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十篇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十篇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5:48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篇1

一、中小学教育研究主体的多元化

这主要是就中小学教育研究的队伍构成而言的。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是多方面的,如教育理论工作者、教研人员、大学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上的其他相关人员等。一句话,只要是关心中小学教育,并开展基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问题研究的人员,事实上都构成了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研究队伍的多元化壮大了中小学教育研究的队伍和力量,也丰富了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内涵。但在这里,我们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中小学教师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

由于中小学教师每天生活和工作在中小学自然和真实的情境中,他们对中小学的情况最了解、最熟悉,也最有发言权,并且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们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等,所有这些构成了他们从事教育研究的最大优势,这也就使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中小学教育研究最重要的承担主体之一。但在过去,情况却并非完全如此。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现实“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中小学教师“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职业角色被无限放大,而研究和探索的职能与职责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和弱化了。在现实教育教学研究中,中小学教师充当的往往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高校教师研究素材的提供者,研究成果的佐证者、运用者和消费者,出现了所谓的由“高校教授包办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不良现象。这种研究旁观者和辅助者的身份,不仅弱化了他们的研究意识和能力,而且还影响了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实际效能。所以,尽管中小学教育研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这种多元化应该是多元化与一元化的辩证统一,即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研究中小学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真正确立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二、中小学教育研究情境的自然真实性

这主要是就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外部环境条件及场所的性质而言的。根据研究的外部环境条件及场所的性质,我们可以把教育研究划分为控制性的教育研究和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研究两大类。所谓控制性的教育研究,主要是指在教育研究中采用人为干预的方式,通过控制或改变某些研究变量,导致一定预期研究结果的产生;而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研究,则主要是在教育教学自然和真实情境中进行的,无须改变任何变量的教育研究。这两种研究类型各有优缺点。一般来讲,中小学教育研究,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育研究,主要是在中小学自然和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的,不用专门控制其他变量因素。而研究情境的自然真实性也使中小学教育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一是研究问题的真实性,即在中小学教育研究中,中小学教师研究的大都是他们在实际教育教学及管理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而并非是研究者头脑中主观臆想和逻辑推导出来的;二是研究过程与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高度融合,即教育研究的过程是基于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并且完全寓于其中的;三是研究目的实践指向性,即他们开展教育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研究直接指向于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有效性等。应该讲,研究情境的自然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小学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验室里开展的教育研究等区别了开来,而且这一特点也使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成果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直接的实践指导性。

三、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实践应用性

这主要是就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成果形态和价值取向而言的。从成果形态和研究的价值取向来看,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育的应用研究等。前者的成果形态主要表现为:通过研究,产生了一些有关教育的新观点、新理念、新知识、新体系、新原理和新理论等,从而形成了对教育的新认识。这种研究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教育学科的构建和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完善;而后者的成果形态主要表现为:通过研究形成了某些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和新方案等,其价值取向的侧重点在于实践应用性和指导性。尽管中小学教育研究也涉及到有关教育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但从总体上看,中小学教育研究,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育研究,主要还是属于教育应用研究的范畴,即他们开展教育研究主要不在于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发展有关教育的理论,而在于体现实践应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应用的品质可谓是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一问题上,有人就指出:“中小学教育研究因其性质而与学术界搞的教育科研有一定的区别,它更多的是应回答教育应当‘怎么办’的问题,要解决的是如何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途径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以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突出的是其实用价值和实践性,强调的是其‘形成性’和‘改进功能’。因此,其重点应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扎根于教育实践,进行的应是应用研究,而不应追求纯理论研究。”[1]也有人认为:“‘实践取向’是中小学教育研究最为核心的特点……从问题到建议,是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核心线索,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常见范式。”[2]这些论述都对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实践应用性特征作了很好的注解和说明。

四、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微观性

这主要是就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内容及选题范围的大小而言的。从研究问题范围的大小来看,教育研究可分为宏观教育问题研究、中观教育问题研究和微观教育问题研究三种类型。尽管中小学教育研究并不完全排斥宏观教育问题和中观教育问题的研究,但其主要应该是一种微观教育问题的研究。具体来讲,中小学教育研究,就是要以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之所以强调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微观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中小学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都是一些具体而微观的问题,并且他们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与可能;另一方面,相对于宏观和中观教育问题,中小学教师对微观教育问题更能有效把握。正如有人指出的:“课题的选择应大小适度,但一些教师甚至校长在选题的时候往往贪大求全。如‘素质教育浅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等。这样的问题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太大,范围太广,大了就容易空,大而空的问题,就无从下手,不适合做课题。即使感到该选题有一定意义,但研究该问题的主客观条件均不具备。”[3]根据中小学教育研究这一特点,中小学教师在从事教育研究时就不宜求大、求全,而应从自己身边的问题入手、从具体的问题入手、从熟悉的问题入手,并达到以小见大的研究目的。在这个问题上,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与选题范围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研究问题的范围大,并不意味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就一定大;相反,充分挖掘小问题中的教育意蕴,同样也能体现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五、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校本性

这主要是就中小学教育研究问题的地域和学校属性而言的。中小学教育研究无疑需要探讨那些基本的和带普遍性的教育问题,这是因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都有共同的属性、特点及规律,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为中小学提供一般性的指导和帮助。但中小学教育研究更应该关注那些具有独特性的教育问题,这是由于每所中小学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办学特色和区域发展特点。或者说,每所中小学与其他学校相比较,可能都是不相同的。这些带独特性的因素就构成了每所中小学独有的个性化教育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得依靠基于校本的研究了,这就是校本教育研究产生的主要依据及缘由。如果说专家学者们关注的主要是中小学的共性问题,揭示的是有关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一般规律的话,那么中小学教育研究则彰显出了浓郁的校本性特点。这种校本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教育研究主要是基于本校教师的研究,即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力量是本校的教师;二是中小学教育研究主要是基于本校教育问题的研究,即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本校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中遇到的特殊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本校教师都亲身经历过的;三是中小学教育研究主要是基于提高本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质量的研究,即开展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解决本校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促进本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顺利进行及质量的提升。中小学的这种基于校本的研究,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本校遇到的特殊和个性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教师切实感受到教育研究的有用和有效;同时,还可充分体现本校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主体地位等。当前,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校本性主要体现和反映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有人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作了如下界定:“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它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并把其基本理念概括为“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4]。

六、中小学教育研究的行动性

这主要是就中小学教育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方式而言的。根据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方式不同,教育研究还可分为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的行动研究。教育的行动研究主要是指“教师在自身所处的教育情境中,通过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后提出改进策略并付诸实施,从而改进实践,提升实践知识和获致专业理想的过程”[5]。“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教育问题,特别是学校教育问题,其主要的研究人员是教育实务工作者,其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改进教育的工作情境,企图使教育实际与教育理论密切结合,并促成教育实务工作者的专业成长。教育行动研究的焦点在于即时的应用,强调实务工作情境中的实际问题。”[6]有人进一步对教育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作了如下比较:理论研究者的教育研究是“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而教育行动研究是“改进教育的研究”;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是“置身教育之外的研究”,而教育行动研究则是“置身教育之内的研究”;理论研究者的研究是“关于教育的研究”,而教育行动研究则是“为了教育的研究”[7]。尽管教育行动研究发端于西方,但由于教育行动研究更符合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性质、特点和任务,教育行动研究的理念及操作模式引进介绍到我国后,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并成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要范式之一。

七、中小学教育研究的“草根性”

