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道路工程安全规范十篇道路工程安全规范十篇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36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篇1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制度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其中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以道路的增长是最为明显的。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和工期比较长,流动性也较大,而且工序比较复杂,所以在道路工程施工期间可能会发生很多安全性问题,实际生活中也正是如此,目前道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形势紧迫。

2道路工程施工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加以分析。

2.1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在大部分安全事故中,人为原因造成的占很大一部分。人为原因主要是指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人们主观思想上安全意识不强,违反道路施工规范,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建筑物造成安全事故。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物搭建不规范,使之处于一个危险状态,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建筑物能够造成安全事故,是因为处于危险状态的建筑物由于其潜在的破坏和伤害能力存在。今年来,由于建筑设备造成的伤害时有发生,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机车装卸土方或者石方把人压住或者掩埋等都是可能发生的。

2.3道路施工环境造成安全事故。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是作业环境有可能是极其危险的,比如建隧道或者高架桥等,危险的施工环境会在心理因素上影响施工者的情绪,进而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存在人为的因素和建筑物得因素,但是客观危险的建筑环境是安全事故发生的背景条件,所以建筑环境的通过对人的行为和建筑物的影响对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2.4道路施工管理不严引发安全事故。在前面所述的三种造成道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中,他们仅仅是安全事故直接或者表面层次的原因,根据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根深蒂固的原因是缺乏安全管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混乱或者安全管理不严格,每年来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数不胜数。而其,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工人都是文化程度较低,劳动力强大,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疲惫,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措施,把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3道路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体系

对于建立健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体系来讲,主要包括建筑公司方面的安全管理和道路工程项目部得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就建筑公司方面的安全管理来讲,一要建立安全生产公共监督渠道,建筑公司应该选拔合适的安全人员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该以公司经理等负责人为组长或者是副组长,定期的召开安全生产管理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原因,从而实现动态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二要落实安全责任检查制度,由于建筑工地是一个动态的环境,所以对施工工地的管理不能是死板的,应该要求承包人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包括一般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等,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来讲,必须狠抓安全生产,严格按照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文件等执行安全检查措施,保证安全进行施工,防止由于疏忽和玩忽职守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2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加强企业安全教育

对于建筑企业来讲,无论是制度或者管理,都离不开文化和教育,每一项安全措施的制定以及贯彻执行,都必须以企业安全文化教育为基础。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企业安全文化和教育的必要性。

3.2.1结合企业安全文化背景,健全生产管理制度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安全文化背景,制定一套具体的适合项目建设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技术规范、岗位安全责任规范以及安全操作规范等一系列的安全制度。

3.2.2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教育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必须要加强建筑职工以及其他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安全技能培训教育以及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法制教育。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水平有限,所以必须采取日常的施工规范等安全常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并且使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中自觉的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教育,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在安全事故发生时,掌握自救或者逃生的技能,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技能训练,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造成不知所措的后果,贻误逃生的或者自救的最佳时机,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加强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法制教育,可以使建筑单位的员工提高安全法律制度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法制水平,在思想上和法制上都要对安全管理措施有一定高度的认识,确切的理解公司的安全管理制规范,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贯彻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措施,促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公司的安全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正确的履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具有很强的制度性、政策性和技术性,并且安全施工始终贯穿于道路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工序,以及很多的施工人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教育以及严格的执行建筑企业所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道路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加快道路施工进度,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篇2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常见安全隐患设计;引发的思考

一、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设计原则

1、技术有效的原则:护栏、标志、标线、防眩相关交通安全设施,原则执行新的标准、规范、规定及要求,综合路、车、人、环境、管理五类安全要素调整完善。

2、行车安全的原则:优先满足公路通行功能,突出行车安全保障,科学运用技术标准、规范和研究成果,维护公路标志标线和开展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建设。

3、经济节约的原则:积极运用科学先进的交通安全设计新理念和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建设新方法,以小的经济和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更高的安全品质与服务功能。

4、线路统一的原则:依照路段通行条件相同和安全设施相似的思路,规范重要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适应陌生使用者行驶在当前公路的需求。

二、安保完善工程常见安全隐患及设计对策

1、一级公路中分带处常见安全隐患

(1)一级公路有中分带无防撞护栏

现有一级公路中,中央分隔带宽度一般为2-4m,在道路前期建设时大多未设置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拦,根据规范规定,中央分隔带小于12m需设置波形梁护栏。

完善措施:增设双柱双面波形梁护栏,在端头处漆划黄黑立面标线。

(2)一级公路中分带开口过多

一级公路中分带开口过多、行人横穿公路开口较多,不利于交通安全。

完善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中分带开口合理归并,并针对开口通过类型提出相应完善方案:

①允许行人通过的中分带开口,中分带处采用警示桩分隔,路缘带连续漆划实线;

②不允许行人通过的中分带开口,中分带路段采用绿化岛或波形梁护栏封闭;

③允许机动车通过的中分带开口,路缘带间隔漆划虚实线(实2虚4);

④开口处前后100m范围内,大于1.0m的植物作降坡处理。

2、连片住宅路段常见安全隐患

国省干线部分路段路侧居民住宅密集,小路口搭接多,俗称“排骨路”。连片住宅路段,小路口出行安全隐患大,路段分布广,为公路安保工程整治的重点。针对以上现状,对不同类型的连片住宅路段提出整治方案。

(1)村庄段小路交叉搭接密集,居民住房距离路边10m以上路段。

整治方案:在公路硬路肩处设置机非分隔带,将村庄与公路隔离;对硬路肩进行拓宽,形成慢车道,集中某处开口,使沿线居民通过分隔带外侧的慢车道出行,根本解决人行、车辆突入公路,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慢车道外侧设置矩形边沟,便于公路及居民门前排水。

连片住宅路段类型二改造示意图

3、绿化造成的常见安全隐患

路侧及绿化带栽种绿化树种较大、栽种密集,生长茂盛,侵入路面界限,遮挡标,影响平交口、中分带开口安全视距。

整治措施:修剪中分带绿化,使绿化不侵入路面界限;移除接入道路及标志附近110m范围内的高大乔;对平交口两侧通视三角区内的树木进行移除和降坡处理。

三、国省干线公路安保完善工程设计引发的思考

通过国省干线公路安保完善工程设计,引发以下思考:

1、国省干线前期建设时,因资金等方面原因中分带未设置波形梁护栏现象比较普遍,给公路通车后留下了安全隐患。资金与安全两者间应找到一个平衡点,有安全才有效益,安保工程作为公路建设的一部分,应和公路主体工程一并实施到位。

2、国省干线两侧小路搭接现象多,中分带开口多,路边行人、车辆快速突入公路,这给高速运行中的公路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公路建设时,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开口,在后期运营管理中,减少随意搭接、开口现象的发生。在安保完善工程中合理归并一些路口和中分带开口,短期内或许给沿线居民出行带来一些不便,但从长远考虑,安全出行才是利民大事。

3、部分公路绿化美化过于繁密,绿化树种栽种不科学,造成植物侵占公路、遮挡标志、影响平交道口通视等安全隐患。绿化美化工程是公路的点缀,主要作用为减小驾驶人在当前道路行驶时的疲劳感,如果绿化美化工程影响到公路行驶的安全性,那就得不偿失。

结语:

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交通出行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交通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作为交通工程建设参与者,应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总结,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公路安全、高效运行机率,预防和减小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适应社会对交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3]《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

[4]《公路项目安全性分析指南》(JtG/tB05-2004);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安全防范

0.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人工养护逐渐向机械化养护过渡,由于现阶段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是很高,还需要人工养护适当辅助,研究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养护、行车安全问题,对于最大限度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作用极大。高速公路养护安全防范问题,已成为目前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

1.高速公路养护安全防范工作的意义

高速公路养护的目的是修复道路性能,提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并以此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在公路养护过程中,虽然道路还是处于畅通状态,但是,由于养护过程要求对施工路段进行临时性地的关闭、封锁,这对车辆正常行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引起道路拥堵、降低道路运行能力等等。如果道路养护时,不能采取有效地疏导及安全应对措施,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对驾驶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如何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以充分保障驾驶员、路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高速公路顺畅通行,一直以来都是各位学者、相关领域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面,对于高速公路养护安全防范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防范要点

2.1养护施工作业坚持四不准

2.1.1养护施工安全作业保通方案未经批准不准开工

不同路段的养护施工,其保通方案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道路养护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路段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综合考虑道路坡度、弯道等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保通方案。有关监管部门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保通方案详细核查,认可签字后,施工单位方可进入施工路段施工作业。保通方案未经批准,坚决不允许养护施工作业。

