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模式的来源十篇经济模式的来源十篇

经济模式的来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24

经济模式的来源篇1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共享经济;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36

1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2014年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主要指出了我国经济步入由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经济结构转向关注第三产业,经济驱动因素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长期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新常态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将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总量水平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资源出口和低端制造业、工业的发展,粗犷的生产方式没有实现资源的全面利用,由此也形成了大量的闲置的被忽视的资源。基于这些闲置资源的稀缺性的价值,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

2共享经济的发展和作用途径

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把个人闲置的经济资源重新投入经济活动,发挥闲置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闲置资源的开发在不增加新的资源消耗的前提下,实现了供给能力的增加,创造了更大的经济价值。同时通过共享的方式,转移闲置资源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共享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水平并降低实际产生的交易成本。而互联网渠道为共享经济带来了更宽口径的参与方式,通过创造新的消费方式,共享经济培育了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新常态下,共享经济优化了经济结构中的所有制、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结构,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经济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所实现的平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低成本的经济资源利用和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为新常态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创新驱动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实施途径。

3共享经济带来的产业创新模式

经济的本质是对具有稀缺性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和分配。共享经济实现通过分享闲置资源的使用权,释放更强的经济活力。整体来说,共享经济主要通过开发、融合、节约和再造的方式分配闲置资源的稀缺性,为经济新常态带来了创新的产业模式。

通过分享的方式,共享经济提供了平台服务的模式。在共享平台上,闲置资源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实现了供需信息的共享,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交易,发挥出共享经济的规模效益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共享经济整合了线下闲置资源的经济价值,通过互联网渠道以产业融合的方式给更多的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共享经济的重要形式,互联网金融对线下闲散资金的整合,增强了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能力,并发挥互联网的连接功能实现不同产业间的融合式发展。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不仅帮助传统产业向互联网运营方式进行转移,还为不同行业间的协调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产业机遇,是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以二手交易、闲置物品出租等形式为主的共享经济模式,提高了传统行业的资源利用水平,同时也扩大了相应产业的用户群体和市场规模。从闲置资源的功能特点和用户需求出发,共享经济还培植了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和服务体验,为新常态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创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的转型中,共享经济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包容性、开放性和绿色性实现经济结构改革的过渡和创新驱动模式的应用。共享经济对产业融合模式的探索,新兴业态的培育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共享经济最大限度挖掘了市场中新的消费需求和资源的新的利用方式,带来了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融合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汤天波,吴晓隽.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J].科学发展,2015,(12):78-84.

[2]益言.共享经济发展简介[J].金融会计,2015,(12):39-43.

[3]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32-36.

经济模式的来源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评述;反思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2-0154-05

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相对较低,但其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县域经济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并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县域地区在不断推进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发展过程和路径。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对于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区的条件各不一样,因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根据县域自身的发展阶段、区域环境、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等条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根据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可以从不同维度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当前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从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的组织方式、县域发展的特色内容等维度展开。

一、以主导产业划分的发展模式

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依据,可将县域经济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服务业)驱动型。

(一)农业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农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其主要特点在于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农业主导型模式强调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规模经营、专业经营”的策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挥农业较强的前向产业关联效应,以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农业县的资源优势,在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系列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建立起充分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的平台,通过农产品加工增值,形成当地的主导产业(牛若峰,2006)。农业产业化生产具备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特征。农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各不一样,比较典型的有北京郊县的都市现代农业模式、江苏的政府引导扶持模式、安徽的发展农民自主经营的模式、山东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模式、河南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的农业发展模式、甘肃支持支柱产业带动模式等农业发展模式(赵伟,2007)。

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县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镇,因此,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应该得到巩固和加强。同时,应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二)工业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是指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比重都占主导地位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从2005年的47%上升到2010年的52%,涌现出了许多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有些县域的工业产值已经在经济总产值中占据绝对优势,形成了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赵伟(2007)将工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分为大城市依托型工业化、内生型工业化和开放型工业化三种类型。其中,大城市依托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发挥距离大城市较近的区位优势实现工业聚集;内生型工业化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其中苏南模式通过大力发展乡村集体工业而使县域经济全面发展,而温州模式是自下而上,依靠区域内个体、私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开放型工业化以珠三角、闽南地区的沿海开放县为代表,主要特点是依托三资企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全面进步。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黄群慧,2012)。但是,我国县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还较低,发展的空间很大,未来工业化的趋势将是向东部沿海区域中的较不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快速推进。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工业,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县域经济的落后地位。当前,许多县提出“工业立县”和“工业强县”等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强调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第三产业驱动型的发展模式

第三产业驱动型县域经济是指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三大产业全面进步的模式。第三产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突出服务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强调以服务业为先导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工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服务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经济奇迹,如专业批发市场型、旅游兴县、商贸强县、仓储物流等服务驱动型的模式都被实践证明为可行的发展道路。批发市场带动模式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形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典型代表有浙江义乌、河北辛集和山东寿光等。对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县域,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可以开发旅游资源模式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针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占三大产业结构比重较高的现象,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过于滞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金碚(2012)认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经济发展中是循序渐进的。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工业技术快速提升,科技成果和制造业的结合将推动产业分工深化,产业链的分解和产业间融合将拓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上的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将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

(一)集体经济主导型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渐降低,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集体经济在一些地方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集体经济主导型的县域经济注重发挥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村等是集体经济的代表,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一模式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许兴亚等(2008)认为,河南省的巩义市竹林镇、新乡县刘庄村和临颍县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成功典范。上述地区成功的事实表明,在我国现阶段,集体经济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民营经济主导型

民营经济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民营经济占重要地位,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发展模式。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助推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缓解城乡就业压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阎中洋,2004)。

民营经济主导型的代表有“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是在推进私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企业专注于各自核心能力的培养,大量的企业聚集群加上合理的分工协作,产生了诸多协同优势,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温州模式”的精髓是温州人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务实品格、变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其实质是一条通过自发的市场取向改革,改变自身贫穷落后命运,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陆立军,2004)。“苏南模式”也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包括江苏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等。另外,浙江的宁波、义乌等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中都比较有代表性。

(三)政企合作产业园区带动型

产业园区是很多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应充分发挥产业园区所在县域的生产加工能力、产业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集聚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借助中介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等力量,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政企合作型的发展模式是以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由企业通过现代公司化运作来进行园区开发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发展模式。河北固安工业园区是政企合作型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2002年,为了打破打造高端产业平台需要的大量资金匮乏的瓶颈,河北省固安县引入园区投资运营企业华夏幸福基业公司,采用“管委会公司”的政企合作模式运营建设固安工业园区,解决了制约开发区建设发展资金的问题,实现了固安经济社会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发展。固安工业区是河北省首个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园区,固安工业区成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体制创新激发出加快发展的强大活力。目前固安工业区已经形成了集群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招商体系,以大项目为招商重点,以发展产业集群为目标,以产业龙头为核心,实施产业链招商,以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集聚,进而形成配套相对完备的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产业集群引领模式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特定区域内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产业集群形成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已经从城市经济引入到县域经济中。在县域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产业集群已经成长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产业集群是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企业之间的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张辉,2003)。产业集群引领模式有三个主要特点:即单个企业规模较小、企业集群形成规模、集群内有着明确的分工合作。产业集群内的小企业间为了开拓共同市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不仅促进了企业间有序的竞争,而且激活了创新的动力,专业化分工也使各企业专精于某项技术,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目前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有福建晋江鞋业产业集群、浙江玉环水暖阀门产业集群、江苏扬州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湖南长沙高端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等,浙江省慈溪小家电、义乌小商品、桐乡毛衫等也是产业集群中较为成功的典范。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内容

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内容,可以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资源禀赋型、劳务经济型、外向经济主导型和承接产业转移等发展模式。

(一)资源禀赋型发展模式

资源禀赋驱动型模式是指通过开发本地优势资源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包括生物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科学发展县域经济要求依托资源优势集约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出有特色、有优势的地方工业体系。

