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十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十篇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02:42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篇1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如今的中学生并不十分喜欢语文这门学科。另外,不少师生的心态都渐趋功利,认为考什么就学什么,朗读既然不考,那就可以不学,不如多做点阅读题来得实惠。这与教师不重视朗读,不能充分引导学生享受朗读所带来的快乐有着很大关系,这样的心态又怎能学好语文?

2.朗读方式单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常采用齐读的方式,齐读时若哪个学生读得和大家不合拍,教师就会对其进行批评,这样会压制学生的朗读个性。有的教师让学生自读、分角色读,但学生读后不做指导或仅做简单笼统的指导。有的教师虽然指名读,但总是指定几位读得好的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失去了参与的机会。

3.朗读随意性大。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比较注重读音的指导,却忽略了如何调动内部情感、如何把握好文章基调等方面的指导。课堂上有时间就简单指导,没时间就不指导,而且教师的指导不够具体,学生收获也不大。

4.朗读时间不充分。

当前,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大部分读书的时间,一节课下来,教师基本不范读,学生朗读的时间寥寥,朗读练习则是来去匆匆。如预习性的朗读是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示意学生停下,然后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中,朗读因此成了一个过渡环节。问其原因:“怕朗读占用的时间长了课讲不完。”

二、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一点建议

1.保证时间,重视朗读教学。

语文课,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读书课。教师要尽量去掉繁琐的讲解,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朗读。余映潮老师说:“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美,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通观余老师的课例,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每堂课都有充分的朗读时间,在读中品,在读中悟。看来,语文课堂只有抓住了朗读,才算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害。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变偶尔为之的点缀或过渡成为长期坚持。

2.精选内容,实现有效朗读。

朗读课文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提倡重视朗读,但并非篇篇课文都要以朗读教学为主。有的课文适合训练朗读,有的课文适合训练速读,有的课文适合精读。比如,从文体的角度进行探究,一般来说,诗歌最适宜朗读,不读不能得其真味。还有散文、小说、剧本也适合朗读。所以,在进行朗读教学以前,我们应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充分地研究,对每一册教材中关于朗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梳理。根据朗读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初中教材里的课文分为几个大类:需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的文章,如《背影》;需正确、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要读出感情来的,如《散步》;要多朗读几遍,讲究节奏,读出抑扬顿挫的,如《扁鹊见蔡桓公》;可进行童话式朗读,分角色朗读的,如《皇帝的新装》等等。

3.多种形式,激发朗读兴趣。

好的朗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朗读者有一种满足感。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朗读,大声朗读。我们可以精选一些朗朗上口、富有意蕴的美文,学生除了齐读、范读、自读外,还可以采用男女生对读、分小组赛读、分角色朗读、配音朗读、接力读等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另外,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在朗读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示范朗读会带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熏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验情感,也可以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朗读,以带动其他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才有效。兴趣是逐渐养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少到多地朗读古代诗词、浅易文言文、经典名篇和短小精悍的时文、美文,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注重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唯有如此,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有了朗读兴趣,便会乐于朗读积累,便会孜孜以求之,从而逐渐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4.精心设计,加强技巧指导。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朗读看作是一种课型,设计明晰的、科学的教学思路,设计步骤清晰的课堂教学,有了创新的教学思路,就有了创新的课型设计。让学生充分地去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朗读过程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会在朗读中调动情感。情感的表达离不开朗读技巧的运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对学生进行朗读基本技巧的指导,如停延的处理、重音位置的确定、显示重音的方法、不同语气的表达、借助语调的抑扬顿挫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等。如:朱自清的《春》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但是春风的这一特点,作者是通过触觉、嗅觉、听觉表现出来的。对于这样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老师在朗读指导时就要提醒学生不仅要注意停顿、速度、节奏,更要注意语调、语气。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春风在作者笔下是有形、有色、有味、有情、有感的,而这些,教师只有通过精心指导学生去多朗读几遍,才能读出味来。

5.适时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观察教学建议

一、课堂观察

(一)观察背景。

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语文都是学生求学生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科目,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每一次课程改革,几乎都是由语文肇始的。2011年新课改进入新阶段后,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但是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受到广大家长的诟病。诸如当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都较为随意,多为凭经验教学或者教学有效性较差等老生常谈的问题[1]。此外,当前多数老师、学校并不重视课堂教学观察、评价,导致老师、学校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观察、评价在当下的教学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已然成为当前语文老师正确认识、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

(二)观察目的。

通过对我校语文教学情况进行观察,旨在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进而全面提高我校语文教学的质量。该方式在提高我校初中语文老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为当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2]。

(三)观察内容。

⑽倚F摺八年级学生及语文任课教师作为观察的对象,观察学生上课及老师教学的情况。老师上课所选用教材均为苏教版,其中,2个年级各随机选取18节课进行观察,共36节课。本次观察点为课堂话语、教学时间安排、课堂互动及教学任务完成度四个,观察、记录并分析课堂教学情况。由3~5名语文老师组成观察小组进行听课,观察并记录课堂情况。

二、课堂观察分析

(一)课堂话语的时间。

对36节课的课堂话语时间进行统计,发现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老师授课时间在25分钟以上的为26节课堂,占观察课时的72.22%。该数据说明了课堂上老师的话语时间相对较多,老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缺少了抒发自己观点的机会。此外,在观察中发现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链接方面并不重视。该情况不仅造成时间浪费,还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兴趣不高,学习氛围较淡。

