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个体经济的含义十篇个体经济的含义十篇

个体经济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31

个体经济的含义篇1

政治学科在高考中难度可以说是算的一号人物的,不过只要经过合理系统的学习,坚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蕴含的规律,再结合政治所特有的特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政治必修一复习问题清单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

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如何判断一物品是否是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指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

货币的含义?本质?职能?

货币的流通规律及公式?

纸币的产生?含义?优点?职能?供应规律?购买力?

通货膨胀的含义?实质?表现?原因?危害?治理措施?

通货紧缩的含义?实质?表现?原因?危害?治理措施?

结算方式?结算的常用工具?

信用卡的含义?本质?种类?作用?优点?职能?

支票的含义?本质?种类?职能?

外汇的含义?汇率的含义?汇率与币值的关系?

人民币升(贬)值的影响?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替代品和互补品分别指什么?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具体如何表现?

价格变动的影响?具体如何表现?

商品价值量由什么决定?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消费类型?

消费心理?

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单元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各自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关系?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措施?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地位?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措施?

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发展措施?

集体经济的含义?形式?作用?发展措施?

什么是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有何意义?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面临哪些主要困难?如何发展民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有哪些?地位?意义?发展措施?

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意义?要求?

企业是什么?公司是什么?两者的是什么关系?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区别?

公司的组织机构?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企业成功经营的措施?

企业兼并指什么?有什么意义?

企业破产指什么?有什么意义?

就业的意义?如何促进就业?

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常见的四种投资理财方式是什么?各自的特点?风险排序?收益排序?

如何区分股票和债券?

商业银行的性质?主要业务?

利率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第三单元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原因?

按劳分配的性质?存在范围?地位?原因?意义?实现形式?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存在范围?实现形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范围?实现形式?意义?

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原因?措施?

“同步增长,同步提高”指什么?

什么是初次分配?什么是再分配?如何区分?

效率指什么?公平指什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财政的含义?本质?

财政收入的含义?形式?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的含义?形式?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有哪几种情况?如何正确看待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财政的作用?

财政政策有几种?各种财政政策的具体适用情况和对策各是什么?

我国当前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如何区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什么是税收?实质是什么?

税收的三特征分别是什么?关系如何?

我国税收的种类分别是指哪几种?增值税属于哪一类?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作用?“营改增”的意义?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作用?计算方法?

纳税人、负税人分别指什么?

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怎样更好的依法纳税?

常见的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如何区分偷税与骗税?

第四单元

为什么要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分别是什么?

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主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机制)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有哪些?

市场配置资源的缺点有哪些?为了弥补市场的缺点应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措施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其中基本标志和根本目标分别是指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优越性?

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我国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我国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我国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怎样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矛盾?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什么?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是指什么?

新发展理念是什么?各个理念分别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坚持?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表现?载体?实质?影响?我国的应对态度?

wto的性质?基本原则?最重要原则?

我国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个体经济的含义篇2

(一)与金融深度融合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性行业,所需交易额巨大,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主体都难以独自承担,金融机构的资金渗透于房地产的整个产业链,涉及到房地产市场的方方面面。

(二)房地产属性的多重化

房地产商品不仅具有消费性还具有投资性以及投机性。

(三)政策的干预性强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行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政府会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管理、调控和监督。

二、稳定的基本含义

(一)有关“稳定”的研究综述

稳定的本质含义是指事物本身的结构稳定或形态、状态等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能够自我修复完善、相对不变的状态。将其衍生,用于金融、经济等专业领域时,具有以下含义:经济学中稳定主要用于描述经济运行的状态:一是稳定指局部均衡或一般均衡的状态,用以说明:尽管对经济体系有某种冲击,使价格暂时偏离均衡水准,但任能保证获得一种均衡的价格或一整套均衡价格;二是稳定指对经济活动水准波动的一种规范分析方法;三是稳定用于描述经济周期运行的某种状态,即以GDp、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来划分的经济周期,其波动幅度趋于平缓。金融学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对稳定进行定义:一是稳定是指具有平稳性,即随机过程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中一个过程的概率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而保持不变的状态。这种含义是稳定用于金融时,对金融中的各个要素的稳定进行数理化描述,对变量的稳定状态进行量化分析和界定。二是稳定特指金融稳定,这种定义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进行定义。关于金融稳定,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

(二)稳定的基本含义界定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在不同领域中,稳定的字面含义虽有所变化,但其所蕴涵的本质却是一致的,即一种连续的、变化发展的、相对静止的状态,指事物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体系自身功能正常、能够履行其自身职能,并能能够抵御和化解内外部冲击,不存在系统性风险的良性更新、变化、发展的状态。

三、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界定

梳理已有文献,本文认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应该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概念,不是一个离散的、静态的概念,并不需要房地产市场在任何时刻都保持最优状态,房地产市场呈现周期运动的状态(包括收缩和扩展两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过程的全部或部分)。

第二,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经济运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第三,房地产市场各组成要素自身运行正常、能履行其各自的职能,并且能够抵御和化解内部和外部的非系统性冲击、不存在破坏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第四,公众普遍对房地产市场有信心,不出现房地产价格严重偏离其基础价值的现象,没有系统性的泡沫出现。

第五,金融与房地产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有序演化。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从正向和反向两个角度对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基本含义界定如下:正向。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是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金融相互融合,自身职能能够正常发挥,能够抵御和化解内外部的非系统性冲击、不存在破坏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体系内各子系统相互配合、协同发展的良性运动发展的状态。反向。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即不存在房地产市场不稳定的状态。房地产市场不稳定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各组成要素难以履行自身职能、异常运行,阻碍经济的运行发展。

第二,房地产市场存在自身无法抵御和化解的冲击,存在破坏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公众对市场普遍丧失信心。

第三,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偏离市场基础价值,存在严重的房地产市场泡沫。

第四,金融支持、过度投机等行为因素蔓延及整个市场,市场中存在明显的群体性非理。

第五,金融与房地产市场无法良性互动、相互融合。信用过度、金融衍生泛滥等情况出现,金融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双向积累、相互渗透蔓延。

个体经济的含义篇3

关键词:杭州西溪湿地;氮;时空分布;污染评价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6-3811-04

湿地生态系统是介于陆地及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具有过渡性质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被称为“自然之肾”,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水质是湿地水体三大环境要素之一,是水体中营养物质的重要蓄积库,在沉淀和释放污染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氮是湿地中最主要的限制性养分之一,亦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决定着植物的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3];同时也是永久性淹水湿地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子[4,5]。

随着大量n等营养盐和生物残体的排入,不少湿地水体受到污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西溪湿地是浙江省的省级重要湿地之一,亦是杭州市区最重要的城市湿地,其是在千余年人类渔耕经济的作用下逐渐演变成的次生湿地,水域面积约占50%。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西溪湿地水体透明度下降,部分河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重。因此,研究氮在西溪湿地水体中的空间及季节分布特征及污染现状,可为西溪湿地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氮循环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西溪湿地概况及水样采集

1.1.1西溪湿地概况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距西湖仅5km,其东至紫金港,西以五常港与余杭区为界,南至沿山河,北至余杭塘河。湿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湿地全区东西长约5.7km,南北宽约4.1km,总面积为10.08km2,其中一期工程景区面积为3.46km2。据了解,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21.6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758mm,多年平均气温16.2℃,月平均相对湿度约为75%~85%。

2.1.2水样采集分别在2011年4、7、9和11月根据入水、出水方向,在西溪湿地公园一期景区中设置11个采样点,即五义桥、普济桥、泊庵、泊庵外、蒋相公桥、西溪草堂桥、浜水闸桥、练兵桥、蒹葭桥、湿地植物园、缓冲区。样品采集过程中由周家村入口进入西溪湿地后,于每个地点选取适当采样位置后依次采样,每个样点水体设3个取样点,重复取样3次。并用GpS导航仪记录位置。每个样点的水样在距水面0.5m深处采集,采集后立即装入500mL聚乙烯采样瓶中,贴上标签后送至实验室冷藏,并在两天内完成分析。