典型的资源禀赋驱动型县域经济是自然资源导向型县域,其特点是资源蕴藏量极其丰富,以矿产资源开发为龙头的晋城模式可谓典型代表,河北的灵寿县、广西的南丹县等也都具有一定代表性(王平等,2006)。山西、内蒙等省区作为我国主要的煤炭能源产地,其多数县(市)都可归入资源型县域发展模式的行列。

(二)劳务经济型发展模式

劳务经济驱动型模式是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劳务服务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我国内地县域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存在着大量待业人员,积极开展涉外劳务输出,在增加劳动者收入、加快内地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发展涉外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使涉外劳务人员自身获得收入,又可使涉外人员增长见识、更新观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充足而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也是发展本地经济的一种选择。

重庆市垫江县是发展劳务经济的代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垫江县的劳务外包通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企业外包业务,开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的全新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廖元和,2011)。

劳务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时,劳动力因素的作用就越重要。一般来说,当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结构不断优化时,产业升级就越容易实现。我国县域地区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占全国比重偏低,而低学历人口占全国的偏高。如表所示,2010年,我国乡村与镇拥有的大学本科学历人数合计占全国本科学历人口的比重仅为22.77%(见上表)。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县域人口素质普遍偏低,不利于发展高层次和高附加值的劳务经济和实现宏观产业升级。

(三)外向经济主导型发展模式

外向带动模式主要是依托“三资”企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与合作,发挥本县经济的比较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向型的县域工业经济较多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工业产值中外销产值比重较大,外资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都比较高。这一模式的代表有江苏的昆山模式、广东的顺德模式和福建的晋江模式。

江苏昆山的经济发展属于外向带动型模式,注重发挥外资的带动作用和外贸的溢出效应,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民营赶超和服务业跨越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外促内、以内引外、内外并举,外资民资融合发展的局面(储东涛,2010)。吕立才(2010)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利用外资在资本形成、对外贸易、创造就业、增加税收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正经历深刻调整。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一些产业竞争优势的逐渐消失。相比之下,广大中西部的县域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等优势逐渐凸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对接的整体水平,完善产业服务配套体系,营造良好的产业对接环境。目前,国家已经批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等地区为部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地区都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四、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我国县域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要考虑宏观经济背景、本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人力资本等诸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我国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在未来发展中,要顺应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后发赶超,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努力。

(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中实现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有了快速的发展,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和城镇化基本实现阶段。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最显著的空间发展趋势将是向东部沿海区域中的较不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等县域经济腹地快速推进。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我国县域地区必将成为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看,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互为依存、共同促进的,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县域地区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避免走传统工业化的弯路,顺应当前我国工业向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的趋势(金碚,2012),高起点规划,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县域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与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我国各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县域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要充分结合本地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突出优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选择能够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资源和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避免低端重复,形成核心竞争力。依据自身的区位、自然和资源条件,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县域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同时,也要注重均衡全面发展,形成合理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过度依赖某种资源,可能造成县域经济的单一化,进而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并在区域分工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陷入“资源诅咒”,如山西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而不如一些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三)合理发挥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政府行为对经济结构有重要影响,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市场秩序的规范、产业结构优化、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扶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等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县域政府可以依靠自身的优势,引导经济发展,整合分散的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倾向于用行政力量直接干预甚至参与市场。我国很多县域地区的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特别依赖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依赖各种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这就弱化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导致区域间竞争异化为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之间的竞争,产生了很多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现象。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纠正市场失灵,不缺位、不错位,同等对待市场经济各种参与主体,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

经济模式的来源篇3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自主创新集约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产出的增长主要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增长方式。由于不依赖技术进步,表现在投入产出比上的效益指标没有明显的提高;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的增长方式,表现为投入产出指标的不断提高。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不断缓解和克服经济增长的劲瓶。

1.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1.1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基础,考察一个国家在长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稳定均衡增长所需条件的理论。它于1936-1956年间逐步完善,它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哈罗德―多马模型告诉人们:社会资本(存量),劳动量与该社会的总产量(或实际国民收入)间,存在着函数比例关系,即资本与劳动相结合,就能推动经济增长。

1.2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战后的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增长模式。其中以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最有代表性,他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和劳动力不可替代及不存在在技术进步的假设,试图说明:(1)总产出对于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资本投资对增长的贡献会逐步下降,直到停止;(2)经济增长饱和之后,增长的唯一来源必然是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却是不可控的外生变量;(3)在各种要素不变的条件下,穷国的经济增长快于富国。

1.3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除上述主要经济理论之外,还有丹尼森、库兹涅茨等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最优增长理论。丹尼森强调了管理知识的重要性,而库兹涅茨强调经济结构的巨大影响,而他们经济增长理论的共同基础还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或是GDp。

2.辽宁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弊端

2.1忽视能源与自然资源的损耗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损耗。辽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植物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动物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由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经济增长模式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而在这一过程中却不考虑自然资源的“库存”状况以及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损耗,仅计算来源于资本、劳动、原材料共同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却未曾想到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是无法计算的。

2.2丰富人力资源的闲置,以及缺乏福利保证机制

辽宁省人口在各省、市、自治区中居12位,属人口大省。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力资源成为地球上最富余的资源特别是低端人力资源,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最需要的是资本、原材料和人力资源。这就带来了地球上最大的浪费――人力资源浪费,并可能引致严重的失业、犯罪、社会动荡、骚乱、甚至是暴力革命。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投资最终要通过人群的消费获取利润,人群的消费大部分来源于劳动者的工资,由此形成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巨大矛盾―产品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即许多产品供过于求。

2.3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辽宁省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热资源充足适合动植物生长,拥有很多稀有的野生动植物,且辽宁位于渤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等,但由于人类对其的破坏,致使很多物种已经灭绝而剩下的稀少物种也濒于灭绝的危险。自然环境的破坏不仅不适于动植物生存,且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建设经济强国和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一)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

(三)集约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大力发展集群经济;3.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和品牌经济。

(四)改革体制机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经济模式的来源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内容研究

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再次说明,详细地阐述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管理过程等。只有全面地掌握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涵以及相应的外延内容,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有效地为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建议。

1.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这一概念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以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代表,直到1990年,英国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在其著作《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第一次只用“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循环经济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引进了这一经济概念,同时给予了我国的相关定义。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2.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容研究

2.1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明确了其发展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从提出的背景来分析,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和国外的并不一样。在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提出的主要背景有两个,第一个是由于我国物资匮乏,物资发展陷入了瓶颈;第二个是由于我国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在这两个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让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进一步符合我国的特色国情,将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归纳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当中去。第一,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不应该也不能完全抄袭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避免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迈向极端;其次,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应该同我国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分阶段地进行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的发展阶段应用科学对应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循环衍生、资源节约以及轻负荷经济发展,是我国处理并且解决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2.2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体制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构建相关法律以及法规。循环经济管理过程中,法律支持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大有帮助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日本就做了极好的示范。日本从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3个层面制定了循环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全方位系统地对循环经济管理进行监督,通过相应的监督工作对循环经济模式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提升。

2.3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需充分发挥我国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让循环经济管理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市场,以市场为驱动才能有效地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建立符合经济市场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让市场中经济体自觉地循环起来。对于企业来讲,成本以及利润是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发展的过程中格外需要国家相应政策的扶持。不断强化经济刺激,强化政策性鼓励措施,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模式之一。

2.4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要针对创新技术加大力度,对静脉行业给予足够的关注任何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循环经济管理也不例外。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就是经济技术的创新。我国必须在创新技术这方面进行发展,让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及产业,通过我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优势,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最佳创新技术。

2.5循环经济对以一重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中国一重作为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其上下游关联企业也属于这类企业,因此,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和标杆企业,一重不仅在探索企业自身的精益化、可循环管理模式,也引导上下游企业走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工业,在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推广的大趋势下,重工业面临的并不是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如何适应这一模式并不断发展。因此,相比较其他行业,重工业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企业自身的节约化,精益化的管理;二是清洁能源在整个产业链的引入,如风电、核电的推广与发展,垃圾焚烧产业的创新与探索;三是对整个产业链集中高效地管理和安全可靠地运行。如,偏远分散的大面积风场获得的能源如何高效并网,核电设备对民生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制造运行规范。这都不是单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层面能独立完成的,只有整个重工业经济产业链整体联动,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在“古老”的重工业得以推广,使其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明远.“循环经济”概念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6):13-18.

