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科学的优势十篇人文科学的优势十篇

人文科学的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3:41

人文科学的优势篇1

[关键词]社会科学论文 绝对优势学科 相对优势学科 学科结构相似性

[分类号]G311

科学论文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作科学技术产出的一类指标,科学论文的学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体系的状况和特征,同时也是表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国际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和成熟,特别是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SSCi)的推出,许多学者采用文献数据库统计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绩效、结构及影响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国内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的开发也逐渐繁荣,为研究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影响力提供了数据基础。范并思利用报刊资料索引文献数据指标,采用文献数量和增长率等定量方法研究了中国1978~1995年社会科学以及学科结构、增长及其变化。一些学者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文献数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l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影响。莫作钦利用408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献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1996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状况及其学科发展态势进行了揭示。蔡曙山采用国家社科规划申报项目数据分析了各省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科研生产力。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有优先和轻重缓急之分,那么对于一个省份来说也应该选择自己优势和特色学科研究领域。选择和发展优势领域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要以之前的优势积累,了解和知道哪些领域具有优势。科研优势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反映,如科研投入中人力投入、经费投入,科研产出中论文产出等,在这些指标中最具有可比性的是论文产出。对于所有的优势可以体现到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和国际上所处的优先地位,这可以通过科研产出指数来测度各地学科结构及优势领域。本文以反映国内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CSSCi检索系统论文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指数,借以分析和比较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分布与优势。

尽管科学论文只是衡量科学体系结构的一个方面,但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科学研究学科结构的产量、质量和覆盖面。分析和揭示各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结构分布及优势领域,对科技宏观管理部门来说,可以作到系统规划、突出优势、兼顾一般、协调发展,调整和建设优势领域,对整个国家学科优先领域的选择和科研基金的投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1 数据来源

本论文统计分析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1998~2004年的数据,时间跨度为7年。CSSCi精选了国内出版的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比较规范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来源期刊,该检索系统具有较完善和规范的学科分类论文省区归属检索系统。

CSSCi根据文献来源分为25个学科,表1给出1998~2004年我国25个学科领域论文数量及比例排序。部分学科进行了简称:马克思主义(简称马克思)、新闻与传播学(简称新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简称图情学)、社会科学总论(简称社科论)、人文地理(简称人地学)、环境科学(简称环境学)。

从表1可以看出:

从25个学科领域7年论文量占全国论文总量比重和排名看,第一位的是经济学,占30.3%,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领头羊,一支独秀成为显学。分列二、三位的是教育学和政治学,各占9.6%、7.1%。有7个学科所占比重不超过1%,分别是宗教学(0.9%)、考古学(0.9%)、民族学(0.7%)、统计学(0.4%)、人地学(0.4%)、社科论(0.2%)和军事学(0.2%)。

所有25个学科领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性增长,各领域波动的年份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一方面收录来源期刊数量不稳定;另一方面来源期刊变更所引起的。

2 各地学科优势与结构

2.1 各地优势学科领域

各地的学科结构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也预示着各地的社会科学体系的发展方向。要对各地的学科领域的地位进行分析,必须求助于全国比较。对某个具体地区而言,有必要对衡量社会科学领域成就的绝对优势学科领域和相对优势学科领域两个指标进行区分。两种优势的界定如下: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一省区的论文在全国论文总数中的份额,这个指标可粗略评估该省区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取全国3l省区中每一学科领域前5位的省区,以定义它在该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测算公式: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一省区论文在该省区全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中的份额与该领域中各省区论文总数在全国全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总数中的份额比较,这是从学科领域的角度来展示相对优势指数(RCa)。它表明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区应成比例地比其他省区做出更多的贡献(发表更多的论文)。相对优势指数的测量方法是:

因此,如果两者的比值大于1,则说明该省区在该学科领域中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比值小于1,则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测量各地区的社会科学优势学科领域,同时也为了消除各地区年度论文变化的影响,取7年各地区论文数据,分别按25个学科领域进行汇总,按上述的计量方法进行测度。各地区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学科领域如表2所示。

观察表2并分析数据可以得出:

从各地区绝对优势比较看,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在大部分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这5个省市属于第一层次。很明显,北京在全部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论文产出中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各领域的论文数占全国相应领域论文数的15%~48%不等,没有哪一个省份在任何领域能与北京匹敌。北京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是所有领域都具有相对优势,在管理学等10个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上海在马克思主义、考古学和民族学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在管理学等11个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江苏考古学和民族学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体育学只具有相对优势,在宗教学等9领域不具有相对优势,但具有绝对优势。湖北在管理学等8个领域既具有绝对优势又具有相对优势,但在宗教学等6个领域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广东在马克思主义等4个领域既不具有绝对优势又不具有相对优势。

管理学等16个学科前5名都集中在第一层次,而马克

思主义等9个领域就比较分散,特别是考古学最为分散。

四川、山东、陕西、河南、甘肃、云南和广西分别有4至1个绝对优势领域,其他省份不具有绝对优势领域。这表明少部分省市产出了大部分的社会科学论文,全国绝对优势学科是相对集中的,对于具有绝对优势学科的省市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绝对优势地位,因为这是最具特色的优势。

从相对优势领域比较看,各地区相对优势领域的数目不等,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领域,除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外,其他具有绝对优势领域的省份,他们的绝对优势领域几乎也同时是各自的相对优势领域。对于同时具有两种优势学科的省市,更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特色的优势学科。对于没有绝对优势学科的省份,应该在各自的相对优势学科里发挥力量,使优势更突出。

从各学科相对优势值比较看,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比较强的省份差异小,而能力比较弱的省份差异比较大,也就是说社会科学能力弱的省份相对比较优势更突出。

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文学、图情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这是西部所处地域环境的反映。

社会科学研究的地区产出与综合性大学和文科院校的地区分布有很强的相关性。社会科学研究产出能力强的省份也是拥有高等院校比较多的。

2.2 各地区相对优势学科领域比较

为了考察各省区相对优势领域在时间上的纵向变化,将1998~2000年和2002~2004年的各省区25个学科的论文数汇总,也分别计算出各省区的相对优势领域。这样可以比较各省区前期和后期相对优势领域的变化。采用蛛网图可以清楚地显示相对优势领域发展的强弱变化。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东中西省份中各选取一个省份,东部的上海、中部的湖北和西部的陕西。

分析数据和观察图1可以看出:

我国大部分地区社会科学学科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稳定性高于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科。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强的地区学科结构稳定性高于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弱的地区,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不发达地区的学科结构更容易发生变动。

上海的民族学、环境科学和军事学相对优势得到加强,统计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相对优势被消弱。湖北的新闻与传播学、统计学和文学相对优势得到加强,而艺术学、宗教学和教育学相对优势降低。陕西的人文经济地理、军事学和管理学相对优势得到大力加强,而体育学、心理学和宗教学相对优势降低。

2.3 各地区学科结构比较

各地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异同和变化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加以测定:

从表3可以看出:

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北京极为相似,这表明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只有部分省份如青海、重庆、河南、内蒙古等结构稍有不同。

社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的省份结构变动度较小,如北京、上海、湖北和广东等;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较弱的省份结构变动度较大,如青海、海南、黑龙江和江西等。

总体上,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变动低于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科。

3 结论与建议

当前经济学成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第一大学科,远远超过其它学科。

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和广东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最强的地区,其它地区具有少量的绝对优势学科,每个地区都拥有数目不等的相对优势领域,中部地区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和教育学。而西部省份的相对优势领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学、文化学、人文地理和环境科学。

大部分省份的社会科学学科结构与北京极为相似,这表明我国各地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全国各地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特色与优势并不突出。

选择和发展优势领域,首先要结合本身具有的学术优势基础和特色。各省区优势领域的存在与各省区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强弱有很大关系,所以各省区选择和发展社会科学,应主要结合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分布力量,特别是各地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社会需求。其次,在选择学科研究重点时,必须确立学科主体研究方向和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在选好方向的基础上,建设和培养学术梯队,没有一流的学术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

以社会科学论文作为测度优势领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论文只是反映社会科学知识的成果形式之一,在社会科学领域,书籍也是反映社会科学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

