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十篇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十篇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1:39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篇1

关键词:供电分公司营销系统电费账务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82-02

临汾供电分公司营销系统电费账务的应用,实现了电费全过程的账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收费行为,解决了财务与营销口径电费账务长期不符的问题,全面清晰地反映了营销业务数据的处理过程,实现了对营销电费发行、收缴业务的监督管理。

临汾供电分公司按照省公司要求,2011年3月份实现了营销电费账务上线。为进一步规范营销电费账务处理,消除会计核算差错,临汾供电分公司对营销账务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营销电费账务应用水平,主要涉及收费、凭证制作、到账确认、账务处理、日常管理等五大方面。

一、收费

问题1.收费结算方式选择错误。如:结算方式应为“进账单”,但选择为“现金”,导致科目归属不正确。

措施:收费人员应按用户实际交纳电费情况选择结算方式,如用户交纳的是现金,则结算方式应选择为“现金”,如用户通过转账方式交纳电费,则结算方式应选择为“进账单”。

问题2.解款账号选择错误:收费人员当日收费结束后,要进行解款操作。解款操作是资金交存银行的一个确认过程,对于设置两个银行账户的单位,解款账号选择错误,会造成后期按账号划分的银行存款明细账与实际不符。

措施:收费员在发现错选银行账号时,应及时解款撤还,选择正确解款账号后,再进行解款。如在收费环节就发生的账号错选,收费员还应进行冲正、冲红操作,并按正确账号重新进行收费和解款操作。

问题3.个别单位在办理用户预收退款时,未按照正常业务流程处理,而是采用“内部转账”方式,进行不同用户的预收互转。

措施:营销系统中所运用的“内部转账”是指在财务代收时才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

问题4.每天收取的电费票据不能及时送交账务人员,到账确认的及时性受到影响。

措施:应当严格落实收费票据送达时间,确保账务人员及时对账、进行对账单的录入和到账确认。

问题5.未解款或未按时进行解款核定,到账确认不能正常进行。

措施:严格执行《临汾供电分公司营业收费管理办法》,各收费人员在打印完日已收合计票后,要进行解款操作,营业厅主任(供电所长)按日进行解款核定。

二、凭证制作

问题1.上交凭证制作有误。个别单位月末只对电费、各项费进行了上交,却遗漏了违约金、违约使用电费等资金的上交。

措施:制作上交凭证时,一定要先核对应收账款、内部往来明细科目,以SG186营销系统中实收合计票中的电费及各项、违约金、违约使用电费为依据。凭证制作完毕并审核后,应重新统计科目明细账,检查内部往来科目明细账中应当上交的各项费用是否上交。

问题2.内部往来科目的零余额账户未进行月末结转。

措施:内部往来科目中除“内部往来\利息(手续费)”外,其他明细科目月末均应进行余额结转。个别单位月末完成电费及各项上交后,忽略了“内部往来\财务代收”、“内部往来\预收退费”、“内部往来\他所代收”等明细科目余额的结转。账务人员在月末关账前,应认真检查科目明细账余额,手工制作会计月末结转凭证,凭证制作完毕,检查各项余额是否结零。

问题3.零凭证未进行“生成凭证”操作。个别单位明细账与营销系统业务数据核对相符后,忽略了未制作凭证中零凭证的生成,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关账。

措施:账务人员应及时查询未制作凭证,发现有零凭证时,应及进行凭证生成操作。

问题4.在进行电费核算差错更正时,有时会产生两项费一减一增的情况,但在应收账款明细账中未作处理,使得明细账与系统应收发行数据不符。

措施:这主要是由于系统提取的零凭证未记入明细账。营销账务人员应按日核对科目明细账中的应收账款、内部往来,发现不符应及时处理。同时,不断优化营销电费账务系统,对于借贷方发生额合计为零的凭证,也应显示各项明细科目内容,并通过凭证审核后中,自动记入明细账。

三、到账确认

问题1.到账确认后,多次进行撤还操作,系统数据发生错误,入账凭证金额与实际到账金额不相符。

措施:规范收费行为,日已收合计票一定要与当天的现金交款单、进账单金额相符。否则录入的对账单与日解款记录无法勾兑,到账确认不能正常进行。

按日进行对账单录入并到账确认,生成入账凭证,入账凭证金额要与营销系统到账确认金额核对,到账确认要与实际的纸质银行票据相符,一但发现错误,应在当天纠正,尽量不做手工调账,对于发生的对账撤还,应有详细说明。

问题2.未按银行实际到账情况进行对账单录入,虚点到账确认,使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出现企收银未收款项。

措施:银行存款借方发生额是指已做到账确认的入账资金,贷方发生额是指银行出据的对账单中发生的付款金额合计。在途资金应真实地反映在“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月末余额中,不在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中体现。

四、账务处理

问题1.月末未按时进行系统关账操作。

措施:月末最后一日23点营销系统自动进行“关账准备”操作。次月1日15点前,营销账务人员进行手工关账操作。关账前,应检查是否存在未制作、未审核凭证,确保当期所有账务工作完成,分析科目汇总账并与财务数据核对一致后,完成“会计关账”操作。

问题2.营销账务人员在发现营销明细账中银行存款存在银收企未收未达账项时,认为账务处理错误。

措施:营销账务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属正常现象,说明存在银收企未收资金。消除方法有:一是开通电费账户网上银行查询功能,及时掌握资金到账信息;二是营销账务人员应及时将银收企未收信息反馈到收费人员,进行收费操作。

问题3.月末在完成账务处理后,未及时进行数据核对。

措施:月末营销账务人员应进行对账,对账内容包括: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实核对。账账核对是指同账簿记录之间的核对,包括总账平衡关系的核对,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之间的核对;账实核对指营销明细账与SG186营销系统业务数据的核对,主要核对项目有应收、实收、预收累计余额;账证核对主要指记账凭证与实收银行票据的核对。

五、日常管理

问题1.SG186营销系统记账凭证打印格式还不规范、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还不能自动生成,对银行批扣业务系统还未能自动生成日已收合计票。

措施:积极拓展业务,不断优化营销电费账务系统。

问题2.营销账务人员的财务知识、SG186营销系统业务操作技能还较欠缺。

措施:加强会计基础知识、SG186营销系统收费与账务知识的培训。采用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提高业务素质。

问题3.相关营销电费账务考核体系及考核细则还不完善。

措施:建立健全营销电费账务考核体系,制定考核指标及考核细则。开展营销账务检查与督导,树典型、立标杆,多措并举。

通过对营销账务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时发现了营销账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规范收费行为,堵塞管理漏洞,防范经营风险,有效地提高了临汾供电分公司营销电费账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SG186营销系统操作手册.朗新公司

2.营销电费账务作业指导书.山西省电力公司

3.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

4.山西省电力公司编.供电企业营业电费管理标准.中国电力出版社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篇2

《杭州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浙江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协议书〉(示范文本)的通知》(浙建房〔20xx〕72号),维护商品房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商品房预售资金安全,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监管协议的签订

