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社会建设的理解十篇对社会建设的理解十篇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0:37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篇1

关键词社会建设民生关系协调

作者简介:屈先蓉,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5-151-02

我党在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这一报告在提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时,充分强调要坚持“加强社会管理与建设,推动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创新”。在随后的中共中央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了要“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协调一致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紧接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第八部分又特别阐明陈述了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人民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安康紧密相关。一定要在经济逐步发展的根本上,逐步重视社会建设,着力与保障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社会体制改革,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并完善社会管理,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以保障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推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看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在我党各个阶段的重要文献中被涉及时,其含义一直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那么,究竟应如何来理解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呢?

一、“社会”的双重内涵:社会建设的逻辑起点

正是在总体控制型社会向多元开放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总体性社会高度分化,企业社会职能逐渐剥离,社会控制方式逐渐转化的情形下,现代意义的“社会”得以形成。全体系中的“社会”更侧重于从宏观层次来阐述社会与经济、政治、环境、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之间的有机关系,着重提到这一庞大体系中各层次、各领域间普遍存在的互动且和谐之关系。局域的“社会”是集中论述人际或者说是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大体包含这三个方面: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或认为社会是一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具体发展领域,但在阐明陈述构建和谐社会所需面对的问题、任务和形势的时候,又不能够完全离开经济、政治及文化领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自然与人的和谐和社会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但关键还是指要社会关系的和谐。

当然,一方面虽然“社会”的概念有全体系的和局域的区别,但是区别仅是相对的。在实际运用和理解当中,它们是不能简单完全分开的。由此,应将全体系的“社会”和局域的“社会”概念结合加以使用。另一方面,只有对应到双重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深深把握和解释社会的内在涵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逐步从政治领域中分化出来并具备相对独立的色彩,并按各自内在的逻辑展开,不再带有或慢慢抛却原来的政治色彩。与之相对应,政府开始转变职能,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承担相应社会事务,推动社会领域的产生和扩展。因此,在社会不断分化的基础上,高度同质性社会体系最终分解为有着相互联系与区别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领域,进而反向推动着总体性社会向多元社会的转化。

概而言之,社会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是指在社会分化基础上形成的“社会领域”,这里强调的是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相对独立性,有着自身内在逻辑和独特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之间的“关系状态”。这里强调的是社会领域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结,不能割裂看待和理解社会领域,而应在关系视角的指引下,正视某种程度的失调与断裂的现实情形下,看到各部分间的内在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各系统间的彼此协调、良性互动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体系的有序运行。

二、关注民生与协调发展: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

正如社会有全体系的和局域的一样,社会建设也有全体系社会建设与居于的社会建设的区别。全体系的社会建设,是指囊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各子系统在内的全体社会大系统的大建设。局域的社会建设则侧重于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各个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同样,社会建设虽有全体系的和局域的之分,但是这种区别也只是相对的。全体系的社会建设当然要凭借各个子系统的建设来获得支撑,其中已经包括局域的的社会建设的内容。一样的,局域的社会建设如果没有整个体系的社会建设作为其身处的大的环境,没有其他各子系统的有机配合,也就很难独自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子系统。所以既能以从全体系上运用社会建设,也可以从局域上加以运用。

因此,社会建设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关系层面的社会关系建设,即协调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二是实体层面的民生改善,也就是说,社会建设要以解决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联系最密切的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重点,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来。

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将社会建设看作是社会领域问题的解决,或者是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这显然没能准确把握社会建设的内在涵义。首先,应该将社会建设放在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加以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四位”是一个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特殊的领域与规律的有机系统,彼此互为条件、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经济建设为基础,为文化、政治、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根本,它为文化、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政治保障;文化建设为灵魂,它为政治、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则对文化、政治、经济建设具有辐射作用和统合功能,也是促进精神文明、经济发展以及保持政治稳定的重要纽带。

其次,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如果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要从事获取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等、以能够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活动。然而在获得这一系列利益的社会活动期间,人与人彼此之间就必然产生了沟通和联系,由此而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利益关系。事实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不浸透着利益。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增强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利益关系的大变动和调整,显现出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失衡。一些人获益颇多,一些人获益则很少,还有一部分人利益受到了一定的损害,更有甚至遭到了绝对剥夺,利益获取的不均衡与产生社会紧张,乃至社会冲突等不无关联。由此,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缓和及化解社会冲突,推进关系层面社会关系建设,即协调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其深层次工作应该是关注和正确处理社会中的复杂利益的关系,而且还要要准确把握主要利益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首先发展好教育、实践扩大就业的发展计划、优化收入分配制度革新、加速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建立最基本的医疗卫生规章制度、完善社会管理,明显就是更加注重从不同方面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要求、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

再次,实体层面的社会建设是指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事业以最终改善民生。社会主义社会事业可以解释为保证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全、保障社会可续性,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与公益性支持的总和,其对社会发展与运行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的社会事业,那么不仅社会的和谐、秩序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完全不能实现的,而且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也是不会存在的。由此可以说,任何社会都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使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以便为社会的良性运转以及社会成员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一定的必要条件。从当前我国现实情况看,经济社会失衡的实质乃是社会事业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逐步不能满足并符合我国人民群众的需求。故进一步加速发展社会事业更是有着不一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具体民生问题的改善最终有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子系统间关系以及社会中复杂利益关系的协调。也就是说,实体层面的民生改善和关系层面社会关系建设相互促进,最终推动社会和谐与永续。

此外,社会建设是一项持续的社会工程。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的发展进程在未来可预测的一段较长时间要具有持续性、连续性。人类物种的延续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基本要求,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人类和外界环境的和谐共处关系,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要搞好经济增长,又要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增长,又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充分的留够充足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条件。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以及人口的发展和保护相互协调,坚持走发展生产、物质富裕、生态平衡良好的文明发展之道,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从全面提高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活与发展水平,以达到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

概而言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涵是发展社会事业以改善民生,促进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

参考文献:

[1]唐钧.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基本途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0).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篇2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4-0116-05

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和分析社会的重要视角和方法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需要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内涵与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维观念和总体布局的实践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在人类认识和阐释“社会”的思想进程中,将“结构”这一概念纳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中并形成“社会结构”理论的做法在马克思之前或其同时代就有众多思想家开始尝试了。早在17世纪的社会历史理论中,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的“社会物理学”就是典型的社会机械论体系和自然主义的社会理论,这种理论将社会看作是人模仿自然用自己的技艺创造的类似于机器的一种庞大动物――“利维坦”。当然,这与16-18世纪世界自然科学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数学(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力学等领域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自然科学取向的社会认识方式被后来的研究者所继承。例如,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Comte)和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等都曾依赖生物学来建构“社会结构”概念。孔德将社会看作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它与生物有机体有极大的相似性,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斯宾塞则进一步将社会理解为由“支持”、“分配”和“调节”三大系统而组成的一种结构。这些理论都直接反映了一种自然科学取向的社会认识方式,建构和描绘了一幅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一致的机械性的世界社会图景,霍布斯还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现代唯物主义者(18世纪意义上的)”。但是,这些关于社会结构的认识和做法都还只是一种现象一功能层次的生物学取向,真正科学而系统的社会结构理论来自于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正如所指出的那样,“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集中包含着以下三个层次的核心内容:

首先,社会是结构意义上的整体构成物,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内涵。不过,马克思更多的是通过“总体”、“总和”等概念来表示他对社会结构整体性的理解。一方面,社会是由一系列特定要素构成的总和,特别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马克思将具有结构整体性的社会进一步归结为人们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这里,马克思向我们呈现了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完整景象,使社会成为一个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其次,作为整体构成物的社会,还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自我更新与发展能力的有机体。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时候,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1867年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为出发点阐释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不仅是一个具有严密的有机联系并充满辩证的发展运动的活的有机体,更是一个建立在人类实践和交往活动基础之上的一个整体的实践性范畴,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实现了对传统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彻底扬弃和超越。正如列宁所认为的那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称之为的辩证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而这种方法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着重说明了社会是由包括人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的有机构成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不断发展着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在哲学层面上以实践为基础来辩证动态地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何生成、运动、发展为一个系统整体并最终指向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论。

最后,社会结构是在矛盾运动的作用下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进一步说明了通过社会结构的变动发展实现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刻道理。通过矛盾运动来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一大特质。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的变迁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也就是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先前建立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会发生变动,“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结构在本质上是一个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关系体,正是有这样的矛盾关系和矛盾运动的存在才使得社会结构不断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又为整个社会实现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无疑是对以往社会结构理论的扬弃和超越,这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武器。马克思的这种社会结构理论“第一次使人们有可能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假设”,从而“使人有可能从记载(和从理想的观点来评价)社会现象进而以严格的科学态度去分析社会现象”。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依然是我们今天认识社会本质并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指导。当前,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在继承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意义,使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创新

作为唯物史观重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一直是人们认识和理解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实践的发展呼吁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也需要随着实践的新发展和时代的新进步而不断获得其新的内涵与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中本来存在但一直未被重视或重视不够的领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外的社会领域重新突显出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重新思考和创新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中,社会是一个由众多的方面、部分、层次和环节组成的整体。而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三位一体”只是从主要层面上来理解社会的,这个社会主要是指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内的整体社会。其实,在整体社会中,还存在着诸如社会管理、社会民生、社会事业等具体社会领域,这个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并列的具体社会领域也是整体社会的重要组成元素和部分,在整体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作为整体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小社会”或“具体社会”获得了其应有的表述和地位,这有益于人们对于具体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更有助于整体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进步。从根本上说,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提出为标志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人们主观愿望或臆想的结果,而是在科学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这其中包含着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上的思维观念的创新和理论认识的发展,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积极形式。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创新成果。从理论意义上讲,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层面上,社会建设问题的真正提出还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逐步展开联系在一起的,这正是实践发展催生理论创新而创新理论又进一步指导发展了的实践的积极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总体布局的问题,而“布局问题,在工作安排上是一个战略部署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结构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为基础并对其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这是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战略问题上,我们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发展:从“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总体布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总体布局,再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的“四位一体”式总体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上的每一次发展都标示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认识的深化,将社会理解为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自我更新与发展能力的有机整体,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现实写照。而将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其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重视,更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发展与运用,符合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党在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要求必须像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去建设具体的社会以实现整体社会的和谐,这种要求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所强调的“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发展”这一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结构是一个由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矛盾体,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和运动使整个社会不断突破已有状态而实现新的发展。

我国社会建设问题的提出同社会结构的矛盾及其发展运动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性领域,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其他各领域必须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发展。这一点,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所作的本质规定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那就是社会主义不仅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还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已经蕴含着社会建设的最初形态。而对社会建设的正式关注和重视则主要来源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的提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质上看,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社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调节社会结构的矛盾运动而促进整体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更加明确地强调了作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具体社会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精心建设,这既是促进社会结构矛盾运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为直接的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实践发展以及现实运动等诸多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使社会结构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了新的内涵和形式,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三、当前加快推进社会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社会建设”单列一章进行论述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这在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历程中还是首次。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的社会建设实践尚处于探索性的发展阶段。当前,加快推进我国社会建设事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首先,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树立正确的社会建设理念,为社会建设的实践工作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尽管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现实实践中也已开始高度重视社会建设问题。但是,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着对社会建设认识不深刻和不到位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社会建设理念仍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前提性重要问题。只有在思想认识上对社会建设有一个准确把握和高度重视,我们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去自觉推进和科学实施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事业。当前,一些地区对社会建设的认识不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唯GDp论英雄的非科学的发展观念仍然存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和价值观念还不够深入,忽视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增强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建设意识和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学习、宣传和普及,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掌握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明确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使我们的发展既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同时又符合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需要,而社会建设对此可以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工作,可以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综合研究,为社会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其次,正确处理“四位一体”的关系,摆正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位置。一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是一个整体,必须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四种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又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角色,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必须促进国民经济友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是保障,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是动力,必须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建设应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它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直接要求和现实途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要求和重要内容,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双重指归。

最后,正确处理社会建设中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又要兼顾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事业中,既有如何处理“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问题,也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自领域内如何协调与发展的问题。对于社会建设来说,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原则指导下,做到统筹兼顾。一方面,社会建设需要全面展开,既有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构建,又有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既有社会组织的优化与重组,又有社会事业的强化与充实,既有社会价值的整合与提升,又有社会矛盾的预防与化解,等等。这每一个方面都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建设。另一方面,当前的社会建设又是有所重点的,那就是改善民生,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和瓶颈问题,也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在整个社会建设事业中具有关键作用和核心地位。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当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这六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点,直接关涉着社会建设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重点加以突出和推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3

[2]选集[m]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3,28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4Gg,:人民出版社,1995102

[6]列宁选集[m],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8]列宁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

[9]列宁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

[10]李君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根据与理论意义[J],求是,2D06,(24)

[11]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篇3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01)

摘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社区在河南省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河南省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作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焦作解放区在社区建设中以其突出的特点,为全省城市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及模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建设;焦作解放区

中图分类号:D4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18-02

作者简介:陈蕾(1983-),女,河南郑州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0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首要就是要“把基层的关系理顺,要把基层的要素激活,要把城市基层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管理好,这是进行城市社区建设是必然选择”。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社区在我省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省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但是目前,许多城市在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说社区体制管理不顺、社区服务目标错位、社区组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解放区作为中国社区服务信息化先进单位、河南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城区等,可以通过实践调查解放区社区建设的存在的问题的典型问题、提出一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对河南城市社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选择焦作市解放区为个案研究,通过对解放区社区建设的实地调查,对解放区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河南省城市社区建设进行路径探讨。

1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社区工作推进很快,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相距甚远,就解放区而言,其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1政府权力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社区自治程度低

一是体制性障碍。我国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但现实是多数的社区居委会都依附于街道办事处,在具体的操作中带有较浓的行政色彩,无法真正地发挥自身的民主自治职能。由于部分新兴的社会组织与街道、居委会之间的关系缺乏法律上的规范,难以形成完善的社区管理机制。此外,政府部门职责功能模糊不清,有些方面缺位,没有对社区组织等团体进行良好的指导;而有些方面又越位,一些理应由社区组织负责的事项政府部门不愿意放权。二是社区自治意识欠缺。尽管社区自治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距离真正实现社区自治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各项工作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1.2社区资源的动员和整合不足,社区服务发展水平低

近年来,尽管解放区社区服务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居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不小差距。居民对社区环境、社区就业、社区文体活动方面的服务满意率相对较高,而对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社会救助服务等方面满意率较低。目前,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服务内容还比较单一,社区针对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范围比较窄,二是政府提供的社区救助基金规模比较小,三是社区救助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四是政府提供的社区救助范围和程度有限,对于因病致贫的社区群体的救助很有限。孤寡老人、失业下岗工人、低保户等贫困群体的基本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1.3居委会组织动员能力弱,居民参与率低

