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十篇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十篇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4:02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0-0053-01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自《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发行后,合作社的发展态势大好,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农户与企业联系的重要载体。创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扶持。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质量也在逐渐提升,其包含的产业多、产品覆盖领域广,因此合作社发展是未来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形势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党中央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在发展中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即是对农民经济发展的扶持。宏观政策调控结合完善的硬件支持,国家从各个方面均对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大力投入。农业部发展强调,需要创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观念,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提升集中化农业发展水平。从长时间的实践中看,合作社已经和各个市场、超市进行了有效的连接,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更加具有规模。政府部门要加强合作社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宣传,深入地开展合作社发展工作,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创建出良好的品牌,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关键

加强合作社的品牌化建设,完善产品管理制度,从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在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时候,关键就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一旦合作社出现了食品安全事故,就会影响到整体合作社的发展。因此,需要从生产的源头严格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良好的市场信用,让合作社的品牌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工具,从而提升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改进产品的包装,既要美观,也要实用,防止包装过度的现象。加强对市场产品需求动态的分析,保证产品合理的上市时间,从而避免产品由于搁置等原因出现损坏情况所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合作社的发展需要与各个行业相结合,因此要打造良好的产品口碑,从而走向国际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保证了自身产品质量和品牌后,必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合作社的规模也会得到提升。因此,合作社在发展初期就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严禁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建立良好的合作社形象,让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发展。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将数量和质量共同提升作为基本目标,吸取国际先进的发展经济,与我国国情相结合,逐步提升农民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国家政府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完善各项制度,从而让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村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3.1合作社要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标准

从我国农业部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通知上看,合作社需要有健全的组织结构、民主管理,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合作社要有稳定的产业基础,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生产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形成带有当地特色产业的农业经济;产品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创建自主品牌,有一定的出口能力,带有完善的产品服务能力;合作社要有良好的社会口碑,从而发挥出强大的凝聚力。

3.2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保障

其一是进行财政支持,比如资金补助、发展专项资金等,保证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其二是合作社的项目发展支持,比如粮食、蔬菜、奶业、油料、水果等带有当地主导性质的产业,加强农业规范化建设;合作社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为各个项目的发展提供支持;其三是教育培训保障,建立农业培训基地,培养出合作社的专业人才,用于农业发展的指导,增加经济效益;其四是奖励表扬,对于合作社中发挥先进带头作用的榜样进行表扬,树立典型,促进农民提升自我素养。

3.3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和品牌质量,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让合作社逐渐转向农业的经营发展组织。合作社产品的品牌化、市场化营销会提升合作社的影响力,农民的积极参与会提升农业发展的生产力。从当前的市场发展上来看,我国已有超过5万家的合作社走向市场,其产品通过了国家农业生产安全质量检验,与多家相关企业签订了直销协议,其包含的产业有粮油、蔬菜、水果等数种农产品;此外,一些大规模的合作社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活动的产品供应商。可以看出,合作社的发展符合市场发展路线,因此要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建设,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3.4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家要加大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凡是国家实施的农业发展,均可以安排合作社进行生产实施。对于西部和一些民族偏远地区的合作社发展,要加强资金补助,将市场急需的产品合作社,比如粮油、蔬菜等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从而稳定市场经济。国家金融机构要放宽贷款的要求,采取多种抵押方式帮助合作社获得更多的项目发展资金,从而让合作社的发展获得更好的经济支柱。

结语

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保证自身产品的质量,打造出良好的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方向,在国家政策支持、法律保障、政府政策引导下,按照民主科学的发展方式,加强对合作社的发展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必将在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发展地位,成为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代表产业,带领中国农民走向世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J].管理世界,2012(03).

[2]钱长根.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3.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篇2

一、基本情况

(一)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自2010年到2012年一季度,样本县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243718万元、243607万元、217133万元,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农村信用社和情况来看,2010年的农户贷款余额为197292万元,2011年的余额为193053万元,当年下降4239万元,到2012年一季度,正值春季农业生产启动,农户信贷需求旺盛时节,农村信用社的农户贷款余额下降为185394万元,两个月负增长7659万元。农户贷款有加速下滑的趋势。

(二)农户贷款支农作用不明显

调查显示,农户小额贷款投向主要用于低收入农户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简单再生产和小规模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供给,以及他们小额的生活费资金,为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小额贷款呈逐年弱化趋势,势必造成支农作用滞后,给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逐利因素诱发涉农金融机构“去农化”倾向

涉农金融机构出于追逐商业“三性”的考虑,优先选择支持公司客户、集团客户和顶端产业客户,加上近年来受资金来源不足和存贷比调控的影响,涉农金融机构把有限地资金“去农化”成为其自然的战略,特别是收益小、额度低的农户贷款被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显现。从农信社来看,其农村合作金融的“自愿、互助、互利、民主和低盈利性”的金融服务性质体现并不充分,农村合作金融履行普惠农业、农村、农民经济的社会责任并不突出。

二、制约农户贷款发展的因素

(一)授信额度与资金需求不匹配

调查发现,由于现行小额农贷因其授信额度较小,使众多有偿还能力的养殖户和经济作物种植大户无法得到充足的信贷支持,而要申请其它种类的贷款,其手续又非常严格,很难达到信贷管理要求。样本县一家牧业有限公司下辖养猪户专业合作社200多人,因扩大其养殖规模,去年的全部资金缺口为2000万元,农村信用社实际发放150万元,仍有很大资金缺口,致使该农户只能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

(二)执行利率“趋高避低”影响需求

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凡是农户小额贷款在执行国家法定利率上并有所上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信社发放此类贷款时,利率执行却上浮太高,个别甚至一浮到顶。利率执行的“趋高避低”,极大地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户贷款的需求。

(三)贷款效益低、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加剧了惜贷心理

农户贷款的对象主要针对农民,面对的是天生弱质的农业,缺乏相应贷款保护措施。现实操作中产生的效益较低,造成农户贷款的损失率较高。如:农户因种植、养殖自身管理不善,出现意外事故,没有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容易造成小额贷款不能按期归还。再加上对信贷人员的责任追究较重。因此,造成贷款效益低下,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发放农户贷款的积极性,惜贷心理加剧。从调查来看,样本县农村信用社2011年全年共核消农户不良贷款4000多万元,极大地影响了进一步放贷的积极性。