(二)课堂环节的安排。

语文课堂教学通常分为导入、阅读、赏析、总结等环节,其中,赏析是主要的教学环节。经观察发现,大多数老师并不重视导入、总结环节,甚至有的老师上课从来没有引入,也没有总结。其实合理的新课导入可以吸引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注意,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有利于新课的学习。反之,过少的导入安排,甚至从不安排导入,每次都直奔主题,就容易切割掉前后知识的有机联系,让学生陷入不知所云的状态。而总结环节则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归纳、概括的环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当然,在教学环节时间的安排上,不应该搞“一刀切”,而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优化安排。

(三)课堂互动的方式。

师生互动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当前一些语文老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方式不外乎提问、讨论、课堂小游戏等。其中,本校课堂观察中采用提问的有17节课,讨论的有12节,课堂小游戏仅有7节课。而在采用提问作为互动的课堂中,全班一起回答占主体的有7节课,点名个人回答占主体的有6节课,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占主体的有4节课。由此可看出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互动效果相对较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几个班的班风非常严谨、学生不苟言笑,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师设置的问题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回答欲望。此外,在观察中还发现在讨论互动时学生大多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过程中,但是存在讨论时间不足的问题,出现学生尚未讨论出结果讨论环节就匆匆结束的情况。有40%的课堂讨论,时间还不到设定时间的一半,老师就喊停了。采用课堂小游戏进行互动的相对较少,且课堂小游戏多为角色扮演、猜谜语等一些较为常见的游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相对较低。

(四)教学任务的完成

对于学生而已,听课是他们的工作;对于老师而言,教授计划中的教学内容是他们的任务,每一节课都有相应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在36节观察课中,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有33节,完成率为91.66%。未完成的教学任务的原因在于老师教学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内容较多、学生不配合等。其中,教学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会导致有些环节不能够保质保量地进行;而内容较多则是由于老师未将课文内容精简,导致内容冗杂;学生不配合则表现在学生上课情绪不饱满,反应较迟钝,很少能与老师在一个频段上“共振”。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树立生本理念,转变课堂主体。

经观察发现,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些值得发扬的方面,同时存在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各个年级的语文任课老师对其进行改进。首先应树立“生本”理念,将课堂变成学生表现自己的场所,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主动权。因此,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适当增加学生开口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对于相关问题的见解。此外,当前一些老师的课堂较为严肃,部分学生敬畏老师,不敢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就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沟通。因此,老师应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勇于发表看法,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仅凭输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拥有造血的功能,学生才能获得生命、走得长远。

(二)合理安排时间,优化授课内容。

为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授课老师课前应该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3]。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社戏》的教学环节,因鲁迅先生作品通常较为难懂,为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上课的质量,在进行情景导入之后,要给予学生一定时间来阅读和消化;增加重要句子、段落的讲解;用两三分钟的时间进行简要的总结,便于学生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其他课文的教学中,老师应保证每节课能够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堂小结,在每篇课文和每个单元结束之后,也要有适当总结。由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初中阶段较为重要,在授课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鲁迅先生的其他同题材作品进行比较,还可以选择其他作家的相似作品进行比较。一些生字词之类的学习可放在课前预习环节,课堂上挑拣重要字词进行讲解或者省略,从而优化教学内容。

(三)丰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为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老师可从教学方法入手。单一的教学手段是学生无法提高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老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更丰富多彩。如八年级上册的《背影》一课,老师可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画画、观看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情境教学法,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幅背影图片,再配以温馨和谐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背影图片后面隐藏的故事,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角色扮演,可让一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父亲”,另外一名学生则扮演“儿子”等,从扮演活动中感受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采用画画的方式可让学生画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背影,将其展示给其他同学及老师看,并讲述其背后的故事。通过多样而又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得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地。

(四)增强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问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课堂互动方式,还是一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主要方法。针对当前语文老师提问环节出现的种种问题,应对所提问题进行优化、创新。如以八年级下册《海燕》的课堂教学为例,在提问问题时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见过大海吗?”“你见过暴风雨来临前的大海吗?”,接着可过渡到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在暴风雨前大海是什么样的?”“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是怎么状态?”等。此外,在提问过程中还要增加开放性的问题及分层次提问。开放性的问题可增加学生开口表达自身感受的机会,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可避免学生对难以回答问题的抗拒。分层次提问,可根据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避免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而陷入尴尬的局面,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通过有效提问,可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学习信息技术,发展教学能力。

时代在进步,社会对于人才文化素养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了九个核心素养,其中有一条就是“学会学习”。在“学会学习”中,有一个“数字学习”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信息意识和数字化生存能力,要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因此,当前的初中语文老师应该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发展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应对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尤其是提高自身多媒体应用水平及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语文课堂中的“常客”,翻转课堂、未来教室这些新事物,无不与现代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因此,掌握信息技术、提高多媒体应用水平能让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紧跟时代节拍,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结语

从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学工作中的长处与短处,有利于语文老师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短板,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水平。经对我校语文课堂的观察,发现学生课堂话语时间少、时间安排不合理、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不利于我校教学工作的进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校应规避上述中的不利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玉兰.追寻简约的语文课堂――《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观察与深度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4(09):58.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篇3

在当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缺乏足够底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单一枯燥、课外拓展较为狭隘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学成效提升。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改革创新,全力打造高效诗歌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本文由收集整理

