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行医学模式十篇现行医学模式十篇

现行医学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3:21

现行医学模式篇1

[关键词]医学教育模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0(b)-0145-03

医学模式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观察及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思维及行为方法,是人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医学的总体认知[1-3]。与医学模式相对应,医学教育模式需要医学人具有相应观察及处理健康疾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应用,人们对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给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考验。国外有研究表明[4-6],现代医学模式需要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逐渐转变,从单一的生物因素开始向综合因素转变,体现出了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1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弊端与局限性

1.1教学的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中心

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教学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未能包含现代医学科学的全部内涵,重点强调了医学学科的系统性教育,而忽视了学科间的交流。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授课过程为文化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课程教育,而实验课程较少,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较短,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在为公众诊治疾病时,与患者的交流沟通的能力较差,使得病情问题不能详细用某个学科的医学知识进行阐述,课程较多且授课时间较短,这种灌输式的教育使得学生无所适从而未能掌握。在21世纪科学知识发生大爆发的时代,脱离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尤其是学科间的技术容易造成知识的遗漏。

1.2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生物医学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为生物医学模式。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的同时,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而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是一种单一模式,仅对身体疾病进行治疗的服务模式,往往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活动状况和精神状态,重点强调了对某种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对该疾病的有效预防。随着社会功能的不断开展,人体的健康还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再是单一的卫生医疗机构,而是全职的社会功能的开展,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仅能进行生物医学的教育,而忽视了社会功能的功效。

1.3教学模式为灌输式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育理念,采用病房式教学,重点强调了学生和病房的比例分配,给予了学生大量的临床医学知识进行积累,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会增加学生的自我职业优越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重点关注了患者的主体,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学生重点在于治病,而忽视了预防的作用,在为患者治疗时强调了结果,而忽视了治疗的病因。多数学生缺乏全面的知识且伦理意识较为冷漠,对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不强,伴有个别的价值观,突出了钱的作用,而出现了过量的医疗服务。

1.4服务模式专科化

在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医疗机构的功能得到了明确细化,多数实行了专科化的服务,学生很难适应农村及城市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不能实现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康复训练、优生优育、健康教育、保健宣传为一体的服务方式。

2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2.1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迫切性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大量高职毕业生很难为城市医院所接纳,个人意愿又不想去农村等卫生机构,造成就业状况较难,很多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原因与农村的卫生机构条件差有一定关系,与待遇低也有一定关系,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且缺乏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也不能良好的适应农村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机构急需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队伍人员,以建立一支全科医学的卫生服务团队,体现出了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迫切性。

2.2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现代医学模式需要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逐渐转变,而不再是单一的生物因素进行疾病的治疗,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21世纪的生态医学模式迫切需要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需要培养出具有相应思维方法、知识结构体系、教育方法、广阔视野的新型应用型人才,为患者进行诊治时还要关注患者的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状况、精神状况等多方面因素。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学生接受的知识局限性较为严重,学科性较强,技能与方法也缺乏时效,体现出了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3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方向

3.1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观念转变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下,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医学观,对于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要有准确的认识,从理念和行为上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采用创新思维全面审视整个医学领域的情况。当今生态医学观为生物-心理-社会全方面的医学模式,重点强调了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体现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存环境的依存关系,以医学模式为手段和导向,实现人们的最佳生存状况。这种观念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各个角色之间的和谐。

生态医学观体现了环境对疾病的影响,在治疗中身心并治,使得药物治疗和精神治疗相结合,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也增强了患者的信心,使人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均能保持平衡状态,机体内的各个器官系统是相互作用的,人与社会也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看待患者和疾病,心理与生理在人体内也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整体功能相关,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外在的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环境。

3.2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主体是教师。高素质的人才是在良好的教师教育的引导下产生的,没有创新型教师的辅导不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高职类学习比本科等级较低,教师水平稍差,知识面需拓宽,动手能力更应加强,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要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教师的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教学素质。

3.3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不再是简单课程的删减,而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对课程进行整体整合,以社区为导向,增加各种医学教学的内容,更新全科医学教学理念、服务模式、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治疗方法、医患关系、人际沟通能力等,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3.4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改进

教学方法是实现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有多种形式,包括案例教学、暗示教学、发现教学、程序教学、问题教学等[7-9],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不同的学生团体,以最佳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在信息化和多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教学工具不断改进,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奖评机制,给予教学方法新的活力,将学习思维、动手能力相结合进行整体评价。

3.5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实习基地拓展

医学不同于其他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大量的实践经验,课题以外的教学内容需要到实习基地学习,直接关系到医学教学的教育质量,不要盲目只追经济效益和扩大招生,而应重视教学的实践经验累积。将学生投身到实习基地,要强化实习医院的教学能力,落实带队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常规动手能力,提高其基本技能。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校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走向实习基地与相关的实践内容相结合,才能强化教学环节。

综上所述,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观念转变、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实习基地拓展等五个方面的改革,可以改变目前医学教育模式现状,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洪芹,李兆松,张怀斌.论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疗机构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42-44.

[2]王素英.对医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27(6):561-562.

[3]张旺凡,汪友容.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8.

[4]Yasutomoo,ShunzoK.Statusofmedicaleducationreformatsagamedicalschool5yearsafterintroducingpBL[J].theKaohsiungJournalofmedicalSciences,2008,24(3):46-53

[5]neilH,GregH,DavidS.“wecanseeafuturehere”:placeattachment,professionalidentity,andformsofcapitalmobilizedtodelivermedicaleducationinanunderservicedarea[J].Healthandplace,2010,16(5):909-915.

[6]italoV,LuigiB.modelsoflearning,trainingandprogressevaluationofmedicalstudents[J].ClinicaChimicaacta,2008,393(1):13-16.

[7]李泽生,冼利青.麦克马斯特大学“问题学习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3,1(3):85-88.

[8]任英杰.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开展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2):45-48.

现行医学模式篇2

关键词:医疗模式;医院建筑形态

中图分类号:F763文献标识码:a

医学是一个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名词,它包含医院的各项医疗活动和给各项医疗活动提供适宜场所的医学建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模式在不断的发生转变,随之转变的就是医学建筑。医疗模式的发展决定着医学建筑形态的变化。现代的医学模式由早期的机械医疗模式经过进一步的改善到生物医学模式,最后发展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每一种医疗形式都必须要有其对应的建筑形态,提供必要的医疗环境,随着医料模式的不断进步,医院建筑也必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一、医院的几种医疗模式

1.机械医疗模式。机械医疗模式在最初时期是建立在个体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医疗活动通常是以个体方式,活动比较分散、流动性强。这样的医疗模式主要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很低,医疗手段也主要是靠医生的望闻问切及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诊断、治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一些类似医院的医学机构开始出现。例如宫廷医疗组织、寺院医疗组织、军队医疗组织等。

这种机械医疗模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不可能设立有正规形式的医疗场所,即使是一些类似的医疗组织也很稀少,还不能行成具有科学意义的医院。

2.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从群体理性实验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最初是从17世纪的欧洲医学中哈维发现的血液循环而确立了生理学这一科学。在之后的18世纪和19世纪,一些生理学、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同时一些科学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使得医学诊断和治疗发生本质的改变。西方的精确定量分析方法称为现代医疗的主流,在病理解剖学上运用另外物理学检验方法。现代医疗开始向成熟阶段发展。

在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人们逐渐接受了生物学模式。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变。同时生物学模式是现代医学体系建立的标志,人们开始从科学的基础上认识和治疗疾病。有之前简单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转变为现在的听诊法,利用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进行诊断。

二、医疗模式对医院建筑形态的影响

医疗模式的转变对医院的建筑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之前的“粗放型”规模建设开始转向“集约化”的建设形态,其具体的改变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学模式的变化使得医院的组织结构也更加细化,这些医学模式的变化随之影响了医院建筑形态的改变,医院建筑形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建筑功能的细化。现代的医疗模式使医院的组织产生了详细的分类,医院建筑也随之变化,医院建筑的功能也更加明晰,主要分为医疗部门和后勤部门。医疗部门根据科室分化又可分为门诊部、医技部和住院部;后勤部门包含了洗衣房、配电室、压缩空气等各种机械设施。针对此模式的转变医疗建筑开始采用分栋连廊的建筑形态:把医疗部门中的门诊部、医技和住院部根据它们的不同作用性能进行分别设计,然后在使用公共走廊把这些分工明确的部门连为一个整体。

2.医院建筑形态向集中化布局。由于医院的经营方式和建筑功能的不断细化使得医院建筑向集中化布局。现代医院都购置有昂贵的医疗设备,只有使这些医疗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方可维持这些设备的运作成本。因为现代医院大多希望建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取得较多的病人来源。由于市区内的土地价值较高,所以医院建设必须采用集中化的布局才能达到土地价值的充分利用。在设计医院建筑形态是集中化的布局可以采用分层叠向上面的空间发展,在建筑时按照医院各部门功能的不同,采用上中下重叠的形式建造成一栋综合医院

在现代医院科室功能的逐渐细化,各科室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使得这些部门方便联系,缩短他们的往返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各医疗科室在建设时采用同平层的版块模式,把医院的各部门被包含在一个矩形多层的空间之内,实现节约用地的同时还能够缩短流线,以节约材料,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医院的应变能力

3.医院建筑中一些先进机械设备的运用。由于医院中存在很多复杂的流线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医院建筑中都运用了现代机械化设置来提高效率。1、医院内部电梯的设置。电梯在医院中是传送人、物的重要工具,根据它的用途可分为客梯、医用梯、清洁物电梯,污物电梯等,各类电梯还要按照其用途设置相应的尺寸。2、信息传输网和气体运输管道。医院大量信息(如病历、标本、X光片等)的传送是依靠轨道传送网和气送管筒这两样工具。3、地下通道的运输运用。用于连接医院布局分散的主体和辅助部分的地下动脉,利用通道来输送给类供应物品和一些废弃物品的输出。4、关于医技科室的重点的设计。医技科室是人类根据疾病的现代概念所提出并发展的,在设计医技科室时比较困难,医技科室设计到放射科、检验科和手术部,这些都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机械设备的要求进行设计,在建筑师设计时需要医疗设备的型号和有关医疗设备的工程指标等详细资料

三、现代医疗模式的最新改变――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现代医学结尾关注的一种医疗模式。经过近几十年对人类疾病和死因的统计资料显示,心理、社会等因素对人类疾病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并得到广泛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的定义是强调身体、心理和社会上都具有良好的状态。由此,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也成为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新的医疗模式的发展,医院建筑形态也需要随之改变。医学建筑必须由之前单一的医疗模式转型转向综合型的医疗,包含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几种治疗内容。因此医院建筑在建设时要给人带来安全、舒适、尊重和宁静的感觉。在设计医院建筑是要趋向于艺术化、数字化、家庭化。

医疗环境是通过心理、生理和社会意识来进行评价,随着现代科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医疗环境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方面有着明显的影响。

1.生物医学模式下的物质医疗环境。此环境是根据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医院的后勤人员的工作需求进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在医院内部的各科室和走廊交错成型,交易混淆人的方向,并且医院的环境比较单一,压抑,这些都给病人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然而,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能够给病人提供一种较为温馨愉悦的医疗环境,从而使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倍。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医院建筑设计是要创建一个康复环境,这是要运用大自然的力量,这样就需要把园林绿化环境加入到医院建筑当中,营造一个现代化医院建筑环境。

