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语言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3:31

中西方语言文化篇1

1西方宗教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的表现

1.1英语语言中的宗教文化格言

英语中有许多格言,和汉语类似,格言的含义往往与字面意思不同,是对字面意思的一种延伸,这些格言有很多和宗教文化有關。

基督教是西方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其经典《圣经》则被教徒奉为圭臬,英语语言中很多格言与圣经有关。比如“atreeisknownbyit’sfruit”这句话在英语地区广为流传,其字面意思是“看果实就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而在英语语言中,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其引申义:观其言知其行。另一句“samewayasyouwouldliketobetreated”字面意思是“你会尝试别人喜欢的方式”其引申义则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方式在英语中十分常见,深刻体现了西方宗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1.2英语语言中的宗教文化人名、地名

英语中,有大量重复的人名、地名,看似普通,其实很多都是源自于西方宗教。比如我国历史上著名军阀唐继尧,其名字中“继尧”即是继承上古人物唐尧之意,这种情况在英语中也十分常见。

现代美国人中,很多人名“保罗”,比如nBa球星保罗·乔治,保罗即西方宗教文化中耶稣的门徒之一。此外,耶稣还有12门徒,即西门彼得、安得烈、雅各布、约翰、腓力、巴多罗买、多马、马太、小雅各布、达太、西门、犹大,基督教的新教和旧教文化中,12门徒的名字不同,但很多都被西方人所用,比如约翰等。

此外,英语中很多地名也和宗教文化联系密切,美国旧金山,又名弗朗西斯科、圣弗朗西斯科,这一地名的来源就是西方宗教人物,同样,圣安东尼奥也来来源于宗教,突出体现了宗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渗透。

1.3英语语言中有宗教文化色彩的俗语

在观看英语原声电影中,经常可以听到“mygod”、“Jesus”等词汇,这两个词都来自于宗教,均是上帝之意,对俗语的渗透也是西方宗教文化在英语语言的重要体现方式。

不同于格言,俗语往往在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经典好莱坞故事片《教父2》中,参议员吉尔瑞在看到尸体后,掩面痛哭,口中所说“Jesus”即是一种宗教文化的渗透,是一个表达自己的悲伤、痛苦情绪的词语,意为“上帝”,字面意思和引申义相同,但在引申义中含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而在大部分英语原声电影中,出现一些恐惧、混乱镜头时,往往会听到“mygod”一词,字面翻译,是“我的上帝”、“天呐”的意思,引申义也相同,但和“Jesus"的表达效果类似,“mygod”也带有十分强烈的感情色彩。对俗语的渗透,是西方宗教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2西方宗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2.1丰富了英语语言

研究西方历史,往往会发现大量的宗教元素,基督教的起源,被认为是在西元一世纪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省,也就是现在中东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随后迅速得到传播。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该信基督教,其后由于宗教问题,西方爆发了多次战争、革命运动,包括德国内战、十字军东征等,宗教的影响可见一斑。也正是由于这种影响,宗教文化深深植入西方人的生活,丰富了包括英语在内的多种语言。

在俗语、地名、人名、格言等方面均可以看到宗教元素,这使英语语言大为丰富。1611年,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士确定了标准版本的圣经,并在英国大力推行,英国是新教国家,但经过了多次运动、战争后,也不再排斥旧教,因此詹姆士确定版本的圣经得到了全国的认可。在随后的时间里,有超过5000个词语被英国人从圣经中挑选出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英语的语言表现力进一步增强。16世纪末期,西班牙从北美殖民地开赴欧洲的运宝船屡遭英国海盗骚扰,由于英国官方参与了分赃,对西班牙的控诉不予理睬,愤怒的腓力二世先后发动五次远征,也就是著名的无敌舰队之战,但均以失败告终。英国人渐渐取得了海上霸权,并在随后200年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随着英国殖民运动的兴起,詹姆士版的圣经也开始广为传播,西方宗教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均不成程度开始受到西方宗教文化、英语的影响。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即深受宗教文化影响,林肯往往喜欢在演说中加入一些宗教元素。由于美国人广泛接受了基督教文化,而且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林肯的演说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林肯的代表作《葛底斯堡》演说,即添加了宗教元素,比如“wecannothallow”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不能使他神圣”,林肯在演说中强调了战争的悲壮和意义,哀悼了亡者,这样的演说目的在于感染到场的美国人,而并非理性说教。当带有感情色彩的宗教语言出现后,其感染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林肯演说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对英语语言丰富性的提升,是西方宗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重要影响。

2.2强化了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使用的语言中,英语并非表现力最强的,法语十分婉转、德国则显得铿锵有力,汉语特色是字母和汉字的两种表达方式,日语、汉语中则包括大量汉文化特色。在长期的发展中,英语受到了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其表达能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如前文所说,在林肯的演说中应用了宗教元素,演说效果获得明显提升,这只是宗教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其他的俗语、地名、格言中,宗教文化的出现频率更高。由于宗教本身是一种可以触碰的、感受的文化,带有一定的煽动性,将其融入到语言中后,语言的表现力也得到了加强。

比如“Cannotyouseethewritingonthewall”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你看不到墙上写了什么吗”引申义为“厄运即将降临”这句话与宗教的联系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西元70年,希律王通知罗马时期,大规模镇压中东犹太人起义,罗马统帅迪杜下令烧毁了犹太教的圣殿,以显示罗马的强大,耶路撒冷等地的几十万犹太人被杀、更多犹太人被驱逐,直到罗马分裂,各地的犹太人才被允许在安息日回到耶路撒冷,幸存的犹太人遂返回圣殿遗址的一处墙体边缘,哀悼死难者,面墙而哭,这就是哭墙的由来。“Cannotyouseethewritingonthewall”中的“wall”即是指哭墙,而厄运即将来临,也是对哭墙文化、宗教文化的一种延伸。

类似的语言在英语中还有许多,均是在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将相关词语、短句融入英语中,取其引申义,这些词语、短句大大提升了英语的表现力。

3结束语

西方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基督教、犹太教等均产生过相当规模的影响,这些影响很多被融入到语言中,没有随着时间一起流逝。英语是受宗教文教影响较大的语言之一,在现代英语应用、英语使用者的日常语言中,依然可以看到宗教文化的元素,对其进行探究,有利于了解西方宗教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

中西方语言文化篇2

关键词:脏话情绪民族文化语言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一、什么是脏话

语言是人类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载体。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深刻的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而脏话,则是语言中非常特殊的一种。它是某些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停的丰富变化着。怎么才算是脏话呢?语言学家韦津利列出了一些核心要素:第一、这个词必须有冒犯性,“桌子”“树”不能当咒骂词,因为冒犯不了任何人。第二、咒骂词需要特定的冒犯性,不能太温和。第三、该语句必须触犯一项禁忌,把任何一样被视为私密的活动拉到公众领域。第四、咒骂词必须有意造成听者的震惊或愤怒或不自在。第五、该字词必须实际存在。第六、仅仅“实际存在的东西”并不够,它必须是众人广泛同意为“粘湿恶心的东西”。[1]具备了这些,基本上就是脏话了。

你并不一定能够在字典里找到一些脏话的解释,但是它却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人们通常告诫小孩不能说脏话,然后这种警告却像是暗示一样,提醒孩子如何使用脏话。基本上,除了一些日常用语外,小孩子最先学习的往往都是脏话。不仅是小孩,人们在接触或者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最先学会的除了打招呼外就是脏话。

那么,脏话对人们的吸引力在哪里呢?首先,脏话的使用是让人们表达对对方的不满、仇恨、蔑视等负面情绪。虽然骂人是可以不带脏字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良好的教养以及文化水平,普罗大众在激动的时候选择通常都是通俗易懂的脏话。其次,骂脏话满足了人们的逆反心理。脏话通常都带有禁忌和敏感的词汇成分,不能够摆在台面上来正大光明的使用,于是骂脏话有了一种像一样的。最后,脏话能够让人们充分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舒缓压力。

比如这样一段对话:

a:小王和小李分手了。

B:操,真的假的?

a:我是这么听说的。

B:操,你听谁说的呀?靠谱么?

