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十篇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十篇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44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篇1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态势;出路选择

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17-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成为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必须优化环境以及要纵观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的关心,同时也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协作努力,齐抓共管。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帮助以及扶持的力度。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优化环境

(一)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

还有就是在创业扶持上来说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创设一个专项的基金,从而来鼓励以及支持创收性的项目工程,尤其是对那些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又缺乏资金的那些项目一定要给予支持。在创业之初,要降低门槛,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合理调整,同时也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创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便利的环境。

(二)优待贫困村的专款专项扶贫基金

作为一个公共的财政村级集体经济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其宏观的调控能力,以达到区域平衡的能力。每个行政村都有自己经济实力进行评估,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进行不同的帮困扶持。特别是要加大力度那些投资建设的创收的项目,从而来对那些政策避免执行了无差别的辅助,以防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状况。

(三)利用当地闲置资源发展集体经济

对于有些部门来说在政策的实施上面应当进行放水养鱼的构想,政府部门应当尽最大可能在各个方面,对那些村级集体的经济发展上面加入更大的帮助和支持。要合理组织,合理利用当地闲置资源进行发展集体经济。

总的来说,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围绕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制定出合理的一个优惠的政策,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共同创造一个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利的大好环境。根据各村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村级集体在经费上的矛盾,就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所以说应当把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因村制宜,选准路子,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一)加强村级招商引资,通过借助外力以求得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现在我们想做大做强村级经济,如果单纯地依靠现有的老企业是不行的,发展的实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也有的政府想靠自身经验的积累去发展村级经济,但是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那自然发展的速度又显得太慢了。因此,相比较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招商引资。通过招商的形势,达到借力使力,以求得更好地发展,这也是实现村级经济发展的最好的办法。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引导村干部的意识观念,妥善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强发展的意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达到最优化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为了实施激励性的机制,也可以实行村级招商引资责任制,把招商引资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融入到农村干部的考核中,在年度工作进行实绩考核时,直接与干部的报酬相互挂钩。切实做到把发展成为政府干部的首要任务,并且要付诸于现实,在工作中得到真实的体现。同时,对于干部的招商方法要加强引导,适时举办培训班,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招商引资的规律,掌握招商的技巧。这样,在外出招商时也就不会太盲目了,也会逐步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另外,我们还不能忽视了人才的引进,特别是本村流落在外地的人才,想办法把那些创业能手、企业老板、经营大户请回来,共同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大力发展。

(二)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

在大力村级集体经济时,要因地制宜,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各类资源,以实现村级集体的更大收入。

三、盘活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一)认真开展清查工作,盘活资源

对村集体所有的荒地、机动地、水塘等资源来水塔、库房、闲置空房及砖厂等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依法清收拖欠的村集体承包款项,清理无效合同,通过采公开招标、拍卖、租赁、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达到资产值、增值目的。

(二)实行承包论证、合同管理等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清查村集体资产承包合同,手续不全的进行完善,不合法的予以废除,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村集体不再直接经营的土地、果园、农机具、水施等,要先行论证,后按合同严格管理,合理确定村集体,北高镇承包、租赁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加强完善各项制度

大力推行村财政委托制度,强化财务公开;落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发展公益事业;落实集体财计、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严控基建工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

(四)改革农村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了财务“双代管”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结算资金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加强了对集体资的管理,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赵兴泉.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J].农村工作通讯,2006,(12).

[2]董亚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回顾与展望[J].经济纵横,2008,(6).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篇2

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主任步正发,副主任钱桂敬、王世成、杜同和、陶小年,监事会主任崔毅,以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副会长何烨、贾志忍,部分总社老领导在主席台就座。来自总社和各地联社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调整、增补总社主任、副主任名单。根据国资委《关于中国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调整主任、副主任人选的批复》,张崇和当选为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主任,何烨、贾志忍当选为副主任,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总社副主任杜同和为总社法定代表人。

调整后的总社领导班子成员为:总社主任张崇和,副主任王世成、杜同和(法人代表)、陶小年、何烨、贾志忍。

会议还通过了调整、增补理事和常务理事名单,通过了调整、增补特邀副主任名单。

步正发做理事会工作报告。

在回顾2015年的主要工作时,步正发指出,2015年总社和各级联社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克服国内外复杂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多重困难,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城镇集体经济在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省市联社经济平稳增长,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联社职能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步正发指出,2015年,总社和各级联社及时反映诉求,积极争取政府对城镇集体经济的支持。总社在参与国务院部委有关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等重大举措的制、修订时,积极反映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的诉求,推动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在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多次反映增加发展集体经济的内容,强调集体经济的作用,呼吁政府高度重视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总社和各级联社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和科技奖励、推荐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编制技术标准体系、培育共建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等方面为城镇集体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条件。重视创新驱动,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发挥优势特色,发展特色经济。各地联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工艺美术、民族手工业、文房四宝等手工艺特色产业。

