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风险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49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篇1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险公司的发展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面临现代经济环境,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人员,保险公司发展面临的风险始终存在。其中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整个保险公司发展全过程,如果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加强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分析,找到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对策已成为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

一、财务管理风险概念

所谓财务管理风险,是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开展各项财务活动,无法对活动进行预料及控制,使得企业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偏差,企业会蒙受经济损失、甚至破产。由于财务活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各项活动均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对筹措资金、分配利润等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产生一定风险。二、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成因分析所有保险公司都一样,面临着复杂的财务管理风险,不利于保险公司健康发展。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自有资金,风险管控意识薄弱

我国保险企业数量与日俱增,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保险公司自身具有非常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确保公司稳定、可靠运行。但还有很多保险公司自身资金能力较为薄弱,对外筹资有限,加之自身风险管控意识较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保险公司健康发展[1]。此外,保险公司在发展中存在虚报资产等现象,可见,国家监管力度远远不够。

(二)责任准备金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

所谓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等提前准备的资金。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责任准备金不能够作为公司营业所得,随时会进行赔付。一旦出现赔付情况,企业将无力赔付。此外,现有资本结构不够合理,对于各部分资金的分配存在很多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保险公司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响应,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损失。

(三)投资收益偏低,内控力度不到位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将产品销售给保户,并收取了大量保费。保费作为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求,保险公司会将保费投资到其他项目当中。但当前国内市场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特点,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2]。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保险公司可投资领域、渠道呈现多元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投资风险。但是保险公司并未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审计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得保险公司始终处于危机当中。除此之外,应收账款过多、收益分配及灾害等也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一定风险。

二、防范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财务风险管控意识

保险公司出现财务管理风险的关键原因是管理层防范意识薄弱所致。企业内部缺少高效的管控体系。因此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首要前提是管理者要树立风险管控意识,明确责任划分、细化分工,逐步将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实处,最大限度上防范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3]。在保险公司内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基层员工也能够认识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并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新形势下,保险公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因此保险公司领导要认识当前发展现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企业财务战略与计划。如财务约束机制,可以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入手,前者主要是财务预算管理,如各层次权利与责任分配,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市场“无形的手”的管理和控制。强化预算管理,及时分析和研究,针对预算实施的情况出现的偏差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以此来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内外有机整合,能够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监督和管理。不仅如此,在风险管理机制的指导下,还能够发现企业其他方面的问题,使得保险公司日渐完善。信息时代背景下,保险公司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从中提炼出对公司有利与不利的信息。一般来说,风险具有不可控性特点,我们不能够消除风险,但是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及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作为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对应比例关系。现阶段,针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应积极构建多元资本结构。多元资本结构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险公司对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现有资金资源的合理处理,减少意外情况对企业造成损失。如调整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或者争取筹资方式多样化,增加负债资本的同时降低权益资本,实现对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顺应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能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更好地应对日后潜在的风险。

(三)积极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保险公司开始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革新,对财务管理风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此构建风险预警体系成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4]。在实践中,我们能够对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从多个角度综合了解并掌握企业整体财务现状,甚至能够对财务指标进行观察、识别等处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为保险公司提供科学依据,减少风险防范盲目性现象的出现。在风险防范中,我们能够及时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并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将会为企业节省更多资源,最大限度上减少损失。与其他行业不同,保险行业是以资金为核心的经济实体。因此加大对资金的处理力度非常关键。而内控能够对公司内部子系统之间的资金管理、资金利用等进行协调,确保公司投资更加科学、合理。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实施内控与审计,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从制度层面上强调设计部门的独立性,减少人为因素对审计结果产生的影响,在企业内部进行定期审计,根据审计结果追究内部审计机制中审计人员责任,以此来保证内部审计活动公平、客观性,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公司财务情况,且能够警示保险公司内部成员,实现双重目标。新时期下,保险公司还可以积极构建高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内部员工积极性,能够将隐藏的风险及时发现并汇报给管理层[5]。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行业迅速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制度不够完善、投资存在盲目性等,引发财务管理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要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调整和优化,如实施内控与审计,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并构建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不断提高风险处理能力,增强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

作者:侯芸芸单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黄燕文.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04):124-125.

[2]薛玉梅.保险公司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254.

[3]郝帅.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以a保险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6(22):137-140.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篇2

一、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对企业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产是根据市场所决定的,当供小于需时,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当供大于需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由于市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最受影响的当属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会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全面了解财务风险,并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案。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企业财务管理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加深,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仅仅是国内环境,还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受到企业本身、国内、国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面对诸如外汇政策调整、银行利率调整、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挑战。这些因素是不可预估的,且不受人为控制和影响,势必会对企业的财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企业就是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无法生存,而最终被淘汰。

(二)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决策很多公司之所有会产生财务风险,往往是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多企业虽为现代公司,但实质上却是家族企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很多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资金被企业的大股东所占有,在外人眼中,企业的融资行为实为圈钱,企业为了筹资而筹资,所筹资金均被大股东、企业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转移,企业最终只能破产了事。在这种企业治理模式下,企业决策者的权利和责任不对称,财务决策效率低下。企业的一切均由董事长决定,监事会、其他董事等形同虚设,董事长的决策就是企业的决策,导致董事长的错误就是企业错误。在这种模式下,缺乏对必要董事长等企业各层决策者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其权力过大,使其很容易做出损害企业的行为。此外,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很多情况下就是由于管理人员的诸多决策缺乏科学性所致。当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内部之间存在权责不明的现象,各部门之间由于工作需要,在很多方面会有共通之处,而当出现问题时,常推卸责任,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正由于有这种现象的存在,使资金的利用率降低,流失严重,无法查明各款项的去向,更别说保证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了。企业在进行其他项目投资时,由于没有对项目进行深入调查或没有经过企业内部人员的民主决策,贸然对某一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加重企业自身负担,得不偿失。

