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38

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篇1

规划名称中是否加“总体”二字。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中所述,“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所以有人认为,“总体规划”是特指规模较大的国保单位的文物保护规划,区域性的保护规划不宜加“总体”二字。笔者认为,即使是规模较大的国保单位,也只是一处保护单位。而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是某地域内所有不同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整体规划,体现“把握全局、总体谋划”的视野,建议冠以“总体”之称。如果有必要,在总体规划通过之后,可以对某个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另做详细的保护规划。

二、关于规划的对象

此次评审的几个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规划对象限定于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但事实上,对一些遗址类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出土的可移动文物跟遗址息息相关,是遗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笔者建议,整合当地博物馆的展陈资源,将这些相关的可移动文物纳入规划对象,并提出了展示和利用的要求。经过第三次文物普查,各地都新增了不少不可移动文物,许多还未定级。这些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与一些已定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有着相同的文化面貌,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其保护和生存面临较大的困难。如果在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中,将其列为规划对象,提出划定保护级别的建议,同时,根据保护需要,制定分级保护措施,将缓解这些暂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尴尬局面。

三、关于规划的编写体例

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的体例,由于没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可参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分文本、图纸、说明及资料汇编四个部分编写。文本内容,分评估和规划两大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区域性的文物保护规划由于规划范围大、对象多,评估部分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评估做得不够,或完全缺项,导致规划部分提出的措施依据不足,可操作性差。如价值评估、管理评估不到位;区划评估、文物环境评估缺位等。考虑到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涉及的文物点众多,建议多采用表格或图表形式,分类表达,一目了然。

四、关于规划的目标

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与这一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备受当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规划目标的确立对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由于规划涉及当地旅游、城建、水利、土地、民众等诸多利益相关者,规划目标的制定,除了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外,重要的是平衡好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统筹考虑他们各自的诉求,把握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需求和动机,促进文物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五、关于保护区划的界划

文物保护区划的界划,关系城乡建设的范围和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联。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包括了大量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大部分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没有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区域性保护规划中,是否有必要为每一处未划定保护区划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区划界划,还是只提出区划的原则,具体划定由当地政府来做,这一问题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区域性的文物保护规划,一旦审批通过,将作为法律性文件,由当地政府公布实施,具有法律效应。因此,笔者认为,对未划定区划的保护单位应在本规划中进行明确的区划界划,而不是只提要求和原则,把问题留到以后解决。虽然这个工作量比较大,但区划作为文物保护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规划公布后,涉及文物范围的工程建设才有法律依据,否则一些级别较低的文物保护单位可能由于缺乏控制而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甚至遭到破坏[2]。

六、区域性文物保护规划不等同于旅游规划

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篇2

【关键词】: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及防护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医学检验科需要与病人及大量的临床标本进行接触,这就导致了医学检验科人员长时间的暴露在含有各类微生物及病毒的环境之中[1]。做好标本生物安全的控制与管理,已成为医学检验科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自2019年7月起,于医学检验科施行了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防护策略,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有工作人员40名,男7名、女32名,均为本科学历,年龄为30-40(35.16±3.35)岁。2019年7月至12月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防护策略实施后时段,2019年1月至6月为实施前时段,实施前后均为相同的40名工作人员。

1.2方法

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估:通过对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与分析近年来生物安全事故资料,医学检验科造成生物安全隐患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包括(1)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主要表现为在进行检验操作时,未严格执行规范的流程或者未配搭防护用具、手部清洁消毒不到位等。(2)医学检验科的工作区域未合理划分。主要表现为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的分界模糊,存在各区域之间拥挤或者物品杂乱放置等情况。(3)医学检验科的废弃物未恰当处理。主要表现为一次性的检验器具未恰当处理,包括尿杯、采血针和注射器等消耗品。

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防护策略: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策略,包括(1)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范与流程、消毒标准和日常生物安全防护技术等。(2)加强人员防护意识。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意识纳入为培训的重点内容,主要使用生物安全事故的实际案例讲解等方法。科主任负责每日工作质量评价。质控员负责每月1次的微生物检测,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3)规范废弃物处理并调整科室布局。对医学检验科的各个区域进行重新划分,区分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各区域张贴醒目标识。废弃物实行分类处理,区分清洁区域污染区,各区域及分类废弃物处理箱均张贴醒目标识。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前、实施后的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率及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2],共4个评估项目,各项0-25分,满分100。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数据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前后均未发生生物安全事故。实施后人员工作效能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篇3

关键词: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1赵窑村铁矿概况

本文所调查铁矿区内分布有三个矿体,目前均已采空,采空区域面积0.134km2,开采标高由+52m至+123m。矿体主要发生在奥陶纪中部接触石灰岩和闪长岩,顶板围岩结晶岩石或大理石,底板为矽卡岩、闪长岩岩体。矿体总体产状为南北走向,矿体走向长约240m,倾向90°左右,倾向最宽约391m,倾角2°~27°,钻孔揭露最大厚度13.62m,矿体赋存标高52~123m,矿体埋深165~235m。该矿山开采历史比较复杂,大部分矿体被盗采,矿山企业证照不够全。该矿山采矿许可证于2016年12月到期。

2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2.1气象、水文

评价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94.6毫米,评估在冬季最大冻土深度51厘米(1976年2月),一年之内无霜期约200天。

评估矿区水系隶属于沙河水系,是季节性河流。矿区内没有河流,可见只有在雨季山谷的水。在矿区地表没有水体,北矿区距最近河距离,从矿区超过10公里。

2.2土壤、植被和土地利用现状

矿区全部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厚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大部分为耕地、林地,仅有一小部分荒坡。荒坡植被较发育,有大量酸枣灌木丛生长。矿区植被类型为灌木和草本植物,白草、麦草、莎草,荆条、酸枣、山榆等。目前,大部分耕地受采空区影响沉陷的一半,不能耕种,剩余沉降伤害降格为旱地通道。