2015年,总社和各地联社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加强集体资产监管,依法维护集体资产权益;创新职能,提高联社服务能力;加强宣传与交流,扩大城镇集体经济影响力。

步正发特别强调,“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发展环境。我国城镇集体经济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的艰辛探索和转型创新,由单一形式转向各类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等多种形式,由传统轻工集体经济转向跨行业、跨产业、跨城乡多元结构管理体制,由联社单一模式转向多元化管理模式,集体经济的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制度和机制优势和产业特色进一步呈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十三五”期间,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和总社、各地联社自身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高举旗帜,深化改革开放,发挥优势特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总社和各地联社的服务能力和经济实力,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步正发对总社“十三五”时期的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发挥优势和特色,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繁荣工艺美术,推进手工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深化总社、联社改革,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维护集体资产合法权益,改善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在部署2016年总社工作时,步正发强调,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国内结构调整的阵痛和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在持续的大背景下,总社和各地联社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安排,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巩固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和特色,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型发展,提升机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总社和各级联社的服务能力和经济实力。

步正发指出,2016年总社和各级联社要密切跟踪经济运行情况,促进集体经济平稳增长;开展“三品”专项行动,扩大有效供给;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增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认真研究解决总社和各地联社深化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步正发最后强调,奋斗有为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为城镇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会上,来自北京市联社、浙江省联社、福州市联社、西安市联社的代表进行了典型发言。

会后,各位代表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充分肯定步正发主任所做的理事会工作报告。对如何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资源整合、资本融合,促进集体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建言献策。

新当选的总社主任张崇和在听取了各交流小组的讨论情况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次理事会开得务实、圆满,大家充分肯定了近几年城镇集体经济取得的成绩,也总结出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总社联社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契合当地实际,不搞“一刀切”;如何才能有效地促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如何实现集体资产的有效监管;如何实现集体企业改制等。

张崇和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各地联社要统一思想,按照巩固基础、抓住主线、主动作为的要求,积极开拓创新,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调研,及时反映集体经济诉求;二是转型升级,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三是突出特色,推进手工艺产业发展;四是积极稳妥,推进集体企业改制工作。五是提早谋划,做好脱钩改革的准备工作。六是弘扬先进,营造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篇3

一、时间安排

2012年3月5日至4月20日。

二、征集内容

根据我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和未来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以下十个方面内容,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既可是宏观战略性意见和建议,也可是微观某一领域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1.“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围绕如何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如何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如何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何以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为关键,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如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等方面建言献策;

2.“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优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网络布局。重点围绕如何完善公路网络、推进航空和铁路建设、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以及停车场站等方面建言献策;

3.“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加快新区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重点围绕新区和县城新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民进城等方面建言献策;

4.“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重点围绕推进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构建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建言献策;

5.“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围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水资源保障和建设节水型城市,提高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建言献策;

6.“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完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重点围绕教育、卫生、体育、劳动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建言献策;

7.“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实施人才战略及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围绕育才、聚才、用才和留住人才的对策措施等方面建言献策;

8.“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围绕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重要商品和要素市场领域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建言献策;

9.“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国际国内合作和对外竞争的新优势。重点围绕开放型经济发展,扩大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经济区域合作等方面建言献策;

10.“十二五”期间我市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重点围绕社会治安、防震救灾、突发公共医疗卫生事件应对、工矿企业危机处理等方面建言献策。

三、征集方式

1.登录市政府网站连线政府栏目“建言献策”专栏,参与网上建言献策活动;

2.发送电子邮件到:主题注明“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字样;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篇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建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村集体经济积累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村的长期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就村集体经济积累过程中普遍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村集体;经济积累;问题及建议

1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加强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前提。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和村集体经济积累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引起村干部、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只有对影响村集体经济积累的问题因素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积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当前村集体经济积累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村干部关于经济积累的意识不强虽然我国大部分的村干部都能够意识到经济发展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其在村集体经济积累方面的意识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大部分村干部在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获取更多的农村经济投资、扩大经济发展渠道等方面一筹莫展,加上政府对村集体经济支持的力度不足、无法有效开发新的发展资源,大部分村干部对于本村的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切实的办法,甚至部分村干部较为依赖上级领导给出主意,等上级政府拨放政策补助[1]。这样的经济发展意识目前已成为严重制约村集体经济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村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积累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农村经济发展渠道不足,群众拖欠现象严重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渠道较为狭窄,主要的收入渠道为上级政府支付、施工费、城建费等,部分农村条件资源较好的可以获得林木销售费、林地转让费用等,以及近年来进行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新出现的政府补助。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关于本地产业经营所得的经济收入较少,说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渠道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村民由于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识不强,经常拖欠税款,更加加剧了农村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村干部无法进行经济投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地区一般处于山区或者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地区环境和交通条件等的制约,以及农村的确缺乏足够的发展资源如山地、林地等,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加上农村地区近年来大兴水木进行新农村建设等更加加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不但未能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反而使农村经济出现下滑的局面。

