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十篇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十篇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6:08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篇1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聘任;出路

大学生“村官”政策,不仅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分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生选择做村官,有些是出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有些是出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奉献精神,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做“村官”仅仅是面对就业高峰时的无奈选择。就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职业生涯来讲,“村官”只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阶段。如果能将大学生“村官”经历和大学生整体职业规划有机集合,为大学生村官谋划一个好的出路。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村官”个人的职业生涯,还能够使大学生“村官”政策更具吸引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终生的职业发展历程,既是自身职业发展,职位变更的具体过程,也是与职业相关价值理念的变迁过程,职业理想的实现过程。从第一份工作到退休,可以说“职业生涯”贯穿每个人一生,其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谈到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一般都会提及具体的待遇保障问题,比如提高薪酬、福利水平,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但针对大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来制定的激励机制还尚不完善,对大学生村官未来出路的保障工作还不到位。

相信对于每个大学生村官来讲,“村官”经历都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大学生村官毕竟是聘任制,任期有限,到期之后何去何从,就属于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注重的一个环节。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于2010年印发的《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只有保障好大学生村官任期期满之后能够有序流动,前路明朗,才能确保大学生村官政策有效持续、健康发展。

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之后,无非有五种出路:留任村干部、考取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在2010年5月,中组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村官出路的相关政策,使大学生村官在未来职业生涯上有了一定的保障。但至今为止,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留任村干部的大学生村官极少

主要原因是:一是大学生村官大部分没有涉农经验。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担任村官之前一直在城市中生活,没有踏足农村。而就算是农村出来考取大学的,大多数在家时家人也只要求其读好书,而对农业生产方面没有经验。这样一来,大学生村官很难真正做到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更谈不上对具体的农业生产工作提供合理的建议,有效带领村民致富,这样一来就很难获取村民的认可和接纳。二是农村的核心管理层一般带有“乡土政治”气息,大学生村官很难参与到村务管理的决策中去。农村中的核心管理层,一般都是本地人担任。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熟悉村务,方便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使得外人很难融入。大学生村官普遍从事的是文书工作或者农业技术支持,很少有大学生村官真正能参与到重大的村务决策中去,也没有合适的契机留存长期担任村干部。三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无论是从工作生活环境还是文化氛围来说,都跟城镇有着较大差距。这也是有些大学生村官在任期间在岗率不高,聘任期满之后不愿意在农村留任的现实原因。

二、大学生村官考取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机会有限

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流向公务员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而且近年来的调查数据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村官考取了国家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但是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分流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公务员系统日渐完善,对公职人员的需求也在渐渐趋于饱和。每年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数有增无减,而国家能提供的岗位却不可能一直满足相应的需求。而且在农村工作期间,大学生村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农村工作上面,理论知识日以生疏,能分配给公务员考试复习的时间又极少。聘任期满之后,让大学生村官再去和刚从学校毕业并且花了相当多精力复习考试的大学生一起竞争,他们毫无优势可言。

三、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艰难

一是资金缺乏,扶持政策落实不够。作为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没有丰厚的创业启动资金。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计划只能停留在计划书里,没法付诸实际。各地对扶植大学生村官创业都有一系列的政治号召和政策,但在具体实践中却没有落到实处。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差的村子,就算是当地村干部有心支持,往往也因为本村财政能力有限而爱莫能助。二是很难获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有些当地的村干部把大学生村官看作是来体验生活或者下基层镀金来的,没有把他们真正当作来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干部”。而村民由于对大学生村官的了解不充分,也普遍缺乏信任。笔者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案例,有位大学生村官想帮助所驻农村发展旅游业,但被村民以破坏风水为由集体抵制。三是大学生村官创业技能欠缺。由于专业限制,工作经历几乎为零。很多大学生村官现代经济专业水平很差,缺乏社会经验。他们是学生,是“干部”,而不是商人,所以他们的创业计划往往不符合农村的发展实际。笔者曾在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访谈中看到,她一开始描绘了宏大的发展目标,勾勒了美好蓝图。并以此在村支书的竞选中取得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拔得头筹。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美好的愿望却没能实现。

四、大学生村官再次择业和继续深造学习的无奈

大学生村官在留任不成、未能考取公务员、创业失败的情况下,只能再次择业或者继续深造学习。但在从事了几年的村官工作之后,面对招聘和考取更高学历时,大学生村官跟应届毕业生相比都缺乏竞争优势。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大学生村官做好职业规划,帮助他们实现职业规划,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然后才能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村官”工作中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兴稼,大学生村官的使命[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杨振海.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江汉论坛,2010(6).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篇2

20__年7月12日上午,“七彩青春别样年华”南京市大学生村官风采展示月闭幕式在栖霞区委党校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慧玲,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金万,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庄同保,团省委副书记张国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礼勤,团市委书记单晓峰,栖霞区委书记臧正金,栖霞区政府区长邢正军,各区县组织部、团委和大学生村官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闭幕式上,团市委书记单晓峰对本次大学生村官风采展示月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闭幕式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慧玲,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庄同保,团省委副书记张国梁共同启动“青春的足迹――南京市大学生村官成长记实”宣传片首映,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金万和栖霞区委书记臧正金一起为栖霞区委党校作为南京市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基地揭牌。闭幕式通过嘉宾访谈、音乐情景剧、小品、才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了大学生村官努力奋进,生气勃勃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还举行了《青春的足迹》宣传片首映礼。其中,《不一样的舞台》,通过江苏省高淳县古柏镇武家嘴村党委书记武继军和20__年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的交流,让新进入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朋友们更加坚定了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也为我们正在基层一线服务的大学生村官们开阔了工作思路,找到了学习的榜样;情景剧《陈庄村形象大使评选》再现了大学生村官的在基层工作生活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大学生村官愿为基层奉献青春的满腔热情。

大学生村官风采展示月活动,旨在展示南京市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时代风采,也是对我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次总结和回顾。活动历时1个多月的时间,重点围绕机制建设、活动推进、扩大宣传三个方面,开展五项重点活动,多家报纸、电台、网络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开展南京市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目前已经对20位候选人进行了推荐申报、公示、网络投票等环节,将集中开展综合测评、现场pk,评选出南京市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开展“青春会客厅”大学生村官成长访谈,展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宣讲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激励更多有志青年投身新农村建设;召开南京市大学生村官联谊会换届会议,为我市大学生村官联谊会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打下基础;举办“大学生村官风采巡展”,展示7个区县在大学生村官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举办南京市大学生村官风采展示月闭幕式,把大学生村官风采展示月活动办成一次青春洋溢,热情奔放的盛会。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篇3

一、调查目的

摸清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工作状况,并由此提出如何加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和管理的对策建议,建设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力军的作用。

二、调查对象

赣州市会昌县53名大学生村官。

三、调查方法

通过个别谈话、实地走访、发放问卷三种形式进行调查。

四、调查数据分析

此次设计的问卷共有10小题,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问卷53份,回收50份,回收率为94.3%。

(一)基本情况

赣州市会昌县从2008年开始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截至目前,共有53名大学生村官,其中2008年选聘7名,2009年选聘7名,2010年选聘16名,2011年选聘23名。53名大学生村官基本结构如下。

1.性别结构

从近年来选聘的村官性别看,女大学生村官23名,占村官总数的43.4%,男大学生村官30名,占村官总数的56.6%。

2.学历结构

从近年来选聘的村官学历结构看,大学专科学历3人,占村官总数的5.7%,大学本科学历50人,占村官总数的94.3%,没有硕士及以上学历选聘人员。

3.地域结构

从近年来选聘的村官地域结构看,本地大学生村官14名,占村官总数的26.4%,外地大学生村官39名,占村官总数的73.6%。

任职期满14名大学生村官中,考录公务员9名,占村官总数的64.29%,企事业单位5名,占村官总数的35.71%。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大学生选择村官的原因

大学生选择村官原因具有多样性。通过调查,有10%的村官的待遇在农村不错,希望回到家乡工作,回报家乡。14%的村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考试,然后被录用。26%社会就业压力很大,鉴于政策的优惠而应聘村官。50%想积累工作实践的经验,把村官当成以后考公务员的跳板。当然也存在由于待遇低和对未来的出路不明朗而选择了考公务员。

