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数学教学方向十篇小学数学教学方向十篇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8:26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篇1

一、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和谐的平等的关系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放下架子和所谓的“尊严”,真诚地走进孩子的生活,和孩子们做朋友,用心去观察体会孩子的情感变化,让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敢做,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我在教学“年、月、日”时,当我讲完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时,请同学们进行判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其中对于是1800年,有些同学说是平年,有些同学说是闰年,我故意说:“我赞成1800年是闰年,与我的意见一致的请举手。”这时有个别孩子小声地说我错了。我装着理直气壮地对他们说:“你们说我错了,总得有个理由吧,因为1800年是4的450倍呀!”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角色变换,让多数孩子都争的先恐后的叫着“1800年是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短短半分钟时间就让课堂气氛变得和谐、轻松,从而体现出了在愉快中教学的新教学理念,这节课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灵活使用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出发点”

确切地说,教材应当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素、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然而,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在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他们所理解的数字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起他们对数学的举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如,在教学“统计图时”,我这样创设情景,暑假里同学们跟随父母外出旅游,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四代上组可供选择,全班同学按自己的愿望选择交通工具。这时,孩子们可积极了,迅速地分成了四个组排队站好,我一一地数数进行统计。并画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轻松地理解了统计的含义,并且直观地了解了画统计图的方法,体会到统计图的优点。也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并不抽象,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传授知识的方式不要单一,教学方式要注意多样化

对学生来说,每天都要上几节课,而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却缺乏趣味的学科,每天一节,难免不烦,要想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就应该认识到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也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说明“我们今天要学会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把知识当作一种现象、问题去研究,经历观察、思考、讨论、合作、甚至经过争辩、动手实践等活动后构建知识,而后发现自己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要注意引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要讲究方式:比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推导时,首先我出示一面较小的黄色三角形彩旗和一面较大的红色三角形国旗,问他们谁大一些,同学们不用思考的回答:“红色的”。我又问:“大多少”,这时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了不,同学们睁大眼睛望着我,小嘴张了张,去没发出声音,眼里充满期待。我赶紧说:“拿出你们准备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拼年,能拼出一个什么图形,在联系前面所学的知道,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有的在搓,有的在观察,有的则愣着,也有的小声抱怨:拼成了平行四边形了,又怎么办。我友善的提醒大家,这个平行四边行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用过去的知识求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我话还没说完,同学们就恍然大悟,各自忙开了。最后在讨论、总结中同学们明白了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所求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就这样同学们好奇心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到完成了任务。这一过种正好印证了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的一句话:“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问题导入;问题探究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多地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合理、恰当、科学的问题来展开数学教学活动。自20世纪中开始,数学与计算机的融合使得数学学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小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导向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在数学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下面,笔者从问题导入、问题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三个方面,讨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一、问题引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端”,一个良好的数学课堂开端,能够在课堂开始之初便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迅速进入具体的学习状态。因此,开端便是抓住学生眼球,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将其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从学生入手,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常见事物中的数学现象,从而引起小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左右》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课堂开始之初,与学生玩了一个小游戏,我将一支粉笔藏在了手里,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猜一猜,粉笔在老师的哪个手里?”有的学生回答“左手”,有的学生回答“右手”。然后,我张开手掌,让学生看结果。这个小游戏轻易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然后我在班级中随机抽取了三位学生,问学生:“同学甲在同学乙的哪边?”很多学生已经知道左手边的就是左边,右手边的就是右边,学生回答:“左边。”我再问:“那同学丙在同学乙的哪边呢?”学生回答:“右边。”由此,引入本课教学。

二、问题探究

实际上,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他们很难对一整堂数学课一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尤其是在一堂数学课上到二十分钟左右的时候,便会有学生出现很明显的眼神涣散、走神、多动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最好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身经历获得数学知识、方法的过程,尽可能地使他们对数学课堂保持学习兴趣。例如,在《认识立体图形》一课中,我准备了一些立体几何的实物,有足球、积木、易拉罐、箱子、相框等。然后,我问学生:“你们可以将这些物体分类吗?你们可以讲一讲自己的分类理由吗?”学生可以亲自摸一摸、L一滚,并根据这些感受,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学生需要进行小组探究,每个人在小组内都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说明理由。有的学生将以正方体与长方体为原型的实物放在了一起,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物体长得十分相似。但是,有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将它们放在一起,因为形状为长方体的物体更要长一些。学生必须要在小组讨论中,以求同存异的原则来确定答案。

