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十篇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十篇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4:58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篇1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完成了政治统治型政府向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转变,实现了第一次政府转型的跨越。当前,在国外新公共管理浪潮的冲击下,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内在诉求下,我国正处于第二次政府转型时期,即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政府范型是以经济建设型为主导的,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社会的超强管控和意识的贫乏,实际上政治统治的色彩仍然存在。经济建设仍然是政府的主导职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政府第二次转型的关键就是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由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向以公共服务为主导的转变。在当前经济建设型政府的框架内,理性分析和探讨行政管理职能定位对于我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政治统治型政府和经济建设型政府相比而言,是一种政府公共治理范型,它强调的是行政管理职能从经济建设向公共服务的转变,它涵盖有丰富的内容,集中表现在政府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关系上。第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资源配置上市场发挥主导性作用,政府主要纠正市场失灵,为市场创造好的环境,提供市场不能解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第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公共服务型政府不再具体干涉经济领域,而是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这也就要求政府要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利益的均衡发展。第三,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公共服务型政府从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转向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强调法治基础上的公民权利,依法划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权限。可以看出,公共服务型政府在行政管理职能上是要求以公共服务职能为主导,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应以提供维护性和社会性的公共服务为主。经济学只是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主要是从经济效率出发,研究了行政管理职能,但行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不只限于经济领域,还有社会现象领域。因此,根据治理理论,结合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趋向,笔者提出我国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框架。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其三大支柱是政府管理、市场机制和公民社会自主管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实现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制度基础。这个理论框架改变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市场与计划、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两分法,只强调政府与市场二者关系的传统思维方式,国家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界线模糊,它强调的是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从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多维度、多层面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这为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新的理论视角,打破了传统的单中心的政府统治模式,构建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行政管理职能要正确定位,就要厘清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推进社会自治。政府的基本职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第一,政治职能。政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为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公平和民主的制度环境,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第二,经济职能。政府的角色是经济宏观调控,纠正市场失灵,加强市场监管,提供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创造保证市场竞争有效性的公平环境。第三,社会职能。为了实现社会长远发展,政府要有效地解决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要为人民提供义务教育、稳定的就业、打击违法犯罪等社会保障性公共服务,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二、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界定

由于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属于国民经济专业管理,它的政治职能体现不明显,因此对于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位,我们主要从市场和社会方面分析其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对于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定位的内在机理,依据实际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剖析。

(一)针对市场缺陷的管理职能

建立市场机制的两个重要条件是完全的竞争市场和充分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在现实中会导致市场失灵,此外还会产生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不公平等问题。这些问题,市场自身无法克服,必须通过政府的宏观管理才能解决。

1.市场竞争失效。有效竞争可以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配置。企业在充分竞争中实现集中和联合,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甚至发展为垄断。当实行垄断时,产品价格高且产量少,这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同时,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服务和产品的消费者和提供者都可能通过牺牲交易一方的利益来获取高利润,结果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为达到促进竞争,防止市场竞争失效,限制垄断的目的,运政管理必须制定市场竞争规则和行业开放政策,并通过履行监督职能来实现。

2.市场供给失效。由于公共物品的提供是无利可图的,所以市场往往不愿提供。但由于其社会的必需性,政府提供或在政府支持下由市场提供是必然的。运输业是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行业,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其场站、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等属于公共服务领域,所以个体或私人在此方面有效供给肯定不足,此时政府作为社会服务主体责无旁贷要提供或支持公益性设施建设,以有效发挥行政管理职能。

3.市场的总量调节。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形成的物价稳定和暂时平衡常常被不平衡不稳定打破,以及价格规律的内在作用常常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破坏和影响,所以保障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持续发展,靠单纯的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是无法实现的。为维持国民经济与部门的协调发展,道路运输业必须由政府从全局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与总体规划,以达到运输供求平衡,所以调控职能和规划职能是对运政管理的要求。

4.公平问题。利益是市场机制的导向,市场竞争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会导致两极分化。因为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本是等价和平等的,但由于主体禀赋差异、非公平性、竞争条件不同等原因,竞争主体的经营收入就存在差距,甚至产生两极分化,偏离社会公平原则。资源较多或技能较高的竞争主体获得的利润就高,反之则利润低甚至无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运用行政命令、政策等手段在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必要的协调。

5.外部性问题。当存在负外部性时,完全竞争就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此时对个人或企业决策最优,而对社会不一定决策最优。以运输污染为例,私人或企业的环境污染成本由大家分担,所以社会成本高于其私人成本,正因为此,政府要严格地管制危险品运输等具有负外部性的领域。

(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

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依靠市场自身调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很困难。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1.推动道路运输生产力发展。国家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职能,包括制定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和战略;协调、缓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渡期内的各种利益矛盾,并提供一定的补偿,保证经济平稳转型;直接投资建设对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重要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促进道路运输发展的产业政策。

2.培育道路运输市场。市场发育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关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道路运输市场发育处于市场分割,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缺乏组织性,市场规则不规范等较低程度。此时,政府就应该担负起培育道路运输市场的责任,通过有效组织和规范市场竞争,推动市场发育。政府培育道路运输市场主要包括:通过制定规则有效监督,为道路运输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培育道路运输市场主体,提升道路运输业组织水平,建立自主的企业制度;对道路运输市场依法进行组织,建立市场运作方式,市场准入及退出,市场服务标准等行业运作机制;发展道路运输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协调沟通作用。

3.发展道路运输中介组织。在道路运输市场完整的体系中,道路运输中介组织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市场中介组织。它包括汽车驾驶员培训、装卸维修、货运信息配载服务、仓储理货、运输等组织。沟通承托信息是中介服务组织的主要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利于缓解运力与货源之间的矛盾,提高运输的效率,促进运输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监管市场中介组织主要是对其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包括界定服务质量、资费标准、经营范围;提高网络化组织,提高其服务能力;适应运输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坚持合理布局尤其是对货运网点合理布局。(2)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协会组织的功能有:协助政府制定行业法规政策;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参与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参与价格制定,认证产品质量;经授权后,参与或承担运输企业资质、资信评定及登记工作,解决行业矛盾纠纷,执行社会监督;为协会会员提供咨询、培训、经验交流服务。行业协会的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是:首先,行业协会是由运输企业自愿参与组成,它代表的是协会会员的利益,所以要去除其官办色彩,突出企业代表的作用。其次,从政策法规上要严格界定其职能,主要开展协调、服务、技术性工作,这部分工作是从政府管理职能分离出的部分管理职能。

(三)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道路运输行业中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也显得更加重要。政府不但要维护公共秩序,以管理者的面目出现,而且要保障公民的基本需要,以服务者的面目出现,并具体提供那些道路运输市场无法提供的服务和需求。如道路运输对灾害救援和救助,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道路运输引起的环境污染的治理,道路运输公共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提供,以及其他社会需要而社会自身无法提供的服务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不断地提升和改善道路运输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1.加强道路运输危机管理。根据各级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在道路运输领域,应当建立科学、统一、高效、规范的道路运输应急处理指挥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这样,才能确保道路运输部门在突发状态下,能够以最佳的效能和最快的速度实施救援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大力推行道路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枢纽、场站发展缓慢且服务能力差是当前我国道路运输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由于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政府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运输枢纽、场站的建设。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篇2

关键词:统计;交通;管理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城市公共交通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该说在今天的中国,公共交通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快捷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的目的是为每个乘客提供快速、安全、舒适、便利的乘坐过程,在满足安全、舒适、便利的同时,快速是最大的需求。起到完成公共交通运营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种工作串联作用的岗位或是工作就是统计工作,应该说统计工作完成的好与不好和发挥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共交通管理的好与不好。这里的统计工作有专职和兼职,包括每天的运营收入情况、车辆运用状态良好率、公共交通运营的车数、线路条数、线路长度、线路网的长度、线路网的密度、总座位数、客运量、员工的出勤等等都需要统计工作来完成,可以说公共交通管理中的各种数据都是由统计来完成的。统计信息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一个好的统计运转组织系统所完成的工作在整个公共交通运营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代替的。