(一)批准预售的商品房建设项目应当全部纳入预售资金监管对象范围。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商品房预售许可规模或者建设项目全部作为独立的预售资金监管对象(下称“监管项目”),在当地银行机构申请开立商品房预售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下称“资金账户”)。一个监管项目只能开立一个资金账户,该账户不得支取现金。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前,应与开设资金账户的银行机构(下称“监管银行”)、监管项目的工程监理单位共同签订统一格式的《浙江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协议书》(下称“《监管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同时,向监管银行提供以下资料:

1.监管项目的工程形象进度表;

2.监管项目各阶段资金使用计划;

3.监管项目工程预算清册;

4.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

5.监管银行要求的其他资料。

签订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协议后,监管银行应当向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发放资金账户账号,用于申请办理监管项目的《商品房预售证》。

(三)《监管协议》应载明房地产开发企业名称、项目名称、坐落、国有土地使用证证号、土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总套数、工程预算清册总额、监管项目预售资金专用存款账户开户银行、预发放的资金账户账号等相关信息。

二、监管协议的报送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证》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在向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商品房预售方案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协议书;

2.监管银行预发放的资金账户账号;

3.监管项目的工程形象进度表;

4.监管项目各阶段的资金使用计划。

(五)未签订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协议的项目,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发放《商品房预售证》。预售资金监管银行及资金账户账号应通过透明售房网对外公布,并在商品房定金合同或买卖合同签订前通过网上合同备案系统自动予以提示。

(六)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账户管理规定,凭《商品房预售证》在监管银行正式开立资金账户,开立的资金账户账号应当与预发放的资金账户账号一致。资金账户的性质为专用存款账户,户名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名称、《商品房预售证》记载的项目名称组成,其中企业名称须与该企业基本存款账户名称一致,预留银行签章上的名称须与资金账户的名称一致。

(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变更预售资金监管银行或资金账户的,须经原监管银行、工程监理单位同意后,向预售许可所在地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解除原监管协议,同时重新签订新的监管协议,将原资金账户的预售资金全部转入变更后的资金账户,并报项目预售许可所在地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和人民银行备案。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请变更预售资金监管银行或资金账户期间,暂停该项目的网上预售。

三、预售资金的收存

(八)房地产开发企业或销售机构预售商品房时,应由购房人将预付的购房款直接存入资金账户。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直接收存购房款。

(九)按揭贷款购买商品房的,其按揭贷款由贷款银行直接转入资金账户,并注明用途。

(十)分期或其它付款方式购买商品房的,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必须注明付款次数、每次付款金额和付款时间,并按合同约定及时将购房款存入资金账户。

四、预售资金的使用

(十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使用商品房预售资金,应逐季编制用款计划,并按计划分次向监管银行提出申请。用款计划应当按建设工程形象进度完成情况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制定。

(十二)商品房预售所得款项必须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其中监管项目工程预算清册总额不低于130%的预售资金按预售资金监管协议方式监管。按监管协议监管的项目工程预算清册总额的20%可以用于监管项目相应的前期工程费、管理费、销售费、财务费、不可预见费、税费、同步归还本项目房地产开发贷款及其他费用。

(十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向监管银行申请使用商品房预售资金,根据下列不同申请款项提供相应材料:

1.申请施工进度款的,提供项目监理单位出具的建设项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完成证明及造价证明;

2.申请购买建筑材料、设备款的,提供购销合同及监理单位证明;

3.申请设计监理等相关费用的,提供相关合同或缴费证明;

4.申请法定税费的,提供相关单据;

5.申请偿还土地或在建工程抵押贷款的,由抵押权人提供他项权证明、借款及抵押合同。

首次付款后,之后每次申请付款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还应提供上一次申请用款事项的相应票据。符合条件的,自申请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由监管银行将核准使用资金支付给房地产开发企业签约的合同当事人或相关单位。

(十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监管银行不予办理用款手续:

1.收款单位、用途、金额等内容与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提供的合同约定不符的;

2.资金账户余额不足的;

3.其他不符合本实施细则情况的。

(十五)在保证整个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前提下,资金账户中商品房预售资金超出该监管项目工程预算清册总额的130%时,可允许以其超出部分用于调用,房地产开发企业凭工程监理单位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调用预售资金用于有关工程建设的真实性证明向监管银行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监管银行自申请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进行付款。

(十六)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中若发生退款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购房者账户账号,监管银行在审核相关材料后,将相关款项以转账方式退购房人。

(十七)在建设过程中,若发生超出用款计划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凭工程监理单位的证明材料,向监管银行提出申请,监管银行按《浙江省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的规定给予支付。

五、资金账户的管理

(十八)监管银行应按月出具监管项目的预售资金收缴、支出情况对账单,并在对账单中明确预售资金支出的用途。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每月15日前,将建设工程完成的形象进度以及监管银行出具的预售资金收缴、支出对账单,报送监管项目所在地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十九)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办理完杭州市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后,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向监管银行申请撤销资金账户,监管银行按规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办妥相关手续后,撤销资金账户。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资金账户撤销的证明报预售许可所在地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六、附则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篇3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一、引言

应收账款指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虽然赊销在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和节约存货资金占用方面有着其他结算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相对现销而言,赊销必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的应收账款,由于应计现金流入量和实际现金流入量在时间上不一致,就可以发生相应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以及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正常经营。因此,如何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论题。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没有落实

在许多企业中,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各司其职,没有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真正负责,因此也没有人对收款问题承担责任。在外部信用风险增大时,便产生大量拖欠账款,而且是在被拖欠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才开始催收。其结果是前清后欠,屡禁不绝,包袱越背越重。

2.是应收账款记录的虚列。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账户虚列收入,或将未经批准的“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账户的内容反映在“应收账款”账户以达到多提坏账准备金的目的。

三、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及措施

应收账款日益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企业要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主要应在健全信用政策管理和加强内部控制方面下功夫,只有抓好信用政策的管理,才能减低投资风险,使坏账损失控制在较小范围内;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完善管理办法,积极清理旧债,严格防止新的呆账、坏账发生是必不可少的,把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损失从源头上予以控制。

1.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企业要想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就要从源头上找到一条合适的解决途径。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在对客户进行赊销钱,要有专门人员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对赊销的管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调、分析以及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在信用管理系统中要对客户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建立客户资源管理系统,这样更加便于对客户的风险信用情况进行评价,而且信用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客户的情况,及时更新目前的客户状况,对客户的信用以及当前的风险做出合理的评价,这样企业才能收集更多的资料,如果客户出现延迟交款的情况,企业有足够的资料可以保护自身的利益。

2.对于应收账款记录虚列的措施

(1)对此,审计人员应查阅“应收账款”明细账及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如果记账凭证未附记账联或未登明细账,则可能虚列收入,此时应函证与被审计单位有业务往来的单位,看其“应付账款”账户的数额与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的数额是否一致;必要时还需查阅相关业务的原始凭证。

(2)做好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加强催收力度。首先,企业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名称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统计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信用部门也要经常计算账款回收期、账龄结构、逾期账款率、坏账率等指标,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为评估、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了解赊销总情况。其次,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对账单应由双方供销当事人和财务人员确认无误并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