2.在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下的数字医疗环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革新,同样医院也在这个革新的范围内。医院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是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医院有关的信息管理系统,远程医疗服务等。这样的模式是以网络为中心,不仅仅在医院进行服务,而是走向地方医院和病人的家园,这样的服务向病人靠拢,医院建筑在设计时也会受到专项设施和其它医院的智能分散的密集度的影响。由此,医院的建筑重点向完善服务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健康是人类最大的渴望,随着现现的各类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医院也在不断的研究针对这些因素的解决方案,进而面对健康的挑战。医院的医疗模式在不断的发展,随着医疗模式的发展,给予其提供医疗活动场所的医院建筑也要不断的完善来满足现代医疗模式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谢凌峰,周峻岭.论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J].民营科技.2010(09)

现行医学模式篇3

关键词:象;模型;思维方式;中医学。

综观20世纪的易学与医学研究,可以说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道路。20世纪初,唐宗海写成了医易学专著《医易通说》(1915年上海千顷堂印本),目的在于“为医学探源,为易学引绪”,唐氏是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医学家,本书从一个特定层面论证了中医并非不科学,在医易相关方面着重论述了人身八卦理论及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理,既是对前代医易研究的总结,又开创了20世纪医易研究的新路。近代大医恽铁樵是反对“废医存药”、捍卫中医的主将,主张以中医本身学说为主加以改革,他在《群经见智录》中论述了医与易的关系,认为“《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内经》与《易经》则其源同也”。可以说,20世纪前半叶,“医易同源”、“医易会通”是医家的共识。

然而,50年代以后,“医易”研究趋于低潮,尤其是十年“”时期,《易经》和中医“阴阳五行”都被打入封建迷信的行列,医易研究成为。

80年代以来,医易研究逐渐趋热,到90年代初达到高潮。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研究“医易”的著作出版了十几本,①有关“医易”的专门学术会议开了八九次,②论文竟高达数百篇之多。在医与易关系如“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上,大部分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医学理论与《易》无关”。③“《易经》、《易传》都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自《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无影响”。④“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认为医生必须通晓《周易》,是从明末才开始的思潮,是一部分医家的认识和主张”。⑤由上述可见两派在对待隋唐以后“医易会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在隋唐以前,尤其是《黄帝内经》与《周易》有没有关系的问题上,肯定派承认两者有密切关系,《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否定派不承认两者之间有关系。本人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从实践操作层面、文字载体层面、思维方式层面对《周易》对《内经》作了详尽的探讨⑥,此不重复。近20年的医易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不能不看到不少研究还处在低层面地比附、无根据地猜想、想当然的拔高和低水平地重复之中。对深层面的理论本质、思维方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本文旨在探讨易与医的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型,并从中探讨中医学的理论本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象”思维方法与“象”思维模型

考察《内经》与《周易》在思维方式上是否一致,不但是判断易学与中医学有无关系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探讨易学与中医学理论本质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内经》与《周易》都是采用了“象数思维方式”,因“象数”的“数”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象”,因此“象数思维方式”实质上就是“象”思维方式。

“象”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以取象(包括运数)为思维方法,以阴阳“卦象”为思维出发点和思维模型,以具有转换性能的“象数”、“义理”两种信息系统为思维的形式和内涵,以外延界限模糊的“象”(或称“类”)概念对指谓对象及其发展趋势作动态的、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多值的判断。

1.“象”思维方法

所谓“象”思维方法即取象(包括运数)的方法,是《周易》的基本方法。从本质上说,“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思维方法。中医采用据“象”归类、取“象”比类的整体、动态思维方法。所谓“象”指直观可察的形象,即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以《周易》为代表的取象思维方法,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类比,它的理论基础是视世界万物为有机的整体。取象比类即将动态属性、功能关系、行为方式相同相近或相互感应的“象”归为同类,按照这个原则可以类推世界万事万物。

中医即采用这种方法,有学者称之为“唯象”的方法。中医在分析人的生理功能结构时,将人体脏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动与外界的声音、颜色、季节、气候、方位、味道等按功能属性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如心脏,其基本功能是主神明,主血脉,宇宙万物中的赤色、徵音、火、夏、热、南方、苦味、七数、羊、黍、荧惑星等均可归属于心。五脏均以此类推。这种取象的范围可不断扩展,只要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就可无限地类推、类比。如果客体实体与之发生矛盾,那么也只能让位于功能属性。中医有一个“左肝右肺”的命题,历来争议很大。肝在人体实体中的位置应该在右边,这什么说“左肝”呢?其实这是从功能、动态属性上说的,肝有上升、条达的功能,故与春天、东方等归为一类,东方即左边。同时这个方位又是“象”模型的方位。

中医在对疾病的认识上,也是据象类比的。中医重“证”不重“病”。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证”。如眩晕欲扑、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善动的风相同,故可归为“风证”。中医“同属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就是根据动态功能之“象”类比为“证”而制定的。因此,有些病的病因症状相同,却分属不同的“证”;有些病的病因症状不同,却归为同一“证”。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同的病机,而不是取决于症状或病因。例如慢性腹腔、脱肛、子宫下垂这三种不同的疾病,其症状(象)不尽相同,发病的原因也不同,但它们的病机(动态功能)都有可能属于“中气下陷”,故可归为同一“证”,都可采用补中益气汤法治疗。

中医以“象”建构了天人相合相应、人的各部分之间相合相应的理论体系,取象可以不断扩展,没有范围限制。这种“象”已超出了具体的物象、事象,已经从客观事物的形象中超越出来,而成为功能、关系、动态之“象”。由静态之“象”到动态之“象”,使得无序的世界有序化,使得人体与宇宙的关系有序化。

所谓运数思维,就是以“数”为思维工具来把握客观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运数之“数”实质上就是“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是偏向于定性。《素问·金匮真言论》将五脏中肝、心、脾、肺、肾与八、七、五、九、六相配,这是依五行生成数图(即后世所谓的“河图”)中的成数配五脏,木的成数为八,火的成数为七,土的成数为十,金的成数为九,水的成数为六。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轮“八”廓、“六”淫“七”情、“三”部“九”候、“八”纲辨证、“八”法、“四”气“五”味、“五”腧穴、“八”会穴、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等,均是运数思维的体现,其数字虽带有量的规定,但主要是为了表性,“数”与其说成“数”不如说成“象”,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象数思维模式的需要。在后世的了展中,中医理论大量吸收了天文、历法、卦爻的知识和框架,扩大取象范围。《灵枢·阴阳系日月》将十二经脉与十二月相配,《素问·阴阳别论》:“人有四经十二顺(从),四经应四时,十二顺(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杨上善进一步解释:“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也。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爻应十二月。”《黄帝内经太素·阴阳杂说》在诊断辨证学说中,无论是脉诊、舌诊、眼诊、尺肤诊、都有遵循全息的八卦结构规律,依此规律可取象比类。《伤寒论·伤寒例》提出外感病决病法,直接以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观测外感病,以乾坤阴阳爻的消长取象比类说明一年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及外感病发病规律。而运气学说、子午流注则是将天文历法之“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综合研究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象”思维模型

“象”思维方法是和“象”思维模型分不开的。“象”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模型”。所谓“模型”,是人们按照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用物质或思维的形式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以分为物质模型与思维模型两大类。《周易》“象”模型是一种思维模型,而不是物质模型。“象”模型导源于《周易》经传及其其他先秦经典,由汉后“易学”总其成。“象”模型是中医思维所采用的理论模型。作为一种思维范式,“象”模型具有程式化、固定化、符号化的特点。“象”模型主要有卦爻模型、阴阳模型、易数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等。

(1)卦爻模型:《周易》用卦爻作为思维模型,卦爻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和阴爻--,阴阳爻的三次组合构成八卦(23=8),阴阳爻的六次组合构成六十四卦(26=64),六十四卦也可看成是八卦的两两相重构成(82=64)。六十四卦是《周易》的基础模型,这个模型不仅包含六十四卦的卦象符号,而且包括它的排列次序。卦爻辞及《易传》则可看成是对这个模型的文字解说或内涵阐发。阴阳卦爻既有生成论意义,也有结构论意义,是象数思维的基点。其余六十二卦可看成是乾坤二卦的交合与展开。六十四卦是宇宙生命变化规律的完整的符号系统,也是理想的“象”(符号)模型。

中医有关生命的藏象模型有多种,其中就有一种是八卦藏象。如《灵枢·九宫八风篇》直接将九宫八卦与脏腑配合,以九宫八卦占盘作为观察天象、地象及人体、医学的工具,将八卦、八方虚风与病变部位有机对应,以文王八卦作为代表符号,表示方位(空间),显示季节物候(时间)变化特征。后世基本依据这种配属关系。不过《黄帝内经》中这种藏象模型并不占主要地位,除此篇以外,《黄帝内经》几乎没有直接运用卦爻模型的记载。

(2)阴阳模型:“阴阳”模型从实质上看正是卦爻模型的文字形式。虽然“阴阳”的概念《周易》经文中并没有出现,而是首见于《国语·周语上》,时为西周末年,然而阴阳的观念则至迟在殷、周时期已相当成熟,当时成书的《易经》(《周易》经文)的卦爻符号、卦名等已说明这一点。而《易传》则毫无疑问是先秦“阴阳”哲学的集大成者。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主要采用卦爻模型,但却采用阴阳思维模型。在《内经》中,无论是作为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还是作为诊断学、治疗学基础的四诊、八纲、证候、本标、正邪等学说,均是阴阳思维模型的运用。中医说到底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以“阴阳”模型阐释人天关系与人体生命结构功能。中医认为人体和宇宙万物一样充满“阴阳”对立统一关系,“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医认为人体组织结构符合“阴阳”模型:上部、头面、体表、背部、四肢外侧为阳,下部、腰腹、体内、腹部、四肢内侧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手足三阳为阳,手足三阴为阴;气为阳,血、津为阴。五脏按部位、功能又可分阴分阳,每一脏腑又分阴分阳。可层层划分。中医运用“阴阳”以阐释人体生理功能,人体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原则以及药物的性能等等。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用以阐释人体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体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联系。阴阳模型是中医的最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用以阐释经络,手足分别配以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共十二经脉,三阴三阳有开合枢的序次和功能。三阴三阳还指伤寒热病邪侵入经络以后的传变次第、地球公转形成的气候周期(主气)、日月星等天体运动变化形成的气候周期(客气)。《内经》中还有四阴阳说,《灵枢·阴阳系日月篇》将心、肺、肝、肾分别称为“阳中之太阴”、“阳中之少阴”、“阴中之少阳”、“阴中之太阳”。加上脾为“阴中之至阴”,该模型又与五行模型相通。

(3)易数模型:《周易》以及后世易学还构建了“易数”模型,如爻数、天地数、大衍数、河图数、洛书数、五行生成数等,笔者认为这些数并不是表示数量的,而是表示功能属性的,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象”,属于“象”模型范畴。

《内经》已开始用易数模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内经》依据易“数”模型建构了中医生理、病理、诊疗理论体系。如以“八”、“七”为周期论述男女生长的节律,以五行生成数与九宫数论证五脏学说,以天地之至数了论述三部九候、九窍、九脏、九针,以六位数论述三阴三阳……如上文所言《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八、七、五、九、六”配属五脏,乃是河图中五行之成数。“左肝右腑”除上文所述是取动态、功能之“象”,同时还是遵循后天八卦模式中的方位规律,并不是指形体上的解剖位置。十二经络的形成也与卦爻模型有关。马王堆汉墓帛书记载的经脉还只有十一条(见《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并且还没有完整的“手足”“阴阳”的名称。从马王堆帛书到《内经》,从十一脉发展到十二脉,《周易》六爻模型起了一定作用。运气学说更是遵循河洛卦爻模型,《素问·五常政大论》除“五运平气之纪所应”之数为河图生成数外,还将五脏病变与洛书九宫数相联系。

