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六年语文教学反思十篇六年语文教学反思十篇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56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篇1

一、基本情况:

本人本期担任年级语文课教学任,班级的学生总共40人.本学期以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做到了每次测试试卷有分析与讲评,学生的成绩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但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为学生升入初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人在本期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反思如下:

二、经验与体会:

第一,要提高成绩,关键是要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要想提高教学成绩,一定要向课堂的40分钟要质量.而如何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呢?关键是备课。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确如此,语文知识面广,要求考生理解能力强,时代性更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阅读大量的资料,以充实教材内容,而学生时间紧迫,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理解掌握,就要精选材料,而不能把自己查到的资料全部倒给学生。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效果会适得其反。其次是要精讲。因此教师绝不能局限于书本的知识,既要抓书本,抓重点,更要联系生活,联系时事,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能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材料,以提高解题的能力。第二、要提高成绩,应注重精练。

复习时,一般课有小题练习,单元有测试。通过加强训练,一方面是为了巩固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做题的速度,适应考试。但是,试卷内容五花八门,训练方式多样,让人眼花缭乱。这就需要教师精选材料和试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练习,而不能让学生被题海淹没。

第三、要搞好复习,还得以人为本,关心学生。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对于六年级学生,同样如此。他们学习非常紧张,难免心理上,身体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情绪紧张,缺乏信心,疲劳等。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其疾苦,心其生活。进行心灵沟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既使教学有针对性,又让教师在学生中有亲和力,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第四、要提高成绩,集体备课很重要。

六年级是一个整体,六年级复习需要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资料。尤其是同一学科的教师应经常在一起研究教学,提高整体成绩。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年的语文教学,我虽然收获不少,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自己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思路,在专题复习方面还钻得不够深。理论总结有欠缺。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语文教育;六年级;困境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六年级这一时期应该是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一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存在,导致我们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使教学进入了瓶颈期。下面,本文即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境”为出发点,谈一谈走出瓶颈期的解决方法。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境

(一)叛逆期阶段

处于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他们不想接受老师和家长的管教,想摆脱学校和家庭的束缚,这一现象在学习方面表现得是最为明显的。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学习的任务也逐渐繁重,要求学生在复习小学阶段的旧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六年级的新知识,“双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感受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学习压力,这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逆反期孩子的发泄对象,通常就表现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不做家庭作业、上课开小差等。由此看来,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提前掌握小学六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就很难进行了,很可能在这一关节点上学生的六年学业就付诸东流了。

(二)阅读理解与初中脱节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和材料是比较直观的、简单的,大多数都是以自然景色、爱国主义以及情感等为单元主题,这些根据字面意思就能很好地理解的文章,也就使老师们的讲解形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流于表面、蜻蜓点水。就拿S版语文六年级的《开国大典》这一课来说,老师在讲完“骑、嗓、党、聂”等生字词之后就只将“爱我中华”这一点反复地对学生强调,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学生中国只有一个我们好好珍惜。对于课文中的段落总结,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就自己来总结归纳,忽略了培养学生对文本体会和感悟的能力,导致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极低。但是,进入初中以后,课文中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如果学生在小学没有掌握到良好的阅读技巧,那在初中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阅读,就难以跟上初中的语文课程和教师的教学进度了。

二、改善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应该如何掌握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呢?我建议语文教师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并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取应对措施,来解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绪冲突和心理冲突;其次,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为教学切入点,营造一个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容易被鲜艳的色彩以及动听的声音所吸引,那么教师就可以运用兼具声色效果的多媒体设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奇异的琥珀》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老师可以展示琥珀和其他化石,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琥珀,以此拓展小学生的视野。接着让大家根据课文中对琥珀的描述以及平时的观察或者散发想象力,说说自己心中的琥珀是什么样子。最后再通过视频给大家播放琥珀的形成过程,让同学们了解琥珀的奇异特点,同时解答同学们的相关疑问。多媒体中动态的画面和鲜艳的色彩给老师和学生创设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二)坚持多读少讲的阅读教学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课文的单元整合,还要通过合理化的筛选将这些课文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规律,这往往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关键。例如:在学习“温暖的记忆”这一阅读主题之前,老師就应该先鼓励学生对《永远的歌声》《秋天的怀念》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几篇文章进行阅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预设为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人间真情,让学生形成不同时期的情感观,学会情感表达的不同手法,并学会体会人间情感的“真”。只有让学生自己体会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所提高,阅读技巧才能得以掌握和灵活运用,初中的语文课程也才能够跟上进度。

三、总结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四、六级考试;考研

一、前言

近年来,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并就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卞树荣(2006)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大学体验英语》的实用性;邓贤贵、张坚(2007)论述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全新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均在实用性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华荣(2008)在内容组织上论述了《大学体验英语》交际内容的实用性;魏琳(2009)通过调查发现,从学生的选择上看,语言的实用性已被摆在了第一位,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再把英语学习当成应试的工具,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能与人交流,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甚至同专业挂钩,达到学以致用;王帅(2009)指出《实用英语》的实用性明显加强了日常生活、工作与经济、科技发展联系密切的实用文体的阅读。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英语四六级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于海艳(2005)、迟欢玲(2006)、胡学方(2007)、翁义明及陈兰芳(2008)、袁在成(2009)、郑映雪(2009)等在这方面均有阐述。