2.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工作

许多大学生村官在上任后不久,自己感觉到发挥不到应起的作用。有22%的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帮助乡(镇)政府做一些杂事;46%大学生村官选择了帮助村里做一些档案、文字资料,这可能是村两委鉴于大学生村干部的年龄、阅历等因素,在考虑分工时,侧重于让大学生从基础工作做起,。18%的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一起下村收费、跑计划生育;只有1名大学生村官会参与村里的具体事务,从事创业项目,大学生村官郭玲投资1万余元在本村先试种3亩迷你型冬瓜种植,全面参与了本村产业发展、计划生育、村貌整治等工作,不仅自身得到锻炼提高,而且逐步成为村级工作骨干;还有6%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其他。

3.大学生村官受村民欢迎程度

村官的到来给农村工作注入了活力,有了新的变化。18%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很受欢迎,58%大学生村官认为比较欢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村官在日常工作中,努力与群众打成一片,树立了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如大学生村官廖劼动员留守妇女组建了一个舞蹈队,村民慢慢地改变了农闲时串门、酗酒、打牌、等习俗,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当然也存在一些村里干部和群众担忧大学生的知识能否用得上,村民对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提出疑问。

4.大学生村官的自我价值感受

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社会,只有6%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在现在的岗位上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有效开展工作。94%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在现在的岗位上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调查发现中,大学生村官们认为工作之初都存在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生活不习惯导致工作无从下手,觉得自己的才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5.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但是也存在一些原因导致没有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应有的作用:44%大学生村官认为资金短缺,难以发展项目,没能带领村民创业致富;8%认为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开展工作;14%和12%大学生村官认为难以找到门路和缺乏实用技术难以引进项目;10%大学生村官认为领导同事不支持,难以得到群众认可;12%大学生村官认为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生村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团结班子一起干的能力、与群众沟通的能力、自己创业作示范的能力比较欠缺,得不到群众认可,还有的理论与实际难以对接,呈现出“有理论用不上、有知识道不出”的尴尬,大多数村官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

6.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顾虑

大学生村官任期有两年的时间,任期结束之后,村官就要面临二次就业的问题。大学生村官对未来的设想也是多种多样,42%的村官认为自己心里最主要的忧虑是村官期满后的去处,这其中大部分人想将这里当跳板,将来考公务员,也有村官看作是一个过渡,将来自己在这里创业。还有人想继续在基层工作,担任领导职位。12%大学生村官在最主要的顾虑问题上表示,自己参加考试,主要期盼两年后县里的有关承诺能否予以兑现,即表现优秀的,可按照程序优先推荐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录用时重点推荐加分,县直一般事业单位缺编时优先考虑补编;表现特别突出的,经组织考察,可提拔担任乡镇领导干部。8%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存在任期满后回到城市工作会不适应的顾虑;14%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还没有考虑清楚,处于模棱两可,随遇而安的状态。

五、结论及建议

以上数据基本反映了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工作状况,从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

一是个别村支部书记不能正确对待大学生村官。有的把大学生村官看做是外面来的“飞鸽”,是上级派下来的挂职锻炼干部,“早晚得走”;有的存有私心,担心大学生村官将来抢了自己的“位子”;有的则不让大学生村官承担重要工作,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二是个别村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影响了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有的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大学生村官想干事面临诸多困难;有的村班子战斗力不强,帮带培养大学生村官方面缺少有效措施,在大学生村官心目中也造成不良影响;个别村“两委”成员之间交流沟通少,有时闹不团结,大学生村官处境比较尴尬,很难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缺乏有效活动载体。大学生村官思路活、热情高,只有搭建最有效发挥大学生村官聪明才智的活动载体,才能将大学生村官最大潜能激发出来。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村官大多从事远程教育、团的工作等,直接干“硬活”的少,制约了他们独挡一面能力的提高。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发挥他们的所学和特长,参与新农村建设,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带头人,为党政部门培养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后备人才,也有利于真诚参加这一计划的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农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措施,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充分认识基层,增长本领、磨炼意志、汲取力量,根据阅历和知识积累去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自觉摒弃浮躁不安心态,扎根农村基层,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建功立业。

二是落实培养责任。采取制定发展规划、定期双向谈话、跟踪督导等措施,要求村支部书记切实履行传帮带责任,放心、放胆、放手,给大学生村官早压担子、多压担子、真压担子,让他们实实在在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是搭建活动平台。制定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开展“扎根农村、青春创业”活动,镇、村[转自www.dylw.net]在技术培训、创业资金、政策咨询、指导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团”,发挥所学专业特长,经常到各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文化宣传、技术指导等服务。

四是严格管理考核。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实行日常积分制管理,对突破性、创新性工作给予加分。建立健全考勤、定期交流、述职评议、轮岗锻炼、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加大落实力度,保证大学生村官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五是发挥典型作用。及时发现和培养各类典型,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加以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大学生村官成长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文波,韩新宝.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3).

[2]唐海霞,彭斌,等.重庆市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

[3]靳冬玲.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5).

[4]蔡杨.“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篇4

[关键词]京郊 大学生村官 管理

2005年7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提出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北京市的大学生服务农村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从大学生村官工程实施的效果来看,在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农村发展和人才成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拓宽就业渠道,缓解了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对接实际需求,加快了京郊农村的建设步伐;服务人才培养,促进了毕业学生的社会成长。

大学生村官工程取得了实效,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以顺义区大学生村官为例,采取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研究,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进行分析。

以视角为变量,解读大学生村官的定位问题

定位问题主要涉及身份界定、岗位划分和职责范围等方面,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分别从政府的政策依据、村官的实际定位和学者的专业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村官的定位问题。

政策解读:立足保障、留足空间。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对大学生服务农村定位为:到农村服务的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时间一般为2到3年,到农村就业的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同时规定应在生活补贴、晋升职称、报考公务员和考研等方面给予优惠。北京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目标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聘用北京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非北京生源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这个职务定位也成为大学生“村官”称谓的由来;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标准和其他保障措施。

村官感受:多重角色、身份迷失。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们广泛地参与到了村里的各项工作中去,扮演着村务工作“员”的角色,即: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村级工作的助理员、村务管理的信息员、农村工作的调研员、镇村工作的联络员、科技知识的传播员、领导决策的参谋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多数大学生“村官”却感受到身份迷失,甚至有大学生村官发出质问:“我们算什么人?如果是农民,我们没有土地;如果是工人,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又没有编制。”可以说,大学生村官在角色和身份问题上存在疑惑。

学者争论:致力长远、反思制度。许多学者围绕大学生村官定位问题展开讨论,有的从制度层面提出了质疑,认为应届大学生一般缺乏农业专业素质,没有社会生活经验,硬性委派他们到农村担任村官,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对市场的极度不信任,有打造“政治风景”的嫌疑,而且现在的农村环境中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空间也极其狭窄,对他们的发展不利。也有的从大学生村官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议,认为大学生村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这个称谓对于其中多数人来讲只是一个短暂的身份符号,但这个身份符号又的确被赋予了多多少少的官样元素。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要面对农村基层复杂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又要面对聘任期结束后再次就业的现实压力。两三年的村官岁月对他们来说,除了历练之外,也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在压力、机遇和挑战面前,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定位和价值取向应该从加强自身的学习精神、服务精神、创业精神做起。

以时间为变量,分析大学生村官的负面心态

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将投身新农村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光荣事业,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锻炼提高的学习机会,积极投入,各显神通,赢得了广泛认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各个阶段,他们的心态还需要调整,能力还有待提高。如果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按照时间顺序分为选拔期、适应期、深入期、结束期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问题都具有相对的典型性。

选拔期的功利动机。当我们在调查问到“从事农村基层服务工作您最看重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选择“锻炼成长机会和实现服务价值”的仅占到33.8%,其余选择“解决北京户口”的占到25%,选择“考研能够加分”的占到7.4%,选择“考公务员优先”的占到33.8%。可以明显地看出,大学生从事村官工作有很强的功利动机。过强的功利动机则很难有实际作为。