这主要是就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整体面貌而言的。在这里,我们借用了“草根”一词来概括当前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特点。“草根”一词来源于英文GrassRoots,原意是指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现在的“草根”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与强势的政府和决策者相对的弱小势力;二是指出生卑微,收入寒微。显然,在这里我们用的是其引申意思。如果说专家学者和大学教授开展的宏大教育研究属于“高大上”的话,那么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育研究则带有浓厚的“草根性”特征。当然,在这里所谓的“草根性”也只是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它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育研究带有明显的普及性、平民性、基层性和原生态性等特征。如从研究的内容和课题来看,他们研究的大多是中小学中的原生态教育问题,属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见,甚至是最简单和大家都习以为常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缺乏修饰、提升、升华和加工;从研究的方法来看,他们采用的大都是一些常规性的研究手段和方式,在一些专家学者眼里,这些研究方法可能是比较粗糙和缺乏专业性的;从研究的基础来看,他们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自身经验的,主要是对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简单概括、总结和提炼,缺乏从事研究的深厚理论功底等;从研究的表达来看,他们对研究过程及成果的表述是直接、朴素的,甚至是直白的,似乎欠缺学理上的阐述和提升等。所有这些都是“草根式”教育研究的主要表现形式。但与此同时,这种“草根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接地气”。只要开展和运用得当,这种“草根式”的研究同样具有无穷魅力,一味贬低“草根式”研究的做法事实上并不科学。

八、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从属性和服务性

这主要是就中小学教育研究在学校工作中的比重和地位而言的。要认识中小学教育研究的这一特点,我们还有必要把大学的教育研究与中小学的教育研究作一比较。一般来讲,高等学校肩负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种社会职能。开展科学研究不仅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社会职能,而且高校的科学研究对提升其教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此,科研及成果就成为了评价高校教师工作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工作在高校全部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中小学则不同,尽管从事教育研究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且当前教育研究在中小学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同,但中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通过教师的系统传授和讲解,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继承和掌握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并使学生的个体认识达到社会认识的高度,从而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这一特点就决定了教育研究不可能成为中小学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也决定了教育研究在中小学的从属和服务属性。即中小学的教育研究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服从和服务于知识的授受、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明确这一点也十分重要,否则一味地让中小学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撰写和,甚至用所谓的研究,冲击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则完全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初衷和目的。当前,就有人提出,要把中小学教师从形式主义色彩浓厚的教育研究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归到课堂教学中。应该讲,这种观点是很有针对性的。

总之,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特殊类型,中小学教育研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认识这些特殊性,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本质和规律,也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提高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要悟,雷顺利.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异化与回归[J].教育科学研究,2002(8):57.

[2]唐彩斌.从问题到建议: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常见范式[J].人民教育,2014(22):79.

[3]贾霞萍.对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冷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4):31.

[4]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3(4):53.

[5]陈慧邦.教育行动研究[m].台北:师大书苑,1998:15.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篇2

   一、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作用

   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不可替代性的品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中特别指出,小学教师要“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

   因此,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全面的人文素养、崇高的职业理想、积极健康的德育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研究技能。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本着“综合培养,学有所长”的要求,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与图形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美育与艺体活动技能、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技能等方面的系统的培养和培训。

   二、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以及时代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1.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还包括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等。

   2.专业技能

   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技能、班集体管理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教学实践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互化的技能、人际交流的技能等。

   3.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专业所抱有的理想、情操、信念和道德操守,是教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小学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源于中等师范教育的新专业,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方式上既要吸收高师其他专业的长处,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又要注意保持中师的传统优势,注重学生“三字一话”等职业技能的训练。从培养目标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而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小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伦理和职业行为提出了特殊要求。也就是说,小学教育专业所要培养的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综合的知识能力和系统的职业技能。这些都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职业素质的训练。

   1.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热爱小学教育专业,知道专业素养对于未来从事职业的重要性,清楚决定专业素质高低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和付出,从而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素质的训练。为此,学校要让学生了解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阶段,理解教师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当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的职业理想。

   2.整合相关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学识素养

   适应小学课程改革需要,整合相关类课程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的学识素养。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上主要照搬高师的“中文专业”,形成了相对“专门化”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不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适应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小教专业的特点强调“综合培养,学有所长”,高师院校小教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要相对宽厚一些,因此需要对相关类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使学生不仅对枯燥的教育理论产生了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同时使他们充分掌握小学课堂的教学规律,从而大大提高高师小教专业学生的学识素养。

   3.使学生掌握较为实用的综合专业技能,提高学科的专业化技术水平

   综合教学技能是指在基本教学技能形成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综合运用基本教学技能的能力。这一阶段的训练反映了学生运用已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技能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是对基本教学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其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学会做小学教师。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开展见习、实习、调研等综合性的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形成完整与灵活的教学能力。

   以往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多为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文字和图形表达、课堂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等传统教师技能方面。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新增有关新课程和信息社会等所需的现代教师教育能力。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规范性、展示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能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的能力,不仅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技能,还应具有能唱、会演、能做、会画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小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儿童模仿性强,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自身基本的人文素养、教学技能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但要全面,而且要规范,要成为小学生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要具有规范性、展示性的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上,例如读、写、算、艺体等基本技能不但要会,而且掌握得要准确、扎实、规范,且富于美感,切实提高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提升教学技能的内涵品质。

   4.采用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教育研究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应由过去的“作为技术员的教师”转变为“作为专家的教师”,全面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在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的要求变得日趋明显。教师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修养,提高教学与管理能力,为了更好地认识教材、了解学生,教师应加强研究意识,并通过研究促进自身的发展。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篇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办人民满意教育”宗旨,进一步落实“生本教育”主导理念,坚持县域推进生本教育“理念定魂,培训引线,德育奠基,课堂突破,差异行动,文化塑型”实施策略,以深入广泛开展“生本德育、生本教学、生本研修、生本活动、生本管理”实践为重点,让学生成才、教师成长、课堂变化和学校成功。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内涵、创新、和谐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推行以自主管理为核心的生本德育,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式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生本德育”方向,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继续开展“五好”教育活动(唱好歌、做好操、走好路、写好字、扫好地),全区组织一次成果评比展示活动。全面推行“自主管理”,初步形成区学校自主管理经验模式。加强市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建设,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鼓励教师报考心理咨询师、社工师证。加大开展多形式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学生法制教育力度。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各学校深入研究和挖掘入学教育、班级事务管理、大小主题班会、小组建设、学校活动学生自主开展、“零教师”课堂、无人监考考试、毕业仪式等方面的“德育点”,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坚持开展年级特色学生活动,实现由“仿”到“创”的转变,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型。

(二)进一步构建以自主课堂为内核的生本教学,探索具有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针对前期出现的“前置小研究”不够科学合理、小组合作虚假繁荣、课堂效率不高、学科特点把握不准等问题,充分发挥好教研室、教研员、生本基地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在生本改革中引领、攻关、推广作用,教研室分学科召开生本教学专题研讨会进行重点突破,促进我区生本教育向深度、广度进军。

各学校对2013年秋季、2015年春季期末检测成绩做好对比分析,针对问题做好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按照学习——实践——反思——实践的路径做好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生本教学实践研究。根据工作学习、实践反思中的问题与发展思考,适时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用教育科研助推生本教育。

继续探索完善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年段的可操作方式并基本定型。重点研究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组建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规范及评价,展示小组建设成果。

研究并建立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制定好备课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学生发展性评价指南等。召开区小学生本开放性评价现场会。

(三)进一步实行以自我发展为内涵的生本管理,整体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教育局继续实施生本教育联动机制,完善指导小组和督查小组,加强生本教育研究工作指导,开展生本教育专项督导,确保生本教育实施计划在每个阶段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区生本办围绕生本教育的深入推进构建评价机制,改革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以及评价办法。对学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素质变化进行调研抽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通报,强力推进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召开以生本管理为主题的校长论坛。各校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以降低重心、注重实效、低耗高效、跟踪反思等为特征的校本化生本管理机制,通过改革行政管理、教师管理和后勤管理,把“为教师好管而设计的管理”切实改变为“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管理”,逐步使生本理念内化为本校教职工的自觉追求。

(四)进一步实施以教师提升为重点的生本研修,多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继续深入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做到学习实践化,实践学习化。实施“素质提升”行动。大力度强化生本培训,分学校干部和教研员、核心团队和骨干教师、全体教师三个层面,分批组织到生本教育研究中心培训和全国生本教育基地学校学习考察。本年度,力争培训教师1000人次,促进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榜样引领”行动,建立名师工作室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教师学习研究。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教育信息化助推生本教育实施。

