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十篇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十篇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3:48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1

一、2008、2009、2010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1,难度分析:2008年、2009年试题的难易程度分配相同:容易题约占40%,稍难题约占40%,中难题约占20%;难度系数为0.7左右。2010年试题难度加大,难度系数为0.6左右。

2 试卷结构分析:

(1)题型结构: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学生可以自带参考资料。题型分为“选择题(单选)和非选择题”两类,共26道试题(2010年25道试题),选择题20道,分值占40%,非选择题5~6道,占60%。

近三年中考历史试卷按照时空顺序,先中国史,后世界史,先易后难命制试题,彰显人性化,也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知识的分布上,基本上遵循了河南省教育厅、教研室的有关规定,对今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下面以2008、2009、2010年的历史试卷为例,列表详细分析试卷结构。

由表1可以看出,试卷分值相对稳定,侧重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所占分值较少,共6分左右,但从2010年的试题来看,中国古代史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在复习时,应加大对此部分的关注,但近现代史仍是复习的重点。

(2)考点结构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基本上第1题考查中国古代史;接下来约有6道题考查中国近代史,4道题考查中国现代史,1道题考查世界古代史,3道题考查世界近代史,5道题考查世界现代史。在选择题中,近现代史是考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考查内容较少,根据这个规律,考生可以在开卷考试中有针对性地复习。

由表3可以看出,近三年来非选择题的题型有以下几种模式:列举题(考查专题知识,如会议类、事件类、人物类等);图文材料题;材料解析题;活动探究题;简答题(考查专题,如思想史、科技革命史)等,题型较为灵活,往往是一道试题融合了几种题型的特点,不拘一格。非选择题考查内容也有规律,一般是:第21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化交流;第22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第23题考查中国现代史;第24题考查中外近现代史或世界近代史;第25题考查世界近现代史或中外近代史;第26题侧重于考查中外现代史。

了解和掌握了以上命题规律,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

3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与课程标准对照(以2008年试卷为例):

由上表可见,中考历史试题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每一道题均在课标中有所体现,考查知识点均属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同时,在注重对学生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

二、近三年试题特点简析

1 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中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和水平性测试,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这也是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部分的主要内容,河南省中考试卷所不同的地方是在注重基础性的前提下加强了综合性,但绝对要求学生夯实基础。

比如河南省2008年中考试卷考查的基础知识,上表(表4)已列出,共计近50个考点,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属于主干知识,只要学生有一定的识记基础,结合一定的分析、归纳,是不难作答的。三年来中考试卷的综合性试题比例也在增加,古今中外知识综合考查和多种能力综合考查也较为明显,以往信息量单一、一题一问的现象已经不多,综合性的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整体水平,而且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甄别和选拔学生非常有用。如2008年试卷的第4题是将中国近代史融合,第24题是将中外历史综合起来考查。

2 注重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

2008、2009、2010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在注重考查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另外,这几年的试题还凸显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2008年选择题第2题中“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再如:选择题第11小题中“历史学习眼界一定要开阔,要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中国史。”这些表述,既是对学生答题的一种引导,同时也使学生的答题过程成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3 彰显时代性

近三年的中考历史试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突出考查学生对国内、国际重大时政热点和当前社会关注问题的认识。考查的热点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周年问题,如2009年是祖国成立60周年,第23题考查共和国60周年成就展;二是与时政热点有关的问题,如2010年试卷第8题“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第二届青奥会举办权”就考查了南京的历史。又如第18题“2009年12月1日,欧盟宪法正式生效”就考查了欧盟的作用和影响。

这一系列试题,以学生熟悉的事例为切入点考查教材主干基础知识,能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发挥了考试的导向功能。历史和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赋予了历史试卷鲜活的时代气息。

4 开放性和综合性进一步加强

2008年的命题要求提出“充分彰显开卷考试的特点,发挥开卷考试的优势”,而2009年的命题要求又提出“加大主观性试题比重”,所谓“主观性”也是要在体现开放性上下工夫,所以2009年、2010年试卷的开放性比以前进一步加强了。如2010年第21题的第3问“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又如2009年第23题第3问“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这些试题都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而且具有“三开放”(即题目开放、答案开放、评分标准开放)的特点。

5 注重图表的运用

图文并茂一直是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的一大特色。近三年试卷的图片和表格逐年增加,这其中包括人物图、事件图、事物图、建筑图(黄埔军校、武汉长江大桥)、柱状图、地图、表格等。

图片和表格的使用既可以增加试卷的生动性,满足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出题的方式,又可以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用图的能力,还继承和发扬了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能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所以这种方式应该会长期保持下去。

三、对今后历史教学的启示

1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强化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准绳,是编写教科书的唯一标准,只有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进行施教,才能真正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信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基础是能力的保障,只有突出了历史基础知识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开卷考试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实际上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没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复习期间,我们要注意:第一,要注意史实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转换、整合、判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重视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促使学生形成探究历史的能力。第三,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施教,完成教学目标。

目前学生的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薄”,即学生对基础知识本身就掌握不扎实、不全面,以至于连最简单的常识也会出错。二是“弱”,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层次太浅,只是停留在表面,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我认为:首先,教学中应继续强化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同时加强对基础知识深度的适当挖掘,对基础知识教师要讲透,学生要学透;其次,纠正学生对开卷考试的误区,让学生明确开卷考试同样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2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河南省近三年的中考历史试题,再一次给我们的教学以强烈的启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国家的命运,要以时政背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知识,要史论结合,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011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周年纪念不但都有可能成为命题要点,而且也为我们更好地阐释历史知识提供了载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它们所体现的历史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围绕中心问题,创设新情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打破教材体系,构建系统的复习脉络。

历史学科的知识零碎繁多、基本知识点涉及面广。在复习时应该对最能代表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采用网络式、要点式、框架式等多种呈现方式,形成纵向、横向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构建出知识网络。所以我们教师在复习阶段,要引导帮助学生:

