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十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十篇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37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宝天高速

中图分类号:F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宝鸡—天水经济区的形成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关中—天水经济区确定为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作为支撑。宝鸡作为陕西的第二大城市、亚欧大陆桥上的第三个大十字枢纽,毗邻天水,在这一经济区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行宝天一体化,也就成为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性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建设宝天高速公路的必然性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大发展中处于一个纽带位置,它通过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来刺激流通,使自己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又通过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刺激其它部门扩大再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由于秦岭和渭河的天然阻隔,宝鸡和天水之间的交通很不便利,交通运输就成了关天经济区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规划关天经济区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这一瓶颈障碍。在2009年以前,宝鸡至天水这一路段是新丝绸之路上唯一没有开通高速公路的路段,从东向西行驶的汽车每每到此,只能沿国道缓慢行走。2009年9月26日,宝天高速公路经过建设者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通车。这段公路全长91公里,总投资66.96亿元,设计时速80公里,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作为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家东西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天高速公路在促进关中—天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交通运输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工业发展。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加快产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加快信息、人力和技术的流通,为企业发展提供优势力竞争,吸引投资,推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

其次,便利的交通有助于经济区内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宝鸡又称“青铜器之乡”、“炎帝故里”,拥有旅游资源单体总数1240个,在陕西省内仅次于西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天水素称“西北小江南”,以“羲皇故里”闻名全国,有麦积山、水帘洞、石门山、仙人崖等旅游景点。宝鸡和天水均处西北内陆,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宝天高速的建成,改变了宝鸡、天水之间除了陇海线外没有其它交通基础设施的局面,大大方便了两地之间的合作交流。宝鸡、天水两地拥有很多的相似型旅游资源,如佛教资源(宝鸡法门寺、天水麦积山)、三国历史遗迹(宝鸡五丈原、天水街亭)等,便利的交通有助于两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辟共同旅游项目,实现双赢。

2.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反作用

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会使社会各方面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方面,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扩大,建设成本会越来越高,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为交通运输提供技术支持,即通过发展新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交通技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运输经济问题及其对策

(一)存在问题

1.交通运输建设缺乏资金支持,投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政府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还要向银行贷款,导致很多政府入不敷出,财政压力大,从而影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交通运输带来环境污染

一方面,在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我们会人为的破坏沿线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以及物种的栖息环境;另一方面,交通运输能源消耗高、污染大,随着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增加地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我们一方面应该提高政府对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支持,扩大交通网络,拓展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体制,灵活运用政府补贴、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支持交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市的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实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2007年,宝天高速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设立了“宝鸡市宝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资金信托计划”。这个项目是由中国建设银行“利得赢”2007年第32期理财产品所有资金认购,信托期限为1.5年,信托资金募集规模为人民币29,999万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宝鸡市宝天高速(陕西段)建设工程项目。

2.秉承环保理念建设交通运输设施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项目建设以及运输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续发展,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就应该首先考虑环境因素,加强绿化,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宝天高速公路在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征求了专家意见,选择了地质情况相对较好、又能最大限度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南线走廊带,避开了自然风景区,保护了沿线景区、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本着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对当地的地质构造以及水文环境进行调查,科学地选取三叶草、鸢尾、野蔷薇等草本植物作为路域绿化的主要类型。

交通运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它极大地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对交通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反过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使交通运输业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方中,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J],知识经济,2012(6).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新医科;地方医学院校;经济社会发展

引言

在2020年9月11日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而地方医学院校具备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与地方经济互动日渐频繁[1]。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地方医学院校的发展则互为助力、相辅相成[2],地方经济的发展必然为地方医学院校提供相应的资本支持,地方高校的稳步发展也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3]。因此,在新医科战略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应努力提高自身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服务区域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能力,这将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医学院校自身改革与创新发展。

1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政策保障不够健全

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地方医学院校也在发展中不断调整自身社会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也明确了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对于地方医学院校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如何操作,各级法律法规没有给出详尽的明确规定[4]。而地方医学院校往往缺乏针对服务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服务徐州经济发展、徐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有效开展。

1.2地方医学院校科研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科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5]。随着徐州市经济的转型和新医科战略的提出,对于学校传统科学研究方式产生了一定冲击。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学校科研水平、创新能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志性的科研创新成果产出仍不够。地方医学院校科研成果在数量上的增长较迅速,但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难度较大的问题[6-8],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方医学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在成功转化后能够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比例较低,对于一些地方医学院校,其科研成果转化率甚至低于10%[9-10]。

1.3部分医学院校缺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在医学院校上级主管部门方面,对高校、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高等院校教师缺乏对市场、对社会经济服务方面的了解。在高校层面,部分医学院校未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自身发展互为助力、相辅相成的关系,导致其在办学模式上并没有相应调整,部分教职工只顾埋头工作,缺少参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

1.4产、学、研合作缺少政府部门的紧密配合,企业与医学院校之间缺乏了解

地方财政的经费投入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主要资本支持,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建设资金的投入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服务。部分地方政府缺乏为地方高校“牵线搭桥”的主动意识。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发挥协调沟通作用。由于地方高校与区域企业之间沟通机制不够顺畅导致企业对地方高校沟通不够了解,进而缺少与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更有甚者地方企业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存在质疑,导致部分企业宁愿与区域外高校合作。

2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同志在徐州医科大学调研时,提出新时代医学教育是“大民生、大国计、大学科、大专业”,并就加快推进“新医科”建设进行了指导。作为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徐州医科大学承担着区域“新医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任务。学校按照“新医科”新在背景、新在理念、新在专业、新在融合的特点,超前谋划、主动融入,实施产学研融合发展和数字医学引领发展的“双轮”驱动,抢占“新医科”建设高地,推动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近年来,徐州市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举措。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徐州医科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徐州市确立在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地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1完善制度体系,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制定《徐州医科大学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徐州医科大学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修订)》等系列制度文件。《徐州医科大学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以育人为本、以服务学校师生和地方经济为导向,通过构建以产业主导、学科凝聚、政府指导、社会协同的产学研用创新基地,形成园区、基地、产业、人才四位一体、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育,服务学校“新医科”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徐州医科大学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修订)》等文件的出台,大大提升了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近年来徐州医科大学各类专利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协作类合同较以往大幅提升。

2.2推进科研创新,适应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徐州医科大学大力引进科技人才,集聚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承接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创建特色科研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以徐州经济发展需求为引领,立足学科优势,围绕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与运用等区域热点共商共计,为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依托徐州经开区雄厚的产业基础,以东湖医学产业园为载体,加强校地共建,推动产教融合,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

2.3产学研紧密合作增强区域影响力

学校形成与政府结亲、与行业结盟、与企业结友的良好发展氛围;与徐州市政府开展多轮校地对接工作会议,学校先后与华为、百度、东软、浪潮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徐州医科大学数字医学研究院建设;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深化战略合作,筹建徐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与正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为公司拟将工程师培训体系落户徐州医科大学,由该公司牵头筹建的全国首个“医疗大健康数字创新产业联盟”也将落户徐州。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全部纳入在线共享平台,实现“预约后使用”的集约化管理,在保障全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共享服务。

2.4聚焦解决人民健康福祉和医药安全,为政府药

品监管提供智力支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依托麻醉学学科特色优势,2020年牵头申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镇痛与精神类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围绕麻醉镇痛和精神类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关键科学问题和监管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系统谋划麻醉镇痛和精神类药物科学监管的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标准,提高监管技术平台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一批药品监管科学创新人才,2021年初,成功获批。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将在东湖医药产业园为该实验室提供一幢1.2万平方米实验楼作为专项基地,助力学校更好地服务我国麻醉镇痛和精神类药物科学监管战略需求和江苏省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徐州市经济升级转型。