(三)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当代社会,各种产品的更新速度变快,人们的需求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企业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会存在各种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使得企业财务管理陷入更大的风险当中。无论在何种工作当中,人是最主要的条件,在企业当中,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其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是分不开的。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不久,很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高,没有将风险当做企业的另外一种资源,缺乏去认识风险和管理风险的主动性。

(四)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监管制度监管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并且较为独特的系统,为使其更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需要依靠自身的发展特点建立起一套完善并且系统的财务监管制度。当前,很多企业为了能够节省资本,并没有明确的财务监管制度。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很多企业的管理走的是老路子,不能对各种财务制度进行一个科学、有效的规范,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当中,若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则极易造成财产损失,浪费资金,当这些问题经长年累积后,最终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二、解决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针对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解决的办法,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使企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具体的措施有:

(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仅需要加强企业决策者的风险管理意识,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各管理人员之间的决策意识,将传统的风险与自我无关的管理思想打破,从文化层面上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从董事会到员工,建立起一整套风险观念,工作时处处留心,将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通过这一途径,促使企业全体员工自觉遵守风险管理制度,群策群力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各个员工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规避风险。

(二)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司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制约了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促使每个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在企业当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必须将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对企业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估算和预计,做到决策正确。其次,要制定相应的监控制度,加强财务管理部门内部的管理,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同时应该根据各个部门的特点,设置分管部门,然后再由监管中心对分管部门进行监测,使责任落实到人,降低职责不清和推卸责任等现象的发生情况。

(三)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够提高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的能力。当前,企业应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聘请优秀团队针对当前形势和自身条件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方案,适时调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政策,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此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内部每一个员工,通过向员工征求意见和决策,落实相关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审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和运行,针对管理制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改正。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篇3

一、医院财务风险现状

(一)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僵化

医院的领导管理层有些观念陈旧,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对医院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没有积极及时地学习新财务管理办法,也就不能将新方法运用到医院的实际管理活动中,容易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财务监控不严,财务信息丢失等。医院在财务管理模式上,也存在着不足和漏洞,没有很好的财务管理理念的支撑,自然有就不会有完善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得财务管理失去在整个管理系统中应有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

(二)医院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有些医院没有建立与财务管理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虽然表面上看有一些规章制度,但工作人员对这些制度的执行力不够,形同虚设。另外,医院的会计账簿设置存在问题,糊涂账较多,会计科目的使用和规范非常不严格,混乱,凭证不规范,没有按国家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存在准确性、真实性缺失的问题,而且没有及时归档装订。

(三)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滞后

很多国内医院在财务预算方面都做得不好,医院各部门为追求经济效益,财务部门为平衡各部门间的关系,资金利用率偏低。虽然各个时期有财务预算,但在实际资金周转方面,并没有很好地落实预算计划。财务预算不合理,不能得到贯彻落实等等问题都预示着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目前医院在预算调整程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欠缺,没有回头反思总结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另外,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上缺乏有效的公开性,缺乏广大员工的监督。

二、医院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对策

(一)防范融资风险

医院根据自身对资金的需求情况,对外融资,调整资本结构,通过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从而加大医院的周转资金,促进医院的发展。融资需要医院加大管理,包括管理融资额度和时间安排,选择正当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分析资金成本,降低融资风险。

(二)防范投资风险

投资是指医院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某个项目或对象上,期望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获取收益。目前我国医院的投资一般是将目光投放在医院的扩建或改建项目,以及医疗设备设施的购置上。医院在进行投资前,应确保投资行为的正确性,评估投资行为的可行性,必须有一套系统的投资管理机制,包括投资决策、监督管理、运行实施等。

(三)防范资金回收风险

医院资金回收主要是指病人医药费用的收回。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涉及医疗欠费、医药费用无法回收,造成医院财务坏账等。医疗资金的拖欠和无法回收,占据医院财务风险的一大部分;社会救助以及病人恶意逃费等造成了医院丧失部分债权,无法实现收益。因此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避免资金回收风险,加强财务部门与医保部门的配合协调,尽量减少坏账损失,杜绝恶意欠费,避免长期大量资金的滞留给医院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

(四)提高财务风险预测能力

医院提高财务风险预测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医院规避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也就是说要实时地观察医院将要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同时还要从外部环境提高医院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医院在预测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要参考国家关于医改的最新政策措施,加强提升医院相关管理人员规避风险的意识,不断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观察和预测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有利于医院及时地研究相应对策和处理措施,将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五)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规避体系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患者增多,医院主要经营收入是医患关系产生的财务收支。因此,医院应将产生主要收支的财务活动作为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重点,如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已成为医院财务风险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医院应建立财务风险防范联动机制,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所有员工都必须要遵守,实现财务流程一体化控制,围绕财务风险产生的各个环节和重点,认真落实财务控制和管理制度。对财务风险进行分类控制,严格监督管理,做到从整体上掌控造成医院财务风险的内外因素。