1公共交通统计的主要职能应用

在今天的公共交通的统计工作中应该说主要的职能是:统计信息职能、统计咨询职能、统计监督职能。这三项职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且是密切联系的。首先说统计信息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工作应用的一个基本职能,在公共交通的管理工作中起到为决策系统提供基本科学数据的功能,为调度系统提供运转组织基本科学数据的功能,为公共服务提供基本科学数据的功能。同时还是保证咨询和监督职能得到有效运用发挥的前提。统计咨询的职能,在公共交通中拓展服务咨询领域,提高信息引导,探寻公共交通的发展需求和措施,及时分析公共交通运行态势,强化对运用设备安全度、乘坐环境舒适度、线路网点畅通度的统计检测力度,关注内部管理环境和外部运营环境,针对广大公众乘客关心的问题和公共交通运营中的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探寻统计数据的变化的原因和背景,找准存在问题,提出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公共交通决策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真正的有效解决公共交通运营的主要问题。统计监督职能,依据当前公共交通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分发挥好统计监督的职能,结合公共交通的实际状况,对当前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公共交通的统计工作机制,顺畅统计管理秩序,同时要有效的维护公交统计工作的管理权威,保障基层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2公共交通统计的信息化管理应用

公共交通统计的信息化是公共交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都包含先进的公共交通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公交运营组织和经营管理科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为公交运营生产组织、客户营销、经营管理提供统计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公共交通统计的信息化的目的是建设以服务公交运营生产组织、客户营销、经营管理,满足公交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需求为目标,以统计信息采集自动化、数据管理仓储化、系统应用网络化、统计手段多样化为重点,从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公交统计系统资源,规范统计指标的标准,拓展信息产品,深挖数据内涵,推动统计数据产品的变化,促进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为公交运营发展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信息和决策支持。

使公共交通统计的信息化系统与公共交通调度的信息化系统相结合,使公共交通统计的信息化系统与公共交通决策的信息化系统相结合,使公共交通统计的信息化系统与公共交通的信息化系统相结合,使公共交通统计的信息化系统与公共交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相结合,使公共交通统计的信息化系统与政府交通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相结合,用上述的几个相结合打造出一个公共交通综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公共交通统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基础和基本数据保障,为整个平台系统服务。

3公共交通统计在公共交通未来发展的应用

未来的城市公共交通应该是一个轨道、地铁、公交汽车甚至包括城市上空小型飞行器多方、多层次的,相结合的综合交通系统,实现一卡通用,包括身份识别,购票、乘坐导引、便民信息查询、乘客危机识别救护等综合应用,实现不管那位乘客在一个大型城市的那一点想到另一点只需要最多一个小时时间便可到达。这是未来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要想实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同时对公交统计工作,尤其大规模的统计数据处理上是一个巨大挑战。需要公交统计工作在信息处理和甄别上要应用很多先进技术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公交统计人员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强化统计信息决策和保密功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交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公交统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主要数据及时更新,加快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综合联网,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系统,建立适合公交系统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传达系统。同时要求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健全完善符合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交统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为确保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公交单位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实现全国城市公交的信息化联网,同时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决策系统、各职能系统及基层运营系统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规范统计基础工作,突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及时性。在现有统计系统台帐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需要逐步完善增加相关项目和内容,使之为行业的发展提供需求。其次要完善统计的内部资料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统计档案系统。设立专职统计管理机构,包括公交统计信息采集人员、公交统计信息整理人员、公交统计信息决策人员、公交统计信息设备维护人员等。最后我们相信统计工作在公共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势必要成为整个公交运营系统的基础和主导,成为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何朝平《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研究》期刊名:城市规划2006年15期.

[2]张国华;黎明;王静霞;《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在中国城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期刊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5期.

[3]梁惠金《论交通统计工作信息的重要性》期刊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期.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篇3

关键词:高技能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管理和运行模式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广州市结合当前发展形势,投入巨资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基地建设项目涵盖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在内的74个项目。通过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精、尖设备设施和先进实训理念,建立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先进性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全面提升广州市及周边地市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实训技术水平。

一、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的管理和运行问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化、开放性、公益性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需要巨大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资金投入。在可预期的将来,基地建设完成后,面临着对设施、设备维护与更新,实训课程及教材的开发、实训师资培养,以及运行与管理等软件建设等重要任务[1]。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的良性运行与高效管理,是实训鉴定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单位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政府部门对此已有清醒的认识和高瞻远瞩的视野,实地探访上海、天津、杭州、无锡、绍兴、深圳等公共实训基地,多方取经,以期找到适合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运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数字化制造等项目参与和执行人,笔者全面参与了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沿着这一路足迹,遍访了上述基地,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生产化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希望对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有所帮助。

二、深圳、无锡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管理和运行模式

我国2006年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的明确要求之后,东部重点城市就率先迈出建设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的工作步伐,进而带动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跟进,逐步形成多元建设和多元发展模式[2]。这些城市主要有上海、深圳、无锡、绍兴等,下面对深圳和无锡这两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管理和运行模式进行介绍。

(一)深圳高训中心管理与运行模式

深圳市政府于2005年11月批准设立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高训中心。高训中心坚持产训对接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基地资源对全社会免费使用,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使用时,通过自带师资、常规工量具和基本耗材等来分担训练成本。其主要承担五项职责:一是管理高技能人才公共训练资源;二是制定高训基地准入条件,对申请使用公共训练资源单位的准入、使用绩效和退出进行评估认定;三是提供高技能人才技能训练、技能鉴定、技术改造、技术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四是开展高技能人才训练指导、训练项目开发和训练模式的改革创新,指导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五是受政府委托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和服务成果,执行相关的培训补贴和激励政策。

(二)无锡市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管理与运行模式

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是在地方产业转型发展,急需高技能人才的背景下,由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基地以公共、开放、先进、效能为指向,致力于发挥政府平台的公益性优势,为企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培养产业一线急需高技能人才提供公共服务。基地以发挥实训、鉴定两大核心功能为支柱,并注重延伸功能的培育和发挥,有效开展师资培训、技能竞赛、技术交流、授艺带徒、示范展示、示范生产等业务,同时坚持服务本地与辐射周边相结合,在为本地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提供公共实训服务的同时,把服务范围向周边地区和外省市延伸、扩展,努力寻求对外服务的结合点。

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实训工厂式”实训鉴定基地的发展模式。在资金筹集使用上,依托多元化的维管机制,维管经费以政府购买维管服务为主,以实训工厂的收益部分和实训合理收费部分为补充,在体现公共性、公益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在用人机制上,建立了一支以编制内人员为核心、编制外人员为补充的管理队伍;在实训设备利用上,坚持无偿性与有偿性相结合,一方面向职教园区院校、全市技工院校和困难企业开展免费实训服务,另一方面向其他对象开展以收取一定成本为补偿的有偿实训服务。

从深圳和无锡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的定位,结合走访了解的天津、杭州、绍兴等地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来看,这些基地的共性特点是公共性、公益性、服务性为主,政府主导,采用免费或收取适当的服务费用的管理和运行模式。

三、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生产化的管理和运行模式的探究

目前,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已步入正轨。过去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建实训鉴定基地,现在及可预期的时间内,是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探索,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使得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可持续发展。参考各地公共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的经验,对于有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原料输入及产品输出,产生物质财富或提供一定形式的社会服务,可以参与市场运作的实训项目或实训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化公共实训鉴定基地。

生产化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即学生的实训过程与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相一致,实训工厂或实训车间具有产品加工、生产的必要条件,具有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和市场需要的产品,学生能够实现在实训教师或技术人员(师傅)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到独立完成生产任务的转变,逐渐生产出满足企业或市场要求的真实“产品”。[3]笔者参与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中,以模具生产工艺为主线,实训内容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先进工艺、装备、控制过程与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相结合。实训现场具有“厂景式”企业生产的氛围;设备布置安全、环保等满足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化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管理和运行模式,做如下探究。

首先、政府主导、企业协作。在基地建设中,对于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要有一个总体的框架,在正式运作前,根据基地建设的模式、今后的发展模式确定符合基地运作实情的管理模式[4]。在管理方法上,可以由政府、企业共同设立政企合作委员会,全面指导基地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在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的建设规划和管理上,搞好设计,做到高起点,体现先进性与适用性的有机结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其他多元化合作途径,如绍兴公共实训鉴定基地与各院校协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发挥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密切开展与境外国际教育组织加强交流和合作,使得职业技能培训与国际标准接轨等。同样,对于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的资金要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积极寻求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如除了政府财政资金保障外,可以探索企业在资金筹集上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其次,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和实训课程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制度建设,在实训或生产环节适当引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使管理制度系统和全面,涵盖从教学到实训完成的整个过程。如财务管理与监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物资供应与供应销售管理制度、产品研究开发管理制度等。基地要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在管理中就应当引入企业的某些管理制度,如企业的车间班组管理制度,企业的项目管理体制和目标管理制度。基地在管理过程中,除了日常行为规范外,可以引进企业的产品质量考核制度、岗位职责制度、管理制度等,使参与人员真正进入企业的生产环境,感受生产氛围,自觉培养“企业员工”的角色意识。