经济模式的来源篇5

关键词: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人力资源外包

一、引言

全球化3.0时代的到来,世界变成“迷你型”的了,人们通过一台小小的手提电脑就可以掌控整个世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都为共享经济创造了条件,移动互联网的媒介效应使得人们可以凭借不同的方式付出、获益、公平的共享社会资源以及获取经济红利。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2.71万家。但是,这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度、开放度和共享度是不一样的,移动互联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还不足以打破跨区域跨行业线下业务。因此,运用共享经济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第三方平台把个人端需求与企业端的服务商聚集起来,用B2B2C的模式来撮合双方的合作,构建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人力资源外包增值模式,帮助国内的传统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向高性价比、高可获得性,高服务标准以及高服务体验的新模式转变,完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升级转型。

二、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

所谓共享经济,也被称为点对点经济(peertopeereconomy),是实现闲置资源共享的一种经济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分享平台来满足用户需求。共享经济模式中有三个主体:提供闲置资源的资源提供者、对该闲置资源有需求的资源消费者,以及实现资源提供者与资源消费者对接的共享平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应用,使得这三个主体之间的需求―对接―供给关系可以实现在动态网络形态下的即时对接,创造了共享经济下的新的生态模式。

共享经济已经在租车、p2p网络借贷、住宿等多个行业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从共享经济的龙头企业Uber和airbnb两家公司的盈利模式可以发现,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核心基础是“闲置+价值+回报”,即产品和服务供给方拥有闲置资源或碎片化时间,其可以在特定时间内让渡资源的使用权或者提供服务,需求方通过租、借等共享方式使用物品,为需求方创造价值的同时给供给方带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回报。适应规模化供给的B2C模式、对产品和服务需求个性化和场景化的C2C模式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组织形式。共享经济平台建立了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连接,其不直接拥有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因而共享经济平台运营固定资产投入少,成本低。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共享高价值的固定资产的产品服务系统。2008年以来,出现了很多网络平台把人们的汽车、卧室、办公室空间等闲置资产提供给其他社会成员来获取收益,参与成员可通过付费获取暂时使用权来共享公司或者私人拥有的多余产品,典型代表有Uber、Zipcar和airbnb。例如,Uber公司把线下闲置的车辆资源聚合到平台上,并对其进行差异化定位――UberSUV高端、UberX、UberBlack中端、Ubertaxi低端,同时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出租车以外的其他通勤服务,如摩托车、快递等。在价格方面,Uber公司设计了高峰定价技术,根据不同的时段定制了不同的价格水平。

二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商品再分配。基于互联网的社区租借、二手交易市场为其主要代表。社区租借模式以为代表,建立了社区沟通交流平台,采取免费的交易模式即以借代租,通过与邻里共享物品来节省资金和资源。eBay是二手交易平台的典型代表,90年代“快时尚”模式的流行催生了很多此类物品交换网站,交换模式有买卖、赠送以及多人交易等。

三是共享技术、时间、劳务等无形资产的协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相互分享相投的兴趣爱好,涉及园艺、劳务、家政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以时间银行为例,它最早起源于1980年,目前全球有26个国家设立了时间银行。参与者通过提供例如临时保姆、绘画的服务来赚取“时间币”,“时间币”可以用来购买其他的服务。

综观前述,不难得出共享经济既有的商业模式:首先,将线下闲置资源聚合到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本身并没有拥有这些资源;其次,共享经济平台以这些闲置资源为基础,为需求端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最后,共享经济平台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实现供需两端完美的对接。

三、共享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

人力资源外包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快速发展的,指的是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核心部分委托给人才服务专业机构,属于一种高层次的人事服务。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的市场基础和环境并不成熟。一方面,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必要性和有效性的认识不足,难以作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正确决策;另一方面,提供专业化的外包服务机构的规范经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内容是以基础为主,较为单一,导致企业外包商信誉问题甚是担忧。共享经济的兴起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其不仅使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的商业模式变革带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建立一个第三方平台,利用B2B2C的模式完成国内的传统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升级转型

B2B2C(BusinesstoBusinesstoCustomer)是电子商务的模式之一,指的是企业―企业―消费者模式,第一个B代指生产商,即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供应商;第二个B代指电子商务网站即网络销售商,其可以为买方与卖方提供各种附加服务,是双方联系的平台;C代指的是客户也就是普通的消费者。B2B2C最大的特点就是“复合”,它是将B2B,B2C,C2C三种模式进行了整合。借助B2B2C的模式,运用共享经济的理念建立一个第三方平台把个人端需求与企业端的服务商聚集起来,以此完成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业务升级转型的典型代表就是用友薪福社。它打造了人力资源及社保领域的天猫商城,最核心的三大产品是:服务商城、SaaS平台和查社保,其中查社保提供的是免费服务。

过去的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就是一个企业级服务市场,即一个B2B的市场。在全国的不同城市、不同行业有大约26000多家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中型企业。但是,近几年产生了大量的小微企业,大中城市的自由职业者群体迅速扩张,人力资源市场特别是社保这一个细分市场的新增需求呈现了散户化、碎片化、面向个人端即B2C的特点。同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中国的人力资源领域中社保这个细分领域还存在着各个地方的标准都不统一,线上化程度不高的特殊的市场背景。因此,上线之初的用友薪福社便将社保这一细分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通过建设薪福平台,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打通企业HR、企业员工、个人以及社保服务商之间的业务流,用B2B2C的模式来撮合双方的合作、整合供需两端各类资源,有效提升了社保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了企业HR的满意度,进一步赢得了合作伙伴和需求方的认同。薪福社的母公司用友集团给国内非常多的用人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企业提供eRp软件服务,是中国市场顶级的人力资源eRp软件服务商之一,也因此成为了这个第三方服务平台最有竞争力的搭建方。目前有来自8个城市的40多家一线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与用友薪福社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用友薪福社以用友集团强大的技术背景为依托,运用共享经济的理念,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打造,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供需双方提供以薪酬、福利、社保三者为核心的企业级SaaS服务平台,这充分体现了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共享精神。

由此可以发现,共享经济促使人力资源服务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的以线下为主的业务信息流转服务模式,而向高性价比、高可获得性、高服务标准和高服务体验的新模式转变,这种人力资源外包模式的转变会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人力资源外包增值模式,将作为人力资源外包公司服务模式创新的基础

精准信息的对接模式,即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的深入挖掘与分析,以人力资源外包模块之一招聘为例。在传统的招聘网站上,企业的信息都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个人信息大多是应聘候选者自己编辑上传的,这些信息都不够客观。现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站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来自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评价,或者利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从社交网站上查询并深入挖掘应聘者的信息,以此作为寻求信息对等和雇主与雇员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可以借鉴的模式主要有Simplyhired和Glassdoor,这两家人力资源外包公司都向用户提供工龄、企业评价、薪水报告、招聘启事等信息。Simplyhired把薪酬研究网站、谷歌地图、社交网络社区Linkedin等机构提供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利用社交网络的便利性提供用户查看一些特色内容,例如查看某公司内部“有没有自己认识的人”,某公司关于职工婚姻状况的是否存在“潜规定”等。Glassdoor的核心产品是提供公司内部情况、薪酬和工作环境之类的信息,与Facebook整合之后,它还可以告诉用户应该与一家公司的哪些人结识,这是因为有98%的Glassdoor用户绑定了Facebook账号。

