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形象建设十篇城市形象建设十篇

城市形象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2:32

城市形象建设篇1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是工业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现代城市意味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城市是社会交往的主要区域。城市的组成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无论城市的大小几乎所有的城市在主体功能区的构成上都是几乎相同的。但是每一个城市会具有特有的地方,由于受到特殊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状况的影响城市的构成又会出现细微的不同,正是这些细微的不同构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的基本概念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外城市的显著标志,城市形象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内部构成上而且体现在城市的文化内涵上,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又提出了城市理念形象的概念,所谓城市理念形象就是城市形象设计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具体包括城市的职能、城市的内涵、城市的定位、城市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实质、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城市的风土人情等部分,城市的形象设计必须把这些构成部分有机的协调起来,城市理念形象设计指导着整个城市的设计与建造活动。

在城市形象的指导下要进行城市形象的设计,对于城市的组成部分的空间要素以及布局特征进行宏观上的安排以及微观上的改造,使得城市的整体构成能够体现出现代城市的精神,通过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的布置、道路的安排等工程实现城市的有序布局。城市形象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城市的时代特征和人文气息,在根植本区域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城市特有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布局特点塑造城市特有的形象。要在城市形象设计的环节中尊重当地的生活习惯,体现历史的延续性;对于本区域固话下来的风土习惯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使得历史文化传统还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的整合;同时要体现对于自然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要受到城市形象的制约,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要更好的维护城市的形象。

二、城市形象与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基本构成形态

第一,城市的基本形态结构。城市基本形态是城市的直观表现形式,通俗的说就是城市在地图上的表现。带状的城市形态、环形的城市形态等不同的形态对于城市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的建设中一定要努力的符合城市形态的基本结构,这样能够体现出建设的符合自然性的特征,这样的城市建设能够起到维护城市形象的作用。

第二,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特有的环境特点,地形、地势、地貌以及气候特征对城市的建设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把地势、地貌的特点考虑到城市建设的环节当中去,只有这样的建设才是和城市结构一体化的建设,才能更好的维护和发展城市的形象。

第三,城市建筑物的具体特点。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城市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布局实现的,同时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筑物的建造。城市中的建筑物是城市的主要物质表现形式,对人们会产生直观的、强烈的刺激,它能够反映出城市的基本构成结构和整体的风貌。建筑物的材料要努力实现和当地环境的协调,寒冷地区要多采取暖色的建筑物材料,炎热地区要多采用冷色的建筑物材料。标志性建筑物往往能够构成一个城市的重要代表,具有很强的知名度,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的重视标志性建筑物的建造,努力通过标志性建筑物起到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第四,城市的街道。城市的街道是城市功能发挥的主要联结者,现代城市都非常重视城市街道的建设,街道不但具有了进行交通运输的职能还具备了审美的职能。城市街道对于城市形象有很大的影响,街道的宽敞形态、街区的环境吻合性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五,城市绿化。现代城市对于绿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绿化面积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决定因素,城市绿化的比例、面积、树木的种类、花草的种类等都构成了城市绿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绿化中轴线以及绿色走廊、城市公园绿化、道路绿化都对城市形象有重大的影响。

(二)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城市设计与建设趋同化的趋势,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相互模仿相互抄袭的现象,导致了城市特色的缺失。在城市建设的时候没有充分的重视城市的风土人情,只是单纯的重视楼房等建筑的建筑,使得城市的形象打了很大的折扣。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缺失了艺术性的设计,离开艺术设计城市的建设就容易出现缺乏个性的情况。城市的建设过分重视了建筑物的建筑对于城市整体格局的安排显得不够合理,城市绿化也没有引起城市建设与规划者足够的重视。城市的建设和城市形象的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相互背离的情形。

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努力提升城市形象的建议

(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视城市的形象设计

城市形象设计能够保证城市建设活动能够符合城市形象的要求,城市建设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城市形象设计的要求。在确定城市形象地位的基础上,对待建设的各个功能区给予充分的设计和安排,使得该区域的建设能够符合城市的整体形象。在城市形象设计的环节中要广泛的吸取普通市民的意见,使得城市形象设计以及城市建设真正的能够体现普通市民的意见和呼声。

(二)城市建设要努力体现出城市的特色

城市的特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外城市的显著标志,城市特色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城市的形象。在城市的建设活动中要努力的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在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建筑物的规模上要体现出当地的地理特征以及人文气息,使建筑物以及街道、公园等设施的建设能够更好的彰显出城市的特色。对于街道广场等公共区域的建设要努力体现出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保证公共服务设施既能体现出城市特色又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三)城市建设要体现人文性的气息

人文气息是城市形象的应有之义,只有具备人文气息的城市才能称的上受人尊敬的城市。城市的建设一定要努力的彰显人文的气息,努力的增加对普通市民的精神关怀,使得普通市民能够从城市的发展当中获益。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时候,能够从城市的发展体验出精神的享受,是城市发展带给社会大众最好的成果。城市建设中艺术气息应该得到重视和弘扬,努力的体现出符合老百姓需要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城市形象建设篇2

>>“观念”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赛事网站建设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温州城市形象传播文化策略研究地域文化资源与盐城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与策略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媒介策略关于城市形象传播的若干思考英语频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及路径城市宣传片与城市形象传播当前城市形象传播误区及对策海外城市形象传播经验谈乌鲁木齐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析鄂尔多斯市城市形象传播南宁城市形象传播策划案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城市名片综合价值研究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传播试谈影视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传播媒介:城市形象传播的桥与墙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艺术>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对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分析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对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分析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朱尉董晓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其重要性及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传播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文化建设体系下的优质资源转化为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资本,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一带一路”;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建设体系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155-02

城市形象是城市内部和外部公众对城市客观实在的具体感知、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城市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形象塑造的立足点。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是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创新的过程。洛阳,作为丝路起点,居天下之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对洛阳的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使其城市文化精神及人文精神,更好的与时代融合。

一、城市文化建设体系与形象传播的关系论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推进,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及其传播作用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日益重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涵所在,城市形象建设走向繁荣与城市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

1.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传播的基础和立足点

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综合性的特点,而作为城市立身之本的城市文化则具有独特、稳定、传承的特点,是城市进行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动力源,因此,城市通过文化的熏陶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孕育出特有的城市内涵,是城市形象形成和塑造的根基。一方面,城市文化通过街道布局、文化设施、公共建筑等物质性的东西给外界留下具体印象,城市形象传播都离不开标志性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历史、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是城市文化反映在城市形象上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理念、商业经营行为、市民的素质都是城市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反映,是城市形象的“软实力”。

