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金融的特点十篇农村金融的特点十篇

农村金融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4:43

农村金融的特点篇1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金融需求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161-01

一、农村经济特点及现状

(一)区域广较分散、地区差异大,各种农业生产相关性大,农业产品类型庞杂且差异大

据统计我国国土面积约60%为农业土地面积,人口稀少,居民点分散在农业生产的环境之中。由于农村经济具有分散、地区差异大、产业化程度低等特点,农业经济的风险相对较大。

(二)季节性明显,生产具有可变性,农业生产风险大

由于作物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有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从播种到收获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很明显。因此,农业生产面临自然风险,生产具有可变性,农业生产风险大。

(三)农村经济单位规模小、投资实力弱,缺乏完整的产业链,获取金融服务的途径少

农业经济普遍复杂多样单位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等特点,从户均GDp及人均收入水平等角度看,农村都远低于城镇水平,相应地,农村平均资本实力、投资实力弱,缺乏完整的产业链,获取金融服务的途径少。

(四)存在民族性问题,贫穷人口比重高

贫困问题是制约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数达3572万人,2010年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1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可见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比重相当高。

二、农村金融需求状况

(一)农村金融需求的内容

包括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和农村金融需求服务,其中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指各类农村经济主体,农村金融需求服务是指各类农村经济主体所需要的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经济决定金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及其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必然要受不同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特征的决定和影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整体上已进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和农村金融需求服务也必然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并表现出独特的阶段性特征。

(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与农村金融需求服务

1.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经历了三次飞跃。我国农村经济的第一次飞跃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即确立了农户家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这是一次“从合到分”的变革。第二次飞跃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培养了大批市场化主体――农村中小微型企业,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那么,农村经济的第三次飞跃应该是在大量小规模农户经济长期存在的客观前提下,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培养和壮大新型农村经济组织,这是一次新的“从分到合”的变革,也将是一次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态和农村经济运行模式的重大变革。因此,各种类型的农户、农村企业或经济组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构成了当前主要农村金融需求主体。

2.农村金融需求服务。随着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发展,存款、贷款、汇兑、票据承兑、支付结算等基本的金融服务已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抵押担保、信用评级、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支付清算等需求快速增加。以农业保险为例,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其在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09年至2013年五年间,我国农业保险年均增长23%,2013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已达到307亿元,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但承保的主要农作物仅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2%,风险保障额也只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2%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特征

1.季节性和分散复杂性。农业生产受客观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十分明显。大量的农业生产仍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时节轮转,而且在我国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状态没有彻底得以改变之前,农户的信贷需求也仍然要在较长时期内沿袭“春贷秋还”的周期替。同时,农村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微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经营规模、技术水平、抵押担保条件、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和种种不足,其金融需求也必然呈现“短、小、频、急”的典型特点。

2.低收益和高风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农副产品仍主要是初级生产形式,加工增加值所占比重较低,农业相关产业盈利低,决定了农村金融的低利性。给农业借贷带来较大的风险。同时,农业生产尤其是传统的种养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且小规模农户生产自身条件的局限性进一步限制了其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致使农业借贷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最终的结果就是农业借贷的高风险。

3.可抵押品少和交易成本高。无论是广大的农户,还是数量众多的农村个体工商户、中小微型企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抵押担保物的缺少是制约其获得贷款的最大“瓶颈”所在。同时,农村居住分散,金融需求品种较少且量小,导致农村金融网点少、规模小,农户获得借贷不仅有付息成本还包括交通成本以及其他成本。

4.差异性和层次性。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推动,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具体到农村地区也同样如此,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同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差距明显且收入来源渠道也十分不同。而不同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和来源结构也决定了金融需求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一般都将这种区域差异性简单地概括为落后、中等发达和发达三种类型,相应地区类型的主要金融需求分别为基本的生活性需求、扩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性需求和企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方面的需求。

5.缺少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对当前我国各类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来说,2亿多普通农户仍是绝对的需求主体,但却普遍缺乏基本的抵押担保条件;除极少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大量的农村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与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相对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建设而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基本是一片空白,致使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金融需求无法与金融市场对接。

三、结论

农村金融的特点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本供给;效率要求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16―03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

[作者简介]庞贞燕(1962-),女,河南修武人,硕士,高级经济师,副行长;王桓(1968-),男,河南安阳人,本科,经济师。

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性源自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性和长期性。长期以来,解决农村金融难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出以后,各方面讨论农村金融问题的热情更加高涨,金融高层就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框架的表述也日渐清晰。然而,在对目前农村金融改革政策框架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农村金融改革政策设计,根据吴晓灵、苏宁等的表述,基本如下: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是规范发展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作用,建立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具体措施包括: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在商业化改革方向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三农”的作用;推进邮政储蓄改革,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市场化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等。农村金融改革目标是增强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功能,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吴晓灵,2006;苏宁,2006)。

应当说,上述表述体现了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但是,仔细分析各项政策及其实施要求,我们觉得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根本问题还是在对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关系的认识上。根据上述表述,农村金融要支持、服务“三农”,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解决“三农”贷款难问题。这种一边倒的基本主张,在逻辑上只能导出在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前提下,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合乎一定标准的狭隘的、局限于农村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政策。应当说,目前的农村金融改革政策思路具有三个特点、一个矛盾和两个疑问。三个特点,一是金融全力支持“三农”的一边倒,二是农村金融供给要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需求决定论,三是狭隘的农村金融机构观。一个矛盾是,让资金回流农村与资金至少追求社会平均利润的矛盾。两个疑问,一是对现有的所谓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是否符合需求决定论,二是按照需求决定论,能否实现政策预期的目标,即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对于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关系,周小川已作过结论式的阐述(周小川,2004),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是平等、互利互惠、良性互动的关系,不能靠挤压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应当说这种认识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应当树立“农村金融”的相对主体性。一旦如此,我们就会对农村金融改革目标有新的理解。农村金融改革不在于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农民贷款困难与否不是衡量农村金融改革成败的标准。这正如城市现代金融一样,城市金融稳健运行并不意味着城市中的经济主体贷款都不困难。农村金融改革目标应当是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点不在于构建一个怎样的组织体系,更不是强行向农村输入资金,而是要形成针对或面向农村的以金融资本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供给,并且使这个金融资本供给有效运作。构建组织体系不一定带来金融供给,靠法律、行政手段输入的资金不是金融资本。涉农的金融供给必须自愿地建立在对“三农”的收益预期之上。基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金融市场的特点,涉农金融供给也不必局限于狭隘的农村金融观,而应立足于统筹城乡金融资源的角度。同时,对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特点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重新讨论,要仔细分析需求决定论结果的现实可行性,仔细分析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具体层面。

二、需求决定论的结果与供求双方适应的层面

(一)农村金融需求决定的结果

在农村金融供求关系问题上,人们普遍认为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决定农村金融供给的性质,即所谓的需求决定论。要辨别需求决定论结果的现实性,需要对有关研究进行考察。

综合来看,现有文献对农村金融需求的讨论,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从“三农”现状及农村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特点进行概括(成思危,2005)。二是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成分(层次性)划分进行概括(冯兴元、何梦笔、何广文,2004;董晓林、洪慧娟,2006)。三是从小农的性质进行概括(张杰,2003)。虽然研究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其结论是大致相似的,即从总体看,为适应农村经济主体需求的各种情况,在农村金融供给的安排上,要做到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并存互补,重点强调的是农村特点对金融安排性质的约束与决定。

对这样的讨论,我们有两点疑问。一是农村特点如何决定农村金融安排的性质缺少过细的论证。比如,由于农业的弱质性等,农村金融就必须是合作性的吗?那么怎么解释孟加拉乡村银行(GB)的做法?如果鉴于我国合作金融的不成功,转而诉求于商业金融,那么怎么解释商业银行从农村的撤退?二是事物的性质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靠行政手段能安排出来预期的性质吗?如果说农村的某些特点适宜于决定某种性质的金融安排,那这种性质的金融安排为什么没有自然出现?看来,根据“三农”特点安排某种性质的金融供给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同样我们认为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也不能构成一个政策期望的金融体系。关于此点,笔者在研究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适应性问题时曾做过讨论。我们认为,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取决于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的环境特征(庞贞燕、王桓,2006)。农村环境特征内含的金融结果,只有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因其内生于农村环境,其许多优势,比如,基于是农村熟人社会的一员,在认可性和信息上的优势,在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不确定性、一定程度地防范风险和保障资金安全等方面的优势,自然与农村特点进而与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相适应。王芳博士的有关研究也证明了民间借贷是中国农村信贷安排所特有的“金融角点解”(王芳,2005)。虽然民间借贷也有各种存在方式和实现形式,但它无论如何也不是政策设计所要求的金融组织体系。如此看来,按照需求决定论,安排农村金融供给的性质,进而安排一个理想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是不现实的。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适应问题

应当说,对于农村金融,需求决定的原则是正确的,问题在于供给与需求在什么方面相适应。在目前条件下,农村金融需求的实质是对作为交易手段和支付工具的货币或资金的需求,

同样,农村金融供给的实质也是对资金的安排。需求与供给的内核是一样的,都是金融资本及其服务。在金融市场上,对于资本及其服务来讲,可能的差别在于供求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某些侧面的属性、服务方式的性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协调供求关系,重点是将这些侧面的属性、服务方式的性质进行协调,以使交易对象达到供求双方一致同意。具体讲,就是只需在农村金融需求的表现形式层面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相适应。农村经济主体最终表现出来怎样的需求形式,比如金额、期限、价格、偿还方式等等,金融供给就适应这些属性做出安排,围绕这些进行创新,比如创新定价方式、担保方式等等。我们不能说怎样的金融就是适应小农的,这个融资是适应合作制的,那个融资是适应农业的弱质性的,都不能判断。我们只能说这个有支付能力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的金额是多少,能够承受的利率是多少,能在多长的期限中以怎样的方式偿还。金融供给就是围绕这些属性、性质设计金融产品,提供金融工具。需求方只要能有保证使供给方相信,并且能承担得起经过供求双方竞争后的利率,这个借贷行为就能成立,即这个农村金融需求就有相应的金融供给匹配。农村金融供求的适应,不是适应所谓的种种性质,而是适应需求最终表现出来的能作为金融产品设计的要素,供求双方是在交易的最终环节、在金融产品(工具)的层面相互适应。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农村金融需求才对农村金融供给构成约束。这样理解需求决定论,有利于金融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因为它不问性质、身份,降低了资本进入市场的门槛。