(四)农村信用环境欠佳,农村信贷资信不足

近年来,随着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对征信的认识逐步提高,信用意识有所增强。但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普及不广,农村的信用环境尚不完善,农户对信用的认识仅处于初级阶段。该县农村少数地方借款人不守信用,想方设法逃废债务现象时有发生。信用社在催收无果的情况下,只得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催收。加上在实践中出现法院的执行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赖债行为,给农村金融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扭曲的信用环境使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更加谨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涉农信贷投放的财政税收及金融支持政策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涉农贷款按照一定比例适当减免营业税,对一些重点农业项目贷款贴息,对农业基础设施贷款损失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同时,要加大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的政策执行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既能调动金融部门信贷支农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银农“双赢”。参照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负的政策,建议金融部门充分兼顾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适度降低对“三农”的贷款利率浮动水平,切实减轻农民的贷款利率成本,同时人民银行要继续加大对县域“三农”的再贷款支持,实施诸如差别化存款准备金政策等优惠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支农信贷政策上体现“农不养政”的趋向,加大对县域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户发展的资金支持。

(二)积极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从信贷品种和服务方式方面加快金融创新,切实为农民提供便捷化、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农村金融机构要研究市场定位,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开发新的农村信贷产品。例如增加消费信贷,研发对路的消费贷款品种。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户用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办理土地抵押贷款等。根据农户融资“规模小、频率高、随意性大、时间紧”的特点,在合理授信的基础上,推出简式快速的信贷新产品。同时,农信社要依托其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运用农户居民闲散资金,开展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业务的多元化需求。

(三)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防范自然风险

建立由政府和农信社共同出资的担保机构,专门用于对农信用社发放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担保。也可由农村信用社按一定比例集中一部分风险基金,对由于自然灾害而形成的小额信用贷款损失进行补偿。同时,充分认识农民生产、农村经济的弱质化属性,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四)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篇3

天水市辖五县二区,113个乡镇,2494个行政村,乡村人口307.90万人,耕地面积38.20万hm2,其中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36.76万hm2。随着农村经济和劳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思想观念逐步发生转变,天水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逐步活跃,流转数量、流转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2009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现场会的召开和《天水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截止2011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31万hm2,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6.2%,较2010年增长71.7%,涉及农户12.50万户,占全市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总数的20%。

1模式与特点

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天水市各级农业和农经部门及时准确把握土地流转的趋势和规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出具有鲜明特点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

1.1龙头企业拉动型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特色农业为主导,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规模经营,实现公司和流转土地农民双赢。这种模式以天水威龙股份有限公司、雪源公司、洁通公司等为代表共流转土地9266.67hm2,占流转总面积的40.2%。

1.2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型

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以流转的方式把农户的土地集中连片建立基地,统一提供良种、农资、技术、销售等服务,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变分散经营为组织化、集约化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这种模式以宇龙、新民、康晟源、兆丰合作社等为代表共流转土地2866.67hm2,占流转总面积的12.4%。

1.3种养大户带动型

种养大户等能人对土地集中连片开发,形成家庭农场式的经营。一般流转面积在6000m2至30000m2左右,具有“产业多样化、经营特色化、产品市场化”的特点。这种模式以苹果种植大户冯春、武正权等为代表,共流转土地2133.33hm2,占流转总面积的9.2%。

1.4农业园区促动型

以部级天水农业高新示范园区为代表,在麦积区中滩镇流转土地153.33hm2,按照“园区+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建成了具备科技示范、技术创新、辐射带动、信息交流、技术培训、旅游观光六大功能的无公害现代农业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及周边广大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增效增收。全市流转给农业示范园区的面积733hm2,占流转总面积的3.2%。

2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特点

2.1流转进程趋于加快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市各级因势利导,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指导服务,土地流转的数量、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流转进程趋于加快。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从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之前的

2866.66hm2增长到目前的23066.66hm2,增长了8倍。

2.2流转范围趋于拓宽

农村土地流转已不仅仅局限于承包农户之间,一些工商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成为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生力军,流转用途由单一粮食种植向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全市承包农户之间小规模的流转面积为8066.66hm2,占流转总面积的35%,流转给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示范园区、种养大户的面积为15000hm2,占流转总面积的65%。

2.3流转形式趋于多样

土地流转由过去以互换和转包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出租为主,转包、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全市出租面积达1266.66hm2,占流转总面积的57.5%;互换、转让、转包、股份合作、代耕等其他形式分别为4266.66hm2、1600hm2、1200hm2、46.66hm2和

2666.66hm2,分别占流转总面积18.5%、6.8%、5.2%、0.2%和11.6%。

2.4流转行为趋于规范

全市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不断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制,流转行为进一步规范,由过去以农户间的自发流转为当前的政府和市场引导与自发并重转变,由过去依靠口头协议的不规范流转向签订书面合同的规范流转的转变。

2.5流转规模趋于扩大

随着土地流转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增大,建成了一批果品、蔬菜、畜禽等优势产业基地,全市流转1300m2以上农村规模经营耕地面积达11800hm2,占流转总面积的51.2%,上百公顷以上的流转面积达7800hm2,占规模流转总面积的57.6%。

3作用与成效

随着天水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1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土地流转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的状况,使土地逐渐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集中,农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产业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专业生产相对集中,基本形成了“一基地一产业”的格局。通过土地流转,已建成了城郊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社棠中山万亩葡萄基地、山东威龙集团三阳川4000hm2鲜食葡萄出口基地等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业产业综合示范点,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3.2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初步破解了现阶段农民增收难、致富慢的难题。农民通过土地流转一般收入4500~13500元/hm2不等的租金,还可以在企业和外来业主的基地务工,年收入达2000~5000元/人,流转后土地收入高于自己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如:山东威龙集团三阳川4000hm2鲜食葡萄基地完成土地流转后,每年支付劳务费430余万元,常年雇用300多名农民在基地打工,日工资50元,年均收入1.40万余元。