2.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传播的核心与特色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去粗取精,经过历史的沉淀传承下来的,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同和接受。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决定城市形象的传播脱离不开文化,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形象传播,展现城市丰满的人文情怀和鲜活形象,凝聚人们关注的兴趣,提升城市居民的精神气质。例如,洛阳市围绕“千年,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产品,以龙门石窟,少林寺、白云山、老君山和鸡冠洞等等这些文化品牌作为核心,塑造了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通过城市文化展现了城市形象的无穷魅力。

3.两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是内在和外延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人们通过形象的城市文化感受着城市带给人的独特感觉,并在其中规范自身行为,为城市形象做着代言,让城市形象彰显城市文化。可见,城市居民折射的文化气质是城市文化内化的结果,是城市文化的推进。所以说,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城市的文化价值理念、文化特色通过各种途径得以传递,特别在塑造城市新形象的时候,城市传统文化凸显城市的深厚底蕴,进而影响公众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评价。

二、洛阳城市形象传播现状

洛阳因位于洛水之北得名洛阳。曾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变幻,五代以后,洛阳逐渐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作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进行建设,得到了又一次复兴,城市的知名度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得到显著提升。在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洛阳正在建设成为全省的副中心城市,城市文化建设和形象传播的投入力度、重视程度得到加强,取得明显成效。

1.依托丰富城市文化资源,古都城市形象更加鲜明

近年来,洛阳在文化强市战略的指导下,发挥城市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城市形象传播取得较大突破,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取得优异成绩。通过牡丹文化节,让洛阳“牡丹花城”的城市文化品牌名扬海内外;民间流传的“武则天艇牡丹”“鲤鱼跃龙门”等神话传说,更让洛阳城市有了几分传奇的色彩。通过开发利用这些特有的资源优势,打造了诸如“千年、华夏圣地、河图洛书、三彩故里”等品牌,城市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千年古都”城市形象更加突出和富有吸引力。

2.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识别更加清晰

河洛文化作为洛阳城市文化的核心,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础,为洛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传播提供了最好的载体。从城市理念层面看,河洛文化的起源性特点决定了洛阳的千年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从城市行为层面看,洛阳城市居民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而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让洛阳人拥有开放、友善和包容的胸怀,更吸引着大量的东南沿海、两广地区和海外华人华侨前来寻根问祖。从城市视觉传播层面看,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考古价值,成为展示城市形象最直接、最具体的载体。

3.依托山水文化资源,城市生态宜居形象更加凸显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托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受到山川、河流、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发展的定位、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洛阳虽然是个北方内陆城市,但并不缺少水源,黄河、涧河、伊河、洛河在境内纵横交错。洛阳又是一个多山的城市,“四面环山六水八关都邑、十省通街”的独特自然环境,为洛阳空间形象塑造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洛阳以“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带状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推进山水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交通条件、美化绿化亮化工作、生态环境保护、治安环境治理、居民文明素质提升等卓有成效,一个“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秀美洛阳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建构

一座城市是否具有魅力和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拥有独特的文化。因此,在打造城市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文化体系。一是提炼城市精神,促进形象建设。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核,是对城市文化积淀进行提炼的结果;二是丰富城市形态,促进形象建设。城市形态是城市文化的有形载体;三是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形象建设。近年来,洛阳打造出了以龙门石窟、白马寺等为主的历史文化版块,以栾川、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为主的生态山水版块,以洛浦公园、新区观光为主的都市风光版块等旅游品牌,同时结合老工业基地特色发展工业产业文化,结合牡丹文化节发展牡丹产业文化,进而提升洛阳作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形象地位;四是塑造文明市民,促进城市形象。优秀的城市文化可以促进居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能够使居民具有强烈的城市主人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城市的文化建设。

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对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加强改革推进城市政治建设

政治文明是社会进步及先进性的体现,涵盖在城市文化之中,是城市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对城市政治文明进步的表现主要有三点:一是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政治制度虽然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但是其必须符合当地的传统文化习惯;二是对民主法治的影响,良好的城市文化创造开放、自由、解放的社会氛围,人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三是利于提高市民政治素养,建立城市居民和决策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城市各个层面对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的反思和改进。

2.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城市的发展也是一样,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管理体系的运转都需要巨大的财力保障。如果把城市的街道、建筑物比作树干,那城市的经济发展就是维持树木活力的汁液,城市文化是树木的根须,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事业直接关系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切身利益,是维护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良好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能对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带动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通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传统民间技艺得到传承和展示,参会者的精神也得到满足和提高;二是利于社会事业良性运转,为了维护良好的形象,政府必然会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城市居民在享受到实惠的同时,也会自觉的产生维护城市形象的意识,并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产生一种内在的凝聚力;三是利于良好社会风气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居民形成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和谐局面,文化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有和缓冲的作用,有效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四是促进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保障,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的浓郁氛围。通过弘扬和传播这样的城市精神,对外增强城市吸引力,对内增强城市文化向心力,增强城市内部凝聚力,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为实现城市发展共同努力。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城市己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比拼的重要支点,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表现,更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内创造城市凝聚力,对外创造城市辖射力,进而又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城市形象塑造要充分利用优势文化资源,洛阳应着眼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度,发挥比较优势,使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完美结合,为城市向前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艳.从洛阳城市文化建设谈城市形象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7).

[2]王凯.洛阳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4.

[3]倪建平.“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2).

城市形象建设篇3

引言

城市形象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化精神风貌,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城市自身的文明程度、开放程度以及经济实力。现代城市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含多种要素。而城市景观则是最为基础的环节,主要包含城市的布局、环境卫生、绿化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广告进入中国,并迅速成为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户外广告与城市间的和谐发展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但是目前的户外广告仍存在一些弊端,这就需要处理好户外广告与城市建设间的关系。

户外广告在城市的形象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户外广告作为城市形象的特殊组成部分,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其对于城市的形象建设具有特殊的作用。户外广告包括霓虹灯、路灯、招牌、橱窗、电子显示牌等,其与其它的城市要素相比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迅速发展的科技成果为其注入了全新的动力。户外广告对于城市形象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靓化作用。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广告牌可以给人以视觉冲击与审美的享受。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广告与城市建筑形成较为统一的风格,为城市增添和谐的韵味;第二,净化作用,这是户外广告最为直接的作用。巨型的户外广告有助于抵挡尘土,保持城市的清洁,减少噪音的污染;第三,亮化作用,户外广告可以当作城市的照明主体,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开发户外广告的应用价值。绚丽多姿的户外广告使得街道更加生动活泼,为城市增添了一分浪漫色彩。