招聘过程的根本诉求就是解决企业职位和应聘候选人之间的人岗匹配问题,而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精准人才测评模式成为可能,即采集候选人与职位数据,通过考察数千个数据点,给应聘者和空缺职位的匹配度进行评分,真正地做到人和岗位的匹配。可借鉴的模式主要有Bright和path.to。Bright主要提供的是针对求职者和空缺职位的匹配度评分的服务功能,从而帮助企业缩短应聘时间,提高应聘效度。path.to的商业模式就是算法,它通过独特的算法完美匹配雇主与员工,这一点和Bright是相似的。企业在path.to上信息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但是通过该网站搜索信息则是免费的。除此之外,path.to网站的用户需要输入个人的工作经历,或者从社交网络社区Linkedin导入自己的工作经历,并且还要回答一些关于他们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工作的问题。

对于很多渴望在新时代背景下成功的企业来说,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人力资源外包增值模式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企业会逐渐把常规性或者不增值的事务外包给那些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能够提供独特价值和服务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以达到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的目的。

结束语

共享经济本身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正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当中,其为整个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仍有可能爆发某些潜在的问题。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一是关于资源提供者的进入和监管的问题;二是关于资源提供者的应急能力的问题。例如,纽约监管机构开始对airbnb涉嫌非法经营酒店、偷税等问题进行调查;Uber如何打造值得顾客信赖的资源共享平台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此,本文仅限于对当前共享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的一些探讨,在共享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对更多的案例进行研究,以期对共享经济趋势下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熙,李朋波,梁晗.共享经济与新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airbnb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06)

[2]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

[3]吴娜娜,郑力,甄磊.B2B2C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0(32)

经济模式的来源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资源与环境案例分析

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或县级市行政区划里的综合经济。截止到2006年,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0个(港澳特区及台湾省除外);2006年,我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24%;全国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达8.8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8.10%。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在县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生态环境保护日益严峻的新形势下,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于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涌现了很多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着重探讨的是单一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环境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涉及较少。本文将基于资源与环境平衡的视角,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几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点,为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1.模式介绍

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开采本县域内丰富的资源如矿产、森林、牧场等来带动与该矿产资源相关的行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拉动全县经济的发展。例如河北省灵寿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陕西省定边县等均属于该种发展模式。

2.案例分析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是陕西省有名的矿产资源大县。该县面积为692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1.5万。该县拥有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等二十多种,据测算,该县境内油区储藏面积780平方公里,储量近1亿吨,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三块油田总储量2500万吨。其天然气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属世界级气田,已探明储量2300亿立方米,且气层连通性好、压力稳定。2007年该县实现生产总值65.85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4亿元,增长14.9%;第二产业增加值52.22亿元,增长22.6%;第三产业增加值7.49亿元,同比增长15.8%;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9.3%、79.3%和11.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6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360元。数据显示,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资源的产出,资源产出为其带来了丰厚的财政收入,但对其农民收入增长作用不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富财政不富民”的现象。

3.劣势分析

(1)替代产业缺乏,经济发展滞缓。资源型经济的不断扩张,在不断消耗有限资源的同时,直接挤压了现代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的生存空间。资源型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特性是生产环节较少、产业分工相对简单、技术要求偏低、生产周期较短。因此,在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的地区,资源产业很容易受到社会游离资金的青睐。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因资金长期大量流向资源型产业,而错过了黄金发展时期。甚至有一些产业,在实现一定原始积累后,也跟风趋“热”去发展资源产业。可以预见,这种情况如不尽早改变,随着资源消耗速度的加快和资源采掘难度的日益增加,资源型经济面临的困境将会愈来愈大,而新的优势替代产业因长期受到挤压还未凸现锋芒,将可能直接冲击县域经济产业布局,阻碍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导致总体发展水平滑坡。

(2)经济结构滞后,增长方式粗放。从整个产业结构来看,它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由于不需要较高的生产技术,致使经济增长完全表现为一种原始、自然产品的积累过程。自然地理条件一旦出现异常,县域经济出现波动在所难免。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资源型经济大多数是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大部分生产的是初级原始产品,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开采率十分低,资源浪费严重。

(3)财政增收不快,利润流失严重。资源型经济在抑制其他产业正常发展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财政创收渠道的单一。资源型经济的主导产业多为上游基础性产业,产品附加值远低于下游加工业,导致加工利润大大流失,致使财政增收局限于低级层面。随着资源的消耗枯竭,县财政收入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同时,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偏低,资源开发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也阻碍了财政收入的有效增长。

(4)生态环境恶化,治理任务繁重。资源型经济由于依靠采掘资源发展县域经济,在采掘资源时产生的“三废”随意排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现在有不少资源型县域出现了地面凹陷干裂、房屋裂缝、森林被毁、水源被污现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二、旅游特色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1.模式介绍

所谓“特色”就是优势、专长,就是市场竞争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具有地域特色,这是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的。县域经济发展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构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比如畜牧业、养殖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旅游业等等都是有特色的产业。所谓旅游特色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发挥其境内旅游资源优势,加以开发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依靠旅游产业所带来的关联收入发展其县域经济。

2.案例分析

登封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中岳嵩山南麓,全市总面积12.2万公顷。总人口62万。登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丽,现有文物古迹1127处,是著名的“文物之乡”;现有武术馆校79所,在校学员3万余人,也是著名的“武术之乡”。登封最大的优势是旅游资源丰富,登封县把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强力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全市景区年接待量近200万人次,门票直接收入4000多万元,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31.4%。2007年,全市GDp实现67.4亿元。同比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9亿元,同比增长4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9亿元,同比增长136%,均位居郑州6县(市)之首。

3.劣势分析

(1)旅游特色型县域经济的波动性强。旅游经济是一种对外来游客依赖性很强的经济,外界一切影响旅游者进入性的因素都可能对旅游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县域旅游发展,进而影响其县域经济。

(2)旅游特色型县域经济的财政贡献低。县级财政主要来源于旅游经济所带来的税收收入,而旅游由于其所带来的税收收入波动性较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比工业所创造的税收收入低,所以很容易造成以旅游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财力薄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县域整体经济实力也会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富民不富财政”的现象。

三、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1.模式介绍

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由于受到资源和环境限制,其工业发展逐步向外拓展,工业企业“走出去”,同时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产业“走进来”,实现资源与环境平衡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2.案例分析

湖北省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岸,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其境内水能、矿产、林特、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该县依靠其境内丰富的磷矿资源,经过20年的探索与发展,现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兴发集团,兴发集团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磷酸盐生产企业、世界最大的六偏磷酸钠生产企业,中国化工500强第97位,2007年兴发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创汇分别达到30.54亿元、3.62亿元、1.14亿美元。根据该县县情,该县提出了“打造百亿兴发,接待百万游客”的“双百工程”目标。由于土地、环保、区位等诸多制约因素,兴发集团在县内发展的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要建设百亿兴发,必须“走出去”,积极向外拓展,保证政府财源的稳定性。工业走出去了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用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周边农民发展服务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真正实现了“富财政又富民”的和谐景象。

3.优势分析

(1)提供稳定的财源保障。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下的产物,其特征是合理利用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环境成本,稳定财政收入。

(2)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工业向外走出去发展,县内发展高精尖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产业,留下的空间和资源用于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对环境破坏性小,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单一的资源型县域经济不仅对环境污染破坏性大,而且不能有效拉动农民增收,与旅游产业相比,工业生产所涉及的行业较少,相关从业人员也很少,对农民收入增长拉力不强。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涉及行业较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加速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收入。

四、结论

研究表明,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成本最小,资源配置最优,通过基于资源禀赋的工业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双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形成以新型工业与旅游产业并重发展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在遵循科学发展、创新、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下,从优化新型工业与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入手,强化新型工业与生态旅游协调发展机制,积极向外拓展以加快新型工业发展,向内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从而实现资源与环境平衡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圣奎:三峡库区旅游发展模式新探[J].商场现代化.2006(11):20~22

