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必备15篇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必备15篇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必备15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3:20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1篇

“十三五”时期,我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规划引领、产业融合、脱贫攻坚等,高质量建设空港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十三五”期间,我区农业增加值年均达亿元、年均增长;农业固定投资年均亿元;xxxx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xxxx元、增长,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五年获得“农民增收先进区”的区(市)县。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转型升级。精品农业提档升级。推进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智能设施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应用,建成“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建成牧山香梨等精品种植基地xx个。新增绿色食品x个,创建国家地标产品x个,x个企业品牌进入天府源目录。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x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家、示范合作社x家、家庭农场x家。深入推进跨界融合。深入挖掘古镇文化、三国文化、槐轩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出x镇老茶馆、海蒂花园、x欢乐田园等“ip+产业”、场景体验、文化感知等新业态,空港花田、彭镇老茶馆获评xxxx网红打卡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组建创新团队x个,建成“科技顾问团+区级专家+乡村土专家”农业科技创新智库。建成区、镇、村和生产基地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全区蔬菜、水果农残检测合格率达xx%以上。

坚持产村融合,改善人居环境。坚持“动土必管”,全域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区幸福美丽新村项目共xx个(其中增减挂钩x个,农民集中建房整理xx个),累计节余集体建设用地指标xxxx亩,已建成“推窗见田、开门见绿”新村xx个,入住xxxx户、xxxxx余人,在建xx个。创建省级“四好村”xx个、市级“四好村”xx个。xxxx年x月xx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聚焦报道双流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经验。以“三大革命”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提升农村户厕xxxx座,农村无害化厕所达xx%以上,成功创建“美丽x·宜居乡村”达标村xx个、“美丽蓉城·宜居乡村”示范村xx个。

坚持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扎实抓好农村重大改革,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登记赋码集体经济组织xxx个,其中村级xxx个,组级xxx个,全面完成涉农村(社区)登记赋码改革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新三权”确权颁证,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xxx宗,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证xx宗,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证xxx宗,“新三权”办证率达xxx%。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完善“农贷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和农村产权担保、收储、交易服务平台,健全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风险防控机制。xxxx年,我区获评市委市政府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区,xxxx年-xxxx年连续x年获省农业农村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坚持精准施策,实现全面小康。在区财政扶持资金万元基础上,通过“三扶三帮”(扶志、扶慧、扶能,领导包镇帮扶、干部包户帮扶、社会捐助帮扶)助“三业”(产业、就业、创业),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医疗救助扶贫、助学帮扶、低保兜底扶贫和社会扶贫,我区城乡相对贫困户xxxx户、xxxx人已于xxxx年底全部实现脱贫。统筹实施产业帮扶、项目帮扶、智力帮扶、民生帮扶“四大行动”,共拨付扶持资金xxxx万元,全方位对口帮扶x镇、x乡xx个村顺利摘帽、xxx户贫困户已于xxxx年底顺利脱贫。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2篇

__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指导下,我局积极主动融入全区各项中心工作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方位推进“无违建”创建、市容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认真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自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来,我局积极做好改革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机构改革整体部署,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人员大调整,推进机关与基层中队的人员交流,注重新老队员的帮传带教,队伍面貌焕然一新,激发出了更加强大的工作合力,到__年3月27日正式更名为__市综合行政执法局__分局,为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机构。

一是严格规范落实依法行政。积极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学习。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法律法规专题辅导讲座,举办职工综合素质提升专题研修班,对网络舆情与新媒体、市容业务知识和一般程序案件办理等开展专题培训,队伍法治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行为,所有案件做出处罚决定前都经过法制审核,对疑难复杂案件还专门请法律顾问帮忙把关。

二是积极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紧抓队伍思想建设,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等活动,紧密结合“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形式,多载体线上线下全方位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打造综合行政执法铁军。做好执法硬件设施提升,20__年完成局机关办公场所规范化标识的基本建设,各乡镇中队的规范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大港头中队已协调大港头政府争取了面积约27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其中设有询问室、调解接待室、档案室、装备室、办事大厅休息室等,并做到重点场所内部监控全覆盖。

三是认真做好职权划转承接准备。我局主要承担__区和__区以外的9个乡镇的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工作,因是派出机构,平常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名义行使行政处罚权。目前,我局行使的行政处罚职权为138项,市容环境卫生44项、城乡规划19项、城市绿化10项、市政公用65项。待省市权力清单出台以后,我局将有序推进职权划转。

(二)多措并举做好市容环境整治工作

近些年,随着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大港头镇、碧湖镇和老竹镇的发展需求,对于市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执法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容管理成为了重点工作,我局积极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推进市容治理现代化能力提升。

一是盘活闲置农贸市场资源,疏堵结合整治流动商贩。在大港头镇和老竹镇引导流动摊贩进入利用农贸市场空闲摊位建立的便民服务点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既解决了民生需求,又有效解决了临时疏导点脏、乱、差的问题。

二是开展市容专项整治,全面提升镇区市容环境。在古堰画乡景区、万洋低碳小镇、碧湖镇和老竹畲族镇针对占道经营、跨门店经营、乱贴乱画、户外广告等现象开展了市容集中专项整治。

三是强化人行道违停管理,助力古堰画乡品质化提升。在对古堰画乡景区范围内的车辆保有量情况进行系统排摸的基础上,20__年7月份起在镇区及景区范围内开展人行道违规停车劝导工作,发放温馨提醒___余份,并于7月20日开出了第一张__区乡镇人行道违停罚单。

四是创新管理思路,开启市容共治新模式。20__年开始“执法+保安”试点。古堰画乡景区正式开启了市容共治新模式,有效缓解了执法人员紧缺的小镇管理难题。在老竹镇探索“市区协作”新模式,邀请市局力量参与老竹镇区市容环境整治,搭建了市区交流的平台,提升了治理能力水平。

(二)全力以赴推进“无违建”创建工作

近年来,作为区“三改一拆”办主要牵头单位,我局全力以赴做好“无违建”创建工作,__区在20__年完成“无违建创建先进区”创建,全区14个乡镇(街道)中创成“无违建乡镇”8个,碧湖镇和城区5个街道已经申报“无违建乡镇(街道)”。

一是扎实开展调研,借鉴学习经验。我局分别赴松阳县、遂昌县、龙泉市和庆元县等县市考察学习“防违控违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和“基本无违建区”创建工作,学习兄弟县市的好做法、好经验。梳理出了我区在“基本无违建区”创建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对照创建标准向区政府提交了“基本无违建区”创建情况分析报告。

二是强化市区联动,科学部署推进。成立了市区“无违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区共同推进无违建创建的强大合力。开展多轮专项督查,紧盯工作进展,全面抓好“四到场”“挂牌施工”“三级巡查”等制度的落实,对20__年—20__年新批建的____处农房进行了全面检查,夯实违建管控基础,持续保持对新发违建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新发违建抬头的苗头。

三是搭建信息系统,强化智慧监管。目前__区防违控违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完成建设,并召开了多批次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培训,完成了各乡镇(街道)系统管理人员、审核人员和村级网格员的人员培训。同时,启动无人机高空违法建筑巡查,逐步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全方位无死角的防违控违网。

四是强化柔性执法,服务社会发展。我局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和群众满意导向,立足自身职能,创新务实举措,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是加强舆论宣传,浓厚创建氛围。我局紧密围绕“无违建”创建氛围营造,严格按照市区违法建设防控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防违控违”宣传力度,联合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开展经常性法治教育宣传。通过大众媒体典型案例讲解、公交广告、商店走字屏、小手牵大手活动、入户进村等方式进行全域性、多样性、立体式的舆论宣传,形成了多形式、全覆盖、无死角的舆论宣传氛围,“违建就是违法,违法必定严惩”等观念深入人心。

__年以来,__区累计完成“三改”面积____万平方米,“一拆”面积____万平方米。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3篇

今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农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履职、务实运作,在巩固农村基层_、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__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__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万元,20__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4篇

