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1:51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篇1

关键词:预防性保护;文物收藏;保护作用

一、引言

文物的收藏和保护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外界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其中温度和湿度、光辐射、污染气体、有害生物和人类的活动等是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所以,本文首先对这几类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出馆藏文物的收藏和保护的预防性措施,希望能够对馆藏文物的收藏和保护提供积极的方法。基于这个想法,这篇文章就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二、关于馆藏文物收藏与保护的基本概念

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性办法将文物即将受到的损坏程度降到最低,避免文物遭受外界因素带来的损害,最终就会实现长期收藏的目的。1930年在罗马举办的艺术品国际研讨会上,预防性保护这个定义第一次被踢出,从那之后人们就对这一概念逐步的深入了解,这更说明了在文物的收藏和保护的过程中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

预防性保护性的措施主要是在文物的保护过程中,将文物可能受到的损伤因素降到最低,在这个过程之中主要体现了保护的主动性。众所周知,文物的修复工作都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只是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也就会对原本的文物造成一定的改变,也就在所难免的会对文物中所保存的历史信息造成损伤。

三、影响馆藏文物的主要因素

(一)温度和湿度因素

温度和湿度是文物收藏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这两个基本条件会促进外界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就温度来说,随着气温的增高,文物中的一些物理反应过程就会加快,比如说会增加水汽的渗透效果,这样就会使文物内部高分潮湿和干燥,对文物造成很大的危害。湿度这是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管是金属材料还是非金属材料都经常受到湿度的影响,湿度能够作用于文物使文物产生一定的形变,继而对文物造成损害,同时还会加快文物的化学变化,使文物发生腐蚀或者其他一些劣质反应。

(二)外界气体因素

外界气体因素主要指的是在文物的收藏过程中,文物所处的气氛。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外界气体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物展览柜的装修材料所产生的污染气体,另一类是文物展览柜之外的污染气体进入到柜内。笔者通过对许多博物馆的污染气体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许多展览柜内都存在着甲酸、乙酸、甲醛和乙醛等有害气体,由于展览柜一般处于封闭状态,导致柜内污染气体相对偏高,这种外界环境对文物造成的很严重的损害。

(三)光辐射因素

光辐射主要指的是在文物的收藏过程中,外界光照设施带来的光辐射危害。从物理角度来说光是一类能量,也就会对文物带来非常大的破坏,光辐射还会促进文物材质的各种化学变化,特别是一些纺织类和木漆类的文物破坏尤为严重。同时,光辐射还会引起文物表面物质强度的下降而脱落,进而会破坏文物的整体性,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过长的光辐射会造成文物气氛温度的增加,从而对文物的长期收藏造成影响。

(四)有害生物因素

在文物的收藏和保护过程中,生物因素也是对文物造成破坏的一个关键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微生物是影响文物的主要生物,因为微生物在文物表面能够产生一些生物有机酸,这些产物都会给文物带来很强的腐蚀作用,进而造成文物的损坏。同样有一些昆虫吞食文物的材料,这同样也会对文物造成很大的危害,值得我们关注。

四、在馆藏文物实行预防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上面已经分类讨论了温度湿度、外部气体、光辐射和有害生物等不利因素对于馆藏文物收藏和保护的影响,相应的对于这几个方面,可以采用一定的预防性措施:

(一)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办法

因为温度和湿度对馆藏文物影响最大最普遍的一个因素,所以应先对想办法降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博物馆里,调节温度的通常是中央空调,控温效果达不到精确的效果,所以还需要对文物进行辅的控温手段,常见的有把文物放进带有调节温度功能的展柜,以此来给予文物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要对参观人数进行限制,避免附近区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二)外部气体的控制办法

要想合理的控制外部气体贵馆藏文物的影响,首先要考虑博物馆和展柜的装修材料的选择。在文物放入展柜的时候,应当提前净化附近区域的空气,尽可能的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在文物入柜之后,也要对展柜的密封性进行检测,用来降低外界污染气体的渗入。退一步说,在博物馆建馆装修的时候,就应当尽量选择没有污染的区域。

(三)光辐射的控制方法

对于光辐射,首先要做到的是应当尽量选择亮度较低的光源进行安置,同时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文物的照射时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设置具有红外感应的调节系统,就是说当有人靠近的时候光照会自动增强,当人远离的时候相应的会减弱光线,甚至熄灭。这样做就能尽量避免光辐射影响文物。

(四)有害生物的控制办法

一般来说生物对于文物的破坏和影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所以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当经常对文物进行清洁工作,以降低生物对文物的破坏。同时,还可以在必要的地方设置相应的隔x区域,尽量降低微生物的破坏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文物在收藏和保护过程中的预防性措施对文物的保存工作至关重要,应当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总结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文物的保存工作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郭智勇.博物馆展际交流中文物预防性保护策略应用探讨[J].文物世界.2015(05)

[2]吴来明,徐方圆,黄河.博物馆环境监控及相关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03)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篇2

[关键词]风险预防原则;环境风险;环境法。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一般认为,风险预防原则最早源于联邦德国vorsorge法则①,该法则的核心是社会应当通过认真的提前规划和阻止潜在的有害行为来避免环境破坏。

197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的空气清洁法就将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纳入其中,它赋予德国政策的制定者在缺乏科学确定性,但又担心出现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时,可采取风险预防措施的权利。联邦德国在处理酸雨、全球变暖和北海污染的问题上就经常引用该原则以证明其所采取的强硬政策的合法性,并在当时大大地促进了德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二)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确立和发展。风险预防原则被提出后,首先在国际环境法逐渐得到了肯定和采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险预防原则开始频繁出现在一些保护环境的国际条约、协议和宣言中。较早使用风险预防原则表述的国际文件是1982年《世界自然》,而在1987年第二次保护北海国际会议通过的部长宣言中则明确提出了风险预防原则,即:“为了防止北海遭受危险的物质可能带来的损害,预防的方法是必要的,它可以要求即使在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能证明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也要采取行动控制这一类物质的排放。”[1]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于确立和传播风险预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该议定书在当时对于氟氯氢化物与臭氧层破坏的关联上并没有确切科学证据的情况下仍然规定:缔约方“决定为保护臭氧层,采取预先防范性措施,平衡地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全球释放总量”。

20世纪90年代是风险预防原则全面发展和落实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被更多的国家理解并接受,其适用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并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就指出:1990年以后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几乎都采纳了风险预防原则。[2]其中值得一提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该会议通过的《里约宣言》对风险预防原则的确认具有里程碑意义。《里约宣言》第15条专门规定:“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同时,作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两个重要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也都把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原则之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条第3款规定:“各缔约方应当采取预先防范措施,预测、防止或尽量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并缓解其不利影响。当存在造成严重或不可逆转的损害的威胁时,不应当以科学上没有完全的确定性为理由推迟采取这类措施,同时考虑到应付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应当讲求成本效益,确保以尽可能最低的费用获得全球效益。”《生物多样性公约》也在序言中指出:

“注意到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减少或损失的威胁时,不应以缺乏充分的科学定论为理由,而推迟采取旨在避免或尽量减轻此种威胁的措施。”

2000年《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从序言到具体条款都始终贯穿了风险预防原则,在其序言中明确提出将转基因生物体生物安全的国际法律保护,建立在风险防范法律原则基础之上。该议定书的序言第四段重申了《里约宣言》的第十五项原则,正文第1条规定“本议定书的目标是依循《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原则15所订立的预先防范办法,协助确保在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改性活生物体领域内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并特别侧重越境转移问题。”