户外广告在城市的形象建设中的缺陷

1.户外广告的分类混乱,难以区分城市的功能区

城市的功能区包含商业区、行政办公区、居住区、文教区等,每一区域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功能,商业区是城市最为繁华的场所,就应展现商业的活跃气息,而居住区则应是宁静、优美的,行政办公区的广告应是稳重大气的。但是目前许多城市的广告分类较为混乱。

2.户外广告缺乏整体性规划

广告商为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希望自己的广告具有吸引力,往往忽视周围的环境,过分追求广告的“高”、“大”,而造成一种视觉上的污染,另外,一些广告的设计师缺乏对于建筑造型的语言理解,于是形成了一种全封闭性的做法,使得建筑物变为广告的附庸,使得城市的街道、建筑显得不协调。

3.户外广告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户外广告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一般长期的要保持数年,短期的也要保持数月之久,因此,其具有更新性与长效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户外广告做经常性的维护,以保持清洁、良好的效果。

户外广告在城市的形象建设中新发展

1.户外广告和城市的形象建设整体统一

户外广告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城市的形象建设,要注重整体的配置与科学的规划。户外广告占主体或是居于次要位置而构成的特定城市景观,应是完整有机的综合体,一旦景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就会丧失审美的价值。因此,广告设计师要重视整体化、审美化的特点,以赋予城市精髓与灵魂。

2.户外广告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

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规划有助于户外广告的长足发展。除了科学规划其数量与位置以外,还需健全管理法规。一方面,政府要以规章的形式对其进行限制,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行业协会自身的管理能力。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除给予没收非法盈利以外,还可以进行一定的资金处罚。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保障户外广告与其它市政建设一起展现城市独特的风采。

3.户外广告设计要重视创新性

创新要具有一定的现代精神,要具有思想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户外广告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清洁、宜人、优美的环境既是现代城市的形象建设要求,也是满足群众生活质量的最基本条件。因此,户外广告就需要在精神、思想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努力。另外,广告设计还需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宣传的内容、风格以及造型等方面都要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时代的精神需要。同时,又要重视对于文化的保护,要在创新的同时,重视传统的文化。因此,城市形象的建设,只有在保持创新的同时,继承特色地域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出美感。

4.户外广告设计需要顾及周边环境

人们往往关注具有刺激性的新鲜事物,户外广告的设计也遵循这一特点,设计师往往注重抓住人们的好奇心,应用较为醒目的题目,较为简洁的标志,以及鲜亮的色彩等手段。无疑,这是户外广告设计的基本前提。但户外广告的放置必须依托一定的环境,作为一名广告的设计者应在设计之初就将环境因素纳入思考的范围之内,必须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广告放置位置的周边环境、建筑物等,然后结合实际的勘测情况进行整体的构思。

结论

户外广告作为城市的门面,其迅猛的发展,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视觉初印象的关键构成。户外广告的发展要以城市的规划为依托,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形式,注重视觉的效果,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塑造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的城市形象。

(第一作者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第二作者单位: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

作者简介:鞠晓玲(1979-),女,山东青州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城市形象建设篇4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城市形象;节俭办会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201460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以后,中国各大城市逐渐掀起了一股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高潮。2010年广州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2011年深圳举办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同年上海举办了F1大赛、网球大师杯赛、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2012年山东海阳市举办了亚洲沙滩运动会,另外还有筹办中的2013年天津东亚会和2014年南京将举办的第2届青年奥运会,加上国内的全运会、城市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其他各种体育赛事活动,各大城市举办各种各样的体育赛事,几乎形成了一种社会性风潮。这种集约式大型体育赛事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但是,在赛事的举办过程中,尽管一些大型赛事为举办地带来了社会影响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中国举办这类大型赛事的历史较短,经验不足,一些赛事在申办、筹办与举办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给主办城市形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密集型体育赛事现象的历史性与现实合理性分析

(一)中国的国情所致

中国历来重视大型仪式的突出地位,这种大型仪式活动从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传统。两千年前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西汉王朝汉武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以后各个王朝每逢开国、更换帝王、皇帝婚配等时节都要举行仪式。如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中华儿女正无比喜悦地体验着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带给大家的美好感受,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就是对这一伟大成果的一种肯定,是一种庆典仪式,是中国人的节日。按照中国的国情,参照中国近代以来遭受西方列强欺压的历史,国家理应举办一个或多个仪式,借以告诫国人,警戒世人,并向曾经欺压过中国人的列强作出一种象征性宣誓。又鉴于中国百年屈辱史的严重性,中国人无论多么超脱,也应当补上这种国家仪式。在建国之初到如今的发展历程中,体育赛事起着重要的阶段性发展成果展现作用,宣扬着伟大中国人民的奋进情怀。因此,举办代表中国国家意志最高等级的仪式势在必行。大国的情怀、大国的意志、大国的体面通常便以这样的方式得以确立。

(二)中国转型时期的特点

现代中国正经历从积贫积弱朝小康社会迈进的阶段,这种转型意味着必然要出现大量的仪式,借以证明这种转型的成功。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鼎盛时期,人民生活在盛世的初级阶段,尽情地体验着盛世带给大家的愉悦与欢乐,因此,一切与盛世有关的仪式都需要细致入微地从点滴做起,继而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奥运会以后,中国各大城市逐渐掀起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热潮,这些看似繁多的赛事,其实是长久以来没有举行过大规模的国家性庆典而使然,如今国家在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前提下,补办一些国家性庆典仪式,便成为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常态。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仪式将文艺和体育融为一体,以至随后的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都延续了这种办会模式。从其开幕式策划的创意与文艺活动表演的规模不难看出,其文艺价值已经远远超越运动会本身所蕴含的体育价值,其策划与表演的规模和创造性几乎可以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媲美。这种开闭幕式就是中国庆典仪式的改良。中国如此如火如荼举办体育赛事,完全出于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国家仪式文化重建工作的需要,其目的就是重塑民族信心,重修民族价值观,重建大国形象,重立权威仪式,这是中国转型时期的典型特点。正因如此,在中国举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是中国经济繁荣、民族昌盛的一种体现,这是一种国家性庆典,是万众同心的象征,其存在具有合理性。

虽然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毕竟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国民生活负担还有些沉重。由国家出面组织融文艺表演、体育竞技运动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体育赛事,为勤劳、奋进、智慧的中国人民生活搭建一些休闲娱乐活动平台,分散生活负担,无形地达到自我心理调适与释放。而且,从赛事的开闭幕式规模和其中各个细节所蕴含的寓意表达不难看出,中国今天的强大与繁荣依托于中国人民的奋力拼搏,国家理应做出与被冠以勤劳、奋进、智慧等褒扬词汇相匹配之国民的直观的仪式行为。因此,密集型体育赛事的出现是中国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具有现实合理性。

