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改革思路十篇创新改革思路十篇

创新改革思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4:06

创新改革思路篇1

关键词改革;创新;小学数学;新思路;建议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仍然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面临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和国家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时,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些需求,从而暴露出一些不足。

首先,不少教师对教材的利用不够充分合理。实际情况中,不少教师常照本宣科,教材上有什么就给学生讲什么。尤其是在五六年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会多次重复讲解考点,而对于那些学生感兴趣的但不是考点的知识点,教师就一带而过,甚至不讲。其次,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单调而乏味。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是通过粉笔和黑板来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其他教学辅助设备几乎没有用到,甚至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乏教学辅助设备。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解公式并进行演算,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们感觉到数学课堂非常乏味。最后,教学的主体仍然没有改变,仍是教师为主。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知识,还应该是促进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这就要求教学应该以小学生为主,而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演“独角戏”让学生在座位上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不能促使学生很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最终小学数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推行“改革”“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的一些建议

通过以上的现状分析不难了解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需求和新要求。我们不仅要正视存在的这些不足,也应更清楚的意识到小学数学教学亟需“改革”“创新”,以积极探讨教学的新思路。以下是推行“改革”“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的一些建议,期待能够为改变当前存在的不足和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1.推行计算机辅助教学

推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传统的黑板和粉笔虽然有其优势,但并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不能让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恰恰计算机辅助设备却能满足这些需求,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份科技保证。教师只要借助ppt的展示就能够轻松的给学生更直观的展示,助于学生更快、更到位的理解数学知识。在讲解找规律和发散思维的数学题时,计算机辅助教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在讲解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时,可以借助计算机展示平面图形的周长与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区别,同时通过计算机将面积相等的不同图形重叠在一起,或者将周长相等的不同图形重叠在一起,以进一步说明相同面积图形的周长未必相等,相同周长图形的面积也未必相等的规律。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的认清这一规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备今后对知识的再运用。

2.转变教学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推行改革和创新,就要打破长期以来教师演“独角戏”的局面,形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新思路。由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结合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邀请学生到讲台来扮演一位小老师。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下充分准备,先对知识点进行理解,然后融入学生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最后到讲台上与全班进行分享,同时鼓励有不同解法的学生也一并到讲台来分享自己的想法。讲解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创新思维。通过这样教学主体角色的转换,一方面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又能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并发现学生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增强针对性。

3.将数学日记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做数学日记是当前一种有效而独特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其能打破学生仅注重解答数学题而忽视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和整合。通过数学日记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培养轻松合作的教学氛围;另外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具体操作时,应鼓励学生设想自己是在给其他同学写信,诉说自己在数学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做好当天数学课堂的总结日记,以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当天的数学知识,认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其次,鼓励学生在解体过程中及时记录下各种巧妙的直接思维,做好课后感悟性日记,以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最后,在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阶段性反思,以形成阶段反思性日记。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做好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打通章节的数学知识点,清晰的了解数学知识脉络,以更好的、创新性的应用数学知识。

三、小结

推行“改革”“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的形成离不开对教学改革方向的把握和本质的理解。因此只有认清改革和创新的目标,打破局限和大胆突破并积极实践才有机会促使小学数学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蒋靓.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2]陈良水.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英语之友(高一版),2009(03).

创新改革思路篇2

1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的主要思路

1.推进开放式教学,创新教学思路

开放式教学就是废止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因为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更新速度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需要以开放的理念对待。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比如学习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进行,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比如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异同;草本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异同;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各器官的区别等,通过亲自观察,加强印象;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教学中,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自己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给人类的影响,在学生能真正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后制定环保措施等,加深理解;考核方式也可以采取开放式,把考场挪到大自然之中,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科研的素养、科研的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来衡量学生成绩。

2.逐步实现分层教学,注重学生差异

以往我们的教学都是讲究公平,不论学生知识背景、智商高低、情感因素等差别,一律实行统一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方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班里几十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小学校,受过的教育差别以及自身的智力发育、潜力倾向各不相同,这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所以,只要学生已经尽力,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教学效果就是最好的,因为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层教学,这种根据学生知识体系、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的方式,是对学生差异的最大化尊重,而且能让学生树立自信,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把班里学生根据生物成绩分成a、B、C、D四级,或者把整个年级的若干个班按学生具体成绩重新分小班组合上课。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即: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课后作业分层、考核评价分层等几方面。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端正学习态度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课堂秩序的第一责任人,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我们会发现,很多年之后,某位老师曾经说过的一个观点或者一些特殊的动作,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记得。甚至,以后的一些兴趣与价值观的取向,都明显地受到之前某位老师的引导。所以,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思路的创新,还是要从教师自身的行为开始,要改变以往课堂支配者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学识,而且好学习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教师要不断地完善与学生相处的方法,通过自身严谨的教学风格和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尤其对于生物这种课程,很多需要的是一种对科学的探究态度,所以我们要给学生灌输一种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让学生对生物学科有一个正确而且积极的态度。

2多媒体对初中生物创新的影响

今天,多媒体的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进化等方面知识的学科。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培养自信心,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热情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最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创造潜能拥有自信。拥有自信才能有积极的态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去探索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为此,每当学生感到困惑、遇到挫折而产生动摇的时候,作为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让他们找回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再尝试一下,你一定行。”当然学生提出的观点不可能都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但对于其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我们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培养学生顽强的创新思维意志

创新思维意志是指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甚至是冒险的精神。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可能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使人心力交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介绍科学家及生物学家的成功历程,以培养学生顽强的创新意志。