人文科学的优势篇2

abstract:toconstructbranchlibraryofthereferenceroominuniversityaccordswiththeeconomicsofscope,inaspectsofservicecost,managementinnovation,literature'spropagationandtechnologypromotionetc.,subjectsub-libraryhasmoresuperioritythanthereferenceroom,sothispaperanalyzesthereasonsandsuperioritiesofcollege'sreferenceroomfromtheeconomicsofscope,soastofurtherillustratethefeasibilityandimportanceofbranchlibrary。

关键词:学科分馆;范围经济;原因;优势

Keywords:subjectsub-library;economicsofscope;reason;superiority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69-02

0引言

资料室作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但随着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日益融合、文献资源信息化和网络管理的专业化趋势,高校资料室的种种不利因素也日益突出,其规模化优势已日趋薄弱,读者服务的成本不断提高,而服务的效果却日益下降。由于高校资料室的文献服务的公益性质,资料室在提供文献借阅及其他相关服务时不会有大的收益,因此若想实现高校资料室文献信息服务成本与收益的最大化,应将重点放在成本层面,即加强资料室运行成本的节约和控制。因此,本文从范围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高校资料室进行分馆化的原因和优势,以此证明分馆化建设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高校资料室分馆化的范围经济学概述

1.1范围经济涵义

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生产或提供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产品或服务时,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1]如果用数学公式表示,范围经济可以表示为:C(q)

1.2高校资料室分馆化的范围经济解释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一家企业用较大规模生产某一种产品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但是却不可能获得范围经济;而一家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可能不存在规模经济,但是却可能获得范围经济。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高校资料室的分馆化建设。在分馆建设前,高校资料室各自为政,且分别涵盖三大职能:文献、服务、管理,这三个职能只体现在本院系甚至只针对于部分师生有效果,从学校整体的文献资源体系来看是严重割裂的。分馆建设后,能够对某一个或某几个院系的文献资源、文献服务以及文献管理进行整合、共享和匹配,使得资源共享更为充分、文献层次更为健全,一旦形成一个分馆,增加一位教师或学生使用的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分馆建设会促使范围经济的产生,从而导致资料室建设成本的最小化。

2高校资料室分馆化建设原因的范围经济分析

针对于企业而言,范围经济的成因可主要归结为:产品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运输和管理的经济性以及产品研发的经济性等。而对于高校资料室,建设学科文献分馆符合范围经济性,其原因在于:

2.1文献资料与资料室设备多种使用功能的经济性

在文献资料从采购到流通的“生产”过程中,每个资料室的使用功能都大体相同,且均涵盖“生产”的多重性。较之分别由不同资料室单独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学科分馆可以同时提供更多学科、更为全面专业的文献资料,在具备与资料室同样的使用功能和“生产”过程多重性的基础上,学科分馆有利于对文献资源的整合和减少文献购置成本的重复投入,降低文献使用的平均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学科分馆在工作设备投入上更为集中,必将大大节约相同生产装置的投入成本。举例来说,厦门大学资料室在实行分馆制后,在文献资料和设备的投入的经济性方面效果显著,如该校将30多个院系资料室改造为4个学科分馆,仅此一项就可节省近30部防盗监测系统和充消磁设备等的购置经费,以及近一半的人员工资费用[4]。

2.2学科分馆在文献借阅流通网络中的扩散效应

企业增加经营品种,可以使价值链中的关联部分得到应用[1]。同样的,无论是单一学科分馆的建设还是多学科分馆的建设,由于学科分馆在长期的读者服务过程中培育出的“品牌”效应,使得更多的读者可以共享由这些学科分馆带来的文献资源服务扩散效应和其他的附加成果的扩散效应,如在当前分馆利用预约系统借阅其他分馆的文献资料、浏览和使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科的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以及优秀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等。另外,在一些综合性学科分馆(如理工分馆、人文社科分馆)中,将各学科门类的文献资源放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共享,不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文献的平均“销售”成本,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读者流通借阅的边际成本,甚至可将这些边际成本忽略不计。如果由单独的资料室提供的文献服务不足以满足读者对文献规模的需求,那么整合后的学科分馆所提供的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文献资源,必然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且共同分摊读者的借阅“运输”成本和信息收集成本。

2.3学科分馆的管理工作更具效率

一般而言,高校资料室与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并不一致,其文献服务相对封闭和单一,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效率不高。而高校学科分馆的管理模式与图书馆基本保持一致,图书馆的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在学科分馆文献资源服务的过程中同样可以使用,不会增加多少额外费用,而且分馆的人员整合与精简更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极大提升。因此,尽管学科分馆的文献服务覆盖面扩大,却没有增加管理成本,反而促使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2.4文献服务技术和研发成果的经济性

高校学科分馆与图书馆使用相同的文献服务系统,使其系统技术的更新升级与开发费用基本为零,而图书馆文献服务技术覆盖面的扩大,大大降低了单位文献所分摊的技术开发费用,实现了文献服务技术研发的经济性。

3高校资料室分馆化建设的范围经济优势

学科分馆与原有资料室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主要包含有读者服务成本优势、文献信息差异化优势、文献宣传及推广优势、服务创新优势和风险抵御优势。

3.1服务成本优势

学科分馆的成本优势主要表现为分摊固定成本和提高可变成本利用率。高校资料室无论规模大小都基本涵盖了从阅览桌椅到工作机器,甚至是防盗仪器等方方面面的设备,其固定成本投入必不可少,而用于购买图书资料的经费尽管多少不一,却由于长期与图书馆系统的分离式管理,使得采购信息无法及时互通,造成了大量的图书资料的重复购置和资金浪费。采用学科分馆模式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减少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分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更能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单位服务的固定成本。另外,学科分馆按照图书馆模式进行管理能从采购源头彻底杜绝图书资料的重复投入,同时将资金用到购买更加适用、更加专业的文献资源上,从而提升可变资本的使用效率。

3.2文献信息差异化优势

差异化是指企业提品的多样性,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外观、品种、规格及提供的服务等。我们认为高校资料室存在外部差异化而不存在内部差异化,即各院系之间的文献资源千差万别,而院系内部可供使用的信息资源则尚未多样化,若实现资料室的范围经济性,差异化优势是必要条件之一,学科分馆化模式则能较好地体现范围经济的差异化优势。在文献资源覆盖面上,学科分馆的空间优势和规模优势使其可以收藏种类更多、专业性更强、数量更大的书刊资源,能够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差别化”的文献需求;在文献服务质量上,学科分馆采用更为科学和规范化的管理系统,提高了文献服务水平,加大了对于电子文献数据库的投入和优秀教学成果的电子化管理,提升服务层次的同时体现了范围经济的优势。

3.3文献宣传及推广优势

范围经济形成的服务成本优势和文献信息差异化优势,体现了学科分馆在文献资源数量、质量和文献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竞争力。而在内部统一的管理服务平台上,分馆的文献信息能够实现及时通报、整体更新、关联查找、信息共享等宣传和推广的优势效应,在原有的服务渠道上提高文献利用率,同时还能够打造学科分馆的专业化品牌形象,进而提升学科分馆文献资源的整体宣传和推广。

3.4服务创新优势

随着学科分馆读者规模的逐步扩大,新的问题和难题会不断发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读者和文献信息服务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改善和创新,再将这些方式方法运用到实践,如此循环反复便实现了范围经济下读者服务工作的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了学科分馆强大的核心服务创新优势。

3.5风险抵御优势

范围经济在服务成本、文献信息差异化、文献宣传及推广和服务创新等方面形成的优势,实际上是增加了学科分馆抵御风险的能力,如本馆的文献意外破损或丢失,可寻求它馆的替代文献或电子文献作为应急补充,以抵消因文献缺失而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这些范围经济优势优化和增强了学科分馆的“新陈代谢”机制,形成了内部管理和创新的“优胜劣汰”,使其具备更强的外部竞争实力。

高校资料室的分馆化建设不仅可行而且重要,这是由学科分馆本身存在的范围经济性决定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颇具特色且有一定建设条件的资料室,在一定的固有规模下进行分馆化建设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文献储备和服务管理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学科品牌,真正实现高校资料室人、财、物的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李悦,李平,孔令丞.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55-256.