3.应收账款回收期过长,周转速度过慢

(1)因此,审计人员应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定期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账和催收货款的制度,是否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对于账龄在1年以上的款项要查明其拖欠的原因,是否存在款项收回后某些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私分的情况。

(2)赊销前就要对赊销方的信用度、财务状况,以及今后的经营情况和偿还能力进行全面跟踪调查。特别要对那些拖欠款大和经营不佳的客户进行深入调查,必要时采取要求客户提供担保等措施保证应收账款可收回。当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是否存在批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以催收,态度强硬、催收无果的,可求助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处理。

4.是坏账准备金的计提不正确、对坏账损失的处理不合理的措施

(1)制订相应的应收款项管理制度,减少坏账损失

为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减少坏账损失,企业应制订相应的应收款项管理制度。对支付履约保证金的要建立审批制度,明确责任人,落实催收责任和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控制盲目交付履约保证金;对于垫资和拖欠工程款的同样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把催收的主要责任落实到项目部并与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的经济分配挂钩;此外,还要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使有关责任人加大催收力度,确保应收款项资金的及时回笼。

(2)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提高企业承担坏账风险的能力

商业信用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带来坏账损失,这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坏账损失日趋严重,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这样,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是应收账款的可变现净值,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避免企业虚增利润,清除了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企业承担坏账风险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企业及时处理应收账款,防止潜亏和三角债的再发生。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要根据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针对在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及时解决公司在应收账款回收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公司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鹏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0(05):142.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篇4

摘要电费作为供电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电网资产运作效率提高的核心。本文以电网企业电费管理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由粗放到精益的发展变迁历程。从专业管理角度阐述了新体系下防止电费资金管理功能弱化,细化银行业务监管和电费对账监管的具体措施。根据电费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分析了系统建设的思维束缚,从信息系统功能建设角度对提升电费管理提出了具体设想。

关键词电网企业电费管理发展提升

电网企业,以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作为以电力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输电网架的建设与电费收入的回笼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对电费的管理经历了由粗放到精益的历史变迁,在电费管理实践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一、电费管理的变迁与发展

重生产,轻经营,是计划经济体制留给企业的后遗症。国家电网公司作为经营输电、变电、配电等电网资产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也同样有过这样的历史。公司建成初期阶段,对营销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管理要求以及资金投入远远低于电网建设和生产运维。电费,作为供电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电网资产运作效率提高的核心,曾经被采取粗放式的管理,导致营销管理严重落后于生产管理以及财务管理。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发展目标的确立以及集团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提出,电费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逐渐进步,电费管理的粗放状况逐渐改观。特别是在2006年采取“组建市级电费管理中心”这一重大举措之后,电费管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7年,电费管理中心建设完成并全面开展工作。在营销信息系统中对电费实施财务手工核算,改变了营销系统手工记录流水账的状况;对基层沉淀的电费资金实行集团账户管理,实现了当日收款当日上缴到省级账户;对营销系统与财务电费余额不符问题开始着手清理。

2008年,国家电网统一开发的“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对电费管理进行了业务上的规范统一和流程上的固化,对抄核收的管理功能越来越完善,也具备了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的账务核算功能。原分散在各县区分别核算的电费账务统一到电费中心,由市级供电公司集中核算。

2009年,营销与财务集成工作启动试点。同年,农电单位上划到供电公司,电费中心对分散在各乡镇的农电电费资金实施集中管理,通过集团账户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农电电费当日收款当日到账,并将会计核算纳入“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统一了供农电的管理标准,提前完成了“三年实现专业化管理”的既定目标。

2010年,统一营销与财务会计科目和记账规则,统一银行存款核算方式,营财集成试点单位正式上线。营销系统自动生成的会计凭证能够传递到财务系统,实现财务电费凭证自动集成。同年,代收电费账外账问题和营财余额不符问题陆续得到解决。

2011年,营财集成系统全面上线运行,传递方式逐渐改善,由每日传递一次改变为每3小时传递一次,凭证传递及时性得到提高。

总之,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确立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电网企业的电费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此专门组建的电费管理中心利用专业优势,填补管理盲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电费精益化管理提升的措施

精益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全新理念,它强调目标的细化、分解、落实,强调数量化和精确化。对供电企业而言,精益化管理就是要从最小、最细节的工作入手,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并最终将成果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电费管理的变迁与发展表明,随着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管理要求不断升级,电网企业对电费的专业化管理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管理没有止境,仍需精益求精,查找薄弱环节,寻求管理持续提升。

2.专业管理的提升措施

2012年开展的“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生产、大营销体系)建设是深入推进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它带来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控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营销系统组织机构经过整合,形成“大营销”体系,在电费资金管理中承担重要职责的电费中心不再作为独立的二级机构存在,主要职能分解到客户服务中心账务班、核算班和稽查监控中心。营销基础管理工作已经适应新的结构体系作出变化与调整,实现了新旧体系的顺利转换和业务有效对接。大营销体系建设面临的电费管理任务,一是将过去有效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固化为制度标准去指导实践;二是要继续强化电费资金精益化管理,防止机构变化引起资金管理职能弱化。具体有三个方面需要加强监管。

(1)加强月末未达账项监管

未达账项是指企业单位与银行之间,对同一项经济业务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所形成的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因未收到相关凭证,尚未登记入账的事项。未达账项的存在是企业资金收支业务发生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通过对月末未达账项的监控,能够起到三个作用。一是监督企业或银行登记的错账,保证账目数据准确。二是通过对未达账项金额和笔数进行控制,促进电费资金回收工作提早完成。三是通过对未达账项的资金到账时间进行监控,分析是否存在人为制造未达账项来隐瞒欠费的情况,保证电费数据真实。

(2)加强支票业务和退票业务监管

供电企业电费收款量大,上级单位对电费回收的考核严格,营销机构要充分发挥电费资金管理人员的专业优势,为电费回收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一是利用各金融机构都开设的电子银行业务,可以比收到银行退票回执提早2到3天得知退票信息,便于及早采取补收措施。这一作用在每月下旬――营销部门为回收电费而分秒必争的时候,发挥的更为突出。二是为了控制个别企业恶意退票的行为发生,电费资金管理人员要对于银行退票采取登记制度,进行退票原因记录和分析,将多次发生退票的企业降低信用等级,要求其采用电汇的形式交纳电费,或者对其实施预购电政策,以防止其恶意侵害企业利益。三是鼓励客户使用即时到账的电子支付方式缴纳电费,减少电费在途时间,降低资金风险,提高电费回收工作效率。

(3)加强营销与财务电费余额核对

营销与财务电费余额不符是电网企业曾经面临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其形成过程较长,原因复杂各异。电费管理中心建成后,经过长时间艰苦细致的清理,使其二者达到一致。但电网企业客户数据量巨大,电费应收和实收数据实时变动,为了防止前清后乱的情况出现,加强营销与财务电费余额核对工作至关重要。营销应用系统客户数据与财务应用系统电费数据至少应该每月核对一次,保证营销的发行和收款均已入账无误,保证财务电费总账数据有完全相符的客户明细与之对应。月末对账是电费资金财务管理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保障电费资金安全完整的一个必要手段。