二、密集型赛事对城市形象建设的负面影响

2008年以后,中国集约式地举办大型运动会,各大城市不惜耗费巨资争先恐后地申报和举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主要是看重其赛事能为主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由于中国举办大型赛事的历史不长、经验不足,没有良好的可借鉴模式,而大型体育赛事又具有申报周期与筹办时间长但举办时间短的特点,举办地往往对赛事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与办赛成本估计不足,在赛事举办过程中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社会经济效益,一些赛事出现了耗资巨大而收效甚微的尴尬局面。

(一)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

首先,举办国家大典式的体育赛事虽然有团结人心、凝聚民众的作用,但费时费力,需要消耗很多的资源,这种资源消耗包括必要的财政预算。体育赛事不仅消耗财力、物力,赛事志愿者群体的安排和组织也必不可少,而这样大规模、高密度的组织志愿者参与赛事活动,对参与者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很大的干扰。以广州亚运会为例,体育及师范类院校等大学生群体需要停课很长时间来完成赛事志愿者服务的培训。旷日持久的培训、排练活动,严重影响大学生群体日常学习和生活。

其次,举办城市本地居民作为最直接的受益者和体验者,他们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支持也是决定赛事成功和获得预期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固然能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对当地居民可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增添更多投资渠道,丰富其业余生活。但同时也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干扰与影响。如赛事筹备期间,大量体育场馆建设和城市景观改造等给居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赛事举办期间,各种人员短时间的大量涌入致使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大幅提高,交通受到管制,交通出行拥堵不堪,空气、噪音污染不断。为此,一些居民为了逃避这种喧闹与拥挤的大环境,赛事举办期间外出旅行度假。研究资料显示,当地居民会因为大型体育赛事的这些负面影响而反对赛事。例如1994年冬奥会前对挪威和主办城市Lillehammer的居民调查显示,对冬奥会持负面态度的国民和市民比例分别高达45%和50%。

(二)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逐渐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提升与改善的作用。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的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与建筑物的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还有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并使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要求囊括了城市形象的各个方面,如优越宽敞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场馆基础建设的基础;较高的经济贸易水平是赛事举办的实力支撑;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是赛事成功的必要保障条件;建筑物景观是赛事宣传的标志性招牌。因此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成功与否,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影响巨大。国外也有很多城市借助于大型体育赛事重新塑造城市形象的典范。如谢菲尔德市借助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通过长达近20年的努力,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与塑造,成功地获得了城市的再生与转型。另外,悉尼市以2000年奥运会为契机,通过对自身的形象打造和各种媒体手段的大力宣传,对外界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城市形象,成功地改变了世界各国对它及其国家(澳大利亚)的认识,使世界各国人民对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期待。与此同时,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视。举办地出现的任何负面新闻,在各大媒体的聚焦之下都可能被放大且迅速地传播开来。如盐湖城冬奥会的贿选丑闻,给主办地带来的负面影响巨大,至今难以磨灭。2012伦敦奥运会上,因为误将韩国国旗弄成朝鲜国旗、奥运圣火火炬突然熄灭、官员巨款会餐、美国国旗被风刮走、裁判涉黑、错判以及抗议奥运会等负面报道,被网络评为史上最差奥运会。这些新闻严重影响着一个城市甚至于一个国家的形象。

(三)中国行政筒状管理方式的负面效应

受独特社会机制的作用,学典型运动几乎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贯风尚。现阶段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风潮同样是学典型、跟风尚传统的延续。中国由哪座城市举办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青奥会都是行政命令的结果。按照商业性的竞标方式产生奥运会或别的运动会候选城市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是,当北京举办完奥运会之后,奥运会就成了北京作为城市更新换代仪式的标志,这意味着北京就是典型,大家必须跟着学习,因此,这种更新城市地位的副作用就此显现出来,它驱动了一种城市升级的连锁效应。因为北京地位的提升,打破了原有的城市地位生态平衡,新一轮的城市竞办体育赛事的热潮很难中止。中国行政管理具有高效、快速、简捷的特点,这种筒状管理方式对诸如兴办大型赛事等事宜具有连锁的负面效应。

(四)兴建体育场馆为建设资金的无序流失创造机会,造成资源浪费与财政负担

首先,中国各大城市竞相举办体育赛事,体育场馆是一种预算数额巨大的建筑工程项目。而建筑工程的数额又和潜规则中的提成率成正比,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如无规范管理便为建设资金的无序流失创造了机会。

其次,一些赛事举办城市无成本效益意识,没有针对自身情况去评估举办成本与赛后场馆开发的论证,只注重申办过程,忽视后续开发利用。无战略性规划和科学的管理与运作,不能够充分发挥大型体育赛事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往往需要新建大量的场馆设施,一些城市着眼于搞“形象工程”,专注于修建标志性豪华场馆设施,不惜花费巨资搞大型开、闭幕式,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赛事成本,忽略了赛事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方面,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越来越豪华,如广州亚运会仅开闭幕式及焰火表演3项总经费就高达3.8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兴建场馆设施,除求数量外,还求新、求异、求独特。如北京奥运会,仅北京市就需要新建12座场馆(另外还有8个临时场馆),其中包括鸟巢、水立方等标志性建筑;广州亚运会修建了70个场馆,其中比赛场馆53个,独立训练场馆17个,场馆建设费用审定为32.72亿元,而亚运城建设22个子项目审定为125.27亿元。而且,在中国每4年一届的全国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也是一场场耗资巨大的场馆设施建设大运动。现阶段一些赛事的举办城市由于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认知不够,经验不足,流于形式,疏于开发,造成赛事收益不高,与赛前预期大相径庭,导致资源浪费与财政负担。

三、大型体育赛事应遵循节俭办会的原则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如继续采取典型、学先进、学榜样的方式已难以适合稳健、成熟、复杂社会的发展模式。如今,很多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城市都大力宣传“节俭办会”,可是何为“节俭办会”,由谁监督且怎么衡量却始终没有相应、规范化的统一尺度和标准。有鉴于此,大型综合赛事的策划,理应贯彻落实中办国办2011年7月下发的关于节俭办会的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倡导的瘦身办赛的建议。这样做不仅是对奥运会基本价值观的尊重,也是遏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一种积极措施。

第一,大型体育赛事事关国家形象建设,不应减少宣传力度,但要节约场馆预算,按经济规律办事。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最大的费用支出就是场馆设施建设,几百亿的工程严加控制就能节约几十亿。各大城市之所以热衷于申办大型体育赛事,从地方政府部门的角度,可以此为契机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体育设施建设。这里有些是属于必要的城市投入,但也有一些是浪费,这其中的尺度如何衡量,又该由哪些部门去监管?需要有具体的规章制度。