三、利用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教育属于启蒙教育,新课改下的数学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入了一些生活元素,旨在帮助小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因此,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生活问题,让小学生使用具体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的能力。例如,在《平均分》一课中,在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新知之后,我问学生:“大家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能够用到平均分的时候呢?”有的学生说:“老师为我们发新书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有的学生说:“我把我的饼干分给同学,也要平均分。”有的学生说:“妈妈切西瓜的时候,总是把西瓜切成相等的几块,这也是平均分。”等等。

总而言之,问题导向式倡导的是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这能够强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要利用问题来导入数学课堂,让小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师要利用问题引导小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

识,使他们对数学知识保持持久、集中的注意力;教师要利用问题,引导小学生解决问题,综合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素质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21-02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具有持续性、复杂性的过程,是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能力的过程,也是不断更新和形成教师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过程,因此,笔者在充分分析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就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和促进其专业发展进行探讨,希望能给予读者一点帮助。

一、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1.教师专业知识

小学数学是学生的数学的启蒙阶段,数学老师在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有较为深厚的基本功,要深砖教材,达到彻底融会贯通的程度,优化与创新学科知识,同时,还应积累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他们还处于思维的不断开拓的阶段,应积极探索和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也能掌握认知数学的一项能力。

2.教师专业技能

主要有两个指标对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评定: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能力。其中对于教学技能培养来说,可以通过教育基础理论、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等来加以培养;而教学能力培养则主要通过其自学、语言的表达、情绪的控制、随机应变、沟通协作、社交、反思总结、处理信息、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等多方面的能力的加强来实现。

3.教师专业情意

教师专业情意会在小学数学教师不断累积经验和提高综合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增加,而教师专业情意主要指的是教师自身渴望专业化、追求良好的教学境界和价值观,不断提升神圣职业的热爱度等多个方面。对此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工作态度,多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能够将自身最好的状态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能切实拥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美妙。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质与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1.增强专业发展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和迫切愿望是小学数学教师必备,教师应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寻求和把握住自我发展、完善、提高的各种机会。小学数学教师切实实现专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就是其自我发展的意识,也是其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的最为原始的动力。只要教师具有了上述意识,才能够主动积极地不断进取、创新、更新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切实把握住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各种机会和增强自我专业发展的使命感,让其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得到保障。

2.不断提高数学教育理论修养

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是数学专业技能,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优化自身数学学科体系,其次应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现代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自学能力。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数学课本显然已更偏重创造性教学的内容,教师发挥空间在扩大,对教师要求也更高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具备完善的学科知识,并能创造性的发挥这些知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新的不一样的教学体验,能够形成更为新颖的数学思路能力。因此,教师宏观把握各年级的数学教材,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既要掌握重点,紧抓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构建数学教育实践性知识体系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就较强的自学能力,具体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能够进行不断的揣摩和累积经验,能够反思总结教学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加强与同事交流沟通,如进行相互见得课堂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丰富教育教学的经验,在交流中实现共同进步。而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不断实践、总结、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和丰富了实践能力,学校领导方面应建立并完善教学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更主动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科研方面的技能,同时,提供给教师与专家和优秀的教师交流沟通机会,让良好、先进教育经验更便捷的传播和应用。

4.积极参与数学教育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成为数学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参与者、研究者,尽可能地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师的相关的素质,将自身的教育智慧加以充分发挥,让自身的工作获得新的生命力。因此,新时代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一个新要求就是积极参与数学教育研究活动,这也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一条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在参与教学研究的时候,首先有能代表前进方向的专业引领,其次就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及专家的指导,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们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的数学,广泛的应用于很多的相关学科,而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又是数学启蒙性阶段,责任和意义重大,因此,小学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教师修养,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在日常教学积极提升自我,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篇4

关键词:问题导向式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地位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层出不穷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这些教学方法在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就是其中之一。问题导向式教学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弊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问题导向式教学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得到正确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有利于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

数学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1]。对于小学生来说,各方面的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困难,所以,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是十分关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课前精心设置的数学问题,将所要讲授的数学知识融入问题之中,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产生深入研究和挖掘问题本质的想法,从而激发出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强烈的好奇心,让小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很难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可以在課前就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从而进行高效的数学教学。可以说,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效率。

2.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如果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不够扎实和牢固,将对后续的数学学习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打消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小学生的发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2]。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关注知识的填鸭式灌输,根本不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际的学习特点,从而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导向式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形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传统的小学数学就教育形式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并不注重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数学能力的提升[3]。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老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来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效的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数学这种抽象的学科而言,这是十分重要的。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要求

1.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中,受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老师基本都已灌输式教育形式为主,教学过程中老师具有课堂主导地位,整个教学的节奏也都由老师来掌控,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4]。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首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老师的角色应该由教学的主导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小学教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革新教学形式,完善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形式存在诸多缺点,无法适应时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改变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在充分掌握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问题引出课堂教学内容[5]。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并不完善,对于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基本都是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在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制定出适合问题导向式教学的评价指标,增加教学评价的频率,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及时发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形式。

结语

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形式,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齐国.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4(7):198-198.