建设设施主要有办公生活区、炸药库、井口工业广场和矿路等。矿山废弃构筑物共有七处,用房共有50余间,占地面积共约29563m2,绿化面积均较低,各类建筑设施压占用的土地也是荒山。工程建设并没有侵占林地、农田。目前上述各建筑均已废弃。

2.3地形地貌

沙河市从西往东地形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每部分面积各占约三分之一。

地貌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矿区地貌类型单一,起伏较大,周围海拔最高标高+320m,最低+280m,相对高差40m,北高南低。由于多年的开采,地形地貌变化很大。

2.4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2.4.1矿区地层

矿区主要在第四纪地层和奥陶系马家沟组。

2.4.2地质构造

区位于中间的准地台构造单元武安县――在断陷盆地的西部。矿区紫金山――鼓山以东约5公里的断层,断层是正断层,沿nne方向,在矿区周围几乎是平行光束,数千米的总宽度。有关资料显示,矿山周围及矿区范围内构造不发育。

2.5水文地质条件

分布在评价区域范围内的含水岩层以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水为主,并且在一些闪长岩岩体中存在裂隙水。

2.6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各类岩土结构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可将评估区岩土体结构类型分为以下二种:

(1)大块状较坚硬岩体

(2)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矿床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好。

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指对评估区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的发育程度、表现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评估各种环境问题对人员、财产、环境、资源及重要建设工程、设施的危害与影响程度,评述评估区的地质环境质量状况,矿山开采对地下水、地形地貌景观、土地等资源的影响和破坏[8]。

3.1评估范围的确定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特点和周围的环境,以及自然行政职位特点,结合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和的基础上,本工作的目的会影响范围和矿区土地整理的空间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占地面积0.51平方公里。

3.2评估级别的确定

评估区重要程度为重要区,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小,矿山地质环境介质条件的复杂性。对照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精度分级表”,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水平“一级”。

3.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一)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及地貌景观破坏

本矿山开采中产生的废石出井后一般外运至矿区西部地势低洼的地带,没有固定的堆场,由于区内渣石遍布,地形地貌变化较大,对本矿形成的渣堆不易确定方量,粗略估算占地面积约11374m2。结合当地的原始形态和植被发展现状推测渣堆压的主要土地荒山、石渣程度的严重破坏植被、景观影响程度很严重。

分析认为建筑设施对植被破坏程度较重,对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重。

(二)水资源、水环境影响现状与现状评估

矿井水中普遍含有煤粉、岩粉悬浮物及可溶性的无机盐类[3]。分析认为,现状条件下,矿山开发对水资源环境存在影响,影响程度较轻。

(三)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经过本次调查发现,评估区铁矿采空区域塌陷后,发生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从北至南形成了两个大的塌陷盆地,同时伴随着发生地裂缝。

(1)地面塌陷

本次现场调查,由于采空区塌陷,地表下沉,从北至南形成了两个大的塌陷盆地,依次记为t1和t2。

其中t1塌陷盆地,总体上呈椭圆状,基本覆盖评估区北半部分。沉降最大值约为12.6m,经测量周长约为1.3km,面积约为0.12km2,它的中心坐标为(4081011.146,516281.376)。

t2塌陷盆地成椭圆状,位于矿区南部,面积约0.1km2,周长约1.3km,该区域矿体埋藏较深,未形成塌陷坑,中心沉降最大值约为9.6m。

两个大的塌陷盆地地面最大沉降量分别为12.6m和9.6m,大于2000mm,确定其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

(2)地裂缝

t1沉陷盆地分布有三个组的地面裂缝,从北到南依次为La、Lb、Lc,单个最宽2米,高达290米,深约3米,整体呈圆形分布在盆地沉降在t1。

t2沉降中心由于矿业崩溃形成错综复杂的崩溃和地面裂缝,最宽3米宽的裂缝,上覆岩层风化,水土流失严重,无法统计裂缝条数和方向,实地测量,破坏土地面积0.10平方公里。边缘部位开裂较轻,当地居民经过简整,重新开垦为耕地,占地面积约为20000m2。地裂缝的评估标准目前没有具体量化指标,但从实际调查中,看出地裂缝产生的影响是严重的。分析认为,现状条件下,矿山开发产生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对地质环境影响严重。

(3)现状评估分区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现状分为两个区域(表3-1):矿山环境影响程度区域(Ⅰ区),和严重的矿山环境影响区域(Ⅱ区)。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参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编制规范,结合该铁矿矿区的具体情况以及调查所得的环境影响现状,本次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主要是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稳定状态和水土资源损失和管理困难,危害对象,将评估范围分为关键,一般两个区域。

5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5.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

5.1.1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工业广场设计预留保安煤柱

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矿区建构筑物保护等级划分,工业场地按二级保护,维护带宽度15m;再根据表土层和基岩厚度(表土移动角45°,基岩移动角72°)计算保安煤柱。

(2)地面塌陷、地裂缝防治工程

由于此次研究调查的矿山已经闭坑,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趋势、大小等特点,因地制宜,针对本矿山合理预留煤柱,适当采用充填法开采,及时回填采空区,减少采空塌陷和地裂缝的发生;严禁过量开采,及时采取回填等防治措施。地裂缝治理与土地复垦同时进行[7]。

①治理范围

经评估地裂缝、地面塌陷影响面积0.20平方千米

②技术方法

采取回填的方法填充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地面上实行土地复垦。

③工程量

依据裂缝等级划分表得到评估区内裂缝等级为轻度,每亩塌陷充填土方量见表5-1,每亩地裂缝充填土方量见表5-2

(3)潜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防治工程

矿山开采期间,针对潜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防治应采取:

①固体废弃物有序、合理堆放,设计稳定的边坡角,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或修筑拦挡工程,消除诱发泥石流物源;

②在存在滑坡、崩塌隐患的区域,适当采取避让措施。

恢复治理期,加强对区域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防范保护工作。

5.1.2地下含水层破坏防治工程

根据该矿所提供的资料:矿体顶板围岩是中奥陶统灰岩,同时也是该矿区主要含水层,属于富水性较强的岩溶裂隙含水层,在历史上水位埋藏较浅。但矿山大面积开发后,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及近年区域水位下降、矿区水位埋深较大,矿山开采使地下水资源污染严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对周围水资源的污染,加强环境绿化工作。

闭坑治理期,对于防治含水层破坏,严重时,可采用防渗帷幕、防渗墙等治理工程措施;如果一般情况下,矿山闭坑后地下水可以自然恢复。对于水环境污染的,可采取对污染的废弃物及废水,集中堆放、回收利用、污水处理、防渗工程等措施。

5.1.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防治工程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废水等等,不包括在项目治理的范围,矿山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和要求进行处理并按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垃圾和污水的处理。

对于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地区可采用清理废石(渣)、回填、整平、覆土、植树种草或者挂网客土喷播、造景等工程措施,还可以将煤矸石用于生产有机复合肥来改良土壤[4]。其中经调查渣石堆占地面积11374平方米,废弃建筑占地29563平方米,根据赵瑞平的资料,农作物生长在经煤矸石、粉煤灰充填的土地上,其根部可不同程度的吸收煤矸石中的有害元素,并残留积累在农作物的果实中[5],所以在渣石堆和荒山上选择种植柏树等植物。同时将渣石堆上粒径大于20m的石块拣选出来集中堆放,待护坡或砌筑时用[6]。

5.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针对本矿山可能存在的矿山地质问题,矿山地质环境检测的重点是: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压占土地;废弃井筒、采动变形、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及地貌景观破坏、水资源、水环境影响。

监测方法:对于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采取布设地面观测站点;潜在崩塌、滑斜坡段变形监测可在滑坡和塌陷变形体前缘或后缘处设置骑缝式简易观测标志,如打入木桩或钉钉拉绳、画线,或水泥砂浆贴片等观测坡体滑移变化情况;泥石流监测:沿沟谷均匀布置动态监测点。地下水层监测:在较严重区建立监测断面与监测点,进行定时定量检测;地形地貌景观监测:根据对煤层采动影响区域的地表植被进行监测,每个采区动态监测点不少于2个,进行定期巡查,对破坏范围内的植被破坏情况、土壤破坏情况等进行调查。每月监测一次。

6结论

该铁矿矿山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矿山开采方式主要是井工开采,生产规模达到每年18万吨,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确定矿山建设规模为小型矿山。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确定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为重要区。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程度。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表确定本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矿山地质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

[2]司婕,朱星玮,赵洛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传播,2014(3):134-135

[3]李昕,关众,李岚.浅析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J].露天采矿技术,2011(4):84-88

[4]孙凤余.登封市嵩基煤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07.

[5]赵瑞平,徐有才,刘祁.煤矿塌陷土地复垦与整理途径的探讨[J].土地资源,2000(7):11-14.

[6]李怀永,胡凌志.北京市生产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J].分析研究,2007,2(3):35-38

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篇4

关键词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步骤;内容;分类

中图分类号p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2-0045-01

雷击风险评估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是以工程所在地的雷电活动情况,以及雷电灾害特征为评估主体,综合分析雷电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风险内容,以为项目工程的建设、提高建筑物防雷安全系数提供参考。

1雷击风险评估的步骤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单位接受委托后,应立即成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专家组;专家组根据评估要求进行资料收集,委托方应根据评估需要,向评估单位提供以下资料,即工程总平面图、地形图、地勘报告或工程初步设计图、初步设计说明等,并对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1]。

评估专家组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和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工程分析和现场的勘测和调研,并制定评估方案;评估单位实施评估时,应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结合当地雷电灾害预警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现场勘测报告以及雷暴天气卫星云图、闪电定位等相关资料和数据及评估对象所在地的地理信息系统资料,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对评估对象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分析、计算、评估,并编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报主管部门审查。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案作为防雷设计和施工的依据,不得任意更改;施工中如发现实际情况与评估时所提交的资料不符,应补充必要的资料,重新评估。

2雷击风险评估的内容

2.1雷击损害风险评估

通常损害源有雷击服务设施及其附件、雷击建筑物及其附近。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特性,雷击可能会引起建筑物的结构类型、服务设施、用途、内存物受损,建筑物中损失类型包括[2-3]:①L1:人员生命损失;②L2:公众服务损失;③L3:文化遗产损失;④L4:经济损失(建筑物及其内存物的损失)。具体的雷击基本损害类型包括[2-3]:①D1:生物伤害;②D2:物理损害;③D3:电气和电子系统失效。邻近雷击引起的建筑物风险分量服务设施中的损失类型包括[2-3]:①L2:公众服务的损失;②L4:经济损失(服务设施以及活动中断的损失)。

2.2雷电灾害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物质燃烧条件和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确定燃烧危害范围。并参照相关的计算方法,选择合理参数,对雷击爆炸危害范围的界定对象——工厂外部各类建筑物的安全设防标准,作出推理,得到安全距离。

2.3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

某区域雷灾易损度与雷灾造成的损失量密切相关,损失量越高,易损度越大。首先,在某一类型的雷灾易损度指标下,先统一换算为占该类型指标总值的百分比(相对值),再根据其所占总值的百分比大小进行二次划分,划分出该类型指标从极高到极低5个等级间的界定值,然后估算出该地区此种类型指标的雷灾易损性等级,并用其所在等级的等级值取代类型指标值,通过累加各个区域雷电灾害易损指标等级值取其平均值得到评价区域的综合易损度[2-3]。