[2]万军高宏彬邹昊杨锡怀: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决策参考.2006(3):15~17

[3]冯灿飞马耀峰:贫困型山地旅游区可持续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视野观察.2005(2):19~21

[4]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王盛章赵桂溟: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经济模式的来源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机理;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29-05

区域经济是一种在社会劳动和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在长期的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社会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特色经济区。从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形成基础上分析,区域经济具有绝对经济优势和比较经济优势,凭借这些不同的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模式。因此,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等维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类型作了归纳和比较分析,以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和变迁认知提供有益的借鉴。

1.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认知

1.1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区域内外的基本条件,确定一个共同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方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1.2]。黄鲁成(1995)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以下具体内容构成: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分工;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协调机制;四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与投资如何匹配;五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点”与“增长区”的确定[3]。从空间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映区域内生产力空间配置的总体格局,这种总体格局与区域内部的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优区位配置格局、市场配置格局相吻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不同地区、资源、市场与区位等综合开发的先后顺序和开发强度,也决定了特定区域何时崛起、如何崛起以及崛起方式等这些事关全局的问题。然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可变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的可变性,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条件的不同,相同的模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是可变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也处于不断的动态演变之中,没有或很难存在永恒有效的发展模式。一般而言,模式可供研究和借鉴,不可以完全的模仿和移植。

1.2基本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范式,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称为一种模式,必然是其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占主导,从某种意义上,对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示范性和一定的模仿性。结合方创琳(2002)的研究,本文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概括为差异性、互补性和渐进性等三个方面。

1.2.1差异性。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千差万别,发展的基础、潜力、条件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与困难更是无一类比,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存在两个或多个区域采取同一经济发展模式,即使同一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不一样,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绝对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区域应选择最适合本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搬硬套国内外现成的模式且不加以修调,不但不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将区域经济发展引入歧途。

1.2.2互补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其优越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承认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间“水火不相容”。为了使特定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在模式的选择与使用上,以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导模式,以其他几种可行模式作为辅助模式,主导模式与辅助模式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对接。

1.2.3渐进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蹴而就地形成,它产生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之中,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呈现时间上的渐进性特征。同时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表现是空间的形态,这种空间形态总是处于从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不断置换和演变之中,呈现形态上的渐进性特征。比如,区域经济在发展初期,首先需要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可以采用点状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考虑采用点轴发展模式,通过经济发展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带集聚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可以采用网络发展模式,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

2.1基本要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用函数可以表示为:m=F(e,L,K,t,H,S,p,R),m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所呈现的模式,e表示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状况,L表示人口与劳动力量(数量和质量),K表示资金状况,t表示技术条件,H表示历史文化传统,S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表示政策环境,R表示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关系。其中,e、L、K、t、H和S是内生变量,p和R是外生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作用,不同区域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才得以形成。

2.1.1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状况。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由于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资源的异质性,它们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区域的产业结构,所以,它也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2.1.2人口与劳动力量。区域人口的数量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区域的生产规模、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用作区域发展的投资和积累水平,所以,区域人口和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3资金状况。资金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它是一个使自然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技术条件得以充分利用的重要中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非常意义十分重大,不同的资金状况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2.1.4技术条件。技术条件的进步意味着以较少的投入可以获得较多的产出,技术进步能改变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技术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2.1.5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在不同的区域,从属于主体文化的亚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2.1.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区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对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所作的全局性的谋划。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和推动下,一定会呈现不同的生产力要素组合和空间配置形态,并具有符合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可以将其抽象概括为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对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的调整和转型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和推动,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也要依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并借鉴它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4.5.6.7.8]。

2.1.7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政府行为、政治走向,是资源配置和规范人们经济活动的“看得见的手”,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1.8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关系。一个区域的发展不可能与其他区域割绝开来,相互之间必然发生各种联系。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比较而言的,这因为区域之间的这种不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不同。但是区域之间发展模式的示范效应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有了可能。

2.2表现形态。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看,主要有自然形成、渐进形成和突变形成等三种形态。

2.2.1自然形成。自然形成的机理在于依托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分工状况,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比如,依托草原和牧业形成的牧区经济模式;依托水资源优势形成的渔业经济模式;依托林业资源形成的林区经济模式等等。

2.2.2渐进形成。渐进形成是指经济发展模式从自然形成的模式中转型时,内生的推动力和外部的促进力相对较弱,转型是在比较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我国大多数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属于这种情况。

2.2.3突变形成。突变形成是指通过战略的引导或经济危机、政治事件等其他原因,剧烈的改变过去,用重新设计来替换现有系统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如,深圳经济特区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3.不同视角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分类,按照空间形态、开放与封闭和模式基础等不同视角,就存在多种分类方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分析[9.10.11.12]。

3.1空间形态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按照空间形态的不同,可以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据点经济发展模式、点轴经济发展模式、梯度经济发展模式、网络经济发展模式和全面经济发展模式五种。

3.1.1据点经济发展模式。据点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据点经济发展理论。据点经济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它是增长极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和发展。这一理论认为,集中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工业中心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吸引资金、人才、技术、产品和某些建设项目到极点上来,从而使极点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美国学者尼科尔斯主张,增长极就是经济活动密集的中心城市。这种主张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些新发现的资源密集区和占有区位优势的区域也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据点经济发展模式,又称点状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区域内几个中心城市或新增长极。发展的任务是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使之达到最佳规模。此时,极化效应将大于扩散效应。其经济活动以发展集聚经济为主,通过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区域的资源,重点投入,极点突破,并以其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二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较高。三是适合区域经济实力不强或欠发达地区的开发。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散点分布,造成区域内协调和互动性差,极点和非极点的经济落差太大,造成除极点外的区塌陷,区域内其他地方为极点发展提供的支持有限。二是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或产业畸形,影响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点轴经济发展理论。点轴经济发展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随着区域工业化的进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先在增长极得到发展。以后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点不断增多,点与点之间,由于交通通讯线路使其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些线路即为“生产轴”。这些线路首先是为点服务而产生,但它一经产生,对人口和产业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企业和人口向轴线两侧聚集,并产生新的极点,点轴结合,经济聚集效应增强。

点轴经济发展模式是指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具有发展优势的轴线地带,并使产业有效的向增长极和轴线地带集中布局,从而以点代轴、由轴及面,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点轴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中期的区域。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可以发挥集聚经济的优势,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较高。二是这种带状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密度加大,比据点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更为有效。三是这种模式适用于发展程度较低的区域。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对不同能级轴线的划分缺乏比较明确和合理的标准和原则,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二是利益导向性和要素趋利性,可能会造成非轴线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3.1.3梯度经济发展模式。梯度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是强调不同经济断面的差异性,即存在梯度,认为区域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技术发展和基础条件是不平衡的,地区间客观上已形成一定的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生产力的空间推移,先高后低,依次推进发展。

梯度经济发展模式是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先发展起来,然后逐渐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等地区逐渐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推移的速度逐渐加快,这样就可以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差距,最后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如我国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梯度发展模式和沿边发展模式等。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充分利用高梯度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比较好,符合经济效率法则。二是高梯度的发展投入的资源量相对较少,区域有这样的实力和可能。三是经济发展领先的高梯度面对低梯度面的带动效应比点或轴线带动效应显著。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行政区划对梯度划分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如果梯度转移的时滞长,可能会造成低梯度区的经济塌陷。三是资源的利用效率没有据点和点轴发展模式高。

3.1.4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网络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都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一是节点,即各级各类城镇,或不同范围不同等级的增长极。二是域面,几各级节点的吸引范围。三是网络,即连接节点与节点之间及节点与域面之间的各种交通通讯网络。这些点、轴、面和网的连接和放大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网络经济发展模式是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它是指区域的经济开发一方面要广泛地培植一些新的增长极点,大量开发新的和原有增长极点之间的轴线地带,“以线织网”,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主要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区域以及更发达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经济实力已较强,经济密度高,交通通讯发达,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开发的范围可以广一些,其经济活动应走集聚经济与消聚经济并举的道路,通过大量的轴线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区域内发展的平衡性和联动性增强,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区域发展的投入很大,可能会超过区域的承受能力,存在较大的缺口,需要外部资源的弥补。二是区域内一些地方可能存在的投入低效率,造成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降。