综上所述,预先防范原则自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扩展到包括了保护臭氧层、气候变化、有毒有害废物处理、防止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生物安全等环境保护的所有领域,成为国际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三)风险预防原则在各国国内法中的确立和发展。国际环境法所确立的风险预防原则反映了国际社会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共识,对于指导各国环境法的制定和修订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一些环境保护法律比较先进的国家已在其国内法中将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加以采纳,用以防范环境风险。例如,在宪法层次上,2005年2月法国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认可了风险预防原则。在环境基本法层次上,加拿大1999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前言中规定“……加拿大政府承诺执行风险预防原则,一旦出现严重的危险或不可逆转的破坏,缺乏完全科学确定性,不得以延迟节省成本措施为理由来预防环境退化,”明确地把风险预防和污染者付费、污染预防、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并列地规定为环境法的4个基本原则。法国1998年制定的《环境法典》在第110条第1款规定了风险预防原则,指出“根据这一原则,不允许以缺乏足够的科学技术知识因而无把握为借口延误时机,在费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对可能给环境造成重大损失的、无法避免的可预见灾害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3]在环境单行法律、法规的层次上,德国《化学物质与化学品法》、丹麦《化学物质与化学品法》、瑞典《化学品法令》与《化学物质排放法令》多处规定了预防的准则,并把预防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的要求融入到所有条文之中。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启动时点:遇有无法接受的危险。适用风险预防原则将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这种环境风险所带来的威胁达到何种程度时才予以适用。对于风险预防原则启动时点有着不同的规定,有的规定的启动条件较为严格,如《里约宣言》规定的是“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公约》则规定“严重减少或损失的威胁”;有的规定的启动条件较为宽松,如199年《巴马科公约》的规定是“可能对人类或者环境导致危害”;2000年《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规定的是“潜在不利影响”。虽然这些条款规定的标准有所差异,但其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包含了承载价值的语言,表达了对可接受损害程度的道德判断。

威胁的严重、重大、不可逆转的具体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以上列举的环境法律文件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实际上,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发展的程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世界各国对环境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环境标准的制定上肯定存在差异,这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各国对环境风险威胁的严重性程度的判断,制定一个统一的严重性标准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预防原则”的启动时点规定为“道德上无法接受的损害”,它包括“威胁到人类的生命或健康的损害;严重和有效地无法挽回的损害;对当代或后代不公平的损害;未有充分地考虑那些受影响者的人权而实施的损害。”这为各国的立法者提供了较为权威的参考。

(二)科学的不确定性。这是指没有充分确实的科学证据。

证明某种行为与危险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说明当科学上对损害的因果关系、规模、可能性和性质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时,“预防原则”仍然可以发挥作用。科学不确定性是风险预防原则区别于以往的环境保护原则的最明显的特点。大部分国际环境条约和各国的国内法都要求不需等到有确定的科学证据,但是至少也应该有合理的根据,这说明风险预防原则不是基于人们的对风险的焦虑认识或情感原因,而是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旨在指导人们面临潜在的巨大环境风险时作出明智的决定。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只能建立在充分的科学依据之上,即某种形式科学分析是必需的,而若仅仅是幻想或凭空推想不能引发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4]

(三)成本与效益的评估。风险预防原则的这个要素是指其适用应当在总体的社会、经济影响上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为了避免因适用风险预防原则而付出过高的社会代价,国际社会采纳了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即运用比例原则评估风险预防措施是否符合相称性:一项依据风险预防原则而采取的措施,不但要有制定的必要性,同时需要具有法理上与经济成本上的合理性,并且要使风险预防措施与风险管理之间具有适当的联系。[5]

(四)适当的预防措施的采用。预防措施应当与所选定的保护级别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害大小相对应,即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常用的预防措施包括:禁止性措施、暂停或延缓性措施、使用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寻找替代方法和进一步研究并搜集更多信息等。

三、关于我国环境法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思考(一)我国国内法中尚未确立风险预防原则因为时代的局限,作为我国环境基本法的1989年《环境保护法》仅规定了适用于环境损害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没有规定和体现风险预防原则。有学者认为我国环境法中现有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已经包含了风险预防原则的精神,没有必要再专门对风险预防原则进行确认,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解释是不妥当的。因为从立法的时间来看,《环境保护法》是早在1989年就获得通过,而当时风险预防原则还根本没有传入我国,因此,《环境保护法》的立法意图中不可能含有对该原则的考虑。此外,从立法内容上看,风险预防原则和我们平时所说的“预防为主”的原则是不同的两个原则,认为前者包含在后者之中显然是不科学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只在少数环境领域实施了风险预防原则,如《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45条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控制作出了规定,除此之外,风险预防原则在其他环境领域是缺乏立法规范的。

(二)我国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必要性分析1.确立风险预防原则是防范日益严重的环境风险的客观需要。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只注重经济增长,忽略环境保护,而这种经济增长是以大量消耗、破坏环境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与经济高速增长相伴的是我国的环境危机也空前加剧了,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而目前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一些急功近利的项目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趋严重,对社会构成了巨大威胁。[6]总体而言,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环境风险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环境法对于含有科学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尚缺乏规制,但是这类特殊的环境风险一旦发生,将会使我们付出很大代价。

2.确立风险预防原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我国环境保护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历史性转变的新阶段,而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新需求。风险预防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如果能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确立的话,将对于整个环境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确立风险预防原则是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虽然我国已加入了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生物多样性公约》,但从国内立法的态度上看,我国在对待风险预防原则问题上是比较谨慎的,还未将其确定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了能与我国在对外关系中有关该问题的立场相一致,并给世界各国树立一个有信必守、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国应在国内法上积极承认风险预防原则并予以贯彻。

(三)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建议1.在环境基本法中确立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基本原则的地位。从国际环境条约和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来看,规定风险预防原则,对于预防今后可能发生的重大环境损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立法机关正在开展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工作,我们应利用这个时机在我国环境基本法中确立风险预防原则的基本原则地位,并以其指导环境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只有把风险预防原则上升为环境基本法所确认的基本准则,才能使其发挥协调其他环境立法、指导环境司法和环境执法的作用,才能使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全面构筑起一道道预防重大环境风险的制度防线。

2.在重要环境保护领域积极落实风险预防原则。风险预防原则主要涉及到人类、动植物健康领域和生物安全等领域,在这些领域的法律法规中应加入与风险预防原则的相关规定或具体制度,例如我国应当在规范转基因生物、危险化学品专门性法律采取风险预防的措施。

3.建立健全与风险预防原则的相关法律制度。风险预防原则的真正实现,除了确立其基本原则的地位,还需要具体的法律机制和法律制度的配合。目前,我国法律中已经包含了部分与风险预防原则相关的法律制度,如清洁生产制度、标签制度、许可证制度和一定程度的风险性活动实施者责任制度等,但这些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笔者建议应增强清洁生产制度的强制执行效力,增加风险性活动实施者的有关保证责任和监测过程中的经济责任的规定,建立环境风险评价制度,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注:

①vorsorge在德语中意为“事先的考虑和担忧”。

参考文献:

[1][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美]托马斯·伯根索尔和肖恩·d·墨菲,著。黎作恒,译。国际公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赵国青。外国环境法选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seethe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theprecautionaryprinciple,publishedin2005,p13.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篇3

【关键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腐蚀防腐处理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

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介绍

1.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定义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简称pCCp)指在带有钢筒的混凝土管芯外侧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然后制作水泥沙浆保护层而制成的管子[1]。

1.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分类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从型式上可分为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L)和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e)。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由钢筒和混凝土内衬组成管芯并在钢筒外侧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然后制作水泥砂浆保护层而制成;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由钢筒和钢筒内、外两侧混凝土层组成管芯并在管芯混凝土外侧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然后制作水泥砂浆保护层而制成。

1.3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的特性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是一种将钢管和预应力混凝土管的优点相结合的非金属优质复合管材[2],将高强钢丝的抗拉、混凝土的抗压和钢板的防渗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防渗漏、耐腐蚀、寿命长;内外承压能力和抗震性能良好;维护费用低等特点。一般设计使用寿命大于50年,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输配水干管、雨污水干管、火电站和核电站的供水管、水利工程、工业供水及废水管线等方面。