[2]陈其玲.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地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41):173-174.

[3]刘昌奎.探析小学数学体验式问题导向教学[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5(4):54-54.

[4]陈婷婷.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6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篇5

关键词:互动;数学;教学

一、互动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的基础是互动,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备创新意识和积极的实践能力。小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力军,是最应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动”起来,而在互动学习中,师、生两方都必须有着一种积极自主的态度,不应当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教师与学生也要摒弃静止的成长事态,要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的思维始终保持在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充分发挥其思维创造性、学习主动性和实践独立性,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从人类发展方向来说,小学生能从小这样做起,控制数学课堂上教师教学方向与方法,教学力度与范围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互动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旋律。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学习的途径

1.树立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观

数学教师要树立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观,必须将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一口号落到实处。数学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引导者、激励者与合作者,这是新时代、新条件下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树立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观,一要改变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脱离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的状态,要将数学教学过程,作为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构建数学学习意义的过程,让小学生自己切实地成为数学知识框架的建构者;二要改变数学教师单方面传授数学知识的教育教学行为,树立“互动学习促发展”的教学观念,让教师从传统意义数学教学中的过程控制者、支配者及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向数学学习氛围的营造者、小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指引者、小学生数学成果的激励者转变。

2.创造多样的教学环境,让互动学习的内容更精彩

小学生正值好奇心旺盛的年龄,要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就需要数学老师巧妙地设计数学教学情境,结合实际生活,创造与实际数学教学内容相关联的丰富的数学教学环境。数学教师选择的情境主题内容要来源于小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还需要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这样,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就随之递增了。同时,因为符合广大小学生的兴趣,并有着充沛的情感体验,这样产生的互动,更加容易打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路,不难产生“触一发动全身”的效果,加深互动学习的层次。数学教师根据实时数学教学内容,精心创造精彩生动、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学环境,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求知欲,激发小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并在数学课前让学生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使每个小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创建中来,丰富互动学习内容,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例如,在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教学时,可以设置以下情境。课前,数学教师先做个小调查,玩过电脑或手机小游戏中“俄罗斯方块”游戏的同学请举手示意。抽取其中的一位或者几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大家都是如何玩“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的呢?随后老师可模拟游戏情境,画出一个游戏中的方块图形,让一位学生上台进行操作,并允许台下学生积极发言,此时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都很积极地表达着自己的移位方法,有的甚至高呼“那边、那边”,并且手随着其表达的方向向左、往右或者往下猛烈挥动;也有的学生则高呼“变形”“加速往下”,呼喊之声络绎不绝,此节数学课上的氛围顿时到了高潮。而台上的学生则能非常熟练地将方块图形不断向左、向右抑或是向下旋转、平移,最终移到合适的位置上。学生对此节课的参与程度如此之高,是因为学生对于“俄罗斯方块”这个小游戏非常之熟悉,能够不断地利用平移与旋转的方法,将方块移到合适的位置,极大程度上实现了寓教于乐,并且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经过这节数学课上的小游戏指引,让学生在互动中自主地发现了物体平移的方向和技巧,促使学生对物体平移有着更切身、更清晰、更全面的认知。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当代数学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小学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大众兴趣爱好,不断地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精心创设互动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篇6

[关键词]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改革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孙国春(1964-),男,江苏如皋人,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江苏南通226006)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33-02

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进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如何体现《标准》精神,本文提出如下改革路径。

一、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定位选择

在价值定位方面,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以体现“师范性”为追求,即选择“实践取向”;二是认为要以提高“学术性”为重点,即选择“理论取向”。认识出现分歧实属正常,关键是两种取向都存在局限性。“理论取向”把自身封闭于固有的理论体系中,违背了实践能力只能来源于实践本身的哲学规律,忽视了“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①的客观事实,背离了教师工作的实践本性。“实践取向”将服务于教学实践作为教育目标,其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专业实践,需要教师基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理性觉知和基于瞬时情景决断的教学机智②,它是一种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来回修正二者的辩证张力,是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工作方式。③“实践取向”的缺陷是,没有给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以明确定位,极易使教育工作在滑向经验主义的泥沼中逐渐失去“专业”资格。

《标准》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④对教师身份的这种界定,为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价值定位提供了法理依据。