至于考研英语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某一年考研英语作文的点评,如曾微(2006)、许建平(2007,2008,2009);如何提高考研英语作文的应试技巧,如王静(2005)、吴蓓蓓(2005);分析考研英语看图作文及相应的对策,如杨小蛮(2005)易立梅(2008)等也曾有论述。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少学者从考试的视角来论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尽管滕德明等(2006)从教材编写中的原则、需求分析和实用性角度,在分析了2001至2005年5年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和在对学生、教师、社会的需求的分析后,指出了《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实用性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此研究仅仅通过2001至2005年5年间的考试英语写作来研究了就某一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这尚不能足以较全面的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为此,本文将结合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来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作文的情况分析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

通过对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题目进行整理、归类,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总体而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材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书信类、应用文、描写文、图表类等。在这些题材当中,以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居多,图表类则显得过少。

然而,从历年考研英语作文的得分情况来看,多数考生的看图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此类作文很难。为此,很有必要对此类作一些简要分析,看图作文可以分为图画式作文和图表式作文(杨小蛮,2005):(1)图画式作文是用漫画、照片、图片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画蕴涵的寓意或者思想内涵理解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更偏重学生的总结能力;(2)图表式作文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表中的数据所包含的逻辑关系的挖掘与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由于图表是数据的形象化表达,更偏重于学生的数据整理与归纳能力。而这正是众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识及能力。图表类作文,在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不多,大学英语教材中类似的图表也极少出现。由于题型不对口,考生在审题、立意、表达上都与命题者的要求大相径庭(任荣,2001)。另外,根据最新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在英语的写作a部分,今年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内容,并且在大纲样题中有所体现,这是很重要的变化。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的体裁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关于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的讨论

由于受到文章篇幅所限,本文选取笔者教学中所使用的《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对翟象俊及李荫华主编的《大学英语》中的体裁进行统计。

再看由宁春岩主编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文中的体裁。

为了进一步说明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问题,下面就《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专门涉及到写作方面的内容逐一统计如下。

《大学英语》的第一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也兼顾写和说的能力,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使用连词、缩写句成词(组)、从句、简洁写法、从属连词用法、省略法、简洁表达法、同位语;第二册的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包括连贯、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由主题句引出段、从属连词和关系代词、句子逻辑顺序、词和词组及从句的并列写法、转折等;第三册的写作,从连句成段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其中的第5、6单元有看图作文;第四册的写作,从基础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第7单元有看图作文。

而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写作练习分为一般写作(generalwriting)和实用写作(practicalwriting)两部分。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在交际环境下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第一、二册的一般写作以纠正学生写作中的句子层面的结构错误为主;第三、四册以段落、篇章写作为主,以培养学生在清楚表达意思、整体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就应用文写法(practicalwriting)而言,涉及如下的内容:第一册有名片、道歉信、海报、储蓄表、订单、体育比赛安排表、通知、邀请函,第二册包含了入学申请表、个人广告、旅游保险、贺卡、健康表、私人信件、网络布告,第三册则有会议邀请函、获奖证书、广告、论文征集广告、网上课程安排、旅游行程安排、公共预警通告()、政府通告(反战反暴力游行),第四册安排了工作广告、演出安排表、投诉信、招聘广告、道歉信、问卷调查、保险单填写、提纲写法等应用文写作知识。

四、综合分析

综合上文对四六级及考研英语作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六级作文的题材主要以写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为主,偶尔出现图表类和应用文类的作文;考研英语作文主要是图表类作文和应用文写作,从2010年开始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题型。这两个对教学起很大指导作用的考试在写作方面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考生掌握应用文写作,而双方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六级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能否根据所给的题目用英语清晰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而题材多为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而考研英语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因而题材多为图表类作文。一套讲究实用性的教材在写作练习部分应该注意两者兼顾。

根据本文第三部分对写作方面内容的统计可见,《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较之于《大学英语》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注重实用性,也就给予应用文写作更多的关注,这对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及今后的工作无疑是极为重要得。然而,《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极少涉及看图写作方面的知识,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这方面的练习几乎为零。就考研英语写作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今后编写大学英语教材需要考虑到考研英语写作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要增加看图写作及如何提炼文章的摘要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满足大学生考研的需要,使得大学英语教材更具实用性。

五、结束语

纵观全文,本文在总结、归纳我国近20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作文题目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中与英语写作密切关系的内容,并就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卞树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编写理念及其对英语教改的指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邓贤贵、张坚.构建特色英语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职业时空,2007(23).

[3]华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浅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魏琳.从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谈英语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5]王帅.高职《实用英语》教材特点及应用方法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6]于海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应试策略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5).

[7]迟欢玲.如何写好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j].英语自学,2006(11).