(4)五行模型:“五行”模型虽然在通行本《周易》中没有出现,而是最早出现于《尚书》中的《甘誓》篇与《洪范》篇,但帛书本《周易》已言“五行”,更重要的是汉以后讲“五行”的主要是易学家,“五行”成为汉以后易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把五行作为人体与事物的归类及相互联系的模型,体现人体的功能分类及生克乘侮、亢害承制的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用以说明诊断、辨证和治疗原则。《黄帝内经》将“五行”模型与“阴阳”模型相结合,共同构成阐释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理想模型。在五行模型中,五行与五脏的配属为中心,五行是个纽带,将器官(五官)、形体(五体)、情志(五志)、声音(五声)以及方位(五方)、季节(五时)、颜色(五色)、味道(五味)、生化(五化)等纳入其中,以此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本身的整体性。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事物联系、人体功能活动联系的法则。五行相生、相克说明脏腑之间资生与制约的联系,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生理联系,这种联系把五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病菌理上相生表主母及子、子病犯母的传变过程,相克代表相乘(相克太过为病)与相侮(反克为害)的传变过程。五行模型还广泛地用于诊断、治疗等方面。五行模型是中医最基本模型,它与阴阳模型互为补充、互为印证。

(5)干支模型:天干、地支也同样不是最早出现于《周易》,而是甲骨文,但汉以后易学家将干支纳入易学,从而成为象数易学的重要内容。

中医学特别重视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学就是时间医学。因此作为表示时间、历法的天干、地支,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藏象、经络、脉象、证象等生理病理学说,到运气、针灸、处方、用药等诊断治疗学说,无不有对干支的运用。

总之,卦爻、阴阳、易数、五行、干支是“象”思维的子模型,从属于“象”模型的大范畴。各级“象”模型其实是同源、同质而且同构的关系,只是有的偏于表示数理(如易数河洛模型),有的偏向于表示关系(如五行模型),有的偏于表示方位和时间(如八卦模型),有的偏于表示分类(如阴阳模型),把它们综合起来可称为“象”统一模型。

“象”模型是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模型,决定了中华文化的面貌和走向,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医学科学的理论建构,成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本质要素。象数模型是与象数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象数方法也是《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黄帝内经》采用取象运数的方法,创立了藏象、脉象、证象以及治则治法学说。后世如《伤寒论》、《千金方》、《素问》王冰注、金元四大家、孙一奎《医易绪余》、张介宾《类经图翼》、邵同珍《医易一理》、何梦瑶《医碥》、唐宗海《医易通说》等都直接或间接运用或发展了这个模型。尤其是隋唐以后,医学家自觉地引易入医,最明显的表现则是采用了卦爻、阴阳、易数、五行、干支等“象”思维模型。

二、从“象”思维的特征看中医学的本质及其走向

1.“象”思维的特征

“象”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⑦:

(1)重整体、类比,轻个体、分析。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的“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各事物融为一体。对人体各部分不作个体的、深入的分析,对人与外界事物为什么“合一”、怎样“合一”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只重视在模型范式上的归类“合一”。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体现这一特点。如“龋齿”,甲骨文中已有文字记载,说明“虫”是病原、病因,后来从整体上考察,认为胃热、虚火是其病因。

(2)重动态、功能,轻实体、结构。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非有实体结构。《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已从“日月”的实体意义抽象为动态范畴,是泛指,指事物的共性,而不是指具体事物的形体。中医“脏腑”概念绝非指生理解剖意义上的实体结构,而是指功能相同、时空节律形态具有同步性、全息性和一组动态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左”与“肝”具有上升的阳,“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左”与“右”的动态功能由太极象数模型的规定性所决定。

(3)重直觉、体悟,轻实证、量化。直觉体悟是中国传统的认知方法,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体现了这一特点。脏象、经络学说主要是通过直觉体悟感知的。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说明不是由实证方法得出的。经络主要是循经感传的认知固化的产物。中医在诊断、辨证上更体现了这一特点。望闻问切四诊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脏器经络的功能性变化的感知,把握疾病发生病因、病变机理。与西医运用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体质方面的信息来把握病变机理的实证、量化方法有所不同。中医诊断辨证有高明与低劣、正确与错误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认知主体----医生认知、感悟能力的高低,中医尚缺乏一套具有量化规定性的诊断标准。

(4)重程式、循环,轻创造、求异。中医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程式化的体系。从生理学说看,早期是从解剖实体形态出发认识脏腑的,如古文《尚书》、《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均认为脾属木、肺属火、心属土、肝属金、肾属水(参见孔颖达《礼记正义疏》),而今文《尚书》和《内经》则从功能出发,确定了肝木、脾土、心火、肺金、肾水的模式,并一直沿用下来,成为中医生理的最基本框架。经络的定型同样也是程式化的产物。中医诊断、辨证也可以说是程式化的,如面部诊、寸口脉诊、尺肤诊、舌诊等,其与内脏相对应的部位排布均是依准后天八卦结构规律,笔者提出一维和二维的八卦全息结构模式。再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主要是遵循阴阳模式。注重程式、模型,注重循环往复,必将导致创造性、求异性的缺乏,几千年来中医的理论基本没有突破。

总之,以象数为思维模型、以取象运数为思维方法,注重天人的整体性、全息性,注重生命的功能性、关系性、超形态性、时序性,注重认知方法的直觉、体悟、程式、循环,是中医学理论的本质。⑧

2.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别与优劣比较

(1)中医学与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别。关于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别,学术界有“元气论”与“原子论”、“整体论”与“还原论”、“系统论”与“分析论”、“功能论”与“结构论”等观点,笔者认为中医学与西医学思维方式的本质差别是“模型论”与“原型论”的差别。⑨中医学和中国传统生命科学采用的是“模型论”思维方式,即从功能模型、关系虚体出发,建构人体生命系统;西医和现代生命科学是“原型论”思维方式,即从解剖原型、物质实体出发建构人体生命系统。

西医学采用“原型论”的思维方式,遵从“原子论”和“二元对立”的哲学传统,采用分析、实验还原的方法认识人体生命。西方传统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有限、有形的原子构成物质及其运动,运动的根源在原子的外部,原子与原子之间是间断的、虚空的,要认识“原子”,必须采用分析、还原的方法,由此发展出十七世纪以机械自然观为背景的西文近代实证科学。在对生命的认识上,由古希腊四体液学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细胞,并逐渐发展为以细胞学说为基础的近代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法,直到进入当代分子生物学,医学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统观这个过程,其实都是在运用分析、实验、还原的方法,探求构成物质、生命的最基本元素、基本结构功能,这就是“原型”。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等均从人体“原型”出发,以阐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治疗为目的,解剖学、生理学是西医的理论基础。西医学和现代生命科学从物质结构层面将人体生命还原成分子生物结构,并可望在近几年内提前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说西医学和现代生命科学在人体生命“原型”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无可替代的。

中医学采用的是“模型论”思维方式,遵从“元气论”和“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在“象”模型支配下,采用横向、有机整合的方法认知生命。中国则形成并遵从“元气论”的传统。从《周易》、道家到中医无不讲“气”。“气”是世界本源,“气化”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这种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气”是连续不断、流动有序的,是介于有形有状的粒子与无形无状的虚空的中间状态,可双向转换。中医在对待人的生命时,即从“气”入手,“气”既是生命的最小物质又是生理动态能。“气”的生命体现必然导致整体性、功能性、直觉性、程式化的方法论。“气”是中医学的最基本模型,“气”也是一种“象”。如上所述,气-阴阳-五行-象数模型是中医学的思维模型。《黄帝内经》遵循这个思维模型,一开始就没有走向机械、分析之路。《黄帝内经》将人看成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而不看成是个不断分割的机体。在人体这个系统中人体小时空对应天地大时空,对应天时、物候、方位及万事万物,这种对应是由象数模型决定的。因此人体和整个宇宙在中医看来都是很容易把握的,只要用这个模型去推测、比拟就可以了。中医所谓的“模型”与科学所谓的“模型”内涵不尽相同,科学“模型”分为思维模型与物质模型,对此笔者已另文论述。就中医学“模型”与现代科学“模型”的区别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现代科学的“模型”是定量化的,包括了数学模型,能从一定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出发进行推理和演算,对有关问题和现象作出定量的回答和解释;而中医学的“模型”是定性化的,五行并不表量而是表性,不是作为数量的依据,而是提供定性的参考性推论。二是现代科学的模型是一种纯科学模型,不包含社会政治、哲学文化等非科学因素;中医学模型则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中医模型方法包含哲学的、主观的、体悟式的方法。三是目的不同,现代科学的模型方法是以自然或人的“原型”为目的,最终是要揭示自然或人体的实体本质、物质结构及其功能、规律,关注的是“原型”;而中医学关注的是“模型”,“原型”往往服从于“模型”,“藏象”即是一种典型的模型,对藏象模型的构建成为中医人体生命科学的目的。“模型”只是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并不是研究的目的和思维方式,而“原型”才是其研究目的和思维方式。

(2)中西医思维方式的优劣。中医和西医在思维方式上各有优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生命观上,中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体现在对生命复杂现象的直觉观测、灵性感悟、整体把握上。与之相比,西医则在生命的物质层面、结构层面、个体层面、静态层面,以及对生命现象的知性观测、数理分析、微观把握上占有优势。

在疾病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未病养生的预防观念、辨“证”求“本”的诊断方法、发掘正气潜能、自稳自组自调节的治疗原则上。西医的优势在于对病因病理病位的物质性指标的精确把握,对疾病病灶的定位、定量的准确消除上。

在医学模式上,西医主要采用生物医学模式,而中医则是一种综合性的、大生态、大生命的医学模式,以五行—五脏模型而言,它既包含有文化社会的因素,又包含有自然科学的因素;既反映了人体五脏之间不可分割的复杂关系,又反映了人体内“藏”与自然万物外“象”的对应关系。自从1977年恩格尔(g.l.engel)提出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西医都面临着如何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任务,而在这点上中医学因其比较重视整体和综合,因此在这个转变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和机遇。

在思维方法上,西医采用纵向的、机械的、还原分析的方法,导致对人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到dna、rna,注重生命微观的纵深探讨,在形态、结构、细节上达到相当的高度,占有相当的优势。中医采用横向的、有机的、整合的方法,从整体、宏观、动态、联系上认知生命,是中医的强项。

3.中医学的未来发展

在中医的未来发展战略问题上,目前有“传统派”与“现代派”之争。笔者属于“传统派”。笔者认为“现代派”提出的最响亮的口号“中医现代化”实际上已构成一个悖论,我称之为“中医现代化悖论”⑩,这个“悖论”可描述为“中医要实现不改变其非现代科学形态的现代科学化”。也就是说所谓的“现代化”在相当多的人看来就是要“现代科学化”(其实“现代化”的含义远非这么简单),而中医学是一种传统科学,不是现代科学,要“现代科学化”就是丢弃自己的特色;而不现代化,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又难以保持自己的特色。如何既保持自己的特色(传统科学形态)又实现“现代科学化”,无疑构成了一个“悖论”,自从笔者提出这一“悖论”以来,已引起业内、业外人士的较大注意,并引发了一场中医存亡世纪大论争。如何走出这个“悖论”的怪圈?的确需要我们好好研究,而首先应当解决的当然就是中医理论模型问题。

就“象”思维模型而言,我是持“修补”观点的。医易“象”模型是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逐步摸索出来的,是对天地人(三才)运动规律的一种形象、模糊的图示,它是建立在以天道推及人道、天道即是人道(天人合一)的认识基础上的,它原本关注的是天道的动态功能。这个模型对天地包括人的运动大规律是基本适合的,它揭示了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下呈现盛衰消长、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中医即用它来建构五脏生命模型,应该说通过二千多年的医疗实践,五行—五脏模型还是基本能够反映人体的功能特征和生命运行规律的。《黄帝内经》采用“象”思维方式,以横向、有机、整合的方法认知生命,这无疑是生命科学的大方向,但也不能不看到中医“象”思维模型并不能完全精确地、数量化地反映人体各个脏器实体的所有生理结构功能、病理变化,不能不看到中医不重量化、不重分析的思维取向导致对生理病理的细节认识不清,诊断辨证的较大“艺术性”、“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了中医发展的缓慢,造成了中医与现代科学的隔阂,可见象数的思维方式给中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都是巨大的。