a:我听小赵说的呀。他亲眼看见的。

B:操,我就知道小王他妈的不靠谱。这种人早分了好!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B是一个喜欢说脏话的普通人,但并不能证明其文化水平不高或教养不好。因为他说话的对象是朋友,而不是父母老师或者陌生人。这段对话中的“操”字,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充当了惊叹号的作用。前两个“操”字表达出B的惊讶情绪,后一个“操”和“他妈的”表达出他的愤慨之情。其实和“我的妈呀”“天哪”这样的语气差不多,而一个“操”字简短有力,于是为人们所喜用。

如今,很多脏话,如英文中的“FUCK”和中文里的“操”“”等,其实已经失去了它原本所要表达的意义。更多的时候,这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被人们当做口头禅使用,甚至也可以成为加强语气的助词。有这么一个笑话是说,世界上举行了一个讲故事大会,要求参赛者用最简短的话讲述一个最复杂的故事,结果一个中国人获得了冠军。这个中国人讲述了一个人在周末骑着自行车去郊外玩,骑车上山,看到了山上山下的风景以及看到风景是激动和开心的表情。下山时,由于自行车闸失灵,导致他不慎摔到了沟里。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只有两个字“”。每一个“”的语气、重音、长短等都不同,这个词可以被赋予任何的含义,短短两个字,却比任何语言都更加生动精彩。你几乎可以想象出,那一声声的惊呼,都伴随着怎样的姿势动作,用了怎么的语气,表达什么意思。脏话用到这样,也就不脏了。

二、中日英三种语言中的脏话

脏话除了情绪上的表达以及发泄之外,还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及性格特点。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当然也有自己的脏话。我们可以从中文、英文、日文这三个语言中的脏话来分析出各自民族的一些文化风俗以及民族传统。

(一)中文中的脏话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其载体――中文也丰富多彩。众多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因为地域的广阔,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特色的脏话:如:北方的“滚犊子”,四川话的“瓜兮兮”,广东话的“顶你个肺”等等。但是,不管什么的地方,中文里都有一些相同的脏话,与性有关,对象是对方的母亲或者祖宗:“”“你的”“他妈的”“十八代”。

“”这句话非常的普遍,普遍到被称为“国骂”,并且还有一个非常隐晦的称呼“三字经”。当有人以非常暗示性的语气提到三字经的时候,你所能想到的肯定不是“人之初,性本善”。中国人为何喜欢使用这句话呢?台湾作家蔡康永认为,这句话的逻辑是“你cao了我妈,你就或多或少地做了我爸。那为了打败你,我只好奋力挖坟、不顾尸臭地去的祖宗,这样我才能或多或少地也做你的祖宗,凌驾于你爸之上。胃口好的话,有些人愿意cao到对方祖宗十八代。”[2]这种抢着当别人的爸爸的心态是非常原始化的,来自于原始社会对生产力和战斗力的争夺需求,这也体现在人们喜欢自称“老子”。

这也许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最大的原因,是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孝思想。儒家文化无疑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它所提倡的忠孝礼仪廉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人们对父母、宗庙怀有非常尊敬的心情,因此,将极其不敬的语言使用在对方的父母、祖宗身上便是对对方最大的侮辱,比辱骂对方本身要厉害的多,也就达到了骂脏话的最大目的。而并非单纯的想要当对方的父亲或者祖宗。除此之外,廉耻之心和禁欲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性是非常隐晦,私密的事,不正当的是非常可耻的。所以,用最可耻的方式对付对方最尊敬重视的人,“”这句脏话骂人的威力可想而知。

(二)英文中的脏话

与中文相同的是,英语也喜欢用与性相关的词汇骂人,如“fuck”“cunt”等等。而与中文不同的是,英语喜欢辱骂对方本身,而非对方的母亲或者长辈。英文中的表达一般是“fuckyou”或者直接是“fuckyourself”。这与美国人的个人主义精神是分不开的。在美国文化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所以为了达到脏话的最大目的,一般都是针对个体本身。

除此之外,和中文有很大区别的一点在于,宗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巨大。在西方历史上,神权是超越皇权,超越人权的。英语里的脏话(profanity)一词最初含义仅用于表示渎神、亵渎神圣,或随便的提及神的名义(渎神的说法或赌咒)。所以英文中的脏话很多包含有上帝、地狱、恶魔等宗教因素的词汇,如“Goddamnit(天杀的)”“gotoHell”(去死/下地狱吧)”、及“damnyou(去你的)”等脏话,并且,在某些表达不满情绪的时候,连“JesusChrist”也是可以当做脏话的。

最后,在美国,种族歧视历来是一个大问题。历史上,白人对黄种人和黑人的歧视非常严重,特别是针对黑人,并且由此产生了一些脏话,如“nigger(黑鬼)”。这种类型的词汇对于黑人来说,则比性辱骂要严重得多。但是,随着美国反种族歧视的声音越来越大,nigger这个词也被严禁于公共范围内使用。

(三)日语中的脏话

我们最熟悉的日语脏话,应该算是“ばかやろう(八格牙路)”,在很多抗日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都能听到日本兵这样叫骂。但其实,这句话就是混蛋的意思,比起中文的脏话,简直不堪一提。还有“ばか”“あほ”“ボケ”等,都是笨蛋,呆子、蠢货等意思。除此以外,日本的脏话还喜欢批评人的外表,比如“ぶす(丑女人);“でぶ”(肥猪);“にきびだらけの”(满是青春豆的脸);“外足(そとあし)”(罗圈腿)。

但是,这并不代表日本就没有脏话。日本是个很有礼貌、阶级制度严谨的国家,所以他们拥有一套非常复杂严苛的语言体系。敬语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称谓、动词的形态都要根据对象的改变而改变。比如,日语中的“做”“给”,对地位比自己低的对像表达“给予”的意思时可使用对词“やる”,例如给动物食物,或给植物淋水;但是如果对自己身份平等或高级的对像使用“やる”的话,便会带有冒犯的意思。还有,第二人称“你”,“F(きさま)”“きっめ”“てぇめ”等,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你这家伙”“你这个混蛋”之类的意思。所以说,日文中并非没有脏话,只是因其语言系统的特殊性,可以在不使用不雅文字的情况下,达到侮辱和轻蔑别人的效果。

当然,事实上,日文中也有很多不雅的词汇,只是被禁止于书面和电视媒体中。所以,仅是通过媒体和书面来了解日文文化,而并非实际体验过的,一般就接触不到那样的脏话。

三、结论

从中文、英文、日文中不同的脏话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脏话原本是人们为了侮辱对方而使用的语言,现如今也成为人们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脏话并不一定要使用很“脏”的语言,只要针对对方的弱点,使用恰当的词汇,便可以很好的达到侮辱对方的目的。可以说,脏话的使用也是一种特别的语言艺术,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中最禁忌、最负面但也是需要我们研究的的特点

无疑,脏话是不文明的,不能在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但是脏话对于人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还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迁,并且在暗处滋生出更多样化的繁衍、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思韦津利(Ruthwajnryb)脏话文化史(LanguagemostFoul).文汇出版社.2008

[2]蔡康永.脏话到底脏在哪.独唱团.书海出版社.2010.p17

中西方语言文化篇3

[关键词]英语汉语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男女平等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人们在劳动中逐渐创造了语言。语言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作为人类思想的载体和主要交际工具,便直接反映使用者的思想和价值观。语言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各种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都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反映出社会生活里存在的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现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封建思想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以至古今中外许多民族都经历过或依然经历着重男轻女的过程。

性别歧视语言,即以性别为基础的偏见在语言中的体现,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性别歧视,不分民族与种族,几乎存在于世界上每一种语言中,因为操不同语言的民族都有着相同的人类进化历程,都经历了漫长的父系社会——男权社会,妇女被视为男性的附庸和工具,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中都没有自己的地位和尊严。本文拟就以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为切入点,从词的构成、词的含义、词的次序以及称谓语和谚语等方面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语,从而揭示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

一、性别歧视的文化成因

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的英语国家,深受《圣经》教义的影响。而《圣经》中明确表达了造物主上帝的不平等的男女观。夏娃仅仅是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作为男人的骨中骨,肉中肉,女人永远是附属于男人的一部分。男人的统治地位不可撼动,这是万能之主上帝的意志,它奠定了女性弱势和附属于男性的社会地位。因此,世界上先有了man,之后才衍生出了woman,意即wifeofman。female自然也是派生于male。不仅如此,由于夏娃受了蛇的蛊惑,引诱亚当偷吃了禁果,女人便自然成为了万恶之源,这似乎也为女人处于卑微的地位找到了“合理”的借口。有人称英文中she是在he前面加上s,这个s就是那条邪恶的蛇,从此女人就成了邪恶、堕落、虚伪、奸诈的代名词。

