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品安全监管定义十篇食品安全监管定义十篇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56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篇1

“大头娃娃”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民生问题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保障民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仍然存在,少数不法分子掺假制假,牟取暴利,甚至添加有毒害的违禁物质,坑害消费者,危害严重,影响恶劣。总理在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因此,制定食品安全法,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和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改善,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为广大群众谋福祉的重大举措,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据介绍,于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基本大法。它体现了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明确责任、综合治理的食品安全工作指导思想,在维持现行的分段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协调、指导,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同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第责任人的义务,强化监管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赔偿责任,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确保监管环节无缝衔接。张敬礼说,它既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协调,又有利于防止部门职能交叉,多头执法,在借鉴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张敬礼提出,在下一步执法过程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把握食品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食品安全法》是规范食品安全的特别法,食品安全包括对食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食品的安全监管应当适用《食品安全法》。此外,对于乳品、转基因食品、生猪屠宰、酒类和食盐等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食品安全管理,适用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应适用《食品安全法》。

二是正确把握综合协调和分段监管的关系。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协调和分段监管既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缺一不可的两条腿。没有强有力的综合协调,部门监管缺乏联动,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使具体监管中出现缺位、错位和越位,形成监管盲区,容易埋下安全隐患。综合协调部门应当全面分析把握食品安全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按照《食品安全法》赋予的六大职责,结合各环节监管实际,从制度上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各部门形成合力,不断巩固食品安全工作成果。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篇2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80-01

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繁产生,不仅仅给食用者的身体和精神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也严重扰乱社会安全秩序,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当前,对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的管理是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事项。当然,为避免对规范化管理认识上的不足而造成不利影响,有必要先了解这项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1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1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内涵

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实际上并不是相等的,在各自的含义上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实际记录下来的文字、声音、录像等资料为监管工作中的重要依据,而这些资料是我国食品监督部门在日常监管时备份下来,并经过整理归纳作为档案保存。食品监管过程中发生任何食品安全情况,将由记录下来的资料完全阐述,同时,这些资料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总结上一阶段和预计下一阶段的情况。规范化管理则指的是所有记录的资料信息必须真实准确,记录的档案要全面完整,日常监督工作情况要详细真实,不得出现片面的、概念不清楚的记录。

1.2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实施档案规范化的管理,可以保证记录在档案中的所有信息是属实的,在萌芽状态的食品安全隐患能及时地消除,能够在不扩大食品安全事态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处理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相关单位,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实施档案规范化的管理,可以将相关食品企业的相关资料予以公布,便于群众对食品企业进行社会监督,促进食品监管工作稳定的展开。

2对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2.1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深度和广度

目前,由于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程度较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档案的管理往往不予以重视,从而出现许多不良现象,比如,在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管理工作时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于散漫,档案归档内容、形式差别很大;对资料的保管不怎么放在心上,档案丢失及被破坏的较多。基于此,做好规范化管理的宣传有必要加大力度。当地的新闻、电视媒体是非常不错的宣传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增加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舆论范围,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以典型档案管理的例子为主要宣传对象,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和职工对实施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这将有效地引导相关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自觉遵守档案管理相关规定。

2.2建立一户一档的规范化管理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所有的食品生厂商、经营商纳入管辖范围之中,以直接监督、一户一档的方式,来响应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并完成对所有食品生产商和经营商实施监管的重任。所谓的一户指一个拥有行政许可的单位。针对每户的监督次数、结果、投诉等的资料进行总结收编,制成独立的案卷目录。这样食品生产和经营商的实际经营情况便可随时悉知,监督时的针对性材料也便于提供。食品安全监管档案一旦得到统一和完整,规范化管理将有质的飞越。

2.3统一印制规范化的监管档案文书

维持档案管理的秩序,以明确档案内容并统一印制的档案文书为辅助工具也十分有效。当然,要确保档案文书在个监管部门的落实率,就需要按照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和许可管理办法以及各种检查规定等的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档案管理办法,可以制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分类普查档案表和巡检记录表、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承诺书等。更重要的是表格和档案文书必须要求相关食品企业真实认真的填写,然后交由监管部门妥善保存,这就不会出现食品安全监管中无据可依、无机可查的现象。

2.4明确规定和列明档案内容

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档案的内容应该做出明确的规定,列出规定清单:每个企业的食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的复印件、各每个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各种基本证件,还要有安全监管部门日常检查时的记录情况、相关文书、处理资料等。并将这些资料详细记录归档。

2.5规范档案归档程序

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并不是所有人按照归档程序来做统一归档,这直接妨碍档案规范化管理。所以,为避免此类不良现象的存在,需要对相关管理人员做进一步的培训,明确档案归档程序,让其掌握归档程序的正确方法,在后续实际工作中进行监督并要求他们坚持以下档案归档的一般程序:初步了解企业信息――填写企业食品安全状况普查表――填写日常巡检登记表(如果发现有食品质量问题,要下达相关的责令改正通知)――填写复查登记确认表(如没有质量问题,则无需填写复查表)。但在监管过程中偶尔会出现重大的安全性问题,就需要撰写相应的质量监督重要情况报告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督促企业自查,然后还要认真填写各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核查情况表。一定要规范的进行档案归档,确保档案归档时的质量。

2.6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不管什么管理,要想得到实现,都离不开人这个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下就很有必要去提升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升政治素养的原因是由于档案工作的特殊性,有许多政治性资料需要保密,档案信息也不能随意的泄露给其他行业。在这方面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上岗之前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确立他们的政治方向、坚定他们的政治立场,自觉遵守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保密性和政治性。同时,以档案法为教育资料,引导他们区分出档案管理工作和一般工作之间的不同,明确自身的行为准则,自觉的坚持依法管档,尽可能保证档案安全。

3结语

通过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论述,结合当前我国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有效的落实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能从食品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总结出食品安全事件带来的警示,预防或者杜绝食品安全惨剧的再度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向峰.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监管档案标准化建设[J].工商行政管理,2009(23):78.

[2]刘翰荪.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建设[n].中国医药报,2011-02-26003.

[3]庞春梅.浅析食品安全监管档案规范化管理[J].大众科技,2013(5):281-28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篇3

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抽检了172310批次食品样品,其中检验不合格样品5541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8%。而在2016年3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会,通报201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正在制定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有望在2016年上半年出台。

食品安全重在前端

2015年的抽检结果显示,农兽药残留问题依然突出,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的3.8%。

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介绍,农兽药残留主要是检出“瘦肉精”、孔雀石绿、三氯杀螨醇等禁限用兽药和农药。他表示,农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主要与种养殖环节和储运环节违法违规使用有关。

对于农兽药残留问题监管,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二司副司长崔恩学表示,总局进一步加强了与农业部的合作,同时,把食用农产品的抽检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在市县一级的抽检结果中主要突出对农兽药残留问题的监管。

通报情况还显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样品约占不合格样品的24.8%。这其中的最主要问题是部分样品有防腐剂,其次是甜味剂、膨松剂和着色剂滥用等。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司长王红表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主要集中在防腐剂和着色剂的滥用上,今年将加强企业对添加剂使用的监督。

她表示,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标准主要由生产经营环节违规操作引起,一直是食品监管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在食品生产中,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即属于“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近年来的抽检情况发现,食品添加剂问题主要集中在着色和防腐方面。食药监部门将对重点企业进行培训和政策解读,提高小作坊、小企业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认知度。

食品安全的重心在于前端,原产地和产品提供商应该严格遵从农业部对食品生产的相关要求,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要做的是对进入批发市场的食用农产品质量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只能根据前端监管部门(比如农业部)要求做相应衔接。

“一车菜可能是从10块菜地采摘出来的,完全靠抽检的方式来确定这个东西合不合格,成本巨大,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尤其是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重在前端。一条鱼在生产周期中吃过什么药,猪肉、羊肉生产过程中饲料合不合格,打了什么药,这都是我们后端无法控制的。”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司张兰兰在发言中说。

