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教育基本理论十篇小学教育基本理论十篇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5:43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篇1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是主要的理论表现形式,能够作用于管理实践中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因此应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探索,争取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持。

1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

从理论研究角度进行解读,对中小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是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优化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管理模式的构建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并且管理模式的构建将省级管理作为基础,希望能够借助省级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保证国家继续教育立法、方针政策等得到贯彻和落实,真正将继续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等全面执行,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相应的保障。从本质层面上进行分析,对中小学继续教育省级管理目标进行定位应该保证其与培训模式相适应,切实满足全省教师的实际需求,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的优化开展。这样在省级管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继续教育省级管理模式能够将各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作为主要依据,将区域性继续教育的稳定运行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进而逐步建立将中小学继续教育行政和业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二元架构。唯有如此,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才能够得到逐步的完善,在宣传机制、立法、业务管理机制、控制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的建设角度为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能够在新时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切实推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优化。

2广西凭祥市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做出的探索

基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的指导,广西凭祥市教育部门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希望能够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并结合系统的理论指导对管理模式加以完善,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执教能力,为广西凭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师资保障。在具体实践探索中,广西凭祥市从以下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2.1基于“十三五”规划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行创新

广西凭祥市为了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际效果,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区和凭祥市教育局关于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精神,基于“十三五”工作理念的指导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和未来教育改革探索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创新规划,以发展为主要追求,拓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工作影响力,希望在协同推进中改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提高教育质量。

2.2全面推进网络研修,落实各项培训任务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综合管理工作中,广西凭祥市为了能够保证网络研修工作的高效运行,并取得相应的成果,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后,加强对管理者培训建设工作的重视,并明确各项工作标准,让各级参与者都能够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形成系统的认识,进而为网络研修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各项培训任务的贯彻落实。唯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促进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争取取得更好的继续教育成效。

2.3对多种继续教育项目进行整合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广西凭祥市也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工作进行了适当的创新,积极组织开展工作坊项目,并且将工作坊项目作为整体,联合网络和校本两个方面的研修项目、送教活动等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体化探索,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对广西凭祥市中小学教师职教能力强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4多部门协同推进,增强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在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的过程中,广西凭祥市教育局和教育机构针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做出了共同的努力,希望能够从多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良好的继续教育队伍,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而真正发挥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职能和作用,实现对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广西凭祥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了项目领导团队、培训管理者团队和研修引领团队,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面性,希望能够借助协同推进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果。

3广西凭祥市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广西凭祥市在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并借助系统的理论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后,随着“国培计划”的贯彻落实,也取得了良好的继续教育成效。大量中小学教师参与到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网络研究项目实现了对464名中小学教师的引领,整体教育效果显著,中小学教师的职教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可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性强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篇2

05010500汉语言文学(本科)0037美学0816文艺心理学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08民间文学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567马列文论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5184现代修辞学

05020100英语(本科段)0087英语翻译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831英语语法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94外贸函电0832英语词汇学0839第二外语(俄语)0840第二外语(日语)0841第二外语(法语)0604英美文学选读

02010600金融(独立本科段)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58市场营销学0079保险学原理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54管理学原理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78银行会计学7750国际信贷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5678金融法

02020400会计(独立本科段)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58市场营销学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15英语(二)0160审计学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158资产评估

02020200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151企业经营战略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54管理学原理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153质量管理(一)0152组织行为学

02011500经济学(独立本科段)0042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0139西方经济学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141发展经济学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0041基础会计学0140国际经济学

08030700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20物理(工)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00现代设计方法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3030200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0024普通逻辑0318公共政策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48公务员制度0034社会学概论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3010600法律(本科)0249国际私法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0167劳动法0258保险法0226知识产权法0233税法

04010800教育学(独立本科段)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3现代教育技术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68德育原理0471认知心理0472比较教育0453教育法学0467课程与教学论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4010700教育管理(独立本科段)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3现代教育技术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0450教育评估与督导0453教育法学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2021000旅游管理(独立本科段)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58市场营销学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1000专业外语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6124旅游文化学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0152组织行为学

05030200广告学(独立本科段)0642传播学概论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107现代管理学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0755广告创意0034社会学概论

08220800计算机信息管理(独立本科段)2375运筹学基础2378信息资源管理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84计算机原理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628管理经济学2323操作系统概论2382管理信息系统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2022900物流管理(独立本科段)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381物流管理软件操作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15英语(二)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2014700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本科段)0139西方经济学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163区域经济地理学0015英语(二)5166云南地理5160资源管理学516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04030200体育教育(独立本科段)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02体育管理学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0498体育统计学4551体育学导论8372健康与健身

07030200化学教育(独立本科段)0429教育学2055中级有机化学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3现代教育技术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2056仪器分析2058化工基础0031心理学2054中级无机化学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7010200数学教育(独立本科段)2009抽象代数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初等数论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2011复变函数论2008拓扑学基础2012实变与泛函分析初步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5041000美术教育(独立本科段)0744美术鉴赏0745中国画论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3现代教育技术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7887平面设计基础0742美术技法理论0746美育概论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5040800音乐教育(独立本科段)0730中外音乐史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3现代教育技术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0734中外音乐欣赏0735音乐教育学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7070200地理教育(独立本科段)2100地理科学导论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3现代教育技术2098自然辩证法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5166云南地理0022高等数学(工专)2104现代自然地理学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6010200历史教育(独立本科段)0766史学概论0769中国传统文化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8政治经济学(历史类)0413现代教育技术0761中国现当代史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0772世界近代史新体系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4020200思想政治教育(独立本科段)0479当代资本主义0482人生哲学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3现代教育技术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0480中国传统道德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0034社会学0321中国文化概论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4010200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0398学前教育原理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0887儿童文学名著导读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0402学前教育史0467课程与教学论

07040200生物教育(独立本科段)2062动物学2085细胞生物学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413现代教育技术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2088生物教育学2082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7020200物理教育(独立本科段)2034电动力学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3现代教育技术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英语(二)2036量子力学2032高等数学(三)2033数学物理方法6412心理健康教育学

05011400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0024普通逻辑0535现代汉语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2英语(一)0506写作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5020700英语(基础科段)(专科)0595阅读(一)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794综合英语(一)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522英语国家概况4729大学语文0795综合英语(二)

05030800新闻学(基础科段)(专科)0633新闻学概论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4729大学语文0040法学概论

05010200秘书(专科)0854现代汉语基础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510秘书实务4729大学语文0034社会学概论0040法学概论0144企业管理概论

05030100广告(专科)0635广告法规与管理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101推销学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0636广告心理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634广告策划学0638企业形象与策划(CiS)4729大学语文0851广告文案写作