(1)系统整理,搞好专题复习。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的专题:侵略战争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民族探索与复兴有近代化的探索、红色革命的探索、改革开放。

(2)打破体系,古今中外结合。例如在复习中国史的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我们不仅要看国内情况一一封建统治日趋衰落,更要看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一一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这就从中国史的知识联系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的历史发展等。

4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学法的指导传授。

学生基本能力欠缺是目前存在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从图片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用语言归纳表述问题的能力、审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等。

首先,能力的训练非朝夕之功,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给以充分的重视,通过课堂上的有效环节、复习中的有效训练,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2

一、安徽卷与全国卷i的结构分析

1.共性。

无论是安徽卷还是全国卷,其都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重视情境的创设,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对教材主干知识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反映时代气息,稳中有变、有所创新。

2.差异。

虽然2015年高考安徽卷与全国卷i历史试题的分值相同,但在题量和题型设计上却有诸多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安徽卷历史试题全国卷i历史试题客观题11道题,每题4分,共计44分12道题,每题4分,共计48分主观题

(必做部分)2道题,共计56分2道题,共计37分主观题

(选做部分)无4道题,任选其中一题,共计15分知识分布客观题:中国古代史3题、中国近代史2题、中国现代史2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2题、史学常识1题

主观题:中国近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1题客观题:中国古代史4题、中国近代史3题、中国现代史1题、世界古代史1题、世界近代史1题、世界现代史2题

主观题(必做部分):思想史1题、科技史1题

主观题(选做部分):4个选修模块各1题二、安徽卷与全国卷i的历史试题特点

尽管这两套试卷历史试题的阅读量都比较大,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却都是有限的。它们在稳中求变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试题呈现形式不同。

全国卷i历史试题不拘泥于传统的试题呈现形式,突破教材,从新的角度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构建了一个提高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

安徽卷历史试题的呈现形式比较多样,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了选拔学生的目的。

2.试题难度不同。

安徽卷历史试题干扰系数较小,总体难度较低。全国卷i历史试题信息量大,对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3.创新程度不同。

安徽卷历史试题的考查目标、问题设置等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试题没有刻意追求非文字材料的多样性,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科的主干知识,如儒家思想、古代选官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等。

全国卷i以能力立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要求较高。例如,第41题以“科技与生产力关系公式”为主题,要求学生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该题取材新颖,紧扣教材,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2016年高考历史复习建议

教师要以导向正确、方法科学、训练高效为指导,立足基础,培养能力,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在教授基础知识和构建学科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重视基础知识。

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课题知识、单元知识、模块知识、专题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突破思维定式,用新视角、新史观和新理念看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3

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考核报考理科类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历史学科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认真重视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使学生顺利通过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下面谈谈本人在普通高中历史科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中的做法。

高中理科班历史课时少,每周只有两课,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多、范围广,包括高级中学课本《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Ⅱ、《文化发展历程》必修Ⅲ。时间跨度涉及古代、近代、现代史。授完新课,大约只有十六周复习时间。怎样在如此少的授课时间内复习完如此多的内容呢?我的做法是:把握纲要,系统复习。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目标,是以普通高级中学《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Ⅱ、《文化发展历程》必修Ⅲ的章节为单元,按认知领域的测量目标分类方法,从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面拟定考查内容。根据这些考查特点,我在具体内容复习中也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内容。

(1)在识记历史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们须识记的知识范围包括:历史事实(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和历史结论。

为了帮助学生识记我采用如下各种方法:同类性质事物归类法。如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1917年十月革命;1919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样学生比较全面掌握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情况。按事物发展时间顺序去识记。如国共第一次合作,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同孙中山领导的进行合作的方针;1924年“一大”召开,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组建国民革命军;1926年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标志大革命失败。这样学生比较完整地掌握了国民大革命事件。

(2)理解历史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历史概念、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线索和历史观点。理解并解释历史材料、解释历史事实和历史变迁。历史事实不是孤立的,它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我在复习中注意让学生多层次、多方向去联系,去掌握知识。

如讲工业革命时,为什么说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史重要的阶段?要从各方面影响来认识:从社会关系看,影响到人们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从生产技术变革看,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使生产力迅速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大大促进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从国际关系看,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国际的实力,大肆掠夺亚非拉民族国家,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从多方面去联系理解知识,不仅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能认识事物本质,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3)在历史知识应用方面,要求学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领悟和判断历史价值观念。例如:中国近代历史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那么如何认识这个结论呢?在复习中我就引导学生从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去分析。《南京条约》是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影响是使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是1895年甲午战争中日战争中签订的,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辛丑条约》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的,它使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分析比较,抓住“开始”“大大加深”“完全沦为”特点了解中国近代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过程。从而得出结论――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而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为建设高度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的决心和信心。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4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备战2013年的高考,2012年6月底,笔者组织了淮北市四所省示范高中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共199人进行了模拟测试。为了保证测试效果,尽量缩小和高考实战之间的误差,虽然笔者选择了各校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文科实验班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但测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依然令笔者大跌眼镜。

命题者选取了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问题,以学术视野俯瞰高中课程内容,在总结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历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应对世界的挑战。命题者希望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希望看到有创意且论证严密的观点,进而以此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但学生答题的现实和命题者预设的理想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反差,折射出存在于中学历史教学现实中的偏差。

问题1:199人中,没有一个人选择“另有观点”,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与“冲击—反应”模式不同的中国近代史的解释模式。(当然,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题目中的“运用材料中的史实”)

问题2:23人明确表示反对“冲击—反应”模式(15人),或认为该模式观点片面(8人),占总人数的11.5%。这其中只有10人能给出反对的理由,占总人数的5%。但理由无一例外都是干巴巴的一条:“外因决定论”的错误。至于其他解释,如“西方中心论”“逻辑论证上的矛盾性”“预设前提”等等,无一人涉及。

问题3: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的,占总人数的88.5%,但在如何“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方面漏洞百出。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1)简单抄题,不会评析。基本没有什么评论,更甭提“评析”了。既没有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对比分析近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也没有从“器物—制度—文化”被逐次认识的角度深入分析西方的冲击怎样促进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化。