第二,国家要从总体上调控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地点,充分考虑举办城市现有基础条件,如体育场馆基础设施、交通承受能力、食宿接待条件、城市治安和旅游景观等与大型体育赛事密切相关的方面,是否具备实实在在的承办能力,尽可能避免以通过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来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申办城市必须要有强烈的成本效益意识,充分论证赛后场馆的再开发,增加其赛事后的可利用率,最大限度控制修建新场馆。

第三,行政开支应当参照商业运作的规程,避免资金的无序流失。建立健全赛事审计、监督管理机制,整合、抽调各层次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建一个监督性强、透明度高的审计、监督管理机构。审计、监督制度要覆盖筹办工作的每个环节,做到以制度管人、制度管财、制度管权,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能出现的贪污、腐败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秉承“廉洁、节俭、阳光”的办赛理念,行政开支参照商业运作的规程,加强政策性管理与支持,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尽可能地避免隐性支出,最大限度地缩减预算成本。理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赛事举办相关方面的切割点,避免资金的无序流失,真正做到“节俭办赛”有尺度衡量、有制度监督、有机构监管。

参考文献:

[1]路云亭.国家仪式的重构――对中国体育赛事密集现象的诠释[J].体育学刊,2012(1):14-15.

[2]杨蕾.我国城市主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体育科研,2012(2):46-48:

[3]申丽萍,王跃.大型体育赛事经济效益评估体系的构建[J].企业经济,2007(3):94-95.

[4]刘东锋.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联合战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报,2008(5):38-41.

[5]URmiLLaBoB,KamiLLaSwaRt.Residentperceptionsofthe2010FiFaSoccerworldCupstadiadevelopmentinCapetown[J].UrbanForum,2009,20(1):47-59.

[6]刘东锋.谢菲尔德市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塑造城市形象的战略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1):30-33.

[7]maenniGwoLFGanG,pLeSSiSDS.Sportsradia,sportingeventsandurbandevelopment:internationalexperienceandtheambitionsofDurban[J].UrbanForum,2009,20(1):61-76.

[8]王晓丹.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形象关系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2(3):56-58.

城市形象建设篇5

论文关键词:城市;垃圾箱;形象 

 

1 国内垃圾箱现状分析 

1.1 大理石垃圾箱 

大理石垃圾箱总体造价要比之前所用的分类垃圾箱低,较普通塑料垃圾箱固然有既无人偷又摔不碎的优势,但是由于过于结实导致搬运困难,且容量小,无垃圾箱盖。垃圾箱内的塑料口袋泄漏之后垃圾箱底部无法清扫、清理。因此,大理石垃圾箱暴露了其容量太小,清运不及时,没有盖子等缺点。垃圾箱及时清运需要人力,而且其也应起到本身优美环境的作用。 

1.2 地埋式垃圾箱 

箱盖露在外,箱体埋在地下,这种可以防止塑料袋乱飞、捡拾人员乱扒垃圾的“地埋式垃圾箱”被大众认可。垃圾箱盖子为踩踏式的,扔垃圾时,人们只需要用脚踩一下,箱盖就会自动打开,即可扔进垃圾。垃圾箱的盖为双层,被扔进去的垃圾非专业人员不能掏出。地埋式垃圾箱内的积水排放、如何清扫是严峻的问题。 

1.3 “突出”型垃圾箱 

设计教育是全民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我们许多市政管理部门为了突出自己的成绩,把垃圾箱漆成红。“红色”是色彩中给人视觉冲击力最为强烈的颜色,这与环境格格不入,既不协调,又不美观。 

1.4 “隐蔽”型垃圾箱 

同“突出”型垃圾箱相反,“设计巧妙”的某旅游景区观光山上的垃圾箱,隐蔽在石道上。垃圾清理困难、工人作业危险,背面就是的陡峭的悬崖……领导在想如何隐蔽垃圾箱时恰恰忽略了安全性问题。 

1.5 忽视科学、过于强调艺术的垃圾箱 

(1)狮子造型垃圾箱。狮子造型垃圾箱曾在中国极为常见。狮子原本在门两侧,却被设计者设计成“垃圾箱”后,不但没有“一举两得”反而影响市容。设计者注重垃圾箱的美观,却忽视了垃圾箱的基本功能。水泥制成的垃圾箱,垃圾根本无法搬运。看守大门的北京狮子是城市的镇宅之兽,将他作为垃圾箱有反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国人把狮子吉祥物做成垃圾箱,这种不尊重中国传统的设计不被世界接受,所以狮子类垃圾箱设计是最大的败笔。 

(2)“花蕾”造型垃圾箱。“花蕾”造型垃圾箱,忽略了垃圾箱的原本功能是既要储存垃圾又要易于装卸。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用垃圾箱来美化城市,形成垃圾箱怪异造型的流行事态。请问此“花蕾”型设计垃圾箱能容纳多少垃圾呢? 

(3)“信箱”造型垃圾箱。金属信报箱型垃圾箱,造型固然很好看,但实在很难清理,且不易于垃圾存储和搬运。 

1.6 新型可移动式垃圾箱 

胶封不漏水,加盖不跑味,容量两吨多,小车拉着走——这就是可移动式垃圾箱的特性。其优点有:可移动、容量大、封闭好。封闭性好是这种垃圾箱的最大优点,箱体四周没有任何缝隙,除了残土外,任何垃圾都可以收集,包括液体垃圾。由于它的底部是锰钢材质,所以耐腐蚀性特强。有诸多优点的垃圾箱却失掉了最重要的功能——垃圾分类。我国的垃圾箱设计一直在努力真正实现垃圾分类。 

1.7 “分类”垃圾箱 

恐怕只有生物工程硕士以上专业毕业生才会了解有机物投放口和无机物投放口的投放垃圾的区别。所以,有机物投放口和无机物投放口分类垃圾箱注重材料,而忽略社会学。我们一直在努力实现垃圾分类,却在在垃圾箱设计改进的路上跋涉。 

2 可行性建议 

(1)垃圾箱实现体量大、口很小、密封严的设计。口小不易于有害气体的挥发、扩散。 

(2)民众要有良好的分类扔垃圾的习惯,每年法国80%的废弃包装类垃圾都得到了循环处理。63%的废弃包装类垃圾经再处理后被制成了纸板、金属、玻璃瓶和塑料等初级材料,17%被转化成了石油、热力等能源。 