三、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金融资本供给

(一)当前的政策设计无助于形成农村金融资本

面对当前农村金融资本存在的困难,决策层比照《社区再投资法》设计了“资金回流农村”的政策,以行政手段对邮政储蓄存款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作出规定。

应当说,这个政策设计具有很强的强制性。这就与资本的性质发生了矛盾。资本是储蓄――投资转化的结果,它的效率体现在自愿的基础上。资本运行必须依据价值规律,它必须能够在不同用途之间依据利润率的变化自由转移。强行让资本进入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三农”领域,结果只有两个,一是资本的管理者由于在商业化经营中承担政策性损失而缺乏积极性,资金疏于管理易形成不良资产,资金难以转化为资本;二是资金投放项目是刻意选择的“三农”中的优质商业化项目,其他绝大多数的农村金融需求的信贷可得性仍然得不到改善。

同时,就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竞争看,相对于不在农村设点的金融机构,强制性政策对所谓的农村金融机构是不公平的。因为一般而论,城市的经济基础要比农村好,同样是对社区再投资,在还款率、收益率上,农村的金融机构天生比不上城市的。一种规定在城市和农村产生了两种结果,农村金融机构由于住在农村而被迫接受不平等竞争。这样,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金融机构之间的差距进而城乡金融二元性由于得到激励而不断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吸引资金、运用资金的能力不断相对弱化。从金融机构经营的角度看,强制性政策也无助于农村金融资本的形成。

(二)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金融资本供给

在农村金融领域,既然强制性政策无助于资本形成,那么,就应当转换角度,以市场化的手段,在满足资本性质的前提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人手,促进资本形成。在供给方面,应当提供条件使涉农金融资本获得应有的利润率。首先,加快解除利率管制的进度,发挥市场利率在动员储蓄和形成资本中的作用。同时放松涉农金融机构在经营、业务等方面的限制。其次,对于涉农金融资本由于“三农”的弱质性而导致的超过平均水平的高成本,或低于平均利润水平的相对损失,在一定时期内,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补贴款项。再次,借鉴国际上典型商业小额信贷的经验,转变小农不能承受高利率的观念,逐步缩减财政性、政策性低息甚至无偿资金对“三农”的投入,清除廉价资金对金融资本的挤出效应。

在需求方面,要提供条件增加“三农”使用金融资本的积极性。中央、省级政府要帮助基层地方政府普遍设立“三农”金融担保基金,在一定期限内,以随时间递减的方式,对“三农”信贷提供担保。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当局和有关方面要加大金融知识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力度,努力增进“三农”对金融交易过程的理解。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划出一定的专项资金,在单独核算的前提下,针对农村金融需求表现形式的特点和属性,进行试验性产品开发和工具创新,以发挥萨伊定律的作用,同时垫支金融资本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部分早期研发费用。这种政策性资金对金融资本的带动作用属于政策性范畴,应当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的一项内容。

同时,在农村金融资本供给问题上,必须打破狭隘的农村金融观。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中,并没有“农村金融”的词条,有的只是“农业金融”。农业金融“主要涉及提供信贷的机构,向农业提供信贷的条件及关于信贷供给条件对农业活动的组织和对农村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的分析”(《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一卷,p30)。这样看待金融与农业的关系,实质是将农村金融理解为以“三农”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供给安排。这种不以区域属性来界定的解释有利于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时拓展思路。实际上,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的现状看,虽然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还存在相当程度的二元性,但两个市场并不是完全分割的。进一步看,所谓的农村金融,不过是一国全部金融的一个子领域,随着经济现代化进程,在整体金融框架下,农村金融尤其是在它的资本流动上,其独立性会越来越弱。因此,在我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现阶段,在讨论农村金融资本供给问题时,就不能简单地以区域做划分,农村资本不是天然地为“农村本土”服务的,城市资本也不是只能在城市生存。我们应当站在统筹城乡金融资源的角度上重新理解农村金融资本的供给问题,努力探索城市金融资本进入“三农”领域的方式和渠道,既可以通过直接的方式,激励金融资本进入“三农”领域,也可以采取间接的办法,依托城乡一体化中的产业链条为“三农”提供金融资本服务。

四、农村金融供给的效率要求

讨论农村金融供给安排,必须讨论它的效率问题。这是基于对农村金融现状和当前改革政策的反思。必须把效率要求作为一个重要原则纳入对农村金融供给安排的讨论。

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现实,我们认为,在农村金融供给安排上,首先应强调的是制度改进的效率。新的农村金融供给安排要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政策及其带动的资源投入与实际改革成果之间应有明确的投入产出关系,要以尽可能少的政策投资换取稳定长效的制度建设。具体说,必须从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两个层面对改革做出要求。在宏观上,一是要有利于“三农”经济的长期改善和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良性互动,二是要有利于涉农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形成和农村

金融资本的规模扩张,三是要有利于农村各种收入群体的协调发展。对于贫困群体,要体现效率的社会福利要求。在微观上,要体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资本经营组织的效率。一是要有利于资本配置优化与金融工具交易方式的协调,二是要有利于各种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的竞争,三是要有利于金融资本经营的规模经济,四是要有利于资本经营组织的可持续。同时,作为对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共同要求,农村金融供给的制度安排必须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

五、结论

1.农村金融不应成为农村经济的附庸。对农村金融的理解应是宽泛的,要站在统筹城乡金融资源的角度理解,而不是把农村金融局限在农村地区或“三农”领域。

2.农村金融改革在于解决农村金融自身的实现问题,其目标是城乡金融资本与“三农”的共存、互动与运作效率。

3.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搭建符合若干性质标准的所谓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重点是要形成以“三农”为经营对象的有效的金融资本。这个金融资本的来源既包括农村的储蓄,也包括城市的储蓄,以及国外资本。

4.在农村金融资本的形成上,不能依靠行政的强制性,要在市场化的原则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资本形成提供有利的条件,要尊重资本与先进生产力结合的自然要求和价值增值的本质属性。

5.农村金融需求对农村金融资本供给的决定只是在金融交易的最终环节,只要金融产品的提供、金融工具的设计、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恰当的,农村金融资本供给就可以实现。

6.在农村金融资本的供给策略上,政策性资金应当发挥应有的先导作用。要把专项政策性资金先行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试验性产品开发和工具创新作为一项业务赋予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此有政策支持背景的市场化带动措施替代强制性的资金回流政策。

7.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关注城乡金融的相对差距。如果不能增强农村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则任何改革都是徒劳的。要注重以效率标准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金融,2006,(11).

[2]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8).

[3]成思危.破解农村金融难题,满足三农金融需求[J].中国经济周刊,2005-2-21.

[4]何梦笔,冯兴元,何广文,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多元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农村金融的特点篇3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农村;金融改革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而农村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开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也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输出提供了方向,因此,两者之间属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更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应以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为核心,丰富农村金融机构资本注入渠道,规范农村金融行业服务秩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1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和特征

农业属第一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

1.1农业产业化定义

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存在些许差异,农业产业化概念是美国著名学者高德博格教授于20世纪在其著作中提出的,他将农产品的形成过程和初加工、深加工、宣传、销售等环节进行区分,并使用“链”一词来比喻农业产业化的各环节。我国将农业产业化上升至农业发展战略层面,对农业产业化有着如下定义:以农村市场需求为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方向,以地区主导产业为核心,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农作物产品的集中存放、科学生产、全面推广,建立起以农村居民为共同利益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实现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2农业产业化特征

相比较传统农业生产、销售模式,农业现代化体系中的农业产业化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2.1以市场为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方向农业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在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后,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通过灵活的市场运营体制,完成农业产业化的最后一个环节——销售。1.2.2农业产业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对于我国当前开展的农业产业化来说,地域性特点较为明显,这主要是由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业产品体系差异导致。农业产业化的地域性能够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充分发挥地区农业经济特点,一改传统农业生产星罗棋布的问题,实现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效率的显著提高。1.2.3农业产业化具备规模化发展特性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我国几千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并且,农业产业化逐渐形成了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制订了一系列保证农业产业化顺利实施的标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发展特性,能够带动地区产业链的共同发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农村金融的服务内容与特点

作为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农村金融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1农村金融的服务内容及对象

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内容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资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流动,其中包括资金的输入与输出,在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农业金融机构的盈利,当前我国主要的农业金融机构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基层银行等。在服务内容方面主要包括信用贷款、理财等形式,服务对象为信用良好,且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并不局限于农民这一群体,还包括在农村地区投资建厂的企业。

2.2农村金融的特点

由于受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金融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2.2.1受季节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与季节有着直接关系,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活动受季节影响程度逐渐降低,但大多数农业生产活动依然需要按照时令进行。例如,恶劣天气导致农作物受损,区域农民经济收入明显降低,而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净收入将呈现出负增长,甚至会对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产生影响。2.2.2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在农业金融行业中,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的现象较为普遍,我国农业产品依然停留在直接产品阶段,经深加工再销售的农产品少之又少,因此,农产品所创造的直接效益并不高,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较低。并且,基础农业对市场波动的自我适应能力较差,所造成的影响也是破坏性的,使农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面临困难。2.2.3金融服务的差异性特点即使是农村,由于地区差异,不同地区农村农业生产方式、经济水平都存在明显区别,这种区别导致地区金融服务也具有差异。我国各地区政府为实现区域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地区农业经济生产需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2.4农村金融服务的高成本特点相比城镇金融服务来讲,尽管农村金融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资金问题,然而,由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数量较少,可选择的金融服务内容有局限性,在获取金融服务时,往往需要获得更高的成本。除此之外,对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来讲,农民缺乏具有等同价值属性的抵押物,在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时存在较大风险,一旦出现违约等情况,金融机构的损失较大,造成农村金融服务成本增加。