[8]胡学方.从框架结构谈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j].贺州学院学报,2007(3).

[9]翁义明、陈兰芳.主题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短文写作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10]袁在成.主题句在cet-4&6写作中之功用[j].科技信息,2009(28).

[11]郑映雪.四六级考场议论文写作应急思路“三步曲”[j].英语自学,2009(11).

[12]曾微.2006年全国考研作文解析[j].大学英语,2006(3).

[13]许建平.2007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大学英语,2007(4).

[14]许建平.2008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大学英语,2008(4).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较以往之变化

英语四、六级考试调整有五大方面。

(一)听力部分的复合式听写部分由以往的八个单词和三句话的题型要求,改为考查十个单词或短语的要求;短文长度及难度不变。改革后的新题型,考生需要听的内容多了,写的内容大大减少,难度降低,但对学生整段听力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快速阅读部分变成段落信息匹配题,其中四级考试需要看十个左右的段落,匹配十个信息点;六级是十五个段落,匹配十五个信息点。从之前的考试情况看,占据超过四百分的阅读题目,是考生的得分重点。新题型不但要求考生对文章全篇能够有所理解,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的一些细节有所把握,对学生的宏观分析篇章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则上升为更高的要求,学生需将所学知识转换运用,不仅要读懂,还要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三)完形填空题被取消。之前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完形填空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篇章的理解能力,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和运用,对语法的运用等技能。从多年的考试得分情况看来,完形填空是整个试卷中失分率较高的题目,被取消是利大于弊。对于一些想在完形填空中投机的学生,蒙选项的可能性则将不再存在,这要求考生必须回到翻译上踏实钻研。

(四)翻译部分由原来的句子翻译改为篇章翻译,汉译英;整段翻译要求学生有更强的文章理解能力。这改变了单句翻译看重语法理解运用及词组使用的传统模式,是英语综合能力运用的一个很好的实践。

(五)考试时间从过去的120分钟延长到130分钟。

二、针对新考试要求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以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加强学生英语基本功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然而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型的转变,揭示出以往课堂教学的诸多弊端,值得反思。

(一)之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常以四、六级考试作为指挥棒,侧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词组搭配、单词拼写、语法的掌握和运用等。听力中复合式听写要求的改变,完形填空题的取消及快速阅读题型的改变,都向我们暗示,今后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更加侧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能从篇章的层面上宏观把握文章的内容。

教师以往讲授课文的方法是先解决词汇问题,然后给学生时间快速阅读文章以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或者回答问题等方式检查学生快速阅读的效果。文章的整体理解和细节内容的把握还是依靠教师课堂上的精讲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只停留在文章的快速阅读层面,没有真正让学生深入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和结构,这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新四、六级翻译题型难度加大、比重增加,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改变。在以往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很少注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教材没有系统讲解翻译理论运用方法。教师只能在讲解课文时提出重点句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或者在讲解单词词组的过程中让学生口头造句,再进行课后练习题中的翻译练习。没有理论支撑的翻译实践自然不会成功,学生的翻译能力仅仅停留于句子翻译,从未涉及段落理解和篇章的翻译。教师从未注意过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和翻译。

(三)尽管阅读理解题依然存在,但是教师和学生对于此类试题已经麻木,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真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技巧的问题。学生能够获得的阅读训练仅限于课文和课后的练习题,阅读量少自然经验不足,阅读题在四、六级所占比重一直很大,而且阅读能力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应该仔细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四、六级成绩。

三、针对新四、六级的要求改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模式的改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自然要随之调整变化。

(一)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新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和能力考点,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教学。传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比较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对细节的把握,完形填空题包罗万象,既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又考查学生对词语搭配、句式用法等微观层面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新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只有在复合式听写时涉及单词拼写和词语搭配,其他试题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对篇章段落的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定的语言分析运用能力,从宏观的角度上考查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细节知识,如单词的学习、词组的搭配、句型的运用等内容交给学生自学,可以把相关教学资料发送到学生信箱,也可以把重点单词词组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查字典自主学习。

(二)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内容的难度。教师可以将有关阅读资料发送到学生信箱,也可以列出阅读书目,让学生查找阅读,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对于教材上的课文,教师可以找出部分内容简单的课文,让学生模拟老师进行授课,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篇5

(一)以读书为中心,精心安排业务学习活动

上学期,我们组以读书为中心,以读书汇报交流为主要形式,开展了低。中、高各年段的读书交流活动。低年级老师共读了《还语文教学本真》一书,中年级老师共读了高子阳老师的《做见识型小学语文教师》,五年级老师共读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六年级老师共同阅读了《走进语文诗意的丛林》。各年级组推荐教师代表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作读书汇报交流。精彩的发言给人启迪,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

(二)重视常规检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在鼓励语文教师创造性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其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监督。上学期,语文组配合教导处进行了两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全组教师备课都非常认真,教案完整,重点突出,有反思,作业设计科学合理,批改细致准确。检查结果令人满意。

