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村官计划十篇大学生村官计划十篇

大学生村官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4:55

大学生村官计划篇1

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镇、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继续开展农村调研,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现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研究市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本村村民服务。

2.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同时,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经常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要不断的学习,并掌握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形成强大的动力,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二、要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培训好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2.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和村委会日常事务。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政民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3.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新的一年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要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4.要促进村里经济发展,需要通过项目支持,寻找适合村里发展的项目,向上争取,通过项目带动贤官村整体发展,如在贤官村建设生态农庄的规划。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力争去外地参观学习较为规范的农民专业户,结合我村实际,努力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水平,切实降低农民的收益风险。

总之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农村工作本领,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而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的期望和支持。

大学生村官计划篇2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计划;社会功能;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051-02

从1995年起,中国政府开始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农村担任村支书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即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该政策经过萌芽、发展和全面普及等不同阶段的流变,从星星之火,渐成如今的燎原之势,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从2008年开始,连续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每年选聘两万名。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缓解了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发挥了一定积极的社会功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按照各地政府的推广计划,预计到2010年大学生村官将突破20多万人,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仍在不断壮大;然而海南省等地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宣告失败以及大学生村官的高流失率等现象暴露出了该计划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社会功能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缓解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往年未成功就业的人数已达600万以上,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就业就是民生”的现实环境下,大学生当“村官”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截至2008年全国28个省市都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量转移,中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村官年纪轻、有知识、有文化、有闯劲、头脑灵活,充实到村级班子后,使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能力结构有较大程度的优化,同时“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干部队伍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村干部中一些自恃无人接替、不思进取的“太平官”有危机感,农村干部队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为乡/镇及以上级干部的选拔提供了优秀的后备人才

实践证明,经过在基层工作培养出来的干部在处理复杂问题上成熟得多,工作中作出的决策更符合实际、更能契合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到农村做村官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是一个熟悉村情、县情、省情、国情的过程。大学生村官为党的事业提供了雄厚的干部储备,它确立了在基层、在一线培养干部的正确导向,是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大批传承党的事业接班人的创新之举,为以后从中选拔政治可靠、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前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所遇到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身份模糊,角色定位难

按照《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规定,“到农村就业的,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大学生村官都被借调在乡镇政府做事,村子里的事情都很少参与。党政办、计生委、宣传部等他们就像一个超级杂役哪里需要就到哪里。由于大学生村官动手能力强,做事情积极认真因此工作都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也都乐意给大学生村官分配工作任务。然而他们比较困惑的就是究竟他们的岗位职责是什么?直属领导是谁?该主要听谁调遣?因此这种身份模糊如果没有恰当的政策引导和保障必然会让大学生失去在农村工作的热情。

(二)大学生村官身份的法律保障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大学生村官由上级委派这就和村民组织法的相关规定不相符。尤其是不少大学生村官已开始从助理的位置上升任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的位置,更和这部法律的本意背道而驰。由于不能从法律上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定位,无论他们在岗位上工作的如何出色也无法在法律上保证自己村官身份的合法性且导致大学生“村官”这一模式无法制度化。

(三)大学生村官动机各异,扎根农村的思想难确定

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的动机比较复杂,除了一部分立志在农村发展,愿意从村官工作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大学生外,不少大学生都把村官的工作看成是一项权宜之计,当做一块跳板,他们并不是真心真意地服务于农村、农民,而是出于就业的考虑,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以公务员考试、考研、提拔等途径,尽快脱离农村,而真正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很少。

(四)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的不完善问题

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农村任职是有机会成本的,他们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在城市从事其他工作的机会。这与他们三年合同期满以后的去向有着直接关系。仅有极少部分能考上公务员或者研究生。按照中组部等部门2009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规定,“乡镇机关补充公务员,要逐步提高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的比例。”事实上县乡政府没有权力增加公务员编制,况且乡镇政府本来就已经超编严重,这样大学生村官就只有自主择业或创业了。若真如此,那么他们的收益仅仅就是在农村有过三年的工作经历。这对回城找工作或创业的帮助并不大。

三、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建议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过程中,是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大亮点,然而该计划发展至今仍然不够完善,针对以上列出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修正该计划的建议。

(一)明确村官身份,进行角色定位

大学生村官长期存在的角色模糊问题,一直是他们的心结这也导致了他们工作积极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完善相关政策,给大学生村官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方能起到有效地保障和激励作用。应该给予大学生村官合法的选民资格,获得选举权,使其能够参与村干部的竞选,以确保他们工作的连续性;改变现阶段大学生村官跑腿、打杂的助理角色,让他们切实参与到农村的各项事务中去,发挥积极作用,消除心中的身份困惑。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村官身份的合法性

1998年颁布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不能适应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发展需要。既然国家把大学生村官计划看做是一项战略决策,那么适时出台有关大学生村官选拔以及任职的法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使大学生可以参加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通过民主、公正、公开的选举,把村民认可的大学生村官选举为村委员会委员或者村主任,这样就可以做到大学生村官的权利来源地合法化,为有效行使村官的权利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同时也会提高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同感。

(三)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大学生“下乡”良好的舆论氛围

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媒介加大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大学生村官,了解大学生村官,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在农村同样能够大有作为,激励更多人才转变就业和创业观念,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农村。同时尤其应该加大对在校大学生的宣传力度,他们是大学生村官的最直接来源,对他们的宣传既是前期的一种熏陶和教育,也能激励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加入到大学生村官的队伍中来。

(四)完善大学生村官选拔、管理、考核和晋升制度

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完善从中央到乡镇多级管理组织系统化,完善制度建设。借助市场经济等手段,通过待遇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人才。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按照合法程序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各级人民代表或乡镇一级的团委干部,积极探索从农村基层干部选拔公务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天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历史审视[J].安徽农业科学,2007,(34).