3.1.5全面经济发展模式。全面经济发展模式是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它指区域的经济实力已相当强大后,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应是消除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区域发展可全面铺开。其经济活动应走消聚经济的道路,通过区域全面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进行区域全面经济开发的同时,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3.2封闭与开放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封闭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区域内自身资源与生产要素组合实现封闭式发展模式,具有有效保护资源与生态平衡和永续利用,避免外来冲击,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优点。但是从长期看,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经济增长的低速低效和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拉大。另外,利益的驱使和经济运转的需要,使得绝对的封闭是难以维持的。开放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与外界的紧密联系和资源的区域间自由流动和配置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利用效益最大,从而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多数区域发展采取了后一种战略,这样可以克服资源能力的单一性,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3.3其他类型。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分工为标准,可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垂直分工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水平分工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由垂直分工型向水平分工型过渡的发展模式三种[3]。还有,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为标准,可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紧密型的发展模式、半紧密型的发展模式及松散型的发展模式等。

4.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解析

4.1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国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依据不同时期主导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战略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相对落后的区域而言,一般采取了倾斜式开发的战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功的模式。对于其他区域,采取的发展战略完全不同于针对落后区域的战略,可能更强调均衡发展,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不一样。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4.1.1落后区域的倾斜式开发模式。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加快落后区域的开发与发展,美国、日本等国都采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发模式。如,美国“西部”最初只是指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带,以后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其范围逐步扩大.以至包括至太平洋沿岸的整个地域。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美国人对广袤的西部进行了拓殖与开发。这种开发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为区域开发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源。二是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为区域开发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要素流动的基础条件。三是大力发展农牧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岗位和为下一步的工业化提供必要的积累。四是美国政府的参与和主导。1784年、1785年、1787年,联邦政府连续制定了三个土地法令,确定了处理西部土地的三条原则。林肯政府于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这一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西进的积极性。五是城市化带动西部开发。人口向西部的城镇集中和资源性产业的开发,加快了西部城市化的进程,也推动了西部的开发。如,日本1962年制订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将全国分成“过密地区”、“整治地区”和“开发地区”三种类型地区,对“过密地区”政策实施重点是限制新企业和城市规模的扩充,对迁出的企业给予优惠;对“整治地区”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和配置、建设教育、行政等职能,使其起到分散过密地区人口和转移过密地区生产机能的作用;对“开发地区”重点实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化,以利于诱导大工业的开发[13.14]。

4.1.2城市群发展模式。如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城市化和城市群的发展为基础,采取城市化带动模式,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美国东北部和中北部十四州,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以纽约、芝加哥、费城和底特律等大型城市为主的城市群,虽然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11.5%,人口却占全国的50%以上,而且集中了全国制造业从业人数的2/3、制造业产值的3/4以上,被称为是美国的“制造产业带”。日本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三大都市圈,即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阪神都市圈。1985年,三大都市圈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1.7%,却集中了全国63.3的人口和68.5%的国民生产总值。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动力源,城乡一体化程度高。二是城市的工业体系健全、服务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等。三是主要具有内源性经济发展的特征,靠城市需求的拉动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带动战略也产生农村贫困向城市空间位移的问题,如拉美国家的贫民窟现象[13.14.15]。

4.1.3外源性经济发展模式。如新加坡、香港等国或地区,依靠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通过外源性经济,特别是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具有沿江、沿海和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二是具有资金、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三是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但容易受外部金融等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经济的不稳定性大。

4.1.4经济特区发展模式。从1547年意大利里窝那自由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特区起,先后有德国的汉堡和不来梅、法国的敦科尔克、丹麦的哥本哈根等陆续宣布成为自由港。近入20世纪中后期,工业型、综合型、金融型和科技型经济特区发展很快。如1959年爱尔兰在建立香农工业型经济特区,1967年巴西建立集贸易、加工制造、旅游业等的马瑞斯综合型经济特区,1980年台湾建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1979年新加坡建立肯特港科学工业园区,还有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学院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经济特区。发达国家主要以贸易型、科技型和工贸结合型为主;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工业型、贸易型和综合型为主。这种经济特区模式的特点是:一是经济特区享有多种优惠政策,有利于各种经济要素的聚集。二是这些特区一般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设施条件,有快速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和资源的支撑。三是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它对周边区域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更强。

4.1.5其他模式。比如,产业集群带动模式、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等。总体而言,国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联系,多种多样,各有优劣势,基本都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

4.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典型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模式。产业、市场、技术和品牌等特色优势的发挥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一些典型和示范型的模式有[12.16]:

4.2.1北京模式―总部经济型模式。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利用现有的优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大规模吸引内、外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新式的中国总部、亚太总部、全球总部,而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运营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这种模式具有同周边地区的联动性和开放性。

4.2.2东莞模式―产业转移型。东莞是广东的一个地级市,通过产业集群,电子产业在全球电子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业基地之一。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为:一是以外商投资为主。二是区域内专业镇的特色经济鲜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三是运作模式为“外商接单、大陆生产、产品全部或部分出口”,形成区域内大中小企业配合、上下游联动的模式。

4.2.3义乌模式―市场与成本优势推动型。义乌是浙江的一个地级市,目前,已形成了服装、印刷包装、文具用品、家具、纺织等优势产业簇群,在全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一是市场培育完善、流通体系健全。二是属于低成本和低技术扩张。每件产品价格低廉,产品成本和技术含量低,产品生产的模仿性强,企业的投入资金不大,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高。企业通常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但专业化程度高。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占主体。

4.2.4宁波模式―品牌优势带动型。宁波是浙江的一个地级市,目前,共有服装企业2000多家,年生产服装能力达13亿件,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12%以上,形成多个世界和全国品牌,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城,服装业成为宁波市的主导产业,宁波市成为我国服装大市。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品牌服装带动服装簇群的快速发展。二是一批重点服装企业培养了一支庞大的市场营销队伍和网络,建立了良好的市场营销机制。三是有市场、资金和技术优势,为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2.5寿光模式―农业产业化型。寿光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农业大市。目前形成了以8个乡镇的蔬菜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完善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促进蔬菜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形成一批信息传递、技术推广、贮存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连接农户和市场。

4.2.6苏州模式―高新技术园区型。苏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该市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入集成电路、it产业、光电企业等众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入园,近几年经济发展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经济发展平台。二是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的水平分工和产销策略。三是以人才、资金、技术和产权为支撑,凸现资源配置的“高地效应”。四是园区经济的产业联种各环节专业化分工与产品整合能力增强等。

5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状况、人口与劳动力量、资金状况、表示技术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环境和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关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多样性、复合性和变迁性。不同的区域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要选择和调试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切不可盲目移植,产生“排斥反应”,欲速则不达。

参考文献:

[1]李丽.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优势定位[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3):158-160.

[2]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科学出版社,2002:55-74.

[3]黄鲁成.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J].东北亚论坛,1995,(2):17-19.

[4]李成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要素和准则[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5):57-60.

[5]冯之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4.

[6]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25-126.

[7]李树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刍议[J].社会科学家.1998,(6):21-27.

[8]杨秋宝.新世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要[J].桂海论坛.2000,(3):51-53.

[9]张云龙.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重新选择[J].经济问题探讨.2000,(2):19-23.

[10]廖良才,谭跃进.点轴网面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0,(10):80

-82.

[11]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25-328.

[12]樊荣强.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研究[m].中国营销传销网,2004年11月12日.

[13]王建.美日区域经济模式的启示与中国“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构想[J].战略与管理.1997,

(2):1-15.

[14]张卫岭.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关于美国城市化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研究.2001,

(1).

