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十篇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8:55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篇1

为推动xx县健康扶贫工作,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8月,县人大代表教科文卫民族专业小组深入县卫计局、民政局、人社局和定安镇、潞城瑶族乡、者苗乡、六隆镇等乡(镇),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现场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健康扶贫基础。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健康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出台《xx县健康扶贫工程“五个一行动”实施方案》《xx县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xx县健康扶贫医疗保障联动工作方案》《xx县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xx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厘清了专业部门职责,明确了各专业部门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并将健康扶工作纳入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内容。二是精准识别到位。以核实核准的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组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集中对扶贫对象前期患慢性病、大病情况进行进村入户调查筛查,摸排识别,精准统计,确保不漏一个“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为实施医疗健康救助和动态监管奠定了基础。经动态管理核实后全县建档立卡因病致(返)贫贫困户x户x人,因病致(返)贫下降幅度x%,达到了健康扶贫考核指标“每年因病致(返)贫数应逐年下降,下降率需达到1%以上”的规定。

(二)强化政策落地,全力推进健康扶贫。一是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2018年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数x户共x人,每个贫困人口享受城乡医保缴费补助每人108元,x人缴费补助总金额x万元,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二是住院报销比例逐步提高。统筹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定点医疗机构级别及医疗费报销比例分别为:一级及以下,报销95%;二级,报销80%;三级,报销x%;自治区三级,报销x%。三是民政救助全面落实。城乡特困人员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x%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x元;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95%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x元;城乡低保对象按应计入的住院医疗救助费用的90%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x元。2018年1—8月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累计支出x万元。

(三)强化三大保障,提升健康扶贫服务能力。

1.落实“三个一批”,集中精力抓统筹保兜底。一是加强医疗救治,推进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目前全县患有9种大病的贫困患者x人,已集中住院救治x人,救治比例x%。二是实施公卫提升行动,推进慢病签约服务一批。2018年上半年,管理高血压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管理糖尿病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管理结核病患者x人,签约服务x人,签约率x%。三是健全医保提升机制,推进大病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进一步整合政策、统筹资金,对贫困人口重大疾病救治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健康扶贫保险+医疗救助+财政兜底”五位一体的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机制,确保健康扶贫不落一人。

2.实施“五个一行动”,全力推进医疗扶贫。通过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提供一份健康教育处方、落实一名家庭签约医生、建立一项医疗保障制度衔接、购买一份健康扶贫保险等“五个一行动”健康扶贫措施,实现五个100%,即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大病保险覆盖率100%,预防保健覆盖率100%,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健康扶贫保险参保率100%。

3.优化诊疗程序,实现结算便捷化。实行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新模式,农村贫困患者住院无需缴纳押金,与医疗单位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即可住院治疗。2018年1至8月,农村贫困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住院x人/次,住院总费用x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x万元,大病保险赔付x万元,民政医疗救助x万元,民政临时救助x万元,政府兜底x万元,报销比例x%。县级三家公立医院和所有乡镇卫生院统一建立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域内住院“一站式”结算服务,方便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医。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健康扶贫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一是配合意识不强。少数乡、村、组干部认为健康扶贫是卫计部门、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的职能,与本职工作“关系不大”,主动参与度、配合度均较差,基层干部作用发挥效果不好,导致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效果不理想。二是理解政策有偏差。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限制性条件缺乏理解和支持,从以前的“小病不看,大病小看”到片面理解政策,主动要求“小病大治”,甚至为了解决个人自付费用问题,出现盲目要求住院、要求长期住院等与医疗行业规范相悖的现象。三是对政策研究不透彻。大多数基层干部对健康扶贫政策也只是概面了解,面对群众具体的政策咨询也说不清道不明,政策宣传效果不尽人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积极性。

(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村卫生室硬件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村卫生室墙体损坏、天面漏水未得到及时维修,不能正常使用;基本设备简陋,信息化办公设备缺乏,不适应当前业务要求。二是村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我县165个行政村共有157个村卫生室,实际配备村医132人,25个村卫生室无村医。其中,68个贫困村卫生室虽均配有村医,但具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的只有2人,其他均为乡村医生资格;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仅4人,其他均为中专或相当于中专学历;年龄45岁以上25人,60岁以上2人。村医的整体素质偏低,业务水平不高,特别是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欠缺。

(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不高。当前,我县x户x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签约率达100%。基层医疗单位以健康扶贫门诊慢病筛查为抓手,同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签约率虽达到60%以上。但真正投入的专业医师较少,提供的服务内容缩水,服务质量偏低;交通工具严重缺乏,给随访服务带来很大不便,出现重签约轻服务现象,签约服务流于形式。

(四)非贫困人口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医疗保障政策差距较大。部分贫困户利用“先诊疗,后付费”的便利及住院报销更加优惠的政策,本来门诊就诊就可以解决的却选择住院治疗,小病大养;有的贫困患者一个月因小病就来住院3次,把医院当作疗养院。这既占用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又增加医保基金支出,将造成医保基金缺口更大。健康扶贫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出台优惠政策多,报销标准高,减免幅度大,“五位一体”的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机制基本解决了绝大部分困难群众的就医问题。相比之下,农村非贫困人口享受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各项报销优惠减免均与贫困户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大病保障方面更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一旦患大病即面临极大的致贫风险。由于医疗保障政策有差别,导致非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不达标,只能由当地乡(镇)政府来填补,给乡(镇)政府增加不少压力。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并不是卫计部门、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的独立责任,是被涵盖在全县扶贫政策内容之一。要多形式多途径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政策培训,强化宣传针对性,形成健康扶贫政策全社会大宣传、大普及格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发挥政府在政策宣传资源和力度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宣传动员,采取网络平台、微信、QQ等信息手段,扩大宣传。组建由乡镇干部、帮扶干部、村组干部和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乡村医生共同组成的宣传队,深入村屯、农户进行宣传,让广大的贫困人口知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治疗必须兜底保障,总费用报销达90%以上,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二)切实解决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问题。一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各乡镇要做好村卫生室建设用地、房屋提供等基础性工作。县卫计局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尽最大努力解决基层在专业技术设施设备配备等标准化建设要求方面经费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大投入,每个村卫生室要达到面积80㎡且分有治疗室、诊疗室、观察室、药房四室的标准要求。二是夯实队伍,着力提升乡村医生能力。按照2000人口以下的村须有1名村医、2000人口以上的村设有2名村医并持有村医证的要求,高度重视和推进乡村医生的招录和培养,切实解决乡村医生缺乏问题。解决好乡村医生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差、医疗规范落实差、诊疗能力及水平低等关键性问题,提升村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建立健全村卫生室各项制度并上墙,明确职责任务;严格村医上岗准入制度,确保村医在岗,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期药品及时下架,严禁违规开展输液业务。

(三)切实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是健康扶贫工作重中之重,是脱贫摘帽必须核验的内容之一。因此,抓紧抓实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尤为重要。一是定期开展随访活动。按照健康扶贫工程“五个一”的要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个季度至少随访一次,每年至少随访四次。二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在随访活动中,要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处方,做到“一人一策”,对症下药,解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而不约,约而未感”等问题,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和成效。同时,要在随访时填写好家庭医生签约手册,完善签约手册的每一项内容,并做好每一次随访的记录,包括随访活动的影像及文字记录,以备查阅。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建议建立健康扶贫app,方便家庭医生随时了解签约对象情况,患者也可以随时向家庭医生咨询病情,以达到信息推送“零距离”、对接帮扶“零障碍”。四是做好基本公卫、基本医疗和转诊服务,提供用药和就医方便,满足签约居民健康需求,提高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和感受度。五是整合交通工具资源,缓解随访服务用车不足问题。

(四)加强对医疗机构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的监管。严格按规定落实医疗机构控费管理,切实减轻贫困对象就医负担;积极做好贫困对象引导工作,针对贫困人口对多品种、高品质药物期望与基本医保结算政策限制的矛盾,加强政策宣讲和引导,杜绝“小病大养”,真正发挥健康扶贫政策基本保障作用。积极推进人、财、物等医疗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投入,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研究出台非贫困对象医疗救助政策,建立专项资金,对非扶贫对象年度住院费用巨大因病致贫的给与政策支持和专项救治。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篇2