2.4大气雷电环境评价

2.4.1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根据项目所在地相关的历史气象资料,确定其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雷电主导方向、次主导方向等[2-3]。

2.4.2雷电流散流分布特征。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土壤状况和气候背景等分析雷电流散流分布特征[2-3]。

2.4.3年预计雷击次数。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及建筑物本身的情况,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2-3]。

3雷击风险评估的分类

3.1项目预评估

项目预评估是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建议,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面规划等提供科学防雷依据[4]。

3.2方案评估

方案评估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给出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

3.3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是对一个评估区域、评估单体现有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对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的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整改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

4参考文献

[1]李洪峰,刘敏.已有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浙江气象,2010(3):38-40,45.

[2]朱峰,迟良勤,林明志,等.浅谈雷灾害风险评估[J].吉林气象,2007(1):38-41.

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篇5

论文关键词旅游环境环境保护法律对策生态评估

一、泛珠三角区域内的旅游环境保护现状

(一)旅游环境的定义

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由地质地貌、水文景观、动植物群落以及人为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形成的系统。豍旅游环境可以分为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人文环境,本文研究对象重点放在旅游自然环境。

(二)泛珠三角旅游环境的概况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是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富集地。

粤港澳三地构成的大珠三角地区经济繁荣,旅游开发良好。香港的海洋公园、迪士尼乐园、购物场所、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澳门的妈祖庙、大三巴等世界遗产颇具历史色彩。广东四大名山优美秀丽,四大名园尽显岭南风情。福建的鼓浪屿、武夷山等自然风光绮丽;广西的桂林山水名誉天下,山美水秀;湖南不仅有风景明珠武陵源风景区、南岳衡山,还有毛泽东、刘少奇故居等历史遗迹;江西是红色旅游胜地。云南的路南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丽江玉龙雪山,都是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贵州省旅游资源除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民俗风情外,以山石风景、河湖水晶、喀斯特洞景、森林风光等为特点的自然景观也相当多;四川省的世界遗产和自然保护区等著名景区广受海内外游人的关注。豎海南岛热带风情浓厚,海滨风光旖旎,东寨红树林、东郊椰树林、东山岭南湾猕猴岛、大东海、天涯海角、大小洞天等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百万游客。

然而,近年来泛珠三角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旅游区水环境、土壤、大气、固体废弃物、噪音等污染严重,应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泛珠三角旅游环境保护法律现状及问题

(一)适用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环境保护的立法概况

1.宪法及环境保护基本法

旅游环境是环境的一种,理应适用《宪法》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规定。《宪法》第9条强调了对自然资源要严格保护、合理利用,防止不合理开发利用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规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这些基本原则、制度和具体的法律规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泛珠三角区域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

除香港、澳门外,泛珠三角区域内的9个省制定了综合性地方旅游法规,这些法规不同程度提到了旅游环境保护的问题。例如,《广东省旅游管理条例》第1条指出:“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加强旅游管理,规范旅游经营行为,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又如,《云南省旅游条例》第3条规定:“发展旅游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部分城市也制定了综合性旅游法规,如《广州市旅游管理条例》、《成都市旅游管理条例》。除了综合性旅游法规外,还有大量单行法规、规章,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昆明旅游业监察条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条例》,《三亚市水上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柳州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工作方案》等等。

总的来说,泛珠三角区域内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数量众多,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然而,部分法规规章没有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缺乏科学的环境保护立法指导思想;就旅游环境保护而言,这些法规规章欠缺对旅游生态环境综合性、整体性的考虑,专项旅游环境的法规还是空白,因此针对性不强,难以有效解决旅游环境保护问题。

(二)泛珠三角旅游环境保护法律问题

1.旅游环境保护立法滞后

(1)部分法律缺乏科学的立法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然而,我国目前在旅游生态环境的相关立法中并没有全面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立法指导思想的缺失,影响了立法整体的科学性。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没有突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也没有明确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纳入到立法中,这无疑是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我国应在环境立法中突出保护的功能,确立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战略高度。

(2)缺乏专门的统一性立法。旅游环境的保护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征,要求有综合性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来对其加以调整,而目前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环境保护的的立法非常零散,多散见于各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规章里,这造成区域内的法规、规章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各地在制定自身法规时,往往都是从本行政区划的情况出发,鲜少对整个泛珠三角地区情况进行考量,更极少就区域旅游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综合平衡,使得法律法规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显然,这种立法模式不能满足旅游环境保护统一管理的需要。

2.旅游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旅游环境保护管理中,泛珠三角区域没有建立统一的指挥部门,不能有效管理。虽然现在推进无界限旅游,但在管理上尚未突破地域限制。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管理上存在多部门管理,管理混乱;二是职能缺位,无人管理。区域合作中,无人管理的现象也非常明显,各行政区划单位多只关注本区划利益,甚少在顾全大局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三是存在同一部门既是旅游业的开发者又是旅游管理者,这使得管理体制混乱,职责不清,难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3.旅游环境保护执法不力

良好的法律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才能最终体现法的效力。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领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环境保护领域也不例外。现实执法过程中,执法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就使得违法者有机可乘,规避本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严格执法,才能保证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

三、泛珠三角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

(一)确立科学的旅游环境保护指导思想

在旅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时,应当树立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是人类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方法的变革。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与生态环境平等,人类应当尊重生态环境中其他主体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生态环境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旅游生态环境在旅游环境法律中的地位也应当得到合理定位。应在宪法中确立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法律地位;应在法律、法规中全面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我国旅游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珠三角地区的旅游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也是如此。泛珠三角区域在制定旅游环境保护法律时,应考虑以下五个制度:

1.生态旅游认证制度

目前我国需健全一套完整的生态旅游认证标准,它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联系的评估;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评估;对旅游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评估;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豏旅游评估程序应进一步完善,并在调研、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吸取教训,以评估带动建设、以评估促改革,实现旅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豐在旅游环境建设活动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通过对旅游开发项目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做事先评价,据此做出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预防方案后,经由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进行旅游建设。就旅游开发建设而言,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旅游模型分析、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等。

3.环境行政许可制度

环境行政许可制度是指环保行政机关对从事可能造成环境不良影响活动的开发、建设或经营者提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者确认该申请方从事该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系列法律制度。豑环境行政许可制度是国家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实施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环保部门能在事先对环境开发利用进行审查,也能在环境开发利用过程中实行监管控制,还有助于在事后进行救济。

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篇6

关键词:风险评估防雷乡村学校建设项目

1.项目环境概况

本文以台州市椒江区一乡村学校新建项目(施工前)为案例,经现场勘测情况新建学校项目位于椒江区前所街道前所村,东经121°26ˊ46";北纬28°42ˊ14"。建设项目的东侧紧靠地势较高植被茂盛的山坡,山坡的迎风面水汽充沛湿度大、是雷雨天气地域选择的有利区域。

2.采集项目地块雷电地闪密度分布状况

根据浙江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台州终端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闪电数据分析得出:以椒江区前所中心校新建项目地为中心5公里范围内地闪共有677次,其中正闪22次,负闪655次,最大正负地闪强度分别为,184.0ka和-260.5ka。平均地闪强度为27.63ka,平均地闪密度为4.14次/(km2·年)。

3.对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图进行雷电评估

3.1防雷设计

该学校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6852.7m2、新建建筑物有综合行政楼、教学楼高度为24.10m。建设项目属于二类防雷建筑,内部雷电防护系统按D级设置。(1)屋顶采用暗敷接闪网格及天面周围明敷接闪带混合组成接闪器,建筑物接闪网网格尺寸≤12m×8m。(2)利用结构柱内的主筋2根以上≥Ф16mm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3)桩基、承台、地梁为接地装置,均采用桩主筋及基础地梁主筋沿地网焊接,闭合接地装置均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防雷引下线、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及建筑物四周环形焊接弱电接地合用,防雷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

3.2综合布线

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穿金属管线埋地敷设进入建设项目的变电房至引出到建筑物各楼层设备终端。

3.3等电位连接

所有金属管线进出各建筑物界面处与meB作等电位连接。

3.4选择学校建设项目的雷电风险特性因子

查阅施工设计图,按雷电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涉及到的因子:建筑物特性因子、建筑物外部3m内区域特性因子、建筑物内部电源及入户电力线路的特性因子、建筑物内部通信系统及入户线路的特性因子。

3.5量化计算各分量风险、总风险结果

根据《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21714.2-2008中的给定公式,计算该学校建设项目各风险分量风险(见表1)、总风险(见表2)。

4.评估结论

根据《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21714.2-2008规定的风险容许典型值(Rt)如表3所示:

4.1人身伤亡损失分量风险、经济损失分量风险原因分析

(1)经计算虽然人身伤亡总风险R1=1.14×10-6

(2)经与风险容许典型值(Rt)比较分析,经济损失风险R4=1.24×10-3>Rt(1×10-5)超出了容许风险的典型值Rt,经济损失分量风险主要来源是分量Rm值所占总风险的91%,原因是存在雷击建筑物附近引起内部系统故障风险。

4.2防护措施建议

根据以上原因为了降低总风险采取防护措施如下:

(1)对建设项目服务设施的入户端做良好的等电位连接,避免同一防雷区内部的金属和系统之间发生雷电反击,以降低雷击造成的人身伤亡物理损害的总风险。

(2)各级电涌保护器的设置应满足所保护设备的匹配要求,应充分考虑持续运行电压UC、标称放电电流in、电压保护水平Up等技术参数,设置一组接地性能良好的接地装置。所有电子、电气设备须处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内,在LpZoB区域的各类线缆穿金属管屏蔽并接地,把沿金属管线传播的过电压泄放入地。在LpZ1区域的电子、电气设备输入端或输出端设置相匹配的电涌保护器。对弱电系统进行综合性防护,内部布线时采用屏蔽线缆,当采用非屏蔽线缆时应避免构成环路或穿金属管敷设,减小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和电子系统线路的反击。建筑物内有多种接地时,应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消除地-地之间的电位差对信息系统的干扰。低压线路采用铠装线缆或穿金属管埋地敷设,入户端将线缆的金属外皮、穿线金属管与防雷地做等电位连接,在电源线路引入的总配电柜的低压输出端处设置电涌保护器。信息系统中的地下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如采用光缆也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线路中设置的电涌保护器,应根据所保护的对象,选择合适的电涌保护器,其主要技术参数应满足《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要求,匹配的SpD保护才能有效减小内部系统故障的概率。屏蔽技术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电力和通信线缆应采用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和线路屏蔽,衰减施加在设备上的电磁干扰和过电压。以降低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物理总风险。

4.3采取防护措施后的经济损失分量风险、总风险分量风险:Rb=2.62-9,Rc=3.28-6,Rm=1.89-7,Rv=5.06-7,Rw=1.45-5,Rz=6.14-5

总风险:R4=Rb+Rc+Rm+Rv+Rw+Rz

R4=2.62-9+3.28-6+1.89-7+5.06-7+1.45-5+6.14-5=7.99-5

经济损失总风险R4=7.99×10-5

5.结语

雷击风险评估是个综合、复杂的工程,以大量繁杂的数据为基础。规定了建筑物允许落闪频率和可接受的最大危险度,超出相关规范规定值的雷击损坏是存在的。提高防雷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复杂性,雷电的防御已从直击雷防护到系统防护,人类必须从新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现代防雷技术,提高人类对雷灾防御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21714.2-2008/ieC62305-2:20