反思性实践者不同于感性实践者,教师不能仅仅通过模仿他人、重复自己去维持专业实践活动,也不能只靠直觉层面的技术打磨去获得教学行为的改善。反思性实践者必然是理性实践者,教师应该以批判的精神对待他人过往经验,通过合理取舍实现科学的扬弃;应该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身专业实践,通过理论与行为的来回修正实现教学的持续革新。概而言之,教师必须具备将继承精神与批判思维相结合、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相融通、实施行动与反思行动相统一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价值定位,既不能是“书院式”的封闭理论学习,也不能是“工匠式”的机械技艺操练,应该在理论的基石上凸显实践导向。

二、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选择

遵循“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新理念,⑤在内容选择上,笔者提出三个原则:

1.从学科的视角选择有助于师范生解读和加工小学数学教材的课程内容。数学教师应拥有多少学科知识尚未达成共识。美国学者芬内玛(elizabethFennema)等人指出,教师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学习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直接关系⑥。但是,曹培英通过现场观察发现,小学数学教师近一半的课后分析或多或少涉及学科知识的纰漏或对学科知识理解的偏差,⑦由此推断,本体性知识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解决新增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问题,一些高师院校恢复了曾经取消的《小学数学基础理论》,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是因为课程内容过于陈旧,未能包含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新增数学知识;二是因为教材叙述方式照搬其他数学课程,难以对解读、加工小学教材以方法上的启发。基于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除了应适度加强数学课程标准导读、小学数学教材比较分析外,应以课标为依据,精心选择学科背景深厚、知识内涵丰富、抽象程度较高的相关知识模块组成研究专题,如数系扩充、整除理论、方程与函数、几何测量、图形变换、坐标思想、极限思想、随机思想、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师生共同参与研究,以探寻知识模块的学科背景、剖析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揭示相关知识学习的难点关键,帮助师范生形成对学科知识的深度性理解和结构性认知,逐步学会解读、加工小学数学教材的科学方法。

2.从教育的视角选择有助于师范生分析和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从教育的视角看,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关于学生学习和学法指导的知识是教师教学中最有效也是最缺乏的教育知识。

基于上述认识,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除应精选小学数学课程理论、教材理论、教学理论中核心知识以满足教学基本需要外,应重点选择有助于师范生研究和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一是选择数学学习主要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提供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分析框架和表达方式;二是选择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典型案例,重点分析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和突破方法,体会小学生数学学习研究和学法指导的实践经验;三是收集关于数学关键知识学习和学法指导的相关信息,丰富分析和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储备。

这里所说的关键知识,是指多数小学生感到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困难,不是因为障碍的存在而是因为障碍的积累;学生学习数学最大的乐趣,不是因为没有障碍,而是因为克服障碍。⑧所以,分析积累数学关键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学生障碍信息及其克服方法,对提高师范生分析和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3.从实践的视角选择有助于师范生践行和反思小学数学教学的课程内容。从实践的角度看,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关教学理论和小学教学实践,但是,选择安排具有情境性、参与性、研究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更有助于师范生反思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可选择五个层次:一是研讨式观摩。组织优秀教师教学录像、现场教学的集体观摩和观后研讨,直观感受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艺和教育智慧,初步了解小学生的情意特点和认知方式,获得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感性认识和相关教学理论的意象性理解。二是仿真性演练。组织对小学数学教学(或片段)的仿真性演练和现场性评议,训练实用性的教学技艺和公开表达的心理素质,矫正偏颇认识和偏差行为。三是辅实践。通过担任小学教师课堂助理,参与小学数学课堂管理和学习辅导,体会小学数学课堂的真实情境,获得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的初步经验,建构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四是主体性实践。按照学校安排,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习,体验小学数学教学的复杂过程,感受小学生情绪表现的易变性和个体学习的差异性,体会课堂意外事件的频发性和有效应对的艰巨性,积累课堂教学的实战经验。五是反思性研究。组织对实习生课堂的教学诊断,拓宽教学思维的空间和视野,激发反思意识,培养批判精神,矫正偏差教学行为。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实践活动与知识学习的统整和融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循环互动。

三、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实施策略选择

1.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坚持开放性。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具有特殊性:在课程取材上,覆盖面比较广,包括多个学科、多种形态;在知识时效上,更新周期短,要求适应小学教学实践的最新要求。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上要坚持开放性:在横向维度上,不能过分依赖教材文本、教辅资料,应将选材范围扩展到音像资料、网络资料等各种形态;在纵向维度上,不能自我封闭,应建立与地方小学、教研部门的互动机制,及时吸纳来自小学一线和教研部门的最新成果,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2.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强调协作性。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具有综合性强、知识更新快、实践指导要求高的特点,一名任课教师很难完全实现课程目标,必须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应根据课程改革和实践指导要求,选择学有专长的高师教师、具有真才实学的小学教师和教研员,组成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俱全、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兼备、知能互补、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既考虑教师的个人专长确定分工,做到人尽其才,又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定期会商,凝聚智慧,通过集体协作,提高整体效益。