再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教学管理。除了适当引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外,对在职教师加强企业培训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教师层面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使会做的会教,会教的也会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长补短,同时对于教师的科研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训环节,最好采用灵活的、具有弹性的管理方式,以适应企业由于各种因素而改变生产进度的状况。对于实训内容的安排要把握好“生产实训”的本质,避免把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而忽略技术的掌握,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由学校教师牵头,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共同编写基于工作过程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训教材。注重实例操作练习的同时,随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内容。实训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总而言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化公共实训鉴定基地管理和运行模式,其实也是寻求政校企合作的契合点,把企业的公司治理策略和生产管理理念引入基地实训中,除了看到上述有利的方面,也需考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各方的利益关系。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部分生产型实训项目需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管理,遵循生产或经营服务规律,实习实训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正视生产、实训、培训、鉴定、研发、服务、竞赛工作任务、目的和规律上的差异,厘清各方利益与服务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产品生产的高效益,避免企业管理理念对基地建设的负面冲击,避免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改变了基地建设的初衷和期望,综合平衡以保证基地的管理和运行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张雪梅,池利民.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继续教育研究.2009,(6).

[2]张海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对国内五种典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比较研究.职教论坛2009,(12)

[3]高伟,杨勇.浅谈示范性实训基地的管理.科技博览2009,(10)

[4]刁振华.五年制高职模具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案例剖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篇4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运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企业型政府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困境,都实行了政府改造运动。虽然这一改革浪潮在各国的名称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将私营企业管理的一整套原理和技术运用于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它对以往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采取了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要求建立与以往不同的公共行政模式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管理组织。虽然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条件,但是其独特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对世界任何国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在对西方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和特征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挖掘可供当前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借鉴的经验。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涵及实质

“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和运动,它起源于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迅速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范式的转变。有如休斯(oHughes)在《公共行政与管理》一书中所说:“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已发生了转变,曾经在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那种刻板(僵化)、层级官僚体制形式逐步转变为一种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形式。后者并不是一种改革事务或管理方式的微小变化,而是政府作用以及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变化。传统的公共行政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受到怀疑。新公共管理的采纳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中新范式的出现。”总体而言,新公共管理具有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和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其理论支点的话,那么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人的行动都是为追求自身的利益,都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利益)的假设中获得政府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益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对比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

其次,新公共管理又从私营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新公共行政管理认为,私营部门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可为公共部门所借用。如私营部门的组织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而不是韦伯所说的僵化的科层制;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对私营部门来说,产出就是为了追求利润,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要获取利润就必须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制和绩效工资制,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而不是一经录用,永久任职,等等。

总之,新公共管理从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出发认为,那些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这也奠定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独特内涵和改革走向。

(二)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庞杂的概念,它既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又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同时还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其名称在西方各国也不尽相同,如在美国则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在英国叫“管理主义”,在其他一些国家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等等,但它们都具有大体相同的特征。

1、以顾客为导向,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建立企业型政府。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回应能力。近年来,英、德、荷兰等国政府采取的简化服务手续、制订并公布服务标准、在某一级行政区域和某些部门或行业开办“一站式”服务等,就是在这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所施行的一些具体措施。与传统公共行政热衷于扩展政府干预,扩大公共部门的职能和规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参与市场竞争,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即通过扩大对私人市场的利用以替代政府公共部门的某些服务。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许多新公共管理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也认为,公营部门的私有化并非新公共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固然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服务都应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2、引入竞争机制,注重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效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此而重视赋予公务人员以职、权、责,如在计划和预算上,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强调对预算的目标和总量控制,给基层公务人员在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方面充分的自,以适应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法规、制度控制,实现严格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评价标准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由此达到经济、效率和效果等三大变量。在人事管理体制上,新公共管理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取代常任制,实行不以固定职位而以工作成绩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等等。

3、强调“政务”和“事务”的合作。在看待“政务”与“事务”的关系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文官保持政治中立;新公共管理则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主张让文官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责任感,而不应将政策制定和具体管理职能截然分开。这样不仅可以使文官承担相应

的政治责任,而且可以挖掘文官在专业知识、信息、任期等方面的优势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益。

二、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述评

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西方国家政府的公共行政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西方官僚制政府的运行陷入困顿的情况下,它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和革新作为人类的一种革新范式和实践模式,反映了人类社会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后对各国政府管理的必然要求,其所展示的一些理念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突破。

(一)适应了时展的要求

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必然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与以往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传统官僚制不应主导公共行政的指向,其科层制的管理方式、僵化的公共组织和绝对统一的公共服务的做法,都应该被纳入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之中。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二)积极探索了解决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弊病的途径和方式

对传统的官僚体制所生成的财政开支、人员膨胀、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士气不振等弊病,新公共管理运动采取的企业化、市场化、竞争制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解决了这些弊病。

(三)把当代政府改革和公共行政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它否定了传统行政所持有的政治和行政二分法,主张公务员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实现良好的治理。

2、主张公共服务市场化,主张政府和企业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进行有效的竞争,确立了政府和市场的新型关系。

3、强调公共服务的顾客导向,提倡回应,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政府绩效的标准。

4、主张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具有企业家的精神,以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5、主张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管理层级,以消除官僚制的繁杂。这些措施都是对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和措施的颠覆,开辟了公共管理的新时代。

(四)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

1、片面追求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原则,抹杀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本质区别。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不同在于,政府部门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共性原则和私营部门以营利为目的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新公共管理过于强调公共部门企业化,必然导致公共管理部门对公共利益的逃避,造成对公共利益的侵蚀。政府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实现,“自由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尽管它有不可怀疑的力量,但是他们不足以确保许多牵涉到人类幸福以及能让人类持乐观进步态度的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从本质上混淆政府与企业等私营部门的区别,最终会从根本上丧失公共利益。因此,政府的管理可以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但不能全盘套搬。

2、过于注重效率原则,容易导致政府忽略其所肩负的政治民主责任。追求效率是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公共管理的本质是以民主为基石,强调追求人民、自由平等权利、社会公正、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等多元价值,过于强调效率必然导致社会公正和长期公共利益的缺失。

三、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

新公共管理是当代西方社会行政改革的一个潮流,虽然它还存在如上的一些缺陷,但总体来说是现代政府改革的一个趋势和方向。尽管我国是一个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具体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行政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西方国家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的一些思想和操作方案对我国各级政府的改革仍然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明确乡镇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和权力边界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大幅度扩张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政府规模急剧扩张,财政开支大副增长,最终在70年代形成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促使人们对以往政府的职能范围进行思考,反思以往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行政方式进行反思。就我国的乡镇政府来说,也经历了一个职能不断调整和机构不断膨胀的过程,最终导致了近年来大规模的机构和人员精简。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在乡镇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的增减方面,可以说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环节。

就我国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确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职能和使命,根据宏观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要求确定其具体职能,依其承担的职能来进行机构和人员配置。具体要划清哪些基层事务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哪些公共服务可以通过市场化和社会化手段来提供的。对于由政府承担的事务要设置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对于可以回归社会的公共事务要大胆放权。

(二)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工作乡镇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乡镇事业单位的活力来源于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乡镇事业单位的竞争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人才岗位的竞争和公共服务的竞争。长期以来,在人事方面,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人浮于事,导致乡镇事业单位职能的虚化;在基层公共服务方面,实行的是由乡镇事业单位独包独揽,缺乏有效的竞争,各种市场主体和公共组织被排除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之外。因此,提高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引入人事竞争制度,打破只进不出、只上不下的传统思想观念,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流动机制;另一方面,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式供给的公共服务项目,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竞争,形成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竞争的局面,以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三)推进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改革