(3)实施可燃、不可燃、玻璃、宝特瓶、铁罐等垃圾分类,实现彻底而仔细的分类标准。例如,日本分类垃圾箱的第一个箱子里是玻璃瓶和易拉罐;第二个箱子里是塑料瓶;第三个箱子里是塑料袋和餐盒;第四个箱子里是废纸和杂志。图示即可。日本也经历过从垃圾分类配文字时期,最后彻底演变成只用世界人民都可看懂的图像说明。 

(4)垃圾箱把世界各种酒瓶由电子分码将瓶子分类,回收垃圾形成产业。回收垃圾会有很高的收入,可以考虑将此收入分给“城市美容师”。 

(5)全民环境健康教育。环境卫生靠市民的自觉性,发达国家的环境卫生既是靠自觉性,并非环卫工人的庞大队伍。中国付出的人力和物力是由于中国市民从小学无环境健康教育,导致给国家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造成负担。全民环境健康教育应从孩子抓起,全民族的意识必须从小学、中学做起,要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机关。 

城市形象建设篇6

台山市委书记李澄海、市长郭伟于6月6日至10日、13日至17日分率市党政考察团赴大连、青岛、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市考察学习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建设工作。李澄海在考察中指出,城市环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台山要加快推进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程,努力提高城市管理和园林绿化水平,全力打造适宜居住和发展的现代化滨海园林城市,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台山。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位于黄海渤海之间,和胶东半岛相呼应,是一座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工业发达、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是一座天然良港,是全国最大的货运港、成品油港,有全国著名的造船、机车生产厂,并以“大连国际服装节”闻名全国。大连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8%,拥有旅游涉外宾馆(饭店)180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21家,良好的市容环境使大连享有“北方香港”之称。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部,近年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城市建设富有特色,素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誉,目前已形成以胶州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六个发展组团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山海优美、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嫩平原东端。遵循“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对城市进行改造和综合整治,使之成为了一个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的东北亚重要经贸城市和国际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台山市党政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大连星海广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城市建设沙盘展、青岛城市规划展、哈尔滨经济开发区、长春汽车制造厂等。考察团在参观考察了这些城市后都认为,这些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认真做到了高起点、高速度、高品位,重规划、重功能、重人性的和谐统一,其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面貌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他们注重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善于运用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强化城市管理水平等许多做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城市形象建设篇7

他们不断完善管理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和谐执法环境,实现城管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规范化执法是依法、文明、公正执法的必经之路,是城管执法工作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要求。他们始终坚持以“提高队员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为目的,以打造执法人员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为重点,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为手段,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他们时刻注意体现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出效益”的工作理念,先后制定并完善了83项内部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发至人手一册。同时实行领导巡查制、路段负责制、徒步执法制、“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监督考核机制,把各项工作逐一量化,纳入到考核范畴,严格实行出勤工资制、打分制、一年一聘用制、执法监督日通报制、末位淘汰制、绩效挂钩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并严格兑现奖惩,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时,在全局喊响一个口号,倡导两种精神、强化三种意识、树立四种风气、培养五种能力。一个口号是“负重实干、执法为民、坚韧创新、奉献有为”;两种精神是:“爱岗敬业和严格执法”;三种意识是:“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四种风气是:“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踏踏实实、令行禁止,加强信任、相互支持,发奋有为、争创一流”;五种能力是:“依法执法、严格执法的行政能力,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高效能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并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使执法人员能够灵活运用“明、活、勤、礼、严”五字执法技巧,锻炼执法人员招之即来、来即能战、战即能胜,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形成了行业风气正、事业兴的良好局面。

他们在保障市民生存权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城市管理。即在促进经济繁荣的过程中保持市容的整洁有序,在满足弱势群体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妥善化解城市矛盾。他们采取“人性化”管理政策,寓执法于服务之中,正确处理执法与教育、执法与服务、执法与处罚的关系。

他们尊重管理相对人的权益,推进文明执法。他们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服务为本”的理念,遵循“一教育、二警告、三处罚”的工作程序,在纠正违章时先敬礼,问您好,再出示证件,说明违章事实及依据,做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主动“示弱”而不“逞强”,开展与业户谈心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被管理对象感受到他们的文明服务,认识到接受管理是为了维护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广大市民的利益,培养他们自觉守法意识,从源头上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他们在为民服务上做到“四个一把”即:“老人扶一把,小孩领一把,自行车摆放理一把,为民服务帮一把”。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等问题上做到“四一、四心”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接待群众热心、听取申诉耐心、答复询问细心、处理问题用心”。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规范,奠定了依法行政的基础,树立了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他们以宣传为手段,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他们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公益广告宣传、专题专访、街头宣传、社区宣传、志愿者活动、广场演出签名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城管法规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等途径深入临街店铺、社区、学校大力开展城管法规知识和城管执法工作职能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在城区主要街路显著位置悬挂了《人人遵守城市管理法规,让龙江市容更靓丽》等10余个条幅,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城管法规教育,进而不断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城市管理,维护周边环境的自主意识。

城市形象建设篇8

关键词:城市形象;公共符号;环境设施;建筑小品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062-01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而城市公共符号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形象中的公共符号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城市中的公共符号是促进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道具,既可以改善人居环境的质量,也有利于对外沟通联络,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改善投资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观念的公共符号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要求每一位设计师从多元的角度来探索新的城市公共符号形象设计。

一、现代城市形象设计中公共符号的内容与作用

现代城市形象中的公共符号包括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环境设施指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们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建筑小品在功能上可以给人们提供休息、交往的方便,避免不良气候给人们城市生活带来的不便。著名景园建筑师哈普林曾这样描述到,“在城市中,建筑群之间布满了城市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环境陈设,有了这些设施,城市空间才能使用方便……换句话说,它提供了这个小天地所需要的一切。这都是我们经常使用和看到的小尺度构件。”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虽非城市空间的决定要素,但在空间实际使用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处小小的点缀同样可以为城市环境增色,并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代城市公共符号的功能作用:休息、安全、方便、遮蔽、界定领域。同时,广义的现代城市形象符号还包括城市公共艺术的内容,具有在公共空间中展现艺术构思、文化理念和信息,以及美化环境方面的作用,增加空间的场所意义。

二、现代城市形象设计中公共符号的现状

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城市建设发展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以上海、北京等为代表的城市形象公共符号设计形成各自特色。但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国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功能设施不健全、缺乏整体性规划:我国许多城市的道路由于诸多原因往往只能达到道路交通的基本要求――疏导流通作用,忽视街头各种设施的建设,其他功能建设脱节、滞后,如交通标志、街头照明、人性化使用设施,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2、环境质量差:我国环境质量较差具有普遍性。有的只考虑建筑面积的扩大,绿化面积占有率低;有的矫枉过正,不是很宽敞的道路盲目照搬修建了绿地,增加街道的疏通压力;街道绿化系统不健全,缺损绿化修补不及时;广告牌设置不规范;忽视行人公共设施建设,有“重车不重人”的倾向。3、城市辅助设施滞后:行人服务辅助设施严重短缺,如公共厕所、街头路牌、交通指引、公共电话亭及行人的休息空间等,人性化的关怀不够,与城市面貌的改善失调。4、城市形象中的公共符号缺乏个性:城市建设注意突出自身特色,是塑造美好城市形象的重要一环。