3.在课程教学方式上增加交互性。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目标指向是师范生的专业实践,而专业素养不能仅仅靠“外塑”的形式去达成,而“要从一种外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灌输’或‘训练’转变为一种内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发展’”⑨。仅采用批量生产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不够的,应运用网络技术的信息流转优势、适度借鉴职业教育的“师徒”模式,从如下方面增加教学的交互性:一是创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拓宽师生对话空间,开展同伴间的互助和教师个性化的引导;二是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师范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和上传课程信息,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更新和增值,也可以通过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等形式,及时得到教师的指点和同伴的援助,实现高效学习;三是在专业实践中,组织数量足够的导师队伍,采用小组式的“一带多”师徒模式,做到每位师范生至少接受一次教材分析、教案设计、课前试讲、现场试教、集中诊断、二次复教、课例论文写作等专业实践,反思研究的全过程辅导,经常参与或旁听导师主持下的专业实践研讨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师范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来回穿梭、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往返角逐,以形成对理性教学实践的直观认知,发展理性教学实践能力。

4.在学业成绩评价上注重实践性。现行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学业评价,以闭卷考试为主,主要考查对理论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关注,导致一些师范生课程成绩出众、专业实践平庸的高分低能现象,挫伤了师范生学习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积极性。为此,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学业评价,除了应关注师范生对理论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外,更要关注师范生在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把师范生课堂学习表现、课外研修情况、专业实践效果、学科教学作品等列入评价范围,加强对师范生学科教育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力求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有效促进师范生理性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注释]

①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11):50.

②孟凡丽,程良宏.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批评[J].教师教育研究,2010(4):14.

③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5.

④⑤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eB/oL].http:///view/6707321.htm#2,2011-10-08.

⑥(美)D.a.格劳斯.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m].陈昌平,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22.

⑦曹培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6):41.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篇7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

小学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学习认知的重要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注重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然而小学生因为学习接受能力要比中学生弱很多,灌输性教学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收到较好的效果。即使是有些教师为小学生制定出适合其接受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步骤错乱,也导致无法取得满意度教学成果。笔者就如何制定适合小学生接受的、能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现给出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首先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1培养口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

如果把小学生的大脑比作汽车,那么口算能力就是这台汽车的油。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加快小学生的思维运转,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要分三步走。首先是为其进行基础计算训练,这是为后期进行口算练习奠定前提基础。笔算熟练之后就对小学生进行初期简单算式的口算练习,从简单的个位数之间的运算逐步增加难度,直至可以熟练进行多位数之间的运算。要向小学生讲解运算的技巧与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满十进一,在口算时要清楚是否有进一的情况,要注意在前一位数加上一。最后是针对小学生口算速度的练习。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总结出规律,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说出答案。思维的快速运转将提高小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1.2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的认知首先是从形象认知开始。形象思维能力是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在数学教学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在黑板上写出或者画出相应的算式与图形,让学生根据图形进行回答。比如在进行规则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时,先举出计算普通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当学生掌握以后再让学生发挥其联想能力,此时可在黑板上画出普通规则四边形,让学生尝试进行面积计算。然后可以再画出其他一些教学例子,让学生尝试进行计算。在进行思维能力培养时教授学生养成多方向联想学习的习惯,这也有利于扩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然后进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对象主要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要高一些,可以进行简单的空间想象。

在初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画出一个简单的规则图形,让学生先进行形象观察。然后提出引申问题,引导学生发挥其空间想象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平面九方格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画出一个简单的四方格,让学生观察单位方格的数量,然后以此四方格为单位平面画出立方体,让学生结合图形观察,想象出单位方格的数量。当学生掌握其中的道理和技巧之后,教师可以画出九方格,采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大脑中数出空间九方格的单位方格数量。如此一来,在不断的思考与想象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随之增强。

再如,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完全可以不进行图片演示,可直接进行提问,让学生发挥抽象思维能力来进行解答。如在进行约数教学时,因为相对其他知识点而言,约数比较抽象,一般学生不易明白。教师此时可随机说出一个较大的数字,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依次说出这个数字的约数有哪些。还可以由某个学生说出一个数,让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是前一个数字的约数。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之中,摆脱了纸笔的帮助,在积极与轻松的环境中让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最后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逆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自主学习效率也高,小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受到自身思维能力的直接影响。让学生做到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学会采取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进行常规讲解教学之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逆向思考的习惯。