[2]史东辉.产业组织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4-46.

[3]王俊豪.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29-31.

[4]尹爱兰.高校资料室分馆化的成本收益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1(4):22-24.

人文科学的优势篇3

[关键词]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王永利(1964-),男,河北保定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涛涛(1968-),女,安徽合肥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姜鸿(1971-),男,湖北黄梅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江苏常州21316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12-02

国内高校一般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统称为“文科”,从结构体系来说,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科研体系、教学体系的总称。从现代大学的服务功能角度来说,还应该包括就业体系。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其独特的学科环境、行业背景及地方特色,应从实际出发,明确思路、找出问题、制定对策。

一、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人才提出的。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转变而不断变化,已从最初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中解释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扩展到了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一般工科院校,也提出了培养面向地方、面向生产、面向生活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其特点是既有相关领域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对所从事领域生产或者实际状况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与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和高职院校培养的一线操作型人才区分开来。

创新人才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其与应用型人才类型的划分并不是并列的,而是可以融为一体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观的革命性变革,强调要具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素养,关键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态度。

工科高校文科人才的培养既没有综合性大学相对较高的学科平台和高水平的师资优势,也没有财经类院校文科雄厚的师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自身工科的优势逐渐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工科背景以及社会需求人才近似,容易导致所开设专业的类同。其地位在高校中大多处于非骨干学科,总是存在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对文科建设投入的精力和经费不足,对文科的价值和地位重视不够,将应用型文科等同于人文社科教育。二是工科高校文科特色不明显,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工科背景的高校办文科的特色在于其理工科的学科优势,然而,许多文科并没有很好地与优势的理工科融合,学科和专业建设缺乏自身特色。三是文科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不够。由于工科办学多年,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办学经验,从培养体制、管理机制到干部思维模式,容易形成以工科思路办文科的现象,文科人才培养体制创新难度较大。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师资相对薄弱。由于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相对缓慢,平台建设不够,造成应用型创新师资尤其是领军型人才不足。

二、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以石化为背景的高校是指在科研、教学、招生就业、服务面向等领域与石油化工行业有悠久的合作历史和紧密合作关系的高等学校。其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明确思路、彰显特色、发挥优势、推进改革、注重师资。

1.明确文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1)树立正确的学科平衡观念。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一般以石油化工等一批工科为其优势学科。大学应该在巩固优势学科的同时,努力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并不是说经费方面的绝对平均,也不一定是“劫富济贫”,但最基本的条件应该是给予文科更多的重视。大学的平衡责任应该在对待文科、对待青年人成长的扶助上表现出来。(2)尊重文科的发展规律,避免工科的管理思维。人文社会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文科建设中应充分尊重文科的研究规律,给予较为宽松的环境,同时制定既符合文科发展规律、适合工科高校文科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科研成果的问题上,要切实防止只注重硬性指标、短期效应和经济效益,避免重理工、轻文史现象的发生。(3)明确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注重应用创新的文科发展方向。目前,文科学生就业从整体上来看要低于应用性更强的工科专业,但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却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工科院校在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着力为石化行业和地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

2.实施特色战略,突出石化特色。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在遵循文科发展一般性规律和原则的同时,还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找准定位,走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特色化文科发展之路。(1)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发展要坚持“精品”战略。在学科布局和发展规模上一定要从工科的实际和优势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不可盲目追求学科门类齐全和规模,对于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来说,最好打造“小而精,少而优”的精品文科,没有必要实现文科“大而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文科专业的设置从来就没有超过全部专业学科的20%。(2)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院校文科优先发展与重点扶持紧密结合,以点带面,在面的基础上形成特色。文科发展不能是漫无边际的,要优先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特色文科。如先集中精力和财力重点建设与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及数学直接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文科学科和专业,努力形成品牌,再以这些学科为依托进行文科建设,进而实现文科的较大面积发展。这既是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工科为主的大学),也是原有学科(工科)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的需要,在工科基础上,能够发展特色文科的有利条件和潜力。

3.充分发挥学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1)发挥工科优势,鼓励文科和理工科交叉融合。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在文科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发挥工科优势,带动文科快速发展。即倡导边缘、鼓励交叉,发展交叉应用文科,实现重点突破。如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金融等经管类专业,包含了理工科专业很多现代科技和高新技术,是综合性大学不能或难以办好的,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工科高校办文科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可以通过文科和理工科交叉融合催生新兴的边缘学科,如化工与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与石油储运、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数学与金融工程等。以交叉占领学科前沿、形成学科特色。上海交通大学在2011招生中首次招收工科管理和数学金融的本硕贯通试点班,这就是很好的尝试,既拓展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又促进了学生就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发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培养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高校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是文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从近年来文科就业市场来看,具有一定的理工科基础,如在数学、计算机、机械、化工的基础上,再从事金融、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更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发展文科专业可以发挥理工科的优势,扶植一些与优势理工类密切结合的经济、管理类文科迅速发展,创出专业品牌,形成学校特色,带动整个高校文科的发展。

4.不断推进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文科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重知识、重书本、重师承,轻能力、轻实践、轻批判的现象。工科高校文科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克服这一倾向。(1)在文科教学中突出学生培养的能力导向。从社会对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出发,调整和重组文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淘汰已被实践证明的过时内容,不断充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内容,力争在文科知识教学的更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从注重书本知识传承逐渐向注重实践、注重能力、注重创新转变,不断提升文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教学和研究中要不断提升为行业和地方服务的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在行业和地方建设中的信息库和智囊团作用,鼓励大学文科教师结合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研究,为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等;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文科教师走出书斋,深入行业和社会进行实习和实证性研究,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要锻炼出一批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3)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确立科学的批判精神。要形成一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排斥对书本和权威的盲从和迷信,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平等观;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的鉴别、筛滤和批判能力,创新的前提是对现有知识的怀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要改变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灌输模式,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5.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高水平教师的竞争。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教师基础一般比较薄弱,因此要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1)加大高水平文科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是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引进,通过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带动文科的整体发展;二是注重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且具有培养潜质的中青年博士,同时有意识地从企业、科研院所等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一定理论功底和教学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三是校企合作培养,聘用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管理等部门的人才做高校的文科兼职教师,到学校开展讲座、指导实习,或选派学生到其工作单位接受指导。(2)加强现有文科师资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和新引进青年博士各自的优势,促进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学校和学院要加快推进教师的分类管理,充分发挥老教师教学熟练、与地方联系密切、应用能力强的优势,提升文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将为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业绩与承担高级别课题、发表高水平文章放到同等地位,并与教师职称评聘、工资晋级挂钩;二是加大对文科重点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的支持力度,以其为突破口,带动整个工科高校文科的发展,同时鼓励部分教师走出书斋,走进企业和社会,研究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扶持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鼓励他们到高校、企业、政府锻炼,提升学历层次和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司林波.地方重点理工科高校文科发展的特色及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

人文科学的优势篇4

关键词:转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一、转型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发展的内部条件

(一)转型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发展的内部优势

1、办学优势。办学优势体现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通常拥有较长的办学历史。新升格为本科的地方院校大多继承并发展了专科院校时已形成的优势专业与特色专业,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办学条件与办学经验,这既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时也为产业结构转型培养必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2、规模优势。规模优势体现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截至2012年底,地方本科院校有646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比率达56.4%,已晋升为培养本科人才的重要力量。所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期应充分发挥其规模优势。

3、地方优势。地方优势体现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服务重点为其所在地的中小城市。国家赋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就是服务地方,所以决定了其在服务地方中的使命和价值。同时,学校形成的地方人才培养特色,为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二)转型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发展的内部劣势

1、本科意识不强。本科意识不强体现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影响工作行为的教学意识、科研意识、学术交流意识等思想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专科层次。在当前的转型时期,这些院校的专科办学意识还比较浓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特色、个性也不够突出,这就决定了其还无法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提并论。