一、基本情况

灵璧是奇石之乡、钟馗故里、垓下之战古战场,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灵璧三宝甲天下”之美誉,辖区总面积2125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30万,耕地211万亩。20xx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社区)308个,20xx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934户94986人,建档立卡贫困村73个,贫困发生率为。20xx年全县7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xx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灵璧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经过历年的动态调整和动态管理,现有建档立卡脱贫人口30246户97023人(不含监测对象中的脱贫户)、监测对象20xx户6942人,其中今年新增监测对象27户121人。20xx年、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名扶贫干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13名扶贫干部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责任落实,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防止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不断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先后40次通过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切实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及时调整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高规格成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工作专班,构建“1+5”领导机制,班长均由县委常委担任,并由政府副县长担任副班长,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部门合力共为、镇村推进落实”的工作体系。三是强化部门会商。48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先后10余次会商协同推进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形成了协调配合、资源共享、高效运转、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四是强化镇村力量。拉紧责任链条,夯实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2名党政班子成员分管有效衔接工作;重组乡镇乡村振兴工作站,配备308名村级乡村振兴专干。五是强化督导调度。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调研有效衔接工作xx次,发现问题28个,解决问题28个;制定《灵璧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清单》,常态化开展有效衔接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监督检查;先后8次组织人员深入镇村一线开展督导调研,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

(二)聚焦政策落实,保持政策总体稳定。一是抓好衔接政策解读。大力开展政策宣传,组织政策专题培训191场次,不断提高乡村振兴系统干部政策业务水平;通过干部入户、媒体宣传、政务公开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二是抓好财政政策衔接。20xx年乡村振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亿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万元、统筹整合其他财政涉农资金万元),共安排基础设施类、产业扶贫类、就业脱贫类等项目495个,有力推进了乡村产业发展。三是抓好金融服务政策衔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建立健全提前预警机制和风险补偿金制度,坚持日通报、周调度,20xx年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956户亿元,落实贴息资金万元。四是抓好土地政策衔接。继续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统筹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转型计划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五是抓好人力智力支持政策衔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聘农村教师等263个;培训农技人员1xx人,选派科技_88人,引进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70余人。

(三)聚焦工作落实,全力推进重点难点。一是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帮扶。建立健全网格化监测、信息共享比对、分类帮扶、定期评估等机制,组建3687个网格,配备5172名网格员,构建全覆盖四级网格化防返贫致贫监测体系,累计比对住房、教育、医疗、救助等预警信息4161条,排查并解决各类问题xx59个;新增监测对象27户121人,分类制定帮扶措施92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二是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目前,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务工170人,占搬迁劳动力的;实施特色种养有38户,对不能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发展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三是持续加强衔接资金和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储备项目2111个,概算投资亿元;20xx年度下达我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亿元,涉及项目495个,截至目前项目开工率100%,完工率,支出率。我县20xx至20xx年共投入扶贫资金亿元,形成资产亿元,已全部录入国办系统。四是持续实施“一体四联”消费帮扶。认定公布企业164家、产品261个,26家企业成功注册832平台,上线农副产品76个,今年累计帮销产品亿元。

(四)聚焦成果巩固,持续提升脱贫成效。一是落实控辍保学机制。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累计发放困难学生资助资金万元、受益学生55183人次;“雨露计划”发放资助资金万元、受益4895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万人,无一例失学、辍学现象。二是落实防范因病返贫致贫机制。全面落实健康帮扶综合医疗救助政策,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切实解决“因病返贫”问题,全县家庭医生签约5万余人,脱贫人口就医共计受益万人次。三是落实住房安全保障。建立常态化住房安全保障动态监测、保障、协作机制,开展群众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行动,逐户排查群众住房安全隐患,逐一开展住房安全鉴定,积极推动问题整改,20xx年完成危房改造任务181户,保障了群众住房安全。四是落实饮水安全长效管理。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今年投资2976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41处,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五)聚焦问题整改,确保问题动态清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针对中央巡视整改、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省年中暗访、20xx年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市年中督查等各级各类反馈问题,分别成立专项整改推进领导小组,严格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原则,常态化开展一线督导、一线调研。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多次召开县直部门会商会、座谈会等,修订完善方案、研究细化举措、会商解决问题。三是强化排查梳理。组织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员5172名,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全面排查,形成问题台账,建立“四项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四是强化挂图作战。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工作,主动对标对表,针对中央巡视整改反馈脱贫攻坚方面问题1个,制定落实整改任务3条,已完成整改;针对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共认领和排查各类问题6个,共制定落实整改任务17条,已完成整改;针对省暗访反馈问题,共认领3个问题,制定落实整改任务13条,已完成整改;针对20xx年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共认领9条问题,制定落实整改任务24条,已完成整改;针对市年中督查反馈问题,共认领11条问题,制定落实整改任务27条,已完成整改;针对市42周-44周及47周反馈问题,均制定整改方案,均已完成整改。

(六)聚焦多元帮扶,构建接续帮扶体系。一是接续县级领导联系帮扶。坚持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制度,县级领导划片包干20个乡镇(开发区),实行责任捆绑,指导联系乡镇有序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二是接续驻村帮扶。全县向77个选派村,选派第八批驻村工作干部233名。三是接续定点帮扶。及时调整充实帮扶力量,全县共有各级帮扶责任人6840人,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覆盖帮扶。四是接续县域结对帮扶。深化交流合作,今年以来两地主要领导互访4次、挂职交流干部16人;开展镇村结对共建,实施“南菌北移”“北猪南供”“两园共建”,落实帮扶资金1600万元。

(七)聚焦乡村发展,全面开展五大行动。一是开展特色产业提升行动。立足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引领,深度谋划特色产业项目,投入产业发展衔接资金亿,实施到村项目40个、到户产业项目6897个;巩固建设特色种养业园区74个;持续开展光伏提升行动,累计开发光伏公益岗万余个,今年新开发光伏公益岗1401个,今年累计实现光伏收益万元。大力推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灵璧县杨疃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打造“一核一带三园”的总体空间格局,计划建成24间智能温控菇房、9条发酵隧道,12月底正式投产运营。二是开展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提升行动。今年以来,举办线下、线上招聘活动200余场次,送岗上门5000余人次,印发就业岗位信息手册(折页)万余份,抖音直播带岗、微信招聘20余次,延续支持扶贫车间务工奖补政策。同时,用好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务工月监测采集外出务工情况模块”,实时监测务工数据,目前务工人数为万人,占20xx年底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的。三是开展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标准推进农村改厕、垃圾处理、品质提升等工作,已排查整改问题厕所2506户、新建砖砌式户厕8000户、新建成改厕服务站点15个;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汪塘2632口、沟渠1501公里、无功能建筑万平方米,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村、党建亮点村、文明示范村。四是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围绕高标准农田、中小河流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强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实施县乡路升级改造项目、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自然村通硬化路及联网路项目等92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87个;新建桥涵闸泵站184座,疏浚大中小沟44条;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五是开展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城乡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推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20xx年实施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218个,智慧学校建设实现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工程惠及全县农村10万余学生。健全农村低保救助制度,进一步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措施,今年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万人次,发放低保资金亿元。

三、典型经验做法

(一)“四制并举”织牢防贫“保障网”。建立网格化监测机制,创新建立“村组—村两委—乡镇—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职能部门—乡镇—村两委”工作流程,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位,共组建3687个网格,配备5172名网格员,对网格内所有农户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及时预警、落实帮扶措施,构建全覆盖网格化防返贫致贫监测体系,累计排查并解决各类问题xx59个。建立信息共享比对机制,充分利用防返贫信息监测系统,每月与住建、医保、教育、公安等部门比对信息,实现数据共享,针对重大疾病、大额报销、家庭重大变故等人群开展全面筛查,对接中国社会扶贫网、水滴筹等公益性发布需求平台,累计发布预警信息4161条。建立定期评估机制,运用大数据做好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筛查预警、数据比对、联合会商机制,部门间数据共享、统筹协作机制正常运转,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每月对监测户集中开展评定工作,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新增监测对象27户121人。建立分类帮扶机制,针对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研究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强化帮扶救助,因户因人施策,及时安排帮扶资金项目,分层分类做好救助,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对新识别监测对象制定帮扶措施92条,筑牢兜底保障防线。