(六)设置合理的财务决策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评价体系对医院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够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医院要改变当前财务决策的途径和方式,保证做出的决策是科学合理的,而且在决策前有进行过认真仔细的内外因素分析,同时也要建立多种应对方法和措施。医院对财务决策要有一定的监督管理,保证决策的质量,保证能够帮助医院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损失。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对策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因种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给财务状况造成的不确定性,进而是财务产生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企业财务风险是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较为重要的一种风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小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加之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其财务风险的问题越来越成为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一)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急于求成,在自身财力匮乏的情况下,多头举债融资办事,往往半途而废,项目失败后形成巨大的债务负担。有些企业盲目为其他一些经营不善的公司提供担保,一但担保对象无力偿还,企业将附有连带责任,造成巨额损失。而经营不利和内部财务管理弱化等因素又会加剧债务水平,造成企业过度负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就会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加快了财务危机的爆发,最终不可避免的走上倒闭、破产的道路。

(二)筹资能力差,资金严重不足

资金不足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不利因素,资金筹集主要依靠内源融资,缺乏外源融资渠道。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自身原因,生产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管理落后,经营风险大,短期行为较为普遍,还贷诚信不足,贷款风险大;二是制度安排的原因,直接的资本市场融资基本上不考虑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中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致使中小企业贷款徘徊不前。

(三)财务管理观念陈旧,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而中小企业财务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搭配不合理,知识更新速度慢,缺乏自我加压和终生学习的精神,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观念滞后,甚至还存在任人唯亲,无证上岗的现象,导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实务操作水平低。

(四)财务控制薄弱,资产管理混乱

一是现金管理混乱,多头开户银行,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大量用现金交易,企业业务人员随意支取现金长期不结算,有的企业现金收入不入帐,正常的费用支出也不入帐等。现金管理不规范,给企业财务管理埋下隐患。二是应收账款失控。这主要发生在产品(商品)供大于求的私营企业,由于供货企业间的相互竞争激烈,为了避免自己的产品被淘汰出局,采取垫资发货方法,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二、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在市场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是及其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无论企业处于生存、发展与盈利的任一阶段,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都是最重要的问题,控制、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因此,中小企业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具体主要有:一是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如产品制造业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企业计提商品削价准备金,用以弥补风险损失。二是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要盘活存量,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

(二)适度负债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好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动比例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流动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能力的机会越大,债权越有保障。还有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成本率,就不能负债经营,只能用增资办法筹资。因此,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确定资本结构的方法主要有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和比较资金成本分析法,在平时应用时,必须要结合各种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尽可能使资本结构合理化。企业的负债比率多少为适度,并无定论。但一般来讲它必须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匹配。由于在企业中,只作为所有者权益的那一部分才是偿债的来源,因此,举债规模应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相适应,一般来说不应超过净资产的数额。

(三)加强资金管理

1)合理调动使用资金。防范财务风险,需要财务人员进行货币资金的合理调度。根据企业自身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特点,妥善安排货币资金收支活动,使企业能保证日常的生产经营需要,并且在还款和分红付息到来时,及时筹措和调度资金,以避免出现无力支付的情况。

2)细化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在赊销商品之前应该确立信用政策,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有利于确保信用政策的全面落实。日常管理中一要建立信用额度管理制度。信用额度是指企业给予某客户赊销商品的最高额度,是根据客户的经济实力和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大小决定的,这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水平;二要做好账龄分析。这样有助于明确目前的收账重点和程序,从而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三要加强对坏账的管理。严格审批坏账损失,仍然要关注逾期未收回的已作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四要评估客户的偿债能力,在资金的回收上做到最大化。

3)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完善企业财务风险决策机制,必须系统全面的识别、分析与预测财务风险,采取科学的方法防范与控制财务分析,并对管理效果做出客观评价。这表明了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性特征强调企业整个财务活动是一种风险性活动,要求管理者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关注财务风险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财务风险本身具有综合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风险最终都反映在财务风险中,使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所以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而决策机制是指决策权力的形成、规定和规范,它包括企业的决策机构、决策机制、决策内容等。

4)利用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具有完全负相关的关系时,两者之间的非系统风险可以充分地相互抵消,甚至完全消除。当两项资产的收益率完全正相关时,则不能抵消任何风险。在实际中,两项资产收益率具有完全正相关或完全负相关关系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资产两两之间具有不完全的相关关系,因此资产组合才能可以分散风险。但在风险分散的过程中,不应当过分额夸大资产多样性和资产个数的作用。在资产组合中资产数目较低时,增加资产的个数,分散风险的效应会比较明显,但资产数目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风险分散效用会逐渐减弱,此时如果继续增加资产数目,对分散风险已经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只会增加管理成本。另外,投资组合不能完全消除风险,系统风险是不能通过风险的分散来消除的。参考文献:

[1]朱荣.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篇5

关键词: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措施

在市场环境下,公司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财务活动的结果也具有了一定的风险性和随机性。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意识到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性,对各种风险进性预测,加强风险管理,防止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

一、公司财务风险特点分析

(一)综合性

公司财务活动所涉及的内容众多,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系统,财务风险所存在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综合性强,这是财务风险的特点之一。

(二)客观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必然要开展财务活动,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这种财务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公司是否愿意冒风险,只要有投资,想要实现利益,只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风险都会客观存在。