2.1.2安全设施、措施不到位不准开工

安全设施以及措施是否配备到位,对于整个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高质量进行,作用重大。因此,在施工作业之前,应该将各种安全设施配备齐全,设置到位,对进入施工区作业的机械或者车辆还需涂刷统一的警示标志。另外,为了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保证施工人员以及来往车辆的安全,还应该按照规定的作业规程,设置警告区、缓冲区等。安全设施是养护安全防范工作的基础,应该提高对设施配备的重视力度,一旦配备不到位,不准开工。

2.1.3施工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不准开工

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参与道路养护施工的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员工从原来的被动安全生产转换为主动安全生产,即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化,整体形成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以此限制施工人员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行为,鼓励规范施工,安全施工。因此,对于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施工作业人员,应该坚决不准其参加施工;未参加安全培训的施工单位,坚决不准其开工作业。

2.1.4施工作业人员未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准开工

很多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单位还存在仅注重效益,而轻安全生产的倾向。在制定的配套管理制度中,绝大部分是如何提高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的措施,但是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却考虑甚少,导致员工在施工过程中规范化施工的积极性不高,安全措施的配备不到位,为自身以及来往车辆的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为养护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2.2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养护施工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受山区高海拔特征的局限,山区的高速公路常会有坡长、坡多、坡陡的现象存在,也是影响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所在,下坡路段会导致刹车高温,从而造成一些超载或超限车辆失去控制,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事故多发地的施工过程中,应加长、加大安全布控。出于安全的考虑,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保证施工前的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随时提高警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安全员则需要集中精神注意车辆的流动状态,保证安全报警器的完好无损,随时保持备战准备状态,以便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做好安全避险的指挥。

位于云南滇南地区的蒙新高速公路有长约三十八公里的连续下坡路段,其中设置了四条防预失控车辆的自救匝道以及四个停车加水的检修站,为确保安全,在所有下坡路段都装置了消能减速桥梁护栏,还在可能出现危险或重点标识地段设置了减速、防滑和警惕作用的彩色路面标识,从而创建一个系统的、安全可靠的交通安全设施网。

2.3高速公路弯道及视线不良路段养护施工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由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地势特殊,弯道较多,而且会有云雾,会导致视线不良的路段较多,因此,加强山区高速公路弯道及不良路段养护施工作业安全防范措施有重要意义。在弯道及视线不良路段施工作业过程中,应提前在弯道及不良视线路段之前的道路上布控,安全员要随时注意对流动车辆的动态监控,使用口哨或手势等方式来提醒来往车辆前方在施工,注意减速,随时保持备战准备状态,以便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做好安全避险的指挥。

2.4合理布置养护施工区

在养护施工过程要,要坚持严格参照标准要求来设置施工作业区域,并做好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在弯道作业区增设彩条旗、在直线作业区摆设安全锥、夜间施工设置反光标识路栏和警示灯等,要保证避免出现行使车辆违规超速,无序行使的现象,从而保证施工作业区的安全。如果施工作业区位于长下坡、弯道及视线不良地段,则必须根据路段的特点设置必要的防撞墙以及观察哨,以保证来往行车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2.5强化养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进行养护施工工作之前,应该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作业意识,做到“安全第一”,并且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使每个都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第一,要建立安全制度,每个领导划分责任,层层落实,让每个人都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创建出有强烈安全生产意识的养护施工队伍。第二,进一步深化养护队伍的安全,明确每个施工作业人员自身、设备以及过往车辆安全的意识。主要操作如下:在施工前,与施工队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在合同中要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说明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等,将职责划分到个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第三,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让每个人都深入了解、学习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基本的知识、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有条件的对各部门进行应急实训,使每个人都能在安全工作中发挥作用,从源头上、根本上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2.6做好养护过程常见事故的预防工作

2.6.1车辆追尾

车辆追尾事故是养护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事故之一。由于进入施工区域后的车速变化大,或者驾驶员分神,养护路段天气恶劣,能见度低等,均会导致车辆追尾。为加强车辆追尾事故的预防工作,应该强化驾驶员学习交通法规的力度。路段施工时,可暂时性地封闭车道。另外,夜间施工时,应该对施工机械配备指示灯。

2.6.2车辆失控脱离规定车道

车辆几何尺寸不合理、车辆损坏、车辆超速、车道宽度内有固定物体、交通路标放置不合理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车辆由于失去控制而脱离规定的车道,造成交通事故。预防此类事故最好的做法是,强化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整个施工过程需严格遵循公路养护施工区域的相关管理制度,另外,还需加强高速公路车辆的车速管理控制工作。

2.6.3多个车辆以特定角度发生碰撞

出现多个车辆以特定角度发生碰撞的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养护施工区车道设定不合理,施工区设计不合理,驾驶员人为失误,匝道设计不合理等。笔者认为,解决这种问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二是建立科学、合理地交通管理系统;三是设计合理地车辆行驶路线。

3.加强与所辖路段交警、路政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工作,做好养护施工时的交通疏导和应急处置

做好公路养护安全防范工作,还需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协调多部门展开高速公路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强化路政许可监管,严格要求各公路养护单位根据养护操作规范进行监管。根据所辖路段的特点,还应该在交警、路政等部门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时的应急预案,以应对不同安全事故时的快速处理工作。

4.结语

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施工安全管理,不但要提升施工方的管理,还要作好相关部门的协助工作,如公路路政、交警等机构。只有做好各个方面的安全防范工作,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保证施工人员以及来往车辆的生命安全,保障高速公路良好的通行能力。

【参考文献】

[1]卞霄.浅谈高速公路专项养护工程施工现场质检工作[J].山西建筑,2011,(13).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篇4

【关键词】标准化;高速公路;管理

目前辽宁省的高速公路正在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为全面响应交通部关于“大力推行高速公路市场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结合全国高速公路市场大气候和辽宁高速公路施工的实际情况,谈一谈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1管理行为标准化

为有效解决目前公路建设管理力量有限、管理水平不平衡、管理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制、项目公司设立、勘察设计、工程招投标、征地拆迁、试验检测、设计变更、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监督、材料采购与供应、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农民工工资发放、信息管理、信用考核、交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管理工作中入手,进一步规范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行为。

1.1严格贯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按照交通部项目法人资格条件标准要求,配足、配强项目管理人员。

1.2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按照招投标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开展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试验检测、咨询等招标采购活动,同时,将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写入招标文件及合同。

1.3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严格计量支付、设计变更、索赔等审核审批;加强履约检查,督促合同各方贯彻落实标准化管理有关要求,兑现合同承诺,高标准、高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合同约定的各项任务。四要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按照部颁规范和在关规定,完善监理各项制度,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对存在的问题必须按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整改到位,避免屡改屡犯。同时,各方要认真审视自身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进行改正和完善,加强管理力量,加大管理力度,为推行标准化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2工地建设标准化

通过工地建设的标准化,规范高速公路工地硬件设施的设置,消除施工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提高实体工程质量,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提升高速公路建设形象。

2.1抓好路基土建工程、房建工程的砼拌和站、构件预制场、钢筋加工场等场地建设,充分发挥集中施工及集中管理的优势,实现砼集中拌制、构件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的“三个集中”目标。

2.2抓好路面工程拌和站和碎石加工场等场地建设,实现水稳混合料集中拌制、沥青混合料集中拌制、碎石集中加工。

2.3抓好施工、监理队伍的驻地、试验室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体现以人为本,改善施工、监理人员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管理效率。

2.4抓好施工便道、便桥等通行设施建设,改善施工通行条件,确保晴雨天安全通车,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保障。

2.5抓好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材料存放场地及库房建设,实现集中存放、保管、领用,确保不受潮、不损坏、不失窃。

2.6抓好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安全文明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抓好人员着装、胸卡、安全袖标佩戴等工作,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3施工工艺标准化

规范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工艺,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提高施工工效及实体工程质量,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速公路建设实际情况,规范、细化各专业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

3.1规范路基工程填筑材料特别是桥(涵)台背回填材料、96区填筑材料以及摊铺、压实工艺。

3.2规范防护工程圬工砌筑工艺、锚(杆)索施工工艺、生态防护喷播工艺。

3.3规范桥梁基础施工、梁板预制(现浇)、养生、预应力张拉、桥面铺装等工艺控制。

3.4规范隧道工程开挖、初支、铺底、二衬等工序的施工工艺,推行隧道“零开挖”进洞理念,规范开挖方法、爆破参数、初期支护、二衬施工工艺控制。

3.5规范路面工程碎石加工、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工艺控制,抓好路基、路面、绿化、安全设施等各分项工程、各工序施工的紧密衔接,做到“零污染”施工。