3.3吸引了社会资金向农村回流

土地流转有效缓解了农业投入不足,资金短缺的难题,大量社会资金融入到农村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土地的主体,投资农业发展,参与农业规模经营,也带动了果蔬产品的预冷保鲜、深加工等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仅麦积区通过土地流转吸纳社会各类投资达2亿多元。

3.4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初步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单一的难题,土地流转后使部分“亦商亦农、亦工亦农”的兼业化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安心从事二、三产业,有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另一方面,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合作社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大量农民在本地园区实现了转移就业。在部级天水高新农业示范园区常年上班的当地农民接近600人,真正由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2011年全市通过土地流转,新增劳务1.20万人,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篇4

1.1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很多,有的学者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笔者认为人均GDp剔除了人口规模的影响,同时包含的内容也最为全面,用来衡量经济增长较为合理.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经济发展显著增加.

1.2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分析从数据的可得性和口径的一致性出发,本文选用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仍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78—2012年.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河南产业结构的第一产业比重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表现出先下降后平稳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则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河南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大体上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1.3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1)城镇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河南省的从业人员数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乡村从业者的变动趋势与全社会从业者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主要是因为河南还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乡村从业者的变动对于全社会从业者的变动具有决定作用.随着河南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和农村从业者总量的增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呈现出以下态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河南省的劳动力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正是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合理的表现.

1.4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分析随着河南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见表6).其中在任一时期,河南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另外,从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从总体趋势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2城镇化在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制约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城镇化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建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城建需求资金有增无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远不能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我省城建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招拍挂、银行贷款、政府新增财力和基础设施出让、转让,部分大中型城建项目能争取到国债资金、世行贷款和亚行贷款.但是城建项目建设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大,现行的融资模式对财政的依存度过高,投资方式单一.城建资金需求的旺盛与投融资平台不发育、筹资渠道不畅的矛盾日趋尖锐,资金问题仍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加快理顺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现代金融水平的地方城建投融资平台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2.1.2制度障碍严重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分离的就业制度、不能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不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向城市倾斜的财政金融政策等等阻碍了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社会资源短缺,尤其是按照常住人口定义被统计为城镇人口而户口不在城市的农民,其在孩子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无法获得同城镇市民同等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2.1.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人口质量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劳动力对城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劳动力的数量多少,更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质量高低.目前河南农村文化教育落后,加上农民思想观念陈旧,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同时,由于不能随时掌握市场信息,主动去寻找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使得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2.2加快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2.2.1建立城镇化多元投入并行的资金机制城镇基础设施能力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仍是当前主要矛盾,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城镇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一是公共财政体制应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倾斜式投入,二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城镇基础设施、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全面开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激活内需.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开展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环境资源化、资源货币化的有效良性循环机制[10].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中小城市要借激发内需金融创新的契机,迅速组建成立中小城镇发展银行,为中小城镇建设进行面对面的服务;中小城镇需要把优质资产和项目捆绑起来,形成更大的市场愿景,吸引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实现双赢.

2.2.2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一是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使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固定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有序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且拥有和城镇居民完全相同的权益,使进城农民真正地融入城市.二是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营销现状发展趋势

一、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农产品的营销也成为了现代营销中最具有生命力的营销方式。当前的农业生产体系中,提高农产品市场营销已成为农业市场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流通过程,实现农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从事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的企业一方面依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市场变化趋势来调节整体业务;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民从生产经营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可以使不善于经营的农民有组织地去生产,解决了微观生产决策与宏观经济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形成分工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我县农产品生产发展,保障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当前我县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

(一)农产品市场体系已逐步建立,并引起了人们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现阶段,我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已逐步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年成交额50多亿元。鲜活农产品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给各大中城市,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使我县农产品渐渐由数量向质量方面提高,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市场硬件设备,使农产品市场运营日趋变好。

(二)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现阶段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大中小城市,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产生了一条农产品流通的大动脉。目前我县已拥有肉、蛋、蔬菜、水果等6个大型农产品市场。城镇居民所需的农产品45%以上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这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大力发展,也满足了居民生活的需求。

(三)逐渐给各城市的超市、卖场配送,并发展迅猛

超市逐步出现在农产品销售领域,是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是目前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农贸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到“农超对接”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和推动了“农超对接”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超市链接千家万户农民的纽带,也充分认识到了“农超对接”对减少农产品销售环节,提高农产品价值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目前,我县有6个专业合作社为西安等53家超市提供鲜活农产品。

(四)农产品市场营销中介逐渐壮大

目前,农产品购销主体逐渐壮大,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户、专业户等的发展,逐渐使农产品生产与大市场相连接,打破了过去产销脱节的局面,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这些中介带动了生产基地发展,让农产品生产走上规模化,促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趋势分析

(一)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采用多元化管理

采用一体化管理方式,可以使农业生产和营销活动具有协调性和统一性。营销渠道主要分为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管理组成,所谓的垂直一体化是由生产者和中介商组成。根据以生产或者中介商为中心又可以分为向上垂直一体化和向下垂直一体化。所谓的水平一体化是由两个以上渠道成员利用各自优势联合开拓农产品市场。

(二)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行业协会

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民合社可以促进生产、加工、贸易各个环节的企业和农民联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具有统一性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当然我国的农民合作组织缺乏具体的功能和主导地位,造成管理不到位,并缺乏相关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打击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应该在农产品市场营销领域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协作方式,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发展规模化经营的现代批发商

新时期批发市场建设的发展趋势就是往现代批发商发展,提升批发市场的组织化水平。一方面,政府和相关组织及批发市场管理者要引导现有的流通方式,朝着现代企业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或行业协会要有计划的引进批发商、生产商,尤其是具有知名品牌,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他们,规范农产品市场营销经营,带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素质。