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的防腐处理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的腐蚀主要来自土壤等外部环境。土壤是一种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相成的混合物,其组成和性质受季节、气候、水文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中存在化学介质、酸性水分和微生物等腐蚀介质,腐蚀性十分复杂。在土壤环境中,pCCp管同样会发生腐蚀性破坏,主要包括混凝土的老化失效,以及预应力钢筋及钢套筒的电化学腐蚀,从而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3]。广西地处北部湾沿海地区,其土壤及水流的腐蚀性更不容忽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的防腐主要分为外保护层防腐和内壁混凝土防腐。在实际生产中,采取提高水泥砂浆保护层质量、环氧煤沥青外防腐、内壁涂层防腐和热塑性复合管衬里保护的办法,提高pCCp管的防腐能力,保证pCCp管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1外保护层防腐

2.1.1提高水泥砂浆保护层质量

从pCCp管结构可知,水泥砂浆保护层处于pCCp管最外端,能够阻止外界腐蚀性介质渗入结构内部与钢筋接触,使预应力钢丝的表面包裹一层稳定的惰性氧化膜(钝化膜),对预应力钢丝的防腐起主要保护作用[4]。以下从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提高保护层密实度、控制保护层厚度及保护层养护机制四个方面着手,谈谈如何提高水泥砂浆保护层质量。

2.1.1.1原材料质量控制

用于水泥砂浆保护层的水泥等级不低于42.5R,且碱含量不大于0.6%和C3a含量不大于8%,以抑制水泥收缩。控制水泥砂浆保护层拌合物中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分数的0.06%,以减少氯离子对钢丝的腐蚀影响。

2.1.1.2提高保护层密实度

提高保护层密实度可以抑制腐蚀性介质的扩散速度。提供完善配合比和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可提高密实度,增强保护层的抗渗性[5]。实际生产中,水泥、砂配合比按质量计不小于1:3,喷射水泥砂浆前先用水泥净浆喷在管身上作为底料,为预应力钢丝提供一个强度高、密实性好的保护层。

2.1.1.3控制保护层厚度

由于钢丝失钝的时间与砂浆保护层的厚度的平方成正比,在实践中保护层的净厚控制不得小于20mm,一般按25mm生产。

2.1.1.4保护层养护

砂浆保护层制作完成后,如采用自然养护,在保护层水泥砂浆充分凝固后,应间歇喷水保持湿润不小于3天。

2.1.2在外保护层涂环氧煤沥青防腐

2.1.2.1外防腐涂层的必要性

广西濒临海边,水文环境复杂,土壤和地下水的腐蚀性较高。腐蚀性介质如果侵入保护层抵达钢丝钢筒表面,则会破坏钢丝钢筒表面的钝化层引起腐蚀,严重时造成钢丝断裂引发爆管,在某个位置腐蚀穿钢筒,出现局部穿孔,从而引起管道渗漏。因此,要维持pCCp管50年或更长的使用寿命,采用外防腐涂层十分必要。

2.1.2.2外防腐涂层涂料的选择

相较于其他防腐涂料,环氧煤沥青涂料综合了环氧树脂和煤沥青的优点,防腐层具有优异的抗化学腐蚀性和渗透性,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优异的电绝缘性,耐热、耐高温骤变等优良性能,在管道防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环氧煤沥青防腐层干膜平均厚度控制不小于0.5mm。

2.2内壁防腐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内部腐蚀容易发生在空管或者非满水运行的工况下,满水运行的管道由于氧气稀薄,腐蚀性相对较弱。对管道产生侵蚀作用的主要是Co2、镁盐、硫酸盐和氯盐等。内壁涂层保护、热塑性复合管衬里保护是常用的两个内壁防腐法。

2.2.1内壁涂层保护

在内壁混凝土表面布施涂料,既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又可以使钢筒体免遭腐蚀。涂料应具备耐碱性、耐水性、浸渍性和附着力强的性能。这要求底层涂料应具有低粘度和高渗透能力,能渗透到混凝土内起到封闭孔隙和提高后续涂层附着力的作用。混凝土服役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活动性裂纹,这就需要涂层体系整体具有良好的裂缝桥联性。为了抵抗外部水渗透,而又允许涂层覆盖下的水分透过涂层离开,防腐涂料应该有高水密性的同时又有良好的透气性。市场上此类涂料产品种类繁多,除底漆外,用于混凝土表面和钢铁表面的防腐涂料大多是一样的,根据保护机理区分,这些涂层可分为渗透性密封剂、表面增强密封剂、表面密封剂、厚浆型涂层、表面膜系统、涂覆层。常用的品种有:水溶性环氧、聚氨酯、沥青、氟硅酸、纯丙烯酸、改性丙烯酸、氯丁胶、硅橡胶乳液、聚脲弹性体,以及其他的鳞片型涂料和粉末型涂料等[6]。在实际生产中,采用无毒的环氧饮水舱漆对管内壁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层干膜平均厚度控制不小于0.3mm。

2.2.2热塑性复合管衬里保护

对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内壁进行内衬聚氯乙烯树脂(pVC)套管进行保护,衬管壁厚1.5~1.85mm。该材料价格低廉,性能可靠,在中等压力下不渗透,允许使用温度为-30~70℃。

3结束语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多被用做输水管线或工厂循环水管,其良好的安全性能为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内开始大量投入使用pCCp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也逐渐暴露出各种各样的腐蚀老化问题,运行人员意识到,在使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对管材进行防腐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以上是我们对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防腐处理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同仁指正。

参考文献:

[1]GB/t19685,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S].2005.

[2]魏新宇,马念尊,李杏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在给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1,(2):30—32.

[3]胡士信,王东黎,张本革,等.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阴极保护技术应用介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1):303—307..

[4]余红方.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的腐蚀与控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0,(3):28—30.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篇4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生产;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S4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86年我国举办的第2届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会议上就对植物保护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说明,并且对植物工作的持续性与长期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即农业生产一定要根据环境与有害生物的相互关系,采用合适的植物保护措施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尽量将有害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使农业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

1植物保护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也在近些年来得到了不断的高峰。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对植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植物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病虫防治面积不断降低,挽回的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不断下降。全民大力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来,农田灭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减低了百万吨的粮食损失,化学除草的面积也快速增加,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作物质量与产量的提高,使植物保护工作在农业生产在农民收入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加强植物保护的策略

在农业的快速过程中,植物保护工作因为自身的复杂性及长期性,需要制定新的植物保护策略,来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增产、环境保护、人畜安全和生态平衡。

2.1坚持综合防治

近些年来,我国对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综合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配套技术。今后植物保护工作的重心应该是要求各级政府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来保证植物保护综合防治的顺利进行。在现有的农村形势下,各村镇领导要要带领大家有效解决每家每户的防治困难问题,并且要尽量减少植物保护防治成本以及农药污染,从而增强植物保护的重要作用。随着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使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使环境污染的程度不断降低。

2.2建设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先进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将变化频繁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准确预测,把握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只有建立起多学科、多层次、多部门的宏观调控体系,对农业发展才会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加强预测网络的建设;提高预测的水平;加强预测信息的服务建设。

2.3加速抗性育种过程

加强对抗性育种的研究力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持久抗病性及水平抗病性育种的研究,需要从育种方法、生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这些品种的宏观管理,使不同生态区内的多系品种、不同基因型品种实现最优配置,从而使垂直抗性品种的服务年限得到一定的延长。相关部门还应该在不同生态区内建立抗病虫的检测圃,检测不同的病菌以及害虫新生物型种群,从而为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后背品种的选择与培育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2.4加强生物防治

对农田植物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前提是要创造出有利于害虫天敌繁衍的大环境,从而保证当地现有的天敌资源,协调好保护天敌与化学防治之间的矛盾,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保证有益生物有效控制有害生物。

2.5加强病虫的抗药性检测与治理

通过建立病虫及其抗药性检测系统,可以对农作物病虫对常用农药的抗药性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且对主要农作物进行抗药性跟踪以及治理。将病虫的抗药性防治作为植物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相关部门要定期对防治效果进行检验,建立起规范的药物抗性治理体系,把对农药的使用控制由专业技术人员传授给当地的农民,做到真正的合理科学用药,保证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

2.6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各级政府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相关部门要定时定点地对各村镇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一方面保证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让农民认识到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植物保护示范基地,带动植物保护技术的广泛应用,努力提高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转化率,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保证植物保护技术的广泛应用。

3结论

综上所述,植物保护技术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培训出更多具有相关技术的农民,建立起一套完善植物保护应用体系,将上述的策略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只有这样,植物保护技术才可以更多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才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庞树楷.提高学生的植保意识,为农业生产服务——浅谈“植物保护知识”课教学的体会[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6).