构建校际间学习型研究共同体,推进“教育集团办学、学校联盟发展”,充分依托现有11所生本基地学校、7个教育集团作用带动薄弱学校发展。探索同区域、同类型学校“联盟发展”机制,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联盟发展”模式。鼓励区内名校与全国生本名校结亲,吸纳先进理念,提升发展层次。

由师培中心牵头,在11所生本教育基地学校和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学校,建立学科教师培训示范基地,整合全区学科骨干和该学校的学科优势推进全区学科教学水平提升与各个学科的均衡发展。

各学校要扎实推进校本研训,基于学校实际问题,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学科教学研讨、同课异构、读书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进一步开展以激扬生命为主旨的生本活动,引导学校定位校园文化特色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游戏活动、主题活动、实践活动、竞赛活动、演讲活动、展评活动、社团活动、科创活动等文体艺活动,唤醒学生生命、启迪学生生命、激扬学生生命。

以深化落实生本活动为主导,以规范教育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争创“省艺术教育实验区”为契机,建立课外活动制度,广泛开展阳光体育锻炼,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校外活动辅导站为平台,丰富学生发展内涵,拓展学生发展外延,积极开展体育艺术、兴趣特长教育等,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艺体特长、德育实践、科技创新活动项目,树立川北地区校外活动教育旗帜。

各学校要创设一些能够点燃学生心中“神圣”的、终身难忘的“学校仪式”,不断创新、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内涵,并固化成为学校独有的“形象品牌”。

(六)进一步构建“1+5”生本教育体系,形成“县域实践生本教育样板”

经过一年努力,11所基地学校在生本德育、生本课堂方面初步形成各类模式;在生本研修、生本活动、生本管理等方面初步形成经验成果。其他学校初步形成生本德育、生本课堂等基本模式和成果。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本课堂;农村小学;对策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当前的的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已经广泛的应用,因其特点与优势,长期的教学实践反映,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在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首先,本文探究小学英语生本课堂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一、生本课堂模式的内容与特点

(一)生本课堂模式的内容

生本课堂模式基本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过程:导入操练,自学精讲,练习拓展。第一个过程导入操练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新的语法知识、重点语句及词汇;第二个过程自学精讲主要内容为:自主学习相应的知识点,通过听、跟读、朗读、分角色读、回答问题、设计表格、填空、判断、改写等形式在训练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巩固新知、内化新知、理解文本意义、训练思维;第三个过程练习拓展主要内容为:练习所学的知识点设计真实或半真实的语境,拓展运用,实现真实交流。

(二)生本课堂模式的特点

1.引导和启发性[1]:在对小学英语生本课堂模式的内容分析的基础之上,探究其特点,笔者认为,生本课堂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与启发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生本课堂模式首先的环节是导入操练,这就体现了是在对学生积极地引导,不断地启发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而不是与传统教学模式一样,采取满堂灌的形式。

2.自主性:生本课堂模式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对于学习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导入操练环节中,不影响学生阅读文本的词汇可以留到自学环节解决,就是一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自学精讲中,更是全方位地体现了自学精讲的自主性。

3.实践性[2]:学习英语就是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语言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来沟通与交流,所以说,学习英语,不断地进行实践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本课堂模式的练习拓展阶段就将这一特点很好的展示出来了。所以说生本课堂模式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二、农村教育限制性因素分析

农村教育不论在教育硬件还是教育软件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短板,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探究生本课堂模式在农村小学英语课程中应用,必须考虑农村教育的不利现实。

(一)家庭教育氛围差

农村基础教育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就是家庭教育氛围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及各方面。其一,农村学生家长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大多都没有接受教育,或者接受了很少的教育,所以导致了其对于子女学习的不重视,没有给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至于农村学生不能进行有限的预习,复习。其二,农村学生整个家庭没有教育的氛围,眼界狭窄。

(二)教学资源短缺

教育Y源短缺也是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上地域上的限制,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短缺的事实。首先,教学硬件短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使用不同的音频,视频教学资源,可是在农村诸如投影仪等教学资源十分短缺,以至于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其次,农村大多地域偏僻,条件相对较差,无法吸引优秀的教师资源,这就大大限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三、如何有效地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生本课堂

通过上文的分析研究,基于生本课堂模式的优势以及,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不利现实的基础上,来探究有效地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生本课堂思路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生本课堂,面对不利现实,首先应当进行的就是转变教学观念,老师引导通过多种渠道,例如家长会,老师家访等机会应农村学生家长展开交流,使其认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其改变观念[3],从而开展的开展生本课堂。

2.培养自学能力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开展生本课堂,根据生本课堂本省的特点以及农村教育现实,加强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十分必要。作为老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有意识的加大引导,锻炼其自主学能力。这样农村学生就能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自主学习,也有利于开展生本课堂。

3.锻炼抽象思维

针对农村英语教学中硬件资源短缺的情况,学生无法形象生动的接受知识,这对于开展生本课堂是一个挑战。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积极引导,使其在教学硬件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能很好学习,又有利于生本课堂的开展。

四、结语

本文探究在农村小学英语中应用生本课堂,首先对于生本课堂模式的内容与特点作了分析,其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利现实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生本课堂思路与方法。总的来说,弱化农村教育的不利现实,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很有意义[4]。

参考文献:

[1]王宏权.关于构建小学英语生本课堂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1(7).

[2]杜丽梅.浅谈小学英语生本课堂的构建[J].学子:理论版》,2016(16).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篇5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使我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在学校课程发展史上,课程有多种分类形式。每一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课程编订者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组织排列的指导思想。目前通常采用的几种课程分类方法见表1。

表1课程分类表

学科本位儿童本位二分法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四分法分科综合轮形活动

课程课程课程课程六分法分科相关融合广域轮形活动

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

(此表摘自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小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

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设计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例如,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教学内容偏多,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并与终生体育目标相联系,在教材中也难以体现。

(二)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就体育学科来说,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才学等社会科学。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要科学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因此还要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比如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个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

科学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样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就叫做学科。体育学科是由多门科学综合而成,它本身既包含体育科学理论还包含体育运动实践,因此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就十分复杂,从这一意义上说,体育学科又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从体育学科特性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关于体育学科特性(或特点)在许多专著中已有论述,这些论著既有共性的认识,也有因为分类方法或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识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身体运动实践是外在的特征,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在这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认识活动(有些情况下认识活动占主导地位,身体实践活动为认识活动服务),学生是在练中学、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属性。

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大多数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

3.竞争性、冒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都具有竞争性或是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更好地竞争,要求人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因此,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它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

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生理负荷为主),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考虑男女学生的特性差异,使男女学生在各自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

以上分析得知,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包括普通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即“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以及《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对高中性质规定为“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层次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音、体、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的特色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

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的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分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的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分,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如前文所述,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在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课程的改革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国情;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内容的选择性。具体来说,在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应有如下一些转化。

课程价值观的转化

────

单一课程结构结合课程结构

学校时代终身教育

封闭式开放式

较少与社会联系紧密与社会相联

单一功能多元功能

生物观生物、心理、社会观

竞技项目为主竞技、文化与生活结合

单一分类综合分类

多种内容模式选择性内容模式

考虑技术学习提高学科能力

考虑竞争考虑竞争与合作

单纯考虑个体满足考虑个体满足与集体荣誉

服从规范鼓励不同意见

集中学习参与意识

计划性计划性与选择性结合

外部动力教学的“双部性”动力

现实满足冒险、探索

完成这些转化,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这其中增加体育活动课程只是完成转化的一种方法。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篇6