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男尊女卑更是历代封建王朝所极力推崇的社会思想与价值观念。从提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中国儒家思想的最高代表孔子,到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和班昭的《女诫》,父权社会把“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等不断地理论化、制度化,并最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最高要求和评判尺度。中国社会是一个注重伦理的社会,汉民族的伦理除了长幼尊卑之外,另一重要方面就是男女的伦理关系。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表现在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千年延续的社会问题。

二、造字构词上的性别歧视

汉字中的“女”字,甲骨文像女子柔顺交臂跪坐之形。表示未嫁之女,是上古虏婚习俗的遗迹。“妇”字的含义是指女人,而且是专指已结婚的女人,古今字义变化不大。“妇”字是现在通用的简化字,它的繁体写作“婦”,是个会意字。由甲骨文和古代金文的字形中可以看出它是由“女”和“帚”两个字组合而成。甲骨文和金文的左边是一把笤帚,右边是一个女人,意思是一个女人拿着扫帚在扫地。《说文解字》里说:“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服”就是服侍,“妇”字的本义就是服侍丈夫、操持家务的女人。这个字在造字时就鲜明地反映出了妇女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

汉语中很多从女字旁的汉字也都带有明显的歧视女性的意思。“奴”字在古代汉语中多用来指“奴隶”,有时年轻女子也自谦称为“奴”。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边是个“女”字,右边是一只“手”(又),表示用手抓着一个人。它也是个会意字。《说文解字》里说:“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意思时说“奴”字的含义与“婢”是同义,它们都是指古代因犯罪被没入官府或被掠卖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奴隶”。在远古时代,部落之间作战,战败部落的男子多被杀死,而女子则多被留下来充当奴隶,或被娶作侍妾,因此,“奴”字也好,“婢”字也罢,它们都从“女”字旁。同样可用作女子谦称的“妾”字,在古代社会里一般用来表示“女奴隶”,也表示“男子在妻子以外另娶的女子”。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妾”字下面是个“女”字,表示“女人”,上面是个“辛”字的省写,而“辛”就是一把“平头铲刀”,一种古代施刑的工具,用受过刑的女子会有罪的女子之意。因此,“妾”的本义依然是女奴。

此外,很多从“女”字旁或包含“女”字的汉字都带有贬义的色彩,如奸、娼、妓、姘、婊、妖、嫉、妒、婪等等。尽管奸诈、贪婪、嫉妒等是人类两性共有的弱点,当然也包括男性,但是古代造字的时候却都将它们落到女性头上,再次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卑微地位。

英文中这样的例子也并不罕见。整个人类只属于男人mankind,而没有womankind;国家也是由男人统治的kingdom,虽然历史上不乏由女王统治的国家,但英语中却没有queendom;同族、同胞也只有男人kinsman,countryman,没有女人kinswoman,countrywoman。人类自父权社会以来,男性就在生产劳动和各种其他社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女性更多地被安排参与一些家庭劳动,因此英语中便有了housewife,而没有househusband,或者houseman。但社会活动中各主要职业却都属于男人,如stateman,chairman,spokesman,foreman,尽管这些工作同样也有女性来做,却极少将后缀man改换成woman,因为英语中男性词泛化是很普遍的。he和man可以泛指两性,而she和woman则只能单指女性。女性后缀的使用本身也意味着女性名词是男性名词的一种派生,具有次要和劣等的地位。

三、词义中的“褒阳贬阴”现象

相对而言,在构词上表现出来的性别歧视是显而易见的,而词义中暗含的不平等则要隐晦的多,这在英语中尤其明显,因为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给旧有词汇添加新的含义也是英语构词的主要方式之一。

从两性对应词看,表示男性的词常含有褒义或中性意义,而表示女性的词却含有贬义。例如:bachelor(unmarriedman)意思是(快乐的)单身汉,而spinster(unmarriedwoman)意为(冷漠、古怪、不近人情的)老处女;master指能干、有权利的男人,而mistress指情妇;warlock指巫师(不含贬义),而witch除了指女巫,含有丑陋、行为古怪的巫婆之意;king单指国王,queen除了指女王,还含有(指举止像女人的)男同性恋者之意;governor指统治者、掌权者、总督,而governess指受雇于人的家庭女教师。即使同一个词,也有不同的性别色彩。例如professional用于男性时表示专业的、内行的,而用于女性时暗指(有经验的);callboy指的是侍者,传令员,而callgirl指的是应招女郎。

汉语中也有类似一些特有词语,充分体现出重男轻女的封建色彩。例如在古代,生男孩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叫“弄瓦之喜”。“璋”是一种玉器,“瓦”是一种原始的纺锤,尊卑贵贱一目了然,可见男孩女孩从一出生就被烙上了等级标志。日常用语中和“男子汉”、“大小伙子”、“爷们儿”相对应的“丫头片子”、“黄毛丫头”、“娘们儿”不仅有小视和戏谑之意,还暗含没文化、见识少的意思。中国自古以来对女性的品行要求可谓严格,因而描述生活放荡的女性的词汇也是极尽羞辱、诅咒之能事,诸如狐狸精、破鞋、、、等等。然而,汉语中对性生活放荡的男性却美其名曰“花花公子”、“风流小生”、“风月老手”等,这份宽容甚至欣赏与艳慕与对女性的那份狠毒与刻薄形成鲜明的对照。

四、词序上的“男先女后”

“男先女后”现象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的词汇中都有体现,从这一点上看,人类社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对待两性问题上都同样的“男尊女卑”。

英语中除了客套语“LadiesandGentelmen”以外,其它阴阳称呼语的并列几乎无一例外地遵循“男先女后”的规则。如boysandgirls(男孩和女孩),manandwoman(男人和女人),mr.andmrs(先生和夫人),adamandeve(亚当和夏娃),husbandandwife(夫妻),fatherandmother(父母),grandpaandgrandma(祖父和祖母/外公和外婆)等等。

汉语中这种例子更是随处可见,例如父母、公婆、兄嫂、夫贵妻荣、男耕女织、男婚女嫁、善男信女、男欢女爱、男女有别、男盗女娼等等。这种“男先女后”的词序结构充分展示了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歧视被奴役的地位。

五、称谓语和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比较两种语言中的称谓语,对女性的侮称现象也是无独有偶。从汉语中男人对妻子的称呼或妻子自身谦称看得出,夫妻的地位是垂直的,而不是平行的。例如贱内、拙荆、内人、堂客、奴家、卑妾等,甚至于俗语中称妻子为做饭的、屋里的、孩子他娘等。英语中且不说那些辱骂妇女的词汇比如bitch(母狗,泼妇),wanton(),oldnag(爱唠叨的女人),biddy(长舌妇),beldam(貌丑凶悍的老太婆)等,单就男人对女性的昵称来讲,比如cherry(樱桃,处女),tart(果馅饼,),dish(菜盘子,漂亮姑娘),cookie(甜饼,美女),honey(蜂蜜,宝贝,亲爱的),另外将乖巧温顺的女孩称作kitten(小猫)、pussy(小猫),或bunny(小兔子)等。虽然表面上看是男性对女性的赞赏和喜爱,但是将女性称谓与这些食品、小动物联系起来,隐含着女人永远娇小柔弱,要受男人保护,做男人的附庸,甚至供男人欣赏和把玩。

谚语和俗语是多年来文化积淀的产物,是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能充分说明操该种语言的人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对照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和俗语,不难发现,对女性的歧视是深深植根在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之中的。例如:

Longhairandshortwit.(头发长,见识短。)

whenanassclimbsaladder,wemayfindwisdominwomen.(若要女子有才智,除非毛驴攀上树。)

amanofstrawisworthofawomanofgold.(稻草男儿抵得上金玉女。)

awoman′stongueisthelastthingaboutherthatdies.(女人身上最后死去的是舌头。)

marryyoursonwhenyouwill,yourdaughterwhenyoucan.(娶媳不忙,嫁女宜速。)

awoman′smindandwinterwindchangealot.(女人心胸如冬风——变化无踪。)

还有汉语中独有的比如“女大不中留”、“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人当家,房倒屋塌”、“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而它们却变化甚微。

结束语

上述研究分析表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男性地位占主导的社会里面,女性始终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男尊女卑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女性的歧视充分反映在英汉两种语言之中,既有各自表述的不同特点,也有普遍存在的相似性。对于语言上的性别歧视语的消除,有专家和学者曾提出过不同的建议,如在树立男女平等的社会意识的前提下,提倡词语的中性化等。但是语言的产生和变化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消除性别歧视也绝不仅仅是女性单方面的责任。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不断发展,在充分认识到两性差异的前提下,男女平等的观念将逐步深入人心并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只有两性携手,一个平等、公正、和谐的社会才指日可待,而作为文明和文化载体的语言才会真正彰显出人类智慧的灿烂光芒。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赵莉萍.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当代女性期刊的话语[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0(6).