(四)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

农产品网上营销较之于传统交易方式具有增加交易机会、容易获取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有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等众多优势。未来的农产品营销将渐渐走向网络营销方式,目前的有形市场营销也要建立,但是随着科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将建立无形市场网络。顺应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式,积极发展网上农产品营销,搭建网上营销平台,实施电子商务,努力推动农产品更多地走出本地区,面向全国和世界。

(五)对农产品质量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潮流,人们更加重视生活保健,回归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未来几年内,谁能做好安全无公害农产品营销,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地位。另外近年来,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变化,对果蔬也越来越挑剔,不但要营养丰富,还要美观。满足了人们食用、观赏、保健等需求,市场前景具有很大优势。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国家不断推出利好政策的前提下,尽快完善农产品营销体制,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营销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大力发展我县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篇6

一、乡村社会面对城市化的召唤:现状与问题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城市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总是与乡村社会相关联。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迁。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中国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在中国的体制下,一种称为“半城市化”的现象产生了。“半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农村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也找到了工作,但是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系统,在城市的生活、行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疏远乃至不认同的感受,处在“半城市化”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非正规就业和发展能力的弱化。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得不到法律和制度的有效保护,经常受到市政管理部门的清理和追赶;报酬低,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保证,更享受不到法定的节假日休息权利;就业不稳定,缺乏职业经历累计和晋升的保证机制。二是居住边缘化和生活“孤岛化”。政府只允许农村人口进城工作,而没有从体制上接纳他们,流动人口也没有能力租住或购买体面的住房,他们的居住条件是非常“边缘化”的,往往居住在城市最简陋、环境最恶劣、区位最差的房子里。三是社会认同度差。其一是他们要么对城市社会不认可,或者不被城市社会所认可。更多的情况是他们不被城市认可。其二是对农村社会逐渐失去了认可或者不被认可。在这一点上,更多的是他们不认可农村社会。其三是逐渐转向对自己群体的认可,或被自己群体所认可,在这点上认可与被认可同时存在。[1]

与半城市化相对应的是,今天的中国乡村越来越陷入衰败的困境。中国乡村社会受到来自城市的强势挤压,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占有的失衡导致农民强烈的失落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剪刀差持续扩大,社会政策上的不公平使农民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农民成为没有“劳保”、“老保”的“二等公民”,“孔雀东南飞”导致的农村空巢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伦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凡此种种都表明,城乡不公平是当今中国最大的不公平,乡村社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以应对城市化浪潮的挑战。

二、城市化语境下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个基本估计

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对城市化语境下的农村、农民和农业,我们有三个基本估计:

1.农村的命运

中国正致力于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中国将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政府正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是城市的温床。在未来社会里,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将不复存在。95%的农村将聚集在数千人口规模的城镇。个别聚落虽然人口规模小,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也城市化了。与“大部制”改革同步,中国近期正在广大农村推动村庄合并,“大村庄制”将与“大部制”一起,成为中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实行村庄合并的“大村庄制”,对于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起好步”、“开好头”的重要作用。村庄合并的真正意义,还在于推动中国农村由村民自治迈入“社区化管理”,令农村变成城镇,农民变成市民。[2]

2.农民的命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兹曾说,21世纪之初影响世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信息化,一是中国的城市化。2007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45%,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经济发展的轴心转向了城市。

21世纪工农业差别将趋向消失,二元结构解体,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将不复存在,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们将能得到平等的对待,生存在小城镇的则是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者在全社会的比例大为减少。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在传统农业时代,90%的美国人生产100%美国人所需要的粮食,而在今天,3%的美国人生产120%美国人所需要的粮食。茅于轼也认为,“现在我国大约有六亿城里人、七亿农村人。在未来的三五十年中,将有大约六亿人要进城,农村只需要一亿农民就够了”。[3]

3.农业的命运

21世纪,农业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消失,只是农业生产采取了现代化的作业方式而已。人的生物性需求决定了农业存在的必然性。在三次产业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中国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中国将十分重视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国持续多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努力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

三、乡村社会的诉求和应对

基于上述三个基本估计,笔者认为,在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中国,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将非常艰巨。但是只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市和乡村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有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第一,发挥新型城市化道路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统筹功能。城市化不只是一个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化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结构变动、人口素质提高、城市功能增强、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新型城市化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相融合的城市化,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其显著特征是,在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下,周边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城市化转型。从我国的国情看,社会经济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二是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三是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四是文化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可以发现,这四大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新型城市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统筹功能。[4]

第二,搞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并举。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发展小城镇。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该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48%和58%。在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以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发展上,小城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搞好小城镇建设,要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要以工业化为龙头,以产业集群和专业镇为载体,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工业化更多地惠及农民。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和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结构。要理顺和规范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财力保障机制。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第三,要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了一个全方位、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第四,要积极推动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城乡协调发展内在包含着城乡制度统一和权利平等的诉求。根据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逐步进行诸项改革:一是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通过给予农民工准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渐过渡,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三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5]要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要合理配置城乡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总之,21世纪城市化语境下的乡村社会变迁的趋势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将不复存在,农村逐步变成城镇,农民逐步变成市民。二元结构趋于解体,工农业差别日趋缩小,中国农民生存状态彻底改观历史时期已经到来。但农业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消失,只是农业生产采取了现代化的作业方式而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和乡村社会的区别在未来社会中转化为大中城市和城镇的区别、居民从业结构的区别。

参考文献:

[1]王春光、王芳.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现象堪忧.中国信息报,2007.10.10.

[2]中国正推动村庄合并“大村庄制”成未来政改新目标.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30.