2.5以贡献求支持,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依托肿瘤生物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徐州经开区开展密切合作,共建徐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参与推进医药创新谷和东湖医学产业园建设。2020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7亿元为肿瘤研究所建设的科研转化大楼已全面启用。医药龙头企业复星集团万邦医药积极参与徐州医科大学“细胞治疗药物国家工程中心”申报工作,复星集团也将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追加投资1.5亿元,助力该实验室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服务生命健康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徐州医科大学开展校地深度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该实验室在国际上最早开展人源化CaR-t应用,“全人源CaR-t细胞治疗肿瘤关键技术”入选江苏省高技术发展重点项目计划(江苏省医学院校仅1项)。作为牵头单位,注册完成国际临床试验10项,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登记CaR-t临床试验18项,数量居全国首位。参与获得全国10张CaR-t临床批件中的3张。国际首家开展CaR-t治疗肿瘤并通过美国aaBB认证,治疗300余例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患者,有效率达80.7%,技术影响力蜚声海外。2020年10月,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CaR-t细胞治疗,目前,该患者已出院。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对策

区域经济是以不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充分发挥本区域优势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经济。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需求,为区域经济服务。本文主要研究广东省经济特点,适应广东区域经济特点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用性人才,服务广东区域经济发展。

一、广东区域经济的特点

自1989年以来,广东一直是我国经济实力迅猛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之一。从经济规模看,2007年广东省GDp为31084.4亿元,占全国的12.3%,经济总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珠三角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和跨国采购中心,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采购定单八成以上落户珠三角。珠三角形成了电子信息、电器机械、汽车、化工为主体的、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发展布局。同时广东是民营企业家的乐土,民营经济已成为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三分天下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主体群。近年来,广东省产业集群经济发达,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底,广东省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已经达到123个,广东省专业镇建立技术创新平台128家。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1.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

职业教育存在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其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转换,由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决定。第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可为职业教育支付多少资金,提供多少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第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培养目标和层次结构;第三,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进而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第四,区域经济制度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分配等方面制度的相应变化;第五,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和结构分布,产业群结构直接影响当地职业教育办学的发展重点;第六,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决定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第七,区域经济水平直接决定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2.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其中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和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渠道,是劳动人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见效快的最佳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第一,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区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消除二元经济特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在提升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迁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缩小城乡间经济收入差异,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特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第二,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人力资源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源结构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和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当二者一致时,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增长。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以市场需要为目标,紧密围绕本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和调整,因而职业教育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具有显著的作用;第三,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区域吸引外资的能力。当今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不仅注重能否获得高科技管理和研发人才,更注重在所投资区域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可获得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本地区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同时,职业教育在提高人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培养和激发人们的道德精神,使其从事健康的、有益的活动,改善外商投资所需的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环境,为外商投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和合理的空间;第四,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直接促进到科学技术的吸收、转化和创新,通过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结构增效、替代增效、转化增效和产出增效,将有效地克服传统生产力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进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五,职业教育可以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第六,学校学生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在无需国家和财政拿出大笔钱的情况下,可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

三、适应广东区域经济发展职业教育的对策

1.适应区域经济特点建立职业教育体系

发展职业教育应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特点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涵盖中等和高等职教以及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不应追求体系的完善,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如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所占比重较大,而省内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应重视中等职教、短期技术培训教育。

2.适应广东区域经济特点优化职业教育布局

广东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集群经济发达,拥有大量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使得对技工人才的需求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批量性和需求同质性。职业教育应该充分考虑集群经济需求进行布局结构优化,在经济集群区域办学,以满足集群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另外可以考虑经济集群区域内的职业教育机构组成职教集团,整体规划,科学分工,资源共享。

3.适应区域经济特点确定职业教育层次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广东省总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位于全国最发达城市序列的广州和深圳、位于全国经济最发达区域序列的珠江三角洲,又有位于全国最贫困县序列的东西两翼及山区县。繁荣的珠三角地带需要的是大量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中级技术人才,而非珠三角区地带则更多地是需要适应这些地区区域经济,企业特点的人才,应以培养中、初级实用型人才为主。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篇4

一要坚持学以致用,增强学习意识。加强学习是解放思想、胜任工作的重要前提。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动力,少一些官僚气,多一些书卷香,切实加强对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研究,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要结合工作实际,系统学习履行岗位职责必需的各种知识,高度重视对工业经济、城市建设、商贸物流、社会工作以及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增强驾驭全局、推动发展的能力。做事必先想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但思想来源于实践和思考,多动脑筋、善于思考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对于处在决策层面的领导干部来说,其工作能力大小、水平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思想的高度和广度。要想事,就要学习,就要消除浮躁、减少应筹,宁静致远,静心思考,从而以素质的提高促进思想解放。

二要坚持创新实干,增强干事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体现。只有振奋精神、创新实干,才能赢得机遇、创造机遇。发展顺利是机遇,出现困难也是机遇;产业结构调整是机遇,市场不景气也是机遇。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勤勉不息的奋斗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要有一种敢作敢为、敢于负责的胆识和气魄,善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敢于触及各类复杂问题和矛盾,勇于推功揽过,放手支持鼓励班子成员和下属大胆开展工作,不断增强本部门、本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破除唯书唯上、循规蹈矩的教条思维,准确把握实际,灵活应对发展困难。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用创新的思维谋划未来发展,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难题,用比拼争先的精神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坚持亲民爱民,增强群众意识。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民心向背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继续解放思想,加强作风建设,核心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做到多数群众不赞成的政策坚决不出台,多数群众不支持的措施坚决不实施,对损害群众利益的害群之马坚决不姑息,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富民一方。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立足本职工作,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做起,满腔热忱地为基层和群众服务,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以扎实的工作和突出的业绩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要坚持团结协作,增强大局意识。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重,自觉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负责哪一方面工作,都要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其位,谋其事,任其职,尽其责。各级领导班子要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团结稳定、加快发展的大好局面,坦诚相见,互相支持,用党性观念和人格魅力来增进班子团结,带领队伍实干。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篇5

关键词:机场运营能力;区域经济社会;熵权法;耦合协调度;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23-03

0引言

民用航空运输作为一种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民航发展越来越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重视。根据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运输机场数量将达220个以上,包括63个机场新建、88个机场改扩建、20个机场迁建在内的工程即将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计超过4000亿元,较“十一五”增加60%以上。事实上,民用航空运输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其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则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超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会占用大量的建设资金,影响其他行业的投资,最终同样也会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基于此,有关民用航空运输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与否的问题值得研究。对此进行文献梳理发现,与此相关的研究大多数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是民用航空运输业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如国外学者Keith的研究表明,航客货运量和区域经济、就业之间存在一定数量关系,航空客货运输将持续作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rueckner的研究认为机场运营不但可以改善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并且优质航空服务还对城市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内学者刘雪妮采用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得出我国的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谢立等根据投入产出法建立了衡量航空运输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联性的相关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推算出航空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力和制约度,管驰明等从论证航空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出发,剖析民用航空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等等。

二是民用航空运输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如国外学者Button等将航空运输的社会经济效益分为原生效益、次生效益、衍生效益和永久性效益四个层次,并通过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出国际航空运输对美国区域经济和就业的影响,Bowen等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大型枢纽机场对城市技术创新有很多贡献,欧洲国际机场协会通过采取向机场发放调查问卷和分析机场社会或经济影响报告的方式验证了机场对国家经济的重要贡献,对区域可达性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此方面为国内较多研究所参考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将民航运输的影响分为直接、间接、诱发和催化影响,并利用宏观乘数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对首都机场货运大通关建设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此外,戴福青等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两种方法对我国民航空域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齐险峰等以深圳机场为例,运用增加值方法分析了航空运输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并从节省时间、较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等方面对社会效益作了定性分析,王剑雨、陈林则运用投入产出方法,从直接经济效益、前向波及和后向波及效益等方面分别对我国民航运输业、北京民航运输业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等等。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更多关注民用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对两者发展的协调性关注不够,而科学测度其协调性,对于合理推动民用航空运输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实证角度,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简称禄口机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量化方法,具体分析其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以期为正确对待机场及周边建设等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1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机场运营能力方面,综合考虑机场的货运及客运能力两大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现有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实力、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外商投资等角度选择指标,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2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1.2.1原始数据标准化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统计方法和代表的意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综合评价之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已有研究较多采用一种非负值的区间处理法,标准化后,对每一个指标而言,各评价对象中最好者的标准化值为1,最差者为0。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Uij为第i个指标下第j个评价对象的原始功效值,Um为临界功效阈值,Umax为第i个指标最大功效值,Umin为第i个指标最小功效值,U*ij为第i个指标下,第j个评价对象标准化后的功效值,反映了第i个指标下,第j个评价对象达到目标值的满意程度1.2.2指标权重确定