1.教师文学素养较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阅读的诗歌作品数量有限,深入开展研究的更少,导致教师文学素养相对不足。同时,部分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缺乏教学技巧,教学停留于照搬成品教案的模式,完全按照应试知识点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意境韵味,无法有效胜任现代诗歌教学工作。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上述条件下,现代诗歌的教学课堂生动性也较为有限,学生所学习的是相关知识点等应试内容,教师通过单向讲解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没有能够通过引领感悟的方式展示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想象美,导致学生在现代诗歌学习中缺乏浓厚兴趣。

3.教学过程单一枯燥。部分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完全以单向讲授的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也没有能够有效开展双边互动,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反而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影响了教学成效提升。这种为考试而教学的片面理念,无法有效彰显现代诗歌美的因素,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

4.课外拓展较为狭隘。部分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没有能够对课堂进行延伸拓展,在各门学科课外活动开展轰轰烈烈的背景下,诗歌教学拓展却似春风不度玉门关,导致诗歌教学成效长期处于低位徘徊状态。

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成效的思考

1.强化文学底蕴积累,提升教师教学驾驭能力。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一碗水,相对于语文教学其他方面的知识结构而言,现代诗歌方面的积累,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履职能力中的短板。为了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应当增加现代诗歌阅读量,并且深入地分析研究,对于诗歌的意境、背景、主题、结构、用词等多方面开展分析探究,多接触现代诗歌,为教学活动积淀深厚的底蕴。同时,教师还应当潜心研究现代诗歌内容的先进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听课、研讨、座谈以及上网搜索、阅读教学刊物等方式,将先进的现代诗歌教学理念、经验与自身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引导学生感悟意境,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初中生是开展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理想群体,他们正处于各种人生理念的成长期,要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对他们的性情进行陶冶,品格进行熏陶,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意境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诗歌诵读让学生感悟诗歌音乐一般美的意境,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引读、师生领读、学生对读等,让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之中体会感悟诗歌的意境,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演示相关情境的画面,增强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度,让他们在美中阅读、感悟、享受、理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意境想象之中构建诗歌的绘画美,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的演示,也可以通过引导想象让学生开启思维的翅膀,从字里行间去感悟简约的词句所展示的诗歌艺术境界,从而深刻领悟诗人的情感。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从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创设浓厚的情境,让学生的心灵进入诗歌中所描写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诗歌表现的主题以及恰当的用词,以此为切入点,出示探究题,要求学生开展分析讨论感悟研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之中深化对诗歌内容意境的理解。让学生解读诗歌的语言之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意境,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遣词造句方面的技巧,尤其是能够指导学生立意练字、推敲词句,在深刻领悟理解意境主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意境、领会技巧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思有效迁移运用起来,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仿写,在教学一种题材类型的现代诗歌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借鉴教材的写法自选题进行仿写,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衔接

何谓“衔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释,它是指“两事物(或事物的两部分)前后相接”,也可以说是“关联”、“接轨”,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结合”。所谓“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指在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语文教学各要素、各教学环节的组合以及作用的方式,使语文教学过程处于动态的良性运行状态,使学生在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中语文素养能得以和谐连续的发展和提升。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高中语文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衔接点,加强初高中

语文教学的联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层次的衔接

许多学校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常常要进行摸底测试,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同学们普遍觉得试题难度过大、现代文阅读材料篇幅长、考试时间不够用等,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等考题,在初中时根本没有接触过。而出题老师则觉得题量、试题难度只是高一语文测试的标准,已经很简单了,学生竟是这样的程度,于是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失望,学生也觉得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相脱节,对自己能否学好高中语文信心不足。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学生自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处于新旧临界点的他们,非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关怀,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能一进入高一就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以熟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

虽然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识,例如: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体知识、语用知识、阅读知识、口语交际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等,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就难以建筑起语文素养的大厦。这些语文知识学生在初中是接触过的,但比较分散浅显。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试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作为学习高中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以旧引新,以熟带生,促进知识的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系统。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过渡的不适应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是有联系的,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以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七律·长征》导入,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词豪迈的风格,并在理解鉴赏词的时候,把两首《沁园春》进行比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学到“必修一”的写人写事时,可以联系《背影》、《老王》、《散步》、《羚羊木雕》等初中教材中一些优秀的写人写事的课文,回忆写人写事文章的特点和要求,把高初中有关写人写事的写作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训练,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步地提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举一些初中学过的例句,如讲到文言句式时,可以举“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莲,花之君子者也”、“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等学生熟悉的句子来讲解,学生重译这些句子,容易找出规律,自然会对各类句式的特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以熟带生”“温故知新”的方法,梳理比较,沟通联系,整理归纳,点拨启迪,有助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加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步伐。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好能力层次的衔接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的语文课标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初中语文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是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它把课标的要求具体化了,老师要熟知初高中在语文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利用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在初中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教学上盲目的重复或断层。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在语文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工作的基本指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要让学生成才,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所以,我们要做到:

1.学习。学习专业课,不仅仅是学习中学语文的知识,而且对本学科相关知识要尽可能地全面了解。甚至不仅仅是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所有对教学有益的知识。

2.钻研。钻研教学要求,钻研知识点、考点。

3.提高。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学生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适应并且掌控这种变化以及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从身体、修为、能力、知识等诸多方面做起,做好学生的榜样。

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提高自我、不断克服困难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才能和学生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完成教学。这样的教师也才能避免做一个“教书匠”的悲剧。

二、开展趣味性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既枯燥又有趣的学科。因此趣味性教学的引入就显得十分必要。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就是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语文的引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诸如文学家的成长故事、成语的来源以及各种典故等辅助内容达到增强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注重个体差异,促进人人有所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语文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都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语文才能。