[2]柴玉花.谈当前我国在植物保护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药市场信息,2002(18).

[3]肖国学,冯跃华,易勇.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07).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篇5

关键字:物联网;智能保护;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遗址生存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2-0067-04

0引言

一些大型遗址(如秦兵马俑、长城、新疆高昌故城、西安唐大明宫遗址等)作为华夏文明的代表,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遗址材质的自身物理力学性质和建造工艺导致了其脆弱性,再加上千百年环境的侵蚀,绝大多数遗址病害普遍发育,亟待保护。传统的遗址保护方法主要是化学保护,受材料寿命限制,并且施加后无法去除,无法在实际中使用。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打破传统思维,协作地采集网络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遗址的多样信息并进行综合处理,实现动态监测。该方法因无需布线且不会对监测对象产生破坏,故而在遗址保护应用中极具优势。

目前,现存的遗址病害可以归结为形变、霉菌、裂缝、坍塌、虫害、风化、脱落等,导致这些病害的因素有很多,如遗址的组成和性质(内在因素)、水分、温度变化、湿度、可溶性盐、微生物、气体污染物、灰尘、风化、动植物以及震动等。一般情况下,这些因素都是综合作用,共同对遗址进行侵蚀破坏。不仅如此,遗址生存环境是一种随时间动态变化的复杂状态,因此,在遗址监测体系中,如果反应其实际状态的各种监测数据得不到有效集成和长期分析,就很难总结出遗址病害规律,更谈不上有效地为遗址预测性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长期、持续、稳定获取大量环境数据的解决方案。

1物联网遗址保护现状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方法也逐步向现代化、科技化发展。目前,在文物遗址环境监测方面的智能化、信息化系统较多,文物保护领域均不同程度地引入环境监测系统,提高了遗址保护水平。浙江大学开发的应用于敦煌莫高窟的文物遗址环境监测数据服务系统,通过在文物遗址现场安装环境监测采集器,来采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微气象数据。其中,便携式人流量计数器用于统计游客量,同时通过web为不同用户提供监测数据查看、统计、系统管理等服务。中科院计算所开发的用于故宫博物院的智能文物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用于采集文物展室环境情况,实时监测展室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各项环境指标。

上述将物联网应用于文物保护方面的实例,都只对数据进行了初步处理,缺乏对数据的多维关联分析,这就使得文物遗址环境监测系统难以提供准确的遗址病害机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物联网基础与实际应用并重的新时代,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能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实现有用信息提取,给出正确的估计、识别和决策。本文通过建立大型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对遗址病害机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构建出遗址生存模型,从而揭示环境因素对遗址的作用机理,实现遗址生存态势评估和危险估计,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型遗址的保护水平。

2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的含义

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就是将实用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在智能化、信息化的遗址环境监测系统上,对文物保护应用过程中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统一管理,实现对遗址及环境数据的综合采集、处理、传输、融合、多维关联分析和再现,进而提出决策方案和问题解决方法,完成对遗址保护中数据资源的全面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有效化集成、可视化展现和智能化管理。

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是使用有效的物理环境感知技术将病害发生过程逻辑信息化,将感知技术、定位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中间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据融合和集成技术等与现代文物维护技术和文物存储技术紧密结合,并通过大量的数据检测和逻辑分析,精准科学地描述并控制遗址病害机理受环境各因素的影响,实现预防性保护的有效性,因而是预测预报遗址病害状况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是一个综合的环境监测平台,主要包括遗址生存态势感知体系、网络传输标准、病害预测体系等。

3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结构

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为指导,对监测的数据深入研究,揭示环境因素对遗址的作用机理,构建遗址生存模型,并进行遗址生存态势评估和危险估计,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型遗址的保护水平。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采用的技术主要有感知技术、定位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网技术、无线接入网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融合和集成技术等常用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四个层次,即感知层、传输层、分析层和决策层。图1所示是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结构示意图。

3.1感知层

文物土质成分的多样性以及外部环境的频繁变化,导致了遗址病害的发生,因此,实现全面感知监控是防止病害发生的基础。通过感知层实现智能化感知和精准化定位,可以动态地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获取,能有效感知遗址内部不同深度的温湿度、盐分以及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形变、震动等变化,提高获取病害因素信息的精确性和全面性。

感知层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文物状态信息和周围环境信息,可分为文物本体感知和环境感知。如今的智能传感器已经可以将计算能力嵌入到传感器中,使得传感器节点不仅具有数据采集能力,而且具有滤波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无线传感器具有无线通信能力,大大延长了传感器的感知触角,降低了传感器的工程实施成本。感知层模型如图2所示。

遗址环境感知体系是感知层中最主要的标准化感知平台。该平台主要是基于物联网,利用传感器节点体积小、易部署等特点,在遗址(表面或内部)部署节点。通过现场勘测,寻找最适宜的部署位置,部署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方式自组织形成数据收集网络,对模拟坑和真实环境遗址本体(表面和内部)的环境(如水分、温度、湿度、可溶性盐、霉菌、气体污染、形变、震动、光照等)同时地、持续性地采集不同区域中的多维环境参数特性,全方位地收集遗址的各类生存环境信息(包括区域性环境以及遗址体的具体保存环境)。利用土壤传感器对遗址内部不同深度的温湿度、盐分、含水量等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遗址本体(如风化、裂隙和侵蚀)、易溶盐和整体变形进行不间断监测,从而为得出烽燧夯土的风化速率、裂隙变化规律、重点掏蚀区的发展变化规律等结论提供科学依据。

遗址环境感知体系需要实现全面的感知,以便保证信息的精准性和权威性,因此,需要完善的感知体系和传感器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几类:

(1)环境感知类

主要功能是结合现有遗址生存环境,在完备空气温湿度、腐蚀性气体、土壤温度、灰尘等传感器的基础上,实现视觉和听觉上的突破,同时还包括能进行智能处理、多数据源集成的传感器。

(2)文物监测类

文物监测类包括文物形变监测、动态源监控、文物土质成分监测以及文物状态监控设备通信用的传感器等,主要是在接收环境感知传感器数据并处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文物自身结构和土质的感知,为构造遗址生存模型提供关键的决策依据。

(3)多媒体传感器

在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环境监测活动中,添加信息量丰富的音频、视频等媒体,用于实现精准的物理环境感知。无线多媒体传感器感知环境的声音和图像等复杂数据,提供最为直观、丰富的可听可视媒体信息,使得监测活动更加全面有效。

3.2传输层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直接通过现有的无线网络或者卫星等基础设施,将体系的感知层采集到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震动等数据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输到控制端,实现遗址检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实现方式分为无线网络传输和有线网络传输:以无线网络传输为主,如用于监控所需的无线无源传感器等;有线网络传输主要用于无线信号易受到干扰的遗址模拟坑内以及传感器节点容易受到游客无意破坏的遗址生存环境。在整个传输层主要采用各种异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比如接入互联网的网关、接入移动通信网的网关等。这些设备具有较强的硬件支撑能力,同时采用相对复杂的软件协议设计。其功能包括网络接入、管理和安全等。