社会参与是社区建设的生命。从解放区的社区建设来看,应该说在社会参与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居民和辖区单位的参与意识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资源整合、共驻共建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从更高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要求来看,其社会参与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居民对社区参与意识薄弱,参与主体单一,总体参与率低,对社区缺乏认同感;社区居民参与多,驻社区单位参与少;居民以个人形式参与的多,议事会等组织形式参与少;政治性的社区参与少,非政治性的社区活动参与多。这种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状况,对社区自治的发展会产生影响。因此,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是加强社区自制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2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2.1以增强社区自治为重点,提升社区居委会动员和整合基层社会的能力

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社区建设,必须要求具有政府指导规范,但并非意味政府包揽社区建设的一切工作,也并非意味社区建设是政府职能在社区的延伸,因此,城市社区要去除“社区政府化”的错误倾向,确立自主、自治的管理观念,从本社区的实际出发,开发社区各种资源,发挥居委会的主观能动性,创立多元的管理新模式,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工作。完善民主议事、居务公开制度。社区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社区居民委员会对全体社区成员负责,定期向社区成员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在全体居民的监督下,完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决议。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如社区工作者考核制度、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并将日常性的居民监督和周期性的论坛监督结合起来,对社区事务进行民主监督。

2.2增强社区居民的自主参与能力,形成社区建设合力

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社区意识。社区意识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思想基础,增强居民社区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强化宣传教育,行成“社区是我家,联系你我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二是要使广大群众都能接受得到宣传教育,三是注重宣传教育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居民采用不同的方式。同时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作用,通过各种协会把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职业的社区居民联系起来,增强社区民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社区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创新社区自治参与制度。城市社区居委会可以依据本社区的自治情况,规定社区参与的规模和程序,对于社区组织的活动,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实际情况,在时间、形式、规模方面多加考虑,对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也应宣传到位,激发每位居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提高服务水平,把弱势群体作为公共服务的重点

为弱势群体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它不仅包括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救济金、廉租房、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等民生需求,还应包括基础教育、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需求,政府方面,需加大公共住房、基础设施(免费公园、公共交通、公共图书馆、大众设施等)社会性支出比重,让低收入群体也能够获得均等化的底线服务。多方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应建立以社区服务等各类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救助为基础,成本低廉的,能够弥补现有社会保障机制不足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社会保障机制,推动公共服务体系构成的多元化。充分发挥社区服务,非盈利部门和志愿者在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中的作用,并使社区服务、非营利部门和志愿者的救助活动成为社会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4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体系,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①加强社区文化行为层面的建设。组织各种社区公益性文化,诸如社区政府和社区慈善机构或社区企业等为社区居民举办的文化活动,如心理咨询讲座、生活常识讲座、老年人书法展览、退休工人合唱会等。②加强社区节庆活动,如社区政府或文艺团体、文艺公司举办的地区性或社会性的民俗、文艺类活动,不仅增加了社区成员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机会,也有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加强城市文化制度层面的建设。政府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健全社区文化组织机构,制定社区文化发展规划,完善社区建设的工作制度,创立一套维护社区稳定的道德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做法,经社区外在的制度规则与规范与社区居民内在的良好道德体系结合起来,社区就能形成井然有序的社区秩序。④加强城市社区文化观念层次的建设。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向全体居民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3社区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创建了“服务型”社区。为辖区群众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实施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建立“爱心超市”,缓解了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对养老机构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困难、空巢老人发放“代币券”。辖区32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和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康复站(室),配备了康复器材、辅助用具和康复知识读物。创建了“文明型”社区。解放区在每个街道、社区均开辟了文化广场,这些阵地做到了场地设施规范,标志统一,专人管理,并全部向居民免费开放。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区、街、社区不同层次地组织多场文艺演出及体育竞赛活动,丰富群众假日生活。创建了“学习型”社区。解放区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在每个社区都成立市民教育培训中心,为居民传授社会公德、心里咨询、家庭教育等知识。创建了“安全型”社区,目前,焦作市已建立平安服务网,构成“整合治安防范力量、化解群众治安矛盾的枢纽”;社区建立了警务室和流动人口管理站;开展“aaa”级平安社区创建活动,连续三年被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的城区。

4结论

本文以焦作市解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对策和措施,解决了社区建设社区体制管理不顺、社区服务目标错位、社区组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目前焦作市创建了“服务型”社区和“学习型”社区,建立了平安服务网,在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单普普.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篇4

一、当前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构筑一体化格局的必然方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不仅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结构性瓶颈问题,而且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因此,消除当前的体制弊端、构筑一体化格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要实现从城乡非均衡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的历史跨越,必须首先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重大的民生问题抓起;要落实中央提出的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彻底解决目前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建设科学、规范的新型农村社区无疑是最佳选择、最优平台。因此,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构筑一体化格局的必然方向。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依托

由于改革的非均衡推进,一段时间以来,全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且落后于城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之所以缺乏,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二是涉农资金缺乏统一的投放平台,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当前,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是重视的,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垃圾污水处理、危房改造、学校建设、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但由于村庄小而分散,现有的资金只好“撒胡椒面”,难以形成合力;三是农民的分散居住方式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施工难度。这与当前“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选择。实际上,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地域上的集中建设,能够实现农村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能够解决各行政村、自然村无力建设或重复建设问题,减少公共支出,有效压缩建设成本。同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农民集中居住,政府可以由此集中提供水、电、气、暖、道路、通信方面的基本服务,能够优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资源配置。新型农村社区还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依托。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保护耕地、实现农业集约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为保护好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节约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程度低。在这种状况下,利用好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是破解土地供需矛盾、解决长远发展用地需求的必然选择。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选择。实际上,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地域上的集中建设,通过拆旧建新,科学规划,能够实现农村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能够有效节约土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保护耕地、实现农业集约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新型农村社区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

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一直是基层政府最头疼的治理问题之一。“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差距刺痛着管理者的神经,由于长期缺少规划和治理,农户任意选址盖房,造成有新房没新村,村内建筑参差不齐,尤其是曲折不畅的村路,坑洼不平,泥水遍地,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合村并点,组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型社区,使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社区建成以后,原来分散在各村的一些文化娱乐设施都集中整合在社区,而且各个社区可以根据实际,配备、完善一些新的设施,极大地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因此,当前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正逢其时,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不仅可以迅速改变农民的居住条件,而且必然促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土地制度、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创新,能够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纷纷出台关于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意见,并作了全面部署,充分表明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但由于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一个探索、实践的阶段,并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城乡统筹建设经验不足,农村生产力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等,使我们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对党在农村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挑战,直接影响到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一)缺乏理论指导,社会各界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认识模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生事物,国家尚未制定明确的建设标准和规范程序,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定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对到底什么是规范的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建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等问题,都还没有系统的论述,使基层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缺乏理论指导,主要表现是:一是基层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工作职责认识不清。二是社会力量参建意识淡薄;三是部分居民对新型农村社区概念的认识模糊,对社区没有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社区建设主体的农民共同参与支持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新社区建设了解不多、认识不足,缺乏自力更生的主体意识,对社区各种资源整合利用还缺少有效的办法。一些居民只要求社区为其提供各种服务,而不愿承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如社区物业费的缴纳,对公用地的侵占,生活陋习的随意性,红白事办理的封建习俗与社区文明建设的冲突等等,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难度。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入是保障。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一是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二是旧宅拆除和土地复耕资金不足;三是农民在新型农村社区内建房(或购房)资金不足。大多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是: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民自己掏钱到社区建(购)房入住。根据调研情况来看,农村普遍存在的经济条件布局为1/3农户有能力在新型社区中建(购)房,1/3农户通过借、贷款能在新型社区中建(购)房,1/3农户没有能力在新型社区中建(购)房。由于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欠缺,农民贷款手续繁杂、门槛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到新型社区建(购)房。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分类指导不到位