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因材施教之作用,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文成绩。

四、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并巩固课堂教学质量

作业布置是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常见作业的形式包括作业本、练习册、测试卷等。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更好地提高并巩固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作业的质量要有保证,应该是经过教师精挑细选的、有针对性的,而不是教师看都没看过就随心所欲地去布置。教学之初,笔者就曾将自己没有仔细推敲的题目留给学生去做,结果学生碰了壁,感到莫名其妙——怎么和老师讲的不一样呢?这样的作业就是没有质量的。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备课环节没有做好。质量好的作业还体现在试题的难易要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和解决。其次,作业的数量要适当,如果太少,起不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如果太多,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学习的良性循环。再次,批改作业要细致,这样才能洞察学生的每一个知识漏洞,对于共性的错误,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周一的作业,周五再做讲解,学生或许已经忘记,效果不好。最后,作业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是师生沟通感情的好机会,真诚的鼓励和善意的批评都会是学生愿意看到的,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好”字,或是鲜红的一个问号,都是师生间的一种互动,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乎他的,这种在乎是每个中学生都希望得到的。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萍萍.激发语文兴趣提高语文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1期.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篇6

关注差生是学校教育的天职卢忠魁

中小学教育科研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宋继伟

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浅谈王瑞年

责任教育是学校的天职刘德金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的误区及对策蔺玲玲

英汉广告中拟人辞格的应用及互译问题的探讨周游

法学案例教学初探郭兴

小议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与语文教育的特点德力格玛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李春瑛

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许伏玲

小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必要性王丽萍

小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杨英

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包卫东

小议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李牡丹

试论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柳霞

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装扮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王彦华,宋君

浅论新课标下数学"练习设计"的走向吕芬萍

授之于渔而勿施于鱼冯恒,李兴丽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体验学习"王美英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赵瑞梅

拉近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时空孙雪梅

爱是幼儿教育的核心理念邢向辉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张宝民

幼儿教学的关键是让孩子玩得尽兴刘淑梅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空间全顺姬

让孩子们的灵感在趣味教学中生成于丹

自主和谐方可创新于常红

课堂应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江峙宏

也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邢桂新

把绚丽多彩的世界引入小学生作文王晓艳

生活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胡玉宏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作文教学蔡丽花

对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几点思考朱玉琳

高职院校《劳动合同法》课程的教学探索姚娜

体能训练是幼儿教育的主课题郭仕妍

汉字是历史,是生活,是诗歌,是图画周福艳

浅谈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敖日格乐

愉快和谐的体育课堂于德胜

让音乐优美的旋律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王燕

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开发性使用张其会

小议做好实验教学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张叶

小议构建治理公路运输超载的长效机制乌思

浅析英语听力中的"听技"张学艳浅析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俗规范的文化差异刘力源,LiuLiyuan

浅谈英语自主学习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陈德凤

包豪斯基础课程浅析陈军委

英汉双语教学在《西医外科学》实习阶段应用初探奉典旭,于文,冯雯

大学生英语写作痼疾分析与几点建议孙谊,SunYi

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当代美术教学应有的转变林识小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研究龚晓岚,赵龙厚

浅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振东

浅谈高等美术的绘画教学邓晞华,DengXihua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赵龙厚,龚晓岚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刘芳,朱焕勤

再论学生学术个性及其培育金杨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仝慧

文科学生在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解决对策王奎力,wangKuili

以课程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以厦门双十中学为例李康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刘霞,LiuXia

那些迟开的花儿需要雨露——浅谈后进生转化潘茜茜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农村班主任施丁文

平凡的红尘,不平凡的爱潘小敏

浅谈对初中生的批评教育方法张上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张文香,马述波

小议如何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陈娟丽

低年级的班主任要有"妙招"凌加其

成人高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浅析黄长久

努力打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品牌郭丛光,陈玉梅

浅谈如何给我们班主任减压梁世霞

明确航向破浪前行田学玺

论述班主任角色的转换欧汉炯

有效利用'赏识'进行班级管理任子华,周凤果

小议初中班主任的有效工作策略张上旺

运用"自主教育"理念创建特色学校刘洪文

让孩子们快乐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张体兰

用兴趣引导数学学习杨春玲

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标下教学角色定位叶六一

小议小学语文中的语感培养周平

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古诗词陈筱珑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构建英语教学平台孔建军

将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中沈世东

浅析学生解题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彭飞

让课堂教学富有创造性赵青云,马程

游戏在情趣教学中的探索肖玲玲

利用情感教育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刘华军,LiuHuajun

tpR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张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英语七年级(上)Unit5Sectiona余红梅

浅谈初中语文词汇教学潘立权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展愉快的英语教学陈文辉

让小学生终生享用良好行为习惯的资本于风莲,孙丽娜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石秀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秦宝发,陈文利

快乐教学下的中学数学课黄妙章

让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信息化朴龙彬

小学英语"四化式"单词教学策略金红红

知识是学问,教学是艺术高锦标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罗雪峰

营造充满青春活力的生物课堂姜华

英语的启蒙教学费玉婷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浅议张升

指导学生如何学好数学黄元君

初中英语教学流程中多元技能的同步训练崔希兰

浅谈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张小华,ZhangXiaohua

小学生巩固识字的有效方法孙桂敏,白肇起

反思语文教学构建有效课堂刘子重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于风月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张日昱