管理乡镇公共事务是乡镇事业单位的重要职能。推进基层乡镇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改革是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需要在资金来源、资金监管、工作思路上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1、加大对乡镇公共服务的投入。就西方国家来说,新公共管理有效施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国家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有效保障。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政府对农村基层公共事务的投入较为薄弱。在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势下,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这既是加快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需要。

2、加强对基层公共财政制度进行改革,优化公共财政资金的投资渠道,增强对公共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一方面国家对农村基层公共事务投入的资金较少,亟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财政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极低,亟需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入渠道和强化对投入资金的监管。

3、对一些公共服务项目,可以实行合同承包,吸纳社会力量和资金的参与。当前,一些地方对公共事业民营化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但总体而言,这些改革设想还处于初始阶段,规模较小,相关制度还需要完善。对于可以实行外包的公共服务项目,可以实行合同承包,严格规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一方面可以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从而减轻政府的负担。通过相关的探索,形成制度化的措施来改善基层公共服务状况。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布隆克.质疑自由市场经济[J].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陈振明.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3、(澳)欧文.e.休斯著;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译.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篇5

任何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希望持续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关于“国家竞争力”的定义及指标,迈克•波特以及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世界经济论坛(weF)的有关专家都一致认为政府职能的发展是国家追求永续发展的最重要指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英国为首的很多发达国家开始进行行政改革,主要源于全球性的政府财政萎缩(见)。GeraldeCaiden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对政府行政体制的彻底检讨及激活政府组织的全球性努力,主要源于全球性的政府财政萎缩,以及希望用最少成本换取更多实效的需求。由于民众持续对政府施压,要求增加干预措施,很多政府不得不推出一些临时性的对策,这些对策却导致大量的借款、史无前例的国债发行、通货膨胀的加剧、货币贬值。另外,政府也必须缩小组织规模,以减少支出、人事、投资及服务成本,以期有较高的生产力及较好的绩效;同时为改善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政府也不断地被迫调整其角色与策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率和货币的一般性理论》,主张政府应积极参与及介入市场经济活动,增加支出以减少失业;运用税收、补贴等财政政策影响市场经济,以加强政府经济调控来振兴经济,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控。然而,政府的介入与运作并未如预期的那样弥补市场机制运作的不足,原因在于:政府机构缺乏竞争力,这是主要原因,官僚体系没有生产成本的压力,生产力落后,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许多公共事业或为自然垄断,或由法律赋予垄断地位,容易形成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造成资源浪费;政府官僚组织无效率控制,虽然政府机构制定法令规章规范官僚体系的运作,但实际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行政控制的效率极为低下。近年来,许多国家已经深刻体会到,政府干预经济体系运作也有缺陷,政府相比市场而言同样存在很多不足,于是提出利用新公共管理等推动行政改革。目前,学界对行政改革的分析架构,大致有三种:管理主义,即主张针对行政组织及其功能对症下药,提高行政效能、整肃贪渎和加强便民服务;社区主义,结合政治力与社会力,寻求自下而上的建构“公民资格”、塑造社区意识,以凝聚公民社会,确立民主社会;自由主义,主张除保留必要的政策规划及执行功能外,政府将绝大部分工作还给市场运作,集中力量以发挥行政效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也被看作是新公共管理的典型。该组织明确提出了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一般性原则,包括:以效率和产出而非仅仅以过程为结果;顾客导向;竞争和选择;授权;在可能的地方建立内部市场机制并运用以市场为基础的手段;按照购买者和提供者在政府的利益之间进行区分。有学者提出行政改革的两条途径:一是治理传统,将文官体制视为政治制度的组成,是国家的产物,行政改革针对的是扮演政府与被统治者之间联系角色的政治机制,强调如何调整、强化与发展其功能;二是采取管理主义,以新公共管理为代表,认为文官体制强调的就是效能与效率的提高。我国行政改革始于十四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三大体制改革的思路,明确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1998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从总体上提出了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改革至今已经历了从政策调整到体制创新的阶段,改革已越来越多地触及深层次的关键性问题,改革的目标也日趋明确合理。效率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已是共识,这与新公共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首先,提高效率或实现政府高效化是行政体制普遍追求的目标,我国自然也不例外。政府行政效率体现为行政体系在一定资源条件下能够提供更多的行政服务,或者在保证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能够减少更多的行政成本。这就要求政府不断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控制机构规模,削弱过度职权,降低社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政府机构臃肿、职权庞杂、效率低下,并且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行政体制改革的直接目标就是在管理职能、管理领域、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对传统低效的“大政府”进行改造,建设适度规模的高效政府,从而有效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调解矛盾、整合利益差异,顺应并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其次,提高效率也应当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优先目标。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关键转型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政府在高速增长时期成功地发挥主导作用,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有效能的行政系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政府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制定和推行政策,其二在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优化”。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是政府等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一项核心管理职能。对政府部门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公务员管理,而在其他公共事业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传统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要管理任务,当然也不可能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核心战略来落实,而仅仅是作为一项人事制度来进行管理。近年来,随着公共行政部门管理改革的推进、新公共管理的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战略开始进入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范围。人力资源管理之于企业组织的重要性,与公务员管理之于政府组织的重要性是一致的,新公共管理下提高政府部门效率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国外的新公共管理实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落实和推进新公共管理的重要而有效的工具。人力资本战略管理已经成为美国对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的重要工具和方法。美国联邦政府近十年来不断进行公共行政改革,其中包括公务员制度改革。1993—2000年,克林顿总统发动了一场以“国家绩效评估(nationalperformanceReview)”命名的重塑联邦政府运动,并进行了公务员系统的“重塑人力资源管理(ReinventingHumanResourcemanage-ment)”改革。2001年开始,布什总统推行称之为“总统管理议题(president’smanagementagenda)”的新一轮联邦政府改革。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其核心管理职能。一方面,组织的运营和管理需要有人员来维持,另一方面,对这些人员的管理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把公务员管理作为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那么人事部门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传统人事管理,而应该是作为落实组织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作为配合辅助实现公司战略的重要渠道,这就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了《管理的实践》一书,第一次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此后,人们对人力资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归结起来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员所具有的一种管理职能,目的是为了对工作场所的个体进行管理,包括理解、维持、开发、利用和协调,从而实现个人、企业和社会利益的统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命题正是源于企业界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ymanagementofHumanResource)”。从概念变化的历史进程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事管理的起源久远,伴随着组织的产生而产生,如古代军事组织中的人员管理。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伴随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中产生了大机器生产方式,它不仅加强了人与机器的联系,而且使员工的规模大量增加,从而也使对员工的专门管理成为必要内容。19世纪的人事管理确定了现代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如人员招聘、监督、工资和福利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正是认识到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对组织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提到了更高层次。这一点与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尽管对新公共管理的目标有很多理解,但重视效率是毫无争议的。提升政府绩效,必须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同时也要真正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应该将公务员管理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加以考虑,通过培训、考核、激励等多种方式提升素质、增强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公务员的招聘录用中应该考虑从整个政府组织的核心战略出发,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框架,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规划,明确公务员录用的标准和能力素质体系,招聘录用合适的人员。这也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流程。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篇6

关键词:道路运政职能转变发展

行政职能是指国家法律赋予政府的在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负有的职责和所应发挥的功能。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职能有立法、司法和行政职能)。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表现形式,受其他职能制约,并影响其他职能。行政职能也称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中的职责与功能。其核心的价值在于回答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的问题。也就是职权范围、职责深度、职权方式。它既包括政府的行政职责,也包括政府的行政职能,是行政职责和行政职能的辩证统一。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行政职能的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行政职能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

一、道路运政机构职能

我国道路运政管理工作属于交通运输部管辖范围,以下是我国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的行政职能:

1.承担城乡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拟订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起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草案,并监督实施。

2.拟订城乡道路运输发展战略,提出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规划、城乡客运及有关设施规划、计划和运输枢纽建设项目立项审核工作的建议;提出有关物流规划、政策和标准的建议,承担物流市场监管工作。

3.指导城市客运管理,承担公共汽车、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运营、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等的指导工作。

4.承担运输枢纽、场站管理工作,参与交通运输枢纽、场站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监督实施。

5.承担运输线路和跨省客运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国家重点物资和紧急客货道路运输。

6.承担营运车辆、车辆维修、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和驾驶员培训管理的工作。

7.承担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承担政府间双边汽车运输协定的拟订和谈判工作,参与政府间多边汽车运输协定的有关工作,并监督实施;承担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立项审批工作。