2.信息系统建设的提升措施

随着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电网企业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巨大,“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已于2008年建成投运。它与以往的营销系统相比,功能更加完善。但从电费资金管理角度出发,其建设仍有不足之处。实施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建设,要实现两个观念上的转变。一是要从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的角度去看待信息化建设工作,让系统成为提升管理的工具而不是限制管理的掣肘,更不能因为系统的实施使企业受制于软件开发商。二是在系统建设上要有全局思维,打破专业的限制,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系统资源,增加和优化功能,对跨部门的管理者放开权限,减少系统重复开发和硬件重复投资,达到系统综合利用。

(1)信息共享,监管电价执行

在营销系统增加监管功能。按照营销电量、电价和电费的管理规定在系统中设定科学合理的监管规则,在监管人员触发检索功能时,系统自动按照预设的规则进行检索判断,将不符合规则的客户分类显示。比如:判断是否存在电量突增突减;是否存在电价执行标准不符合其用电类型;是否存在基本电费和变损电费漏计;用电量与客户报装容量是否吻合等等。检索功能由财务、营销及其他有监管职能的部门共同使用,实现信息共享。

(2)银行存款自动对账

在营销系统开发银行对账功能。银行和企业双方共同研究,设定对账规则,使每张支票都产生一个唯一的编码。供电方收费员在收到支票后在营销系统进行交费时,按照规则录入存款信息,银行方在支票资金入账时按照同样规则录入到账信息,银行信息通过接口反馈到电网企业营销系统,营销系统将银企双方编号能够对应的记录标注“对账完成”的标识,将未能找到对应记录的部分自动生成未达款项调节表,实现银行对账的自动处理。

(3)财务账目与客户明细数据自动对账

营销系统客户的欠费金额和电费余额分别对应着财务账目的“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余额,应该定期进行核对,以保证财务账目数据有完全相符的业务数据作为支撑。由于营销系统网点广布,交费方式多样,客户数据几乎时时变化,导致因时间因素影响而造成的金额差异几乎无时不在。营销系统一是要对所有客户交费数据在记账之后自动做出“已记账”的标记,二是能够自动将客户明细数据进行汇总,生成欠费和预收余额报表,与财务“应收账款”科目和“预收账款”科目余额自动进行比对,计算出差额,三是系统自动将未做“已记账”标记的记录进行统计,如与前面计算的差额相符,则表明账务和客户数据均正确无误。

(4)电费坏账建库管理

核销坏账造成企业的利润减少,但部分坏账仍存在收回的可能,因此对于坏账有“账销案存”的要求,对核销的坏账要进行管理和追收。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电费坏账也应改变手工管理的做法,实行建库管理。将账销案存信息在营销系统中进行保存,设定按时间查询、按金额查询、按客户类型查询等功能,便于查阅信息,分析企业状况和进行后续追收管理。

(5)会计凭证实时传递

通过建立“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接口,统一双方会计核算规则,设置会计科目对应关系,财务系统已经对营销系统会计核算结果加以利用,实现了以集成方式自动生成财务电费会计凭证。目前的缺陷是集成工作不能实时完成,造成财务凭证与营销系统会计凭证不能实时同步,给对账和结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篇5

【关键词】定义;问题;措施;预防

“两金”是指公司的应收款项和存货两类流动资产,占用公司大量流动资金。应收款项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具体包含在建项目工程进度款、竣工项目工程欠款、工程质保金等,其他应收款具体包含各类项目保证金、备用金等。存货具体包含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工程项目设备物资、工程施工已完工未结算款等。

“两金”――应收款项占用的资金和存货占用的资金占比过快增长,部分企业“两金”占整个流动资产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加大了运行风险,企业运行质量有所下滑。

存货管理方面,由于大部分经营管理人员缺乏资金管理意识,多年来在存货管理上失控,盲目大量采购,存货的流动性差,增大仓储保管费用,存货周转率低,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实质上形成了企业潜亏。

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业务部门追求业绩考核,不考虑财务风险,忽略应收账款的回收,致使多起账款无法收回形成坏账。企业追求账面利润,不处理已经形成的坏账,产生虚盈实亏的潜亏现象。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下,资金回笼慢,增加资金成本,降低企业营业能力。

各单位负责人是“两金”清理的第一责任人,要负责统筹制定本单位所有项目的“两金”清理方案,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协调、平衡及配合。

全面开展子企业(含分支机构)户数清理,对长期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待清理子企业,要重新评估经营状态,明确清理期限,落实清理责任,不得存在长期不合并的待清理企业。

认真做好资产清查工作,重点开展预付、应收款项和存货的清查清理。对长期未收回款项、积压存货、长期无分红的股权投资、闲置固定资产、停缓建、在建工程等低效无效资产,要制定分类处置计划。

继续开展大宗商品贸易业务的风险排查,对与主业无关且占资多、风险大、效益低的贸易业务要抓紧清理,防范风险,对预计贸易业务损失要及时消化处理。

对股票投资、金融理财、衍生品等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的业务,要进行业务风险与内部控制评估。

对境外业务要按照境外子企业、投资项目、境外工程、境外贸易等进行分类梳理,评估经营状况与风险程度,落实管理责任。

大型基建单位要特别关注完工与尾工项目。对于以前年度已竣工决算的项目,需逐一核对挂账的历史欠款,协调原项目负责人员、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共同制定专项清理催收方案,力争将账龄较长的应收款项有所突破。对于尾工项目,编制尾工计划,协调各尾工项目单位相关人员制定专项清理催收方案,力争100%结算、回收工程款及到期质保金。

为了便于企业根据不同应收款项的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一定要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大中型基建企业的合同金额大、时间长、任务多、业务品目繁多,科目设置要层次清晰明确,业务处理前后一致。企业还要避免应收应付账款随意调节利润,避免有意识的虚挂应收应付款,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每个明细科目下都要落实到单位、项目甚至是主办人员,财务账面信息能够反映出每笔款项向谁收取。完善各种格式的台账,最好在明细账后面粘贴明细台账,以方便相关人员查看。账面上清楚后,要加强与对方合作单位对账,账面上的数据是否真实有效,对账是关键环节。财务人员应定期向相关业务人员报送与其业务有关的应收余额、账龄、风险分析等资料,与相关人员进行应收款项清理进度及计划方面的交流,督促及时对账,定期与债权单位核对账目,存在问题及时双方解决,年末要有双方确认的余额对账单留存。应收款项余额确认清楚后,也要及时清理,避免有些名存实亡的应收款项长期挂账,坏账要及时报损处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防止资产流失。