传输层中使用了许多实用技术和通用设备,为使此体系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对网络传输的要求就更趋向标准化,主要包括遗址监控预防保护体系模块化标准、接口标准、网络协议标准、网络地址分配标准、ipv6通信技术标准、物联网标准、传感器节点自组织技术标准、控制标准、管理标准、传感器节点分类标准等。传输层模型如图3所示。

3.3分析层

分析层使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来对经过传输层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多维关联分析,探索环境因素的静态与动态变换对大型遗址作用,最终使用贝叶斯网络等智能方法构建遗址生存模型,为土遗址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遗址生存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确定性知识表达和推理的过程。遗址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构成土遗址自身生存状态的霉菌、形变、虫害、风化、脱落等病害;外因主要是指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震动等。分析层对这些采集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多级别、多层次的综合性处理,深入了解遗址环境的主要特点,进而通过多层次融合和情景语义描述模型,即可以对遗址生存状态的指标,如抗拉、抗压及抗剪强度,耐风蚀性能,土样内部分子间的脱水程度及其风化程度,表层和内部的孔隙率检测(对比土样表层和内部空隙的差别,推测其风化状况),表面颜色变化观察(色度计)等进行语义描述。然后探究每个环境指标对于遗址病害的具体影响,进而建立环境影响因素与遗址病害之间的数学关联模型,实现遗址生存态势的可视化。遗址生存模型如图4所示。

3.4决策层

决策层主要负责远程监测,实时判定出遗址现状的健康程度,能及时地、自动地进行环境调节或报警,防止遗址病害的发生。决策层模型如图5所示。

决策层的核心体系是病害预测体系,此体系根据遗址生存状态模型以及历史和当前实时监测出的裂隙变化、震动频率等信息,进行规律分析和超前预警。在分析层建立的遗址生存模型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环境参数组合与病害发生概率的关系,可以实现根据系统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识别遗址环境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环境气体浓度、游客流量或者直接报警等。具体表现有:在遗址文物附近的墙壁上安装智能警告系统,可在游客无意进入禁止区时自动显示红色警告信号,用语音的形式提示游客不要踏入禁止区以防文物遭破坏;还有当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故障诊断分析系统就向监测中心发出故障类型等。

病害预测体系由检测、预警以及配置三个主要系统协同工作,高效实现对遗址的智能控制和深层管理。

检测系统主要是包括微波游客检测器、火灾检测器、亮度检测器、风速风向检测器、气象检测器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准确得到遗址附近的游客流量、温度、火灾信息。

预警系统包括自动识别危险源系统、智能警告系统、通用调节环境系统、应急调整指挥系统等。

配置系统用于支撑这个病害预测体系资源的供给,主要涉及供电系统、多能源智能支配系统、网络维修系统、故障诊断分析系统等。

4结语

本文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大型遗址保护领域,并利用传感器体积小、易部署等技术特点,在文物存储、展览环境中部署节点,持续监测、采集数据信息并通过internet发回远程控制中心。针对实际应用中缺乏对数据的多维关联分析,以及提供的遗址病害机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不准确性,本文提出了遗址生存模型。该模型在真实环境下通过长期工作,能够为遗址保护工作者保护文物提供更为有效的决策依据;同时,为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大型遗址保护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为物联网其他领域研究做出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孙满利.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J].文物保护和考古科学,2007(4):64-70.

[2]俞长海.土遗址保护中的多学科应用[J].考古与考察,2010(6):28-30.

[3]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高飞.物联网核心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篇6

关键词:循证护理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11-02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极高,化学治疗是其重要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化疗后毒副反应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脏器及组织损伤,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观念在国内护理界逐渐兴起并不断运用于临床中,推动了我国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1]。我院从2010年1月开始开展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循证护理的研究,在化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1.2±3.8)岁,其中子食管癌15例,胃癌20例,大肠癌5例,胰腺癌10例。50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首次化学治疗。

2循证方法

2.1提出循证问题。根据化疗药物出现的毒副反应以及相关护理实践、经验提出循证问题:如何积极预防及处理化疗期不良反应的发生。

2.2循证支持。确定检索的关键词语:循证护理、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毒副作用。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共收集到最新发表的文章资料34篇,并对寻找到实证进行审慎评审,最终找出有科学依据的、可信度高的、符合临床实践的实证[2],根据这些实证制定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的护理方法并应用于护理实践中。

2.3循证实践。

2.3.1心理护理。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由于长期承着巨大的病痛及心理压力,患者在化疗期间常常出现消极、脆弱、恐惧、不服从治疗等不良心理及行为。这些不良心理及行为若不及时缓解或消除,会直接影响到化疗的顺利进行和治疗效果[3]。在患者化疗前,我们详细地向患者讲解化疗的意义、目的以及效果,同给予患者的心理疏导、情感支持,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建立信心,以积极、乐观、坚强的精神面貌接受化疗。

2.3.2化疗毒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2.3.2.1呕吐、腹泻的预防及护理措施:①在化疗前、化疗中以及化疗后适当应用镇吐剂;②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减少口腔异味,保持病房的通风、整洁,尽量减少异味对患者的刺激;③鼓励病人在化疗期多喝水,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同时加快毒素的排出[4];④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呕吐、腹泻情况,一旦出现不良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对症治疗;⑤在科学基础上结合患者的需求制定饮食计划,避免不当饮食对胃肠道的影响,同时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全面的营养支持[4]。

2.3.2.2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刺激性,若药液外漏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静脉炎[5],预防措施:①护理人员选择四肢上较粗的直静脉,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②药物输入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回血等情况发生,一旦出现外漏要及停药、处理,根据不同药物选择冷敷或热敷。

2.3.2.3肾毒性的预防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如观察尿液量、尿色、气味等,化疗期间嘱咐病人要多摄入水份,确保每天的排尿量在3000ml以上,特别是对于用异环磷酰胺药物的患者要严格保证每天至少3000ml水份的摄入,以防止膀胱黏膜损伤[6]。

2.3.2.4心脏毒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化疗药物阿霉素会引发心肌病变[6],因此,要严格掌控阿霉素的用量,患者用药期及用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心电图变化情况,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以缓解症状。

3结果

通过实施以上预防护理措施,本组5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患者均成功完成首次化学治疗,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呕吐,没有患者出现肾脏、心脏以及静脉等组织损伤。

4讨论

循证护理是将护理研究与护理实践相结合,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护理方法。我们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运用循证护理,不仅确保了患者能顺利完成化疗,而且有效的预防或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推动了整个医院临床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姬淑芸.我国循证护理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思考[J].护理研究,2009,23(2):377-379

[2]石敏.循证护理的发展与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04,14(1):62-64

[3]李春梅,诸蕊玉.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化疗前焦虑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6C):1615-1616

[4]郑桂花,刘先利,韩玉静.恶性肿瘤化疗的全方位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8):3543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篇7

1首先应树立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1.1充分认识院内感染的危害

1.1.1认识院内感染对患者的危害医院既是诊治疾病和患者康复的场所,同时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广泛活动和集中的地方,如医院内感染管理不善则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l9世纪的俄国外科医师皮罗果夫曾说过“从多年实践可以大胆断定,大部分患者不是由于掼伤本身,而是由于医院感染而死亡”。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尚未认识到伤口的化脓感染甚至败血症,外科手术感染病死率高达70%,随着抗生素的问世和消毒隔离技术被重视,医学界在控制感染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1.1.2认识医院感染对护士自身的危害护士在一些护理操作中如未进行有效防护,可造成自身的感染。有报道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肝的危险性为1.5%。针刺伤还可以导致艾滋病、丙肝、伤口感染等。就以2003年春季流行的SaRS来讲,疫情初期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护知识以及防护措施,致使大批医护人员遭受感染而倒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1.3认识院内感染造成的社会危害院内感染造成的医疗纠纷影响着医疗安全,甚至对医院的声誉造成损害,院内感染还使平均住院费用增加,加重了社会负担。如果在医院内造成医院感染的流行或暴发则危害性更大,后果更严重。