[3]黄胜利.以更科学高效的方式推进城市化.中国经济时报,2009.1.16.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篇7

关键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点;未来趋势;农村合作经济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努力之下率先取得了突破。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现在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复杂艰辛的过程。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特点得到启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合作经营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未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盛行打破了传统的体制,农民在土地经营上获得了较大的自,从而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分离。从此以后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农村的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并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发展,国家调减了农副产品的统购与派购计划,生产关系开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民生活开始好转。

第二阶段:198—1988年,在这阶段中,农村年的经济发展开始按商品经济的轨迹运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不断完善,党中央关于农村基本政策的到了基本落实,全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了改革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一方面走向市场的农产品继续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业的产业活动,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再有几乎商品经济的指导下进入新发展。

第三阶段:1989—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实现农业增产,稳步推进体制改革。1988年党中央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扭转物价上涨过快的问题,更好的推进改革剑圣。这一时期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有所突破,全国在此时基本取消了两票和统销制度。从此我国粮食流通改革由“双轨制”向“单一制”的转变新阶段,农产品流通体制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质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同时,将三农工作纳入城乡发展大战略之中,农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开始形成。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纵观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只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更明显的市场取向。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后,农村经济改革方面更加明确;第二,改革大多采用的“自上而下”的特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无论是从微观经营体制完善,还是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探索,都体现出自上而下政府设计和推动的特点;第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越来越受制于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在不断地深化农村经济体制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调整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其他阶层利益分配关系的过程。

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现的问题与启示

虽然我改过农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其实和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肃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也使得农民经营过于分散,没有实现大规模经营。其次,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民被纳入市场组织比较少,从根本上限制了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粮食等农产品的交易方式较为落后,现代化流通程度较低。再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供给不足,组织结构不健全,近年来农业服务实体收益率较低,能力不足,结果造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资金供应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条件较为落后。最后,城乡经济社会化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我国目前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新农村建设阶段还应进一步完善城乡经济一体化体制机制,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鉴于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和启示:第一,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在中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始终是一对矛盾,因而我们应当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农民收入上不去,全国小康就很难实现。第二,应当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动摇。如果没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就不会有农村经济的稳固发展,因而要稳定和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体制。第三,坚持保护农民利益不动摇。发展农业的主体为农民,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农业生产才能持续发展。农民收入能否稳定增长,关系着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局。第四,坚持科教兴农不动摇。发展所要依靠的就是科技进步,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的产出率和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结合发展中所得的启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将会向农村合作经济方向发展。一方面由于集体统一组织经营能力的弱化,导致单一农户面临市场,这就使农户作为经营主体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始终是一对矛盾,分散的经营方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限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多变的特点没造成农户市场决策方向趋于相同,农业生产经营与市场脱节,要改变以上问题就要求农户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进行生产经营联合,发展农村合作经济。

因此在不断发展的经济中,在农村改革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是符合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农村合作经济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新中国经济五十年》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篇8

一、延边朝鲜族农村边缘化现象

经济的变迁与社会的转型,使延边朝鲜族农村开始出现一系列边缘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人口边缘化

从全国范围看,朝鲜族人口一直在各民族中处于低生育、低增长态势。从1996年开始,延边朝鲜族成为在我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增长的民族。进入二十一世纪,朝鲜族人口出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据2010年延边统计年鉴统计,1990年延边朝鲜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39.50%,到了2009年,延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36.73%。按此趋势发展,延边朝鲜族距离濒危人群的时间将不会太远。

2.农民地位边缘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日渐深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语言优势和民族优势使得延边朝鲜族居民有了更多谋生渠道,一方面充分利用与韩国的各种关系,通过多种渠道向韩国输出劳动力。另一方面流向韩资企业集中的沿海城市务工或经商。赚钱回来的朝鲜族有很多不愿意再回农村居住,开始向国内沿海等发达城市甚至国外流动,导致朝鲜族农村的农业人口急剧下降,村庄规模日渐变小,甚至趋于荒废,留存的农民社会地位没有随社会整体的进步而提高,反而在不断下降,农村空壳化趋势日趋加重,农村青年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不断被边缘化。

3.性别比例边缘化

未婚女青年大量外流是延边朝鲜族农村人口流动的显著特点。因为她们进城比较容易找工作,还多一条婚嫁至韩国等国外的渠道。在延边农村朝鲜族地区,每村外出人口均占三分之一左右,处于最佳生育期的已婚或未婚年轻妇女基本上都到大城市或国外打工,在农村很难见到年轻的朝鲜族女性。这种状况导致不少朝鲜族农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许多乡村未婚男女青年比例一般为20∶1,更有甚者达40―50∶1[2]。这是直接导致朝鲜族人口呈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4.婚姻边缘化

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是朝鲜族家庭的普遍习俗。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朝鲜族迎来了新的社会机遇,朝鲜族女性开始异军突起,很多妇女成为家庭收入来源的主力军,她们不再成为家庭的附属,依靠男人生活,特别是在国外劳务长期不归、夫妻双方长期分居两地的状况直接动摇朝鲜族家庭的稳定。朝鲜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家庭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开始逐步被弱化,造成家庭稳定系数越来越低,离婚率越来越高。例如,从1999年到2001年,延边涉外婚姻共有18885起,其中朝鲜族女性为18000人,离婚女性占47%,导致传统的朝鲜族婚姻家庭趋向边缘化。其中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是女性自强因素,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再是男性的附属物;其二是单纯因经济原因导致婚姻家庭解体,也暴露一些女性道德感与责任感缺失的现状。

二、解决朝鲜族农村边缘化措施

1.改变户籍制度

正常的社会流动应该是青年人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敢闯敢干,喜欢进军城市,向往优裕的物质生活;老年人则年老气衰,心恋回园,喜欢返璞归真,回归农村。这是一个合理的社会循环模式。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生生割裂了城乡之间的联系,阻断了合理的社会流动。农村青年止步于各种各样的证件与名目繁多的费用及城市本土人口的各类歧视,加剧了农村青年这一弱势群体地位的边缘化。

包括延边朝鲜族农村在内,户籍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向城市的合理的社会流动。因此,现行的户籍管理模式必须作出适合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明智选择。户籍改革,势在必行。

2.大力发展朝鲜族农村经济

朝鲜族人口的大量流动,固然是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追求更高的生存质量,但其中未必没有难言之隐忧和遗憾,即少数民族离开自己的聚居地区,向大中城市的流动,就是意味着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等民族特点的加速消失。只不过在取舍时,多数倾向于选取了物质层面。如果家乡的经济比较发达,很少会有人外出闯荡创业。可见,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加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大农业投入,走科技兴农路线,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其次要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并注重吸引劳务输出人员回家乡投资,立足农村,开发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使之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给农村青年提供更多机会;最后找准本地特色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品牌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时要开发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把歌舞、乐器,酱汤、打糕、冷面等朝鲜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充分利用起来,促进朝鲜族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延边朝鲜族走出山区走向城市,另一方面可以引来凤凰,吸引外来人员。