语文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吕全军

大班环境下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初探叶海霞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郑德强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陈锦秀

新课改下浅谈生物课的导入吴玉芳

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阮春燕

英语新课标理念下的和谐发展金艳秋

高中生物实验的复习思路探索郑会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路径高玉兰

交流有效信息,演绎精彩英语——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邓凌

论新课程下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李德全

构建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王送

生物教学中的激趣艺术郑堃

围绕主题,问题贯穿,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张琦

良好的习惯是小学生终生受用的知识刘亭杰

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要"说"王春艳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征稿启事

从司法考试看电大法学人才的培养郭兴

关注差生是学校教育的天职卢忠魁

中小学教育科研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宋继伟

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浅谈王瑞年

责任教育是学校的天职刘德金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的误区及对策蔺玲玲

英汉广告中拟人辞格的应用及互译问题的探讨周游

法学案例教学初探郭兴

小议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与语文教育的特点德力格玛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李春瑛

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许伏玲

小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必要性王丽萍

小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杨英

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包卫东

小议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李牡丹

试论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柳霞

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装扮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王彦华,宋君

浅论新课标下数学"练习设计"的走向吕芬萍

授之于渔而勿施于鱼冯恒,李兴丽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体验学习"王美英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赵瑞梅

拉近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时空孙雪梅

爱是幼儿教育的核心理念邢向辉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张宝民

幼儿教学的关键是让孩子玩得尽兴刘淑梅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空间全顺姬

让孩子们的灵感在趣味教学中生成于丹

自主和谐方可创新于常红

课堂应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江峙宏

也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邢桂新

把绚丽多彩的世界引入小学生作文王晓艳

生活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胡玉宏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作文教学蔡丽花

对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几点思考朱玉琳

高职院校《劳动合同法》课程的教学探索姚娜

体能训练是幼儿教育的主课题郭仕妍

汉字是历史,是生活,是诗歌,是图画周福艳

浅谈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敖日格乐

愉快和谐的体育课堂于德胜

让音乐优美的旋律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王燕

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开发性使用张其会

小议做好实验教学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张叶

小议构建治理公路运输超载的长效机制乌思

浅析英语听力中的"听技"张学艳

围绕主题,问题贯穿,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张琦

良好的习惯是小学生终生受用的知识刘亭杰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篇7

关键词:体裁分析;初中英语教材;课程标准

一、引言

在我国缺乏二语自然习得的环境下,英语教材成了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其编写质量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对英语教材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英语教材的评价大部分从言语(如马良,2011)、文化(如张维维,2007)等角度进行,但还没有从语篇体裁分析的角度进行评价。本研究拟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人教版2003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英语(新目标)》进行评价,旨在探究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包含的体裁类型及其特点,并结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在体裁方面的要求,发现现行教材的不足,并对以后的教材编写提供可参考性的建议。

二、体裁分析的理论框架及其分析评价步骤

体裁是从单词genre翻译过来的,genre来源于拉丁语,原指事物的“种类”,属于文学和修辞领域研究的范畴,后来才被人种学家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用于研究某一社团对其成员的言语行为的分类方法(梁文花,秦洪武,2009)。哈桑(1977)将体裁定义为“语篇的类型”,后来,斯威尔斯(1990)提出体裁是交际事件的一种分类,是“包括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区分语篇体裁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交际目的。马丁(1992)也指出它是“一个由讲话者以文化社团成员为身份而参与的有阶段、有目标、有目的的活动”(秦秀白,2000)。

本研究拟在上述对体裁的认识基础之上,按照交际目的对初中英语英语教材的课文进行分类,并分别对各册课本的体裁种类及其分布进行统计,然后对照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对其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本研究所选用的英语教材是人教版2003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英语(新目标)》。本教材是以美国汤姆森出版集团出版的教材Goforit!为基础,依据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改编而成的一套7至9年级的英语教科书,共5册,它是目前全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初中英语教材,因此本研究以此套教科书作为当前英语教材的代表,对其进行体裁分析。

三、分析评价结果及其建议

纵观本套教材的五本课本的课文内容,笔者决定将其按照体裁的分类依据――交际目的将其分为五类:记叙文、说明文、描述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又将应用文分为书信、便条、广告、日记、电子邮件、菜谱、寻物招领启事等七类,其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由图表可知,七年级的课文只有描述类和应用类,这符合课程标准的“能简单描述一件事情”的要求;而且应用文类型多样,增加了趣味性;但是,课文不包括记叙文,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能讲述并会编写简单的小故事”相悖。八年级的课文体裁类型比较齐全,但是记叙文占的比例还是较少;并且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说明文等应用文体材料”,而说明文所占的比重还是较少,尤其是八年级上册。对于九年级,课程标准要求主要侧重于“能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而课本的议论文占的比重比较大,较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基于以上对比分析,建议在以后的教材编写中七年级要适当增加记叙文的比重,八年级应适当增加说明文的比重,要更加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并要“保证重要语言内容有较高的复现率”(夏纪梅,2003),使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Hasan,R.textinthesystemic-functionalmodel[a].inw.Dressler(ed.).CurrenttrendsintextLinguistics[C].Berlin:walterdeGruyler,1977:228-246.