熵权法是根据评价指标信息熵,即评价指标功效的相对变化程度,以及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同层次分析法等其他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相对客观,对于相对变化程度大的指标,会赋予较大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及公式如下:

步骤1:计算第i个评价指标的信息熵ei,计算公式如下:

2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2.1协调度模型构建

式(4)中,αi、βj分别表示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U*xim、U*yjm分别表示第m个评价对象在各评价指标下的标准化功效值。

将物理学中的协调度模型与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相结合,得到协调度模型如下:

2.2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由于协调度只能说明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而无法反映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为更好地反映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如式(6)所示:

式(6)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协调度,t为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δ1、δ2及θ为待定系数,一般取θ=0.5,此外,综合文献及类似研究中的观点,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产生的作用并不对等,结合专家访谈,最终取δ1=0.3,δ2=0.7。

2.3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耦合协调度的取值在0到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0,说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越差,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力越弱;其值越接近于1,说明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越好,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力越强。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设定两者之间耦合协调度等级及其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3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以2000-2012年为研究样本区间,对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展开实证分析,研究数据均来自历年的《南京市统计年鉴》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3.1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与权重运算

首先根据公式(1)分别对禄口机场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两个子系统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继而利用公式(2)和(3)求得各评价指标的熵权,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3.2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运算

综合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公式(4)、(5)和(6),得到2000-2012年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结合表2进一步对比分析,可以确定其对应的基本类型,结果如表4所示。

3.3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的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3.3.1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阶段性特征明显

由表4的结果可知,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所研究的时段内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其中2000-2002年这3年为中度失调阶段;2003-2007年为勉强协调阶段;2008-2009年为中度协调阶段;2010-2012年为良好协调阶段。由中度失调发展至良好协调,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阶段性特征明显。

3.3.2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表4中的数据结果显示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得分u(x)、v(y)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此影响下,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除2005年为0.4919略低于2004年的0.4927外,均呈现出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从2000年的0.2559增至2012年的0.9496,年均增速约为1158%。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以来连续3年耦合协调度的数值均高于0.8,这表明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平已达相对理想的状态,两者已具备较好的互动能力。

3.3.3禄口机场运营能力增强是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耦合协调度提升的重要原因

由表4可知,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失调的2000-2002年,前者的综合得分u(x)均小于后者的综合得分v(y),这一结果表明机场运营能力滞后于同期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而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的2008-2009年、良性协调的2010-2012年,前者的综合得分u(x)均大于后者的综合得分v(y),且所研究时段内,机场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5.01%远高于同期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19.26%,上述结果表明同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相比,机场子系统在两者耦合协调度提升方面的贡献度相对更高,换而言之,禄口机场运营能力的增强是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耦合协调度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

4结束语

本文在构建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0-2012年为研究时间段,展开实证分析,并得到如下结论:(1)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阶段性特征明显,研究时间段内经历了中度失调、勉强协调、中度协调以及良好协调4个发展阶段;(2)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年均增速约为11.58%,当前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已达相对理想的状态,具备较好的互动能力;(3)禄口机场运营能力增强是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耦合协调度提升的重要原因,所研究时段内,机场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5.01%远高于同期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19.26%,同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相比,机场子系统在两者耦合协调度提升方面的贡献度相对更高。

本文从耦合协调度层面对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展开比较研究,在重点关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确定、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以及耦合协调度标准划分的同时,以2000-2012年为研究时间段,展开评价研究,并针对具体结果,进行特征分析与讨论。总之,本文构建和提供了一个分析与比较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框架与方法,其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综合把握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更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KeithGD.thegeographyofairpassengervolumeandlocalemploymentpatternsbyUSmetropolitancorearea:1973-1996[J].Journalofairtransportmanagement,2001,7(3):159-167.

[2]BruecknerJK.economiccontributionoftheaviationsectortoHongKong:avalueaddedapproach[J].theChineseeconomy,2006,39(6):19-38.

[3]刘雪妮,宁宣熙,张冬青.区域间民航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J].管理评论,2007,19(7):21-28.

[4]谢立,陈林,田静.航空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9,27(6):37-40.

[5]管驰明,马奇骐.航空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0):47-56.

[6]ButtonK,taylorS.internationalairtransporta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airtransportmanagement,2000,6(4):209-222.

[7]Bowen,J.networkchange,deregulationandaccessintheglobalairlineindustry[J].economicGeography,2002,78(4):425-439.

[8]BurkeJ.thesocialandeconomicimpactofairportsineurope[R].aCieurope,2004.

[9]戴福青,李铮.民航空域成本系统用户满意度模糊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8,21(11):99-103.

[10]齐险峰,胡华清,王延彬.航空运输对地区社会经济贡献研究――以深圳机场为例[J].空运商务,2007(18):28-31.

[11]王剑雨,谢敏.民用航空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联分析――基于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7-22.

[12]陈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北京民航社会经济效益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2):60-6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篇6

内容摘要:文章认为在社会资本的培育中,政府须扮演重要的公共角色,并在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在创新发展中、在区域合作中推动社会资本的积累。为此,文章提出了政府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社会资本培育路径政府

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相关研究现状

一般认为,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中的资源,体现为声誉和信任关系、社会规范、社会网络,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社会因素。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拓展了资本研究的范畴,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获得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支持。实证研究方面,大部分文献都支持了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具有积极作用的理论假说。例如,张维迎、柯荣柱(2002)在对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社会资本(守信用情况)的调查后发现,社会资本排序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排序高度相关,各个地区社会资本和GDp的增长率之间相关性很强。杨小玲(2010)利用我国31个省(市)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社会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规范研究方面,崔万田等人(2009)认为优质的社会资本有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劣质的社会资本则阻碍区域经济发展。吴光芸、李建华(2009)则建议政府在关注区域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设。

尽管上述文献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但也仅是研究初期,研究成果数量有限,而且研究问题仍有待深入。目前,对于如何准确认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仍然进展缓慢。为此,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曾撰文建议:认真理解社会资本并避免使之成为流行的狂热是非常重要的。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则提醒人们应努力思考如何提高社会资本,以及其中的公共角色问题。然而,目前理论界仍然未能对于如何培育社会资本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极具说服力的理论解释与政策建议,尤其在培育的路径上更缺乏明确具体的建议。因此,从现实出发,大力培育社会资本,构建以社会资本为纽带的综合经济发展体系,提出政策措施,有利于经济体制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

但是,社会资本作为公共财产其培育与投资过程中存在重要的公共角色,由谁来承担这种公共角色向来存在争议,并且影响到了培育路径。争议的一方持“非国家主义”观点,认为国家培育的社会资本对经济的发展微不足道,而且可能破坏社会资本;争议的另一方持“国家主义”观点,认为国家和社会是正和博弈。两者争议的焦点是社会资本是否可以由政府来构建。目前的研究也表明市民社会对社会资本的培育受到广泛重视,这也恰恰忽视了政府作为社会资本这种公共品提供者的责任。因此蔡博文、宋镇照(2007)认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关系的研究需要重视。事实上,社会资本需要正式的制度去培养与呵护,政府与社会自发团体是一种共生的、协同的关系,有效的国家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公共机构的参与推动了普通公民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的稳定与发展,并促进这些规范和网络运用于发展目标。作为培育社会资本的重要主体,各级政府应明确自身定位、积极投入。然而,目前由于对社会资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认识不足,许多地方政府专注于增加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忽视了社会资本的投资。因此,从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必须明确社会资本培育中的重要主体即政府的作用,探索培育途径,并采取政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中积累社会资本的途径