[15]宁越敏,李健.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J].求是.2005,(6).

[16]梁香青,魏浩.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战略构想[J].中国软科学.2005,(6).

[作者简介]

李岳峰(1968-),男,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主要从区域经济和卫生经济研究。

经济模式的来源篇8

一、风景旅游景区的特性

(一)风景旅游景区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按照公共经济学原理,风景旅游景区内的自然风景资源和文物资源属于公共性资源,人们在对其观赏等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当人们通过设立门票等手段而成为旅游景区,对旅游消费者实施进入限制,使景区游客规模在合理容量内的情况下时,旅游景区作为一个产品便具备了消费的排他性。这样,一个依托风景名胜等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当设立门票进行游客管理时,这个旅游景区便从公共产品转变为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可以让市场来经营。随着门票价格的提高,旅游景区对游客消费的排他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公众对公共资源的消费权,就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干预,或采取补贴的方式降低门票价格,或将景区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直接提供。风景旅游景区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使得它既可以由政府直接经营和提供,也可由市场来经营。

(二)风景旅游景区在经营中产生外部不经济性。外部经济理论指出,外部经济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一个生产单位因其他生产单位生产行为的存在而受损的情况。在旅游景区经营中,外部不经济性的产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风景名胜等公共资源的破坏,产生外部不经济性;二是旅游景区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增加了边际社会成本;三是景区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形成的外部环境成本。这些外部不经济性通常没有纳入旅游景区经营成本中,存在于旅游景区与旅游消费者交易之外,是难以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控制的。如果对旅游景区经营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不加以控制,则社会的边际成本就会越来越高于景区的边际成本,对整个社会造成的负担和危害就越来越大。因此,在旅游景区的治理中,必须构建避免景区经营造成外部不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控制外部不经济性。这需要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管理加以实施。风景旅游景区在经营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决定了风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复杂性和治理模式的多样性。

二、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影响因素

风景旅游景区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决定了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取,必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生成的主要力量。

(一)国家法律法规是影响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首要因素。国家对风景名胜类公共资源的管理,是通过制度和监督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实现的。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风景旅游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文物资源,都是国家所有的公共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产。既有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更负有满足全社会长远发展需要的职责。在现有法律法规约束下,风景旅游景区通常走向传统的治理模式,即实行非企业型治理。由于我国风景资源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旅游景区的发展,特别是滞后于景区所在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在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的实践中进行了新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现行的政策框架,使风景旅游景区治理逐步走向市场化,治理模式也不断创新。

(二)地方政府是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创新的主导力量。我国公共类旅游景区实行属地管理。景区所在地政府对景区的控制力度和管理导向,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当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来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时,就会采取多方面的有力措施,包括突破现有政策法规的框架,创新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创造适应市场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旅游景区治理新模式。因此,现阶段地方政府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设计者和实施主导者。

(三)风景旅游景区资本性质与结构影响其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运用。作为资本性质的旅游景区经营投入,不论其来源,都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追求资本的价值增值。但不同性质的资本在景区经营总资本中所占比重不同,会影响景区治理模式的取向。由政府直接投入或有国有企业投入的资本,通常要兼顾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国有资本比重较大时,国家对景区治理决策的控制程度就比较高。而私人资本以追求资本增值为目标。当这类资本比重较大时,景区治理将趋向高度市场化的模式。

(四)资源主管部门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受原有管理体制的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更多的是承担社会文化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功能。因而,风景旅游景区主要隶属于资源主管部门,在性质上被视为事业单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能否创新,取决于资源管理部门对景区的控制力度。目前,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旅游景区在我国旅游业中核心地位的凸现,资源管理部门也在通过加大旅游景区资源保护的监管力度,或是变更资源保护方式,来影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五)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人们易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市场导向就会增强。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处于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推动旅游景区经营的市场化水平,景区治理模式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从而影响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和确立。

(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景区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构成了旅游景区主要的经营环境。旅游景区的经营是一个资源与资本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治理模式是实现这一产出过程的途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机制越完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等要素市场越发达,旅游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越有可能分离,景区治理结构越有可能完善。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旅游景区则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吸引社会资金,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带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些都直接影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取。

(七)社会公众影响力度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选取的重要力量。社会公众对旅游景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监督上。这种关注和监督力度,将促使旅游景区经营者在选择经营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调整和处理好景区管理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公众利益和经营企业利益的关系。公众的关注程度越高,监督力度越大,景区治理模式就越有可能采取保护和开发内在结合的方式。

三、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动力机制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创新,我国旅游景区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动力所在。按风景旅游景区是否以市场机制进行经营管理,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体系可划分为两大类,即企业化治理和非企业化治理。本文就几种主要模式,分析其动力机制。

(一)整体租赁经营模式的动力机制。这一模式是指在一个旅游景区内,将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由政府统一规划,授权一家企业较长时间地控制和管理,按约定比例由景区所有者和出资经营者共同分享经营收益。这是一种市场化经营公共资源的模式,体现公共性资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的特点。这一模式强调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该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由当地政府主导,旅游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它是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市场机制不健全,旅游产业不发达,但旅游资源优势显著,旅游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介质环境中产生的。该模式以景区旅游规划约束和景区投资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的经营合同约束为主。

(二)上市公司经营模式。这一经营模式,是指旅游景区经营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上市以后,受景区管理机构的委托,景区包括门票在内的一切旅游业务,成为景区内唯一负责旅游经营的机构,对景区实行垄断性经营的方式。在这一模式中,景区管理机构拥有所有权和资源保护权,上市公司拥有经营权和资源开发权。上市公司经营模式强调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它的设计与实施以股份制景区经营企业为主导,当地政府积极协调和推动,旅游管理部门和资源管理部门努力配合。该模式是在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旅游产业较发达,市场机制较为发育健全的环境介质中产生的。它的构建以股份制景区经营企业与景区管理部门签订的委托经营合同约束为主。

经济模式的来源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企业生态经济途径

中图分类号:F407.2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世纪,煤炭企业发展模式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依旧采用传统的高开采、低利用、污染高的发展模式,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制约煤炭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环境的重度污染,不符合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此,要对煤炭企业进行发展模式上的改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环保的发展模式,以资源高利用,环境低污染为发展目的,是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具体到煤炭企业是以煤炭的低消耗获得更多的优质产品和附加产品,并对煤炭进行重复利用、高效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中国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

煤炭产业一直是我国支柱性产业,其发展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往往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由于煤炭的形成周期较长,环境回复也比较困难,所以,当资源枯竭,环境不可逆恢复时,将会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我国目前勘探出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品种全,煤质好,分布也比较广,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燃料能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譬如,各地区煤炭品种分布不理想、质量变化较大,大部分的煤炭分布较深,不适合露天开采等问题,这些因素为我国煤炭的利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煤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中国是煤炭的储存大国,也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据主要地位。例如,在用燃料进行发电时,就以燃烧煤炭为主。我国煤炭消费结构多元化,电力、建材、钢材和化工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煤炭,所以煤炭的需求量很大,是具有竞争力的能源。我国正处速发展阶段,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现今我国大力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所以煤炭在民营市场的潜力也是很大的。所以,应该大力注重煤炭企业的发展,将煤炭企业做为能源基础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脱离煤炭支持,将很难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

由于煤炭需求量大,为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开采煤炭的企业很多。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开采煤炭过程中对煤炭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破坏。由于技术的限制,我国煤炭开采方式都是以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为主,在开采过程中也存在着管理的不当,造成煤炭资源极大的破坏与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煤炭开采造成大量的煤炭资源浪费、造成表面植被的破坏,井工开采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破坏,露天开采造成对土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煤炭的采选过程中产生的矿井瓦斯等温室气体与煤炭消费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为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保护环境,煤炭企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