[3]高剑嵘.在英语词汇中看性别歧视[J].科教文汇,2007(2).

[4]宋红波.英汉人际称谓系统中的性别歧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4).

[5]唐雪琼、林婕.中英称谓语中的女性称谓歧视现象[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09(2).

[6]孙汝建.性别与语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7]吴晓军.汉语称谓与男尊女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3).

中西方语言文化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文字;影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历史渊源可追根到古代中、西方社会的自然环境间的不同。中国由于地处北半球温带,地势东低西高,其气候特点是封闭式的季风性大陆气候,正因为中国大陆的这种并不优越的自然条件,造成了中国的古人们生活异常艰难,考虑事情时也总是把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因素包含在内。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就是从这种把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事物的哲学思想中应运而生。同样,由于不存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们开始习惯用“整体”的观点来认识以及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逐渐形成了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阴阳论,比如,天和地,男和女,强和弱,正和邪等等。万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皆因阴阳的交互作用。汉民族的先祖们深谙对立统一为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因此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英美民族则与汉民族全然不同。英美的祖先们的生活在海洋,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不是压抑或恐惧,相反,他们试图去战胜和征服。正是这种战胜,征服的强烈的欲望给英美民族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以动力,并促成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天人相分”的观点正是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形成的,在他们看来,宇宙万物都是对立的——支配与被支配,主动与被动。人,则是主动地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是绝对的。在考察事物时力求合乎逻辑,他们会对事物进行详尽的分析。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英语和汉语的交际用语(包括表示感谢、道歉、寒暄,以及电话用语、请求与表示邀请等)上。

1称谓语言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社交语言中的称谓有很明显的差别。具体表现在:汉语中,常用于对亲属的称谓,习惯性的泛化于非亲属身上。例如,年轻人称年龄与自己相仿的平辈“大哥”“妹子”(多见于中国北方);称与父母平辈而年龄比自己父母小的人为“叔叔”和“阿姨”;若年长则称为“伯伯”;甚至还会出现“爷爷”和“奶奶”。但在西方国家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应用于社交。因为,西方语言中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只带名不带姓的形式,只用于关系十分密切的人之间,例如,英语课文中经常提到的“UncleSam”。

2答谢语言

一般来说,东方国家的人们很介意关系的“生”或“熟”,尤其是家庭成员(包括远房表亲等)通常避讳“讲客气”。因此,在西方国家中常用的“谢谢”这个词语,在中国家庭中常常会让家庭成员听起来觉得较为生分。而在西方国家中,“thankYou”这一词语几乎用于一切场合,甚至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也绝不会因此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上产生距离感。无论是端茶倒水,还是亲自下厨、珍馐款待;无论是顺便帮助,还是有心壮举;无论是细细欣赏,还是高声赞美——事无巨细,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下,随处用到一声“thankYou”,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还能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基本需求的回答习惯。例如,我们在自小学习英语时老师曾经多次提到的事例:外国友人问及是否需要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XXX?),若想要,就不必推辞,应当回答“Yesplease”,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国人通常习惯地客气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本来心里有所希望,但最终却被友人误解,认为这就是所谓的“no,thanks”,而闹出不少笑话。各类关于语言文化的趣闻大多出自于此种类似例子,由此可见一斑。

3隐私问题

中国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为了表示关心,经常会问到如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等一些问题,而西方国家的人则认为这些问题涉及到个人隐私,他们对此类问题比较反感。如果你冒昧地问人家的年龄,别人可能会回答这是秘密。为什么人家不愿意谈及自己的年龄呢?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一般都希望自己看起来精力充沛,希望自己青春永驻,进而对自己的实际年龄守口如瓶,这种现象在妇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人为了表示关心,经常会问:“你去哪里?”(whereareyougoing?)或“你在干什么?”(whatareyoudoing?),而这些寒暄性的话语在西方国家则成了刺探别人隐私或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

4招呼语言

“你吃饭了没有?”(Haveyouhadyourdinner?)这是中国人日常在打招呼时习惯性的问法,但你跟西方国家的人也这样说,他们会误认为你要请他们吃饭。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话题是西方国家的人通常打招呼的常用方式。

5介绍用语

英语初学者通常都喜欢问:“what’syourname?”,但对于它的用法却不太明白。实际上西方国家的人在谈话时,通常先介绍自己的名字,这样一来,谈话对方自然也就马上回应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面谈、填写表格等场合需要问及对方姓名时,也只会说“mayiknowyourname?”或“Yourname,please?”如果使用“what’syourname?”,会给被问及者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22

中西方语言文化篇5

[基金项目]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和渭南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分别是2010JK092和09YKS015。

渭南方言即渭南地区方言,其范围包括临渭区、韩城、华阴、华县、大荔、潼关、澄城、合阳、富平、蒲城、白水。渭南方言隶属于关中方言,关中方言是汉族语言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它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汉语发展史上长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渭南方言文化积淀深厚,是研究渭南民俗、文化、历史等学科的重要资料。目前,学术界关于渭南方言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把渭南方言作为关中方言甚或陕西方言研究的一部分。第二,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第三,把渭南方言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处于附属地位的渭南方言研究

渭南地处陕西关中东部,对关中方言或陕西方言的研究,不可能跳过渭南方言。涉及渭南方言的关中方言或陕西方言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语音,二是词汇,三是方言分区,四是语法。语音方面,最早可追溯到白涤洲的《关中方音调查报告》,它是20世纪早期调查研究关中方言的权威著作。白涤洲调查了关中42个县50个点的方言,其中包括渭南、华阴、华县等地方言,为研究关中方言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是《报告》只调查了语音概况,没有词汇、语法的调查内容。继白涤洲之后,值得一提的是杨春霖、薛生民、张富昕的《陕西方音概况》,于1960年由陕西省教育厅内部铅印出版,《概况》反映了陕西全省各县方言语音特点,为当时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了依据。文革时期,语言研究出现了中断,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文章,如孙立新的《关中方言说略》(《方言》1997年第2期),全面描写了关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共同特征。张维佳《关中方言鼻尾韵的演化模式》(《语言研究》,2001年第4期)指出,关中方言鼻尾韵演化模式有合流、弱化、分流三种。演变出鼻音型、元音鼻化音型、元音型等类型。邢向东《关中方言例外上声字探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一文涉及合阳、韩城方言。

词汇方面,着眼于考据,或者考证本字,如任克《关中方言词语考释》(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孙立新《关中方言本字考》(陕西日报,1998年5月12日)。或者考证词语的历史来源,以孙立新《陕西方言纵横谈》(华夏文化出版社,2001年)为代表。或者为词汇专题研究,如孙立新的《元杂剧中的陕西方言词语》(《当代戏剧》,1998年第6期)、《关中方言的特征词》(《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或者考证词语的音义等,通过古今联系,从而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词义,同时也可以纠正对某些词的误释。例如杨春霖《关中方言词语考》(《陕西日报》,1984年12月至1985年元月)、郭芹纳《关中方言词语考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刘百顺《关中方言词语考》(《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04期)、佐藤孝、杨春霖《关中方言漫议》(《西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朱正义《关中方言古词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以上论著中都有关于渭南方言的内容,尤其是《关中方言古词语论稿》。《论稿》考释了见于古代文献而又仍然通行于现代关中方言的200余条语词的词义、读音、用法等,因为朱正义先生是渭南地区华县人,因此这些词语多是华县、渭南的乡村土语,读音则全依渭南话的语音。