06.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篇7

流域生态系统是由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组成的巨型复合生态系统,由于地域分布差异,各子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构型也存在不同,这些都将影响流域能量流动、物质输送和物种变化。流域生态系统通过水与碳、氧、氮、磷等物质的循环过程得以维系,其中水文过程(水资源、水环境)是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与水资源有关的生态系统服务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无法在常规的商品市场得到反映,因此在经济发展决策中得到的权重或关注度通常较小。如果能够量化这些价值,可促使人们全面认识流域生态系统在支撑经济建设、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和保障生态安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利于帮助决策者寻求合理的流域资源配置和生态系统管理方法[5]。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估也是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和科学基础[6-8]。

笔者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归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评估方法,重点阐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特点和内涵,总结分析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流域生态补偿、生态修复和流域综合管理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国内外研究动态

当前有关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9-10]。特别是1997年CoStanZa等[11]在《nature》上发表的有关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文章,掀起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潮,在全球、国家、市、县、区域、流域等不同空间尺度上,针对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海洋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研究广泛开展。中国当前处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的特殊时期,近年来该研究领域发展较快,但总体处于概算式研究和模仿研究的初步阶段[12-18]。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近年来该领域逐渐兴起的研究方向。国际上(主要是欧洲、非洲和美洲),大多基于流域管理、土地/水资源利用、经济政策制定、公众教育等目的,评估流域水资源、水土保持、减轻灾害等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9-21],权衡分析经济服务和生态服务、流域上游保护与下游经济的关系[4],探讨农业发展、土地利用变化和不同政策措施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2,20,22-24],并尝试采用直观的分类描述和评估结果以使公众更容易认识和理解所处生态系统的价值[25]。国内方面,已有关于黑河、海河、淮河、黄河、太湖、洞庭湖、延河下游、玛纳斯河、石羊河、鄱阳湖和九龙江等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报道[21,26-29],当前的研究重点是评估各种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农业措施、水力发电等)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与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相联系[7]。目前,国内流域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主要套用全球或区域尺度的研究方法,其相关评估方法、指标体系和赋值标准各不相同,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特点和内涵也未见明确阐述。

2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评估方法

2.1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生态系统服务是自然生态系统向人类福利传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者从不同学科或跨学科视角,基于不同目的和研究尺度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各种分类方法,整体上以Costanza、DeGroot以及mea(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小组)的分类体系最具代表性[30]。由于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时空异质性以及评估目的不同,目前所有分类体系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和局限性[31-32]。由表1可见,随研究目的不同(如通过评估影响公众选择和政策制定、平衡上下游的保护与发展、加强流域资源管理、提高公众认知、构建绿色GDp、揭示人类活动影响机制等),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或指标体系也呈现多样化特征,但主要包括水资源、农产品和原材料、水和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文化娱乐这6大类。其中,水资源包括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船舶运输等;水或气候调节包括水体自净、防洪、基流、固碳作用和固氮作用等;水土保持包括维持土壤肥力、减少土地废弃和减轻泥沙淤积等;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栖息地、珍禽特有越冬地和植被生产力等;文化娱乐包括狩猎和捕鱼、湿地景观、水鸟景观、科考旅游等。据案例统计,水资源、农林牧副渔产品、水调节、水土保持和文化娱乐是目前流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最为关注的内容。由于目前对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价值评估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赋值标准也不一致,导致评估结果难以直接比较。

2.2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国内外对全球、区域、流域等不同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方法可分为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3大类,具体包括市场价格法、生产率变动法、享乐价格法、旅行费用法、支付意愿法、成本费用法和收益转移法等。采用这些方法计算获得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反映人类的需求,但并不能完全体现它对整个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对流域生态系统“隐性”的生态功能(比服务功能更重要,是提供生态服务的基础)还很少也很难进行定量估算。对于流域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虽然可以借鉴全球或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方法,但无法完全反映流域生态系统的特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流域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作了改进和探索,主要包括3个方面:

(1)在评估中融入社会因素,考虑流域利益相关者的支付意愿。将自然、经济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评估中考虑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价值[37];考虑流域居民和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服务和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或补偿意愿[38-41]。通过公众调查(包括流域居民、专家和管理者),可以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25]。支付意愿调查法可以广泛用于那些间接的或不可见的生态服务评估,但缺点是受限于调查者的主观意识和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25],还受到家庭年收入、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环境保护意识等因素的影响[42],易造成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此外,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36,43],也可以反映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对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程度。

(2)强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的表达,运用GiS技术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存在高度的时空异质性,运用GiS技术能够实现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22]。而且基于GiS建立的各种评估模型可用于模拟和分析整个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情况[33,44],使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化表达成为可能[45],可视化的评估结果更直观,对实践的指导也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3)强调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评估应基于长期的生态系统监测。试验监测结果能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35]。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尚不健全,流域研究成果零散,不足以支持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长期动态变化评估。针对数据缺乏问题,唐增等[46]应用最小数据法,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收益的空间分布计算生态系统服务机会成本,进而推导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曲线,该方法对数据要求低,计算简单,可以满足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生态补偿)政策分析的需要。

目前,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从生态学和经济学2个角度进行计算[47]。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学价值通过生产成本理论估算,未考虑消费者偏好。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学价值主要源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交换价值,以消费者偏好为基础,未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内部的生态学机制和公共服务性。这些评估方法通过量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引导人们有效使用自然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失衡问题,但很少考虑人文心理和社会经济因素[33,48]。此外,受技术限制,现有评估方法大多没有考虑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状况,如未将森林生态系统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区分对待,使得最后的评估结果往往偏差较大,难以直接应用于流域管理、生态补偿或生态修复相关政策的制定。因此,在当前大力实施生态工程的背景下,如何在评价体系中将生态系统结构进行细化是今后生态系统服务量化研究的一个重点。