(二)探索农业资源绿色生态循环新模式。灵璧县是农业大县、全省畜牧十强县,适合栽培食用菌的农作物秸杆(麦草、玉米秸、玉米芯等)及禽畜(鸡、牛)粪便丰富,全县黄牛存栏量4万余头,产生粪便约60万吨。我县立足于黄牛养殖和食用菌种植产业主导特色产业,以杨疃镇食用菌产业链为基础,形成园区“畜禽养殖+加工—畜禽粪便+废菌棒—有机肥—农作物”的综合利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经3次发酵产生食用菌基料,基料全部用于培育种植食用菌,利用后的菌渣,经生产加工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果蔬葡萄、火龙果、番茄等产业基地,产出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目前,杨疃镇拥有24间现代化温控智能化双胞菇房,占地万平方,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2万吨、畜禽粪便8万吨,每平方产双孢菇30公斤,全年种植8个周期,预计年产量5806吨、年产值约5000万。同时以双孢菇种植生产为核心,在五大振兴上联动出击,以辐射带动全县产业发展,形成特色明显、效果显著和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灵璧样板、灵璧模式。

(三)探索“一体四联”消费帮扶模式。牢牢抓住消费需求升级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探索“一体四联”模式,以地方馆为主体,联结企业专馆、智能专柜、商超专区和果蔬联盟,打通保脱贫户收益、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利益联结的阻点,立足产销对接、产销匹配,实现利益共享、市场共赢,营造以消费帮扶促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实现多方面帮扶举措融合并进的生动局面,全县累计销售帮扶产品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智能专柜直连直报目标。

(四)“多措并举”筑牢小额信贷风险防范“防火墙”。县级成立金融扶贫服务中心,镇级设立金融服务工作站,村级设立金融村官,在首创“一自三合”金融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深入推广“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不断完善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联农益农强农机制。通过加强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协助营销等手段,建立小额信贷风险预防、化解、处置机制,实施“一张大保单”保险保障、提前一个月提醒预警到期贷款、风险补偿金“兜底”、逾期乡镇末位调度、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措施机制,全过程全时段加强风险防控化解。今年7月6日至10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委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围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领域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年度工作跟踪监测》《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数据监测》两项课题研究,首站来灵开展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不懈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切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再上新台阶。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5篇

会同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部,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同志的故乡。全县土地总面积xx58平方公里,辖8镇10乡230个村13个居委会,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有建档立卡脱贫村87个,目前系统内脱贫户19048户68680人,监测对象839户2061人,其中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253户513人。一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积极融入市委“三城一区”建设,以建设两省边区宜居宜业宜游生态“肺城”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教育强县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积极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促进产业发展、就业稳定,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情况

1.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毫不动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重点工作、重要问题、重大事项及时主动向县委请示汇报。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参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学习,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紧迫感、责任感。走访调研了全县25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

2.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攻坚战斗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组和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开展党史教育,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门必修课,进一步拓展党建促扶贫成果。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调研实践活动,走访调研了全县所有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帮扶村。二是进一步抓实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加强理论武装,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学习强国、中国干部网络教育学院等加强乡村振兴业务知识培训。印发《_乡村振兴促进法》2万余份分发至各单位、各乡镇及村组,让广大群众正确理解乡村振兴工作,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三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升队伍攻坚战斗力。深入开展党纪法规宣传教育,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工作纪律,对工作人员从严管理、从严要求,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同时,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集中整治扶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攻坚能力。

3.提高政治站位,高强度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一是调整优化了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统筹全县乡村振兴力量。全面落实县领导联乡包村工作机制,选派了231名第一书记赴村(社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实行“四支队伍”集中办公,带领结对帮扶联系人齐心协力开展帮扶工作。二是强化驻村结对帮扶。坚持选优配强、尽锐出战,选派最精干力量组建了136支372人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全县230个行政村实现了驻村帮扶全覆盖,为实行产业集中连片开发和确保“不出现一户返贫”发挥了积极作用。明确140家县直后盾单位结对帮扶联系村,明确3394名结对帮扶联系人,实现了全体脱贫户及监测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县乡村各级干部职工和结对帮扶联系人严格按要求进村入户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落实帮扶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4.凝聚各方合力,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全力强化示范引领带动。着力抓好2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1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31个集体经济“五个一百”工程项目村的`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形成示范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培育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家、省级3家,市级6家、县级9家。积极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全年完成农民素质教育培训6925人次。积极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科技_,进村入户助力乡村发展产业,全年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35个。二是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资助8151人万元,其中困难残疾学生245人,低保家庭学生186人,特困救助供养学生27人,脱贫及监测对象家庭学生7192人。着力完善乡村学校软件和硬件设施,持续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失学辍学现象。严格按政策落实“雨露计划”,本年度已发放春季“雨露计划”补助资金万元,秋季“雨露计划”补助名单已进行公示,相关程序完成后足额发放到位。三是全面落实健康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医疗降费行动,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脱贫人口20xx年基本医疗保险全额代缴,扶贫特惠保、医疗救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覆盖率均为100%;扎实开展20xx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工作,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参保率达到100%,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四是全面落实住房安全保障。进一步落实住房安全性鉴定全覆盖,按照农民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总体要求和“应改尽改”的原则,将符合改造政策条件的危房户都纳入危房改造范围,对一般农户确属无房户或危房户的,采取按规定、按程序、按标准奖补的方式实施改造。全年共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8户,完成率达129%。五是全面巩固饮水安全成果。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三项制度”,制定出台了《会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加强工程运行管护和设备净化维护;全面规范农村集中供水收费体制,做到农村自来水有人管、有钱修,实现以水养水,并积极配合县疾控中心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全年投入安全饮水提质改造项目资金万元,其中投入250万元建设分散小型供水项目36处,有效解决了季节性缺水问题,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7900人,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六是全力抓好金融扶持、消费帮扶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小额信贷金融扶持力度,确保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应贷尽贷,有效防范化解逾期风险,全年新增小额贷款717笔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贷款不良率,逾期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为小额信贷农户贴息万元。积极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先后举办“会同县第二届桃花文化旅游节”“高椅黑饭节”等系列活动,组织县直部门、乡镇各级工会会员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全覆盖参与消费帮扶,并充分发挥“三专”平台作用,解决群众农产品“卖难”问题。

5.严防返贫致贫,高精度做好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一是全面抓好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及时研究出台《会同县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扎实开展脱贫攻坚领域“十看十排查”专项行动和全县脱贫质量集中排查,进村入户遍访群众,全方位摸底排查、全覆盖补齐短板,排查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清零。对突发严重困难户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有效帮扶。坚持重点对象排查全覆盖、遭受重灾对象全救助、发现返贫风险全纳入,全年按程序纳入“三类人员”监测对象253户513人,并对监测对象逐一落实帮扶联系人,开展常态化监测帮扶,实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二是全面落实“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出台《会同县“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工作方案》,为县域内所有在籍乡村居民购买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是全力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加大培育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壮大茶叶、魔芋、竹笋、山苦瓜茶、油茶、中药材、獭兔、奶山羊、堡子“柴火月饼”等优势特色产业。稳定粮食生产,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万吨,较去年增产;投入财政资金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3251亩;引进天锐牧业、天竣农牧有限公司和靖州温氏集团,加快生猪育种及养殖基地建设,优质湘猪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在“会同魔芋”“会同竹笋”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基础上,又积极申报“会同春毫”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常年聘请三名博士后专家分别对接服务博嘉魔力、木叶山兔业、新有爱农业三家企业。大力加强产业后续跟踪管理,确保产业带动能力和利益联结机制持续稳定且发挥增收效益。大力传承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粟裕故里升级为国家4a旅游景区为契机,树立会同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村民增加旅游收入。四是全力保障群众稳定就业。实现了行政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全覆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坚持“人岗相适”原则,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继续办好就业帮扶车间,促进脱贫户和监测户稳定就业稳定增收。截至11月底,共完成职业培训1818人次,占任务数的;全年开发各类公益岗位1730个,全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万人,任务完成率为。五是全面加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对全县3235户13326名搬迁对象及42个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和后续管理等情况进行了摸底,对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开展排查整改,加大安置群众就业帮扶,实现了劳动力家庭“零就业”清零,落实安置小区的各项制度,强化安置点的社区治理。20xx年10月,该县成功举办了怀化市“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县级示范创建现场观摩活动。六是全面筑牢社会保障底线。坚持“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稳步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大力构建多层次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民生。截至11月底,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4006户6686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万元;发放特困供养经费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776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万元。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以“公建民营”的方式成立会同县民康医养中心,设置养老床位120张,全面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