1.2树立“双向防护”意识树立“双向防护”意识就必须建立标准预防的概念,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具有传染性,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均需进行隔离。

2学习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1学习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概念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或传播递质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护士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如:进人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和黏膜的器具必须消毒等等。

2.2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2.1洗手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洗手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导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医院各项诊疗活动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密切,因而护士手上也最容易沾染大量细菌,所以必须强调勤洗手而且要认真洗手。必须掌握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洗手按六步法进行,整个揉搓时间不少于15s,用流动水冲净,洗手的肥皂要注意保持干燥;手消毒按要求进行刷手或使用快速消毒剂消毒手。

2.2.2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护士必须树立无菌观念,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预防医源性感染。

2.2.3隔离将处于传染期内的患者、可疑传染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患者分开,或将感染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称之为隔离。按照标准预防的观念,对不同疾病实行不同隔离,并根据不同隔离措施的要求戴口罩、手套甚至眼罩进行双向防护。

2.2.4清洁清洁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无生命物体上污染的有害微生物达到安全水平以便安全的操作。护士必须在各项操作中随时注意区分清洁与污染,对室内空气要经常进行通风,对医疗器械要注意用后及时进行彻底清洁,要认识到前期的彻底清洁工作是后期消毒灭菌成功的重要保证。

3认真执行预防院内感染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3.1院内感染管理在我国虽然只有近20年历史,但发展非常快,自2000年以来卫生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规范,原有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护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都经过修订和完善。护士在工作中应熟练并严格执行各种法律法规要求和本院感染管理制度,工作之余可翻阅有关医院感染书刊杂志,以“慎独”的精神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始终贯彻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3.2由子护士经常处于接触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危险中,因此保持良好的免疫性很重要,应根据需要接种甲肝、乙肝、流感等疫苗,如在工作中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则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发生暴露后要做好详细记录并上报,记录暴露类型、刺伤的深度、损伤或皮肤黏膜破损接触种类、持续时间、暴露后处理、暴露后预防用药、首次用药时间等。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严格执行全面防护措施,良好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正确的防护措施是减少发生职业暴露危害的重要保证。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篇8

[关键词]疾病隔离系统;职业防护;医院感染;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R47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3)04(c)-0161-03

传染病是至今仍然威胁着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一类疾病。医务人员站在狙击传染病的第一线,不但可以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者,而且可以成为医院感染的受害者,因此,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隔离系统是我们认识和实施传染病消毒隔离具体措施的概要和框架,随着对传染病防控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深入,疾病隔离系统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本文试就疾病隔离系统的沿革以及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关系做一探讨。

1疾病的隔离系统沿革

1.1疾病分类隔离系统(a系统)

隔离是阻断感染源与易感者之间传播途径的措施。1970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版了《医院内隔离技术》,后经修订,出版了《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明确提出疾病分类隔离系统(a系统),并列出七类的具体隔离措施,包括严格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和血液-体液隔离[1]。疾病分类隔离系统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不需要很多临床资料就可决定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何种隔离,医务人员只需要熟悉掌握7种隔离措施技术。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比如在同类隔离中,对某些疾病来说采取如此的隔离措施还不够充分,但对某些其他疾病采取如此的隔离措施就已经过分了。

1.2按病隔离系统(B系统)

《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同时提出了按病隔离预防,即根据各种具体疾病采取相应措施,依病选择,每种传染性疾病都具有各自的一套隔离措施[1]。按病隔离系统的优点是因病而异,每种疾病根据其病原体特特性、传播途径、传染性强弱等因素确定隔离措施,减少了某些病不需要的隔离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节约人力和费用。其缺点是在确定具体隔离措施时需要较多的临床资料提供依据,医务人员也需要较高的业务水平和院感防控责任感;同时,明确诊断是开展按病隔离的必须条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难免隔离措施滞后,造成医务人员暴露感染风险。

1.3普遍预防

1985年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普遍预防概念。普遍预防的思想是,将所有的体液和血液都视作具有传染性,在确定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之前就已开始隔离预防[2]。普遍预防主要是为了解决医务工作者职业暴露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问题。普遍预防在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有着积极意义,但这种隔离系统只考虑到了血液、体液这两类传播介质,不能有效阻断通过其他传播介质引发感染的病原体的传播,并且花费巨大。

1.4标准预防

1996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普遍预防和身体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防。我国1999年引入标准预防的理念,并在2000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3]。标准预防的指导思想是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作具有传染性的物质,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隔离措施包括:①接触感染物品后立即洗手;②尽可能应用免接触技术,以预防锐器刺伤事故的发生;③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时戴手套;④脱手套后立即洗手;⑤所有尖锐物品都应该小心处理;⑥立即清洁感染物品的溢出物;⑦医务患者的器械、物品、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被服必须丢弃、消毒或在每个患者使用之间灭菌;⑧保证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⑨如果没有合适的洗衣机用于感染性物质污染的被服,应将被服煮沸处理。

2隔离系统的比较及选择

以上数种疾病的隔离系统各有优缺点。其中疾病分类隔离(a系统)和按病房隔离(B系统)方法比较明确,医护人员容易掌握,但在疾病确诊之前是难以确定应该按照何类疾病或何种疾病进行隔离,因此实施过程中医务人员并不安全。普遍预防经济花费较大,而且也没有把所有传染介质都纳入预防隔离之列。标准预防规范安全,包括了所有的传播介质,但是由于其操作复杂,对医护人员隔离技术掌握要求高,经济花费大,目前在所有医疗机构和所有科室全面推行标准预防具有很大困难。

综合以上比较和分析,结合考虑到我国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可行的方案是:采取标准预防和按病隔离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患者入院后即采取标准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视作具有传染性,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对这些物质也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在患者得到传染病疾病确诊或排除诊断后,即可转入采取按病隔离的工作模式,根据具体疾病的隔离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3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医护人员由于职业关系接触病原微生物及被其污染的物品较为频繁,发生职业感染的风险较大。医务人员应按照标准预防和按病隔离相结合的隔离工作模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职业感染的风险。

3.1加强医务人员健康监护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个人均应重视所处的特殊工作环境。医务人员在上岗前,医疗机构应该对其进行健康体检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了解医务人员既往的免疫接种史、传染病史和传染病接触史,同时可以发现可能会产生职业禁忌的疾病。必须落实好医务人员上岗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必要时进行针对性预防接种,在特定的时期可以根据医务人员不同生理状况调整工作岗位。

3.2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

医院内病原体传播的最主要媒介是手。医务人员因工作接触,手上携带的细菌较多,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医务人员手卫生对去除手上的暂住菌、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4]。但是,我国多项研究均显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多数在50%以下,尤其在接触患者前、接触两患者之间及两项操作之间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更低[5]。常红娟等[6]调查报告治疗、接触每个患者前后洗手与手消毒得分也是最低。2006年颁布实施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其中专门强调医务人员应重视手卫生,医院要改善洗手设施,开展手卫生的检测与监督,大力推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洗手后用消毒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有条件用手烘干机。2009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洗手指征、洗手方法均有明确规定,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污物前后等环节均应洗手。洗手后应使用防止再污染的方法如一次性纸巾或烘干机等干手。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都应该在进一步完善手卫生设施、持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3.3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防止刺伤感染