3我国农业产业化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农业产业化成为改善传统农村生产经营模式的关键内容,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与之相配套的农村金融体系也日趋完善。然而,研究发现,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村金融发展依然存在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1我国农业产业化下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基于对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领会,全面落实我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开始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时至今日,我国农业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截至2015年底,我国农业产业化集群已超38万个,创造经济价值约4258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岗位约1.26亿个,农民人均收益达3380元。我国农村金融是农业产业化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农村金融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农村民生等提供资金支持、理财等多种服务。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逐渐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各大银行进驻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更加实惠的服务,并促进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其次,农村金融信贷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开展,农村金融提供的各项服务也在随之增加。在最初的农业贷款业务上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例如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小额抵押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民生工程贷款等,并且,在开展贷款类业务的同时,也将最基本的理财业务纳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3.2农业产业化的农村金融问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农村金融凸显出的改革乏力成为影响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其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不良贷款比例持续增加农村金融所涉及贷款额度较小,然而,庞大的贷款人群使得这一贷款规模不容忽视。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处于基层,在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不足,业务熟练程度较低,素质较差,为完成业务而简化信用审核流程,为不良贷款的形成埋下了隐患。3.2.2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欠缺由于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开展,农村金融与其进行了更加深度的融合,然而,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却在此过程中忽略了相关风险的存在。在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时,未对意外情况下导致客户还贷能力下降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资产抵押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缺乏科学的资产价格审核制度,相关资产审核标准体系也未建立,一旦发生客户无法及时还清贷款的情况,农村金融机构所收回的抵押物也无法弥补其损失。3.2.3农村金融机构鱼龙混杂随着我国逐渐放开农村金融市场,除正规银行参与农业产业化外,一些私人银行也开始涉足该领域,大多数银行都是在银监部门的管理框架内开展相关服务,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然而,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为获取更多收益,提供自营范围外的服务内容,采用不正当手段与正规银行进行竞争,损害了正规银行的利益,也扰乱了原本正常的农村金融体系。

4农业产业化的农村金融改革重点

通过对我国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运营情况分析,生产周期长、利润低、资本来源有限、风险大等问题成为该类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保证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开展,农村金融改革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4.1制定稳健的信用贷款政策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要求,然而,在制定农村金融信用贷款政策时,应当在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问题的同时,兼顾小额贷款的风险防范。通过制定稳健的信用贷款政策,可以有效降低农村金融风险,进而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2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专业性

为保证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开展,农村金融不仅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更应当提高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针对重点企业的金融服务来说,应当提供上门服务,并且,对业务对象的经营情况需要持续跟踪,降低农村金融所承担的风险。

4.3丰富农业金融服务内容

从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到农业产业化,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也在不断调整服务内容,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然而,信用贷款为银行提供的收益较低,为保证银行最低资本需求,降低银行运营风险,除提供基本储蓄服务外,农村金融机构还可以开拓理财、信用评级等多种业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保障。

4.4加强以政府引导为核心的融资环境建设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承担起引导责任,与农村金融机构结合,建立地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并通过多个渠道进行公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企业的信贷审核主要以信用等级为依据,这就从根本上对企业诚信经营行为进行鼓励。与此同时,政府的介入,能够在政策上稳定农村金融体系,将非正规金融机构排除在农村金融体系之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一个健康的融资环境。

5结语

通过不断的改革能够提高农村金融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应性,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开展,农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与承担的责任同步增加。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全面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农业产业化也将成为此次调整的重点,因此,通过农村金融改革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解决当前农业产业化所面临一系列问题,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春.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市场研究,2011(12).

农村金融的特点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 金融体制 体制改革 农村金融体制

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题,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是从整体上看,在我国宏观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农村融资特别是农村基层融资问题仍较为突出。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农村金融体制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是我国金融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农村金融问题现状

<一>改革的原因

1.保障对农村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发挥金融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功能。

2.当前农村资本形成不足,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信贷资金需求,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资金需求

从整体上看,在我国宏观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农村融资特别是农村基层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农村资金需求按性质可分为三类:

1.社会公共性需求,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农业风险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等资金需求,应当以财政为主,金融为辅来解决。

2.经济公共性需求,包括农村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等资金需求,可由财政和金融共同解决。

3.生产性资金需求,包括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农户和城镇个体工商户微贷款等资金需求。

<三>农村资金需求规模和对象

1.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大企业等的资金需求,借款人多为政府背景的企业,数额多为千万及以上。

2.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等的资金需求,数额多为百万和数十万,由农村信用社等地方小金融机构承担。

3.农户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的微贷款,资金需求额多为数万元及数千元。这一层矛盾一直十分突出,是农村金融的基础部分,也是农村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急需新的金融体制来解决。

二.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

<一>农村贷款主体缺陷:

无法落实抵押担保;贷款时限性强,要求贷款手续简便,灵活;农村点多,面广,战线长,贷款额度小而分散,同时贷款市场受自然灾害,市场等诸多不可预测因素影响,使得贷款成本高,风险高,效益相对较差;乡镇企业作为贷款主体的缺陷主要为:(1)融资成本高(2)资产质量差,财务制度不健全,不透明(3)信用观念不强

<二>农村贷款现状;

1.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扩大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范围

2.政府强调加大对三农的支持,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

3.农村贷款比例逐年下降,政府发放支农贷款,农村资金却大量流出

4.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难,金融机构难贷款,大量信贷资金流失,甚至亏损。

三、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

我国农村金融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因此对农业,农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瓶颈约束。主要表现有:

1.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农业银行很少为农服务:9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农业银行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再局限于农业和农村,加大了对农村电网,交通,通信等的支持力度。农业银行很少向农户贷款。

2.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动力和激励不足:近年来,由于商业化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更加强调贷款的质量和回报,其经营的利润和导向越来越明显。由于农业经营活动风险不确定,农业信用社没有足够的激励向农村经济活动提供贷款,表现为真正用于支持农村和农业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数量不多,农业信用社都表现为“非农化”特征。农村信用社目前开展的小额信贷依赖于中央银行和各级政府的压力和支持,可以说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3.农业发展银行没有起到预期的政策性金融作用,支农作用弱化。非正规金融没有合法地位,缺乏规范和保护:目前我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组织虽然远比正规金融组织灵活,但是由于政府采取抑制取缔的态度,民间信贷没有阻止化和正规化,影响了民间金融以合法化的形式正常发展,因此它在有效利用乡土信用资源,满足农村融资需求,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状况方面所起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4.农业保险缺位,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状况,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回报率低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加之保险公司在实行商业化经营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近十年来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农业保险缺位,不仅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状况,使举步维艰的农村金融体系面临更大的困扰,而且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进程。

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商业银行和农村发展银行机构和职能萎缩,已经基本上丧失了信贷支农功能。国有大型银行在商业化改造过程中,从县乡撤减机构收缩业务,农村整体资金供应能力下降。据调查显示,截止2005年底,我国每个乡镇仅有2.13个金融点,“十五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及以下的网点人员分别减少了24﹪和14﹪,平均50多个行政村才有一个金融网点。

(2)现有基层金融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金融技术和产品与借款人之间的合作存在制度和技术障碍:金融机构难以把握应对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村微贷款中有一部分是用于日常生活之需,与传统金融机构贷款的生产性用途相悖农村信用社受到行政干预和利润导向行为,满足需求作用有限

(3)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资产质量差,亏损严重,风险大,服务水平低,贷款手续繁琐,时间过长。农村金融的笔数巨大,但单笔资金数额小,信息不对称,耗时多成本高。传统银行要求房屋,土地等抵押物,基层农户和个体缺乏抵押物,难以满足银行的要求。

五.我国基层金融服务体系的出路:

农村金融的特点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创新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自2004年以来连续10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经过几十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三农”服务的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涉农业务逐步拓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国也已遍地开花。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序推进,各地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和农户实际需求,创新发展了多种符合“三农”实际特点的金融服务产品。总体来看,近年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增产、增收。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还面临很多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远未形成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供需严重失衡。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需求巨大而且层次多样。但我国目前农业政策性金融基本仅限于政策性信贷,农业政策性保险、担保等发展还十分落后。二是主要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仍需深化。随着涉农金融机构自身改革的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商业性金融的实力不断增强。但商业性金融机构如何在实现服务“三农”的同时又能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难点。三是农村地区新型金融机构增长缓慢。目前农村地区新设的金融服务机构种类较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服务能力有限。

(二)信贷、证券、保险的联动机制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以银行类信贷为主,保险、证券等的发展相对滞后,单纯依靠信贷市场融资成为农村生产经营主体面临共同的问题。证券市场发展较慢导致农村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落后,影响了农村地区基础较好的企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进一步扩大生产。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及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特点决定了保险业的发展对整个农村金融市场有重要影响。信贷、证券和保险的互动合作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市场的金融产品严重不足,信贷、证券、保险没有形成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发展局面,农村金融市场的有序协调发展仍需加强。

(三)农户金融意识薄弱

由于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的制度缺失,导致金融意识薄弱成了农村金融投融资渠道缺乏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的二元模式,使得农民很少接受金融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因此,经受过资本运作洗礼的农民所占比例一直以来都比较低,加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小户经营模式抑制了其对规模经营资本运作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资金作用方式选择、信用体系建设以及风险评估、预警和控制都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对金融意识基础的要求。除此之外,金融人才长期向城市集中,使农村金融人才匮乏,使乡村内部的中介组织发展缺乏专业技术的支持,容易走向简单化和暴利化,进一步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四)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仍需改善