根据XXX发〔2020〕14号文件精神,我镇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干部职工开展2020年扶贫日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做以总结报告。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我镇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2020年扶贫日活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办公室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对扶贫日活动领导与协调。引发了《XX镇2020年扶贫日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内容,并召开镇村干部及帮扶单位会议,专题安排部署2020年扶贫日活动。

二、活动主要内容

紧紧围绕“六大”任务,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进一步宣传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组织各村攻坚队、帮扶干部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国家设立扶贫日的重大意义,让群众知道,国家设立扶贫日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心关爱,是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弘扬中华民民族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举措。同时进一步扩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组织帮扶干部上门入户,宣传产业奖补、劳动就业、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政策及年度脱贫政策。

(二)落实帮扶项目和扶贫产业。

一是积极组织年度订单南瓜收购,确保扶贫产品销售顺利。召开订单南瓜销售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分工,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协调企业与订单南瓜种植户销售事宜,截止目前,已收购订单南瓜380万斤,销售额达285万元。二是指导各村加快申报2021年扶贫项目。通过专题会议明确项目申报的程序、目的及意义,下派指导组深入各村听取群众意见,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确定各村2021年计划实施的扶贫项目,并及时召开镇级会议完成项目审议,截止目前全镇共申报2021年扶贫项目122个,申报项目资金5360万元。

(三)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扶贫济困活动。

按照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要求,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帮扶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扶贫济困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累计进村入户达到625次,召开群众大会15次,参会人数达到533人,宣传政策20次,开展培训5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1158份,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1条,化解矛盾纠纷2条,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2次,集中检查1次,清运柴草垃圾20吨,努力帮助了贫困群众解决最需要、最迫切的民生问题。

(四)开展健康扶贫下乡送关怀活动。

扶贫日期间,组织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开展下乡义诊、体检、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开展义诊义治活动。扶贫日期间,结合2020年“万医下基层”全国大型义诊活动,组织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以“不忘初心使命,服务百姓健康"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共计16场(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镇中心卫生院组织签约医生服务团队、公共卫生专干、乡村医生等深入村户持续集中开展健康教育宣讲活动,重点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普及健康知识,推动健康促进行动扎实开展。

(五)与贫困群众一道收听收看扶贫日活动的系列报道。

扶贫日活动期间,在各村部,组织镇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与贫困群众一道收看扶贫日活动的系列报道级《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认真总结过去扶贫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探讨推进扶贫开发的思路和措施,大家一致表示,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好政策、关心支持,有双联干部的真心帮扶,科学引领,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和阻力,都要克服,不辜负党的期望,坚决脱贫致富,实现小康。

(六)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先进评选及表彰工作。

为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风尚,弘扬社会社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推荐市级先进4个,区级先进24个。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国家扶贫办和省、州、卫计委。扶贫办关于展开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的通报精神,按照,《南华县健康工程示范县建设方案》要求,推动和落实好雨露白族乡的健康扶贫各项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让贫困人口“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按照“精准核实对象、立卡、签约、治疗、管理、健康促进、保障兜底、费用控制、任务考核、脱贫成效”九个精准要求,将我乡2017年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雨露白族乡位于南华县城东南部,县政府距县城14公里,国土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6万亩,辖7个村委会,123个村民小组,境内世代居住着,汉、白、彝、苗四种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数81.72﹪.是全州四个民族乡中唯一的白族乡,也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乡。全乡设有一所标准化的卫生院和7所村卫生室,卫生院在职医生16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1人,助理执业医师3人,康复医学1人,主管护师1人,护士2人,经验师2人,主管中药师1人,会计1人,实习期医师2人,卫生院有乡村医生11人,其中有乡镇助理医生4人,有村医师执业资格7人,中专学历水平4人。卫生院设有门诊、住院、中医、医技、公共卫生五个科室。能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质和中医饮片、理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自2014年来、全乡2014年来共动态管理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1438人。

(二、)工作措施:围绕《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从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四重保障措施”、实现“九个确保”工作、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力少看病”。

一、落实“四重保障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起病。

1、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基本医疗和大便保险。积极协调当地财政和医保所,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等特殊困难家庭或特殊人群64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和大便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助代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2018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1438人全部参保参保率100%。

2、落实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倾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卫生院住院取消200元起付金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按“一展式”结算,补偿达90%。乡村两级医疗机械100%配备国家基本药物,100%零差率销售,门诊就诊一般诊疗费全部由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支付,西药费用补偿50%,中药饮片补偿60%。

3、落实大病保险政策倾斜。医疗费用大便保险起付线降低50%(由7000元降至3000元),补偿比例提高5%,例为重大疾病的大病保险基金支付不封顶。

二、卓绝大病专项救治,组织

4名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的大病患者到州级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完善“一人、一档、一方案”。2014年以史共救治白内障患者16名,2017年共筛查患白内障患者8名,手术治疗3名,拒绝手术治疗、不宜手术3名。

(三、)提升服务能力、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好病”

1、实施好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2014年来参取各级资金投资210万元建设卫生院住院综合楼,投资30万余元提升改造中彝医馆,投资15万余元,更新医疗设备开展B超、心电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三大常规分析。基本满足了农村常见病诊治需求。投资58万元完成了镇模河、大村、洒披武、罗文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中彝医服务区改造,解决了人民群众抗病难问题。

2、加强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14年来调整充实了乡村两级卫生队伍。卫生院在岗医生16名。其中中医、西医主治医各1名,中医师1名。西医助理执业医师3名、经验师2名、主管中药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2名、见习期医生2名;乡村医生执业资格7名(其中新分配持有中专学历乡村医生4人)。7个卫生室乡村医生由8名发展到11名其中持有乡镇助理医师资格4名。卫生院设有床位18张,7个卫生院设有床位25张,标准化卫生室拥有率100%.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看病。

3、开展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建设。依托“对口帮扶支援提升服务能力”。通过资源整合,由南华县人民医院对雨露卫生院进行托管。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一体化管理。卫生院选定2名医师到县医院和县保健院进修学习。县医院下层业务副院长和骨干医师共4名对卫生院业务帮扶通过上下互动卫生院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门诊人次较去年增加6千人次。

4、提升乡寻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卫生院通过中医馆建设和村卫生室中彝医提升服务改造。全乡7个村委会均能提供中药饮片和理疗服务。实现了100%乡镇卫生院和100%村委会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中药汤剂和针法、灸法、推拿、拔罐、刮痧、敷贴等中医师适宜技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药服务,方便了群众。

(四)、落实便民,患民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方便看病”。

1、卫生院按照州、县卫计委统一布置。县乡村两级医务人员23名组成三个家庭医生团队,对全乡3127户,13420人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率93.7%。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约377户,1438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0%覆盖,卫生院开通一站式服务窗和先诊疗后付费措施,方便了群众救诊看病。

2、精准识别,优质服务。对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77户1438贫困对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查出高血压患者74人,糖尿病患者8人,重性精神病17人。均开展了规范管理;查出患9类15种重大疾病患者27人,45种重点疾病81人,48种次重点疾病3人,其他疾病39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30户115人,开展白内障救治16人,大病专项救治56人,发放健康扶贫卡1432人。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持有一张“健康扶贫卡”,持卡对象持有健康扶贫卡到乡村医疗机构门诊救诊就可以享受减免一般诊疗费6元、7元、9元的优惠政策。到州、县、乡是占医疗机构住院就能享受免受住院起付线,住院费用比例提高15-20%的补偿政策,减轻了贫困对象医疗经济负担。

3、做好二次回补和明白卡发放工作。为更好落实扶贫政策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明明白白掌握政策补偿情况,按照县健康扶贫办要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均发放“健康扶贫明白卡”一份,将住院补偿情况清楚写出来,接受群众监督扶贫政策是否到位,各级不住是否达到90%的标准,对2017年1月-9月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符合规范转诊住院的患者,开展城乡居民医保和民政救助二次回补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住院确实是享受到眼里安排费用补偿到90%的扶贫政策。全乡开张二次回补109人次,回补资金57640.41元,民政回补正在进行中。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综合协调、全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乡人民政府高统分认识到做好健康扶贫工作等。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关键环节,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全乡脱贫政策,工作进行统筹,统一安排,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雨露白族乡2017年健康扶贫方案,协调乡扶贫办、项目办、卫生院、村委会、民政办、社保所、民政所、文化广播站等14家单位共同负责健康扶贫工作。按照县级职能部门之要求,抓好各块职能职责。确保记得立卡贫困户100%参保。按规范落实了标准化卫生院和卫生室建设,配齐、配强两级医疗队伍,确保看得立卡贫困对象100%拥有家庭医生签约和电子健康档案。按健康扶贫政策做好医疗救助和大病救治工作,全乡健康扶贫工程得到全面推进和落实。