专业名称2009年4月18日上午8:30-11:002009年4月18日下午2:00-4:302009年4月19日上午8:30-11:002009年4月19日下午2:00-4:30

02010500金融(专科)0073银行信贷管理学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1基础会计学0074中央银行概论4729大学语文0020高等数学(一)0060财政学

02020300会计(专科)0157管理会计(一)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146中国税制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1基础会计学0155中级财务会计4729大学语文0020高等数学(一)0144企业管理概论

09060100农业经济管理(专科)2541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2554农业政策与法规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1基础会计学2717植物生产概论2762动物生产概论4729大学语文2546市场营销

09060101农业经济管理(专科)(林业经济管理方向)2541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2831林业企业经营管理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1基础会计学4729大学语文2829林业生产概论2830林业政策与法规

02020700市场营销(专科)0058市场营销学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1基础会计学0177消费心理学0144企业管理概论

02020100工商企业管理(专科)0058市场营销学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146中国税制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1基础会计学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0144企业管理概论

02011800餐饮管理(专科)0984酒水知识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54管理学原理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177消费心理学4729大学语文0978烹饪工艺学(二)

08030600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2183机械制图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234电子技术基础(专)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2英语(一)2185机械设计基础0022高等数学(工专)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8080100房屋建筑工程(专科)2391工程力学(土)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2393结构力学(一)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86土木工程制图2394房屋建筑学0022高等数学(工专)2389建筑材料

08220700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384计算机原理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2英语(一)0041基础会计学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4729大学语文0144企业管理概论2382管理信息系统

03030100行政管理(专科)0292市政学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107现代管理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77行政管理学4729大学语文0040法学概论0144企业管理概论

03011200法律(基础科段)(专科)0247国际法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679宪法学0245刑法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60刑事诉讼法学4729大学语文5677法理学

03040300公安管理(基础科段)(专科)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679宪法学0245刑法学0355公安秘书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60刑事诉讼法学0357治安管理学0360预审学

03011100律师(基础科段)(专科)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679宪法学0919刑法原理与实务(一)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920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5677法理学

03010300监所管理(专科)0239狱政管理学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679宪法学0470犯罪学(二)0919刑法原理与实务(一)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920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4729大学语文0238教育改造学5677法理学

04010100学前教育(专科)0384学前心理学0394幼儿园课程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385学前卫生学0413现代教育技术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0392学前儿童体育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4729大学语文0383学前教育学

04010300小学教育(专科)0405教育原理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406小学教育科学研究0413现代教育技术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15中外文学作品导读0417高等数学基础0416汉语基础0418数论初步

09020100林学(专科)2746森林病虫害防治2750测树学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752森林培育学2754林木遗传育种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662植物生理学4729大学语文2755经济林学3163林业经济管理

09010400园艺(专科)2539化学基础2689蔬菜学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666普通遗传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662植物生理学4729大学语文2668土壤肥料学

10070100护理学(专科)0488健康教育学2997护理学基础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000营养学3179生物化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4729大学语文2899生理学3003儿科护理学

04030100体育教育(专科)0429教育学0488体育健康教育学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85运动解剖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246运动竞赛学0489田径理论0492武术理论4729大学语文0486运动生理学0493体操理论

02020900旅游管理(专科)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011旅游学概论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188旅游心理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2英语(一)019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4729大学语文0187旅游经济学

05030300公共关系(专科)0058市场营销学0642传播学概论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107现代管理学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645公共关系策划4729大学语文0199民俗学0345秘书学

02014600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基础科段)(专科)0058市场营销学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54管理学原理0146中国税制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1基础会计学4729大学语文0187旅游经济学

02022800物流管理(专科)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361物流数学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364物流企业会计

07010100数学教育(专科)2001数学分析(一)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3解析几何2007中学数学教学法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2英语(一)4729大学语文6431数学史与数学方法论2002数学分析(二)

05040900美术教育(专科)0504艺术概论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736中外美术史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2英语(一)4729大学语文0031心理学

05040700音乐教育(专科)0504艺术概论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721基本乐理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727民族民间音乐4729大学语文0031心理学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篇3

2011年10月22日上午 8:30-11:00

2011年10月22日下午 14:00-16:30

2011年10月23日上午8:30-11:00

2011年10月23日下午14:00-16:30

02010600金融(独立本科段) 0067财务管理学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5678金融法 0076国际金融 0077金融市场学

4011银行管理学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英语(二)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4630专业综合课考试

02011500经济学(独立本科段)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143经济思想史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142计量经济学 0048财政与金融

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英语(二)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14700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本科段) 5037区域分析与规划 0076国际金融

5161区域经济政策 5162区域可持续发展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5164现代策划学

02020200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0067财务管理学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154企业管理咨询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英语(二)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0400会计(独立本科段) 0162会计制度设计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159高级财务会计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英语(二)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2022900物流管理(独立本科段)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8200采购与供应管理(独立本科段)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英语(二)

03010600法律(本科) 0230合同法

5678金融法 0227公司法

0257票据法

0262法律文书写作 0229证据法学

5680婚姻家庭法 0015英语(二)

0169房地产法

0228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

03030200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0067财务管理学

0320领导科学

0345秘书学概论 0319行政组织理论 0316西方政治制度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22中国行政史

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4010200学前教育(独立本科段) 0401学前比较教育

0409美育基础 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399学前游戏论 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4010700教育管理(独立本科段) 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51教育经济学

0457学前教育管理

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449教育管理原理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31教学组织与设计

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4010800教育学(独立本科段) 0464中外教育简史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69教育学原理 0449教育管理原理

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英语(二)

0431教学组织与设计

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4012500义务教育(独立本科段) 0464中外教育简史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9291初中语文课程与教

9294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

9297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 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339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 0015英语(二)

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4020200思想政治教育(独立本科段) 003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

t312政治学 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321中国文化概论

6413教师能力学 7082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04030200体育教育(独立本科段) 0495体育保健学

4555体育场地与设施 0497运动训练学

0499体育游戏 0496体育测量与评价

0501体育史 0503体育教育学

t503体育教学设计

05010500汉语言文学(本科) 0540外国文学史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15西方文论选读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英语(二)

0541语言学概论

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05020100英语(本科段) 0600高级英语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830现代语言学

0837旅游英语选读 0833外语教学法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603英语写作

05030200广告学(独立本科段) 0639报纸广告学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7676公益广告0037美学

0641中外广告史 0637广告媒体分析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英语(二)

0640平面广告设计

7680广告文化学

05040800音乐教育(独立本科段) 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6114和声学 6413教师能力学 0727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05041000美术教育(独立本科段) 0746美育概论 0747美术教育学 6413教师能力学 7097云南民族美术概论