我国农村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很难用一个模式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前,我国农村现阶段有条件进行大规模拆村并居的地方毕竟还是少数,要在全国同一时间全部实行拆村并居的办法让农民入住新社区,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并不现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因地制宜,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宜迁则迁,要尽量依托原址进行改建。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在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拆村并居的同时,应当认真总结各地通过旧村改造改善农民居住和生产条件的经验,切忌“一刀切”,逼农民上楼。但在具体实践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分类指导不到位,一些基层干部不顾当地实际,把示范社区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拆旧建新,忽视了农民主体,忽视了群众意愿,搞不切实际的“强迫命令”和“一刀切”。

(四)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不清,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不清,主要表现在:其一,社区管理机制不健全。并村进社区后,原有的村级组织被打破,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党总支职权不清,政府部门职能工作进入社区难以形成协调统一的规划建设机制,“拼凑式”的管理层难以满足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发挥。其二,社区内条块分离,职责不清。随着社区的发展,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机构不断进驻社区,但缺乏一个权威性的社区事务管理机构对社区事务实施全面监督、指导。其三,社区建设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由于我国社区建设的时间不长,与社区建设相配套的许多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社区建设的运行缺乏良好有序的制度环境。

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思路和对策

当前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级政府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合理、健康发展,使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笔者根据当前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调查和分析,提出以下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多元社会参与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创多元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机制。一要设计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定价机制,兼顾投资方利益和农民承受力。二要抢抓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增加的政策机遇,对涉农项目资金实行整合、捆绑使用。三要构建统一、衔接、协调、互补的涉农政策资金项目平台,发改委、财政等部门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规划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项目整合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将惠农政策、涉农资金、支农项目向新型农村社区倾斜整合。金融机构应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加快各种货款步伐。

(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设

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大批新型农村社区应运而生,从散居农民到规范化新型社区居民,无论从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对居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区管理作用,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是当前影响基层和谐稳定的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理论界密切关注且全方位多角度投入,试图探索解决的问题。当前创新社会管理,应重视革除目前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弊端,对现有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努力形成责权明确、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二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结合机构改革,将适应由社区承担的公益型、社会性、群众性的职能下放到社区,遵循“权随责转、人随事走、费随事拨”的原则。三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国家立法机关应根据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尽快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增强其可操作性。同时,注重社区的制度化建设,使社区建设的社会规范系统化、条理化和正规化,增加社区成员的认同感、积极性和依赖性,达到居民思想和社区发展目标的有效整合,促进社区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运行

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机遇,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框架内,围绕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土地、资金等制约瓶颈,积极研究制定和完善政策,有效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首先,要探索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健全土地调整置换及金融互助等方面的各项配套政策,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研究农村土地、房屋实现自由流转的政策,明确房屋产权;项目管理部门在立项和审批时,优先安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及相关的配套就业和创业项目。其次,要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及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科学实施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坚持规划先行,才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科学实施、有序推进。编制规划时要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有的放矢地推动示范村建设,避免重蹈“整治—乱建—再整治—再乱建”的恶性循环。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立足实际。要求各地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水平,根据村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强求一致,不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二是突出特色。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传统与现念相结合、外观与环境相协调,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做到形式多样、格调新颖。三是形成体系。规划内容上坚持居民住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规划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形成完整的示范村规划体系。

(五)建立责任制和考评机制,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实效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篇5

编者按: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为深刻理解六中全会精神,领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本刊特别约请了国内著名专家就党内和谐、制度创新、公平公正等问题进行了解读,以飨读者。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个鲜明特点是富有很强的创新精神,而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科学论断则是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整个文件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都是对这一论断的具体展开和落实。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又一次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

作出这一重大科学论断,既有深刻的实践依据,那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艰辛探索所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丰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开展社会建设形成的新鲜经验;又有充分的理论根据,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社会建设的丰富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社会和谐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这一论断的理论内涵似乎可以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决定了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决定了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和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只有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才能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篇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0多美元。中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在中国短期内同时展开。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我国相对集中的较短时间里显现出来,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有些问题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我国社会管理已经并将长期面临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应对各种社会风险,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活动。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必须搞好社会管理,也只有加强社会管理,才能促进科学发展。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各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趋于明显,全国刑事犯罪、社会治安案件居高不下,易发多发。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机制不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着不少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城乡社区治理思路不够明晰,社会组织、基层自治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不顺,社会服务需要加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协调各社会阶层、群体、成员间的利益关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和基层社区健康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包括发展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扩大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社会管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远远不如我们对经济管理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这里十分重要的,是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持。这就要求,必须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和特点,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丰富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强调要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作用。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在思想观念上,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在管理主体上,重政府作用、轻多元参与;在管理方式上,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在管理环节上,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在管理手段上,重行政手段、轻法制规范和道德自律。这些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准确认识社会管理的内涵

科学认识社会管理的内涵和边界。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对管理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对社会管理的内涵就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界定。有人认为,社会与自然界相对,社会管理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管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的领域和范围。有人认为,社会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应的,社会管理是对人类活动的社会领域的管理。有人认为,社会是指与政府、企业相对应的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等社会性组织,社会管理是指社会组织所进行的社会协调与管理。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似乎都不尽然。我认为,在我国社会、政治体制下,社会管理是指党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其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创造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正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原则是根本性的问题。不同的原则会产生不同的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视野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所遵循的原则,一方面应当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放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深刻认识和总结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一些共性的原则和有益做法,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出发,根据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基本国情,找到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深入探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任务和举措。

全面总结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的新鲜经验。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例如,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身上,使他们也进入城镇社会管理工作范围;对特殊人群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构建大协调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基层社区建设,建立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枢纽型组织”,增强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提高公民社会管理参与度、在社会管理中引进专业社会工作,等等。我们要善于总结升华这些鲜活的经验,从中找到可以推广的思路和做法,为社会管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服务。

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既要加强社会管理,也要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关键是要从思想上、工作布局上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一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加快社会管理领域的立法工作,依靠法律来规范个人、组织的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进一步制定完善有关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健全社会规范体系,弥补社会政策的不足;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行为的规范体系,探索建立公民个人信用制度,健全违公共行为准则的惩戒制度。二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体系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对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提高效率和水平;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力度。三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通过集中培训和基层实践锻炼等途径,切实加强各级政府和社会领域其他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决策能力、处理社会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有效开展群众工作和激发创造社会活力的能力;加强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社会管理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加强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快速反应力。四要加强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对社会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对社会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为社会管理提供人才保证;积极营造尊重、支持社会管理人才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搞好社会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引进,多渠道、多方位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加强社会管理队伍。

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服务更到位、管理更有序、社会更和谐。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其次,要创新管理主体。要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既要发挥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主导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第三,要创新管理方式。要从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坚持更多地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第四,要创新管理环节。要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第五,要创新管理手段。要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更多地运用法制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并加强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第六,要创新管理制度。要坚持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动态协调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

社会管理格局四位一体、相辅相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四位一体,有机联系,不可分割。这是对我国多年来社会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切实加以遵循。

党委领导,就是要发挥党委在社会管理格局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引导各种社会组织、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合理配置党政部门社会管理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的问题。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善于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各种媒体作用,不断提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政府负责,就是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做到职能到位,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行业和中介组织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去干预,而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则应当管住管好。国家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完善社会政策、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培育和管好社会组织、畅通公民参与渠道等,来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考核机制,研究制定科学的社会管理考核指标,把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社会协同,就是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基层单位是社会协同管理的基础,要加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在基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切实把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各类社会组织是社会协同管理的重要力量,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包括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坚持鼓励发展和监管引导,提高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能力。要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企业事业单位负有社会管理的重要责任,要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鼓励和支持它们继续承担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责任,包括发挥好各类所有制企业在社区建设、安全生产、处理劳资关系、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篇7