二、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1、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煤炭企业以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为主,在此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的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和管理不当,造成资源浪费,能源利用率低,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造成生态污染、环境破坏,给企业自身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我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战略目标背道而驰。随着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能源节约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企业的要求也会逐步的提高,特别是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及相关法规、法章的出台,煤炭企业若任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模式,将会为法律所不容,为国家所禁止。

2、发展循环经济是提升煤炭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循环经济模式是从生态学上得到启发,并经过市场验证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产品投入越低,产出越高,污染越少,企业越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符合“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竞争法则。煤炭企业做为我国支柱型产业,若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走上一条,低消耗、高产出、轻污染的循环经济道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市场竞争,我国更要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来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3、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我国是能源储存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煤炭企业肩负着重大责任。做为环境污染大户的煤炭企业要对社会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使一定的职责。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煤炭开采的过程中,要加大废物的回收利用,资源能源的节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努力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在煤炭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以循环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尽最大可能的进行废物回收再利用,尽最大可能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将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结合,以“资源―产品―再资源”的流程运作,充分利用清洁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和资源回收技术使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解决资源、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的经济思想,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许多优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组织模式、生产模式、技术模式、文化模式、制度模式等为主要的营销模式。以下进行具体分析。(下转第219页)

(上接第174页)1、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组织模式优化循环经济的组织模式有力的保障了企业的生产运营。要保证企业顺利的生产运营,就必须组织规范化,结合煤炭生产内部生态链网,保证企业内各种流量畅通。所以,要做到内部市场机构的柔性化,改革传统企业的行政组织模式,理顺生态链网中各个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指导作用,将企业引导到市场竞争中来,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煤炭企业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模式主要体现在生产模式上。在煤炭企业内部要树立清洁生产的意识,企业形成生态链网,通过具体到每个单位实行清洁生产,将物质、能量的消耗减少的最小,废物最小,然后实现整个生产网络能量、物质的递增利用循环。具体做法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以煤炭做为主要产品的同时,构建附属产业链,例如:将开采煤炭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回收利用。循环经济以生态学为指导,构建煤炭生产生态链网,利用自然资源、消化废物,借鉴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循环流动方式,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3、循环经济技术模式是环境无害技术。利用技术优势,科学合理的使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量,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处置残余的废弃物。可以利用生态复垦、污染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也是建设企业文化模式,企业文化主要内容是经济文化、生态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企业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发展。

四、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的发展模式,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从社会层面采取措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必须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完善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构架。

通过具体分析煤炭企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明文规定来确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使得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鼓励和支持性政策,转变传统观念,打破原有企业体制,寻求国家支持,企业才会自发的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构建实施循环经济的制度、指标和规范,充分体现行业主管部门的价值取向,协调煤炭企业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实现煤炭企业健康发展。

五、结语

实现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任重而道远,通过准确分析煤炭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充分了解发展循环经济能为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坚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信心。同时需要做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宣传,使得公众和企业把握模式的内涵,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企业顺利的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

参考文献:

[1]杨红亮.商业经济.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

[2]叶雪均.柿竹园多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选矿流程研究矿产综合利用.

经济模式的来源篇10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构建集约型和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农业领域,旨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物资投入量的同时降低废物的排放量,使农业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取得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一、齐齐哈尔管理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齐齐哈尔管理局农用耕地面积2.72万平方公里,随着土地的过度开垦,自然资源的优势正在日益弱化,土地沙漠化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逐年下降。因此,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齐齐哈尔管理局水土流失面积0.54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21%,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7-10%下降为1-2%。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的不合理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齐齐哈尔管理局的农业是典型的粗放型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消耗和比较效益低的特点,农业生产者把环境当做可无限利用的资源,并把产生的废弃物自由排放,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损害。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善农场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齐齐哈尔管理局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一)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

1.绿色农工贸循环经济模式

以种植业生产为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和废物循环再生化的要求,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转化、农业废弃物生物转化有机肥为纽带,积极构建循环性水稻、马铃薯生产体系、现代加工和贸易体系,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从种植业—精深加工—废弃物—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有机肥料—种植业—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农产品—消费者的循环,不断提高农业的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水平,推动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2.生态牧工贸循环经济模式

大力推行畜牧业清洁生产,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走新型产业化之路,上接下连,内业拓展,连接畜牧循环链条。一是连接“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处理—饲料原料”循环链。二是连接“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三是连接“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草食家畜养殖—过腹还田”循环链。四是连接“饲料产业—兽药产业—养殖业—屠宰加工业、乳品加工业”等循环链。通过建立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种植业、加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畜牧业—畜产品养殖、加工废弃物—饲料产业、兽药产业—养殖业—屠宰加工、乳品加工—高端肉、禽、蛋、奶产品—消费者的牧工贸良性循环经济网络。牧工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可大大促进养殖业、加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3.生态农牧结合循环经济模式

以种植业为依托,以畜牧业生产为中心,以沼气生产为纽带,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加上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程、粪便生物氧化塘多级利用工程,可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和家畜排泄物能源化、肥料化,向农牧户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和生产能源,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农产品(草原)—牧产品—农产品的循环发展之路,粮食、草原—畜、禽—肥料—粮食、草原的资源再生之路,灌溉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的高效高值之路和低碳—高效—资源的产业扩张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

(二)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

全产业链是在中国居民食品消费升级、农产品质量升级、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通过对原料获取、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的一种战略选择。

全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是统筹已有的产业规模、竞争态势和未来发展空间等因素,提升科技水平,增强齐齐哈尔管理局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映到种植与养殖环节,通过对农业的有机组织和对加工、流通的规模化运作,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真正连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通过规模化种养殖、收购、储运、加工,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使农产品的利用更有效率,更加科学。积极探索完善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模式,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给职工提供更多支持,以有效解决大市场与小职工的连接难题。建立规范标准和完善制度和流程,对农畜产品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强化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可追溯到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带动国内食品行业升级换代。

(三)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

产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是指在循环经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小民营企业主为体,产业集群相对发达,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高”为特征的区域—如管理局区域所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原则、方式、方法和选择道路的统称与概括,其微观基础是垦区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以及由其高密度聚集而成的产业集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通过构筑基于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级演进,实现“三化”、“三个循环”的总体目标,即产业集群内微观经济主体生产清洁化—实现小循环,产业集群生态化—实现中循环,区域经济、社会消费绿色化—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大循环。

三、各类循环经济模式对比分析及结论

三类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一)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农牧循环经济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消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质资源化。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消耗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型农牧业转化,形成大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

由于农牧循环经济中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也就成为了农牧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如果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作用只能实现农牧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并不能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项具有正面外部性经济活动,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及其产品的供给是严重不足的,或供给本身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假如没有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容易导致农牧循环经济的畸形发展。

(二)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全产业链是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它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崛起、农民增收和消费者满意的多赢局面。首先具有增值效应,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带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第二具有学习效应,全产业链模式内部各企业之间通过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第三具有社会效应,该模式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第四具有品牌效应,通过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并降低新品牌的进入风险。

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缺点是产业链之间的衔接问题是发展全产业链的最大困难;品牌与其子品牌之间容易出现“一损皆损”的后杀力;由于各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文化理念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全产业链的内部管理上存在融合问题。

全产业链需加强各个产业链的构建,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为方向,提高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使各产业链条实现均衡发展,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形成强大的整体竞争力;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方式,保证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循环型全产业链模式,为其他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方向。

(三)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系统要利润的最大化和区域GDp的增长,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形成“资源消耗—产品—再生资源”闭合型物流循环模式,使其物质能量的变换尽可能地按照重复利用的特定方向和方式,以维护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必须预见和识别有限区位空间内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的利害关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考虑“最适”和“生态阈限”,其区域特点为大量小规模私营企业居多,且企业集群态势已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和市场动态调控能力较强。但是,齐齐哈尔管理局整体布局尚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只在少量大型农场和管理局内存在发展可行性,不具备普适效应。考虑不同农场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差异性,在模式推进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和目标特色,在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因时因地制宜地缜密的规划,在实现目标时效性上会产生适量的地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