06010200历史教育(独立本科段) 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7083东南亚史 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7084云南历史 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6413教师能力学 0766史学概论

0775历史教育学

07010200数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2018数学教育学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014微分几何

6413教师能力学 2015偏微分方程

07020200物理教育(独立本科段) 2035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7086当代物理学发展 2037原子核与粒子物理

6413教师能力学 2039物理教育学

07030200化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2049物理化学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053结构化学

6413教师能力学 2059化学教育学

6850分析化学

07040200生物教育(独立本科段) 2078生物统计学

2079生态学概论 2081进化生物学

7087植物资源学 2084组织胚胎学

6413教师能力学 2087分子生物学

07070200地理教育(独立本科段) 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6449地理信息系统 2105地理教育学

6516区域经济学 2102遥感概论

6413教师能力学 7090计量地理学

08030700机电一体化工程(独立本科段) 2194工程经济 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15英语(二)

0420物理(工)

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08220800计算机信息管理(独立本科段) 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2142数据结构导论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2384计算机原理

3173软件开发工具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737C++程序设计 2382管理信息系统

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专 业

2011年10月22日上午 8:30-11:00

2011年10月22日下午 14:00-16:30

2011年10月23日上午8:30-11:00

2011年10月23日下午 14:00-16:30

02010500金融(专科)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20高等数学(一)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55企业会计学

0066货币银行学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14600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基础科段)(专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5156经济学原理 5158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概论

6516区域经济学 5157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 0012英语(一)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7092可持续发展导论

02020100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20高等数学(一)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148国际企业管理0055企业会计学

4729大学语文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300会计(专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67财务管理学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156成本会计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700市场营销(专科) 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180企业定价 0020高等数学(一)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181广告学(经济类)(一)

0182公共关系学

4729大学语文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900旅游管理(专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190中国旅游地理

0192旅游市场学 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

0194旅游法规 0182公共关系学

6125旅游美学 0193饭店管理概论

6010旅游英语

02022800物流管理(专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5362物流英语 5372国际物流导论

02026500采购与供应管理(专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5362物流英语

03011100律师(基础科段)(专科) 0922经济法原理与实务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62法律文书写作

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0921商法原理与实务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3011200法律(基础科段)(专科) 0242民法学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23中国法制史

0261行政法学 0243民事诉讼法学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729大学语文 0244经济法概论

03030100行政管理(专科) 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163管理心理学 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182公共关系学

3350社会研究方法 0312政治学概论

04010100学前教育(专科) 0386幼儿文学(原儿童文学)

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4729大学语文 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395科学、技术、社会

04010300小学教育(专科) 0409美育基础 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

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 0408小学科学教育

0411小学数学教学论

4729大学语文 0012英语(一)

0395科学、技术、社会

0412小学班主任

04012400义务教育(专科) 9278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928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 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

0429教育学 0408小学科学教育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412小学班主任

04030100体育教育(专科) 0484学校体育学 8388运动心理学 0494中学体育教学法 0491球类理论

05010200秘书(专科) 0345秘书学概论 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182公共关系学

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4729大学语文 0509机关管理

0511档案管理学

05011400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1心理学

0529文学概论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29教育学

0536古代汉语 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12英语(一)

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5020700英语(基础科段)(专科) 0596英语阅读(二) 0795综合英语(二) 0597英语写作基础

4729大学语文 0794综合英语(一)

05030100广告(专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3295商业公共关系学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442广告学原理 0850广告设计基础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729大学语文 0633新闻学概论

05030300公共关系(专科) 0643公关心理学

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644公关礼仪

0646公共关系写作 0182公共关系学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853广告学(二)

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647公关语言

05030800新闻学(基础科段)(专科) 0655报纸编辑 0654新闻采访写作

0657新闻心理学 0853广告学(二) 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07010100数学教育(专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1心理学 0429教育学

2004高等代数 2005常微分方程

2007中学数学教学法 2006高等几何

08030600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 2230机械制造 0022高等数学(工专)

2159工程力学(机)

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 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4729大学语文 2232电工技术基础

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8080100房屋建筑工程(专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2400建筑施工 0022高等数学(工专)

2387工程测量 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4729大学语文 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08220700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 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022高等数学(工专)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384计算机原理 0012英语(一)

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2382管理信息系统

09010400园艺(专科) 2665农业生态基础

2691花卉学 0135农业经济与管理

2660植物学 2687果树学 2685园艺病虫害防治

09060100农业经济管理(专科) 2827农村企事业会计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篇4

 

10月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专业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020105金融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00020高等数学㈠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0055企业会计学00066货币银行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1工商企业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7人力资源管理㈠ 00020高等数学㈠00148国际企业管理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3会计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67财务管理学 00020高等数学㈠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156成本会计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9旅游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 0019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06011旅游学概论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0193饭店管理概论 00015英语(二)00194旅游法规 020214商务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Bitmap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

020228物流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0高等数学㈠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5362物流英语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2英语㈠05372国际物流导论 020313销售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10510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0112法律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242民法学 00261行政法学00223中国法制史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0244经济法概论 030301行政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㈠00163管理心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0312政治学概论 030403公安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359保卫学 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00361公安法规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356公安管理学 00358刑事侦查学 040124义务教育 09278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0928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 00429教育学㈠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408小学科学教育 00412小学班主任09284小学音乐教育 040103小学教育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409美育基础 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0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0408小学科学教育00411小学数学教学论 00012英语㈠00395科学.技术.社会00412小学班主任 040109心理健康教育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031心理学05619心理咨询与辅导㈠ 05616心理测量与评估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2110心理统计 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 050114汉语言文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529文学概论㈠ 00536古代汉语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㈡ 050207英语语言文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596英语阅读㈡ 00795综合英语㈡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0597英语写作基础 00794综合英语㈠ 050308新闻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655报纸编辑 00654新闻采访写作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0853广告学(二) 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230机械制造 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159工程力学㈠0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00012英语㈠02232电工技术基础0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80701计算机及应用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0022高等数学(工专)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㈠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2198线性代数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0012英语(一)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80801房屋建筑工程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400建筑施工㈠ 00022高等数学(工专)02387工程测量0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0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082207计算机信息管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0022高等数学(工专)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㈠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90101农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664农业气象学02665农业生态基础 00135农业经济与管理02660植物学㈡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 02672作物育种学02674植物病虫害防治 090402兽医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767动物生理生化02790家畜外科学 02787兽医药理学02791家畜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2792兽医卫生检验 02785兽医微生物学 100701护理学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901病理学 02903药理学㈠02996护理伦理学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4729大学语文02113医学心理学02998内科护理学(一) 03001外科护理学㈠03002妇产科护理学㈠ 二、独立本科段(含本科段)