[2]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1).

[3]马爱玲.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4]殷殷.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苏北农村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6).

[5]赵锦山.论大学生村官权威的合法性[J].天府新论,2008,(5).

[6]张家智.大学生村官热的“冷”思考[n].农民日报,2007-10-10.

[7]田德政.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定位[n].河南日报,2008-12-17.

[8]党国英.大学生到农村中去能做什么[J].中国社会导刊,2005,(17).

大学生村官计划篇3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

自2008年开始,“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湖南全省范围内实施已有五年时间,此前分别在省内个别地区也有少量的选聘。本文以郴州市北湖区、桂阳县、桂东县为研究对象,剖析“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具体实践中的现实境况。本文调查以问卷和访谈为主要形式,访谈调查对象主要为大学生村官及其市、区(县)、乡镇(办事处)三级主管人员,同时走访了大学生村官所在村干部及村民,调查地区涵盖21个乡镇,15个行政村。

一、选聘概况

郴州市是湖南省最早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地区。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郴州市连续三年合计选聘123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在这三年间选聘对象均为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拔考试项目主要以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笔试主考《公共知识》、《作文》两门并按一定比例确定分值排名面试。这三年间的选聘实践为2008年及以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郴州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2008年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开展以来,郴州市共聘任796名大学生村官,目前有在岗大学生村官459人。通过各种渠道流动大学生村官337人。

郴州市大学生村官选聘生来源于近50个专业,主要集中在法学、英语等10个高校招生规模大的专业(如下图)。

湖南在选聘大学生村官中要求“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共党员比例应分别达到80%以上”。从郴州2009至2012年选聘765名选聘的高校毕业生信息分布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选聘生所占比重连续四年递增,党员(含预备党员)选聘生比重维持在50%至65%之间(如下图)。

从2012年统计的数据来看,大学生村官任职一年后异动(指除流向公务员队伍、事业单位、研究生、自主创业和服务期满自主择业以外的流动方式)较多,任职二年正常流动较多(如下图)

二、工作生活现状

根据调查了解,38位大学生村官任职村多为乡镇府所在地村,22位任职在政府所在地村,占比57.89%。在工作内容上,长期服务村级事务的有10位,有创业项目的4位。其余大学生村官由乡镇安排了具体事务,偶尔参与村级事务,在村级事务中主要包括整理村里资料档案整理、远程教育工作、会议记录、写总结报告以及与村干部处理其他具体村务等。从进村的次数来看,70%的大学生村官一周到本村从事村务工作不超过2次。在部分大学生村官任职村中,只有村干部和部分村支部党员了解他们,其他村民对其了解甚少。

从大学生村官居住地分布来看,38位大学生村官中,32位居住在政府宿舍,占比84.21%,6位居住在村里或其附近地,占比15.79%。在21个乡镇中,政府提供食堂就餐的有18个,占比85.71%,其中免费就餐的3个,在食堂日就餐费用10元以内的16个,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在乡镇就餐条件比较满意。

在业余时间安排上,73.68%的大学生村官为公务员考试准备,有10%的大学生村官以走入任职村与村民交流为主要安排。通过对大学生村官所任职村村民的调查,所有走访的15个村有2位大学生村官为70%以上的村民所认识,其余行政村村民认识本村大学生村官的比例达到20%的仅为3个,更多的大学生村官为绝大多数村民所不认识,也有少部分村民表示虽然大学生村官在本村服务2年,但自己对此从不知晓。

大学生村官中的成绩突出,主要表现在能为群众接纳认可。桂阳县一个乡镇府所在地的村,村民4000多人,村支部党员101人,在该村任职两年的大学生村官通过竞选成为该村支部副书记。该大学生村官熟悉各家基本情况,也时常与村民有人情上的往来,深受村民欢迎。受到群众的认可,在上级政府因新能源工程项目征地遇到障碍时,该大学生村官能有效地解释政策并得到村民的信服。从走访的部分乡镇干部看来,安排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政府事务才真正能锻炼他们,原因是大学生村官迟早要离开任职村而转入公务员队伍,乡镇基层中工作能对其日后进入公务员岗位提供较好的锻炼。

在走访的所有大学生村官中,有30位被安排了乡镇(办事处)党政办公室工作,工作内容主要为接待和日常性的政务咨询工作。这些大学生村官也需随同乡镇干部下乡或者单独入村进行综治维稳及调查工作。部分大学生村官认为,虽然受主要乡镇主要干部的联系帮带,但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受任何其他干部的安排或者指派具体工作,这在调查问卷显示有60%表现对乡镇其他干部的工作安排表现出疲于奔命。对大学生村官在乡镇里的工作,乡镇主要干部则认为将其放在这样一个岗位便于其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有利于培养他们实际工作能力。对于乡镇的安排,大部分大学生村官表示服从,一个方面是因为在乡镇工作环境相对较为优越,工作和生活更为方便,另一个方面是因为自己单独驻村将失去乡镇补贴,同时也担心如果不服从乡镇安排将会在年终考核上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