2、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结构不合理体现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在年龄结构分布上的不均衡。地方院校为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关于师资队伍评估指标中学历学位的要求,大多只能引进硕士学历层次的人员,以及一些资历不深的、相对年轻的博士,这就形成了高学历低职称的年轻教师占比偏高,高职称高学历的资深教师占比有限的师资结构,而这显然不利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市场对大量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

3、办学经费短缺。办学经费短缺体现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发展中的经费收不抵支的状况上。地方院校为了缓解办学经费短缺的困境,最常采用的办法便是举债办学,且当前这些债务的规模有逐年扩大的趋势,那么这种财务风险无疑就会成为阻碍转型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转型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转型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发展的外部机会

1、国内新型人才需求的拉力作用。国内新型人才需求的拉力作用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难得的改革与发展的机会,为其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层次、数量等发展方向。众所周知,转型时期的产业主要以加速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为主,由此而形成新型管理人才和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借此机会稳固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主体的地位。

2、国外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示范作用。国外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示范作用体现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能够带动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化,这种良性循环效应值得我国学习借鉴。所以,转型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力争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化。

(二)转型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发展的外部威胁

1、国内兄弟院校的竞争。国内兄弟院校的竞争体现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传统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之间的差别竞争。同时,在高校适龄入学人口增长趋缓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有形成资源闲置的风险,而这会给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带来不可避免的竞争。

2、国外优质教育的挑战。国外优质教育的挑战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使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各大院校在面临内部竞争的同时,也要迎接生源外流的挑战。教育产业的国际化及信息化发展,势必会使文化历史底蕴较浅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三、转型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发展战略选择

(一)转型时期加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增长型发展战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内部优势条件与外部机会环境影响突出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增长型发展战略。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办学优势、规模优势、地方优势三个方面的内部优势,以及积极利用国内新型人才需求的拉力作用、国外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示范作用的两个方面的外部机会,坚持走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特色的发展道路。比较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加强校企合作的增长型发展战略,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的产业转型调整提供智力支持。根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建议采用校企合作互聘教学模式。

(二)转型时期开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校校合作的多种经营发展战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内部优势条件与外部威胁环境影响突出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多种经营发展战略。比较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开展国内留学与国外留学相结合的校校合作的多种经营发展战略,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根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建议采用校校合作2+2办学模式。

人文科学的优势篇5

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给高校共青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外部环境上看,在宏观层面上,面对全球化时代,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党的十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必须面对的大背景。在微观层次上,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高校扩大招生、后勤社会化、专业调整、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等措施的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科学化,这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工作对象上看,新时期大学生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的考验中展现了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的形象,他们并不沉醉于对理想的憧憬,愿意扎扎实实做实事。他们特别愿意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尽自己所能做一些事情,但不在意服务的过程和形式,而更看重他们的服务是否有实效[3]。许多传统的团的工作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吸引他们,进而也不能从思想、行为上引导他们。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不仅仅要“面向市场”,更要乘“市”而上,建立有效载体,整合资源,拓展渠道,发挥优势引导高校青年学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高校共青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

1.整合资源,借台唱戏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具有组织体系完备的优势,只有走社会化的路子,才能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把青年工作变成一个社会工程。发挥共青团的优势,依靠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这就是共青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佳选择[4]。高校共青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有效地组织调动社会资源。第一是人力资源,做好青年工作,仅仅依靠共青团组织是不够的,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教育。第二是工作阵地,要善于利用社会上的有利条件,延伸高校共青团工作阵地的触角,同时将一些活动阵地推向社会,使其发挥综合效益。第三是社会资金,弥补团的经费不足。比如面向社会开展青年就业见习,不但能够帮助见习基地解决人力短缺问题、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还能够利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和经费的不足,帮助团员青年了解社会,为进一步更好地择业做准备,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获益。

2.校地共建,互利共赢高校共青团组织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可以选择和地方团组织进行共建、合作的方式。深入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针对各地情况利用自己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服务工作。我国部分地区已做了有益探索,如北京团市委开展的“首都大学生城市发展服务计划”区校共建项目。同时,应充分利用高校团组织和地方团组织合作的资源优势,形成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形式可以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挂职锻炼、博士服务等,让学生切实、有效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当中。

3.学生主体,社团冲锋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组织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重视以学生社团为重要载体,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的各项自主性活动,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社会、推动社会、改造社会,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团的工作向多层次、多领域方向发展。支持并指导学校的理论研究社团面向社会开展政策宣讲、道德模范宣传,学生科技社团面向社会开展科技宣传、技术推广,公益社团面向社会开展志愿服务、环保普及等活动。

三、高校共青团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育人体系。依托于思想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人才和智力高度密集的高校,高校共青团组织拥有许多显著的优势。应充分利用优势,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1.发挥科技优势,在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做出实效高校共青团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组织青年教师、青年学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服务。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高校团组织与教务、科研、资产管理部门合作,对大学生科技园进行合理利用,为科技成果提供孵化基地,青年科技创业者打造创业平台,有效推进产学研结合。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举办“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研究生学术节、青年科技成果展、青年创新创业博览会、青年创业夜校等,为青年团员的科技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交流的平台和推广的天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促进科技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高校团组织组织和引导青年教师、各类学生社团走进企业、农村、社区,推广实用技术,帮助企业、农民、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2.发挥文化优势,在校园与社会文化互动、先进高雅文化弘扬和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形成特色大学是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中心,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团组织应发挥学校的文化优势,发挥大学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即物质、制度、精神都有高校的鲜明特色,团组织抓住其超前性、丰富性、多变性等特征,以校园文化来之于社会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通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引导青年学生主动融入并改善社会文化,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促进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弘扬。大学是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也是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培育基地。高校团组织引导学生文艺骨干,排演经典文艺作品,将先进文化、高雅文化带到工矿农村社区,促进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弘扬。三是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大学文化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大学在推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高校团组织积极参与孔子学院巡演、巡讲,青年国际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在主动融入世界的同时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文化支持和国际影响。

3.发挥人才优势,在智力支持、人力支持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树立品牌作为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大学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6]。高校团组织应发挥人才优势,在协同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精细环节入手,树立青年人才品牌。一是组织青年人才提供政策参考、决策咨询服务,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高校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高校团组织发挥桥梁作用,当好领域专家、青年教师和学生面向社会,开展决策、管理、咨询服务的服务者。二是组织青年骨干到企业、乡镇挂职锻炼,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团组织主动争取各方面支持,开通青年骨干、团干部与校外各单位的通道,开展“博士服务团”等工作,输出优秀、成熟的青年人才到各级各类机关、单位挂职锻炼,发挥人才优势,协助挂职单位搞好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既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又为青年个人成长提供帮助。三是组织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青年学生在团组织的引导下开展的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科技攻关、理论宣讲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了大学生的学业专长和学科优势,培养他们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精神。

4.发挥阵地优势,在传统阵地和新媒体手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探索近年来随着大学园区、大学城的建立,以及校区、园区和周边社区三者间的有机融合、联动发展,高校共青团的阵地优势逐渐明显。高校团组织发挥阵地优势,为三区发展提供支持进行有效探索。一方面,整合校内外经济、人力、场地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服务。高校团组织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业见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科技支撑基地、志愿服务基地、校园文化建设阵地等向社会青年自组织开放,引进校办企业、校友企业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社会组织与学校机构联手服务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团建创新努力开拓团组织活动新阵地。团建创新是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团组织适应现代青年沟通、交流的新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建设各类网络和新媒体阵地,有效服务校区、园区和社区的联动,为国家支柱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招聘、见习的宣传等,实现社会与校园资源的共享,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文科学的优势篇6