适应期的水土不服。大学生村官在刚参加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其中有工作环境的城乡差异产生的心理落差,正如大孙各庄镇村官尹向南所说:“记得刚下车,虽然看到镇政府为我们安排的安装了空调、配备了床铺、桌椅、衣柜的二层楼房,但是城乡间的巨大差异还是使我的心凉了半截”;有工作身份与同学比较产生的自卑情绪,一部分同学会因为和别的考研、做公务员同学相比感到自己做村官“丢人”;也有工作内容与心理预期差异产生的苦闷,有的同学刚参加工作时会因为领导安排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琐碎工作,不能发挥专业特长而感到苦闷。此外,还有因农村复杂关系产生的人际关系障碍问题。这些适应问题如不经过正确引导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状态。

深入期的力不从心。当大学生村官想为农村建设献策出力的时候,他们才真正遇到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方面的问题。当我们在调查中问到“您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于农村管理工作的作用”时,30.9%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几乎用不上”;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44.1%的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农村政策和农业专业知识不足”。大学生村官学非所用,以及不懂农业、不了解农民,特别是非农专业大学生,在指导农民搞农业创意项目规划、种植业、畜牧养殖等方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结束期的观望迷茫。对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后的人生规划进行调查发现:选择“续签合同”的仅占4.4%,选择“考研深造”的占到5.9%,选择“报考公务员”的占到41.2%,选择“另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占到16.2%,选择“到时候再说”的高达32.4%。这说明,大学生村官在将来出路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观望态度和迷茫情绪。

以学历为变量,比较大学生村官的相对优势

在大学生村官的群体中,主要以本科生为主,其中也有一部分研究生和专科生,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专科生占到25%,本科生占到64.7%,研究生占到10.3%。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种学历的差别对于他们的工作状态有一

定的影响。

专科生:对村官岗位充满期望。总体上讲,专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占到总体的四分之一,而且他们都是本地生源,与外地生源相比,他们的优势不言而喻。他们没有户口方面的后顾之忧,熟悉当地情况,能够更快地融入到农村的环境当中。通过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较我们发现,在“从事农村基层服务工作您最看重的是什么”的问题中,专科生选择“锻炼成长机会”的比例为41.2%,明显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选择“考公务员优先”的比例为47%,同样明显高于本科生的30%和研究生的28.6%。而且,在可以说,专科生对于村官岗位有着较高的预期水平。

本科生:对发展规划相对分散。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占大多数。当问到他们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的时候,这些大学生村官选择“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高达63.6%,明显高于专科生的41.2%和研究生的42.9%。而且他们在合同期满后的人生规划的选择相对更分散,4.5%的人选择续签合同,9%的人选择考研究生,40.9%的人选择报考公务员,13.6%的人选择选择另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而专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的选择集中于续签合同(5.9%)、考公务员(41.2%)和另谋职业(17.6%),研究生学历的大学生村官的选择则集中于考公务员(42.9%)和另谋职业(28.6%)。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篇5

策划人语

“+奥运”,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爱国热潮,主角自然是可爱的青年。

通过言论保家卫国,号召抵制家乐福、抵制LV的民族主义网络愤青;自发组队,为奥运火炬传递护航的海外留学生,都不令人意外。倒是mSn和QQ“红心闪闪遍中国”的“爱中国”方式,引人深思。mSn和QQ作为青年社会交际、甚至工作沟通的重要网络工具,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的青年人群。

又逢五四青年节。当年高喊“外争,内诛国贼”、“勿作五分钟爱国心”,自发走向街头的青年们是被历史铭记的先行者。而40年前,政府政治动员之下,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呈现的,却是令许多曾经的爱国青年不堪回首的灰色风景。

国家与青年,最新的一个例子,是今年开始施行的“10万大学生村官”计划。虽然此前亦有部分省市推行“村村大学生”或“大学生村官”,但此次却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力推、主体大多是80后知识青年的全国性计划。

诚如陈映芳教授分析,爱国与青年,自“青年”这个社会角色在中国诞生起,便被捆绑在一起。于是问题一直存在,高度角色化之下,青年与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国家权力与青年之间的历史互动又是怎样的图景?解体与捆绑,约束与鼓励,排斥与收编,一切仍在进行之中。

――宁 二

“要努力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去年12月,李源潮在全国组织部长学习十七大专题研究班上如是说。此背景下,中组部力推的大学生“村官”制度,虽有舆论认为是新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其实却被执政党视为从基层一线选拔、使用干部的一项战略部署。

4月1日,24岁的戈新化在北京一下子见到了两位正部长,作为江苏大学生“村官”代表,他向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教育部部长周济报告了当“村官”半年多来的酸甜苦辣。对戈新化来说,这次赴京参加中组部组织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座谈会”,荣耀一时,他本人于是成为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一个符号人物。

23天后,当记者在杨楼村村部书记室采访他时,陪同前来的宿迁市委组织部处长李军还接到一家韩国电视台要求采访的电话,而第二天,戈新化又要赴京参加央视《对话》栏目,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接受央视访问。事实上,戈新化4月份的采访安排早就由中组部排满。其高调亮相,是为中组部即将推行的“10万大学生村官”工程暖身。

“李部长认为大学生‘村官’能够获得老百姓认可,说明能力是具备的,这个做法是可能的,是值得推广的。”戈新化告诉记者,座谈会上李源潮听取4名大学生“村官”代表发言后如是表态。不久,中组部正式宣布,从2008年起,连续5年,每年选聘2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定职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

戈新化是2007年5月江苏省委选派的1011名支援苏北五市经济薄弱村的大学生“村官”之一。江苏“1011工程”的设计师正是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他还亲自到南京奥体中心为即将赴任的“村官”们壮行,送给他们8个字“不畏艰难,玉汝于成”。目前,这项制度也将被升格为一项国家制度,在新中国历史上,这还是中组部第一次开口向财政部要大钱“搞工程”。

事实上,这一制度甫一公布,即被舆论热评为:“知识青年下乡第二波”或“新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有评论认为,这二者之间确实有不小的相似性,譬如:都是由官方出面进行动员与派遣,对象都是知识青年,而其社会背景都包括城市严峻的就业难题等。

具体而言,江苏“1011工程”惠及的苏北地级市宿迁接纳了254名大学生“村官”,他们“执政”不过半年多,但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张力已经被他们彰显出来,或许,他们能许给中国一个充满想象的未来。

想象一:民主从基层出发

戈新化本科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如今他已经被贴上“1011工程有为争位第一人”的标签。他说,自己是被宿迁前市委书记仇和敢闯敢干的精神吸引过来的。

去年底,在杨楼村“两委”换届公推直选中,戈新化被推举为候选人之一,参选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第一轮差额投票,在1954名选民中,老书记获得1500多票出线,戈新化只获得300多票,幸运地以第二名的资格出线。12月8日,第二轮投票,也是最后一轮投票,戈新化pK老书记,全体村民票选村委会主任,全体党员票选村支书,前者安排在上午,后者安排在下午。

平时开村民大会找不到人影,但这一天上午,1760余名村民出席了选举大会,占2/3人口的外出务工村民大多数都返乡投票。投票前,戈新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竞选演说,称选民为“各位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哥哥姐姐”,极力营造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他说“我们杨楼不缺能人、不缺致富能手,但我们杨楼缺一个对杨楼高度负责的人”,表示责任感是自己的竞选优势。他还说“我作为一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没有可供依靠的关系来乱作为……同时我由于由上级部门派遣而来,我将一直处在上级部门的监督之下”,主打廉洁牌。

“上一届个别干部做得不好。”面对记者,戈新化已经懂得用语谨慎,但这一句已经透露出他廉洁奉公的竞选主轴实为有的放矢。

这位7月18号才来到杨楼村报到,被组织委任为党支部副书记的候选人在发言最后郑重承诺:如果自己当选,第一,不多征百姓一分钱;第二,钱账分离,完全公开本人经手的所有账目;第三,任职半年内支持各组完善道路网,达到日常生活用车进出的标准;第四,解决好杨楼的土地、丁园的灌溉等遗留问题;第五,起用村中的致富能手,开展招商引资,给村中低收入家庭创造增收途径;第六,就其它村民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我拜托大家相信自己手中一票的神圣,拜托大家相信自己手中这一票可以影响杨楼的未来。”戈新化最后说。