(2)有史实无观点。部分学生自始至终未能清晰表明自己的观点,含糊其辞,罗列史实,甚至没有观点,对题目中要求的“观点明确”把握不够。不能充分提炼与运用材料所提供的答题信息,绝大部分同学都只是根据图片的提示,把“冲击”和“反应”中的史实一一对应起来,把图示中的重大事件用文字再重新描述一遍,依次罗列五次“西方的冲击”所导致的“中国的反应”。

(3)有观点,但缺乏史实支撑,而且有的观点明显偏离材料本意。

(4)史实与观点明显不符,分明是反对这种模式,但史实论证都是突出西方冲击的作用。

(5)缺乏思维力度。仅仅满足于完成观点到史实的罗列或做出平行的结论,对该模式的深层内涵理解不够,缺乏思辨精神,缺乏论证的理论高度。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想与现实两张皮的现象呢?是教学出现偏差?学生基础太差?老师引导不够?还是命题者过高估计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弄清问题的缘由方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经过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1.缺乏学术背景,无法做到高屋建瓴

为什么199名学生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与“冲击—反应”模式不同的解释模式呢?为什么学生反对“冲击—反应”模式的理由仅能列出一条“忽视了内因的决定作用”呢?为什么学生不敢清晰表明自己的观点,含糊其辞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重材料训练,轻史观培养。师生缺乏学术背景,无法做到高屋建瓴,遇到超出教材范围带有学术性的问题,只能平视或仰视。在平时授课和高三复习时,中学历史教师虽然会用“冲击—反应”模式解读中国近代史,也对“近代化史观”与“革命史观”有所了解,但有多少人做过系统的学术梳理呢?有多少人知道“西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模式:‘冲击—回应’‘传统—近代’和‘帝国主义模式’”?②有多少人知道“20世纪以来,海内外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话语模式:一是‘冲击—反应’模式……二是‘侵略—革命’模式……三是‘早期启蒙’模式”?③有多少人知道“费正清‘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在70年代以后受到批判,被美国另一中国史专家柯文的‘中国中心观’所代替”?④有多少人知道“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的局限性在于‘西方中心论’‘逻辑论证上的矛盾性’‘过分强调文化因素’‘预设前提’”?⑤……即使有人知道,又有多少老师认为为了应对高考,需要向学生粗线条地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解释模式”?即使老师偶有涉及,又有多少学生真正用心去记、去想、去思考?

有不少人反映这道题“超纲”了,其实,高考并不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只是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了解基本的学术动态;高考试题也无意深究考生的学术观点,而更在意其是否能自圆其说。《课程标准》就特别强调,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这道运用史料创设情境的小论文题,真正凸显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体现主体性和建构性,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最好的诠释。既与高中课程方案相吻合,又符合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不仅没有“超纲”,而且正是践行了《考试说明》强调的思想。②对照《考试说明》,反思一下我们的高三历史教学,是不是眼界太窄了,过于功利了,只顾就题论题了?!

2.囿于教材体系,没有做到“用教材教”

为什么高达88.4%的同学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呢?从教材本身来说,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教材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编的,教师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教的,学生就是按“冲击—反应”模式学的。例如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标题是“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下设“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非常系统地勾画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中西历史的发展脉络,非常直接地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纳入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冲击之中,非常清晰地印证了“冲击—反应”模式。再如,从二战后一直到60年代末,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差不多成为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大多数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学者们都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这种划分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即“中国近代的革命肇始于中国跟西方的接触。西方对中国的武力侵略,西方思想和现代技术的输入是这场革命的原动力”。③因为“冲击—反应”模式强调的是西方之“冲击”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只能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④以教材为依托,中学历史教师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传授模式是:外部冲击导致内部变化(破坏性的变化和建设性的变化),导致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学生高中三年都是在这种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熏陶下成长的,所以对于“冲击—反应”模式,他们很难提出反对意见,更遑论“另有观点”了。平时老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都只是依赖于所使用的教材版本,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只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没有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把教材转化为学习材料,训练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怎能指望学生在考场上面对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正如安徽省历史教研员徐贵亮老师所言:“奉历史教科书为圭臬,对教材知识、结论的固化与墨守,对教材以外史识、史料、史论和史观的视而不见,不仅不利于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知识观、历史思维和视野的开放与拓展也是极为不利的。”⑤

3.思维能力不足,难于做到创新发展

本题的答题要求是“评析”,即分析和评论。“分析”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评论”是指批评或议论。“评析”本是带有总结性的认识,是分析持这种观点的原因和实质。但很多学生的回答却有史无论,仅仅罗列了某个方面的史实,没有用史实去说明自己的观点,没有将史实和观点之间建立联系,没有做到史论结合,甚至是毫无根据地乱发议论。不能把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层次,不能从理论上分析为什么持某一观点,以及这一观点的本质特点是什么。限于知识背景和答题能力,学生对“冲击—反应”这一模式唯有迎合,难以突破。只能就事论事,很难做出命题者所期望的有创意的分析、评论。

历史思维既要有证据,又讲究逻辑。没有逻辑的思维必然是混乱的。①要把证据逻辑化地表达出来,需要平时有目的地进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的训练。进行这方面训练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根据材料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围绕结论附会材料。但是,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脱离材料抽象分析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则听得“一头雾水”,还美其名曰:培养思维能力。其结果,除了给学生又生硬地传授了一个结论,再次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之外,别无所获。②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面对高考命题改革,我们所能做的应当是尽快适应而非单纯抱怨。重视高考就应该研究高考试题,从优秀的高考试题中,领悟命题者在教学方面的引领意图,从中分析教学的差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史观教学,关注学术动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从高考全国卷命题到地方自主命题都很重视联系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以此为命题素材,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问题,以考查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虽然引进了史观,但基本上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而且因编撰工作客观性因素的制约,教科书的观点难免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关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应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教学杂志、专业图书、互联网等,搜索有关特定历史主题的研究资料,了解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将其适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命题改革的导向是迫使中学历史教师大量补充学术资料,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强调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全面解读历史。