创新改革思路篇3

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创新

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结合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上形成共识、找准措施、明确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现代的教学内容仍嫌陈旧、繁难,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和传统、落后,这些都应该是学校试验探索的范围。改革创新真要开展起来,必须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围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题,人才培养是在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实现的,每一位教师、管理者、服务者都要切实担负起育人的责任,指导、关心、帮助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要解放思想,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把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规划纲要》的精神、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改革动因

针对高职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对如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授知识为主的被动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既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又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有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教学中尝试了小班授课与语音教室相结合的“2+2”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并就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

针对高职类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各大高职类高校纷纷采取措施提高高职英语教学。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东软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2010年分别实施了大学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但是,专门针对高职类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还处于探索之中,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本改革方案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职类专业的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从而总结出适合高职类院校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模式。

二、改革目标

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授知识为主的被动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新模式。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改革不仅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要求,更是自身生存和发展前进的要求。

理论上,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社会实际要求上,不断地汲取德才兼备、具有高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改革从整体上看还存在着些许问题,如没能注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片面追求统一而忽视个性化和实用化的结合,等等。这样就导致了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型人才脱节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在今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不断地转变教育理念和思想,努力培养出具备高等职业技能的社会需用性人才,充分运用社会大背景和学校现有的优势,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从实际教学改革入手,努力办出高职高专英语的特色。

三、改革内容

由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为“2+2”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语音教室授课,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可以把丰富的影像资料、音频资料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的单一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高职类学生思想活跃,但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编写了适合高职专业学生实际特点和特长的《高职专业高职英语综合教程》,并且该教材已经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该教材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好评,收效颇丰。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中心。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工作中,一直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状况和对教材的把握情况,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并选取不同的教学资料。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而教师也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2.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运用。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发现,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个体差异较大,针对这种状况每位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情感教学、实践教学、趣味教学、策略教学,等等。正是由于采用了这些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改革实施计划

在教学改革中一定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

1.适度讲授,满足学生发展

要适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2.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

探究式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根据专业特殊性灵活运用多种授课模式(如分组竞赛、教师现场讲解等)。

3.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教法的运用上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导,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创新改革思路篇4

1、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科技类指标,按计划进度层层分解细化,加强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和各类科技类指标考核,不断强化科技的支撑引领能力。一是抓全社会研发投入。突出企业创新投入主体地位,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创新平台、实施科技项目;争取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落实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争取企业研发投入占到全社会研发投入的9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到GDp的2.4%。二是抓专利权申请。启动实施市级专利奖励和专利资助,抓好县(市)、工业园区、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加强专利行政执法,争取实现专利申请量2000件、授权量16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三是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提质升级,大力创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高新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型上市后备企业和创税明星企业,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高新技术产品,支撑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争取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300亿元、增加值600亿元,增加值占到GDp的20%。

2、转变科技管理职能。着眼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科技的经济功能和科技部门的服务职能,主动为领导决策、企业创新和科技惠民搞好优质服务。一是辅助领导科学决策。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立足产业实际,就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扎实开展系列调查研究,为市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二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建立技术信息服务体系,编制《科技创新信息手册》,建立“市科技信息服务网”,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动态信息服务;建立项目申报服务体系,成立分工明确的工作机构、支撑机构和咨询机构,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培训,为企业提供科技项目包装申报服务;建立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组建市级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移中心,促进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发展,为企业技术交易和成果产业化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抓好民生科技普及推广。突出科普基地、专家队伍、专题活动等三要素,创建一批省级示范科普基地,打造一支科技特派员队伍,加强12396科技服务热线工作,搞好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防震减灾日、知识产权宣传日等科技惠民主题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

3、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大力整合市内外技术创新要素,打造各类创新资源集聚洼地,不断提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水平。科技项目建设上,结合我市产业实际,找准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支持重点,采取做好项目前期、推进“厅市会商”、实行“一项目一班子”管理等方式,申报实施一批优势科技项目,争取完成向上争资8000万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着眼“312”工程目标任务,立足特色产业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组建一批市级技术创新平台,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平台,进一步健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以产业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加快引进一批院士等高端人才。设立院士工作站运行经费,强化科技创新合作奖励,探索实行市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制度,加大对市内外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科技创新融资上,积极协调金融证券部门,为企业争取金融融资和风险投资搞好服务,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加强与市外战略投资者开展合作,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

创新改革思路篇5

论文摘要: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当前中国面临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改革、实现创新的现实要求。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中国已逐渐摒弃传统教育模式,但职业教育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各种挑战,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一、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

1、在经济体制背景上,由于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改革受到多重的制约,尤其是这一进程在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制度以及现有市场经济管理制度中徘徊,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制度直接制约了当前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在这一过渡阶段,新型职业教育无法真正引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普通教育理念仍充斥于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界。

首先,在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改革中,职业教育发展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上产生的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和继续完善,但这也揭示出一个问题,即想要推出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则必须淘汰传统观教育模式。社会总体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在理论上还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也并没有产生已有的模式可供参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在这真理还未完全探索清晰之际,走弯路则变得难以避免。

其次,政府机构对于职业教育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各种愿望良好的政策也不能全权落实;各级政府机构对于职业教育改革重视的力度不足,甚至由于规划前瞻不准确的问题直接导致职业教育改革在实施中遭遇各种问题。

最后,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与普通教育还未达到同一水平线,传统价值观以及质量观、评价观被作为衡量标准长存于职业教育当中。国际规程并没有全面的被引入到职业教育考核制度当中。习惯于计划教育模式的政府以及职业教育管理人员等对于新兴的“技术能力教育”有所排斥,重视学术以及研究教育,忽视实验教学以及示范研讨示教学的重要性。