一切模型都来源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模型也在流动、变化、更新之中。医易“象”模型也不例外。由于生命世界的高度复杂性,借助于一种或几种模型往往不能详尽地、精确地反映原型的结构、属性和行为。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象”模型是一个先验的、不能变更(“不易”)的模型,它好比一个一开始就设计得过于完美的大框子,后来的东西只能分门别类、按部就班去填入这个大框子。以这个模型去限定活生生的、变化莫测的人体生命原型,无疑是不完备,也是不可能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对这一思维模型与人体生命原型进行双向研究,抛弃错误,修正不足,逐步寻找到一种合理的、逐步逼近原型的模型,当然这就不能不借助于多学科的尤其是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手段,这种借鉴的目的不是去验证中医、衡量中医,更不是去否定中医、改造中医,而是在更高层面上修正、补充、发展中医。

现代中医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应该在真正认清“象”思维的前提下,继续把握宏观、整体、动态认知生命的大方向前提下,致力于研究怎样弥补微观、分析、形态方面先天不足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继承整体性,强化分析性;继承动态功能性,强化形态结构性;继承主观性、直观性,强化客观性、逻辑性;继承求同性,强化求异性。中医的重点应放在后者,相对地说,西医的重点应放在前者。在思维方式的层面使中西医达到一种最佳配置上调节,实现形而上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这无疑是中医发展的走向,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前提。

注释:

①邹伟俊主编《医易新探》(1986年,内部版),邹学熹《中国医易学》(1989年,四川科技版),杨力《周易与中医学》(1989年,北京科技版),黄自元《中国医学与周易原理》(1989年,中国医药科技版),麻福昌《易经与传统医学》(1989年,贵州人民版),李浚川、萧汉明主编《医易会通精义》(1991年人民卫生版),何少初《古代名医解周易》(1991年,中国医药科技版),孟庆云《周易文化与中医学》(1995年,福建科技版),张其成主编《易医文化与应用》(1995年,华夏版),张其成《易学与中医》(1999年,中国书店版)等。

②1986年12月南京“医易研讨会”,1989年10月贵阳“医易相关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1990年11月泰安“国际周易与中医学思想研讨会”,1991年12月福州“海峡两岸医易学术研讨会”,1993年11月贵阳“国际周易与传统医学文化研讨会”,1995年3月南京“国际易医学术研讨会”,1996年10月“国际中医与周易学术研讨会”,1998年10月北京“国际传统医学与传统文化(周易)研讨会”等。

③廖育群:《岐黄医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④薛公忱:《略评“医易同源”及“医源于易”》,载《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⑤李申:《周易与中医关系略论》,载《易医文化与应用》,华夏出版社,1995年。

⑥张其成:《易学与中医》(第2版),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

张其成:《论周易与内经的关系》,《国际易学研究》第6集,华夏出版社,2000年11月。

⑦张其成:《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载《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第4期。

⑧张其成:《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意义与不足》,载《医学与哲学》2000年第2期。

现行医学模式篇4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慕课;虚拟现实;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背景与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医学院校毕业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医学是知识更新、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因此继续医学教育对于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提升有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科技的进步使得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疾病的诊疗手段更加多样化,对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在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现已成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更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继续医学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城乡、学科、单位之间差异较大;二是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不足和利用效率不高问题并存;三是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多层次、多形式和个体化的需求,继续医学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9.0万个,其中:医院2.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5万个;执业医师数约527万,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约106万,注册护士300多万,卫生技术人员约759万。不论是医疗机构、还是医护人员个人,亦或是对于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对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前沿性的继续医学教育都存在很大的需求。面对如此庞大的、多样化的继续医学教育需求,现有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供给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继续医学教育需求的。以北京协和医学院为例,每年通过各类继续医学教育目所培训的医护人员总数也不足5万人次。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国家队,拥有丰富而优质的医学教育资源,然而通过面授、观摩、专题研讨会等传统的培训方式所能实现的培训规模是有限的。而且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除了规模有限,还存在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成本高、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

二、“互联网+”为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如今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被广泛应用至教育教学中,科技催生了许多新的学习方式,也萌发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如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教学创新:慕课(mooC)、视频微课、翻转课堂等。并且,随着无线网络、便携式终端的普及,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能够学到任何知识”成为可能。加之,随着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得临床技能在线培训实现成为可能。如在美国,某网络解剖公司开发了互动式身临其境的3D软件,提供网络解剖学、虚拟人类尸体等产品来支持医学院教学和3D网络教学;麻省理工学院也借助类似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学习者在家里就可以借助虚拟体验获得类似真实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以上这些技术的都为医学教育培训中临床技能的在线培训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那么,是否可以利用数字互联网时代这些新的技术手段,以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新的模式、更快的速度为更多需要更新完善自身知识技能的医护人员创造出更方便的学习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慕课这一正在被国内外各大教育机构广泛应用教学方式,同样适用于继续医学教育。“慕课”这一概念是由英文“mooC”音译而来,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缩写,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大规模(massive)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多,每门课程容量可达数万人;开放(open)指的是学习气氛浓厚,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人,都可以进来学;在线(online)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如随堂测验、考试等,而且还能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路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自我管理学习进度,自动批改、相互批改、小组合作等,保证教学互动,7×24全天开放,提出问题5分钟后能得到反馈。这种形式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就目前看到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而言,可以发现,在慕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因此,与传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相比,如运用慕课模式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的不足并对医学继续教育模式改革具有促进意义。

(一)实现优质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共享,使得低成本、高质量、规模化的培训成为可能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卫生资源和医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尤其是广大农村和边缘地区卫生技术人员获得优质继续医学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乡村医生培训量不足,形式单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严重缺乏临床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而慕课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大规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传统培训模式下,开办1期继续教育培训若为1万元,那么开办100期的培训成本就是100万。而在慕课模式下,开办1期和100期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并且所提供的培训课程内容对于广大医生而言也是相同的,即培训质量能够实现同质化,同时,实现规模化也变得非常容易。拥有大量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慕课提供者,如像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样的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临床医院,能够通过慕课模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推动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模式改革,改进培训质量,实现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升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和诉求,保障患者就医安全。也必然要求以继续医学教育模式转变。传统的医生培训方式往往需要在患者身上学习,这种方式一方面“患者资源”是有限的,培训成本高昂;更重要的是在患者身上学习尤其是一些手术实践训练,往往存在风险。因而,传统以患者为实践对象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医师在短时间内系统全面掌握一些临床技术的要求。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利用计算机形成逼真的三维视觉,使参与者与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流。虚拟现实技术以其临境性、交互性、想象性以及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密切融合对医学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成为解决教学资源匮乏、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丰富多彩的医学教育资源中像临床实操视频、3D解剖图、医学影像图片、虚拟实验室等也更适合通过慕课模式加以呈现升华。

因此,若通过慕课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开展临床技能的在线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就可有效缓解以上问题。同时由于慕课的开放性,加之大数据的发掘利用,将会使得培训的各个环节容易被监督,这反过来能够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推动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升级。

(三)缓解学习者工学矛盾问题,实现以医生为中心的终身学习

由于医护人员普遍工作繁重,工作与培训时间相矛盾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医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最大的难题。当慕课充分发展后,就能做到让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程度、自己的学习节拍和速度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不再因时空限制而使得医护人员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擂未境。

综上所述,利用慕课模式会推动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从传统单纯的面授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发展。它的发展潜力、表现力以及大规模低成本的普及率,是传统面对面培训无法比拟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批有较高水平、可供不同背景医生选择的高水平课程。这将成为推进继续医学教育改革、改善培训质量、实现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升级的重要契机。

三、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如何慕课

(一)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优质继续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库

当前国内的各类远程医学教育虽然可以满足各级医护人员及临床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但难以满足其对临床技能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的需求,这些技能的学习实际上仍得靠传统的师徒面授形式来进行。这也恰恰是制约在线医学教育培训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综合利用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技术等各类新兴技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的需要,开发出优质实用、针对性强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课程。尤其是需要补充大量临床技能在线培训课程,并逐步形成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在线课程库和数字资源库。

(二)利用慕课模式实现优质继续医学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分享

当拥有了优质的培训课程资源,就可以利用慕课模式进行全国范围内分享,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开展学习。美国医学教育家米勒教授(Georgemiller)构建的“米勒金字塔”(miller’spramid)勾画了培养医务人员医学知识与临床能力标准的金字塔模型,该模型明确标明了医学学习者由知识累积到临床实践训练的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目标。由塔底到塔尖,第一层是医学专业知识与操作理论层(Knows),即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记忆;第二层是医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层(knowshow)是指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与融会贯通;第三层是临床操作表现(showshow),是运用所学医学知识演练临床思维与技能;第四层是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际表现(Does)。因此,根据米勒金字塔模型,在线继续医学教育可提供前三个层次的培训:

1.理论培训

此类型主要以专业知识和操作理论更新学习为主,主要包括医学研究新进展、新发现;新技术、新设备的临床应用;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等。医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与在线课程主讲教师或其他医生进行线上异步交流学习。从而使医务人员及时跟踪了解世界医学发展前沿和新进展,引进和吸收最新医学科技成果,提升创造力、创新力。

2.观摩培训

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与融会贯通重点强调知道如何应用以上理论知识。医生可以通过“看别人怎么做”来实现这一目标。观摩培训可为医生提供多元化的临床技能相关学习资源,如临床技能操作视频、手术示教视频资料、专家会诊过程视频等。对于较复杂的内容,医生可异步反复观摩学习。

3.临床技能的虚拟实践培训

在较好地掌握了临床理论知识及如何应用的基础上,医生可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各种医学影像数据资源在计算机中建立的虚拟诊室、病房或手术室对新的临床技术进行在线“虚拟实践”。对于复杂的环节还可进行反复操作,从而逐渐熟练并掌握某临床技能。医生的“虚拟实践”被系统记录下来可接受线上虚拟学习社区的同伴和专家的点评指导,然后针对同伴和专家的反馈及时纠正自己的操作。最后在对某临床技能足够熟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临床实践。这将成为青年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逐步形成“以受训者为中心”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

通过慕课与虚拟技术相结合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青年医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技术和能力、专业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源,通过在线更新理论知识,通过模拟训练来提升自身临床技能或习得新的医疗技术,从而实现由以病人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向以受训者为中心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四、结语

在终身教育成为生存概念、知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医学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对高质量的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我国目前的高质量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资源供给远不能满足医务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方式也无法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幸运的是,“互联网+”为继续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育模式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类新兴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逐渐应用,继续医学教育必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终将实现真正“以受训者为中心”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原英,申玉杰.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思考[J].继续教育,2009(4).

[2]孟群.开拓创新的发展历程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创建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09(1).

[3]罗涛,陈兵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血管介入治疗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12).

[4]林利,李春梅,王芳.改变传统的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虚拟医学教学环境的构建[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4).