3促进村集体经济积累的相关意见

3.1强化村干部意识,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关于村集体经济积累的意识,同时要加强农村的经济发展队伍建设,提高村干部的经济素质。首先,要提高农村发展经济的能力,加强党支书队伍建设。经济发展需要专业的经济建设人才,农村的经济发展滞后除了是由于地理缺陷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缺乏优秀的经济建设人才[2]。因此,农村地区要搞好党支书队伍建设,选拔专业对口、具有良好经济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的人才,并对这些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训,提高其事业心、集体荣誉感和职业道德感;其次,要对村干部进行再教育管理。村干部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村干部再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开展各种实地参观、参加讲座等活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3.2拓宽经济发展渠道,促进经济的发展发展渠道狭窄是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另一个原因,因此,要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的首要前提是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渠道的拓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大力发展税收产业。农村可大力发展各项税收产业,如烟酒税收产业等;第二,对于拖欠税收的村民,政府可通过“以工还欠”等方式进行追回。“以工还欠”追回欠款可以有效的环节村民欠款不还的现象,还能够合理利用村民的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举两得[3];第三,盘活农村地区的规定资产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部分农村拥有较为丰富的山地、林地以及闲置的房屋,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可以将这些固定资产转化为村集体资产,且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四,政府政策引导招商引资,促进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

4结语

综上,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积累中出现了村干部关于经济积累的意识不强、农村经济发展渠道不足,群众拖欠现象严重且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需要各农村积极强化村干部意识,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并且拓宽经济发展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刘力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1,02:58-60.

[2]肖红梅.关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的对策与建议[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3:72-73.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篇5

近年来,*领导班子的在区委、街道工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社区实际,围绕“发展集体经济,让群众得实惠”这个主题,创新发展思想,抓住发展机遇,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谋划发展集体经济之举

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础党组织作用。

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如何,是推进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党总支班子,是一个团结、协调、有战斗力的基层组织的班子。在街道工委的指导下,他们以贯彻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致力于创造团结和谐的氛围,相互尊重、互相通气、形成集中统一,步调一致的工作局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理论联系实际,理清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随着新埠岛开发建设的推进及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如何破解“村改居”后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让群众得到实惠这一难题,*党总支在街道工委的指导下,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把理论学习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有效措施。

抓住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党总支在工作中紧紧抓住提高富民本领,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让社区居民得实惠这一工作重点,突出解决“村改居”后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壮大的问题,做“三个一”即利用一个优秀,解决一个难题、实现一个目标。充分利用新埠岛开发建设的机遇及临近市区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仓储租赁、场地出租、联合建厂、铺面出租等,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村改居”后集体经济如何发展,一直是围绕新埠街道的一个难题,新东社区党总支坚持不争论、不等待、不观望,认准了就干的原则,以各居民小组为单位,实行“一居一品”,使集体经济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发展集体经济,让群众得到实惠。这也是*党总支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惠民工程

近几年来,新东社区党总支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惠民工程,紧紧抓住新埠岛开发建设的机遇,配合区、街及开发建设单位,实施就地城市化,启动完成了西坡村搬迁改造工程任务,为西坡村群众打造一个文明、整洁、舒适的生活小区,办好了一件深得民心的好事实事。为新埠岛今后的村庄改造探索了成功的经验。最近,根据市、区的两级政府的工作部署,横沟村村庄改造工作已经启动,新东社区党总支已按要求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准备,密切配合做好村民的思想发动、调查摸底等具体事项。随着村庄改造的启动和推进一个崭新的横沟村新居住区将建成,群众的生活居住面貌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也将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推进发展之成果

新东社区党总支近年来在区委、街道工委的指导下,顺应了群众的期盼,体现了群众利益,让群众从集体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了群众真心拥护,凝聚起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合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加强。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篇6

“发展合作经济”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者如何契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提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

农民拥有的最大的财产是他们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所共同拥有的农村土地。《决定》在论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时,往往要涉及农村集体。仅在《决定》第11条、20条和21条中,就有7处涉及“集体”这个词。但什么是集体?农村集体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农村集体经济未来向何处去?如何实现“发展合作经济”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之间的契合?

(一)集体经济重振旗鼓

改革开放后,相当数量的行政村成为空壳村,除了土地外,没有什么集体资产。据统计,1996年全国72.6万个村中,当年无集体经济收益的村占30.8%,当年集体经济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占42.9%,集体经济收益5至10万元的村占13.5%,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占12.8%。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部分集体所有的农地被征用,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村集体也有可能获取一部分土地改变用途的增值收益。土地整治工作的推进,农村最大的也是最有潜在价值的一块资产(土地)也出现了增量,在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的政策执行中,村集体也有可能获得新的收入来源。农村集体通过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增强了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2012年,无锡902个行政村,一共有302亿元的净资产,村均集体收入568万元。在新的形势下,落实《决定》的政策举措,村集体还有可能获取一部分土地改变用途后可观的增值收益。据报道,在深圳进行了全国首宗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后,深圳宝安区凤凰社区即可获得3480万元的土地收益以及13980平方米的产业配套物业。