同时,张兰兰介绍:“新发地的批发市场因为担心源头控制不能够满足它们的需求,所以自己在全国选点、租用土地、雇佣自己的人去种食用农产品。在自己基地里面种,通过自己的市场来卖,相当于批发市场延伸至生产环节,这比从别人那儿买要放心得多。今后若电商做大做强,也有可能把自己经营的手伸向源头生产。”

“神秘买家”来监督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餐饮食品订购配送等市场发展迅速。互联网餐饮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全新的挑战。

食药监局即将出台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强化了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义务,并在《食品安全法》对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义务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了明确和细化,并规定了第三方平台应承担的三方面义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陈副司长介绍,第一是一般性义务。比如说管理的规则的制定,应急事件的处置,数据的保存,协助召回和配合检查的义务;二是管理义务。包括主体准入的审查,经营产品信息的审核,日常监督管理的报告;三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义务。如果因为第三方平台的原因导致无法找到违法的经营者,那么第三方平台应该承担赔偿的义务。

此外,陈表示,《办法》还增加网络食品经营的监督抽检的规定,并进一步明确了网络食品经营监管的管辖权问题。

其中,《办法》中提出一项名为“神秘买家”的制度。陈表示,由于网络食品的特点,监管人员无法上门进行抽检,工作人员将以普通买家的身份在网络上订餐,购买来的食品将封存好,作为样品向监管人员供样,进行检测。

陈指出,《办法》明确规定,如果由于第三方平台没有履行义务造成的违法行为,将由第三方平台所在地的监管部门直接进行处罚。

如果网络销售商供货有质量问题或者是违法行为的,将由入网经营者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依法处理。

通报显示,网购食品不合格率偏高。滕佳材表示,今年将加大对网络食品的抽检频次。

他表示,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将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力度。

对于网售食品跨地域的特点,崔恩学表示,这确实为传统的监管方式带来挑战,需要转变监管理念。崔恩学认为,由于食品监管系统是覆盖全国的,因此对于网售食品的监管需要全系统协作。

四个原则

据张兰兰透露,《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是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立法思路进行的,并细化了其中的一些原则。

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则:线上线下一致原则、社会共治原则、手段创新原则、以网管网原则。

线上线下一致的原则强调一致性,线下怎么监管,线上也怎么监管。

社会共治的原则是指网络食品经营者和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在从事网络食品经营活动过程中,应该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比如公安机关、互联网信息主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等。网络交易行为、网络经营行为所涉及到的监管部门也应该组成联合整体,真正形成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篇4

国内外食品安全信息化、智能化及数据挖掘应用

食品安全测试信息系统。2l世纪国外已出现采用internet和web技术的Lims。目前国内外比较具权威性的Lims由美国thermoFisherScientific和德国的Sap工商出品,这类LimS基于web技术,可实现查询和追踪过程的供应链。然而,该管理系统并不适合我国检测机构实验室的体系流程,成本巨大。它主要针对规模化、集团化的企业,检测机构及中小企业无法使用。这些传统的Lims依旧停留在web时代,无法满足云时代公众的更多服务需求。

食品安全智能终端技术。目前国外涉及食品安全知识的智能终端主要有英国的foodstandardagency,向消费者提供餐厅、超市、食品商店等卫生评级信息,帮助消费者选购安全放心的食品。Foodsafetyapp主要面向餐饮业经营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流程的合规性。国外目前并没有像食品安全智能终端应用这样的基于云端检测报告的食品二维码扫描检测智能终端。

国内有部分软件或网站具有食品安全智能终端的部分功能,例如“我查查”手机客户端,具有通过扫描食品包装盒上条形码,进而阅读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官方的食品成分信息的功能。该手机客户端与云平台的主要差异在于,“我查查”没有核心的食品安全数据库与标准云支撑,因此提供检索的食品数量有限,且消费者不能很好的了解食品成分代表的营养学意义,提供的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经过云计算的处理,信息量有限,参考价值较小;消费者也不能和食品生产企业形成直接的互动。

食品安全大数据挖掘行业应用。目前大数据挖掘已成功运用到国内外金融、医疗健康领域,但是应用在食品行业的大数据挖掘十分欠缺。由于国内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不能形成完整的食品检验信息化体系,存在数据孤岛的信息化模式,存在数据支撑不足,可靠性不佳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了数据挖掘及分析的结果,有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才能为决策提供支撑。而云平台的出现,无论是在数据量上、形式上,还是在技术手段上,为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在食品业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

食品安全云的核心技术

测试管理信息技术。食品安全信息传递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食品质量信息,而食品质量信息的数据来源的存在多样性、复杂性、碎片化特征,在质量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上需要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研发相应的产品,由于食品质量检测自身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针对不同的用户开发基于云服务的测试管理系列软件。支持由面向个人客户的定制开发转变为面向群体客户的通用系统研发,实现系统表单和流程的自定义功能,推进先进信息化手段收集海量测试数据,保证数据格式统一规范。设计时按照企业食品加工及检测工艺流程、自有检测能力、信息化能力的不同,调试开发测试管理信息系统的多个版本,即针对中小食品企业的普通版、针对流通经销商超市的商超快捷版、针对大型食品企业的定制版、针对大中型综合专业检测机构的专业版等。

食品安全知识管理技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提取食品安全标准、法规、条例中的信息数据,使非结构化的标准知识转变为结构化;发挥专家智力支持,构建及时有效、完整准确、可跨平台操作的食品安全云平台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建立食品安全标准法规、专家知识、学术社区等方面知识库,方便快捷为政府管理部门、食品企业、经销商、超市、检测机构、消费者不同用户主体提供在线应用服务,为食品安全信息咨询、分析评估、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科普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解决监管科学性,有效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与消费者间的沟通渠道,正确引导消费。

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技术。根据食品安全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监管需求开发基于云服务的监管服务应用系统,如电子追溯系统、投诉举报一体化平台、安全风险监测分析系统、舆情分析与应急指挥平台等,提供许可、量化分级、检验检测、监督意见、专项整治、信用档案、示范创建、从业人员培训、风险监测预警、监督执法、食品安全知识、食品中毒管理、黑名单制度、投诉举报等功能。

食品安全云的技术路线方法探索

食品安全云的技术路线。食品安全云是为公众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通过各方有效手段,收集企业自检与送检、政府监督抽查数据,搜集国内外标准、知识及专家论坛信息,开发电子追溯系统、安全监管平台等。食品安全云的主要产品测试信息管理系统、食品安全知识管理系统、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和终端应用。通过开发以上产品为政府提业规划、监督管理、风险防控等服务;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规范生产、产品创新、品牌打造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者参与、明白消费的服务;为媒体提供舆情引导、监管等服务等。

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关键技术。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核心是“软件适配器”,技术设计利用UniFlow工作流中间件技术实现了流程逻辑与业务逻辑的分离,能够可视化的进行业务流程的分析、定义和业务单元的组装,从而使应用开发人员关注业务逻辑的实现,降低了复杂流程应用的开发难度。流程设计器通过调用引擎的流程定义接口完成流程定义的功能;工作流引擎完成对运行时流程的控制功能,它对外提供了流程定义接口、管理监控接口、客户接口,应用系统可以通过这些接口同工作流引擎进行交互;流程监控工具通过调用工作流引擎的接口对运行中的流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测试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测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表单和流程的自定义是LimS3.0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各类表单以及实验流程的抽象化,利用Hibernate+freemarker和JBpm实现表单和流程的自定义;基于Struts+Spring+JBpm+Hibernate的多层架构,展现层使用Struts来实现mVC模式,通过page-taglib实现分页;采用JStL与自定义标签,使用ajax技术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业务逻辑层利用Spring的ioC来维护业务对象之间的关联,利用Spring的aop进行声明式事务管理,采用Domainobject模型;持久化层使用hibernate来实现,通过Dao模式封装po对象;将JBpm与Spring整合;结合Freemarker模板技术实现动态表单定义模型。