2.2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西溪湿地水中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西溪湿地表层水中tn、nH3-n及no3--n的空间分布见表1。由表1可见,西溪湿地表层水中tn的空间变化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泊庵外、蒋相公桥、五义桥、普济桥、泊庵、蒹葭桥、西溪草堂桥、西溪植物园、西溪浜水闸桥、练兵桥、缓冲区,tn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在3.77~5.74mg/L,空间分布浓度相差幅度明显。湿地表层水中nH3-n空间变化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五义桥、蒋相公桥、泊庵外、西溪湿地植物园、普济桥、泊庵、蒹葭桥、西溪草堂桥、西溪浜水闸桥、缓冲区、练兵桥,nH3-n平均浓度范围在0.53~1.35mg/L,空间分布相对均匀。而湿地表层水中no3--n空间变化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五义桥、普济桥、泊庵、蒋相公桥、蒹葭桥、西溪湿地植物园、泊庵外、缓冲区、练兵桥、西溪草堂桥、西溪浜水闸桥,no3--n平均浓度范围在1.04~3.35mg/L,空间分布浓度相差幅度较大。由表1还可知,离湿地公园的出入水口较近的五义桥、普济桥和蒋相公桥等采样点水体中氮含量总体较高,这可能与西溪湿地公园周边的住宅区中的人们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区排放的工业废水及牲畜的排泄物等有关。据了解,西溪湿地水体中氮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湿地上游乡镇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和工业污水;二是养猪业占了当地农业养殖的近70%,生产生活污水对湿地水体的影响比较严重[6]。

2.2西溪湿地典型采样点水中氮的季节分布特征

从11个采样点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5个点(五义桥、普济桥、泊庵、缓冲区和蒋相公桥),对水体中的氮含量进行季节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2.2.1湿地水中tn季节分布特征图1为西溪湿地典型5个地点水体tn的季节变化动态,由图1可知,4-11月西溪湿地不同地点水中tn含量均呈一致的季节变化趋势,即4月tn含量最低,而11月的水体tn含量最高。其中,五义桥、普济桥、泊庵、蒋相公桥和缓冲区水体中tn含量在4月时分别为2.432、2.273、2.330、3.131和0.110mg/L;在7月时分别为7.120、6.046、6.540、6.764和5.338mg/L,与4月份相比分别提高了1.93、1.66、1.81、1.16和47.53倍;9月各地点水体tn含量略高于4月,但却明显低于7月;与4月相比,11月五义桥、普济桥、泊庵、蒋相公桥和缓冲区水体中tn含量分别增加了2.48、2.91、2.63、1.86和76.70倍。可见,西溪湿地5个样点水体tn含量季节变化的大小顺序均为11月、7月、9月、4月,表明西溪湿地在4月和9月均存在水体tn降解、植物吸收或向内部水体扩散稀释的最大可能性,而使西溪湿地各地点水体tn含量在4月和9月出现明显下降。

2.2.2湿地水中nH3-n季节分布特征nH3-n是无机氮的重要存在形态,含量一般占无机氮的44.81%~98.89%。图2为西溪湿地不同地点水体nH3-n的季节动态,由图2可见,除蒋相公桥处水体nH3-n含量在4月较高(0.911mg/L)外,五义桥、普济桥、泊庵、缓冲区处水体中nH3-n含量均在4月相对最低,分别为0.591、0.397、0.474和0.136mg/L;7月时,蒋相公桥水体nH3-n含量呈下降趋势并降至最低,为0.432mg/L,而五义桥、普济桥、泊庵、缓冲区水体nH3-n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此后,5个地点水体中nH3-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并在9月时达到最大值,五义桥、普济桥、泊庵、蒋相公桥和缓冲区水体nH3-n含量分别为2.350、1.394、1.082、2.059和0.859mg/L,与4月相比,分别增加了2.98、2.51、1.28、1.26和5.32倍,这可能与9月时各地点水体tn分解导致tn含量下降进而导致nH3-n含量上升有关,而至11月时各地水体nH3-n含量则呈明显下降趋势。

2.2.3湿地水中no3--n季节分布特征图3为西溪湿地不同地点no3--n的季节变化。由图3可见,整个取样期间西溪湿地水体中no3--n含量呈“U”形变化,不同季节表层水中no3--n含量11月最高,4月次之,9月再次,7月最低。其中,7月五义桥、普济桥、泊庵、蒋相公桥和缓冲区水体no3--n含量分别为2.283、1.825、1.896、1.945和0.749mg/L,11月五义桥、普济桥、泊庵、蒋相公桥和缓冲区水体no3--n含量分别为5.348、5.448、5.182、4.707和2.232mg/L,分别是7月的2.34、2.99、2.73、2.42和2.98倍。此外,11月tn和no3--n含量均达最高,而nH3-n含量11月却相对较低。结合图2,图3可以看出,整个取样期间中,西溪湿地水中no3--n含量明显高于nH3-n,说明其水中无机氮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且在nH3-n含量升高的时候,no3--n含量降低,反之,no3--n含量升高,这可能反映了水中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对不同时期各形态氮盐的转化特征。水中nH3-n、no3--n及tn含量变化受到水体氧化还原电位、植物生长吸收、温度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经实测,2011年11月的水温在20℃左右,此水温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大量动植物残渣被微生物分解,且水中的硝化细菌通过硝化作用将nH3-n转化为no3--n,因此,no3--n的含量达到峰值,而nH3-n含量则出现明显降低现象。

2.3湿地典型采样点水中氮污染评价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tn、nH3-n及no3--n的限值对湿地典型采样点水中氮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西溪湿地入水口附近的五义桥、普济桥、泊庵、蒋相公桥样点水中的全年平均tn含量及其在4、7、9和11月时的tn含量均为Ⅴ类标准,水质状况有待改善,而离湿地入水口较远的缓冲区水中总氮含量在7月和11月亦为Ⅴ类标准,但其在4月和9月时则分别为Ⅰ类和Ⅳ标准,说明其水质状况相对较好。各样点水体中nH3-n含量在4月时基本符合Ⅱ~Ⅲ类标准;在7月时除蒋相公桥和缓冲区样点水体nH3-n含量符合Ⅱ类标准外,五义桥、普济桥和泊庵水体nH3-n含量均为Ⅳ类标准;而9月份时除缓冲区水体nH3-n含量为Ⅲ类标准外,其他样点水体nH3-n含量均为Ⅳ~Ⅴ类标准;在11月时各样点水体nH3-n含量基本符合Ⅲ~Ⅳ类标准;从各样点全年平均nH3-n含量看,五义桥和蒋相公桥水体nH3-n含量达Ⅲ~Ⅳ类标准,其他样点水体nH3-n含量则达Ⅱ~Ⅲ类标准。可见,各样点水体的全年平均nH3-n含量和4月nH3-n污染相对较轻,但在7、9、11月份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季节性nH3-n污染,应引起重视。西溪湿地典型样点水体中no3--n的全年平均含量及在4、7、9和11月的含量均未超标,符合地表水no3--n含量限量标准。可见,西溪湿地各样点水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tn污染和nH3-n污染,且在五义桥、普济桥、蒋相公桥等离入水口近的样点tn及nH3-n含量较高,水质较差,这可能与当地居民生活、生产过程的氮源排污有关,而远离西溪湿地入水口处的采样点水质较好,这可能与排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被水稀释有关。

3结论

1)处于西溪湿地公园入水口处的采样点五义桥、普济桥、蒋相公桥,其水中的氮盐含量较其他地点高,受人为污染较严重,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周边废水排放的管理力度,来提高湿地水环境质量,减少及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2)西溪湿地水体中tn和nH3-n含量分别在11月和9月时达最高水平,但均在4月时最低;4-11月期间西溪湿地水体中硝氮含量呈”U”形变化,且no3--n含量明显高于nH3-n,在nH3-n含量升高的时候,no3--n含量出现降低现象,反之,no3--n含量则出现升高现象,且no3--n含量在11月时最高,而7月no3--n含量最低。

3)西溪湿地不同样点水体各季节tn含量多为V类水平,且以入水口附近污染程度更为严重;各样点水体在7、9、11月存在一定的季节性nH3-n超标现象,多为Ⅲ~Ⅴ类标准,亦应引起重视;水体no3--n含量在各季节均符合相关水质标准。因此,今后应加强西溪湿地水质中tn和nH3-n的季节性监测和治理。

参考文献:

[1]张峰,周维芝,张坤.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益及可持续利用[J].地理科学,2003,23(6):674-679.

[2]DenniSonwC,aLLeRRC,aLBeRteRS.Sedimentammoniumavailabilityandeelgrass(Zosteramarma)growth[J].marineBiology,1987,94:469-477.

[3]潘齐坤,罗专溪,邱昭政,等.九龙江口湿地表层沉积物氮的形态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1,24(6):673-678.

[4]JUDitHmS,JeFFeRYC.Cornwellnitrogen,phosphorusandsulfurdynamicsinalowsalinitymarshsystemdominatedbySpartinaalterniflora[J].wetland,2001,21(4):629-638.