2、在社会发展条件上,职业教育还因我国当前落后的生产方式、技术所制约。加之国内许多学校存在师资知识老化,实践技术技能缺乏,与时代脱轨现象严重等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技能水平上无法跟上国际的步伐,这表明新型职业教育在当前形势下的确难以很好驾驭。

3、在人才培养上,国内职业教育管理人员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感,缺少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更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以及先进技术技能的了解,实验技术时间不足、方式不对,在市场经济必行的当前社会,我国传统的人才已无法与新型人才相抗衡,直接导致竞争能力被削弱。企业如要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占有一些之地,则必须要培养人才,从管理、产品技术创新、质量质量控制、营销手段方面进行改革才能够迎接新的挑战。

4、在借鉴职业教育模式上,八十年代引入的西德双元制以及九十年代引入的CBe反映了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一些职业教育机构在发展职业教育上方向不明确,太过于盲目,缺乏实际科学理论引导。最初产生于八十年代的“实用型”是影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时间最长的学术,虽然在九十年代被模块式课程思想逐渐淡化,但直到现在仍然无法彻底地摆脱“实用型”的束缚。此外,特色型也是值得一提的,八十年代初的双元制模式被政府重视,在北部地区广为重用,政府分配安排就业。这种“公对公”的模式并不会产生失业现象,但这只是短期的效用,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导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的周期变短,一旦引入高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教育则无法适用。

工专类分不清,一些工专职业教育已经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有一些则还没有从传统普通工程专科教育中分离出来,不知道高职和高专的区别。部分学校已经从基本的教材以及课程上做了改动,明确了自己教育的方向,而其它的则还停滞在原来的教育模式上,并未接受新的教育模式。再到后来的“模块型”,虽然按照职业的需求来教育,但“模块型”的人才对于新事物的适应能力不够,他们所具备的能力只够应付当前对应的职业,一旦引入新技术,他们的弱势变得尤为明显。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级人才则应该采取“基础型”的教育模式。“基础型”的特点便是以综合实力为主,学习研究当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行业的必需知识,重视“宽口径,厚基础”,可以为各种职业起到奠基的作用,强调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重视高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说对于高层次高级职业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技能水平的定位标准,如何突出特色这方面还没有完善的且具有说服力的经验和实例,因此仍处于探索定位阶段。继而,学者则开始重视“多元整合型”,在他们看来,必须依据不同专业方向采取不同理论以及实践知识教授,学生所具备的素质也应有差异。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各级政府机构以及职业教育机构从完全继承传统教育或全盘借鉴国外教育的误区中走出,将构建最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目标,但最主要的问题是现在仍存在照搬照抄,硬套国外模式的状况,导致不能充分发掘这些模式的长处、准确界定适用环境,导致职业教学实践受到阻碍,发展速度变缓。

二、职业教育创新的思路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多元以及各种外来价值观的影响,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外来文化文明中提炼精华,确定自身目标方向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因此

因此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在明确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基础上,可推动企业专家参与职业教育的编写,组织职业教师重新编写教材,教学改革主要便是要从基础上改革,从教材上入手。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革新步伐快,人们所喜欢购买的产品一般都是新品,因此企业研发团体变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提供新的设计才可以征服经济社会。这也要求职业教育教师需要经常到企业参观学习,保证自己的知识能够与社会需求相同步。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特别是传统职业教育出的学生为什么无法适应于经济市场,而改革后教育的学生实践能力则比传统教育出的学生能力强。照搬照抄的机械模仿则应该提倡理论联系时间,指出其盲目应用不能带来创新思维作用的真正发挥。

2、职业教育中要让学生明确自身就业方向,虽然职业生涯规划呼吁声较高,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实施的依旧较少。从大学开始便应该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可以从事何等职业,所喜欢的是什么职业,职业教育老师应该帮助规划他们的职业方向,给出良好的建议,这对学生未来就业有较大裨益。此外还要注重创业教育,使其明确由于社会性的主体多种多样,没有创新的企业不能够永久的立足于市场经济社会。发挥智力以及知识技术进行自主创业不但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能够创造就业岗位提供给其他人,带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带动社会进步。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也是职业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项课程,各个职业教育机构应该开设职业道德课程,设置一定的学分让学生重视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非常重要。

4、加强企业文化的教育,企业的发展就如同自然界一样,总是在不断进步,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价值观以及精神的体现,强大的企业文化可以将员工团结一心,凝聚成更大的力量。学习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要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只有认同了企业文化,才能够更好的融入企业。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连接,以校园文化为基础,企业文化为辅助,了解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共性,在能够完好的适应校园文化的基础上,逐步的去适应企业文化。

5、要面向21世纪培养新人才,职业教育必须注意人才国际化,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必须通过专业的教学模式设计来明确培养的目标,加强师资力量以及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实践工厂的配备先进性,通过引入心想职业教育技术的示范式以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纲举目张”,才能够更好的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以沿海等经济发达中心为例,由于众多企业,甚至是包括个体户都已参与了国际贸易的竞争,加上技术更新脚步加快,如果没法培养出具备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意识、具备适应国际竞争的能力,企业的实力与竞争力也会下降。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人才国际化,诸多职业机构以国际眼光培养人才,如此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人才需求。