3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特点和内涵

ehrlich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广义的生态系统服务包含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其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定义是生态系统能够生产、输送和维持的一系列人类认为最重要的产品或服务,衡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标准是人类可以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惠益的多少。该定义在内涵上侧重于生态系统对于人类发展的支撑意义,也反映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前提。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和内涵。

由于流域特殊的地理特征,对于流域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应重点考虑以水循环过程和水生态过程为纽带的生态系统产品或服务,其核心价值表现为水资源和水环境在支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的作用。流域范围内的森林、草地、谷地、平原通过河流湖库水系(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从而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循环。人们大多选择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生产和生活,导致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农村和城市等不同地理单元的社会经济形态存在空间差异,经世代繁衍逐步形成流域人类文明。因此,流域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涉及水资源服务和水生态服务两大类。前者包括工农业和商业用水、市政用水、娱乐休闲等,属于可见、直观的直接利用价值;水生态服务主要包括水调节、气候调节、水土保持、污染削减和水体净化、提供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生境或栖息地等,总体属于间接利用价值或支撑。

流域居民和管理者最为关心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是水资源服务,它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虽然水资源的价值可以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得到量化,但由于水权界定模糊,其仍然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加上人类对水资源存在超额需求,容易产生水资源浪费、用水冲突、分配困难等资源配置性问题。水生态服务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其与生产、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价值难以量化;另一方面,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以行政区划为单元,无法在流域尺度上统筹考虑河流上下游、左右岸这一整体生态系统。受地理气候条件影响,流域生态系统存在明显的分布格局,尤其是大江、大河流域,其上、中、下游在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如上游可能是荒漠,中游主要是森林和草地,下游主要是耕地和人工湿地等。受资源禀赋限制,流域内各地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流域各行政区之间在水资源或水生态服务的利用上必定产生冲突。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上存在流动性(如河流)和累积性(如梯级电站大坝)的特点,在时间上也存在长期累积效应(如营养盐结构变化导致生境模式改变和生态系统演替)。人们对流域上、下游生态系统的保护或破坏行为在环境经济学上表现为正外部性或负外部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未能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和“各自为政”的经济决策中得到平衡。流域生态补偿是解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流域综合管理和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因此,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应融合水资源服务与水生态服务为一体,在流域尺度上,基于生态系统健康或生态环境安全的考虑,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并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其纳入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决策机制。

4生态系统服务与基于生态系统的流域管理

当前水质恶化、富营养化、水土流失和生境破坏等流域性问题凸显,人们逐步认识到人口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负面影响——生态系统被破坏,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目前国际上推崇流域综合管理和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理念,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也在向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毫无疑问,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性,在流域综合管理框架下要综合考虑水资源服务和水生态服务,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重。

国内外已有大量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案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后续评估,必须通过第三方基于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如湿地用于营养盐削减)开展的科学试验,评估修复后的资源、生境及其提供的服务是否等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价值量化。若不能确保生态修复工程可完全抵偿已受损的生态系统服务,这种生态修复机制就会鼓励开发者不断占用生态环境资源(如将湿地转为建设用地,与支付的生态补偿金相比,其收益远高于成本),进而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8]。当然,在生态修复成本很高或者修复措施不可行时,经济价值评估也可作为征收生态损害补偿金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目前还未建立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评估体系和配套的政策、财政机制,无法将自然资本核算纳入资源管理决策和生态补偿机制中[49],对相关政策的实施结果也缺乏第三方进行客观的监测与评估[50]。从这个层面来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联系自然科学、环境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的桥梁,是基于生态系统的流域管理的一个衡量基准。

5总结与展望

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叠加影响下,流域生态系统提品和服务的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流域生态系统是否可持续已成为一大挑战。人类除了在科学研究上认识生态系统,在技术工程上实现生态修复,还应从社会、经济和人文层面,利用以市场为主导的政策方法,引导水资源分配机制向促进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水生态系统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23]。

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篇8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环境空气呈现复合型、区域性、压缩性污染特征,大气复合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基于方案的DSS框架与设计技术为指导,构建并研发了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具备区域基本信息管理、区域污染状况评估、动态目标构建、协同控制方案设计、方案优化、各类方案分析评估等功能,并在珠三角进行了示范性应用,对解决我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问题、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具有很强的科技支撑作用。

关键词:大气复合污染:决策支持系统(DSS):区域调控:GiS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粗放式发展引起的能源消耗持续加大,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导致我国很多地区重度灰霾等极端空气污染事故频发。我国灰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呈现出复合型、区域性、压缩性特征,并以城市为中心向区域蔓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和成渝等城市群成为灰霾污染的重灾区,大气复合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课题组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大气复合污染的区域调控和决策支持技术”(2006aa06a307)课题支持下,以珠三角为研究区域,通过长达6年多研究与开发建立了“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平台紧密围绕课题总目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GiS技术、组件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基于方案的DSS框架与设计技术的指导下,通过对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的研究,科学构建了平台的总体框架,形成了基于方案决策的、GiS无缝集成与支持的、可视化与界面友好的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平台,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综合调控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动态控制目标制定和协同控制战略实施。

总体框架

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的构建与集成的总目标是:集成多种技术,开发界面友好、可视化的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的GiS决策支持平台(软件)。具备区域污染状况评估、动态目标构建、源一受体响应诊断、协同控制方案设计、优化决策、各类方案分析评估和成果管理表达等功能。重点集成城市群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与量化技术、基于环境容量的城市群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核算及分配技术、区域源一受体响应的工程化模型、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情景设计技术、基于人类活动为原驱动力的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驱动模型以及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和控制方案费用效益分析技术。