020104财税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67财务管理学 00068外国财政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015英语㈡00071社会保障概论 020115经济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143经济思想史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0015英语㈡ 020202工商企业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㈡ 020204会计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015英语㈡00161财务报表分析㈠ 020210旅游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67财务管理学 06123导游学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199中外民俗 06120旅游专业英语00200客源国概况 020226商务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㈡ 020229物流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7人力资源管理㈠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5企业会计学 00015英语㈡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20256项目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9413项目管理概论 05060项目范围管理05066项目论证与评估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54项目采购管理 00015英语㈡05065项目管理法规 020314销售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10511销售团队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㈡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30106法律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263外国法制史05680婚姻家庭法 00015英语㈡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302行政管理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67财务管理学00320领导科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16西方政治制度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㈡00322中国行政史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00312政治学概论 030308政治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320领导科学00349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 00350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3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㈡00790中国政治制度史 030401公安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㈠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729大学语文 00015英语㈡00373涉外警务概论 040102学前教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015英语㈡00399学前游戏论 040107教育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 00451教育经济学00457学前教育管理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015英语㈡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㈡ 040110心理健康教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5624心理治疗㈠ 03585儿童发展心理学05627职业辅导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628团体咨询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 00015英语㈡04406情绪心理学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040112小学教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64中外教育简史00529文学概论(一)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015英语㈡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03329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040125义务教育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64中外教育简史09291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09294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09297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9289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9339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295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8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2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00015英语㈡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㈡09335义务教育班级管理 050105汉语言文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540外国文学史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㈡ 00015英语㈡00541语言学概论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600高级英语 00830现代语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839第二外语(俄语)00840第二外语(日语) 00603英语写作 050305新闻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659新闻摄影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82公共关系学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㈡00244经济法概论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070103数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021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02008拓扑学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011复变函数论 00015英语㈡02009抽象代数 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194工程经济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㈡00420物理(工)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080702计算机及应用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331数据结构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㈠ 00023高等数学(工本)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737C++程序设计 00015英语㈡02333软件工程 080709计算机网络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331数据结构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㈠ 00023高等数学(工本)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04749网络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0015英语㈡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080806建筑工程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3347流体力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198线性代数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0015英语㈡00420物理(工)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82208计算机信息管理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173软件开发工具04737C++程序设计 00015英语㈡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090102农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2676作物栽培生理06004设施农业原理与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677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00015英语㈡02634生物化学㈡ 100702护理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006护理管理学03203外科护理学㈡ 03008护理学研究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82公共关系学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0015英语㈡03010妇产科护理学㈡03011儿科护理学㈡ 三、教师资格考试

999999教师资格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篇5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⑧唐毓首:《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57-59页.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篇6

[关键词]研究型教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定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67-03

一、关于教师教育科研定位的主流观点

(一)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

教师应当具有科研素质并成为研究者的构想由来己久。贝克汉姆在《教师的研究》一书中指出,教师有研究的机会,不仅有能力迅速地发展教学技术,而且将被赋予个人工作以生命力和尊严。皮亚杰主张通过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使教师获得应有的尊严,使教育学成为“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则认为:“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教师观已逐渐上升为一种国际性的观念。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也有相应的研究。早在1989年,王道俊、王汉澜编写的《教育学》中就指出了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20世纪初,宁虹和刘秀江指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科研素质,丰富的研究机会和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能⑤。杨启亮指出,现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成长,必然选择教育科学研究的道路⑥。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在国内外已有相当的共识基础。

(二)教师教育科研的对象应为教育过程中的教育问题

有学者认为教师教育科研“不能外在于学校进行,不能脱离学校实践,不能游离于本职工作”,认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主要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重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⑦。还有人认为,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途径之一就是“研究自身教育教学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⑧。研究者普遍认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是由教育专家承担的,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对象和范围不宜扩大到基础研究。

(三)教育科研的目的是应用和开发

这种观点在当前对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中比较普遍。郑金洲指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教师教育科研经历了一个从应用到开发的发展过程,这说明虽然曾经对于教师从事理论研究有过认同的阶段,但在当前已经发生了转变。当前一般认为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实施者,教师有机会也有可能进行教育科研,他们主要采取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的方式进行非基础理论研究。

(四)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

这种观点的产生缘于前文所述的“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的研究目的是应用和开发”,这也是当前的主流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小学教师应采用行动研究或叙事研究方式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师的研究成果表达局限于非理论性刊物

我们查阅了大量学术刊物之后发现,理论性刊物刊载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认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其进行教育科研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是用于经验交流和对教育专家已有的理论进行验证,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一般不具备理论性,理论性的刊物不适合其进行成果表达。

二、研究型教师定位中主流观点的局限性

(一)主流观点与新时期教师队伍发展趋势不适应

笔者通过百度搜索发现,2011年,全国多地中小学尤其是中学教师招聘提出了硕士学历的要求,或者硕士以上学历优先录取的招聘条件。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小学中的高学历教师队伍将逐渐扩大。本科生(学士)经过大学阶段的培养,已经具备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必须的收集、查询资料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已经养成了进行系统教育研究的能力。能够开展课题研究。也就是说,中小学招聘到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后,如果只把他们作为普通教学人员使用,或者即使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局限于行动研究或叙事研究,必然会形成资源浪费。传统观念把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定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动研究,显然已与教师队伍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了。

(二)主流观点的话语霸权将教师拒于理论研究与思考之门外

当前。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质结构越来越高。但主流观点的话语霸权致使中小学教师被拒于理论研究与思考之门外。

1以资料占有不足、时间没有保障为由,拒绝中小学教师从事理论研究。资料占有量和时间性保障不应该成为不能进行理论研究的借口,更不应该成为限制他人进行理论研究的借口,这种观点没有科学依据。我们可以用一个事实反向证明:图书馆工作人员占用资料的可能性比其他任何人都大,他们在工作之余进行研究也有时间保证,但没有证据表明科研成果最大或最多的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这样说。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个体对于自身研究领域的敏感度以及研究兴趣和态度,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前,开展研究所需要的资料和时间问题不应成为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障碍。