开票结果,戈新化获得1359票,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下午,党支部举行全体会议,34名党员中有31人到场,3l票全部投给了戈新化,选举戈新化为新任村支书。戈新化“一肩挑”,成为杨楼村的“一把手”。

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到杨楼村调研,找老党员们来座谈,令张新实吃惊的是。这些老党员个个喊戈新化为书记,很是尊敬。张新实特好奇,为什么不喊他小戈?老党员们笑答,喊他书记,可以帮他树立威信,政令通行。“大学生‘村官’干得好,老百姓就会拥护他,就会选他。”张新实对记者说。

虽然大学生“村官”吃住统一安排在乡镇政府,当选后,戈新化搬到村部办公室住,“每天被村民的敲门声弄醒,晚上忙到10点,倒到床上就睡着”。以前村委会筹钱修路都无果而终,而修路是他的第三条竞选承诺,他带头捐出5000元工资奖励修路先进小组,“以奖代扶”;而后,邀请37名事业有成的

村民开新春茶话会,一开口便募了23050元,这事就这么轻松地办了。其中,一名开杂货店的村民,戈新化没请他来.却自告奋勇过来捐了300元。

亲历这场选举后,戈新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民怒之威”4个字,表达自己对民意的领会。戈新化总结出决策三原则,其一,老百姓支持的必须干;其二,老百姓不理解的必须交流,达成共识后才干;其三,老百姓坚决不让干的不干。“我是民选上来的,当然重视民意,以群众利益为准绳。”戈新化对记者说。

从本质上讲,乡村无官,中国已经实行乡村社区自治民主,大学生“村官”这个提法本不科学,有人还对组织部门为乡村派驻大学生“村官”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与基层民主背道而驰。基于此,江苏“1011工程”的做法是,选派的大学生“村官”如果已经是中共党员,则委任为村支部副书记,如果是非中共党员,则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秘书性质。但是,鼓励大学生“村官”有为争位,参与竞选,前者竞选村支书,后者竞选村委会主任。

经过去年底“两委”选举,“1011工程”的大学生“村官”们基本上都完成了授权转变,纷纷当选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少数几个当选村委会主任。戈新化是特例,“一肩挑”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家就在距离杨楼70公里的邻县乡村,农民的后代,“能讲本地方言,农民把他当自家人’。

“戈新化是真刀真枪杀出来的,他是民主实践的受益者,将来如能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应该会让更多人一起来享有民利。”宿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何通对记者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来至少有10多万大学生“村官”经历基层民主的洗礼。

有这种可能性吗?记者请教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他答:“我们也希望,我们也期待。宿迁(乡村)本身就很民主,村民直选,村民自治,民主需要一代一代人去发展,大学生的种子到农村,他们下去生根发芽。”

想象二:专业化执政农村

今天,任杰的身份是沭阳县沭城镇叶庄村选任党支部副书记,也是去年底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实现授权转变。从委任到选任,任杰获40多个党员全票通过,他的体悟是:“授权不同,心态不一样,选任意味着得到老百姓认可,开展工作无惧无畏。”

生于1985年的任杰毕业于河海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来自革命老区贵州遵义仡佬族。

沭城镇其实就是沭阳县城。与任杰碰面就在气派的镇政府大楼里,他的宿舍被安排在第10层,尔后,被他带到一个整齐漂亮的拆迁安置小区――美好家园小区,叶庄村村部就设在那里。任杰说,宿迁254名大学生“村官”中他条件最好,情况也最特殊――主要服务对象是3000多户拆迁安置的失地农民。

去年7月28日,任杰到任第10天,沭阳县将美好家园交由叶庄村进行属地管理。任杰眼前是这样一番景象:小区里乱丢乱扔,吐痰等非文明行为随处可见,楼道脏兮兮的,显然这个小区需要一套物业管理制度。

“我做财务报表编制,进行财务分析,把不必要的成本砍掉,设计一个成本最小化的物业管理制度。”任杰说,物业管理需要居民买单,小成本就是小负担,因此制度设计将物业管理办公室和叶庄村“两委”合署办公,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人员调配机制,以节约管理成本。

在任杰看来,因为物业管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就是村集体企业,必须通过制度来规避将来可能发生的村干部行为,因此他制定的物业管理制度以工作制度化为中心,一条线管内部人员,如保洁、保安、维修、财务,收费,监督和办公室人员等的管理制度,另一条线管外部人员,如居民公约、居民须知、物业管理合同、装修管理规定、公共环境管理规定、消防管理规定和摊点管理办法等。

任杰给管理团队设计的工作方针是“人性化、制度化、便捷化”,对居民不称“管理”而称“服务”,将服务理念带进村委会。在任杰的办公室,墙壁四周挂满一块块印着各项规章制度的牌子,这一切都是一位毕业不满一年的大学生“村官”的“杰作”。

对于小区里的农民来说,他们面临着一个“市民化”的阵痛期,对于村委会来说,也将村改居,从为农民服务转向为居民服务,帮助农民缩短阵痛,“为农民‘居民化’出一分力”,这是一个新挑战。摆在村委会面前的两个紧迫问题是,失地农民的谋生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

任杰还将“信息化管理”带人村委会,在楼长们的协助下搜集基础信息,将居民的房号、就业问题、家中主要人员、是否有留守儿童或老人、是否有残疾人、是否享受低保以及低保账户等信息一一入库,然后分析归类,针对。比如,对待业的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劳动培训,劳务输出,今年一季度便向县开发区输送了420名劳动力。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任杰也有一套新思路。他成立了一个关爱资金,向社会募捐,目前资金规模很小,但每个留守儿童生日都能买件小礼物送上。此外,他与附近的宿迁经贸学院合作,将美好家园小区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们定期过来与留守儿童开展活动,任杰说,这是“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在活动中完善性格”。

采访任杰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关键是,这一切都不是纸上谈兵,他已经将这些专业知识变为实践行动,正在改变一个社区的命运。任杰还讲述了一件让他“很有成就感”的事。今年,他当选了沭阳县政协委员,他的提案是,希望上级政府为小区多修几个公共厕所,因为老人上下楼不方便。做提案时,他首先测量,然后画出图纸,预算出成本。

“前几天政协回复了,马上派人来修建。”说完,任杰露出灿烂的笑容。

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寄语大学生“村官”――实干、真干、巧干、科学地干,翻译成政治术语,是科学执政、专业化执政,告别瞎指挥。张新实告诉记者'宿迁正在经历前无古人的城镇化大变革和新农村建设,城市化与农庄化并举,这一过程,1.2万个自然村将浓缩为2000个集中安置点,对公共管理和服务而言,这是一场革命性变革。

“原来村干部文化水平低、视野小,在大转型中还浑然不知,如果没有现代知识的新型干部人才,新农村建设是不可能的。现在农村的危险是没有新型人才,我们求贤若渴。”张新实说,大量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去,农村实现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经营,这是历史潮流,“而且是巨变”。

显然,未来中国农村需要一批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新型“村官”。“农村是一个大舞台,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不是一句空话。”沭阳县委研究室副主任马宏砚说。

想象三:情系农民的未来干部

工人出身、从基层一步步打拼上来的张新实特别厚爱大学生“村官”,今年2月中旬,他让组织部长白云萍带宿迁254名大学生“村官”去华西村培训了3天。在结业典礼上,81岁的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与年轻“村官”们互动时,妙语连珠:“你

们不会永远是村官,有的可能是镇官,有的是县官、省官,我看也有当部级以上的希望,但是你们不能认为自己是下来做官的,而是来为人民服务的!”