2.勤于阅读思考,完善知识结构

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高考新题型?怎样了解日新月异的学术成果?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实际?除阅读外别无他途。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主动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新成果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与复习备考中来。③阅读有助于旧知识的更新,有利于学术视野的开阔,有益于理解力的提高,使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读书的广度决定人生的跨度,读书的深度决定人生的力度,读书的厚度决定教学的高度。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而不爱读书的老师,也是没有希望的老师。面对高考命题改革,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3.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高达88.4%的同学选择赞成“冲击—反应”模式也说明平时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中学历史教师没有充分做到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学生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束手无策。纵观近年来新课程高考一些历史试题的材料或结论,常有突破教材束缚、质疑教材观点的情况,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这代表着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向。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解释,教科书的表述也是一种解释。研究者所处的立场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时代背景与学识水平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评价。④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探究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因此,课堂上要求学生记忆的应该是那些基本史实,而不应当是历史认识。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理解,教师不应当只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当是问题探究的引导者和方法的指导者,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学生而言,要改变过分依赖教师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要积极思考、分析历史知识,特别是要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史论结合,做到在历史思维中的逻辑推理有史实依据。要以问题为主线,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教会学生整理思路,注意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②

4.练习历史论文,学会论证问题

《考试说明》对考试的内容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它特别强调要“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其实,这就是对小论文题型所作的提示。历史小论文的特点是用史实论证,有论点、有论据是小论文的基本思路。④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对试题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是解答小论文试题的前提条件。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就是全面、准确地理解试题所呈现的图文内容和命题意图。首先要读懂试题探究的学术问题的范围,即依据试题提炼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其次要读懂设问的角度;最后是解读试题的要求。在具体的习题训练中,要注意避免将开放性的小论文试题当作列举题解答,只会罗列史实,不会表达观点;要通过不断变换材料、变换视角练习“小论文”这种题型,树立信心,把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形成一家之言,言之成理,把观点进行提高和升华。要注意做到答题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文字通顺,逻辑性强。在表达过程中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将自己的思考融入文字中,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有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真能像第41题的“冲击—反应”模式那样,高考命题的“冲击”导致中学历史教学的连锁“反应”,引导中学历史教师加强史观教学,关注学术动态;勤于阅读思考,完善知识结构;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引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那真是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幸事!

【作者简介】赵剑峰,男,1969年生,中学特级教师,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李广元,男,1971年生,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历史教师。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5

关键词:文明史观;历史教学;高三第二轮复习

近几年来,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多地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新史观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注意从多元角度解读历史,引导学生运用新史观正确地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拓宽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扩展历史试题的解题思路。本文试图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思考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的思路。

一、文明史观的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也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杨宁一教授认为文明史观主要包括了“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从长时段考察历史;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研究”等观点,显然杨教授所说的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

根据杨教授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人类文明史从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种文明组成整个人类文明,各种文明相互交织、渗透、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

二、如何运用文明史观进行高三第二轮复习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是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不同专题编写的。这种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固然体现课程改革的创新性和突破性,但大跨度的专题知识既对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也人为地打乱了历史知识的时空顺序,割裂了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破坏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并不利于学生形成立体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高三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多采用通史+小专题的复习模式,即突破高三第一轮模块专题复习的模式,通过合理划分中外各个历史时期,整合必修模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明,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通史知识体系,进而总结各阶段的历史特征。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高三第二轮复习,笔者认为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可以将文明史观作为引领复习的主导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1.依据文明史观整合教材,梳理主干知识

所谓主干知识是指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集中反映人类文明演变进程的知识。复习时要把主干知识放到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和世界整体发展中来进行认识与整合,它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如,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理解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多地体现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中国近代史的主干知识则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冲突的历史;中国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对社会主义新的文明模式的探索与发展,以及中国如何融入世界的工业文明;世界近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工业文明产生与发展完善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世界其他文明形成了强烈冲击,推进了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世界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不断碰撞、发展、共生的历史。

在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中,我们可以从文明差异、文明冲突和文明融合与创新三个角度对考试说明和主干知识进行整合,重新构建体现时序特点的文明史观知识体系,这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考试说明,应对高考具有积极作用。

附:文明史观知识体系框架

古代史:中外文明的形成与交流――文明差异与交流

(1)中华文明的形成:政治文明(制度文明:商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物质文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外来物种、生产技术的交流)、精神文明(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演变;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外传);

(2)古代欧洲文明起源:政治文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古罗马法律制度演变)、物质文明(奴隶制经济发展繁荣)、精神文明(人文精神的起源)。

中国近代史:西方工业文明扩张、冲击与中国农业文明的艰难回应和探索

(1)西方工业文明扩张、冲击

①文明冲突:政治(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经济(近代列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②文明交流:思想文化(启蒙思想、民主法治思想(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进化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科学技术的传播。

(2)中国农业文明的艰难回应和探索――文明融合与创新

①政治文明: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抵抗派活动、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争取民主政治的进程);

②物质文明:自然经济瓦解;洋务企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③精神文明:从鄙夷到制夷;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现代史:现代中国文明的探索――文明融合与创新

(1)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探索;

(2)物质文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探索;

(3)精神文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世界近代史:工业文明的形成、扩展――文明的创新

(1)政治文明: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物质文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两次工业革命及其扩展;

(3)精神文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近代科学成就及文学艺术。

世界现代史:多元文明的碰撞与共生――文明差异与交流

(1)政治文明:社会主义革命及改革;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物质文明:多种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及完善;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

(3)精神文明:现代科技成就及文学艺术。

2.以新的角度对历史阶段、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

在复习重要的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从文明史观出发,转换角度,拓展学生的思路,以下仅举几例用于说明文明史观的运用。