3.6要推广应用钢筋数控加工和钢筋模具绑扎技术,确保钢筋加工、绑扎、定位、安装精度,保证砼保护层厚度。通过采用先进的、标准的施工工艺,持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消除各地方、各项目、各标段、各工点之间施工工艺水平高低不齐的现象,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实体工程质量、遏制质量安全通病,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适应日益繁重的建设任务,使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4过程控制标准化

在标准化管理中要重点突出过程控制,加强中间检验,采取各种有效的质量检验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将各种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最终工程的安全可靠。

4.1抓好验证试验、标准试验、工艺试验、抽样试验和验收试验,抓好原材料、混合料、半成品和成品构(配)件、实体工程质量的自检和抽检,保证所规定的检测项目齐全、自检抽检频率足够、试验数据真实可靠。

4.2抓好试验工程、隐蔽工程、关键工序(部位)的旁站监理、签认和验收,以及分项工程的中间交工验收。

4.3推行“第三方”监控检测,路基工程要加强“五度”检测控制、涵台背回填质量检测、边坡锚索锚杆检测;桥梁工程要推行在跨径悬浇桥梁第三方监控量测、桥梁交工检测等;隧道推行初期支护检测、加强地质超前预报等。充分发挥“第三方”监控检测及监理管理的作用,从施工全过程抓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强化监督检查验收,突出施工过程控制,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真正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全面落到实处。

5施工成果标准化

要将标准化管理贯彻于高速公路建设始终,通过前面的“五个标准”以及量化指标,来最终实现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及提高高速公路实体工程质量的目标。做到:混凝土强度抽检合格率100%;钢筋保护层厚度安装过程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工后达到90%以上;隧道初支抽检合格率达到100%;路基弯沉合格率100%、压实度合格率95%以上,桩基完整性合格率100%,杜绝出现iii类桩;交工验收桥检无缺陷长度达到70%以上,预制梁、现浇梁、桥台、墩柱等混凝土结构完好率达到95%以上,支座合格率达到95%以上,路面性能综合指标合格率95%以上;通车时绿化(包括边坡、中分带、隧道洞口、互通等)覆盖率达100%。混凝土、砌体(预制块)结构无明显气泡、蜂窝麻面、泌水、缺角掉块、裂缝、空洞等外观缺陷;隧道二衬外观实现“六无”(即无错台、无漏浆、无冷缝、无气泡、无色差、无渗漏);力争使每项工程都达到优质工程的标准,实现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成果标准化。

通过上述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就是要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对工程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工程监督等各方面内容和问题,明确设置符合实际、符合规范的标准要求,真正做到“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要使各项标准落实到各节点、部位、阶段,形成“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是促进高速公路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也是确保高速公路质量和安全、建设优质工程的需要。要通过强化、推行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施工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使质量、安全的要求得到落实。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题词精神为指针,以确保干道平安、城市道路畅通为目标,围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干部群众的参与支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夯实基础、立足长远”以及创建“平安大道”、实施“畅通工程”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结合的总体思路,对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交通、治安实施综合治理。年内先把我市104和312国道*段、锡澄公路和沪宁高速公路*段、锡澄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平安大道”,并用三至五年时间,把全市主要干线公路都建成促进经济发展、人民满意的“平安大道”。同时,在*市区和各市(县)城区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推进道路交通管理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市区建成中山路文明交通示范街和解放环路以内文明交通示范区,三市(县)也要分别以创建文明交通示范街为龙头推动畅通工程的实施,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畅通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城市交通面貌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协调,与城市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为成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打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一)干道安全畅通。

1.车辆和行人通行有序,机动车驾驶员闯信号、酒后驾车,非机动车闯信号、抢行猛拐、违章占用机动车道,行人不按规定横过马路等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危及交通安全的违章明显减少。

2.无违章停车、占道堆物和占道摆摊设点。

3.交通堵塞能够及时发现、有效疏导,不发生因道路施工、指挥不当引发的严重交通堵塞(车辆排队长度超过3公里或堵塞时间超过1小时)。

4.对因恶劣气候、突发事件、事故现场短时内无法撤除等引发的交通堵塞,能够及时疏导,实施分流。

5.交通事故总量相对平稳,可防性事故明显减少,群死群伤的恶性特大交通事故得到遏制;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案数减少,破案率提高;高速公路上恶性追尾事故和多车相撞事故基本杜绝,不出现管理失当引发的交通堵塞。

(二)治安秩序良好。沿线党政机关针对辖区路段的治安状况,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及时部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指导、监督职能部门、各所属单位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沿线*机关建立以“110”接报警系统为龙头,指挥统一、信息联通的快速反应机制,形成以治安卡口、公路收费站、汽车渡口为点,路段巡逻执勤为线,派出所社区防范为面三者相呼应的立体防控网络。治安卡口和民警值班室全天候值守,堵控有力;电子监控系统保持良好的运作状态,充分发挥作用;现场快速查验措施落实,成效明显。建立交巡警队、派出所、刑警队协作配合机制,及时分析道路治安的特点和规律,共同研究并落实防范打击措施,交巡警部门对公路上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能够快速反应,先期处置。刑侦部门对发生的车匪路霸等刑事案件能快侦快破。警种配合密切,职责明确,接处警案件移交等不发生推诿扯皮现象。

(三)信息网络健全。在公路沿线乡村、运输企业以及机动车经营、维修、拆解行业中聘请一批信息员,充分发挥110报警服务网络的作用,及时收集掌握有关、盗抢机动车、车匪路霸等治安情报信息。对群体性治安事件、各部门、单位和基层组织做到及时掌握,本地区、本部门突出的不安定因素,及早防范,把不安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机关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积极配合有关责任部门,依法妥善做好处置工作。无因处置不当,造成矛盾激化,扩大事态的现象。

(四)管理科学高效。组织专门工作班子,邀请有关院校专家学者参加,集中一段时间编制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并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下,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机制,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广泛运用交通工程理论和交通控制技术等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科学组织城市交通,使现有道路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五)执法严格文明。建立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综合整治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畅通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交巡警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行警务公开,队伍的精神面貌、纪律作风明显改变。民警见违必纠,执法必严,形成严管声势。*交巡警部门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接处警快速高效。不发生*部严格禁止的五种违纪行为及其它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六)服务热情规范。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坚持“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有求必应”,做到接待群众热情,解答问题耐心,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群众普遍对交通管理工作和民警执法执纪感到满意。

(七)宣传广泛深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入千家万户,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达到*部规定的要求。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公路沿线的行政村全部建成“交通安全村”,普遍开展建立“交通安全学校”活动。创“平安大道”和实施“畅通工程”宣传声势大,气氛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设施齐全有效。路网结构合理,路网密度、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率明显提高,道路条件明显改善,人行过街设施完善,建成区主要干线道路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设置合理、公交车总量有所增加。停车场(库)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大型公共建筑配套建设相应停车场(库),并充分发挥使用功能。新建居民小区按25%比例配建汽车泊位。已建成的新村(小区)也要辟建、新设汽车泊位,适应汽车进入家庭的社会需求。交通指挥信号灯设置、路口渠化、交通标志标线设置规范齐全。沿河、高路基路和险桥险段设置必要的防撞护栏、隔离墩、警示桩等安全防护设施。施工路段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施工标志符合国家标准,并保持齐全有效,导流、分流有序。

(九)勤务制度落实。及时研究解决道路交通治安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交巡警执勤大、中队建立科学的勤务机制,合部署警力,做到24小时有效控制路面;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出警迅速及时,接警后5分钟内出发,30分钟内赶至现场。国道交巡警中队、省际治安卡口和市级民警值班室警力不少于12名,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按编制配足警力。执勤大、中队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住宿用房;有必要的“五小工程”设施。交通、通信工具、武器、警械等装备按照省*厅统一标准和要求配备。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参照*部《高速公路*交通警察队人员装备配备标准规定(试行)》执行。沿线执勤大、中队和治安卡口、民警值班室门前统一设置醒目告示牌和警灯,方便群众报警求助。

三、步骤安排

“双创”活动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根据全省的统一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实施,年内工作主要分准备、发动、创建、验收四个阶段实施。

(一)2月底至3月初为准备阶段。由*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社会调查和协商论证,形成创建“平安大道”和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工作方案报市政府,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机关要按照创建方案要求,结合交巡警体制改革,建立起动态管理与快速反应机制,编制交通管理规划,强化道路动静态交通的控制,优化交通流量组织,充分发挥现有路网的系统功能。交通部门需结合部省文明样板路创建,完善公路标志标线和安全防范措施,强化路政管理与公路养护,有计划地改善公路沿线街容路貌,兴建公路立交与行人、非机动车过路天桥(地道),提高公路安全畅通水平。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结合城市规划实施,加快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加快干道平行分流道桥建设。改善城市道路硬件。其他参与创建的职能部门也都要分别围绕创建方案,结合各自职责管辖制订相应工作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创建。