(三)损失性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有风险必然会有损失,这种损失可以是隐形的也可以是现实客观存在的。风险损失有的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量化,还有一些是不能够量化的。风险损失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连续性的不良影响,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性,财务风险甚至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四)收益性

财务投资有风险,但在条件成熟,风险可能会转化为巨大的收益。风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造成损失,同时也能够产生利益。公司开展财务活动,进行财务投资,都需要面临一定的风险,公司之所以愿意冒这个风险,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因此,财务风险即意味着可能会有损失,也意味着可能会有极大的收益。从某种程度上讲,财务风险越大,意味着收益越高。因此,财务风险的收益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五)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既指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的不确定性,又指财务风险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公司在财务活动中,即使能够认识到某种风险的存在,但这种风险是否会造成损失,还是一个未知数,风险是否能够实现收益,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这就是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公司债务资本比例比较大

一般而言,公司资本主要包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两种类型,这两种是不同性质的资本。公司要发展,在一定情况下需要举债经营。从财务管理方面讲,需要发挥财务杠杆效应,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但财务杠杆效益既可以使公司获得利益,也可能会造成公司的债务损失。如果税后利润下降福度大,就可能造成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公司举债后,需要定期还本付息,如果债务资本比例过大,公司所需要承担的财务风险比例就会增大。在经营过程中,一些公司往往看到的是债务资本带来的利益,利用举债方式扩大经营,为的是追求负债利益,但忽视了财务风险可能打来的巨大损失,从而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使公司处于危险的境地。

(二)公司管理者和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低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公司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公司的财务风险系数增加,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但依然有很多公司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市场风险认识不到位,对各种财务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人员认为只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公司的财务就不会出状况,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正因为相关人员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控制财务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才增加了公司财务风险的系数,这也是近些年来,很多公司面临生存危机,甚至破产的重要原因。

(三)资金管理不善

很多公司资金管理工作开展不力,主要表现在,公司部分资产由于某些原因,被债务人长期占有,这样,公司的资产安全性就不能得到保障,这也不利于资金的有效应用与流通。在资产管理方面,本应该收上来的资金,却长期收不上来,这种情况会为公司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的财务风险隐患。另外,公司资金管理不力还表现在,公司银行账户开设的过多,导致资金分散,公司相关领导者对内部的资金状况就不能做到全面有效的了解。这样,就导致投资决策行为失去重要的参考标准,导致投资决策随意性强的现象。公司对资金管理不善,还表现在对所占用的资金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这样,公司必然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四)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

在市场环境下,公司经营活动面临的不稳定因素增加,财务风险增大,这对公司发展是一种巨大的隐患。公司领导者要认识到财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财务风险也是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只要做好相关的财务风险预测控制工作,是可以有效减低财务风险的。但目前,依然有一些公司对财务风险重视不够,有些公司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也没有设置独立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机构。而一些公司即使建立的有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设置的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这项事务。但由于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缺乏,不能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识别和控制,这样也不利于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与化解。

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一)做好筹资管理保持适度的债务比例

现代企业经常会选择负债经营方式实现更大的利益,控制好债务筹资规模,保持适度的债务比例,做好筹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控制与防范财务风险。

要做好筹资管理:第一,要对债务筹资的期限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与控制。债务筹资一般可以分为长期借贷和短期借贷两种方式。公司管理者,需要分析公司投资期限结构状况,然后,对债务的期限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保障公司具有一定的还本付息的能力,以有效减低财务风险。第二,要加强债务资本成本管理。公司在需要进行债务筹资时,就需要做好债务资本成本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能够选择资本成本最低者,另外,要对债务资本成本率与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保障投资收益率高于债务资本成本率,这样所开展的筹资行为才是安全的。第三,合理控制债务筹资比例。公司进行债务筹资虽然可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但公司还需要认识到,债务筹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不能说债务筹资越多越好,合理控制债务筹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公司要能够根据自身的偿债能力选择债务筹资比例,如果公司的偿债能力较高,就可以是当地增加债务筹资的比例,反之,则需要对债务筹资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有效减低财务风险。

(二)公司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在公司文化建设中,要能够将风险意识融入其中。作为公司领导人要能够积极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在各项经济活动中,也时刻注意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能够寻求有效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公司要积极宣传风险理念,使全体员工都能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激发员工参与财务风险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作为财务工作人员,更需要强化财务风险意识,要不断提升自己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能够积极学习,加强财务管理,提升自己准确判断财务风险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这样,才能保障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

公司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这样才能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一方面,公司要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置资金结算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对公司各部门的资金进行管理,各个部门所需要的资金都必须要有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拨付,通过这种措施,解决公司存在的资金沉淀问题,加速公司整体资金流转的速度,减低资金占有的比例,提升资金利用率。另外,加强资金收账管理工作,尽量把外方债务收上来。对于一些信用状态良好,偿债能力强的客户可以适当地赊账,对于一些偿债能力差的客户,要尽量把所有款项都收上来,及时地做好催账工作,以降低资金风险,提升资金利用率。

(四)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升财务人才个人能力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代公司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公司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监控与防范的一个系统。财务风险预警控制要能够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作用,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公司首先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构,这个机构的人员组成主要是具有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和熟悉各种经济活动状况,熟悉各种财务状况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还需要聘请一些熟悉公司外部管理咨询的专家,相关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预测,提供财务风险管控措施。另外,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机构要建设完善的经营财务信息机制,能够对诸如会计核算信息,相关市场信息,行业数据信息及国家的先关政策等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搜集和管控。通过信息收集与分析,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最后,财务风险控制机构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风险经营和财务指标进行设置,如果发现企业经济行为超出了相关指标,就需要启动财务风险预警,通过这种措施,对公司实际经营和财务状况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有效保障财务安全,消除风险隐患。

总之,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发展所面临的风险系数增加了,公司要能够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要积极分析财务风险因素,能够通过有效的策略,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以确保公司经营的良性化发展,提升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消除公司发展隐患,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斌.强化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31).