6.保障资金投入,高效率加强资金项目使用管理。一是强化财政衔接资金支持。科学编制《会同县20xx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方案》和《会同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县级配套资金项目计划》及其调整方案,共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亿元和配套资金万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强化项目资金的管理。出台了《会同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的使用范围、扶持重点、资金管理等进行了明确。同时,多次开展乡村振兴资金项目和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自查自纠,将20xx年全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政策清单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确保资金项目管理规范、高效安全。三是强化项目库建设。20xx年,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项目库入库项目1252个,资金万元,与20xx年相比,项目个数和资金量分别增长和。衔接资金和整合资金项目均来源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项目库。该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各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入库项目1607个,资金量万元。

7.牢记政治使命,高标准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护传承优秀文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县投入涉农整合资金近4000万元,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改建任务46xx户,修建了24个无害化卫生公厕及配套集中式无害化粪池。创建全域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打造省级精品美丽乡村1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4个,创建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6个。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打造农村精品路,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30公里,提质改造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公里,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提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6篇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引办、领办、入股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二是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搭建村级供销社平台,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健全为农服务体系。

(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一是召开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会,交流探讨合作社规范发展、内部利益联结等问题。二是创建省级示范社4个、市级6个、县级8个。三是会同相关部门对63个2020年以前县级示范社进行监测评价,其中:合格57个,不合格6个。四是组建跨区域联合社1个。

(三)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1.推进“三社”融合试点

一是按照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精神和市、县相关要求,确定永太镇石狮村、东北镇觉慧村等5个村组建村级供销社。二是开展前期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篇,初步明确发展定位。三是代拟并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县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基层供销社“三社”融合发展方案》。四是积极沟通协调,完成5个村级供销社的注册发证和挂牌。五是组织试点乡镇、村相关负责人外出参观学习并召开“三社”融合发展研讨会明确后期发展方向。

2.加强基层社建设。

一是以盘活资产,恢复、拓展和延伸为农服务功能,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目的,利用省级综合改革及发展专项资金30万元,创建基层社示范社10个。利用县本级供销社综改资金10万元,创新发展新型基层社1个。

二是通过争取省、市供销社综改资金和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改造提升供销系统陈旧资产,促进老基层社资产保值增值。2021年争取到位综合改革资金135万元,引进资金350万元,改造集凤集体商业总店社有资产1处。

3.推进全产业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

新建改造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1个。依托冯店供销社建设区域为农服务中心,将农资定点配送到村到户,打通农资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农户购买提供便利。共累计完成土地托管面积10万亩、土体流转面积万亩、统防统治面积万亩、配方施肥面积4万亩、农机服务面积万亩。

(四)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产业发展支撑。“三社”融合试点村级供销社成立后的发展定位及发展业态有待探索,也缺乏产业项目、资金支撑。二是基层供销社业务发展吃力,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三是基层薄弱社改造缺乏项目资金支持。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健全基层组织体系

一是持续推进“三社”融合试点。2022年新选取5个乡镇开展试点,新建村级供销社5个,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二是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和示范社创建工作,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创建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5个、县级6个。

(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有力推动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建设。二是延伸产业链。依托服务平台,将服务链条延伸到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环节。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7篇

聚焦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镇。“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当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普遍,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我镇将继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让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扎实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让农村住房有权可依;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元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形式,拓宽农村就业渠道,解决就近就业难题;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激发经济活力,做到富民强村。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努力挖掘区域内可发展的经济潜力股,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要素,打造有特点、有优势的乡村经济主体,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乡,留得住人,实现真正的农民增收。在原有创业基地的基础上,全力支持返乡人员回乡创业活动,推进人才创业园建设,打造功能全、服务优、覆盖面广、承载力强、孵化率高的返乡入乡创业园,提升农村创业创新水平。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遇扩大招商引资的覆盖面,促进有意在乡镇发展产业的大型企业与发展意愿强烈、发展条件匹配的农户的有机融合,达成长期合作意愿,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汇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保障人才供应,破解空心难题。“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二是一个总要的战略部署。要想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需要破解的难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吸引培育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依托现有的“农民夜校”、“工匠人才培训”、“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一是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农民知晓并能够积极参与到中间来;二是提升课程质量与多样性,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百姓需求,按需开设课程,提升实用性,真真正正能够帮助到百姓。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8篇

xxxx年,区农业农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宜居灞桥打造最美城区”这一目标,坚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力做好各项农业农村工作,为全面决战决胜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疫情期间稳产保供成效显著

一是科学制定工作措施,及时成立工作专班,紧扣“菜篮子”产品和农资畅通供应各个环节,出台“十条措施”备春耕保生产畅渠道。二是及时制定《灞桥区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运输车辆绿色通行证管理办法》,办理涵盖生猪、蔬菜、活禽、农资x个类别x家经营主体xx个通行证。三是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生产技术指导xx场次,向群众提供技术支持xxxx余人次,引导农户就近参与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分拣、装卸及春剪等确保春耕备耕活动及时开展。四是组建电商销售服务队,积极对接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累计供应销售本地蔬菜xxx余吨。五是指导xx家农资经营门店、xx家农业园区和x家屠宰企业复工复产,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确保疫情期间市场供应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进展顺利

(一)全力稳定农业生产

一是制定发布了《x区xxxx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等x项粮食生产技术指导方案,完成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对全区x个街道,万亩小麦条绣病发病田块开展全面集中统防,确保夏粮丰收。二是完成土壤墒情通报xx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万亩,技术覆盖率xx%以上。三是开展蔬菜技术咨询指导、现场培训及技术观摩活动x次,培训指导xx余人,发布灾害天气预警及应对措施xx余条。四是完成xxxx年xx万元菜篮子项目区级验收及市级蔬菜生产专项补助资金xx万元兑付工作。五是狠抓非瘟防控、动物疫病防治、畜产品质量安全及屠宰监管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种应免畜禽免疫率、挂标率、建档率均为xxx%。生猪保供工作按要求存栏稳定在xxxx头,出栏xxxx头。

(二)稳步推进农村改革

一是组织开展股份经济合作社董监事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培训及农村社会事业人才培训x次,培训xxx人次,聘用农村社会事业专家x名,提升董监事长履职尽责能力和农村社会事业人才专业知识技能。二是起草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证管理办法集体资产股份收益分配管理指导意见》等x个文件,制定印发《x区支持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指导意见》等x个文件,有效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三是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上半年发证xxxxx本,证书发放率,累计纠错xxxx余起。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处理承包地纠纷案件xx起,矛盾调处率xxx%。四是累计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xxx个,集体资产清查核资系统数据录入填报完成xx%。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xxx个,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xxx个,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权移交工作村xxx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率达到xx%。五是牵头起草《x区农村宅基地审批建设管理办法》,积极推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确定狄寨街道杜陵村、洪庆街道百花岭村等x个村为区级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村,进一步完善《x区闲置农房(宅基地)试点流转交易管理办法(暂行)》规范宅基地流转交易规范文本和交易流程。

(三)有序抓好产业发展

一是新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二是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x家,启动培育区级联合体x家。三是引导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果业合作社种植樱桃、葡萄、桃、无花果、山楂等多种果树,新建果园面积xxx亩。四是指导果园防御倒春寒和霜冻灾害,有效降低大风降温天气对樱桃的影响xx%左右。五是优化品种结构,引进德樱x号、福晨、明珠、俄罗斯x号等xx个樱桃新品种,繁育种苗万株。六是完成“灞桥樱桃”区域公共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及商标注册工作,发布LoGo及“寻踪白鹿原此物醉红颜”传播口号。七是承办x市“灞桥樱桃”宣传推介暨樱桃文化旅游节,通过全市樱桃评优大赛、采摘体验线路发布、以及第三届灞桥网络樱桃节小程序上线等活动,带动灞桥樱桃产地区域农旅经济健康发展。八是我区樱桃获x市樱桃评比x项金奖、x项银奖,通过网络销售樱桃约xxxx吨,销售额亿元。