说到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历史,在传统史学研究中往往表述为中国古代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时期,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不仅仍处于农业文明的新高峰,而且还产生了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变异。如,在经济上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产生了较为进步的民主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孕育近代因素的社会转型时期,反映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和迟滞的时代特征。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看到文明的独特性,还将明清历史纳入世界文明历史发展的范畴进行宏观思考,进一步意识到人类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分。

传统意义上的史学研究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史,形成了以“五次战争”“三次高潮”为基本内容的结构体系,其核心就是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遭受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人民奋起反抗的抗争史。文明史观则认为各文明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和平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也有暴力冲突,可以说近代列强的侵华历史直接体现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从世界历史范围看,列强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处在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了古老的农业文明的中国,虽然伴随着殖民主义带来的屈辱和压迫,侵犯了中国诸多,带给中华民族更多的是灾难,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但它在客观上它逐渐瓦解了中国落后的小农经济,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也逐渐向中国渗透,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中国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全面冲击中逐渐走向文明,促进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这样思考可使学生对近代列强侵华史的认识在文明史观的范畴中更客观、更深刻。

3.精选史料,强化文明史观的运用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往往都以文明史观为核心或命题着眼点,兼顾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以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思路进行试题的命制编排,这就更多地要求学生能从文明发展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历史问题,从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大事年表、史学新观点等新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作为高三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其中心任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因此有针对性地巩固练习是课堂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复习效果的有效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日常练习中让学生选做一些提供新情境新问题、体现文明史观的材料题,通过史料教学,从不同角度给学生呈现历史知识,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明史观分析问题,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迁移知识、论从史出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总之,以文明史观引领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可以使学生以新的视角和观念统领整合知识,扩大历史认识的视野,把单元知识平面的广度、垂直的深度与理论的高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高三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宁一.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1).

[2]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与改革[J].天津历史教学,2005(4).

[3]刘宗绪.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2.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6

关键词: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高考适应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后,许多学生都反映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部分难度有所增加,题目不好解答,甚至觉得高考考的内容与教科书学的内容关系不大。出现这种情况,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差异以及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不同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笔者也发现许多高考题依据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解题的难易程度会发生变化。比如有些高考题依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学科知识很难解答,甚至感觉到解题条件不足(笔者所在省份高中全部使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但是依据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却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什么与高考有较好的适应性?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命题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就教于方家。

一、基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高考题解答

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25题: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该题旨在考查宋代“不抑兼并”土地政策的原因。题干中没有给出相应的信息,因此只能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人教版必修2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中,谈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后的土地兼并,并说“面对土地高度集中,政府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但却没有提到政府的“不抑兼并”政策。岳麓版教科书对土地兼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提到“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另外,岳麓版教科书还提到了地主土地私有以外的自耕农私有土地,并说“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根据岳麓版教科书的基本表述,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D。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1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见相应高考试卷,在此省略。

图9为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为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该题从汉唐地方管理行政区划变化入手,考查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正确解答该题,需要有汉唐地方行政区划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背景知识。对此,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没有丝毫的涉及。但是,岳麓版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课知识链接部分提到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另外,必修2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解答该题也就胜券在握。

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历史现象。因此,也就成为历年高考的主干知识之一。

如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第26题: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灰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小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25题:

图四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图见相应高考试卷,在此省略):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整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关于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问题,只有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进行了讲述,其他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均未涉及。因此,使用岳麓版高中教科书的学生解决诸如此类的高考题就容易多了。

另外,岳麓版教科书对《课标》必修部分确立的25个专题,在坚持“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下,对中外历史的编写顺序做了一定的灵活调整和精心处理,采取了中外混编、中外对应的编写原则,将中外历史放在同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去体现。因此,在解决中西交往和中西比较的问题时,也就更具宏观的视野和全局的观念。

如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第40题第(2)问: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根据岳麓版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中,西方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的比较的论述和第30课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

此外,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最大限度吸收史学研究新进展、新观念、新成果,紧跟历史学科研究的趋势。因此,在解读高考题中的一些新材料,评述一些新观点时也就有了史实依据。

例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如果注意到岳麓版教科书必修2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中,关于“14~18世纪,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的全面高涨的局面”的相关论述,特别是课本提到“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这些事实正好可以用以论证“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以上所举仅仅是近3年全国新课标卷的部分试题,而分省命题的高考题中此类情况也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适应高考,使用地区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是有力的证明。对此,《中国新闻出版报》在2010年8月27日做了相关报道。

二、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适应性原因探析

从上文分析来看,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相对来说与高考确实有较好的适应性。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科书本身具有鲜明的特色。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特色主要有两点:

一是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精神,依据《课程标准》,但不刻板僵化。教科书创新体例建构起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教科书结构体系。各册单元在排列顺序上独具匠心:“开始分列中外古代农业文明时期的相关历史,然后叙述西方率先近代化的轨迹,继而在描述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进程的同时,展现中国等国家与地区在自身内因与西方冲击影响下独特的近现代化历程。”教科书的结构体系对《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所提出的的专题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和重组。一方面,重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阶段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重视历史发展的共时性和中外交往,对共同的历史专题进行中外比较,从而体现出历史内在的发展、互动关系和逻辑顺序。使全套教科书真正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多视角,多层次”“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面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的精神。