现行医学模式篇5

关键词:成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成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以人才培养为方向,以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成人医学教育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承担着为社会在职医护人员进行再教育的任务。成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医护人员的培养目标、教育过程以及教育评价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各有差异的。

二、我国成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视学历教育的发展,忽视了专业职业技能的培训。成人医学教育主要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不同的办学形式,成人医学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是一些基层的在职医护人员,他们大多学历比较低,临床经验也比较丰富。但是目前的成人医学教育中,学历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很多成人医学生接受再教育,主要是为了拿到一张自己所需要的“文凭”,这就是他们学习的首要目的。抱着这种心态学习,导致成人医学教育逐渐成为了一种形式,提高成人医学生专业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的目标难以实现。另外,在职医护人员作为成人医学教育培养的对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医疗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实际的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成人医学教育主要模仿和照搬普通医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这些成人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过分注重基础医学理论的传授,忽视了成人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所教学的内容难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对成人医学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无法达到。

2.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脱离社会需要,与行业发展脱离。成人医学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的医护人员,应该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人才要充分了解行业发展的基本动态,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应该密切相连。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很多成人医学教育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对于学校和医院联合办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医学行业的发展现状并不是非常关心,这就造成了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中所教授的医学内容和医护人员的职业需求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脱节,所培养出来的成人医学人才不符合社会医学发展的基本需求,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成人医学教育的办学不能实现应有的社会效益。成人医学教育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看培养出来的成人医学生能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当前医学行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衔接,这也是创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3.成人医学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专业性不强。成人医学教育,主要采取的是集中面授式、课下自学的教学方式。成人医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职的医护工作人员,面授式的教学形式对成人医学生的专业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同时还严重影响到在岗医护人员的岗位调换等。为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所要教授的知识一股脑传授给成人医学生,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成人医学教育普遍专业性不强,达不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

三、创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成人医学教育对在职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满足了很多基层医护人员的需要,还为医疗事业的新发展培养了许多专业性的人才。面对高速发展的医疗事业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向应用型的模式转变。成人医学教育机构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在目前医疗人才的大潮中精准的为自己找好定位,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整合成人医学教育课程。应用型人才在医疗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成人医学教育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科学确定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将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指明基本的思路。建立实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符合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成人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和整合,实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成人医学教育发展的目的,主要分为短期目的和最终目的。加强对成人医学生的职业设计,通过教育再培训,提高成人医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这就是成人医学教育的短期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追求更高的生存价值,实现完美的职业规划。

2.创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在成人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针对目前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医疗事业的发展脱节严重的情况,在创新成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在成人医学教育中,加强学校和医院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探索能够适应当前医疗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成人医学教育单位和其他单位之间进行合作,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实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普通高校中成人医学教育机构,要对医疗单位所有的医护人员的人才培养资源具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把专业文化素质和医学技能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让成人医学生实现学习和实践的双重培训。

3.建设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师队伍,改革人才考核机制。成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人医学教育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成果。成人医学教育机构,要明确定位自身的教育性质,对医疗发展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成人医学教育中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要具有充分的认识,加强成人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医学专业的基础上,聘请高等医学院校中优秀的具有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来进行授课,还要聘请大型医院的优秀医学专家来作学科的负责人。成人医学教育机构对于授课教师要鼓励他们不断深造,推荐他们到医院进行挂职,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在进行课堂授课时,能够根据医疗行业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另外,创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创新人才考核机制,大胆革新成人医学教育考核的内容和评价机制。在考核机制上,要集中体现新型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为成人医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现行医学模式篇6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7日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大幅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然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在满足了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并未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保健需要,养老与医疗相互分离,不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于是建立医疗和养老两者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学界也一直认为,推广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是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涵

在目前的研究当中,对于“医养结合”的养老制度的服务方式,学界如张立平(2013),黄佳豪、孟p(2014)等比较认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联合。陈芍、朱珂函(2014)等认为服务方式的选择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实现。刘清发、孙瑞玲(2014)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关系性和结构性嵌入,把医养结合养老创新模式归纳为医养结合科层组织模式、医养结合契约模式和医养结合网络模式。王素英、张作森等(2015)认为要采用“整合照料”、“联合运行”和“支撑辐射”三种模式,最终实现老龄化社会的“三位一体”。

关于“医养结合”的服务主体,于卫华、林丹等(2013)认为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主要机构有护理院、护理型医院、大型综合医院的照护单元、具有双向转诊功能的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服务的付费方式有论量计酬法、整体费用组合法、整体费用组合加论量计酬法。肖建伶、杨艳旭等(2014)在对北京市50家养老院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指出利用中西医结合在老年人预防、治疗、康复等环节的有利优势,结合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医养结合,完善养老院的护理模式,促进中医药护理,使老年人在养老院中得到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愉快地安享晚年。

对于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黄佳豪、孟p(2014)指出“医养结合”服务不仅仅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更为重要的是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医疗护理服务。丁露露、吴美珍(2015)认为还要强调实施个性化服务,通过收集入住老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考虑入住老人的自理能力和基本资料的差异以及入住老人自身的要求来安排入住的房间和环境布置。按照入住老人自理能力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等级的护理内容,再按照身体健康状况和病种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服务流程。

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对于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学者们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也为研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路径选择打下了基础。

(一)宏观因素。学者们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宏观环境出发,指出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必要性源于人口老龄化,源于新时期养老需求发生了变化,源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张立平(2013),黄佳豪、孟p(2014),张旭(2014)等提出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失能化、失智化、空巢化和失独化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新形势需要强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养老机构难以满足入住老年人的医护需求;大型医院难以提供细致的养老服务;中小型医疗机构资源闲置。二是现代养老、养生的基本特点使得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养老概念和模式也发生根本性转变,传统的养老服务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养老的需要。

张立平(2013)指出现代养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养老的健康、文化精神需求更为凸显出来,养老的需求从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向满足心身健康需求方向发展;二是养老的原则从经验养生向科学养生发展,老年人更渴望享有公平、可及和高水平的医养结合服务;三是养老目标从追求生活质量转向追求生命质量、从追求长寿转向追求健康;四是养老的意义由从被动向主动养生转变。

(二)微观因素。学者们从现有的养老模式和长期住院现象出发分析了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紧迫性,这主要包含长期住院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和传统的养老院不能同时满足老年人医疗和养老的需要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长期住院角度来讲,符美玲、陈登菊等(2013),李杰(2014),冯丹、冯泽永等(2015)指出医养结合有利于缓解长期住院现象。长期住院降低了病床的周转率、使用率,不利于医院服务的优化管理。我国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明确规定不支付特别护理和日常护理等服务性项目费用。对老人而言,要获得由医保支付的医疗护理服务,只有选择住院治疗。病人虽然难以负担住院费用,但是出院可能会导致潜在再住院的风险,缺乏专业护理或医疗照顾而导致更大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医疗风险,患者因其出院面临家庭专业照护缺失与存在健康需求的矛盾,不得不选择滞留医院,同时也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了支付压力;另一方面从现行的养老机构不足来讲,刘清发、孙瑞玲(2014)指出养老机构的风险回避造成机构养老市场涵盖人群出现结构性失衡,最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被排斥在市场之外。纪娇、王高玲(2014)指出绝大多数的养老机构倾向于选择生活可以自理的老年人,而排斥年龄较高、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导致最需要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反而被排除在外。严妮(2015)指出,城镇化背景下,由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原因带来了空巢老人经济、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变化,使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模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这就要求探索出更加适合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孙雯芊、丁先存(2013)从公立医院角度论证了医养结合的可行性。

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

现阶段,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适应当前新型养老的需要,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卫生人力资源、内部管理等方面。

一是多头管理导致行政效率低下。黄佳豪、孟p(2014)指出目前普通养老机构归民政部门审批和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老龄办组织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归卫生部门认定和管理,医保报销由社保部门管理。由于制度原因、行业差异、行政划分和财务分割等因素,民政、卫生、老龄和社保等部门都要介入到“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虽各有职能分工,但仍存在职责交叉情况。

二是费用较大,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沈婉婉、鲍勇(2015)指出养老机构的医保覆盖率低,导致尚未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无法通过医保结算承担医疗成本,大大提高了入住老人的养老成本。

三是养老机构基础设施等方面有待完善。於军兰、周文萍等(2015)在对黄石市进行研究时指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在于医养结合服务供需不平衡,现有机构和服务形式无法满足需求;缺乏护理院、康复医院等医养结合性质的养老机构;城乡之间、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赵晓芳(2014)指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制约主要集中在理念、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

四是“医养结合”养老发展的外部条件尚待改善。黄佳豪、孟p(2014)指出政府对养老机构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僵化。冯丹、冯泽永(2015)等认为对养老机构进行评估,合理选择转型对象是转型面临的首要问题;机构上级管理部门之间协调困难是制约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服务项目的界定是转型的关键;卫生人力资源短缺是制约转型发展的主要因素。於军兰、周文萍等(2015)指出现有的国家财政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支持保障力度不够:医养结合缺乏配套的财政、土地规划等政策情况;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能力欠缺,优质医疗资源缺乏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支持的动力。

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优化建议

首先需要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化不仅需要政府的统筹,也需要市场力量的加入。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完善措施,学者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完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开展立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李杰(2014)指出应该尽快出台长期照护保险法,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行提供制度依据。纪娇、王高玲(2014)也指出我国要加快公布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正式准入标准,规范机构的运转。王等(2015)认为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建立健全老年人长期护理质量评价监督机制,制定老人享受服务的时间、频率、内容等标准,定期对老人进行访谈,对养老机构进行评价,保证老人能够享受到满意的医护照料。政府政策支持包括养老机构用地保障、政府财政补贴或“以奖代补”、相关税费减免、人员培训和用工支持及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产生的医疗费用可使用医保报销等。张立平(2013)提出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扩大社会参与,健全和落实社会福利制度特别是在政策导向上要完善投资、融资政策、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解决老年人住得上、住得起养老机构,提高为老年人服务的职工、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使他们都热爱养老服务工作,高素质地为老人服务。邵德兴(2014)认为要解决行政分割的部门管理体制问题,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医养护社区服务业发展,构建医养护一体化行政协调机制。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周国明(2014)指出,要不断改善养老服务资源多元投入结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和自然人等社会资本依法举办各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通过税费优惠和补贴支持政策、提高床位建设补贴和运营经费补助标准等多种途径,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以总体承包、分部承包、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改革,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大力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执业环境。张立平(2013)提出充分发挥市场体制、机制和信息化的调节作用,整合医药卫生资源和养老社会资源的优势,做好预防为主“三级预防”工作,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高效、持续推进,为发展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增进老年人健康、幸福做出贡献。沈婉婉、鲍勇(2015)认为要推进养老资源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作,鼓励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以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作用,支持医护专技人员参与养老服务需求评估。

第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公众自身的保健意识。耿爱生(2015)认为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必要社会基础,它意欲解决两个问题,即获得社会充分认知和广泛社会支持,两者缺一不可。邓诺、卢建华等(2015)认为作为老人自身也应加强健康及储蓄意识,经常参加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及健康知识展览等,为日后“医”、“养”需求做好准备。子女应当对入住医养结合式养老机构的老人给予情感上的关心,以降低老人的孤独感。为了节约更多的医疗资源,具有科研实力的医学院校及医院应积极组建老年共病研究团队,探索老年共病的综合预防措施,加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推广医养结合的创新服务模式,从根源上做到健康老龄化。

第四,鼓励非盈利性组织参与其中。李杰(2014)认为对非营利养老机构的扶持,一方面体现在对非营利养老机构建设支持;另一方面体现在补助养老机构的运营。

五、评述

随着养老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必然会成为居民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模式。在其发展中循序渐进,不是要求其与现代的养老需求发展同步,而是要求其结合各地具体实际逐步发展,逐步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普遍化。

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涵与必要性、发展模式、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在发展模式方面,我国理论工作者分别从公立医院、民营机构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分别就经济发达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分析。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养老机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卫生人力资源、内部管理等方面。通过研究,提出了必须从完善相应的硬件设施,加强对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投入;提高养老服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专业护理人才;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增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率;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支持力度等方面着手予以解决。

综上所述,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集中于当前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等,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营模式、筹资补偿、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等研究较少,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医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今后应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期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园秀,罗铁娇,罗文华.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医养结合的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14.3.