(一)在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培育社会资本

决定产业集群发展的不仅包括技术资本、知识资本或物质资本,还包括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决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以及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例如,浙江义乌就是通过政府干预与社会资本实现区域资源有效配置的成功范例。同样,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也将有利于社会资本在整个区域内的积累。集群社会资本的培育,既来自于集群内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又来自于集群内外的资源交换和相互学习,还有来自于政府的积极推动。从集群内部来看,建立一套群内企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成文或不成文规范的指导下,企业间逐步增加交流合作并日益相互信任,辅之以中介机构的推动必将推动社会资本的提升。从集群之间的关系看,集群应融入全球化的网络体系中,在网络中与其它集群相互交流学习,努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只有集群以开放的胸襟融入更大更广的全球价值网络中,才会避免集群发展中的技术锁定、资本锁定,才有利于不断发展创新。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应扮演促进者和中间人角色,既为集群发展提供各种支撑性的基础设施,更需为产业集群发展构建良好的关系网络。

(二)在创新发展中培育社会资本

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区域创新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例如吴利华、邢飞(2009)的研究。同样,成功的创新无疑会进一步推动社会资本的积累。区域文化是区域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府应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创新、信用、合作、开放的区域文化,鼓励和引导诚信合作的人文环境。政府应加强各种网络体系建设。在目前的技术创新体系中,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互相合作的社会信任网络,没有形成社会资本环境下共同利益合作体。为此,政府要采取引导和激励措施促进产学研的密切合作,建设一个伙伴关系的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的载体是各种社会关系网络。政府要为各类参与创新的组织创造横向交流的环境,大力提倡横向联合,允许建立各种社会中介机构和组成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等。政府加强对商会、行会的扶持与引导,在资源互赖的基础上,实现由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转变、由单纯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向“引导――合作――伙伴”关系转变、由单一行政管理方式向有民间组织共同参与治理的关系转变。为了适应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创新的规制应不断更新,不断弥补规则空白,如隐性知识价值的评估、知识联盟利益分配等。

(三)在区域合作中培育社会资本

区域经济发展的扩展性和竞合特征要求进行区域合作。社会资本的丰裕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合作的进程。区域合作具有层次性,以辽宁省为例,区域合作从范围看主要有三个层面,一个是省内的区域合作,如辽宁的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各个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第二个层面是国内的区域合作,如环渤海经济圈的构建;第三个层面是从全球化角度看的区域合作,如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运作等等。尽管区域内的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签署了合作协议、搭建了政策框架,但一体化程度并不高、合作也不顺利。区域合作中存在的大量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忽视区域社会资本的培育而造成的。深化区域合作的过程同时也应是社会资本不断投资和积累的过程。在加强政府主导的行政层面的区域合作与区域协调之外,还应充分考虑社会资本的因素。在各行政区之间培育社会资本应加强互利共赢的竞争合作意识、构建区域信用体系、健全区域协作制度、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深化文化认同等。

积累社会资本的政策措施

(一)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和维护“诚信区域”

首先,政府自身建设即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十分关键。“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府公信力的提高要求政府信息公开、行为透明、增强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并接受公众的有效监督。要扩大公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组织开展文明城市等各类创建活动时,要强化诚实守信的主旨,突出诚信建设的内容。其次,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法律体系。加强信用制度、银行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提升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再次,贯彻和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信息网络等多种媒体,持久宣传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适时推出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采取严厉措施鞭笞失信行为,揭露失信危害,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诚信为本、信用为重的浓厚舆论氛围。最后,以“消费者权益保障”、“诚信经营推广”、“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选”、“金融业诚信联盟”、“百城万店无假货”、“质量万里行”等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市场诚信活动。

(二)发挥商会、行会的社团式规范作用,构筑“规范区域”

社会资本的构建既需要通过改造现有社会资本存量、充分发掘传统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更需要利用制度创新提升现代社会资本。在政府适度管制的基础上,需要社会自组织系统,尤其是各种商会、行业协会等现代社团发挥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作用。目前社会组织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政府传统的行政集权思想、社会组织自身管理不足以及不同组织生存空间的不平衡。政府应主要从外部环境治理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民间组织的发展和完善。应当改革与完善民间组织的注册管理制度,并调整政策,以增强民间组织的自治、自立能力,加大对结社自由权的保障力度。同时还应该制定和实施保护、鼓励和管制民间组织的立法,且三者并重而不能仅限于管制。通过上述社团式横向交流中形成的社会规范,因其参与性而增强科学性,继而产生权威性,最终形成规范执行的自觉性。在执行规范的过程中,又会促进民众自组织的成熟和完善。这种逐步形成的良性循环,必然有利于推动辽宁各项规范的建立和巩固。

(三)拓展与深化区域协作网络,构筑“网络区域”

在区域协作中,要突破政府单边主导的模式,构建和深化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协作网络。加强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的互动,使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各司其职,搭建各个层面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首先在政府层面,可以通过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高层领导会议制度、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规划编制、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其次在企业层面,按照以市场为纽带、企业自愿参与、政府扶植、自主管理的方式,建立健全区域合作组织和行业合作组织,为参与合作的企业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形成合作网络。第三在民间层面,尤其要注重建立和扶持各种跨区域的非政府组织,搭建各种半官方和民间平台,聘请专家咨询委员,集中民智和民力,创造良好的非正式制度氛围。在国际化的合作层面,要重视文化交流与互动,增强民间互信,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构建各种社会关系网络,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此外,要加强区域内各社会主体互信,平衡利益纠纷,建立道德风险防范机制。

社会资本的累积是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培育社会资本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努力构建包含社会资本在内的综合经济发展体系,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齐头并进、“强经济”与“强社会”互动发展,必将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柯荣柱.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10)

2.杨小玲.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J].产经评论,2010(2)

3.崔万田,曾勇,马吉吉.区域经济发展绩效:一个基于社会资本的分析视角[J].教学与研究,2009(6)

4.吴光芸,李建华.论区域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09(10)

5.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龙虎编译.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

6.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武锡申译,曹荣湘校.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长株潭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98-03

一、引言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自此,“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2003年,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均提出了大力推动和发展县域经济政策导向。2004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等“壮大县域经济”的具体措施和要求①。2008年2月,湖南省第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重点培育一批县域工业园区,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型经济和劳务经济,建设和提升一批经济强县。”2009年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上,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富民强省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落实扩权强县政策措施,支持一批重点县率先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县的扶持力度。”

2007年12月,经报请国务院同意,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被正式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常住人口达到1300万,经济总量2818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19.2%、37.6%,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都超过60%②,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株潭试验区将被赋予探索实现由以传统制造业为重点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升级;探索实现由粗放型扩张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由单体城市化向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形成功能分区、经济一体化;探索实现由注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等一系列历史使命。

二、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偏小

1.长沙市所属县域经济总量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从长沙市的情况来看,2008年,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宁乡县“四小龙”的GDp总值仅有长沙县、浏阳市达到了300亿元以上,其中望城县仅有194.1亿元,四县年GDp增长率上虽均超过了16%,但与沿海的江苏、浙江两省县域经济总量具有相当大的差距。位于江苏省的江阴县,2008年GDp总量达到了153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45亿元,③大大高于长沙各县水平。从人均水平看,2008年四县人均GDp均在5万元以下徘徊;财政收入全部低于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7000元,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8000元,宁乡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594元,说明地方政府可供支配的财力严重不足。“三湘第一县”的长沙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仅占11.01%,其他三县市全部低于10%。虽然四县财政收入总量的扩张,占GDp的比重较以往有新的提高,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强县比较,长沙县域经济的财政实力仍然有相当大的距离空间。长沙市县域经济的差距是湖南与沿海发达省份经济差距的生动缩影。

2.株洲市所属县域经济总量与全国百强县相比仍有差距。而2009年株洲县域经济总量(GDp)和财政总收入分别为297.9亿元、34.3亿元。株洲县域GDp不及长沙县域GDp的一半,财政总收入只有长沙县域财政总收入的1/3。