[2]Swales,J.m.Genreanalysis-englishinacademicand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梁文花,秦洪武.我国近十年”体裁理论”研究概观[J].外语教学,2009(1):44-48.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篇8

关键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变化

2012年秋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语文课标”)将颁布使用。课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全国各地都先后组织了学习与研讨,和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旧版语文课标”)相比较,的确有很大的变化。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封面上看变化

新版语文课标在封面文字上做了些变动,删掉了“全日制”三字,书名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出版单位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每本的价格也由原来的3元涨为9元,当然书也变厚了,由原来的29页增加到80页。

二、从目录上看变化

(一)调整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顺序

把“一、教材编写建议”调整为“三、教材编写建议”;把“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调整为“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把“三、教学建议”调整为“一、教学建议”;把“四、评价建议”调整为“二、评价建议”。

(二)附录部分的变化

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三、从内容上看变化

(一)“第一部分前言”的变化

1.导言是全新的

导言共两段,第一段四句话。先讲语言文字;再讲语言文字的作用;接着讲社会发展对语言文字的挑战;最后讲时代的进步对人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二段三句话,讲语文课程。先讲语文课程应为学生打好的三个基础,再讲语文课程的优势,最后讲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

2.“课程性质”的变化

与旧版语文课标相比较,新版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阐述清晰多了。新版语文课标是这样阐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准确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说明语文课程“学什么”“怎么学”两大问题。那么“学什么”?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是听觉符号系统,语言能力是听说的能力,文字是视觉符号系统,文字能力是读写的能力。学习语言的规律和学习文字的规律是不同的,课程性质准确的界定给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变化

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本次修订做了重点改动,旨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三学段的硬笔字还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2)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字负担。(3)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可见,新版语文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实施建议”的变化

1.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2.针对语法修辞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四)“附录”的变化

1.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作用是让学生在第一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和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3500个常用字

2.旧版语文课标的附录表也有两个表发生了新变化

(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变化

新增加了篇目。小学增加了6篇,初中增加了14篇。

(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的变化

①童话读物中把“中外现当代童话”改为具体的作品。如,叶圣陶的《稻草人》、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

②寓言读物中删去了《克雷洛夫寓言》。

③诗歌散文读物类,增加了《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难点问题对策

引言:

语文,不仅仅是语言加文学那么简单,往大里说,它在培育健康的“中国人”的思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往小里说,它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依托,是提高其文化学识、促进其个人修养的最直接的工具。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未来我国国民素质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探究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并进行对策探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1教师教学有力而充电不足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可谓是专注,体现在上课要求学生纪律、考试要求学生成绩、学校教研比赛等要求被重视,但是,很少有语文教师专注于自己的教学素质提高,可见教师自我充电的不足

1.2学生学习有力而兴趣不足

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可谓是“表面积极”,学生们以识字多为傲,背诗快为好,写作得分为优秀,但如果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大多数回答都是“学校安排了就学”、“为了获得文化知识”,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动机,可见学习兴趣的不足

1.3教学目标有力而效果不足

目前初中语文的教材可谓精彩、观察教师的教案,大多数的教学目标设定中都有“学生情感、态度发展”这一项,可见教学目标之远大。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仍逃不开“背”字决,究竟这些远大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使不得而知的。

2.初中语文教学难点解析

2.1语言运用教学效果不理想

语言知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但是语言运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两方面:第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但是测验上表现并不好;第二,学生学习成语词汇和一些优美的表达方式,但是在作文中少有体现,学而不会用,可见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就其根本,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初中教师本也脱不开关系。虽说在教学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教师本身语言运用的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试问,教师本身文学功底弱,平时语言没有艺术感,如何要求学生对语言灵活运用?

2.2阅读和作文教学效果低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书面语能力的两项重要教学内容,但从整体上,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比较低,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学生对于“学过的”文章阅读能力很强,但在课外阅读课上表现都不尽人意;第二,初中生的作文已经出现“模板化”的趋势,学生对基本文体能构建基本框架,但是成文干涩,缺乏美感。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根本的兴趣,出了课堂不看书,写作文不运用创造力,想在阅读和写作中得到成长难上加难。

2.3语文教学根本目标难达成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还定在“夯实基础知识”上,尽管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但是,学生的整体表现是“只会考试”。语文教学拘束在课堂里,教学和学习拘束在书本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以教学参考为主,离了教参就无所适从;学生与语文的接触除了“听课”、“做卷子”、“考试”再没有别的方式,教师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没教到;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氛围,学生对语文的人文精神没学着,致使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难以达成。

3.应对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的对策

3.1语文教师重视自身文学素质的提升

一项对初中语文教师“自我充电”方式的调查显示,82%的语文教师平时的“学习”就是看看教学参考书,新增文学作品、报纸和书籍,初中语文教师们借口“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看,这导致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质仅维持在入职时的水平;再来讲语文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运用无非是说和写,语文教师的说仅在课堂,写仅在教案,评论学生作文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十分权威,而教师自身又何曾在写作上下过功夫?语文教师当然不用当作家,但是长期疏于练笔,又如何为学生做语言运用的榜样?笔者建议,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需要从日常积累上提升,语文教师应该多读书、多写作,将有限的时间放在自身素质的实际提高上面,积极的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教研组自发出刊都是比较好的方式。

3.2构建快乐艺术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快乐艺术课堂即通过课堂教育使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在课堂之中发挥创造力,以突破学生学习受条框拘束,兴趣低的问题。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中,师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并没有对教学内容中的阅读问题进行讲解,而是对学生们讲述了鲁迅身世、其他文学作品、鲁迅的生平轶事等。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着,之后教师连续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学生们共同讨论“鲁迅的文学作品共同性有哪些?”、“文学对时代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称文学为文化瑰宝?”。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莘莘学子化身为文学评论家,讨论结束后,师生又回到阅读问题解答上,这时候教师发现,学生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章中的词汇和语言运用见解更加独到。