(三)以活动为依托,为师生成长搭建平台

(1)抓好校级一人一课活动。这是朴实的平台,却取到了务实的效果,每位执教者在活动中踏实地成长。

(2)开展第五届青年教师美文诵读比赛。

(3)组织进行一年级汉语拼音过关测试。

(4)我校开展了第二届读书月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我们举行了“最是书香能致远”黑板报评比活动、读书交流会活动、五六年级读书卡设计比赛、二三年级读书名言书写比赛、四五年级“好书伴我行”现场作文比赛、六年级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

二、对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的展望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中的有关内容为切入点,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力争把本组打造成为我校教科研的一处亮丽的风景。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立足学校课题研究,创设书香班级,紧紧围绕“二次作文”和“有效的课堂”两个重点,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1)每一位语文老师要认真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总结经验,分析主客观各方面因素,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2)继续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关注《小学语文教师》《江苏教育》等教育教学类杂志中关于课程标准的专栏,全面、深刻地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我组计划采取如下方式:

(1)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定期组织大组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相互学习、相互切磋,使教学理论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不断促进教师的成长。

(2)组织各类沙龙研讨活动,使老师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通过研讨、交流,寻找到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寻求相关策略。

(3)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我校将组织教师由理论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典型教学案例,进行评比并积极向市区投稿。

2.完善常规工作,构建和谐课堂。

(1)作业规范化要求进一步强化、细化。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要求学生要有语文摘抄本(素材积累)和周记本。不定期举行优秀作业展示活动。

(2)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一节教研课,为了让每次评课都能真正起到研究、提高的目的,备课组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评课。这样,才能让大家在观摩中反思、交流、学习,共同成长,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总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3.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充分利用好早读时间和课堂两个阵地,重视学生朗读水平的指导和经典诵读的积累。本学期,我们将开展学生美文诵读比赛和集体朗读课文比赛,力争在活动中提高各班的朗读水平。

(2)加强写字教学研究。语文老师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写字指导,充分利用好写字指导课,把教师指导和学生练字紧密结合起来。

(3)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重视起来。老师们要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深入解读,提前作出设想,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利用多种语文资源,把语文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订各年级教学计划,并有序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2、研究制订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3、安排教师“一人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4、组内教研。(讲座:二次作文)

5、一人一课活动。(一年级组)

四月份:

1、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工作进行常规检查。

2、开展“语文周”活动。

3、组织教师参加区级教研活动。

4、组内教研(立足有效课堂)

5、一人一课活动。(二、三、四年级组)

五月份:

1、开展学生美文诵读比赛和集体朗读课文比赛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区级教学研讨活动。

3、组内教研(如何细读文本)

4、一人一课展示活动。(五、六年级组)

六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区级教学研讨活动。

2、组内教研(复习策略大家谈)。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篇6

摘要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数字在英语文化中有其特有的国俗语义,与汉语中数字的国俗语义相比,既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又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充分了解数字在英汉文化中特有的国俗语义,有助于更好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

关键词:数字国俗语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化又时刻影响着词汇的涵义,使之产生丰富的文化内涵。数的概念源于大自然,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源于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总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数字可以折射出包括思维模式、哲学思想、宗教理念、民俗风情等众多的文化层面,蕴含着深厚的国俗语义。国俗语义指在词汇概念意义上添加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大多数国俗语义是词语经过反复运用而附着在词汇概念意义上的,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但因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思维观念、地理环境等的影响,英汉数词的国俗语义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事也有较大的差异。

一英汉数字中的国俗语义

数字是文字符号和观念的结合体,其表达的涵义有“实”、“虚”之分。数字的“实义”指用来表达纯数目,即精确的数理概念;数字的“虚义”则是表示数理概念以外的涵义,也就是学术界所指的国俗语义。作为语言符号的数字,同其他语言符号一样,任意性是其基本特性之一。英汉数字的任意性体现在数字的“虚义”上面。数字的“虚义”又称为数字的“模糊性”。英汉语言中数字不同的“虚义”或“模糊性”,源于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或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文化领域里,必将蕴藏有不同的国俗语义。

英汉语言诞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重,都有其独特的“内蕴形式”。数字作为语言组成的一部分,也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不同特色的数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数字可以折射出众多的文化层面,蕴含着深厚的国俗语义,其中包括思维模式、宗教理念、哲学思想、名俗风情等诸多民族文化特征。如在中国的数字文化中,大多的数字都与中国哲学相关。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阴阳”贯通于一切事物之中,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老子》道:“万物负阴而报阳,冲气为和”。所有这些均蕴含了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既对立,又重和谐统一的辩证观念,孕育了汉民族凡事讲求成双成对,重视均衡和谐的心理特点。同样,西方哲学家对数的认识与中国古典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哲学学派认为:“与其将万物本原归之于火或水,毋宁归之于数”,“数的要数即万物的要数,而全宇宙也是一数乃至一和谐的乐章”。在这个学派的观念中,万物皆数,一切事物的起源、发展和变化都是数,数存在于一切可以被人类感知的客观事物之中。这一点很相似于中国。