当前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突出表现在缺乏资产评估、担保公司、征信登记等金融中介机构,金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金融的认识和自身金融意识还比较薄弱。一是在探索抵押、担保过程中,农村金融中介机构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抵押担保品有限,使用现代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在农村地区开展评估、担保、信用评级等的成本较大,导致在农村开展金融中介业务难度较大,农村金融中介发展滞后。二是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对金融知识的认识有限,加之农村地区金融教育发展不足和相对落后,导致农村地区整体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使得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足,各金融机构难以主动到农村地区开展业务。

(五)农村金融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实行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形成央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一行三会”的基本格局,分工负责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然而在农村金融监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农村金融监管法规滞后。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并未对我国农村金融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在业务拓展中会遇到法律规定不明确的问题。二是农村金融监管基础薄弱。我国“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下协调机制不健全,人民银行与监管机构之间难以信息共享,监管机构基本上处于分兵把守、各自为政的状态。三是农村金融监管目标错位。“三会”集金融监管、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多重职能为一身,在缺乏存款保险制度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有时只得以牺牲监管效率、降低监管要求或向监管对象某种程度的妥协来维护金融稳定。四是农村金融监管风险控制主体缺位。由于机构、人员、素质有限,农村金融机构往往不在“三会”的有效监管之内,而且社会监督制度缺失,使得社会监督机构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几乎没有。

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

(一)根据新形势转变农村金融服务理念

一是转变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农村金融市场。当前农业、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农业经营方式趋向规模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趋向多元化,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应到基层去、到实践中去,准确把握当前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和方向。二是转变用城市金融的思维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思想。农村金融具有客户弱势、需求小频急、经营成本高、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等特性,其独特诉求和风险特征要求开展工作时决不能简单照搬城市金融的运作模式,而应研究农村金融市场和客户的特殊性,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三是转变纯粹用市场方式去处理农村金融问题的做法。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综合运用财税、货币、法律、担保、保险等手段,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职责,增强其支农能力,分散涉农业务风险,用“看得见的手”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市场失灵问题。

(二)创新金融机构,突破传统业务的局限

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快金融创新,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农村金融机构要深化改革,改变传统的经营思路,转变思想,确立市场营销观念,加强竞争意识,争取主动地位,应以市场配置的方式,从外延、内涵上积极拓展空间,根据自身特点,开展金融创新活动。一方面,要扩大传统业务规模,更新观念,改变以往经营方式,以特取胜;另一方面,要增加业务品种,走出传统业务的狭小范围,在积极扩大资产与负债业务创新的同时,抓住中间业务的开拓和发展,使之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还应完善经营规则,积极发展农民个人消费信贷,利用农村金融机构擅长经营零售业务的优势,把经营触角拓展到农民消费这块金融服务领域。

(三)加快完善包括信贷、期货、保险在内的农村金融市场

发展信贷、证券、保险、期货、担保分工配合、相辅相成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的风险管理功能。改变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以银行类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扩展直接融资所占比重,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发债、集合票据、上市等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已上市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做深做细,完善市场品种结构,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作用,分散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创新农业保险品种,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保险市场、证券期货市场,形成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和证券期货市场相互配合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四)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尽快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被打破,在商业性金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大力发展互助合作性质的农村合作金融,而且政策性金融的供给是必不可少的。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保证必要的政策性金融供给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发挥政策性银行在政策性金融供给中的主导作用。应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政策性金融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更好地发挥与商业性金融互为补充的联动效应。就目前我国与农村经济相关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定位来看,首先要延伸服务对象;其次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城市化做好政策性金融服务,支持农村利用科技、信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提升产业竞争力;最后要将营业网点适当向下延伸,从组织机构上更加贴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二是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农村贷款金额小、风险高的特点,是农民贷款难的重要原因。尽快组建以地方财政出资为主的农业贷款担保机构,以此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解决农户因缺乏合格抵押品而难以向商业性金融机构申请农业贷款的难题。

(五)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尚无针对性的监管体制发挥效能,将所有农村金融机构纳入现行的监管框架内,固然便利了监管机构的监管,但不符合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基于本身特殊性的监管要求。因此,构建适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体系十分必要。首先,要完善立法,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法律体系。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基本立法,确立农村金融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要合理规制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同时将非正规金融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促进形成农村金融体系多元化竞争格局。其次,要培育农村金融内生性的监管力量。我国农村金融要真正满足农村资金需求、实现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功能,应该建立起合理、有序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促进农村金融内生力量的生长。此外,要设置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监管主体。多元化监管主体的构建,除需要合理规制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职责外,还应充分发挥农业部的政策导向作用,同时理清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设立宗旨和调控职能。最后,要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和市场退出机制。一个完备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除了包括正常的外部监管、内部控制之外,还应当设置完备的风险防范体系。

三、结论

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完善关系到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我国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分析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转变金融服务理念,改革现有的体制限制,建设切合农村实际的金融服务市场,打通金融服务产品供需双方的阻塞,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包括证券、期货、保险在内的金融市场,建立担保基金和风险基金,推动农村金融投融资的多元化,来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

参考文献:

[1]谢志忠.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陈俞闽,王家清.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探讨[J].特区经济,2011,(5)

[3]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R].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4]沈勇刚.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问题与对策探析[J].时代金融,2012,(6)

农村金融的特点篇6

研究农村金融的视角

《》:肖理事长,业界都知道您是一位学者型银行家。这些年,您在农村金融领域不懈耕耘、孜孜探索,不仅为中国农信社的实践探索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也为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做了大量的理论思考。首先请您谈谈思考和建构有效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基本框架。

肖四如:通过六年多来对农村金融问题的实践和思考,我认为,找寻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道路,一是要认清中国农村金融面临的特殊环境;二是要分析中国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的特点与症结;三是要解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优化问题;四是要找准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改进路径。

《》:那么,请您谈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特殊环境和背景?

肖四如: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道路,离不开中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殊国情和背景。这种背景既包括不利金融发展的因素,也有可资利用的重要金融资源。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央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三农问题己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支农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事实证明,农村金融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发展和稳定的政治问题。

二是传统农业改造任务艰巨和农村市场体系落后,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的现实难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总体上还是传统农业居主导地位,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程度还偏低,农村生产要素的不可流动性也使农村和农业成为中国非市场化比重较高的领域,农村金融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环境还相对薄弱。同时,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业生产资料如土地、山林等都还没有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可流动的资产,农村金融所需要的商品要素市场环境都极不发育,特别是农村缺乏规范的市场主体,分散的农户面对市场竞争,很难形成有效的市场。

三是中国长期封建制度下形成的传统家族文化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基层组织结构,是展开农村金融活动最重要的人文环境。目前,中国农村基本社会结构表现为:一者在几千年封建农耕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是以家族群落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结构;二者新中国成立后为推进公社化运动、适应计划经济组织形式而形成的一系列基层组织,使政府的管理行为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逐步演变成现在的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的组织结构。这个背景既是现代金融在农村地区成长的制度,也可能成为增强农民还款能力和还款信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资源。

四是中国城乡分治的二元管理体制,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最大的制度障碍。多年来,中国农村向市场化进程中,都是在“城乡分割、一国两制”的二元管理体制下进行的。农民与城市居民由于身份的差异,导致在教育、培训、户籍管理、迁徙居留、市场准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救济救助、文化生活、公共产品使用、民主参与等领域享受不同的待遇。城乡之间的沟通形成很多壁垒,导致中国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出现完全不同的成长格局,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

五是城市化、产业化、市场化成为主导未来农村变革的三大趋势,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必须面对的最大挑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通过加快非农化解决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力多但人均占有资源少的基本矛盾,必须以农业产业化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难以应对市场竞争的问题,必须以市场化解决农业和农村内在活力不足的难题。要适应未来农村城市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必须要增强农村金融的供给能力,孵化农村金融的创新能力,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找到最适模式。

《》:中国农村金融复杂而又特殊的环境条件意味着,中国农村金融的供求势必有其自身的特色,请您谈谈您的看法。

肖四如: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如何理解农村的有效金融需求?二是目前农村金融供给存在哪些问题?三是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症结是什么?

对农村有效信贷需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解决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关键。一直以来,银行机构觉得找不到有效信贷需求,而大量的农村经济主体又觉得发展生产得不到有效的信贷支持,出现“难贷款”和“贷款难”的问题。这个矛盾的根原究竟是什么?实际上,这里面都涉及到如何理解有效需求的概念。有效需求的概念可有三种理解:一是按银行业的现行授信规则审视后符合授信条件的信贷需求;二是有投入产出效率、具备内在还本付息能力的需求;三是具有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应该努力去做的项目需求。问题是过去的大多数银行机构,都是按照第一种有效需求的理解,认为符合授信条件的金融需求才是有效需求,所以,银行总认为有效需求己基本满足,关键是在农村地区缺乏符合授信条件的有效需求。事实上,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农业项目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缺乏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质押条件和信息充分对称的要求,才被认为不具备授信条件。如能针对项目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和采取灵活的授信办法,就可成为有效的信贷需求。对第三种具有综合效益的信贷需求,可以把其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剥离,属于经济效益部分,银行按照第二种有效需求理解并授信,属于社会效益部分,由政府安排政策予以弥补,这样也可以成为有效的信贷需求。

从农村金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视角看,农村金融依然普遍存在产品单一、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的问题。从全国来看,农村金融手段相对落后、服务品种单一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总体上只能满足农村地区最简单、最基本的金融服务。如融资服务的金融品种仅限于信贷,直接融资基本上没有展开;农村保险也是保险业最薄弱、最落后的环节,农民无法利用保险手段来分散生产和生活的风险;富裕起来的农民资金运营、投资渠道狭窄,致使农村地区、高利贷、屡禁不止。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手段落后,导致农村大量显性的、潜在的金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农民难以利用金融手段实现财富增值和脱贫致富。

存在上述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问题焦点,并非机构问题,而是机制问题。目前,中国金融机构的网点总量和分布密度位居世界前列,农信社和邮储等银行网点覆盖乡乡镇镇,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机制层面去找原因、求对策。农村金融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五大矛盾:一是农村金融需求面临的高风险与金融企业趋利避险的本质特性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高成本与农民承担融资成本的低能力、农民生产的低效益之间的矛盾;三是农村经济实体普遍存在抵质押物不足、信息不对称与现代金融严格的抵质押条件之间的矛盾;四是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社区性特点与农村经济日益扩展的多样化、开放型需求之间的矛盾;五是农村金融以信用为基础与农村信用环境缺失之间的矛盾。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和判断,您认为中国农村金融的环境条件需要从哪些方面去优化?