方言分区也是方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春霖《陕西方言内部分区概说》(《西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把陕西方言分为陕北晋语、关中方言、陕南方言。关中方言根据前后鼻韵尾相混的程度分为“东府话”和“西府话”,东府话即渭南地区方言。邢向东《陕西省的关中方言》(《方言》,2007年第4期)指出,韩城、大荔、合阳属于中原官话的汾河片解州小片,渭南、蒲城、白水、华阴、华县、澄城、富平、潼关属关中片。

语法方面,很少有人问津,值得一提的是张展华《略说关中方言形容词》(《人文杂志》,1980年第04期)和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研究》(三秦出版社,2010年),前者介绍了关中方言形式多样、别具韵味的形容词。后者注意进行对比研究,注意有关代词语音历史层次的研究,注意代词合音、减音等音变现象的研究;既注重共性的东西,又注意个性的东西,是区域性方言代词研究做得最好的。[1]3

综上所述,渭南方言研究处于附属地位,零碎、不成系统,而且呈现不平衡性,给予语音、词汇关注多,语法方面关注少。

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

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研究成果有:第一,进一步对渭南各县点方言进行细致的调查和描写,编写渭南各县点方言志。1982年6月,在国务院的指示下,陕西省第一轮地方志编写工作展开,方言志也列入编写规划当中。经过各位专家的努力,陆续出版了渭南、白水、潼关、澄城、韩城、华县、蒲城、华阴等县市方言志[2]37。1995年,第二轮陕西省各地地方志编纂开始,新方言志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各县市的支持。截至目前为止,渭南地区共正式出版方言志9部。除了各县市之外,地方院校也比较注重地方方言的编写,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刘静教授主编的《陕西关中东府五县市方言志》,包括潼关、富平、蒲城、铜川、渭南五县市。方言志的编写,为渭南方言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第二,从宏观入手描写各县点的方言概貌。近年来,许多博士及硕士参与到渭南方言的研究队伍中,他们以独特的专业性和崭新的理论视角研究渭南方言,出现了许多新成果,代表作有白静华的《大荔方言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马毛朋的《陕西渭南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李斐的《陕西潼关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李虹的《富平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郑宏的《陕西蒲城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田晓荣的《临渭方言调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蔡文婷的《合阳方言调查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这些论著对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总结出各方言的特点,客观地记录了渭南各方言点的共时状态,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生动的语言资料。

第三,从微观入手,描写某一方言点的某一方面特点或个别用法。按照研究内容又可分为三个方面:语音方面,王蕾的《大荔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卜晓梅的《澄城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于永敏的《韩城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分别描写了大荔方言、澄城方言、韩城方言的语音系统,并对其做共时及历时两个层面的研究,力争做好一个单点方言语音的系统研究。另外,还发表了一系列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如孙立新的《陕西澄城方言心母逢洪音读作[t]声母》(《中国语文》,1994年第05期)与《蒲城(兴镇)方言见知章组声母的读音》(《方言》,1992年第3期)、茹钢的《韩城话的语音特点》(《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邢向东《合阳方言音系与文白异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卜晓梅《陕西澄城方言的文白异读》(《咸阳师院学报》,2010年第5期)、郭珍珍《华县(下庙镇)方言音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03期)等。词汇方面,专注于比较有特色的词汇现象,代表作有杨雅丽《〈渭南地区民间文学集成〉方言词语考》(《唐都学刊》,1996年第2期)、田晓荣的《渭南方言词寻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与《渭南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孙立新《韩城方言同音字汇》(《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等。语法方面,注意分析渭南话的特殊语法现象[3]103。如杜永道《渭南话“把”字句的几种特殊现象》(《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与《华县话反复问句的几种特殊形式》(《中国语文》,1990年第3期)、黄珊《韩城方言重叠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田晓荣《渭南方言词的形态变化》(《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卜晓梅《从渭南方言看“敢”字的虚化过程》(《现代语文》,2007年第30期)与《〈李十三十大本中〉“才”的用法分析》(《现代语文》,2010年第19期)、刘晓燕《陕西韩城方言词汇形象性特点浅探》(《现代语文》,2010年第9期)、焦姣《浅谈陕西华阴方言表达程度之高的手段》(《现代语文》,2010年第11期)等。

渭南方言文化研究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把方言与文化结合起来,既开拓了方言的研究方向,也提升了渭南方言研究的高度。目前,从文化角度研究渭南方言的论著并不多,仅陈玉芳《从白水方言婚俗词看古今婚俗文化》(《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和曹旺儒《渭南方言及其地域文化的社会语言学解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两篇,为了解渭南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提供了依据。

在渭南方言文化研究方面,地方政府和院校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渭南日报》开设了“话说渭南”专栏,它以“追溯历史渊源、体验风俗民情、呈现自然景观、介绍人文古迹”为宗旨,刊发了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方言文化稿件,如《故乡的土语》、《源远流长的渭南方言》、《洛河神龟的传说》等文,使读者徜徉在渭南悠久的历史、灿若星汉的文化之中,领略渭声渭韵,感悟渭风渭情。网络也发挥了它的巨大优势,为渭南方言文化的传播添砖加瓦,渭南新闻网、东府论坛网、陕西民俗风情网都设有渭南方言民俗介绍。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渭南市政府将华阴老腔、华县皮影戏、司马迁民间祭祀等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文化的传播,渭南方言民俗研究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作为东府的高等学府渭南师范学院成立了秦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渭南方言民俗研究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这两年,基地积极申报陕西教育厅、省社科等项目,研究独具特色的皮影、老腔、碗碗腔语言。

渭南方言研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有影响的大作、大家很少,而且没有形成气候。在陕西方言研究中,商县方言有张成材,神木方言有邢向东,户县方言有孙立新,西安方言有王军虎,清涧方言有刘勋宁,吴堡方言有薛生民,宝鸡方言有郭沈青,渭南方言没有与之相当的大家,也就没有大作。第二,只关注渭南方言共时平面上的静态描写,忽视音变发展的动态分析。在研究方言演变方面,也只是将现代方言语音与切韵音系作以比较,旨在找出方言古今对应规律。至于如何通过对各县点方言之间细微差别的观察来分析渭南方言演变过程、规律和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第三,对渭南方言的区域性研究不够,单点的方言研究也不够全面,例如白水方言的研究还是空白。第四,目前尚未见到从语言民俗角度研究渭南方言的成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民俗传承的工具,“各地区的民俗事象,也都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所以它始终离不开语言,而所指的语言现象本身也是民俗事象则尤其表现在方言上。某一地区操某种方言也即是某一方言范围,它本身就体现了这一地区的民俗特点,正因为方言来自文化底层,其民俗文化底蕴既纷繁又丰富”,所以在研究方言时,不能不涉及民俗。

参考文献:

[1]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研究序[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中西方语言文化篇6

关键词:陕西方言;影视剧;跨文化;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i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142-02

近年来,陕西方言成为影视剧中频频亮相的地方方言。从早先的《有话好好说》里张艺谋扮演的收破烂者、《天下无贼》里二号小偷,到《武林外传》里的佟掌柜,再到《白鹿原》《疯狂的石头》《高兴》《羊肉泡馍麻辣烫》《关中匪事》等其他影视作品,陕西方言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符号,被广泛运用到影视作品中。佟掌柜那标志性的万能方言抒情句“额滴神呐”甚至一度成为人们的流行语、口头禅[1]。

一种地方方言在影视句的热用,会对一种地方的文化起到推广作用,但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陕西方言是陕西三秦文化的典型符号载体,它被传播到其他地区时,人们对这种文化的理解和解释一定与它在本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解释不尽相同。

一、陕西方言的概述

陕西方言,是陕西地区人们所使用的方言,从我国的方言区划分来看是属于北方方言区中西北次方言区。陕西省从自然地理条件角度被天然划分为三个部分,秦岭以南的陕南地区、渭河谷地的关中地区、延安榆林一带的陕北地区。这三个地区语言的差异较大,陕南地区的语言与四川话相似度很高,陕北地区语言与甘肃青海新疆内蒙等西北地区的差异较小,而关中方言主要使用的人群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等关中地区的。该地区所使用的关中方言就在全省有着显著的重要地位。