关键词:美术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艺术教育

一、前言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艺术素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德国的诗人和美学家席勒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2]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认为:“最好的教育不但帮助人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还应该使学生更善于思考并具有更强的好奇心、洞察力和创造精神,成为人格和心理更加健全的完美的人。这种教育既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又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它还帮助我们发现没有这种教育可能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无论作为个人还是社区的一名成员来说,度过更加有趣和更有价值的人生。”我国教育家何东昌也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艺术教育是培育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性的、基础性的教育。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形式和机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水平,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还处于一个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特点就要求未来小学教师不仅能了解小学生艺术能力发展的特点,掌握其逐步发展的规律,而且自身应当具备多方面艺术素养和较高的审美水平,以便能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开展艺术教育,影响和引导小学生感受美、创造美。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在杭师大初教院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百年历程中,艺术教育课程一直以来都受到极大的重视,是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之一。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需求的改变,师范教育向着高学历的方向发展,在培养模式、教学内涵、学生学历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快速的、令人欣喜的变化和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高学历小教师资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对象等的变化,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却因种种原因,呈现出退步的迹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使美术教学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极具特色的传统教学内容,能更好地为小学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二、小教专业美术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开设美术等艺术课程,其基本目的大致有二:一是通过美术等艺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蔡元培);二是美术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掌握美术直观、易识、感染力强的基本特性,将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合理运用,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现行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教学,基本上是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这种现状与高师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有诸多的不适应,具体有:

(一)培养目标

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从事美术创作、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而设定的。

高师小教专业美术课是针对非艺术类普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这些学生的专业是小学教育而非美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的小学文、理科教师而非专职的美术教师。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必须的职业技能而设置的。

而现行的美术教材和教学方法都侧重于美术本身,强调美术的绘画表达能力、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按照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体系来进行教学,显然与小教专业设置美术课的初衷是不相适应的。其结果是,学生既无法达到专业院校的教学效果,又无法在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重要内容的学习上得到应有的、足够的训练。

(二)课程设置

专业美术院校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是阶段性的,即每门课程都有一个较长的、连续的、稳定的教学时间(二至三周甚至更长的整天课时),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消化和巩固。

而在现行的小教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中,美术教学不是其主要课程,课时安排往往是平均的、分散的,即每周2课时,这就不能像专业美术院校那样,保证教学有相对长的训练课时,因此也就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专业的美术院校是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更好地适应本专业的培养要求。

现行小教专业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繁多,几乎包含了专业美术院校不同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全面、“专业”。这样的设置看似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全面的美术教育,但因为教学课时有限,每个内容都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能也不可能深入,无法达到设置该教学内容的原来目的。

现行小教专业美术课在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上也是基本沿袭专业美术院校的“正规”模式,这种强调绘画,通过提高绘画技能来提高美术素养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但与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的目的及课时设置等现实,无疑是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此外,与以前的专科教学相比,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上也有了较大的差异,艺术类课时有所减少,这也给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四)教学对象

专业美术院校的学生都经过相当时间(基本都在二到三年以上)的专业训练,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这与基本是毫无美术基础的高师小教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起点不同,即使课时相同,也难以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分析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学美术就是学画画,而学画画就需要按照正规的学画“程序”进行;二是师资原因,美术教师一般都是从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在教学上就习惯地沿用了自己学习时所接受的方法;三是培养目标的模糊,认为美术课就是让学生学习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深化,随着小教专业培养规格的提升,随着社会对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认识到现行的美术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教学培养的要求,有必要对现行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进行重新探讨与研究,对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以形成一套适合高师小教美术教育教学、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案,使这一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和专业特色。

三、小教专业美术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具体实施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符合当前小学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就有必要对美术课程进行重新筛选、整合,根据高师小教专业的要求和专业特点,梳理出必要、适用、可行的教学内容,以达到审美、实用、可行兼顾的目的,制订可行的教学内容,研究、探讨适合高师小教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实用性。基本思路如下:

(1)明确小教专业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根据培养要求制订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的和专业特点选择合适、实用、可行的教学内容。

(3)根据社会需求,开设模块教学,为学生的专长发展提供空间。

(4)根据专业要求制订考核标准。

根据以上的基本思路,我们首先明确了两点:

一是明确了美术课教学的对象:小教专业美术课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小学美术教师。现在我院小学教育专业所培养的都是小学文、理科教学的教师,不是艺术类的小学教师。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基本上都没有美术基础。

二是明确了美术课教学的目的:小教专业的美术课教学与其他艺术类课程一样,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或艺术教学能力,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及与专业相关的必备技能。

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调整,对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并确定了学习重点。

(一)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的普及推广,使得小学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往往希望教师在胜任常规教学之外,还能具有一定的个人特长;而在学生中也不乏身怀某方面艺术特长的苗子,希望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机会,使自己的特长、爱好得到更大提高。必修课加选修课的模式,就是在我院培养具有较好艺术素养的综合性人才的前提下,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发展自己:我们把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涵盖在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在“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目标指引下,在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设置每周2学时,面向全体学生在“专业平台课程”中开设《艺术基础与欣赏-美术Ⅰ-Ⅳ》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所必须具备的美术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在第五学期到第八学期进入专业选修模块(与其他六个选修方向并列),设立“美术”方向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必须在美术、音乐、书法、舞蹈这些艺术课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在必修课的教学中,保证学生具备必须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又能在选修课的教学中,使得具有特长的学生能有进一步提高、发展的空间,使尚不具有特长的学生能具备一定的艺术特长,增加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筛选符合专业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

在必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本着“适用、实用、易用”的原则,精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适用,就是够用就行,不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实用,就是讲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为实用的技能;易用,就是将专业的内容尽可能地通俗化,让即使没用美术基础的学生也能听得懂、用得上。

经过筛选,初步定为:

1.美术基本概念

作为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教学重点宜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外,使学生能明确认识到:美术作为一种以“形象”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有着易识、易懂的特点,作为一种工具,它本身不存在“正”“反”之分,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就容易带有很强的倾向性。因此,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合理、正确地运用美术这个“工具”,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正面”的教育、审美的功能。

二是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表达形式。不同的表达形式好比不同的“语言”,是作品与观众交流的渠道,只有掌握这些“语言”,才能更好地解读美术作品,更好地用作品与人交流。

2.基础素描

素描练习,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功,以锻炼观察和表达形体、结构、动态、明暗关系为目的”(《辞海》)。由于专业的不同、学习目的的不同,素描的表达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训练是基本的,那就是正确的观察。我们保留素描课目,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训练学生的“眼”,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而表达形式则不作过多的限制。

3.教学简笔画

作为极具特色的小教专业传统课目,我们不仅保留,而且进一步予以加强。我们认为,虽然现在多媒体教学相当普及,多媒体的课件也相当精彩生动,但现场绘画的生动、活泼、明了的简笔画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老师的边说边画,既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又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把教学简笔画作为必须熟练掌握的职业技能,在教学中予以加强,要求学生能运用流畅的线条熟练地进行简笔画的绘制,并具备改写、创编的能力。

4.装饰色彩

色彩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根据我们专业特点、课时设置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实际运用情况,我们选择了更为实用、应用面更广、相对容易掌握的装饰色彩作为教学课目。通过学习,重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配色的基本规律,色调的合理运用,色彩对生理、心理的影响等知识,能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合情合理地运用色彩。

5.美术字基础

在电脑应用普及的今天,美术字的书写已日益衰退,几乎消失。但我们认为,在一些特殊的场合,美术字的书写仍然应具有快捷、灵活、价廉等特点而大有用武之地。因此,我们仍然保留了这个课目,只是根据现实情况,把教学重点放在对美术字的应用和变化上:让学生了解不同字体的不同“性格”、掌握字体变化的方法和规律,能够合理运用丰富电脑字库资源,正确、合理地根据需要进行字体的变化。

6.黑板报基础

黑板报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逐渐“衰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里几乎都有一块非教学用的黑板,说明黑板报在校园文化中仍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我们在保留这个传统课目的的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版面编排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在掌握黑板报编排要点的同时,粗略地掌握一些平面编排的知识,以便能够在课件、宣传品制作等平面设计中加以应用,更好地适合现实的需要。