二是以历史学科和史学研究为基础,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许多在学术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学教授和专家参与了教科书的编著工作。如曹大为教授、赵世瑜教授、刘北成教授、曹文柱教授、杨宁一教授、郭小凌教授等。他们有扎实的史学素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有丰富的历史著作经验,熟稔历史学科知识,深谙史学研究动态。因此,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反映了史学研究的的新进展、新观念和新成果。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努力用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等多角度来解读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正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总主编曹大为教授指出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纵向由低级到高级、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横向从分散到整体的趋势。现代化成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从全球文明进程的宏观视野观察历史,特别是从现代化进程的视角重构现当代史的学科体系,已愈来愈为学术界所认同。”按照史学研究所达成共识的社会发展进程的主轴,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各册单元在排列顺序上独具匠心:“开始分列中外古代农业文明时期的相关历史,然后叙述西方率先近代化的轨迹,继而在描述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进程的同时,展现中国等国家与地区在自身内因与西方冲击影响下独特的近现代化历程。”就具体知识点来看,教科书引入了大量为史学界所公认的一些史学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正好反映了当下史学研究趋势和社会热点,有一定的前瞻性。如必修1中监察与谏议制度,五四精神等,必修2租佃关系的发展,司马迁的区域经济思想,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中国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的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新变化等。必修3中荀子礼法并施的思想,破解“李约瑟难题”,等等。另外,教科书还以“综合探究”“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等栏目,进入了大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让人耳目一新,求知欲激扬。

近几年,高考题大量引入的史学研究新观念、新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自然就适应高考。

其次,参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不少专家本身还参与了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另外,有多位专家还是国家或省级考试中心特邀研究员。参与教科书编著的杨宁一教授、曹大伟教授和李少兵教授还是近年来高考全国文综历史学科命题人员。这就有效保障了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契合国家课程标准和高考理念,从而也就保障了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

岳麓版历史教科书与高考的适应性,还在于它所构建的学科知识契合高考考试测量的要求。近年来,高考全国文综历史学科命题组负责人杨宁一教授特别强调高考中学科知识的测量,他指出“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即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而“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显然,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构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方面,具有优势。基本知识点则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了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由于一标多本,一省多本,使得基本知识点的确定非常困难。命题时虽有变通的办法避免基本知识点的确定,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他建议“应该在新课标模块和专题的范围内确定基本知识点,而且必须经过有专家的论证。”很明显,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专家组是有一定分量的。

三、研究教科书与高考适应性意义考察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高考命题的关系问题,普遍受到关注。研究教科书与高考的关系,有利于教科书革新、有利于高考命题、也有利于整个新课程改革。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这就明确了课程改革中《课标》、教科书与高考命题的基本关系。高考命题要以《课标》为依据,教科书又是《课标》的具体体现,因此,高考命题自然也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是在“一标多本”局面下,高考命题需要在多个版本高中教科书中做出一定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选择某版本教科书的问题,而是选择各版本教科书中更能体现《课标》精神和史学研究趋势的部分。当然,选择的不仅是学科知识体系,也包括具体知识点,也包括能力培养层面的东西。这就要求教科书编写时要深刻领悟《课标》精神,要更好的适应《课标》。另外,教科书编写者也要研究高考,使教科书适应高考,体现高考测量的要求。试想,一部不适应高考的历史教科书怎么可能得到广大中学生和教师欢迎呢。当然,教科书编写在前,高考命题在后,起初高考命题会迁就教科书,但是如果教科书编写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满足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需要,高考命题自然要弃教科书而去。这就要求教科书编写要建立起合理的修订体制,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改进。另外,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也要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各个版本教科书要依据《课标》与时俱进,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一方面,要满足普通高中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需要,从而全面实现课程改革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大伟,赵世瑜,李伏媛.积极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体系[a].车华玲.改革与创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究与使用[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2004,(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2004,(8).

[5]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J].历史教学,2005,(4).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7

关键词:高考历史题应对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考历史的出题范围明显扩大了,除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出题范畴外,古今中外历史学家的名著也成了众多选择题、评述题、SoLo题的首选,尤其是近现代历史学家的名著,更是高考材料题的首选。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等。这些名著突破了传统的史学观点,多以独特的新视角来观察历史,与课本知识之间存在差异,故此类试题难度系数较大,学生不易把握。尤其是以各种材料为索引的SoLo题,多数学生未能提炼出作者的核心观点,更难以做到围绕作者的观点展开论述,故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那么,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应对新课改下的高考历史题呢?在此,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新史观,以新史观为切入点进行全面分析

过去,我们一直在运用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分析问题,突出强调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作用,把历史问题僵化在单纯的政治史范畴之内,忽视了历史的整体性。学生的思维也相对局限,仅会套用现成的模式答题,得出片面的结论。近年来,随着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的引入,人们开始更全面地认识历史,更多地去关注横向的空间联系,关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关注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关注近代民主的发展进程,关注近代社会的转型问题,等等。总之,在新史观的引领下,命题的范围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也拓宽了,分析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全面客观了。以洋务运动为例,过去我们分析洋务运动,是站在革命史的角度,强调的是其领导阶级――地主阶级的腐朽和反动本质;现在,我们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军事、教育、外交等方面现代化的开端,具有探索和引领的先导作用,而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李鸿章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运用正确的史观切入,明确命题者出题的本意。

二、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并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我们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即论从史出。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师讲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便能够运用自如,忽视了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因此,当前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国际热点焦点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洞察力。近年来,伴随着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对抗加剧,国际风云瞬息万变。如叙利亚国内武装冲突愈演愈烈,韩日领土之争由来已久,伊朗核危机扣人心弦,韩朝南北会谈备受关注,等等。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介,我们了解了这些国际大事的原因、经过、结果,但我们更应当积极地去评价这些事件,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大胆地去预测国际局势的未来发展走向,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我们不是在凭空构想,而是结合相关历史,联系实际情况,加以缜密的思维,力争做到“大胆假设,小心论证”。例如,通过媒体我们了解到,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和叙利亚卡扎菲政权的,是美国施加外力武力打击的必然结果。但我们可以从民主政治发展历程这一层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民主政治的大趋势下,任何形式的强人政权和独裁政治都将被,历史是客观的,也是公正的。