通过对Soa体系构架以及国际最新的web技术应用,进行高度解耦以及高度重用的软件架构设计;以web服务为基本单元的Soa满足远程异构系统的互操作问题,采用以web服务作为基本单元的Soa的思想构建信息共享系统,最终实现测试信息管理系统、移动终端和食品安全云平台的研发,是食品安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的技术应用和示范。用于解决系统集成的复杂性和异地性问题。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篇5

一、欧盟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立法概况

欧盟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立法包括监管行为和消费者保护规则,前者如欧盟2000年《食品安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成立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的《食品安全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178/2002号条例)、《食品营养与健康声明条例》(eC(1924/2006)号条例)等,涉及eFSa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中回应公众义务,经营者生产信息、标签等强制要求,后者如规定公众向eFSa和经营者索要信息等监督权利。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核心地位。

欧盟通过消费者保护政策确定消费者在内部市场政策中的中心地位,建立相应机构使社会监督权具有法律属性,监管者和经营者作为法定义务主体来保障普通民众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主动地位。欧盟食品安全立法奉行“消费者中心”,规定监管者和经营者服务于消费者。《白皮书》规定:“将欧盟的食品政策转化为积极的、动态的、协调一致的综合性工具,以保证高水平的人类健康和消费者保护”[2];《基本法》规定:“必须保证消费者、其他利益相关者和贸易伙伴对食品法律基础———决策机制、科学基础、结构、保护健康和其他利益机构的独立性具有信心”,“共同体以及境外消费者的安全和信心是最为重要”[3];《消费者政策战略》(2007~2013)规定:“消费者政策将作为下一阶段内部市场建设的核心”,“消费者的福利是保障市场运作良好的关键”,“消费者也被其置于欧盟其他政策和规则的重中之重”而作为优先行动之一,在其5.5部分详细阐述消费者在金融、共同利益服务(serv-iceofgeneralinterest,简称SGi)、参与政策制定等方面地位[4].整个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措施将保障消费者信心、地位作为中心任务,食品安全局与健康、消费者保护署与欧洲消费者中心作为机构保障。

2.建立食品信息公开透明的保障机制。

欧盟着力保障监管机构、经营者信息的透明度。《白皮书》划定风险沟通、标签和宣传、食品营养等全面、充分的信息作为公开对象。行政性主管机构与所有利益方信息的交流,“只有确保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透明和公开,风险沟通才能很好发挥作用”,“消费者被视为利益相关者、其观点在以下方面被充分考虑至关重要:就食品安全所有方面征求消费者的意见,在科技专家和消费者间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便于消费者在欧盟和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国对话”[2],公众监督已渗透到风险预防阶段,对食品安全事前防范具有重大意义。《基本法》规定:“标签、宣传、食品与饲料的形态(包括形状、外观、包装、包装物使用、布展的方式和展出环境),以及媒体有关其的任何信息,都不应当误导消费者”[3].要求标签使用中须完整、考虑文化背景多样性,主管机构编撰了标签识别方法的简易手册,作为帮助消费者识别标签内容、有效性的资料[5];“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食品的所有信息,包括:品名、价格(税收和运输费用)、运输过程的时耗等”[6],使标签内容真实反映食品信息。食品宣传要保证饮食平衡,尤其顾及儿童、老人及患病者等人群,不得宣传食品成分具有健康方面的特殊功能。

欧盟食品立法有效保证食品成分与营养功能间关联为消费者有效理解。《白皮书》要求营养要符合膳食平衡、避免营养物质间抵触,特别注重疗效性食品(di-eteticfoods)、食品添加剂(foodsupplements)和强化食品(fortifiedfoods)[2].《食品营养与健康声明条例》及其3个修正案((eC)no107/2008、(eC)no109/2008和(eU)no116/2010)专门规定营养标注规则,成员国考虑科学机构意见后,就特定成分的营养声明向欧委会提交清单,欧委会通过安全审查形成允许的营养声明清单,经营者依据科学证据证明食品成分有新功效,需通过适格主体向欧委会申请授权方可作出新营养声明[7].食品成分对应的营养功能被纳入标准化声明清单中辅之以安全标准和相应的认证机制来“显化”信息,确保信息便于公众识别和理解。

3.构建公众监督权实现的有效途径。

欧盟的社会监督立法形成了公众多元参与的法定程序步骤,既包括对产品直接监督和参与监管过程的规则。欧盟《基本法》前言和28、29段规定了食品追溯机制,论文格式根据标签显示的信息识别其身份,借助主管机构对标准和营养的简易说明,依据食品成分、外观、标签及营养说明等就能判断出安全状况,自主性发现风险而避免造成食源疾病与扩散。食品安全风险出现时,食品安全科咨机构即刻以风险预防法定程序规则展开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并与公众开展交流,消费者即可通过参加相关听证会发表技术细节的意见,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融入监督因素。同时,欧盟规定食品安全局的运行必须保持独立而透明,保持对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开放性并与其密切联系,是食品安全制度形成、运行中实施社会监督的制度基础。

欧盟对消费者的食品投诉倍加重视,定期的消费者市场记分牌来衡量市场满意程度,指导成员国对投诉依照欧盟标准格式进行分类和规整。欧洲理事会2007年决定要求在联盟层面发展相关制度;欧洲议会在两份决议(分别于2008年11月18日、2010年3月9日通过)中要求成员国统一方法,对委员会转交的投诉分类,并建立供所有主观机构通用的标准性投诉信息管理平台[8];欧盟消费者政策战略(2007~2013)将此作为优先行动之一,体现出欧盟对提高处理消费者投诉效率来回应公众对监督的工具需求。

二、欧盟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立法的“便利性”特征

欧盟立法从上述三方面规定了公众监督地位、知悉食品信息的“便利性”和监管机制对监督的高效应答,降低公众参与监督时间、经济成本以确保监督效果,具有典型的“便利性”,从以下三方面得以呈现:

第一,社会监督法律关系结构、效率保障的安排非常合理。立法以经营者、监管者义务本位为起点,将二者置于受公众监督的地位,强调对经营者监管关系有效运行为工具而非另建社会监督渠道,对三者关系的厘定充分体现了效率价值。由于食品安全信息主要起始、集中于经营者,欧盟安全标准及认证、标签与营养规则及配套措施,建立了高压态势的监管机制,行政强制手段作为强制经营信息公开的保障,经营者成为被监督的首要对象。欧盟主管机构职责中考虑了与公众进行沟通的内容,着力构建投诉的标准化处理机制,欧盟及其成员国的主管机构也成为社会监督义务人,行政监管权配合公众的效果良好,从关系构建上看社会监督处于对行政监管权的优益地位,避免了社会监督主体与主管机构之间对立而浪费资源。可见,公众与行政机构间、公众与经营者间的监督法律关系相对独立,并透过前者来实现后者对公众而言具有“便利性”.

第二,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所依凭信息的透明度保障力强。安全风险包括营养学、微生物学和化学风险[9],信息透明是社会监督关键,欧盟立法规定了监管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实施预防风险和处理安全事故等环节中与公众双向交流信息,监督主体能方便地知晓监管权运行状态。《基本法》规定:“除非紧急情况不允许外,在食品安全法律准备、评价和修改中,应当直接或通过代表机构进行透明而公开的磋商”[3].通过标签内容与识别规范、营养声明清单等措施,确保经营者将生产经营环节的安全信息较完整地呈现于包装上,食品安全状况的可识别性得以保障;食品回溯制度又保障了社会监督视野扩及食品流动的各个节点。严密的安全管理要求、产品信息披露规则降低了公众寻找信息的时间与劳动成本,在食品门类繁多、食品工业专业性强而公众认知有限条件下,欧盟的做法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阻塞问题,是切实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监督参与能力的“便利性”措施。[LunwenData.Com]