面临这些新的问题,如何建立相关制度,通过多种途径来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体成员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收益,避免重走导致原有集体经济溃败的老路,避免新的集体经济再次蜕变为“干部经济”,这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二)厘清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2010年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8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但下面紧接着又说:“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这本身就是矛盾的。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使得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交叉,相关法律使得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都有权占有和管理包括农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内的农村土地和其他集体资产,赋予二者同样的合法性。农村集体资产由谁处置,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当前迫切需要通过改革试验,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形成《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在条件成熟时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立法进程。要通过法律法规明确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外延及其权能,明确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取得及退出机制,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使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个人成员权利与财产权利相统一。同时要厘清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村委会作为农村社区性的自治组织,它为本社区全体居民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要使村民委员会仅仅承担村庄的公共服务职能,把土地等集体资产的管理权完全剥离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

(三)“发展合作经济”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二者如何契合

《决定》提出:“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落实到户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集体资产通过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明晰产权,使股权固化、地权固化、房权固化,其实质是确定某个时点具有资格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于集体资产或资源各自的份额,是确定某个时点的公平,即起点的公平。但未来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应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固化走向流动,固化是为了更好地流动。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促进股权、地权和房权的流动,有进有出,增资扩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农村集体经济未来的走向可能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机组成形式,一种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混合型的市场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的这种嬗变将使它融合合作经济及其他经济形式的优点,得以保持经济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如何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促进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提出了要求,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

世界各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合作金融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合作金融的支持,我国的农民合作社也很难发展壮大起来。但现在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所有、农民控制、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正规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根据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3年5月底,银监会批准组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仅49家,资产总额15.3亿元。此外是各类型的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如各级扶贫办组建的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的村级扶贫互助社覆盖了全国1.6万个贫困村;全国扶贫基金会组建的农户自立服务社在全国约70余家。部分省份试点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其中多数没有注册登记。全国还有876家村镇银行,5267家小额贷款公司。

(一)农村经济活动中的金融乱象

当前在农村的经济活动中,一些以资金赢利为目的的公司或放款人以合作社资金互助会的名义来吸储和放贷赢利,混淆了合作金融与民间借贷的界限,扰乱了金融秩序。在此形势下,江苏灌南、浙江温州、吉林四平、河南濮阳、河北易县等地合作社资金互助部泛滥,灌南甚至爆发了四家资金互助社关门,数千群众讨账政府买单的恶劣事件。据报道,近几年,盐城当地开设了几十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经当地农业主管批准成立,并获得了由当地民政局核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合作社通过吸储和放贷的方式经营运转,并向储户承诺,存款到期后储户不仅可以得到利息,还可以得到分红。但从2013年初开始,盐城市亭湖区内陆续有多家合作社人去钱空,众多储户的存款也无法兑付。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受国务院委托做的“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政策性金融缺位、商业性金融错位、合作性金融发展无序的问题相对突出”。“准金融组织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多种形式的准金融组织,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信用合作,有的没有落实监管责任,有的监管标准和制度不统一,存在着外部管理盲区和引导支持不足的问题。”

(二)促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当前应进一步明确合作金融的基本性质,有效防止合作金融的异化。合作金融组织所遵循的原则使它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金融组织,具体体现在: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将本地的资金用于本社区,从而促进本地区农业及农村的发展,保护农民的利益,而一些其他类型的正规金融组织往往通过垂直渠道使本地区的资金流失;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为农民成员服务,它的成员与贷款对象应具有同一性,因而在一些国家,它在纳税方面可享有一定的优惠;合作金融组织应坚持非营利性。所说的非营利,是指不单纯追求利润,并不是不要赢利。任何一个经济组织如不能通过其经营获利,则无法生存壮大。

建立农民合作金融组织重要的不是使成员获得资本的红利,而是以这种融资方式使农民能较容易地得到稀缺生产要素―资金,从而提高其经营的经济效率。我国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制定完备和明确的政策法规及条例,使各种金融成分各归其位,有效防止合作金融的异化。2014年中央1号文件:“适时制定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管理办法”。国务院尽快出台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具体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合作金融的基本性质,要重点鼓励和促进真正的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这是其他类型农民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应该以社区为依托发展农民的资金互助组织。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应首选以农民成员为主体、地缘性强、相对封闭的合作社,以熟人社会为基础,充分利用邻里亲友间的信用作为无形的抵押资产,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营。

国家在对合作社的扶持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了扶持农民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在信用评定基础上对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有条件的地方予以贷款贴息。对示范社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增加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完善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把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并作为单独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这些政策一方面把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经济主体给予扶持,另一方面将示范社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二)国家在扶持合作社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农民合作有很多好处,但现实中农民合作面临不少问题,如合作社利用国家政策为自己谋利益的多,而愿意为其他农户提供帮助的少。把政府项目、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交给合作社,可能会影响多种经营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该鼓励从“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到“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政策转变。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篇7