个体经济的含义篇4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来源:文章屋网)

个体经济的含义篇5

关键词:成本;费用;损失;支出;关系

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是目前经济工作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且对每一个部分的基本含义以及基本内容的了解,是开展会计以及经济业务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分析出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几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含义及特征、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关系的意义以及正确分析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辨析等四个部分,来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基本关系。

一、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含义

1.成本的含义

对于成本的含义来说,各位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观点,而本文所采用的观点主要是我国财政部所制定的基本的会计准则中的有关成本的含义,也就是指企业或者是生产者在进行产品生产的时候,由于要雇佣劳动力,或者是购进各种原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耗费,我们把这个基本的消耗费用称之为成本。通过以上分析,研究者就可以对成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就可以在进行经济工作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利用成本。

2.费用的含义

费用,一般来说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的所产生的导致企业投资人效益或者是所获得的利润减少的部分资金,通常称之为费用。它表示的一般是企业活动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代表着企业活动的资金流向。费用还和企业的日常活动的发展频率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因为,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如果企业的活动越频繁,那么企业的费用就会增加,企业的活动使得费用在不断增加。

3.损失的含义

损失,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对收益的纯扣减,如果在企业的活动和交易结束后,该企业的支出、费用等的总和高于企业的基本收入的时候,企业就会出现亏损的情况,也就是经济工作中经常说到的损失。损失的高低关系着一个企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如果长时期的处于损失状态,那么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损失还可以是企业对一部分企业业务的核算,也就是说针对一部分业务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对比,来观察企业是否出现损失的状况。由此分析,就可以分析出损失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4.支出的含义

支出,简单理解就是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为了进一步获得相关资产,或者是引进劳务以及偿还债务所造成的企业的负债或者是资金的流出,都可以算作是支出的范围。而且根据目前的研究和实际发展来看,支出一般都分为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等几个主要部分,而且这五种类型各有各的特点,但是总体上它们又反映出了支出的一些共同的特征,它们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支出简单来说,就是形成企业成本、费用和损失的来源。

二、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关系

1.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区别

在以上的文章中,对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各自的含义与基本特征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那么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区别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了。其实简单理解这四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在含义的范围上,支出的范围往往要比成本,费用,损失含义范围要大,而且它的使用范围也比较广。

其次,就是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基本表现特征也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成本来说,它的基本特征就是:首先,成本具有转化性。因为只有出现物资之间的流动或者是交易才可能会出现成本,因此这是成本的一个主要特征;其次,成本具有等价性。这个特性简单来说就是成本在发生转化的时候,前后之间的资源总价是相等的,这就反映出成本的等价性;最后,成本的形式不具有独立性。因为成本并不能依靠自己出现,它往往是依靠人或者是物品之间的交换而产生,因此成本是不具有独立的形态的。对于费用来讲,它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学者认为费用具有表示企业经济效益的特征。如果当企业的费用过大时,那么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所使用的经济资源就会明显减少;其次,费用还具有减少企业投资人权益的特征。因为费用的提高,就意味着企业投资人所能使用的基础资金将会逐步减少,这样一来投资者所能支配的基本权益就会降低。通常情况下,损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整体的发展水平看,损失的计算就包括对企业整体效益的一个核算,包括企业的整体支出和整体收益的之间的差额,而且在某些支出的部分不一定会产生收入,但是却是损失的一部分,而且这也将计算到损失的部分。而对于支出的特征来说,基本上包括:首先,对于收益性之处而言,它主要是指为了获得一定的收益额度而进行的财务支出,这样的支出往往带有一定的收益性。而对于资本性支出而言,则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的资本性的运作,不能当作费用。对于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这类支出就是与企业的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最后,在某些范围内,他们之间是存在较大差别的。例如,损失与成本、费用、支出之间的差别就比较大,一般混用的情况就比较少见。当然分析清楚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对这四个名词进行使用,并且可以非常清楚的理解每一个部分的具体要求,这样就可以在进行具体的会计工作以及核算工作的时候,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相关的计算,所以分清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2.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联系

对于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联系来说,就是在某些情况之下,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是可以相互通用的。例如,当收入和收益不能弥补支出、成本、费用时,它们就成为损失。从持续经营原则来看,成本最终都要转化为费用,成本和费用的概念有时并不严格加以区别;再例如,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构成部分,在这一方面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在对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能够仅仅只看到他们之间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只有深刻的分析出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这四者关系的认知,促进经济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研究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关系的意义

对于研究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关系而言,不仅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促进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对于理论方面来说,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而且通过对这些区别和联系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去指导现实的工作,所以说从这一点看来进行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著作,促进理论的革新与发展。

2.促进实际核算工作的科学进行

除此之外,通过研究,对于现实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z公司在进行投资计划实施的时候,会让公司内部的会计人员去对所要投资的项目规划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市场的调查数据以及一些历史数据资料进行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计算,通过对基本的费用支出以及最终的预期获利进行分析,来分析该项目是否值得进行投资和开展。那么通过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进行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关系的研究,对于实际的经济工作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3.减少核算误差的出现

随着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就可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的核算工作,减少误差的出现。因为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因为一些会计人员不太清楚这几者之间的具体差别,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在具体核算工作中的基本误差,导致整个核算工作的损失,不利于企业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促进相关理论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指导现实工作,促进误差事件的发生。

四、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辨析

1.正确把握名词的具体内涵

在对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基本的含义和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就要把握好要研究的内容的基本内涵,因为只有对这些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基本内涵分析透彻,才可以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例如,要相对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一个科学的认知,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科学的运用,那么就需要对这些名词的定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出每一个名词的具体内涵,然后再进行相关的统计与和核算工作,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所以,由此就可以看出正确把握名词的具体内涵,是正确分析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2.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其次,为了更好地对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还要结合一些实际的发展案例进行分析。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的说教,那么再丰富的理论也只会变成一纸空谈。例如,在对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一些实际的会计工作案例或者是一些投资案例,这样就可以更加形象的分析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这四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对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具体含义与特征的理解。所以说,理论联系实际是进行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关系分析的关键。

3.从区别和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最后,在对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时候,除了要对其进行基本的含义和特征分析,并且结合具体的发展实际之外,还要注意从关键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也就是从区别和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从区别的角度就可以对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不同之处做出一个科学的区分,而对于练习的角度来说,又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易混淆的地方。只有通过这样的具体分析,才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出这四者之间的重要的差别和联系,才可以保证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可以很好地处理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工作的科学合理开展,保证投资分析的科学化、合理化。所以说,从区别和联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是进行成本,费用,损失和支出的关系研究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郑慧霞,吴金海.试论支出、成本、费用和损失的涵义及相互关系.上海会计,2002(06).

[2]姜明.会计学中支出成本费用和损失的涵义及其关系.中国成人教育,2015(02).

[3]张素文.论支出、成本、费用和损失之相互关系.经营管理者,2010(9).

[4]陈兆江,李涛.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01).

个体经济的含义篇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一、拨乱反正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主要是拨乱反正,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打破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教条,恢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理论观点;二是否定了斯大林关于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的传统观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畴的基本涵义与具体内容。在这两方面的探讨中首当其冲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家驹先生。1980―1981年,马家驹先生先后在《经济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题为《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重要论文,最先提出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见解。他十分明确地提出,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规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各个阶段上特定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根据这一规定,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不仅如此,马家驹先生还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否定了斯大林关于生产方式定义的错误观点,系统地、科学地阐明了生产方式的涵义。首先,马家驹提出生产方式是有别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个独立范畴。他指出:“马克思所讲的生产方式并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把这两者包括在自身之内,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从而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一个范畴。”其次,马家驹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生产方式的具体含义。他写道:“马克思所讲的生产方式有两个含义。第一,它是指劳动的方式;第二,它又是指生产的社会形式。”“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马克思通常不加任何限定地简单称之为‘生产方式’,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相互结合的方式以及使用劳动资料的方式。生产方式的这样一个含义是同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的这一面联系着的。”“生产方式的第二个含义即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是同任何生产过程都不单纯是劳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特殊的社会规定性的过程这一方面相联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一定的历史形态或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完全是同义语。”“劳动的社会形式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依以结合的形式分不开,它并且和后者一样直接表现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最后,马家驹阐述了生产方式这两个方面含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写道:“一定的劳动方式和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之间确实又存在着一种历史必然的统一关系,并且归根到底还是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而劳动方式的根本变革又总要以生严资料或劳动资料的变革为前提。”这样,马家驹先生一方面明确指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充分肯定了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要对象,另一方面科学地分析了生产方式的涵义。