2以理论基础欠缺为由拒绝中小学教师从事理论研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小学教师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不适合做理论研究,只适合贯彻理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首先,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正在发生转变,本科生和硕士生已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体,而他们的理论基础都不同程度地具备了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其次,如果把对理论的研究排除在外,那么贯彻理论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可能性也会大打折扣。理论研究与实践不应该被割裂开来,理论研究与理论的付诸实践离不开现实,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第三,每个研究者都有一个成长过程,中小学教师中也不乏具备从事理论研究条件、愿望和能力的人,只要给他们发展空间,形成一支既有实践研究能力又有基础研究能力的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3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的认可。研究成果获得认可的主要形式是学术论文的发表。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大学学报和省级以上刊物,发现这些刊物中留给中小学教师发表观点的空间并不多。这种话语霸权除剥夺了部分有研究特长和兴趣教师的权利,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将理论研究与实践人为地分割开来:占有资源的研究者没有或者很少接触教学实际,接触教育实际的则没有机会进行理论研究。

4将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对象控制在教学过程巾。教育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态度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而当前的话语霸权则是将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对象局限在他们所在的工作岗位,局限在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如果按照这样的研究范围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所进行的研究属于个别事例。得出来的结论就不具普遍性,难以达到“揭示教育规律”的目的。

5研究方法局限于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法和叙事研究法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成了最流行的两种研究方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重视和强调“教师即研究者”,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而这种研究就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了行动而改进,为了实际的改进而研究,关注问题的圆满解决,而不是为了理论上的突破,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也有人认为教师的教育科研应该由行动研究转向叙事研究或者两者并行,但支持教师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观点并不多见。这种话语霸权从事实上异化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人为地分割开来。

6研究的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把专门研究者的理论强加在中小学教师身上的做法也是一种话语霸权。如果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实际产生的教育教学问题作为行动研究或叙事研究的目的,定位于改进教育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或者把对“专家”的理论进行验证作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有其合理性的,但如果将上述两种情况作为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全部目的,则值得进一步商榷。理论与现实是有距离的,如果他们只能按照那些与现实有距离的“专家”的理论进行教学和研究,无疑不可能起到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凡是“专家”的理论都是真理并且完全正确。可以说,如果“专家”的理论本身存在偏差,那么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去进行教学或研究都将会带来更大的偏差。因此,应该避免强制教师去验证或接受某种理论,避免拒绝教师进行理论探索的话语霸权的产生。

(三)片面强调教师应开展校本、实践研究

片面强调教师应开展校本、实践研究,事实上是限定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范围和对象。校本研究是立足于教师工作环境和场所的,立足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理所当然有其必要性,但如果认为教师只能从事校本研究,就会导致教师视野狭窄、理论水平停滞不前等后果。

三、研究型教师的重新定位及其培养策略

(一)新时期研究型教师的重新定位

基于研究型教师主流观点与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发展存在诸多不适应性,笔者提出这样的定位构想:新时期研究型教师已经不再是只用行动研究方法从事实践研究的人群了;新时期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应根据教师队伍发展的特征、教师的理论水平进行分层培养;应根据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潜力来划分其研究领域:研究范围应包括教育经验总结、校本行动研究、教育理论研究。

(二)新时期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1高师院校在对教师进行职前培养的过程中应重视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的双重培养。新时期高师院校应转变观念,对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在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既要重视其实践研究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理论研究素质的提高,力图培养一支既能从事实践研究又能胜任理论研究的生力军。

2高师院校应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服务。中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研究经验和成果也有较大差异。高师院校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派遣科研指导人员、开设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为主题的职后教育等方式进行指导和培养。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篇7

论文关键词:教育改革教育实习实习观念教师教育观

一、新课改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矛盾分析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的需求与实习生实习理念相对落后的矛盾

新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一次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就是说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的权利增加了。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三级课程管理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力部分地下放给了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不再是课程产品的被动“用户”,而是课程产品的决策者、生产者、创造者、评价者和管理者。教师专业化是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最直接要求。在理念上要求教师将教育的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相结合,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灌输、教师主导和书本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但高等师范院校的实习模式却制约了实习生对教育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自然也无法运用于教学。

一般高师都将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学本科第七学期,实习时长为6至10周不等,实习内容则重于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高校的课程设置也正好吻合了这种安排——将学科教学论的学习放在大三下学期。这就产生了错觉:因为要实习,所以学科教学论应该教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正是因此,传统的高师教育一直都将教育实习当作简单的教学演练,而忽略了对准教师进行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的思想教育,缺少“教学相长”的原则,更少涉及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样,教育实习也仅仅停留在指导师范生上课,锻炼备课、上课的技能或充当教学助手等少量“规定动作”上;同时,不注重帮助师范生养成研究自己教学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反思本身教学和研究教学情境的能力,培养了一大批简单的“教书匠”。虽然实习学校都希望能够从高校带来关于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希望我们的大学生们能够给实习学校带来一定的思想影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所有参加教育实习的学生不仅仅没有很好地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也没有能够给学校带来关于学科课程改革的新知识、新方法。

(二)课堂教学动态互动的需要与实习生教学技能相对较差、基本技能训练不足的矛盾

首先,从教师的基础素质来讲,课程改革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实习生至少应该具备:(1)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专业知识的修养;(3)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4)教学基本技能。但是从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基础的教学技能而言,实习生掌握的程度却远远不够。

其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教学“言语场域”的存在是以教师、学生的共时存在为前提的,场域的言语过程也应该是双向的动态的流变状态,课堂教学言语内容更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是关注言语者个体精神世界的相对自由的言语知识。因此,这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教学设计方面,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但我们的学生缺少实际经验,更不可能使教学在预设之内生成,所以也只能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不变,教学内容不变,教学重点不变,教学策略不变,教学流程不变。但课堂是复杂的,老师却只能预设时,对于那些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的课堂上可能的变化所谓的教育智慧、教育机智、预设目标都成了空谈。

(三)汲取新课程新知识与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不够的矛盾

无论是直接指派院系的教师担任实习工作还是聘实习学校的教师承担指导的责任,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都无法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在教育实习中补习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再次落空。而这与指导工作无法落实密切相关。首先,从高校指导教师来看,不能指导到位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不重视。高校教师主要的任务在于科研和教学,考虑到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愿意带讲习实习。(2)自身不熟悉中学教学改革的新情况,难于指导到位。(3)上课与科研时间相冲突对学生不熟悉,等等。其次,实习基地的教师不愿意或者不积极于此项事情。由于教育实习是由高师院校单方面负责,缺乏与实习学校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导致中小学教师主观上对高师实习缺乏积极性和合作精神,难以提供充分的指导。