8.指导运政管理;起草城乡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指导实施;提出有关价格政策建议;提出有关道路运输信息化项目建议并组织实施。

9.拟订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政策和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指导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0.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其中,指导城市客运,承担公共汽电车、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运营、出租车、汽车租赁等的指导工作,承担物流市场有关管理工作等为大部制改革后新增职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公益性的特征和属性也使得道路运输工作在以经济管理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管理事务的职能。

二、道路运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客运管理方面的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发展缺乏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保障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城市公交发展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环节无法可依,行业发展政策不稳定,随意性较强,造成城市公交在用地、资金、路权和运营补贴等方面的需求无法落实,公交优先战略难以落到实处。

2.管理主体、管理任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大部制改革虽然明确了由交通运输部统一负责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但是由于98年机构改革后形成的地方建设和交通部门多头管理格局的存在,对于城市客运的管理内容、业务边界、协调机制、管理机构设置等问题仍需要抓紧解决。

2.1.3出租汽车管理不规范,行业稳定性问题突出

由于管理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统一,市场监管不到位,市场经营不规范,出租车企业内部分配机制不合理等因素,加之对于出租车属性定位的界定不清,使得该行业缺乏科学规划、劳资矛盾突出、行业不稳定因素激增。

3.城市停车场管理有待纳入管理范围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从动静两方面统筹考虑,以静制动,其中静态交通问题就是停车和停车场管理问题。但是停车场管理由于历史原因长期游离于交通主管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外。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和车辆增长速度加快矛盾的加剧,必须尽快列入交通管辖范围。

4.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缺乏协调

由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管理,缺乏沟通协调机制,造成了上述工作的脱节,浪费资源,影响效率,增添了居民出行的不便。

(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

1.管理主体不明确

物流管理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是制约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首要障碍。由于国家在物流管理方面职责界定不清,没有明确的行业主管部门,造成了物流行业没有科学规划、没有扶持政策、没有对应税种、没有统计渠道等突出问题,发展滞后,运输组织化水平低,管理混乱。

2.缺乏政策标准、配套设施和机制保障不足

未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多种运输方式在物流领域有效衔接的政策标准,在相关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建设时缺乏对物流需求的充分考虑,在管理方面缺乏协调机制。例如,北京和上海都提出由于公安部门对货运车辆进入城市中心区的时间和载货状况限制较多,使占物流业务70%以上的城市成为了物流“孤岛”,影响了货物运输的一体化组织管理,降低了物流速度,加大了物流成本。

(三)转变政府职能,统筹行业发展的问题

由于各级交通系统目前还未完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行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来,过多的关注于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微观工作,因此在行业管理方式上仍热衷于项目管理、审批管理,宏观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能力、对外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张菁,用新理念引领我国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先生访谈录[J],综合运输,2010年第1期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篇7

关键词:公共关系;职能;作用;任务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引发和启动,仍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产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合资企业、跨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并引入了国际规范的管理模式,导入了公共关系管理职能,相应的公共关系组织机构也就随之建立了起来。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经过了引进开创时期、适应发展时期、竞争和专业分工时期,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逐渐成熟起来。1999年,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正式确定公共关系为一种职业,被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第3类:并很快引发了公关职业。一时间,公关职业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接受性最大、接受面最广的新兴职业之一。

一、在现代企业中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公共关系也被称为软性管理。美国公共关系研究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莱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和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管理部门了解民意,并对其做出反应;它确定并强调企业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趋势的监视者,帮助企业保持与社会同步:它以良好的符合职业道德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础工具。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也同样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不懂公共关系的企业不可能成为现代化企业,不懂公共关系手段和技巧的企业,也不可能成为公众信赖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学习公共关系理论,重视公共关系实务,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企业家的共识。企业公共关系也是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也是企业公共关系。无论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运用并发挥好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将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一)宣传引导,传播推广

公共关系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有效地制造舆论、强化舆论和引导舆论。特别是企业在营销活动过程中,要运用公共关系,及时地向本企业的公众、广大的顾客、用户传播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和企业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等,赢得公众对组织的信任与理解,引导消费观念,为推进企业市场推广计划营造有利环境。比如农夫山泉就是运用了那些公共关系广告舆论的渲染,为企业争取到大量的消费者。“喝一瓶农夫山泉,就是向希望工程捐一分钱……”已深入人心,如果只是运用商品广告轰炸。获得顾客辨识选购,就不会有现在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收集信息,监测环境

21世纪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市场竞争的内容已经由质量竞争转向了速度竞争、信息竞争和知识竞争。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信息。

首先,企业可以借助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全面了解社会信息,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市场供求、竞争对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使企业经营管理适应社会大环境。

其次,要了解企业自身的信息。了解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和需求,了解企业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了解内部员工的思想倾向,了解企业管理中的疏漏问题等。只有建立与公众的信息交流渠道,利用好信息,才能适应环境,更好地制定出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和活动。

(三)咨询建议。形象管理

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塑造形象。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无穷的益处,对内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员工的认同:对外能吸引人才,得到社会的支持,获得资金提供。获得消费信心。所以企业应该运用好公共关系,不断塑造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为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计划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公共关系作为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其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在组织的管理决策过程中以提供咨询建议的方式发挥着参谋作用。公共关系职能机构及其人员可以运用经验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为企业的领导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做出合理的决策。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正确性,减少企业损失。

(四)沟通交际,协调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任何组织都不能独立的存在,必然与周围的组织或人群发生联系和交往。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通过公共关系职能部门,运用公共关系交际、协调的手段和方法,与相关的特定公众进行广泛的密切联系和交往。及时沟通,减少矛盾;广交朋友,发展横向、纵向联系,建立友好、合作的社会关系;听取意见,减少社会摩擦,缓和社会冲突,为企业落实经营管理计划搭建对外交往的桥梁。当企业遇到困难,出现危机。也可以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比如伊利和蒙牛在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但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经过与各方人士的协调沟通,较平稳地度过了难关。

(五)解决矛盾,处理危机

危机事件是任何企业都不希望遇到但又不可避免的。由于社会组织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运作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极为复杂,随时可能遇到许多突然发生的、对组织发展不利的意外事件,如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爆炸、火灾、塌方、地震、水灾等等问题。著名的管理咨询专家史蒂文・芬克在其《危机管理》一书中指出:“每一个当权的人,都应当像认识到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并必须为之做计划一样,认识到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也必须为之做准备。这样做并不是处于软弱获胆怯。而是出于知道自己准备好之后的力量……学会与命运周旋。”为保证组织的顺利运营,企业要发挥公共关系的职能,做好危机事件的预防和监控,正确对待公众的不满和投诉。解决矛盾,处理危机,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公共关系人员在企业运营中的主要任务

目前,在中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职业地位还不是十分明确。一方面随着公关教育的普及,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共关系意识不断加强,公关咨询专家很受青睐,被视为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高智商紧缺人才,另一方面。

对这一职业尚没有很规范化,社会很多人对公共关系了解不明确,出现了一些误区。有些不良思想败坏了公共职业。很多的公关人员素质低下,还有待提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编写的公关员职业培训与鉴定教材中明确的提出了公共关系职业范畴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关系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主要包括游说、协调和目标性沟通:二是智力、学识和经验的综合运用,包括创意、策划、咨询以及相关事务的随机处理;三是技能和专业劳务的提供,包括采编、设计、传播、主持、布展、礼仪以及面向公众的各种具体服务。根据这一职业范畴,和公共关系的目的――塑造组织形象,公共关系人员在企业运营中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一)协调企业内外关系,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企业需要借助公共关系部门与社会有关团体、政府部门、中间商、用户以及新闻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地向股东、合伙人、职工等提供准确的信息,建立融洽的关系,为相关的公众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信誉度。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

(二)调查和了解公众的态度。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驾驭市场是任何经营企业的最高目的。然而,其基础是要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企业通过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了解市场竞争状况,了解和掌握社会团体、舆论界及消费者对企业的认识、态度和反映,将这些情况综合整理,及时反映给企业的决策中心。这对于企业制定和调整经营管理计划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策划公关活动方案,提升企业形象

公关活动是积极的、主动的、富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是宣传企业、提升形象、展现企业社会价值的机会。它应根据企业的营销总目标,配合不同时期的社会关注点,有选择性地制定和布置公关活动方案。比如红牛的勇闯南北极活动、非常可乐中国红歌赛活动、汶川地震时很多企业的赞助活动等都是很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