年初与各村(社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科学规划平安建设。去年创建镇级平安单位的社区等38个单位今年创建区级平安单位,社区等4个单位创建镇级平安单位。今年来,各单位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各单位自查和申请,镇党委、政府认真审核,柏木社区等38个单位符合区级平安单位的标准,现已推荐上报。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开展集中宣传活动。3月21日、7月4日,镇综治办牵头组织,司法所、派出所、工商、供电所等单位参加,利用逢场天开展了平安建设、公正司法为人民、法制建设、社区戒毒、社会管理创新等活动,向群众宣传了《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法治建设》、《妇女权益保护法》、《六五普法基本知识》、《保险法》、《戒毒知识》和安全用电知识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各单位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二是利用宣传标语进行宣传,今年镇悬挂宣传标语共12幅,各村(社区)悬挂固定标语78条;三是各村(社区)利用换届选举、两员两会等各种会议进行宣讲和发放宣传资料,共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四是打造平安文化。在场镇制作了平安文化宣传栏3块。通过多种宣传形式,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平安创建的参与率和知晓率。

三、创新思路,强化基础

一是加强镇、村(社区)、山湾(院坝)平安队伍建设。镇上成立了50人、各村(社区)成立了10至30人不等的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同时充实了村(社区)治保会、调解委员会、联防队、维稳信息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平安建设队伍巡逻实行传牌制度,镇每月至少巡逻一次,村(社区)每周至少一次,山湾(院坝)经常巡逻,形成点有防控,线有巡逻,面有联动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防控网络,达到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确保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狠抓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协助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用,把一些不安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实行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网格,对全镇26个村、4个社区划分为7个片区网格,301个网格点,配齐配强管理人员,健全工作制度,落实“一员两长”报酬(网格管理员、党小组组长、居民小组长)。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作用,为社会管理工作夯实基础。发挥好网格管理员角色,充当好政策宣传的“宣传员”、矛盾化解的“调解员”、热心助民的“服务员”、社情民意的“邮递员”、出谋划策的“调研员”,对分管区域情况更加清楚,在平安创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维稳重点人、安全隐患等及时掌握并向上级汇报,协助村社做了大量的工作。各村社能够及时详细掌握所辖区域的总体情况,形成了问题及时了解、情况及时掌握、矛盾及时化解、结果及时反馈、服务及时跟进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四、注重服务,化解矛盾

一是推行一线工作法。从机关抽调了7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为民服务工作队,将全镇30个村(社区)划分成7个片区。7位机关干部每天专门负责“下村寻问题、下村解难题”,每位服务干部每周分别到所驻片区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每周五下午召开交流会。同时,要求其他机关干部全年下村走访不少于120天,让干部走下去,把问题带上来,做好一线服务工作。截至目前,今年全镇机关干部已下访近4000余次。二是狠抓服务平台建设。政府设立“一办四中心”(即党政办、社会管理工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产业引导中心、三资托管中心),从民政、计生、财政、安办等职能部门抽调业务精、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同志在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三是各村(社区)成立了“三委两站”(村(社区)支部委员会、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社会管理工作站和便民服务工作站)。今年完成了5个村的“三委两站”建设,实现了所有村和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并重点对、等社区进行了打造。村上实行轮流坐班制度,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四是加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中心可提供100余人就餐、10余人午休、150余人活动。五是改善民生民本。每逢节日,党政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到村、社,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发放慰问金等方式进行慰问,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今年“七.一”对全镇60周岁以上老党员进行了全覆盖慰问。通过强化服务,增进了感情,化解了矛盾。

五、综合施策,社会平安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篇8

[关键词]社区管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中图分类号]D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8-0077-04

我国正在推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组织、人员积极参与、互相配合。长期以来,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在国家、省、市各级民主机构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参政议政运作机制。本文在一项实际调查的材料基础上探讨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在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中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由于受到走访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本次调研仅对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道八一社区、沈河区大南街道多福社区、沈北新区虎石台街道古城新都社区进行走访,并与部分社区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座谈。问卷调研面向沈阳市,向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和沈北新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就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情况、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管理的意愿做了调查。同时,在沈阳市随机抽取了六个社区,面向社区工作人员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面向社区居民发放问卷290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建设情况做了调查。填写问卷的社区工作人员多数都是在该社区工作一年以上,居民半数在本社区居住了五年以上,调查结果可信度较高。

调研结果表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社区管理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建言献策,促进社区管理创新。近年来,沈阳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审议报告、选举官员的同时,正在把从民间收集的意见建议带到会上,形成会议提案,对政府工作决策产生巨大影响。代表、委员已从参加会议为完成“学习任务”,转变为积极发表意见、传达民间呼声,参政议政。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工作重心逐渐下移,更多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社区成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平台。二是通过设立接待日,为百姓排忧解难;通过建家设站进户,建立代表和委员服务社区的长效机制。沈阳市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建家设站进户”运作模式,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主动地收集问题、跟踪监督解决问题,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参与到社区管理创新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来,并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挖掘代表和委员资源,开展社区特色建设。2012年6月,沈阳市出台了《关于沈阳市区、县(市)级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公开评议和听证的指导意见》,意见规定,区、县(市)级调解组织可根据需要,召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专家、社区代表、新闻媒体、事项当事双方参加的事项调解会议、公开评议和听证。沈河区凯旋社区据此实行了“全社会调解法”,构建了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调解为一体的调解工作体系。2012年10月,“全社会调解法”在全市全面铺开。随着维护和谐稳定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稳定工作从管理走向服务,把调解作为稳定的基本形态和基本工作方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正在加入到社区依法自治的现代社区组织体系中来。

二、当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管理和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在如何挖掘代表和委员资源,对社区建设的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共同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主动作用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代表和委员参与社区管理创新的基础还不够牢固。

(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参与度低

本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沈阳市区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服务社区,参与社区管理的情况不容乐观。90%的社区居民表示对本社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数量和基本情况了解很少,甚至高达93%的社区工作人员选择了此答案。85%的社区居民认为代表和委员只有在选举前才走访社区和居民,选择这一答案的工作人员竟也高达57%,剩下的43%认为代表和委员在节日里会走访社区和居民。对于代表和委员对社区建设的物资投入和发挥职业优势为社区建设服务的调查,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工作人员,选择“很少”和“从来没有”的比例都高达80%以上。75%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社区的代表和委员没有和居民结成帮扶对子,也没能根据需要解决问题,对此认同的社区居民的比例高达97%。70%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本社区的代表和委员在帮助社区建设和关注居民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较差,90%的社区居民认为没发挥任何作用。代表和委员与辖区选民并不熟悉,很难成为基层民意的代表,直接影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基层社会管理的参与度。

(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缺乏深入了解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只有极少部分是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对社区的功能和要求了解的并不深入,对社区居民民生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在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社区管理创新上发挥作用。本次问卷调查显示,30%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对代表和委员的培训力度不够,使其不了解社区的功能和需求是造成代表和委员服务社区热情不高,不能定期和长期参与的主要原因之一,42%的社区工作者认为未能形成社区与代表、委员的对接机制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缺少管理监督和宣传