说到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西方先哲对数字“一”同样推崇。古希腊哲学派认为,“一”是世上一切善的事物和奇数的源泉,是宇宙运转的起动机,是平衡宇宙的基本要素,是至高无上的实体。因此,带有东西方文化色彩的汉英数字,是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和民族观念等文化特征的反射。通过数字来挖掘其深层的文化意蕴,可以洞悉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特色的国俗语义。

二英汉数字国俗语义的个性差异

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符号,在不同的社会地域和文化人群中,常用以表达不同的所指。表面相同的数字,深层渗透着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个性特色浓厚的国俗语义。用以表达吉凶象征是英汉语数字共有的文化内涵,但由于英汉两民族受不同的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思维观念、地理环境的影响,数字中所蕴含的国俗语义又不尽相同。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因此,中国的数字文化相比英语的数字文化而言,其内涵更丰厚和深邃,数字被用来表示吉凶象征和禁忌在汉语中是比比皆是。

汉语中,数字三、六、九是公认的吉利数字。中国人通常择选带这些数字的日子来作为结婚典礼、开业庆典、奠基或落成仪式的良辰吉日。追溯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看出人们喜欢这些数字的缘由。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明,数成于“三”,宇宙的万物生于“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论述:“三,数名,天地人之道也。于文,一耦二为三,成数也。”司马迁在《史记・律书》中解释“三”时曰:“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周易・说卦》将天、地、人间的关系称为“三才”,曰:“昔者圣人之作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在传统观念中,人的地位是仅次于天地的万物之灵,因此代表人的“三”成为神数,深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数字“六”在汉语文化中也是广为崇尚的数字。因为在《周易》的八卦五行中,六是五个地数或阴数之一,还是地数二和四之和。六又是一个偶数,中国文章自古讲究对仗,无论是古时的骈文、律诗,还是现代的对联,都追求“偶”的形式美,因此偶数六在汉语文化中表示幸运和吉祥的褒义也就不难理解了。先秦时期的六部儒家经典叫《六艺》或《六经》;周代政区分为“六乡”;隋唐政制设“六部”,皇后的寝宫称“六宫”;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佳句;古代把亲属关系归为“六亲”;妇女怀孕称“身怀六甲”;佛教认为凡人有“六欲”;古代绘画讲“六法”;在民间也有“六六大顺”的吉语。

数字九在《周易》的阴阳五行中是最大的天数或阳数。清汪中的《述学・释三九》是这样阐释“九”的:“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可见“九”在传统文化中已被中国人视为极数和吉数,其文化涵义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中国的传统哲学强调对立面的和谐与相互渗透,即对立中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统一”思维的取向把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对应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整体结构里,身心合一,形神合一,思维与存在合一,主体与客体合一,是一种物我不分、物我两忘的诗意境界,是以主客一体来实现“尽善尽美”的统一和谐的崇高境界。“统一”思维的取向也使中国人对偶数有着特别的喜爱,凡事喜欢成双结对,视偶数为吉数。偶数乃双数,双数为均衡、和谐和统一的象。中华文化中视偶数为吉利象征的现象俯拾皆是。婚庆上凡物都是成双成对以表示幸福美满:客人送礼要送双,新娘的陪嫁都是双数。中国的建筑物从内部结构到外部的雕刻和装饰,也均讲究对称。中国北方地区喜爱选定二、四、六、八、十这些双数的日子举办喜庆的活动以求吉利。

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一元论思维相比,西方民族则信奉主客体相分的“二元论”思想,即西方传统文化比较强调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是统一中的对立。认为世界应分为两个对立二元世界,强调事物之间的对立而非统一。东西方传统哲学均认为世界存在对立面,但前者强调对立面的和谐与相互渗透,即对立中的“统一”;后者却将世界中的主体和客体、思维与存在、物质与精神等分开,注重相互间的对立关系,注重个体特性。“故西方民族重对立,认为不和谐才是美”。因此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奇数有种特别的偏好(数字“十三”除外)。例如在西方国家,丧礼献花为双数,而婚礼献花却是奇数。西方人视偶数为不吉,认为奇数才是吉祥、顺利、美满的象征,这与中国人崇偶的心理截然相反。

三汉英数字国俗语义的共性特征

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现象,必然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客观物质世界反映到人类大脑中的镜像是相同的,虽然“内蕴形式”不同,但对世界的认知形式具有相通之处。例如汉英语言中一些含有数字的成语或谚语,虽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所表达的涵义是一样或近似的。如汉语有成语“一箭双雕”,英语有“tokilltwobirdswithonestone”;汉语有“脚踏两只船”,英语有“tositbetweentwostools”;汉语有“半斤八两”,英语有“sixofoneandhalfadozenoftheother”;汉语有“十有八九”,英语有“tentoone”;汉语有“一叶不成春”,英语中也有相似的表达:“oneswallowdoesnotmakeasummer”。这些都表明了汉英两种语言中数字国俗语义的相似性。