大学生“村官”制度,按张新实的理解,这是执政党从基层一线选拔、使用干部的一个战略部署。“了解基层,熟悉情况,感情接近,_真情关心,这个很重要。”张新实以自己为例,他出生在南京,11年前到宿迁工作时,惊讶地发现,原来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乡之间“还有这么多差距”,内心油然升起改变人民命运的责任感,“有一种动力,时时刻刻在支撑着我们,再苦再累,都觉得很充实。当农民的生活被改善,我们也感到很欣慰”。

底层出身的张新实对农民有一种天然的情感,他一般不接受企业家宴请,但到乡下走访,喜欢在农民家里吃便饭,拉家常,张新实也要求大学生“村官”首先要对农民有感情。“为什么?是因为80后的大学生对农民没有感情吗?”记者问。他答:“不是说没有感情,但他们不能自视清高,天之骄子容易好高骛远。”张新实要求大学生‘村官”放下身段,从感受农民疾苦开始,从农村现实出发考量问题。

不了解农村便无法了解国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三农问题。

王丽,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沭阳人,23岁的她参加“1011工程”回到临镇的大房村当“村官”,选任村支部副书记。

年初,村里的养猪大户陆方俊突然跑来村部向王丽求援――陆方俊投资近5万元盖了新猪舍,却因为建设时没有报批办理土地使用手续,被乡政府知道后,强令拆除。王丽很同情陆方俊,利用大学生“村官”的特殊身份直接跟乡领导沟通,获得一个互相妥协的解决方案,陆方俊补办土地使用手续,交保证金,今后如政府执行,随时配合。后来,王丽又帮陆方俊申请了1万元扶贫贷款买猪苗。

“她挽救了一个农户。”大房村村支书卞华山说。令卞华山刮目相看的是,这位大学生“村官”一一走访村里的贫困户,她还以女性特有的身份优势去安慰一位3年前失去孩子、常常伤心落泪的年轻母亲,这些事,都是王丽来以后村委会发生的新鲜事,“村委会正在向服务型转变,大学生‘村官’来做比我们更得心应手”。对此,王丽的体悟是:“我们不是非要为老百姓做很大的事情,小事情也做。”

事实上,为农民服务无大事小事之分,关键在于大学生“村官”对农民是否“真情关心”。相比那些直接考公务员,从校门直接迈入机关门的同学来说,王丽在通过机关门的路上多了一层“农门”。这个“农门”,在宿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何通看来,是培养未来干部与群众感情的一个路径。

起初,何通理解,大学生“村官”制度是省委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权宜之计.后来他意识到自己的视野太狭窄了,事实上,这是延伸干部培养链。沭阳县委组织部较早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省派“村官”,沭阳县又自己选聘了101名大学生“村官”。何通说,3年后,宿迁市将实现1400多个行政村每个都拥有一名大学生“村官”,不只是254个经济薄弱村。

何通说,“1011工程”,江苏省委买单并负责选拔和分配,宿迁市委则承担宏观管理任务,具体来说就是制度设计。完善配套措施。宿迁市委组织部将出台一项后续政策,大胆起用大学生“村官”,为他们“搭梯子”、“腾位子”。

根据这项即将的政策,到2010年,宿迁各县区担任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的大学生“村官”不少于15%,不少于总数30~50%的所在地大学生“村官”进入乡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两年内,15%以上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助理岗位(兼职),每个县区有两名以上大学生“村官”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担任实职(兼职),力争到2012年,全市有两名以上担任乡党委书记或乡长。

2009年后,在公务员招录中,每年从招考计划中拿出20个左右的乡镇公务员职位。市、县(区)、乡镇各类事业单位,有空缺职位需补充人员的,优先考虑任职满3年、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农民眼巴巴看着他们。”张新实说,宿迁敢于使用这批大学生,甚至准备付必要的成本。他说,整个宿迁乡镇干部,第一学历本科生一个也没有,比起他们一些人的瞎指挥,使用从村委会干出来的大学生“村官”,成本小多了。张新实也闻知,在一些地方,大学生“村官”打打字,写写标语度过3年就离开,“在宿迁不允许这样”。

大部分大学生“村官”3年聘用期满后,他们的出路,张新实都给他们画好了。他坦率告诉记者,将用这批大学生替换一批干部,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其实,去年7月15日的岗前培训班上,他第一次和大学生“村官”见面,就称他们为“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篇6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困境;流动机制

大学生“村官”聘期一般为2~3年,据中组部统计,2008年选聘、今年到期的大学生“村官”有1.7万多名,各省2008年前自行选聘的也有3万多名在今年到期。从今年开始,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村官”面临期满流动问题。中组部就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流动问题提出了五条出路,明确了构建长效流动机制的决心。

新一轮大学生“村官”选拔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到村职任也成为未就业大学生的出路之一。近日,中组部负责人就制定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答记者问,对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指出五条出路:一是鼓励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干部;二是推荐大学生“村官”参加公务员考试;三是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四是引导大学生“村官”另行择业;五是支持大学生“村官”继续学习深造。构建长效流动机制,认真探究落实中央《意见》的具体化路径,是保持大学生“村官”队伍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举措,最终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一、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

人生最意义重大的一次选择莫过于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大学生“村官”选择了农村,这足以说明他们想要扎根基层的决心,而现阶段的大学生“村官”处境却并不十分乐观。当前,影响大学生“村官”长效流动机制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面临期满出路困境,导致到村工作“夯得不实”

思想上的落差已经成为大学生“村官”队伍最大不稳定因素。虽然中央对大学生“村官”提出了五条出路,但很大程度上只是“鼓励”与“扶持”,从全国范围来看,省、市两级对本省、本市的大学生村官还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文件,对于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使用和安置,还没有出台十分明确、操作性强的政策,致使部分大学生“村官”只是把当“村官”作为边工作边择业的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复习备考公务员上,缺乏长期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打算,导致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如何引导他们在思想上扎下根来,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面临准备不足困境,导致到村工作“根基不牢”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初衷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但受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部分大学生选择“村官”是出于“工作不好找、先就业再说”和“重点为今后考公务员、再深造做基础”考虑,好为三年任期满后作打算,因此,部分大学生村官走上这一岗位的初衷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他们对期满后的出路思考不多,大多数寄希望于组织上对他们的安排和照顾,无法真正深入至农村发挥自己的长处,严重偏离了中央选派大学生“村官”的初衷。

(三)面临本领恐慌困境,导致到村工作“难有作为”

部分大学生“村官”知识和能力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有较大的落差,他们思维僵化,缺乏敢闯敢拼的锐气,对农村社会问题认识不深、了解不全,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善于和农民群众打交道,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只会与群众论“大道理”,不会与群众拉家常,甚至有少数大学生“村官”好高骛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因此,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能力建设,立德为本、立业为根、立身为基,弥补他们能力结构的不足,让其尽快成长成熟起来,是今后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大学生“村官”长效流动机制建立的重要性

鼓励大学生走向农村不仅是一种现实需求,更是农业再度起飞的历史召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必须保障“出口”通畅,即流得动。笔者认为,中央在把好大学生“村官”入口的基础上,出台《意见》,推动大学生“村官”长效流动机制的建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有利于畅通渠道,激发“活力”

畅通渠道,确保有进,有出,而且合理有序,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带来新鲜空气,这样的工作才会生机盎然。通过出台《意见》,建立长效流动机制,为大学生“村官”谋划了留村任职工作、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五条出路,扩大了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空间。可以说,为大学生“村官”实现再发展、再提升,搭建了新舞台,提供了新阵地,真正让大学生“村官”动起来。同时,“有序”,不是混乱,流动符合实际,针对性强,不是盲目推出,而是新的发展,让大学生“村官”发挥更大作用。建立长效流动机制,五条出路的提出,是党和国家重视、关心大学生“村官”成长的直接体现,让大学生|“村官”更有信心,激发了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活力。

(二)有利于明确标准,增强“动力”

动力足不足、强不强,直接关系工作推进的力度和实际成效。通过出台《意见》,建立长效流动机制,鼓励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工作,引导他们通过选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其次择优招录乡镇和其他党政机关公务员,坚持竞争择优,好中选优,注重考察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的实际表现;再次引导其另行择业,参与企业单位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实现多元化发展。这样既为大学生“村官”明确了努力方向,也提出了相应标准。能不能找准方向,实现目标,关键看大学生“村官”本人,关键看现实表现、学习效果、提升情况。实际上,就是要看有没有真投入,有没有真历练,有没有真提升。目标确定之后,关键看行动。

(三)有利于提供保障,提升“吸引力”