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多数代表和委员也有服务社区的优势和意愿,但90%的社区居民和40%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代表、委员没有参与社区建设及帮助居民的热情,调研及走访走过场。可见,虽然人大和政协在街道和社区建立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但由于对代表和委员在社区社会管理的履职情况缺少管理监督跟进,流于形式,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结果也显示,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对代表和委员参与社区建设的了解情况不一样,从一个侧面反应出目前对代表和委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宣传不到位,存在信息壁垒。一般的宣传往往过于重视社会效应,而忽视了内部信息的传达,即报纸、电台刊登了,但实际上本社区的居民并没接收到,不了解情况。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普遍希望能够创造条件,人大、政协能够形成制度,让他们有机会真正参与所在社区或所联系辖区的管理服务工作,了解“身边的”、“基层的”的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

社区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系统,其面对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社区自身构成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文化区,但是其所处的环境——社区之外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如果出自于社区,对社区会有情感上的认同,工作时没有文化等方面的障碍。相反,来自于社区之外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实际进入社区,参与社区管理工作时就会很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社区的对接机制

调研发现,社区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有殷切期望和迫切需求,代表和委员也有服务社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和强烈意愿,但实际上并未形成良好态势。调查显示,32%的社区工作者认为未能形成社区与代表、委员的对接机制是主要原因之一。建立社区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对接机制也是代表和委员们最希望的解决方案之一,排在了定期与居民见面、一对一帮扶、加大培训力度和建立评价机制之前。因此,如何有效的对接成为其中的关键。人大和政协应该肩负起责任来,建立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社区的对接机制。

1.要建立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数据库。数据库的内容应该包括辖区内代表和委员的基本信息、资源优势、为社区服务的意向等。数据库应设定一定的权限,社区可查询,方便社区根据需要和委员特色联系合适的代表和委员。

2.要允许社区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双向选择。社区的社会管理创新不可能凭空而起,总要依据社区的发展历史和现有条件,并体现自身的特色发展。人大和政协应避免形式化的“拉郎配”,允许社区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申请适合本社区历史和发展特色需要的代表和委员参与本社区的建设,并帮助做好对接工作,让真正有优势、有特色、有能力的代表和委员进入到适合的社区,才能为他们创造适合的条件,使他们真正发挥作用,代表和委员对社区的作用才能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3.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项目应与自身优势特色相匹配。纳入社区管理体系的代表和委员应根据社区工作项目的需要选派,避免出现一人多项,一人多管,疲于出场,将精力浪费在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项目的现象。不应该限于人数,社区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进行专项或专门人才申请,使进入社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最了解社区情况,也是社区发展最需要的。如此才能充分挖掘本社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资源优势,找到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结合点和突破点,促进“一社区一特色”的特色社区建设。比如本社区的人大代表是教育专家,拥有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则在社区教育方面寻找突破口,争取在社区教育方面打造出社区的特色。沈河区大南街道多福社区则是充分利用冯述委员自身的才华和在文化方面的资源优势,全面规划实施了社区“福”文化,实现了社区文化特色的创建,成效显著。

(二)搭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平台

为使广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更广泛地联系居民,履行代表职责,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区建设做贡献,应积极打造代表活动的平台。利用街道、社区现有办公场所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待站”是一种有效的形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站是代表的“活动之家”、“议政之所”,为代表在闭会期间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服务于民,更好地参政议政提供方便。各级人大和政协组织也应为那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名代表”、“名委员”建立个人工作室,允许其领衔成立为更好地履行代表委员职责的自己的工作团队,以期发挥更多的效能。同时,应制定常规活动方案,推进代表、委员参与社区事务,定期组织调研,开展行风评议,组织“代表、委员接待日”活动,开展助困帮扶及共驻共建等活动。同时,应将代表的单位、职务、联系方式,活动开展情况向选区的选民公布,拓宽代表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增强代表与社区居民的联系,为代表和委员进社区提供活动保障。

(三)形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

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约束力。为保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常规化和制度化,各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协应制定相关制度和活动方案,将代表履职和推进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如上文提到的沈河区凯旋社区率先示范的“全社会调解法”,就应该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推广和发展。

(四)建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评价体系

调查结果看,对造成代表委员没有参与社区建设及帮助居民的热情的原因,绝大多数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选择了“缺少对代表和委员的评价机制”。如果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务的积极性就很难提高。目前,个别代表和委员只看到了职务而忽视了职责。大部分的代表和委员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考核措施,自己履行职务的好坏得不到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和肯定,认为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不好一个样。基于这种认识,也就不积极主动地去履行职务。从此次调查结果看,认为建立相应评价机制能够避免缺少参与热情及走过场现象的代表和委员的比例也高达17%,高达85.3%的代表和委员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在年底对社区选民进行述职,接受社区及选民的测评。因此,要激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社区,服务社区,参与社区特色建设与述职评议、评优评先相结合,组织代表、委员开展述职评议活动,将自己的履职情况向选民进行定期汇报,自觉接受选民的评议和监督,对在开展进社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代表和委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做到“群众满意者上,群众不满意者下”,进一步调动广大代表、委员为社区建设和发展献计出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开展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应需培训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只有极少部分是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对社区的功能和要求了解的并不深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在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社区社会管理创新上发挥作用。本次问卷调查显示,23%的代表和委员认为加大培训力度,介绍社区功能有利于帮助解决该问题。因此,应加大培训力度,夯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一是要开展区情、街道情况、社区基本情况的专项培训。二是要进行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服务理念培训,帮助代表和委员准确把握当前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特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正确的服务导向。三是加强团队合作培训,使之适应当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模式。应需培训可以有力地帮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熟悉社区机构设置和社区管理模式,了解当前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动态和社区管理的新需求,促进代表和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畅通民意、表达社情,更好地发挥促进公众参与和代言、桥梁、引领作用,使其工作更能体现人民意志,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要求,更加具有权威和实效。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篇9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主体错位契合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内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在喧嚣热闹场面的背后,却呈现出农民主体意识不强、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这场由政府推动、民众参与的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化解政府和农民“主体错位”的现实困境,成为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问题。

谁是主体

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在马克思这里,既不存在抽象的主体,也不存在抽象的客体,主体是客体的主体,客体是主体的客体,主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生成、存在、发展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之中,实践和主体构成了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实践是主体生成的境域。“人”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因为他参与了实践过程,参与了改造客体的活动并在改造客体的同时,改造了自身。因此,实践就成了理解“主体”和“主体性”的一把钥匙,只有置“主体”于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才能理解和把握主体和主体性的真正内涵。另一方面,主体是实践活动的启动者、承担者。一切实践都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没有参与或不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不能成为实践的主体。

目前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问题,学术界还存在诸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是主体。“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政府扶持与引导”,把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员、组织、干预等行为,看作是“政府责任的体现”②,因此,政府理应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民是主体。“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民群众是主体。”③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农民群众不仅需要亲自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而且还是社区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因此,农民群众理应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基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和主体的关系,主体应当包括政府和农民群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政府和农民群众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主体错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理性思考

课题组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问题”,对地处豫东传统农区腹地的F社区进行了广泛调研。对农民的访谈越深入,“主体错位”的问题就越清晰,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政府主体的错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探索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路子的创新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协同努力才能规划好、建设好。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如管义伟所说:“如果说政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员、组织、引导和推动属于行政干预的话,那么,这种干预是政府责任的体现。”④然而,在现实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及其代言人(工作人员)在这一“合法性”外衣下庇佑下,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呈现出政府主体错位的现象。