与此同时,我国学术界其他许多学者在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中也提出了一些相似的观点。如吴斌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应研究生产方式》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其相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是在两种含义上使用生产方式这一术语的:一是生产方式本身,一是生产方式的社会性质。陈招顺在《从生产方式的含义论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中间阶段和中间环节。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得以建立的基础,而一定的生产方式又是一定的生产关系得以产生的依据。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如果不研究生产力,也就不能说明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化。这是一个矛盾。而生产方武概念的出现意味着这个矛盾的解决。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界对于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主要标志是郭树清等在《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上发表的《生产方式和的研究对象》的专题系列论文。其中,郭树清在《生产的自然形态和生产的社会形式的辨证统一――马克思的生产方武概念》一文中不仅具体地指出了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产的自然形态,即生产的自然物质条件和形式,劳动的技术组合方式;其二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的社会条件和形式,人们的活动发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形式。”“生产方式就是通过生产的社会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的自然形态;或者说,生产方式就是反映了生产的自然形态的生产的社会形式。”袁绪程在《从研究对象的提法看生产方式的含义》一文中也指出:作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生产方式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关系,而是“生产要素的组织结合的方式。”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劳动的自然过程来看就是生产要素的“技术组合方式”,从劳动过程的社会属性来看就是“生产要素组合的社会形式。”彭新政在《生产方式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含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讲的《资本论》研究对象中的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作为劳动者和生严资料的结合方式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而生产关系则是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三篇重要论文一方面从总体上继续肯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分析了生产方式的具体内容并由此概括出了生产方式的基本涵义。这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在该时期有了新的进展。

二、全面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全面展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探讨的主要特点是对生产方武的含义的探讨全面展开,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逐步形成普遍共识。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许多学者在以往探讨的基础上,对生产方式的含义继续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新见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吴易风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发表的《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论文中所提出的见解,即认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胡钧在《对研究对象的再认识》提出,生产方式是生产的技术方式或具体的劳动方式,是劳动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其他学者不同意上述三种关于生产方式单一含义论观点,奚兆永在《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方式》一文中认为生产方式有多种含义,生产方式是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等:于金富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一般的基本原理》一文中提出,生产方式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以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社会生产的特殊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和人们进行生产的技术与社会条件等。

这一时期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研究继续推进的突出标志,是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的观点同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的观点联系起来考察,从而摈弃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的传统做法,科学探讨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和密切联系。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区别,其代表性观点是吴易风先生在《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所提出的:“在研究对象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而在于:(一)要不要研究生产方式;(二)要不要研究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三)要不要区分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和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以及要不要研究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在所有这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西方经济学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在这里,吴易风先生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主要区别的基础上,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它们都研究资源配置,所不同的是如何研究资源配置。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其代表性观点是王生礼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新论》一文中所提出的见解。王生礼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经济方式,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经济方式。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主要在于: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社会运用稀缺资源进行生产的方式,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引申为:它研究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和方法,亦即社会生产方式。进一步说,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即资本经济,同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市场经济之间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资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实质和灵魂,市场经济是资本经济的外在表现。资本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相近、相通、相同之处就在于此。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既有本质的分析,又有表象的分析,而西方经济学只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表面现象,只研究市场经济,只研究市场上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与资源配置之间的表面联系,只在表面的联系中兜圈子。从而在肯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相通性的基础上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对立性,从而使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继续深化阶段(2000年以来)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特别是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出现了进一步深入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对生产方式涵义的继续深入研究。许兴亚提出,“商品生产”只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种“形式”、“方面”或“侧面”,并不是这个生产方式的全部。除此之外,它还有其物质和技术方面的特征,亦即协作、分工和机器大工业。即使从生产的形式方面来看,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的也不是商品生产,而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于金富等在《从结构重新认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一文中对生产方式的基本涵义和具体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量的科学论述,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过程的条件与形式。生产过程的条件包括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生产过程的形式包括生产形式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具体说来,生产的技术条件指生产资料的规模、效能与生产方法或生产工艺水平;生产的社会条件指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程度及相应的生产组织。生产形式指一定社会的生产是自发的商品生产还是自觉调节的产品生产;生产的社会形式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即生产的社会性质。因此,《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条件与形式,其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以及它的生产形式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

2 对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

2000年以来,有学者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进行了一些深入探讨。孟捷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武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但这不仅并排除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而且还可以把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包含在对生产方武的研究之中。事实上,马克思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名研究了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与生产方式在下述意义上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在微观层面,它们是指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结合以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在宏观层面生产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指经济资源以何种方式分布于生产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分工各部门。这样,就把作为劳动方式和生产形式的生产方式,同资源配置方式在两个层面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了。

3 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的探讨。李铁映同志在《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的重要论文中明确提出:“我

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方式和基本生产关系,使其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刘烈龙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定位》一文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对象,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即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亦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当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自身的生产方式与制度安排。

上述观点一方面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仍然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从而保持了同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明确提出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研究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从而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政治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有了进一步深入。

根据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探讨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体对象,既不只是生产关系,也不是生产力或资源配置(经济体制)等,应当而且只能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中。生产方式既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要对象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所谓“生产方式”,既不是指生产力或生产关系,也不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而是指生产的条件与形式,即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社会的生产形式与生产的社会形式。

个体经济的含义篇7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懂得,比较经典与广泛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含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含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懂得基础上还包含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懂得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懂得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合适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懂得,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方案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方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含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方案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懂得,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鸣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鸣: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给量,实行高利率;保存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宏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持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汲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本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鼓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杂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效、战略功效等,在满足这些功效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效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响。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涉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宏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础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懂得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法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供给把持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方案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响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响更迅速。

四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法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宏大反差: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法。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供给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响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

个体经济的含义篇8

 

关键词:十五大 初级阶段含义 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基本纲领 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这次大会不仅全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而且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本文拟就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行探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我们以往发生的失误,制定的有些方针政策所以不符合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阶段认识还不清楚,不明确。诸如“一大二公”、“急于求成”、“大干快上”、“急于过渡”等等,都与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问题认识不太清楚有密切联系。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所以成功卿F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地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归根到底,就是由于全党同志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有了清醒的、科学的和坚定的认识。正是从这个根本实际出发,展开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来确立和确定同这个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这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成果,才有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因此,正确认识党的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党的十五大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初级阶段的理论呢?

   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有二层:第一,就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同社会主义其他发展阶段相同的本质。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而党的十五大则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为厂“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i-五大报告p16第二段,人民出版社)虽然十五大报告没有明确指出这是初级阶段的第三层含义,但作者认为这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方面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而这层含义的确定,又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现实条件以及所处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我国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早已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而且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也已大为发展和提高。由英国开始的传统的产业革命已由大机器工业推进到电气化,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又使现代化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技术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要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要求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国际比较而显著提高。不仅同is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和19世纪明治维新时代大不相同,而且也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时的水平。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同世界范围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的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还不断提高。这种新的时代特点,不能不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在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一个相当高度时,降低标准过早地宣布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宣布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心只能降低社会主义的威望,使之丧失应有的吸引力。所以,若离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的和任务,我们就不能深刻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

  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不成熟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它除了具有一般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总结十三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在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概括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①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总的概括;②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③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④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⑤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⑥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⑦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⑧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⑨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上述九条系统、全面地概括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科学描绘了它的整个历史进程,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使我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努力的奋斗目标;使人们懂得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九个方面的概括,与十三大的概括相比,不仅更具有科学性,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概括方面,目的性更明确;把“商品经济”改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等,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由十三大五个方面的概括增加到十五大的九个方面概括。

个体经济的含义篇9

 

关键词:企业名称;字号;冲突;竞争法;知识产权法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名称与自然人的名称一样,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已,而与之相关的冲突或纠纷亦是少之义少。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名称所蕴含的意义或价值不再那么简单,与其相关的冲突也越来越多。这些冲突带来的危害是明的。冲突一方的行为可能直接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或名称权、商标权等民事权利,也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破坏正常和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还可能直接给消费者带来损害。然而,我们的法律在这方面显得比较滞后,很多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如何准确把握企业名称在市场经济中的含义和属性,对与之有关的冲突重新加以审视,并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调整方式,这无论是对消费者、市场经营者,还是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企业名称与商号、字号的含义辨析

弄清企业名称的含义与构成及其与字号、商号之『白J的关系,是准确理解企业名称冲突,完善企业名称法律调整的必要前提。

企业名称是企业人格特定化的标记,也即企业藉以区别于其它企业的标记。在经济活动中,企业名称通过标识或标注等方式将其依附在各种具体的市场交易行为,以及其特定商品和服务之上。很多情形下,交易对象或消费者经常通过对企业名称的辨别来区分不同的交易对象的信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声誉等。当一个企业成为知名或驰名企业时,其名称象征着良好的社会信誉或声誉,蕴含着一定的或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论及企业名称时,人们经常也会淡及商号和字号等概念,且往往混为一谈。这种混乱缘于我国的传统称谓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在过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一个手工作坊或店铺的名称通常被称为字号。由于手工作坊和店铺为当时最主要的商事企业形态,商号和字号往往被作等同理解和使用。1986年我国在制定《民法通则》时,也基本沿袭了这一传统。