有力的保障,是干好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支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这种支持就是最有力的保障。通过出台《意见》,建立长效流动机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对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共青团等各个部门也明确要求,凝聚一股强大的合力。除此之外,还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细节上的帮助,选派其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等参与实践锻炼,建设和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创业能力培训等,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锻炼机会。可以设想,有了如此“优厚条件”,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加强自我锻炼的热情将更加高涨。

三、关于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流动机制的几点思考

当前,大学生“村官”流动方面存在“出口”不宽、“前途”黯淡、“流动”不通顺等问题。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有无活力,取决于大学生村官能否“有序流动”,对此必须解决大学生村官的“选、培、销”问题,“选”即考试选拔、“培”即培育管理、“销”即期满出路,销是关键环节。要做到“旺销”,必须用长远的思想谋划工作,引导大学生“村官”用发展的眼光去把握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制度设定上推动工作,形成多元流动、有序流动的长效机制。

(一)要用长远的思想谋划工作

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流动机制要用长远的思想来谋划工作。首先,各级党委、政府把“出口”工作纳入整体规划,切实重视这项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要把这支队伍的“出口”建设和当地新农村建设放在一起,统筹考虑,统筹规划,真正让大学生“村官”队伍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其次,大学生“村官”要确立长期扎根农村的思想。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带有自愿者性质的行为,之所以选择农村,这说明他们是有理想、有抱负,希望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代。因此,大学生“村官”一定要确立长期扎根基层的思想,至少要有十年、二十年的准备,唯有如此,才可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任何抱有短期思想的举动,都有毁掉自己的危险,只有持之以恒,方可成就大业。

(二)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把握工作

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流动机制是长远的工作,需要历史和实践去证明,不要被眼前的一些看似问题的问题所迷惑。首先,要正确领会中央的精神。“村级组织特设岗位”,就是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而有些同志却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是什么,是干部身份、工人身份、还是农民身份,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受传统干部政策的影响,其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质就是打破身份的限制。因此,不能让身份问题,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其次,大学生“村官”长效流动机制工作需要逐步去探索。中央提出要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村官”,说明这项工作的推动是循序渐进的,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口”解决方案,确保选聘工作的健康稳定推进,坚决杜绝“大冒进主义”的出现,使选聘工作与当地新农村建设严重脱节,引发一些新的矛盾。

(三)要从制度设定上推动工作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实质上是流得动的问题,而流得动的前提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因此,各地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关键是解决好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问题。首先,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政策,省市县三级要根据《意见》的精神,出台经过细化的、操作性强的方案,从而畅通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事业干部和党政后备干部队伍等的选拔渠道,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县镇级单位录用人员优先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为镇村级干部队伍储备人才;另外,要结合大学生各自的特点和特长,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要敢于压“担子”把某一项条线工作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独挡一面的综合能力和在复杂工作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级政府要多关心关怀大学生“村官”,要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想方设法使他们能早成材。

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流动机制,是一项富于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依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地区实际,拟制详细的大学生“村官”合同期满后的去向方案,确保出口畅通,使他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以及各行各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孙长缨.对话北京市人事局: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4).

[2]郁芬.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共前行[n].新华日报,2008-05-07.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篇7

根据全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安排部署,今天,我们将对全市选聘的首批229名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为期2天的岗前集中培训。首先,我代表市委组织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大家即将投身到咸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大家知道,我市大学生村官公开选聘工作从5月份启动以来,经过组织报名、资格复审、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全市3568名考生经过层层筛选,好中选优,最终使在座的229名考生成为我市首批公开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从今天起开始进行为期7天的封闭式岗前集中培训,其中,市上集中培训2天,县市区集中培训5天。下面,我就搞好这次岗前培训,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家知道,从今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全国将在高校毕业生中公开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农村开展工作,进行锻炼。中央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多次就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这充分说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概括来讲,选聘大学生村官,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为“三个需要”:

一是激发基层活力、巩固执政基础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保证,必须有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来组织实施,必须有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党员的示范带动。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先后开展了“两示范”、“双培双带”等活动,组织实施了“旗帜工程”、“百千万素质工程”,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有新的提高,结构不断地得到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一些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基层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能力不强,致富本领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等。通过选聘大学生村官,向农村干部队伍输送新鲜血液,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是推进全面小康、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特别是人才、智力等资源尤为稀缺,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新农村建设者。加之,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人才缺失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有组织、有计划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就是通过你们的辛勤努力,将先进的理念、现代知识和科技文化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辐射到农村基层,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加快发展,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弘扬新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是培养锻炼干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我们党历来重视从工农群众中培养锻炼干部,现在的党政领导干部和知名的企业家中许多都当过知青,在农村经受过艰苦的锻炼。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后,在农村这个特定环境中经受锻炼,丰富阅历,可从根本上解决了党政干部队伍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缺乏群众基础的弊端,让党政干部培养链深深扎根于基层人民群众之中,扎根到农民这个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之中,努力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基层选拔的党政干部培养链。我相信,经过农村一线的摔打、磨炼,大家会很快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一定会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珍惜机遇,坚定当好大学生村官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工作最能锻炼人。你们在农村任职三年的时间,如果真正沉下去了,一定能够积累大量的农村工作经验,这将是一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今后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走到什么样的岗位,都会受益匪浅,想事情、作决策就会考虑到是否符合农村实际,能否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古人讲“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也正是这个道理,都是讲积累基层工作经验的重要性。虽然我们大多数同志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是对农村工作并不一定十分了解,对于农村需要什么、农民企盼什么、农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等问题,你们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思考。这次到农村任职,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真正熟悉和了解农村,直接面对农民群众工作的机会。虽然农村条件艰苦一些,但大家可以从农村工作中学到很多东西,这段时间将是你一生中最值得回忆和纪念的时光。因此,希望大家要珍惜这个机遇,充分利用3年的任职时间,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政治上更加成熟和坚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干出一番事业,有所作为,为今后的工作乃至走上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要珍惜机遇,奋发有为。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为大学生实现理想和抱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当前,咸阳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行各业尤其是农村急需各类优秀人才。大学生任职村官恰逢其时。因此,大家一定要珍惜大好机会,倾心干事,激情创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征程中挥洒青春和智慧。同时,要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找准定位,做到不能怕苦、不能怕难、不能怕累,以一流的工作态度,一流的工作劲头,干出一流的工作成绩。

二是要立足农村,不辱使命。大学生村官进村以后,要加强学习,尽快融入角色,尽快适应环境;要亲民爱民,与农民群众融为一体,要把农民当亲人,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们交朋友,学习他们的经验,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愿望,关心他们的疾苦;要发挥所长,真心为农民群众服务,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接受信息快和敢想敢干的特点,积极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帮助农民掌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本领。

三是要牢记组织重托,树立良好形象。选派大学生村官工作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市干部群众十分关注,这是一种光荣、一种骄傲,更是一种压力、一种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学生村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群体。希望大家牢记组织重托,不辜负组织寄予的厚望,要增强团队意识和自律意识,真正做到“人人都是形象、个个都是旗帜”,真正体现当代大学生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因此,进村后,要做到“三个一定”:一定要谦虚谨慎、严于律己,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摆正位置,主动当好参谋助手;一定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树立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磨炼意志,丰富阅历,施展才干;一定要志存高远、面向未来,树立未来基层党的干部的良好形象,用面向世界的眼光、服务全局的眼光、历史进步的

眼光、放眼未来的眼光看待基层工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扎实工作,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岗位普通,使命光荣。在座的各位除少数有1-2年工作经验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刚刚走出校门就要投身农村工作,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调查,熟悉情况。到村任职后,要主动听取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等主要领导对本村基本情况介绍,弄清所在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思路,征求他们对你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主动找村“两委”干部、组长、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详细了解该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党员干部队伍状况、主导产业特点及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等,明确自己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要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谈心、交朋友,了解民风民俗,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找准工作的突破口。

二是摆正位置,搞好团结。要主动为村“两委”当好参谋和助手,自觉在村党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能因为自己学历高、文化程度高,又是市委、县委选派的大学生村官就瞧不起农村基层干部,自视才高,刚愎自用,不经班子研究或支部书记同意胡乱表态,制造矛盾,引发事端。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有些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农村工作经验相当丰富,要虚心向他们学习,真诚向他们请教,甘当小学生。在态度上要尊重他们,工作上多请示,多汇报,有好的想法和建议要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做到不越权、不越位。与其他村“两委”干部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经常沟通思想,互敬、互谅、互让,工作上成为好伙伴,生活中成为好朋友,自觉维护好班子团结,齐心协力把农村各项工作搞好。