三、管理机制

市级以下各级主管部门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级有关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纷纷出台了各类制度办法。虽然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但各地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仍具有现实作用。

在任职和待遇安排上。大学生村官的任职主要采取个人志愿与组织统一调配相结合的办法,分配到县,安排到村。聘任职务根据是否为中共正式党员而安排为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待遇上,2008年至2011年湖南大学生村官在参加公务员考试享受放宽报名条件、笔试加分等优惠政策,2011年湖南取消公务员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代之为可报考定向考录的职位。大学生村官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工作和生活补贴,“分别为每年中央财政补贴1万元,省财政配套补贴3000元,市财政补贴2000元,县区财政补贴不低于2000元,另中央财政按照人均2000元一次性发放安置费。”部分乡镇对大学生村官有其他少量的补贴。

在管理模式上,形成了县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办跟踪管理,乡(镇)党委日常管理,村支两委直接管理三级联管模式。具体为“县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办负责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动态、思想动态及考核考评工作;乡镇党委主要负责做好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和培养工作,帮组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困难,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完成工作任务”,“村支两委对选聘生工作负有直接管理,为选聘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妥善安排选聘生的生活等”。

在具体管理制度安排上,各地出台了明确的细则和办法,比如作为大学生村官主管部门的桂阳县委基层办具体制定了“结对帮扶制度、挂职锻炼制度、工作月报制度、请销假制度、交流汇报制度、评议考核制度”,这些制度明确具体,包含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管理的诸多内容并有详细的考核标准。针对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和行为的管理制度较多,然而制度的效力不强,制定具体制度的县级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只是尽跟踪管理职能,日常管理在乡镇党委,乡镇在管理上比照乡镇新进公务员管理办法实施管理与县级主管部门管理目标和办法上有较大差别。在管理执行上,大学生村官更侧重于服从乡镇党委的管理安排,因为只有该级管理是对其考评影响力大。这样,在管理制度上的双重性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大学生村官依赖并服务于乡镇,进而游离于行政村之外而失去大学生村官的本职宗旨。

在考核奖惩上,主要由县市区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每年对选聘生考核一次,考核主要比照公务员相关规定,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大学生村官的考核是对其一年工作的评定也能对其工作的约束。

四、小结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是基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通过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架起了一座农村和高校人才流动的桥梁,让基层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各类关于大学生村官选聘、任职管理、流动退出等制度办法,通过多年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各地具体实践中不可否认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是制度上的问题,有些是管理方法的问题。只有抓住问题的根本,统筹兼顾,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才能发挥其应有的贡献,才能达到该计划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培生等.郴州拓宽大学生村官成才路[n].湖南日报,2013-4-24

[2]郴州市委组织部等.关于印发《郴州市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郴组发[2008]5号

大学生村官计划篇4

村官大学生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

转眼之间,20XX年已经在忙碌的工作中悄然过半,在xxx村工作的又一个半年里,我坚持着从始而终的决心,为民服务的热情以及扎根xxx的信心,在区委、区政府、乡镇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和关心支持下,顺利完成以下工作:

一、抓学习,强素质、促提高

长期以来,我村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一)加强班子队伍党风廉政建设。自全区开展严整办酒风开始,以村支两委自觉带头,以党风带民风,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认可。

(二)加强党员干部建设。每月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通过党员学习日开展“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活动,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敢为人先的精神,今年我村开展学习活动2次,观看党教片“信仰”一次。同时在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中还推行了“首问责任”、“办事考核”、“遍访农户”等制度方便为群众服务。建立和完善了干部岗位责任制、廉政建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使村级管理进一步规范。通过开展党员义务为园区除草、义务培管苗木、义务巡逻等活动,密切党员与党组织和群众的关系。

二、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抓好民心工程,为民办好事、重点抓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水管的更换。由于去年冰冻致使我村80%的水管破裂,因此从解决村民日常生活着手,对全村被冻裂的2千米水管进行了全部更换,及时解决了村民用水的问题。

(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从去年到目前为止,我村对全村90%的住户进行了整治,从根本上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为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生态园苗木栽种。为更大发挥生态园区经济效益,自今年年初在生态园区栽种近10亩金银花苗和桂花树,一方面既可以增加生态园观赏亮点,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出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注重运用法制工作站化解基层矛盾。半年来,通过法制知识的宣传以及村民自发的学习,成功的调解矛盾纠纷2起,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到最底层。及时公开了党务和村务,计划生育、农村养老保险等工作均已达到上级要求。认真落实好各项惠农惠牧政策的落实,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力改善民生,实现全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五)抓实公开承诺。注重党员承诺的针对性、客观性和实际性,通过“亮身份、履承诺、重实践”,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对村民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今年我村还通过采取“三有两评”群众工作法,使日常为民服务工作更贴近村民生活,深入人心。

三、抓精神文明建设

我村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文明创建,提升群众素质。

(一)广泛教育村民。我们通过采取召开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和办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把安生生产条例、法律法规、妇女维权、健康生活方式、家庭美德、环境保护等知识宣传到各家各户,通过“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提高家庭成员对开展各项活动的认识,促使每个家庭在学法律、学技术、学经营、学文明等方面,使村民形成了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邻里之间能友好、和谐相处。

(二)对村民进行集中培训。今年来,我村先后两次从区里请来了蔬菜种植专家等对群众进行了集中培训,专题讲授蔬菜种植、家禽养殖、雷竹培管等方面的知识,为群众更好的发家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启动了文化广场活动。通过开展广场摆手舞,让村民广泛参与,即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又提升群众精神文明素质,形成了良好的乡风。