(四)强力支撑产业扶贫

一是实施xx户重点户产业提质增效项目,为贫困户提供统防统治、农资供给、修枝整形、果品销售等全产业链精准帮扶措施,优质果品率明显提升。二是探索新帮扶模式,为x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每人每年工资性收入xxxx—xxxxx元。同时,每年从示范园项目盈利中拿出万元作为产业发展分红金,为xx户未脱贫户提供每户xxxx元的产业发展红利,连续发放不少于三年。三是探索贫困户土地托管经营试点,专业合作社与有发展意愿但缺乏能力的xx户贫困户签订《灞桥区土地托管经营合作协议》。四是认真整改产业脱贫“三排查三清零”问题xx个。

(五)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制定《迎十四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方案》《xxxx年灞桥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施方案》等x个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检测,确保各项监管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是积极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印发《灞桥区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提升区级平台系统建设,xx家企业纳入监管平台,其中xx家实现视频线上动态监管,x家试点企业实现追溯监管和合格证使用“双覆盖”。上半年共开出xxxxx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追溯码,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吨。三是全区累计完成农产品质量定量抽样检测xxx批次,累计完成农(畜)产品快速抽样检测样本xxxxx批次,抽检合格率xx%以上。

(六)全域打造“净美”乡村

一是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提高生活水平的有力抓手,集中整治“四乱”,制定下发《x区xxxx年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净美灞桥”提升战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积极引领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区脏、乱、差、堵、臭、污等顽疾得到解决,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目标。二是制定《x市x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xxxx-xxxx年)》,召开“全区城市环境改造品质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对接x建筑科技大学村镇建设研究中心、x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设计单位,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特色”目标,科学编制村庄提升设计方案。三是按照“四个一”机制全面对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暗访督查,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四是以村庄清洁行动作为主攻方向,全区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xxxxx余人(次),动用各类机械xxxx余台次,累计清理各类农村生活垃圾xxxx余吨、清理村内水塘xx个(次)、清理村内沟渠xxx余公里、清理村内淤泥xxx余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xxx吨、清理残垣断壁xxx余处、清洁村内道路xxx余公里。全区xx个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要求,比例达到xx%。五是持续推进“九大工程”,完成农村户厕改造xxxx座,召开“三夏”秸秆综合利用现场部署会,完成小麦机收及小麦秸秆切碎抛洒还田万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xxx%。全区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xx%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xx%以上,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公害化处理率达到xxx%。推广水肥一体化施肥xx亩,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xxx亩。确定农业废弃物、果袋、果枝回收示范点xx处,建成农田废弃物回收点x个。

(七)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一是新增发展家庭农场x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x个,评定区级示范家庭农场x个、合作社x个。二是投入xxx万元,扶持xx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是完成xxxx—xxxx年度新型职业农民xxx人培育认定,完成xx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四是x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已完成项目设计图纸、编制预算进入招投标程序。五是牵头起草了《x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农业经济开发区组建实施方案(草稿)》,初步确定在白鹿原开展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发展质量还不高,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供给效益亟待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从主导产业整体上看,农产品精深加工占比不高,相当一部分为初级产品,农业产业链较短,资源优势还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视程度不一,工作不平衡。个别街办、村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信心,对工作重视不够,存在应付思想。建设过程中摒弃个性,缺乏特色和亮点,美丽经济发展不快,成效不明显。

(三)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较少动脑子、找路子,因循守旧、甘于现状。作用发挥不明显,示范村建设迟缓,标准和质量还不高,引领示范作用不明显。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佳。还没有形成上下齐抓农村人居环境的良好局面,绝大多数村村容村貌没有显著变化,农村“四乱”依然十分普遍,“三大革命”相关工程建建停停,群众意见很大,且部分不能正常使用,未能有效发挥大作用。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品种改良、建设试验示范园区,调动广大群众品种改良及提高果品质量的积极性,做亮灞桥农业高品质品牌。积极协调在国土空间编制规划中,按中央要求不打折扣的划定xx%的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用地指标,有效解决我区农旅融合、一三产融合的用地需求,破解城乡融合发展土地需求瓶颈,支持农业园区及家庭农场发展。

二是认真研究,借鉴其它城市好的经验,对集体经济组织先行支持、先行试点,逐步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数据平台,规范引导、科学合理确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思路和产业规划,找准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制定符合区情、村情的可行办法,使村集体经济组织尽快实现有实体公司有经营性收入,以期进一步发展壮大,让村民享受到集体经济的红利。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灞桥区樱桃、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重点鼓励农户开展微信电子商务。增加网络销售的优质农产品种类,加强果品等级分级相关培训,促进我区农产品电商销售规范化发展。加大农业电商产业扶贫力度,使贫困户走上优质优价的农产品电商道路,增加收入。

四是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外xx个行政村进行彻底整治和提升,充分调动村组干部、群众共建、共享、共治的主动性。通过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凝聚干群心智,同步推进乡村治理其它任务,给广大农村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心的生活环境。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9篇

xxxx年,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战略机遇,把“三农”工作放在服务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发展大局中,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重点抓好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农民多元增收,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化、产业融合化、农民市民化,践行“三农”工作的双流表达,合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多方联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推进农民居住质量持续改善。按照“动土必管”要求,启动黄龙溪镇古佛村、黄水镇文武社区x个新村项目建设,续建彭镇金河村、永和村x个新村项目,加快天然气和污水一体化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服设施配备。继续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和住房建设管理工作,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确权xx户以上。

二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化推进“五大行动”“三大革命”等巩固提升,突出抓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开展农户“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家庭光荣榜等活动,逐步建立健全公厕、户厕、公共环境卫生等长效建设、管理、运营、维护机制。

三是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污染攻坚战,继续做好净土战役相关工作。实施耕地安全利用xxxx亩,建立健全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地膜的回收体系。在锦江流域两侧拟定土壤样品采样点位xx个,全区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x个,做好土壤成分分析和长期监测工作,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二)拓展产业生态圈,促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优绿色发展基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移动监管,严格农产品农残“四级”检测,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推广国家、省、市三级检测监管溯源平台应用,提升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贯彻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稳定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落实粮食生产奖补政策,启动万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年种植面积稳定达万亩、年产量稳定在万吨,蔬菜年种植面积达万亩、年产量达万吨。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各项措施,压实生猪产业各环节责任,认真落实“猪十条”,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力争新补栏母猪xxxx头,确保生猪全年出栏x万头以上。

二是推进生态价值转化。以生态价值转化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按照“特色镇+林盘+景区”“特色镇+林盘+产业园”等模式,启动xx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全力打造x个精品林盘。依托“双流冬草莓”“双流永安葡萄”、蓝莓等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功能等措施,推进采摘体验、休闲观光、农耕教育等休闲农业新业态发展,提升欣悦草莓、康绿鲜等产业融合园。围绕绿道、特色镇、川西林盘和景区景点等,持续推进欢乐田园提档升级,提升海蒂花园、天府桃源等项目,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公园+”新场景,促进全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打响我区乡村旅游品牌。

三是强化项目招引促建。以特色镇、川西林盘、新村建设等为载体,高标准策划包装x个重大项目,举办招引推介会x次,拜访重点目标企业xx家,完成签约注册重大产业化项目x个,高水平制作《双流区乡村振兴项目招商手册》和招商宣传视频。重点围绕企业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就业带动等,精准细化乡村振兴项目招引的标准。围绕集体经济组织壮大等方面,制定《双流区乡村振兴激励政策》。紧盯水墨田园、绿锦坊等xx个在谈项目,加快棠湖x镇城投生命健康小镇等已签约项目落地开建。借鉴天府新兴?和盛田园东方项目投资运营方式,在x社区和x村、梨园村连片区域,引入第三方专业平台公司,试点开展整体策划包装,促进人、地、钱、基础设施等要素优化重组,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三)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农民增收

