规则而看不到人。对职业道德教育来说,这一哲学基础产生如下后果。首先是道德的意义被僭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具化”倾向明显。规范伦理学将道德教育看作是以人接受规则为目的的教育,使道德失去本有价值的同时也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故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形式枯燥、缺乏激情,学习只是一种单向性规则灌输。其次是道德与人的割裂致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体”缺位,教育虚而不实,缺乏核心与重点。规范伦理学将道德的基础建立在责任或效益上,以此确定道德上的善、正当与合理,进而形成了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的基本方法。道德价值的去“人”化必然会割裂道德与人作为道德意义载体的内在联系,使职业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成为一种充满义务、责任的规则性教育,而规则性教育的内容具有静态、片面、非系统性等特性,所以大学生一旦在职业实践中运用起来出现与书本不一致的情景时,将深感教育内容的虚浮而丧失宝贵的学习兴趣。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德育本真的伦理学思考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回归德育本真就是要矫正现有的规范式道德教育,以德性伦理学为指导,重塑教育思路与理念。德性伦理学的兴起是基于对主流伦理学的强烈质疑,它将生命、生活与道德紧密关联,注重道德行为中的人生体验和个体感受,关注品质与选择,强调道德存在在人身上所形成的稳定品性,从而凸显其理论的鲜活性、实在性和教育性。德性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哲学大师斯宾诺莎认为:“就人的德性而言,就是指人的本性或本质,或人所具有的可以产生一些只有根据他的本性的法则才可理解的行为的力量。”可以看出,保持道德价值的本质在于探索道德价值形成与人格的关系,一旦道德价值的载体定格于人格,德性即可理解为支配人意愿行为的品质或人的一种本质力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德性伦理学必然主张道德教育中把人格作为道德的载体,从而为道德教育寻找到了核心和重点。进一步说,道德教育的价值就是帮助人们生成能够向善、行善的人格和品性,从而促进人的发展。“人格”成为了下一步考察的重点,大哲学家舍勒认为,“人格是连续的现行性”,他告诉我们:人格不是静态和僵化的,而是一种动态的、流畅的、活的东西,人们在对道德的学习和实践中自身存在的人格会不断更新变化。人格发展的连续性说明道德价值也具备动态特征,一旦人被置于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人格和品性自然会成为教育的焦点,规则、义务的灌输也仅能为此目标服务。在道德实践中,人是主体,主体实践着“真、善、美”当然也体验着“真、善、美”。德性伦理学指导的道德教育所生成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人,其人格力量成为了道德的本质源头,且完全融入到主体存在的整个精神结构层面,即使主体的物质躯壳消亡,其精神力量仍然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分支,不可能完全超越于人自身的存在,为了缓和并最终彻底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危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意识上必须关注大学生本身,关注他们人格发展的体验与需要;在方法上强调“以人为本”,刻意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在实践中紧密贴近社会现实,开拓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教育的内化效应。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德育本真的理念与方式创新

1.在意识上关注大学生人格发展需要,通过帮助大学生深刻体验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培育职业情感,认知职业道德

俄国学者季塔连柯认为:“如果知识不在人的感性体验、偏爱和需要的烈火中熔化,任何的道德规范、义务、禁令等知识都不能保证个人道德上的可靠性。”强化大学生对职业的价值体验,努力培育他们的职业情感能够顺利的将职业道德要求有效内化,满足大学生人格发展需要。为此,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深刻体验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十分必要。首先,体验职业的社会价值就是要通过大学生的职业实践提醒他们理解和认识自己从事的工作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贡献,培育职业的社会认同感。其次,体验职业的个人价值就是要教育学生在职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自觉自愿的将身心投入其中,体会发挥自己才能和优势后的职业成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严峻的竞争和挑战。最后,在教育实践中,这些职业情感的培育很难通过框框条条的机械背诵以及抽象观点的宣讲而收获,这些传统方式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情感是具体的,各专业课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和学生实践中,分析职业行为可能遇到的道德事件,说明职业道德素养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利益、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时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大量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如阐述会计信息失真、商业贿赂、伪造产品信息等职业失德行为的危害。