(四)不断实践认识新课程与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的矛盾

新课程本身也是动态的、发展的,比如教材,比如课程内容甚至是教学方法与思想,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对实践相当了解的基础上。高师院校的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就必须将自己定位在一个中小学教师身份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在各个方面了解和深入对本次课程改革的认识。但是实际上却远非如此。高师院校平时与中小学及基础教育机构的关系普遍疏远,即便是眼下的高师教育改革,也主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而不立足于基础教育的需要。高师院校只是到了学生实习时才与中小学校暂时合作,而没有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这样,中小学校就对高师生的教育实习不够重视,不欢迎实习生到学校实习,担心教育实习打乱他们的教学秩序。因此教育实习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年年实习年年难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高师院校则采取“放羊政策”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己联系实习学校。

二、教育实习无法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原因分析

(一)实习价值观相对欠缺,实习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虽然国家在教育实习的管理和经费投入方面都比以往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真正将教育实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的并不多见。很多学校,甚至很多老师都认为教育实习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或是“完成一个教学程序”而已。实习领导小组形同虚设,指导教师指导有限。

(二)大学理念与中小学的教育改革相互脱离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将要面临的职业选择的第一位都是中小学教师,但是在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这种职业的准备却往往不足。

而这其中最大的不足是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茫然不知所措。当前,我国高师课程改革与中小学课程改革都正在进行,都各有成就,但却是各行其是,缺少沟通,很难同步进行。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除了几所直接承担教育部任务的重点师范院校外,其他地方师范院校参与的力度不大,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在相关的高校和院系得到应有的宣传。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例,很多大学的中文系教授甚至都不知道所谓何物。教师不了解的必然后果就是,即将走进课堂的准教师也无法了解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三)学科教学论(含教育实习)与师范类教育课程的关系处理存在问题

学科教学论和其它课程体系成了两个互不沟通的模块,各自为战,自说自话。除此之外,学科教学论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在于和师范性质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也脱离联系。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在研究理论上总能走在时代的前沿,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往往直接代表了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当展特点。然而从大学各个院系的学科设置来看,多数的学科教学论都设置在相关院系,而这些院系与教育学院,与基础教育原理性质的改革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改变教育实习观念,建立新的教育实习和教师教育观

要建立以新型反思型教师为目的的教育实习观。这种新的实习观就是要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自身都树立起把学习如何教学贯穿于教师的整个生涯的意识,并以反思作为教学的基本特点。用温特的话说,无论教育实习工作做得多么好,我们至多只能把师范生培养成为能教学的人。真正的教师除了致力于帮助师范生养成研究自己教学的习惯和能力以外,更为主要的是要帮助师范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承担起责任。这样的教学实习才不是程式的、经验的,而是探索型的、研究型的。而探索和研究型的教学实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反思性。

(二)改革各科教学论教学,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素质

改革各科教学论的学习就包括:(1)将平时的基本素质训练与教学论结合起来。比如教师的基本素质“三笔一话”都可以通过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得到锻炼。另外鼓励学生开展“演讲与口才”活动或者增设此类课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基本智慧。(2)除了要强化实习前基本技能训练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教学形式方面,要重视师范生的直接体验与活动。各科教学论学习必须给学生系统直观的课堂情形,让学生体验真正的课堂。如看教学实录片、优质课和课件,提前分配实习学校等。(3)加大学科教学论的课时数,确保学生素质到位。学科教学论应开设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两个模块,等等。

(三)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互利互惠科学指导

专业发展学校打破了大学与中小学彼此隔绝的局面,不仅使中小学的问题能及时反应到大学及其教师教育的课程与计划中,大学也给中小学带去了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了双方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同时又建立了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通过合作又形成优化组合的合作指导小组,对实习生进行诊断型指导,保证了教育实习的有序性与高效性。这种合作既为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电为在职教师提供了了解和学习新理论、新方法等专业发展机会。

(四)规范管理和评价,强化实习效果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篇8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育实习实习观念教师教育观

一、新课改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矛盾分析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的需求与实习生实习理念相对落后的矛盾

新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一次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就是说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的权利增加了。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三级课程管理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的权力部分地下放给了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不再是课程产品的被动“用户”,而是课程产品的决策者、生产者、创造者、评价者和管理者。教师专业化是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最直接要求。在理念上要求教师将教育的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相结合,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灌输、教师主导和书本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但高等师范院校的实习模式却制约了实习生对教育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自然也无法运用于教学。

一般高师都将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学本科第七学期,实习时长为6至10周不等,实习内容则重于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高校的课程设置也正好吻合了这种安排——将学科教学论的学习放在大三下学期。这就产生了错觉:因为要实习,所以学科教学论应该教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正是因此,传统的高师教育一直都将教育实习当作简单的教学演练,而忽略了对准教师进行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的思想教育,缺少“教学相长”的原则,更少涉及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样,教育实习也仅仅停留在指导师范生上课,锻炼备课、上课的技能或充当教学助手等少量“规定动作”上;同时,不注重帮助师范生养成研究自己教学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反思本身教学和研究教学情境的能力,培养了一大批简单的“教书匠”。虽然实习学校都希望能够从高校带来关于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希望我们的大学生们能够给实习学校带来一定的思想影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所有参加教育实习的学生不仅仅没有很好地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也没有能够给学校带来关于学科课程改革的新知识、新方法。

(二)课堂教学动态互动的需要与实习生教学技能相对较差、基本技能训练不足的矛盾

首先,从教师的基础素质来讲,课程改革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实习生至少应该具备:(1)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专业知识的修养;(3)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4)教学基本技能。但是从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基础的教学技能而言,实习生掌握的程度却远远不够。

其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教学“言语场域”的存在是以教师、学生的共时存在为前提的,场域的言语过程也应该是双向的动态的流变状态,课堂教学言语内容更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是关注言语者个体精神世界的相对自由的言语知识。因此,这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教学设计方面,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但我们的学生缺少实际经验,更不可能使教学在预设之内生成,所以也只能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不变,教学内容不变,教学重点不变,教学策略不变,教学流程不变。但课堂是复杂的,老师却只能预设时,对于那些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的课堂上可能的变化所谓的教育智慧、教育机智、预设目标都成了空谈。

(三)汲取新课程新知识与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不够的矛盾

无论是直接指派院系的教师担任实习工作还是聘实习学校的教师承担指导的责任,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都无法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在教育实习中补习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再次落空。而这与指导工作无法落实密切相关。首先,从高校指导教师来看,不能指导到位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不重视。高校教师主要的任务在于科研和教学,考虑到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愿意带讲习实习。(2)自身不熟悉中学教学改革的新情况,难于指导到位。(3)上课与科研时间相冲突对学生不熟悉,等等。其次,实习基地的教师不愿意或者不积极于此项事情。由于教育实习是由高师院校单方面负责,缺乏与实习学校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导致中小学教师主观上对高师实习缺乏积极性和合作精神,难以提供充分的指导。