据调查,大多数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被利器刺伤过,分析其原因多为掌握锐利器的操作技术不熟练,工作中粗心疏忽,注意力不够集中所致[7]。据上海70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发生锐器伤的380人中,近60.0%发生在锐器使用后处理前和器械使用中;55.0%的锐器伤人员未戴手套[8]。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穿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9]。被刺伤后血液或体液会污染医务人员的伤口,病原体有可能进入到受伤医务人员的体内造成感染。因此,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锐利器械操作技术,医院应改善工作硬件环境,尽量避免锐器伤的发生。发生针刺伤后,应该立即执行紧急处置措施,具体包括: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刺激性出血,并在流动水下冲洗;使用碘伏等皮肤消毒液涂擦伤口进行消毒;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根据暴露源和暴露情况,确定特异性干预措施和监测项目。

3.4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宣传教育

据调查,部分医务人员并不熟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的预防措施和技术[10]。因此,有必要要求临床医务人员经常参加防护知识培训,通过讲座、展板、影视资料等方式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必须强化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将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2009年12月卫生行业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颁布实施,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医院要加强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知识的教育,上岗前必须接受一定的“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培训,重点针对标准预防概念、执行标准重要性及预防措施进行讲解,提高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选择合理的疾病隔离系统即执行标准预防和按病隔离相结合的隔离系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职业感染风险。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贾会学,李六亿.《美国CDC隔离预防指南2007――防止感染因子在医疗机构内传播》介绍[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7-10.

[2]梁雪萍.标准预防在手术室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142.

[3]苏萍.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2,10(240):272-273.

[4]刘燕玲,张秀芳,吴鸿雁.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65-667.

[5]李六亿.我国手卫生的现状、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17-18.

[6]常红娟,梁艳.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45-2246.

[7]李文珠,苏冠华,赵越,等.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自我防护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9):3697-3699.

[8]高晓东,胡必杰,王文娟,等.上海市70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0(12):1713-1714.

[9]韩晓玲,刘桂娟,张风佩,等.格林模式促进实习护生标准预防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5):1392.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篇9

[关键词]文物保护修缮墙体纠偏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27[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4-332-1

1工程概况

广州市萝岗区某大型文物保护项目,该项目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而且准备修缮工程完成后要报审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对工程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们为了保证该项目的修缮符合原型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文物修缮四原原则,尽可能的保留文物原状,争取把文物原有的历史信息传递给后人,项目部制定了能保存的构件一定保存,能修缮的构件争取修缮,能不更换的构件绝不更换的修缮方针。

该建筑主体依山而建,因年代久远导致的建筑物基础局部不均匀沉降较多,大部分墙体都因此而开裂、偏移,在修缮过程中都需进行要不同程度的纠偏。其中偏移比较大的是种德庵西寝室的外墙,该墙高5.6米,墙厚360mm,外墙向顶向外偏移量为150mm,倾斜严重。墙体基础为三皮青砖,砖上为岭南建筑非常有代表性的蚝土墙。墙体经过我们现场详细勘察,发现该墙体整体性较好,没有横向裂缝等明显损伤,符合纠偏前提条件。

为了保证该墙体纠偏能够顺利进行,在项目部初步制定纠偏方案后,组织了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李继光到现场进行方案指导和论证工作。

2遵从原则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2)遵守文物建筑修缮的“四保存”原则;(3)遵守《威尼斯》提出的四个原则。

3墙体纠偏施工流程及主要技术要点

3.1施工流程。情况勘测制定初步施工方案方案审查论证施工前的交底墙体整体性加固墙体两侧施工脚手架暨防侧倾固定脚手架搭设预纠偏墙体两侧连接部位分离墙角偏移位置开槽墙体防桥枉过正措施就位墙体拉结钢丝绳固定墙体纠偏木楔就位墙体纠偏施工墙体纠偏至预定位置墙角开槽位用环氧树脂填塞密实开槽位水泥浆封口连接位置复原墙体固定钢丝绳拆除墙体防倾覆脚手架拆除纠偏质量验收确认纠偏工作完成。

3.2情况勘测。在准备纠偏工作之前,一定要对预纠偏墙体本身及周边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测,包括建筑物墙体周边是否有隐藏文物或者比较重要的文物构件需要保护。同时要详细的检测预纠偏墙体的裂缝情况,整体性情况和是否有过纠偏痕迹等,这些都对方案的制定和后期的纠偏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

3.3初步方案制定。每一个文物的具体情况不同、建筑年代不同、建筑工艺不同,因此每一个文物纠偏项目都是独立的,需要制定针对行的纠偏方案。根据前期现场的情况勘测,根据预纠偏墙体的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和砌筑工艺,结合其裂缝发展情况和偏移量的大小制定专项纠偏方案,方案要切合文物修缮施工实际,严格遵从修缮原则,必须能够指导现场进行纠偏施工。

3.4方案审查论证。通过邀请权威的文物保护专家,对制定的初步纠偏方案进行现场施工论证。

3.5墙体两侧施工脚手架、防倾覆脚手架搭设。墙体整体性固定完成后,在预纠偏墙体的两侧,搭设墙体纠偏固定脚手架和防倾覆脚手架。因为墙体纠偏前要分离纠偏位置跟其他墙体的连接处,此时预纠偏墙体部分将处于独立阶段,而且墙体已经偏移,因此要在墙体的偏移侧采取防倾覆保护脚手架,防止墙体倾覆,该部分脚手架要能够独立支撑墙体偏移部分压力,同时不能将力量转移至文物建筑其他墙体部位,防止对文物造成新的破坏。在防倾覆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在另一侧搭设施工脚手架。

3.6预纠偏墙体与两侧连接墙体分离。在预纠偏墙体与周边墙体的连接部位、或预纠偏墙体部位与偏移位置的裂缝位置,将整体加固好的墙体与连接处分离,分离缝隙大约为0.5-1cm,缝隙内的沙粒、杂物必须用铁线或非常薄的竹片清理干净,不能有影响墙体纠偏工作的杂物。

3.7墙角偏移位置开槽。在墙体墙脚的偏移位置以上,如果是砖砌墙体,一般在三至五皮砖位或是砌体最低部的丁砖上侧,把墙体两侧砖缝中的灰沙清理处约5cm深度,清理时预纠偏侧的槽宽一定要大于偏移侧的槽宽。具体宽度根据墙体便宜程度和纠偏经验确定,如果槽宽不合理,很可能导致纠偏后墙体回弹过大,给以后的墙体稳定性留下隐患。

3.8墙体纠偏施工。在墙体纠偏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开始墙体纠偏工作。在墙体纠偏前,要有施工管理人员在高处或旁边严格把关,防止墙体发生破坏。

3.9开槽位置的密封。墙角的开槽位密封一定要保证密实度,将密封料填塞饱满并压填密实。在密封后要注意不能直接将开槽位填满,要留0.5-1cm的预留位,待密封材料凝结后根据设计要求将收口位置处理好。

3.10纠偏工作的完成。开槽位置的密封材料达到预定强度后,待墙体稳定,将分离的连接部位按照要求重新填塞,当填塞材料达到强度后,逐步卸载拉结的钢丝绳,观察墙体稳定性,并拆除墙体防倾覆脚手架和施工脚手架,完善施工技术资料,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对墙体的纠偏效果进行确认,完成墙体纠偏工作。

4结语

通过对纠偏墙体的效果评价和组织专家验收,整体上对偏移较大的文物建筑墙体的纠偏持肯定态度。文物墙体纠偏不仅在维护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文物建筑本身,更是对我国建筑文化的传承,文物墙体纠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完美的向后人传递了文物建筑所含的历史信息,让后人能够准确的把握和解读文物建筑所蕴含的信息。这不仅符合文物维修的原则,也是我们文物修缮技术人员应该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杭有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4.