肖四如: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持续支农能力,离不开良好的外部政策、法制、信用等方面的环境支持。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关键要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环境,解决农村劳动力、土地、房地产等要素市场的发展问题,从立法层面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安排,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明确所有权主体范围及其职能,承认农民住房的物权,允许并规范其市场交易行为,扩大农户对宅基地、山林及其他非基本耕地保护范围内的土地拥有开发、交易和收益的权利范围,让丰富的农村资源成为资本,让农民可以享受到现有资产价值升值带来的财富。同时,建立多元化的金融制度体系。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和活跃,国家应当重点考虑在完善银行信贷等农业间接融资的同时,增加农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规模。如:发行农业长期建设或开发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等等。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从目前国家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试点扶持政策来看,大多具有一次性特征,只能部分解决历史包袱问题,必须建立持续、长效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机制。一是要继续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如江西有27%的农村信用社网点亏损,按商业化原则必须撤消,但为了保证农村基本金融服务不得不保留,对这种因政策性支农任务形成的亏损国家应该给予补偿,以降低服务农村的成本。二是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和化解互动机制。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对参加种养保险的农户实行政策性的保费补贴制度,以规避农业风险。可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财政性入股的担保公司为农业项目贷款提供担保,有效分散农业信贷风险。三是进一步帮助化解计划经济时期支农形成的不良贷款包袱。农村金融机构因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管理、乡镇企业欠款、乡村负债、农业灾害等造成的不良贷款,较国有商业银行更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复杂性,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很长时间是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基层分支机构,对经济社会特别是三农的贡献不亚于国有商业银行,不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出台改制的资产剥离政策,是不公正的。建议人民银行以专项票据形式对2007年末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予以置换,或参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剥离做法,将这部分不良资产通过竞价方式剥离到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成立类似资产管理公司性质的实体,有效处置不良资产,使农村信用社真正轻装上阵。

第三,要建立和完善保障农村金融发展的法治环境。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法治环境的支持。加快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步伐。明确或赋予地方政府对属于地方银行的农村金融机构承担最终风险的行业管理和监管权力,使地方政府承担的风险责任与享有的权力相对等,也可以使地方政府利用其掌握的资源,帮助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建立完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尽快消除上世纪90年代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对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禁止开立社保、医保、公积金等存款账户的歧视性政策,使农村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享有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允许财政、社保、住房、教育及国家其他基金在农村金融机构开户存款,鼓励地方有关涉农单位、企业在农村金融机构开户,以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实力。优化农村金融外部法律环境。加快建立工商、税务、司法、金融等部门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加大司法执行力度,提高案件执行率,联手控制各种形式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对党政干部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欠款,政府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帮助清收,使党政干部的诚信度与职务升迁、为政品行挂钩,对确实难以收回的党政部门欠款,有条件的地方可由政府用有价值的土地等有效资产予以置换,为优化信用环境发挥示范作用。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探索

《》:在现实操作中,中国农村金融当然不会坐等环境改善好了以后,再去着手改进服务模式和路径,那么,在中国农村金融环境优化的同时,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有效改进呢?

肖四如:经过这么多年的思考和探索,我的看法可概括为七条路径:

第一个条路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这一中国最大乡村银行体系的支农主力军作用,深化改革使其与农村金融需求对接,有效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回到传统的合作制存在困难,但过渡到股份制方向也有更多障碍。不管如何改革,目标都应是使农村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使农村信用社这一不可替代的农村金融机构做优做强。我们必须从农村经济实际出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按现代合作银行的理念,改造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一条重要思路。即使以股份制改造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其股权结构也应该以分散的股权为主,坚持在客户中发现股东、在股东中培养客户,绝不能在股权结构上搞“去农化”,绝不能在抛弃弊端时把合作制的很多优势也抛弃了。必须从对接农村内在金融需求出发构建农村信用社管理机制。一切企业产权模式的选择、管理机制的优化,都必须取决于满足客户的内在需求。在产权改革和管理创新过程中,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产权制度设计和责权划分都要满足对接农村多元化、多层次金融需求的要求。必须依托农信社现有优势拓展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利用农信社强大的机构网络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加强与股份制银行战略合作,把股份制银行现有的现代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让农村信用社成为辐射广大农村的理财中心、融资中心和金融信息中心的接点。

第二条路径:充分发掘农村信用资源潜力,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农村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抵质押不足、信息不对称的替代机制,走出一条以综合利用信用资源为核心的农村金融创新之路。一是充分利用千百年来维系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借有还、父债子还、诚信为本等基础的道德价值观念,通过信用约束、联户担保方式,发展小额农贷、农户联保等特色的信用保证贷款,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专业合作组织,以信贷为纽带形成各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信用共同体,创新各种担保方式,构成联保机制分散风险,解决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问题;三是充分利用政府在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用资源,开展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的创新。加强与政府政策的互动,把政府的担保资金、贴息资金、补助资金引进来增强信用。通过以上各种办法,当信用增强到能够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那么原来不可授信的项目现在就可以授信,农村有效金融需求就能够得到满足。

第三条路径:加快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助推城乡一体化,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同等便利的现代金融服务。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滞后、供给的不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金融服务手段落后。要加快农村金融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信息化,从技术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农民与开放市场无法对接的难题。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与现代金融市场联结的信息化网络,努力把现代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成熟的银行电子化技术与农村信用社特殊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客户服务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要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电子银行等各类现代金融业务,包括全面发行银联卡,让广大农民真正实现“一卡在手、汇通天下”;联通各种支付结算渠道,突破农村金融结算渠道不畅的“瓶颈”难题;发展各种新型转账终端、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现代银行服务,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第四条路径:在不断推广提升小额信贷的基础上,适应农村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趋势,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要解决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农村金融机构必须继续推广提升小额农贷这类方便、快捷、惠民的金融产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各种适应农村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趋势和要求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近年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牢固树立“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秉承“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在全国率先试点推广并全面提升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全省累计有1200万农户获得过小额农贷支持,从根本上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创新推出了各类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构建了一种“信用合作+专业合作”的新型信贷模式,支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中小企业和产业经营户发展;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农民住房贷款,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建房资金不足难题;创新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使林农和林业企业的“资产”转化成“资本”,有效解决了林农和林业企业融资难题,惠及60多万林农和林业企业。这一系列具有农村信用社特色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

第五条路径:大力推进双层经营模式,建立和优化省级管理和服务平台,形成与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的有效对接机制。应农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总结推广了“双层经营模式”:一层是适应大量非正规金融需求的小额信贷业务模式。通过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小额农贷管理办法,落实责、权、利明晰的绩效挂钩方法,建立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小额农贷工作机制,形成标准化的小额农贷操作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大量分散农户非正规化的金融需求。另一层是通过创新多种担保和保证方式,在有效控制和分散风险的前提下,满足农业产业化和县域经济中较大数额的信贷需求。借鉴现代金融企业的项目管理方式和风险管控办法,对农村较大数额的贷款需求进行严格的授信调查和审贷分离,建立完善的贷款审查机制和贷后管理机制,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同时,通过建立和做强省级管理和服务平台,来解决中小银行机构在拓展业务过程中的缺陷和矛盾,全面增强中小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化服务能力、产品创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规模化经营能力,形成了“县级法人+省级平台”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的特点篇7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表述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增加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所进展,但其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产品的适应性较差,网点布局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这些方面已经制约了大型银行农村地区业务的发展。为此,亟需对农村业务的发展思路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从而推动大型商业银行农村金融业务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潜力巨大但竞争激烈的新农村金融市场

可以说,谁能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的历史机遇,谁就能在未来占据竞争先机。新农村经济发展催生了大量的农村金融需求。

第一,资金需求量大幅增加。农村金融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农村居民金融需求、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和农村基础设施金融需求。从农村居民金融需求看,随着农户经济规模的扩大,农业现代化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以及生活消费的升级,农村居民融入资金的意愿日趋旺盛。此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对农村地区的调研也显示其融资意愿强烈。从农村企业金融需求看,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化的持续推进,农村各类企业特别是产业链龙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迫切,而汇兑、结算甚至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也成为这类企业的重要需求。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交通运输设施、电网、自来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20万亿元。这样的资金需求仅靠财政投入难以满足,需要各类金融机构增加金融供给。

第二,金融需求的种类逐渐多样化。随着农村企业经营管理的日益规范化,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企业的金融需求将由基本的存、贷、汇业务逐渐转向汇兑、结算甚至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居民对结算、汇兑、金融咨询、保险、信托、租赁、投资理财、信用卡、有价证券买卖等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要也日益增加。

第三,金融需求的区域化、层次化差异日益凸显。我国农村自然和生产条件区域性差异明显,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区域差异性将日益显现。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相对封闭,基层财政实力有限,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户的储蓄和负债能力较弱,借贷需求额度小、频率高,需要金融服务扩大贷款的覆盖面;中等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亟待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经济结构正向多样化发展,资金需求增大,金融需求走向多样,需要金融服务的创新和支持;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高,二、三产业形成规模,农民收入中来自于非农业的比例大,收入水平高,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商业发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资金需求量相对更大,金融需求的层次也更高,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要求更为迫切。

第四,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加快。比如,以前的农村贷款多强调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贷款,而近年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这就要求银行贷款项目不断调整和更新;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商品流通的加快,农民对存款类服务也出现了新的要求,包括异地存取、实时到账、理财投资等需求;随着农村使用电脑的普及,企业和农民对网上银行的需求也从无到有。总之,目前在农村地区没有出现或发展十分有限的金融服务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越来越多农村客户的现实需求。