(二)3月中、下旬为发动阶段。各有关部门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从职能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层层组织力量,广泛宣传发动,把这次创建活动的工作部署,传达到各基层部门、单位和干部群众,做到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3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对创建“平安大道”和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工作进行动员。

(三)4月上旬至8月底为创建实施阶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对规范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改善停车管理,整治残疾人车违章与农用车违章,完善各类交通标志标线,增设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优化城市(区)交通流量组织等课题,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组织攻坚、分段包干负责制,”认真落实工作措施,对重点路段、交通治安工作措施状况复杂的地区以及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畅通的突出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问题逐个予以解决,每一路段落实创建措施,确保高质量实现创建目标。同时,建立和健全有关制度,形成一整套的工作规范,立足眼前,着眼长远,强化基础,分步发展。

(四)9、10月份为考核总结阶段,在创建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落实长效管理工作机制,为今后的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认真进行自查,未达到预期效果的,要进行认真补课。市创建领导小组,将对各市(县)以及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组织检查、验收,同时准备迎接省里对这两项工作的检查验收。

四、创建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双创”工作组织领导。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道路交通的平安、畅通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社会文明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创建“平安大道”和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让人民满意目标的迫切需要。为确保这两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市成立创建“平安大道”和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和市*局、建委、交通等部门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综治委、市文明办、市建委、市教委、市环管委、市规划局、市*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公用事业局和市政府法制局各一名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局分管局长兼任主任,市建委、市交通局一名分管领导为副主任,具体负责这两项工作方案的组织实施。各市(县)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办事机构。当前我们要以创建“平安大道”和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为抓手,以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启动和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广大市民的素质,进一步促进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指导它作为政府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紧抓好。

(二)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首先,我市城建、*、交通、规划、公交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责要求,以国家现行的政策、法规为依据,结合城市发展,编制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要本着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精神,调整城市交通发展政策,优化市民交通出行工具结构,在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同时,对全市公交线路的布局和公交站点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方便市民出行和换乘。其次要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要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学者,有重点地对城市的交通进行会诊、评估,找准城市交通的突出问题和存在问题的症结,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第三要强化静态交通管理,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库)。新建、扩建大型公共建筑、商业街(区)、住宅区,按规定配建、增建停车场(库);严格控制占道临时停车场的数量和范围,逐步推广停车计时收费。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篇6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

市政工程不同于其他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主要特点包括:工期集中、施工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市政道路的现状和特点,及时的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采取措施,保证市政工程建设高效运行。

(一)市政工程的工期比较集中。市政工程的工期一般都比较集中,有效的施工时间都比较短,一般的工程施工都在6到10个月之间,在短时间内集中开工由于配置不健全,受天气、季节、人工的影响,会影响市政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

(二)市政工程作业场所受限,施工交叉协调难度比较大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清理的难度比较大,施工现场无法实现完全的交通道路的封闭,因此,市政工程的施工作业面比较狭窄,很容易导致施工现场的作业无序、零散、文明施工难度系数较大,尤其是施工道路的工程建设,因为道路的修补和道路沟槽的挖掘牵连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含:煤气、电力、热力、自来水、供暖、排水等等,其中各个的管线和光缆都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的时间安排不同,施工队伍繁杂多样,施工队伍无可避免的相互交错,很难统一协调,这就给市政工程的工程管理和质量监管带来巨大的困难。

(三)市政工程的工程施工,受到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因素影响比较大,并且施工现场多为露天作业,并且有的施工工程必须在夜晚进行,受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比较大,很难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不同的施工场所受施工地理环境的影响,有的场地大型的施工器械无法进入,因此,要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工程的有效进行。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一)施工不规范

施工不规范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主要原因就是现场管理不到位,一些质量控制和管理形同虚设,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施工设计,有效的运行,比如:沟槽开挖、管线安装后不做闭水试验就草率的回填,这种情况给市政工程的安全质量和安全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二)路基施工和土方施工也是市政工程的质量通病之一,比如:路基不同程度的塌陷、移位、塌落、路床积水、压实度较低等,还会出现土方不同程度超挖、欠挖、陷落等,这些想象直接导致了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并且回填的工程土地的质量比较差,掺杂了大量的杂质,厚度不均、压实不足、回填的土地表面不平、泥土含水量大。直接的影响了市政工程质量的提升。

(三)市政工程混凝土板块方面会出现裂缝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没有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作业导致的,这样不规范的混凝土表层,由于受到快速的风干和收缩,在加上内应受力不均而产生不规则的裂纹,同样会给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首先要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和市政工程的安全性,要求对施工工程中的工程原材料、工程半成品、工程成品的质量的检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严格依照国家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标准取样程序必须科学合理,检测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一)加强市政施工材料质量检测

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将对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产生重要影响。为保证安全施工,必须加强对工程材料的安全检查。依照国家规范检测程序,对正在应用的施工材料进行安全检测,并且定期对市政工程建设备用的材料进行复检,不允许劣质产品投入到市政工程建设中。并且要求市政工程的检验师在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取样的时候、和送检的时候要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工作态度,严格对施工材料的检测,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二)全程监管市政工程施工

市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工程材料的检测都不能有一丝的懈怠。首先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检测流程紧抓施工工作人员,要求市政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应用的时候,要细心观察发现劣质品及时上报,市政工程质量检查员要定期的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调查和走访观察,进行双方面的检测工作。其次,对检验工作人员也要进行终检制度,每一项检测工序合格后在转入下一项检测,绝不能草草完成检测工序。然后,建立健全施工工程材料监管体系,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有效的协助、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最后,还要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规划施工进度,并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生产,全程控制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降低工程材料在储藏、装卸、运输中的损失,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材料的质量安全。

(三)建立安全组织机构

市政负责人事市政工程安全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市政工程的安全工作,安全机构则负责监督和检察,同时对市政工程的建设执行状况进行监管,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以及安全防护的到位,并且对市政工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章的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给出解决建议。

(四)保证市政施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在对市政施工人员的聘用上,要严格按照“三类”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市政工作人员的责任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另外重视市政文化建设,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人人负责,人人安全”的市政工作作风。

结语:市政工程的质量好坏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确保市政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我们必须对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监管,必须对市政工程需要用的施工材料的引进、应用、管理进行全程的监管,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保证市政工程的每一道工序都按设计规范操作,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文.市政建筑材料的试验与检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7).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篇7

关键词:道路桥梁设计;安全性;耐久性;维修养护

在道路桥梁设计过程中,由于一些设计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设计人员综合技能偏低,未能严格遵循技术规范标准,导致设计中存在一些隐患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性、耐久性不足和结构承载能力储备富余量不足等。下面将结合工程实例,对道路桥梁设计工作隐患进行探讨分析,并提改善措施,希望能为实际工作提供启示与借鉴。

1道路桥梁设计隐患问题

(1)安全性问题。设计人员忽视对道路桥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全面考虑,没有认真参考设计规范标准,导致设计方案存在不合理因素,不仅对工程施工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如桥梁坍塌等问题。此外,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不严格,设计文件执行存在不规范现象,没有严格按要求施工。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对道路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考虑不足,为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忽视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不严格,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效益也带来不利影响。

(2)耐久性问题。增强道路桥梁耐久性也是施工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还能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降低养护维修成本。因而设计时必须全面考虑耐久性问题,综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道路桥梁耐久性[1]。但一些设计单位未能全面考虑结构耐久性问题,道路桥梁日常养护维修被忽视,存在的质量缺陷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不仅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有效运行,还加大了养护维修难度,提高了养护维修成本,对车辆安全顺利通行也带来不利影响。

(3)结构承载能力储备富余量不足问题。通常设计人员按规范要求开展设计,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但由于施工时存在误差,未能严格遵循这些规范标准,成桥后运营的超重车辆数量过多,导致桥梁结构承载力储备富余量不足,难以适应重载、超载车辆通行需要,给道路桥梁带来安全隐患。

2道路桥梁设计隐患问题的成因

(1)道路桥梁交通量不断增加。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经济往来和日常联系进一步增强,交通量呈现迅速增加趋势,提高了对道路桥梁通行能力的要求。但一些道路桥梁修建年代久远,设计时考虑不全面,道路桥梁的设计荷载能力、车辆通行数量难以有效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再加上养护维修不到位,未及时采取措施对工程进行改扩建,难以有效满足车辆通行需要;严重的还可能引发裂缝、沉陷等问题,导致安全事故出现,影响车辆顺利通行。