3.加强朝鲜族小城镇建设

防止朝鲜族人口外流,避免朝鲜族农村“空洞”现象,除了上文所说发展朝鲜族农村经济这一内容上的举措外,还有一个形式上的举措也可以作为参考,即建设朝鲜族人口相对聚居的小城镇。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家提出的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既可以吸引大量的农村朝鲜族人口进城,又符合朝鲜族聚居的传统习惯。能够带来如下几方面社会效益,一是能够解决朝鲜族农村人口大量流动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二是能够解决由于人口减少导致农村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4],三是有利于朝鲜族发展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保证本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4.“招婚”女性人口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篇9

农机的机遇无处不在。

特别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渐变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愈来愈显示出强劲的助推作用,同时,也证明了,现代农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在中国田野上耕耘了无数年的农业机械再一次迎来了机遇期。

思于先,行于前。

2010年7月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这个纲领性的文件对中国农机化和农机工业的发展在短时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见》通过四个“着力”、一个“加大”,构建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重点和清晰思路。四个“着力”、一个“加大”即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这个总体构架下,可以看出,农业机械正在由市场的个体化需求向复合型、组织化转变,特别是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在全国的风起云涌,更让农业机械有了一个打“组合拳”的良机。

《意见》也明确了导向,字里行间所阐明的内涵是,要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示范农机合作社,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把农机服务组织上升为市场需求主体。

地处中原的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河南农村,农业组织由小到大,经历了一个艰辛的历程,更不用说具有特殊功能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河南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由萌芽到蓬勃的分水岭应该在2007年。这一年的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次在济源市召开了“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现场会”,对河南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做了全面部署,并要求各地不断创新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队、农机协会、农机大户等,这次现场会,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蓬勃发展拉开了序幕。

2008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又在焦作市召开了“全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现场会”,总结了焦作市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经验,强调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服务组织创新的重点,加快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横向辐射。

2010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在信阳市召开了“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场会”,总结了信阳市以合作社为依托、推进土地流转的经验,进一步确立农机合作社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上一提高”的指导思想,促进了农机合作社建设档次的提升。

那么,作为农业大省,时刻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农机合作组织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又有着怎样的发展态势?

记者:河南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深入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土地流转,推进劳动力转移,发展规模农业,确保粮食安全,造就新型农民等方面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河南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在目前呈现的发展状况如何?

张开伦(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河南作为全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省份,围绕创新农机化发展方式,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推动措施。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推动下,各地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农机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农机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实施后,我们积极引导农机服务组织改造完善,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发展农机合作社;动员农机户联合起来,整合现有农机资源,组建农机合作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兴办、领办农机合作社。当年,工商登记注册农机合作社500余家。到2008年底,发展到1068家,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2009年底,发展到2400余家,再次翻了一番多。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农机合作社发展到3050家,入社农户3.4万户,服务农户338万户,年农田作业量7228万亩次,社均2万亩以上。焦作市和郑州新密市实现了农机合作社区域全覆盖。信阳市、济源市、鹤壁市建设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机制好、装备设施先进的农机合作社。

二是创建渠道不断拓展。各地本着多元创办、形式多样的组建原则,依靠能人领办、鼓励企业牵手、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多渠道推进各具特色的农机合作社发展。起初,各地重点在领办人上求突破,坚持选有能力、有实力、有积极性的人员当带头人。瞄准农机大户这个抓手,发挥他们的带动力;瞄准村干部这个抓手,发挥他们的影响力;瞄准农村能人这个抓手,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引领农机合作社发展。随后,一些企业开始牵手农机合作社,农机生产、流通、维修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机合作社建设,发挥了行业优势,拉长了产业链条。近年,不少务工有成人士回乡创建农机合作社,由于他们资金雄厚,增强了农机合作社融资能力、发展实力和运行活力。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农民集资、企业牵手、工商资本注入的多元化投入创建机制。

三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机合作社在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以实现合作社与农民的双赢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在开展农机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的基础上,广泛探索土地承包、土地托管、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承包新模式,开展规模经营,发展稳固的农机作业市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机合作社承包、托管土地200多万亩,社均660亩。息县金宝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1万多亩,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5.6万亩。泌阳县李奎益民农机合作社、郏县红伟农机合作社、洛阳兴烟农机合作社对周围成千上万亩烟田实行机械化生产作业承包。鹤壁市一些农机合作社与农业万亩高产创建相结合,大规模实行机械化作业服务。沁阳县恒运、科有农机合作社,武陟县凤祥农机合作社分别到黑龙江、吉林承包土地1.2万亩和6000亩。

四是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统计,全省农机合作社固定资产总额90多亿元,社均300多万元。入社农户由起初的社均6户左右增加到11户之多。社均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械25台,社均年农机服务总收入87万元。商城县“高科农机农艺服务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1.2亿元,并建成了占地100亩、使用面积2万平方米的钢构架智能温室育秧工厂,年育商品化秧苗可供100万亩大田需要。今年首次投入运行,就提供商品秧苗40多万亩。浚县“鹤飞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000多万元,一次性购置联合收割机110台、大型拖拉机60台。新密市“洋林农机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1070万元,在年完成农田机械作业服务3万多亩的同时,年开发生产生物质燃料3.5万吨,设立下伸服务点26个,吸收300多农民就业。

记者: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过程中,肯定遇到了很多困难,诸如农民的认识问题以及技术指导等问题,在这方面,河南省积累了哪些主要经验?