2.在方法上强调“以人为本”,帮助大学生将个人发展的需要与职业发展的要求有机融合,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职业精神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本真在于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回归。因此,培育大学生的职业道德首先要思考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根本需求是什么,对于这个群体来说,什么才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职业道德在满足他们根本需求,实现他们最高价值中将起到怎样非同寻常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告诉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高素质大学生来说,个人的发展更多的体现在未来事业的发展上,谋求生存、服务国家、建功立业、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思政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将个人发展的需要与职业发展的要求有机融合,强调职业道德在个人发展和职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依据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突出培育“四种精神”即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在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当中,敬业精神是基础,最能体现出职业道德对发展经济、服务社会、造福民众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诚信精神是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整体的精神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协作精神是保障,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协作精神,既是对现代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一种呼应,也是帮助他们意识到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同心协力的合作,争取双赢、多赢,求得事业的发展是一种极其强烈的成功体验;吃苦精神是根本,意志力、忍耐性差的独生子女是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需要学会放下架子从基层做起,少讲条件和实惠,多讲实干和奉献,刻意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以此作为打造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根本要素。四种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大学生锻造自我的自觉行动,可以通过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参观考察、企业实习、民情体验、志愿者服务等各级各类主题活动和实践平台将四种精神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之中,成为一种稳定而持续的大学精神。

3.在实践中紧密贴近社会现实,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的精神典范,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构建体现职业特色的新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篇9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教育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近些年,国家逐渐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支持。同时,小学教育也发展到由职业阶段向专业阶段过度时期。本文对小学教师专业道德的专业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出小学教师专业道德专业化的主要特征。

目前教师在道德研究方面由职业道德阶段向专业道德阶段过度,这是教育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进行专业化进程的过程中,该职业的专业化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则可以认为该职业的专业化没有成功。当一种职业达到其所谓的专业化程度,即这类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修养达到专业化水平,广大群众应该对其进行高度认可,否则这个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将名不副实。然而,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影响,现阶段的中国式教育对教师专业道德的理解有失偏薄,从而导致在建设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真正得到的效果不明显。现阶段,中国式教育的专业道德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内容不明确

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理论中,对教师的专业化道德要求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二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以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而纵观国内教师,多数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道德没有充分了解,或许这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他们会以最佳的状态来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但深层次来讲,这类老师对职业道德的了解模棱两可,很容易在实施过程中失去自控能力与监督能力。换言之,自己的行为与专业道德规范相矛盾。教师的专业道德与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因为具有了专业的知识,才致使职业道德向专业化发展。现今的教师道德不再如过往一样(如热爱祖国、热爱党等),而是基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去履行专业的道德行为。尚若教师没有掌握专业的知识,光是空口白话,那么专业道德能否实现将会是一个模糊的答案。教师的专业道德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知识是专业道德践行的前提。因此,对于教师师德的培养,应该重点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掌握能力。

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其对从业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自发的在潜意识中对专业道德全面践行。教师的专业道德问题不能表于形式,只是纸上谈兵的平面概念。在专业化道德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专业道德问题,因此专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必须依据于实际,根据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而现阶段高校在师德培训及师德教育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也较少,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时间方面对教学的指导意义的研究相当匮乏。因此,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教师道德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将教师的专业道德融入到教师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专业化问题的解决将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2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呈现多元化

在调查中显示,很多老师基于各种压力,尤其是道德压力方面,对工作状况的影响非常大。绝大部分小学教师在专业道德发展过程都处于被动的强迫性的道德规范中。因此,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要求是多么的高。对于教师师德问题的重视,应该成为小学教学中重点控制的问题之一,只有充分重视师德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为我国教育的长久发展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