(四)接待来访的顾客,消除顾客的不满

公关职能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就是接待客户或消费者的来访,听取他们对企业及产品的意见,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不满。为此,企业通常将公关部的地址、电话号码公布于众。由公关部接待来访和参观,解答人们的各种询问。解决好矛盾,避免发生冲突。

(五)辅助企业做好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其运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管理是不可以想象的。而要实施管理的职能,就离不开公共关系。特别是在内部人员的协调、指挥和控制上,更显现出了公共关系的重要性。运用公共关系手段协调企业内部关系,更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真正达到了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随着中国公关职业化的进程,公共关系的职业地位将不断提高。公共关系职业将成为21世纪最受人们尊敬的社会职业之~。

参考文献:

1、《公关员》职业培训与鉴定教材[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王金兰,公共关系[m],远方出版社,2003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篇8

【关键词】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运行机制;生命周期

一、行政服务中心理论基础分析

(一)相关概念引述

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是指要求打破传统的部门界线和功能分割的局面,整合政府所有的部门、人员和其他资源,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完成政府办事流程的重组优化,为顾客提供单一界面、高效优质的信息咨询与办事服务的建设过程。尤其是“一口受理”的行政服务中心,更是要求大大缩短顾客的等候时间,传递持续一致的信息,以一种整体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方式提供服务。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充分体现了构建无缝隙政府的理论特征和思想基础。

“一站式”服务,是指从公民或顾客对于公共服务的视角来整合公共服务,在一站式的范式下,一个顾客的所有事情都能够在一次单一接触中完成,方式可以是面对面、通过电话或传真、互联网或者其他方式。

服务型政府广为接受的定义为:“从政府工作理念来讲,始终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从政府职能来讲,社会性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主体部分;从政府管理方式来讲,政府是为市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应该将服务融入管理之中,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旨在实现一站式公共服务,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我国现阶段“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意。

(二)双维度理论基础

行政服务中心,在多数学者的研究中等同于一站式服务。笔者认为,行政服务中心和一站式服务时统一的。目标统一:都是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关系密切:一站式服务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互为表里,互为目的与手段。其理论基础是双维度的:首先,在运行机制上采用新公共管理主义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采用新公共管理管理学派最基本的宗旨,即把工商管理技术引入公共部门管理,强调顾客导向,强调成本效益分析,重视效率。其次,在目标导向上追求新公共服务主义的公民导向。体现了新公共服务主义批判新公共管理发展新公共管理的趋势,批判去公共性的顾客导向,强调公民导向,批判去社会性的效率价值强调公平价值,批判去人文性的技术主义强调“民主的思考战略的决策”。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旨在实现一站式公共服务,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指导思想上的表述是为了给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实质上,行政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职能设置、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以及改革目标都深刻地体现了“效率、技术”等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因此,行政服务中心的理论基础是立体维度的,可阐述为,表层的新公共服务主义外壳和内部的新公共管理主义引擎的有效结合。

二、行政服务中心时间维度分析与属性定位

(一)行政服务中心生命周期理论

行政服务中心的前身是开发区面向外资提速行政服务(审批、报备、审核等)的集约办公方式的尝试。其试行效果良好,体现出社会推广的价值。1999年浙江金华创办国内首个试点性行政服务中心。2004年《行政许可法》颁布,自此以来各地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热情高涨,时至今日,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史。

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一个改革创新的产物,作为政府效能改革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创新方式,它具有传统行政管理体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此同时,行政服务中心存在一些制度性难题,行政服务中心如何发展壮大,如何行使职能,又该往何处发展是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共同思考的问题。结合中西方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经验与历程,综合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笔者认为以流程再造的政府改革理念为理论基础,以电子政务为信息技术基础的现阶段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将面临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协调性行政服务中心。为改变传统行政体制服务碎片化的缺陷,通过将各职能部门审批职能抽离出来并集聚在一个空间范围内,形成一个形式上的行政服务中心,特点为进驻中心窗口无实权,未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我国现阶段大多数行政服务中心都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阶段:实体性行政服务中心。与协调性行政服务中心相对应,是通过流程再造、功能整合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的行政服务中心,表现为行政服务中心上升为独立的行政机构。就我国而言,要发展到这一步还需一段时间的博弈与改革。

第三阶段:准虚拟化行政服务中心。生命周期模型提出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的三种出路:虚拟化:物理意义上的行政服务中心消失,完全依照新加坡电子政务模式,实现一门受理,网上办公。市场化:行政服务中心脱离政府干预,成为独立的法人机构。依照澳大利亚连接中心模式,引入竞争,通过与政府签订外包合同的方式提供各项服务。社会化:行政服务中心脱离政府干预,不设置服务大厅和办事窗口,全面深化“前台”作用,演变成提供全程服务的中介机构。另外,考虑到大多数行政机制改革的命运,笔者提出行政服务中心发展可能面临失败的结局。“时易则事易”它可能无法避免大多数改革所面临的命运,由呼声很高到举步维艰再到寂寂无闻最终销声匿迹,黯然消失在历史舞台。总之,从长远来看,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可能走向它的对立面,走向虚拟化或最终消匿于无形。

(二)行政服务中心的属性与定位

在我国传统的“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行政权力在运行中无法实现有效地整合,行政效率低下。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构建,既是政府改进服务水平的自发创新之举又是基于此体制根源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性改良措施。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具有不相容性,加上法律立法的滞后性,致使现有法律尚未也很难将其定位。

行政服务中心在机构设置、职能范围、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是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都造成了阻碍。

缺乏法律的制度性保障是行政服务中心其他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源所在。由于法律定位不明确,导致行政服务中心在机构设置、进中心部门和项目等问题上处理不一致,对审批过程的监督管理难以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畅。合理性的困境则表现在指行政服务中心的名称、定位与功能缺乏一致性与确定性。现实中,行政服务中心往往被视为过渡性机构与政绩工程,缺乏保障其运行的长效机制,导致其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

有的学者提出,“行政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来明确行政服务中心的合法地位,解决行政服务中心的机构性质和职能定位的问题。笔者认为,行政服务中心并非实际的行政或执法主体,而是发挥集中办公、集成职能、集聚服务优势的跨职能团队和综合行政服务机构。“逐步规范行政服务中心的机构性质、设置程序、职责范围理权限,合理配置和界定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并可以考虑使之成为地方政府组织序列里的常设机构,克服当前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在创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的配套法规、规章建设,使这一新型的政务服务模式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与此同时,又需要注意防止行政服务中心堕入官僚体制僵化膨胀的泥潭,克服体制惰性的吸引,避免将行政服务中心政府行政机构范畴的简单化倾向。

三、行政服务中心发展阶段与运行机制配套关系

行政服务中心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服务中心要选择不同的配套运行机制。在中心的初建期,由职能部门原审批科室成建制进驻,一般不改变编制与领导关系,实行职能部门与行政服务中心两套班子并行的过渡模式,在初建阶段行政服务中心的稳定运行需要通过硬性规定强化制度约束实现;在发展期,由于业务扩展,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服务中心自身组织机构与权威职能的扩大,服务中心专职人员增加,设置专门的人事管理与绩效管理部门,这一时期运行机制的重点放在构建中心文化和整合原有职能部门各项分散的审批职能方面;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滞后以后,行政服务中心可能进入成熟期,行政服务中心与电子政务的全面契合,使其可能取代职能部门成为以电子政务为平台的一家独大的总前台受理与处理中心。这一时期,运行机制的重点放在提高服务中心后台服务质量和政务公开方面,如图1所示:

四、探索现阶段我国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

(一)探索负责有效地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

强调责任与效率的首发运行机制模型的构建的基于两个前提,一方面,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是保证机构运转协调、职能实现顺畅的关键,是影响行政服务中心提供便民、高效、低成本、高回应性公共服务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现阶段注重运行机制创新,符合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在不触及行政体制根深蒂固的部门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实现以小带大,渐进地实现改革目标的效果。