一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统筹做好防止返贫、加强脱贫户就业技能培训,开展好“春风行动”,做好做实已脱贫相对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夯实全面小康根基工作。充分发挥保险扶贫作用,推动“扶贫保”参保率全覆盖,推广“小额扶贫保险”,提高已脱贫相对贫困户抵御风险能力。完成巩固脱贫成果“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着力技能提升培育新型农民。建立完善农民就业需求和企业单位用工需求动态数据库,搭建线上线下就业供需平台。以用工和就业需求为导向,采取远程网络培训和专业化、小班制、孵化培训等方式,针对性开展集中培训、实习实训、观摩交流、线上学习等订单式、菜单式新型农民、失地农民培训,加大农村规划设计、品牌营销、农业文创等课程设置,大力培养复合型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用好改革成果拓宽增收路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开展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xxxx年底实现全区集体经济组织赋码全覆盖,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经营。争取全市农村承包地第三轮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双流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规范农村居民自主建房行为。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拓展多元主体参与模式,推广“项目+集体资源”“财政投入+集体经营”“集体+集体”“土地入股+集体经营”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民持续高位增收。力争年底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xxxx元、增长x%。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10篇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务委员会报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一、工作推进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两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安排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要求,担当实干,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完善领导机构。今年机构改革之后,调整完善了由书记和县长为“双组长”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组,下设7个专项推进小组,分别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先后组织有关单位、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到浙江、贵州、灵丘、阳曲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二是专题会议部署。年初召开了全县经济农村工作暨脱贫成效提升会议,提出聚力质量兴农,推进提质增效,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提升。围绕研学旅行、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建设美丽乡村等内容,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三是加大财政补助。今年县财政投入20xx万元,用于产业提质增效、村社一体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贫困边缘户新发展产业及花椒连翘加工转化营销项目。同时,县财政预算28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奖补。

(二)坚持规划引领,绘好施工蓝图。乡村振兴,规划先行。选聘山西农大农村区域经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乡宁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xx-2022年)》,同时有关部门按照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体制机制创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要求,高标准完成了6个专项规划。

(三)坚持典型引路,推进示范创建。全县确定1个示范乡镇和29个示范村,其中,市级示范镇台头镇投资3685万元实施5项工程;29个示范村投资8111万元建设78项工程,燕家河等5个市级示范村投资1555万元,实施15项工程。通过精心打造示范点,示范引领乡村振兴。

(四)围绕特色发展,推进产业振兴。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核桃产业主导、若干特色并进、畜牧养殖同步、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发展思路。三年累计投入7236万元,新发展林果业万亩,中药材万亩,抚育连翘天然林万亩,食用菌106万棒,畜牧养殖26万头只,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万亩,中药材提质增效万亩。全县经济林面积累计达到35万亩,农民人均亩,千亩以上的“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60个,占总村数的33%,农业特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4+X新型产业发展思路,以特色创基地,以基地促产业,以产业塑品牌。产业基地建设方面:一是投资6421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万亩;投资20xx万元,打造枣岭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强镇;投资亿元,分三年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建立十大县级现代产业园,促进种植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发展,推动特色农业提档升级。三是建设30个优质产品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以产业龙头带动的无公害核桃,绿色酿酒葡萄,有机苹果、玫瑰、花椒、翅果油树、功能茶、食用菌、特色养殖等基地,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品牌塑造方面:一是突出地域优势,打造乡宁区域公用品牌。成立了山西云丘山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云丘山农林文旅康产业发展为龙头,打造乡宁农业“金字招牌”。二是突出品牌认证,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业。坚持绿色有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品牌认证上求突破,全县“三品一标”认证基地面积万亩,产品认证数量15个。

3、突出龙头引领培育产业新业态。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为引领,建设形成特色产业集聚效益。正在申报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扶持发展2个省级龙头企业,6个市级龙头企业和30个县级龙头企业。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突出全面带动。在规模发展方面: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03个、家庭农场39个;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10个,县级14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市级2个、县级7个。在新业态培育上:在全市率先挂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成立了农民专业联合社2家;在品质提升方面:对“空壳社”及违法违规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清理整顿,共清理合作社127个。对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及会计进行专题培训,加强合作组织规范化管理。

4、以研学旅行助推产业发展。把研学旅行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全国一流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今年围绕云丘山、戎子酒庄等现有优势资源,建设3个营地、3个基地和8个研学点,目前投资500余万元,完成规划可研和课程落地。

(五)突出环境改善,建设宜居乡村。一是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对标《乡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向纵深拓展。拆违治乱上,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清理残垣断壁169处,农村生活垃圾万吨,村内河渠沟塘垃圾4823吨,农业生产废弃物万吨。垃圾治理上,完成53个村庄生活垃圾治理;启动建设6个垃圾中转站和1个可腐烂垃圾沼气化综合处理试点。污水治理上,启动建设光华镇、台头镇、西坡镇、枣岭乡4个乡镇污水处理站。户厕改造上,按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年计划建设改造户用厕所20xx所,目前建设完成437所。卫生乡村创建上,已确定申报省级卫生示范乡镇2个,省级卫生示范村4个,省级卫生村40个。二是持续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打造美丽家园。17个示范村投资939万元,实施49项工程建设,其中,发展产业6项,完善基础设施15项,村容村貌改善28项。

(六)繁荣农村文化,提升乡村文明。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二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村民文化服务中心、休闲健身广场、农村图书室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深化“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活动。三是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农村文化健康发展,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今年举办了云丘山“中和文化”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四是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实施文明村镇创建行动,选拔评选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明村”。组织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选树活动,引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

(七)夯实基层基础,完善乡村治理。一是完善自治。西坡镇探索推行了“五事共商”村民说事评议工作法。赵院村申报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75个行政村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二是抓好法治。持续开展普法教育,通过法治文化长廊、普法短剧、微信公众号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不断健全,有效遏制基层矛盾。三是强化德治。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八)强化民生保障,提高生活质量。一是从促进创业务工上抓增收。紧抓就业创业援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帮扶、小微企业补贴、高校毕业生援助四个重点,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次,新增就业2920人,发放补助473万元。二是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投资791万元,完成村组道路建设37公里;投资1090万元,实施水利扶贫工程111处,解决万户安全饮水;投资488万元,为1492名贫困学生进行教育扶贫,减轻贫困家庭经济压力。三是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继续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为城乡怀孕妇女进行产前筛查;为0—6岁儿童进行残疾筛查;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双签约”和“三保险、三救助”政策,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四是完善城乡居民保险制度。认真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政策,不断完善特困人员、农村低保、临时救助等各项保险制度。

(九)深化农村改革,提供有效保障。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175个村委清产核资工作全部完成,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录入全部完成。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做好股权设置、折股量化和股权管理工作。二是健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组织发放20xx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地方特色产业(苹果、葡萄)保险予以县财政补贴,今年县财政共补贴万元,补助苹果保险14991亩,葡萄保险5603亩。

二、存在问题

1、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不稳定。近年来,虽然我们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但从整体来看,农业产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依然较弱。去年发生的大面积冻灾、非洲猪瘟,今年上半年的长期干旱天气,对农业产业影响较大。

2、产业培育效果不明显。经过多年努力,全县经济林规模逐步形成,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产业规模大而不强,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等问题,虽然有15万亩核桃,万亩花椒,万亩苹果,但是并没有形成叫得响的自己特色品牌。

3、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缺乏深加工增值、缺少品牌效应带动,同时宣传、营销等手段跟不上,销售仍以包装或初加工为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弱、价格低,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品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存在有量无价、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4、龙头带动能力不强。目前,全县仅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与其相关的产业仅为酿酒葡萄和翅果油,30家县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环节薄弱。比如,全县占主导的核桃产业,仅有两家家庭作坊,加工能力、辐射带动范围有限,大部分核桃以原始干果或简单包装出售,没有下游产品,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

5、产业服务水平有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虽然建立,但农业产业技术培训水平还很有限,农户获得农产品供求、种养业实用技术等信息量少面窄。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作用发挥不够,生产、购销、加工、运输等环节组织化程度不高,出售难或低价销售现象普遍存在。科技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撑作用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少。