(2)道路桥梁设计工作不到位。设计时未能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对工程施工和车辆通行未能全面考虑,没有对不同设计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影响方案设计水平。事实上,为提高道路桥梁设计水平,需要全面考虑结构构造、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交通量、养护维修等内容,选用最佳设计方案,确保工程质量[2]。如果这些内容考虑不全面,就会导致结构构造和结构体系选取不当,桥梁承载能力考虑不足,就会降低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对车辆通行带来不利影响。

(3)设计和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设计单位未能优化分析不同方案,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或者不重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检验不到位,施工现场巡视和管理被忽视,竣工验收不到位,对存在的缺陷没有及时处理,对道路桥梁后续运行和车辆通行带来负面影响。

3道路桥梁设计完善措施

某道路桥梁工程全长366.8m,桥面宽21.0m,设计车速60km/h,采用预应力技术施工。为避免道路桥梁设计存在的隐患问题,设计单位综合采取以下有效对策。

(1)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时综合考虑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合理选择道路桥梁结构体系,提高结构承载力,选择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施工材料,增强结构稳固性与可靠性。同时注重提高设计人员综合技能,严格以相关规范标准为指导,确保各项指标满足要求,符合工程建设技术规范标准。施工单位提高质量控制意识,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注重道路桥梁日常维修养护,及时处理存在的结构缺陷,提高道路桥梁的稳固性与耐久性,促进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提高。

(2)充分考虑结构承载能力储备富余量。设计人员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开展设计工作,保证结构承载能力具有一定的富余量,并协调施工单位的工作,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施工,保证桥梁工程质量。成桥运营后加强对重载、超载车辆的管制,重视道路桥梁日常养护维修,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提高道路桥梁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时加强材料质量控制,从质量可靠的厂家采购材料,对水泥、粗细集料、外加剂等进行严格试验,保证材料质量合格,不合格材料不能用于现场施工。例如,加强钢筋和混凝土保护工作,确保存放环境干燥,避免出现锈蚀和强度等级降低等问题。道路桥梁设计成一定坡度,方便排水,避免出现积水和雨水下渗现象[3]。重视过渡段处理工作,路面和桥面搭设保护层,合理设置软式排水管,利用填料和无砂混凝土板对过渡段进行处理

,防止桥头跳车现象发生,保证行车安全。

(4)延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为满通量不断增多,桥梁承受荷载增加的需要,要注重提高设计标准,保证桥梁结构能充分承受车辆荷载,提高结构耐久性,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通常设计年限在100年以上,并考虑施工、交通量、周围环境等因素,重视道路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及时处理存在的质量缺陷,保证结构稳定可靠,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

(5)重视道路桥梁监测、维修及养护。道路桥梁工程运营后受到车辆荷载和外部环境影响,导致结构性能下降,出现质量缺陷。再加上施工材料质量缺陷,工艺流程不到位,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缺陷会进一步扩大,降低道路桥梁整体性能。为此,应该重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养护监测系统,重视日常巡视、检查和养护维修,对存在的缺陷及时处理,确保道路桥梁综合性能良好。

(6)改进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水平。设计时严格遵循规范要求,保证道路桥梁强度符合技术标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道路桥梁的精心设计。施工中严格遵循设计方案,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重视施工现场巡视和工程质量检测。注重绿色施工技术和节能技术应用,合理利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做好现场试验检测,避免安全隐患发生,保证工程质量[4-5]。

4道路桥梁设计完善措施的效果

(1)实现安全隐患的有效预防。设计中以相关规范标准为指导,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安全隐患发生,提高结构稳固性与可靠性,为后续施工和工程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2)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施工完成后通过质量检测,各项指标都满足要求,工程质量评定等级为合格。目前该道路桥梁工程已经运营了2年,没有出现裂缝、沉陷等安全隐患,有效地保障了桥梁结构的稳定与可靠,为车辆顺利通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3)综合效益良好。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实现了对道路桥梁安全隐患的有效预防,降低了养护维修费用,提高了行车舒适度,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结语

道路桥梁设计是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环节,对后续施工和工程运营产生重要影响。设计中应结合具体情况,严格遵循规范标准,提高设计水平,有效指导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确保结构的稳固与可靠,预防可能出现的隐患,提升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为车辆顺畅、安全通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小海.道路桥梁设计几大隐患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4(26):160-161.

[2]刘一兵.道路桥梁设计中的隐患及解决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5(1):56-57.

[3]刘海.道路桥梁设计隐患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24):58-59.

[4]孙丽丽,赵巧慧.道路桥梁设计中的隐患及解决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5(7):121-122.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篇8

关键词公路养护安全生产;问题;思考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U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5-0053-02

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公路养护作业是公路安全畅通的保证,安全管理则是公路养护作业顺利进行的保障。作为养护生产管理人员及其施工人员若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忽视安全生产,养护生产势必会发生安全事故,不但影响养护工作的进行,而且也给单位、个人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还造成人身伤害。那么,如何保证减少干线公路因养护作业引发安全事故是我们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值得探讨的话题。

1影响公路养护生产安全的因素

在公路养护作业中,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主要是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制度落实检查、人员的管理、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首先,由于养护生产流动性大,施工现场布置相当繁琐,譬如修补一个坑槽生产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而按照规范要求布置一个施工现场则需要近一个小时。《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规定: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等6个区域;控制区域长度近千米,需要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施工标志、施工护栏以及安全锥形标近百块(个),需投入很大的人力布置、管护以及完工后的撤除;这样无形中使人有种过于繁琐、大可不必的思想倾向,往往抱着侥幸心理,象征性的摆些施工标志即行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其次,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的因素还有外来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过往车辆。一般来说,干线公路养护作业不采取中断交通施工,而且干线公路多是双向两车道,混合交通,一有施工现场,势必占用一个车道,造成该断面车流拥挤,公路通行能力大大降低;一些司机急于赶路,不遵守施工标志要求,甚至强行驰入施工现场,蛇形穿行,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而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职责所限,对这些车辆根本没有任何强制制止措施,只能引导劝说。

2公路养护部门的安全责任

所谓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前提下,全力营造“人便于行、车畅其道”的公路通行条件,以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就是说公路养护生产是必需的,但在养护作业的同时确保人、车安全通行更是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道路施工作业或者道路出现损毁,未及时设置警示标志、未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应当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而没有设置或者应当及时变更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而没有及时变更,致使通行的人员、车辆及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的,负有相关职责的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同时明确:道路养护施工单位在道路上进行养护、维修时,应当按照规定设置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道路养护施工作业车辆、机械应当安装示警灯,喷涂明显的标志图案,作业时应当开启示警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对未中断交通的施工作业道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发生交通阻塞时,及时做好分流、疏导,维护交通秩序。

这些法律条文对公路养护生产管理做了详细和强制约束,界定了公路养护部门的安全责任,可以这样理解,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施工单位是否担责主要看你施工现场布置是否规范,是否达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的责任要务,这也就是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所在。

多年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也着实出现了多起因养护施工引发的道路安全事故,有施工现场布置不规范的,有施工人员违背操作规程的,有夜晚施工红灯设置位置不科学的,如此种种,养护生产单位不得不为看似轻微的过错而担责,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万元,并造成了不必要的社会影响,因此,切实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如何加强干线公路养护生产安全管理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要以人员管理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加强全员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持久性,牢牢把握住公路养护安全工作的特点,要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前沿,思想上高度重视,环节上紧跟措施,全过程进行监管。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关键,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以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全员安全责任制是多年来安全生产的经验总结,是行之有效的制度,这里所说的一把手应该包括到每一个施工工地的具体负责人,只有保证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才能降低事故发生率;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以安全生产法为基础,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多想多议考虑周到,每一项工作的细节都要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形成文字,把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班组,每个人员,要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使安全生产工作从上至下,人人有责任;同时狠抓制度的落实情况,组织全体员工深入细致的进行学习,要让大家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要让大家全面深刻的理解,不折不扣的执行,要通过制度来约束员工、考核员工、奖惩员工。切实抓好全员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工作,要经常深入一线,切实解决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安全工作抓细抓实;该建立的制度一定要规范地建立起来,真正用制度来管好队伍,用制度来约束每一个人,把养护安全生产工作变成每个人自觉行动,要求养护施工必须按制度按规范来进行,有力的保障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是提高安全意识、管理水平的基础。必须加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转化到“我会安全”,努力形成“以人为本,关注安全,人人防范事故”的安全氛围,使全员、全方位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平时注重积累安全经验、提高安全意识,也许就会避免一次事故;