三是扎实工作,多办实事。要以对党、对人民群众、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解决好农村存在的突出矛盾,保证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好事,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自身受到锻炼。要以“双强”的标准要个要求自己,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学以致用,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同学们,为办好这期培训班,市委专门拨出了培训专项经费,让大家免费接受培训。市委组织部进行了充分准备,在课程设置、生活安排等方面,都费了不少心思、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大家积极主动参加培训,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努力争当“三个模范”:

一是要争当勤思好学的模范。大家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坐下身来,静下心来,把宝贵时间和主要精力放在搞好学习培训上,刻苦学习,认真思考,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获,为胜任岗位、干好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要争当严守纪律的模范。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的集中培训,也是一次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强化训练。培训期间将实行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大家一定要强化纪律观念,自觉服从培训安排,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培训期间,所有学员不得请假,不得离开校园,不得缺席每节培训。要加强管理。从作息时间到纪律要求,都要实行严格管理,工作人员也要安排好食宿,尽可能提供好服务。同时,还要注重交流。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大家共同交流,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要认真思考,积极讨论交流,通过交流讨论,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实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三是要争当学以致用的模范。大家要坚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紧密联系农村基层实际和自身思想、工作实际,搞好学习的消化吸收,努力把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本领,使学习培训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培训结束后,大家就要奔赴广阔的农村天地,开始人生的另一个新的征程,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篇8

大家好!2010年8月,我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9月到刘东校村担任主任助理。那一刻开始走在了农村工作的路上……

踏上农村工作的路,我开始接触了更多的人与事,也有了些想法,同时承受了许多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这其中也有很多是我未曾想到的;刚开始工作时的感觉是:困惑,不知道应该怎么和这么多人接触、沟通;刚开始工作要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工作,这些我心里真的没谱。随后,有一件事对我触动挺大,那是到村工作后第一次帮村里起草了一份总结报告,写完后,我交给村支书看了,但支书看了之后觉得里面带有很大的书卷气息,缺少了写农村特定的气息,而后我仔细琢磨,却总也不知如何是好,这迫使我要多和村支书,主任多聊天多,了解情况,切合实际的做好总结。而后随着在村工作时日的增加,和村委会支书、主任经常性的交流,我不再困惑,我也渐渐融入。

村委会主任对我说过,和村民接触时坚持说家乡话,我们面对的是朴实的农民,用朴实的语言和农民交流,坚持说家乡话是进入老百姓心中的前提。多帮助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小的帮助,对村民来说也是幸福的。如今,和村民说话时,不再时不时冒出几句洋话,而已讲上了流利的家乡话;平时我还经常帮助村民打印各种合同、协议书,简单的绘图,偶尔还会给村民刻录cd光盘。如此经常和帮助村民打印复印,和村民的接触、沟通也多了,有时候也就聊上是简单的几句话,但从简单的几句话中也能提取有用的信息。“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会有大收获,现在走上村间的路上时我看到了村民对我会心的微笑。

对村离退干部生活困难补助的核对,是我觉得工作以来走最艰难的一个砍,退职老干部担任村委会职务时间长,资历深,对政策上的问题经常刨根揭底的问,对于我来说,对文件有一点不熟悉,就很回答,我必须通读文件,读透读通,归纳整理,这样我才能对其提出的问题从容面对。但由于一些历史问题,离退职干部对其工作简历存在很多争议,对于存在争议人员的简历,还需要多次进行检查核对,再与他们解释。但其间的误差还是有的,这时难免会引起他们极大的不满,产生负面情绪,面对这些情况,我感到很心酸,但这也只能是默默的忍着,耐心的解释,细想起来,他们毕竟也是老前辈,也是为村的发展做过贡献的,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的情绪也是言不由衷的,不管怎样在农村工作的路上再难的砍我也要跨过去。

在农村工作日子是快乐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汇报演出的圆满成功是我任职以来最幸福的事,从演出前的紧张排练,到演出时的从容表演,再到演出后的热烈掌声,是我至今难以忘怀的记忆。

在农村工作的路间,我还有块责任地,坚守岗位,不无故迟到、缺席每一个大小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做好台账资料、档案整理,帮助村领导送、取材料及时沟通传达村镇之间信息;做好远程教育“网上村村通”站点更新与维护,清除设备上积尘、整理线路等;前不久由于村广播并网,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线路被损坏,我及时排查受损线路,重新接入接收终端,确保了远程教育接收平台正常使用。

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一诗中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来之,则安之,再烦:也不会忘记微笑,再急:也会注意语气,再苦:也不会忘记坚持;既然,我回到了农村,选择了“村官”便只顾风雨兼程。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篇9

一次选择――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渠天龙:选择做“村官”不为别的,就是想为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对自己也是一种磨炼。我是怀着有所作为的激情走进子洪村的,我很幸运,一去就赶上了村里一个大工程的建设工作,这项工程对农村来说确实是一个“大工程”,这就是村委办公室和文化广场的兴建工作。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凭着一种渴望工作的冲动,就向村支书主动请缨:“可不可以让我协助您完成这项工程?”然而,村支书却用怀疑的口气问我:“你行吗?”这盆冷水,确实让我没有防备,也让我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刚开始工作,村干部和村民对我更是不了解,不知道这个小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对我工作能力也表示怀疑,甚至有些村民对我嗤之以鼻。我的工作遭到了来自各方的阻力。

王庆美:刚走上“村官”这个岗位,我面对的是世俗的眼光、家人的不解和自身心理的落差。周围充斥着疑惑的眼神,一个女大学生变成了一个女农民,一时之间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此时自己内心也波涛汹涌,从繁华的大都市“吧唧”一下掉入了农村,从追求时尚的青年变成老百姓的服务员,面对脏乱的街道、破旧的平房、两腿沾满泥巴的农民,各方面一时都难以适应。尤其自己是一名女生,而农村的许多工作都需要入户宣传,挨家动员,这就需要自己放下扭捏,抛开矜持,丢掉不好意思,落落大方地去工作。我不断地跟自己说,既然选择了当“村官”就得扎根农村,到基层锻炼,真真正正服务农村,不要将此当作跳板只是去镀镀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有与农民同甘共苦的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长期作战的决心!

记得我刚去村里报到,村支书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欢迎,欢迎,非常欢迎!”第二句紧接着是“没事你就别来了,一个女孩子往村里跑不安全”。他只知道我的到来加剧了村里的口粮和安全问题。这种委婉的拒绝让我无法去分辨什么,也无法去解释什么。“大学生去农村工作带去知识、带去科技、带去活力”,这些话对于一个50多岁的农村老干部来说是不需要的,也是他无法理解的。

赵姝:大学毕业时,其实自己有多种选择,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村官”。说句心里话,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不是说自己多么高尚,理想多么高远,就是觉得广大农村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去建设,去为之改变面貌。2007年8月,我到古县镇东城村报到,走上了村委主任助理的岗位。刚开始,农民们压根儿不理解大学生“村官”是怎么一回事,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村干部对我也不重视,根本不指派我任何工作。那种孤立无援的处境可想而知,开展工作的难度极大。

一腔执着――一份来之不易的收获

渠天龙:然而,我并没有被眼前的这些困难击倒,村支书对我的质疑,反而激起了我的干劲,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无论如何我也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让村民认可我!我首先担起了对工程图纸和质量进行审核和监督的工作,并主动要求负责村委会版面的设计和编写工作。每天我都在工地上认真审查,严格监督,遇到不懂的地方,怕被人家糊弄,我就抽休息时间到县城的专业部门求师学艺。到了晚上自己再学习,并对白天的工作进行梳理。半年多下来,工程建设得差不多了,我也快成了半个专家,成了村民眼里的“土工程师”。这时,从村民的语言和眼神中,我感觉到,村民开始把我当自己人了。