要言之,职业教育改革首先要认清改革面临的问题,在解决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去创新教育思路,以教育出新型职业人才为目标,解决企业适应人才缺乏的问题。除以上的创新模式之外,职业教育改革之路仍处于探索阶段,有诸多可挖掘之处,职业教育者应该多观察,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便能够教育出国际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穆伟山.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体制创新[J]

创新改革思路篇6

[关键词]双凤镇“三农”“三变”改革农民增收致富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5-0015-01

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三变”改革为双凤镇带来的发展生机,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生态扶贫产业的良好效益,在各级干部干事的共同努力下,广大群众发自内心地有了一种获得感。

1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切实解决。

一是要全面落实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升,群众反映强烈,经委、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尽快采取措施,调控平抑。

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要大力培育经营实体和龙头加工企业,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联结的模式,发展农牧产品,发挥规模效益。

三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我镇有农村贫困人口、户和人,量大面宽,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在20018年全面脱贫,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2018年脱贫目标任务,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要加快调整贫困村的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总结推广整村、整乡推进的经验,强化责任制。完善扶贫投入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措施,增强农民务工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民务工应用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五是要加强我镇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集中抓好农田基本建设,要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

2基于“三变”改革的双凤镇农民增收致富策略

当前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素质偏低,我镇农村人口受教育时间少,教育水平低、农民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总体而言还十分落后、我国现在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我镇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第一,将龙硐村作为“三变”改革整村推进示范点,积极探索““三变”发展新模式,激活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活力,加快农村发展步伐,让“变”发展模式成为老百姓致富的有效途径。盘县板桥镇龙硐村57岁的村民蒋某在镇里新建的盘南商品交易市场里开了一家红月连锁超市,他不但不用出门面租金,还能占到超市28%的管理股份,自己只负责超市日常的管理经营。超市产生的剩余72%的利润将平均分配给双凤镇的六个村,每个村占12%,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其中每个村又将从这些村集体经济积累中拿出80%作为专项扶贫资金,无偿提供给贫困党员和群众进行创业。板桥盘南商品交易市场是将原有的废弃铁厂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重新修建的新型商品交易市场,通过盘活可用资源,让闲置资源从“集体化”变为“市场化”,进而“盈利化”。市场占地44亩,共有门面235个,业务涵盖通讯、超市、农资等行业,年底全面开放。可创年产值3千万元、带动2000多人就业。

第二,利用盘南商品交易市场为交易平台,扩大村集体资产的效益,资产效益变成经济效益,让经济效益变成精准扶贫的扶贫资金,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在板桥索桥河省级农业观光园区里,刚种下一年的700亩猕猴桃成为园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龙硐村村民章某用自己家的3亩多土地入股参与了猕猴桃种植,产生效益前除了有土地入股固定分红860元每亩外,他还在合作社里打工,每天都有70元左右的收入。和过去种植玉米比起来,他家3亩多土地的产值要比过去翻了一倍,而且还不用辛苦的管护。猕猴桃产生效益后,像他一样的土地户还可从合作社的盈利分红中提取15%的二次分红。农户算了一笔帐,猕猴桃四年后达到盛果期时,按照市场价60元每公斤,一亩土地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除去成本后,每亩猕猴桃利润能达到7万元左右,他家的三亩土地就能得到3万多元的二次分红。

第三,双凤镇通过理清农民、资源、资金、企业等“三变要素”,将集体、村民和企业利益紧密连接,形成了工农互补、互利共赢的农业发展新业态。龙硐村村委与六盘水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土地户签定种植合作协议,建立了700亩的猕猴桃基地和180亩的芦笋、黄秋葵蔬菜基地。通过规模化高效种植,既跳出传统农业模式,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又降低了农民种植风险,更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抓省级农业园区平台,奠定‘三变’基础和抓资源、资金、资产、农民、合作社、企业、合作方式等‘三变’要素,做实‘三变’内容,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进村级标准化综合服务阵地全面搞活的工作思路,拓宽改革渠道,做实“三变”内容,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农村发展步伐,让“三变”真正成为老百姓致富的有效途径。

结语:总而言之,“三变”改革创新了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同时对于有效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改变广大人们群众的生活生产方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民增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双凤镇的地域特点,积极探索“三变”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通过深化“三变”改革,使取得的成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广大群众。

参考文献

创新改革思路篇7

关键词: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创新思路;改革意识

一、认真学习系列讲话精神,根植中国梦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的梦,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汇聚成了一伟大的梦――中国梦。相信各位对于中国梦一词并不陌生,这是一个深刻而催人奋进的词汇。在召开的十报告中,发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的讲话,深情阐述了“中国梦”,还用三句诗词深情地阐述了这个饱含着13亿同胞幸福生活的伟大梦想:“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不仅展现了千百年来国家的沧桑巨变,也提醒我们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生产力的主体,他们在时代激流中用智慧、劳动实干锐意进取。也为我们勾画了一个共同奔赴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中国有梦,你我他也有梦,而且这种梦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集合了全民族的伟大力量,以行动实现梦想。“任何个人的奋斗,都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紧跟党的指引,我们的人生才能折射出真正的华彩。”这是我从小就深信不疑的信念,而中国正在一步步朝着发达国家前进着,在前进的路途中,中国不畏惧地震的来袭,互帮互助的人们,使中国又一次挺起了胸膛,继续向前走去;中国不畏惧山洪的阻挡,人们齐心协力共同为中国建造一双山一般的臂膀,挡住了汹涌的洪水;中国不惊恐冰雹、酸雨的袭击。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中国人的梦想更是无法超越的。