株洲五个县(市)中,还没有一个进入全国百强县,与全国发达县、省内先进县相比,差距还较大。株洲县域经济总量排第1位的醴陵市与长沙县相比,2008年醴陵市GDp只有长沙县的51%,财政总收入只有长沙县的29.2%,地方财政收入只有长沙县的25.6%。2009年株洲县域人均GDp为1.69万元,只有全国百强县人均水平的34.5%,比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低3.22万元,也比长沙县域水平低1.1万元。株洲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为761元,只有全国百强县人均水平的31.7%。从县均水平看,株洲县均GDp100.5亿元,一般地方预算收入4.5亿元,县均GDp、县均一般地方预算收入分别仅为全国百强县均水平的27.4%、22.8%。④

3.湘潭市所属县域经济总量较全国县域经济强县存在明显差距。2009年,湘潭市所属县平均生产总值首次达到100亿元,而2008年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宁乡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369.6亿元、337.2亿元、194.1亿元、282.4亿元,分别为湘潭所属县平均水平的3.7倍、3.4倍、1.9倍、2.8倍,而且这种差距在2009年将进一步拉大。2009年湘潭县域人均GDp14606元,⑤为全国县域经济强县水平的40.2%,百强县水平的29.8%,而同期全国县域经济强县水平、百强县水平分别为36320元、49080元。人均生产总值长沙县已超过4.5万元,达到4.76万元,长株潭三市所属县域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元的有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攸县、醴陵市。而湘潭只有韶山市位列其中。湘潭市县域经济在财政收入上的差距更大。2009年,全市各县平均完成财政总收入57833万元,同比增长18%,低于全国县域经济强县增长速度;而同期的株洲县、攸县、炎陵县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增幅分别达26%、25%和27%,株洲市所属县域平均财政收入为6.86亿元,多出湘潭所属各县平均水平1.07亿元。望城县2000年财政收入2.1亿元,与湘潭市湘潭县的2.06亿元相差无几,而2008年望城县与湘潭县的财政收入分别为14亿元和7亿元,仅8年时间,就超出湘潭县近一倍。④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9年湖南全省三次产业比为15.2:43.9:40.9,其中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0.4个和0.8个百分点。长沙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8:50.6:44.6,而株洲、湘潭两市的三次产业比分别为10.5:54.8:34.7、12.1:52.4:35.5,纵观长株潭三市在三次产业结构上总体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

1.长沙市所属县域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升级。长沙所属四县中,2008年,长沙县三产结构比为10.2:67.9:21.9,一、三产业比重分别较上年下降1.3和2个百分点;浏阳市三产结构比为12.4:65.4:22.2;望城县的三产结构之比为14.5:63.2:22.3;宁乡县三产结构比为17.8:57.3:24.9。2008年长沙四县(市)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四县(市)产业发展均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工业初步成为强县经济的主导。四县(市)中宁乡县第一产业增加值最高,为50.3亿元,其次是浏阳市,为4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四县(市)均超过19%,长沙县在园区工业和优势产业集群的带动下成为全省第一经济强县,其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50.8亿元,居四县(市)之首。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70亿元的有长沙县、宁乡县和浏阳市,四县(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均超过20%。⑥但长沙四县(市)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全国百强县第一位的江苏省江阴市仍然有着较大差距。江阴市2008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58.5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62.1:36.5。③可以说,长株潭三市所属县域在产业结构上,还需进一步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推动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的提高。

2.株洲市所属县域工业产业化程度较低。2009年,株洲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2.2:43.9:33.9,第一产业比重仍超过2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比长沙县域第一产业比重高12.6个百分点;⑦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0.9个百分点,比长沙县域第二产业比重低20.8个百分点。如果按照目前世界通常使用的H.钱纳里等人提出的主要以人均经济总量来确定相应的工业化水平的理论,株洲县域经济还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如果考虑到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株洲县域经济也才刚刚跨入工业化初级阶段的门槛,且与城区及全市平均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从产业结构来看,株洲县域经济约相当于低收入国家90年代的平均水平,产业化程度低,竞争力弱。

3.湘潭市所属县域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同期,湘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比是22.1:44.0:33.9。全国产业结构比是10.6:46.8:42.6,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是2.3:47.8:49.9。⑤湘潭县域经济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5个百分点,比珠三角地区高19.8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比重比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一位的江苏省江阴市低18.1个百分点,比湖南省第一强县长沙县低23.9个百分点。说明湘潭县域经济还处于传统农业向初级工业转型的阶段。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虽说湘潭市所辖湘潭县、湘乡县均为农业大县,但农产品结构单一,特色不浓,缺乏竞争力,商品率不高,2009年,两县农林牧渔也平均产值仅为65.9亿元。作为生猪产量湖南第一的湘潭县,其生猪产值中仍有15%没有商品化,而种植业商品率不到40%。就产品而且言,只有粮食和生猪在全国占有相当的份额,而比起岳阳的油料、浏阳的花卉等专业化经营,逊色不少。加工方面,富石肉联厂、新皇粮营养米业、宏兴隆湘莲等企业都还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规模,与望城的旺旺集团和株洲的唐人神集团差距很大。

第二,工业的内部结构不优。一方面规模企业总量偏小,支柱作用不强。2009年湘潭县域仅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5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313.5亿元,而仅浏阳市2008年就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6家,位于长沙县的三一集团,2008年就实现产值208.9亿元。另一方面,优势产业比重较小。主要表现为资源型企业多,科技型企业少。2009年,湘潭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1.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34.4亿元,仅占总产值的22.8%。在湘潭县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水泥、玻璃制品和氮肥占据了极大比重⑧。

(三)特色经济不突出,城镇化水平不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必然导致产品间的竞争加剧。这种竞争加剧不仅仅体现在价格的竞争上,更为明显地体现在质量的竞争上。卫生、营养、健康能满足新的消费理念的食品将大受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来自国外农产品竞争压力日趋增大。长株潭三市所属县域经济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工业,特色产品、优势产业不多,主要优质农产品偏少,高附加值产品少,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品牌。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2009年城镇化率为50%左右②,远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其所属县域的城镇化率更低。农村城镇化的滞后首先表现为规模偏小,聚集功能弱,除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外,镇区人口一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寥寥可数,难以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难以发挥城镇聚集功能。其次是县城龙头带动作用不强。理论上,只有当县城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的60%甚至80%以上,其积聚和辐射效应才能显现出来。但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内大多数县城尚未达到这一水平。再次,有些县域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通、邮电、通信设施较落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信息网络等社会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束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农村水利设施严重老化,经受不起较大的自然灾害的冲击。

三、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1.立足特色,整合资源,规模经营。长株潭区域各市县,因为地处城郊结合部,工业基础较好。长期以来,依据地方特色发展工业,形成了一些国内外闻名,而且至今行销中外、终久不衰的传统工业和传统产品。花炮是浏阳市有特色的传统产品,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浏阳花炮产业跻身全省重点扶持的50个优势产业集群行列,花炮行业继续向厂房标准化、生产专业化、设备机械化、监管信息化、产业规模化的方向整合提升,整体活力凸显,产、销、效同步增长。2008年,花炮产业实现销售总额100.73亿元,税收8.6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8.79%和2.68%⑥。可以说,浏阳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突出了地方有特色的传统工业。所以,长株潭区域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而且必须重视和发现有特色的传统工业的作用,有特色的传统工业,是长株潭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不过,有特色传统工业的技术含量和资本的有机构成不高,多为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市场进入的门槛较低。因为技术含量低,工人不需要经过多少学习和培训,就能上岗劳动生产,在进入门槛不高和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必然形成特色传统企业发展快、数量多、群雄割据的竞争格局。在一个范围不大的区域内,聚集如此之多的同类型企业,尽管能够产生一种集聚效应,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也必须看到,如果同类型企业集聚的密度过大、规模过小,也会带来生产成本和协调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知识容易泄漏、分工协作水平不高和规模效益较低等问题。所以,长株潭区域各市县突出地方特色发展工业,必须注意资源整合和规模经营。