6、建设融资的渠道不够宽。当前乡村振兴的建设资金主要靠县、乡、村与社会的投入,作为煤炭大县,长期开采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形成很多农田和村庄沉陷,治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7、环境整治任务比较艰巨。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滞后,农民环卫意识差,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脏乱差等问题仍未得到较好解决,人居环境改善任务十分艰巨。

8、要素投入机制不健全。虽然财政对“三农”投入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城镇建设投入仍显不足。农业固定资产投入总体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强化主体责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在政府、关键在乡镇、基础在村组、主体在农户。要坚持政府主导,以乡镇为组织主体,以示范村为实施主体,明确分工、整合资源、聚焦重点、全力推进。

2、拓展融资渠道。一是向上争取省、市财政补助项目;二是鼓励企业与农村合作共建,互利互惠;三是创新农村金融,引导金融资本进入乡村振兴建设。

3、加强舆论宣传。进一步加强典型引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创建。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4、抓好农民增收。一是从确保农业丰收上抓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从深化农村改革上抓增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从产业提质上抓增收。加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力度,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四是从保障农民充分就业上抓增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民返乡就业,提高非农收入。

5、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十大县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30个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枣岭乡湾里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以“云丘山”农业大品牌为引领,打造乡宁特色农业“金字招牌”。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业,在质量上下功夫,在品牌认证上求突破。

6、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并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有效盘活农村各项资源。

7、创新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统防统治、技术服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机种机收、信息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8、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推行西坡镇“五事共商”村民说事评议工作法,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力度。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11篇

公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事关公安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是事关社会治安稳定的平安工程,是事关警务民生的警心工程,是打基础、利长远、管全局的大事。__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有利时机,深入分析和研究我局基础设施现状和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以公安局派出所业务用房争取为主要方向,落实了建成了一批项目,保障了公安工作,增强了公安队伍战斗力和执法水平,对公安工作长远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十三五”期间我局项目实施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局共上报项目14个,下达投资计划项目4个,分别为六坝、三堡、民联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和扁都口_检查站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1.六坝派出所业务用房项目

六坝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于__年下达投资计划,建设规模1130平方米,总投资22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58万元,地方投资68万元)。该项目于__年开工建设,__年建成投入使用。

2.三堡派出所业务用房项目

三堡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于__年下达投资计划,建设规模1130平方米,总投资22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58万元,地方投资68万元)。该项目于__年开工建设,__年建成投入使用。

3.民联派出所业务用房项目

民联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于__年下达投资计划,建设规模820平方米,总投资16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14万元,地方投资50万元)。该项目于__年开工建设,__年建成投入使用。

4.扁都口_检查站项目

扁都口_检查站建设项目于__年下达投资计划,建设规模1200平方米,总投资34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44万元,地方投资104万元)。

由于该项目选址位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河口自然保护站实验区内,__年9月17日,经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审核,原则同意__公安局扁都口_检查站建设项目保护区实验区建设,并将相关材料报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核批复。目前,由于疫情影响,相关审批工作滞后,尚未批复,待国家林草局批复下达后即可动工建设,力争于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

(二)“十三五”期间项目实施主要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工作。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是改善公安基层基础设施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局抢抓公安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十三五”规划,加大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局主要领导理清思路、高度重视项目工作,从项目的编制、上报直到项目落地实施全程跟踪,并由分管领导专门负责,保证到了项目从上报到实施的连续性。

2.通过多种方式认真抓好项目工作。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我们通过研究政策跑项目、吃透精神报项目、做好前期上项目、搞好协调抓项目等工作措施和方法,千方百计使更多的能够落地建设,并且建立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成立领导小组,常抓项目建设工作。

3.加强对项目的管理。项目工程虽然已下达了投资,但如何使投资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却是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是严格执行法人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等实行全过程负责,明确了项目法人的风险和责任,增强了对项目的管理。二是严格执行招投标制。从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均进行了公开招投标,确保了公正、公平。三是严格执行监理制。在项目建设中,对工程建设实施了专业化监督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四是严格执行合同制。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和材料的采购等,在实行招投标后,均与中标单位签订了合同,在合同明确了工作范围、职责权限、质量和进度等,确保了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

(三)项目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__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我局三个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投入使用,扁都口_检查站虽在审批过程中环节较多,但也会在年内动开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主要成效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基层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我局“十三五”期间实施的四个项目,均是基层所、站建设项目,无论是规模还是投资均比以前有较大规模提升,建成后的三个派出所,无论是办公、办案还是民警生活条件方面都得到全方位优化。扁都口_检查站建成后,也将更好地发挥查堵防控、先期处置和检查登记等多项功能,守住甘青交界扁都口这个咽喉位置,为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二是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实施的水平。通过四个项目的实施,使我局相关部门从项目建设的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使每个项目无论从前期各项审批手续的取得到最后竣工验收后的备案工作,都能严格按政策和规定办理,做到了即注重工程质量这个硬件,又注重资料完整这个软件,全方位提升了对项目的管理水平,从而为以后争引项目和实施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虽然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全面提升我县公安基础设施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我局共有十二个派出所,目前按新标准建成的只有三个派出所,只占到四分之一,辐射于各乡镇的派出所业务用房陈旧、落后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大部分派出所业务用房都是建成于__年左右的老旧派出所,一方面设计标准底,保证基本业务运行支撑力不足;另一方面配套设施落后,基层民警工作生活条件困难。无论从环境、面积、设施现状等都与上级公安机关的达标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12篇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学校改善等工作,顺利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现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将扶贫部门的`贫困家庭信息库与学生学籍库进行数据比对,确定受资助学生范围。同时,结合扶贫信息库动态调整的特点,组织各乡镇中心校对区域内贫困学生不间断进行排查,提高受资助学生信息核对的准确率,让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确保资助无遗漏。xx学年纯农牧民子女就读大中专学费资助xx人,资助资金万元;建档立卡特别(中职)资助学生共计xxx名,共计资金xx万元。

二是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按照“六长”责任相关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摸底排查机制,加强对各乡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请假进行摸排;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做到“一生一案”,确保做到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

三是加大改善办学条件力度。xx年投入资金万元,新建xx县第二幼儿园、宜牛乡中心校教学楼、续建xx县洛须九年一贯学校等项目;针对我县冰冻期长、雨季长、施工期短等制约工程建设的弱点,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我局明确提出“学校校长为学校项目工程现场负责人”,并安排局机关干部职工到学校担任项目工程现场代表,监督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

四是落实普惠性幼儿园支持力度。现有单设幼儿园x所,附属幼儿园xx所,均属于公办幼儿园,村级教学点xx个;xx年投入幼儿保教费xxx万元,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

二、下步打算

一是扎实开展资助政策宣传。通过宣传手册、明白卡、宣传栏、致学生及家长资助政策一封信、主题班会等多形式、多维度进行宣传,确保全社会对政策全知晓。

二是建立教师“一帮一”帮联制度。安排教师与每一名贫困学生、农村低保、孤儿、残疾学生等学生进行“一帮一”联系帮扶,定期进行走访,向家长宣讲政策,及时了解学生就学情况和受助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三是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学校倾斜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学装备水平、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师资水平,大幅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13篇

20##年我局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做好农业、农村、水利工作,内外兼修、全域推进,齐心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解得乡愁,传正能量”的海岛乡村大花园,取得可喜成绩。

我区获评2019年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区称号;获评2019年度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双优秀;获评2019年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20年获农村部典型通报表扬。我局获评2020年舟山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获评2020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优秀主管部门;成功承办全市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协助白沙成功申请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桃花成功创建省级农业强镇、展茅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海洋与渔业局共同申报成功全省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县。