(四)、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尽量少生病”

1、加大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力度。加强乡村两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防控,规范开展好疫苗冷链运转和结核病管理。确保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99.4%,肺结核管理率100%,肿瘤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率5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100%。糖尿病、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100%。全乡无重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2、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卫生院建设有规范手术,卫生院100%配备妇幼保健员。2017年全乡实施农村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3对、12对。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人,完成率100%。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88人完成率77%,开展医学监护随访,提供免费生殖健康服务82人,184次。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中医药服务。全乡0-6岁儿童1021人。保健覆盖1004人达98.33%;孕产妇管理182人,保健覆盖率100%。系统管理179人,管理率98.35%。开展妇女两癌筛查311人。全乡2017年无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积极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全乡共建纸质档14294份,电子建档12179份,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拥有居民健康纸质和电子档案。

3、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人民环境。全乡大力开展环境完善整治,完善村民规范建设、垃圾处理厂一座。垃圾池227个,活动垃圾箱10个,公厕8座,实现卫生厕所普及率90.5%。顺利提供云南省卫生乡镇创建评比验收。实施“河长制”工程,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卫生院加大力度,全面实施农村饮用水源卫生监测管理,覆盖率达100%。

4、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健康素养行动。大力促进健康教育,全年卫生院共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0次,受教育436次,卫生院开展31期,受教育787人次,设有宣传栏7块,更新内容35期,开展健康咨询6期,播放录像资料21种。居民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得到提高,全年无食品、饮用水安全事件发生。

三、存在问题

1、卫生基础施设建设不足。雨露乡铅厂村卫生室建筑面积100㎡,促建设年代时问长,现已成危房。雨露村委会无胜出的业务用房,租借卫生院房屋开展工作。

2、卫生人员编制不足,服务技术有爱提高。卫生院编制18人,在岗16人,缺编2人,卫生室编制13人,缺编2人。卫生院包括管理人员在内有医师执业资格6人,临床医生不足,住院业务难行开展,不能很好落实群众住院需求,住院转诊率高。卫生室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难于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3、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开展不足,群众保健意识不强,利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开展率低,许多建档立卡户虽然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接受观念等影响,主动寻求咨询和服务率低。

4、慢性病规范管理质量不足

下步工作思路:围绕健康扶贫工作存在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强乡村医师队伍,提高中医药服务,全面落实健康扶贫30条措施,方便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2、      加强卫生院业务建设,配强医疗队伍,开展好住院、门诊、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目标,降低转院转诊率。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和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级服务。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篇4

各乡镇(街道)、各县直单位、各驻村工作队: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消除贫困存量、主动遏制贫困增量、防止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边缘易致贫人口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两个确保和全面小康目标,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防返贫致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州决策部署,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按照“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明确程序和内容,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易致贫边缘人口在项目、资金、政策方面靶向施策,及时跟进补齐措施,堵塞漏洞,补上缺项,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监测方法

(一)监测对象范围。全县所有农村人口,以家庭为单位,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省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户。重点监测以下对象:

1.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脱贫监测户和未脱贫户。

2.已纳入扶贫信息系统的边缘户。

3.建档立卡之外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大病重病户、重度残疾户等特殊对象户。

4.因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或主要劳动力突发重大疾病、交通事故、水灾、火灾等偶发性事故,导致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引发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度缩减的户。

全县监测对象规模为建档立卡人口的5%左右,各乡镇(街道)原则上保持相应的比例规模,对于已经出现返贫和新致贫,且问题十分突出,短期难以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纳入建档立卡,享受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实施精准帮扶,确保稳定脱贫。

(二)监测内容。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开展监测。

1.家庭收支和生活情况。监测收入达标、收入稳定、大额支出等情况,即:监测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否达到最低标准;

跟上年比,是否因疫情影响、因劳动技能缺失、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产业或就业收入下降的情况。同时,监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否存在下降的情况;

是否存在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家庭产生大额支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继而导致家庭生活出现困难的情况。

2.“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情况。监测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脱贫监测户和未脱贫户的教育、健康、住房、安全饮水的政策落实是否连续稳定,是否存在返贫风险点;

监测档外群众在教育、健康、住房、安全饮水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是否存在致贫风险点。

(三)监测程序。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开展,通过农户申报、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等途径,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1.村组日常监测。从4月份开始,全县所有有农业人口的村(社区)需确定一名包村乡镇干部牵头,由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长、包村乡镇干部、村支两委、村民小组长等干部负责日常监测,每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对本村开展1次全面摸排,并建立村级动态监测台账,所有负责日常监测的干部共同开会评定,将初步拟监测对象名单报乡镇审核。

2.各级预警监测。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残联等相关部门加强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由县扶贫办适时通报收入及“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存在短板问题户家庭的预警信息。同时对各级督查、检查、暗访、**发现的各类疑似问题集中由县扶贫办反馈。乡村两级负责受理群众自主申请。对县级反馈的疑似问题户和群众自主申请户,由乡村两级进行重点监测,并自收到信息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核查,乡镇召开党委会审核后上报县扶贫办。

3.乡镇初审研判。乡镇收到村级上报的监测对象名单后,3个工作日内组织乡镇包村领导、扶贫专干等完成入户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召开党委会审核研判监测对象易致贫返贫风险,按照因病、因学、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等易致贫返贫因素,建立乡级动态监测台账,进行分类预警,提出需要解决事项,原则上每月底前将监测对象信息报县扶贫办进行汇总,特殊情况随时汇总上报。

4.县级审定交办。县扶贫办根据乡镇上报监测对象名单,3个工作日内前完成大数据比对审核,对存在疑点问题及时反馈,由相关部门及乡镇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复核完成后由县扶贫办将拟监测对象提交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审定后的名单由县扶贫办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监测对象需要解决的事项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交办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解决,并将解决落实情况15个工作日内报县扶贫办。

5.跟踪帮扶销号。未脱贫户和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由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承担帮扶责任,结对帮扶干部是具体责任人;

有致贫风险点的非贫困户,由乡村两级明确帮扶责任人进行联络和帮扶,并负责跟踪需要解决的事项落实情况,待返贫致贫风险全部稳定消除一段时间后,按照村评定、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评估退出监测范围,县扶贫办及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销号管理,相关行业部门相应做好本行业信息系统数据更新。

三、帮扶措施

保持现行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统筹利用政府、市场和社会扶贫资源,对未脱贫户和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加大扶贫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对有致贫风险的非贫困户用活用足各类普惠性政策资源,特别是可支持非贫困户发展的扶贫政策,在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和防致贫返贫实际需要的前提下,精准落实对监测对象的帮扶措施。

1.产业帮扶。坚持“四跟四走”路子,深化“四带四推”举措,优先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

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优先带动监测对象发展生产。鼓励监测对象以土地流转、直接帮扶、委托帮扶、生产资料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收入。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动员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优先集中采购监测对象生产的农产品和带动监测对象发展的企业、合作社农产品。

2.就业帮扶。深化扶贫劳务协作,提高劳务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推动监测对象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组织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参加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其边培训边上岗。拓展建设扶贫车间,优先支持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就近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公益性岗位,新增和腾退的就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监测对象,建立稳定的托底帮扶机制,促进监测对象稳定就业增收。鼓励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动员监测对象参与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获取劳务报酬。

3.“三保障”与安全饮水帮扶。开展常态化控辍保学,确保监测对象学前教育、义务阶段教育无辍学;

落实建档立卡监测对象雨露计划、助学金、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各项免补政策;

对于监测对象中当年考取全日制专科、本科的大学生通过教育基金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并对大学阶段的监测对象安排勤工俭学岗位、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社会帮扶等多种渠道实现稳定就读。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等方式,帮助监测对象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经实施“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措施后,住院合规自付费用较高、影响基本生活、返贫致贫风险较高的,通过商业保险、临时救助、社会捐赠,确保得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有保障。