关键词:集体经济;农民;组织形式

本文系2014年贵州省财政厅课题:“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壮大贵州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13日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在经济和社会两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经济方面来看,集体经济能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减少交易成本,形成规模优势,使农户与市场结合得更加紧密,减少了农户的风险;从社会方面来看,集体经济的支出主要用于行政性事务和公共事业,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福利,并且使政府缺口巨大的农村基础性建设支出得以缩小,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然而,近年来贵州省农户家庭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2011年贵州省农村私营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347.2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2%,而集体经济的比重下降,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1%,可见集体经济统领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地发挥。那么如何发挥集体经济应有的作用,就要从基本经济单位入手,对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进行深入探讨,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一、贵州省村级集体经济基本情况

从集体经济总体发展来看,贵州省大多数村镇并没有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着差距大、规模小、效益低的特点。例如,市辖区中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西秀区,辖区内除蔡官镇21个村以外共有220个村,其中有集体经济的村为110个,仅占统计数量的一半,集体经济规模达7,070.02万元,1万元以下的村11个,1万元至百万元的村85个,百万元至千万元的村14个,但是其所获资金并未采用企业形式经营,而是存放在金融机构,收取利息收入。与其反差巨大的是贫困县普定县,全县共有行政村317个,发展集体经济的仅有22个,占总村数的7%左右,其余村子全是所谓的“空壳村”,少量有集体经济的村镇,资产总值也普遍在20万元以下。从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来看,贵州省大部分村以征地提留和政府拨款为主,部分村有出租土地、矿山等经营性收入,较少有银行和企业融资、村民入股集资收入。从集体经济的支出来看,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困难群众补助。从集体资产管理方式来看,主要是由村委管理或由乡一级代管,存放在金融机构。

当然,贵州省也存在着一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典型村子,如大坝村、大黑村、红新村、纳录村等。这些村子主要是借助自身位置、矿产、环境等优势或借以发展特色农业建立起集体经济,但是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政策扶持不到位、村“两委”承担风险能力低、项目资金难引入、缺乏农村实用性人才等多种问题。

二、贵州省村级集体经济主要组织形式

由贵州省集体经济的基本情况可知,一些村子还未发掘到自身优势,没有或仅有少量的集体资产,而另一些村子有集体资产却不知道如何运用,不知道以何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实际上,集体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并且由于各个村子有其独特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因而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差异较大,也只有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独具特色的组织形式,将多种形式相结合,才能推动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调研发现,贵州省现有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一)农户+村民委员会+合作社形式。农户和村民委员会在自愿基础上建立互合作社组织,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种苗、运输、技术、购销等服务,这种方式也是最为普遍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大坝村建立了安顺市大坝延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委员会以资金入股,90%以上的农户参与其中,现有社员143户。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值,在村党支部的倡导下,全村以合作社为组织者,按照“群众自愿、公平公正、合理流转、合作管理、人人受益”的原则,将各农户土地面积丈量登记在册并公示,按照200元/亩的补助标准,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管理,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公担”。对土地进行重新规划种植,农民以200元/亩的租金向合作社租种土地,同时,合作社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农民提供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以略高的价格统一收购农户产品,村集体获得每斤提成。合作社大力发展金刺梨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目前已有育苗大棚48个,种植面积达2,300亩,预计收入4,000万元。

(二)农户+村民委员会+企业。在这种形式中村民委员会的职责往往是信息传递、管理服务、技术指导等,村集体获得服务性收入,企业是其中主要的经营者,而如何处理好农户、村民委员会和企业的利益分配是合作的关键。红新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村中土地增值快,在村民委员会的倡导下,农户积极同开发商进行合作,将村中土地3,100多亩,通过土地流转,兑换成1.8万平方米的商铺,农户获得与原有土地面积等值的商铺,如果进行出租,出租收入与村集体五五分成,这也将农民转变成为了三产经营者,目前村中仅剩土地23亩。同时,村集体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和商务管理委员会,每年收取管理费用30多万元。

(三)农户+村民委员会+协会+企业。由于协会属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与生产的利益关系较为松散,其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也局限于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方面,因而在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中并不常见。和谐村成立了隶属于计生协会的种养殖协会,并通过村组选举出22位致富精英能手,作为协会理事,带动百姓致富,鼓励农户广泛加入协会,成为会员。协会将全村荒山进行统一规划,村委会将荒山承包给开发商30年,头5年承包费减免,后按实际收入的10%进行提成,提成收入一半归协会,一半归村集体所有。协会将其收入主要用于村内福利事业的支出,包括筹备红白事、对村内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照顾支出等。但是,由于村干部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种养殖协会并未在当地民政部门进行合法登记注册,当然协会的会计制度也更无从提起。