所以从狭义的角度说,陕西方言也特指关中方言。目前国内热播影视剧中的陕西方言也都属于关中方言,本文提到的陕西方言也特指关中方言。

陕西方言历史悠久,自建都陕西的西周开始,关中话被称为雅言。《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论语》记载孔子教子时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古称关西秦声的关中方言,在古代之所以称作雅言并做国语使用,除了王朝一统天下的必然需要,其语调发音还有高雅、文雅、风雅、清雅、优雅等脱俗之义,娓娓道来还圆润清丽,美妙悦耳[2]。

二、陕西方言的地方文化解释

陕西方言根植于三秦地区,被这里特别是关中地区的人们世代广泛使用,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文化涵义。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3]。陕西方言是陕西三秦文化的符号载体之一,它不仅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也反映着一个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所共有的一种文化根源、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因此这种语言在这个文化群体内部的使用过程中,其文化的意义是复杂深厚与众不同的。我们可以从地域环境和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意义。

(一)陕西方言的地域性

陕西方言文化意义的获得与关中独特的地域特点分不开。首先关中地区位于渭河谷地,渭河谷地的南缘是秦岭北麓,北边山区是黄土高原陕北部分,自古号称八百里秦川,农耕发达,而农业的重心是小麦。麦子收获了磨成面粉,面粉是陕西人主要的食物原料,所以陕西方言中包含了丰富的面食词汇。面粉做成饼叫做“锅盔”,形状又大又厚又圆如锅盖;做成馒头叫“馍”,馍被作为主食之一,羊肉泡馍、肉夹馍都体现了陕西人饮食对“馍”的偏爱;而扯面、棍棍面、臊子面、荞面饸络、驴蹄子、兔耳朵等等词汇中体现出陕西人面食为主的地域特色。其次关中地区独特的农业面貌在方言中得到体现。在陕西方言中有个很典型的词叫“看忙罢”,意思是媳妇回娘家,这个词反映了陕西的地方文化礼俗,“忙”即收麦子的忙,“罢”即结束,每年6月收麦子农忙结束后,女儿要带着礼品回到娘家看望父母,这是约定俗成的礼数,后来看“忙罢”也泛指女儿回娘家。在现在城市里的中小学都只放暑假,而在十多年前,陕西农村的很多学校要放一种“忙假”,就是指收麦子的时节,学校放假允许学生回家帮家人收麦子。可见陕西方言与地方农业文化是紧密统一的。值得一提的词叫“地窑子”也叫“地窑院”,“窑”即“窑洞”,在关中平原北部和陕北地区南部塬上的农村,人们的窑洞并不像延安窑洞那样直接建在地面上,而是先从地面上经过一个缓坡进入一个方坑状的院子,再在院子的四壁上凿出窑洞来,故称“地窑院”。可见这类词包含的陕西特有的民宅与地理特征依然鲜活[4]。

(二)陕西方言的历史性

陕西方言源远流长,很多字词的发音虽然用秦音,但这些字词的用法和词汇都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成分。细究起来这些字词都十分文雅。陕西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汇和语法习惯,这和陕西特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分不开。陕西人喜欢用“娃”,而“娃”字不仅指小儿,还指美好的女子,《汉书》曰:“资女取娃之珍兮。”就是这样的用法。而对年轻女孩的另一个常用说法是“女子”,更显出文雅的文言味道。陕西方言中“完了”叫“毕了”,可以追溯到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六王毕,四海一”。陕西方言中“直走”叫“端走”。这样的词汇还有很多,比如,陕西方言中把“吃”叫“咥”(音:die),咥即是古汉语;把好叫“嫽”,这个字最早追溯到甲骨文,表示美好,《诗经》:“佼人僚兮”就是美人多么美好啊的意思;陕西方言表示大声喊叫用“呐喊”;讥笑挖苦别人用“让人”(读“瓤人”),这个“让”的用法追溯到《信陵君窃符救赵》曰:“魏公子让信陵君曰”。陕西人把“小孩”叫做“碎娃”,“碎”就指“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让陕西方言保留了大量古汉语文言文成分,还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吸收了语言。据考证,陕西话中有不少源自古代丝绸之路中吸收的外来语,如:面食中的“麻食”来自波斯语“乌麻什”;表示麻烦的“麻达”来自维语;表示麻利的“科利马擦”;表示邋遢的“扑西来海”等都是古匈奴语音的译词[5]。

三、影视剧中陕西方言的文化解释

尽管从文化视角来看陕西方言蕴含了太多陕西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陕西方言是这种三秦文化鲜活的载体,但从当前国内影视剧中陕西方言的运用情况来看,陕西方言的意义是不同的。这个跨地域跨越文化或亚文化区的影视作品中的方言的传播,其文化意义发生一定的缺损,变形、甚至重构。

(一)为了塑造文化地理拟态环境

像前些年热播的《关中匪事》、《关中刀客》等电视剧,其描述的故事就发生在关中地区,不管影视剧表达的是什么主题,都全方位的展示陕西的地域风貌,这样的电视剧或电影,适当的使用陕西方言,不仅与影片的整体风格相协调,而且也是对陕西三秦文化的一种表达,其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要素。《关中匪事》中时不时冒出的“聊咋咧”、“美的很”这样直爽、粗狂的话语和影片描绘的黄土高坡上纯朴勇敢,容忍内敛的人的个性相呼应。当然艺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方言的使用与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有所不同,同时为了让影片不因太过地方化而不能在其他地区观众心中产生认同,对陕西话和陕西风土的表达,也刻意的从外界对陕西的固有理解和文化元素入手来表达,正如萨义德说东方地区的人从西方人看东方的视角构建自己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受众的心理隔阂,但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来说,必然对陕西地方文化的内涵产生变异。

(二)作为增加生活气息的陕西话

这一点和第一点有些类似,不过第一类的影视剧重在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地域,而这类影视剧就是为了写实,增加生活感,比如《秋菊打官司》,这样的影片中所有的人的对话都用陕西方言完成,虽然很多非陕西籍贯的演员的陕西话讲的并不百分百的逼真,但基本可以反映出较为真实的对话状态,土色土香的。这样的影片中陕西话确实作为一种正常使用的语言,朴朴实实的在用,可以说相对准确的使用出来。唯一有所讨论的地方就在于这样的语言使用,太平淡,观众很难一下子找到亮点,其他地区的观众不见得能领回其中的真实含义,不过相对而言,这种方言的使用是意义保留最为准确的。

(三)作为一种幽默元素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各类影视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使用方式,在《武林外传》中,尽管佟湘玉的陕西方言说的有板有眼,但基本都是当做一种幽默的元素来使用。还有像《疯狂的石头》、《天下无贼》等等。陕西话由于起自身语音语汇和普通话的异同特点,让人听的懂又听着逗,这种幽默感的获得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是一种审丑机制的结果,就是说如果说普通话语音被默认为正常语音话那么陕西方言似乎就不正常或者说很少听到,少见则多怪,怪而发笑。于是一种地方方言的内部意义暂时性缺失了,因为它仅仅被当做审丑的对象。这样的现象其实在其他的方言中也很常见,比如东北话大家听着就的很好玩,但是东北人自己说着觉得很正常,话就这么说,不觉得好玩儿,这种幽默的意义是在跨文化的传播中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尽管它能让一句方言成为流行语、成为时尚,被广泛接受,但这种被重构意义的方言显然已失去其本身文化的内涵。

跨文化传播中,陕西方言本身所含有的意义在跨文化传播中很可能发生意义的丢失缺损,变化重建。但毕竟人们在跨文化传播中通过地方方言来认识人认识地方文化的。陕西方言在跨文化传播中,其本身的意义同样也面临着丢失、变异和重构的情况。当前影视作品中“陕西话”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是一种被建构的陕西文化,满足了“他者”对陕西的文化想象。因此,这种建构与地方文化内核存在脱离,也自然会对传播本地区文化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影视作品中的陕西方言的文化意义应该重视,比较本土视角的语言文化和外界对这种方言的理解的差异对更好地扩大地方文化影响、保留文化精神都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颖.陕西方言对影视剧发展的影响[J].小说评论,2011(2).