该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可以起字号,在诉讼中以依法登记的宁号作为诉讼当事人,而该法对法人企业的名称却不称为字号。可见,该法将字号定义为工商户和个人合伙的企业名称,而非法人企业的名称。商号和字号的混同理解,还缘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1991年颁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该规定将字号和商号作等同使用。

在后来的立法中,这种理解及混乱逐渐得到纠正。国务院于1997年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中再没有字号或商号等使用,而是直接使用企业名称一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4年颁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字号只是企业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局于2008年颁布的《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字号只是个体工商户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见在立法界,人们对字号和企业名称的理解越来越清晰,即企业名称依次由行政区域、字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等部分构成。字号只是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企业)名称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商号这一概念,除了前述《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④间接涉及外,没有法律法规对之含义作出规定。在经济界,有人将字号等同于商号。在法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商号即商事主体的名称,也俗称商号。也有学者认为对商号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号等同于商事名称,而狭义的商号仅指字号。可见,商号是企业名称或字号的别名而已。

二、企业名称的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

企业名称与自然人的姓名一样,均为一种识别性的符号。我国《民法通则》将自然人的姓名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定性为一种具有身份陛质的人格权。它受民法保护,禁止他人非法侵害。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名称(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的名称)与自然人姓名相比,它却具有明显的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这些属性致使对企业名称进行单一的民法调整已经不再合理。

个体经济的含义篇10

   内容提要:劳动有没有价值,说明劳动的价值有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很多其他问题也都无法得到解决。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是具有价值的;说明劳动的价值既有同义反复的问题,又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用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非科学的价值决定理论说明劳动的价值就会导致同义反复的问题,但是一旦我们用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价值决定理论说明劳动的价值就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了。

关键词:劳动的价值同义反复基本常识真理谬误

   我曾在《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第1期发表《从局部所有制出发不可能说明分配问题》一文,其中谈到了劳动的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说明了按劳分配等问题。对此,孙宗伟先生却不以为然,他在《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第4期发表《质疑“市场经济是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与关柏春先生商榷》一文,认为劳动没有价值,说明劳动的价值会导致同义反复的问题,并向我提出了若干商榷意见。那么,劳动到底有没有价值,说明劳动的价值到底有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在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讨论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遇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至今仍然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使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这个讨论搁浅了。现在看来,这是绕不过去的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很多其他问题也都无法得到解决。现在我们就探讨这些问题并回答孙宗伟先生提出的疑问,同时期望和学术界同仁共同探讨。

   一、说明劳动的价值并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

   孙宗伟先生为了质疑劳动价值的说法而引证了马克思的一段话,他引证的马克思的那段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十二小时工作日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十二小时工作日中包含的12个劳动小时决定的;这是无谓的同义反复。”①他引证这段话的意思是要说明,由“12个劳动小时”决定“十二小时工作日”的价值是同义反复。孙宗伟先生模仿了马克思,他的用意和马克思的用意也有点相似,但是实际上他却完全误解了马克思,或者说他对问题的理解还相当肤浅。在这里我们提出三个问题:(一)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创造性地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他说明个人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同时它们之间又具有矛盾性。很显然,孙宗伟先生这里所引的“十二小时工作日”指的是个人劳动的具体劳动时间,而“12个劳动小时”指的则是决定价值的劳动时间,也就是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前者通过直接观察就能知道,后者则是无法观察得到的。②这里的问题是,某一劳动者“十二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无法直接知道的,你怎么能够肯定就是12小时呢?(二)那么,现实生活中能否有这样的情况呢,某一劳动者“十二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决定价值的劳动时间恰好就是“12个劳动小时”,分秒不差,“12”和“十二”恰好相等,这该是多大的偶然性啊,这样的事情仅仅在逻辑的可能上才是存在的,现实世界哪有这样的事情啊?(三)即使象孙宗伟先生“假定”的那样,“有一个劳动者”,“他的12小时劳动的价值由他的12小时劳动决定”,“这难道不是同义反复吗?”我们的回答是,这也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同义反复问题的实质是由劳动本身说明它自己的价值,自己说明自己。但是,在现实中劳动已经作为交换的对象(这说明个人劳动已经和社会发生了交换关系),已经取得了价值形式,即个人劳动=货币工资,这时候决定价值的既不是等式左端的个人劳动(不是它自己),也不是等式右端的货币工资,而是“第三种东西”。③看看吧,当我们通过价值形式的分析从而科学地说明劳动的价值时哪里还有什么同义反复的问题呢?下面我们将会逐一做出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我们都知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④很显然,这是一个社会平均数,是由生产条件、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又会随时变动,总之这是一个动态数据。而作为每个个别的劳动者,一个特殊的个体,他占有的生产条件,他的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强度都具有某种特殊性,他的这些因素决定了他的个人劳动当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含量或者高于社会平均数,或者低于社会平均数,你说某一劳动者十二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恰好就是12小时,分秒不差,恰好相等,那该是多大的偶然性啊,世间哪有这样巧合的例子呢?一般的劳动者,他的十二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会多一些,或者会少一些,恰好等于12小时的情况是找不到的。比如我的小弟,现在是学徒工,他刚上岗不久,手艺还不娴熟,甚至有些笨拙,他每个工作日生产的工件有限,有时不仅不能生产出成品,甚至还会生产出费品,结果不仅不能创造价值,甚至还会造成损失浪费。他的八小时工作日(现在我们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了,所以我们就以八个劳动小时为一个工作日吧)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是4小时、2小时,或更少。我的二弟算是出徒了,但是手艺也不算太精湛,他的八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是7小时、6小时或更少。我比我的两个弟弟或许要强一些,毕竟多熬了几年嘛,但也强不了多少,八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接近于8小时,或者说相当接近于8小时,如果做一点乐观的估计也许还能比8小时略微多出一点点。但是,孙宗伟先生就不同了,他是知识分子,是复杂劳动者,他的八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是16小时、32小时或更多一些。当然,还有比孙宗伟先生更强的,比如袁隆平先生,那就大不相同了,他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为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八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是64小时、128小时或更多,他可能相当于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成百上千倍(在这里,我们采用了简单化的叙述方法,是从劳动的复杂程度或熟练程度这些单项指标出发说明问题的。实际上,八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些还是少些,这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是相当复杂的。我们只是为了叙述的简便才这样做的,实际情况远比我们叙述的要复杂得多)。总之,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他的八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多于8小时,或者少于8小时,分秒不差,恰好等于8小时的情况也可能有,但那是极其偶然的(在科学上可以看作零),它仅仅在逻辑的可能性上是存在的,而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

   尤其应当指出的是,上面表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那些数据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实际上究竟是多少是无法直接知道的,甚至连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从而创立了科学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都说不知道了,你孙宗伟先生怎么能够肯定十二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12小时呢,难道你比马克思还高明?你是掐算出来的,还是想象出来的?

   当然,孙宗伟先生说了,“我们假定有一个劳动者恰好使用的是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具有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那么这个劳动者的劳动的价值由什么来决定呢?他的12小时劳动的价值是由他的12小时劳动决定吗?这难道不是同义反复吗?”(应当指出,我们对于“12”这个时间一直是用两种文字表示的,有时用中文,即“十二”,有时用阿拉伯文,即“12”,《资本论》(中文版)原文就是这样叙述的。用不同种文字表示这相同的数量,这是有其特殊含义的。但是,孙宗伟先生却是用同一种文字——阿拉伯文字表示的,他在照抄《资本论》原文时还能遵照原文,使用两种文字,但是一旦他自己说明问题时就用一种文字了。我现在想问他一句,你知不知道这种区别的含义?)我们要说的是,即使某一劳动者劳动的生产条件、熟练程度和强度恰好相当于社会的平均数,说明它的价值也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你要知道,我们是“从表现每个交换价值的等式的分析中引出了价值”的,⑤个人劳动=货币工资,在这里决定价值的既不是等式左端的个人劳动,也不是等式右端的货币工作,而是“第三种东西”!这里的关键在于个人劳动已经采取了价值形式,这说明它已经和社会发生了交换关系,这时候个人劳动的价值就不是由它自己说明的了。同义反复问题的要害是自己说明自己,但是这里已经没有这样的问题了,这样说明劳动的价值哪里还有什么同义反复的问题呢?