数字“七”在西方文化中是象征吉祥、顺利、美满的一个数字。希伯来文的“七”发音是shevah,源自字根savah,是“齐全、满意、足够”之意。古希腊文化中,“七”同样是个吉数,比喻“完整”。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了世间万物。在希腊有“希腊七贤”和“七大主教”说法。西方的宗教文化常用“七”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或宗教仪式。如七大美德(thesevenVirtues):信任、希望、谨慎、仁慈、公正、毅力、节制;七大圣礼(theSevenSacraments):洗礼、告解礼、爱圣职礼、坚信礼、圣餐礼、婚礼、僧侣为垂死者行涂油式;七大精神善事(theSpiritualworksofmercy):改造罪人、安慰痛苦者、耐心忍屈、教育无知者、劝解疑惑者、原谅伤者、为生者和死者祈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也有视为吉数的意味,这与西方人崇尚数字“七”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古代有七日创生论,“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北史・魏收传》)。中国古代已有六方位的概念,即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再加上天地两方。鸡狗羊猪分别指四方,而马行驶在上、牛耕种于下,正代表了六合方位,“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占据正中央神圣的第七位”。

中国的佛教也非常推崇数字“七”。佛教认为万物由地、水、火、风、空、识和根七种本原组成;人生有七大灾难:水、火、鬼、罗刹、刀仗、枷锁和怨贼。佛教认为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共有七佛;佛教信徒通称七众弟子;中国的佛塔多为七层,佛教说:救一众生,胜造七级浮屠。受佛教影响,我国许多地方至今有为死人“祭七”的风俗传统,即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共七七四十九天,以此来安抚死者的灵魂。

综上,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语言必须了解其所属的文化。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经过千百代人的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充分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华民族和英语民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两种语言中对应的词汇,其国俗语义也存在着很大不同。数字在英语文化中由于受到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影响,有其特有的国俗语义,与汉语中数字的国俗语义相比,有着相似和不同之处。充分了解数字在英汉文化中特有的国俗语义,对更好地使用英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德鑫:《数里乾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王红旗:《生活中的神妙数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版。

[3]詹姆斯・海瑞森,王逢印、方正钧:《超时空的设计:圣经中隐藏的数字结构》,神道出版社,2002年版。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策略反思教学

一、反思教学的概念

反思理论首先应用于教学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于1933年在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出的。他说:“反省思维的功能,在于将经验得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以后经过Lewin,Stenhouse,Kemmis和elliott的研究和发展,得到大力提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进行了教师主导型的学校改进运动,提出了“反思性行动计划模式”。1991年从斯腾伯格提出的“教师即研究者”理念出发,英国开始推行实施试验性项目。

波斯纳提出一个优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经验+反思。他们提出的反思性教学主要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今天我们所说的反思性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即教学反思),二是教师要大力指导、组织学生反思他们的学习行为(即反思教学)。优秀学生=训练+反思。教师做好了反思,就可以避免高三教学跟着感觉走、散漫随意的现象;学生做好了反思,方能真正落实过手,从而把教师的心血、自己的努力化为分数。

二、当下高三语文教学的不足

长期以来高三语文教师充当了三种费力不讨好的角色即:“饲养员”:教师习惯于把知识、考题嚼烂了喂给学生,全然不管学生会不会消化不良;“训练员”:魔鬼式训练,就像寒假背几十页试卷,每天做半小时语文,三天一大考、五天一小考等把学生练到两手发麻,两眼无光,六神无主的境界;“裁判员”:教师对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不”,你不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这里错了那里错了,学生可以说是动辄得咎。采用这种模式进行高三复习教学不仅没有取得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预期效果,反而在大量的考试中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需要积累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名句等),学生常考常错。

2.对于刚练过、考过的题,再次遇到,学生还犯同样的错误。

3.有些板块的题,老师讲清了方法,归纳了技巧,学生对基本方法也清楚,但做题仍不能得多少分。

这些问题都表明了语文教学中的理科化倾向。急功近利,教师大量讲,希望讲了就立竿见影,否则就心灰意冷,简单粗暴,希望像理科一样,希望通过大量练习涨分,一时达不到目标就变本加厉,归咎于练得太少,再加大练强度。由此造成恶性循环,使语文复习教学走入死胡同。

三、构建高三语文反思教学策略

高三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角色扮演,在教学中树立服务意识,扮演好五种角色:①心理按摩师:发现学生不良情绪,控制和引导其正向发展。②方法咨询师:面向全体学生和个别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③网络建筑师:依据《考纲》《大纲》梳理出考点考题体系,帮助学生构筑能力网络。④目标设计师:构建复习的教学目标、班级目标,引导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⑤学情评估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1.备课要有非预设性

教学中强调精心备课,这是理所应当的。但要注意在高三复习中正确对待课前的准备。不要因为准备得充分,就大讲特讲,全然不顾学生的接受。其实高三课堂要讲究“生成”,而非仅是传授。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2.目标设立要有科学性