7.手工制作基础

手工制作是一个内容涵盖很广的课目,也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课目。手工制作的学习和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动手能力、工具材料的选用、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由于手工制作的范围太广,又涉及各种专用的工具与材料,我们觉得不宜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根据现有的教学设施及实用性、可行性,暂时选定纸雕、纸立体、折纸贺卡等以纸张为材料的制作,待设施条件逐步完善后,还将扩大制作的选择范围。

在专业选修课的内容选择上,我们在“提高、延续、拓宽”上做文章。“提高”就是把某些教学内容在必修课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提高、深入,使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更深的了解和训练;“延续”就是把必修课中的知识进行延续应用,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拓宽”就是增加一些教学条件许可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如:

选修课的素描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提高、深入。我们在选修课中让学生接触一些更为复杂的对象,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对象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明暗、空间的表现规律与技巧,进行一些相对长期的作业,训练学生细致表现的能力。

选修课的色彩教学是必修课的延续,侧重于色彩的应用上。在选修课的色彩教学中,我们把有关色彩的教学放在计算机上实施,一是利用计算机可以方便对各种配色方案进行修改、比较的强大、便捷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是弥补现行美术教学中暂时没有设置计算机美术教学的缺憾。

选修课的手工制作既是必修课基础知识的延续,又是必修课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除了要求学生能按照教学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如选题、放样、构图、色彩、材料应用等,还要求作业具有一定的“成品”感,具备一定的审美要求。

中国画、版画、小学美术教学法等的学习,属于“拓宽”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之外,让学生掌握一些其他的绘画知识和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以便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素质教育的需求。

此外,我们在筛选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在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之间在应用上的联系,如在简笔画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运用在素描教学中学过的观察方法和构图常识;在简笔画创编、色彩配置教学时,除了注意作业具有的审美要求外,也要求学生根据美术的“教育”功能的特性,注意作品的积极、健康的内涵等。这样,一来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认识,二来可以利用这种“重复”的方式来弥补课时不足、作业量不足的问题。

四、结语

我们力求通过对美术教学的探索与创新,紧密结合当今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特征和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为小学教学专业“量身定制”一套合适的、实用的、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案。从初步实施的效果来看,这个方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专业老师的认可,在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教学观摩、交流时,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认为课程方案另辟蹊径,高效实用。当然,这个方案还只是一个起步,还需在实践中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不断地进行修正、充实、完善、更新,与时俱进;同时,我们也要抓住现在学校上台阶的有利时机,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根据当今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添置新的教学设备,增添更多合适、实用的内容,逐步完善、构建一个科学的、具有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体系,提高高师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2008.9.5.

[2][美]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3]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姚军.大学美育[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11.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师专业;体育教师;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5-0100-05

abstract:theteachereducationCurriculumStandard(trial)establishessuchbasicconceptionsaspeople-orientededucation,practiceorientationandlifetimelearning,whichhaverespectivespecificconnotations,puttingforwardnewrequirementsfor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theconstructionofthethree-dimensionalobjectivesystemof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inserviceneedstofocusonpersonalizedcustomizationonthebasisofblendingthehorizontalandverticaldimensions.thesetupofthecurriculumsystemshouldturntoclusterdevelopmentunderthepreconditionofintensifyingpeople-orientedpracticeorientation.Characteristics,suchasinservice,retrospective,organizationalstructurediversifiedandtrainingformdiversified,requirethatthewaystorealize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beoptimizedandintegrated.

Keywords: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education;teacher’sprofessiona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s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1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发《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2011)6号]。确立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3大基本理念。我国教师教育的新理念涵盖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整个专业发展过程,是制订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编制课程体系、开展培养或培训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紧密结合体育学科的专业特征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特点,深入探索我国教师教育新理念下,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构建、课程设置及实现路径,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教师教育新理念下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1育人为本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育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内涵是“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1]。育人为本是对学科知识本位教育理念的一种改变。在前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传统教育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窄化为教材,把教材窄化为知识点,最终把教学窄化为现成知识的授受[2]。教师是育人的职业,教师教育理应引导教师深刻认识“育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并将学生发展作为自己专业实践的终极追求。

在我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学校体育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学校体育在近现代中国的演进,发轫于内忧外患的近代民族危机之中,其价值取向必然是社会本位;在历经新中国初期的曲折发展之后,体育被定位为一门学科,其价值取向转变为学科知识本位。正是在学科知识本位的理念下,体育教师的角色被演绎为“万金油”,其职责就是系统、规范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其价值取向变革为儿童本位。在育人为本的理念下,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理所当然要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落实,服务于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服务于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1.2实践取向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实践取向理念的具体内涵是“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1]。教师职业是通过实践育人的职业,其中,实践是途径,育人是目的。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都是教师职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教育实践加以整合,才能更为有效地提升教师实践育人的能力。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设置,应在增加实践课程比重的同时,强调即使是理论课程也应注重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情境的紧密结合。

与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其它文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对体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当前,在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注重贴近教师的教育情境,强调在情境中学习、从案例中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丰富和构建理论;倡导案例教学、对话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与学的方式[3]。从实践取向理念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加强实践性课程,提高实践性课程的实效。如果职前培养中系统的专业学习为在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话,那么,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的专业发展就应该更加贴近现实的教育情境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更好体现教师实践育人的宗旨。

1.3终身学习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终身学习理念的具体内涵是“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1]。教师教育概念在我国的兴起,源于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正式以“教师教育”概念取代“师范教育”[4]。“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不仅意味着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一体化和系统化,还标志着教师职业生涯进入到终身发展的时代。从形式上讲,这是从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到在职教育的分阶段发展过程;从内涵上讲,这是从系统学习知识与技能,到体验、实践持续提升过程。

当前日益深化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给中小学体育教师带来诸多不适应,使得他们职后教育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突出。教师教育概念从提出到践行,要求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进行整体规划,促进体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在育人实践中持续提升。从终身学习的理念看,必须厘清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实现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要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处理好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设定、课程构成及培训方式的关系,避免内容雷同、重复低效的现象。

2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的立体化

2.1厘清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

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实现专业提升的持续过程。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普遍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且在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有学者认为,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表现出来的鲜明特点和内在规律性,从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体育教师的教龄和职称,可将在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适应期、熟练期、成熟期、发展期和卓越期[5]。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把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合并成3个发展阶段,即适应期、成熟期和发展期。这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需要确立不同层次的专业发展目标。(1)适应期(1~5年),此时期尝试把职前教育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学校体育的实践工作,有时会感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应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学会把职前教育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工作,初步具备各种专业能力。(2)成熟期(6~15年),此时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技能逐步成熟,能够较为熟练地完成各种实践工作,因此应全面熟悉学校体育工作的专业知识,逐步掌握有效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习得的实践技能。(3)发展期(15年以上),此时期实践工作驾轻就熟,逐步积淀了自己的专业思想和工作风格,部分追求卓越的教师进一步发展为专家型教师,部分教师则可能出现职业倦怠。因此应克服倦怠思想,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谋求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逐渐形成教学风格,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的飞跃。

2.2专业发展目标需指向不同领域

2012年2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颁布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合格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条件,是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6]。这3个《专业标准》的主体部分,是基本理念统领下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三维立体结构。在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3个维度下,分别设置13或14个领域。

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立体化目标体系的创建,既要考虑每个领域各自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层次性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既要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也要注重体育学科的独特性。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理念与其它学科大同小异,专业理念与师德也有许多共通之处,区别主要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知识、体育运动知识、健康教育知识和课程开发知识;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课外锻炼能力、课外体育训练与竞赛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体育资源管理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据此,创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立体结构图(见图1)。

2.3发展目标实现个性化定制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预期要达到的效果。从我国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整体来看,其专业发展目标需创建立体化体系。这个立体化目标体系由纵横两个维度构成。从纵向维度看,要从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设定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这是教师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从横向维度看,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学习要在实践育人的理念下,全面涵盖中小学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方方面面。