三、现代城市形象中公共符号设计的作用

现代城市形象中公共符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公共符号的建设既可以改善人居环境的质量,也有利于对外沟通联络,提高城市的竞争能力,改善投资环境。

现代城市形象中的公共符号对人居环境的作用有利于人与环境的协调:现代城市形象公共符号的塑造,既要遵循城市的整体性原则,与环境相统一和谐,也要调整城市的时空连续性,使城市的历史和未来连结,文脉清晰,更要强调城市形象塑造的公众性,使市民广泛关注城市的各项建设。其作用:1、现代城市形象可以培养市民对城市的亲切感、认同感,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2、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到安全、便利、体贴入微和自尊自爱。3、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人们对城市形象有共识性和归属感,对城市的性质、方向和意志有共同的认识。4、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突出了城市个性,使市民对环境感受的差异性,新鲜感及指认感增强。5、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通过造型、色彩、质地以及空间等处理,传达出较高层次的文化价值,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愉悦和美的感受,增强了城市的文化韵味。6、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增强人居环境的适应性。

现代城市形象中的公共符号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社会、经济、艺术、政治等综合手段,满足人居环境的发展需要,使城市环境充分体现人们的各种需求,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高尚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环境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

四、现代城市形象公共符号的设计原则

现代城市形象公共符号设计的种种问题,需要运用城市形象设计理论去校正,以寻求城市形象设计的优化,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整合的原则;把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融为一体,形成城市独特的风格与形象。2、有序的原则;城市形象必须有序才美。现代社会有序原则的新内容是合理性、包容性、多维性。3、以自然为本的原则;讲究天人合一,城市规划设计要尽可能地保护城市中的山、水、绿地、景观,应把这些作为城市规划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加以考虑利用。4、创新原则;城市规划设计要讲规律、求变化。大凡惊世之作,无不是突破规律的产物。5、继承和发展的原则;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探求和追求新生活,生活方式的改变,交通工具的更新,时空观念的变化,新技术材料的应用等,都会导致城市建筑形态、建筑风格的变化,城市形象也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城市不可能永远保持一种历史风格,需要继承和发扬,使城市历史文脉不断地向前延伸。6、传播原则;城市在进行形象塑造时,要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在公众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城市印象。使城市良好形象的信息得以迅速传播,形成有利于城市良好形象建设的社会舆论。

参考文献

[1]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7.

城市形象建设篇9

关键词:靓点工程;城市形象;城市价值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在传统城市模式向现代城市结构转轨的重要时期。基本上我国的每个城市都在飞速地发展当中,而且每个城市都希望自己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宜于居住的地方。这就使得城市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城市形象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资源性要素,通过对城市形象资源的经营与开发,靓点工程项目的打造,将有助于完善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全面提高城市竞争力,全面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对外营销。

城市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构成城市形象的要素有许多,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硬环境要素,如自然人文景观、建筑规划、服务设施、城市环保;软环境要素,如市民形象、政府形象、企业形象等两个方面。一个城市的形象就是城市的景观风貌的概括,它代表了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的文化理念,同时也是城市存在意义的注释,是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果一个城市没有特色,是很容易为人们所遗忘的,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城市。不论是人们生活、生理方面的要求,即人对物理空间的要求;还是人们精神、心理方面的要求,即人对存在空间的要求,都希望城市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这其中也包含着对城市吸引人的靓点工程的渴望。

一、城市形象和靓点工程的关系

城市终究是一种人文景观,城市土地利用和大型建设工程是城市形象形成、发展和演替的决定因素。城市形象需要通过城市土地开发工程和标志性的重要建筑物的建造来塑造和表达。城市形象与城市的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密切的联系。城市形象需要根据城市规划进行总体设计,也只能通过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来综合生成。把对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建设项目作为城市靓点工程进行组织和施工,以城市靓点工程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加快城市建设和区域城市化进程,实践证明,它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办大事,它是一种成功的城市经营战略选择。同时,一个好的城市靓点工程的设计应该在吸取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二、靓点工程的特征

城市靓点工程是以客观城市为对象,以人们的主观印象为途径,往往呈现出以下特点:

1、整合性。它是理念、行为、视觉三大形象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是城市的外在形态和重要内容在公众脑海中结合成的感觉和记忆。

2、宣传性。它是建立在城市具体生动的客观形态基础上的。通过激发人们的思想活动而产生记忆并留下印象,进而便于人们沟通交流,发展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城市靓点工程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的理念信号、行为信号及视觉符号传递信息的过程。不仅因其外在形态的独具风格,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精神的象征和隐喻,是城市气质的物质化再现,向人们表达了城市丰富的物质文化信息,体现了城市本身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张扬,容易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并推动城市形象的不断传播。因而使得靓点工程还具备了对城市的宣传功能。

3、唯一性。这里的唯一并不是说城市中只能出现这一个靓点工程,而是指在同一城市中不宜重复出现。靓点工程的塑造和建设应与城市发展背景相结合,要把握住城市的地域性与人文性,才能成为表现城市个性的标志物,凸显出自己的特色,有特色就有吸引力和发展活力。而城市形象的最大魅力即在于此。

4、资源性。城市靓点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有产物。它凝聚和承载了城市的地域文化精神,当其成为城市象征和符号的时候,就不只是简单地作为文化资源的留存和发展,还将成为其归属地所拥有的能够创造各种效益的形象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资源,给这个区域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地人良好的感受,还有实实在存的巨大经济效益。

5、时代性。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会在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留下时代的烙印,时代性体现出城市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6、公益性。城市的靓点工程是城市的公共财富。犹如城市上空的灯塔,可使整个城市分享光辉、共同受益。可以刻画城市个性、弘扬城市精神、传播城市文化、陶冶市民情操,使人们对城市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增强与城市经济社会的情感联系。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达到繁荣城市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相互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靓点工程对于提升城市形象价值的意义

1、有利于宣传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公众的认同与信任,将城市理念及行为个性,以集中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展示宣传,使公众接受和理解这个城市、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2、有利于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有利于产品促销、增强信任、提高竞争力。促进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其根本意义在于有利于城市竞争,良好的城市形象意味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的综合实力或在某一方面的长处和特色。形象战是信息社会的产物,现已成为竞争战略的核心内容,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人才和防止人才外流,吸引投资,扩大对外开放。