2015年,北京高招本科录取率第二次“破六”,惊喜却不意外。对考生而言,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容易;另一方面,考生们面对高考的压力却不见减弱。考生的关注重点从原来的有学上向现在的上好学校、读好专业转移。高考不再仅仅是考生之间的竞争,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回顾近年的高招宣传,各校大招、妙招频出,展开对优质生源的“掐尖”大赛,有媒体戏称之为“‘掐’出来的名校”。这种关系就像两个“对嘴儿”的漏斗,两头的竞争都汇集到一个点上,就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考生选择的依据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维持自身持续竞争优势也是依靠核心竞争力。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宏观的系统,既包含了学科实力、师资水准、基础建设这样的硬指标,也包含了大学精神、大学制度这样的软指标。提升与发展非一蹴而就,有两点尤为关键:一是高校办学要从量的扩张真正转向质的提高,以特色形成优势;二是防止“重招生、轻培养”的弊端,优秀的大学不仅要吸纳优秀的人才,重在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张春萍(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大学必须注重培育其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是大学面对外部环境,整合战略、长期沉淀而取得的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其核心要素包括要有行之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学科生长机制、追求学术自由和真理的大学文化、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机制等。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大学理念的创新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师资力量、研究开发能力、学科专业结构、区位力、管理制度等都是影响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而其中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集中体现。因此,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战略管理,制定具有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以人为本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加强顶层设计,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优化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不断挖掘、凝练和强化学科专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促进学科发展。同时,在制度和文化方面,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适合大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大学制度,营造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学术文化氛围,为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高金萍(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2015年,北京本科录取率达到62%,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众教育阶段的显著特征是:课程更趋模块化―通过获得学分完成学习,选课更加灵活化―跨主修领域甚至跨校选课。在这个特殊阶段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学分制和模块化的课程,也不是名师大家,而是由师生共同创造、长期培育的独特校园文化。所谓文化化人,就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濡染,为学生打上一个永难磨灭的人生烙印,助学生养成一种优雅高贵的人格气质。知识和技术在不断更新,而人格气质将永存天地之间。中国传统文化把君子人格视为理想人格。孔子认为,君子之美体现在五个方面:“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在张弛有度中,体现其“仁”―不功利、不抱怨、不贪婪、不骄傲、不凶猛。在大众教育阶段,要避免千校一面,高校唯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狠下功夫,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之功效,培养造就具有君子风范、家国情怀的现代大学生。

@李庆春(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师资。对于大学的发展,梅贻琦先生有一句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梅先生看来,拥有大师,大学才能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拥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不少人认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但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是各个方面整体优化的结果,既非某一方面实力的体现,也非所有竞争要素的集合。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因素是人,关键性因素则是师资。作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推动者,师资是学校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因此,对高校而言,提升核心竞争力除了需要合理配置师资、防止师资流失外,同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不断培养后备力量,保持持续的发展态势。

人文科学的优势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12-0107-03

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中关于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867所,其中地方普通高校1480所,占全国高校普通高校的79.27%[1]。地方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地方高校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伴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特别是伴随着我国高校评估制度的建立,以及加入wto后,我国高校已走向国际化的大舞台,在此背景之下,高校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趋势。作为高校中资源相对匮乏的群体,地方高校尤其必须认识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

1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

1.1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特征

“核心竞争力”最初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不易为竞争者所模仿的。什么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杨昕[2](2004)、王彦[3](2004)、成长春[4](2005)、刘光临[5](2004)分别从技术观、知识观、资源观和系统观等不同角度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述。

借鉴已有观点,笔者认为,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应是由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基于独特办学理念的管理模式,以及不断发展的教学科研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持续教育能力。它表现为在竞争中能显示自身能力的一种运作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凸显优势或特色学科,促进高校持续发展。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地方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表现出价值性、异质性、延展性、长期性等特征。

1.2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根据以上探讨,笔者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综合性的持续发展能力、一种相对的竞争强势,它应是一个由其校园文化、管理模式和学科体系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

(1)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一个学校办学模式可以被模仿,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竞争对手模仿不了的学校精髓,是竞争制胜的核心力量,是一个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综合。每个大学的历史传统、环境等方面差异造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学文化,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文化的个性决定“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唯一标准”。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同时还受到当地历史文化的滋养,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比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由何香凝发起,为纪念廖仲恺先生,弘扬“扶助农工”的精神,所以“着眼农业”、“爱国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特色部分。又如五邑大学位于广东江门,由于它处在一个全国闻名的侨乡,深受全球华人爱国精神的鼓舞和感染,爱国精神就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效的管理模式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大学制度分为国家对大学的宏观管理制度与大学内部管理制度[6]两个层次,对师生有引导、规范、凝聚、激励作用,对大学资源有整合作用,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必须是高效率的,它应能有效协调高校与地方政府、高校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它更应保证办学者坚持既定的办学方针,处理好管理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调动社会、地方政府、高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师生之间的正能量,从而达到高效率地为社会培养人才之目的。

(3)完善的大学学科体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学科承载着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包括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学科基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文化等诸多要素,反映了大学的办学水平,也决定了大学功能发挥的效益和质量。地方高校的学科体系建设要考虑到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人才需求,根据人才需求适当调整专业、学科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科体系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高级实用型人才。

2制约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高等学校被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两类。教育部直属高校由国家重点扶持,地方高校由地方支持。与教育部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①办学资源的稀缺性。办学资源是高校在运行过程中所拥有或支配的能够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各种要素组合,包括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物力和信息资源等。就其普遍性而言,办学资源的稀缺已成为制约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办学资源不仅成为地方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而且成为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与载体。由于资源的可选择性和稀缺性特点,相对于其他部属重点高校而言,多数地方高校处于资源竞争的劣势地位,能否获取办学所需的有效资源就成为地方高校生存、发展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约束和制约条件。②发展空间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政策允许空间小。部属重点院校具有更广泛的办学自,而地方高校则受到诸多限制,办学自较小。(b)生源范围小,质量差。部属重点高校生源广泛,可供选择的几率较大,生源质量也较高;地方高校生源绝大部分来自本地区,即使有一些地方院校能够跨省招生,但因学校知名度小等原因也难有较好的生源。同时,生源质量的降低也加大了地方高校的培养难度。(c)毕业生就业难。由于地方高校本身所具有的地方性特征,决定了其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地方,而地方高校一般地处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故毕业生的选择面窄,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③地理位置的偏远性。地方高校一般地处中小城市,大多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较差,难以受到中心城市的强势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所形成的光环。不利的地理条件既提高了办学成本,也使学校在获取优质师资与生源、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制约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④学术研究的低效性。学术研究是现代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大学的学术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纯理论的研究;二是应用研究。纯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前沿的基础性学科,主要是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应用研究则是面向应用领域和社会实际生活,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研究。地方高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学术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及推广运用的范围和价值均显得难如人意:在纯理论研究方面,多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的较少;在应用研究方面,能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的成果寥寥无几。

3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国内各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目前的状况的差异,其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地方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应重点从核心竞争力构成的几个要素着手整合内部资源,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3.1构建富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体系

正视现实,找准自己的定位。大学办学定位关系到大学方向的选择、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因此,各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定位既可以推动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将学科体系的建设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而且对高校最终形成品牌及核心竞争力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一般的地方高校而言,由于发展历史短,综合实力较弱,其发展目标应是争创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应集中在某些学科领域,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尤其要把服务的对象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树立自己的品牌。

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打造高校品牌。校园文化是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里,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态的总和。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重视以下3方面工作:①必须注意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及大学环境文化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强化、相互转变,使校园文化影响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效果达到最佳;②必须注意大学校园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结合,在坚持大学校园文化共性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能反映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富有生机活力的个性化大学校园文化,使大学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培育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温室土壤;③注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积极吸收西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同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术性价值导向,营造富有特色的学科文化氛围,努力建设好校园政治文化、科技文化和艺术文化,并形成合力,提升地方高校的文化竞争力。