此外,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机构的市场策略进一步分化。面对新农村金融市场规模的膨胀与需求的增长,各家银行将继续加大市场争夺力度,在符合新农村金融运行规律的同时,紧密结合各自优势与整体战略,以适宜的方式加快拓展适合自身的领域。

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广大农村地区将迸发出巨大的金融需求,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丰富的金融资源。加强新农村市场的开拓,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目前的业务拓展,更有利于潜力客户的培育、金融资源的储备与长久竞争力的提升。可以说,谁能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的历史机遇,谁就能在未来占据竞争先机。

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现状

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除主要涉农大型商业银行以外)按照监管层的要求,将农村地区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农村金融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不断优化县域机构布局,做大做强县域网点,有效扩展支农服务渠道。工商银行2009年以来持续推进县域支行改革,优化调整县域机构布局,在县及下辖乡镇增建营业网点。截至2012年底,全行县域机构网点5242家,较年初增加221家,较2008年末增加752家。中国银行县域机构网点数达3147家,占其全部营业网点的30%。

从业务发展情况看,近年大型商业银行不断创新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为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产品交易平台、农产品流通企业制定与其交易结算模式相适应的供应链融资方式,在农业种养、生产、收购、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在种养环节,开发“种植贷”和“养殖贷”,发放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贷款;在收购环节,提供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额度、流动资金贷款、委托贷款等产品;在生产环节,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短期融资券承销、固定资产贷款、银团贷款、私募债券以及委托贷款等产品;在销售流通环节,提供资金归集、保险、船舶融资、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以及储粮贷款的产品组合。此外,工商银行将符合条件的大宗农产品核定为商品融资项下商品名录内商品,通过商品融资业务支持涉农企业发展;中国银行针对海外采购,从授信开证、进口押汇、提货担保、汇利达以及保理等产品为客户提供服务;建设银行创新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与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订单农业农户贷款合作,以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担保为主要担保方式,以龙头企业订单作为主要贷款支持依据,形成龙头企业、农户联贷联保的贷款模式。

根据区域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商业银行因地制宜,制定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专门信贷政策。工商银行近年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新疆、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原经济区、黑龙江垦区等涉农区域信贷政策和其他专门涉农信贷政策。在天津、浙江、江苏、宁波、重庆等地试点开办新农村(小城镇)建设贷款,支持在省市规划范围内从事农民原有住房拆迁、土地复垦、农民安置房建设、挂钩建设用地整理出让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专门的涉农个贷支持政策,如针对黑龙江农垦总局试点开办个人现代化农业机械贷款业务,调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工涉农个人小额贷款单户贷款额度等。

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从大型商业银行的实践看,尽管近年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力度有所加大,但是受农村金融独特形态、银行经营主业以及发展战略定位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开展农村金融业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农村金融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与城市金融相比,农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农村金融资本的回报低,而且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使得农村金融业务具有单笔收益低、风险高的显著特征。同时,大多数大型银行的传统优势主要在城市金融,对农村金融产品研发、风险把控等相对缺乏经验,业务开拓魄力不足。在实际经营中,即便是黑龙江、吉林这样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农业大省,大型银行开拓农村金融业务的积极性也逊于城市金融业务。

第二,现有产品的适应性较差,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种类较少。目前大型商业银行针对农村金融的业务多集中在存、贷、汇基本业务,适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银行卡、票据、理财、信托等新兴金融服务涉及较少。同时,涉农信贷业务大多数使用的是基于企业设计的信贷产品,与涉农贷款主体的匹配度较低,这就直接导致客户的认可度不高,业务竞争力大为削弱。同时,由于产品设计理念的偏差,其相应的风险把控措施的效果也有所削弱,不利于信贷风险防控。

第三,机构网点数量和布局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大型商业银行前些年在农村地区撤并了大量网点,尽管近几年随着金融支持“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新设了一批农村机构网点,但在网点数量上仍落后于农信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时,部分网点布局没有及时跟进农村区域规划布局的调整以及新兴城区的发展。网点布局的劣势一方面不利于农村业务的拓展,另一方面为银行在核实贷款情况、贷后管理等方面带来不便,风险控制和监管难度较大。

第四,缺乏专门的金融扶持政策。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无论国家政策导向还是银行自身政策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都比较欠缺。与成立之初即承担服务“三农”义务的涉农金融机构相比,大型商业银行在获得专门的金融扶持政策方面缺少“先天”优势,这也是制约其拓展农村金融业务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型商业银行拓展新农村金融市场的战略建议

大型商业银行拓展新农村市场,应当制定出目标清晰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从战略高度通盘考量新农村市场的拓展重点、进入模式、产品供应与风险掌控,从而实现社会责任和自身效益的平衡兼顾,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大型商业银行拓展新农村金融市场的总体战略设想是:以新农村的潜力市场与高端客户为突破重点,通过渠道、资源、区域政策等的倾斜配置,以及重点机构自限的提高,提升市场反应速度与同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对新农村市场的高效率、高质量、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

市场定位

大型商业银行现有机构对农村地区的覆盖率较低,在农村金融领域“全面开花”并不现实,应从传统优势业务出发,充分发挥联结工业与农业的融资纽带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为此,应将市场拓展定位于集中力量重点服务新农村的潜力市场与高端客户。

其中,潜力市场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电网改造、农田水利改造、粮棉油生产基地建设、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城镇化带来的拆迁改造、道路新建扩建改造、供水供电燃气、电信网络改造、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商贸流通领域重点支持旅游、物流、信息及各类批发市场、商品集散中心、物流中心、农副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储备、农业机械(具)销售在内的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农村金融领域的高端客户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附加值较高的农业出口型企业等企业客户,以及工业园区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商贸市场商铺老板等私营业主、紧邻城镇开发区域的富裕村民等个人客户。

模式选择

总体思路为:以分支机构为主力,寻求适当的同业联盟,积极培育村镇银行等新型机构,共同服务新农村市场。

首先,加快网点的新建、迁移与转型升级,虚实结合提升渠道战斗力。一是跟随经济发展区域中心的迁移,加强网点的新建、迁址,实现对重点区域(县域新区、新兴市场、发达乡镇、城乡结合部的规模市场等)的全覆盖,占领农村市场的“制高点”;二是拓展自助设备、离行式自助网点、3G无线终端等交易渠道,加快经济重镇的自助设备布放;三是加大电话poS业务的推广力度,研究电话poS的布设策略与使用效率提升等问题;四是把握农村电脑、手机上网普及的有利时机,加大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广力度,提升客户的依存度和忠诚度。

其次,发挥村镇银行优势,将其打造为新业务试验田与创新基地。下一步,在加大村镇银行新设力度的同时,还应鼓励村镇银行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形成一批适合农村金融市场的新业务、新产品,进而在全行推广,更好地发挥大型银行拓展新农村金融市场的“先锋队”作用。

市场策略

总体思路为:采取灵活的区域策略,增大自限,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第一,制订灵活的区域政策。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完善区域信贷政策和业务拓展策略,建立分层次、差别化的目标客户准入标准。

第二,加强产品创新,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分析客户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研究生产周期与资金需求的相互关系,设计与之匹配的金融产品;对于商品市场等已具备成型产品体系的领域,重点是结合地方特色对产品体系加以调整。

第三,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注重加强对客户需求的搜集,及时捕捉潜在的业务增长点,高效地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征询—反馈—研发—投产”的顺畅机制,真正满足农村客户的切身需求。

第四,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业务拓展,适当扩大对重点领域的创新权限。在农村经济基础较好的区域开展金融试点,在经营授权、信贷规模、经济资本、财务费用、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适当给予政策倾斜,探索农村金融服务的新政策,既有助于提升重点区域特色鲜明的金融服务,又可以为全行业务开展探路铺石。

风险掌控

总体思路为:通过创新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掌控,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拓展质量。

农村金融的特点篇8

【关键词】新农村金融体系小型金融机构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构想中,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其他方面的顺畅运行。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11.77万亿元,全年新增涉农贷款2.63万亿元。同期,我国农户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新增5909亿元。很明显,现在的金融政策已经向农村倾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2011年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别强调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同步进行,金融机构应不断创新,适应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变革。这两个重要的文件都指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特别是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状况

金融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农村中,却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最显著的表现是金融机构网点比较少,而且很单一,主要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在城市中常见的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财务公司、投资公司、信托公司等,在农村之中却极为少见甚至没有。相关调查机构曾经过以下数据: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目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大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34个,从业人数比2004年减少3.8万人,其中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比2004年减少3784个。在四大商业银行收缩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减少。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①

仅金融机构数量少这一项就极大限制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贷款难。由于没有可抵押资产,现行体制下农民几乎不可能贷到生产经营必需的大额度资金,更多的只是些小额贷款以解燃眉之急,缺乏长期经营的资金支持。乡镇企业大多数为非国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缺位以及抵押条件不具备也很难使其从金融机构获得必要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缺少金融机构也严重影响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的地方出现存钱难、取钱难的现象,限制了老百姓的消费特别是大宗商品的消费以及信用消费。此外,农村金融业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创新性人才几乎没有。金融机构之间合作不足,创新空间小。正规网点匮乏使得农村地下金融泛滥。

以上所述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不足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与之配套的“软件”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利用资金的效率问题,信贷投入减少而且结构不合理,金融品种单一,业务创新不足,许多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很多业务在农村无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等。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性

小型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高自主决策权、以县城或部分乡村为其经营范围、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管的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实践中存在的小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小额信贷扶贫机构、中央银行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试点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以及资金互助社。除营利性外,小型金融机构更多带有政策性的特征。它主要体现的是国家制定的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金融政策。这也是其能在农村这个广大市场生存的前提。

城市中广泛存在着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前者主要指一些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如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以及政策性银行和外商独资银行、合资银行等;后者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这些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很广、网点很多,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利润空间很大,风险较小。