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篇10

【关键词】应对;隔离;职业防护

作者单位:161006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

发生在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至今仍在肆虐,随着我国首例确诊病例的报告,确认我国已成为甲型H1n1流感流行国家之一,我院是齐齐哈尔唯一的指定收治单位,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甲型流感H1n1的防控、应对工作。2009年9月19日至10月12日,我院收治3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通过这次隔离确诊病例,我们总结了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宝贵经验,为今后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了较全面的预案、流程。本文针对此次护理留观病例的过程中关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消毒隔离方面的技术方面加以探讨,以其能够增强传染科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观念和提高自我防护技能。

1完善预案建立流程

在甲型H1n1流行初期,我院即制定了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成立领导指挥组,医疗救治组,专家指导组,医院感染控制组,后勤保障组,培训演练组等多个组织机构,明确各组职责,成立救治人员梯队,建立了疫情的应急响应预案,完善了流感患者应急预案启动流程,包括发热门诊工作流程、隔离病区的工作流程、由于在隔离病房护士身处第一线,直接接触患者,且时间较长,针对护理工作特点医院制定了完备的防治甲型H1n1流感整体护理工作方案,每项工作都有具体的流程:执行医嘱流程、输液用药流程、诊疗用品消毒流程、废物处理流程、采取标本流程、特殊护理流程等。各项预案和工作流程制定得非常详细、具体,针对预案的前期培训工作非常及时、到位。并且是全员培训,全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后勤保障人员都要了解各项预案和流程,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个人防护技术,全院处于备战状态,使得我院在收治疑似患者时各项工作均能按照预案逐步落实,未出现慌乱及意外情况的发生生。

2从容应对科学防护

2.1标准预防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均要彻底地执行一套标准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在接触被空气、飞沫传播或其他接触途径传播病原体所感染的患者时的风险,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是:视所有的患者均为具有潜在感染性患者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2按需防护是基于标准预防的原则而提出来的,是对标准预防的最好实践,它强调医务人员应根据暴露风险和感染途径而采取的相应的防护方法。

2.2.1基本防护针对医疗机构所有医务人员而设计,无论是否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患者或其他传染病疫情。

防护配备: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工作帽医用口罩。

防护要素: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

2.2.2加强防护在基础防护的基础上针对医疗机构中度风险暴露的所有医务人员而设计,包括传染病疫情流行区域工作人员。

防护配备:在基础防护的基础上还需配备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服:进入传染病区进行有创操作和可能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他可疑污染物污染的操作。

护目镜:与口罩一起是用来保护口腔、鼻子和眼睛,以便提供更完全的面部防护。

防护口罩:进入呼吸道传染病区或进行产生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的飞溅和喷溅的操作。

手套:医务人员手部破损及进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操作以及无菌操作时使用。

面罩:可代替口罩和护目镜,更完全的保护面部。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必要时使用。

2.2.3严密防护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针对医疗机构中高度风险暴露的所有医务人员而设计。

防护配备: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负压面罩或全面型防护用品。

2.2.4防护用品的质量要求防护服:应当符合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连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当为弹性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防护口罩:应当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长方形和密合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可选用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防护眼镜:目前无相应的国家标准,通常眼睛保护必须是舒适的,能提供充足的外部视野,同时必须保证安全。

手套:目前无相应的国家标准,经研究测试显示:乙烯手套比乳胶手套在模拟或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屏障丧失的几率更高,选择乳胶手套更适合临床应用。

2.2.5穿脱防护服的要点医护人员进入污染区必须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感染,离开污染区必须做好做好消毒、卫生处理,避免播散污染,穿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眼罩是医务人员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穿防护服的顺序与脱防护服的顺序基本相反,为的是防止在脱防护服的过程中污染皮肤、黏膜。防护关键点在于对口鼻、呼吸道黏膜、眼黏膜的保护要到位。因此,在脱防护服时应后脱呼吸道、眼部两个关键部位的防护用品,在脱防护服的过程应注意手部的卫生,尽量避免双手沾染污染物或者接触污染的防护服外部,意外被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应保持双手在清洁状态下进行摘口罩、眼罩的操作,脱下的防护服应将里面朝外,放入污物袋中,脱防护服操作完毕后,应对双手进行消毒,脱防护服的全过程动作要轻柔,禁止抖动物品,任何未穿防护服的人员禁止进入污染区,禁止污染区人员着防护服离开污染区。

2.2.6双向预防在诊疗过程中,应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播到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播给患者,对就诊的流感患者及陪护人员均应嘱其戴口罩,并进行咳嗽礼节的教育,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均应限制其外出。

3确诊病例的隔离

我院为2005年建成的新型传染病病房,具有双侧走廊,内外通道,针对本次疫情在布局上又做出了新的改善,改建后的传染病病房均为单间设置,病房内有独立的卫生间,外走廊设置了监控设备,可随时观察患者的动态,病室内备有监护仪,紫外线循环消毒设备及感染性废物桶、生活垃圾桶。患者入院后被安排在单人房间中,所在的房间通向内走廊的房门保持关闭,严禁患者进入内走廊。空气流向由清洁区至污染区,病房每日通风2次,每次30min,每日紫外线循环消毒2次,每次1h,嘱患者日常活动均在病房内,所需物资均有护士传递。

4消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自然环境中存活2h,56℃30min可以灭活该病毒,因此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使用的物品,诊疗用品及生活垃圾应及时消毒。值得注意的是,在医患共处的相对密闭环境中对物品,物体表面与环境进行消毒时,应避免使用挥发性较大的消毒剂,以免消毒剂挥发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在室内空气中弥漫造成医护人员、患者的化学性伤害,加重患者病情。

4.1空气消毒病房采用壁挂式紫外线循环风消毒,2次/d,每次1h。内外走廊、处置室采用可移动式紫外线循环系统消毒2次/d,每次1h。可人机同室。

4.2物表与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3生活垃圾由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作用1h后由专用污染通道转运出病房,专人处理。

4.4诊疗用品血压计、听诊器、纸张等采用熏箱消毒,2%戊二醛熏蒸3h。

5健康宣教不容忽视

对患者成功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和隔离知识。还可以让患者主动配合工作人员,降低患者对工作人员传播的风险,减少疾病对外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隔离患者如突然被隔离,缺乏应对的心理准备和隔离知识,常表现为焦虑、恐惧、不合作等。对患者进行心里指导和疾病知识的宣教非常必要,首先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病室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配备电视、杂志等以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焦虑,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患者入院后应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如传播途径、主要症状、体征等,重点告知患者隔离知识,让患者配合,包括严密隔离的重要性,患者通道的管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为患者发放口罩并定期更换,嘱患者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飞溅,患者用后的废弃物不可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与他人交流时距离要保持1m以上等。

6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面对全球流行的传染病疫情,传染病院的医务人员处在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大多数医务人员能够积极面对压力,寻找合理的方式舒缓压力。医院应特别关注身处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的心理援助工作,及时给与心理疏导,应用心理健康知识专家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帮助医务人员掌握科学的心理应对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

为了坚强防护,在隔离病房的工作人员需穿多层厚重的防护服,负重工作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所以,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要求必须身体健康,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人员,每天工作4h,休息8h,循环上岗,回到生活区要监测体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平时也要注重医务人员身体素质的锻炼,开展职工健身活动,鼓励职工多做户外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7体会

面对本次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们目前所能做的一方面要正确认识疾病,此次甲型H1n1流感已经出现二代病例,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看不见,摸不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要看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我们应该充分总结应对SaRS和禽流感的经验,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分享各国应对成功的经验,我们的防控措施会更有针对性。

在防护方面,医疗机构除储备必要的抢救治疗设备和药品外,还应储备一定量的防护及消毒物资,以防所在区域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措手不及。重要的是要把各项预案和流程中的具体措施做为平时职工工作的基本要求与技能。注重常规的培训。培养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严格落实各项隔离制度,逐步养成正规的职业习惯,从而在面对各种疫情时均能从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