“多元化”在教师专业化道德发展中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注重人性化,小学教师专业道德亦是如此,在教学专业化道德方面,除了对学生的考虑给予充分重视外,对教师专业化道德发展的提出也显而易见。在汶川大地震后,对于遇到地震而只顾自己安全的范跑跑,在网络投票中,高达百分之三十的网友认为此举行为可以理解,这是一个人在遇到危难时的本能;有百分之十的网友也认为小学老师在遇到危难时,有选择舍己为人还是进行自我救助的权利;但是还是有一半的人认为,在遇到危难时,由于小学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殊性,应当在那个时刻舍己。由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不再单一。除了那些走形式的口号,小学教师道德的评价中多了几分人性。转贴于

3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发展的规律性为基础。一般而言,教师专业道德不仅仅只有职业的特殊性质,还具有专业发展的规律。无论是整体教师的专业道德还是教师个体的专业道德培训,都需要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发展规律充分了解。只有充分掌握发展规律,才能在现实的日常工作中任由教师专业道德自我修复与完善。

初出茅庐的小学教师,其专业道德还处于初期阶段,也就是体验期。无论是对教师职业业务的认知还是在职业意识上的认知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他们往往不能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进行有效控制。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也做的不到位。但在这个阶段里,这类教师对专业道德都抱有积极学习的态度。但如果在初期阶段没有解决专业道德的问题,随着就业时间的慢慢推移,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认同感将会越来越小。

经验型小学教师处于职业道德发展的过渡期。这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职业专业道德的认同感很高,且相对稳定。在这个时期,教师的这种状态有利于实现内部道德规范的整合,即教师可以从潜意识中对道德进行自律。换言之,此时的小学教师,正在对职业专业道德进行重新认知。与此同时,对于师德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小学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骨干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处于稳定期。这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职业专业道德的理解已经达到一种新的层次。对专业化职业道德已不再局限于学习,而是信仰。此时,教师的专业化职业道德价值性将会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同时,这类教师在对职业道德的了解基础对所属的专业进一步学习。教师会思索现有的教师专业道德有什么不足之处,哪些方面需要改变,这也是教师专业化道德发展的前提。

根据上述研究不难发现,教师处于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教学质量对教师的道德水平以及需求是不同的。在专业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的道德教育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拟定建设的要点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方案。教师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因以教师本身为基础,充分遵循教师专业道德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律,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对身处不同阶段的老师应制定不同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勉励,从而加强教师道德规范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2]顾明远.谈谈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走向[J].求是,2008(7).

[3]袁振国.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J].教师教育研究,2008(5).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新途径

[作者简介]曹烨(1977-),男,江苏淮安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淮安223003)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52-02

无论在教育教学模式还是在办学目标、学生素质,高职院校都具有自己的特征,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德育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虽然经过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高职院校已经在德育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社会在不断变化,信息时代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得他们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与新任务,因而需要开拓新的工作途径。

一、高职院校德育的基本内涵

现代德育以现代社会为背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道德为指导,在促进社会和学校智育、体育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坚持全面发展的过程”。①可见,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和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他们往往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德育的内涵与普通高校德育具有一致性,但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诸多不同之处。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德育是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道德信念的主导目标下,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公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并把这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突出高职德育内容的实用性、专业性,注重高职德育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渐进性。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社会环境和要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未来青年的图谋不死,并通过影视、科技、网络等手段展开渗透,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经济为主导的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在经济交往中,货币、市场和资本意识深入人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经济意识、个体意识和利益意识,弱化了人们的政治意识、群体意识和敬业意识,这不可避免地对在校高职学生的德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而导致高职学生在思想追求与价值取向方面形态各异。

与此同时,在我国范围内,国家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自运行以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进步,不断发展进步的经济形势也使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职教育应顺应当前发展的形势,积极应对形势所赋予的挑战和任务,根据客观形势来改革自身的教学体制与人才培养目标,在塑造一大批具有高技能、高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注重学生道德素质与思想水平的塑造,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载体

从高职院校德育空间来看,网络的“非中心化”和匿名性特征,打破了传统“社会藩篱”给人们交往带来的限制,从而大大拓展了德育活动的空间。于是,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活动通过网络渗透到全社会各个层面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的一体化。