(四)不断实践认识新课程与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的矛盾

新课程本身也是动态的、发展的,比如教材,比如课程内容甚至是教学方法与思想,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对实践相当了解的基础上。高师院校的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就必须将自己定位在一个中小学教师身份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在各个方面了解和深入对本次课程改革的认识。但是实际上却远非如此。高师院校平时与中小学及基础教育机构的关系普遍疏远,即便是眼下的高师教育改革,也主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而不立足于基础教育的需要。高师院校只是到了学生实习时才与中小学校暂时合作,而没有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这样,中小学校就对高师生的教育实习不够重视,不欢迎实习生到学校实习,担心教育实习打乱他们的教学秩序。因此教育实习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年年实习年年难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高师院校则采取“放羊政策”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己联系实习学校。

二、教育实习无法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原因分析

(一)实习价值观相对欠缺,实习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虽然国家在教育实习的管理和经费投入方面都比以往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真正将教育实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的并不多见。很多学校,甚至很多老师都认为教育实习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或是“完成一个教学程序”而已。实习领导小组形同虚设,指导教师指导有限。

(二)大学理念与中小学的教育改革相互脱离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将要面临的职业选择的第一位都是中小学教师,但是在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这种职业的准备却往往不足。

而这其中最大的不足是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茫然不知所措。当前,我国高师课程改革与中小学课程改革都正在进行,都各有成就,但却是各行其是,缺少沟通,很难同步进行。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除了几所直接承担教育部任务的重点师范院校外,其他地方师范院校参与的力度不大,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在相关的高校和院系得到应有的宣传。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例,很多大学的中文系教授甚至都不知道所谓何物。教师不了解的必然后果就是,即将走进课堂的准教师也无法了解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三)学科教学论(含教育实习)与师范类教育课程的关系处理存在问题

学科教学论和其它课程体系成了两个互不沟通的模块,各自为战,自说自话。除此之外,学科教学论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在于和师范性质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也脱离联系。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在研究理论上总能走在时代的前沿,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往往直接代表了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当展特点。然而从大学各个院系的学科设置来看,多数的学科教学论都设置在相关院系,而这些院系与教育学院,与基础教育原理性质的改革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改变教育实习观念,建立新的教育实习和教师教育观

要建立以新型反思型教师为目的的教育实习观。这种新的实习观就是要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自身都树立起把学习如何教学贯穿于教师的整个生涯的意识,并以反思作为教学的基本特点。用温特的话说,无论教育实习工作做得多么好,我们至多只能把师范生培养成为能教学的人。真正的教师除了致力于帮助师范生养成研究自己教学的习惯和能力以外,更为主要的是要帮助师范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承担起责任。这样的教学实习才不是程式的、经验的,而是探索型的、研究型的。而探索和研究型的教学实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反思性。

(二)改革各科教学论教学,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素质

改革各科教学论的学习就包括:(1)将平时的基本素质训练与教学论结合起来。比如教师的基本素质“三笔一话”都可以通过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得到锻炼。另外鼓励学生开展“演讲与口才”活动或者增设此类课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基本智慧。(2)除了要强化实习前基本技能训练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教学形式方面,要重视师范生的直接体验与活动。各科教学论学习必须给学生系统直观的课堂情形,让学生体验真正的课堂。如看教学实录片、优质课和课件,提前分配实习学校等。(3)加大学科教学论的课时数,确保学生素质到位。学科教学论应开设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两个模块,等等。

(三)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互利互惠科学指导

专业发展学校打破了大学与中小学彼此隔绝的局面,不仅使中小学的问题能及时反应到大学及其教师教育的课程与计划中,大学也给中小学带去了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了双方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同时又建立了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通过合作又形成优化组合的合作指导小组,对实习生进行诊断型指导,保证了教育实习的有序性与高效性。这种合作既为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电为在职教师提供了了解和学习新理论、新方法等专业发展机会。

(四)规范管理和评价,强化实习效果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篇9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机构存在着多层次、多类型的现象。就层次而言,有中等师范院校、专科层次的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层次的高等师范院校等;就具体的承担单位而言,有的由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承担,有的由英语学院(或英语系)承担。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性质,规定着该种层次和类型专业的培养目标。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在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该专业培养目标的特殊定位。

1.培养专业型英语教师是高师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定位于培养专业型英语教师,这是由太原师范学院高师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要区别于中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中等师范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在性质上属于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的特点;高师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教育”,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太原师范学院属于本科层次的高师院校,与所有的高等学校一样,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机构,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教育,以培养专业教师为主旨。培养具有专业理想、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未来教师,是高师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太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的一个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主要服务于培养小学专业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为目标,使学生树立专业理想,确立专业理念,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能力,为成为专业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同时,因本专业英语方向的定位,使培养目标也自然地聚焦于培养小学专业型英语教师。

2.培养优秀英语教师是高师教育的层次所决定的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定位于培养优秀英语教师,这是由太原师范学院本科层次高师教育所决定的。作为本科层次的高师教育,其培养目标的制定既要区别于中等师范教育,又要区别于专科层次的高师教育。培养合格教师是所有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基本的质量标准,是师范院校的底线。中师教育重在为未来小学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保证质量基准,以培养合格教师为目标;专科层次的高师教育在达成合格基准的前提下,应追求合格基础上的更好;本科层次的高师教育在达成合格基准的前提下,应追求合格、更好基础上的优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础学历是中师,而现实中大多的中师学校已升格成为专科层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教师的学历底线,即专科层次的高师院校成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要机构,本科层次的高师院校主要承担中学教师的培养任务。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属于本科层次,与专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相比较,其培养目标应强调合格基础上的“优秀”,在培养所有学生具备合格教师素养的前提下,着眼于学生学科素养、教育素养的优质化,为学生成为未来的优秀英语教师奠定基础。当然,“优秀”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与专科层次相比较的更好,是在合格基础上的提升与发展,是在达成国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础上的更好更优。

3.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是教育系的专业特点所决定的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定位于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的英语教师,这是由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承担单位的专业特点决定的。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单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教育学院(教育系)承担,另一个则是由与方向一致的院系承担,如小学教育(英语方向)由英语系承担。培养目标往往要凸显培养单位的专业优势,同一专业培养单位不同,则培养目标会有差异。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由教育系承担培养任务。与英语系相比较,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课程教学论等传统教育类课程外,教育系能为学生开设更丰富的教育学课程,在教育类课程教学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具备为学生奠定较高教育理论素养的专业条件。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培养目标,应充分体现本系的专业优势,强调给予学生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此处的“较高”,是与传统高师教育中通过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课程教学论)给予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相比较而言的,教育理论素养主要包括教育理念的确立、教育基本原理的准确把握与深入理解、教育原理和教育技术的操作应用等。