3、有利于对外联系,增进合作,重塑城市形象。任何城市都有客观存在的一种形象,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原有的城市形象更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这样更有利于对外联系与合作,同时这种形象的公关效应反过来又宣传了城市形象。对于扩大对外联系,增进政府之间、企业之间、社会团体和学术研究单位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有利于吸引游客,发展城市的旅游事业。研究表明,吸引游客,不光是名胜古迹、自然风景,城市经济、市政建设、文化事业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而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游览,良好的城市形象本身就是良好的旅游资源。

5、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建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四、靓点工程的设计原则

1、对人性化的理解

(1)逐层满足人的多重需求: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实现。

(2)多样性休息环境的提供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3)景观品的设计在注重安全有效的同时,通过形态的细节处理给人于舒适的感觉。

(4)注重景观的细节处理与材质的细腻变化,给人于品质感。

(5)注重场所精神的营造,给人于归属感。

2、文化感的注入,地域性的表现

(1)选用适当的形态语言元素,赋予景观品生命力与个性特征,体现城市的特色。

(2)注重设计的艺术处理,用艺术的手段丰富环境,使城市空间更宜人。

(3)艺术化地再现城市的精神特征,营造意境。将城市文化用现代手法诠释,使其与大都市的脉络共跳动。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凌波,孙毅,陈志刚.城市形象竞争力的评估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

城市形象建设篇10

关键词: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城市形象;以人为本

城市是在现代社会中由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聚合而成的综合的实体,具有复杂的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各个不同的城市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个性。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本趋利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体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意识到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塑造一个独特而鲜明的城市形象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城市形象的建设过程中,导入CiS有助于提高城市形象,使人们对城市价值的评判过程中形成综合性的特定共识。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磁山文化、女娲文化、赵文化等“十大文化脉系”。为了更进一步体现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的特点,更加广泛的宣传邯郸,邯郸市需要有更加统一的视觉形象,如城市标志、城市色彩、城市吉祥物、统一而富有内涵的城市路标、城市景观等一系列城市形象要素。

一、CiS的概念

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是由Ci战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逐步深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象识别系统。Ci(Corporateidentity)一般译为企业形象识别,是企业为了适应经营环境尤其是竞争环境的变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营战略,强调企业形象对社会公众的个性表达和获得公众的有效识别。20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将企业形象组织形象概念引入城市研究领域,提出具有新涵义的CiS概念。新的CiS可以理解为城市形象战略(cityimagestrategy),也可以理解为城市识别系统(cityidentitysystem),从而把城市作为形象设计的主体,为城市形象的塑造提供有组织的、系统化的识别方案。城市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是城市内外部公众对于城市抽象概念的认识和识别,它是城市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也是城市同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联络的工具。识别系统的开发是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环境。创立城市形象战略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以当代CiS战略理论为主干,以城市发展战略为目标,充分利用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识别设计的方法,建立一套与企业形象识别不同的、适合城市形象战略的系统。在借鉴企业形象战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城市形象三层级结构说,即把城市形象分解为城市形象理念识别系统(mi),城市行为识别系统(Bi),和城市视觉识别系统(Vi),塑造鲜明独特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二、进行城市形象识别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为城市形象设计者,在进行城市形象识别设计的过程中,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重视城市形象的规划、设计,有针对性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城市形象建设规划、方案,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还要提高广大公众的参与意识,体现全市人民的统一意志,反映群众的共同利益。

2、突出个性与特色的原则

作为城市形象的灵魂和核心,个性与特色是必不可少的。塑造城市独特、鲜明而又深刻的个性特色并充分体现其可识别性可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产生注意力与竞争力,成为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3、坚持文化为先的原则

文化是一座城市赖以生存的土壤,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推进其与国际的交流。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的层次、水平,同文化的结构层次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浅表层次的城市形象建设,往往仅涉及文化的物质层次,而深层次的城市形象建设则植根于文化的核心层次,并涉及文化的所有层面。城市形象建设不仅要靠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化来支持,同时又需要繁荣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核心及中间层次的文化来提升其品位与水平。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城市形象设计与建设中,必须坚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调查、研究城市区域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确定控制合理的人口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重视资源产业群的培育和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培育市民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适应的道德观、价值观,自觉维护城市的环境形象、可持续发展形象。

三、邯郸市进行城市形象识别设计的主要内容:

1、邯郸市城市形象:

城市的总体形象是城市形象的核心和本质的表现,它由城市的性质和主要职能决定。其内涵有两个方面:规模形象和产业形象。包括城市精神、市民行为准则、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2、邯郸市景观形象:

城市的景观形象是城市形象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宏观方面包括城市的远景轮廓、街区与街道、绿地系统、城市广场和城市灯饰等能反映城市特征的各种景观要素;微观方面包括建筑的形式和色彩、建筑小品、城市雕塑、户外广告、花坛、座椅、围墙、栏杆、书报亭、小商亭、喷水池、电话亭、公交车站、人行天桥、垃圾桶、邮箱、指示标牌、路灯及灯杆等要素。其设计要以标志色为统一,以标志图案为特征。

3、邯郸市标志形象

城市的标志形象是城市形象经过浓缩的表达形式,是经过抽象化的典型形象,主要有市徽、市旗、市树、市花、城市吉祥物以及带有特定城市象征意义的雕塑和建筑。

四、邯郸市导入CiS理论的现实意义:

邯郸市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建立,将加强城市的个性,增强城市的识别性。在大工业生产的今天,城市的发展出现惊人的相似性,从而使城市建设走向复制时代。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将赋予城市极富个性化的特征,使之与其它城市相区别,从而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邯郸市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建立,使得城市形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为了协调城市形象识别工程中涉及的各个部分的关系,使之形成一股合力,以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的群体优势,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在城市形象的理论确立、塑造以及管理等各个阶段都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

邯郸市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确立,有助于形成城市亲和力。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形成亲和力的必要条件。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同时提供识别功能的两个方面:对外形成与众不同的差异性,以求建立有别于其它城市的形象;对内形成公众认同的一致性,建立统一的城市人格。亲和力正是二者结合的结果,实质就是形成一种价值取向上的同一性。

邯郸市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使得我市城市形象的推广更加有效、经济。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导入能够保证城市形象在传播过程中的一致性,这就为设计、生产、使用提供了模块化的可能,大大节约了传播成本,同时也使城市形象基于一个统一的层面以整体的姿态面对公众,容易形成同一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