(四)农户+村民委员会+合作社+股份公司形式。“农户+村民委员会+合作社+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有效地整合了全村各组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实行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了村级集体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是较高水平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纳录村现有州级龙头企业黔西南州泉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纳录村休闲观光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和纳录村永丰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与合作社主要以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为主,带动农户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中药材、优质水果、养殖业等。纳录村由公司及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00余亩,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外来资本共同参股的方式,其中村委会参股比例为34.3%,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干部均入股其中,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公司。按照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泉汇公司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建有年产100万株种苗的组培中心,100亩蔬菜水果大棚,休闲旅游餐厅,花卉生产培育基地,特色香猪养殖场。解决了300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渠道,使村民收入来源变为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和公司合作社分成收入。

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比较

通过对贵州省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列举分析,可见形式的多样化和差异化,以上四种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在进入和退出、内部治理、分配方式、组织层次上均存在着差异,但是它们也有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共同点,而其共同点也将是推进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的切入口。

(一)土地流转是发展的基础。集体经济较家庭个体经济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有效地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农民的土地流转。由上述四种组织形式也可以看出,农民和集体均先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或企业,再由相关经济组织进行专业化的组织生产或加工,具体的流转方式包括对荒坡、荒山、水库等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农民自愿入社的土地进行流转;对土地、林地、公用建筑设施等实行出租、出让、入股方式,招商引资创办企业;将有产权证的土地、林地、公用建筑向银行抵押融资;将农户流转土地或农民承包地以入股的方式进行整合,创办村集体经济实体。因而土地使用权的变动是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保证,促进土地长期流转既保证了各种组织形式实现长期经营,又确保了流转土地村民的长期收益,加强了村集体管理和开拓市场的意识。

(二)不同程度上打破了地域的限制。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论何种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在农产品品种、品质的选择上均以市场为导向,且与农村家庭个体经济比较来说,市场更为广阔;二是在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方面,整合自身各方面优势资源的同时,超越村级范围与外部政府、企业、机关单位、中介组织等开展合作,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例如,望城村积极申请政府项目,建设蓝莓示范园区;纳录村集体经济占股的泉汇公司中,也含有江浙老板的投资;大黑村请来清华的教授为其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等等。可见,地域限制的打破,也给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使得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更为多元化、开放化。

(三)政府在其中作用巨大。政府向来有着引导、支持、保障的作用,对于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政府在其中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首先,贵州省政府通过召开会议、培训、下发文件等形式向各级县、村宣传集体经济的优势,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农业厅组织申报集体经济示范单位,引导各村建设集体经济;其次,政府还通过给予集体经济组织必要的财政支持来发挥其作用,如在大坝村,多年来村集体并无资本,且本身属于较为贫困地区,引入资本十分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政府从财政资金中拨款,为农民提供种苗和化肥农药优惠,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再次,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投入,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推动贵州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的对策

积极发展集体经济,成立有效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因而不论是何种组织形式的集体经济都应大力倡导,对此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规范土地流转。倡导和鼓励土地流转,探索土地经营权和资本结合的方法,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转,鼓励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流转,加快流转速度、丰富流转方式、保证流转收入归农户和集体所有。但是,仍要看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利益,极易滋生寻租和腐败现象,因而规范政府、企业和村委会的行为尤为重要。要坚持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不改变农民的承包权,不改变集体所有权,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土地耕作层,流转方要与农民或集体签订合同,合法、合理地保证农民权益。同时,还要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深化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财务制度,防止不良债务、假账、“白条”的出现。

(二)整合利用资源

1、整合现有资源。对资金、资产、资源“三资”进行清算,对于闲置的集体资产,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或以其入股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资产的利用率;对于村集体统管的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四荒”资源,可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殖大户进行承包或合股经营开发。

2、利用特色资源。利用区位内的矿产资源,发展矿石深加工及运输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利用生态资源,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推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区位优势,鼓励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运用征地补偿资金,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村集体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建较高层次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现代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村集体组建劳务输出、保洁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实现服务型收入的创收。

3、引进外部资源。积极开展与多种主体的多层次合作,尤其是对农村、农民比较缺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要摒弃偏见,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与专业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长期农业技术指导,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村经营投资。

(三)加大政府政策支持

1、促进融资便利化。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拓宽农民、乡镇企业、村集体等主体的融资渠道,降低门槛,丰富融资方式,合理设定利息,规范民间融通市场。主要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延伸农村服务链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这也是集体经济摆脱行政化,真正实现市场化的要求。

2、制定税收优惠和奖励政策。在工商税务等方面实行减免税费,可将村集体新办企业实现的税收县级留成部分全部奖励给村集体,作为集体企业的发展基金;国土、农业、财政、交通、水利等县直部门将涉农资金和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倾斜;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村委、县委给予奖励;对偏远贫困地区的集体经济组织,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扶持。

3、建设法律支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的支撑,尽管目前我国涉及集体经济的法律法规众多,但是现有法律法规中存在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并且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新时代、新形式的集体经济也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传统的集体经济,更加需要配套的法律基础,使集体经济的发展更为理性,有法可依。

主要参考文献:

[1]薛继亮,李录堂.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新形式:来自山西的经验[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