四、工作心得

在四年的村官生涯中,尝过酸甜苦辣,也经历过喜怒哀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深入,你会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你青春岁月里最美好的记忆,现就将我的四年工作心得总结一下几点:

(一)调整心态,找准定位,尽快适应投身基层的角色转换。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三个转变是必须面对的,一是由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身份转变,二是由学校到基层的环境转变,三是由以学习为主到以工作为主的任务转变。作为年轻的大学生,大家肩负着艰巨的责任和使命,大家到基层干什么,怎么干,能否尽快实现这“三个转变”,适应新的环境,为基层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以后的工作和自己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二)勤于学习,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做好基层工作的能力。学习贯穿了我们年轻人一生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我认为不仅要努力学习反映时代进步的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努力学习社会知识、人际关系、处事方法,要注意在社会生活中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尽快熟悉工作地方的风土人情、礼仪习俗,这对大家的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村官大学生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

这半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农村的工作环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半年多来的工作,自己各方面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意识得到增强,基层工作经验有所增加。现将20XX年下半年的工作总结和下半年的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今年下半年,除了积极配合村一级,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还重点开展了五方面工作。

一、开展远教,提高农村党员素质

远教工作一直都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组织村上党员干部每月集中学习3次,并做好了相关的学习记录。自己也认真做好学习培训前的各项工作,组织村上有创业意向、种养殖个体户、从事各类加工的专业户等进行培训学习,让他们了解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让他们学习种植等技术和市场信息等,调动大家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的兴趣。

二、扎实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对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基层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下半年我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建成并维护村级网站,通过网络,向外界介绍本村、宣传本村。在网上公开村务,做到村务公开上墙也上网。利用网络的快捷和共享,及时各类公告和招工信息。开辟党建专栏,利用这块阵地,巩固基层党建成果;第二,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村民提供各类信息技术服务。

三、发挥特长,积极认真对待,做好党建工作。

在全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发挥自身所长,协助支村两委宣传好、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搞好“争创”活动。首先利用远教服务党员、群众,发挥好远程教育站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红色课堂”的作用。其次自己认真学习““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领会文件精神,对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并印发学习资料,使每个党员能时间熟悉并领会文件精神。最后协助书记做好村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

四、从严管理,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一项需要我们时刻去面对的重要工作。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才能促进我们村民整体素质及生活条件的进步。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和妇女主任走访串户,对育龄妇女进行了探访,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时督促妇检,计划生育抚养费等,出色地完成了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

村官大学生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三

20XX年即将过去,回顾这半年时间,我在乡、村两级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下,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并积极参与了乡党委、政府的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在工作上和学习上收获了许多经验,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这里,我将下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日常工作

1、负责撰写村里的相关文件,并做好村委办公室文件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2、参见“支村”两委班子会议,并做好“支村”两委会议记录工作。

3、负责村里的共青团组织工作,经常深入青年群众中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更新观念,积极进步,鼓励他们勇于干事,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4、护林防火期间,协助“支村”两委班子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确保我村护林防火“零火情”,并做好每日的记录及上报工作。

5、负责村里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管理工作,

定期为全村党员播放各种致富项目和农业科技的宣传片。

6、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政策、法律宣传活动,让群众及时了解中央、省、市、县、乡最新的惠农政策以及新出台的和农民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二、其他主要工作

1、按照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协助“支村”两委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领导班子,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中,我利用自己熟悉电脑知识的特点,帮助村里制定实施方案,拟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好的方法。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强了村级班子,规范了各项管理,健全了各项制度,实现村级组织建设目标。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

2、参加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经过县、乡两级人口普查培训,熟练掌握了人口普查的基本方法和各种规范。随后,协同村会计高质量的完成了我村的人口普查工作。

3、参加了全省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林改初始被抽调县林业局负责东井岭全乡的林改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林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早日完成信息录入工作,我与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一道加班加点,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多,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终于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了我乡的林改信息录入工作,取得了全县林改工作完成率第二名的成绩。

在这半年的村官工作中,我的工作能力和作风的到了大家的认可,并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虽然在这些工作中出现些许问题和不足,但都能成为我以后提高自己和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用自己的青春谱写新农村建设最华丽的乐章。

看了“村官大学生上半年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村官下半年工作总结

2.大学生村官上半年工作总结

3.2016大学生村官个人工作总结

大学生村官计划篇5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1、加强对各种知识的理论学习。积极向镇、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尤其是工作机制方法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继续开展农村调研。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的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头学习,研究市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村民服务。

3、努力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

二、具体工作安排:

1、做好我村信访稳定工作。我们将下大力度解决移民上访问题,耐心细致的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疏导化解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最大限度的确保不再上访。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经常为群众提供各类致富信息,努力调整我村经济结构。准备利用远程教育加大宣传调整我村经济结构,利用农机补助政策,鼓励群众购获农机,推进新耕种方法(“免耕免种”、“秸秆还田”),提高农业生产力,减少耕、种、收成本,增加群众收入。

4、村民活动中心建设。今年计划在原有村址的北侧新建村部,预计明年3月中旬竣工。

大学生村官计划篇6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计划”;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8—0011—05