一站式服务改革,从整体上强调行政机构设置与管理体制的公平性与普遍性,从运行机制上强调责任与效率。负责有效的运行机制,基本包括如下五个办理机制:落实首问责任制,窗口工作人员挂牌上岗,热情服务,属于职责范围的及时办理,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做好告知和引领服务;一次性告知制度保证信息传达完整减少因信息不完善导致的中间周折过程推行限时办结制,能当场办结的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在规定期限或承诺时限内办结,提高办事效率;办结通知制、否定报备制,保证办事人诉求不被忽视,防止部门扯皮推诿;实行责任追究制,明确问责范围,加大过错责任追究力度,考核到人,奖惩到人。以上五种办理机制的组合是基本组合,为实现“负责”、“有效”目标还需要再实践中不断探索更有效地运行机制与政策工具。

(二)探索部门协调办理的并联审批机制

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最直观的效率提升体现在,以前办事员要跑很多单位办理一项业务。例如企业设立登记涉及工商、国税、地税、消防、环保、建设等诸多部门,耗时耗力疲于应对。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的设立将相关部门的审批科室进行相应的集中,可以当场办理的即时办理,下一审批环节需要上一审批环节提供何种资料和前置许可的,在中心内部通过信息交流,内部办理。这时候,通过设置激励机制,不是有办事人了解所有的程序和资料,而是办理部门主动提供各种方便。缩短办事时限,减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并联审批机制是实现“一站式服务”目标的关键。傅思明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法制化》一书中指出,行政服务中心中的横向窗口单位之间缺乏协调,是制约中心运行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在这方面西安、秦皇岛、泉州等地进行了率先进行了改革创新,创造出一套套卓有成效值得学习的并联审批机制。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并联审批。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使企业在一个工作日就能办完工商执照、国地税登记证等各类事项的所有手续。河北省秦皇岛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四条“高效流水作业线”,同时,还把中介服务机构和项目配套行业编排到审批流水作业线中。泉州市“绿色通道”制度,执行阶段式并联审批制度,开展“一条龙服务”,实行“重要部门牵头、抄告相关、协同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审批中所涉及的前置审批部门的证照批文全部交给重要部门窗口统一发给申请人,申请人不用重复跑中心取件、交件。

五、总结

从各地实践经验来看,各地方政府在一站式服务目标实现过程中涌现出诸多可取之处,提供了大范围推广的有益经验,提供了解决建设问题的有益思路;同时共同遭遇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和问题,引发了学者们关注;另外有些基于当地实际情况的改革创新,值得具体分析和深化研究。从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动因来分析,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众的需求与政府提供各项服务之间的供给矛盾;直接原因是各地执政者执政理念的差异;政治压力来自自上而下政府层级和政府本身“政治体制改革”的创新需求。

实现一站式服务,绝非一日之功,仅仅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各职能部门物理集聚是不够的,远远达不到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的目标要求。在“硬件”集中的基础上,借中心建立的契机,梳理个职能部门的职能、职权、职责,整合相似与交叉职能,创立面向公众需求的焕然一新的政府形象,才是实现一站式服务、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的应有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邵景均.按照十七大部署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7/12.

[2]陈功.基层政府服务模式的创新: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D].复旦大学,2009.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篇9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

20世纪80年代至今.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促使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涉及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活动的各个方面.改革的基本主线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主要内容有:第一,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功能优势融合。从而提高政府功能输出的能力.形成一种供给公共服务的新制度安排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公民则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第二.政府角色定位,由“划桨”转为“掌舵”新公共管理认为,在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中。政府职能有不断扩张的冲动.直接导致了职能膨胀、机构扩大直至臃肿新公共管理倾向于把决策制定(掌舵)和决策执行(划桨)分离的体制为了实现两者分离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主要集中于掌舵性职能,在公共行政中.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第三.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新公共管理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竞争.让更多的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以节约成本,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务供给的效率。第四,改造公务员制度,创建新型政府。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应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发挥政策的社会功能要转变政府的价值观.使政府从公共管理者转变为企业家,尽可能学会通过花钱来省钱、为获得回报而投资。第五,企业管理方法的引入西方国家在行政改革的实践中广泛引进企业管理方法,并用企业管理理念来重构公共部门的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中的项目预算、业绩评估、战略管理、顾客至上、产出控制、人力资源开发等主要源于私人部门的管理实践,出现了公私部门管理在理论和方式上的融合。

二、基于新公共管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

(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意识和树立公共服务理念

强调顾客至上与服务意识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项重要内容新公共管理提出的顾客满意原则认为:政府不是高高在上、自我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企业家”而企业家式的政府应该视公民为“顾客”.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服务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和主体中心主义权利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影响,导致我国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政府重管理、轻服务,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严重等现象难以根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是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现象的真实写照这些都与我国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没有摆正自身位置.没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新公共管理所提倡的顾客导向.为公众提供无缝隙服务的理念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我国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的改革必须由官僚机构向公共服务管理机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其基本标志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标准我国政府及其公共服务人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做一个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管理者、服务者.并逐渐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二)合理划分政府的决策职能和管理职能

新公共管理明确提出了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进而将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务分开.从而调整和优化政府职能由于受传统行政理念的影响.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承担着双重角色:既“掌舵”也“划桨”:既制定公共政策又包揽所有的公共服务。这种做法缺乏竞争压力.不仅容易出现供给低效率、寻租与腐败的问题,而且还容易造成政府机构臃肿.职权交叉的问题。为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过程中应该把制定政策和具体操作的职能分开政府组织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宏观方面的“掌舵”【决策),至于具体的“划桨”(执行)职能应交给市场和社会力量去完成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也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的政府,并且是善于治理的政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在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中有关政府职能转变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建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行政体制服务

公共管理的运行职能篇10

关键词校地共建图书馆管理机制

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合作模式,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本着联合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合作共建的图书馆。”其共建原因基本可归结为两点,一是节省经费,二是实现资源共享,这也是该模式最大的优势。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研究始于2002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必要性、可行性、建设意义等宏观层面,且研究主题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开展调查研究。

纵观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近十余年的实践可知,合理的管理机制是该模式能够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经过大量文献调研,选取我国11所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展开访谈调查,由于普通馆员对运行管理不十分了解,因此将访谈对象限定于校地共建图书馆的中层以上管理者,如馆长、副馆长、办公室主任、业务部门主任等,通过电话访谈、电子邮件、以及社交软件(微信、QQ)等进行访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深入了解此类图书馆的管理机制,摸清其现状究竟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成功经验,为校地共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校地共建图书馆管理机制调查

1.1合作类型

根据所属高校的属性,可以将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分为以下3种合作类型。

第一,本科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的共建共享。这一类高等院校主要是本科院校,如河南科技大学、聊城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池州学院、黄淮学院,均是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其行政级别有的高于与之合作的当地政府的行政级别。

第二,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的共建共享。其中除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外,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均由当地政府主办。

第三,大学园区图书馆。主要有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和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它们均是由当地政府主办,同时服务大学园区各个高校与社会读者。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是深圳市政府独立建设,作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深圳研究生院共同拥有的图书馆,同时面向深圳市民开放,是国内第一家兼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功能的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是宁波市教育局投资建设的图书馆,是市教育局的直属单位,为宁波大学园区中各大中专院校共用的大学图书馆,同时又是宁波市第二图书馆和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三馆合一。

1.2投资方式

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建设初期的投资方式,基本上有三种。第一,双方共同出资建设新馆,一般学校是投资主体,如聊城大学图书馆、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黄淮学院图书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当地政府的合作。第二,双方并未建设新馆,以原有的高校图书馆为依托,政府给予一定的运行经费,如池州市图书馆以池州学院图书馆为依托,市政府每年资助200万元。第三,单独由政府投资建设新馆,如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由深圳市政府单独投资2.3亿元,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由市政府单方投资1.4亿元。投资方式的不同也反映在法人代表上,除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北仑区图书馆各有独立的法人代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与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的法人代表来自公共图书馆,其余7所图书馆均由高校承担法人代表,具体情况见表1。

1.3管理模式

校地共建图书馆按照合作深度可分为三种:(1)松散融合型:一般只共享馆舍,其他方面则各自独立运营,没有进行实质性重组。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北仑区图书馆,两者共用馆舍和物业管理公司,领导班子不变,人员编制不变,各自使用各自的资源建设经费。(2)部分融合型:管理运营主体多数为高校图书馆,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多数共建图书馆的运营经费以高校图书馆为主,故管理也归高校图书馆;二是部分公共图书馆是依托在高校图书馆的基础上对外开放的;三是合并后D书馆的管理人员按照原有单位的行政级别进行职务安排,如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是处级单位,大庆市图书馆是科级单位,两馆整合后,正馆长由原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馆长担任,副馆长则由原大庆市图书馆馆长担任。(3)完全融合型:一般由市政府主导,打破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体制限制,组建一个新的领导班子,人员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实现资源与人事的全面整合。如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和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总的来说,松散融合型和完全融合型的共建图书馆发展较好,部分融合型的共建图书馆的运行情况不太理想。