2.分工协作,产业集群,提高效益。兴工强县需要立足特色、整合资源和规模经营。其中,突出特色是基础,整合资源是手段,规模经营是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资源整合不是把同类型或相关企业的资源简单地集合在一块,而是要把它们按照分工协作的方式,集聚在一块,实现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规模经济效益。2005年,醴陵市有陶瓷企业419家,每家企业都是按照同样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彼此重复生产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劳动。这种小规模的重复劳动,对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劳动生产率极为不利。2005年底,醴陵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亿余元,兴建规划面积5.24平方公里的高标准生态型陶瓷产业园,园区依靠产业和科学人才优势,致力于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集群,在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打造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到2009年底,醴陵陶瓷产业已跻身全国百佳产业集群,陶瓷产业园入园企业46家,已投产企业40家,产值突破25亿元,上缴税金33398万元⑦。资源整合如果仅仅把同类型企业或相关企业集合在一块,不能按照它们的生产流程实现纵向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或者横向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就难以达到提高专业化与规模化水平,提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所以,分工协作、产业集群是一个比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更高层次的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模式。兴工强县既要注意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更要强调分工协作、产业集群。

3.招商引资,突出民营,园区兴工。工业兴县、园区兴工、项目兴园,被认为是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产业集群、规模经营的一种好的实现形式。传统的小而全的企业组织,资源消耗大、分工协作程度低、规模效益差,需要通过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营。产业集群具有整合资源、分工协作、规模经营的作用。不过,产业集群是有条件的,只有产品价值链上的企业集合才是集群,只有在特定地理位置上的企业集合才算集群。工业园区就是产业集群的特定地理位置,从而被认为是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产业集群、规模经营的一种好的实现形式。现在,长株潭区域各市县认识到了工业园区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建设工业园区的积极性很高。倒是在项目兴园的问题上,似乎都存在乱引进项目的问题,没能很好地发挥工业园区整合资源、分工协作、产业集群、规模经营的作用。

工业园区的项目引进是通过招商引资实现的。依据中央“非禁即入”的政策,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投资范围,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资金。民营企业投资于园区项目的积极性提高了。项目兴园、(下转第201页)(上接第199页)园区兴工、工业兴县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4.辐射带动,城乡呼应,打造城镇。长株潭区域各市县地处城郊结合部,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直接承受中心城市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易于形成城乡分工协作型的产业集群和打造呼应中心城市的区域性城市。尽管长株潭区域某些市县具有地方资源特色和工业特色,如浏阳花炮、醴陵陶瓷、湘乡皮革,但并不意味所有的市县都有那么好的比较优势。这就说明,长株潭区域发展县域经济,突出特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中心城市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因为工业基础好,规模工业大,经济增长速度快,必然会对周边县域经济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发展市县的区域性城市,对于发挥中心城市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分工协作式的产业集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县域经济。长株潭区域各县市应当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大好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遵循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统筹兼顾、持续发展原则。通过综合利用经济、法律、政治手段,淘汰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制订统一管理章程,对主要水资源、土地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维护、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加强规划,明确不同功能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党政机关团体带头节能节水节地,减少耗能过多的电器设备,节约能源资源;严格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实施征地、按照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土地出让计划等实施供地,坚决停止对超标准的宽马路、大广场、大行政中心建设等用地的供应。

注释:

①邱志忠.湖南县域经济基于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科学发展[w].2008.中国县域经济网省略/.

②张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③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④刘福刚,孟宪江.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9卷)[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⑤湖南省统计局.湘潭市各县市2009年统计公报[w].2009.湖南统计信息网hntj.省略/tjgb/xqgb/xtgb/.

⑥湖南省统计局.长沙市各县市2008年统计公报[w].2009.湖南统计信息网hntj.省略/tjgb/xqgb/csgb/.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建设 发展 民生 竞争力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当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也被誉为“新世纪腾飞之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郑汴洛高速公路通车以来,高速公路迅捷、舒适、安全的特点凸显,愈来愈受到社会的认可,随后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超过5000公里,全省18个省辖市中有17个省辖市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全省109个县(市)中有99个通达高速公路,通达率92%,其中45个县有两条高速通过。全省高速公路已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1个半小时中原城市群经济圈,3小时可达全省任何一个省辖市,6小时可达周边6省任何一个省会城市。

   发展潜力分析:河南省地处中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尤其是公路交通成为全国公路交通枢纽中心。国家规划并正在实施的“五纵七横”十二条国道主干线中的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两条高速公路在郑州交汇,年初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三十条国家重点干线公路中有七条亦从河南经过。展望未来,河南交通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关系到国家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

   辩证认识高速公路建设的利于弊: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大,占地多,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资源和建材。一方面,在消耗大量社会资源的同时,对促进当地建筑材料生产、提高建材生产效益、拉动社会就业、促进当地服务业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高速公路自身的性质,决定它又不可能象地方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那样,可随时随地进出,使部门地区人们只能望路兴叹,感到极不方便;同时高速公路一般采用高路基、全封闭,横穿的通道及上跨桥较少,又对高速公路两侧人们的联系和产业发展产生阻隔和限制的影响。因此,怎样科学发展高速公路,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正确认识高速公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物流、信息流、人员流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抓手和着力点,作为陆地交通主通道的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保持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继续加大了对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   会事业的进步,迫切需要交通事业能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

从规划、设计、施工等细微处着手,服务地方经济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高速公路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大交通发展的建设理念,从细微处着手,服务地方经济和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从开工建设起,要想方设法实现优化设计和进行优化设计,如对对部分通道涵洞进行调整设计,及时修复由于施工损坏的沿线道路、排水沟,复垦临时占用的耕地,尽可能满足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减小施工给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从长远发展上,应加大对高峰期堵车问题的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将收费站外延,增加了几个收费通道,可有效解决了收费可能产生的堵车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公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严格遵循《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环境影响评审,做到合法合规;在施工中做到土石方挖切平衡,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对沿线所经村庄、学校路段双向设置标志标牌及设计修建声屏障;督促协调当地政府做好公路沿线规划工作,新建学校、医院等控制在红线外200米,新建居民建筑在红线外100米,尽可能降低公路建设对沿线居民生活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

   通过选线和设置进出口,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速公路最大的遗憾是由于规范等要求,没有更加足够的、方便地为地方沿线人民群众提供进出口通道,使人们望路兴叹。高速公路通过的区域,总是在一定距离设置出入口的多和少是方不方便问题,但如果连高速公路都没有,根本就谈不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要求的提高,要高度重视进出口设置和选线工作。选线的黄金标准是能够更好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众所周知,河南地处中原,旅游名胜、历史遗物等人文景点星罗棋布,产业园、产业集聚区、特色行业发展更是方兴未艾。在高速公路沿线和节点部位,如今一座座区域中心城市脱颖而出,一个个城市圈、城市群展露风采,一条条产业带雨后春笋,密织的高速公路网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少洛高速不但把郑州、少林寺、洛阳连接到一起,解决了长期困扰登封出行难得问题,而且还打通了新密、登封两个产煤大市的外出销售的通路问题,可谓是一举几得。在河南省中西部,绵延八百里的伏牛山犹如一座天然屏障,阻碍着豫西南的发展,郑尧高速建成通车打破这一阻碍,他是又一条河南省委、省政府、省交通厅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上果断决策,建设的一条能源和旅游大通道,连接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许昌至登封高速公路、南京至洛阳高速公路、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等多条干线公路,实现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境。

   提前规划高速公路沿线的产业布局,使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是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为地方经济起到推动和拉动作用,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交通规划工作有利于科学的生产力布局。在搞好高速公路的同时把相关产业进行提前谋划,不断完善规划工作,完善路网建设,为未来发展打基础。要充分认识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河南省产业布局和结构鲜明、资源较为丰富,要认真研究与产业结构和布局为导向的综合交通规划,交通规划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并以此为导向,要树立发展综合交通的思路,进一步发挥交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交通规划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要结合国省道普通干线公路的网络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通行能力、提高组织能力和提高辐射能力,推动产业发展科学、健康、持续。

   高速公路加强服务“四化两型社会”,打造招商引资、地区形象新名片。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是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要用大交通来培养大产业,进而实现经济的大发展,拉动投资,起到经济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高速公路要凸显区域经济特色,在沿线的广告设计,服务区的特产商品布展等等,都要打响特色牌。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64-02