[2]齐力,梅林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条件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研究[J].南方农村,2009.1.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篇8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等市、区领导就南海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与国内知名“三农”专家学者温铁军、党国英、刘守英、罗必良进行深入探讨。邓伟根在致辞并就南海农村综合改革发表的演讲中,就南海重启农村综合改革做了说明,并就政经分离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农村发展,建设幸福南海等一系列难点问题,请与会专家、学者为南海农村综合改革支招。专家们建议,南海要在建立生产要素市场、政经分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在集体土地上建立现代城市、现代产业体系。

1.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如何协调各自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在论坛作主旨演讲时认为,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施行的其实是一种相对集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各地来说其实就是政府的公司化运作。在村一级,这是一个精英集群在掌控着从经济到社会到政治全部的运作过程,他们之间如果完全分开,则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运行成本。因此,南海的政经分离还隐含着一个前提,这便是要加强党的领导。

2.如何引导经济组织按照市场化的规律来运营资产,以提高收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提出,要素市场化而不是产品市场化。他认为,南海的农村改革有几大亮点:一是农村实现了社区化管理,使城市服务延伸到农村,政府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二是城乡之间正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展迅速,使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环节之一开始被打破。三是建立了集体资产使用权交易平台,有利于克服集体经济固有的“内部人交易”弊端,增进农村社会稳定。四是农村产权明晰迈开了重要一步,股权固化到户,给后续改革留下了空间。接下来怎样改?除了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外,以后要解决的关键是农民股份交易的问题。以后南海要发展市场经济,要解决的不是产品市场化,而是要素市场化的问题,全国都要解决这个问题。几十亿的农村集体资产没有转化成资本,而是变成分红分散到了有股份的村民手中,这样就导致南海的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内生性投资,通常都是依赖外部投资,方式较为粗放,增长较为缓慢。如果创造一个家庭股份交易的平台后,因为产生了有竞争性的购买者,就可能使他们的资产增值,这样可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政经分离后,应该如何提升村官和经济组织负责人的素质?党国英认为,机制倒逼提升组织人员素质。与其给他设定一个自身提升的目标,还不如设定一个机制。机制可以这样设置,比如说管理经济的这部分负责人,如果不努力,利益受到损失,可能就意味着要下台。而政治这一块一定要强调民主制度,在政经分开的基础上,让选举更透明。简单一句话,就是引入适当的制约机制,给村官和经联社负责人压力,让他的利益与政绩结合起来。

3.如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

党国英提出,强调专业化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他认为,在南海,农民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农村也与城市有着密切关联,异于传统的农村。将农村治理转变成为城市治理,这是“三农”问题的“破冰”之举。把乡村治理转换成城市治理,不仅在发达地方,而且在农村也有,在方向上是一样的,但是在操作方法上可以不一样。简单说几个方向,比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也可以说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农村公共服务主要负责私人领域,而私人领域也不要你全负责,主要由第三人来负责。为什么要分开,说到底也是一个规律,我们私人不仅要讲专业化服务,在公共领域也是一样,不然就没有效率。

4.集体成员权获确认才能打好城市化基础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罗必良认为,南海是一块创新高地。早期农村股份合作制解决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解决了怎样分配,让农民享受发展成果;另外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规模发展的生产性问题。现在南海农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南海新一轮的农村综合改革依然以产权为中心,改革目标层次、档次更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确权到户是一个重大改革,是南海变革最核心的因素。确权到个人就会有一个弊端,人口的规模会不断扩大。而确权到户,则人口增加分红就减少,从家庭内部解决了家庭人口规模的变化,有利于城市人口自由流动。以户为单位,产权关系明晰了,集体资产就可以走市场化道路,转型为企业化的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可与其他资本合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实现政企分离。

刘守英认为,“两确权”是南海搞政经分离、股份制改革、城市化最根本的一条。其设计实际上牵扯到三件事,第一,就是现在进行进入城市圈的这些土地,通过调整城市规划,纳入发展空间,这一点南海做到了。第二,在城市化过程中集体土地的确权。只有做好了对现有的集体成员权的确权,才能为未来的城市化打下基础。第三,是对成员权的所有制的确权,就是解决我们集体所有制下,原有的集体的成员,哪些人有权分享我们原来社区土地的收益,将集体的社区成员所有制和未来的以资产为纽带的所有制分开。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篇9

一、区域空g尺度

纵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发展历程,以县域空间为单元,可以明显看到县域经济优劣是衡量城市群发育程度的绝佳视角。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基于发达县域经济单元基础上逐次演替过程,长三角集中众多全国百强县便是最好例证。长三角发展后劲强于珠三角、京津冀,中心城市极化作用及竞争力优于北、广、深,正基于其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基本细胞单元组成强健的体魄、丰厚的沃土提供充沛的营养。正如细胞质与细胞核的内在机理惊人相似,相比珠三角、长三角,尤其是长三角的强劲发展势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理的区域空间功能体系;京津冀长期以来的相对劣势,则可以归咎于畸形功能体系造成县域机会缺失、停滞甚至衰退,最终使得区域整体后劲不足。以此推想,理论上区域空间尺度内核心与基质之间是否存在类似黄金分割的最佳比例?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历程,实质是省―市―县三级空间单元相互博弈演替的过程,尤其省、市对于县域空间争夺,也进一步印证区域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具备鲜明的生命体征及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要相应的空间治理手段。