当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因此,青年群体就要怀揣梦想,成为一个能够真正在社会上“实践”的人。新时代下的共青团工作,要时刻肩负神圣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心系中国梦的伟大抱负,以“珍惜每一刻,用心每一步”的工作服务理念,自觉发扬无私奉献品质。把“奉献”二字,当成是一种责任,当成是磨练自己意志的良好机遇,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高尚的精神,为梦想照亮前进的道路,在时代的浪潮中搏击潮流、乘风破浪,努力做到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去实现中国梦。

总之,当代青年要自强自立,坚定自己的理想,勇于实践。摆脱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真正走进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接触集体,与他人团结协作,从而找到理想与实践的结合点,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二、文体活动百花齐放,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大学生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目标,为此,学校应该注重对于大学生文体活动的培养,由此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文体活动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放松解压的休闲形式,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人际交往平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力、进取心、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正能量,为校园增添更多的积极气息,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比如各种体育活动在强健体魄基础上,还应注重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精神、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文艺活动则应注重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文体活动的形式应坚持多样化,针对不同群体因材施教,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学生是文体活动主体,应着重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参与平台,使他们真正融入文体活动氛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高校中,大学生的群体性文体活动主要是以学生组织为载体来展开的。活动具体有群众性、灵活性、实效性非盈利性的特点。因此在开展文体活动时,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的由学生组织策划,活动的方式往往由学生自己来决定。

(一)扩展社会实践,开阔眼界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多,一方面他们以学习为主,进行各种专业技能的学习,除此之外,各种课余时间如果不充分利用,则会被浪费,因此,学校应该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带领他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必须与大学生的专业课程相关联,并能够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社会实践是一项极为有意义的活动,大学生参与其中,不只是开阔了眼界,而且还增长了见识,由此提高了他们的各种认识。此外,社会实践也是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的有力证明,理论只是学生的基础出发点,实际行动在理论基础的作用下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应,为此,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由此增长他们的见识。

(二)鼓励学生积极创业,扩展工作面

有些大学生认为毕业必须到企事业单位上班,事业单位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由此他们纷纷加入了事业单位的招考队伍中,即使失败了,他们仍然不气馁,仍然会接二连三地进行考试,直到考上为止。这种现象容易导致社会工作面的不集中,有些工作容易出现空效应,为此,学校必须加大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创业,要让他们看到创业的各种好处,可以带领他们参观成功创业者的案例或是通过实例讲解创业的好处。

(三)信息技术素质的提升

信息技术一词对于现代的大学生并不陌生,教师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专业有关的信息化学习,由此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遇到很多专业问题不知所措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百度搜索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专业难的现象,让学生通过对于网络的爱好转变为对于学习的爱好,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信息技术优势知难而进,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以此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志愿者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此期间,虽然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依然有部分政府和学校没有认识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保证志愿服务的长久持续发展,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栋梁之才。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且还能够培养大学生自主成才。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极为重要的,其体系的构建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关注,也体现了当代社会注重新时代的年轻力量,让更多的力量能够服务于社会,从而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

(一)从志愿者自身角度出发

新时代下应该不断加强志愿者的思想和专业方面的培训,由此保证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各级党团应该不断重视志愿者的培养。一是让青少年从意识上认识到志愿者服务的精神,转化对于青年志愿者的误区认识,将服务意识作为主导向。二是在青年志愿者在具备思想认识的同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让志愿者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三是要不断拓展志愿者的服务领域,志愿者的服务应该紧密联系时代的发展,在进行传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同时,应该具备一定的针对意识,在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意识的同时,开展各种具备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要保证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二)保证青年志愿者服务的资金

青年志愿者服务资金的供给,一是志愿者所在学校、单位或其它各个部门的资金拨款,二是社会各界的支持赞助。鉴于资金的影响,一些青年志愿者不能够如愿进行各种服务。所以,应当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对于志愿者活动的支持。比如说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社会各界给予一定的赞扬,并颁发相关荣誉证书,对于企事业单位可以给予他们在税收方面一定的优惠政策,由此调动社会各界对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支持,同时也能够激起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到服务活动中去。

(三)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的法律保障机制

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必须纳入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体系,有关部门可以制定有关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确保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安全保障与法律支持,可以通过制定并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以及志愿服务安全知识的培训,确保青年志愿者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化。

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改革

(一)工作思路的创新

要想做好共青团工作,一是必须确保工作思路的正确清晰。只有确保正确清晰的工作思路,才能够促进目标的较好实现良。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必须按照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在服务大局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应该确保三服务关系的恰到好处处理,不只是要认识到党政所需,社会所急,而且还应该认识到当代青年的所求。三是实现服务青年的成长成才必须在社会大局和服务大局的基础上进行。企业共青团工作中传统的带有浓厚行政化色彩的重指令、轻指导的领导方式,较为严重地脱离了实践,同样应该给基层团组织以更多的自,它们需要上级团组织提供更多有效的政策指导、信息指导、典型指导。所以说,建立新型的指导体系,将成为目前转变团的领导方式的一个取向。

(二)工作内容的创新

工作内容和工作主题是共青团工作实现工作职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根本。就是要努力做到在青年思想教育方向上更加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信息化,以及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特点:在建功立业方面要围绕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开展活动,注重培养青年的科技素质和创新精神,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认真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总任务加以具体化。团的工作内容面临经济主线的挑战过去,团的工作更多倾向于思想政治工作,以政治代替经济。但是,当前搞好经济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这就要求团的工作内容在保持一定的政治教育性的同时,加大其经济性质,也就是更多地转向立足本职岗位,更加注重经常性岗位学习、岗位成才、岗位奉献,来提高青工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因此,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活动,建立岗内的“参与渗透”与岗外的“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也将成为当前转变团的工作内容的取向。总之,创新工作内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坚决冲破阻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思想禁锢,加强青年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青年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和优秀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