对监测对象危房进行安全性鉴定,因地因户因人制宜开展危房改造或采取其他安置措施,确保监测对象不住危房。动态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加强水源点建设和工程管护,有效解决季节性缺水、提高供水保证率,重点帮助解决无劳动力监测对象取水困难问题,保障监测对象安全饮水有保障。

4.社会帮扶。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加大对防返贫致贫需求对接帮扶,引导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向监测对象倾斜众筹。深入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对监测对象进行帮扶。围绕“扶贫日”组织开展“我想有个家”等公益募捐活动,募捐资金主要用于监测对象。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助力帮扶监测对象。组织动员各类社工机构、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爱心人开展监测对象帮扶志愿活动。积极开展“扶智扶志”“四扶四建”、创办“爱心超市”等活动,通过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激发监测对象内生动力。

5.综合保障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养老保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并及时足额落实补助资金。对因病、因残、因灾等意外变故返贫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健康扶贫和残疾人、灾害、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于单独分户生活的老人户,由乡镇负责向县民政部门和其法定赡养人反馈,签订赡养人、被赡养人和村委会监督的三方赡养协议,履行赡养义务。对有条件但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由乡镇和县司法部门配合,通过公益诉讼落实。对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通过诉讼维护权益的,由县司法部门组建“流动法庭”、“院落法庭”,简易程序,快速处置。

6.防贫保险。多渠道筹措帮扶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为监测对象购买精准防贫保险,并参考脱贫收入标准设定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赔付启动线,实行阶梯型保险赔偿。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各级责任。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并承担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县直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落实好行业扶持政策。乡村两级要具体抓好监测对象识别上报、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要加强对监测对象的帮扶和联络,做好监测跟踪。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篇5

一、*年33个欠发达乡镇的基本情况

(一)、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1、区域与人力资源*年末,33个欠发达乡镇的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501平方公里,占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的87.1%;共有行政村241个,占全县行政村个数的81.7%;自然村2467个,占全县自然村个数的82.2%;村民小组3740个,占全县村民小组个数的83.1%。当年共有7.2万户住户、24.7万人口,分别占全县总户数的76.4%、总人口的74.4%,平均每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面积上居住着165个人;乡镇从业人数为13.9万人,其中外出从业的为6.1万人,分别是全县从业人数的73.9%、外出从业人数的91.6%,乡镇从业人员外出从业率为43.9%。在当年乡镇从业人数中,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6.9万人,占乡镇从业人员数的49.6%;工业和建设业从业人数为2.1万人,占乡镇从业人员数的15.1%;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4.9万人,占乡镇从业人员数的35.3%;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比例是10:3:7.1。

2、工农业生产条件*年末,33个欠发达乡镇共有耕地面积11.7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是3.7万亩,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的81.5%;农业机械总动力5万千瓦,占乡镇农机总动力的71.7%;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20560万元,占乡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75.6%。在生产性固定资产中,农村集体经济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为6207万元,占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30.2%。

*年末,33个欠发达乡镇共有乡镇工业企业369个,工业工程技术人员190人;农业技术服务单位104个,农业技术人员344人。

3、经济发展总量据初步推算,*年33个欠发达乡镇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为8.5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47.9%。当年共实现农业总产值3.4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4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1亿元,其中出售产品收入5.1亿元;劳务输出总收入2.9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500万元。

全年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5.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3万亩,蔬菜播种面积7.3万亩;共实现粮食总产量4.7万吨,蔬菜产量5.2万吨,茶叶产量1170吨,水果产量4140吨,肉产品产量5920吨。

4、社区环境、文教与卫生事业*年末,33个欠发达乡镇共有12个自来水供应站,19个银行、信用社分支机构,13个农村集贸市场,实现通车公路里程971公里,有92.5%的行政村已通公路。

年末,共有各类学校99个,专任教师1600人,在校学生26630人,其中:中学教师和中学生分别为550人和8370人;有乡镇图书馆、文化站26个,幼儿园、托儿所32个,体育场1个。

年末,共有乡镇卫生机构87个,其中:乡镇卫生院42个;卫生技术人员342人,其中:医生147人;病床床位157张。

5、居民生活及社会福利事业到*年末,33个欠发达乡镇所有的行政村已实现通电和电话,有93.7%的行政村用上自来水,有85.8%的行政村通上有线电视。固定电话装机数量28581部;移动电话拥有数量达54319部;敬老院、福利院32个,拥有床位398床,现共收养368人。全年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123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和养老保险人数分别为3390人和3540人。自来水普及率、生活用燃气普及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80.5%、75.4%和68.8%。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1、扶贫资金落实与使用*年,33个欠发达乡镇共有各种扶贫资金总计2351.1万元,其中:当年得到的扶贫资金为1925.7万元。在当年得到的扶贫资金中,财政扶贫资金为684.7万元,占全部当年得到资金的35.6%;帮扶单位扶贫资金为1164.8万元,占全部当年得到资金的60.5%。

一年来,共投入使用的各种扶贫资金总计1858.9万元,其中:投入开发农业的扶贫资金304.7万元,占全部资金使用额的16.4%;投入下山移民建设的扶贫资金529万元,占全部资金使用额的28.5%;投入农民培训的扶贫资金49.2万元,占全部资金使用额的2.6%;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贫资金567.6万元,占全部资金使用额的30.5%;投入农村公益事业的扶贫资金282.7万元,占全部资金使用额的15.2%。

2、扶贫工作成效这一年,33个欠发达乡镇共新实施扶贫项目147个,有182个行政村受益,将近1.5万户农户直接受益。在直接受益的农户中有9700户是种养业受益户,占直接受益农户的62.8%。当年得到扶贫资金、物资的农户有6460户,得到扶贫贷款的农户有1420户。实施下山移民的农户有520户,共计1880人;实施整村搬迁的村(包括自然村)有7个,共有150户,1100人。新建或改扩建乡村道路297公里,新增基本农田317亩,新增经济林面积889亩,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76亩。新建或修建各类学校18所,新增教育用房面积5558平方米。解决了1.2万人的饮水困难。举办各类农技和职业培训班240多期,有2万人次参加培训,其中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有5900多人次,解决了近3200人的就业问题。

同时,据对33个欠发达乡镇的农民收入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年,贫困户比上年减少了6600户,贫困人口减少了22940人,是近几年来贫困户及贫困人口减少最多的一年。

二、当前,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欠发达乡镇区位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乡镇政府资金投入非常有限,产业选择与发展空间相对狭窄,自身发展能力弱,贫困面仍然较广,扶贫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如果仅靠自身的努力是很难实现奔小康目标。

1、区位条件较差。欠发达乡镇基本上是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乡镇到最近县城通车的平均距离达40多公里左右,各行政村到最近乡镇政府的平均距离也在9公里左右。到*年末,仍有18个行政村未能通公路,15个行政村未能用上自来水,34个行政村未能看上有线电视。欠发达乡镇的通乡、通村公路的路面铺装率也不到18%。

2、经济基础薄弱。*年,33个欠发达乡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7.9%,人均生产总值3440元,是全县人均水平的63.7%。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共230万元,占全县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的42.2%,行政村数占全县行政村数的81.7%;且平均每个行政村还不到1万元。同时,绝大部分欠发达乡镇的财政均存在收不抵支,出现不同程度负债的情况。据欠发达乡镇上报的监测数据推算,平均每个欠发达乡镇政府年财政收入为170万元左右,而支出达180万元左右,年末累计负债数额在16万元左右。

3、社会事业落后。*年末,33个欠发达乡镇共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有3300多人,仅占应保人数的1.4%;参加社养老保险的人数有3550人,仅占应保人数的2.1%。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卫生机构数不到4个,医生不到6名,病床数不到7床,图书馆、文化站也仅1.1个。

4、生产生活条件差。*年末,33个欠发达乡镇仍有近1.25万户、4.41万人居住在高山深山上,仍有900多户农户处于缺粮状况,有近1700多户居住在危房或简易住房中,有19900多人的饮水困难未得到解决,有160多名中小学生辍学。当年遭受各种灾害的住户也有9900多户,返贫的人数达2500多人。

5、贫困面依然较广。据对33个欠发达乡镇农民收入调查资料推算,*年末,仍约有12400户贫困户和33790人的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低于1500元以下的村还有30个。