作为公开选拔到农村村级行政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大学生“村官”,既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党政机关后备人才的重要培养对象。在有关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本课题组于2012年上半年,对来自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等6个地区的55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大学生“村官”及相关组织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本文在对当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近况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选拔、培养、监督、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近况调查

课题组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在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及培训时,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集体施测,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院校类别、工作岗位、月收入等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括单选题和限选多选题两种题型。其中限选多选题为限选两个选项。调查问卷的内容具体涉及“报考动机”、“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所在工作部门的考评状况”、“工作意见的采纳情况”、“大学所学知识在‘村官’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以及“在政策方面对政府的期望”等内容。调查采用非概率配额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在华东(江苏如东、江苏无锡、浙江下沙)、华南(广东惠州、惠城)、华北(山西运城)、东北(吉林通化、通榆)、西南(四川宜宾)、华中(湖北鄂州)等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32份,严格剔除废卷后,共获有效问卷550份,有效回收率为87.03%。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男性为288人(52.4%),女性为262人(47.6%);专科学历126人(22.9%),本科及以上学历424人(77.1%);华东地区132人(24.0%),华南地区135人(24.5%),华北地区19人(3.5%),东北地区85人(15.5%),西南地区140人(35.5%),华中地区39人(7.1%)。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主要来自5种不同的岗位,其中,村主任助理249人(45.3%),村党支部书记助理170人(30.9%),社区工作者24人(4.4%),借调乡镇政府70人(12.7%),其他岗位37人(6.7%)。为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课题组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对部分大学生“村官”及相应的组织管理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自身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请举例说明”、“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哪些?并请举例说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等内容。

(一)报考动机调查

课题组对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240名(43.6%)大学生“村官”表示当初是希望通过村官岗位这个跳板来考取公务员,有201人(36.5%)表示希望能够服务农村而选择了“村官”工作,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10.9%)表示当初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或只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才去从事“村官”工作,并不是为了服务于农村,准备在农村长期发展。因此大学生“村官”群体中,绝大部分并不是因为想服务农村才报考大学生“村官”岗位。

(二)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究竟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发展?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村官”(54%)选择任期满后会去考公务员,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31%)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任期满后将选择续约,愿意继续服务农村。此外,还有1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期满后将选择自主创业、去企业工作或者报考研究生等。

(三)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能否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并做到学有所用,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知识应用方面,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30人(5.5%)认为,大学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用到工作实践中去;315人(57.3%)认为可以用到一些;181人(32.9%)认为很少用到,且作用不大;24人(4.4%)认为,所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实际中完全用不到。调查结果反映了大学生“村官”所学知识与其工作实际存在一定脱节的现象。

(四)岗位考评状况调查

从大学生“村官”考评状况的调查结果看,有90.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在部门采用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评方式,可见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考评工作整体上状况良好。然而,仍有极少数(9.3%)大学生“村官”反映,所在部门采取了不闻不问或者偶尔过问的考评方式。这说明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重视对大学生“村官”考评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比例不高,但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工作意见的采纳情况调查

我们还对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提意见被采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24人(22.5%)表示工作中所提出的意见经常被采纳;有261人(47.5%)表示提出意见且偶尔被采纳;同时也有56人(10.2%)表示所提意见未被采纳过,109人(19.8%)表示未提出过意见。此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村官”所在工作单位的相关领导缺乏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意见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村官”自身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多提建议,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工作想法和利益诉求。

(六)外部制约因素调查

“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94人(71.6%)选择了“身份不确定”;有326人(59.3%)认为是“保障机制不健全”;另外有156人(28.4%)认为是“缺少相关培训和指导”;122人(22.2%)认为是“不受组织的重视”;而有100人(18.2%)选择了“缺乏村民的认可”;40人(7.3%)认为曾经“受到排挤”。调查结果表明,“身份不确定”和“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瓶颈因素。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直接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

(七)政策期望调查

“您期望政府在政策方面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92人(89.5%)认为,政府应当给予大学生“村官”事业编制和待遇;有238人(43.3%)认为应当给予“当地招考公务员加分”的政策;有174人(31.6%)认为应当“享受当地住房优惠政策”;有142人(25.8%)认为应“给予较多的培训学习机会”;有140人(25.5%)认为应“给予创业优惠政策”。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最希望解决的还是自身的“身份”问题。当然,这种想法也相对比较现实。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认真梳理和进一步的统计方法检验,我们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报考动机不纯,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大学生“村官”之所以当初选择“村官”工作,主要是想以“村官”岗位为跳板,进一步考取公务员;也有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不得已所采取的一种缓兵之计。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在学历和毕业学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专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中,有42.9%的人报考“村官”是为了服务农村,而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中,为了服务农村的人数比例只有34%。另外,毕业于不同院校类别的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动机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别。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7.7%的人选择“村官”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而毕业于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村官”中,这一比例却只有。诚然,“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各级党政机关储备优秀干部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能从基层做起,没有为基层服务的意愿,即便以后考上公务员,也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另外,报考动机不纯的毕业生,到了“村官”工作岗位上,必然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在工作中难免会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必要的内在动力,最终必然会选择离开农村。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报考动机对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当初愿意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有61.6%的人在任期满后愿意留下继续服务农村。当初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村官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36.4%的人最终愿意继续签约。而当初选择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愿意续约的人则更少,只占到15.1%。