首先,政府个别领导在社区农户搬迁工作中,表现出僭越行为。当课题组成员问及“社区环境这么好,房子这么漂亮,当初搬迁的时候,是自愿的还是逼迫的?”时,有六成左右的住户回答是“自愿”。一位刘姓老人的话极具代表性,他说:“党和国家花了恁多钱,给咱建社区,扯电线,铺路,安健身器材,多好呀,当时没有主动搬迁的人家,现在都可眼气(羡慕)呢,自愿,当然是自愿了!”但是,也有极少数农户认为,搬迁工作带有一定的“软”强制性,主要表现为反复说教和恩威并施,迫使农户搬迁。

其次,个别领导存在着“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情结,过度注重社区物质设施的完备,却对社区文化道德建设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对F社区的调查走访中,当课题组成员问及“平时有啥娱乐,都在哪?”这个问题时,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老人认为没有啥娱乐活动。一位老人对我们说:“平常没有啥娱乐活动,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社区)会请戏班子唱戏。我一吃完饭都走了,回原来的村子去打牌、唠嗑。”问“为啥回原来的村子去呀,社区里不是有这么多老人吗?”他说:“大家都来自不同的行政村,彼此之间还不太熟悉,也很少像原来那样串门子了。”

从访谈的情况来看,政府(基层领导)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没能摆好自身的位置;个别基层领导为了“政绩”,很少顾及农户的感受,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和农民等建设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任晓莉把这种“影响”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造成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等靠要’甚至以此向上‘争资金’‘要资金’心态普遍。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越俎代庖,一味追求形象或政绩,在社区建设中忽视农民的实际需要,违背了群众的意愿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造成农民‘被上楼’怪相,严重损害了农民权益。”⑤这种政府主体错位和农民主体游离现象,形成了政府一元主导、唱独角戏、农民一旁观望的尴尬局面。

农民主体的缺失。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来说,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整体规划、科学引导和“硬件”铺设等层面上,而其文化道德建设、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则取决于生存、生活其中的社区居民―农民。从F社区建设进程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由于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信息获取方面。首先,在政策信息获取渠道上,尽管信息通讯技术已较为发达,但由于广大农民生活在农村,其信息来源仍然依赖于电视、广播等;其次,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农民关注的信息往往是戏曲、音乐等娱乐性信息,对政府文件和会议决议等明显关注、解读不够。二是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方面。课题组发现基层干部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主要指文化素质)的现象,经验型干部占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这种较为机械的工作态度和执行情况,在上传下达的层层推进中,弱化了普通农民群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对F社区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中,超过八成以上的农户对“您是否知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时,回答不出来。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这一项,选择“政府投入”的问卷有近六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不足一成的农户认为是“农户自己”。在对已经入住F社区的居民访谈中,不少居民对新的生活环境表示“不习惯”或“不适应”。通过调研数据来看,虽然已入住新型农村社区,但多数农民明显缺乏主体意识,处于被动纳入或参与的状态。

政府与农民的相互疏离。在以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舞台上,上演的多是一幕由政府登台表演的“独角戏”,农民沦为“观众”或“群众演员”,政府和农民之间的角色错位导致两者在社区建设中相互疏离,难以形成有效的建设合力。在我们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拆迁房款补助问题。社区农户普遍反映,采取“一刀切”的补贴房款办法有失公允,应根据原有住房建设成本、新旧程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补偿。二是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的资金。在此问题上,相关部门曾做过资金核算:建设一个中等社区所需的资金投入大约为2000万元左右。但就目前F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的资金缺口还比较大。三是社区住房建设资金筹措问题。目前F新型农村社区住房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户共同承担。其中,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所需的资金投入,如道路修筑、管网铺设等;社区住房建设资金则由社区农户自己承担。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社区农户在资金筹措能力方面明显不足,甚至相当一部分农户根本没有能力筹集社区住房建设所需资金。此外,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户在新型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认同和融入等方面,都呈现出双方因认识上存在偏差而相互疏离并导致行动上合力不足的情况。

培育主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路径

对主体认识的深化,是消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实困境的理论前提,要想真正解决建设实践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培育主体。

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与乡村传统价值观之间的巨大落差,是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的内在因素。如何在新型农村社区物质建设现代化的同时,实现社区文化的转变和融合,这就需要社会对社区农民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强化和引导。一方面政府要从政策方针、社会发展趋势的角度,利用各种社会媒体对农民进行新型社区建设的宣传和引导,让他们明了社会发展走向,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和当前我省、我国、世界乃至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向。另一方面,密切社区农民之间的联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人是社会的动物,都有自己适宜的人际交往圈子。在进入新型社区后,农民因为彼此之间的陌生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子,就往往容易出现各种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进而影响到社区适应、认同和融入。这时候,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凸显。社区居委会在做好便民服务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增进社区住户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基于此目的,社区管理者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在社区管理方面,倡导社区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组织社区农民对家庭困难的住户,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好人好事及时予以通报表扬;二是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参与性、协作性强的集体活动,给社区农民创造认识、交流的机会;三是发动社区农民中的文化能人和积极分子,做好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加强社区文化的融合创新,强化社区认同。

明确政府主体定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无论是社区的规划、具体实施还是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在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下,从服务社会和地方发展的角度出发,政府是当仁不让的主体。政府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社区的规划和主流价值观的强化、引导方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政府必须根据当地实际和着眼于长远发展,对社区规模和建设步伐进行合理规划。政府主体在主流价值观方面进行引导和强化,凝聚民心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二是协调社会关系,在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备上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外部政策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诸如社区选址、规划、运作等等,涉及水务、电力、路政和社会保障等各部门关系的协调和平衡。处理如此庞杂的问题,只有政府才能承担这一职能,有能力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三是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上,政府是最大的资金投入主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小的方面讲关系到社区农民的福祉,大的方面讲则关系到社会民生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性,决定了以服务社会和促进地方发展为职能体现的政府,自当成为新型社区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从新型农村社区的内部动力来讲,社区农民才是社区的主体和灵魂,要让农民在心理上融入社区建设,否则,政府的工作和投入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主体作用才是根本驱动力。首先,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要予以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功能布局、建设实施和服务管理,必须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广泛征求、听取社区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合理的要及时采纳,对于不合理的也要做出解释,毕竟以后生活在社区的是这些农民。通过广泛的参与,让社区农民对社区环境有比较好的心理预期,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入住积极性。其次,在住房建设上。一方面在拆迁房屋补偿上,组织专业机构对房屋价值进行评估,根据拆迁房屋的建筑成本、时间予以合理的有差别的补偿,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农民提供贷款、土地置换等多种方式,帮助农民筹措住房建设资金,在户型上给社区农民提供多种选择,让农民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来选择住房面积的大小。最后,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认同方面上。在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中,既要对社区农民进行积极的引导,更要根据社区农民的文化喜好来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他们能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创新社区文化建设,强化社区认同。农民是推动社区建设和享受发展成果的主体。农民在社区生活中,能迅速适应、融入并成为社区生活中的一份子,在社区生活中找到满足感和情感归属。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切实的社会成效。

结语:由疏离走向契合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背景正在河南各农村地区全面展开。作为一种全新的农村现代化途径,这种模式在当前的实际推进中还处在摸索阶段。在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存在政府和农民主体错位的困境。要有效化解“主体错位”的难题,需在强化主流价值引导的基础上,平衡发挥政府和农民群众两者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实施和资金投入上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规划、实施和服务管理中主体作用,确立农民在社区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强化农民的社区认同。只有统一认识,明确各自的主体定位和分工职责,在这项关乎社会现代化建设和民生改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和农民群众形成有效的互补与合作,从疏离走向契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作者为周口师范学院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型农村社区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ZX001)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②④管义伟:“农村社区建设:逻辑起点与人文关怀”,《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第116~120页。