6、扶贫资金使用效果并不很理想。从目前的扶贫工作来看,还比较重视扶贫资金来源、投入与项目开发工作,而对资金的使用效果关注的力度不大,缺乏有效监管,使扶贫工作仍然是一种“输血”的形式,而缺乏真正能形成提高农民发展能力、形成“造血”的效益。

三、进一步推进欠发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或想法

1、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来抓。外出务工收入是欠发达乡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此要充分抓住发达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有利时机,把发达地区对劳务的需求和解决欠发达乡镇剩余劳动力出路及农民增收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信息引导、牵线搭桥等手段,大力促进农民外出打工、经商,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使劳务输出成为我县欠发达乡镇的一大产业。同时,积极开展劳务品牌创建工作,促进劳务输出健康、有序的稳步发展,使劳动力资源转化成劳务经济,成为我县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但在目前,我县欠发达乡镇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劳动就业技能欠缺,部分农民还存在“小钱不赚、大钱又赚不来”的怕吃苦心态。因此就必须做好“农民知识化”工作,做好与当前劳务市场相适应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农民落后思想观念的更新、劳动技能的提高,推进欠发达乡镇劳动力档次的提升,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及智力支持,为劳务输出提供更符合劳务市场需求的劳动力,不断推进欠发达乡镇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2、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在欠发达乡镇中还是有一些区位相对较好的乡镇、好的项目和丰富的资源。如何开发这些项目、利用这些资源,对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现作用和长远的历史意义。而开发这些项目、资源,如果仅靠自身的努力和投入,是比较难以实现的,或者说是要经历更长的时间。因此,这就需要借助于外资或外力来支撑、来推动。为此,要推动欠发达乡镇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做好招商引资这篇文章,必须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

3、大力培育生态型产业,把生态产业作为欠发达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撑来抓。抓住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这一契机,大力培育生态型产业,促进欠发达乡镇经济总量的增长。一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总得来说,欠发达乡镇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是这些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只要合理规划、良好包装那些有地域特色、有文化内涵、有旅游前景的项目推向市场,通过有序开发,就能形成旅游产业,推动第三产的发展。二要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绿色消费是时代的潮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消费市场的要求。通过培育和扶持一批生态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品牌,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生产农业的技术服务和农产品的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使欠发达乡镇成为以绿色为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不断推进农业的发展。三要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把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和承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作为欠发达乡镇的生态型工业来抓,努力形成资源型工业和劳务型工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工业格局。四要大力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监管。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力度,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作为实现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欠发达乡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提高欠发达乡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是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一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交通道路建设,拉近欠发达乡镇与发达地区的距离,为产业转移打开通道,为招商引资、劳务输出、下山脱贫创造条件,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供方便。同时要加强水利、电力、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二要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积极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农村科学文化基础建设,加大农村科学文化知识宣传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消除农民因灾、因病返贫的现象;加快农村养老院、敬老院建设,进一步拓宽养老院基金来源渠道;不断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建设,提高参保比率,促进人的不断发展。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篇6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健康扶贫这场硬仗

——在全县脱贫攻坚擂台赛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自健康扶贫工程启动以来,县卫健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精准扶贫方略,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作为主攻方向,认真落实“三个一批”分类救治策略,实现了贫困患者得到基本救治和健康管理,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和就医环境稳步提升,为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健康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重医疗保障政策连续实施,全县贫困患者得到基本救治。继续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继续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就医费用明显减轻;上半年,共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救助待遇31617人次,基本医疗保险补偿6112.31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38.69万元,提高医疗保障救助补偿2765.44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比达到90%以上,全县共实现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17321人次。全面摸排基本医疗保障未解决问题。逐村逐户逐人核查患病情况,其中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患21中大病712户719人,非建档立卡农户患21种大病1344户1352人,全部得到规范化治疗。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全面落实。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慢病管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集中履约服务与义诊相结合、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相结合”原则,组建服务团队,逐户走访,逐人签约,切实履约,细化服务内容,形成特色签约服务,对签约服务相关档案实行分村分类和双编号管理,共签约69772人,签约服务率100%。实施健康扶贫防病先行专项行动。加大了对结核病、地方病的综合防控力度,深入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因病致贫返贫,因病致贫返贫占比由2016年的32.64%降至目前14.86%。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改善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设施条件,“对口帮扶”和“组团式”支援,实施全科医生特岗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促进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贫困群众大部分疾病都能在县域内得到及时救治。

  健康扶贫工作情况最特殊、形势最复杂、任务最艰巨,越是到最后越是吃紧吃劲,必须持续用力。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严格保障标准,提高工作标准,继续实施“三重医疗保障”政策,强化各项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健康扶贫既不任意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影响成色。一是吃准吃透文件精神,明确实施范围,把握好政策标准,继续执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供养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结算,继续坚持贫困人口慢病申请随时提交、随时受理、每月集中审批制度,确保医保22种慢病患者及时享受用药报销政策,不漏一人、不差一人;加强对报销目录外药品、耗材、检查检验使用的控制,实行严格的知情同意制度,不断降低住院实际自付比例,乡镇卫生院控制在5%左右,县级控制在10%左右。二是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由21种增加到了25种,新增加(耐多药结核、脑卒中、慢阻肺和艾滋病机会感染)4个病种,我们将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加大对患大病人员的集中救治力度,实行动态管理,能及时救治的尽快组织救治,不能在县医院及时救治的联系转诊,搞好服务,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下半年要对新增病种和新发病患者,摸清底数,实行建档管理,发现一例,建档一例,治愈一例,销号一例。三是进一步落实落细慢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做到重履约、重质量、重服务感受度,对患高血压等4类慢病重点人群每年不少于4次面对面随访、评估和体检,对患脑血管病等6类慢病贫困人口,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及健康指导,对照签约服务十项内容,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确保签约履约服务扎实推进。四是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青龙镇卫生院的建设,加快完成乡村医生的选聘工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空白点”,综合施策,实现医疗机构“三个一”、人员“三合格”、服务能力“三条线”的目标要求,解决好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的问题。五是加强医共体和信息化试点建设,推进远程医疗会诊,落实智能签约、线上预约转诊等服务。六是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和环境等6项健康促进行动,落实疾病预防、传染病控制、地方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既要保障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要确保老百姓少得病、不得病,消除“病根”变“穷根”现象。

  各位领导、同志们,卫健局将和医保局协调联动,共同把健康扶贫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结合明查暗访、巡视整改,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决心,坚持目标标准和问题导向,举全系统之力,切实增把健康扶贫责任在压实、措施再细化、力量再强化,以决战状态和“绣花”功夫,坚决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

在全县脱贫攻坚擂台赛上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是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住建局所承担的危房改造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17年以来,吴桥县危房改造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省、市考核验收。特别是在今年全省危房改造核查工作中,我县是唯一一个没有问题整改任务的贫困县,并获得上级奖励资金2万元。2018年7月2日沧州市住建局下发通报,截至6月30日,吴桥县在沧州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排名第一。下一步,住建局将奋发作为、忠诚担当,举全局之力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一是打好动态管理攻坚战。在接到各乡镇动态调整确定的建档立卡户有关信息后,我局将第一时间组织村镇股与房屋交易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共同按照“六不评”要求,对住房信息进行数据比对,核查实际情况与所报信息是否一致,比对结束后,将相关数据立即反馈给县扶贫办和各乡镇。

二是打好政策落实攻坚战。对于动态管理攻坚战确定后的所有建档立卡户,住建局将组成10个工作组,采取“三共同”方式,逐户对住房情况再次进行现场核查,对无异议、有意愿的危改户确保7月底前全部竣工,力争2018年度危房改造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按照6月14日张书记到县住建局调研指示精神,由住建局起草,于7月5日通过县委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农村危旧房屋隐患排查的通知》,住建局将与各乡镇一起对全县农村房屋安全状况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确保全县无一人住危房。

三是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充分调动住建局驻村工作队员和帮扶责任人积极性,配合乡镇和有关部门,打好帮扶措施攻坚战以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攻坚战,为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住建局将把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认识再深化、措施再细化、力量再强化,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以优异成绩向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在全县脱贫攻坚擂台赛上的表态发言