根据账龄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把企业逾期欠款按风险程度划分为恶意欠款、临时性资金困难而不能及时偿还的欠款、不可抗因素引起经营困难且扭转无望的欠款。根据不同的分类采取不同的清欠策略,对恶意欠款的要采取法律强制手段催收。同时,考虑成本效率的原则;对临时性资金困难的可做一定程度的让步,重新签订还款协议,分期归还本息,以保证债权的诉讼时效,不断催收;对经营困难且扭转无望的,应当确认为坏账,并在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后,再做出会计处理。单位注销的坏账应当记录于备查登记簿,做到账销案存,以注销的坏账又收回时要及时入账,严禁形成账外账。

参考文献:

[1]重华。“两金”占用比重高国资委令央企实施五大清查一财网2014-11.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篇6

摘要应收账款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巨大,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隐患。对此,企业应当从主客观两方面查找原因,制定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应收账款可持续发展风险资金链

应收账款是伴随着企业销售行为而发生的一项债权。其确认与收入确认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在确认收入的同时就要确认应收账款。该账户一般是按不同的购货方或接受劳务单位设置明细账户来进行核算的。

应收账款是由赊销业务产生的,它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应收账款的存在也给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资金链问题,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难以持续发展。而资金链是否顺畅与“应收账款”密切相关。一旦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形成呆账、坏账,就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当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痼疾沉疴。

1.应收账款的积极作用与风险浅析

1.1应收账款的积极作用

首先,在当今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能否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生死存亡。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为了打开市场或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纷纷采取赊销手段。应收账款就是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在一定期限暂时没有收款的一种融资信用,当然也包括为客户代垫的运杂费和客户承兑的商业票据等等。这样既为自己留住了客户,又为资金短缺的客户提供了融资时限。

其次,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市场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可避免的有大量库存积压,尤其是季节性商品,在换季的时候往往有大批急需处理的库存。这些库存商品放在仓库中,增加了仓储成本,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而采用应收账款的方式,同意客户先提货后付款,有助于清理库存,降低仓储管理成本。

1.2应收账款的风险

应收账款固然在占领市场、清理库存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就是一旦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对企业的影响很大。首先,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变现,企业用于再投资的流动资金就会紧张,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需要另谋融资渠道。然而,融资也是需要大量成本的。比如向银行申请贷款,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费用,特别是贷款到期日需要还本付息时,企业资金压力陡然剧增。而应收账款有增无减,长期不能变现,甚至变成呆账、坏账,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一旦这种坏账积累得多了,企业现金流出现周转困难,就会困住企业,甚至将企业置于死地。

其次,应收账款不能带来资金回笼,但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发生的赊销收入也要计入当期收入,增加企业账面利润。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我国许多企业都存在实际坏账损失远远超过计提的坏账准备的现象,大量实际已成坏账的应收账款仍长期挂账,未作坏账处理,这样就虚增了企业的利润。

2.应收账款风险背后存在的问题

2.1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对应收账款重视不够,未能防患于未然。企业管理层只关注销售额(销售量)完成情况,未能把货款是否收回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去,使得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计划能否完成,并不去考虑是否存在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安全隐患。长此以往,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其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老化,却任其发展,无人问津,甚至导致应收账款超过追讨时效的不正常现象发生。

第三,对应收账款催收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使得催收人员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由于管理层不关注应收账款回收,对催收人员的奖惩激励措施不到位,催收人员不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催收欠款,特别是挂账期较长的疑难欠款。这样就造成了旧账还未清理完,新账又累进来,应收账款的金额越来越大,催收难度也越来越大。等企业意识到出现问题的时候,其实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无法收回,形成呆账、坏账,最终造成的是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利益受到损失。

2.2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除了有些客户存在难以及时支付应收账款的客观原因之外,很多企业则是因为缺乏诚信,故意拖欠账款,即使有钱也不还。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当前我们的市场发育缺乏严格的法律支撑,也缺乏对企业的资信评估监督制度,个别企业违法成本太低,而受害企业诉讼成本又太高,难以对这些故意拖欠债务的行为进行制裁。这也是我国长期存在“三角债”、“多角债”相互牵制、互相阻碍,导致资金链不畅的根本原因所在。

应收账款客观上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企业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不同步性增大,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销售税金上缴以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还会产生企业流动资金垫付股东年度分红。企业因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的实施,使企业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还会增加大量成本。比如,应收账款的统计、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收账过程中还要发生人员工资、差旅费、通讯费、法律诉讼费等费用。特殊情况下,企业甚至会因为管理成本超过了应收账款本身而放弃对应收账款的追讨。

3.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对策措施

3.1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企业为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可以在总分类账的基础上,按客户名称设置明细分类账,来详细地、及时地记载与每个客户的往来情况。

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产销的统一体,企业一方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坏帐损失等弊端。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

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对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果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反之,则应严格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政策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在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应该充分发挥会计在提供与决策相关信息方面的作用,在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的管理上,根据所获取的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做出合理判断,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面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3.2设置专门的赊销和征信部门

应收账款收回数额的多少,以及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客户的信用。坏账将为企业造成损失,收账期过长将削弱应收账款的流动性。所以,企业应设置赊销和征信部门,专门负责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并向专业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及时索取客户企业的相关信息,以便准确把握赊购客户的信用变化及偿付能力。企业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对信用等级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信用较好的客户可以给予宽松的信用政策,信用较差的客户应该给予严格的信用政策,甚至不予赊销,这样一来才能确保应收账款能够最大限度的收回。

3.3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

应收账款因赊销而存在,所以,应收账款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有可能收不回来的风险,即发生坏账的风险,可以说坏账是赊销的重大隐患。对于整个赊销而言,我们可以将个别坏账理解为赊销费用,为了缩小企业的损失,根据配比原则,发生的坏账应同收益进行配比,从收益中扣除,从而评估企业的实有资产,同时不虚夸所有者权益及收益,这也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清查,经核实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作为坏账损失,并及时进行处理。在会计上,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收账款的核销只能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而如何估计坏账损失,则有三种方法,即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参考文献

[1]袁伦斌.浅述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

[2]曲喜和,严鸿雁,徐鲲.会计学.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3]廖洪.会计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篇7

关键词:银企互联;Sap系统;接口

一、银企互联在马钢eRp项目中的应用概述

随着马钢经营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以满足财务管理的需求。网上银行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部分需求,但还不能完全解决个性化服务、财务信息与银行账务信息一致性的问题。为此,马钢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推出了网上银行银企互联,通过Sap系统的界面就可以享受账户查询、信息下载、转账支付等服务,并可根据需要自行在Sap系统中定制更多的个性化功能,实现多方式多级别的权限控制。

马钢以工行作为首家实施银企互联的银行。马钢、顾问方以及工行的技术人员对需求方案以及接口的详细设计进行了多次讨论调研,最终确定在马钢银企互联实施项目中实现以下需求:马钢Sap系统银行付款下传电子银行支付、银行到款通知上传马钢Sap系统;银行收支业务当日及累计交易查询、银行存款余额实时查询;银行电子对账单上传马钢Sap;票据托管信息下传、票据托管查询及撤销信息下传、票据审核确认等接口。考虑到马钢企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了降低马钢今后与其他银行进行集成的开发及维护成本,同时增加接口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在《马钢银企互联接口技术规范》中统一规范了各商业银行与马钢Sap系统之间的接口技术细节。在此基础上,除票据托管相关接口外,其他的银企互联接口已经扩展到了中行、徽行和建行。