(三)工作手段的创新

近几年来,共青团工作具备了自身独特的方式,并在社会上受到了极大的反应,社会各界强烈呼吁这种方式的再继续,需要不断传承并发展。但是处于当下经济转型阶断,我们又面对了新一轮的问题和情况,因此,当下我们必须牢固掌握好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主题,不断摸索并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新方式,在新情况新问题下必须有新对策的应对,新对策的应对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各种创新方式的制定也必须与所转型的经济、国家资源配备方式相互吻合。此外,对共青团组织的思想认识、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等方面要提出各种新的实战性的现实挑战。同时对于以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进行再摸索、再研究,保留其有效的方式,摒弃其无效落后的方式。所以,我们的工作方式通过创新更加开放、灵活、新颖。主要是将以往落后、单一的工作方式摈弃,注意整合有效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下,推动共青团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

(四)工作机制的创新

创新工作机制,主要是建立科学的社会化运行机制,重点是创新阵地建设、物质依托、队伍建设等方面,由此保证共青团工作能够进一步扩展向其它领域,保证扩展渠道的丰富多彩化,使团组织在新形势下能够延伸工作手臂,拓宽工作领域,增强工作依托,扩大工作阵地,壮大工作队伍。共青团工作要实施走出去的措施,多走出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有力度,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符合当代青年的队伍建设。在具体的工作机制创新中,要保证工作机制创新的可实施性,保证每一个共青团都能够积极参与进去,确保活动参与的可实施性,且能够获得一定的社会效应与社会鼓舞力。工作机制的创新是当下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青年志愿者参加活动的创新方式表达,在这种创新方式下,能够收获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也能够促进志愿者服务的较好开展。

五、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意义

对于高校来说,共青团工作极为关键,因为共青团工作囊括了许多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无论是思想政治方面还是其它方面,都具备重大的社会意义,共青团工作对于一个大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其关系着社会和高校的发展,还关系着大学生个体的成长与成才。共青团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只有将高校共青团工作搞好,才能够提高社会影响力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高校各项工作机制的顺利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需要创新机制的不断融入,确保大学生就业的顺利性。此外,高校共青团工作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创新机制是符合社会和时展需求的。

结语

因此,新时代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思路与改革意识是极为重要的,倡导大学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做好共青团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大学生正确应对志愿者服务,内心时刻根植中国梦,在确保在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创新与改革共青团工作,保证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之江新语》,浙江出版社,2013-11-09(03)

[2]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

[3]常锐.论大学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2):76-78

[4]贾哲.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J].新西部,2013(29):128

创新改革思路篇8

我校是全国第一个开办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学校,该专业自2001年成立以来经历了近七年的建设,于2007年获批成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被授予“湖北省品牌专业”称号。目前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安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通过不断地教学研究和实践,我们基本认识了信息安全的学科特点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如下观点:

(1)信息安全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信息安全是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物理、生物、法律、管理、教育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

(2)信息安全技术具有整体性和底层性的特点。必须从整体上采取措施,从软硬件底层采取措施,才能比较有效地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3)确保信息安全是一种系统工程。硬件结构安全和操作系统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密码、网络安全等是关键技术,必须综合采取各种措施才能奏效。

同时基本认识了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1)信息安全人才的基本特征是: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必须同时重视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和信息安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必须有足够的实践教学,做好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建设,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虽然信息安全专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专业必修课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叠太多,未能很好地体现信息安全专业以学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为主,兼学通信,同时加强数学、物理、法律等基础,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办学思路。二是对学生的培养模式统一,没能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培养,不能实现既培养了计算机及通信人才又培养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没能很好地起到分层次和分类别培养的效果。三是原有培养方案中的实验课程大多数是课间实验,实验时间分散,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和实践的机制不健全,对实验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学生专业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2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基本思路

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前提下,结合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我们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改进和完善了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培养过程和途径的创新,并对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进行了改进。

2.1专业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在认识了信息安全学科的特点、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安全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等领域的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时强调加强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重基础、重发展、重能力、重创造,兼顾计算机学院学生必须的通识基础、数学基础、通信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信息安全基础之间的合理比重。

培养的学生应以学习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兼学通信技术,同时加强数学、物理、法律和管理基础。要求学生在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两个方面都得到培养提高: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培养目标进一步分层次,按学生特点及去向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区别培养,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2.2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2001年成立以来,我们制订出一套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课程系统和教学计划,并在全国开设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大学中推广。为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我们先后进行了三次培养方案的修订。

在改进的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方案贯彻了“少而精”的原则,强化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这两极课程,减少、弱化了二者之间课程的分量;尽力合并传统内容,增设新的、与当今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同步的课程或内容;调整了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将原培养方案中的专业选修课(“计算机病毒”、“信息隐藏技术”、“智能卡技术”)改为专业必修课;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努力建立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机制,实现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体现多学科交叉:开设“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通信原理”、“现代通信”等课程。

体现硬件系统的基础作用:除了常规硬件类课程外,加开“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卡技术”、“电磁防护与物理安全”、“嵌入式系统”等课程。

体现操作系统的基础作用:除了“操作系统原理”,加开“windows原理与应用”、“Linux原理与应用”,形成操作系统课程组。

体现密码与网络安全的关键作用:开设“密码学”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网络管理”、“网络程序设计”等课程。