一、职能工作完成情况

(一)产业振兴开创新局面。不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旅融合、渔农业转型,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一是乡村改革持续发力。积极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集成改革试点,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办理全市编号0001和0002号经营使用权产权证书,为农房赋权活权提供法律依据。近两年来,全区共计盘活闲置农房600余套,在建闲置农房盘活示范区3个。推进集体经济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上潘孙村级集体建设用地成功出让,打响全市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第一枪”。紧盯重大项目招引,与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拟开发普陀田园综合体-赛石康养花彩小镇建设项目,计划投资亿元。启动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出台配套金融政策,完善宅基地及房屋使用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累计贷款总额亿元。二是农旅融合美村富民。着力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十个十”工程。普陀田园综合体不断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被列为全省十二条精品线之一,全市唯一。打造乡村业态新模式,在黄杨尖村路下徐,由平台公司统一运作,实行免租金、按营收提点的新模式。聚力打造农旅融合集聚地,2020年创建省级休闲乡村1家,创建区精品民宿(渔农家乐)23家。全区渔农家乐接待游客万人次,营业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三是渔农牧业转型升级。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抓好粮食和生猪保供工作。制定粮油生产扶持政策,推动粮食稳产;推动“藏粮于地”,积极推进5000亩高标准农田、900亩高效节水农业建设;挖潜力落实3617亩晚稻生产任务;出台疫情期间速生蔬菜种植的补贴政策。积极推进传统生猪规模养殖场提升改造,全区6家规模养殖场实现美丽化、生态化全覆盖。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培育4家绿色科技示范基地;桃花镇省级农业特色强镇通过省厅验收;积极组织申报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普陀水仙和普陀佛茶列入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录;加强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和执法工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美丽乡村谱写新篇章。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方位打造普陀特色美丽乡村。一是完善配套,打造美丽乡村“内在美”。注重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以建设四好农村公路为契机,提升6条美丽风景线。系统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99%以上,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巨大转变。纵深推进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真正让渔农民群众生活在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环境中。二是点面结合,打造美丽乡村“外在美”。挖掘“一岛一品”个性亮点,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风景线建设,2020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4个,美丽风景线1条,新时代美丽乡村16个。在全市率先推行第三方机构测评,每年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以奖代补的渔农村长效保洁机制。率先全市推进以a级景区村全覆盖助推美丽乡村提质,基本实现a级景区村全覆盖。三是厚植文化,培育美丽乡村“灵魂美”。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推动地域传统文化传承。先后启动10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一般村建设项目,重点推进第七批东福山重点村项目进度。在2019年试点村基础上,今年在各镇(街道、管委会)落实清廉村居试点村建设,新设试点村10个,确定六横镇杜庄村及展茅街道黄杨尖村为重点打造示范点。

(三)民生项目收获新成效。始终牢记使命,关切民生、回应民生。一是新力度确保水利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水利投资亿元。实施流域水系整治3项里,扩排闸(泵)建设5处,完成投资10805万元。省级海塘安澜千亿工程计划海塘10条长公里,完成投资6467万元。实施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建设项目22个,完工14个,完工率达64%,完成年度投资亿元。实施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建设9处,水库除加固3座,山塘新建、整治2座,海塘配套闸泵建设2处,中小河流整治1处,“美丽河湖”建设3处等,其它面上工程完成年度投资亿元。二是新举措确保低收入渔农户增收。完成低收入渔农户低保边缘户“两线合一”调整工作;开展普陀区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工作,合计保障城乡困难群众4000余人;完成全区所有低收入渔农户结对工作,结对率100%;开展8000元以下低收入渔农户排摸,确保我区无8000元以下贫困家庭。三是新政策完善集体经济帮扶。调整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政策,牵头拟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确保改革完善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帮扶政策无缝衔接;在市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及帮扶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目标任务并加大扶持力度和帮扶范围。除此之外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项目需要贷款的,区里也给予贴息补助。截至目前已上报新一轮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项目5个,六横悬山村虾塘改造项目已完成,其余各村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

一是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根据班子成员及分工变化及时制定并调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和工作要点,以条目式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各相关科室。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开展廉政谈话,进一步分解、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构建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监督责任“四责协同”机制。不折不扣完成巡察整改任务,根据巡察反馈意见,对“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党政“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制度、内控制度、编外用工管理制度、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进行了修订完善,从制度上完善了内部管理。积极开展职能权力运行廉政风险排查,完善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从严落实各项制度与规定,认真抓好机关例行节俭,今年三公经费支出万元,同比下降。

二是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本人带头开展廉政学习教育,定期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学习。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带领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干部选拔任用、政策出台、重大项目建设等议事决策方面,坚持班子讨论,集体决策。严格执行“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三重一大”等制度。对干部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等重点工作主抓主管,除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外,还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廉政提醒,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同时支持和配合驻局纪检监察组加强正风肃纪和执纪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

局党组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把握服务中心、服务妇女两条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履行“一岗双责”,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旗帜鲜明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明确分管领导协助党组书记负责各自分管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承担分管科站人员的意识形态工作并履行好“直接责任人”职责,既对分管的业务负责,又对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负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统领,强化政治纪律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充分利用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线下学习和“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app等线上学习平台,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_保持高度一致。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14篇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_会的支持指导下,我局从今年初开始启动“十四五”乡村振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深入调研,先后召开10余次专题会议、联席会议分析研讨,向27个市直部门和各区县(市)征求了书面意见,于11月24日邀请农业农村领域各界代表座谈交流,经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初稿,正在按程序呈报领导审阅。现将规划编制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谋划“十四五”乡村振兴战略构想

“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将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切实强化省会担当,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努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区。

(一)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创新发展中心。坚持面向都市、依托都市、服务都市,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装备、新技术,建设领先全国的智慧农业基地、设施农业园区、农业科创中心,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样板。

(二)建设美丽乡村文旅休闲创意中心。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要素配置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推动网间经济、夜间经济、乡间经济、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把乡村打造成为新的都市后花园、休闲度假区、网红打卡地。

(三)建设农民共同富裕试验示范中心。坚持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路,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二、全力实施“十四五”乡村振兴八大工程

(一)实施粮食提质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开展粮食提质行动,确保粮食稳面、稳产、提质、增效。

(二)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构建“一主、两园、三区、四心、五片、六特”的现代都市农业格局,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设施化、智能化、市场化,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

(三)实施环境提标工程。开展乡村建设行动,高标准创建1000个美丽屋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统筹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提升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

(四)实施治理提效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第一书记长效工作机制,优化农村基层服务,全面建设法治乡村,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五)实施人才提优工程。加强农业人才引进培育,大力培训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壮大乡村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六)实施文化提振工程。加强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打造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推进乡村文化与旅游、商贸、教育等融合发展。

(七)实施改革提速工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规范宅基地审批和农房建设管理,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提升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八)实施增收提档工程。提升农民就业水平,大力实施“春风行动”,搭建就业岗位与劳动力精准对接平台,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鼓励农民创新创业,支持农民融入产业链、共享价值链、链接利益链。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促进农村低收入群体持续快速增收。

三、抓实抓好“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间,全市拟铺排乡村振兴重大项目81个,预计总投资392亿元,把“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落实到具体工程项目上。

(一)突出生态宜居,全面改善乡村环境。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吸纳社会投资等方式投入亿元,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系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实现村庄绿化、水体净化、地面洁化、庭院靓化、民风淳化。

(二)突出乡村建设,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开展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投资亿元,重点建设1个乡村振兴示范区、10个美丽乡村乡镇、100美丽乡村、1000美丽屋场,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突出产业振兴,全面提升农业效益。计划投资亿元建设70个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产业链项目,投资16亿元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农田,投资亿元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投资亿元建设一批设施农业基地,投资5000万元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示范项目,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村级十四五工作总结第15篇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局将紧紧围绕区委“加快发展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勇当新时代奋斗者,为我区奋力谱写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篇章保驾护航。

一是深化推进“无违建”工作。继续严格治旧控新,加大“无违建”创建力度是推进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质量发展要素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推进既有违建处置和新发违建管控,进一步做好“智慧+”监管体系构建,密切与全科网格的串联,筑牢“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全方位无死角的防违控违网,擦亮__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

二是全面提升市容环境管理水平。细微之处见真章,全面加强市容环境管理是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题中之义和重要保障环节。我们将持续做好古堰画乡小镇、万洋低碳小镇以及各中心镇镇区范围的市容环境整治,全面助力各类特色小镇的品质化提升,为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体系提供坚强的执法保障。

三是全力强化综合执法铁军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基层治理四平台”协同联动机制为载体,配合开展好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大执法格局构建。同时,强化党建引领,结合规范化中队建设,深入推进基层中队建设,加强一线执法力量配备,提升执法效能,激发出执法队伍磅礴的干事创业精神,勇当新时代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