第三,欧盟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中科学设定了回应社会监督需求的良好机制。eFSa下设多个分支工作机构分别对甲型流感等疫情进行监管,在监管职责和程序设计上注重吸纳社会监督主体的智慧,重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投诉,逐步建立统一标准的投诉分类规则,消费者投诉中心是通过信息平台接收回复投诉并搜集立法、监管的信息来源。食品安全是生存所需,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可能涉及人权问题,欧盟允许公民直接在欧洲法院对欧盟机构进行起诉。由于欧盟保护消费者利益观念深入人心及司法救济机制的存在,公众能较好地利用食品、消费者健康主管机构对市场经营者严密的监管,从行政体制内部找到监督食品安全的路径,是一种较其他外部监督更为便利的安全监督体制。

三、我国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立法现状与不足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立法已确立起监督关系,并在信息来源和程序性规则方面有所规定,规则的数量较丰富,也涉及了社会监督的基本环节,但是社会监督的立法本位和实施效果远未达及“便利”公众的程度。

1.我国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立法现状。

监督关系上,《宪法》和《食品安全法》等作了相关规定。《宪法》确认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批评建议和对违法行为检举揭发、控告申诉权,《食品安全法》对其加以具体化,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可见,我国食品安全社会监督试图在监管关系和交易关系之上构建监督关系。

信息保障方面,我国已在信息透明化建设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食品安全法》第82条规定了信息公布及日常监督管理制度,要求相关信息准确、及时、客观;《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条要求信息为公众咨询、投诉、举报提供方便,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卫生部等六部委颁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规定相关部门信息权限、内容和程序,我国对信息透明有较强认识。标签对传递安全信息的作用得到重视,我国已制定《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2004)两个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标签内容和要求,同时,卫生部《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也规定了食品营养标签的标注要求。我国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制度初步建成,但频发的事故及其运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还存在诸多局限。

2.我国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立法的非“便利性”局限。

从社会监督的客观需要来看,我国公众参与制度成本过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表现为监督关系结构残缺、信息保障乏力、监管权对接不畅三大问题。

监督关系构建方面,公众监督监管者的社会法律关系上缺乏实质性内容。食品安全风险预防及事故处理、立法等环节中融入公众意志的强制性、程序性差,违背被监督义务的责任机制缺失,欧盟正是将行政机构列为义务主体达到社会监督的目的。我国现行立法将消费者中心理念指导下公众对监管者、经营者并行监督的应然结构,移转为公众辅助监管者而共同压制经营者,社会监督权的法律属性丧失殆尽,法律关系建构逻辑起点上缺乏方便公众维护利益的基本考量。

监督信息充分、透明保障方面,监管和经营信息义务的法定性匮乏。一是信息公开单向而缺乏互动,监督触角没有触及食品生命周期所有环节,公众意志纳入食品安全制度严重不足,信息披露的体制性弊端引发效率低下,表现为信息披露主体的“缺位”、披露机制的政府“权力幻觉”和披露组织机构的“分散”三个方面[10];二是信息真实性的保障力度不够,欧盟依赖技术法规及遍布各地的实验室等技术力量,但我国的安全标准、检验检疫技术水平都无法与之相比,信息保障的能力基础薄弱,如至今地沟油检测技术仍是空白;三是“信息短板”的负面影响,营养声明、标注只是正向性说明,成分标注是选择性而非强制,遑论对膳食平衡、病患幼婴等特殊人群需要的顾及,食品广告规制多为竞争而考虑,如部分餐饮企业将骨膏熬制汤料宣传为大骨原汤,其中潜存的安全风险因素并未成为主要关注点。

监管体系对社会监督的应答方面,监督义务人履行义务强制性不高。一是监管权本身自身功能实现不足,欧盟社会监督立法以政府严密监管经营者为基础,通过监督权触动监管关系,而我国的监管机制还存在机构关系、技术机制、安全水平等内生问题,“之所以会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现象,根本还在于漏洞百出的监管体制”[11],难以对社会监督形成制度支援;二是我国现行信息公开制度缺乏监管者、经营者公开信息、回应投诉时限步骤的程序规则,责任机制未对规避公众监督、侵犯监督权加以惩戒。信访、领导人信箱等渠道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监管者的主观裁断性过重而缺乏责任意识,司法机制也不能回应社会监督的所有需求。

可见,我国公众监督地位处于有言无实的境地中,无法通过法制手段作用于监管权,获知的信息不全面且真伪难辨,要行使监督权既缺乏权利基础也缺乏信息保障,非“便利性”特征非常明显。

四、欧盟立法“便利性”特征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须同时解决市场和政府失灵双重问题,近年来通过媒体曝光、公众对食品安全觉察度提高,社会监督作用越来越大。但影响力主要来自媒体受众广泛及食品安全问题敏感性,公众监督的力量仍然薄弱。我国可以从欧盟立法的“便利性”中汲取营养。

首先,立法上准确定位社会监督关系是前提条件。公众基于食品获得的健康利益作为中心,监管者、经营者对公众的法律义务应得到立法确认。社会监督法律关系中,经营者依法提供基础性信息,作为社会监督的信息源泉,政府履行对经营者的监管职责,验证其信息提供的合规性,惩戒无证经营、虚假标注、不实宣传,成为安全信息的“筛子”.以听证会、互联网等平台将公众意见纳入风险预防、立法过程中,同时履行执法信息公开义务。公众依消费行为来验证监管、经营信息,根据安全标准、标注内容及指导规则辨识风险,以社会监督权为据发出纠错信号而政府须立刻处理。由此,社会监督法律关系体现为监管程序和责任上,且独立于监管行为和合同维权行为。

其次,食品安全信息充分透明是社会监督的核心问题。信息分布不均且阻滞是我国公众行使监督权的最大阻碍,在欧盟实践中信息的来源广泛且数量庞大,真实性程度高,公众对知晓食品信息的权利应以公开信息平台为依托,具备独立的科咨机构作为客观性支持,否则掺假制假、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无法呈现,信息真实性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公开的范围上既包括经营信息,也包括政府履行职责的监管信息,特别是应对安全风险、事故处理等决策的事实与法律依据。同时,公众获取食品信息的权利必须得到法律保障,信息的公开要在公众、监管者、经营者间双向互动,迫切需要我国以《政府信息公开法》或类似立法赋予公众无碍获取政府信息的法定权利。

再次,安全标准应体现科学研究的制度成果而具备较高公信力。欧盟立法对成分、营养、包装等方面的强制性规定是约束经营者最有力的措施,是评价经营者和政府提供信息的重要尺度,如GelitaaG通过德国向欧委会证实一项关于胶原质水化物(collagenhy-drolysate)营养声明科学性及其对关节健康的维护作用[12],Vitabiotics公司通过英国证实关于左旋酪胺酸(l-tyrosine)营养声明科学性及其对合成多巴胺(dopa-mine,一种治脑神经病的药物)的作用后[13],才作出新的营养声明,以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严格程序维持了安全标准的有效实施。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篇6

一、“一录通”的特点

(一)设想合理。“一录通”的设想是新疆工商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积极推进流通环节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的意见》,为实现“一个彻底”、“两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要求,真正解决食品生产企业、批发商和经营者在重复建立索证索票制和购销台账方面履行法定义务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中成本高、监管难、效果差,以及消费者咨询、监督难等问题提出来的。经有关业务处室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从便于食品生产企业、批发商和经营户自律,便于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便于消费者咨询监督等方面考虑,决定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建立流通领域食品消费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达到解决问题、便于操作的目的。第一,在互联网上建立食品准入备案。第二,生产企业、批发商(超市)负责索证索票录入备案数据库,能够有效证明食品的“合法身份”,与下一级批发或零售点信息共享。第三,工商行政管理在食品消费安全管理网上监管,对“问题”食品可及时进行“追根溯源”,保证无“身份”的食品不进入市场,有效防止假冒伪劣食品“鱼目混珠”。第四,消费者可根据食品包装(条码、相关信息),便于在消费时刷卡,或上网,或打电话查验食品“真身”(包括该食品的生产企业名称、生产许可、厂址、食品质量、卫生许可、oS认证、保质期、生产日期等)。