如在进行不规则平面的面积计算时,在给出一般解答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找出更简单快捷的解题思路。例如,一块50m50m的农田中间被两条小路成十字形分成四块,小路宽各1米,试求所有农田剩余面积。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就是把四个农田的长和宽分别拿出,分别引用公式求得各个农田面积,最后进行相加得到农田总面积。此时教师可以以发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解答?”,然后以提问的方式问出“是否可以用农田的总面积减去小路的面积得到农田剩余面积?”,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计算,在计算结果和之前普通计算一致时,让学生在惊奇中发现逆向思考的优点与魅力,让学生爱上逆向思考,充分提高其逆向思维能力。

再如在进行等腰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时,学生在不知道等腰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将梯形分解成多个已知的规则图形。先对各个规则图形进行单独计算,最后得出的面积总和即为所求。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计算出梯形面积。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自己找出“可以将梯形填补成一个规则的四边形,用已学过的四边形面积求解方法求出此四边形面积,然后再减去补充的图形(规则图形)面积求得答案”的方法,得出答案。

教师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时要充当一个摆渡者而非灌输者的身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解答。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总结中得到适合自己的逆向思考方式,提高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数学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数学教师们要在这方面多下精力。这也是小学生将来学习成长的需求。小学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有步骤的进行教学培养,在我国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实践已取得不少进步,但仍然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多做研究。

参考文献:

[1]魏忠海.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学研究,2013(04).

[2]刘艳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9).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篇8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5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33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从高校逐渐走进了小学校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电子白板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激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宽小学生的学习思路,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真正的师生双边互动。同时,电子白板还能够改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弊端,更加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要巧妙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教学情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以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遵循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高效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要进行反复的尝试和改进,明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在情境中不断进步。比如讲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为小学生创设了开放性的课堂情境,在白板上给小学生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片,并且与小学生共同进行辨认,加深了小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然后我又利用电子白板与电脑相连,在课件中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在课件上出现部分商品的价格,一块橡皮5角钱,一根铅笔3角钱,一个尺子1元钱,一个文具盒4元5角钱。假设每个小学生手里都有5元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够利用手里的钱买些什么呢?这时小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互动,有的说可以买5个尺子,有的说可以买10块橡皮,还有的说可以买1个文具盒和1块橡皮。

二、注重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主,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动权,往往是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小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不利于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甚至有的小学数学教师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给小学生发言的机会,师生互动效果较差。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时,教学的重点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我首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给小学生展示了学校校园示意图,让小学生直观明了地认识学校的布局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进行互动,并提问:“小朋友们,学校的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我们每天做课间操的操场在我们教室的东方还是北方?请说出你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了好朋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小学的各个学科之间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日常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数学教材,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开发身边的有效教学资料,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渲染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活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在讲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时,我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了硬币、CD光盘、钟面,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物体的形状并不是直线形的,由于小学生已学过了一些平面直线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所以再学习圆的时候相对来说并不难。当我教小学生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时,主要考查的是小学生对英文字母的掌握,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当我教小学生正确地用圆规画圆时,则考查较多的是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美术技巧。总而言之,在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向小学生渗透各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四、组织探究活动,实现高效教育

要想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善于组织数学探究活动,鼓励小学生通过合作互助的形式,深入的理解数学,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组织数学探究活动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小学生为课堂的中心,让小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以实现高效教育。在组织活动时,我经常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的特色,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比如组织小学生做“纸质奖杯”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是要让小学生学会节约用纸,另一方面是帮助小学生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面。我首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给小学生进行实物展示,把一些教师在课前做好的“纸质奖杯”展示给学生,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锥形的,还有圆柱形的等。然后我在电子白板上给小学生出示各种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并让小学生按照展开图去自主设计形式多样的“奖杯”。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更加活跃,不断提出新的创意,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五、培养数学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面向全体小学生,适应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启发式教育。同时,还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数学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体现,因此应该得到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数学知识仅靠教师的口述无法让小学生理解的透彻,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形式给学生进行讲解,这不仅能够简化数学知识的难度,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总之,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要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尝试,以达到最佳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篇9

什么是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整合连贯型”模式呢?就是把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与中学数学教师教育的培养和培训,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整体融合、全面贯通、统一培养”,在大学数学本科教育的一个系统内完成中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培训的工作.这种模式的特点是:1)学生在本科一个阶段内获得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两个阶段的数学教师教育和培训;2)整合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教师教育培训的各种要素和资源,使资源应用更科学、更经济;3)学生在受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既兼顾数学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和连贯型,又兼顾中小学数学教育分段性的特点;4)培养策略上,先整体性地教授学生基本数学专业和教育专业的理论,再突出重点地对某一阶段(或小学或中学)的数学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进行专项职前培养训练;5)使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就业选择更具有广阔性,入职工作更具有快速地适应性.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整合连贯型”模式与原来数学师范培养模式相比,有几个显著变化:1)肩负培养培训职前、职后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2)原数学师范类专业相应更名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如昆明学院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础数学师范方向)”,现更名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3)高考录取的全日制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其教育方向的课程把小学教师教育与中学教师教育整体与贯通相融合,统一与分段相结合.4)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质量培养的理念、方案、课程,以及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法等都有改变.