在系统创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的基础上,要注意不同教师个体需求的个性化定制。有学者按教学、训练的作风和风格,把体育教师分为4种类型:自由型、武断型、民主型、综合型,普遍认为综合型的体育教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类型。体育教师可通过日常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综合型、全能型的体育教师[7]。也有学者按照工作特长把中小学体育教师分成教学见长型、训练见长型、科研见长型及复合型等4种类型。事实上,不管以什么标准对体育教师进行分类,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个性化定制都要定位于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目的是要实现体育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扬长避短的目的是要逐步形成自身独特风格,成为专家型能手。

3创建基于实践育人取向的集群化课程体系

3.1课程设置亟需更新

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经全面进入到推广实施阶段。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参与热情、理解程度及实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论‘文本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8]。有研究表明,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体育教师实现由传统型体育教师向现代型体育教师的转变:从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由体育教学的控制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从体育教材的传习者转变为体育教材的使用者[9]。自教育部1999年颁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取得较好成果,有效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过,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的建设依然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建设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个别高校教师甚至还在用职前教育的内容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简单、无效甚至负效的“指导”。二是学科知识本位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培训内容依然围绕体育学科知识的授受来设计,不能有效地指导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实践。三是课程体系缺乏整体规划,因人(指授课教师)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和零散的问题。

3.2强化课程体系的实践育人取向

课程体系是实现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在教师教育课程理念引领下进行。近年来,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增强教师专业特性、改善教师教育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研究者所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强调实践性知识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支持作用时,都倾向于将它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10]。在当今教育思想由学科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的潮流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系必然要突出强调实践育人的课程理念。强化课程体系的实践育人特性,由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职业特点决定。“教书育人”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共同职责,不同学科的教师承担各自的职责。就体育学科而言,学校体育界的学者普遍认为: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这无疑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体育教师“育人”不仅体现在任务分工不同,还体现在实践形式不同,其实践特色更加鲜明,不仅需要“言传”,更应注重“身教”。

3.3集群化是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

为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学者提出过课程体系模块化的设想。其主要观点认为: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包括为帮助学习者掌握某一明确陈述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经验。当然,尽管每一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可以与相同或相关学习领域的其他模块发生联系,从而组合成指向更大培养目标的完整的模块课程[11]。据课程体系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有学者把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划分为7个方面:职业道德修养类课程、教育理论类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教育教学技艺类课程、教育科研类课程、教育改革类课程、知识拓宽类课程[12]。各类课程下面再细分若干课程模块。

课程体系模块化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模块化不够宏观,不能满足学习需求的个性化和层次化。从国内外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看,集群化是发展方向之一。所谓集群化是指根据立体化的专业发展目标体系分设若干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再分设若干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再细分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课程群的设置有利于宏观统领整个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模块内容的细化,有助于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有助于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目标的实现。有学者根据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适应期、熟练期、成熟期、骨干期、卓越期5个阶段,按照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共设计15套体育学科教师培训课程指南[13]。这种分层次、分学段、分领域(问题模块)的课程体系编制,初步具备课程体系集群化的特征。

4优化和整合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4.1实现路径具有在职性与反思性的特点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显著特点是在职性,也就是说通常需要在在职在岗的情况下实现专业发展。体育教师在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是比较独特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完成体育课的教学工作量,还需要负责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因此,他们很难完全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在无形中增加专业发展的难度。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在职性特点决定专业发展往往具有反思性,也就是说,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学体育教师通常会把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实践工作联系起来,反思如何进一步改进工作。在学习活动中,中小学体育教师并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是有着问题意识的反思者,希望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特点,更强调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实践取向的必要性,使得培训学习的过程必然成为积极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使得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

4.2组织机构的多元化和培训形式的多样化

国内外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机构普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我国承担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任务的组织机构,主要有成人高等院校、普通高等院校、政府职能部门、中小学校等。这些组织机构有着各自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培训形式多样化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的另一特征。从培训层次来看,可分为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骨干培训又可分为地市级、省级、部级等层次;从培训参与方式来看,可分为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等;从培训活动方式来看,可分为专家专题讲座、教研活动与交流、考察观摩与调研、跟岗学习等。不同的培训形式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从终身学习的理念来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其专业发展也必然需要不同的实现路径。

4.3优化与整合是实现路径的发展方向

在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中,不同的组织机构承担不同的职责,不同的培训形式有着不同的培训效果。成人院校以继续教育为主要职责,有其它组织机构所不具备的积极性,其运作机构也相对完善;普通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通常兼有培训职责,其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较高,但往往与学校体育实践工作存在脱节现象;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包括教育厅(局)、教育教学研究院(室)也承担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责,具有较高强制性和权威性;中小学校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实际场所,最为了解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其培训活动具有最强的针对性。不过,上述任何一种组织机构都不足以承担所有的培训任务,必须进行优化整合,充分发挥各种组织机构的合力,才能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最优化。

各种培训形式也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骨干培训有助于促进优秀教师的进一步提升,而全员培训则是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的必需。集中培训有助于促进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水平和育人技能短时间内的提升;远程培训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优势,极大地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校本培训有助于解决学校自身的实际问题。专家专题讲座有利于专业理论和基本理念的提升;教研活动有利于针对具体的问题展开探讨并解决。不过,在具备各自优势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扬长避短,对不同的培训形式进行优化和整合,以便有效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Z].2011-10-08.

[2]王艳玲.儿童本位:中国课程发展的转型――钟启泉教授访谈[J].基础教育课程,2010(1):13-20.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9-81.

[4]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8.

[5]潘建芬,毛振明,陈雁飞.体育教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271-274.

[6]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7]叶显芳.体育教师类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9):45-47.

[8]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

[9]杨文轩,张细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56-259.

[10]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11]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59.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篇8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职业 能力素质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各专业都在积极探讨的问题。小学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被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还要具有开放、合作、灵活多变的适应性,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由过去中师重外显的技能培养提升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型”。这三者的内在关系是: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内容。能力是驾驭知识、运用知识服务现实的力量体现。素质是由知识和能力升华内化而形成的体现人的品格、潜质、底蕴和境界的深层属性,代表了人才质量要素的更高层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践性、创造性、应用性的要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处于同一教育过程中,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近十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把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于以培养小学一线的教师为主,强调职业导向和职业技能,强调实践应用,强调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通用性。这样就有人怀疑其专业水准,因为人们往往以教育学专业或者某学科类专业的标准来衡量它,认为这一专业不仅在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上达不到教育学的要求,也谈不上学科水平。但近年来我们的学生在求职竟聘中的高取胜率、入职从教后表现出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能,表明跳出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小学教育的专业业特点和对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改变以教育学专业或学科专业为蓝本来设计和评判小学教育专业的做法,建立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评判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一、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基本原则 

1、专业性原则是指要围绕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坚持面向小学,既重视1994年3月国家教委师范制定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高师各专业通用的四项基本技能(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还根据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特点构建美术应用能力、音乐应用能力、舞蹈应用能力的训练与考核。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进入小学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实用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基础性原则就是针对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教育教学,注重实际能力,强化基础训练,以适应毕业生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时代性原则是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要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相符合。如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和各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通用的一种手段,信息应用能力应成为基本能力之一。根据“说课”已成为小学教学研究的常用方式和小学招聘人才时的主要考核手段,我们在课程教学能力大项中增加了“说课”这一分项。 

4、科学性原则就是从实际出发,既讲究全面发展、一专多能,又考虑个性特长、突出重点。从整体说,要考虑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从个体说,在合格的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各有所长。故此,设置的考核项目分必考项目和特长项目,必考项目是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考试且获得合格成绩,特长项目是学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及学习情况任意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考核。  