4)严格操作规程,规范养护现场。所谓“规程”,简单说就是“规则+流程”,就是将工作程序贯穿一定的标准、要求和规定。“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所以说,我们在养护生产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现场怎么布置?料物如何堆放?车辆怎么行驶?这些工作要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全员一盘棋。尤其是施工现场,一定要布置规范,严格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要求布置,同时,尽量减少作业点和断面,对作业点附近所有病害应同时施工。同时,要科学组织施工,加强工序衔接,提高养护效率,尽量减少养护工在路上的作业时间;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篇9

【关键词】市政道路;安全管理;施工

安全问题是市政道路工程中一直需要强调的问题,也是事关城市建设的大事,市政道路工程现场复杂影响大,对市民的生活带来了直接影响,这都直接决定了市政道路工程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一、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要做好市政道路安全管理,首先就要明确安全管理的目的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坚持哪些管理原则。一般而言,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的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通过强化安全管理避免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其次要维护工作人员以及市民的人身安全;再次要尽可能降低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避免造成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在施工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即防范于未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其次要在做好做好生产和施工管理的同时做好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中要明确管理的目的,并且切实将管理目标与实施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再次要在安全管理中调动全体成员参与,从管理人员到施工人员各个环节贯彻安全意识,真正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市政道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缺乏

在当下大多数市政道路安全施工过程中,从施工人员到管理人员都缺乏安全管理的认识,加之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历史上安全事故隐患的类别相对较少,为了尽可能缩减工期,大多数施工企业都重施工轻安全的情况,因此使得市政道路安全管理难以真正落实,大多只是停留在喊口号拉横幅的阶段,安全意识没有深入人心。

(二)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只有建立和完善现场安全管理的制度才能够真正将现场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制度规范也为管理者做好安全管理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通过建立材料进场验收、设备使用规范以及材料施工规范等确保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三)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

技术是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施工现场做好安全防范和管理工作是尤其重要的。但从目前施工现场来看,还存在一些常见措施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无法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例如现场的围栏安置不牢固、缺少专人看管、危险地带未设置警示标志等,这些都是在施工过程中买下的安全隐患。

三、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安全管理领导,落实施工企业责任

作为施工方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做好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从施工方的领导班子做起,明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既要注重施工及施工质量,还需要注重安全管理,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综合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作为小组工作的重点,层层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

(二)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的选择是从源头上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只有选择负责人、技术合格的施工团队才能真正在施工过程中紧扣施工标准,并且严格做好施工工作。在选择施工队伍时要严格筛选那些经验充足,负责人的团队,避免为了赶工期、缩减开支随意挑选施工队伍进行实证道路工程的施工。

(三)做好安全监督和督促工作

安全监督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在市政道路安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督和督促工作。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可每周召开一次工程例会,主要探讨在上一周发现的一系列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且与各个环节的施工负责人做好衔接和沟通工作,真正做好这些关键环节的监督和督促,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错,造成安全问题。此外还对施工优异,安全工作到位的部门和施工个人予以奖励,通过建立内部奖惩制度,提高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争做安全标兵,将安全施工做到实处,切实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统一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带头和领导,也就是说,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要切实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领导的核心,对于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的管理,协调各个环节和部门的工作情况,合理进行现场的资源利用和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做好调配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各个环节施工安全规范,同时通过宏观的调控和管理将安全管理工作与施工进程相结合。总的来说市政道路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时刻都不能松懈,在新时期更应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安全第一,防范为主。

参考文献:

[1]杨飞,朱海珍,浅谈市政道路施工的测量工作[J],山西建筑,2008.36.

[2]李生,浅谈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的措施[J],广西城镇建设,2008.7

[3]王春玲,朱国庆;浅谈市政混凝土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3期

道路工程安全规范篇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号)

第三十二条

在穿越河流的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百米地域范围内,禁止抛锚、拖锚、挖砂、挖泥、采石、水下爆破。但是,在保障管道安全的条件下,为防洪和航道通畅而进行的养护疏浚作业除外。

第三十三条

在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两侧各一千米地域范围内,除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禁止采石、采矿、爆破。

在前款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因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公共工程,确需实施采石、爆破作业的,应当经管道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批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方可实施。

第三十五条

进行下列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向管道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

(一)穿跨越管道的施工作业;

(二)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至五十米和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所列管道附属设施周边一百米地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公路、河渠,架设电力线路,埋设地下电缆、光缆,设置安全接地体、避雷接地体;

(三)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二百米和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所列管道附属设施周边五百米地域范围内,进行爆破、地震法勘探或者工程挖掘、工程钻探、采矿。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3号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

第二十一条

在危险化学品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外缘两侧各5米地域范围内,管道单位发现下列危害管道安全运行的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无法处置时应当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一)种植乔木、灌木、藤类、芦苇、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达管道埋设部位可能损坏管道防腐层的深根植物;

(二)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蚀性物质、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工程钻探;

(三)挖塘、修渠、修晒场、修建水产养殖场、建温室、建家畜棚圈、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构)筑物。

第二十二条

在危险化学品管道中心线两侧及危险化学品管道附属设施外缘两侧5米外的周边范围内,管道单位发现下列建(构)筑物与管道线路、管道附属设施的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一)居民小区、学校、医院、餐饮娱乐场所、车站、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建筑物;

(二)加油站、加气站、储油罐、储气罐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经营、存储场所;

(三)变电站、配电站、供水站等公用设施。

第二十三条

在穿越河流的危险化学品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500米地域范围内,管道单位发现有实施抛锚、拖锚、挖沙、采石、水下爆破等作业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无法处置时应当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但在保障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条件下,为防洪和航道通畅而实施的养护疏浚作业除外。

第二十四条

在危险化学品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两侧1000米地域范围内,管道单位发现有实施采石、采矿、爆破等作业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无法处置时应当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在前款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因修建铁路、公路、水利等公共工程确需实施采石、爆破等作业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执行。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GB

50316—2000

1.0.2本规范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管道的设计。

1.0.3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管道的设计:

1.0.3.1.

制造厂成套设计的设备或机器所属的管道;

1.0.3.2.

电力行业的管道;

1.0.3.3.

长输管道;

1.0.3.4.

矿井的管道;

1.0.3.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管道及非圆形截面的管道;

1.0.3.6.

地下或室内给排水及消防给水管道;

1.0.3.7.

泡沫、二氧化碳及其他灭火系统的管道。

1.0.3.8.

城镇公用管道。

2.1.1

a1类流体

category

a1

fluid

在本规范内系指剧毒流体,在输送过程中如有极少量的流体泄漏到环境中,被人吸入或人体接触时,能造成严重中毒,脱离接触后,不能治愈。相当于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中i级(极度危害)的毒物。

2.1.2

a2类流体

category

a2

fluid

在本规范内系指有毒流体,接触此类流体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中毒,脱离接触后可治愈。相当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中Ⅱ级以下(高度、中度、轻度危害)的毒物。

2.1.3

B类流体

category

B

fluid

在本规范内系指这些流体在环境或操作条件下是一种气体或可闪蒸产生气体的液体,这些流体能点燃并在空气中连续燃烧。

2.1.4

D类流体

category

D

fluid

指不可燃、无毒、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和设计温度高于—20~186℃之间的流体。

2.1.5.