[2]高小芬,于卫华.医养结合老年科患者自理能力与分级护理、护理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3.

[3]张旭.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黄佳豪,孟p.“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

[5]周国明.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政策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11.

[6]刘清发,孙瑞玲.嵌入性视角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J].西北人口,2014.6.

[7]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9.

[8]李杰.青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8.

[9]纪娇,王高玲.协同理念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6.

[10]郭斌.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

[11]童立纺,赵庆华,丁福,肖明朝.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5.4.

[12]夏家红.武汉市“医养结合”模式评析[J].长江论坛,2014.6.

[13]王,曹勇,唐立岷,潘聪聪.青岛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J].卫生软科学,2015.2.

[14]於军兰,周文萍,张杰,林传俊,徐凌,李京鹤,涂香林,王艳,周琴.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5.9.

[15]钱红祥,陈荆立.“四大路径”推进医养结合[J].社会福利,2015.1.

[16]陈庆华,侯建媛.“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民康医学,2015.9.

[17]沈婉婉,鲍勇.上海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优化模式及对策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6.

[18]严妮.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城市社区医养结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19]林丽芬.深化“医养结合”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J].社会福利,2015.3.

[20]冯丹,冯泽永,王霞,李秀明.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5.4.

[21]刘清发,孙瑞玲.远程医疗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5.5.

[22]刘文红,彭嘉琳.护理服务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8.

[23]鲍捷,毛宗福.社会医疗保险助推医养结合服务的政策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5.8.

[24]邹纯青.新型城镇化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5.21.

[25]区慧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医养结合”机构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

[26]符美玲,陈登菊,张伟,杨巧.从长期住院研究谈构建“医养结合”照护体系的必要性[J].中国医院,2013.11.

[27]王素英,张作森,孙文灿.医养结合的模式与路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调研报告[J].社会福利,2013.12.

[28]张立平.把老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做成最美的夕阳产业[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1.

[29]于卫华,林丹,陈雪羚.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4.

[30]孙雯芊,丁先存.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31]耿爱生.养老模式的变革取向:“医养结合”及其实现[J].贵州社会科学,2015.9.

现行医学模式篇7

[关键词]医院;临床教学;教学管理;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82-03

[作者简介]李小燕(1964―),女,广西桂林人,本科,桂林市人民医院科教科科长,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教学;杨青,本文通讯作者,联系方式:。

医院的教学管理水平对医院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和全面建设有直接影响作用。加强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可以为实现医院教学管理水平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1]我院地处偏远地区,作为市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我们及时更新管理理念,结合自身条件,摸索出多种临床教学管理模式,有效地改善了临床教学质量。与本市同级别的其他医院相比,我院的临床教学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获得了快速全面的发展。

一、教学管理模式

(一)实施现代化的系统教育

传统的培训教育主要是以本专业范围内的医学基础知识为培训内容,缺乏系统的全科目培训和医学观培训。采用现代化的系统教育模式,就是对科室成员及实习生进行全科目培训,并结合医学人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学道德观念,除了掌握本专业范围的医学知识外,对相关专业及交叉学科知识也有基本的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临床操作能力。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让学生避免了只从本专业知识出发,而未能考虑相关学科的知识,特别是与本专业有非常密切关系的学科知识,从而加深对临床操作的理解。另外,由于教育知识也是有限的,通过人文、伦理的培训,培养学生以哲学的思维去分析临床问题,然后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通过全面临床思维提出问题,利用辩证法去解决问题,更好地提升临床知识和能力水平,这样系统的现代化教育培训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采用引导式教学管理模式

原来我院照搬其他医院的教学管理模式,用行政命令强迫临床科室执行教学管理规定。这种脱离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模式容易造成临床科室在具体执行中遭遇各种困难。医院采用引导式教学管理模式,在制定奖励和处罚各类规定时,充分征求科室负责人的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管理者,由管理者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定,这样不仅解决了规定执行困难的问题,也提高了科室负责人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医院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引导、启发负责人和执行人解决教学问题;对于在规定时间内能改正问题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人员,不予以处罚,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教学管理精神,减少了医院教学管理者与科室负责人产生直接冲突情况的发生,两者的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融洽,临床教学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顺畅。

(三)采用自觉管理模式

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前,我院主要采用的模式是由科教科负责人定期检查临床科室的教学,有些临床科室为了应付检查,会临时下载一些教学幻灯片或抄写几个教学题目作为培训记录,实际上却没有进行了培训;有些科室虽然进行培训,但是形式化严重,没有结合自己科室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开展实质性的培训课程,临床医生或实习医生也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教学培训是被动的,也是低效的。为改变这种被动、低效的教学管理模式,试探性地采用了自觉管理模式,具体方法是在每年年末,由科室负责人和教学秘书制订本科室下年度教学计划并报科教科管理处,科教科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适当建议并调整后反馈回各科室,科室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开始执行,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报科教科备案即可,这样各科室就可以结合本科室临床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培训。医院建立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每个科室设立一名教学秘书,由教学秘书具体安排科室教学时间,科教科管理人员按照各科室计划定期检查教学培训情况。每次培训完成后,参加培训人员需对培训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如培训完成后由参加培训人员及时填写培训效果表,科教科将根据培训效果表对培训教师打分,并收集培训建议和意见,对科室具体问题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通过多次培训还可以找出各科室的共性问题,共性问题可以进行统一培训教学,由科教科和临床科室共同商讨,制订解决的具体方法并要求各科室整改。如科室对共性问题不进行整改,将上报院领导,直接与其年终奖、年度评优秀和晋升挂钩。按照这种新的自觉管理模式,通过各科室的主动培训教学,对医生和学生的业务水平有了实质性的帮助,通过近两年的实施,使临床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通过教学培训得到彻底的分析和解决,科室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达到了真正的培训效果,培训计划也得到了有序的开展。

(四)采用双向互动式管理模式

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前,我院培训教学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采取科教科对下属科室下文的方式,让科室按照下文规定进行机械式的教学培训,科室与科教科没有互动性,参加培训的学生积极性也不高。采用双向互动式管理模式后,医院和科室共同参与医院教学管理,制订的教学计划更加符合科室实际情况,并且与当年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和科研项目有机结合,科室成员的积极被调动起来。由科室成员参与科室的培训教学计划制定,轮科的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情况提出自己需要学习培训的内容或想法,综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来确定培训主题,设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课程,并要求参加培训的成员在听课前积极收集资料和问题,以便在培训过程中使学生和培训教师产生互动,优化培训效果,让参加培训的学生的临床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另外,实习学生也被允许参与全院的教学计划制定,根据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对教学的侧重点进行适当调整,开展一些学生更感兴趣的培训课程。还有,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感兴趣的科室,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在兴趣科室的学习时间,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上述双向互动的管理模式,培训教学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让管理和教学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

二、新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实施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后,我院医学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有显著增强,全院大多数教学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了教学的重要性,临床教学科室积极主动参与医院教学工作,医院教管部门管理人员与临床科室教学人员融为一体,医院管理方式显得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教学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现已成为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柳州医专及桂林市卫校等多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同时还是广东、湖南和贵州省等多所医学院校的实习点,我院现在有实习学生120余人,专业广泛,包括临床医学、药理学、护理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和检验医学等专业,2014年来我院教学科研取得多项突破,科研项目获省级和市级立项比上一年度增长60%以上,多次获得桂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得到卫生厅和教育厅表彰和肯定,发表教学类论文多篇,年度教学评估为优秀。

三、讨论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由于医务人员相对较少,临床工作量很大,科室人员中能进行教学并且掌握当前教学发展动态的医学教学人员较少,其中不少医务人员害怕教学,大多医务人员只注重临床工作,轻视医学教学工作。自从我院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我院通过邀请专家讲课、开展医务人员座谈会等方式,医院对临床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教学人员重新认识到临床教学的重要性,激发医院教学人员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认识到教学工作有利于自身素质提高,有利于增强医院综合实力。

为了适应医院新的教学模式,我院首先对临床医学教学管理机制进行创新,让新的临床教学管理机制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过去单纯培训科学基础知识的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临床医学教学,我院把社会医学和人文医学有机结合应用到临床医学教学中,加快其与现代医疗新技术接轨。我院为了调动医院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在政策上激励和经济上给予奖励,对临床教学中有突出贡献者给予破格晋升职称在年度评优时、优先考虑等奖励,为此我院制定了《桂林市人民医院优秀教学成果奖惩条例》,严格落实教学管理奖惩制度,对认真开展教学工作的科室和个人给予人力、财力支持,对不重视教学的科室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我院为了提供科研平台和提高教学水平,与桂林医院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建立多方合作关系,在科研成果上和临床教学上取得很大突破。

我院通过对临床医学教学管理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得到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年轻教学人员被送到北京、上海等多家教学医院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少部分教学人员甚至被送到国外学习,如日本和意大利,教学人员还通过多媒体不断学习教学管理方法,保持医院教学理论与国内外的先进理念接轨;临床教学教师用多媒体进行培训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我院还每年不断增加教学工作的投入,近年来教学经费投入接近工资总额的1.7%。为调动临床教学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了经济鼓励,如支付讲课人员适当的讲课费和教学秘书费,评选为优秀的教师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总之,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本院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希望上述新教学模式能对其他医院教学有一定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饶线明,詹忆君,刘芳,等.践行“三二一”教学思路规范医院教学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5):110-112.

[2]马谓彬.实施科教兴院发展战略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发展[J].人事管理,2012(3):37-39.

现行医学模式篇8

时间: 2003-3-4  作者:张其成  

摘要:易学与中医学的会通问题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一个特定的层面即思维方式的层面探讨了这一问题,提出“象”思维是医易学共同的思维方式,是医易会通的交点。“象”思维包括“象”思维方法和“象”思维模型,本文认为“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思维方法,“象”思维模型有卦爻模型、阴阳模型、易数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等多级同源、同质、同构的子模型。文章进而探讨了“象”思维具有整体性、全息性、功能性、关系性、超形态性、时序性以及重直觉、体悟、程式、循环的特征,指出这一特征正是中医学理论的本质。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本质差别就是“模型论”与“原型论”的差别,两者各有优劣。文章还从“象”模型角度提出了“修补”中医思维方式、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的中医未来观。

关键词:象;模型;思维方式;中医学。 

综观20世纪的易学与医学研究,可以说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道路。20世纪初,唐宗海写成了医易学专著《医易通说》(1915年上海千顷堂印本),目的在于“为医学探源,为易学引绪”,唐氏是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医学家,本书从一个特定层面论证了中医并非不科学,在医易相关方面着重论述了人身八卦理论及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理,既是对前代医易研究的总结,又开创了20世纪医易研究的新路。近代大医恽铁樵是反对“废医存药”、捍卫中医的主将,主张以中医本身学说为主加以改革,他在《群经见智录》中论述了医与易的关系,认为“《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内经》与《易经》则其源同也”。可以说,20世纪前半叶,“医易同源”、“医易会通”是医家的共识。

然而,50年代以后,“医易”研究趋于低潮,尤其是十年“文革”时期,《易经》和中医“阴阳五行”都被打入封建迷信的行列,医易研究成为禁区。

80年代以来,医易研究逐渐趋热,到90年代初达到高潮。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研究“医易”的著作出版了十几本,①有关“医易”的专门学术会议开了八九次,②论文竟高达数百篇之多。在医与易关系如“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上,大部分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医学理论与《易》无关”。③“《易经》、《易传》都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自《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无影响”。④“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认为医生必须通晓《周易》,是从明末才开始的思潮,是一部分医家的认识和主张”。⑤由上述可见两派在对待隋唐以后“医易会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在隋唐以前,尤其是《黄帝内经》与《周易》有没有关系的问题上,肯定派承认两者有密切关系,《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否定派不承认两者之间有关系。本人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从实践操作层面、文字载体层面、思维方式层面对《周易》对《内经》作了详尽的探讨⑥,此不重复。近20年的医易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不能不看到不少研究还处在低层面地比附、无根据地猜想、想当然的拔高和低水平地重复之中。对深层面的理论本质、思维方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本文旨在探讨易与医的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型,并从中探讨中医学的理论本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象”思维方法与“象”思维模型