2018年,住建局坚持服务民生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圆满完成了2017-2018年度6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18—2019年度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180户。为确保任务按时完成,我局将以机关效能革命为契机,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加紧实施推进,同时,按照省市要求,进一步摸排全县四类重点人员及以外的危房户,纳入新改造任务,6月底前全部完成并拨付资金,助力全县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现。

一是提前谋划,及早动手。我局将会同扶贫办、残联在“回头看”基础上精准识别改造对象,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逐村逐户做好农村危房等级鉴定,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放在危房改造优先位置,建立健全台账,实行动态核查,做到精准识别、一个不落。

二是多方筹资,多措并举。采取投工投劳、互帮互助、农村闲置房置换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造,多渠道解决特困户危房改造资金不足问题,最大程度减轻农户经济负担。并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完善我县2018-2019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标准,执行最低建设标准要求,提高补助标准。

三是规范流程,严格程序。执行农户个人申请、村级初审、乡级审查、县级核准的审批流程,按要求进行批前村、乡、县三级公示,改造完成后村、乡、县逐级逐户验收签字,验收合格后将补助资金由县财政通过农户“一卡通”一次性发放至农户账户,并再次进行村、乡、县三级资金公示,确保各项程序规范运行。

四是加强监管,提供服务。改造前提供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引导农户选择低成本改造方式,对每户提供具体改造方案。改造全过程随时随地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加强质量监管,搞好技术服务。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篇7

一、确保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

(一)确保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完成。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整改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和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对照清单,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主动认领,制定方案,建立台账,责任到人,销号管理,紧盯目标抓推进,紧扣问题抓整改,切实把工作做严、做实、做细、做透,以实际行动和实质成效推动全区健康扶贫工作高质量推进。持续抓好作风建设,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以党性强作风,以作风促发展,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二)确保基本医疗冲刺清零任务完成。按照“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的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部署,全面摸清基本医疗方面短板弱项、突出问题,建立区、镇、村总账和分账。靠实各级责任,采取超常规措施,整合现有资源,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按照冲刺清零目标任务,倒排工期,列出任务清单、项目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工作措施明确,倒逼冲刺清零行动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冲刺清零行动。加强冲刺清零行动跟进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力督促做好整改;对行动中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弄虚作假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确保冲刺清零行动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三)确保医疗机构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按照全省基本医疗有保障验收标准,对基本设施未达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改造升级;按照国家相关医疗机构标准要求配备医疗设备;推动镇区一体服务和镇村一体化,优先为贫困村医疗机构配备合格医生,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一批、“县聘县管乡用”和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聘用一批、从区级医院选派一批等方式,解决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紧缺的问题;通过培训考试选拔一批、面向社会招聘一批、镇卫生院派驻一批和辖区内调剂补充一批的“四个一批”措施,加快为没有村医的卫生室补充合格村医;落实村医待遇,增强村医岗位吸引力,创造拴心留人条件,到2020年底,确保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在设施建设、医师配备、设备配置等方面全面达标,实现全区有1所公立医院、各镇有1所卫生院和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

二、稳妥推进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工作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分别达到100%。除因参军、就学、务工、婚姻等原因在异地已经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当年缴费期结束后新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生儿及因服刑、死亡、失联等原因无法参保之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含脱贫不脱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下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达到100%。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参保缴费资助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5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资助,具体标准由区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情况、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以及个人承担能力等因素确定,不得超范围全额免除贫困人口缴费义务。

(五)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待遇政策。坚持公平普惠,全面落实覆盖城乡全体公民的基本医保待遇政策。按照现阶段发展实际,停止执行原省医改办、省卫计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报销比例的通知》中有关“对所有城乡居民住院患者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在2016年的基础上统一提高5个百分点”的规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继续享受“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所需资金统一由省级财政予以拨付”的政策。统一规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及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等政策,健全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有效控制基本医保待遇“悬崖效应”。要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规范慢特病门诊补助政策,合理确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慢特病门诊补助病种,统一门诊慢特病纳入医保待遇认定标准、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及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等政策。

(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规定享受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及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按现行基本医保政策报销后,落实国家规定的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并逐步取消封顶线规定。

(七)调整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加大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的力度和可及面。停止执行“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自负合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负合规费用年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通过医疗救助全部解决”的规定。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调整为,农村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年度救助限额内救助比例不低于70%。

(八)加大打击欺诈骗取医保资金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诱导参保人员小病大养、虚假住院等各种利用医保扶贫政策套取、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行为。

三、持续推进贫困人口患者分类救治工作

(九)持续做好大病救治工作。对罹患国家规定大病专项救治病种自愿就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按“四定两加强”规定措施实施救治。各级定点医院要制定专项救治病种具体的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完善日常监管机制,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各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要加大对定点医院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规范化。2020年,根据国家安排将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25个,全区贫困人口大病患者救治率保持在99%以上。

(十)加强慢病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和结核病(“四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重点做好监测管理、疾病诊疗、质量控制,提升防控成效,对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髋、膝)、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慢病患者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继续做好贫困人口“一人一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健康帮扶措施的精准性和科学性,着力加强帮扶措施的有效落实。依托国家和省、市、区各项培训项目,切实加大签约医生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签约服务质量、优化签约服务流程,通过贫困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推动各项服务工作和帮扶工作能够及时跟进到位。

(十一)全面落实妇幼健康项目。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2020年完成目标人群“两癌”免费检查任务。推进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巩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工作成效,继续实施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

(十二)加强地方病、传染病综合防治。深入实施地方病、传染病综合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做好艾滋病、结核病、包虫病、大骨节病防治工作,开展地方病现症病人分类救治。完善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实现疫苗接种全过程可追溯。进一步规范“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艾滋病筛查、治疗、母婴阻断措施,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咨询、初筛检测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组织实施机会性感染集中救治。按照《关于印发<藏区包虫病防治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卫地病发〔2018〕202号)要求,加强包虫病防治工作。在地方病流行地全面开展病情监测工作,在重点地方病病区因地制宜落实改水、换粮、退耕还林、搬迁等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四、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十三)推进区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支援医院、受援医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双方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明确、量化年度和中长期目标、任务内容、支援方式等。各支援医院要结合受援医院的实际需求派驻人员进行对口帮扶,重点向受援医院重点专科和急需薄弱学科倾斜,派驻人数不得少于规定人数。受援医院至少有5名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蹲点帮扶6个月以上,至少有1至3名专业技术人员派至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继续做好“组团式”健康扶贫工作。持续推进对口帮扶涉贫镇卫生院工作,推动落实薄弱学科、人才培养、卫生院改革发展等工作任务,快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十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各镇卫生院依托医院建成影像、心电、病理、检验和消毒供应中心等区域医学中心。2020年,力争实现5个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全覆盖。建成的区域医学中心与省、市级医院互联互通,推进区、镇、村一体化、专科联盟等医联体发展和同质化服务,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完善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检验及远程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横向、纵向之间的互通和共享,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先推进远程医学升级改造,年底前完成所有镇卫生院远程医学升级改造,远程医疗逐步覆盖全区所有涉贫镇卫生院,并向村卫生室延伸。

五、全面强化健康扶贫工作保障

(十五)强化攻坚责任落实。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脱贫攻坚管理体制,进一步压实各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定期通报各镇健康扶贫主要工作任务进展和目标实现情况,指导各镇及时改进工作,对在省、市、区健康扶贫重点工作排名中靠后的镇、村进行通报,视情形启动问责程序。

(十六)加强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开展健康扶贫领域作风治理,全面解决贯彻落实中央健康扶贫决策部署不力、牵头责任落实不到位、政策措施不精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实战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切实提升健康扶贫干部、健康专干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篇8

医疗卫生计生扶贫对象为:我县72个贫困村中4302户共12353人为重点扶贫对象。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卫生计生扶贫“五大行动”,实施“八免四补助”,切实减轻贫困人口治疗疾病经济负担,助推贫困人口恢复劳动力、脱贫增收,摆脱长期贫困。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状况,主要卫生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到20xx年,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居民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主要卫生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补足配齐人员;全面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和8‰以下;传染病发病率较20xx年降低5%。

到20xx年,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当地居民健康状况全面改善,主要卫生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县级医院100%达到综合能力建设标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00%达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人均期望寿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和5‰以下;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xx年降低10%,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保持无脊灰状态。