(二)专业不对口,所学知识难以应用于实际

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与农村工作相差甚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也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比如有些艺术类、体育类和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村官”不知道自己到农村能干什么,缺乏主观能动性,加上公务员招考时的专业又受到种种限制,最终会造成这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下降,工作态度逐渐变得消极。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会对大学生“村官”知识应用情况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村官”中有64.6%的人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用到或者用到一些,而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村官”,只有28.6%的人认为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工作实践。另外,在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这对个体的知识应用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村官”中有73.7%的人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用到或者部分用,而未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村官”,只有53.3%的人认为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工作实践。可见,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的放矢的学习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收入较低,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大学生“村官”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方面,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除了考公务员和竞聘村主任及村党支部书记之外,其他出路很少,前途缺乏应有的保障,这就造成大学生“村官”不能安心工作,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有不少大学生“村官”把精力主要放在各类公务员考试上,而并非农村的实际工作上,这也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也表明,保障机制(比如月收入)会对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是否继续愿意留在农村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2.3%的人愿意服务期满后续约,而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大学生“村官”中,则有68.1%的人愿意服务期满后续约。可见,只有提高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才能真正留得住大学生“村官”,才能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身份不受重视,随意借调现象严重

由于大学生“村官”目前的身份还不确定,职责还不明确,有的甚至最终沦为“打杂”的“临时工”,而得不到村民和领导的重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不重视大学生“村官”的现象。曾有大学生“村官”向我们诉苦,称某些地方作风比较严重,对大学生“村官”缺少足够的重视,缺乏支持性的民主氛围,大学生“村官”的意见根本没人理会,这就严重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还有些单位则对大学生“村官”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造成有些大学生“村官”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空挂”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乡镇部门甚至随意借调大学生“村官”帮助工作,造成部分大学生“村官”村里镇里两头忙,无法专注于农村工作。统计结果也表明,考评方式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5.7%的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在单位采取了偶尔过问或者不闻不问的考评方式,这也远高于村长助理(8.0%)和村支书助理(7.1%)等岗位。意见的采纳情况也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岗位存在密切的联系。相对而言,村支书助理所提出的意见最多,被采纳的也最多(80.6%),而被借调乡镇政府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51.4%的人承认自己提出的意见曾经被采纳过,这也远低于其他岗位的大学生“村官”。

(五)缺乏良好的“传帮带”制度

据有些大学生“村官”反映,部分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持有“戒备”或“抵触”心理,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部分村干部认为这些大学生“村官”是在抢他们的“饭碗”,所以不希望这些所谓的“空降兵”过多的参与村务管理,或者对他们的工作不闻不问。这会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直接有效的指导,毕竟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对农村还缺乏了解,工作上还缺乏经验。只有通过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传”、“帮”、“带”,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帮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明确“村官”选拔对象,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

进行大学生“村官”选拔时,在注重个人学历,政治面貌之外,应当根据当地农村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考虑选聘对象的专业适当向农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倾斜,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满足“村官”的岗位要求,尽量减少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选聘“村官”时,也应该考虑到语言,风俗习惯等问题,尽可能优先选择原籍的大学生“村官”,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入职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农村,缩短工作适应期。此外,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除了注重对知识、能力、品德的考察之外,还应加强对个人报考动机的考察,因为报考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去留问题。

(二)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和岗中培训制度

岗前培训能够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了解岗位要求、当地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规章制度,能够尽快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去,实现大学生“村官”从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诚然,要有效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光凭岗前培训还是远远不够的,岗中培训才是整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的主导部分。岗中培训需要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实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工作实践的“无缝”对接,使之具备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以符合农村工作的需要。岗中培训,除了采用通常的授课的方式之外,还应建立“一对一”的“传帮带”制度,为每位大学生“村官”安排一名来自村镇领导班子,具有丰富农村一线工作经验的专职“导师”,及时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快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加强“村官”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

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考核的同时,也需要对这些“村官”所在的管理部门及其相关领导做好监督工作。一是对村干部进行有效监督。乡镇部门应做好对村干部的监督工作,防止村干部在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官”产生戒备和排外心理,积极配合大学生“村官”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对乡镇主管部门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县级组织人事部门对乡镇的管理工作应至少半年开展一次督查工作,开设各种信息反馈渠道,接受大学生“村官”与社会的来信、来访。三是对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展开监督。上级监管部门应督促县级以上直接主管部门将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并对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评估,防止村官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现象。

(四)优化工作氛围,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和考核制度

各级组织部门应当重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所在组织应当为大学生“村官”创设民主、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摒弃作风和官本位思想,尊重大学生“村官”的人格,认同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切身利益。鼓励大学生“村官”多参与决策,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不要对不同意见者进行批判和恶意攻击。另外,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方面,应当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和工作职责,不应随意改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借调风”盛行,很多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后,沦为“临时工”、“打杂工”,这就失去了大学生“村官”深入群众,去农村基层锻炼的意义。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制度:一是在大学生“村官”上岗第一年,任何理由不得借调;二是不可完全借调,大学生“村官”在被借调的同时,应该兼顾村级具体事务;三是乡镇借调大学生“村官”一次性不得超过两名,可根据个人意愿和期满职业发展需要,实行轮流借调方式;四是针对大学生“村官”所谓的“空挂”现象,要早发现早披露,坚决把投机者清出大学生“村官”队伍,确保“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的纯洁性与公平性。此外,各地还应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标准,并将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严格挂钩,提高绩效优秀者的工资待遇水平,从而有效激励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组织管理部门需要认真分析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通道,结合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村官”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设计,尽力为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提供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促进个人职业目标的达成。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大学生“村官”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做好职业目标定位,理清职业发展方向,从而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设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制度,对于工作能力突出,愿意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留在农村继续培养,或者通过支持其报考公务员、提拔农村干部的形式,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党政管理后备人才;对于那些不适合“村官”工作,但是愿意留下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进行调岗或者推荐到其他可以服务农村的岗位;对于工作表现良好,但不愿留在农村,选择考研、自主择业或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保证大学生“村官”既能“留得住”也能“流得动”。

参考文献

[1]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J].江西农业学报,2008,(10).