(二)布局科学。一是从销售管理功能看,给销售商设置了管理主页,内容包括信息区、功能区和提示区。信息区给商家提供登陆窗口、更改密码和退出程序。功能区显示14个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商品进货信息管理、商品退货管理等。提示区分别提醒商家注意有关事项,包括工商公告、备案结果查询、商品过期提示、证照过期提示等,有利于提醒商家依法经营和守法经营。二是从市场监管功能看,主要建立了对商品备案检查、实地巡查信息录入、系统维护等三个模块,便于对系统管理、维护,便于退市下架食品管理、食品备案管理、过期食品提示、过期证照提示、食品流向查询、食品安全检查等。三是从消费者的咨询、监督功能看,在食品消费安全网点留有查询端口,消费者可在购物开票处刷卡,或通过上网、打电话,以验证食品“真身”。

(三)操作简便。一是便于商家操作。食品生产厂家或批发商一次登录输入食品的相关信息定“身份”,该食品的相关信息在整个流通环节与下级批发、经营者共享,各销售食品的超市和经营户只需联网就成,减少了多级经营者重复索证索票和建立台账程序,节约了劳动时间,降低了经营成本。二是便于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执法人员可随时在食品消费安全管理网点(工商局、工商所)浏览整个市场的食品流通情况,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可根据食品消费安全网中信息的“追根溯源”性,及时查到“问题”食品的“症节”,便于执法人员取证。三是多种形式登陆食品消费安全网便于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随即查询其“真身”。

二、“一录通”的新突破

(一)食品消费安全长效监管体系建设的新突破。去年初,新疆工商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建立一套较为全面、实用、科学的食品消费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积极组织市场监管人员多次讨论、论证。拟定“一录通”电子监管功能框架,取得了经营者自律、工商监管、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长效监管体系建设的新突破。

(二)食品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履行义务和大力支持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的新突破。市场监管和市场主体是监管与被监管的一对矛盾,如何让被监管者主动协同监管者做好工作,实现市场监管与经营主体“共赢”。新疆工商局在加大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帮助经营户熟练使用食品消费安全管理软件,解决在电子录入相关信息中遇到的困难,得到了食品经营主体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开展市场监管以来经营者主动支持行政执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新突破。

(三)提高食品监管者和相关人员素质的新突破。一年多来,新疆工商局为了提高食品监管者的工作技能和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对系统食品监管者进行了业务大培训、“大练兵”,使食品监管者的工作技能和素质有了新提高,执法水平取得了新突破,而且还义务培训当地经营者(上网操作、信息管理)4220人,在提高经营者操作水平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三、“一录通”的应用价值

(一)实现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管成本。电子监管把索证索票和建立台账制度的要求限定在批发商或批发以前,通过管住批发商规范零售商,集中力量监管重点环节,抓住了食品监管的源头,而且许多监管工作通过电脑自动储存、自动生成、自动警告,便于操作,时效性强,实现了信息共享,使监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大大降低了食品消费安全的监管成本。

(二)根据网络化特性,随时对流通环节的“问题”食品追溯,便于行政执法。“一录通”的结果是“一路通、通全程”,公开了食品在流通环节的“身份”、“来路”和“渠道”,根据网络信息的可溯性,便于行政执法者随时查到“问题”食品的来源和“症节”。

(三)实现对食品流通源头的有效监管,便于对知名品牌食品的保护。电子监管软件把生产企业和批发环节都纳入到备案范围,有效保护了合法食品的销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有利于知名品牌的保护。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篇7

这次现场会议之所以在县召开,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县委、县政府和县工商局党组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程度高,工作力度大;二是县工商局在落实《河北省工商系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方面行动迅速并有所创新;三是县工商系统的广大干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动真招,使真劲,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县部分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的执行情况,观摩了县局和工商所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具体做法。刚才,县局及基层工商所、食品经营单位以及社会义务监督员代表又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做法,使大家对县局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就全市工商系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主动性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各级工商机关一定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本着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维护食品安全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意识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别是要进一步深化对这项工作严肃性的认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中央领导多次作出指示。各级工商机关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要深刻汲取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教训,切实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迫切的忧患意识和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坚决克服盲目乐观的麻痹思想和畏难、松劲、厌战情绪,真正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高度重视、积极收集各新闻媒体及本地市场相关信息,密切关注食品市场动态,时刻对食品安全问题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敏感,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对一些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要主动出击,采取有力措施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重大突发事件,要采取积极、稳妥措施,及时、有效处置,决不能被动地等到媒体曝光了,领导批示了,才采取行动。面对日益繁重艰巨的食品安全监管任务,面对越来越大的监管压力,全市各级工商机关一定要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摆到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绝不允许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无所作为,绝不允许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搞形式主义,应付差事。

二、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各级要将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目标和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机构和人员,层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市、县(区)局“一把手”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负主要责任。二是建立市、县(区)局“一把手”为组长、主管局长为副组长,公平交易(消保)、市场、商广、注册登记、法制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细化明确各相关机构的具体职责,特别是要强化各级牵头机构和具体负责人的责任。三是突出强化工商所的监管责任。去年5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下发了《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详细明确了工商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责任、义务、目标、措施和工作考核与责任追究等工作规范,对工商所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各县区局要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力军作用,各工商所要按照《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四是将食品安全工作成效纳入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严肃奖惩。年内辖区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取消该单位评先资格。五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执法纪律,严惩执法腐败,对因工作失察、失职、渎职,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决不包庇纵容,更不说情保护,坚决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认真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市局已于4月14日印发了《2010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年食品安全整治的目标、重点、方法和步骤,各县、区局要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一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一是按照“谁监管、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清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按户登记相关事项,实行“二户一卡”,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经济户口档案,并录入微机实行网络化管理。二是局长与所长、所长与片管员、片管员与经营者之间层层签定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具体任务、目标要求和奖惩措施。三是各工商所制作辖区食品经营分布图和监管人员责任区划分图,并悬挂上墙。四是聘请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在工商所和较大的食品经营单位,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并明确专人管理,切实发挥作用。这四项工作必须在5月底前完成。各县区局要学习县局的做法,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专门队伍,实行明确分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确保各项监管制度落实到位。

二要严厉打击无照经营行为。无照经营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各县区局在集中执法月期间,要把流动商贩和家庭作坊式的食品加工点作为监管重点,加强市场巡查和专项检查,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清理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对经过处罚仍拒不停止无照经营行为的,要申请法院强制取缔。

三要加大食品质量监测力度。市局近期为各县、区局配备食品快速监测箱,各县、区局要努力克服经费困难,切实加大投入,按照市局的配备方案,同步为工商所配齐监测箱,并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媒体关注、出现问题较多的食品,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地开展监测,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实行退市措施,适时公布监测结果,市场预警和消费警示,确保上市食品质量,确保群众消费安全。:

四要严厉打击食品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在加大巡查力度,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的同时,以饮料、酒类、肉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营养保健品、调味品、食用油、蔬菜水果、水产制品、干制菌品等五大类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和食盐为重点,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不按规定标注食品主要成分及含量、不标明生产日期、有效期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仿冒他人注册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等侵权行为;严厉打击虚假、误导宣传等食品违法广告行为;严厉打击销售有害儿童身心健康食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从重从快查办一批食品违法案件。触犯刑律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绝不能以费代管、以罚代刑或罚款放行。重大食品违法案件,要查清违法食品的来源和去向,追根溯源打源头,跟踪去向清市场,做到办一个案件,清一片市场。

四、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任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是维护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有力保障。我们在加强日常监管等治标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抓源头、抓基础,在治本上多下功夫,进一步加快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步伐,逐步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一)明确目标,扎实推进。根据国家总局和省局的要求,以建立“工商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实现由“以打为主,以突击行动为主”向“以防为主,以日常监管为主”转变,把好食品入市、交易和退市关,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经营行为规范、食品质量合格。各县、区局要借鉴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制度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落实制度,强化监管。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把国家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河北省工商系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试行)》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在这次现场会上,大家看到了县食品经营主体电子和书式档案,也看到了经营者落实登记台帐和索证索票制度的情况,既受启发又受教育。我想,县局能做到的,其它县、区局也应该并一定能做到;县的食品经营者能做到的,全市的食品经营者也一定能做到。关键在于领导重视不重视,措施得力不得力。希望各县、区局要组织系统干部特别是基层工商所的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总局和省、市局有关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实际不断补充和完善。