3.2创新管理体制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不同的资源和能力配置而成的,很少有单一的(一种)资源或能力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组织管理进行合理配置。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有利于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挖掘其内部潜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为此,应积极探索促进学校发展的机制问题,着力解决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成长、资源配置与调节、高层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学科建设机制建设上,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投入机制,逐步建立起“以贡献求发展”的学科建设机制,把对学科建设的投入与学科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挂钩,对有利于学校实现高层次突破的优势特色学科,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学科优势,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在人才成长机制建设上,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积极营造激发拔尖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政策制度体系,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成长快;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逐步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契约管理”的新型用人机制,加强业绩考核,建立和完善“绩效优先”的分配机制,逐步形成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用人环境和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在资源配置与调节机制建设上,地方高校要通过政策、制度建设着力提高院(系)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以解决目前多数地方高校存在的仪器设备购置越来越多却难以实现共享、仪器设备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的问题。同时,地方高校要在可能的领域,探索建立起资源定额使用、超额付费的管理机制,形成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良好习惯,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争取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在高层次平台运行机制建设上,地方高校要探索适应高层次平台的高级别项目、高水平成果的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制约高层次平台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以促进高层次平台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地方高校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3.3立足区位优势,增强开放性,完善学科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学科建设水平上。学科建设水平是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条件设施的综合表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学科规划和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7]这个观点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也是实用的。

一般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应该立足于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结合本校的特点,集中优势,发展传统学科。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其打造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应以现有的优势为依托,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学科优势,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道路。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和政策方面,学校应向优势学科倾斜,利用优势学科的特长,有效地凝聚多学科的力量,在一些重大的科学问题上形成高水平的突破,逐步形成研究特色,形成自己的核心专长。

同时,地方高校应紧紧围绕所服务地区或区域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学科品牌;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在科技成果的某些方面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一流水平;着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打造“特色品牌”,力争使学校的重点学科在该学科领域内异军突起,变特色为优势,从而显现为核心竞争力。在打造本校“特色品牌”的同时,也应该走出去,与国际其他高校合作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增强本校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地方高校在构建学科体系时,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衔接,通过组建学科群,实现跨学科发展,促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建设的发展。学科不在于有多全,而在于有多强,以美国的mit为例,它至今仍不改名为大学,并一直为自己的理工科特色而自豪,它所设高学科专业并不齐全,但堪称一流,且特色鲜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还必须把学科研究方向的确立作为定位的重点,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对学科整体水平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同时,要把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学术团队的组建,学科建设基础和其他条件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重点。只有确立正确的学科建设定位和学科发展目标,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形成。

主要参考文献

[1]潘晓凤.关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9(11):93-95.

[2]杨昕,孙振球.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进展[J].现代大学教育,2004(4):67-69.

[3]王彦,刘晶.知识管理与高校核心竞争力[J].沈阳大学学报,2004(5):37-39.

[4]成长春.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

[5]刘光临.论社会经济转型中大学核心竞争力[J].经济师,2004(2):11-12.

人文科学的优势篇8

关键词: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社会认同度;招生分数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60-03

一、研究缘起

为鼓励高中毕业生学农爱农,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培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8月10日,浙江省在国内率先出台政策规定,从2006年秋季入学开始,就读省内本科院校农学类专业和高职(高专)农业种养技术专业的本省户籍学生免交学费(以下简称“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在赢得良好的社会反映的同时,亦有考生和家长产生困惑:免学费是否意味着这些专业较差?有研究指出农科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相对不稳定,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我国大学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渠道不畅,普遍存在着“下不去,用不上,稳不住”的问题,形成了农村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强烈反差[1]。那么,社会大众对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总体认可度究竟如何?免学费政策能否为农科专业带来发展良机?相关政策目标能否实现?要回应诸如此类问题,有必要对现行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进行分析评估。为此,我们从设有免学费农科专业的浙江省10所高等院校10年间(2002-2011)的招生分数入手,探析该政策的社会认同度及发展趋势。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高考填报志愿对于中国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其过程是一个综合高考分数、兴趣爱好、院校实力、就业前景、家庭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理性决策过程,也是社会大众对高等院校与招生专业的一次集体“投票”。因此,招生分数能较真实地反映社会大众对高等院校及招生专业的认同度与选择偏好。本研究通过选取浙江省内具有代表性的10所相关高等院校,比较分析其10年来同批次免学费农科专业与其他缴费专业在省内理科招生分数变化情况,以此观测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在考生及其家长等社会大众心目中的认同度与发展趋势。

(二)研究对象

据统计,浙江省免学费农科专业共有36个,其中本科14个,专科22个;共涉及17所高等院校。2006年秋学期以来,6年间受惠学生总数达13000余人,政府财政补贴学费1.8亿余元。

在研究中,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连续性与代表性,本研究选择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10所具有代表性高等院校为研究样本。在纵向比较上,以其10年间(2002-2011)在浙江招收理科生的比较优势值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上述10所高等院校当年同批次其他缴费理科专业作为横向比较。主要理由有。

一是比较优势值选取:高等院校所招收学生的录取平均分是其当年生源质量的直接反映,可视为社会大众对高等院校及相关招生专业的一种评价,同时也是政府部门考核高等院校办学成效的指标之一。例如,近年来,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工作指标体系中即包含高等院校高考录取平均分等指标(二级指标),与毕业生就业率指标一起归入到社会评价指标之下。但在纵向比较中,由于每年高考试题难度、划线情况等各不一样,单纯的录取平均分在纵向比较中缺少说服力,故本研究选取调研院校农科专业与同批次其他理科缴费专业省内录取平均分的差值(本文定义为比较优势值)作为统计与分析对象。

二是时间段选取:本研究时间跨度10年(2002-2011年),以2006年8月浙江省正式出台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为分界点,分前后两个5年进行对比,具有较强的可比较性。

三是比较高等院校与专业选取:一是截至2011年12月,所选取样本高等院校的农科专业基本上已连续招生10年或10年以上,仅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相关专业招生时间为5年(该校创建于2006年),时间延续性较好。二是所选取的10所样本高等院校涵盖了三种层次类型,其中重点本科院校1所、普通本科院校2所、高职(高专)院校7所,较有典型性,有利于从整体上消除因办学层次类型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三是统计对象为样本高等院校免学费政策涵盖的农科专业,因每所高等院校农科专业每年录取分数情况不仅受高等院校办学实力、招生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也受高考扩招、地理位置、社会观念等社会因素(无关变量)的影响,故同时选取10所样本高等院校其他同批次的理科缴费专业进行横向趋势比较,以进一步消除无关因素的影响。四是除少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免学费农科专业在高考招生时实行文理兼招外,免学费农科专业招生多以理科生为主,故以理科分数作为比较基础,增强说服力。

(三)数据处理

招生分数的统计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03-2012年间每年正式出版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资料》,在录入员录入相关数据后,由校对员进行检查核对,确保基础数据准确性。在研究数据处理中,分差=专业录取平均分-省批次线,比较优势值=免学费农科专业分差-其他理科专业分差(或免学费农科专业录取平均分-其他理科专业录取平均分)。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免学费农科专业在浙江的录取分差为:472.1-382=90.1,而其他理科专业在浙江的录取分差为:482.2-382=100.2,则免学费农科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为:90.1-100.2=10.1(或482.2-472.1=10.1),如表1统计数据所示。依次计算出10年间免学费农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后,再运用excel软件画图工具导出数据折线图(如图1所示)。

浙江省从2009年开始实行新课改高考改革,实行分类测试,一类(第一批)考试科目满分值为810分,二类(第二批)考试科目满分值为750分,三类(第三批)考试科目满分值为550分,故在数据处理时,均将2009年及之后的比较优势值以750分为基准进行了折算。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0所样本高等院校农科专业在2002-2011年间比较优势值变化情况如图2-图5所示。

(一)比较优势值的波动幅度

总体而言,10所高等院校免学费农科专业10年间的比较优势值波动显著,表现出招生分数大小年的特征。例如,浙江海洋学院农科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在2003年时为-1,在2004时则吸引了较多考生报考,导致其比较优势值攀升至16.9,这又使2005年的部分考生在报考时望而却步,从而使比较优势值下降至-4.9,而这又促使2006年填报者增多,比较优势值回升至1.9;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也存在类似情形。这就反映出在报考决策时,考生和家长普遍地将往年招生分数作为择校选专业的重要参考,但个体理性选择往往导致一种集体无理性,促使农科专业比较优势值出现循环往复的大小年现象。

10年间农科专业比较优势值波动幅度(波动幅度=|最高优势值-最低优势值|)统计数据显示,在波动幅度较大的5所院校中,高职(高专)院校3所,普通本科院校1所,重点本科院校1所(如图5所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院校办学层次越高,则其获得考生与社会公众的稳定性支持越多,而高考分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考生群体在填报高职高专院校及专业时随意性相对较大。