   决定价值的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决定某一劳动者八小时工作日的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无法直接知道的。不过,在逻辑的可能性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就某一劳动者而言,他的八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是16小时、32小时或更多一些;也可能是4小时、2小时或更少一些。八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究竟是多少,这是因人、因条件而异的,有的劳动者占有的生产条件好一些,劳动的复杂程度高一些,劳动的强度大一些,那么他的单位时间内的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多一些,反之就会少一些。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大于8小时或小于8小时的数量。那么,决定八小时工作日的价值的劳动时间有没有可能恰好就是8个劳动小时呢?有,从逻辑上说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分秒不差,恰好就是8小时,但这该是多大的偶然性啊!这种情况只有在逻辑的可能性上是存在的,而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在现实世界中,即使有这种情况那也是极其偶然的,在科学上可以看作零。我们相信,在现实世界中恰好就是8小时的例子是没有的,你孙宗伟先生说有,那也只是一种“假定”而已,在现实世界中你能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同义反复的问题并非提问者的意思

   但是,孙宗伟先生接下来就会问我们了,马克思不是提出了同义反复的责难吗?是的,马克思确实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试想一下,提出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问题,把无说成有,马克思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吗?我们相信,马克思提出这样的问题肯定是事出有因的。那么,同义反复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马克思是怎么提出来的,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一连串问题就象谜一样,极具诱惑力,对于偏爱科学的人们来说都想揭穿它。但是,你要知道,同义反复问题是在1820—1830年间经济学界展开的那场著名的论战中提出来的,庸俗经济学家向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这个问题,然而古典经济学家们都无法做出回答,从此以后古典经济学就陷入危机了,经济学就开始庸俗化了;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一直搁置到现在,没有人做过透彻的研究,甚至都没有人怀疑过。它今天又被重新提起了,而且使那么多人着迷,这使它具有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可以想象,解决这样的问题肯定富有挑战性,但是这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是必须解决的。我感到,这是一个谜,揭开谜底的过程就象险峰探秘一样,必然会有艰难险阻,但也会有愉悦快乐,那将是非常有趣的。

   孙宗伟先生为了否证劳动的价值的说法而引证了马克思的那段话,现在我们暂时不管那段话到底是谁说的,也不管它是谁的意思,也不管它成立不成立,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即马克思能够这样提出问题吗?这里的问题是,决定“十二小时工作日的价值”的劳动时间是12小时吗,能够直接知道吗?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十二小时工作日”指的是作为交换对象的个人劳动的具体劳动时间,“12个劳动小时”指的则是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决定价值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曾经非常清楚地说明,我们直观所见的都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时间也能直接知道,但是决定价值的劳动时间则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法直接知道,也就是说决定十二小时工作日的价值的劳动时间究竟是多少,这是无法直接知道的。既然是这样,马克思怎么能够肯定决定十二小时工作日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12小时呢?很显然,马克思是不能肯定十二小时工作日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12小时的,提出这样的问题绝非马克思的本意。那么,马克思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这个问题又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这个问题最初是由赛•贝利提出来的,马克思不过是模仿了他而已。

   同义反复的问题最初是由庸俗经济学家赛•贝利提出来的。⑥那么,赛•贝利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的呢,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包含的劳动决定的,同时又认为劳动也是商品,这是古典经济学家坚持的两个基本命题。应当指出,在古典经济学家的两个命题当中,前一个是正确的,即商品的价值由其中包含的劳动决定的命题是正确的,但还不是科学的,因为他们仅仅知道劳动创造价值,但却不知道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后一个则是错误的,即劳动是商品的命题是错误的,因为它不符合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有些庸俗经济学家是反对商品的价值由其中包含的劳动决定这一命题的,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这一命题当中包含着危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革命性结论,即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一切具有价值的财富都理应为劳动者所有。⑦所以,他们就对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责难。比如赛•贝利就说:“李嘉图相当机智地避开了一个困难,这个困难乍看起来似乎会推翻他的关于价值取决于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量的理论。如果严格地坚持这个原则,就会得出结论说,劳动的价值取决于劳动的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量。这显然是荒谬的。”⑧应当肯定,赛•贝利提出责难是从古典经济学家的前提出发的,所以他的责难是符合反驳的逻辑的。但是,他提出责难时所使用的前提却不是他所要坚持的。他采用的是归谬反驳法,即从论敌的前提出发推论出荒谬的结论,从而批驳论敌的前提或结论。这里的要害问题在于,他进行推论时使用的前提和结论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思,而是他的论敌的意思。但是,对于这一点,孙宗伟先生却完全给理解反了。归谬反驳法本来是很普通的反驳方法,其中的含义大家也都清楚,但是对于孙宗伟先生来说似乎还需要做一点说明。我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吧。很早以前,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之后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没有一个东西刺不破啊。”有人反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那个人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了。什么都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东西都刺得破的矛恰好相矛盾,不可能同时存在。那么,“我的盾坚固无比”和“我的矛锋利无比”是谁的意思?到底是“卖矛和盾”的人的意思,还是那个“反问”的人的意思呢?很显然,它是“卖矛和盾”的人的意思,而不是“反问”的人的意思。但是,在孙宗伟先生那里,那个意思却被说成“反问”的人的意思了,他把由“12个劳动小时决定”“十二小时工作日的价值”说成马克思的意思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

   应当指出,在古典经济学家坚持的两个命题当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则是错误的。然而,赛•贝利提出责难反对的是古典经济学家的正确的命题,而不是错误的命题,这是我们所应注意的。

   赛•贝利是反对劳动价值论的,因为他敏感地意识到了如果坚持劳动价值论就会得出危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革命性结论。所以,他就向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同义反复这个责难。但是,他提出责难不过是为了批驳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而已,他只是为了批驳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才从他们的逻辑前提出发的,他使用的那个前提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从劳动决定价值这个前提出发说明劳动的价值难免会导致同义反复的问题,但这绝非赛•贝利的本意。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义反复的问题不是赛•贝利的本意,但也不是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提出同义反复的问题不过是模仿了赛•贝利而已。

   但是,孙宗伟先生就会反问我们了,马克思不也提出过同义反复的责难吗?是的,马克思确实提出过这样的责难。但是,马克思提出这个责难之后紧接着就在页下做了一个注释,说明前人就曾提出过这样的责难,说明他是从庸俗经济学家赛•贝利那里引用过来的。⑨但是,孙宗伟先生还会问我们,既然同义反复这个问题并不是马克思的意思,尤其那是庸俗经济学家的说法,他怎么还能引用呢?这就涉及到马克思的引证方法问题了。上面我们已经说明,同义反复的问题最初是由庸俗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庸俗经济学家提出问题所要批判的是古典经济学家的正确观点,但是对于批判错误的观点也是有效的(两个命题自相矛盾,可能一个命题有问题,也可能两个命题都有问题)。因此,马克思就引证了这段话。马克思做这样一个注释只是要说明前人就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而且有效地批驳了论敌的论点,对于自己批驳论敌的论点也是有用的,至于这个问题是否成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关于马克思的这种引证方法,恩格斯曾经一再做过说明。他说道,“在单纯叙述和描写事实的地方,引文(例如引用英国蓝皮书)自然是作为简单的例证。而在引证其他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的地方,情况就不同了。这种引证只是为了确定:一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思想,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的。这里考虑的只是,所提到的经济见解在科学史上是有意义的,能够多少恰当地从理论上表现当时的经济状况。至于这种见解从作者的观点来看是否还有绝对的或相对的意义,或者完全成为历史上的东西,那是毫无关系的。”⑩只要前人曾经提出过,而且能够批判错误的观点,马克思就会拿来引用,马克思实际上也就是这么做的。

   需要指出,马克思提出责难反对的是古典经济学家的错误的命题,而不是正确的命题,这与赛•贝利提出的责难是根本不同的,这是我们所应注意的。

   三、同义反复的问题是存在的,它的意思是古典经济学家的

   这个问题的本意不是马克思的,也不是赛•贝利的,那会是谁的呢?这个意思是古典经济学家的。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包含的劳动决定的,同时又认为劳动也是商品,这是古典经济学家坚持的两个基本命题。需要指出,在古典经济学家的两个命题当中,劳动是商品的命题是错误的,因为它不符合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商品的价值由其中包含的劳动决定的命题是正确的,但还不是科学的——他们仅仅知道商品的价值由其中包含的劳动决定,但却不知道由什么劳动决定,他们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在他们那里,决定价值的劳动和作为交换对象的劳动是同一的,决定价值的劳动时间和作为交换对象的个人劳动的具体劳动时间是同一的,从他们的价值决定理论出发说明劳动的价值,就要导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由劳动本身来决定它自己的价值,这显然是同义反复。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决定理论是非科学的,按照他们的逻辑说明劳动的价值是难免要导致同义反复问题的,或者从逻辑上说,他们的理论当中无法避免同义反复的问题。古典经济学家坚持的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着矛盾,赛•贝利就是从这两个命题出发来提出责难的,马克思基本上模仿了赛•贝利的责难,他们的责难都是符合反驳的逻辑的。对于他们的责难,古典经济学家当然是无法做出回答的。当然,这里的问题不在于他们的价值决定理论是错误的,而在于他们的价值决定理论是非科学的,从这种非科学的价值决定理论出发说明劳动的价值是难免要导致同义反复的问题的。同义反复的意思不是马克思的,也不是赛•贝利的,而是古典经济学家的,所以提出同义反复的责难只有在反对古典经济学家时才是有意义的。我们是用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劳动的价值的,这里已经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了,那么孙宗伟先生反对我们还有意义吗?