二、马钢银企互联各接口及相关的功能开发简介

(一)电子支付指令管理程序与银行付款指令下传接口

在Sap系统编制完付款凭证之后,不会立即触发电子支付,而是根据开发的系统功能《Fi09——电子支付指令管理程序》,按财务管理的权限进行控制。本功能开发与“Fi006——银行付款指令下传接口”关联紧密,主要完成Sap系统中电子支付指令的生成、审批及下达。

(二)到账通知上传Sap接口与后续处理功能开发

由Sap系统定时主动发起客户到账通知查询请求,电子银行收到请求后即刻将到账通知发送给企业。到账通知包含所有银行交易,银行不重复发送到账通知,Sap提供到账通知处理界面。

(三)当日/累计收付明细查询上传接口

在Sap系统中设计的当日收付明细查询和累计明细查询是同一个界面,点击“当日收付明细查询”或“累计收付明细查询”按钮,立即触发相应接口,接口程序会按照既定的逻辑判断并向对方电子银行发送查询指令包。当Sap系统接收到银行的返回包之后,会按预定的格式显示当日/累计收付明细信息。

(四)电子银行余额查询接口

在Sap系统中设计了电子银行余额查询界面,点击“余额查询”,会直接触发本接口,根据输入的银行账号和相关的数据库表判断对方接口银行后,向相应的银行发送指令包。当Sap系统接收到银行的返回包之后,会按预定的格式显示查询账户的余额信息。

(五)电子对账单上传Sap接口及自动对账程序功能开发

1.马钢Sap系统每天定时向电子银行系统发送对账单

查询请求,也可手工触发。对于电子银行每天定时上传的对账单,Sap系统开发的“电子对账单自动对账程序”能够根据对账单接口表相应字段内容,自动生成“银行对账凭证”。

2.对于马钢Sap系统中已经录入的会计凭证(涉及银行存款科目的),由被授权的财务人员在Sap系统特定的界面输入记账日期区间,点击“生成对账凭证”,则系统会自动根据一定的逻辑生成“企业对账凭证”。

3.Sap系统自动生成对账单,列示所有的银行未达账项和企业未达账项。

(六)票据托管信息下传接口

在Sap系统中根据授权在票据托管的选择屏幕选择要进行托管的票据,点击“托管”按钮,会立即触发本接口,Sap系统根据选择的托管票据将票据的相关信息及托管指令发到对方银行。随后,Sap系统会将银行反馈的托管是否成功的信息显示出来,并保存到中间表中。

(七)票据托管查询信息下传接口与票据托管撤销信息下传接口

1.在Sap系统的托管票据查询界面点击“查询”,则系统会立即发送托管票据查询的指令包给电子银行系统,按预先设计的格式和条件显示所有托管票据明细信息。

2.若需要撤销相关票据的托管,可在查询屏幕上选中需要撤销托管的票据,点击“撤销托管”按钮,触发“票据托管撤销信息下传接口”,将撤销托管票据相关信息及取消托管的指令发送到对方银行。

3.收到“取消托管成功”的指令,Sap系统则将相应票据的状态信息更改为“4——撤销托管”;如果收到“取消托管未成功”的指令,则不修改票据状态信息。

(八)票据审核确认信息上传接口

1.在Sap系统中将票据托管成功后,应将票据交到托管银行,由银行工作人员对票据是否可以托管进行鉴定;银行工作人员鉴定完成之后,将票据是否可以托管的信息上传到Sap系统。

2.Sap系统收到票据正确可以进行托管的信息之后,自动将系统中相应票据的状态更改为“托管”;若银行验明票据为不可托管,也将信息上传Sap,并将票据退还马钢,Sap系统不进行票据状态的更改,财务人员则进行后续冲账处理。

三、对启用马钢银企互联接口的几点考虑

马钢与工行的票据托管和电子银行余额查询相关接口已于2008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现就其余的六个接口的启用谈几点考虑。

(一)信息查询相关接口可以先行启用

对于当日收付明细查询上传及累计收付明细查询上传接口,由于只是对电子银行信息的查询,在接口测试及准备工作(如马钢内部单位开户的账号与银行存款科目、业务范围的对应关系表的维护;各单位财务相关人员的授权等)全部完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先行开通。

(二)银行付款指令下传接口的启用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

在业务和系统的安全性不存在问题的条件下,银行付款指令下传接口的启用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Sap系统中供应商主数据的信息应准确、完善。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篇8

【关键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核销

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应收账款属于金融资产。因而,所有企业的应收账款都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有关规定来核算。

一、新准则关于应收账款发生减值时的具体规定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应通过“坏账准备”科目进行核算。具体规定如下:

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3.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二、举例分析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企业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例1:甲企业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4050元。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无余额。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4050

贷:坏账准备4050

例2:甲企业以前销售给乙公司4500元商品逾期屡经催收无效。经批准同意作坏账损失转销(甲企业“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仅为4050元)。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45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4500

转销后,“坏账准备”账户出现借方余额450元(4500

-4050)

例3:上述例2坏账损失转销后,乙公司又偿付了全部的欠款4500元。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4500

贷:坏账准备4500

三、从不同角度分析新准则中相关规定存在的缺陷

针对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的账务处理(即例3的账务处理方式),笔者认为更好的账务处理应分为两步处理,首先,应将核销的坏账转回,即恢复应收账款的金额,恢复甲企业对乙公司的债权。然后,再进行收款的账务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1.将核销的坏账转回

借:应收账款4500

贷:坏账准备4500

2.收款

借:银行存款4500

贷:坏账准备4500

以上两种不同的账务处理实质虽然一致,且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影响也相同,但是其对会计信息细节的影响却不尽相同,以下将从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具有三大职能的角度分别分析新会计准则中此账务处理存在的缺陷:

1.从核算职能的角度: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反映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各类使用者提供信息,为此,会计核算反映的信息质量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以上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账务处理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准则,即客观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三层含义:(1)真实性(2)完整性(3)无偏性,以上的会计处理不满足完整性,甲企业的账务处理无法完整、全面地反映该核销坏账转回的具体过程。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而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账务处理过于简单化,使提供的信息不易于理解。另外,对企业而言,应收账款是一项重要的资产项目,根据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应当分别核算,力求详细准确。

2.从监督职能的角度: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控制、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的运行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功能。它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而以上的处理方式不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履行。

3.从参与经营决策的角度:企业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目的是加强监督往来款项的结算,新准则规定的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账务处理不能在企业的应收账款明细账中有所反映,而应收账款是企业短期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因而大多数的企业会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来确定对赊销企业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而企业信用政策制定依据的是企业跟往来企业以往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根据明细账中的坏账损失率来确定对往来企业的信用政策。