第四年的实习实践教学内容配备了相应的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要求学生在大学第二年成立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制定了兴趣小组的管理规定,为第四年实习实践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明确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学习的顺序关系,了解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尽早树立专业学习目标,还添加了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关系图,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和完善,达到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的,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使我们培养的信息安全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武汉大学“三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2.3培养过程和途径的创新思路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信息安全本科培养按“3+1”模式设置教学计划,即前三年在学校修满所有学分,完成全部课程学习,第四年按学生特点及去向分类安排不同的学习项目,完成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直接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提前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发工作;对准备就业的学生安排到用人单位或实习基地实习,并要求其在实习基地实习6个月以上,完成毕业论文;未推免并要求留在学校实习的学生安排在学院实验室,按兴趣分组,由专门的老师指导完成所分配的研究或开发项目。

新的培养方案已于2007年全面实施,“3+1”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2003级信息安全专业毕业论文的优秀率达到了14%。

2.4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加强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除安排一年的实习实践以外,还将实验课程由分散改为集中进行,由验证型为主改为设计型为主。增加了“程序设计训练”实践课程为必修课,调整了“信息安全综合实验”课程的内容,将其变为一个综合实践、测试平台。增加了部分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实践教学改革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正在尝试以下几项新的改革措施:

3.1不断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改变实践教学的实现方式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信息安全本科按“3+1”模式设置教学计划,加大了教学实践环节,并将实验课程由分散进行改为集中进行,由验证型为主改为设计型为主,加大了综合设计、创新实验、实训实战的比重。通过对集中实践教学和课间实践教学的课时调整,使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40%。

实验教学在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提高实验、实训平台训练、实习地实战训练、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六个层面开展,不同层面的要求、方法及形式有所不同。基础验证型实验多采用课间实验的方式,综合设计型实验一般在理论课后集中一或两周进行,程序设计训练和嵌入式设计不受时间限制,可跨越四年时间完成。对创新提高型实验,可根据创新设计自主完成。实训平台训练型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训项目。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可结合导师的科研工作提前开始,加强过程管理,强化答辩环节,确保质量。

3.2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与企业合作,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安排了一年的实习实践。学生可以利用暑期或在校的第七、八个学期到实习基地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并与企业项目相关的专业课程中,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改革思路篇9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材运用;改革;新方法

从目前中职学校的教育情况看,语文教学工作还存在诸多弊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还处于被动地位。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误导,许多学生在学校语文知识时难以理解教材内涵,导致后期深层次的学习无法跟上进度。新课标颁布之后,中职学校的教育面临全面改革的局势。作为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积极转变教学方案,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

一、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难题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对于语文采取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依旧是教师为主。这种守旧的教学方式与当代先进的教学理念是相互违背的,对于学生而言多数时间只是在机械化地记录,限制了个人学习能力的发挥。而长时间处于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变得过于局限。

1.应试现象严重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学习不再是凭借自己的兴趣进行,而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这种“应试”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思想里只有考试,而忽略了主动学习的重要作用。中职学校常常顾及到更多的是升学率,只重视学校考试成绩的好坏,而并未真正考虑到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应试教育”现象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2.教学意识薄弱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关键时刻。而显示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在授课前未能树立教学意识,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未能及时改进,教学工作仅注重自己的讲授,而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置之度外。在教材引进上过于依赖书本,并未认识到语文内容是源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3.缺少师生互动

当代教学思想指出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于角色转变没有深刻的认识,使得课堂上缺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跃的课堂气氛。如:在学习到古诗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朗读后再讲解,这种基本的互动方式在中职语文课堂并不常见。

4.知识连接不足

语文知识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积累而来的,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将基础的语文知识与高层次的知识互相结合,才能对新的知识点更好的理解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就当前的教材展开教学,这很容易造成知识教学的局限性,对于不同阶段的语文知识缺少连接。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其旨在要求对新旧知识的温习与灵活连接运用。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由于中职生对于生活、学习、社会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教师的思想观念与学生相比,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反差。两种差异的“碰撞”势必会导致不同矛盾的形成,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矛盾化解法”进行教学,以下针对不同的矛盾进行阐述,并倡导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处理好不同的矛盾,为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1.教学目的矛盾

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升学率、考试过关率,而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掌握语文知识与学习方法,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若教师只重视教学而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学生只顾及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教师的教学工作,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统筹兼顾的方式来处理好师生之间在教学目的上的矛盾。

2.教学方式矛盾

教学工作是双方面的工作,在师生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一些不满因素而造成矛盾。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中采用的口语、知识面、言谈举止、授课技能等都存在了很多的不足之处,学生会对教师感到极大地不满。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与学生多加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作出及时地调整等方式能够避免师生之间的这类矛盾。

3.教学评估矛盾

对于中职生成绩评估而言,学生的成绩考核的“生杀”大权掌握在了各个学科的教师手中。而受到日常教学工作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在学期结束后会凭借自己的印象给学生“打分”,往往考试的高分的学生最终的综合成绩比普通的学生低。通过矛盾化解法进行教学能促使教师在评估过程中坚持“公正”的原则,给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估。

三、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

信息时代的带来必然会引起教育事业的最新改革,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积极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似乎成为了教学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实际的多媒体教学情况看,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1.全面接触教材

现代教育标准强调了不能将教学题材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而是需要多个方向寻找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恰恰满足了这一教学需要。例:讲到《春》这一课文时,我先要求学生品读文章3遍,然后感悟一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章节,接着将内容作出描述。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春”景,而是要让自己的眼光、思维扩宽到现实生活,在春天发生的一些儿时乐事等。不同的学生对春的认知是不同的,因而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而倾听了学生各自的描述后,我则将学生描述到最多的情景用图片文字的方式在多媒体上播放,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春的气息,增加了自己看待事物的视野范围。