在广大的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银行,包括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以及大量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些金融机构在自身发展和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比如借贷存在的风险无法预见和控制,由于交通不便利导致金融机构网点少等。更重要的是,这些金融机构在农村所获得的利润远没有在城市高,因此有的银行就减少在农村的营业网点,有的银行甚至退出农村市场,使涉农金融机构大量缩减,实际上形成了农村信用社“独户挑重担”、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严重影响农村金融供给能力,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带有政策性特征的小型金融机构有着金融机构的优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有资金余力,农村有资金需求,金融缺少运作渠道”的矛盾,同时能够弥补普通商业银行的不足,更好地为“三农”工作提供金融服务。

小型金融机构的主要特点即优势主要有以下几项:

在经营方式上,能够因地制宜,创新增长方式,不断增加惠农产品。比如在完善传统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新产品。同时,可以有多样的服务方式,比如上门服务,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等,在满足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和方便广大老百姓的同时,也提高了小型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

在管理层次上,简单的治理结构更适应农村的基本特点。普通的金融机构实行现代公司制度,有专门的营业场所、章程、完善的治理结构,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长、经理等一应俱全,部门、人员组成比较复杂。这虽然比较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但对于农村经济而言,这样复杂的机构显得水土不服,自然就影响到其运行效率以及利润空间。小型金融机构可以有简单的治理结构,甚至营业场所也很简单,这一切完全适应农村的基本特点。

由于设立的门槛降低,经营场所简单以及人员因素等,使得小型金融机构运行成本较低。这体现了小型金融机构商业性的一面,保证了其在维持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有着充足的利润空间。

完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建议

小型金融机构试点从2006年开始,在所试点的六个省区的部分县或村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经国务院批准,试点逐步扩展到了全国31个省份。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低门槛、严监管”,取得了预期中的成果,但也发现了大量问题亟待改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完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建议:

完善金融法律,加强对农业、农民的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国家所有工作中的重点,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几年锁定“三农”问题,一方面表明中央对待“三农”工作的态度和决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有待解决的紧迫性。在国家采用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引导资金大量投入农村的时候,更有必要将其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之中。在现有金融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并完善一整套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的金融法律体系,为整个农村金融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这也符合我国法治国家的应有之意。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质产业,涉农金融业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农村金融不能过分依靠市场化,更多地需要当地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多种形式的优惠措施。创建宽严相济的政策环境,增强农村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税收等政策,采取激励有效、风险可控、协调配套的金融政策把资金引入农村,并且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加快农村经济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建立激励相容的信用奖惩制度。

积极创新新型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由于试点的小型金融机构类型相对单一,可以考虑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中是否有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形式,比如设立农业保险机构,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机构也应突出政策性,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有助于分担一定风险,在天灾人祸出现后尽可能将损失降至最低,充分保障农业生产,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安心地进行农业生产。

加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自身建设。一方面,针对农村的基本特点,根据国家政策和农村市场需求,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信贷产品,比如将小额信贷发展为常态业务,在贷款额度、手续等方面给予优惠及便利。同时对于生产必需的大型农机具、生活必需的大件家用电器开展分期付款业务,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增加金融机构的效益。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另外,积极申请相应政策,吸引高水平的专业对口人才充实到小型金融机构,促进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作者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知识产权法教研室主任)

农村金融的特点篇9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2-0115-04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小额贷款公司的推广乃至整个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其理论依托均依附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能够正确把握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抑或实证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其得出的结论近乎一致: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根据目前各层面的既有研究推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定论可以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指针,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的薄弱现状是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共同制约的结果,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是有效的。但是,此前的经验告诉我们,简单的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或者解困农村金融需求,总是会被某些内在或外在因素所减弱或抵消其效果,从而未能实现初衷目标。小额贷款公司如果缺乏合适的制度安排则难免陷入上述经验的重复。

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不吸收公众存款、可经营贷款业务的新型机构,成立的初衷是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央行首批小额贷款试点(山西平遥的日升隆和晋源泰)2005年底挂牌;2006年央行又在5个省、自治区(山西、四川、陕西、贵州、内蒙古)开展小额贷款组织的试点并成立7家小额贷款公司;2008年5月,央行和银监会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联合《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至此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全面铺开。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制度创新形式,由于其自身借贷方便、形式灵活的特点,已成为现有存量金融组织的有力补充,无疑能为农户、微小企业以及社区经济提供有利的资金支持。

小额信贷及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能通过其自身金融产品或服务获得的收人补偿所有的成本及有足够的补偿坏账的准备。国际学术界主要从财务的可持续性视角对小额信贷可持续性进行研究:他们从成本和收入视觉分别对影响其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财务可持续性实现的途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Yaron、Christen和morduch等。

国内学者对小额信贷及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的早期研究主要归结在总结国外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方面:熊德平(2005)较详尽的介绍孟加拉乡村银行(GB)、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印度国有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农村小额信贷实践模式,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后指出:必须认识到小额信贷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更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我国的小额信贷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减少政府干预;将贷款支持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实现扶贫、高还贷率和机构持续发展三者的协调。庾力(2006)通过对比孟加拉“乡村银行”(GB)和美国“社区银行”并进行分析后指出,我国发展小额信贷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自己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体系格局。杜晓山、孙若梅(2000)全面系统回顾并分析中国小额信贷实践后提出:发挥小额信贷的反贫困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加强规范和监管,逐步实现灵活的利率政策;不断进行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的培训,对项目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实现从补贴性小额信贷到持续性小额信贷转变的政策建议。

近期由于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大力发展并又掀起国内学者对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热潮。大多学者的研究都从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因素人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代表人物有刘锡良,洪正(2005)、汤敏(2007)、彭春凝(2007)、张丹丹(2008)、张小倩(2008)、汤文东(2009)、王鹏(2009)。还有部分学者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麻焕文,刘志强(2009)”通过研究认为应制定法律和完善政策的途径赋予小额贷款公司合法化的身份;明确监管部门建立监管机制维护金融稳定;减免税费,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潘广恩(2009)的研究显示,要实现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发展机制上进行完善。

基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既有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学者大都只从农村金融供给增量增长的视角来研究小额贷款公司,而忽视了对其存量的研究。因而,要想保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如何准确定位?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信贷机构的增量改革能否弥补农信社等机构的不足以满足当前农户的信贷需求?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基础是什么?本文藉此作深入的剖析。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分析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比很高,但三农经济所获取的金融资源和融资服务,却一直处在相对稀缺状态。就目前农村金融供需现状看,农村金融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给短缺,其主要矛盾却是农户、中小企业或微型企业的多层次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对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测算,如果不进行大规模金融创新,农村金融的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2010年将达到5.4万亿元,2015年将达到7.6万亿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一些成长性中低端的贷款需求,如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难以满足。显然,农村金融体系和运作机制存在的缺陷仍然十分严重,金融对“三农”、中小企业或微型企业的有效支持不足,会直接影响其获取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金、市场开拓、推广优良品种的步伐,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的稳定。有鉴于此,进一步鼓励存量金融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同时引入创新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正是在此背景下,专为农村微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应运而生。截至2009年5月底,全国已有583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筹建中的有573家,总计1156家。在原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未能为“三农”和微小企业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的出

现将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突破性的农村金融改革,小额贷款公司的诞生势必将增加微小企业和”三农”贷款的有效供给。

但是为了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能健康发展,银监会按照《指导意见》制定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然而,正是这个《暂行规定》使得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弹性化。小额贷款公司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数量得以迅速扩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当局给出的可以转制成村镇银行的预期。在我国,金融作为垄断行业进入的门槛很高,小额贷款的试点无疑是进入金融服务行业的最佳跳板。目前较多小额贷款公司的投资者想“借鸡生蛋”,开办小额贷款公司的初衷就是借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契机进入银行业抢得先机,以此积累在金融行业的投资经验,而非满足于发放小额贷款挣点利息收入。

因为小额贷款公司采取“只贷不存”的经营方式,开始之初并没有对真正的民间金融产生足够的吸引力。那么现在为何反成了各类拥有雄厚资本企业追逐的目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及由此产生的乐观预期才竞相参与其中,以此实现“实业+金融”的多元化之路。但小额贷款公司改造为村镇银行也非易事,银监会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严格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这就意味着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非金融股东将没有话语权,这恰是企业股东不愿看到的。至此,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的存在陷入尴尬之中:若维持现状将无法有所作为;若转型为村镇银行,来源主体又将逐渐枯竭,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也将毫无意义可言。

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虑,必须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即应坚持只贷不存的经营性质不变,而且不应有可转制为村镇银行的预期承诺。因为一旦有预期,就会偏离自身的目标,违背发展的方向和初衷,而且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会缺乏对自身的定性,根本无法解决长期阻挠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便可以转为村镇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则成为最大的股东占其主导地位,又回到农村信用社的模式,民营企业的话语权难以保留。同时大型商业银行也会把自身全部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操作方法等灌输到村镇银行中,这就很难真正满足农村、农户对农村金融的结构性需求。所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首先必须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坚持只贷不存的经营方式;此外还需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降低风险隐患,让其在发展中增强实力,真正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增量改革方式下小额贷款公司的取向分析

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金融总量的增长;其二是金融结构的优化。比较而言,总量指标对金融发展具有直观特征,而结构指标却能反映出金融运行中深层次的问题,其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按照金融发展理论的观点,我们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时,就不能仅着眼于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增长,而必须深入思考农村金融机构结构的优化,因为单一数量的增长,只能实现农村金融在同一发展水平或层面上量的扩张,而农村金融机构结构的演变,才能促使农村金融发展在新的层面上实现质的提升变化。

纵观几十年来中国的金融改革,从国有专业银行到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到成立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市场竞争,以及后续的农村信用社改革、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等,无不体现为增量改革的思路,而金融机构增量改革的结果,对农村金融结构而言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最根本的表现是几十年来始终未解决三农资金供求矛盾关系,而整体印象是供给不足成为矛盾的焦点。