(三)强化经营者自律措施,确保销售食品质量。要通过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引导督促食品经营者提高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责任,建立健全并落实食品质量管理、质量保障和质量责任追溯等自律规范,督促经营者更好地对消费者负责,从源头上保证上市食品质量安全。食品经营者的自律如何,自律措施能否落实,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的成效,也是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去年我们推广了围场福满家超市的经验和做法,在城镇和较大商场、超市建立了食品索证索票、协议准入、进货质量查验、售出质量自检、登记购销台帐、质量承诺和自律退市等制度,其中县已将上述做法推广到城镇和乡村所有食品经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经验证明,落实经营者自律措施,合民心,顺民意,也得到了经营者的积极响应。

落实经营者自律措施,要注意分段实施,注重实效。要根据不同经济形式、经营环节、经营规模、食品类别以及经营者自身素质,引导他们制定出符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自律措施。要认真总结试点单位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力争在8月底前使城市90%、农村50%以上的食品经营者全面落实食品质量自律措施。

(四)紧紧依靠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实现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共享。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的监管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必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局面。各级工商机关要积极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工作,争取重视和支持,并积极协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技术监督、商务、卫生、农业、畜牧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各部门发现案件线索或重要质量信息,但按照职能权限和责任分工,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要及时移交或相互通报,实现资源共享。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篇8

“两高”报告提出,做好新时期的法检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结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调研和思考,张金锁代表建议,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督,推进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水平。

张金锁代表说,近几年,社会上因食品安全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造成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监管责任分散,食品生产、流通领域隐患较多。在生产方面,存在食品生产原料污染严重、添加剂超量超标、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在监管方面,食品生产中涉及原料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涉及工商、税务、食品监督管理等多个部门监督,监督管理不到位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我国消费者维权的渠道还较为单一。目前,我国对食品维权仅有向消协投诉、向法院提讼等几个有限渠道。对大多数食品消费者来说,通过这些途径解决食品纠纷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大于购买食品所花费的成本。很多群众在面临食品纠纷时,大都选择忍气吞声,这间接地助长了不法食品生产者的嚣张气焰。

张金锁代表说,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督,对于保证国家的食品安全、促进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形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治。要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销售监管体系,在监管体制上进一步明确监督职权,强化监管职责,解决多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组织工商、质检、食监、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食品的生产、流转、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动态监控,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要严厉打击涉及食品安全的犯罪,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认真执行刑法修正案关于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加大对制售有毒有害、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刑事犯罪和食品安全事故背后不作为、乱作为、行贿受贿等职务犯罪的打击和查处力度,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完善相应的食品监管体系。整合现有的食品检验检疫机构,统一食品安全标准,规范相关认证体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食品检验队伍,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加强食品行业自律,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诚信机制建设,健全完善行业自律规则,努力营造规范、安全、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设立食品安全投诉中心,切实维护广大食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注重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篇9

一、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主要内容

为严格控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经济相对成型的国家和地区均采用了对食品安全监管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并且在此基础上实行了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一)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含义。关于“食品安全溯源”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比较典型的看法主要有:(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食品安全溯源定义为:鉴别/识别食品如何变化、来自何处、送往何地以及产品之间的关系和信息的能力;(2)国际标准化组织(iS0900012000)将食品安全溯源定义为:溯源产品的地点、使用以及来源的能力;(3)欧盟食品法将食品安全溯源定义为:在整个食物链全过程中发现和追踪食品生产、加工、配送以及用于食品生产的动物的饲料或其他原料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所谓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是指在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f包括种养殖、生产、流通以及销售与餐饮服务等),食品质量安全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顺向追踪(生产源头一消费终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费终端一生产源头),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管理主体有效监控范围的制度系统之中。实施这一体系能够理清职责、明晰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的责任,并能有效处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关于食品溯源流程,可以通过下图显示:

(二)构筑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现实性和紧迫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强烈,消费者、新闻媒体、司法机关和相关社团组织等社会各界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各级政府、各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感到责任重、压力大。真正落实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食品安全切实做到无缝隙、不间断监管,必须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二、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情况

针对新时期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新问题、新情况,国家提出了构建食品安全战略框架的构想。同时,在现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体系中基本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应当遵循“可追溯性原则”。所谓可追溯原则,是指当发现食品安全存在隐患或产生危害时,可以进行追根溯源并及时召回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食品,以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

(一)现行法律法规制度对构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规定。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中,可以判断国家对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坚决态度,如:《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至三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同时,法律和行政法规还规定了所有食品购销书面记录的时间均不得少于两年。国家工商总局实施的《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食品市场主体准入登记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初步明晰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这些法规规章制度涉及食品生产、经营及餐饮服务提供者在食品溯源中应当履行义务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的规定,为构建完善的国家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打下了基础。

(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在监管执法实践中的应用。为确保对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质检、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中,依法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履行食品生产记录、进销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和购销存情况。北京、吉林、河北、江苏、甘肃等地工商局在部分地区试行推广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建设。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工商部门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着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在大中型食品超市、食品批发企业推广使用食品购销存应用软件:新疆、贵州、安徽、厦门等地实施了对食品品种的电子备案;浙江、湖北、内蒙古等地在食品批发环节实施了“一票通”制度。通过电子化监管软件和“一票通”等管理制度的应用,工商部门基本实现了食品在流通环节的溯源管理。

(三)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实施应用――条形码技术在食品溯源中有待进一步推广。所谓“条形码”,是一种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的特殊编号。严格地讲,它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条形码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可能,时下已经成为食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普遍应用的关键食品溯源技术之一。对消费者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预包装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喷印的二维条形码,通过扫描条形码,可以迅速知悉该食品的生产者(原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确保对问题食品的溯源。有关监管执法部门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推进条形码工程,使得食品溯源体系电子化步伐大大加快。但从总体上看。条形码技术在食品生产环节应用范围更普及一些,在食品流通中只是部分使用,在餐饮服务环节中尚未普及。

三、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技术体系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有待完善。

(一)食品溯源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有食品安全相关法律20多部、行政法规40余部、部门行政规章150多部,已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部门、行业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只有《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少数法律法规对食品溯源体系的相关内容作了要求,但法条中对可追溯的要求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食品安全溯源管理的技术标准和相应的规范,还比较欠缺。

(二)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有人戏言,中国人是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完成了“化学扫盲”,对于“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名字可以说妇孺皆知。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差应该是重要原因。由于受自身文化程度和法律意识差等因素的制约,有的食品生产者为追求高额利润,把一些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省略掉,造成食品质量在出厂前就存在隐患,尤其是一些小作坊式食品生产者,生产的食品标识不全,或在标识上造假,食品出现质量问题后根本无法追踪其来源;流通环节中,有的食品经营者不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的把关,为节约成本,故意购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提供给消费者:有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违规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非食用物

质。事实证明,由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严格自律和缺乏诚信,往往会因食品质量安全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监管执法力量薄弱,监管方式、手段落后。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者数量十分庞大,而行政执法监管队伍由于人员、设备、经费的不足,难以确保监管职责完全履行到位。以江苏省为例,全省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7万余户,还不包括2万多个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合作经济组织和2000多个定点屠宰厂(场)。食品生产加工主体多以作坊式生产为主,食品流通经营主体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个体工商户数量是企业数量的5倍多),食品餐饮服务主体同样也是以小餐馆为主。小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无论是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还是从业人员素质等均与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而且此类主体点多面广,甚至分布在边远农村、山区,而各相关部门从事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人员不足2万人,并且只有工商部门有“所”一级派出机构。要对数量如此众多、生产经营状况如此复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实行全方位监管,谈何容易!在部分省区市,由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软件开发应用滞后、监管设备配备不到位等原因,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管方式和手段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日常监管执法技术手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处罚力度偏软,不足以对违法者形成足够的威慑力。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管理非常严格,一旦发现问题食品流入市场,无论造成多大损失,一律召回。美国法律规定,发现产品存在缺陷的企业如不及时召回这些产品,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查封产品、企业倒闭等危险。在英国,一旦发现食品存在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政府将对涉案企业动辄罚款几万英镑,情节严重的会遭到。韩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将制售有害食品行为定义为“保健犯罪”,故意制造、销售有害食品的人员将被处以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国民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有关责任人将被处以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一旦因为制造或者销售有害食品获刑者,五年不得从事食品经营活动,还将被处以高额罚款。我国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者处罚力度还不够大,不足以对违法者形成威慑。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严格管理,加重处罚。一旦被查获,食品安全违法者就可能倾家荡产,不能重操旧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堵住食品质量安全漏洞。