3.3开发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意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使学生以学习语文、学好语文为骄傲,使语文教学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而教师将教参和教学大纲的内容熟记再一股脑的搬给学生,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达不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因为语文课堂缺乏最根本的人文气氛。建议语文教师开发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例如,组织学生去郊游,在郊游之后安排学生进行作文练习,使学生的作文真正来源于生活,达到言之有物;又如,以班级或年组为单位,举办读书会,或者带领学生去图书馆参加读书会,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再如,以语文教学中的某些人文精神为主题举办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接触文化精神的过程,从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透漏出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教学、阅读和写作教学、人文素质教学方面困在困难。建议初中语文教师加强自身文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建构快乐艺术课堂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创造性,以多种形式的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相信这些改变,能够帮助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薛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难点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6-10.

[2]邱小洪.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思考与对策[J].学知报,2010(01):26-27.

[3]郝婷婷.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11(03):96-97.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块整体备课观“轻负高效”

在教学无外乎是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也就是教师教的时间少,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学习最多的知识,能力充分得到发展。于是,轻负担高质量是我们在教学研究中一直秉持的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花费时间最少,质量又最高。轻负担高质量是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境界。它不仅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升自身的品质、层次。轻负担高质量绝对不等于“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而是应该有一个既定目标。一个人只要有了目标,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自己、给学生确定一个目标,让学生轻轻松松上阵,明明白白学习,实实在在掌握,让教师教学手段简简单单,教学过程清清楚楚,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简单,何乐而不为呢?

轻负担高质量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能使我们在教学生涯中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了学生的喜欢、家长的称赞、社会的肯定。但是要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也并非易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英语(新标准)》,以“题材―功能―结构―任务”为编写原则,每一个模块都有相对独立的话题和语法项目。但是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会分解在五个课时之中,这是一种“条块分割”的教学模式,易让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走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也不利于学生对模块整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一开始就本着“模块整体教学观”,在每一个课时的操作时就对本模块的核心知识了然于心,在具体教学时就会胸有成竹。将每个模块的内容细分为模块课标内容、模块学习目标、单元具体学习目标、课时分配及课型确定和重点、难点及核心知识突理等单项,这是一个模块整体教学的起点。

一、模块内容与《英语课程标准》的比对

《英语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起点和标准,将教材中的一个模块内容(以nSe8amodule1Howtolearnenglish为例)与《英语课程标准》进行比对,作为对这个模块学生掌握知识的理论上的要求和在每一个课时教学时要把握住的准绳。

1.话题

本模块以征询建议、提出建议的内容为主线,介绍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对应《课标》对应话题项目表:64.语言学习经历(Languagelearningexperiences)。

2.语法

本模块的语法为复习所学过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式、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通过模块中具体的语境再次重温这四种时态。对应《课标》语法项目表:9.动词(6)时态。

3.功能

要求学生合理地征询建议和提出建议。对应《课标》功能意念项目表:21.建议。

4.语言技能

(1)听:能听懂接近自然语速、熟悉话题的简单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

对应《课标》四级“听(1)”。

(2)说: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话轮的交谈。

对应《课标》四级“说(2)”。

(3)读: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对应《课标》四级“读(3)”。

(4)写: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

对应《课标》四级“写(3)”。

5.学习策略

(1)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善于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对应《课标》五级“认知策略(8)”。

(2)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英语中的进步与不足。对应《课标》五级“调控策略(5)”。

(3)善于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在交际中遇到困难时,有效地寻求帮助。对应《课标》五级“交际策略(2)(5)”。

(4)注意生活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对应《课标》五级“资源策略(3)”。

二、模块学习目标

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等五个方面共同促进了在这一模块学习过程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及运用此能力来体现某一个具体任务的功能。

1.语言技能

(1)听:能够听懂有关学习的建议。

(2)说:能够口头就学习方法提出建议。

(3)读:能够读懂介绍建议的文章。

(4)写:能够用书信的方式提出学习建议。

2.学习策略

(1)自学策略:通过阅读能够掌握一些阅读和词汇的学习策略。

(2)合作学习策略:能够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共享学习策略。

3.文化意识

通过学习征求和提出建议的表达方式,理解西方人是如何提建议的,对比自己生活中的有关经历,掌握妥当的征求与提出建议的方式。

4.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提出建议,掌握与他人交流时语言的得体性,掌握如何照顾对方的情感,不要令对方不舒服;对他人的建议要表示感谢。

5.任务

能够根据同学的学习情况,就其学习问题或困难提出适当的建议;根据别人的建议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

三、单元具体学习目标

一个模块的内容纷繁复杂,如在本模块中,共有生词55个,语法上又要复习四种在七年级接触到的时态,并且又是八年级的第一模块。如果处理不当,让学生在开学伊始就被这第一模块吓到,岂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词汇列表中的生词要求学生掌握的级别是不同的,如单词为课本词汇表中要求掌握,《2011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词汇表中有的单词,定为c级,表示“分析、重组和运用”;单词为课本词汇表中要求掌握的,但在《2011年中考说明》词汇表中没有的单词,定为b级,表示“领会和理解”;单词为课本词汇表中只要求理解的单词,定为a级,表示“了解、记忆和识别”。

而对于词组和短语亦是如此:c级词组为课本词汇表中要求掌握的词组及课文材料中常用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且其中的单词均是四会单词;b级词组为课本词汇表中要求掌握,但其中有部分单词在《2011年考试说明》词汇表中没有的;a级词组为课本词汇表中只要求理解,且其中有部分单词在《2011年中考说明》词汇表中是没有的。

Unit1trynottotranslateeveryword.