1.4运营经费

校地共建图书馆的运营经费普遍来说不够理想,虽然在建设初期,一些地方政府给予高校图书馆经费,但根据调查结果获知,大多数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运营经费由高校承担。根据地方政府投入运营经费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类,见表2。一是基本无投入型,包括聊城大学图书馆、黄淮学院图书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二是少量投入型,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济源市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大庆市每年为共建图书馆拨款100万;池州市每年为共建图书馆拨款200万作为文献建设经费,2011年池州市与池州学院合作5年的合同到期后,池州市不再继续为共建图书馆拨款。三是全部由政府投入经费,包括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1.5人事管理

1.5.1人员招聘与考核

总结11所图书馆的人事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见表2。

(1)两个图书馆各自独立运营,不涉及人员整合,人员编制不变,职称评审不变,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仑图书馆。

(2)图书馆员工全部来自高校,如聊城大学图书馆、黄淮学院图书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均属此类。

(3)员工全部来自公共图书馆,如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人员招聘全部面向社会独立招聘,编内员工实行绩效工资,编外用工工资由图书馆自定,馆员参加当地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职称评定;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的人员全部面向社会招聘,由图书馆聘用,签订统一的聘用合同,工资由财政统发,职称评审由图书馆专业技术小组初评推荐,参加深圳市统一评审。

(4)员工由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组成,在业务上归高校图书馆管理,但其职称考核、工资发放仍由原单位负责。如:①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与大庆图书馆合并后,高校员工的编制仍然在东北石油大学,评审职称、年终绩效评审也在校内完成,而原大庆市图书馆的员工的编制仍然在大庆市图书馆;②池州学院图书馆与池州市图书馆仅是业务上的合作,其人员没有进行整合,编制没有变动;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与济源市图书馆在机构设置时对人员进行了整合,原济源市图书馆人员的编制全部纳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将所有人员全部打散,重新安排岗位,原济源图书馆的馆员也参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考核与职称评审,但其工资仍由编制所在原单位发放。

1.5.2员工压力

访谈中馆员普遍反映工作量增大,一方面读者人数增加,读者需求复杂,导致工作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部分图书馆须同时参加高校与公共图书馆的评估,接受双重监督,在11个共建共享图书馆中,6所图书馆同时参加高校图书馆评估与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工作(见表2),令员工感到压力较大。虽然工作量增加,但是大部分受访馆员表示两馆人员整合后,未出现较大的职场文化冲突,馆员并无太多的负面情绪。

2.实践存在的问题

2.1发展受政府影响较大

由政府主导的校地共建图书馆,地方政府对其重视程度影响着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总结ll所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实践,受到地方政府重视的图书馆,能够获得稳定的经费,都有较好的发展,如宁波市政府重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的建设,建设前期投入1.4亿元,并在运行过程中非常支持图书馆的建设,经费方面并不短缺,目前该馆已经成为宁波市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济源市图书馆的发展从建馆开始便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并且通过政策来支持图书馆员的彻底整合,济源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于2008年5月16日印发的《关于整合济源市图书馆和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通知》的文件,体现出市政府高度重视共建图书馆的发展。地方政府不够重视的图书馆,则基本上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如聊城大学图书馆,市政府只是在建设初期对其投入一些经费,后期基本上没有投入运行经费,黄淮学院图书馆的情况与其类似,目前两者仍然是服务高校师生的图书馆,对社会读者有限开放,并未在职能上成为真正的公共图书馆。

2.2缺少法律的有力保障

根据调查可知,大多数校地共建图书馆在建设前期只做了一般性调研,合作前期没有进行充分准备,地方政府与学校方面在签订协议时,仅是非常笼统地对图书馆的建设及运行作简单约定。一些图书馆是在真正开始合作之后才考虑业务上的管理、运行方面的协调问题,有关图书馆对整合之后日常管理的运行、读者服务的内容及水平、如何进行工作监督等,都未在协议中约定。如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在合作初期没有签订具体协议,由图书馆和学校双方共同的上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握;大庆市图书馆的合作协议只明确建馆主要由学校完成,仅声明一下主管单位,没有具体规范分工,双方在合并后通过口头方式安排具体分工;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在建设前期由深圳市政府与大学城各院校签订具体办学合作协议,但无图书馆专门合作协议;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地共建之初并没有签订书面协议,只是通过市领导与学校领导口头协商确定共建项目。由于协议的缺失,使得在后期建设中,合作初期的口头协议可能因为领导变更而无法兑现,或是在合作中遇到矛盾时,没有解决的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的发展。

2.3模糊的体制归属

跨行政级别和体制归属不清是制约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行政级别关系到两馆整合后馆舍归属、馆内资产归属,以及员工岗位安排、职务分配、工资发放、福利、职称评审等一系列问题;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与德阳市图书馆合并之初,共设置40余个编制,一直为市图书馆的人员转入保留10余编制,但由于双方级别不同,涉及较多复杂环节,至今两馆没有进行彻底的人员整合。另一方面,我国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都是按系统划分的,分为高校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及科技图书馆系统,经常会将共建共享图书馆边缘化,如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在理论上是“公共图书馆”,但事实上,文化系统只承认本系统的图书馆才是公共图书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没被纳入文化系统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其馆员在进入公共图书馆系统评职称时不是很顺利,造成理论和现实的脱节。

3.对策与建议

3.1保持经费供给来源一致

跨系统跨行政级别的校地合作确实为共建带来一定难度,由于公共图书馆的经费由当地政府划拨,而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是由所在院校划拨,资产均归属于各个图书馆的主管机构,图书馆自己没有权力处置资产的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校地共建模式实行起来困难很大,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但若双方的经费供给来源一致,如高校是由当地政府主办,公共图书馆也是由当地政府拨款,那么政府就能够对城市或区域的土地资源、经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划拨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同时双方在人员整合、资产划分方面都比较容易解决。根据目前实践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校地共建图书馆适合在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开展,两者经费来源一致,合作更加容易实现,通常适合在两种区域内开展合作:一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由于其城市规模较小,人口适中,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当地政府所属高校合作,尽可能在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方共建图书馆;二是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在远离市中心的城市新兴区域,文化生活服务尚不完备,该区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当地政府所属高校合作共建图书馆,成为整个区域或所在社区的文化交流中心。

3.2注重顶层设计

校地共建图书馆的规划、建设须从长远发展考虑,做好顶层设计。首先,加强前期调研。在调研内容方面,对图书馆覆盖的人口、交通配套设施、区域经济发展、城市文化服务水平等环境进行评估,参观考察国内已有的共建共享图书馆,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在调研对象方面,除了对在馆人员及相关顾问进行意见调查,也要面向市民与高校读者征询建设意见。其次,编制规划。地方政府与高校必须在建设目标上达成一致,图书馆发展应与城市战略规划、高校发展规划相结合,才能科学地确定图书馆的角色定位,进而做好馆舍选址、功能布局、管理机制构建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建立协调机制。成立一个“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小组”,负责制定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协调馆内的管理工作,督促各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小组须分别向学校与市政府对口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在小组成员的构成上,应尽量做到平衡,既有原公共图书馆的馆员,又有高校图书馆的馆员。

3.3建立法制保障

法制化是校地共建图书馆的制度保障,应通过契约对各个环节进行调节和规范,将具体的合作方式、程序等法律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国外共用图书馆学习,在建设前期双方做充分沟通,并对建设中及运行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作深人考虑,通过书面方式确定下来,签订的协议应尽可能详细,协议内容主要包括:①共建目的背景介绍,图书馆的定位及远景目标;②图书馆建筑的各项细节,如馆舍面积、功能设置、空间规划等;③建设初期的各项投资分配、资金比例等;④图书馆建筑、馆内资产的所有权;⑤运营期间经费的投入额度、费用的分配等;⑥日常运行时,维护和维修的责任;⑦图书馆的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配给等问题;⑧合作有效期限;⑨解散和早期终止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