[2]吉平,刘宗元.论陕西方言在陕派电视剧中的审美功用[J].新闻知识,2010(7).

[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中西方语言文化篇7

关键词:高职学院;英语教学;西方文化;适当导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英语课堂中,通常只注重词汇教学、朗读教学和阅读教学,把英语完全当成一门独立的语言来学习,而并未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会记忆单词、完成阅读理解和写作,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英语交流,而只有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透彻地理解英语的使用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何种英语来表达观点。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方式将西方文化导入到英语教学当中。

二、导入西方文化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往来十分密切,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与外国的联系,而英语是中外交流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对外贸易需要有英语交际能力强的人才,因此,高等职业学院务必意识到应用型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而学会应用英语,就必须了解英语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如果仅是学会说一些书面语或者词汇等,根本无法满足英语交流的要求。一门语言是由长期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语言具有社会性、人文性、应用性和传播性,只有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之后,才能更好的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开阔眼界。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当中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导入的有效策略

1.坚持差异化的原则

由于中外文化具有差异性,很多在西方适用的礼俗和习惯并不适用于中国,中西国家的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语言使用习惯差距较大,因此,在引入西方文化时,教师应当善于利用比较法,比较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醒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文化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中文和英语的对比,中外文化的比较,提高学生跨语言交际能力,避免产生文化误解,帮助学生了解特定环境下的语言使用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跨文化的英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语言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不同表达方式,例如,学习到holiday这个词汇时,学生很容易把这个词和festival相混淆,这时,英语老师可以举一些日常节日的例子,可以介绍我国的春节和外国圣诞节的不同之处,并鼓励学生发言互动。在完成课堂互动之后,老师开始总结中西节日的差异性,然后开始有关的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2.有选择性地导入西方文化

尽管文化导入是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文化引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其适用性和正面性,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的人文性。高职英语教师在引入西方文化时,不能盲目地全盘引入,而是要结合课堂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正面的文化,去除一些落后的、低俗的文化,做到有选择性地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日常环境,如参加竞赛的英语演讲用语,日常生活用语和社会用语等,选择英语文化中的精华。

3.阶段性地导入西方文化

文化的形成具有阶段性,文化知识的导入也同样需要分阶段,在英语课堂当中,需要把语言和文化划分为不同阶段,有次序地完成文化导入工作。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的引入具有共同之处,往往将其划分成两个阶段来进行,首先是初级阶段,在该阶段,教师应当把重心放在介绍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上,把文化意识观念引入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社会观念,比如中国人注重团体意识,而美国社会比较注重个人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课前导入文化背景

对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习惯了中文的思维模式,对于一些英语文章难以理解其文化背景,影响了阅读的效率和答题的准确性。英语教师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先花时间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在课堂当中融入西方文化知识。在学习到一些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文章时,教师应当结合西方国家当时的历史状况加以介绍,比如有关美国西进运动的文章,“thewestwardmovement”,教师可以介绍在西进运动发生前夕,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人们的思想潮流等,让学生对文章的背景有一个整体认识,使其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

5.直接导入与间接导入相结合

受中式文化的影响,很多学生不了解西方文化,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英语课堂上直接展示英语国家的文化,比如,在教学westernmusic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些经典的欧美英文歌曲,再让学生比较不同类型的歌曲之间的不同风格,抛出classicalmusic、jazz、rockmusic和countrymusic的讨论话题。通过这样直接引入西方文化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了解西方的音乐文化。而对于一些比较深沉的话题,则需要间接引入西方文化,在学习关于梦想的主题时,可以结合美国著名的马丁路德金演讲ihaveadream展开讨论,把课堂讨论的内容进行文化升华,有利于学生了解美国的种族文化。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善于运用直接引入法或间接引入法,让学生更容易了解西方的文化内涵。

四、结束语

在职高的英语教学中,不仅需要做好基本的语言教学工作,还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西方文化,通过了解文化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水平,这需要英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在课堂导入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郭丹,宋科.浅析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导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5):183.

[2]马凯,张卫红,米淑一.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4):134-135.

中西方语言文化篇8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语用原则;差异;对比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30-03

一、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渊源,与西方文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这导致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具有非常不同的心理习惯,对于看似相同的语言表达,中西方民族也许有着颇为不同的理解和判断。这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往往也起着对语言使用的制约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交际双方的言语误解甚至交流失败。

二、中西方语用原则文化差异的根源性

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变得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主要的通用语言,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学习英语的大潮之中来。但是,在我国,由于英语往往是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很多人对于英语的学习往往更多的停留在英语的基本表达上,即使已经说出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但是,由于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对英语的语用原则掌握不多,导致了人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够真正了解或者融入不到西方文化当中去,从而容易使得交流双方产生误解或者交流不畅的情况。因而,文化之于交流来说,显得如此重要,它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对于人的思维和行动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必须按照一定的文化原则来思维和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中西方文化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是,它们的文化精神渊源却大大不同,从而使得双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1],而西方文化却主张“天人相分”的观点,这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思想根源所在。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族本位”的核心观念,而西方文化却宣扬的是“个体为本”的中心思想。但是,无论是东方的群体取向,还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都会通过交际双方的言语交际行为表现出来,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气质和文化背景。应该来说,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其实质就是两种文化进行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一个过程[2]。

三、中西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语用学属于一种跨学科的语言实用学范畴,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在特定场景中进行交际的时候,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情况。换句话说,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是超越了语句字面含义的意义,亦即话语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要普遍遵守的两个基本准则就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这两个言语交际中最为基本重要的原则中的合作原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的语言学家Grice提出的。根据他的观点,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都会自觉遵守合作原则。一般来说,合作原则包含了四个最为基本的准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人们也会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这样,英国语言学家Leech就提出了另外一个原则,即礼貌原则[3]。这种原则往往是在人们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情况之下产生的原则,即人们之间的交流需要通过礼貌原则来进行补救。由此可见,人们交际所要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交叉使用的。我们要尤其重视这种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使用规则和原则,对它们进行仔细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尽量避免语用原则使用不当造成的交际失败。

一般来说,语用原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探讨的主要涉及的是广义的语用原则,它指的就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原则,其涵盖面广,涉及的理论众多,它不仅包括了语言学原则,还包括了与实际语言运用紧密相关的修辞学、言语交际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原则和准则。应该来说,语用原则涉及的分支学科非常多,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交际双方必须掌握好中西方语用原则,才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事实上,语用学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理论和体系等都不太完善。但是,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却非常需要了解语用学的相关知识。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即语用学提出了一定的指导性原则;明确语用原则是掌握语用学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语用原则是语用学这门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研究语用学原则,是我们探讨语用规律的必由之路;研究语用学原则,也是了解语用学这门学科基本特征的突破口。无论语用原则具有多少的指导性、交叉性、层次性和独特性,我们都应该明确地分析其文化差异所在。

(1)中西方合作原则的文化差异

作为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要遵循的“合作原则”,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来的。根据他的理论,人们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交际顺利完成,交际双方都在遵循着某些会话准则,这就是“合作原则”[4]。一般来说,合作原则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准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前三条准则主要关乎“说什么”,第四条则关乎人们“怎么说”这个问题。应该来说,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会自觉遵守会话的“合作原则”,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尤其是自然、无准备的言语环境中,人们并不严格遵守合作原则。这并不是说人们故意违反该原则,而是为了要产生某种较为特殊的会话含义而不得已为之。这主要是因为影响人们交际行为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合作原则产生于英语文化背景之下,因而,其放到中国文化背景下来,不具有普遍性和可用性。那么,我们就需要牺牲合作原则而使用更加符合我们文化习惯的交际规则来进行言语的交际。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中国人往往说话言不由衷,常常不得不违背合作原则。究其根源来看,中国人是为了保全礼貌而牺牲真实性,但西方人宁愿保全真实性也不要合乎礼貌性。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遵循了合作原则的,只是遵循的具体方式和手段不一致而已,这是因为交际双方的文化存在差异性。我们可以从语言交际的方面和非语言交际的方面来具体探讨中西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就语言交际方面而言,交际双方的初衷都是要遵循合作原则并努力配合的,但是,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影响或者出于某种现实的目的,比如说礼貌,交际双方常常会不惜牺牲合作原则来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尤其对于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中西方文化来说,各自背景下的人们必然对如何使用合作原则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行动。比如说中国人崇尚谦虚和内敛,而这有时在会话中却不得不违反合作原则。西方人更重视个性化发展,基本上能够遵循合作原则,但有时却让中国人感到难以接受。就非语言交际方面而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会话准则的取舍往往表现得颇为不一样。比如说中国人对于时间的概念并不那么严格,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往往却奉行严格的时间观。虽说这些并不是什么道德准则,但却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想要顺利进行交际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否则,将会导致交际的失败[5]。