张开伦: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发展农机合作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农民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因而也是发展农机合作社的主体。为此,我们一是坚持“自发、自愿、自主建”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发展原则,按照“指导不决策、扶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责定位,努力做到积极引导,热情服务,强化指导,推动发展。坚持用政策去引导,用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用政策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农机合作社建设行列。注重深入基层去调研,去发现,发现苗头积极培育,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搞“强组强合”,不搞“拉郎配”,不搞行政指令盲目发展,不搞不讲效益的形式主义。强化指导服务,实行定点列名指导制度,帮助农机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规章,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组织对农机合作社法人代表、财会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切实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使合作社发展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树立扶持农机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加大扶持和鼓励力度,使农民群众入社无疑虑,办社有动力,发展后劲足。首先,2007年,省农机局从部门预算中调整资金2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机合作社建设机库棚和强化信息维修手段给予扶持。今年,调整为省财政直接预算,资金达500万元。2008年至今,省政府从国家奖励粮食大省资金中安排7850万元,对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给予机具奖励;其次,农机购置补贴优先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并从去年起,取消对农机合作社购机补贴数量的限制,实行多购多补,促其发展壮大;其三,省工信厅、财政厅、农业厅、省政府金融办、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和省农机局,联合组织农机银社对接活动,并制定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财政、金融等方面为合作社发展创造条件。今年省财政安排预算1000万元,用于农机合作社贷款贴息;其四,各地工商部门积极落实农机合作社免费登记注册政策。新密市对农机合作社建设用地实行备案制度,开封县委、县政府等要求各乡镇为农机合作社用地提供便利,使合作社迅速形成发展热潮。

三是抓好示范带动,针对农业生产、特色经济发展实际,培育树立不同组织形式、服务模式的典型。对推动经济发展、适应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示范、影响、带动力强的典型,在政治上热情鼓励,政策上实行倾斜,资金上加大扶持,业务上强化指导。在创建模式上,各地重点总结推广了农机大户强强联合的创建经验,充分利用了现有农机资源,克服了启动资金不足的难题;推广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创建经验,充分发挥了其资金和基地优势,稳固了作业服务市场;推广了以农机制造、维修、销售企业为依托的创建经验,发挥了行业系统优势,拉长了产业链条。在经营服务模式上,重点总结推广了博爱县喜耕田农机合作社“吨粮承包、各算各账”的土地托管模式,以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推进土地流转;推广了信阳市“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农机合作社上档升级。

四是不断创新完善运行机制,将农机合作社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完善放在与增加装备设施投入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软件、硬件两手抓,实现持续发展。指导农机合作社依法办事,按照法律规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指导农机合作社以章办事,按照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搞好成本核算,针对不同的组建方式,完善利益分配制度,正确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内部积累和风险保障机制,保持资金状况良好,最大限度地增加成员收入。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机合作社,基本都做到了制度上墙、人人皆知、共同遵守。引导农机合作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技术服务等设施设备。引导农机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有力地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

记者: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农机服务组织的内涵及表现形式也将发生新的变化。依你看,在未来的实践中,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张开伦:我个人认为,可能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组织形式趋向实体化。当前,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覆盖面来看,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市场需求和政策取向来看,短期内,农机专业合作社仍呈加快发展之势。从长远看,农机服务组织将进一步趋向实体化。农机合作社组织发展初期,主要从联合起来闯市场,提高农机利用率出发,组织形式以松散型联合为主,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可以以“带机入社”为主要合作形式。随着工商资本的注入,独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农机作业服务实体将加快发展。随着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实力的不断增强,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将向综合经营实体组织发展。随着农机服务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机大户面对政策取向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也将会改变组织经营方式。

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篇10

作者简介:郭路明(198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

e-mail:576821716@qqcom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不合理建设用地结构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拉大区域差异,造成社会不稳定。在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入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预测建设用地规模,提出赞皇县城乡用地结构的优化措施,以有效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集约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赞皇县

中图分类号:F323.21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2-0135-05

统筹城乡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既是节约和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1],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合理利用及保护有限土地资源的矛盾,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需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对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研究,有利于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经济发展的促进手段[2]。

1赞皇县概况

赞皇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中段东麓,距首都北京300km,距省会石家庄33km,西邻山西,东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20km。全县总面积1210km2,现辖9乡2镇1个街道办事处212个行政村,人口25万。赞皇是山区县、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世界教科文组织中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

2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2.1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

在《全国土地分类》中,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市(201)、建制镇(202)、农村居民点(203)和独立工矿用地(204)四类用地。赞皇县为县级建制,没有城市用地,因此本研究区域的城乡建设用地只有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三类。

2.1.1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2010年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570.29hm2,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2916.29hm2,占城乡用地总面积的81.68%;建制镇用地面积335.57hm2,占9.40%;独立工矿用地面积318.43hm2,占8.92%。

2.1.2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城镇中心职能未充分发挥,存在土地浪费现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制约着建制镇中心职能的发挥,难以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城镇建设标准低,土地容积率低,城镇居民住房多数为平房独院,商品房发展缓慢,土地利用率低。企事业单位用地存在着用少占多、圈大院现象,造成土地浪费,导致城镇土地单位面积产值低。

②村镇建设规划滞后,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没有进行村庄规划或者实施村镇建设规划,没有政策、法律措施的保障,国土部门执法力度低,规划不能严格执行。由于村庄建设无章可循,村民居住散乱,村内土地不能充分利用。村庄小而分散,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不利于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③乡镇企业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乡镇为了招商引资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低价出让土地,使得工矿业用地地价严重背离其价值;企业以土地替代其他生产要素,超量占地现象比较严重,而其生产占用率极低,造成土地闲置。

2.2赞皇县城乡用地变化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赞皇县建设用地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从表1中可以看到,建制镇用地增长较为缓慢,但总体上仍处于增长趋势,14年间增长了39.01hm2。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以2001年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低速增长,4年增加了19.32hm2;第二阶段增长缓慢并有减少的趋势。独立工矿用地在1997~2001年出现了负增长,2002~2010年增长速度加快,14年间共增加了72.17hm2。

3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与结构优化

赞皇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起步阶段,构建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2010年到2020年期间,要壮大扩张轻化工、生物制药、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整合机械、炼铁、铁矿开采加工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大做强服务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立县富县重点项目,推进生产基地和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为全县经济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形成新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工业经济强劲增长、人口快速向城镇集聚。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土地提供空间载体的支撑,必然导致对城镇和工矿用地等城乡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