二、小学教育的专业特质和人才特征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该确立什么样人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应怎样的培养规格?应采取怎样的模式进行培养等等问题,不仅是我们开办这个专业之初尚没有完全思考成熟的问题,就算是在全国也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为小学教育领域人才的培养从百年中师到本科培养,跨度大、时间短,从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至今也不过12年的时间。而要办好这个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的小学教师,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质在于“定性在教育、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定性在教育”决定了我们是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定格在本科”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沿用中师培养模式。“定向在小学”决定了我们也不能照搬高校历来培养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为此我们广泛进行理论探讨、借鉴南京师大、首都师大、上海师大等率先开办这一专业的学校的实践经验、并深入小学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内容、过程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确定了我们培养的必须是“富有‘三心’、全面发展、学有所专、技能过硬”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三心”是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有童心他才能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才能读懂儿童,才能以成人的智慧引领儿童成长。有爱心,才能使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责任心才会使他在小学教育这一神圣而又平凡清苦的岗位上,站在人生的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培养“完整的人”。 

“全面发展”是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素质、人文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整体水平较高。 

“学有所专”是区别于中师人才的重要方面,要求在语言文学、数学、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长。如果说全面发展是“广积粮”的话,那学有所专就是“深挖洞”。二者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呈“t”型,“—”表示知识的广度,“︱”表示知识的深度,同时知识间应该有交叉点和结合部。 

“技能过硬”体现在具体操作上,表现在会做事上。是需要通过严格练习才能获得的能够熟练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系统。包括语言技能、演示技能等等。 

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具体内容 

围绕这四大特点我们已建立一套小学教育专业的能力素质体系,具体包括: 

一个核心:以专业情感培养为核心,培养“富有‘三心’”的人。 

两种水平:本科层次的学识水平和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表现出它是定格在本科层次,应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识水平是本科层次的、具有能游刃有余地满足小学教育各学科教学需要的知识体系。达到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标准,表现出它是定向于小学、定性在教育的。 

六项公共能力:是指各类从业人员通用的、基础的能力,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主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两项专业基础能力:保障学生顺利就业,适应小学教师岗位最常规的、基础性工作——学科课程教学、班队管理两个方面的能力水平。 

三项专业发展能力: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入职就业后的,为工作更上一台阶、成为骨干教师、学者型教师、学科带头人、管理工作者而需要的潜在的发展后劲,包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六能六会”实用基本技能: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其思维水平和性格特征使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外在表现比内在内容更感兴趣,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有更特殊的要求,为此,我们确定了作为小学教师必需的实用基本技能包括“能说会听、能写会画、能弹会唱、能编会演、能想会做、能问会导”,作为学生能力素质中外显的、可以考核测量的组成要素。“能说”是指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和日常简单的英语、掌握说课的技巧,能用说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教学研究;“会听”是指懂得倾听是交流沟通基础,能从倾听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并进行决策。“能写”是指能用三笔字规范书写常用汉字,并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会画”是指具有美术应用的能力,包括画简笔画、出黑板报等。“能弹会唱”是指具有音乐应用能力(,包括歌曲演唱、视唱、儿童歌曲弹唱等。“能编会演”是指具有舞蹈应用能力,包括舞蹈基本技能、儿童舞蹈编排等。“能想会做”是指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能把自己想法转变成现实可见的物质形态,包括能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具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能问会导”是指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育教学中编拟有针对性的问题,会能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邓银城,刘尚辉,江国杰.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与培养模式[j],孝感学院学报,2007,(7):69-73 

[2]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9):49-53 

[3]陈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与实践[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74-75 

[4]关文信.小学教师专业特点及小学教师培养思路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38-141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篇9

2013年7月15日,北京市召开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总结会。会议全面总结了五年来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情况,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小学教育发展方向,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通州区政府、朝阳区教委、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本期,我们分三个版块对小学规范化建设情况作专题报道:一是北京市教委委员罗洁的综合报告;二是区县学校的经验交流;三是大家对今后发展的思考。

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从2007年10月启动,2012年底全面收官。五年来,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工作主线,统筹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十一五”和“十二五”教育规划等的贯彻落实,统筹中小学校安工程、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同步实施,统筹迎奥运、国庆60年、纪念建党90年等重大活动的教育契机,部门协同,市区合力,实现了各项预定目标,全市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整体得到提高,初步形成了“规范、均衡、优质、特色”的发展格局。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的成效和经验

1.注重建设,基本实现小学教育规范发展

五年来,我们通过加强硬件、队伍、制度三项建设,实现了学校办学条件、干部教师素质、教育管理水平三个方面的显著提高。下面一组数据充分体现了五年来小学教育发展的可喜变化。

从办学条件来看,累计投入192.5亿元,完成648所小学762个校址加固改造,新增专业教室3267个,实现计算机配置每10人一台,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在专用教室建设、教育教学设施、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主要项目达标率为94.07%。

从干部教师来看,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校长高级研修班、名校长工作室等系列举措,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44.0%提高到81.7%,管理干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由59.5%上升到87.3%,正职校长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5.5%。

从制度建设来看,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测、课程教材管理、学校发展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监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积极推动现代学校建设。

2.加大统筹,加快推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五年来,我们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责任书,建立目标约束机制,强化市、区两级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布局调整、教育公平、管理方式等三方面统筹力度,不断缩小城乡、区县和校际差距。

一是优化教育布局,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启动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小学建设规划,实现城镇新建、改建居民小区小学教育配套建设与居民区建设同步进行。新建小学45所,撤并规模小、条件差的学校,全市小学从2007年的1235所调整到目前的1081所。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水平。坚持“两为主”政策,2012年公办小学接收随迁子女28.6万,占比达74.7%,比2007年接收比例提高约10个百分点。各区县积极探索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如朝阳区采取政府委托办学形式,海淀区采取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方式,丰台、石景山、房山则大力推动随迁子女融入教育。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通过引入城区名校、城乡手拉手、“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试点、数字化应用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和城镇教育相对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如朝阳、通州、大兴、平谷等区县集中引入和建设一批优质小学分校,延庆县26所小学与市区59所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东城、西城、海淀等区深化“学区化”“校区制”“学校联盟”等办学模式。

3.强化质量,不断促进小学教育优质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育人为本,着眼于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强化导向”“减轻负担”“拓展平台”上下力气,营造素质教育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素质教育评价导向。构建符合首都教育发展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制度。制定《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个体收获等方面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率先实施小学减负行动,从专题调研到经验挖掘,从全面梳理到难点突破,分年度、有侧重地稳步推进小学减负工作,着力构建减负工作长效机制,“高效课堂”构建成效明显,东城、西城、大兴、顺义等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典型。

三是拓展学生全面发展平台。面向所有小学生搭建普惠性发展平台,拥有1276家资源单位的社会大课堂和每年两亿元投入的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为实践育人拓展了空间;面向部分学有所长的小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如雏鹰计划、金帆艺术团、金鹏科技团等;面向特殊需要群体搭建成果共享、倾斜支持的平台,如牵手计划、融合计划等。

4.释放活力,努力推动小学教育特色发展

五年来,我们抓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办学方式等关键环节,结合首都教育实际,积极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助推小学教育实现特色发展。

一是课程体系建设形成首都特色。落实国家课程,优化地方课程,丰富校本课程,分阶段、分层次推动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市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等6大类专题教育课程,以及《北京精神》等特色地方课程;区县开发出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地方课程,如东城蓝天博览课、昌平区的爱家乡系列乡土课程等;各小学开发出种类丰富、精彩纷呈的校本课程。

二是课堂教学改革体现区域特色。全市组织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培训、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农村教学集体视导,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质量监测,积极探索建立学科教学标准。各区县多角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如石景山区推进绿色课堂改进行动;房山区提出聚焦课堂、聚焦教学、聚焦学生;门头沟区采用小片联动、跟踪培训、校本教研、骨干送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改革。

三是小学办学品质彰显学校特色。鼓励学校大胆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管理方式和教学形式,实现“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海淀区的“绽放计划”、怀柔区的“阳光教育”、燕山的“燕翔行动”都是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密云等8个远郊区县与首师大建立“区域教育合作项目”,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五年来,陆续推出一批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体育艺术项目传统校、百年历史老校等特色学校。