2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整合连贯型”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构想

新入校的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在校经过4a的学习培养,最终毕业走向社会,这是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必经之路.借用其它领域的术语,我们把大学生新入校称为“输入”,毕业称为“输出”.于是“整合连贯型”模式下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框架构想将由“五大环节”、“三大系统”组成,详见图1.

2.1质量体系中的“五大环节”

2.1.1数学教育准人才输入环节1)从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的招生开始,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大学生主流培养目标是明确的,就是为中小学数学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的数学教师人才.而教师的选拔与其他行业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和示范性.譬如,身高不能太矮,外表形象要大方,行为举止要得体,思维活动要清晰,口齿表达要清楚等.因此,对新入校的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大学生进行面试和审核是必要的.原来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就有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面试的传统,这样从源头上为人才质量的保证作好铺垫.2)重视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入校后的入学教育,不要流于形式.应该在对学生进行本校历史、文化、规章制度等内容教育的基础上,再增加或加强:专业愿景教育、教师愿景教育、教育行业特点教育、大学生人生规划教育(目前欠缺可行性指导的教育)、大学生社会性教育(包括认识社会的教育,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等,引导学生瞻望未来,激发梦想,勤奋求学.

2.1.2数学教育准人才学习培养环节1)基本理念.以国家、政府的需要为准则,以尊重个性的发展为基点,培养国家教育事业所需要的有信念、有责任感、能胜任教学、有生命活力、活生生的人.2)基本原则:“四个满足需求”.满足国家教育人才的需求,满足地方政府教育人才的需求,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满足学校特色培养方案目标的需求.3)培养训练的学习内容.在拟定和实施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的方案时,应尽力覆盖以下“8个领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领域、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领域、生命信仰与职业道德教育领域、文学体美学习与训练领域、就业技能与创业技能训练领域、考研学习辅导领域、公务员备考辅导领域、教师入职考试辅导等8个领域.其中前4个领域是重点,后4个领域可以因个人需求的不同学习侧重不同.在宏观上,可以通过课程设置、课时设置、必修选修、考试考查、教学与实践等方式,调节学科主次.在微观上,通过教师教学、学生选课、实践训练等,调节课程重点.总之,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不同的需求获得不同的满足,人人找到和学到自己有兴趣的、有价值的学科知识,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成长.我在长期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曾尝试过梦想教育,让学生写梦想,遗憾的是很多同学没有梦想.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由此,本人为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担忧.也曾尝试过训练学生就业应聘的实践,模拟应聘、辅导应聘,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学生主动反馈应聘信息并接受再辅导.很多时候,不是学生没有需求,而是没有形成课程体系,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学习的兴趣.4)数学教育准人才学习培养的环节是实现教育目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最重要的环节,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美丽图画的环节.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历时4a8个学期的学习,不仅要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和技能训练,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拥有厚德载物的胸怀,仁爱信实的良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心,这才是人才质量最根本的保证.这个环节还要要求老师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敬业示范,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保证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2.1.3数学教育准人才培养质量检测、评价环节该环节包括:学生每学期必须进行的期中、期末考试考查,以各种方式检查和检测学生对专业和技能掌握的情况,检查和检测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状况,制定合宜的评价标准,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质量,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

2.1.4数学教育人才输出环节此环节是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包括:学生获取毕业证、学位证等工作,关心学生考研深造的工作,帮助、指导和推荐学生创业、就业等工作,直到把学生全部送出校门走向社会,同时该环节还兼有对毕业学生流向进行统计的工作,以及根据学生毕业的流向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工作等.

2.1.5数学教育人才个人发展、社会需求满意反馈环节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的,一方面是满足国家、地方政府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温饱问题,发展其个性,实现理想追求,获得道德升华,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此环节的工作包括学校负责就业的各级部门对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自我发展的情况、用人单位对其工作表现情况的跟踪反馈等.2012年,我们对昆明学院数学系2004级到20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础数学师范方向)本科毕业学生和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向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反馈调查表.对已毕业学生调查的目的是对其在校学习期间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教师教学等情况进行质量跟踪调查.对即将毕业学生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设置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等能否满足他们当时就业的需求.这为我们反思、研究、修正、调整未来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积累了宝贵的材料.