三、进度安排

20xx年,增加县级医院应开展服务项目数,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提升远程医疗服务水平,远程会诊量占院外会诊量达到30%以上;增加中、高级职称卫生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201x年增长8%;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加强产、儿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升基层产、儿科服务能力;传染病发病率较20xx年有下降。

20xx年,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等级,增加县级医院应开展服务项目数;提升远程医疗服务水平,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会诊量占院外会诊量达到40%以上;增加中、高级职称卫生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较20xx年增长8%;加强产、儿科建设,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力争控制在6‰以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传染病发病率较20xx年下降5%。

20xx年,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等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00%达标;增加县级医院应开展服务项目数,提升远程医疗服务水平,远程医疗服务会诊量占院外会诊量达到60%以上;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实现“一村一医”“一村一卫”全覆盖,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卫生室、有一个合格乡村医生。

四、重点工作

(一)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行动。〔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发改委、县委编办、县残联、相关乡镇政府〕

1.全面开展乡村卫生机构达标建设。统筹乡镇卫生院与乡镇计生指导站功能定位与机构整合,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支持,投入410万元完成38个村卫生室、1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到20xx年,乡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

2.稳步推进县级医院提标创等。加强临床薄弱专科、临床核心专科建设,夯实基础,打造国家、省、市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重点支持县域内发病率和近3年来县外转诊率排名前10位的疾病病种所在临床专科建设,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加强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积极引导卫生人才服务基层。完善医师晋升职称前服务基层规定,建立青年医师下基层的长效机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级、副高级职称前,须到下级医疗卫生机构支援6个月;晋升高级职称前,须到下级医疗卫生机构支援3个月。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制度,稳步提升受援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4.减轻医疗就诊费用负担。进一步降低住院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建立与现行医保制度有效衔接的大病保险制度。对重点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规定给予救助。推动基本医保与大病保险补偿及医疗救助的“一站式”服务和即时结算机制。到20xx年,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解决看不起病的问题。

(二)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卫生人才培植行动。〔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发改委、县委编办、相关乡镇政府〕

1.着力加快人才引进。按照核定岗位总量和专业技术岗位空缺情况,进一步落实公招考录优惠政策,通过放宽开考比例、在医学院校建立招聘绿色通道等方式,提高考录、考聘成效。用好、用足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招聘政策,增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用人、引人自主权。大力实施四川省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项目,力争到20xx年,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名。

2.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加强推进全科、专科规范化培训。到20xx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医学毕业生必须参加全科医生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加强岗位技术进修培训。每年组织全科医生开展规范化培训、组织县级医疗机构专科医生开展规范化培训至少各一次。并每年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力争到20xx年,实现全县县、乡医务人员轮训的全覆盖。

强化高技术人才培训。加强基层学术技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培训和重点团队(学科)建设。

3.着力加强基层人才建设。采取“县招乡用”“村医乡聘”“村医乡派”等方式,探索推进乡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管理模式,改革乡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培养、评选奖励政策。到20xx年,力争实现全县每千人口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

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重点实施面向村卫生室的3年制中、高职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免费医学生主要招收本土农村生源,培养具有中专学历的本土乡村医生,全面消除“一村一医”空白村。增加和调剂部分乡镇卫生院编制,或以备案管理方式,考核招聘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派驻到村卫生室服务,力争实现“一村一医”“一村一卫”全覆盖。

(三)大力实施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发改委、县民宗局、县扶贫移民局、相关乡镇政府〕

1.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对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进行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对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巩固全覆盖的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成果。

2.免费提供妇幼卫生健康服务。深入实施医改妇幼重大专项,为农村孕产妇实施住院分娩补助,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进一步加大妇幼卫生区域协作力度和对口支援力度,推动受援县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帮助受援县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开展助产技术等妇幼健康服务。继续实施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免费为11000名3564岁农村妇女实施“两癌”检查项目;免费开展孕前优生优育检查和叶酸发放工作,畅通孕产妇和危重婴儿急救绿色通道,有效提升妇幼儿童健康水平。

3.免费开展疾病监测与计划免疫。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监测实验室的监测能力和监测质量,及时发现、报告病例,加强病例的个案调查和疫情处理。争取省上每年以实物形式下发疫苗、注射器,冷链运转及免疫规划监测等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麻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等监测工作。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进一步提高接种率。

4.免费实施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

(1)加强艾滋病防治。积极争取中央、省级经费投入,完善实验室网络建设,优化调整哨点监测布局,加强疫情评估分析,做到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加强感染者随访管理,推动各地进一步将随访管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扩大干预覆盖面,开展以免费安全套推广为核心的经性传播综合干预措施。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建立宣传平台,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树立群众自我保护和防护意识。到20xx年底,存活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检测比例达到85%,抗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5%。

(2)加强结核病防治。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开展结核病防治发现、治疗和管理,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及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将肺结核病纳入门诊大病统筹范围。推动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积极开展以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为目的的健康促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开展消除麻风病运动,加大发现、治疗力度,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性服药、专业人员培训及麻风病院村能力建设,巩固基本消除麻风病成果。

(四)大力实施对口支援行动。〔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全覆盖实施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贫困县(区)医院和二甲医院对口支援贫困县(区)中心卫生院,稳步提升受援医疗机构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制度,加强对援助人员的管理,适时调整援助专业,重点支持受援单位紧缺专业科目、重点专科发展。到20xx年,使每个受援县(区)级医院新增3项临床新技术,中心卫生院新增2项临床新技术。坚持预防优先原则,加大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监督执法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力度,提升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防病控病水平。

(五)大力实施贫困地区生育秩序整治行动。〔牵头单位:县卫计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相关乡镇政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指导各级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考核。建立重点工作联系点指导制度,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强进村入户宣传,提高群众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和知识知晓率。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方便群众、服务上门,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联系贫困家庭制度,指导育龄群众选择落实适宜、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措施,努力减少非意愿妊娠。坚持依法行政,加大计划生育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特别是多孩生育,对违法生育对象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其执行政策、服务群众的能力。

持续深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以村(居)民小组长、住宅小区业主委员、协管员为主体的组织网格,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的工作格局。通过“办事采集”“服务采集”“共享采集”等信息采集方法,及时采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在流入人口集中地搭建流动人口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拓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覆盖面,保障其合法权益。推动各部门信息系统整合,逐步实现信息共享,为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覆盖流动人口提供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以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地协助管理的联动机制。强化流动人口信息交互、异地查询和跟踪管理。继续做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和流出地监测调查,做好数据分析和开发研究,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加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待和扶持力度,做好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经济扶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关怀等工作,优先扶持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奖励扶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五、责任落实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坚持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卫生计生部门抓落实的卫生扶贫工作制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县卫计局成立卫生计生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卫生扶贫专项方案的制定和相关实施、监管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应的工作。要把该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目标、责任、任务和进度,统筹实施卫生扶贫。基层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具体承担卫生扶贫攻坚的各项任务,要明确牵头人和责任人,逐项抓好卫生扶贫工作的落实。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篇9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抓好脱贫攻坚作为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的政治检验,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积极履行主体责任,集中全社会力量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2019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初的**万人减少到**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下降到**%,下降了**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由2014年初的**人减少到**人,残疾人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现结合工作实际,将我市残疾人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位推动强化保障

(一)层层压实责任。坚持贯彻“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镇)推进和实施”的扶贫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同时,还坚持下沉一级“压责任”,推行“三个一”制度,即每个贫困村一位县(区)领导、一个联系责任部门、一个帮扶工作组,实行结对帮扶。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服务体系,根据贫困残疾人发展意愿,精准制订脱贫计划,做到贫困残疾人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二)强化扶贫队伍。连续**年开展“四进四联四帮”活动,向全市**个行政村,派出**支“连心”小分队,共**人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第一书记**人,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全覆盖。其中,市本级**个市直单位共选派干部297名,组建了**支“四进四联四帮”活动“连心”小分队。市、县、乡三级安排**万多名干部结对帮扶全市所有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实现了干部结对帮扶残疾人贫困户全覆盖。