考察《内经》与《周易》在思维方式上是否一致,不但是判断易学与中医学有无关系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探讨易学与中医学理论本质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内经》与《周易》都是采用了“象数思维方式”,因“象数”的“数”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象”,因此“象数思维方式” 实质上就是“象”思维方式。

“象”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以取象(包括运数)为思维方法,以阴阳“卦象”为思维出发点和思维模型,以具有转换性能的“象数”、“义理”两种信息系统为思维的形式和内涵,以外延界限模糊的“象”(或称“类”)概念对指谓对象及其发展趋势作动态的、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多值的判断。

1.  “象”思维方法

所谓“象”思维方法即取象(包括运数)的方法,是《周易》的基本方法。从本质上说,“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思维方法。中医采用据“象”归类、取“象”比类的整体、动态思维方法。所谓“象”指直观可察的形象,即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以《周易》为代表的取象思维方法,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类比,它的理论基础是视世界万物为有机的整体。取象比类即将动态属性、功能关系、行为方式相同相近或相互感应的“象”归为同类,按照这个原则可以类推世界万事万物。

中医即采用这种方法,有学者称之为“唯象”的方法。中医在分析人的生理功能结构时,将人体脏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动与外界的声音、颜色、季节、气候、方位、味道等按功能属性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素问 五脏生成篇》:“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如心脏,其基本功能是主神明,主血脉,宇宙万物中的赤色、徵音、火、夏、热、南方、苦味、七数、羊、黍、荧惑星等均可归属于心。五脏均以此类推。这种取象的范围可不断扩展,只要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就可无限地类推、类比。如果客体实体与之发生矛盾,那么也只能让位于功能属性。中医有一个“左肝右肺”的命题,历来争议很大。肝在人体实体中的位置应该在右边,这什么说“左肝”呢?其实这是从功能、动态属性上说的,肝有上升、条达的功能,故与春天、东方等归为一类,东方即左边。同时这个方位又是“象”模型的方位。

中医在对疾病的认识上,也是据象类比的。中医重“证”不重“病”。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证”。如眩晕欲扑、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善动的风相同,故可归为“风证”。中医“同属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就是根据动态功能之“象”类比为“证”而制定的。因此,有些病的病因症状相同,却分属不同的“证”;有些病的病因症状不同,却归为同一“证”。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同的病机,而不是取决于症状或病因。例如慢性腹腔、脱肛、子宫下垂这三种不同的疾病,其症状(象)不尽相同,发病的原因也不同,但它们的病机(动态功能)都有可能属于“中气下陷”,故可归为同一“证”,都可采用补中益气汤法治疗。

中医以“象”建构了天人相合相应、人的各部分之间相合相应的理论体系,取象可以不断扩展,没有范围限制。这种“象”已超出了具体的物象、事象,已经从客观事物的形象中超越出来,而成为功能、关系、动态之“象”。由静态之“象”到动态之“象”,使得无序的世界有序化,使得人体与宇宙的关系有序化。

所谓运数思维,就是以“数”为思维工具来把握客观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运数之“数”实质上就是“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是偏向于定性。《素问·金匮真言论》将五脏中肝、心、脾、肺、肾与八、七、五、九、六相配,这是依五行生成数图(即后世所谓的“河图”)中的成数配五脏,木的成数为八,火的成数为七,土的成数为十,金的成数为九,水的成数为六。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轮“八”廓、“六”淫“七”情、“三”部“九”候、“八”纲辨证、“八”法、“四”气“五”味、“五”腧穴、“八”会穴、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等,均是运数思维的体现,其数字虽带有量的规定,但主要是为了表性,“数”与其说成“数”不如说成“象”,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象数思维模式的需要。在后世的了展中,中医理论大量吸收了天文、历法、卦爻的知识和框架,扩大取象范围。《灵枢·阴阳系日月》将十二经脉与十二月相配,《素问·阴阳别论》:“人有四经十二顺(从),四经应四时,十二顺(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杨上善进一步解释:“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也。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爻应十二月。”《黄帝内经太素·阴阳杂说》在诊断辨证学说中,无论是脉诊、舌诊、眼诊、尺肤诊、都有遵循全息的八卦结构规律,依此规律可取象比类。《伤寒论·伤寒例》提出外感病决病法,直接以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观测外感病,以乾坤阴阳爻的消长取象比类说明一年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及外感病发病规律。而运气学说、子午流注则是将天文历法之“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综合研究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象”思维模型

“象”思维方法是和“象”思维模型分不开的。 “象”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模型”。所谓“模型”,是人们按照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用物质或思维的形式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以分为物质模型与思维模型两大类。《周易》“象”模型是一种思维模型,而不是物质模型。 “象”模型导源于《周易》经传及其其他先秦经典,由汉后“易学”总其成。“象”模型是中医思维所采用的理论模型。作为一种思维范式,“象”模型具有程式化、固定化、符号化的特点。 “象”模型主要有卦爻模型、阴阳模型、易数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等。

(1) 卦爻模型:《周易》用卦爻作为思维模型,卦爻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和阴爻--,阴阳爻的三次组合构成八卦(23=8),阴阳爻的六次组合构成六十四卦(26=64),六十四卦也可看成是八卦的两两相重构成(82=64)。六十四卦是《周易》的基础模型,这个模型不仅包含六十四卦的卦象符号,而且包括它的排列次序。卦爻辞及《易传》则可看成是对这个模型的文字解说或内涵阐发。阴阳卦爻既有生成论意义,也有结构论意义,是象数思维的基点。其余六十二卦可看成是乾坤二卦的交合与展开。六十四卦是宇宙生命变化规律的完整的符号系统,也是理想的“象”(符号)模型。

中医有关生命的藏象模型有多种,其中就有一种是八卦藏象。如《灵枢·九宫八风篇》直接将九宫八卦与脏腑配合,以九宫八卦占盘作为观察天象、地象及人体、医学的工具,将八卦、八方虚风与病变部位有机对应,以文王八卦作为代表符号,表示方位(空间),显示季节物候(时间)变化特征。后世基本依据这种配属关系。不过《黄帝内经》中这种藏象模型并不占主要地位,除此篇以外,《黄帝内经》几乎没有直接运用卦爻模型的记载。

(2)阴阳模型:“阴阳”模型从实质上看正是卦爻模型的文字形式。虽然“阴阳”的概念《周易》经文中并没有出现,而是首见于《国语·周语上》,时为西周末年,然而阴阳的观念则至迟在殷、周时期已相当成熟,当时成书的《易经》(《周易》经文)的卦爻符号、卦名等已说明这一点。而《易传》则毫无疑问是先秦“阴阳”哲学的集大成者。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主要采用卦爻模型,但却采用阴阳思维模型。在《内经》中,无论是作为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还是作为诊断学、治疗学基础的四诊、八纲、证候、本标、正邪等学说,均是阴阳思维模型的运用。中医说到底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以“阴阳”模型阐释人天关系与人体生命结构功能。中医认为人体和宇宙万物一样充满“阴阳”对立统一关系,“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医认为人体组织结构符合“阴阳”模型:上部、头面、体表、背部、四肢外侧为阳,下部、腰腹、体内、腹部、四肢内侧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手足三阳为阳,手足三阴为阴;气为阳,血、津为阴。五脏按部位、功能又可分阴分阳,每一脏腑又分阴分阳。可层层划分。中医运用“阴阳”以阐释人体生理功能,人体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原则以及药物的性能等等。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用以阐释人体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体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联系。阴阳模型是中医的最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用以阐释经络,手足分别配以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共十二经脉,三阴三阳有开合枢的序次和功能。三阴三阳还指伤寒热病邪侵入经络以后的传变次第、地球公转形成的气候周期(主气)、日月星等天体运动变化形成的气候周期(客气)。《内经》中还有四阴阳说,《灵枢·阴阳系日月篇》将心、肺、肝、肾分别称为“阳中之太阴”、“阳中之少阴”、“阴中之少阳”、“阴中之太阳”。加上脾为“阴中之至阴”,该模型又与五行模型相通。

(3)易数模型:《周易》以及后世易学还构建了“易数”模型,如爻数、天地数、大衍数、河图数、洛书数、五行生成数等,笔者认为这些数并不是表示数量的,而是表示功能属性的,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象”,属于“象”模型范畴。

《内经》已开始用易数模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内经》依据易“数”模型建构了中医生理、病理、诊疗理论体系。如以“八”、“七”为周期论述男女生长的节律,以五行生成数与九宫数论证五脏学说,以天地之至数了论述三部九候、九窍、九脏、九针,以六位数论述三阴三阳……如上文所言《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八、七、五、九、六”配属五脏,乃是河图中五行之成数。“左肝右腑”除上文所述是取动态、功能之“象”,同时还是遵循后天八卦模式中的方位规律,并不是指形体上的解剖位置。十二经络的形成也与卦爻模型有关。马王堆汉墓帛书记载的经脉还只有十一条(见《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并且还没有完整的“手足”“阴阳”的名称。从马王堆帛书到《内经》,从十一脉发展到十二脉,《周易》六爻模型起了一定作用。运气学说更是遵循河洛卦爻模型,《素问·五常政大论》除“五运平气之纪所应”之数为河图生成数外,还将五脏病变与洛书九宫数相联系。

(4)五行模型:“五行”模型虽然在通行本《周易》中没有出现,而是最早出现于《尚书》中的《甘誓》篇与《洪范》篇,但帛书本《周易》已言“五行”,更重要的是汉以后讲“五行”的主要是易学家,“五行”成为汉以后易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把五行作为人体与事物的归类及相互联系的模型,体现人体的功能分类及生克乘侮、亢害承制的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用以说明诊断、辨证和治疗原则。《黄帝内经》将“五行”模型与“阴阳”模型相结合,共同构成阐释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理想模型。在五行模型中,五行与五脏的配属为中心,五行是个纽带,将器官(五官)、形体(五体)、情志(五志)、声音(五声)以及方位(五方)、季节(五时)、颜色(五色)、味道(五味)、生化(五化)等纳入其中,以此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本身的整体性。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事物联系、人体功能活动联系的法则。五行相生、相克说明脏腑之间资生与制约的联系,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生理联系,这种联系把五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病菌理上相生表主母及子、子病犯母的传变过程,相克代表相乘(相克太过为病)与相侮(反克为害)的传变过程。五行模型还广泛地用于诊断、治疗等方面。五行模型是中医最基本模型,它与阴阳模型互为补充、互为印证。

(5)干支模型:天干、地支也同样不是最早出现于《周易》,而是甲骨文,但汉以后易学家将干支纳入易学,从而成为象数易学的重要内容。

中医学特别重视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学就是时间医学。因此作为表示时间、历法的天干、地支,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藏象、经络、脉象、证象等生理病理学说,到运气、针灸、处方、用药等诊断治疗学说,无不有对干支的运用。

总之,卦爻、阴阳、易数、五行、干支是“象”思维的子模型,从属于“象”模型的大范畴。各级“象”模型其实是同源、同质而且同构的关系,只是有的偏于表示数理(如易数河洛模型),有的偏向于表示关系(如五行模型),有的偏于表示方位和时间(如八卦模型),有的偏于表示分类(如阴阳模型),把它们综合起来可称为“象”统一模型。