2.2质量体系中的“三大系统”

2.2.1反思、研究、修补、调整系统这个系统由学校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各学院(系)相关部门的领导与成员构成.这个环节主要对第5环节“数学教育人才个人发展、社会需求满意反馈环节”进行跟踪,建立健全“消费者满意”制度,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反馈到各级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反思、研究、修补、调整、落实,以保证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如属于招生带来的问题,譬如,由于外在形象或特殊的性格等不适合做老师的,系统反馈到图1所示的①处,从第1个环节“数学教育准人才输入环节”反思、研究、修补、调整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的录取条件,以保证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如属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等问题,系统反馈到图1所示的②处,在第2个环节“数学教育准人才学习培养环节”进行反思、研究、修补、调整,研讨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方法,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保证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如属于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评价体系的问题,系统反馈到图1所示的③处,在第3个环节“数学教育准人才质量检测、评价环节”进行教学反思、研究、修补、调整,以保证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2.2.2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系统这两个系统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学生管理部门、各学院(系)相关成员构成,建立健全教学培训细则、教学质量标准、学生成才标准、工作记录台账等基本状态数据库的监测与监督机制,落实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保障和跟踪监控,落实教师教学质量的督促和检查,落实学生学习情况的督促和检查.譬如,学校例行的学期中期教学检查,学期期末教学检查,以及3,5a的教学评估检查等,跟踪、管理、监督人才质量的进行情况,以保证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3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方向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策略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漫长发展过程中以数字、语言、公式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和记录生活数学的方法和内容。数学是经过几代人累积下来的宝贵财富,所以数学的发展需要新一代人的发现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文化的作用,向学生展示数学文化的美,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渗透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1促进数学学科发展。

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社会文明的兴盛,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人们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随之增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文化,没有文化背景支撑的学科是无法发展的。所以数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数学文化提供动力,特别是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小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在接受新的知识时对单纯理论知识的接收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就需要引入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科的发展要注重理论和文化的结合,所以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在进行理论教师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促进小学生个人发展。

数学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学科,数学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发散思维,培养逻辑性。但是在现实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偏低,不爱举手回答、提问,甚至有些调皮的学生不爱配合教师的课程安排,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进程。小学数学课堂没有体现出“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教学概念,学生的能力没有在课堂上很好地表现,严重影响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注意向学生灌输数学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2.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2.1充分利用课本知识,扩展渗透数学文化。

小学生数学课本内容的设置是比较有趣的,数学课本是向学生表达数学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在小学生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知识和内容,通过扩展的方式渗透数学文化。如:在数学第一课时可以先向学生简要介绍数学的发展史,或者是讲一些历史数学家如祖冲之的数学小故事,可以根据小学数学各个板块的知识分布图进行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下图是小学数学12册95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分布图。

2.1.1变书本数学为生活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例如:初一在教学“绝对值”,让学生计算|3|和|-3|时,我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而是通过学生乘车付费只与距离有关,而与方向无关,让学生明白绝对值与方向无关,代表的是距原点的距离。

2.1.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数学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依据。无论哪个地方选择教材的余地很小,而各地学生实际情况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发展和需要考虑,不是为了教材而教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而用好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材”。例如:教学百分数意义时,我让学生搜集百分数的素材,有的带来牛奶,有的带来纸巾,有的带来饮料,有的带来衣服上的标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1.3变被动训练为自主探究。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应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例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我让四人小组合作自制小孔成像的装置,再度量物高、像高及相关的距离,通过计算、观察、对比,总结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这个性质的探索,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交往的能力,同时也为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学生的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教师真正起到组织、引导和合作的作用。

2.2结合生活,渗透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课本的内容偏向生活化,所以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儿童纸币进行生活模拟:老师早上带了100块钱菜市场买菜,买了2块钱豆腐,10块钱猪肉,50块钱的米,又捡到了20块钱,那么老师的口袋里还剩多少钱?然后请3个学生上讲台写下各自的计算过程和答案,并分享自己的解题思维。让学生在文化层面上理解数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比较高。

2.3利用数学美感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包含数学的美感,在建筑、艺术、动物等方面很好地展示数学的美。所以教师在一些数学课堂上就可以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再展开教学,比如在介绍图形特点和图形的对称性时就可以先向学生布置一些课前作业:你身边的桥是什么图形组成的?你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物品?在数数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通过对动物的观察,问学生:蚂蚁有几只脚?有几对触角?5只蚂蚁有几只脚?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构造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