河南省近几十年的县域经济空间演进也有力支撑了该理论假说,百强县集中区域也正是中心城市实力最强劲、经济最具活力区域;反之亦然。因此,空间政策应分类引导,核心圈层内强调中心极化,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圈层应强化扩权强县、省直管,削减中心城区规模指标及对县域空间资源的低效掠夺。当前核心任务在于释放县域活力,对于核心圈层如何实现中心极化、都市区一体化,撤县改区是必然;外部圈层,尤其三山一滩、黄淮四市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于强县扩权、省直管,而非拔苗助长,切忌政策一刀切。

二、县域空间尺度

以县域空间尺度审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清晰看出一条主线,所谓不同县域经济模式,实则若干特色镇域产业集群与城区产业集聚有机耦合,与其说县域经济,不如说特色镇域经济更贴切;未来县域发展核心在于三大抓手:县城产业集聚与特色镇域产业集群培育、县城与特色镇域空间格局构建、村庄人口流动畅通机制保障。在此过程中需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关系、发展主导产业与产业多元化关系、引进外资与利用民间资金关系、向政府要钱与向市场要钱关系、营造良好环境与提升县域形象关系。

县域发展大多基于资源、区位、产业、企业或村民自发发展、集聚、转型、提升而来,规划只是在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适当加以规范化,尚未出现由于规划而从无到有产生的新型县域经济形态和空间实体。不同模式间最大区别在于发展理念不同,这是学习和总结不同模式的核心。必须认识到任何模式都并非完美,不能简单机械套用。任何县域都不是单一经济模式,而是多模式的综合,关键在于因地制宜,选取主导发展模式,同时借鉴其他模式的合理理念与方式,融入地方实际发展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各县域的特色化发展。

当前关于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成功模式的总结不胜枚举,当多数眼光专注于成功县市的聚光灯下时,更需要对曾经的明星县市的衰落进行反思,逆向思维尤其稀缺,成功经验固然重要,县域衰退的例子更具警醒意义,县域发展中也需要吴晓波“大败局”式研究。

三、乡村空间尺度

当前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正在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必须认识到乡村地区城镇化是一渐进过程,而非一蹴而就,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必然,但乡村不可能消亡,过渡至一定阶段将会达到长久动态平衡。重在判定不同阶段、解决不同时期核心问题,从而逐步实现的过程。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篇10

一、调研的指导思想

坚持改革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扎实搞好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查摆影响我镇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为下一阶段的决策部署打好基础。

二、调研的课题及分工

1、今日之*,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和区域竞争加剧期,如何总结我镇30年来的发展经验,探索在新形势下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总体方向,研究提出推进*新一轮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由张国平负责。

2、目前,我镇绝大部分社区经济收入主要以厂租、地租、规费等为主,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一些中小加工企业处境艰难,有的已经外迁,有的正在观望,有的已经倒闭,导致有些社区厂房空置率日益提高,造成以物业出租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集体经济增长日益困难。因此,如何创新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推动社区经济由单一的收租收费型向控股、参股、联营等多元创收型转变,必须未雨绸缪,深入思考。由叶锦河负责。

3、加工贸易企业在我镇占有半壁江山,面对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生产成本的不断提升,加工贸易企业面临巨大的困难。如何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优化我镇产业结构。由崔伟奇负责。

4、(1)如何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包括完善工作机制等?

5、(1)如何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如何按照民生财政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完善公共财政的管理框架,出台更多的民生政策,使公共财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生。

6、如何理顺体制机制,明确镇、社区、部门的职责,切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精心塑造城市品格,不断提升*美誉度。

7、结合我镇拟重新规划全镇商业网点布局的契机,探讨如何有效实施“商贸工程”,改变商贸业发展较为滞后的现状。

8、如何优化人才环境,更好的引进、培养、使用和留住人才。包括加强人才服务站的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做好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等。

9、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时期维稳综治工作。

10、如何加大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的力度,推进可持续发展。由卢海祥负责。

11、如何以园区经济为载体,包括引进规模型、龙头型、基地型企业、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发展特色产业、完善良好产业链等。

12、如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对策。

13、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包括推动信息化建设、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效能等。由黄国文负责。

14、如何整合土地资源,拓展*发展空间,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瓶颈,包括旧村旧厂“两旧”改造、农民公寓建设、土地规划和集约发展等。

15、如何创新计生工作机制,包括抓好计生宣传教育服务工作、规范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推动计生示范点建设等

16、如何发挥*各类大型文化设施的载体功能,包括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功能、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文化品牌塑造、业务经营宣传推广等。

17、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包括畅通民意渠道、推进组织管理制度、加强人大代表责任意识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