1.语法

通过对话形式复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式、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教学要求:c

2.单词

(1)translate,correct,match,number,repeat,grammar,pronunciation,spelling,term,advice,writedown,mistake,notebook,else,radio,newspaper,message,each,excellent教学要求:c

(2)translation,orchestra教学要求:b

(3)writing,punctuation,other教学要求:a

3.词组

try(not)todosth.,welcomeback,writedown,inclass,nextto,penfriend,eachother,helpsb.withsth.,sendsth.tosb.,askfor,realenglish,talkaboutsth.withsb.,themeaningof,enjoyyourself,startaconversation,takeadeepbreath,eightortenwordsaday,onpiecesofpaper,allthetime,bestwishes教学要求:c

4.句子

(1)welcomeback,everyone.whydon’tyouwriteitdown?Ready?Youshouldalwaysspeakenglishinclass.whatelse?it’sagoodideatocheckyourvocabularynotebookeveryday.that’sagoodidea.thanksalot.Howaboutlisteningtotheradioorreadinganewspaperinenglish?Buttrynottotranslateeveryword.excellent!教学要求:c

(2)Sheplaysinherschoolorchestra,andthey’redoingsomeconcertsinChina.andwhenyou’reshopping,howaboutcountingtheenglishwords,orsayingtheenglishnamesforeverythingyousee?教学要求:b

5.语音

提出建议及建议应答的语调。教学要求:c

Unit2pleasehelpme!

1.语法

通过在语境中复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式、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教学要求:c

2.单词

(1)send,language,improve,basic,watch,guess,just,yourself,shy,conversation,deep,smile,remember,forget,place,count,wish教学要求:c

(2)breath教学要求:b

(3)piece,accent教学要求:a

3.词组

(1)sendsthtosb,askfor,realenglish,talkaboutsthwithsb,themeaningof,enjoyyourself,startaconversation,takeadeepbreath,eightortenwordsaday,onpiecesofpaper,allthetime,bestwishes教学要求:c

(2)makealist教学要求:b

(3)americanandBritishaccents教学要求:a

4.句子

(1)manystudentsaskforadviceaboutimprovingtheirenglish.Butittakesalongtime.Justenjoyyourself.manypeopleareshywhentheyspeakenglish,sobeforeyoubegin,takeadeepbreathandsmile!Smilingalwayshelps!trytoremembereightortenwordsaday.writethemonpiecesofpaperandplacetheminyourbedroom.教学要求:c

(2)andwhenyou’reshopping,howaboutcountingtheenglishwords,orsayingtheenglishnamesforeverythingyousee?教学要求:b

Unit3Languageinuse

4.句式:whydoesCharliethinkborrowingmagazinesmightbeagoodidea?

ileftmyhomeworkathome.教学要求:a

四、课时分配及课型

一个模块有多个教学课时,课时如何分配、每节课的课型如何定位等都需要通盘考虑,尽量做到多课型兼顾,以便能多角度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学生学到的核心知识体系也会是立体且有形的。

五、重点、难点及核心知识突理

一个模块中的核心知识需要查找、突破和巩固,重点和难点知识需要在教学中多加以兼顾,引导学生把握好每一节课的精髓所在,这就需要将模块中每个单元的核心知识、重点、难点都提前梳理,在每课时教学中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方可步步为盈”。

Unit1

重点:能合理地征询建议和提出建议,并对一些常见的提建议的句型有所了解。

难点:针对他人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建议。

核心知识突破建议:作为听力前的两个活动,activities1、2本身涉及一些学习策略,要向学生讲明单词学习策略。在处理activity4时,务必提醒学生不要看之前的文本,真正将activity4的“听”的功能发挥出来。由于对话中没有出现Don’tforgetto...在开展activity7时最好先讲解一下这个句型。

Unit2

重点:理解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提出相应的提高英语的建议。

难点:语篇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章中的相关信息。

核心知识突破建议:在activity1中可以首先组织学生谈论下自己在理解、表达和词汇学习方面的困难,这样接下去的语篇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activity3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要求较高。为保证学生得到阅读训练,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另外,反馈时不只是让学生宣读答案,更重要的是介绍自己找答案的方法,这样可以判断学生使用的阅读技巧是否正确。activity4对问题的回答要求较高,可先让学生合作完成,再反馈,并做适当的讲解。处理activity6时最好让学生交换求助信,根据对方的求助信写一封回信,就对方的学习问题提出学习建议。

Unit3

重点:有关英语语言学习的词汇和相关表达。

难点:针对英语学习的困难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核心知识突破建议:通过activities1和2可以把提建议的表达方式明晰化,起到展示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activities3和4可以让学生说出每一幅图片中Jack的行为,然后进行评论。activity5可让学生进行角色对话。activity6在反馈阶段要讲解几种选择表达方式的技巧,根据之后的动词形式而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activities7、8、9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操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任务完成意识。activity11可以先让学生阅读activity12中的样文,然后利用activity10中的信息制订学习计划。

参考文献:

[1]陈琳.SimonGreenall《英语(新标准)》初中二年级上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陈琳.SimonGreenall《英语(新标准)教师用书》初中二年级上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