(二)比较优势值的波动趋势

录取平均分是招生专业生源质量的直接反映,较长时间内的比较优势值变化情况则能在反映招生专业生源质量及社会认同度的变化趋势。

从比较优势值的波动趋势来看,2002-2007年5年间,10所高等院校农科专业的比较优势值的平均值呈上升态势,2007年达到峰值;同时,以2007年为界点,其比较优势值的平均值却呈下降趋势(如图4所示)。这就说明,在浙江省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推出之初的2006年和2007年,在政府、高校、媒体的多方宣传与动员下,许多考生和家长对该政策充满了期待与报考热情,直接吸引了较多考生填报相关专业。但随着时间推移,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吸引力却趋于弱化。这就警醒我们,在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推出之后,必须持续探索并推出新措施,如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定向招生、提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等,并加强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宣传,强化社会大众对农科专业的关注度,从而整体提高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社会效益,实现政策目的。

四、思考与建议

上述分析说明,在吸引、激励更多优秀考生报考方面,单一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作用相对有限。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认为,浙江省现行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保健作用大于激励作用。在我们进行的一项免学费农科专业新生问卷调查中,1/3以上被调查者认为,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相对冷门艰苦的农科专业免学费是理所应当的一种扶持,亦应证了这一观点。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与有关调查结果,我们对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1.政府部门应持续推出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强惠农政策宣传力度

在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等战略性政策场域中,免学费是政府进行三农人才开发与储备的重要手段,而三农问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客观上要求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联手持续推出配套“惠农”措施,如实施农业类专业面向农村定向招生、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等,更大限度地获取和强化社会大众对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认同,并通过多方位宣传来吸引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

2.青年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应从长远着眼,结合自身兴趣择校选专业

近年来,我国高考录取率持续攀升,2011年全国高考录取率达72%,浙江省高达85.3%,这意味着考生择校择专业空间较之前更大。但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不能让短期的经济动机占了主导地位,也要避免陷入“免学费就是意味专业很差”的疑虑漩涡,而应结合个人兴趣、社会需求与就业前景等做出合理选择。而在三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农林产业发展愿景良好,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相关从业人员所获回报与社会地位也将更高。

3.高等院校要重视把握考生求学心理,增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大众不仅要求“有书读”,而且要“读好书”,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要深入研究考生求学心理,分析社会人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挖掘和整合师资、设施、信息等资源,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毕业生,以扎实的育人成效来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报考农科专业,实现高等院校农科类专业建设与农林行业发展的双赢。

浙江省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的推出至今已有6年,已有三届毕业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但这项惠农惠民政策在政府政策目标、高校人才培养、学生个体诉求、社会实际需求等方面尚存脱节之处,应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整合社会资源,畅通运行机制等来提高该政策实施绩效。

人文科学的优势篇9

关键词优势特色学科交叉新兴学科学科建设发展

1特色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基础

本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高校间的竞争将会从规模竞争转变为更加激烈的学科之争。高校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一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其代表着学校的水平和办学特色。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特色,就得不断地对学科进行调整、更新、改造,不断保持学科优势和特色,进而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交叉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选择

2.1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时展必然趋势

人类很早就用交叉研究解决和探索问题,交叉研究是现代学科交叉研究快速发展并取得成就的基础。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通常是在不同学科彼此之间交叉和渗透中形成。随着大量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了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愈演愈烈,形成了大量由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学科。

2.2学科交叉是高校新学科生长点产生的源泉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新兴学科的大量涌现与学科的交叉活动密切相关。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学科分化的产物。正是基于学科的不断分化,使得解决问题往往要涉及到多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使得科学研究需要对多个学科领域或同一学科内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相互借鉴。从新兴学科的生长所需机制看,学科交叉能融合不同学科的范式,发现被单个学科所忽视的领域,从而增加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形成独立的、跨越单一学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最终发展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从学科发展史来看,交叉学科一般是在不同传统基础学科之间的衔接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从基础研究领域逐步向新兴交叉学科过渡是当前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顺应潮流,走出一条积极有效的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的道路。

2.3学科交叉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

学科交叉对高校学科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它推动了新兴学科的产生,也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是科学自身发展的要求,这也使得重大的科学发现和进展往往难以在一个独立的学科中实现,总是与多学科之间的互动启发与促进有着必然联系。因此,学科之间的交叉,便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交叉新兴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提升高校解决重大科研问题的科研实力;可以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因此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然。

3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促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

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是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兴学科的发展通常都要经历自我发展、交叉培植、整合集成、发展巩固、带动提升等几个阶段。

自我发展阶段是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的意识;交叉培植阶段是无意识变为有意识、不自觉变为自觉的阶段,该阶段有意将多个学科进行适当交融或人员进行适当组合;当交叉培植到一定程度后就进入了整合阶段;发展巩固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更加精准的指出学科的发展方向,从而确定主攻方向,将优势特色学科进一步地融入到新兴交叉学科中,以期提升学科水平。(下转第65页)(上接第37页)

交叉新兴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总体上有以下几个:在特色优势学科内孕育新兴交叉学科并对其进行有效培育;移植特色优势学科的学术骨干进行交叉新兴学科建设;建立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尽早形成新学科优势和特色;研究所在院系中交叉,其中研究人员可以来自不同院系。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形成独有的办学治校风格和科学人文优势,发展学科培养人才,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4学校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思考

目前,科技的发展在学科分化的同时,呈现出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许多新兴学科在边缘学科和学科交叉中产生。此外,当今世界综合问题不断涌现,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无论从科技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都应培养具有交叉性学科知识的人才。

中南民族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明显的学科特色,学校现有20门国家、省级精品课程,5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14门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品牌专业,其中民族学、少数民族经济、历史学等都是充分体现中南民族大学办学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学科,也是中南民族大学具有传统优势和建设经验的学科,同时也拥有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一批新兴的学科。从学科和社会发展来看,可以把民族学、历史学与旅游管理结合起来,建设成为有特色的交叉学科。因为这些领域与我校的优势学科密切相关,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可以紧紧依托现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同时这些学科的发展既可以丰富已有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又可以对已有优势特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不但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方面,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学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综合性,需要主动与其他学科整合,一方面向其他学科渗透,另一方面借助其他学科的优势发展自己。旅游学科作为新兴学科,建设时间短,学术队伍、学术积累和学术规范比较薄弱,但其发展前景好,与其有着较为成熟的历史、民族学等优势学科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把相互独立的学科联系起来,使之相互贯穿,相互依托,有效推动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

总之,交叉学科建设有利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目标的实现,可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各学科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宽口径、后基础,紧紧依托传统学科优势,促进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以前单学科对人才的培养扩大为多学科对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在知识结构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利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通过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充分体现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确保其在未来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宏林,张祥德.以特色优势学科促交叉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2]顾浩,董建寅.以推动学科交叉促进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2).

[3]闫宏秀,杜奎松,赵克.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学科交叉问题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6.