C类流体

category

C

fluid

系指不包括D类流体的不可燃、无毒的流体。

8

管道的布置

8.1

地上管道

管道的净空高度及净距

8.1.5

架空管道穿过道路、铁路及人行道等的净空高度系指管道隔热层或支承构件最低点的高度,净空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力机车的铁路,轨顶以上

≥6.6m;

(2)

铁路轨顶以上

≥5.5m;

(3)

道路

推荐值≥5.0m;最小值

4.5m;

(4)

装置内管廊横梁的底面

≥4.0m;

(5)

装置内管廊下面的管道,在通道上方

≥3.2m;

(6)

人行过道,在道路旁

≥2.2m;

(7)

人行过道,在装置小区内

≥2.0m。

(8)

管道与高压电力线路间交叉净距应符合架空电力线路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8.1.6

在外管架(廊)上敷设管道时,管架边缘至建筑物或其他设施的水平距离除按以下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

管架边缘与以下设施的水平距离:

(1)至铁路轨外册

≥3.0m;

(2)至道路边缘

≥1.0m;

(3)至人行道边缘

≥0.5m;

(4)至厂区围墙中心

≥1.0m

;

(5)至有门窗的建筑物外墙

≥3.0m

;

(6)至物门窗的建筑物外墙

≥1.5m。

8.1.7

布置管道时应合理规划操作人行通道及维修通道。操作人行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0.8m。

8.2

沟内管道

8.2.1

沟内管道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8.2.1.1

管道的布置应方便检修及更换管道组成件。为保证安全运行,沟内应有排水措施。对于地下水位高且沟内易积水的地区,地沟及管道又无可靠的防水措施时,不宜将管道布置在管沟内。

8.2.1.2

沟与铁路、道路、建筑物的距离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结构、路基、管道敷设的深度、管径、流体压力及管道井的结构等条件来决定,并应符合附录F的规定。

8.2.1.3

避免将管沟平行布置在主通道的下面。

8.2.1.4

本规范第8.1节中有关管道排列、结构、排气、排液等条款也适用于沟内管道。

8.3

埋地管道

8.3.1

埋地管道与铁路、道路及建筑物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表F的规定。

8.3.2

管道与管道及电缆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规定。

8.3.6

管道与电缆间交叉净距不应小于0.5m。电缆宜敷设在热管道下面,腐蚀性流体管道上面。

8.3.7

B类流体、氧气和热力管道与其他管道的交叉净距不应小于0.25m;C类及D类流体管道间的交叉净距不宜小于0.15m。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06版》GB50253-2003

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

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2

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飞机场、海(河)港码头、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工厂的距离不宜小于20m。

3

原油、液化石油气、C5、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宜小于10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

5m。

4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距离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以外。

5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中心线与国家铁路干线、支线(单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应小于25m

6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同军工厂、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最小距离,应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但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上述设施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

7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城镇居民点、公共建筑的距离不应小于75m。

注:1本条规定的距离,对于城镇居民点,由边缘建筑物的外墙算起;对于单独

的工厂、机场,码头、港口、仓库等,应由划定的区域边界线算起。公路用地范围,公路路堤侧坡脚加护道和排水沟外边缘以外lm。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坡顶(若未设截水沟时)外边缘以外lm。

2当情况特殊或受地形及其他条件限制时,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相邻建(构)

筑物和管道安全后,允许缩小4.1.5条中1~3款规定的距离,但不宜小于8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m)。对处于地形特殊困难地段与公路平行的局部管段,在采取加强保护措施后,可埋设在公路路肩边线以外的公路用地范围以内。

4.1.6

敷设在地面的输油管道同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按本规范第4.1.5条所规定的距离增加1倍。

4.1.7

当埋地输油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平行敷设时,其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及国家现行标准《110

^-

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的规定。埋地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其距离不应小于上述标准中的规定外,且不应小于10m。

4.1.8埋地输油管道与埋地通信电缆及其他用途的埋地管道平行敷设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

0007)的规定。

4.

1.

9

埋地输油管道同其他用途的管道同沟敷设,并采用联合阴极保护的管道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施工和维修的需要确定,其最小净距不应小于0.5m。

4.1.10

管道与光缆同沟敷设时,其最小净距(指两断面垂直投影的净距)不应小于0.3m。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

7.1.5

集输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平行敷设时,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埋地敷设时,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7.1.5的规定。

表7.1.5

埋地集输管道与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距离

注:1表中距离为边导线至管道任何部分的水平距离。

2

对路径受限制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的要求,应计及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大风偏。

2

当管道地面敷设时,其间距不应小于本段最高杆(塔)高度。

7.1.6

原油和天然气埋地集输管道同铁路平行敷设时,应距铁路用地范围边界3m以外。当必须通过铁路用地范围内时,应征得相关铁路部门的同意,并采取加强措施。对相邻电气化铁路的管道还应增加交流电干扰防护措施。

管道同公路平行敷设时,宜敷设在公路用地范围外。对于油田公路,集输管道可敷设在其路肩下。

7.2.1油田内部埋地敷设的原油、稳定轻烃、20℃时饱和蒸气压力小于0.1mpa的天然气凝液、压力小于或等于0小.6mpa的油田气集输管道与居民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工矿企业等的距离不宜小于10m。当管道局部管段不能满足上述距离要求时,可降低设计系数、提高局部管道的设计强度,将距离缩短到5m;地面敷设的上述管道与相应建(构)筑物的距离应增加50%。

7.2.2

20℃时饱和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管径小于或等于Dn200的埋地天然气凝液管道,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中的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确定强度设计系数。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居民区、村镇、重要公共建筑物不应小于30m;一般建(构)筑物不应小于10m。

2

与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管道中心线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应小于10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m。

3

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中心线距铁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0m,并应满足本规范第7.1.6条的要求。

GB

50028-2006

本规范适用于向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作燃料用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燃气工程设计。

注:1

本规范不适用于城镇燃气门站以前的长距离输气管道工程。

2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企业自建供生产工艺用且燃气质量不符合本规范质量要求的燃气工程设计,但自建供生产工艺用且燃气质量符合本规范要求的燃气工程设计,可按本规范执行。工业企业内部自供燃气给居民使用时,供居民使用的燃气质量和工程设计应按本规范执行。

3

本规范不适用于海洋和内河轮船、铁路车辆、汽车等运输工具上的燃气装置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压力不大于4.0mpa(表压)的城镇燃气(不包括液态燃气)室外输配工程的设计。

6.1.6

城镇燃气管道的设计压力(p)分为7级,并应符合表6.1.6

的要求。

表6.1.6

城镇燃气管道设计压力(表压)分级

压力(mpa)

高压燃气管道

a

2.5

B

1.6

次高压燃气管道

a

0.8

B

0.4

中压燃气管道

a

0.2

B

0.01≤p≤0.2

低压燃气管道

p

6.3

压力不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

6.3.3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不包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

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3.3-1和表6.3.3-2的规定。

表6.3.3-1

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m)

地下燃气管道压力(mpa)

低压

中压

次高压

B≤0.2

a≤0.4

B0.8

a1.6

建筑物

基础

0.7

1.0

1.5

外墙面(出地面处)

5

13.5

给水管

0.5

0.5

0.5

1

1.5

污水、雨水排水管

1

1.2

1.2

1.5

2.0

电力电缆(含电车电缆)

直埋

0.5

0.5

0.5

1

1.5

在导管内

1.0

1

1

1.0

1.5

通信电缆

直埋

0.5

0.5

0.5

1

1.5

在导管内

1

1

1.0

1

1.5

其他燃气管道

Dn≤300m

0.4

0.4

0.4

0.4

0.4

Dn>300mm

0.5

0.5

0.5

0.5

0.5

热力管

直埋

1.0

1

1

1.5

2

在管沟内(至外璧)

1

1.5

1.5

2.0

4.0

电杆(塔)的基础

≤35kV

1

1

1

1

1

>35kV

2.0

2.0

2

5

5

通信照明电杆(至电杆中心)

1

1

1

1.0

1

铁路路堤坡脚

5

5

5

5

5

有轨电车钢轨

2

2

2

2

2.0

街树(至树中心)

0.75

0.75

0.75

1.2

1.2

表6.3.3-2

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垂直净距(m)

地下燃气管道(当有套管时,以套管计)

给水管、排水管或其他燃气管道

0.15

热力管、热力管的管沟底(或顶)

0.15

电缆

0.5

在导管内

0.15

铁路

轨底)

1.2

有轨电车(轨底)

1

注:1

当次高压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

2

如受地形限制不能满足表6.3.3-1和表6.3.3-2时,经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后,表6.3.3-1和表6.3.3-2规定的净距。均可适当缩小.但低压管道不应影响建(构)筑物和相邻管道基础的稳固性,中压管道距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0.5m且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1m,次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3.0m。其中当对次高压a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当管道壁厚不小于9.5mm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6.5m;当管壁厚度不小于11.9mm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3.0m。

3

表6.3.3-1和表6.3.3-2规定除地下燃气管道与热力管的净距不适于聚乙烯燃气管道和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外,其他规定均适用于聚乙烯燃气管道和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道。聚乙烯燃气管道与热力管道的净距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63执行。

4

地下燃气管道与电杆(塔)基础之间的水平净距,还应满足本规范表6.7.5

地下燃气管道与交流电力线接地体的净距规定。

3 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3.15的规定。

表6.3.15

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

建筑物和管线名称

最小垂直净距(m)

燃气管道下

燃气管道上

铁路轨顶

6

城市道路路面

5.5

厂区道路路面

5.0

人行道路路面

2.2

续表6.3.15

建筑物和管线名称

最小垂直净距(m)