随着湖北的中部崛起,武汉的发展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武汉城市圈也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部省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黄石是湖北省的工业重镇,是武汉城市圈中副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支柱,以建材、能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是黄石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始终坚持把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作为落脚点,以服务求支持,在服务中促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特点,结合学校资源和社会需求,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区域经济社会特色的服务模式。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即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合作形式主要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培训、合作技术服务等,通过合作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主体,高职院校是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企业则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校企合作的效益日趋显现。但是,由于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导致其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的不同。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必须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主动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1.1组建职教集团

2012年7月17日,黄石日报登载“从年初到年底,招工永不落幕”――关注黄石中小企业发展系列报道之四,文中指出,目前有75%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全市中小企业缺工在3万人以上,工人难招,技术工人更是宝贝疙瘩。为加快黄石市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速度,促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推动教育强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9月,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向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申请牵头组建“黄石职业教育集团”,2013年5月,“黄石职业教育集团”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集团理事会机构设置为,顾问:黄石市副市长苏梅林;名誉理事长:市经信委主任曹和家、市教育局局长方晓阳、市人社局局长许卫和市国资委主任姜笑山;理事长:市教育局副局长汪志锋;执行理事长:黄石职院院长胡明钦;理事单位由黄石市54家企业和23所职业学校组成。集团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搭建黄石产业信息平台,沟通职业技术人才供求和教育改革信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开展师资和企业职工培训,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活动,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共享,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011年昆山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2012年到2015年间,预计用工7500人,开发区就业局通过职教集团间的协作,每年按公司要求将学生输送到位,为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提前锁定了人力资源。

1.2积极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和制度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有效利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确保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应引起高职院校高度重视。2011年10月,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策划下,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订单式培养“校企对接”洽谈会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中华及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到会讲话,36家企业和23所院校及培训机构参加洽谈会,7家企业现场与学院成功签约。2012年1月,由黄石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主办,科威公司赞助的“科威杯”pLC电子设计创新竞赛,旨在通过“政府组织、企业出题、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方式,达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012年3月,学院产学研工作处与黄石市科技局联系,在学院挑选5名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作为黄石市科技特派员,由市科技局资助、派驻企业,帮助企业摸清关键技术需求,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改造,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到目前为止,担任湖北加恒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的康立武老师,已在企业申报“含铁酸洗废液中回收盐酸的研究”项目;担任黄石万顺转向器制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的胡江平老师,已与企业签订“全液压转向器”技术开发服务合同。

1.3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6年里,成功申报了两个部级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和汽车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助220万元,地方财政支助220万元配套经费;极大的改善了两个基地的实训设施。2012年,学院又积极申报两个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央财政支助400万。今年,学院与企业联合,向市科技局申报黄石市科技创新平台计划项目,与企业共享共建力学和金属材料实验室,争取40万元的经费支助。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中,产学研工作处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由湖北省教育厅支助的“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申报由市科技局支助的“黄石市科技特派员”活动项目。

2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2.1健全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科研职能的延伸。学院为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人事处出台了《青年教师培养暂行办法》,《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暂行办法》,对青年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做出了硬性规定及激励措施;科研处出台了《教科研成果管理及奖励办法》,《教科研工作计算及考核办法》,《研究机构考核管理办法》等,对教师晋职、待遇和奖励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不断健全的制度建设,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院300多名教职工,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公开273篇,完成各类研究项目54项,成功申报新型实用专利17个,发明专利3个,软件著作权2个,与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5份。学院教师还多次在企业进行专利申请时,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提炼和填报申请文件。

2.2加强考核力度

学院对教师个人的年度考核,以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教科研工作量考核为主要指标,并将教师企业实践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折算教学和教科研工作量。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与就业质量等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学院各系实行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该系的办公经费划拨挂钩,并与该系全体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学院对各系成立的研究机构,也实行年度考核,考核合格的研究机构,学院对每个研究机构另行划拨2万元办公经费。通过严格考核,调动了各系主任有计划的制订校企合作工作计划,支持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和技术服务活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主动联系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2.3强化合作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地方企业需要转型发展或产品升级,需要高职院校提供人力、知识和设备等技术服务。如黄石万顺转向器制造有限公司在开发“全液压转向器”时,就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研发,学院教师主要负责图纸测绘和样品制作,要利用学院的力学实验室、金相分析实验室和数控基地。通过对产品图纸的测绘及技术改进,样品的材质化验分析及加工,参与研发的9名教师觉得受益良多,企业实际要求和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差距,使教师明白了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强化校企合作意识,使课堂教学对接企业生产,对学生的培养渗透企业对专业技能要求、员工素质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黄石市千载难逢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彰显优势的区域功能提升期、大有可为的城市转型崛起期。黄石在发展现代型产业、强化枢纽型功能、建设生态型城市、创新示范型体制、构建共享型社会等“五型”建设上下功夫,着力做大做强产业。黄石市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积极支持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技术和设备服务,构建政产学研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职教格局。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政府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企业,在职工工资待遇、生活条件与经济发达地区差别较大等,都制约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开展。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保障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值得地方政府和企业家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群英,雷世平.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的责任与义务[J].职教通讯,2011(5).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黄河金三角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30-04

一、三门峡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意义

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靠山西、西依陕西、东连洛阳、西接南阳,是连接豫晋陕三省的重要枢纽。自2008年实施黄河金三角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战略以来,三门峡获得迅猛发展,2011年三门峡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62.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7664元位列全省第二,是河南省西北部重要的经济大市。

三门峡交通便利,铁路方面有国家东西铁路大动脉郑西高速铁路以及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通过,公路方面既有连霍高速又有310国道穿越三门峡,是河南省西北部也是豫晋陕三省交界重要的交通枢纽。

三门峡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矿藏达到66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类有50多种,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能源矿产基地,素以“黄(黄金)、白(铝矿)、黑(煤矿)”著称。同时三门峡有丰富的特产:灵宝苹果、大枣,仰韶酒,鹿茸等闻名全国。

三门峡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有利于河南省探索跨省际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题,涵盖东南、暨南、鲁西南、皖西北、鄂北、苏北等周边地区,三门峡处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有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推动跨省际合作建设中原经济区。

有利于河南省以及中西部交通建设。三门峡交通位置重要,而且近年来三门峡一直致力于构建“三纵四横”综合交通体系,届时将大幅改善中西部的交通状况。

二、三门峡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

面对当前的发展机遇,三门峡提出了“三大战略定位”,即把三门峡建成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三大战略定位”的基础上,三门峡具体提出了“四大一高”战略,即大力推进“大通关”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大力推进“大交通”建设,增创区位环境新优势;大力推进“大商贸”建设,引领第三产业新发展;大力推进“大旅游”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支柱;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转型新突破。

三门峡应以建设中国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三门峡海关为契机力争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在建设“三纵四横”综合交通体系背景下努力建成河南省西北部以及中国中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成为黄河金三角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中心;以黄河景观为主线,努力打造旅游业,成为河南省新的旅游亮点城市;坚持发展高兴技术产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成为河南省西北部高新技术中心。

三、三门峡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三门峡是中原经济区、黄河金三角实验区的交集地,在积极参与金三角区域协作的过程中三门峡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当前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三门峡应充分利用金三角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种政策,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一)发挥本身交通优势

《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商丘、三门峡等城市的支撑作用,形成沿陇海发展轴。三门峡目前正实施的“三纵四横”战略恰恰符合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要求,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趋势下,应争取各种有利政策大力推进“三纵四横”战略的建设,利用本身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本地的物流业、商贸旅游业等,并能争取更多的企业落户。

(二)发挥本身自然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商丘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料产业方面的要求,三门峡可以以此为指导,充分利用本地矿业资源,大力推动铝精深加工产业以及其他矿业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矿产业聚集,做大做强本地矿业。