[2]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3).

[3]马德峰.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4]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杨雪英,李义良.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思想政治建设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9).

[6]杨应云.对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性思考[J].理论导刊,2009,(10).

[7]吕洪亮,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01).

[8]房国忠.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8).

[9]周玮,吴兆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4).

大学生村官计划篇7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计划,问题,解决对策



摘要:当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热门话题,这项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问题,本文就出现的问题提出部分可行性方案,为当前推行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问题;建议



一、概念界定



近年来在农村不少地方,由于回乡青年和一批“能人”大量外出打工经商,致使农村干部“青黄不接”,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想象比较严重,有碍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延缓了农民实现小康奔向现代化的进程。此外,随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工作压力越来越难大,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为了给大学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国家从2008开始,决定用5年的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即当“村官”。这是继200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后,党中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大决策[1]。



所谓“大学生村官”就是地方组织部门根据某种需要,经过层层的筛选,将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派到农村一线去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如果在两三年内做出了贡献,有了政绩,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就业,经过张榜公布,被农村党员和村民认可,并且经过法定程序进行选举,可当选为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这样的村级干部,即所谓的村官。



这个工程的推行,无疑在某种程度上给基层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优化了村级干部的知识和年龄结构,使其更加年轻化、知识化。同时农村给大学生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华,在实践中既可锻炼自己又可增长知识经验,为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干部选拔难以走出“乡村”的圈子,当选出来的村干部大多数缺少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而诸多大学生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担负着沉重的就业压力。对于农村来说,基层建设须注入更多的知识元素,大学生作为知识型人才,有利于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开辟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可以说,“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实施是一个双赢的战略,并且已在近几年来的实践过程中初步显示出其积极效应。但正如每一项政策在产生之初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大学生村官”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大学生当村官可能造成人才浪费



虽然农村是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的舞台,但农村有它的特殊性,由于种种原因和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它所能容纳的专业范围相当有限,如果不顾农村的实际需要,不对大学生的专业做出相应的限制和要求,而将大学生选派到农村作为减轻大学生就业难、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措施,而不是当做振兴农村的举措,这种盲目的向乡村里输送一些与农村实际需要毫不相关的人才,这是对大学生也是对农村不负责任的表现。据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背景的仅占4%,此外,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占22%,哲学历史学占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科占总数的45%。[2]从数据上显示部分大大学生村官没有农业、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经历。将这些大学生放到农村,显然会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二)大学生当村官易导致短期行为



一部分大学生把到基从任村官作为自己的一个过渡期,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耐选择,他们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如果时机一旦成熟,就会出现自然“流失”。据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到24%。最近的一份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对于3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39%的大学生“村官”想考公务员,5%想考研[3]。除外,由于大学生年轻志壮,对农村工作的实际困难往往估计不足,并不真正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在真正上岗后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引起思想情感上的波动。时间一长不少村官在未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前,存有干一天算一天混日子的念头,这就极易产生短期行为,特别是在希望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这种想象将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大学生当村官存在重输轻访现象



应该说很多组织人事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很重视,并将选好、培养好大学生村官作为培养乡镇机关后备干部的重要举措。但是亦有不少地方是“跟风”,对大学生村官没能很好的实施跟踪管理,而是一送了之,以为送出门去便完成了任务,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抛在脑后,对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闻不问,不与他们沟通交流,不对他们进行帮扶关怀,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上没人过问、生活上没有保障、发展上又看不到前途,更使得政府的威信受到影响。重输轻访极大的挫伤了村官扎根农村干事业的热情。



三、大学生村官政策在落实中的部分举措



(一)选拔“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大学生村官



不少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去基层当村官,是出于就业难或优惠政策的诱惑,如2002年北京招聘“村官”为入选者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条件:在三年的优惠期内,平均年薪3万元,合同期满后可自主择业;非北京生源可转北京户口;考研加十分并优先录取;优先录用为公务员等等。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这样的条件即使外企也不一定能够给予。因此,此举一出,便在大学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报名者更是趋之若鹜。[4]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导致许多大学生盲目的挤入这一大潮,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不顾及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适应农村实际情况的需要。由于所学专业与农村没有直接联系,在知识结构上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对农村工作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整体思路,因而在实践中很难取得成效。所以地方政府在选拔时要考虑大学生的专业,做到专业对口。此外,选拔对象应更多的考虑生源地的农村大学生,生源地大学生对家乡的情况比较了解,对如何发展家乡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政府出钱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全免费”教育培训后,回到家乡,可以很快的进入角色,大显身手,同时,由于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也容易扎根长久干下去,为家乡建设长期作贡献。[5]所以相关部门在选拔“村官”时,应适当的考虑大学生的背景、专业、能力等方面。这样才能符合国家在实施这项政策时的初衷,才能给大学生一个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也才能真正的给农村带来实惠,改变农村以往的面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严格的上岗考核和培训