三、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拓宽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对高中生而言,要想学好历史,仅仅吃透课本是不够的。课本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史实,答题时需要我们将这些知识加以整合才能应用。历史知识的整合,就是将错综复杂的史实加以条理,辅以正确的观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分析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读一些相关的历史书籍,尤其是一些历史学家的名著,使学生通过阅读历史名著来提升自己的高度。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作者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突出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只有完整地阅读完这本书,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全球史、整体史的含义,体会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全面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再如,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作者从比较文化的宏观角度分析中国文化的形成、演化和转变,揭示出中国文化的两大特色,即天人合一的天命观念和凭借亲缘观念建立的社会组织。中国的知识分子面临着种种困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保守与进步的抗衡。读完此书,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中国的基层社会组织之所以牢固,离不开亲缘血缘的凝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之所以艰难缓慢,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和知识分子恪守传统的顽固心理。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史》《美国与中国》《费正清论中国》,许倬云的《历史大脉络》《历史分光镜》《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组织》《从历史看领导》,钱穆的《国史大纲》,这些著作都从不同的角度引领我们去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提升我们的理解层次。此外,史扶邻所写的《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和《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通过介绍孙中山的革命生涯和艰难的政治探索,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全新的孙中山,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此外,阅读的过程,也是我们历史素养提高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积累了历史知识,接触到了全新的历史观念。这样,我们在答题时能够站在新的高度去理解问题,拓宽思维,完善逻辑,组织语言。

以上是笔者对新课改后高考历史题的一些拙见。简而言之,要想学好历史,学生必须具备以下三点要素:缜密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广博的知识。有此三要素,学生才能够做好历史题。此外,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多做历年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做题,切实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以便适应各种高考新题型。

作者简介: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8

一、利用课本的封面图片来构建知识体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授每本书之前,笔者都会引导学生掌握每本书的封面信息。这就正如我们去书店买书,首先会关注这本书的封面介绍,如果被其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就会进而关注这本书。在高三历史的总复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每本书之前可以进行课本的总述,即利用课本封面的图片来构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现以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和下册为例,谈谈如何利用课本的封面进行生活化教学以及构建整本书的知识体系。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最上面,有什么内容?

生:有一些机器。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世界近代史”。

师:是的,上面是机器,这反映了整本书的核心是机器,那么机器让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生:工业革命。

师:是的,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经济核心内容,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工业革命有关。因此这本书的封面反映了整本书的重点是工业革命,它是属于经济领域的。

教师在黑板上写“近代的含义就是机器化和民主化”。

师:那么这本书封面的下面是什么内容?

生:是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师:很好。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为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立法的规范。如果说工业革命体现了整本书的经济重点,那么,法国大革命则反映了整本书的政治重点,即资产阶级夺取权力,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教师具体的板书如下:

【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最上面,有什么内容?

生:有些人在开会。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世界现代史”。

师:是的,上面是有些人在开会,那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会议吗?

生:是联合国会议,因为开会的人有黑人,不可能是其他性质的会议。

师:这说明《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政治核心内容是国际关系,因为它把联合国会议作为重点内容。那么,中间的人物是谁?

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

师:加加林出现在教科书的封面说明了什么呢?

生:科技的发展与重要性。

师:非常好!同学们,这些高科技成果表明世界的经济发展很快,也说明了国家之间的合作会不断地加强,全球化问题是任何国家都不敢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经济核心内容是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这样利用封面来构建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整本书的认识。

二、利用课本的目录来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宏观掌握历史线索

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中,教师都要不断提醒学生回归课本。课本的目录隐藏着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和重要的知识点,关注课本目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每一单元所包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结论、历史概念、历史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历史规律都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影响和意义。只要学生认真复习和理解目录的内容,就可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在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很多历史知识隐藏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一大”至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此外,目录还可以让学生更好记住一些历史事件的原因,如高中《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原因;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条件和阶级条件等等。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目录的知识和思考目录隐含的信息。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目录章节之间的联系进行对比学习,通过对比目录的知识点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阶段性特征,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四章的对照区别如下:

就这样,笔者一次又一次通过对生活化的目录知识的运用帮助学生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归纳历史线索,从而使学生学会主动利用教材进行学习,积极从教材找信息来学习历史,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学生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全面掌握教材的重要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三、利用生活化词语“市场”来构建知识体系

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缺乏,在学习世界史知识时感觉到比较吃力,有些学生认为世界史就是各国历史的简单相加,其实不是这样的,世界史是世界历史宏观的发展和整体的发展。以《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内容为例,在讲这本书之前,教师可以一个总纲来引导学生把握整本书的内容。这个总纲就是“市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第一章到第四章是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形成时期、完全形成时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市场”两个字既可以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对市场的需求,又能反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廉价商品的倾销地和原料产地这一特点。笔者以“市场”一词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构建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以及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联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让学生理解了“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结论。

其实,从中国近代现代史来看列强的侵华史的关键之处在于“市场”,正所谓:“得市场者得天下。”“市场”这个生活化的词语可以把人教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的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是谋利经济,农业经济是谋生经济,因此两者对于“市场”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再以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下册)的内容为例,笔者利用生活化词语“市场”自己制作了学习表格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的线索,具体如下:

同样的,教师在讲述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曲折、衰落时也可以运用“市场”这一关键词。

综上所述,由于教材本身已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因此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利用标题下面的黑体字来构建知识体系,而往往会把教材中最富有个性和特点的词语、封面、目录丢在一边。事实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假设、细心观察、积极推理和认真总结归纳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更有价值。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能进一步体会到历史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构建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在运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的过程中笔者进一步明白: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在生活中挖掘历史学习素材,使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真正发挥历史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升.如何形成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6]邓璟生,陈雄章,唐凌.历史意识、教学方法、课程资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7]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王铎全.全国优秀历史教学案例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9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学习方法

一、高中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一直被认为是“副科”,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时间无法保障甚至有同学认为历史学科就是记记背背,不需要动脑,只要记住就一定能够考好,这导致很多同学对历史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课下基本不用时间,把时间都用在语、数、外等“主科”的学习上。这种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效果。

通过对实施新课标以来高考的关注,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了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高考文综成绩。从对历年来高考试题研究来看,并非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学生需要有审清问题、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积累、答题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内能提高的,学生一味的背诵,那种做法很难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已经不再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很多同学在历史考试后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用,直接靠背诵就能拿分的题几乎没有。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做题太少,而且不注意总结思考,更不会学以致用,不会分析问题,找不到答题的入口或者找到答题入口但不会用历史术语表述导致丢分。