就上述业务为例,对甲企业而言,在其应收账款明细账中,乙公司所欠货款并未归还,因而核销为坏账。甲企业在制定对乙公司的信用政策时根据乙公司的明细账,可能会因为此账务处理未在该明细账中反映,而使甲企业算出的乙公司的坏账损失率增加,从而会对乙公司制定较为苛刻的信用条件,这样对于甲企业而言,由于其依据的会计信息有误,导致对乙公司的信用政策制定失误,可能会丧失销售机会,降低销售收入,不利于增加利润。严重的话,会丧失乙公司这个客户,使其转向竞争对手的公司购进货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准则对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账务处理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将此账务处理分步骤进行,以解决上述按照新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篇9

【关键词】信用评估;5Cs;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一、概述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运资金有效周转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就如同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一样重要。在企业资金管理的全部内容中,营运资金在数量上占企业资金的比重很大,同时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流动性最大、变化最快和周转性最强的资金,所以企业一定时期资金盈利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

毛付根(1995)把流动资产总额称之为营运资本(workingCapital),而把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称为净营运资本。杨雄胜(2000)则把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称为净营运资金,把流动资产总额称为总营运资金。但不管如何划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营运资金通常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和流动负债几个部分。其中应收账款实质是企业为客户垫付的一笔短期贷款,是企业为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一项投资,目标是要增加收益。因此,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其导致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构成了企业资金运营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实现资金利用效率和提高财务绩效有重要意义。

二、5Cs信用评估

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的赊销信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赊销。企业在评估某一顾客是否达到信用标准时,依据“5C”信用分析法进行。所谓“5C”是指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和条件(Conditions)。品质是指顾客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企业必须设法了解顾客过去的付款记录,看其是否有按期如数付款的一贯做法及与其他供货企业的关系是否良好。这一点经常被视为评价顾客信用的首要因素。能力是指顾客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顾客的流动资产越多,其转换为现金支付款项的能力越强。同时,还应注意顾客流动资产的质量,看是否有存货过多、过时或质量下降,影响其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情况。资本是指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抵押是指顾客拒付款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这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顾客尤为重要。条件是指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比如出现经济不景气,会对顾客的付款产生什么影响,顾客会如何做等等,这需要了解顾客在过去困难时期的付款历史。

5Cs信用评估还需要确定信用期间,即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信用期过长可能又会导致占用资金的成本和收账费用增加。现金折扣是指企业在顾客及时付款时所给予金额上的扣减,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企业采用什么程度的现金折扣,要与信用期间结合考虑。无论是信用期间还是现金折扣,都会给企业既带来收益又带来成本,因此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再作抉择。

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仍在信用期间内,有的则可能超过了信用期。通常来说,拖欠时间越长,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形成坏账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企业必须对应收账款实施严密监督。下面以某化工企业为例,进行分析。

三、案例背景

案例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是一家大型化工集团,在中国西部投资总额6亿元,建成了年产12万吨磷项目和8万吨三聚磷酸钠项目,成为在全球黄磷制造与经销业中具有领先水平的公司之一。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剧烈动荡,磷化工行业在2007―2009年也经历了大起大落。通过对a公司2007―2009年的资产负债表中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发现,三年间应收账款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26.2%,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2.4%,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7.5%,由此说明a公司的营运资产管理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又由于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不仅较大,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应收账款的管理又是a公司需要重点改善的方面。

如表1所示,a公司的应收账款在2008、2009年增长率分别为46.2%和39.2%,均大幅超过当年的销售增长率,反映出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积极催收。

四、通过5Cs应收账款信用评估管理应收账款

(一)5Cs应收账款信用评估模板建立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包括折扣期间和折扣率),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信用标准是指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的基本要求,企业可以通过“5C”即从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五方面来对客户进行评估打分;然后以综合得分作为判断顾客是否达到信用标准和进一步确定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的依据。为综合反映顾客信用评价,笔者采用如表2所示的信用评估模板,具体项目的具体分值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仔细修订。其中客户的素质(品质)和发展前景(条件)由相关授权人员对客户进行定性的评估和打分,而资本、能力和抵押方面的指标则可以通过客户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资料定量计算得出。当实际指标值优于满分参照值时,则信用分值为满分;当实际指标值劣于0分参照值时,则信用分值为0分;当实际指标值处在满分参照值与0分参照值之间时,信用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B分别为与信用0分和满分相对应的指标阈值,C为实际指标值,D为信用满分值。

最后综合的信用得分为各项指标的信用得分之和,满分为100分。综合信用得分60分可以设定为最低的信用标准,即综合信用得分在60分以上的客户才可以享受企业的信用销售政策,并以10分为一个档次为不同信用档次的客户提供优惠程度不同的赊销政策。一般而言,信用档次越高的客户可以得到的信用额度会越大,信用期间和折扣期间越长,现金折扣的比率也越大,但最终不能超过企业最优信用赊销政策所对应的规定。信用(得分)档次与信用赊销政策的对应示例如表3所示。

(二)利用5Cs管理应收账款的决策思路

当企业与客户建立起信用赊销关系后,可以根据过往的销售、回款记录,适时改变对客户的信用赊销政策来促进销售并增加收益。改变信用条件促进销售的决策依据是由此增加的收益要大于成本的增加。其中相关成本包括增加的收账费用、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利息、存货占用资金利息、现金折扣成本以及可抵减上述费用增加的应付账款节约的资金利息,各项目的计算公式如表4所示。表5是a公司借鉴的决策计算模板,其中平均收账期的计算为:估计会享受折扣的概率×折扣期+(1-估计会享受折扣的概率)×信用期。

五、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利用账龄分析表每月跟踪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

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a公司针对每个获得信用赊销政策的客户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追踪表,通过账龄分析追踪表,企业可以了解到超期账款占应收账款月末余额的比例,超过时间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时间太久而可能成为坏账。企业应该根据应收账款超期比例的大小和超期时间的长短,分别采取不同的催收政策。对于尚在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也应该及时监督,每月定期同客户核对账目并保证金额一致,同时了解企业是否能在折扣期或者信用期内按时支付;如果发现客户的支付能力发生了异常变化,应该及时会同有关人员商讨应对措施。

(二)制订和实施合理的应收账款催收政策

当应收账款超过信用期后,客户逾期拖欠的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就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根据拖欠时间从短到长,采取针对性强且有效的收款措施,争取尽可能早和更多地收回超期账款。

收款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确定合理的催收程序,根据拖欠时间从短到长,催收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话或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遇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比如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客户的债款额不大,可能使企业运行受到损害;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二是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对过期两个月内的客户,可以只寄送催收函,不予过多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过期两个月至半年的客户,可在寄送催收函基础上经常电话催询,并表示保留采取法律催收行为的权利,向客户适当表明强硬立场。对过期半年以上的顾客,在积极追讨的同时,可与有关法律顾问商讨对策,发挥律师的专业指导作用,直至提出诉讼。对人为制造拖欠、无理拒付货款、还款无期等行为,应实施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制裁。