[4]王续琨.交叉学科:两大知识板块的交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人文科学的优势篇10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畜牧学;优势学科;学科建设;对策

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是高校在长期教学科研实践中所形成的,与其他高校相同学科相比具备特殊的优势,培养出许多高端人才并且在科研方面处于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得到整个社会的公认和好评的学科。[1-2]畜牧学是延边大学这一综合性大学中的一级优势特色学科,而动物科学专业作为延边大学部级特色专业,二者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正是许许多多的专业,构成了大学的全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就是大学生存的主要根基,综合型大学中的优势学科建设决定着大学今后的发展趋势。学校想要成为有地方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就必须注重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3]建设畜牧学优势特色学科需要借鉴国内外知名学府的优秀学科建设模式,吸引优秀畜牧学教学研究人才,对现有畜牧学科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高校优势学科的管理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以确保优势特色学科的基础建设。[4]

一、高校优势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秉承着教育兴国的理念,全面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相继实施了“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政策,发展形成一批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延边大学畜牧学一级学科就承担了“211工程”的建设项目,以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同时,为了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各高校优势学科的建设正逐步完善。[5]延边大学的畜牧学优势学科的建设是克服了自身发展的劣势,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从而提升了专业水平和学校科研水平。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形成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科,经过数代科研工作者的坚持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优势学科。[6]例如,延边大学的畜牧学专业已经成为民族地方特色专业。随着重点学科的不断建设,地方也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加大了投入,有效促进了优势学科的发展。在延边大学的延边黄牛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了许多科研基金项目,延边黄牛的培育以及改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快速发展,各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大学的任务也逐渐变得紧张起来。高校之间的竞争激烈,其真正的竞争力提升都是更好地促进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学校自身特色,进而为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奉献。综合性大学内部资源的整合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需通过资源有效的整合,集中相近学科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学校最好把传统与现实需要结合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比如延边大学的畜牧学科的发展重点和平台建设都是围绕着延边黄牛的研究以及转基因克隆技术等,能够充分凸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客观看综合性大学优势学科的方向是促进知识的创新,需要和国家战略发展一致,目的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和国家国际社会中的科技竞争力的增强。[7-8]

在高等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的要求下,优势学科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建设,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科技研发水平,有助于高校的综合实力提升。[9]促进社会进步和增强国家实力的关键之一就是发展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最显著的有处于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周围环境的影响。近年随着各高校新学科的不断增加,新老学科的建设压力过重,对于优势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明朗化。我国畜牧学科还有很大发展提升空间,[10]目前,在理论研究和科研创新方面,畜牧学还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因此在畜牧学优势学科建设的管理制度方面要加强,对国内外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研究经验加以综合分析,建设综合特色的畜牧学优势学科,促进发展地区生产力,助力经济和科技的发展。[11]

二、高校畜牧专业优势学科建设的原则及途径

1、优势学科建设的原则

优势学科不能盲目的建设,要制定符合自身的规划,具备原则性。

(1)学科的必需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综合性大学优势学科建设要与国家和社会今后发展的需要结合。同时,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要在国内外发展中具有前瞻性,能够拉动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增长和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12]特定的时期会有特定的社会需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会应与社会的进步相符合,积极主动建设自己的优势学科并非是机械照搬其他大学的优势学科,要真正增强学科的主要功能,带动大学里多个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对地方的特色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引导作用。通过大量的科技成果和培养优秀的拔尖人才实现国家经济地方经济的提升和发展。

(2)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原则就是大学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高校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学科的性质、具体的传统类型、相关的基础和服务对象等因素。学科的定位要具体清晰,科学准确,直接关系到学科今后健康稳步的发展。诸如学校本身的性质、宗旨、目标、师资梯队水平都会影响学科发展的有效定位。学校应该充分了解自身发展的前提下,明确本校优势学科,新兴学科以及重点学科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好其发展的合理规划以及可行性报告。目前,有部分高校的学科建设没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对于学科建设还处于盲目建设阶段,对优势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科学地设置优势学科就无从下手。

(3)优先原则。优先原则即要重点发展一些综合性大学中的优势学科,增强相关相近学科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既强化了优势学科,又带动了相近学科的发展。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做到每门学科都占有优势地位,要合理地将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同时,也不可能将一门学科的所有方向都名列前茅。无论是国内外一流的大学还是正在发展建设中的大学都是一样,大学必需要先发展自己在国内外具有优势特色的学科,比如重视投入、重点建设,形成国内外不可多见的特色优势学科群。

(4)前沿原则。前沿性是对国内外的科技和教学研究处处关注。有明确的目标,对眼前的事态有着整体把握,对一些与与本专业相关的处于领先水平的技术进行详细分析。突出尖端科技的重要作用,充分发展其自身,争取与发达科技接轨,同时也要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让其有新的思路和良好的发展。比如学科的研究平台建设,延边大学畜牧学科自合校以来建设了三个主要平台,分别是“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转基因动物育种与胚胎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良种肉牛选育”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延边黄牛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充分发挥了特色学科的优势,并且实现了与国际水平接轨,使畜牧学科处于大学领跑地位。一些名校的一些优势学科也正是这样,对优势学科的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的不断探索而取得很大进步,并且不断的创新,影响着相关领域,才能生生不息。

(5)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就是注重与优势学科相关的发展。将特色学科作为基础,为其他学科提供研究方法,以优势带优势,以优势带动劣势的发展理念,相辅相成,不要将优势浪费。例如畜牧学科可以带动食品科学、生物技术和兽医学等学科的发展,畜牧学科与这三个学科之间都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如果将优势学科的优势浪费掉,等同于无水之鱼,活不了多久之后就会死去一样。让优势特色学科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经常开一些专题报告,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对优势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13]

2、优势学科建设的途径

建设特色学科要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过硬,并且科研水平与世界水平接轨,有不断创新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1)加大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实验资金的投入。一个良好的领头人是发展优势学科的基础,并且能为其发展指明方向,学科带头人对高校形成自身学科优势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当地特色优势,建全特色学科的实验经费的管理机制,将资金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14]马丁・特罗(martina.trow)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特色学科建设想要突出,就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留住人才,敢于在名校招聘优秀教授和毕业生。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的卡迪夫大学的快速崛起。他们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从各地招揽人才,不断培养,最终有了自己的特色学科。正是因为有诺贝尔获得者密教授和冯・卡门将其带动起来。而冯・卡门教授正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钱学森的导师。同时,有了国家对优势学科的一些政策和经济上面的扶持,才有今天优势学科的发展成绩。延边大学畜牧学科自2006年起先后引进国内外留学博士、博士后8名,其中引进学科带头人尹熙俊是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动物荧光猫的研究专家,2014年又通过基因修饰成功研究了“双肌”猪,成果在《自然科学》杂志报道,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将科研作为优势学科的首要工作。与其他的学科来比,具有优势的学科更加注重科研水平,将科研摆在第一位。很多名校之所以能被我们所认识,正是因为他们的科研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的顶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长丹尼尔・吉尔曼对优势学科的重要性进行了明确分析。当一个人对一所学校最初的了解时,不是别的而是该校最著名的科研项目,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也会追随而来。另外特色学科最好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接轨,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样优势学科才能更好被社会所认可。促使科研教学相互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最佳结合。[15]

三、加强综合性大学畜牧学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1、重视畜牧学学科的方向凝炼

畜牧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最佳的学科方向。[16]如何确定本学科在相关领域中的重要位置是直接关系到学科团队建设、科技成果水平的提升和学科整体在综合性大学中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的必备条件。资源是有限的,然而学科的发展却是无限的。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讲,不可能做到所有学科均衡发展,这就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将本校的优势学科放在重点地位,加强学科方向的凝练,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其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于此同时,要多关注优势学科的发展动向,保持优势学科始终位于领域前沿。优势学科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主动调整和转型,以保持学科优势,综合性大学畜牧学科应当把强化学科建设放在首位,增强与国内外相关学科联系,确保学科整体水平处于优势领先地位。

2、加强畜牧学科高水平教研梯队建设

学科梯队是学科整体建设的核心内容。学科的主要带头人以及由学科带头人组成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保障。学科带头人是优势学科发展的核心,学科带头人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学术方面要有远见卓识,可有效的组织协调团队工作,可带领学科团队走在本研究领域最前沿。出色的学科带头人和与之相关较高学术水平的人才群体都是一个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学科带头人的选择是学科建设的重点,这就需要引进本领域国内外的优秀人才,还要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将有学术水平发展潜能的中青年教师派遣到国外知名科研机构进行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掌握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发展,利于开展学科前沿的学术研究;将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后备学科力量,以保证学科的稳步发展。

3、营造畜牧学科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合性大学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是畜牧优势学科发展的基础性保障。硬件就是指学科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基础资源等。严谨的学术环境和学科建设的团结力是学科建设的软环境。良好的学科环境是产出前沿性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必要条件,因此努力营造国内或世界一流的硬环境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可有效保障畜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弘扬创新精神,创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是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要使创新团队拥有团结性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对于有不同学术见解的师生,应多给予鼓励,拿出实证,在彼此真诚的学术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创新性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