(三)强化政策保障。整合多方面扶持帮助残疾人的政策,解决残疾人基本保障问题,全面提高残疾人的综合保障水平,以政策强化基本保障。通过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康复、危房改造等政策,确保应补尽补、应享尽享。以政策驱动创业就业。认真落实相关扶持、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调动各方面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促进残疾人多形式、多渠道就业。以政策落实困难救助,通过制度化落实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返贫保险、重度残疾人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残疾人特殊困难、意外救助等问题。

二、聚焦重点难点,着力补齐突出短板

(一)严格落实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方面,全面摸清农村残疾贫困人口饮水困难、饮水不安全的情况底数。根据《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全面逐村逐户筛查建档立卡残疾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状况,并建立了安全饮水台账。教育扶贫方面,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扶贫资助学校校长、乡镇属地双负责制,持续深化残疾人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全覆盖,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保障残疾人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2016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各类资助资金**亿元。健康扶贫方面,坚持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和医疗保障高效、适度要求,调整完善政策,降低过高的报销比例,明确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适度目标。严格实行农村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措施,切实方便残疾人患者住院看病就医。住房安全方面,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农村住房进行了全面的摸排,并确定了危险等级,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已分年度安排危房改造计划或实施“交钥匙工程”,截至目前,所有残疾人贫困户都住上了安全房。

(二)“两业”扶贫助推残疾人脱贫攻坚。增加困难残疾人家庭收入,是残疾人扶贫的关键举措。产业扶贫方面,我市立足实际,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程度、特长以及从业创业需求,筛选适宜、稳定、可靠的帮扶项目,努力让更多的残疾人家庭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如全面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落实建设光伏扶贫项目惠及残疾人家庭。此外,还选择推广了电商、养殖、手工编织等一批适宜残疾人从事的扶贫项目,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就业扶贫方面,通过“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企业带动”,整合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组织、公益性岗位等各类资源,为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残疾人多渠道转移就业。每年结合“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人才夜市、送岗下乡,广泛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招聘活动280余场次,累计提供1万余个就业岗位,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搭建劳务供需平台,拓宽贫困残疾人就业渠道。大力开发保洁保绿、山林防护等社会服务类扶贫公益性岗位,帮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托底保障就业。

(三)建立残疾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印发了《关于印发<脱贫成果回查监测机制(试行)>等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机制的通知》,明确了脱贫成果回查监测机制、产业增收机制、就业稳岗机制等9大机制,以长效机制为抓手,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严格落实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要求。**县摘帽后,在全省率先实施了脱贫质量预警监测机制,根据残疾人脱贫户现有产业、就业、家庭收支及致贫主因等情况,以及结对帮扶干部日常帮扶了解情况,划定三类预警级别,根据残疾人贫困户收入情况,分别启动红、黄、绿三色预警。根据三类预警情况再分别落实巩固帮扶措施,实行精准对接帮扶。2019年8月,我市在**县做法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提升,将非贫困户中收入较低易致贫的残疾人边缘户和收入较低易返贫的残疾人脱贫户纳入监测范围,印发了《关于建立致贫返贫预警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各县(区)推广这一做法。**县摘帽后,在全国率先推行“精准防贫保险”,进一步增强防贫对象的抗风险能力。一是扩大承保对象范围。将保险对象范围扩大到残疾人已脱贫户和非贫困户中的残疾人边缘户,与**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10%)签订了防贫保险协议书,为残疾人提供事先预防和事后救助保障措施,并代缴保险费60元/人/年。二是明确防贫保险责任。保险期内,精准脱贫防贫对象因疾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产生自负损失或因就学增加教育资金导致支出过大,有致贫或返贫风险的,承保公司按协议约定给予精准脱贫防贫保险金扶助。三是增加风险保障金额。因病、因交通事故的防贫医疗保险金,每户年累计给付限额为**万元;因学的防贫教育保险金,每户年累计给付限额**万元;因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的防贫财产保险金,每户年累计给付限额**万元。防贫险开展以来,已对**户存在返贫或致贫的风险户进行了理赔,共计**万元。目前,防贫保险已在我市全面推广落实,全市购买规模人数达**万人,保费总额达**万元,有效构筑致贫返贫安全屏障。

三、强化创新驱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一)开展脱贫攻坚“十大清零”行动。为夯实脱贫基础、提升脱贫质量,我市创新工作方法,变“挂牌督战”为“层层实战”,在全市开展了滞销积压扶贫农产品销售清零、教育扶贫问题清零、健康扶贫问题清零、住房安全问题清零、饮水安全问题清零、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清零、产业扶贫问题清零、就业扶贫问题清零、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清零、绝对贫困问题清零等为内容的“十大清零”行动。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检视问题、成效考核指出问题,列出了十大清零问题表象,明确清零时限和责任单位,要求逐户逐人过筛排查,认真查找漏洞缺项,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进一步补短板强基础、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经乡镇自查整改、县区核查整改和市级督战验收,全市“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已全部解决。

乡镇健康扶贫工作总结篇10

年初,卫计工作着眼全年,立足抓早、抓实,在县卫计委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2018年度“进位争先”工作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小结如下:

一、统计年度基本数据(截止2月底):

全镇总人口*人,育龄妇女*人,已婚育妇*人,其中:无*人,一孩*人(一女*人),二孩*人(二女*人)-,多孩*人。全镇孕检对象*人,流出人口*人,其中孕检对象*人。

1、出生情况:全镇统计年度共出生*人:一孩*人(男*人,女*人);二孩*人(男*人,女*人);政策内多孩*人(女*人)。出生总性别比*,其中一孩性别比*二多孩性别比*。出生早孕发现率为*,政策内二多孩出生早孕发现率为*。

2、在孕情况:全镇目前在孕*人,一孩*人,二多孩*人(其中大月份上报*人)。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例会制度,强化业务培训。

继续坚持每月1日为村级计生例会,2日镇计生例会。要求村书记、专干,驻村干部、镇计生联系人,医院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各村负责人汇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当场调度,寻求对策,力争短期内整改到位。例会上都要结合当前工作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镇、村干部理论水平。

2.强化信息采集,打牢工作基础。

为了确保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准确率,始终坚持清理工作常态化,每季度由卫计办组织开展一次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比对、纠错、更正、完善工作。实行分类指导,加强重点村监管力度,促均衡发展。

3.落实惠民政策,开展计生奖扶工作。

1月2日,该镇组织召开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培训会。要求镇、村干部结合计生年画发放,进组入户开展计生奖扶政策宣讲,努力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严格按照“个人申报、村级评议、镇级初审、县级复核”的规范程序开展了计生奖扶工作。截止目前,该镇2018年度新增奖扶对象*人,扩面对象*人,特扶对象*人;通过年审,因死亡、情形变更等原因退出奖扶*人。

4.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

春节期间大量人口返乡,也是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黄金期”。2月8日,该镇卫计办牵头,妇联、卫生院、文化站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流动人口“把健康带回家”宣传服务活动。设立咨询台,发放《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和健康教育》、《健康素养66条》;调查回访问卷*余份;健康包*只;指导育龄妇女向家庭成员传播健康知识,做健康生活的传播者、实践者。

3月12—18日,随着农民工返城,该镇抽调镇、村干部,医护人员组成小分队奔赴上海、江苏等地开展了“送服务上门”活动。为*余名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活动,发放政策明白纸*余份,此举深受群众点赞。这两次活动的相继开展,为全年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开展计划生育服务项目绩效自评工作。

3月中旬,该镇为推进计划生育服务项目有效落实,切实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促进卫计事业健康发展,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基层走访、组织座谈等方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2018年计划生育服务项目绩效自评工作。

6.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该镇始终把健康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求结对帮扶干部积极宣传“351”、“180”、“210”等扶贫政策;镇卫生院组织好贫困户签约医生服务,定期走访查看、严格履约,认真听取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质性问题与困难。截止目前,全镇贫困人口*人均已建立电子档案,建档率*,家庭医生免费签约*人,签约率*。同时为*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免费体检;*名贫困妇女进行了“两癌”免费筛查,发现1例疑似病例,为早诊早治赢得了宝贵时间,为贫困家庭增添了一份健康保障。

7.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

开展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孕情全程跟踪服务管理工作,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积极为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健康生殖服务。对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由镇、村安排专人、专车负责接送,全年任务*对,已经完成*对。在经常性工作中,定期组织人员上门开展随访服务,为全面二孩保驾护航,不断拓宽服务的范围与内容,以此提升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