[2]邵国华.浅谈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篇6

关键词:铁路企业财务风险对策

目前,铁路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铁路企业正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充分利用铁路的各类资源开发市场,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效益,以实现铁路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资金保障问题也为社会关注,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低成本筹资、加强资金管理成为铁路企业面临的重大考验。因此,笔者就此对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一、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及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企业风险管理都是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内容。现代管理科学对大量企业长时期观察得出一个重要实证:有效的风险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通过卓越的风险管理获得竞争优势,而企业的损失甚至倒闭都是由于不良的风险管理所造成。

1、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1)2004年,CoSo(美国发起机构委员会)在1992年《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基础上,全新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涵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4个目标、8个要素和4个执行层次的基本框架。其中,4个目标即战略、经营、报告、合规;8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4个执行层次即总部、分部、业务单位和附属机构。

(2)国内,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试开始在中央企业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指引》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进行重要阐述,包括以下主要工作: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

2、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财务风险含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未来财务状况不确定而产生的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结果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资金风险和收益及分配风险等。

(2)财务风险来源。一是源自财务管理风险本身,存在于企业活动全过程,如筹资中自有资金与借款资金的比例及相关的负债经营问题、投资中的多元化投资问题与资金流动性相关的利润分配中的比例问题、应收账款管理等问题。企业规模越大,财务风险管理活动越复杂。二是源自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其复杂性和多变性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风险管理重在关注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如持续的通货膨胀使资金成本不断升高、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营运成本增加无法实现预期收益。

二、当前铁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当前,铁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来自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经营特性,加上大规模铁路建设带来的资金保障压力。

1、内外部环境

近年来,公路、航空、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给铁路运输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而铁路运输自身经营增长的制约因素也比较多:一方面铁路行业所具有的公益性和基础性特点,使铁路运输价格受到国家严格管控,在既有运能规模下,运输收入增长空间十分有限,致使铁路企业收入与成本严重不匹配;另一方面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和安全设施、设备投入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生产经营成本逐年攀升,加上职工收入增长的刚性需求、前期铁路建设高额投入的还贷压力以及高铁配套设备、设施的高额消耗等都使铁路经营效益增长受到制约;三是合资铁路相继开通,不确定因素将随之增加。此外,随着铁路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财务面向市场所带来的资金等财务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持续紧张的局面一时难以缓解。

2、资金保障需求

“十一五”期间,大规模铁路建设投资对资金需求量激增。运输支出预算以及更新改造计划缺口及调整滞后相应产生较大的资金缺口;合资公司委托管理资金到位滞后影响铁路企业资金周转;资金结算所内部调剂资金剩余空间十分有限,运营资金保障能力呈下降趋势。从建设资金来看,国铁建设资金和合资铁路资本金由铁道部负责筹集,合资铁路债务性资金也由铁道部统借或设定贷款条件,铁路企业筹资能力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地方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导致建设资金保障压力持续增加。

三、对于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几点对策

增强铁路企业市场主体意识和经营效益理念,夯实财务基础、落实内控制度,大力开展多元化经营,深入挖潜提效,确保运输生产安全稳定、资金运行有序、管理依法合规,才能做到财务风险可控,推进铁路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经营管理效益最大化目标。

1、强化经营主体意识

根据深化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制度体系,夯实经营管理基础,明确各级各部门经营管理权责。同时,通过设置专栏以及编发手册等方式,解析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内涵,宣传经营导向和管理要求,强化经营主体意识,引导企业上下深刻领会防范财务风险、提升经营效益是保障运输安全和职工利益的基础,营造“保安全、保稳定、重效益、重发展”的经营管理氛围,提升铁路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力。

2、深化内部控制机制

从强化风险防范的角度完善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权力制衡、运行有序、合力形成和考核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制度化、程序化内控流程体系,健全岗位责任制,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和分析,并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强化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动态监督。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篇7

1.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面临一定的困境。现今的企业财务上的风险管理系统中,由于其所涵盖的理论相对较窄,在应对较大风险上的经验与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理论指导,导致实际的风险应对能力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多元化的经济体系中,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资金与货币市场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将高风险与高收益的局面完整的展现给企业的管理者,故此,企业的融资经济形势与财务管理系统将面临两难的局面。

1.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资金分配利用之间的冲突。企业管理者多会应用剩余的财务资金,充分把握时间的累积效应,在企业财务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利用多形式的企业资金投资体制,将企业资金流动起来,形成强大的企业资金轮转模式。但在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支出的形势下,有时候必须对企业经济底盘进行禁锢与规整,这就导致企业资金得不到有效的流动,使得企业的投资机遇大大下降,进而也将增大财务的风险问题。不仅如此,由于许多企业在员工福利方面较少的支配现金股利,取而代之的是突出的股份支出方式,这种固定的分配模式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个人的投资机会,却使企业整体的投资计划受到影响,影响到企业财务长期的保障体系,使得企业的分配制度随着其附加产生的财务风险管理产生极大的冲突。