燃气管道下

燃气管道上

架空电力线电压

3kV以下

1.5

3~10kV

3

35~66kV

4

其他管道管径

≤300mm

同管道直径,但不小于0.10

同左

>300mm

0.3

0.3

注:1

厂区内部的燃气管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管底至道路路面的垂直净距可取4.5m;管底至铁路轨顶的垂直净距,可取5.5m。在车辆和人行道以外的地区,可在从地面到管底高度不小于0.35m的低支柱上敷设燃气管道。

2

电气机车铁路除外。

3

架空电力线与燃气管道的交叉垂直净距尚应考虑导线的最大垂度。

4

输送湿燃气的管道应采取排水措施,在寒冷地区还应采取保温措施。燃气管道坡向凝水缸的坡度不宜小于0.003。

5

工业企业内燃气管道沿支柱敷设时,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的规定。

6.4

压力大于1.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

6.4.1 本节适用于压力大于1.6mpa(表压)但不大于4.0mpa(表压)的城镇燃气(不包括液态燃气)室外管道工程的设计。

6.4.2

城镇燃气管道通过的地区,应按沿线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为四个管道地区等级,并依据管道地区等级作出相应的管道设计。

6.4.3

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为1.6km长并能包括最多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数量的地段,作为地区分级单元。

注:在多单元住宅建筑物内,每个独立住宅单元按一个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计算。

2

管道地区等级应根据地区分级单元内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级地区:有12个或12个以下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

2)二级地区:有12个以上,80个以下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

3)三级地区:介于二级和四级之间的中间地区。有80个或80个以上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但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地区、工业区或距人员聚集的室外场所90m内铺设管线的区域。

4)四级地区:4层或4层以上建筑物(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且占多数、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城市中心城区(或镇的中心区域等)。

3

二、三、四级地区的长度应按下列规定调整:

1)四级地区垂直于管道的边界线距最近地上4层或4层以上建筑物不应小于200m。

2)二、三级地区垂直于管道的边界线距该级地区最近建筑物不应小于200m。

4

确定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等级,宜按城市规划为该地区的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6.4.11 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6.4.11的规定。

表6.4.11

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m)

燃气管道公称直径Dn(mm)

地下燃气管道压力(mpa)

1.61

2.5

4

900

53

60

70

750

40

47

57

600

3l

37

45

450

24

28

35

300

19

23

28

150

14

18

22

Dn≤150

11

13

15

注:1

当燃气管道强度设计系数不大于0.4时,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可按表6.4.12确定。

2

水平净距是指管道外壁到建筑物出地面处外墙面的距离。建筑物是指平常有人的建筑物。

3 当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

6.4.12

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6.4.12的规定。

表6.4.12

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m)

燃气管道公称直径和壁厚δ(mm)

地下燃气管道压力(mpa)

1.61

2.5

4

a所有管径δ

B所有管径9.5

C所有管径δ≥11.9

13.5

15

17.0

6.5

7.5

9.0

3.0

5.0

8

注:1 当对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时。δ

2

水平净距是指管道外壁到建筑物出地面处外墙面的距离。建筑物是指平常有人的建筑物。

3

当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

6.4.13

高压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3.3-1和6.3.3-2次高压a的规定。但高压a和高压B地下燃气管道与铁路路堤坡脚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8m和6m;与有轨电车钢轨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4m和3m。

注:当达不到本条净距要求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后,净距可适当缩小。

6.4.14 四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输配压力不宜大于1.6mpa(表压)。其设计应遵守本规范6.3节的有关规定。

四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输配压力不应大于4.0mpa(表压)。

6.4.15

高压燃气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高压燃气管道不宜进入四级地区;当受条件限制需要进入或通过四级地区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高压a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30m(当管壁厚度δ≥9.5mm或对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时,不应小于15m);

2)高压B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6m(当管壁厚度δ≥9.5mm或对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时,不应小于10m);

3)管道分段阀门应采用遥控或自动控制。

2

高压燃气管道不应通过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护区、飞机场、火车站、海(河)港码头。当受条件限制管道必须在本款所列区域内通过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

高压燃气管道宜采用埋地方式敷设。当个别地段需要采用架空敷设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6.7.5

地下燃气管道与交流电力线接地体的净距不应小于表6.7.5的规定。

表6.7.5地下燃气管道与交流电力线接地体的净距(m)

电压等级(kV)

10

35

110

220

铁塔或电杆接地体

1

3

5

10

电站或变电所接地体

5

10

15

30

8.2.9

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8.2.9-1和表8.2.9-2的规定。

表8.2.9-1

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m)

续表8.2.9-1

注:1 当因客观条件达不到本表规定时。可按本规范第6.4节的有关规定降低管道强度设计系数,增加管道壁厚和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后。水平净距可适当减小:

2

特殊建、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应从其划定的边界线算起;

3

当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或相邻地下管道中的防腐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时。两相邻地下管道(缆线)之间的水平净距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

0007的有关规定。

表8.2.9-2

地下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与构筑物或地下管道之间的垂直净距(m)

注:1

地下液化石油气管道与排水管(沟)或其他有沟的管道交叉时,交叉处应加套管;

2

地下液化石油气管道与铁路、高速公路、i级或Ⅱ级公路交叉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6.3.9条的有关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

4.1.8

地区输油(输气)管道不应穿越厂区。

4.1.9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9的规定。

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9的规定。

表4.1.9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

相邻工厂或设施

防火间距(m)

液化烃罐组(罐外壁)

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

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

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

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

地区

埋地

输油

管道

原油及成品油(管道中心)

30

30

60

30

30

液化烃(管道中心)

60

60

80

60

60

地区埋地输气管道(管道中心)

30

30

60

30

30

注:1.

本表中相邻工厂指除石油化工企业和油库以外的工厂;

2.

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

6.

地面敷设的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防火距离,可按地区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规定增加50%;

7.

当相邻工厂围墙内为非火灾危险性设施时,其与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防火间距最小可为25m;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

6.2煤气管道的敷设

6.2.1.3架空煤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煤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燃油管和不燃气体管在同一支柱或栈桥上敷设时,其上下敷设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250mm;

——煤气管道与在同一支架上平行敷设的其他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合表2的规定;

6.2.1.4架空煤气管道与建筑物、铁路、道路和其他管线问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3的规定。

6.2.1.5架空煤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表4的规定。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8.1.10

改建、扩建工程中的管线综合布置,不应妨碍现有管线的正常使用。当

管线间距不能满足本规范表8.2.10~表8.2.12的规定时,可在采取有效措施适

当缩小,但应保证生产安全,并应满足施工及检修要求。

8.2

地下管线

8.2.7

地下管线不应敷设在有腐蚀性物料的包装或灌装、堆存及装卸场地的下

面,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下管线距有腐蚀性物料的包装或灌装、堆存及装卸场地的边界水平距离不应

小于2m;

2

应避免布置在有腐蚀性物料的包装或灌装、堆存及装卸场地地下水的下游,当

不可避免时,其距其离不应小于4m。

8.2.9

地下管沟沟外壁距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基础的水平距离应满足施工要求,

距树木的距离应避免树木的根系损坏沟壁。其最小间距,大乔木不宜小于5m,

小乔木不宜小于3m,灌木不宜小于2m。

8.2.10

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宜符合表8.2.10的规

定,并应满足管线和相邻设施的安全生产、施工和检修的要求。其中位于湿陷性

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的管线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关工程设计的规定。

8.2.11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宜符合表8.2.11的规定;其中地下燃气

管线、电力电缆、乙炔和氧气管与其它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表

8.2.11的规定。

8.2.12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间距,宜符合表8.2.12的规定;其中地下燃气

管线、电力电缆、乙炔和氧气管与其它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间距,应符合表

8.2.12的规定。

8.2.13

埋地的输油、输气管线与埋地的通信电缆及其他用途的埋地管道平行铺

设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

SY00007-99的有关规定。

8.3

地上管线

8.3.9

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表8.3.9的规定。

表8.3.9

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

注:1

表中间距除注明者外,管架从最外边线算起;道路为城市型时,自路面边缘算起,为

公路型时,自路肩边缘算起;

2

本表不适用于低架、管墩及建筑物支撑方式;

3

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介质的管线、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程设计标准的规定。

8.3.10

架空管线、管架跨越厂内铁路、厂区道路的最小净空高度,应符合表

8.3.10的规定。

表8.3.10

架空管线、管架跨越厂内铁路、厂区道路的最小净空高度(m)

1

表中净空高度除注明者外管线从防护设施的外缘算起管架自最低部分算起;

2

表中铁路一栏的最小净空高度,不适用于由电力牵引机车的线路及有特殊运输要求的线路

及有特殊运输要求的线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