不少大学生当村官是心血来潮,当做潮流来追赶或是凑热闹。再是部分大学生当村官不是自己意志的选择而是出于某种压力或诱惑,对自己、农村及国家政策并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如陌生的面孔、琐碎的工作和清苦的日子、现实中创业资金的匮乏、工作环境的恶劣、办事手续的繁杂以及薄弱的社会关系等等因素,都可能给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波动与惶恐。让他们面对现实望而却步,从而产生失落和迷茫的情绪。调查表明,在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中,最初的失落感异常强烈。因此在选拔村官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筛选,选出真正想扎根农村建设农村把村官当成一种事业而不是职业来经营的优秀大学生,这样的大学生才最有干劲也最能给农村带来实惠,也才能真正把自己当成地地道道的农村而非官员,也最能心系农民最易被农民所接受,成为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的人。其次是要对上岗前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农村的基本工作、困难及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使村官在上岗前就可确立奋斗目标,同时也可使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农村并不是观光旅游,修身养性的地方,而是吃苦,磨练、锻造自己、自我实现的大本营。



(三)改善作风,完善制度,政府要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工作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性举措,是一项长期工程。各级政府必须认识到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有长效的管理机制作保障,必须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做好两个方向的工作,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工作作风。相关管理者必须要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树立以人为本的正确思想,要认识到这项计划不仅关系着新农村的建设,关系着政府的信誉和形象,更关系着大学生村官的前途和命运。其次要完善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要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日常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和考核激励机制,并且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6]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工作中有盼头、有热情。才能真正扎根农村,建设农村。



总之,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一线任村官,这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探索和创新,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发生一些负面效应,都是在所难免的,各方面应抱着理解、支持的态度,帮助有关部门处理好工作中的种种问题。而对那些刚刚毕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则意味着一次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实现自我的良好机遇。所以我们要对那些立志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的大学生采取鼓励支持的政策并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使大学生村官来得了在住得下,可创业创得好,实现大学生和农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1][5]袁军宝.“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优化分析[J].法制与教育,2008.

2.[2]赵化冲.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及对策[J].老区建设,2008.

3.[3]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8.

大学生村官计划篇8

在这一年当中,县党委、镇党委、村党支部、村委会都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中心,自觉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业务能力,遵纪守法,努力开展工作,现将本年汇报如下:

一基础性工作

1、随着邓州市“4+2”工作法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并将结果也使群众满意,在我镇政府的领导下也学习了“4+2”工作法,并积极推广和运行,成功的解决了低保问题的评定、固定资产登记、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红白事简办、申报饮水工程等问题,群众满意度高。

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第三批科学发展观我镇召开了动员会之后,我村也积极的召开了动员会,制定学习计划,我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也都积极的学习,作笔记,使各自都学习到很多的知识,都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义的重性,并在一起进行讨论,记录心得体会。在第一阶段的学习结束之后,又进入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通过学习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3、每月我村党支部、村委干部都带领村党员,群众和村民代表一起学习,简读报纸,及时了解信息,增进知识,在上级文件和领导带领下,按月收看远程教育等,从不同的传播途径来学习,对我们来说也好似一件好事,让我们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

4、为迎接年前各项检查工作,争当五好村党支部,我协助村干部积极准备材料,并交给领导检查。

二实践性工作

1、宣传国家优惠政策。粮食补贴、母猪补贴、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各项优惠政策,家电下乡宣传活动,预防手足口病宣传等。

2、车船税征收工作。这是一项重点工作,我在村宣传并进行讲解,让群众认识和了解车船使用税,在征收方面更顺利。

3、年初抗旱、年中抗洪、年底抗灾工作。在这三项巩工作中,我积极投入其中,及时了解村情,并协助村干部,帮助村民。

4、农村合作医疗征收工作。也是一项工作重点,这切实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5、三夏三秋秸秆禁烧工作,协助村干部宣传田间地头进行巡逻,保证安全。

6、计划生育大检查工作。为迎接市计生检查工作,我和村计生专干首先对管理室和康健室进行打扫,整理村中的资料,做好准备等待检查。

09年已经过去,在工作中有许多的收获,同时也有许多的不足,我会在此基础上努力该进,吸纳经验,坚持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在2010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1、协助村两委搞好本村信访稳定工作

2、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

大学生村官计划篇9

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镇、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知识和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拓宽自身知识层面,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继续开展农村调研,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头学习,大胆探索带动村里现有的干群不断转变观念,加强学习,研究市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本村村民服务。

2.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同时,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经常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要不断的学习,并掌握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形成强大的动力,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二、要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培训好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2.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和村委会日常事务,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政民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3.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下半年,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要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村官计划篇10

2.坚持记录好个人工作日志,详细记录每天工作的内容、进度、成效、收获和不足等,形成完整的到村任职工作日志,做到周汇总、月总结、季汇报,每季度向乡党委、区组织部进行了工作汇报

3.时刻关心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认真学习领会学的方针政策和思想路线,坚持上网关注每天实时新闻,通过阅读报纸期刊来了解社会时局变化。通过这些来提高我的政治敏锐性和时事洞察力。主动关心弱势群体和生活困难的群众,对身体有残疾失去劳动能力的村民要尽的努力给予帮助,并积极联系外部力量对困难群众予以资助。

4.及时发现和总结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通过与兄弟村的交流进行宣传、推广和沟通,做好工作调研报告。

5.利用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工作,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他们铭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业,努力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