“象”模型是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模型,决定了中华文化的面貌和走向,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医学科学的理论建构,成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本质要素。象数模型是与象数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象数方法也是《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黄帝内经》采用取象运数的方法,创立了藏象、脉象、证象以及治则治法学说。后世如《伤寒论》、《千金方》、《素问》王冰注、金元四大家、孙一奎《医易绪余》、张介宾《类经图翼》、邵同珍《医易一理》、何梦瑶《医碥》、唐宗海《医易通说》等都直接或间接运用或发展了这个模型。尤其是隋唐以后,医学家自觉地引易入医,最明显的表现则是采用了卦爻、阴阳、易数、五行、干支等“象”思维模型。 

二、从“象”思维的特征看中医学的本质及其走向

1.“象”思维的特征

“象”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⑦: 

(1)重整体、类比,轻个体、分析。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的“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各事物融为一体。对人体各部分不作个体的、深入的分析,对人与外界事物为什么“合一”、怎样“合一”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只重视在模型范式上的归类“合一”。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体现这一特点。如“龋齿”,甲骨文中已有文字记载,说明“虫”是病原、病因,后来从整体上考察,认为胃热、虚火是其病因。

(2)重动态、功能,轻实体、结构。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非有实体结构。《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已从“日月”的实体意义抽象为动态范畴,是泛指,指事物的共性,而不是指具体事物的形体。中医“脏腑”概念绝非指生理解剖意义上的实体结构,而是指功能相同、时空节律形态具有同步性、全息性和一组动态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左”与“肝”具有上升的阳性功能,“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性功能。“左”与“右”的动态功能由太极象数模型的规定性所决定。

(3)重直觉、体悟,轻实证、量化。直觉体悟是中国传统的认知方法,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体现了这一特点。脏象、经络学说主要是通过直觉体悟感知的。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说明不是由实证方法得出的。经络主要是循经感传的认知固化的产物。中医在诊断、辨证上更体现了这一特点。望闻问切四诊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脏器经络的功能性变化的感知,把握疾病发生病因、病变机理。与西医运用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体质方面的信息来把握病变机理的实证、量化方法有所不同。中医诊断辨证有高明与低劣、正确与错误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认知主体----医生认知、感悟能力的高低,中医尚缺乏一套具有量化规定性的诊断标准。

(4)重程式、循环,轻创造、求异。中医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程式化的体系。从生理学说看,早期是从解剖实体形态出发认识脏腑的,如古文《尚书》、《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均认为脾属木、肺属火、心属土、肝属金、肾属水(参见孔颖达《礼记正义疏》),而今文《尚书》和《内经》则从功能出发,确定了肝木、脾土、心火、肺金、肾水的模式,并一直沿用下来,成为中医生理的最基本框架。经络的定型同样也是程式化的产物。中医诊断、辨证也可以说是程式化的,如面部诊、寸口脉诊、尺肤诊、舌诊等,其与内脏相对应的部位排布均是依准后天八卦结构规律,笔者提出一维和二维的八卦全息结构模式。再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主要是遵循阴阳模式。注重程式、模型,注重循环往复,必将导致创造性、求异性的缺乏,几千年来中医的理论基本没有突破。

总之,以象数为思维模型、以取象运数为思维方法,注重天人的整体性、全息性,注重生命的功能性、关系性、超形态性、时序性,注重认知方法的直觉、体悟、程式、循环,是中医学理论的本质。⑧

2. 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别与优劣比较

现行医学模式篇9

我国政府对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非常重视,2009年出版的新医改方案,首次确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3],将相关疾病的康复治疗列为医保报销范围。鉴于基层医疗机构康复专业的薄弱和康复专业人才的缺乏,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国康复专业从业人员进行了专门系统的培训,我院康复中心就是我省康复专业人员的培训基地。但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依然举步维艰,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人们心目中重治疗轻康复的理念依然根深蒂固,原有的残疾尚未进行康复,新发残疾又不断出现,老年慢性病也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先天残障危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另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卫生服务体系与居民健康需要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利用率低。要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因果链条的最后一环就是实用型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社区康复制度的建立。21世纪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医学模式逐渐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医学人才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4]。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康复医学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套用了临床医学的教学模式,实施了过分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以传统的生物医学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而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于临床医学之外的,主要强调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为基础,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诊治技术和技术规范的医学学科,而不同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康复医务工作者除要具备生物医学的相关知识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和社会学知识;同时康复医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其主要运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中医针灸等来促进功能的恢复或代偿,体现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参与感、实践能力。而目前的教学仍多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学中老师以授课为主,与学生缺少互动,不能有效地调动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单向传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我国医疗卫生水平较低、亟须康复专业专门人才的背景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以及康复医学服务范畴和模式改变的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显露出弊端,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文化素质存在明显缺陷,注重临床理论培养,忽视康复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锻炼,因而社会适应性不强。虽然近年我国康复医学的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内容构成、知识架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不清,标准不明确,课程设置混乱。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没有统一标准,各学校差异明显;康复医学的专业教师背景主要是临床医学背景,缺少运动医学、心理学、物理医学、预防医学和社会保障学学科的背景;专业教学中临床医学的内容较多,康复及物理治疗的内容较少;实践教学脱离实际等。

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服务的目标及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人口构成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将从康复医学发展初期的对战伤、车祸、意外事件导致的残疾和先天缺陷者的康复,逐渐过渡到利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等各方面的措施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心理辅导,到对一些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工作和生活习惯病、老年慢性病、失能、反应能力适应能力下降者、心理障碍者等特殊群体服务的康复医学发展近期目标上来。今后还将拓展到广大基层地区以及占整个国家人口总数70%的亚健康群体以及亚健康状态评估、恢复治疗与健康调理等康复医学发展的远期目标上。这就必然要求康复服务的社会化和社区化,服务人群中除了受伤后的残障者,更多的还是心脑血管意外等的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的并发症、老年性痴呆、老年神经运动系统疾病、慢性肺源性疾病、各类慢性职业病、癌症等患者,以及其他老年慢性病患者等[2]。人类生活的社会化和群居化,在社区生活中得到了最为具体的体现。同样人类生活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美德将把社区医疗的人文化关怀推向极致,使得社区医疗服务更加个性化和细致化,将把社区养老、康复、保健、医疗、预防融为一体,担负起家庭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康复护理、生活指导、健康生活教育及职业教育等,这将成为社区康复医学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康复服务人性化和康复预防优先化等理念。在未来康复医学中,康复预防将占主导地位,那时人们不只是进行简单的康复评估与康复训练治疗,而是将相当资源用于一些亚健康状态、生活习惯和职业习惯病的预防上。未来康复医学除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外,还与保健医学、预防医学紧密结合,“人人享有健康”和“残疾者人人享有康复治疗”将成为康复医学发展之最高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教育活动中,在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两个问题。未来的康复医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应有中国特色,立足于中国国情,着重于社区康复医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改革。教学内容除包括临床医学和物理医学相关内容外,应增加心理学、物理医学、运动医学、社会学、预防医学的相关内容,并加大健康评估和心理康复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教学方法上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社区康复服务教学;教师的学科背景应多元化,吸纳更多非医学专业人才加入康复医学师资队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医药卫生必将发生重大变革,目前凸显的是人才紧缺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的绝对缺少与质量的相对缺少上,对于康复医学专业尤其突出,基层的医疗卫生体系严重缺乏康复医学的实用型人才。作者所在校康复中心是陕西省基层康复医学人才的培训基地,笔者针对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构建作一初步的探索。

2.1实用型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癌症等三类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这就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管理体系作出相应的调整。国家医药卫生部门除了由过去单纯的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以健康预防为主导和疾病治疗为主导并重的模式上来,还以医疗为中心转向医疗保健康复等为一体,并且引入循证康复医学的概念。这一服务目标的定位和服务目标的转变,对我国的现行医学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向影响极大,尤其是对康复医学的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培养何种人才就需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这对我们康复医学的教学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结合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建立,我国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面向基层,适应老龄化趋势的康复人才这一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为前瞻、全面、适时、实用。

2.2人才培养要求系统全面“全球医学教学最

低基本要求”提示医学院校要相应地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提前为医学生创造接触社区医疗和临床一线的条件[5]。而临床医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康复医学则是在大量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基础医学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有着较强理论性和很强实践性的学科。这就要求康复医学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与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个人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尽早地接触实践创造条件。在明确的培养目标下,主要从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上进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的领悟;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③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④康复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⑤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⑥非逻辑性思维与思维技能的培养。以上六个方面可保证向综合性、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

2.3课程设置的改进

为了适应康复医学培养目标的转变和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康复医学教学课程的设置要进行改革。紧跟社会康复服务人群的变化及学科发展的步伐,按照康复医学教学内容的构成和培养的要求,增加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向综合性实用型人才发展。新课程设置主要整合模块:社会养老与保健医学模块、康复医学课程模块、物理医学课程模块、基础医学课程模块、心理医学课程模块、临床医学课程模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模块以及课外学习模块。课程模块在原有的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课外学习模块这四大支柱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社会养老与保健学、心理医学、物理医学课程模块这四大支柱,形成支柱,从而使学生掌握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康复医疗服务三种类型的干预健康的手段。专业课程新增了心理康复学、社区康复学、卫生预防、医疗管理信息学、社会与养老学等课程。对康复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整合,增设了心理康复治疗实训课和康复训练治疗见习课;课外学习模块设有社区康复服务实践、志愿者服务实践、科研设计、社会养老课程讲座。在实践教学上为了便于学生能在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减少就业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差距,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慢性病康复治疗和社区康复服务的实习内容,延长了康复物理治疗和心理评估实习的时间,专业实习由过去主要去综合性医院改为主要去康复病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科实习,同时兼顾临床医学科目的实习。具体实习内容采取由学校选定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既使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各知识的实际应用,又突出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就业无缝对接。

2.4传统康复医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现行医学模式篇10

   1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医学模型)定义

   医学模型也称为医学概念是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哲学是对人类健康和疾病,充分认识到彼此的观点有关,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医学实践逐步形成,观察处理思想和方法相关的问题,是一个医学实践指南。

   主要内容包括医学知识和实践,以及医学模式对应的识别模式和行为模式中,前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知识,这是医学认识论;后者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实践的行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是医学的方法。医学模式的指导医学实践的形成。

   1.1传统医学模型的重点是治疗疾病的传统医学模式,是二级预防。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和医疗水平的现状,并逐渐暴露其缺陷,而新的医学模式的客观需要。

   1.2现代医学模式的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粹的生物学观点宿主疾病,并研究其动态平衡环境的原因。现代医学模式是一个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前列,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主要的重点是病人的护理,社会,关注服务改进。

   1.3医学模式医学发展迅速,和医生必须依靠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客观要求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医学模式。在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在所有方向上许多人的疾病,如慢性治疗,预防,以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更好的为人。

   2发展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2.1是为人们提供卫生服务的保障发展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基本保障,可以让人们接受的卫生服务不仅限于从前的医院、卫生院,大大增加人们接受服务的机会,使卫生服务落实到每个家庭与个人,更好地方便群众、为群众服务。

   2.2深化卫生改革人们很多的健康问题在基层就能够得到解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更加有利于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完善。积极进行医院预防保健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经济体制.

   2.3提高国民整体身体素质人们的健康意识得到提高与完善,在意识的指导下人们逐渐重视自身的健康,每个个体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那么,整个国民的身体素质也就得到了提高。

   2.4符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人们就近接受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一方面在基层就能得到预防保健知识、技能的普及,从而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基本疾病治疗的需求,不仅降低了疾病发生的几率,更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

   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预防保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全速发展的时期,这二者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方向,顺应了时展的特点,也适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院预防保健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是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与实现,还需要更多人的探索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