(五)消费者的知情权落实不到位,难以实施有效的社会监督。由于食品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的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同时,社会上缺乏食品溯源信息的公共查询平台,消费者的知情权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致使消费者无法为行政部门辅以有效的社会监督,直接影响行政部门监管执法、经营者自我管理、行业协会自律规范、社会监督“四位一体”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建立。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议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被公认是管理和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笔者理解,建立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就是要以强化行政职能部门监管为着力点,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为关键点,以强化社会监督为辅助点,以强化电子化、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点,从而实现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针对前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来确保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健全完善。地方立法时完全可以《食品安全法》等上位法作支撑,在不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前提下,进一步明晰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具体内容。

(二)建立健全食品入市备案制度,全面掌控食品质量安全的源头。食品入市备案,可全面掌握进入流通环节的食品生产企业及经销品种的情况,有利于加强食品入市源头的监管,实现监管关口前移,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三)建立健全食品进销记录制度。全面构建系统的食品溯源链条。食品经营的进销(货)记录,如实记载了食品从生产商、总经销商或批发商到零售商的具体流通路径,是实现问题食品可追溯的重要制度安排。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尽快推进食品进货查验和进货查验记录“两项制度”,对达不到电子台账要求的食品经营者,可以考虑推行食品流通环节进销货记录“一单通”制度,确保流通环节食品来源、流向的可追溯。

(四)建立健全问题食品召回制度和下架退市制度,全面铲除问题食品继续流通的土壤。食品溯源体系最显著的特点是“事前防范、事前监管重于事后惩罚”。一旦在市场上发现有危害消费者健康的问题食品。管理主体就可根据标记将该批次的食品从市场中撤出。目前,我国已在食品生产环节建立了召回制度,在流通环节中实施了下架退市制度。

(五)建立健全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的食品安全先进技术体系,全面构筑溯源体系的技术支撑。只有建立一个完备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监管,才能确保对问题食品无遗漏地、及时地召回,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制度。全面保证社会公众和监管执法部门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督。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作为信息披露的一种政策工具,有助于解决或者缓解食品市场内的信息不对称。笔者建议应本着“方便职能部门监管、便于生产经营者管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原则,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溯源查询体系,从而实现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

参考文献:

(1)管恩平、张艺兵著:《部分国家食品可追溯管理实施研究》,参见《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年第5期

(2)《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概况》,参见《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7月21日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篇10

内容提要:我国《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若干制度创新,目前监管合作比监管分工更具挑战性与艰巨性,因而应废除各类商品免检制度。政府官员的问责机制不能取代国家对受害消费者的赔偿责任。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树立发展与规范并重、公平与效率兼顾、监管与服务相统一、监管与维权的理念。

一、三鹿事件催生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根本创新   2008年9月被公开披露的三鹿事件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冲击波不亚于汶川地震,堪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次“大地震”。首先,三鹿事件严重损害了民族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儿童消费者又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其次,导致了企业产品安全度的诚信株连,包括企业内部的产品之间的诚信株连、纵向的行业株连和横向的地域株连,并导致了行业的重新洗牌。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生活中的“有罪推定”思维不同于刑法中的“无罪推定”思维,但的确深深植根于广大消费者的内心世界。其三,贬损了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品牌。广大消费者不禁要问,连婴幼儿的痛哭声都无法打动其良知的企业家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其四,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致使不少消费者持币待购,制约了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五,充分暴露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巨大漏洞以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严重缺失。

   三鹿事件的爆发为当时立法机关审议和修改《食品安全法》提供了经典的反面立法参考资料。为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食品安全度,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我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食品安全法》在要求食品企业诚信经营、要求行业协会严格自律、鼓励公众理性消费、鼓励社会监督的同时,将创新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大政府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作为该法的重中之重。

二、建立信息共享、快捷高效、无缝对接的全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由于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流通和消费等诸多环节,任何一家监管部门都难以单独承担安全监管的重责大任。在“一个部门管不了”的情况下,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被迫选择了多家部门分段监管的思路。其中,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查处重大事故。

   分段监管体制虽然有助于督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避免“一个部门管不了”的现象,但也出现了“多个部门管不好”的弊端:监管部门之间既存在着监管重复,也存在着监管盲区。在“田头”到“餐桌”的各个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似乎都有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重兵把守”,但有毒有害食品仍在市场上泛滥成灾。三鹿事件堪称这一监管体制弊端的经典脚注:作为三聚氰胺源头的奶源收购站就不属于上述任何部门的监管范围;而在消费者投诉产品质量问题后,相关部门之间要么缺乏信息互通,要么相互推诿。再如,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等不属于任何一个环节的事项,由哪个部门负责并不明确,客观上又产生了部门职能交叉、问责不清的严重问题。由于职责分工不清,有些部门在小集团利益的驱使下,采取了“有利就抢着管,无利就让着管”的实用主义思维,必然削弱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甚至贻误最佳监管时机。

   为彻底打破“一个部门管不了、多个部门管不好”的恶性循环,《食品安全法》在坚持和完善多龙治水、分段监管体制的同时,要求建立信息共享、快捷高效、无缝对接的全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充分挖掘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资源,实现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负责和职责明晰,立法者坚持和完善“多龙治水、分段监管”的多元监管体制,厘清了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就中央层面的监管职责分工而言,《食品安全法》第4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就地方层面的监管职责分工而言,该法第5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为消弭监管空隙、铸造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食品安全法》第4条第1款要求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全国层面的监管议事协调机构。该委员会应着力于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为消除横向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盲区,该法第6条还要求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为保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动态性与开发性,《食品安全法》第103条还授权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

   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当地食品企业的监管资源优势,立法者要求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负总责。《食品安全法》第5条第1款和第3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负总责有利有弊。利在于,地方政府对被监管对象最熟悉、最了解,最容易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弊在于,地方政府与被监管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出于本地财政收入、政绩和人情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地方政府有可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推行地方保护主义。对这一潜在的监管道德风险,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保持高度警惕。

   笔者认为,贯彻《食品安全法》的关键是,一手抓监管分工,一手抓监管合作。换言之,既强调每家监管部门依法勤勉、权威高效地履行各自法定职责;又强调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监管联动、无缝对接,最终全面建立360度全方位、24小时全天候地覆盖各种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合作监管体制。与监管分工相比,监管合作更具挑战性与艰巨性。

三、弘扬源头治理理念,建立统一的食品   安全标准制度

   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制定并且实施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是真正实现食品安全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的前提条件。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标准”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软肋。从苏丹红到孔雀石绿,从夺命果冻到可能致癌的pvc保鲜膜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均与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的“散、乱、差”有关。

   所谓“散”,是指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缺乏统一性。既有国家标准,也有地方标准;既有行业标准,也有企业标准;国家标准中既有食品卫生标准,也有食品质量标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也有强制执行的标准。

   所谓“乱”,是指我国一些食品安全标准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例如,有关馒头形状的标准就与食品安全没有任何关联。

   所谓“差”,是指我国一些食品安全标准过于老化,缺乏前瞻性与针对性。许多标准(包括苏丹红与三聚氰胺的标准)都是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才诞生出来,而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之前则无此标准。