③喻新安等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49页。

对社会建设的理解篇10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一轮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和“九、八、七”的工作目标,以健全平安建设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维稳机制、科技创安、平安载体、新市民安居乐业工程、平安文化、综治基础建设“六大建设”为重点,落实责任,加大投入,积极创新,进一步完善大防控体系,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全面提高平安建设绩效,确保我镇政治稳定,治安安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幸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形成齐抓共管,齐创共建的合力,确保新一轮平安建设十项主要指标达标:1、政治稳定,不发生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事件,不发生严重和赴京集访,敏感时期重点控制对象进京上访及滋事事件。2、民间纠纷调处率达98%,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不发生民转刑杀人案件。3、刑事案件和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增幅分别控制在5%和3%以内,不发生在全省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资财损失的重特大刑事案件以及造成恶劣影响的涉黑、涉毒团伙犯罪案件。4、技防镇建设上一台阶,达二星级水平,技防村(社区)达60%以上、70%以上家庭安装红外线报警器,30%(指有一定规模)企业单位建成技防企业。新建小区全部安装技防、消防设施并实行封闭式物业管理。5、刑事案件破案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八类主要刑事案件破案率达到85%以上,杀人案件破案率达90%以上。6、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各类单位创安覆盖率达100%。7、强化社会管理,房屋出租人治安责任书签订率达95%以上,旅馆住宿人员登记验证率达100%,未成年人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不发生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在校学生犯罪案件,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强化公共安全监管,不发生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群死群伤恶性治安事故和生产事故。9、无毒村(社区)、学校创建覆盖率达100%。10、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5%以上。力争继续进入市社会治安安全镇行列。

三、工作重点

今年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幸福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新一轮平安建设规划》的总体安排,以党委政府关心的、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入手,创新思路、破解难题,扎实推进,重点要加强六个方面的建设:

(一)深入推进维护稳定机制建设,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综治和平安建设的首位,明确责任、健全机制、落实措施。一是加强隐蔽战线的斗争。进一步健全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反工作,按照“四个纳入”的要求,建立防范和惩治“”等活动的效机制,持续实现“三个确保、一个零指标”的工作目标。三是强化严打惩治,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财犯罪,深入开展禁毒、禁赌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继续开展治安重点地区,行业和突击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始终保持对突出犯罪问题的严打声威。着力提高破案水平,努力做到命案必破,大要案必破。依法严惩严重经济犯罪和新类型犯罪,切实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四是强化各类社会矛盾化解,进一步加强镇、村调解网络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配合,探索建立“大调解”与公安110接处警、检察、、纪检监察等工作的对接机制,着力提高“大调解”工作质效,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和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要求,妥然处理各类重大。

(二)突出科技防范,加快推进技防村、技防企业、技防单位建设。坚持走科技创安道路,以科技防范建设带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防范资源整合。一是提升技防镇水平,改造和添置道路监控设施,建成二星级技防镇。大力推进技防村建设,年内60%以上的村要建成技防村“新农村示范村”100%建成技防村,农村(居民)家庭红外线报警器安装率达70%以上。50人或500万年产值以上的企业治安视频监控设施或围墙红外线对射装置安装率30%以上。化学品、危险品单位技防设施安装率达100%。二是切实提高技防实战应用水平。突出抓好技防监控中心的规范化管理,配齐配强监控人员,建立健全监控人员的考勤考核,监控情况记录和处理,重大情况报告,设施维护保养,业务培训等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技防设施的效能。三是依靠科技手段整合防范资源,建立健全各类技防设施与人防资源相衔接的运行管理制度。

(三)不断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在现己开展的平安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各行各业平安建设工作,使基层系列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一是提升系列平安创建质效,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综治和平安创建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切实推动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延伸创建的触角,拓展创建的领域,提升创建的成效。二是切实加强村(社区)平安创建工作。要落实专项资金,加大对治安防范改造和建设力度。把农村治安防范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村民居住区的治安防范。在案件多发地区、边远地区、水陆通道乡镇结合部等部位建立治安岗亭、治安卡口和流动岗哨,不断提高对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的动态控制能力。充实农村专职保安联防队伍,动员和组织村(社区)单位和群众以各种形式开展群防群治活动。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共建结对活动。镇综治成员单位要与村(社区)结对共建,规范共建形式,提高共建实效。并于开展系列平安创建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基层的创建水平。四是强化公共安全建设,以平安企业、平安大道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强化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和消防等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切实加强单位内部保卫机构和保卫力量建设,不断强化单位内部自防措施,严格落实单位内部治安防范与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派出所、工商所、安监站、城管等要依法严格管理社会公共安全事务,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预防危险物品肇事,压降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镇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保持抗灾应变的能力。

(四)继续推进“新市民安居乐业工程”建设。一是巩固和完善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网络,加强镇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心,村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组建外来人口200人以上的企业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站,继续引导外来人口“房屋租赁服务社”、“新市民亲民理事会”等民间组织建设,为外来人口提供良好的服务。全面推行人性化服务、市民化管理,积极为外来人口提供居住、培训、就业、维权、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服务。按照“平等对待、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要求,通过鼓励外来人口融入第二故乡,宣传表彰外来人口在第二故乡创业的先进典型,丰富文化生活,在外来人口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本地市民与外来人口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引导外来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参与社会、反哺社会,探索在外口集中居住点建立由当地人担任重要职务,基本成员由外来人口组成的党群团组织形式,开展外来人口纳入社区属地管理的试点。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外来人员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务的模式。着重解决住宿点协管员管理,改善配套设施及生活环境,方便外来人口生活和工作,要广开门路,通过新建和改建相结合,政府扶持和民间投资相结合,在外来人员较集中的单位全面建设集中住宿点。对新办用工密集型企业,从申办到审批,提前介入,必须规划设计集中住宿点,尽最大可能提高“两集”率。三是加强对私房出租户管理,房屋出租人治安责任书签订率达95%以上。旅馆住宿人员登记验证率达100%,积极预防外来人口中的违法犯罪活动。着力化解外来人口中的各类矛盾纠纷,降低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率。

(五)突击创新、推进平安文化建设。一是总结经验,培养典型作为平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认真总结平安创建以来的基本试验、基本做法,发现和培育基层单位工作中的典型经验,通过抓示范、创特色、出亮点,激发基层开展新一轮平安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平安文化的宣传。要采取各种形式运用多种载体,加大平安创建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八个一”宣传活动,即开办一个平安创建专栏,进行一次平安创建和安全防范宣传语征集活动,发一批平安建设公开信,开展一系列平安建设宣传活动,举办一场平安创建知识竞赛,召开一次平安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开展一次争创平安示范单位活动,表彰一批平安创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六)进一步强化综治基础建设。一是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组织村(社区)综治干部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二是大力推进社工服务工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按照政府推动,购买服务,部门指导,效管理的思路,建立社工服务组织,承担社区矫正、安置帮教青少年教育、反、禁毒等工作。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多位一体综治站建设,村(社区)配齐不少于4人的联防保安,联保保安受村(居)委和社区民警双重领导,专用于村(社区)治安巡防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综治站治保、调解,联防保安人员到位,业务知识熟悉,各项工作开展正常。四是强化综治基础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网络,强化衔接机制,减少重新犯罪。积极开展青少年零犯罪村(社区)、学校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开展经常性的扫黄打非,文化市场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净化青少年成的环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深化“无毒村(社区)学校”创建活动,控制毒蔓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平安建设作为构建社会、幸福建设的保障工程,作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民心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综合考核,并且所占分值要不少于10%,镇、村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推进各级党政组织、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努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创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