1.3企业资产机构的不合理性导致企业财务的风险偏高。我国在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存在普遍的不合理情况,由于企业资金结构的漏洞与不足,很难使得企业经济最大化的运转目标得以实现。在企业的金融控制方面,过高的资金支出与较低的股份额度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一定程度的补偿受到不平衡控制,成本越高导致的风险也就越高。一旦此类企业财务有关的资金结构受到不平衡影响,就对加大企业的经济负债,使得企业的资金成本与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不合理的冲突,导致企业本身在经济支出方面就出现定期的风险与弊端。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原则把握

企业财务风险面临国家宏观法律、经济及社会等因素,它们的复杂和多变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控制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在实施风险控制时制定以下原则:

2.1风险与收益均衡的原则。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单位,它在追求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风险,在任何一项财务活动之时,都要全面分析其收益和安全性,按照收益与风险均衡的原则,进行风险规避,以获取较多的收益。

2.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企业要面对不同的风险因素,不可避免地财务活动也会存在风险,因而,要在财务控制管理时识辨风险,在此基础上控制风险,在限度之内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营。

2.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有些风险是有预兆的,有些风险是突然无征兆的。鉴于不同风险情况,企业要全面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系统,对风险的不同类型予以识别,财务才能在风险识别的前提下,有效地采取辨识措施,从而规避风险。

2.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基于企业决策集团的统一领导之下的管理,这种管理是层级式的结构,在这一层级结构之下,企业的财务控制也要施以分级的、并在一定权限之内的分权管理。只有实施这种与企业结构相统一的体系,才能逐级地、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3.1优化企业资金结构,减少财务管理风险。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讲,优化的资金结构与企业经济状态是企业财务的风险指标,企业的资金结构整体性改善提高有赖于产业财务管理的得当与完善。在进行企业投资与经济运转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忧患意识,提高资金管理,完善整体性的企业财务平衡系统,以多经验多形式的政策应对与提高企业的优化资金结构。在企业进行融资运转的时候,确立最优化的经济生长计划,部署最全面的资金回转策略,是应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出现的前提,也是构建企业资金结构化的基础。为了使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将资金结构与产业目标平衡化、合理化构建起来,就必须加强对资金价值的把握利用,以创新的发展思路进行企业金融管理,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应对能力,使得企业资金最优化的发展。

3.2加强与完善企业的制度管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情况。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清楚目前的企业管理制度弊端与不足之处。在应对企业的资金管理与财务风险问题时,必须以明确地制度要求与管理章程来进行分析,只有以企业的经济财务为主体进行企业发展,对经济状态与财务产权熟知,才能真正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与收入效益。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也应当制定相应完备的管理章程,明确企业的财务管理与资金流动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资金的融资管理问题。

4结语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篇8

【关键词】经营风险;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对策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managementriskmanagement,debtriskmanagement,investmentandriskmanagement,thethreeputforwardtostrengthenfinancialriskmanagement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ofseveralcountermeasures.

【keywords】businessrisk;Debtrisk;investmentrisk;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加强经营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系统。一是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财会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掌握现代会计核算方法,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综合分析水平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财务规章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要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这是保证财务和资金安全的有效保证。三是加强财务监管工作,实行财务公开制度。要对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即关键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在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行财务公开,增加学校财务的透明度,进行校务民主管理。

(二)努力拓宽办学资金来源渠道。一是争取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近几年各省政府纷纷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大了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二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老校区都处于所在城市的黄金地段,其地产价格高,通过出让老校区的土地,可以筹集大量的资金,以此投入新校区的建设。三是努力争取企业对教育的支持,包括引进企业资金,与信誉较高的企业合作办学,接受企业与或个人的捐赠等。四是积极开拓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渠道,分散财务风险,提高学校的抗风险能力。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生源稳定和增长。高职院校必须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应加大对日常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引导和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开发人才资源,侧重应用技术教育,注重学生的就业准备教育,提高就业率,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吸引更多的学生,保证生源稳定和增长。另外,招收留学生也可以创收。

(四)加强学生收费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建立贫困生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和违约贷款公示制度;积极拓宽资助范围,向社会和企业筹集慈善款和捐款,或鼓励企业和个人以其名义设立奖学金,或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为贫困生及时、足额缴费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对于无故拖欠的学生,可以参照金融机构的做法,按延期交费的时间长短计交滞纳金或利息。另外,在教育制度上,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学生中途就业、边工作边学习,分阶段完成学业。

二、加强债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风险意识,科学规划,适度举债。一是进一步提高财务危机的警觉性,树立风险观念,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决策时考虑风险因素,采用现代管理方法的决策方式,减少决策失误,切忌盲目投资。二是进行贷款决策时应贯彻“适度贷款、保证重点、分批安排、合理使用、讲究效益”的指导思想,考虑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学校的发展规划,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论证贷款的可行性,确定合适的贷款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和还款计划,周密论证严格控制,将学校的债务负担降低到最小。三是正确评估学校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合理设置贷款警戒线,做好每个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将贷款风险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二)切实对贷款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一是进行项目概况分析。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计划进度可行性;项目建设条件可行性;项目审批条件的可行性等。二是对项目的效益进行测算。分析项目投入后能否为学校增加办学效益;能否为学校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等。三是进行偿债能力分析。预测各种收入的总额,计算总收入中用于偿还债款的比例,合理分析学校的偿债能力,为贷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是预测贷款风险度。如计算项目的净现值,与社会平均总收益比较,由此判断贷款项目的安全性;计算内部报酬率,与贷款项目的折现率比较,分析项目收益是否大于贷款风险;分析影响贷款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情况进行风险控制。