   四、综合上述两点:说明劳动的价值既有同义反复的问题,又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

   上述分析说明,赛•贝利和马克思向古典经济学家提出责难都是有道理的,从古典经济学家的前提出发说明劳动的价值确实会导致同义反复的问题(所以,简单地否定同义反复问题是不正确的);同时,同义反复的问题又是不存在的。我们的结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是具有价值的,说明劳动的价值既有同义反复的问题,又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用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非科学的价值决定理论说明劳动的价值就会导致同义反复的问题,但是一旦我们用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价值决定理论说明劳动的价值就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金银盾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古代有个武士手持盾牌给两个将军看,右面的将军说这是一个金盾,左面的将军说这是一个银盾。双方各持已见,争持不下。当持盾者把盾牌翻转过来给两个人看时,双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盾牌的两面不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于是都悔恨自己只看到一面就下结论,结果造成片面执拗的笑话。现在看来,同义反复也是这样一个问题,从一个方面出发说存在同义反复的问题,或者从另一方面出发说不存在同义反复的问题都是片面的;只有从两个方面出发说明既有同义反复的问题,又没有同义反复的问题,才算获得了全面的认识。

   五、看看马克思将会做出怎样的说明吧

   确实,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对于劳动价值的说法提出了责难,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他还会提出这样的责难吗?不能。我们相信,如果马克思仍然健在的话,他不仅不会提出责难,而且还会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现实对劳动的价值做出合乎逻辑的说明。那么,马克思将会做出怎样的说明呢?我们遵循他的理论逻辑,对于劳动的价值做出下面的说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付出个人劳动,企业支付货币工资,这已经成为普遍的现实,这说明劳动已经作为交换的对象,而且采取了价值形式。在这里,作为交换对象的是个人劳动,作为交换媒介的是货币工资。所以,劳动的价值形式是:个人劳动=货币工资。在生产过程中,各个劳动者付出的个人劳动都是某种具体形式的劳动,比如在建筑行业,作为交换对象的个人劳动就是木匠的劳动、瓦匠的劳动、技术员的劳动、总工程师的劳动,等等。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八小时工作制,即每个劳动者每天的劳动时间都是八小时。但是,因为各个劳动者的劳动复杂程度是不同的,所以表现为货币工资时也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说,赵木匠的八小时个人劳动等于6元钱,钱瓦匠的八小时个人劳动等于6元钱,孙技术员的八小时个人劳动等于8元钱,李总工程师的八小时个人劳动等于12元钱(尽管现实中的工资差别与劳动差别还远不成比例,但是差别还是有的),等等,某个劳动者的八小时个人劳动等于x元钱。他们的劳动的具体形式是互不相同的,但是它们却都能够同货币工资相交换,这说明它们当中包含了某种等同的东西,货币工资不过是这种等同的东西的表现形式。那么,它们当中包含的那种等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抛开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那么它们就不再是木匠的劳动,就不再是瓦匠的劳动,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就都消失了,从而就化为等同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正因为它们都包含了抽象劳动,所以它们才会具有等同性。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作为交换对象的个人劳动具有这样的性质:从一方面看,个人劳动是某种具体形式的劳动,因而各个劳动者之间的个人劳动是互不相同的;从另一方面看,个人劳动都包含了没有差别的抽象劳动,因而各个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又具有等同性。简要地说,个人劳动具有二重性,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当然,我们不仅仅是因为个人劳动具有二重性就说劳动是具有价值的。如果个人劳动是直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那它就没有价值;如果是无偿提供给他人的,那它也没有价值。我们是从劳动已经作为交换的对象而且采取了价值形式这种社会现实出发才得出劳动具有价值这种结论的。这里的抽象劳动的单纯凝结就是价值,劳动的价值!

   那么,个人劳动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个人劳动具有二重性,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个人劳动的价值与其中的具体劳动无关,个人劳动的价值是由其中包含的抽象劳动决定的。抽象劳动包含在个人劳动当中,但它是不同于个人劳动的另一种东西。赵木匠的八小时个人劳动和6元钱相等,这表示它们二者包含了某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⑾在这里,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着抽象劳动,货币(工资)则代表了一定量抽象劳动。

   所以,它们就具有了等同性。这里的一定量的货币工资只是价值符号,是外在的价值尺度,它并不决定价值。价值当中不包含具体劳动的因子,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而个人劳动则具有二重性,所以它也不能决定价值;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关系,由个人劳动来决定它本身的价值也不是价值决定关系。决定价值的是货币工资所代表的和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抽象劳动,这既不是等式左端的个人劳动,也不是等式右端的货币工资,而是“第三种东西”。

   某个劳动者的八小时个人劳动和x元钱相等,这表示个人劳动取得了价值形式。但是,“商品的等价形式不包含价值的量的规定”,⑿价值形式只是相对地表现了个人劳动的价值。个人劳动的价值决定于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社会平均数,而各个劳动者的生产条件则各不相同,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强度也各不相同;各种劳动在交换过程中都要按照不同的比例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平均劳动,而“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⒀所以,就某一劳动者而言,他的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这是无法直接知道的。实际上,某个劳动者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是4小时、2小时或更少,可能是16小时、32小时或更多,等等,也可能恰好就是8小时,但这种情况是极其偶然的,在科学上可以看作零。他的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究竟是多少,这取决于该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的复杂程度(简单化的说法),劳动的复杂程度高,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多,反之就少。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数量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劳动复杂程度是不同的,“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⒁

   看看吧,当我们按照马克思的逻辑说明劳动的价值时,哪里还有什么同义反复的问题呢?

   六、关于劳动的价值与剩余价值相矛盾的问题

   孙宗伟先生向我提出质疑,他的意思是说劳动的价值的说法与剩余价值范畴相矛盾,劳动有价值意味着劳动者得到了自己的全部劳动,如果是这样剩余价值将从何产生呢?或者说,如果承认劳动有价值,那将如何解释剩余价值呢?

   其实,这个问题是马克思提出来的,⒂孙宗伟先生不过是模仿了马克思而已。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有道理的,你孙宗伟先生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这样提出问题有什么道理呢?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仅仅得到了劳动力价值,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他没有得到自己的全部劳动。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情况就不同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一方面得到了货币工资,一方面又以主人的身份占有了社会“扣除”的部分,也就是说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又得到了自己的全部劳动。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曾经做过清楚的说明,这里是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这其中就包含了社会做一部分“扣除”的意思,马克思并没有把社会“扣除”和等量劳动相交换当作矛盾来看待,恰好相反,他所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就是以社会做一部分“扣除”为前提的。⒃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的说法与剩余价值范畴相矛盾,如果说劳动有价值就等于说劳动者得到了自己的全部劳动,因而就无法解释剩余价值了,所以主张劳动没有价值是有道理的;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又得到了自己的全部劳动,剩余价值范畴已经不覆存在了,这时候还说劳动没有价值有什么道理呢?

   在孙宗伟先生看来,因为有了剩余价值,劳动者就不可能得到自己的全部劳动,所以劳动就不能作为商品,也就没有价值,但是他却没有想一想,如果劳动者得到了自己的全部劳动从而剩余价值不覆存在了,这时候劳动还不能作为商品,还不能有价值吗?

   孙宗伟先生认为,私营和三资企业存在剥削,存在剩余价值,所以说劳动是商品,劳动有价值是不正确的。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营、三资企业的问题不能简单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私营和三资企业没有剥削。当然,说明这一点是很复杂的,对于这一点笔者曾在《关于“剥削问题的理性思考”的几点思考》一文当中做过比较详细的说明,⒄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七、不要冤枉了斯密

   孙宗伟先生说,“认为劳动具有价值的观点,不是关先生的发明,斯密早就提出来了。”孙宗伟先生的说法没有错,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他还没有搞清楚:一、斯密的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二、斯密虽然提出了劳动具有价值的观点,但是因为他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所以即使劳动已经作为商品了他也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说明,而我对劳动价值的观点则做出了科学的证明。孙宗伟先生说,斯密早就提出了劳动价值的观点,劳动价值的观点不是关先生发明的,这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我对劳动价值的科学证明就理解不了了;他知道斯密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是错误的,斯密的观点还有正确的一面,他却一无所知。这样的认识该是何等的浅薄啊?这样岂不要冤枉了斯密吗?