经过五年的建设,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从全市来看,城乡教育布局得到优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经费投入大大增加,生均经费比2007年翻一番,为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扎实基础;从区县来看,区域教育更加适应区域整体发展,区域教育发展活力得到激发,“精致教育”、“阳光教育”等区域特色显现,11个区县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学校来看,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学历层次实现飞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从学生来看,学生发展平台和空间得到拓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在近年来的全国教育质量监测和参加国庆游行等重大活动中,首都中小学生均表现出色。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让我们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一是坚持软硬并举、内涵发展的正确工作导向;二是坚持行政主导、部门联动的有效工作机制;三是坚持制度先行、政策引领的可靠制度保障;四是坚持顶层设计、目标管理的可行推进路径;五是坚持项目带动、展示交流的有效实施策略。

认清形势,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小学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把握新时期首都小学教育的工作要求,如何认清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如何回应小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小学教育能否持续科学发展。

1.准确把握小学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做好小学教育工作、发展好小学教育,必须要从人的成长规律、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从小学教育的基本地位、学段特点、教育性质出发,把握好小学教育的工作要求。

从基本地位来看,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无论是学习年限、学生规模、学校数量,还是教师总量都是基础教育的主体和重中之重,是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全面发展、幸福生活奠基的重要阶段。

从学段特点来看,小学教育处于幼儿园和初中的中间阶段,起着重要的上下衔接作用,必须充分考虑与前后学段的连贯性。这个阶段学科门类少,课程综合性强,应试压力小,德智体美易于有机融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教育性质来看,小学教育属于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有法律规定、政策性强,必须强化政府保障,体现普惠公平,必须建立和完善小学教育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2.客观认识小学教育当前面临的形势

科学研判形势、客观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形势,是我们做好决策、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推动小学教育发展,必须要认清四个方面的形势。

一是生源持续增长,形势非常严峻,维护教育和谐稳定任务很重。从可预见的发展趋势来看,当前小学生源持续增长的势头将会延续到2020年,而且每年的绝对数量也在增长。就目前全市小学学位来看,还存在较大缺口,这将直接影响首都教育的和谐稳定。

二是热点难点问题仍然集中突出,短期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从近几年的工作实际来看,不管是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还是择校问题、减负问题,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小学阶段。由于这些问题成因复杂、牵涉头绪多,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如何缓解这些棘手问题考验我们的智慧。

三是城市化快速推进,局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仍然突出。与全国许多地区相比,北京的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的教育布局和均衡状态又将被打破,出现区域性结构失衡,尤其是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这些地区的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

四是信息化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云技术引领首都教育新发展。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的推进实施,小学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机遇,如何继续在建好、用好数字学校的基础上,以信息化来带动均衡发展、实现优质发展面临考验。

3.积极回应小学教育未来的发展需求

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当前,必须把以下三方面需求积极转换成首都小学教育的发展动力。

一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需求。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和责任书的要求,到2015年,我市所有区县都要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当前,要在积极组织首批11个区县通过部级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下大力气,克服困难,如期实现丰台、平谷等5个区县完成均衡发展任务,顺利通过市级评估、国家验收。

二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有研究显示,当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公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将会快速增长。2012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13686美元,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上好学”的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是随迁子女教育的保障性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需要接受小学教育的随迁子女在激增,他们的基本入学需求应予以充分保障。

系统谋划,积极推动小学教育品质全面提升

去年,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当前,全党上下正在积极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中国梦”的学习宣传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对首都基础教育来说,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对“两基”工作的要求和首都中长期教育规划的部署,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上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这也是首都小学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和主要目标。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首都小学教育既要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扩展”,更要注重品质与服务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生命质量和幸福感应成为新时期小学教育关注的价值导向,尤其要落实《中小学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使其成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享受生活的人,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小学教育结合中小学建设、德育、体育、融合教育四个行动计划的实施,从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儿童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出发,按照“育人为本、尊重规律、转变方式、提升品质”的工作要求,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更加突出“公平、优质、特色、和谐”,以“自主学生、卓越团队、魅力学校、品质教育”为工作目标,以实施小学教育品质提升计划为工作抓手,推动小学教育科学发展,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今后,推进小学教育品质提升,将重点从公共服务保障、育人质量提升、文化品质培育、和谐生态建设等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推动标准化建设、强化供给保障、创新供给方式。制定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办学条件、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标准化,构建与完善小学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提高小学教育的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小学入学高峰带来的教育增量需求,提高对随迁子女平等接受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以数字学校为重点,积极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丰富供给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多种方式促进优质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共享。

二是注重育人质量提升,重点推进学生自主发展、多彩课程构建、智慧课堂实施和卓越教师建设。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育人模式,建立减负长效工作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更加关注体质健康,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实施“多彩课程”计划,提高小学课程的多元性、适应性、综合性与选择性。推进“智慧课堂”实践,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智慧。加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加大名优教师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力度,造就智慧型、专业化的卓越教师团队。

三是注重文化品质培育,重点推进校章制定、学校文化和魅力学校建设。深入推进小学校章制定与实施,完善学校管理,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大力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倡导文化育人、文化立校,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特色,推出一批学校文化示范校。以“课堂深受学生好评、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学校深受学生喜欢”为基本标准,引导学校争创“魅力学校”,提升首都小学教育的影响力、美誉度和竞争力。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篇10

关键词:中国文学;基础教育;重要作用

一、中国文学作品在日本基础教育课的教学作用

(一)对语言文字的启蒙教育

日本小学的国语教育的主要目标还是在于对于学生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其中一大要点就是对汉子的掌握,同时这也是日本基础教育的难点,需要把握小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特别是从性格上激发其学习的欲望,特别是增强学习毅力和爱好,为今后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而中国文学作品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学术学习的需求,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具有普适性。

(二)培养学生的读解力和鉴赏力

中国古体诗和散文在教学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读解力的同时,也能够打开学生的文学世界,特别是基础阶段中的唐诗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不一样的艺术境界,许多文学作品中都附有中国文学专家石川忠久等的解释文章。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也在培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三)激发学生对汉诗兴趣与读书热情

调查中发现,学术在学习基础文学作品时,都会感叹汉语唐诗的博大精深,特别崇敬的是中国的古典诗歌,包括教育工作者都对中国古典诗歌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古典诗歌的语言含义最深刻,同时对于字句的斟酌及其考究,这也对于学生的专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次洗礼。

(四)深化学生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

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中非常强调的是“能力教育”和“心灵教育”,所以在小学阶段中《国语》教材的“格言与故事”一章中出现了许多包括《韩非子》《礼记》《战国策》的典故。在日本的教育界也一致认可了我国典故、格言、名人的哲学思想对于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洞察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历史、社会、综合的学习课程中也不少中国文学的内容。

二、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一)外在价值

这里提到的“外在价值”值得是中国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认知和教育方面的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内容都是关注社会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首先关注其思想内容,一般不会对主题内容进行“科学”式的分析,往往首先都是有一个感性的认知。这都浓缩了中国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日本的文学基础教育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教育。就拿日本本土为学为例,平安时代日本文学特征以宫廷文学、女流文学为文学主体,反应了平安时代丰富的物质基础,以及学生对当时主流社会生活方式的认识,加深了对社会变迁的认识与理解。

(二)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中所内涵的精神价值,这在当今的日本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是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受到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内在价值同时也体现在日本的文学基础教育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接受来自中国文学体系下全新的审美意境,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批判性的愉悦的,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有一个全新的意识。这是符合日本基础教育中的人文性和素质教育客观要求的,所以在借助中国文学促进学生的审美教育作用的时候,需要重视对于学生审美意趣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充分体会上千年前古人的审美境界,而不是停留在枯燥的背诵和反复记忆,把古文看作是一种值得玩味的语言,充分获得来自中国传统文学的精神享受。这是日本基础教育中需要着重强调之处,就是抓住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精神内核,不背离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兴趣的目标。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日本的基础教育中,我国的传统文学不经在基础文学的启蒙、审美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在兴趣培养、世界观形成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后者往往是教育工作者容易忽视的地方。中国文学的学习不讲价只是局限于三字经与唐诗,同时也在于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日本基础教育中容易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李爱文.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