在对目标的设定、对目标实现的反思方面不要急功近利,简单粗暴。要注意注意阶段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高三复习一般是三轮复习。不少学校实际上搞成了两轮复习,即考点讲解和综合练习。实际上,整个高三一年的阶段安排可调整为三轮六段:“三轮”是教材梳理,考点过关,综合强化。“六段”是9月新课;10月教材梳理(重点是字词、文言);11月至12月考点梳理一阶段(基础、语用、诗鉴、间以作文);1月至2月考点梳理二阶段(文章阅读:科技、文学);3月至4月综合训练(重点考点的强化);5月至6月自主看书(清理答疑)。这样的复习安排层次性表现为基础(教材、考点)语用(句段)阅读(篇章)回归基础综合能力。

将目标计划落实到每堂课,每个人。使用什么资料、练什么题、达到什么效果、补救措施都仔细考虑。

3.教法调整要有反思性

教师在高三每一教学单元(课时、一周、一月、一个考点专题等)后,应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后期复习教学内容要考虑以下六点:①是否紧扣了《考纲》《大纲》;②是否突出了考试重点;③是否针对了学生的弱点;④是否找准了涨分空间;⑤是否有助于形成能力网络;⑥练习是否有效。教法要考虑以下七点:①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不同类型的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讲、练、自主学习的比例分配上应不同);②是否符合学科特点(是繁琐的理论分析、频繁的机械练习还是考点的有效点拨、精练中反思体悟,形成能力);③是否符合阶段特点;④是否符合考点特点(基础知识复习与作文复习不同,诗歌与现代文复习也各异);⑤是否符合学生状态(比如上午的课、下午的课在教法选择上应有差异;在一轮、二轮与三轮复习中教法有差异);⑥是否坚持一课一得;⑦是否坚持“四个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主式,以能力培养为主标)。

4.学习模式构建要有方法性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篇8

语文学不好,其他课程也不太可能学好:有些学生升到小学高年级后数学学习有困难,中学阶段的数理化学习有困难,究其根本原因,是语文基础不好。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无法写出像样的论文,缺乏收集信息的能力,看不懂有一定深度的文章和书籍,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少儿时的语文没有学好,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比较差。因此语文学习,实际上是初中及小学阶段的重中之重!

正因为非常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我才认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根本就不符合要求,特别是不能作为入门教材使用。小学六年12册课本,其核心任务就是围绕两千多个汉字打转,初中毕业,九年义务教育的结果,教纲要求也仅仅是“认识三千五百个汉字,会写三千个”的要求。这种语文学习的弊端很大,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六年语文学习的结果,仅仅是学会了一大堆汉字,在思维品质上不但没有长进,反而退步。大多数的学生,思维的速度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所谓我国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创造力,没有思想,缺乏思维品质等,都是小学语文教育不当的后果!我在大学里遇到一些纯文科的学生,面临问题时根本不知道如何有序地分析和处理,所以社会上有人很尖刻地说“大学中文系的学生90%是废物”。这句话可能有些偏激,但是它反映的就是我们的中文教育一定有严重的问题,破坏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基于以上认识,所以我认为不能直接采用统编小学语文课本给孩子学习。只有在具备真正的语文基础,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后,才可以使用我们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快餐方式迅速地过一下。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绝对不同于普通小学课堂教育,只能把课本当作一种语文知识的系统整理,在老师的辅导下学习。绝对不能直接作为启蒙语言教材使用,更不能把这套教材学六年,否则本来很聪明的孩子就会被教傻了。

废弃课本,选用读本。前两年在论坛聊天室的语文讨论中,当时有李海林老师等参加,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即语文教材应当用读本或选本,而不用课本。韩军老师曾提出过语文是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返三,我们非常赞同。语文能力修养是大量阅读积累后形成的,而不是通过几个“例子”加上分析、训练形成的。现在每学期二、三十篇课文,而且每篇要用两三个课时来学,浪费时间,而且容量太小。

语文教学完全可以是简单的,朴素的。它首先是一个阅读的过程。阅读是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直接决定了人的眼界、学识和综合修养。因此,语文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让孩子们喜欢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到成功和乐趣。阅读是一个相对平静的内化过程,语文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创造适宜的阅读时机和环境。这样的课堂必然是简单而朴素,宁静而致远的,如同春风化雨,润物于无形。如果你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你也不妨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只要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你的课堂也可能是平平淡淡的,没有那么多出人意料的问题,也没有那么多激烈的讨论,但只要学生有所积累和领悟,你这堂课就是成功的。怕只怕,你头脑空空思维僵化,语言乏味面目可憎,让学生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生命的浪费,还不如睡一觉能养精蓄锐补充元气。如果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做什么样的改革都将是白费力气。

母语学习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生活中有得天独厚的学习母语的条件和资源,有多方面使用语文的需要,有广阔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在生活中针对实际需要主动进行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使语文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运用语文中享受生活。

另外,课内语文学习是有限的,学习语文必定是“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吕叔湘先生认为,课内得之于老师的占三开,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七开。课外阅读、练笔等,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把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进行课外语文学习,当做自己分内的责任。转贴于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语文六模四步高效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50-01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这样一种先进理念的引领下,我校2008年在学习了东庐中学、杜郎口的先进做法的同时,开始了学案教学的探索。