从农村金融供给层面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供给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存在重大的结构性缺陷。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业结构单一化。相对而言,人们较为重视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而农村担保企业、农业保险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则严重不足。在许多农村地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其次,农村金融机构中政府投资建立的占绝对主导地位,社会资本参股公有金融机构的很少,而农村非公金融企业却几乎为零。再次,农村金融机构的空间结构严重失衡。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具有县城为中心的特征,一是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人均金融网点的资源占有率低。虽然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占全国机构网点总量的56%,但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机构网点数只有1.26个。二是金融服务资源难以延伸到乡镇一级的农村地区。虽然平均每个县(市、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达到50多个,但30%以上都集中分布在县城城区,每个乡镇的银行业网点平均不足3个,另外截至2008年末,仍有1424个乡(镇)金融机构为零。三是乡镇的金融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分布在非县城所在地乡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机构,只设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乡镇全国还有8231个,当地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状态,难以形成有效竞争。金融服务的总量和质量在无竞争市场条件下都难以得到拓展和提升。农村金融机构这种结构性缺陷会对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导致农村现实金融需求难以满足,潜在金融需求难以激活,这反过来又抑制了农村金融供给的发展;农村融资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直接融资比例过低,不利于分散和控制农村金融风险;城乡金融的失衡现象有增无减,加大了城乡经济的差距等等。因此,改善农村金融机构供给结构,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支持力的必然选择。

从农村金融需求层面分析,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农村金融需求数量增大。随着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小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资金需求总量在不断扩张。其次,农村金融需求多层次化。由于城乡二元化结构、农村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金融需求主体和地区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企业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具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再次,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从金融分业需求看,既需要银行业提供金融服务,也需要证券、保险、基金等提供服务;从银行服务品种需求看,服务内容转向存贷、结算、理财、咨询等综合业务。而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又需要农民外出务工、自主创业、职业技术培训等创业贷款。第四,农村金融需求的周期延长。由于特色种养殖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及营销等产业链的延伸,使得资金需求周期相应延长。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结构性缺陷,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的扩

大和需求结构的日趋多样化很不适应。因此,单纯依靠增加农村信贷金融机构的数量已经不能满足农户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必须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结构,才能适应农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才能提供多样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效率,增强金融企业的竞争力。为此,推广小额贷款公司来强化农村金融结构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只要信贷机构的增加,就可以解决信贷供给不足的矛盾,而寄予小额贷款公司厚望的重心要放在小额贷款公司应如何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真正为农村经济发展,为贫困农户及微小企业提供较为丰富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项目,包括小额贷款、联保贷款、信用贷款、农业保险等内容。这样才能适应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激活农村金融的潜在需求,提高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以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四、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基础分析

由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历程可以见证,每一次增量改革初期都或多或少会取得一定成效,支农资金有所增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农村经济主体贷款难的核心问题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但现实是金融机构在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方面的支持率和贡献率都很低,农村金融不仅不能满足农村服务,甚至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由此加剧“三农”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

我国30余年的农村金融改革经历了复杂的政策演变,基本形成了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因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回报率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金融机构“脱农化”倾向依然明显。农业银行商业性信贷支农功能萎缩;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支农面窄,功能不完全;邮政储蓄银行尽管现在转为商业银行有了信贷功能,但支农功能有限,且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实际长期承担支农业务,却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偿,加之受自身存在的问题:如规模小、信贷风险管理薄弱、资产质量差、员工素质较低、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等困扰,资金投放能力难以满足农村信贷需求,同时,在利益驱使下,农信社资金“农转非”问题十分突出,不但未能起到很好的支农兴农作用,反而从农村吸存了大量资金转移至城市,充当了“抽水机”的角色,使巨大的农村金融市场变成“真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是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尽管目前有一些支农效果,但如果不认真研究其功能定位等问题,同样也会走其他金融机构的老路,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

增量改革固然是我国整个经济转型的重要经验,但仅以增加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为目的的增量改革,不仅难以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还可能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恶性竞争、监管混乱等新问题。所以,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为特征的增量改革不能单纯、机械地增加机构数量,增加资金量,而忽略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有效需求,最终结果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被边缘化,农村金融仍然发展不起来。因此,在扶持增量成长的同时,从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人手,积极推进经营创新,进一步细分信贷需求、错位经营,从不同层面上开拓农村市场,满足农户及微小企业的有效需求。

就小额贷款公司而言,结合农户特征、农村产业、农村资源优势而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是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基础。首先,必须明确其服务对象是三农和微型企业,如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流通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其次,贷款用途要多样化,不仅支持单一的农业生产,也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相关产业,既支持农民日常的生产需求,也支持农民各种合理的生活消费需求,包括支持农民外出务工、自主创业、职业技术培训等创业贷款需求;再次,贷款期限要灵活,合理安排贷款期限,主要以短期贷款为主;第四,贷款额度要坚持小额方针,以有效控制三农经济特征的信贷风险。第五,贷款风险管理应着力于创造灵活的担保抵押形式,着力于依托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村合作组织等各类主体,充分利用人缘地缘血缘等关系,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信的、多元的信息网络,以确保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

农村金融的特点篇10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推进,支农政策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2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8.1%,同比增长13%,按可比口径较全年各项贷款增速高0.7个百分点。按照可比口径,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涉农贷款累计增长285.9%,七年间年均增速为21.7%,为支持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和农民纯收入增长“十一连快”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三农问题也将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更高需求也将显得更加迫切。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未来的发展任务依然艰巨而关键。

农村金融服务的对象是“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经过多年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主要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国邮储、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一些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服务是为农民在农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有其独特的特点。与城市金融服务不同的是,由于农村金融服务对象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加上农产品价格往往也会随着供给关系剧烈波动,这就使得农村金融活动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加上农村各地情况差异比较大,农户需求不尽相同,农村金融需求自然会表现出多样性,从而迫使农村金融服务形式必须不断创新形式和品种,以更好的满足更大的需求。从现实情况来看,广大农村地区还是缺乏金融资金的,资金具有逐利性,金融资源更多的是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发达城市,结果造成农村相对匮乏。

一、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

1、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逐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面更加广泛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形式更加多样化,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有其他微型金融组织,这样一来形成了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多样化的结构形式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农村的多样化需求,组织之间也可以实现资源、功能的互补和合作,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实效性。目前,“花钱买机制”的政策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中已经得到了基本实现,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能力不断提高,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占全部贷款三分之一和近七成,在金融支持“三农”中扮演了主力军角色。农业银行在进行金融视野部的改革治理之后,在风险控制、治理管理、财务机制等诸多方面更加具有了独立性。农业银行对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大大的改善。2014年11月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方案完成之后,其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领头军作用更加突显出来。在我国农村,邮政储蓄的网点覆盖最广,在城乡沟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要求降低农村金融市场门槛的呼声愈加强烈,各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不断出现,弥补了许多地区的差异。截至2014年末,全国共发起设立129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233家,贷款公司1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

2、我国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增多和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

自2008年对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进行试点改革创新以来,效果显著,后来逐步推广到全国。主要内容是要求各相关金融机构充分结合各地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和特点,积极探索农村贷款、农村抵押担保以及联保贷款等新形式,涌现了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信贷+保险”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涉农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等在全国范围内较有影响的创新产品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农村互联网金融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移动支付、收集银行等网络金融业务及手段在农村也有了广泛的运用。

3、我国农村融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实现了间接向直接融资方式的扩展

债券融资方面,截至2014年末,218家涉农企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782只、7233.39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期末余额2953.58亿元。2013―2014年,共4家涉农企业在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公司债券融资23.4亿元;共49家涉农企业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80.24亿元;共1只涉农小额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设立,融资5亿元。

4、我国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风险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从地理范围来看,农村农业保险由早期的试点已经扩展覆盖到了全国范围。建立了乡镇级服务站2.3万个,村级服务点28万个,涵盖我国近50%的行政村。保险品种的种类更加多样化,从早期较单一的农作物保险、畜产品保险到农房、农机具、制种、渔业等不断推广扩大。仅2007年至2014年,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从1126亿元增长到1.66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60%。

5、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有力的促进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

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数量增加到4万多个,基础金融服务更加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更加环环紧扣,不再是简单的融资需求;现代农业对信息化、科技化、网络化的服务要求更高。这些都是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还满足不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地方,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还需要大力提升的地方;二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尽管已经不断健全,已具有多样化的雏形,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满足不了我国农村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另外政策性金融在政策支持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够,合作金融的方式和途径还需要更加灵活化和多样化。除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够外,我国广大农村投资和信用环境、基础设施等尚不完善,政策性担保机制不健全,也限制金融资源向农村积极有效配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和多样性不足。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还有相当的差距,提升空间还很大;四是我国农业金融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还很低。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还受制于当地财政实力,普遍实行“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原则,主要承保物化成本,保障水平低。缺少国家层面的政策、资金和制度支撑。

三、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思路

一是在继续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和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上,市场准入继续放宽,支持各种新型、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扩大村镇银行在广大农村的服务面,不断探索新型农村发展的道路,积极试点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新形式。农村信用社在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基础上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还需不断提高。深化银行改革,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期限更长、利率更低的资金。深化区域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融支持“三农”的经验。

二是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上,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对金融机构组合运用信贷、租赁、期货、保险、担保等工具持支持鼓励态度,想法创新农村金融供应链融资等金融服务,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资金的投入要呈规模化,形式要更加多元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和开展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提供农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金融支持。

三是在政策扶持上,加强财税、货币和监管政策协调,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完善政策支持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积极研究和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和有关税收政策。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提供更优惠的支农再贷款利率。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费财政补贴标准,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对保险分散农业风险的积极作用。

四是在农村金融监管规范方面,切实贯彻和落实金融监管职责划分和风险处置责任,地方政府对各金融组织的监管责任需进一步强化,支持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处理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机制,为我国农村各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是在支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农村的特点和情况,将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农村金融惠农支付体系中去,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健全适合农户和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建设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通过准确的信用评估,安全快捷方便的金融支付手段,自由流动的诸多要素市场,方便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多渠道、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11(1).

[2]何志雄:解决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有效途径田[J].金融参考,2013(10).

[3]张杰等: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