另一方面,很多历来知识是需要记忆的,例如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头绪不清,记忆不牢,在考试中模棱两可,在平时学习中出现畏惧心理,甚至放弃历史的学习。有些学生为了取得一个教好的成绩,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有些同学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丧失历史学习信心,以致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再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编排采用了专题史模式,时间轴断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形成连贯、完整的时间顺序,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老师们常说:“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兴趣!”“学生的历史考得真是很糟糕,很难优秀。”“高考结束后不挨骂就已经万幸啦!”我们在调查中交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对与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过去的简单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这样的话我们做为老师,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考虑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个别同学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重视和畏难情绪深深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习效率不高也就见怪不怪了。

三、总结历史学习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基础知识,突出主干与热点,抓好基础,强化记忆。历史的学习更关键的是要注重平时的基础积累,在研究历史考题中,我们发现,平时的基础决定胜败。我们可以在“入门”的基础上注重多读、多看、多写、多思,,提高效率。对待一个问题和理论知识而言,也要注重理解与消化,且忌死学,死记。可以反复地进行思考,少一些浮躁。找出所学知识主干中的若干知识点之间联系,或与时事热点相联系,构建新的知识线索,强化记忆。

(二)学会把握整体知识,构建体系,构建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新课标高考题多以能力立意,我们复习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联系性是十分必要的。做任何事情都要弄清来龙去脉,如果能把学过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就像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那么就让人感觉到体面、舒适、又不失雅观。这样,收获岂不很大。可以构建同一历史时期中外历史的联系,比如学习世界史部分的古代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可以和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相比较,探究其异同。还可以构建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事件的发展情况,比如中国近代史民族资本主义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战期间,统治前期和后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状况及原因。这样的联系在历史学习中还有很多,希望我们留心观察和总结。做到古今贯通,中外相连。

(三)熟练掌握历史语言或历史理论,提高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回答历史问题时,要学会运用历史学科思维、学科方法解答问题。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在高考备考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同学在做非选择题时,其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很强,可是回答出来的答案全是语文上的大白话,没有历史语言,这样的话,高考很难得分。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历史语言和历史常识的培养与训练。

(四)要明白并学会运用“史观、史论、史料”与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史观有现代史观、整体史观即全球史观,生态史观等。例如现代史观即近代化史观,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历史。史论则着重于历史的研究方法。比如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要做到史论结合。史料多是文字型材料。对于这些,我们都要审清题,找到解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全面的观点进行评价。

(五)讲究记忆方法,注意答题技巧。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如字头记忆法来记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记关键词句法记忆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2.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3.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除了借鉴,我们在复习中还可以自己总结方法。另外,历史答题要规范,方法巧妙,用语得当。

历史的学习如何做好,又该怎样做的更好呢?这是有待探索的。要想在历史学习中有所成功,还要对它有一种热爱,以极其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学科。当你付出过了,就会有回报,可在这其中,失败了也不要沮丧。在这时候我们应更有信心和耐心,历史是检验我们耐心的时候,我们要悉心地掌握好历史知识的同时,塑造我们的历史品格,更好的感悟历史,感悟人生。

高考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10

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落实好基础知识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历史教学更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从考试性质来说,中招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和水平性测试,不可能抛弃双基而偏重于难题和怪题,而会从试题的基础性、探究性出发,立足学科知识的基干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探究性。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既要牢记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同时要对知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对探究性、开放性问题的解答能力,即逐步提高开卷考试的答题能力。有的同学错误地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照书抄,简单。其实,开卷考试同样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只有具备一定量的基础知识才能做到灵活运用。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

二、打破教材体系,构建系统的复习脉络

历史学科,知识零碎、繁多、基本知识点涉及面广。应该在最能代表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知识点上进行重新组合,采用网络式、表格式、框架式等多种呈现方式,形成纵向、横向的知识体系,构建出知识网络。根据每单元的主题,整理出单元知识结构;在第二阶段复习时,可以根据每阶段历史发展特点再整理出若干专题,所以在复习阶段,要引导帮助学生:1.系统整理,搞好专题复习。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的专题(包括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民族探索与复兴(近代化的探索、红色革命的探索、改革开放、中共重大会议等);再比如世界近现代史的专题(如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三次科技革命及科技进步;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等等)。2.中外联系,形成体系。例如在复习中国史的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时,我们不仅要看国内情况——封建统治日趋衰落,更要看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这样就会从中国史的复习联系到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了。在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基础上,找出历史发展线索,探寻出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强化训练,提高应变能力

〖HJ0.8mm]强化训练可以使知识复习巩固,查找知识遗漏,提升学生的能力。但训练的效果,又取决于训练题的质量与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加大课堂容量,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要求;基础一般的学生应在重点内容上下工夫,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立足学科基础,提高知识掌握要求。只在这样,既重视基础知识,又注意能力的提高与情感的渗透,才能增强学生的答题信心和体会,提高学习成绩。另外还要加强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随着历史学科考试改革力度进一步的加大,试题的考查功能将会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从微观上,又要从宏观上指导学生多做多练,要加强题目的变异训练,有不少学生平时做了大量的练习,可考试中只要没有碰上原题,还是不会做或者做不好,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对知识结构不能融会贯通等有关系,也与学习过程和方法方面缺乏“变通”训练有关。这就要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不断地克服思维定式,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思路,灵活抉择。

四、把历史教学与社会热点、社会现实相联系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认识社会、提高洞察力。现在的课程改革就是要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从中招考试中也能体现。一方面,在平时复习中老师要注意哪些历史知识与这些社会热点相关,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例如关于,可从历朝对台湾的治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割占,抗日战争胜利的收回等知识的归纳,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行为都是我们所不允许的。另一方面,哪些历史知识可以为当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中外历史上成功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样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理解分析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一步探索和调整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