工程完工后,紧接着,我又协助村支书对三村联办的新东方小学教学设施进行了改善。首先,我听取了支书的想法,并根据支书的意见,针对学校实际做出了较为科学的规划和预算。为了能用手中有限的钱办更多的事,我首先对市场行情进行了调查,四处托关系,多方打听,把价格和质量情况吃透,得到村支书的同意后,我进行了集中采购,并负责统一安装和调试。看到孩子们惊喜的目光和学校教学效率的提高,我感到莫大的欣慰,村干部对我的工作也更加信任了。粮食直补、环境整治、林权制度改革……一件件工作干下来,村民对我熟悉了,也不跟我见外了,村干部对我越来越信任,村支书也把我当成他的重要助手,让我协助他负责村里的各项工作。

赵姝: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我主动要求承担村内的沼气推广任务,让村干部领着自己挨家挨户与村民拉家常谈思想。在工作的同时也让村民熟悉了自己。没过多久,大家就都亲切地叫我“小赵”了,我认为这是世上最亲切的称呼;为了得到群众首肯,干部认可,我坚持做到谋划工作先发言,布置工作勇挑担,落实工作打头阵,诚心诚意建言,全心全意投入。不论是重活累活还是脏活难活,我从不挑拣,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渐渐地,我和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聊天中的“我们村”也开始变成了“咱们村”。

农村工作琐碎、细小,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想、激情,更需要我们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地做事情。为农民群众谋发展、求幸福,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我发现东城村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堪忧,因为是纯农业村,工业长期缺失,东城村的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再加上农民种植单一、保守,使得东城村经济发展难上加难。如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成为当务之急。于是,我向村委会建议,召开东城村经济发展座谈会,邀请农业专家、致富能人以及各级领导为我村发展献言献策,最终得出通过蔬菜大棚带动农民致富的发展道路。但是路子定下来还要看你怎么走,虽然通过我们的思想工作,老百姓认识到种植大棚的好处,但是真正到做的时候,却没有几个人报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先带领少数村民和致富能手外出考察,通过考察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然后再由他们口口相传,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到村委来询问的村民越来越多,于是我又协助村委,组织山东专家为村民传授大棚种植技术。看到大家聚精会神听课的表情,我就仿佛看到了东城村的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在3年之内再发展100座大棚。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东城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有一条真正的致富之路。

除经济工作外,我还曾协助妇女主任搞过计划生育,协助村委上报各种材料、动员合作医疗,和两委共同制订村产业、事业发展规划,经历了环境整治工作的前前后后,等等这些工作虽然琐碎却很有意义。尤其是2008年5月份,在古县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在村里办起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在发给村民的公告中,我这样写道:“大家有什么难办的事、烦心的事、需要跑腿的事,都可以来便民代办点找‘村官’小赵。”几年来,我的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大家有什么事都愿意跟我唠唠。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只要工作做到位了、做细致了就能够赢得百姓的认可,就能够取得工作上的进步。

王庆美:他们二位说的情况我感同身受,跟他们一样,我也并没有被这些阻力所击溃。上任之后,我每天都去村里熟悉环境,跟那些对我好奇的村民聊天,逐渐开拓我的“农村市场”。我始终相信,行动是最好的名片,不仅可以让百姓认识我,更能让他们深深地记住我。记得除冰扫雪阶段,我与下乡干部7点多就去了村里督促工作,由于村民对这些公益事情不热心,直到9点仍没有召集起人员,村领导对此相互推诿,气氛异常尴尬,清扫工作也一时难以开展。见此情形,我第一个提着铁锹冲了出去,在大街上干了起来,冰冷的铁锹让我的手有点僵硬,刺骨的寒风让我的脸已麻木,在家连笤帚都不拿的大小姐此时却变成了风雪中的铁姑娘。村长支书见此情形也拿起铁锹走了出来,随后是村干部、村民……村长看着我冻得泛红的脸,真诚地对我说:“小王,以后村里开会你也参加,我通知你!”我用行动作了最完美的诠释,也让大家从此对我刮目相看。记得在清除街道障碍物时,遇到一个“钉子户”,以家贫需要烧柴火来维持生活为借口拒绝清理门前堆放的柴草,在村干部百般劝说下,他竟提出要村委赠送一千个蜂窝煤的无理要求,此时,村干部的忍耐已到极限,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见此情形,我主动请缨要求承包这个“钉子户”,面对他的冷眼热讽,面对他的无理取闹,我一趟趟去他家做思想工作,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劝解,左一个叔叔又一个婶婶的强烈攻势下,他最后妥协:由村委负责给他把柴火搬回院中码放整齐。我说:“不用村委,我来搬。”事实是在我搬走三分之一的柴火后,他冲我一竖大拇指:“姑娘,你真行,我服了,剩下的我来搬。”就这样我融化了一个“钉子户”,还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一种体悟――一段终生受用的阅历

王庆美:如今,我依旧是紧张地工作,忙碌地生活,但我很充实也很满足。几年的村干部生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用真情与村民相处,村民才会把你当作亲人信任你;将感情融入工作,才能换回干部群众对你的认可,大家才会支持你;靠实干扎根农村,无私奉献,勇于开拓,你才会在农村有所作为,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赵姝:改革开放30年,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我怀着伟大理想不断前进的时候,我依然清醒地认识到农村依然相对落后,农民依然相对贫穷,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不可动摇的基础,而国家民族的复兴最终要实现的就是农村和农民的长足进步和文明富足。而这些正是党和政府实施人才战略的最终目的和我们来到农村所要完成的任务。当我们扛起民族复兴和国家进步大旗的时候,我感到使命崇高、任重道远。

渠天龙:算起来我在“村官”这个岗位上已经三年多了,期间,经历了磨练,经历了坎坷,我从刚工作时的新鲜和盲目到现在对农村工作思路渐渐清晰和明朗,农村工作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促使我保持旺盛的激情和不竭的动力,做了很多很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想让百姓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必须要脚踏实地。村民心里都有一杆秤,真心实意为村民奉献了,村民是会记在心里的。我得到村民的认可,也是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肯定,最后得到信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凝聚了我踏踏实实的工作和全部的心血、汗水。

大学生村官心路历程篇10

金秋十月,回首走了一年的村官路,发现值得我驻足,回味的景色颇多。

我有一本写的满满的工作日志,里面记录着我到村工作后的点点滴滴。刚来时的迷茫,工作中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得到的认可与表扬……都将成为我今生宝贵的财富。

刚到村的时候,我每天干的最多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例如,本村总人口769人,党员38名,耕地1200亩……当能把这些基本情况倒背如流又无所事事的时候,我感到这份工作枯燥乏味,并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正在我迷茫时,村委会来了几位交电费的村民。他们知道我是选聘来的大学生村官以后都觉得很新鲜。我便借这个机会向他们作自我介绍,和他们聊天。在这过程中,我了解了村里一些更具体的情况,从而也明白了要真正了解村的情况光靠纸上的那些数字是行不通的。于是我不再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坐井观天了,而是走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和村民们一起干农活拉家常。一个月的时间我成了大家时常提到的村官小王儿。从此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积极参加每项工作,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

清楚地记得,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我们村严格按照选举工作流程开展选举工作。从登记选民张贴选民榜到发放选民证,从在寒风里发选票到饿着肚子唱选票,每个细节我都不敢马虎,可还是会遇到棘手的问题。一次一位村民来填选票他说他媳妇不在家要把她的选票一块领了,我告诉他这样不行,他根本就不听我解释就冲我大喊大叫的。当时有好多村民在场,我一下子就懵了只觉得耳根子发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还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大哥帮我解了围。当时很讨厌那位村民,暗暗发誓以后不会再理他。大哥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不能和村民记仇,他们有时也是无心的,只是我们自己见的经历的都还少,以后就会适应了。不一会儿那位村民又回来了,我正寻心思着怎么应对,他却开门见山的给我道歉,说刚才忘了我是小姑娘脸皮薄,他就这么一个人,让我别往心里去。呵,多质朴干脆的村民啊。很快我们之间的小隔阂就化解了。以后每次见面我们都热情的打招呼。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成长需要付出,付出就会有回报。感谢帮助过我的村民,村两委,镇领导。我要更加努力,为祖国60华诞献礼!现在的我得到了村民和村两委的认可信任。好多工作我都能独立完成了。我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村官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