(三)坚持突破行政界限

黄河金三角实验区已经进行了突破行政界限的尝试,这对中原经济区跨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三门峡地处三省交界处而且远离郑州、洛阳等经济中心,所以应该自己探索一条远离省中心的发展道路。突破行政界限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区域集群效应,三门峡应坚持突破行政界限的尝试,创造自己的发展环境。

四、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培养各式人才,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工具。特别是职业教育,更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直接结合点,职业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各式各样的技能型人才。区域经济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人财物各方面的支持。而职业教育又从所在的区域得到办学的经费和各种资源,根据区域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并进行专业设置,生源大部分都来自本区域,毕业生大部分也都继续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它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内容和方式。从这一角度看,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那么,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职业教育有利于将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增加人才类型

劳动,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技能,是人类体力和智力的结合。每个人都有某种潜在的劳动能力,这都需要后天的发掘和提升,而职业教育,正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某一专业化的技能,并使其作为职业发展方向的途径[1]。职业教育直接将人由潜在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是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教育来实现的。

现代社会各种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也加速了各种新型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而职业教育正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劳动能力的提升来实现教育的目标。提升他们分析,解决各种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使得潜在的劳动力尽快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用人单位也对人才的类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类型的增加以及各种要求的变化,都是职业教育相比其他教育类型而言可以优先做到的。

(二)职业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力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职业教育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技术知识的传授,以及生产技能的训练。通过提高受教育者对于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运用能力,促进技术的革新。通过对受教育者职业道德,劳动态度,专业操守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提高,提升他们的素质,进而可以间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进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职业教育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分流,促进就业再就业

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关系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职业教育是就业型的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某种技能的培养使其尽快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当今世界以知识和通信为主要特征,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仅仅依靠资源这些先天的优势,而更多地是依靠技术的进步来推动经济的发展[2]。因此,人们的职业和岗位的变化就更加频繁,新的职业和产业领域不断出新,对劳动力的配置也在逐渐更新,这就需要劳动者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劳动者只有不断的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不断地培训和教育,劳动者的素质整体得到提升,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四)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充分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性的人。人的充分发展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并通过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培养,使人的智力等得到全面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它对于促进人的充分发展的作用最突出也最明显。每个人天资禀赋各不相同,在当今的条件下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以及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来使得自己具备某些专业特长并有利于将来的工作[3]。通过职业教育的培训,不仅可以使人们已有的特长得以更好地培养和发挥,也可以对受教育者的能力进行培养,促进自身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每个人几乎都拥有某种可以找得到工作的技能,这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极有利的。

五、三门峡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不适应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实用性技术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应经成为一种共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1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达到1062.92亿元,较2010年增长12.8%。三门峡市若希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黄河金三角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多层次实用性人才的需要更为迫切,因此,作为三门峡地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就成为促进三门峡地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角色。

然而,三门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该地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及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大部分体现在相关的文件当中,对于实际操作层面中财政的支持力度并不大,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等等并得不到很好的支援。每年财政向学校建设方面的拨款(几乎没有)。还没有建立起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招生量偏小,收费偏低,宣传成本颇高,经费的经营着实困难。

(二)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都被人们嗤之以鼻,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选择,是“差生收容所”,其地位和声誉都比普通教育逊色不少,学生和家长大多数会认为职业教育不能够与普通教育相提并论,职业院校培养不出高级白领,跨入了职业院校的大门就只能学习生产工作,一辈子低学历,低工资,低地位。

过于看重身份而忽视了技术这样的传统观念长期束缚着广大的家长以及学生,俗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这样,人们就会认为只有享受了高等教育才能驾驭别人,而学习某种技能就只能受人领导[4]。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人们便对普通教育趋之若鹜,致使普通教育门前“车水马龙”而职业教育门前却“门可罗雀”,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办学条件不理想

目前学校虽然各项教学生活设施较为齐全,布局颇为合理、功能比较完善;已建成建筑、模具、数控、汽车、金工、电力、生物、化工、旅游、物流和应用电子、软件技术等校内实训基地109个(其中部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1个,还建有面积3000的体育训练馆和面积1万多的图书馆,馆藏图书100万余册。,然而校区总占地1200亩,但实际可利用的占地仅为400多亩。全校学生数18000余人,虽然另有2000亩新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但市政府方面并没有相应的文件表示会有拨款来援助校区的搬迁以及建设,这对于学校以后的建设以及发展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四)教师结构不合理

目前学院拥有教师9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15人,博士、硕士246人。然而,“双师型”教师数目仅为100余人,只占到了九分之一,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特别是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为了职业发展而选择职业教育的需要。“双师型”教师的对于学生的技能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要在实践中领会所学的知识,而不是仅仅的纸上谈兵。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匮乏严重的阻碍了该院校的发展步伐。

六、三门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策略

(一)政府政策应有所倾斜

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三门峡市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应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应把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应使他们认识到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多层次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培训更是素质的培养,院校内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灵宝,卢氏等周围偏远贫困地区,只有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才能更顺利的发展经济,才能使得他们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社会成员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性

1.学生应从自身兴趣爱好着手选择教育类型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的职业岗位,并且这些岗位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不也尽相同。因此,人才是分不同的类型和层次的,不是说只有从事高精尖的科技工作者和各种专业人士才称得上人才,那些有着良好职业道德,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也是人才的一种。当今时代的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少数的“精英”更多的是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掘自身的潜能,把成才之路铺在每个人的脚下[5]。

作为学生,应冲破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脚踏实地的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模式,并不是说只有享受了普通高等教育才能出人头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从自身兴趣以及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2.家长应转变观念

当今社会的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考上最好的大学,读硕士,读博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面子,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殊不知,这样片面的强调对于书面知识的学习以及对高学历的过分追求,反过来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家长都是用心良苦,想让孩子以后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可是,若是全体学生都去报考本科院校,都去接受普通高等教育,那么我们社会的人才分类会出现断层,反过来,接受普通教育的人多而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少,物以稀为贵,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了更专业个性化的教育培训之后,就业也就更加容易。

因此,家长们应切实转变观念,从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条件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的随大流。

3.用人单位应该更看重学生的能力,而非学历和学校名气

学历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一种体现,但学历与能力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获得的教育机会并不均等,若用人单位只看重学历而轻视了能力的发掘,势必会使得一些有真才实学而没有高学历的人受到伤害,使得他们的技能被埋没,同时也使得一些拥有高学历的人凭借自己的高学历而沾沾自喜,而松懈。

企业在用人价值取向上不能过度的狭隘,那些攀比,虚荣,不计成本的使用高学历人才,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鉴别的作法是大错特错的。应当更加重视求职者现实技能的考核以及职业道德的评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选取适合的人才。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方案

1.推进校企合作

在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下,职业院校应发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才特点与市场需求的接轨,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产学研一体的复合型职教体系建设,尽可能的发挥学习与实践的契合度,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区域发展,企业发展,学校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共赢。在2009年,由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内的11所中等职业学校,7所高等职业院校,130多家企事业单位,并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共同组建了河南省豫西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三门峡市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3.推进员工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

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不断涌现出新的职业或者岗位,这就要求当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转换角色的准备[6]。“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推动着我们迈向前进。因此,超越于特定职业技能之上的“基本技能”或“核心技能“也应该逐步归入职业教育体系的课程之内。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企业员工培训教育,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这样可以有效的完善企业员工的终身教育体系,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及带动性,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

(四)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1.严格教师准入制度

优化教师队伍,合理调整教师结构,要对教师进行有重点的培训,开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的培训指导,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带头人。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的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专业等级培训和技能鉴定,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新增教师编制应侧重于增加”双师型“教师的人数,促进良性用人机制。

2.完善教师的管理和培训

增加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实行先学习培训再上岗就业,考核上岗的劳动准入制度,培育良好职业道德,为在岗,转岗提供保障。还要进一步完善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认证制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与资格评价机制。做好教师专业学历与教授课程的衔接,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捷.浅谈职业教育的地位及作用[J].当代医学,2009.

〔2〕孙伟国,曲春生.关于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3〕张苏里,航宇,王粤平.论职业教育在区域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J].职教论坛,2009.

〔4〕巢淑娟,张贵明.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以河南许昌市为例[J].电子世界,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