3.1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测算

根据近十几年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变化情况,采用趋势外推法对目标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进行预测。设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因变量Y,自变量X为时间序列(年份),建立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与时间的回归模型。

①Linear方程:利用SpSS软件得到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的拟合直线趋势方程为:

Y=3427.4+11.216X,R2=0.9271

用方程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的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经计算分别为3640.50、3696.58hm2。

②Quadratic方程:利用SpSS软件得到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的拟合二次曲线趋势方程为:

Y=3452.1+0.6328X+0.8141X2,R2=0.9726

用方程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的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经计算分别为3758.01、3936.21hm2。

③exponential方程:利用SpSS软件得到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的拟合指数趋势方程为:

Y=3428×100.0032X,R2=0.9286

用方程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的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经计算分别为3642.89、3701.64hm2。

根据以上各种方程的拟合情况,采用三者预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目标年的预测值,即2015年和2020年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3680.47hm2和3778.14hm2。

3.2城乡建设用地分类预测

3.2.1城镇用地规模预测赞皇县现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未来一定时期内需进一步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进一步放宽人均城镇用地,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优化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参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城镇用地标准,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对目标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提出三个调整方案(表3)。

对比分析以上方案,考虑到赞皇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方案二较为合理,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1031.90hm2和1365.15hm2。

3.2.2农村居民点用地测算在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必将合并一些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也将呈现出下降的趋势[3]。参考国家的《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结合赞皇县农村实际情况和城市化进程,对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提出三个调整方案(表4)。

对比分析以上方案,综合考虑赞皇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集约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发展趋势,方案三较为合理,即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2185.65hm2和1955.20hm2,比2010年分别减少730.64hm2和961.09hm2。

3.2.3独立工矿用地测算对赞皇县独立工矿用地面积拟采用平均增长率法,剔除年增长率最大值12.98%和最小值-7.04%,对其它若干年数值取平均得到增长率为3.77%。同时考虑到赞皇县国民经济发展趋势,预测2010~2015年独立工矿用地将保持较快增长,因此将采用5.0%的年增长率;中远期独立工矿增长速度将加快,2015~2020年采用7.0%的年增长率(表5)。

因此,赞皇县独立工矿用地规模2015年将达到406.41hm2,比2010年增加87.98hm2;到2020年达到570.01hm2,比2010年增加251.58hm2。

3.2.4城乡建设用地分类预测汇总从表6可以看出,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为3623.96hm2,比2010年增加53.67hm2;2020年为389036hm2,比2010年增加320.07hm2。

3.3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确定

比较以上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测算和分类测算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两种预测结果相差较大。考虑到总量预测可以从大体上把握城乡建设用地总发展趋势,分类预测考虑了人口、GDp、城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且与国家标准相一致,所以取两种预测方法的平均值。如表7,预计城乡建设用地总量2015年为3652.22hm2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81.93hm2;2020年为3834.25hm2,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263.96hm2。

3.4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减少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4]。城镇工矿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将从2010年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18.32%、81.68%,调整到2020年的49.01%、50.99%(表8),城镇工矿用地所占比重将得到很大提升,表明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将得到优化。

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的现实条件下,逐步实施城镇用地增加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的挂钩[5]。经测算并考虑各种因素,确定赞皇县统筹城乡居民点用地为:2010~2020年间,城镇工矿用地增加1225.05hm2,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961.09hm2,即城镇工矿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缩减的挂钩比例为1.3∶1。

4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的建议与措施

4.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需要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作为指导[6]。土地利用规划要力求科学性。首先根据对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情况的分析和预测,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用地的总量控制指标和相应的分类用地控制指标,并注意留有一定的弹性,为城镇的发展留有一定余地。其次,建立城乡用地集约利用评估体系,对新增加的城乡建设用地及工矿、基础设施等非农建设用地制定相应政策,引导采用高度集约化的用地方式,立体利用土地空间,尽量少占耕地。第三,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相适应,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产业结构布局,发挥不同乡镇的特点,达到乡镇间的互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4.2改革土地管理体制,统一城乡土地市场

严格土地管理,完善土地制度,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也是维护当前城市化稳步推进的前提条件。伴随着赞皇县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近年来有的城镇出现了农村土地自发(或隐性)变为建设用地并进入市场流通的现象,使耕地保护受到威胁,土地市场受到冲击,对城镇化的健康有序推进极为不利。必须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7],从根本上消除城乡隐性土地市场和价格双轨,顺应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在严格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土地流转,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农村住宅用地制度必须与农村社区建设相适应;必须打通城乡住宅用地市场,解决农民多余宅基地和多余房屋的合理流转问题,提高宅基地和农村房屋的利用率。

4.3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完善“城乡挂钩”政策

赞皇县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布局分散、环境差、土地利用率低。实施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利于推动村庄搬迁改造,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赞皇县逐渐进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地矛盾突出。实施“挂钩”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8],通过将利用不合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为耕地,既适度减少农村建设用地,使其转化为耕地,又可以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

4.4加快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土地管理科学化

土地利用是一个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9]。为适应土地管理的要求,要逐步实现土地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建立赞皇县土地信息管理系统,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土地信息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调控和管理,确保土地管理的实时、高效,为土地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伟.绥芬河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9.

[2]常彬强.石家庄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3]张秀玲,张保华,蒋玉华,等城乡交界带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规律研究——以济南市历城区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1,2:115-117

[4]吴永生.区域性城乡统筹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江苏省市域城乡为例[J]经济地理,2006,9(5):810-814.

[5]付海英,郝晋氓,举,等.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5:44-49.

[6]于德怀.沧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之四——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经济学院,2008.

[7]李晓文,方精云,朴世龙.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强度、模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412-420.

[8]李春莹.西安市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9]梁春凤,段建南,周子英,等长沙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133-134

[10]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统计年鉴(1997-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1]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经济年鉴(1997-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石家庄统计局.石家庄统计年鉴(1997-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