二、突出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科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实践能力是教师素养得以外化的条件。这两个方面既是高师教育所有专业的共同要求,又是当前小学教师培养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特殊性决定的。高师院校教育系设置小学教育专业包括分学科方向和不分学科两种类型,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为前者,定位为英语方向。与设在教育系不分学科的小学教育专业相比较,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为目标,英语课程设置的门类多、比例大、专业性强,旨在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具备较高水平的学科素养,为未来成为专业型优秀英语教师奠定学科基础。同时,从当前新上岗小学教师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围绕“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素质现状”这一主题,以小学管理者(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对象,本课题组进行了访谈调查。访谈结果反映,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的新教师普遍学科素养好、理论水平高,但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尤其是将教育原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能力欠缺。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母机,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反映基础教育的需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培养未来英语教师的实践能力,既需要加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类课程设置的改革,为学生搭建“临床”实践的平台,还需要改革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以重实践的常态教学濡化学生,发展其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关注发展多元综合性的专业素养

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篇10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99-03

从1998年我国开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试点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日趋成熟。但从近几年专业整体发展的情况来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与相对成熟、特色明显的老专业相比,其专业特色较弱,所培养教师和其他师范专业的区别度较小,在岗位竞争中缺乏优势,学校及社会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认可度较低。因此,关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不仅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自身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师范教育的责任所在。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分析

1.专业定位的特色。专业定位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小学教育专业定位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定性在教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为宗旨,专业定位上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课程以综合为主,客观上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转型,构建多学科知识体系;在具备有关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整合于一体。从这一角度讲,小学教育具有双专业性――专业综合性以及职业导向性,与中等教育中针对某一学科的培养指向具有显著差异。这正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的特色所在。

2.培养目标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特色建设的灵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深厚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首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资培养宗旨是为小学教育服务,这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所培养师资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再次,小学教育对象是学龄期6~12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教学更加注重生活性和人文性。

3.培养模式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落脚点。培养模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分为3种类型:分科培养模式、“综合+方向”模式、综合培养模式。分科培养模式,套用了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注重学科知识传授。此模式下的小学师资,学科知识基础夯实,但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小学教师多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综合+方向”模式,以中文、数学等核心课程为主,另辅以其他相关分科教学,强调文理兼通、学有专长。相比分科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弱化了学科界限,但对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培养有所忽视。综合培养模式,重视通识教育,强调广博的知识视野,但课程繁多,知识缺乏系统化。

基于对现有培养模式的思考,笔者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立足于教育学专业,采取综合培养模式,即将大学通识教育与学科综合教育相结合,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但同时应注意精简课程,避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用。

4.课程设置的特色。课程体系设置是落实培养模式的基本路径。在综合培养模式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采取通识课程教学、学科课程教学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多轨并行的课程模式。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文学类课程等。二是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理论课程。三是专业选修课,主要是指不同学科方向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法等。四是教育实践课,主要开设教育技能课和实践课,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口语、教育科研等。通过以上课程,使学生具有大学通识文化水平、学科的专业水平、教育理论水平以及实际教学水平。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面临的挑战

1.专业定位短期内难以落实。上文中指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综合性专业,但实际发展状况却是实力相对雄厚的师范类大学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重心放在了本科以上的教育,真正从事小学教育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新合并升格的综合类大学在发展小学教育专业时,则在培养目标上陷入了重学术性或重技能性的两难境地,部分高校旨在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但所培养出的许多小学教师缺少实践经验,科研结果不具有可操作性。在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中,小学教育专业在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招生和就业面临双重困难,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也难以承载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任务。

2.课程设置仍存在较多分歧。课程设置问题如前文所述,三种课程设置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弊端。一是将教育专业课程与某一学科课程简单相加,课程之间彼此独立,缺乏有机整合;二是重视学术性课程,忽视实践性课程;三是课程设置陈旧刻板,无法适应时展步伐,教育内容滞后于小学教育的实际发展。部分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属于新开设专业,学科之间逻辑顺序混乱,甚至出现断层。还有些院校课程设置过于繁冗,学生难以真正内化吸收,教学实践课程很多也流于形式,致使毕业生在学术性与技能型上都难以占据优势地位。

3.教学方法缺乏革新。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许多院校在创新方面的培养情况都差强人意。很多大学教师在理论上积极主张个性教学、活动教学、情景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是沿用“注入式”教学模式讲授教育理论。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往往失去听课兴趣或者无法内化所学知识。另外一些教师的课堂则过于关注形式上的新颖性,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因此,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仍需进行切实有效的变革。

4.师资来源途径单一。由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所以目前其师资力量大多来源于其他专业。专业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主要来源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而专业方向课的任课教师则来源于相应的中文专业、数学专业、英语专业等。这种背景之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另外,许多教师没有相应的小学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对小学教育的认识滞后,学生难以受到正规有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指引,专业特色建设也因此举步维艰。

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

1.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招生规格。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小学教师,这在客观上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生源提出了要求。但由于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与薪资待遇较低,因此在志愿填报率上历来低迷。生源的缺乏势必影响学生潜质以及学生对小学教育的专业情意,使得教育教学工作在开展时阻力较大。针对此现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已通过相关政策倾斜吸引优秀生源,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提供基本保证。

2.构建科学的小学教育课程体系。首先,综合与专长相结合。坚持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学科课程教学和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多轨并行的课程模式,构建具有综合性特色的课程知识体系。其次,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要优化小学教师教育的显性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之间权重;另一方面,重视课外教育和隐性课程,努力使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协调发展、交融一致。再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专家型教师,具备相关理论的同时,还具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与技能。

3.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基于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及发展情况,在选择师资力量时既要注重学科学术背景,又要考虑基础教育实践背景。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敢于突破,实行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制度,建立与小学的长期合作关系。此外,在教师的选聘方面,不局限于学历和职称,大胆选聘人才。一方面,可以聘请其他高校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提高专业教学的学术性;另一方面,还可聘请部分优秀的小学校长、引进具有“双思素质”的教师做兼职教师,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

4.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特色文化。教育要以人为本。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由于教育对象与教育任务的特殊性,更应凸显人文性。通过营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意识到本体价值,克服传统教学中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思想,形成专业情意。学生在未来不仅成长为有专业知识的小学教师,同时还是具有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

总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亟待改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应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未来,不断更新发展理念,以特色求发展,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振杰.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特色建设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0,(5).

[2]纪国和,申发红.浅谈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新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

[3]李新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2008.

[4]乔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5]杜德栎.以“三性”为基础的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