“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课本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过三年多的课题研究和课堂实践,我们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上初步形成了学案导学下的“六模四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六模”即导学案设计模式分为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及难点、基础知识教学、中心教学内容、巩固训练、归纳总结、当堂检测六个模块,每一模块都有具体的要求,要依据课本,以本为本,根据新课标及考纲,以纲为纲,准确明晰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每一模块都要有学法指导,每一模块都要有时间预设。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及难点模块要依据课本,以本为本,根据新课标及考纲,以纲为纲,准确明晰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基础知识教学模块,包括知识回顾、知识链接、基础知识等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和结对解决的问题;中心教学内容模块,依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设置便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读共品的问题;巩固训练;归纳总结模块,学生反馈,教师精点;当堂检测模块式对知识的拓展运用。

“四步”即学案应用于课堂的“四步”基本导学模式:第一步:独立思考(限时完成学案基础知识的教学),第二步:结对交流(同桌交流,互相检查,互相讲解,对基础知识和比较简单地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第三步:小组交流(对中心内容或较难问题共同研读,合作探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第四步:展示反馈(根据问题的价值,采取组内展示、起立展示、台前展示等不同的方式)。

这四步是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活动,那么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任务是什么呢?教师的任务也是四步:

第一步工作是在备课环节,高效的课堂必须有更精心的备课,学习目标,重难点,问题的设置,时间的预设,精讲点拨的预设,课堂情况的预设都学要我们更精心的思考、准备。第二步课堂巡视,掌握学情,随时指导。第三步学生活动的安排与操控。第四步精讲点拨与设计多元评价。

“六模四步”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学生一改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我们对实验班所作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班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满意率由原来的仅有9%,上升为65%,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

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我们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语文成绩作了全面的统计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习成绩都比对照班有明显提高。

学案导学下“六模四步”教学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实验的方法,它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着很好的作用。学案导学下“六模四步”教学模式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一般也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但在设计和使用学案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征询学生的意见,吸收学生参与学案的设计。应该注意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学案的要求,使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文体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和对不同文体特点的研究,注意吸收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增强教师的理论修养。

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出版社《高效学习的心理学研究》

[2]程汉杰主编《高效阅读锦囊快速理解》(高一、高二、高三)

[3]广西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思维论》《语文教学艺术论》

[4]《语文教学情境论》《语文教学设计论》《语文教学考试论》

[5]钱梦龙《导读的艺术》

[6]武玉鹏《名师研究》

[7]潘庆玉《语文教学发展论》

[8]倪元宝《语言学与语文教育》

六年语文教学反思篇10

我市推进"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毕业班很多教师都认为今年不会开研讨会了。因为上级为了将这一课改扎实进行下去,教育局对学校的考评、学校对教师的考评都淡化了成绩的考核。但实际上无论课改成绩有多突出、影响有多广,如若教学成绩上不去,负面影响反而更差。洋思也好,杜朗口也罢,能在教育界引起轰动。靠的什么?成绩!所以搞课改不影响成绩,对提高成绩是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的。

二、我们与成绩

毕业班是一所学校的窗口和形象。毕业班成绩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社会声誉的好坏。考到第几名,考重点学校又考起了多少,这对一所学校的办学效益起着最直接的影响。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抓成绩,而且相信六年级会出好成绩。

因为我们的优势在于:

1、六年级学科分得更细。

从六年级开始,数学学科从以往的一位数学教师教两个班独立出来一位数学教师上一个班,应该是作业批改量小了,教材钻研深了。

2、人员配备超强。

(1)职务看:

六年级有校级领导2人;中层干部2人。

(2)职称看:

全校仅有中教高级2人,六年级就有1人。

(3)荣誉看:

全校有省级骨干教师3人,都在六年级任教。

有我市名师、骨师4人。

(4)资历看:

有4人一直上毕业班,经验独特,效果突出。更有我们即将退休的付老师,有病不休,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担岗上任在六年级,并且一丝不苟。

3、奠定的基础雄厚。

这个六年级在五年级时取得优异的成绩。

语文:居市第一名;数学:居市第二名;各学科的校级综合居第三名。

教师个人的语文、数学获市单科第一名,绝大部分教师闯入市前十名。

4、外语强势明显。

我校外语起步早,基础好,方法灵,时间足。

我们的劣势在于:

1、时间不够。

我校按要求开齐了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上级作息时间,同时活动多,耽搁多。

2、班额大。

每个班学生多,因而差生也多。

劣势客观存在,优势更趋明显,我们有这样优秀的团队,相信优异的成绩在向我们招手,但面对压力,我们也任重道远。

特别是现目前,老黄牛精神已不可取,"时间加汗水"更不值提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有树立"效率"意识,向课改要质量。

三、我们与课改

1、勤研究,提高课堂实效。

研究教材,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研究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程。

研究考题,把握命题方向。

2、常反思,优化教学方法。

课改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细节。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赞赏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合作探索能力、质疑解难能力,教方法与思维,培养终身发展可持续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