(三)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对已到位的贷款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原则,保证贷款资金用在既定项目上。贷款资金要根据项目的进度分步到位,防止贷款不足影响项目进度,或者贷款过多造成资金闲置,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应注意不同贷款种类的组合,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在贷款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应实行严格的会计核算及资金监管,防止资金流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贷款项目或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还应该对其使用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四)建立偿债基金制度。负债资金要求到期还本付息,势必给高职院校造成较大的偿债压力,长期债务尤为突出,因此,很有必要建立高职院校偿债基金制度。建立偿债基金制度必须按期计提偿债基金,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平均计算法,即将负债本息总额按借款期限平均分摊,每期提取等额基金,以便到期有足够的资金还本付息;另外一种是比例计提法,即按每年收取学费的一定比例计提偿债基金。

三、加强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明确校办企业产权关系,规范组织形式,科学管理,有效规避风险。校办企业中产权关系的明晰,必然使所有权及经营权分离。投资者以其出资额份额享受权益、参与决策与管理。经营者对投资者负责,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投资者和债权人负责。这样就克服了学校以行政命令和人为切块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弊病,减少学校的投资风险,克服了校办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学校负无限责任的现状。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篇9

关键词:财税改革;税务风险管理;税务风险管理配套制度;定时总结与评价机制

一、财税改革背景下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企业提升税务工作的综合实力税务风险管理,实质上就是企业税务工作的延伸与拓展,是对既定税务工作的补充,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敦促企业审视税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工作人员组成,从而在根本上实现税务工作的优化升级,提升综合实力。

2.有利于企业调整未来发展方向财税工作是企业运营与发展的最基础工作之一,决定着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未来发展上限。因此,持续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深入分析当前市场的发展形势,通过与自身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对比,确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3.有利于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实现成本控制、提高运营与发展上限的基础和前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基础性、前提性工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各项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实现对风险与危机的良好控制,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最终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二、财税改革背景下企业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企业内部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各行业各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储备量、管理与培养模式的成熟度,是决定行业、企业发展上限的最根本因素。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其开展效率及最终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有着莫大的关系。由于以往的不重视,现阶段企业内部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税务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相较于其他工作,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在企业构成中的占比普遍较低;第二,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有针对性的招聘与培养活动较少,多是抽调财务、会计等相关部门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第三,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由于对税务风险管理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导致工作积极性较低,常常是以完成工作而非提升效率为目标,应付了事。

2.缺乏科学全面的税务风险管理配套制度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内外部风险与危机层出不穷,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企业的日常运营与各项制度的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拥有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建设,就成为了企业开展工作业务的基础前提和根本保障,也为工作人员开展实务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制度依据。而现阶段,企业在运营与发展中往往缺少税务风险管理的专项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这不仅导致了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更可能形成制约企业稳定发展的最大桎梏之一。长此以往,企业管理层和工作人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信心和热情将逐渐消失,甚至导致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弃用,最终导致企业因不能良好地应对层出不穷的税务风险,而被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3.企业开展税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效率较低当前,部分企业在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残余,小农意识较强,对于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意愿和力度不足。虽然企业开展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较差,不能充分发挥税务风险管理的全部优越性与最大功能。究其原因,是在企业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惯性和程式思维较为浓厚,常常是照本宣科,对新形势、新问题作出迅速判断的能力较差,缺乏实时、动态的监督与管理,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无形之中保留了错误与问题的滋长空间,极有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危机,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与持续发展。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深化教育培训,提升企业内部对税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各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和各种内外部危机时应该深谙此理,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内部对开展税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作为第一要务,以点带面,逐步开展相关工作,实现整体发展。现阶段,企业应以深化教育培训为主,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内部认识进行纠偏与提升:第一,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建设,企业应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升税务风险管理在内部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和优先级,通过成立部门或工作室的方式,实现专人专责,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队伍;第二,提升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通过社会招聘与校园招聘相结合的方式,选择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符合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水平人才,实现输血式引才与造血式引才的双平衡;第三,完善绩效考评体系,通过举办专项讲座、开展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向工作人员传达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并将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制定系统、科学的评价标准,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奖优罚劣,从根本上提升工作积极性与热情。

2.立足发展全局,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税务风险管理配套制度立足战略发展全局,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税务风险管理配套制度,是企业深入开展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现阶段,企业对于配套制度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学习借鉴,构建科学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企业要树立世界眼光,学习世界范围内高效开展税务风险管理的典型案例,取长补短,并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本企业发展现状和长期利益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从战略发展规划层面引起高度重视;第二,立足实践工作,编制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规程,企业要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并预测未来在开展实务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要点或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为工作人员提供制度依据,减少个人主观原因造成的工作失误或资源损失;第三,发挥规模效应,实现对各工作的有序协调,在企业发展中各项工作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由此企业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立足发展全局,密切各工作之间的联系,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规模效应,实现整体发展和协调进步。