2.培养学习兴趣

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大大削弱,课堂上也很少会出现活跃的气氛,这些都归根于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利用多媒体技术后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等多项技术综合于一体,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这就增强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得很多学习困难得到了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如:讲述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散文时,我先引导将自己小时候生活的美好记忆描述出来,在学生心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有趣画面。这样就运用对事物生动描述后,让学生体会到清新甜美的生活乐趣,对于各种事物充分满了期待。

3.师生互动教学

教学课件是多媒体教学中常用的工具,而可复制性是其重要特点。这对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是很有帮助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活跃气氛的,教师在备课、授课等环节中必须要对课堂结构精心安排,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而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表演则是师生之间交流的另一种方式。遇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我则安排学生对文中的动作描述进行模仿表演,学生们兴致勃勃参加,且读懂文中的描述状况,并且采用一些形象的肢体姿势来逼真地展示出文中的描写情况,而我在备课时则经常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影像资料供学生观看、供学生利用,这样就保证了整个表演模拟环节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

总之,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加可靠的学习方案。此外,教师还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灵活运行先进的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学习课堂,这些对于现代化的语文教学都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应德领.新课标下中职语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29-31.

[2]宋洪燕.合作学习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殊价值[J].科技信息,2010,(09):24-27.

[3]陈传林.让远程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0,30(18):53-55.

创新改革思路篇10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

一、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近年来我市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趋于合理,档次进一步提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近翻了一翻,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床位数量长达到51036,增长2.9倍。乡村卫生室和医护人员的数量也不断增长,分别达到5176个和13062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到98%以上的居民。建立和完善了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政府投入标准逐年提高,截至2013年底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5元提高至30元。与此同时还加强资金管理,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制度和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了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各项服务补助标准和补助程序,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公共卫生资金安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根据国家、省统一安排,自2010年3月15日起,潍坊市奎文区(含高新区)、寿光市、诸城市、昌邑市首批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523种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药物实行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该制度推行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价格平均降幅分别达到51.63%和30.52%,大大减轻了群众用药负担。至此,我市国家基本药物实现了城乡基层“全覆盖”,群众药费负担平均下降近1/3。

(三)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新突破。潍坊在国内最早探索了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和人员编制定额,推行院长职业化,实行院长年薪制和工资总额制,用人全部实行聘任制。潍坊市公立医院的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的用人机制,使医院拥有了更多的白,从而激活医院内部活力和员工积极性。

二、影响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键问题的分析

(一)公立医院比重过高,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公立医院床位占全市床位的85%以上,门诊诊疗人次数和出院人数均占总数的90%以上。与此同时,我市还存在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严重不足的现象,现有的民营医院主要为一些专科医院或特色医院,由于在医保定点、财政投入、人才政策等多方面不能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很难与公立医院平等竞争,这样就形成了供方由公立医院高度垄断的格局。

(二)医疗保险制度不统一,偿付标准差异大。当前我市医疗保险制度,不仅存在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差别,还存在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与城镇企业职工的差别。这就造成了不同人群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他们的缴费标准及保险偿付标准也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制度的不统一使得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缺失、效率低下和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凸显,使得现行医保制度无法适应全民医保的要求,也对当前社会经济的运行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公立医院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公益性不强。政府投资兴建并运营的公立医院本应是非盈利性的公益性机构,但由于大中型医院始终供不应求,每年的盈利数额很大,这些盈利在显著改善医务人员收入及医疗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医疗资源过度集中。

(四)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匮乏,服务能力水平不高。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财力有限,对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调控空间较小,难以制定比较有吸引力的薪酬方案,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导致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医疗技术水平偏低的状况。

三、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路径选择

(一)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医院。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合理规划布局,控制公立医院不合理扩张,为民营医院留出发展的空间。集中清理针对民营医院的不合理规定,使其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政策。政府要积极制定相关政策,解决民营医院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向民间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投向医疗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倾斜。优先支持民间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

(二)注重公平,有效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首先要做好管理部门整合。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进行整合,涉及卫生和人社两个部门,实现制度整合首先就要进行经办机构及其人员的整合。目前,我市已将新农合职能、编制、人员、基金、资产等已整体移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为下一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运行奠定了基础。其次,是要做好制度的整合。城乡医保一体化不仅表现在管理部门的统一,更要体现在统一的制度上,如何制定出一套让所有参保人员公平享有保障的政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次,加强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搭建城乡医保一体化平台。

(三)以维护公益性为核心,推动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前提下,优化结构布局,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使其回归本位,减少其“逐利性”,增强“公益性”;明确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责和改革的政策、措施、步骤、方法等,并积极加以推进;做好公立医院的经费保障,履行好政府的监督职能;制定明确合理的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切断医护人员奖金与为科室创收的关系,既不与开药和检查费用挂钩,也不与业务收入挂钩,而是与工作的质、量、技术难度、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挂钩。有效规范了医生的执业行为,使大处方、大检查等不规范诊疗丧失生存土壤,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四)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和引进。首先,建立健全医护人才合作交流制度。探索新的途径,充实基层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让高级别医院医生到基层挂职锻炼、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到高级别医院实习制度,实现人才和医术的交流互动。其次,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做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实施全科医生特岗项目,确保如期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配备目标。第三,对基层医疗机构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倾斜。提高全科医生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