   针对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的“散、乱、差”问题,《食品安全法》第三章从五个方面对食品安全标准制度进行了制度创新:

   首先,确立了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性。一是第19条将食品安全标准界定为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二是第21条第1款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三是第22条要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四是第23条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五是在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才例外允许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其次,确立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食品安全法》第16条明确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制定、修订。第23条第2款也要求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时,要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机制。食品安全中的安全隐患(包括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有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显现出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变化了,食品安全标准也必须与时俱进。

   其三,确立了以人为本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理念。《食品安全法》第99条将“食品安全”界定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第18条要求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第23条第2款要求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时要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以充分尊重广大消费者对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在实践中,有人认为我国现在生产力水平低,食品安全标准不能和发达国家看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要正确看待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不是保护落后的代名词。相反,中国特色要求中国的食品更加安全,食品的生产经营更加人性化,食品安全标准也要与发达国家看齐。

   其四,鼓励企业慎独自律,出台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该法第25条既允许企业在其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也鼓励食品生产企业追求卓越,见贤思齐,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四、弘扬勤勉行政理念,废除食品免检制度   为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建设服务型政府,《食品安全法》弘扬了勤勉行政的立法理念。可圈可点的一个例证便是废除了食品免检制度,强化了食品检验力度。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建立的食品免检制度就是诸多商品免检制度中的一项而已。虽然食品免检制度的设计本意是好的,但实际操作效果一直遭人诟病。三鹿事件误导和坑害广大消费者的危险杀手锏就是食品免检制度。因为,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婴幼儿奶粉恰好就是免检食品。

   有鉴于此,《食品安全法》第60条第1款明文禁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实施免检,并在第2款和第3款要求加大食品检验力度:一是要求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二是规定上述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需要对食品进行检验时,要委托符合该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

   《食品安全法》第60条第1款明文禁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对食品实施免检固然正确,但食品之外的其他商品免检制度何去何从,立法者语焉不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之际,笔者认为立法机关应当一鼓作气彻底废除各类商品免检制度。

   食品免检制度本身的危害极其严重。首先,监管者放弃了对免检商品的监管职责。质量存有瑕疵甚至危险的商品,只要有免检招牌,即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二是企业放弃了自律。既然监管者都不再检查,企业何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公司的大股东、经营管理层乃至一线员工都会放松自律监管。三是助长了同行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在免检招牌的庇护下,价高质次的免检商品招摇过市,而使没有免检招牌的同价质优商品举步维艰。四是误导了广大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许多消费者存在从众心理,对监管者免检的劣质商品自然也是深信无疑。

   其实,免检制度设计本身的逻辑漏洞百出。因为,一个企业昨天诚信,并不代表今天诚信、明天继续诚信;一个企业昨天生产的商品合格,也不代表该企业今天和明天生产的商品依然合格。因此,监管者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保证一个企业明天和后天生产的商品质优价廉。

   鉴于免检制度本身蕴含的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笔者建议在食品之外的其他商品出现重大群体性安全事故之前,应尽快废除各类商品免检制度。这也是从三鹿奶粉免检丑闻中萃取出来的重要法律营养素。

五、强化政府官员违反法定职责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和行政机关固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传统发展观,玩忽职守、怠于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净化食品市场秩序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导致惟利是图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有恃无恐地制造食品安全问题,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一些行政机关还为不具备法定食品生产经营资质的经营者大开绿灯,为其发放行政许可牌照,社会影响极坏。

   法治的第一要义是治官,遏制官员为谋私而滥权、弄权与弃权的行为。《食品安全法》授予行政机关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对被监管者而言是行政权、国家公权力,对广大消费者与社会公众而言则是沉甸甸的责任。为督促行政权执掌者各司其职,立法者从反面规定了行政权执掌者拒绝或怠于行使监管职责、以及滥用职权监管职责的法律责任。此种法律责任既包括国家对政府官员给予的行政处分,也包括国家对受害消费者承担的国家赔偿责任。

   在2008年的三鹿事件中,某些监管部门的负责人主动引咎辞职,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也被撤职。这种问责机制对于牢固树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的新理念,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产生了积极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为将此种问责机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食品安全法》第95条分别规定了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和监管部门主要领导的行政处分措施。虽然只有一个法条,但微言大义,对地方和部门领导的心理震慑能力不可小视。因为,无论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人民政府的“一把手”,还是国务院所属监管部门的“一把手”,都有可能由于本地、本部门违反法定食品监管职责而被摘掉“乌纱帽”。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95条第1款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违反该法规定、未履行职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此处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既包括地方政府主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副职领导(如副县长、副区长、副市长、副省长),也包括地方政府的正职领导(如县长、区长、市长、省长)。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95条第2款之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违反该法规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与地方政府官员的前述解释类似,该条款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既包括部门主管副职领导,也包括部门正职领导。倘若监管部门主要领导本人拒绝或怠于引咎辞职,依据《公务员法》第82条第4款,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但是,政府官员的问责机制不能取代国家对受害消费者的赔偿责任。为了在食品安全领域更好地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勤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笔者曾在《食品安全法》审议过程中建议增加规定行政机关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但最终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95条并未规定国家赔偿责任。笔者认为,这一立法态度不能解读为国家赔偿缺乏法律依据。相反,倘若消费者由于地方政府或监管部门拒绝或怠于履行法定食品安全职责的具体行政行为而遭受损害、而且不可归责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受害消费者有权依据《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对于该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行使国家赔偿请求权。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4条,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实现了行政机关对社会公众承担法律责任制度安排与公务员对其所在机关承担法律责任制度安排的有机衔接。

   要注意区分国家赔偿与国家垫付的性质。在三鹿事件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曾替企业垫付了受害婴幼儿的医疗费。国家有权就其向受害消费者代垫的医疗费用依据无因管理之债的法理依据向责任企业行使追偿权。该笔费用应由责任企业承担,而不应转嫁到国家身上。因为,让国家买单等于让全体纳税人和公众消费者为责任企业买单。

   从长远看,为彰显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建议《食品安全法》未来修改时明确增加规定:“地方人民政府以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拒绝或者怠于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造成消费者财产和人身损失的,受害消费者在无法从食品生产经营者获得民事损害赔偿时,可以对有过错的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请求获得国家赔偿”。该款规定强调了行政机关的先诉抗辩权,缩小了国家赔偿的范围。因为,只有无法从食品生产经营者获得民事损害赔偿的消费者才可以对有过错的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请求获得国家赔偿;至于可以从食品生产经营者获得民事损害赔偿的消费者无权直接对有过错的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请求获得国家赔偿。这就大大降低了国家赔偿的比例,不至于给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支出造成较大压力。当然,治本之策是监管部门勤勉监管,加大保护食品消费者的工作力度,从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六、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核心要义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要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必须牢固树立发展与规范并重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笔者认为,发展是目标,规范是前提,法治是基础,和谐是关键。因此,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运用国家公权力介入市场时,要完整科学准确地把握规范与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把规范贯穿于食品行业发展的全过程。食品行业只能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必须强调边发展、边规范。要彻底扭转“重发展、轻规范”,“先发展、后规范”,“只发展、不规范”的错误理念和做法。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放松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活动,结果不是保护了市场,而是害了市场。一些地方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驱使下,甘当假冒伪劣产品的保护伞,到头来不仅没有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反而拖累了地方经济发展,甚至导致了地方企业的整体诚信株连,教训极为深刻。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中大案要案的查处对于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推进食品行业的诚信经营,提高食品行业的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打击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既是法治工程、规范工程、稳定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增长工程。

   要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必须牢固树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理念。传统发展观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者,在初次分配阶段强调效率,在二次分配阶段强调公平。长期以来,重效率、轻公平的思维定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效率、轻公平的传统思维不仅导致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主流价值观受到污染,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遭到破坏,效率目标也很难实现。公平与效率既有差异、冲突的一面,也有相容、共生的一面。在和谐的食品市场中,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同等宝贵。公平培育效率,效率成就公平。食品安全监管越严密,食品生产经营者越能慎独自律,食品市场越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