(2)中西方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

由于人们在进行会话交际的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从而产生了会话隐含的意义。著名的语言学家Leech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来使得交际顺利进行,这就是著名的“礼貌原则”,它主要是出于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为了显示出尊重对方或者其他人而表明的自我形象和态度。一般来说,礼貌原则包含有六个方面的准则,即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求同准则以及同情准则[6]。应该来说,礼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人们之间的相处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人们对于礼貌原则的侧重和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虽然说礼貌原则的产生和生长的土壤是英语文化环境,但是,它或多或少的也适用于其他各种文化,只是它的适应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西方这种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我国著名学者顾曰国也提出了专门针对汉语的礼貌原则,即与汉语文化有关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一套礼貌原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以及德、言、行准则五条基本准则。无论是西方的礼貌原则还是我国特有的礼貌原则,它们都是对各自文化背景的强烈反映。比如说,中国人在进行交际的时候,更为常用的是“贬己尊人”准则,因而,他们在进行祝贺与表扬、恭敬与谦虚的时候,往往表现得非常谦虚。而在西方人看来,他们往往是高兴地接受别人的赞扬之辞,然后表示感谢。他们认为中国人实则谦虚的否定行为却让他们感到不高兴,认为中国人不讲礼貌。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祝贺和褒奖的对象也不一样,中国人很少表扬自己的家庭成员,而西方人只要需要,他们却会赞扬自己的家人。在称谓方面,中西方语用原则也存在差异性。在中国语言中,有很多称谓形式本身就具有礼貌性质,但是,到了西方语言当中,却没有礼貌的含义了。比如说,中国人喜欢用“小+姓”的模式来表达对对方的亲切,但是到了西方文化中,却是不礼貌的行为,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在中国,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之一,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老却并不意味着尊敬老人,而是表示无用。在西方社会中,人们不能随意地去帮助一个老人,因为这会引起老人的愤怒,而非高兴和感激。[7]还有,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为了求同和面子,有时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来讲“面子”。但是,到了西方文化中,其所说的“面子”并不完全跟我们所说的面子一致。在西方文化中,面子包含了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所谓的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与喜爱,而消极面子指的是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即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约束和影响。比如在西方文化中某些“邀请”是不礼貌的,但在中国文化中,基本上没有把“邀请”这种行为列入不礼貌的行为之说[8](p624、333)。

[参考文献][1]Grice,H.p.LogicandConversation[m].inGrice,H.p.(1989),orinCole,p.andmorgan,J.(eds.)SyntaxandSemantics,Vo.l3:Speechacts.newYork:academicpress,1975.

[2]Hall,e.t.BeyondCulture.GardenCity,n.Y.:anchorpress,1976.

[3]Leech,G.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4]Levinson,S.C.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5]高灵丽.汉英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冲突[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4).

[6]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中西方语言文化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言与文化差异;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269-01

高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提出这样的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事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发展交际的能力。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仅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运用较地道的英语进行交流。英语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丰富教学的资源,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有意识的跨文化教育。

一、中西方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差异

在跨地域、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的双方如果不了解对方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就很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东西方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差异。

1、东西方在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熟人相遇后一般性的问候语是:“要去哪儿?”“吃饭了吗?”如果把这些翻译成英语问候西方人,西方人听后的第一反应极有可能是:“it'snoneofyourbusiness”或者是“Haveyou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是对他发出邀请。西方人见面后的问候语是“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cetomeetyou.”“Howareyou?”等。在西方人的文化意识中,个人的年龄、地址、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是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随便问及。

2、中西方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不同的语系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同一件事情的语言顺序的表述上则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汉语表示时间或地点,顺序一律由大到小,英语中的表达顺序则是从小到大。例如,东方人说“2013年4月15日”,而在英语中却说成“april15th2013”或“15thapril2013”。两者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

3、东西方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差异

语言的发展往往受民族文化和的影响。语言是历史悠久文化遗产的传承,深深的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在西方文化中,由于人们非常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因此对狗的赞誉也屡见于俗语和谚语中,并把人比作狗。如:Loveme,lovemydog.aluckydog等。中国人虽然也欣赏狗的忠诚但是更多的是对狗的蔑视,也就有了“走狗”、“狗东西”、“狗急跳墙”等说法。

教师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必须重视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对比。只有对这种东西方文化差异性有了足够的重视,就可以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准确的传达和接受语言载体的所有信息,实现学习语言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标,转变教师观念,树立新理念

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外语的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而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又把重点放在了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上,学生就失去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实际运用的机会,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如打电话的时候,西方人常说,“whoisthatspeaking?”(你是谁?),“Youarewantedonthephone.”(有你的电话)等,这些在表达方式和用语都与汉语有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充分则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存在的差异,让学生在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养成得体、恰当、合适的使用语言的习惯。

1、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氛围,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东方人想要把英语学好,就要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与交际的氛围和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如西方国家的行政划分、地理概况、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等相关信息和图片,形象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实际操作和运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利用教材进行“文化渗透”

中西方语言文化篇10

[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48

语言既是社会环境下的特殊符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积淀。从语言的属性来看,其包含人文性、文化性、交际性等多重属性;从语言的创造、发展和变化的轨迹来看,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变迁、进步。因此,英语学习既是掌握词汇、语法的过程,也是观察、分析、了解西方文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

一、词汇中的文化延伸

瑞士英语语言学教授petertrudgill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强调:“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与中文相比较,英语在构词上符号性更强,更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和谐性,仅从英语构词的表象是很难理解其文化内涵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冷冰冰的文字符号引申出具有动态效果、色彩鲜明的文化内涵,这样不仅能够为课堂增加生动、活泼的因子,而且还能够使学生透过字符的表面看到一个民族文化的根。

厦门大学教授苏新春在《文化语言学》教程中指出:“社会文化、政治文化、道德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自然文化、地理文化等,凡是与这个民族的社会活动、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这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西方文化中的宗教色彩鲜明,基督教对英语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如由于基督教与犹太教矛盾的不可协调性,在其艺术中,基督教将犹太人标志性颜色――黄色(犹太人穿黄色衣服)作为嫉妒、反叛、懦弱的象征,因而yellow一词衍生出了“胆怯”、“卑鄙”、“怀疑”等消极意义,如yellowdog,yellowlivered,yellowlook等等。教师在解释、剖析词汇含义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文化意义,通过文化“显微镜”的放大、分析,进而使学生全方位地理解、掌握具体词汇的含义。

二、交际中的日常用语运用

社会学派将交际性作为语言的本质属性,不同的语言交际形式既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环境,也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透过西方人的交际形式,我们能够感受其在语言现象下的民族文化积淀。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在强调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对真实语境的创造,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西方文化下的对话和交际,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摆脱“哑巴式”英语的窘境,又能够让学生通过语境感受西方人的思维习惯以及语用特点。

如打招呼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在中国,人们习惯用“吃了吗”、“到哪儿去”来开启一段对话、交流或者表示问好。在看似简单问好的背后,实际上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样,打招呼在西方也有着深厚的文化色彩。西方人通常用“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cetomeetyou.”“Howareyoudoing?”等句子来表示对对方的问候。除此之外,肢体接触(如拥抱、握手、亲吻等)也是表示问候的重要方式,这一种问候习惯与西方开放、轻松幽默的文化环境有关。教师还可以创造“熟人见面打招呼”的情境,鼓励学生在逼真的语境中,进行对话、交流,以切身地感受西方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语用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西方称呼、寒暄、道别等日常用语艺术融入情境之中,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的特色。

三、阅读中的文化熏陶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的重要补充,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十分自由和灵活。一方面,阅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随地选择适宜自己的读物进行阅读;另一方面,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等不同的阅读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如苏教版教材中介绍了不少关于西方文化的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概括、总结西方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挖掘文化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