   前面我们说明,斯密关于劳动商品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那是简单化的说法,下面我们将要说明斯密的观点还有正确的一面。

   我们都知道,斯密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⒅他认为劳动是商品,它说明在工场手工业阶段雇工和业主之间是等量劳动交换关系,劳资关系相对还是和谐的,这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封建主义还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斯密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代表者说明劳动是商品就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他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封建主义。应当肯定,他的经济观点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说到这里,孙宗伟先生可能会提出疑问,马克思不是批判了劳动商品的观点并提出了劳动力商品范畴吗?是的,马克思批判了劳动商品的观点并提出了劳动力商品范畴,但那是经历了某种历史性变革之后的事了。在斯密生活的年代,工场手工业方兴未艾,工业革命尚未充分展开,资本主义还未发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还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封建主义还处于统治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还隐藏在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之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封建主义成为那个社会阶段的主流,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还远没有充分暴露出来,在那个社会阶段斯密坚持劳动商品的观点是有其相对合理性的,对于推动资本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都是有利的。后来,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资产阶级就逐步取得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就充分暴露出来了,爆发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私有制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退居次要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突现出来了,马克思就是在这个社会阶段提出劳动力商品范畴的,它客观地反映了这个社会阶段的实际。斯密提出了劳动商品的观点,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力商品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是相互对立的,但是他们的观点是针对不同社会阶段的实际而提出来的,对于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阶段而言相对都是正确的,所以它们又是统一的。

   斯密坚持劳动商品的观点在当时有其相对的合理性。当然,斯密后来意识到了,劳动商品的观点在工场手工业当中,特别在手工作坊当中还是符合实际的,而在“资本集中和土地私有”⒆以后劳动者就不能得到自己的全部劳动了。⒇这时候,斯密仍然坚持劳动商品的观点就有问题了,尤其他的后继者,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继续坚持劳动商品的观点就是不正确的了。在资本主义还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斯密的观点顺应了当时的需要,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在资本主义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他的观点就与现实相矛盾了。现在可以断言,在资本主义还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斯密坚持劳动商品的观点在原则上还是符合实际的;而在资本主义开始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它在原则上就是不符合实际的了。

   应当指出,任何理论观点的正确性都在于适时地反映了现实,永恒的真理是不存在的。斯密是工场手工业阶段的经济学家,马克思则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经济学家。在斯密生活的年代,基本上是劳动交换关系,资本主义还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斯密主张劳动商品的观点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对于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和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有益的;相反,如果他在那个时候就提出劳动力商品范畴,结果就会助长封建主义的力量,而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那样不仅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反倒会阻碍历史的进步。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力商品范畴,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的出版时间比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差不多晚了一个世纪(91年)。那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了,马克思提出劳动力商品范畴恰好反映了现实,也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这时候如果继续坚持劳动商品的观点就是不正确的了。斯密和马克思分别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都相对客观地反映了自己所处社会阶段的实际,他们不愧都是时代的优秀代表,分别都满足了自己所处时代的要求。反映社会的现实和时代的要求,这是判定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斯密和马克思的观点在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阶段都是正确的,离开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阶段是不可能做出客观的评价的。现在流行的教科书都说马克思是正确的,而斯密是错误的,这是不公正的。孙宗伟先生坚持流行教科书的观点岂不要冤枉了斯密吗?

   八、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

   孙宗伟先生还专门谈到了研究方法的问题,指出我很多所谓的问题,这是很有意思的。

   孙宗伟先生引证马克思的话说,“十二小时工作日的价值”由“12个劳动小时决定”,但是他却没有看一看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他以为现实就是这样并反问起我来了,这是很可笑的。你要说明问题首先得看一看现实中存不存在这样的事实啊!实事求是,这应当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得从事实出发呀!“十二小时工作日的价值”由“12个劳动小时决定”,现实中有这样的事实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事实一检验不就清楚地知道是非曲直了吗?实事求是,这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离开了实事求是还谈什么研究方法呀?

   孙宗伟先生引证《资本论》的话反驳我的观点,看样子他是读过《资本论》了。但是,读书的关键在于读懂,否则,误读了《资本论》,那可不是好玩的。当然,如果读书纯属个人兴趣,读错了也就罢了,不会影响他人的。但是,你孙宗伟先生就不同了,你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讲师啊,作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讲师这样读书怎么能行呢?那些天真的学子们坐在你面前,眼巴巴地瞅着你,还想从你那里学点真知呢,如果你读错了然后再讲给大家听,那不是要误人子弟吗?那些想求一点真知的学子们该是多么的可怜哪!读书的关键在于读懂,象你孙宗伟先生现在这个样子,连所引那段话的是非真假都没有搞清楚,连是谁的意思都没有搞清楚,就懵懵懂懂地就引用过来,甚至反问起我来了,这可真是无知者无畏呀!自己没有搞清楚基本事实,没有弄清楚基本道理,竟然和我讨论起研究方法来了,这不是要贻笑天下吗?

   九、关于基本常识、真理与谬误

   孙宗伟先生说:“劳动创造价值,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抽象)劳动,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但在关先生看来,这个观点已经过时了,在当代社会,劳动本身成为了商品而具有价值。”在孙宗伟先生看来,劳动创造价值,但本身没有价值,这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常识永远都是正确的,象我们这样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就离经叛道了!这是完全错误的。劳动创造价值,但本身没有价值,马克思当年这么说是正确的,但是孙宗伟先生今天仍然这样说就是不正确的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价值是商品的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并没有作为商品,既然没有作为商品,它怎么会有价值呢?马克思关于劳动没有价值的结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因而是正确的。但是,马克思的这一结论只有在反映资本主义现实因而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是正确的,无条件地把它运用到其它场合就是不正确的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则应当根据新的社会现实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已经作为交换的对象而且采取了价值形式,它的价值已经现实地表现出来了,这时候再说劳动没有价值就是不正确的了。

   斯密认为劳动有价值,但是劳动价值的说法与资本主义现实相矛盾。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没有作为商品,因而也就没有价值。这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发现,这是一个真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宣传,今天已经妇孺皆知了,成了普通常识了。但是,真理是有条件的,如果超越了它的适用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在一定范围内,就一定的客观对象而言,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是不容混淆的。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比较而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够互相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表现在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的适用条件,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列宁指出:“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应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面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21)

   劳动创造价值,但本身却没有价值,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就是如此,它用交换形式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它是人剥削人的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同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又得到了自己的全部劳动,这里是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这里是人人平等的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说劳动本身没有价值是正确的,但是把它运用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不正确的了。对于这一点我想举个例子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提出来的,马克思根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特点曾经做了如下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将会在欧洲几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同时取得胜利。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就开始转向垄断资本主义,就开始转向帝国主义了,社会矛盾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就为俄国的无产阶级提供了革命成功的机会。那么,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应当怎么办?某些教条主义者抱住马克思的多国胜利论不放,而反对俄国单独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俄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列宁则相反,他把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特点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俄国特殊国情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原则和策略,领导革命人民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并夺取了政权,创造了无产阶级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以为,列宁的做法是正确的,相反,那些反对俄国革命的主张则是错误的。俄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是在城市举行武装暴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无产阶级革命都要走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呢?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展开的,那时的教条主义者模仿俄国革命的经验,在中心城市发动了多次武装暴动,但是屡屡遭受了失败,中国革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很多人对革命的前途发生了怀疑,产生了悲观情绪。那么,中国革命能否成功,应当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是否应该抱住俄国城市武装暴动的经验不放呢?在那样的危难时刻,在那样的抉择关头,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他缔造了人民军队并开创了农村根据地,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最后武装夺取了全国政权,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造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鲜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列宁和毛泽东都没有死抱马克思的具体结论和俄国革命的特殊经验,而是根据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国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态度才是科学的态度,才是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出了劳动没有价值的结论,对于这一结论我们今天应当重新看待,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做出新的概括,这才是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相反,象孙宗伟先生那样,不顾条件的变化而死抱前人的结论不放,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注释: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5页。

②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页。

⑥在赛•贝利之前就有一个匿名作者提出过这样的责难,赛•贝利基本上是抄袭了这位匿名作者的话。所以,我们可以把他们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参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3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55、157和117页]

⑦参见约翰•加泽诺夫:《政治经济学大纲》(英文版)第22页。

⑧转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5—586页的页下注释。

⑨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5—586页的页下注释。

⑩恩格斯:《〈资本论〉序言》,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2、35页。

⑾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页。

⑿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页。

⒀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页。

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页。

⒂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6页。

⒃参见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1页。

⒄参见《中国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

⒅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86页。

⒆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