3.开展动态监管,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定时总结与评价机制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承认问题、勤于解决问题。开展动态监管,是企业深入开展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及时发现过去一段时间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能够倒逼企业反思工作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从而实现整体能力的稳步提升。在现阶段,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的定时总结与评价机制构建,主要可以分以下几步:首先,企业要以行业内外开展税务风险管理的优秀企业或组织为典范,学习其开展工作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并将其制度、模式和方式方法与自身进行对照,查漏补缺,实现整体科学性、系统性的提升;其次,要深入实践,对税务风险管理实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与调整,建立问题责任机制,鼓励主动上报,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再次,通过探索与专业开展税务风险管理的团队或企业开展合作的新模式,将部分业务进行外包,从客观角度对工作环节进行审视与排查,更有益于对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最后,针对收集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通过科学分析与研究,在结合自身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纠正与补足策略,改问题、补漏洞,最终实现企业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利益的道路。

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对策研究

1前言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是公司稳定经营的重要保障,关系到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存亡。随着国家保险投资渠道的逐步开放与保险资金总量的持续增长,财务管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在筹资,投资方面的决策,资本结构的组成决定了保险公司抗风险的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2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现状分析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了资金筹备、资金投放,资金运作与分配,在资金循环的过程中,从产品的研发,到业务员成功将产品推销到市场收取保费,理赔,提取赔款备用金额,最后再进行产品开发,从而形成货币资金。在资金流动的过程中,如遇资金紧缺则要从内、外部进行融资,如果资金有结余则可以进行系列的投资活动等。在整个资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的风险表现在筹资结构、资金使用等不合理现象,业务量与收费标准不合理现象,理赔管理与控制不严格,理赔备用金计提不准确等方面:

2.1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资本结构合理性与资本额的多少体现保险公司的承担风险能力与财务能力,然而融资决策又决定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性的失误会引发融资风险,比如公司的自有资金与借贷资的比例,公司债务归还期限安排不合理或银行利率与汇率变动,将直接影响公司权益,公司不能如期偿还债务等风险,从而不能保证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稳定性,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风险性。

2.2资金使用缺乏合性性,加大投资风险。保险公司向客户收取保费汇聚庞大的资金,根据我国的《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资金使用必须具有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原则。由于保险公司的性质均属于负债经营,保费最终都要返还给被保受益人。因而保险资的使用要以安全为主要原则,只有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还能有效的保障保险公司资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

2.3费率的厘定不合理,至使保费处于不饱合状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通常采用价格战术,因而保险公司在对产品定价过程中,出现费率厘定不合理,定价不合理,对保费的收取缺乏有力的管控,为抢夺客户资源一味的降低价格,承诺高返还等优惠政策,导致保费充足率严重不足,从而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引发财务管理的风险。

2.4死帐坏帐过多,资金风险加大。为了抢占市场,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许多业务员都会采取延迟收费或代垫保费等手段,使公司产生大量的待收保费。如客户信誉度好,能如约交纳保费就不会有坏帐风险,但是公司如对拖欠保费收取催收不利,使得保费无法全部回收,则会产生坏帐,死帐现象,导致公司现金流量减少,资金回收风险加大,同时存在较大的财务管理风险。

2.5理赔管理控制不当,赔偿成本居高不下。随着保险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在理赔的过程中存在大的风险隐患,如在处理赔偿过程中的采取的酌情赔偿或人道赔偿,使得理赔存在很多的水分;更有部分业务员缺乏法律知识存在诈保、骗保的现象,严重损坏保险公司的利益;另外理赔环节缺乏规范性与一致性,与专业化管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理赔成本不能有效控制,也是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之一。

3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管理主要从风险辨别、防范、控制与管理效果的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

3.1筹资风险控制。保险公司在筹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在公司经营的过程中,最终实现经营目标和预期目标,总是存在一些偏差,导致偏差的原因是公司内部经营与外环境的双重影响。因此公司必须加强风险意识的培养,全面了解分析内外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更好的识别筹资风险,并对筹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与预防。同时做好风险应急预案,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其次,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为了能更加有效的预测与防范财务管理风险,根据各种风险特性实施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风险防范策略要立足市场,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对筹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配,把风险进行分散,降到最低。最后,保险公司对筹资风险可以采取分段控制,更好的对筹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也就是在财务的计划预算的准备阶段、筹资阶段、筹资后的分析与分配等各个不同环节进行风险控制。

3.2投资风险控制策略。随着我国保险资金总持有量的不断增长,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保险资产管理面临巨大的风险与考验。首先,合理的投资金额是降低投资风险的前提条件,保险公司在确定投资方向后,要对投资项目、产品等所需要的资金量进行合理的核算与调整其投资比例。其次,对投资风险进行合利分析,对投资风险与预期收益进行合理分析,对投放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才能有效的减小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违约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与期限性风险等。

3.3理赔环节风险策略。理赔风险主要包括赔偿支付风险,计提金的风险控制等。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与理赔运行与管理有效的结合。根据不同的业务提高理赔运行与管理水平,提高客服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建立适应市场需求高素质理赔队伍,才能有效的保障公司利益,稳定客户资源。

4结束语

总之,加强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保险行业工作之重心,风险防范与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现代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必然趋势,是保险业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慧淼.论筹资风险的防范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