对需要通过法律途径催收的,企业一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认真审查经济合同,在确认对方违约事实的同时,对合同中规定本企业应尽义务的条款是否落实进行审查,对义务未落实到位的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二要授权本企业的法律顾问,向被催收方发出催收律师函,既做到“先礼后兵”,又给对方施以法律责任的压力;三要注意债权诉讼时效,应在诉讼时效内向法院提出债权诉讼请求,并向法庭提供充足的债权和对方违约的有效证据;四要及时收集被诉方资产的有关信息,在判决生效后,及时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并提供对方资产的有关信息,以提高判决执行的有效性。

若企业在催收超期应收账款过程中,了解到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财务困境,经努力可以较快地渡过难关,且客户以往的信用记录较好,则企业可以考虑不对客户采取法律行动,而进行合适的债务重组,方式有: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或现金予以偿还;修改债务额的偿还时间或偿还金额,可以采取分期偿还方式,甚至减少本金;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把债权转化为股权,协助客户扭亏为盈,从而以利润分配的方式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如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则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

(三)加强销售合同的管理、建立统一的审批监督制度

销售业务部门和人员在与客户商谈业务时应及时以书面合同、协议或备忘录的形式记录下来,销售合同的签订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原则。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合同法》规定认真审查合同的签约对方是否是有权签订销售合同的法人代表,审查合同条款,主要审查合同标的是否完整、正确,价格是否合理,违约责任是否明确,避免无效合同产生。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赊销审批制度,赊销批准权要高度集中,避免经销人员有意识赊销,从中牟取私利。同时,落实责任制,各经办人员对各自经办的业务应各负其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要求其对自己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确保资金的回笼。

【参考文献】

[1]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38-40.

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篇10

(一)客户资信状况管理不到位,缺乏应收账款风险意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仅要在产品的种类、价格、成本上下功夫,而且必须灵活运用商业信用手段。但是,许多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或者根本没有风险意识,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盲目采用赊销策略,而忽视大量流动资金被客户占用的问题,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受阻,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隐患。

(二)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明确

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明确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销售部门注重的是销售量,只注意到了应收账款对产品的促销作用,没有条件和能力要求对方及时付款,不能制定系统和科学的信用政策,事前的信用政策成为空白;而财务部门为了降低风险势必降低赊销量,从而制约了销售部门的工作。正是由于这些管理上的误区,造成企业目前在应收账款管理上陷入拖欠的困境。

(三)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松懈

很多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松懈且权责不够明确,普遍存在应收账款对账不及时、催收形式过于简单且力度不够等现象。致使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沟通不及时,导致应收账款管理脱节。

(四)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销售部门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往往将销售完成情况与工资报酬挂钩,而业务人员的业绩优劣和奖罚与货款回笼情况有直接挂钩,这一方面使销售人员因为利益驱使,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并沉积。企业对沉积下来的应收账款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款,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影响了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收款积极性。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信用管理

企业对往来客户的资信状况应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对客户的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跟踪可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形成,然而许多企业缺乏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相应措施。目前,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种方式都有其弊端。财务部门兼管信用管理,将财务对应收账款的控制视作信用管理,信用管理的资源和要素配置不齐全,财务部门的控制更多的是事后控制,并不能承担信用管理部门的全部职责。销售部门兼管信用管理缺点更明显,销售部门以追求销售量为第一目标,为完成销售业绩而对赊销风险置若罔闻,致使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越积越多,期限延长。

(二)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

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实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目前有些公司不会对账龄进行分析,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也是由审计人员对其提出要求后才执行的。

(三)没有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

许多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流程,缺乏严密的赊销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企业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有章不循,部门之间不及时核对,造成的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这就形成了居高不下、账龄老化的应收账款。

(四)长期不对账

由于销售的实现和货款的结算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购销单位距离的远近、结算方式的选择以及结算单据传递的及时性等导致未能对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甚至长期不对账,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增加。

(五)业务员与客户勾结的情况时有发生

业务员垄断客户信息,企业不能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交易决策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失误,导致巨大损失。一般销售人员就有几十万元的赊销权,业务部门对赊销客户的情况记录残缺不全,企业也不派财务人员与客户定期对账,这就为企业发生坏账和销售人员舞弊提供了机会。

三、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建立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

首先,要确定适当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信用标准高,可以使企业降低违约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及收账费用,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低,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会增加坏账风险和收账费用,得不偿失。可见,企业应根据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和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权衡,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

其次,要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解决的是是否接受客户信用订单的问题,它是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现金折扣。一般来说,企业在确定信用条件时,应当比较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与加速收账带来的收益。如果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小于加速收款带来的收益,提供现金折扣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

再次,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当账款被客户拖欠或拒付时,首先应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重新调查评价,然后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信用记录一向较好的客户,目前遇到暂时的困难而不能及时支付赊销货款的情况,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将来能够收回货款并保持业务关系;对有实力支付而近期不愿意支付的客户,应要求对方制定还款计划并提供相关的担保,确保其能逐步还款,如对方不予以配合,为保护企业的利益,尽力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于信用品质低劣的客户,应当将其从企业信用名单中剔除。

(二)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以利于加强重点、难点的管理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根据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的设置情况而定。有的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是按销售地区或销售人员分户设置,有的是按合同号、销货号或外运编号设置,还有的企业是按购货单位分户设置。按合同号、销货号或外运编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企业,一般说来其应收账款明细账都采用平行登记法,即应收账款发生及其回收在同一行登记,应收账款是否收回?收回多少?一目了然。这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企业,应收账款分析比较简单,可直接根据明细账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购货单位分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企业,由于应收账款的发生与收回在账上反映

的是滚动余额,计算账龄情况较复杂,应针对不同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三)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由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自己管理。但是这样做存在管理漏洞,缺少必要的控制环节。应该明确业绩考核目标,采用“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将货款回笼分解到每个销售人员身上,制定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根据货款入户的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与奖金、业绩挂钩。因自身原因造成货款被拖欠甚至无法收回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销售人员的责任;对人为造成的坏账,有明确的赔偿制度,损失重大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当然,仅由销售部门自己来管理也并不妥当。应该由企业财会人员来参与管理。会计人员虽然对财务处理比较清楚,但对具体客户情况并不很了解。所以,如果企业平常的赊销业务比较多,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研究营销策略、研究客户资信的机构来对其进行管理。

(四)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1,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企业要对赊购者今后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时间长、经营状况差的客户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要求这些客户提供担保等来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

2,认真对待应收账款的账龄。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企业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五)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制度、赊销审批制度

1,每月底,企业财务部门要会同业务部门(包括销售和供应采购等部门),将当月发生业务形成的往来账目核对清楚,并及时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催交欠款通知书等进行确认。确认已形成欠款的,要及时通知业务部门催收,并根据对方信用度,适时采取停止供货或继续供货的销售策略。

2,企业所有的赊销业务,必须经过有审批资格的经办人员审批后方可进行。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分级审批的赊销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以不同的审批权限。各级管理人员只能在限额内审批,超过限额要报上一级领导同意后予以审批,办理时必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明确付款期限,货发出后业务部门经理和经办人签订“货款回收责任书”确保按期收回货款,实现层级管理,减少风险。同时,企业的经济往来要签订规范的经济合同,在款项的支付上严格按合同规定执行,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