从高职院校德育的形式来看,由于高职院校德育所依附的活动空间是一种不同于实体的电子空间或网络空间,因此,德育的形式不再依附于传统的必须依附的活动、文化、管理和一般大众传媒之中,而是奠基在数字化的信息之中。

从高职院校德育的过程来看,网络的交互性使得高职院校德育更加突出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或多项互动、交往。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再以权威自居,而只能平等地与受教育者进行讨论与交流,通过启发和入情入理的商讨,引导受教育者接受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象发生了新变化

就目前而言,当代高职学生往往指的是2008年入学后的“90后”大学生。由于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在进入高职学院后,往往会在人际交往、学习适应、道德追求、情感经历、心理健康等方面呈现诸多不同的特点,与80后大学生相比,有较大差异。

从学生的价值观上看,当代“90后”高职学生越来越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索取与奉献融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而又非常注重自我,注重现实。这种呈主流状态的价值观直接导致大学生在需求上的多元性,绝对的、单一的需求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纷繁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那种整齐划一的德育要求已经显得不合时宜。

从学生的个性来看,当代“90后”学生,往往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他们张扬个性,崇尚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崇尚个性,主张标新立异的个性特征。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在智能、品德、性格、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他们在德育的需求上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呈现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一)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德育内容

高职院校先要对现阶段德育工作的新特点与面临的新任务有明确的认识,然后再根据高职教育目标、办学模式与市场需求,来不断开拓德育的新方法。

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往往以就业为核心展开人才培养工作,单纯强调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职业能力等。然而,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学生不但需要具备高端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以及与人为善、善于合作的精神与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细化德育内容。具体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高职高职院校德育应把基础和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品德养成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和国家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他们往往具有差异很大的文化水平、彼此相异的个性特征、不大相同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愿望,学生总体素质的下降启发我们,必须把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放在首位。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应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会道德与文明规范引导教育,进而使学生形成更加强烈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

2.高职院校德育应与未来就业、学生自主创业相结合。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德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高职德育工作者而言,应在日常学习中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法规、纪律、就业形势与政策、创业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最终构成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3.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应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德育现在面临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德育对象本身的变化,使得现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思想健康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客观环境,培养他们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坚强地承受压力,面对苦难,在挫折面前能够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自信心,不断地磨炼自己,为未来的人生进步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在高职院校德育中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扎实地掌握互联网技术,打造师生沟通交流的一个良好环境。同以往的旧式思想道德教育相异的是,通过互联网能够更大规模地拓宽德育渠道,确保德育工作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开展。德育工作者可以倡导开设网上论坛,并引导广大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鼓励他们针对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热点问题自由发表见解,互相讨论、抛砖引玉,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德育引导。这样就打破了以往单调、让人反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实现多人交流、沟通、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对学生的最好教育与启发。这就避免了传统德育工作的强制性教学性质,师生处于平等地位,相互尊重,共同探讨问题。学生一方面能够被公平对待,另一方面又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

与此同时,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方面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德育负责机构加大对网络使用的监督与管理,防止一切负面信息通过网络传入学生群体,将学生集中调动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网络维护系统。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网络德育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严格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够科学上网,自觉控制不良行为。形成一个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以此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主体性是指“主体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和性质,主体自身所拥有的属性,人作为一个思想主体以及行动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思维创造性等”。②而主体意识则是人们对于自己作为能动主体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和主体价值的主体性的自觉意识和自主活动意识。《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不可否认,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开展德育的主体为教师,学生则为接受对象。德育工作中,学生不仅需要根据教师的指导来提高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平,而且,学生更需要积极自主地配合德育教学工作,经常开展自我反思,进行主动修养,成为德育的主体。

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应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实践锻炼方面都要以学生为核心,将学生主体意识放在首位,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乐于主动配合德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活动。掌握自身学习、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自主、愉悦学习、实践的主人,此时教师则充当一个引导者,改变以往强迫、制约性的冷峻态度,转向侧面的引导与教育。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