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的构建与集成技术研究包括: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的协调技术、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技术、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设计技术、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驱动技术、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接口技术、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集成技术6个方面的技术与研究内容。

图1为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平台总体框架图。图中展示了平台集成的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的六大关键技术及其模块与数据库、模型之间的关系。

技术路线

根据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需求和最终用户,制定了以工程管理为手段、方案设计为核心、数据库信息为基础、GiS技术为支持、现状与方案分析评估为依据的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平台技术路线图(见图2)。

架构体系

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端)架构,数据库、重要计算模块等部署在服务器端,而人机操作、GiS组件等部署在客户端。服务器端用于完成与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交互的核心功能,客户端用于完成数据处理、数据表示以及用户接口功能。服务器端包括服务器端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服务器端业务流程(Businessprocess)以及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信的接口;客户端包括客户端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客户端业务流程(Businessprocess)以及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信的接口。平台采用数据层、应用服务层、表示层和人机交互层4层软件体系结构。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源代码超过15万行,图3为平台客户端主界面,图4为平台客户端菜单结构。

主要功能

对于用户而言,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客户端,它是面向用户、基于真三维GiS(非图片)、集成多项功能的界面友好、操作性强的软件系统。客户端的核心界面包括:登录界面、初始界面、工作界面和各种功能界面。客户端实现了工程管理、方案决策、优化决策、污染状况评估、数据管理、系统管理和地图管理等功能(如图4所示)。以下重点介绍污染状况评估、方案决策和优化决策3个主要功能。

污染状况评估

污染状况评估实现对区域污染现状的综合评估,包括污染源浓度和总量可达性评估、区域和行业总量可达性评估、区域空气质量评估和节能减排评估。

污染源评估用来对基准年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进行评估,包括污染源排放浓度达标分析和污染源排放总量达标分析两部分,通过选择控制单元和行业,实现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总量达标分析。

总量达标评估用来对基准年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以控制单元、行业和整体为标准进行总量达标分析,包括控制单元区域总量达标分析和控制单元按行业区域总量达标分析,实现以控制单元为区域的整个区域和区域内某些行业的总量可达性分析与评估。图5为污染源总量达标分析界面。

空气质量评估用来对现有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通过选择监测点位和污染物指标以及监测数据的时间范围,显示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与相应标准值对比,实现超达标分析。节能减排评估用来对控制单元的单位GDp能耗进行计算和分析。

方案决策

方案决策通过设定目标,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出发,设计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和控制环境污染与改善环境质量的控制策略、形成控制方案,计算方案的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成本,预测对控制区域的环境质量影响,进一步分析方案实施后的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效果,综合评价方案的优劣,为多方案的比较分析与辅助决策提供支持。方案决策包括目标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计算、方案分析等功能。

目标设计完成三层次的动态目标设计,包括总目标、子目标及其包含·的指标设计。

方案设计包括增长模式设计、策略设计和方案组合设计。增长模式设计针对不同控制单元的区域差异和特点,分别设计情景变量,每一个控制单元都有一套相同的情景变量集,用户可以改变自身关注的情景变量设计值。策略设计包括空间策略设计、属性策略设计和策略组合设计。空间策略设计和属性策略设计均包括独立策略设计、子策略设计和子策略组合设计。策略组合设计是将空间策略设计和属性策略设计分别形成的空间策略和属性策略进行组合设计,形成策略。方案组合设计是将增长模式设计和策略设计分别形成的增长模式和策略进行组合设计,形成方案。

方案计算是对形成的各种方案进行计算,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功能。方案计算第一根据增长模式在宏观上对控制单元进行预测分析;第二根据策略在微观上对具体控制对象——污染源进行污染物排放量及控制成本的计算;第三协调宏观预测与微观计算的结果,保持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第四按照空气质量模型的要求,通过网格操作、空间操作和分配方法,将方案生成的污染源源强转化为空气质量模型所需的污染源源强输入文件;第五调用空气质量模型,对方案进行模拟计算,获得方案下的区域污染物空间分布;最后根据空气质量模拟结果进一步对标准指标中规定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与计算。

方案分析包括各个方案下污染源分析、空气质量分析、酸沉降分析、健康损害分析、单因子分析、综合评估和通量分析等功能。污染源分析主要实现对不同方案下污染源排放浓度、排放负荷、行业排放负荷和区域(控制单元)排放负荷的统计分析,同时对污染源实施的控制措施、控制成本、控制效果等进行分析。空气质量分析主要得到不同方案下各个控制单元满足空气质量各级标准或空气质量功能区面积,分别获得各个控制单元满足不同标准级别的面积比例,和满足空气质量功能区的面积比例。酸沉降分析主要利用区域酸沉降临界负荷分析各个控制单元满足临界负荷的面积比例。人体健康损害分析主要利用污染与健康的剂量响应关系分析不同方案下各个控制单元因空气质量变化导致的人体健康的损害,并计算由此引起的费用支出。单因子分析主要对目标设计中形成的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利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分析评价,在各项指标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统计各个控制单元和整个区域达标和超标的指标情况,进而分析区域与控制单元的限制性因子。综合评估是指对目标设计中设定的目标利用适当的综合评估方法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获得各个方案的综合指数,为多方案决策提供技术支持。通量分析主要对不同方案下的控制单元之间的污染物输送通量进行计算与分析,分别计算垂直方向各层的污染物输入输出,可以有效地表征区域间的互相输送。图6为方案综合分析界面,图7为人体健康损害分析界面。

优化决策

优化决策就是从环境、生态保护目标出发,选择可控制的污染源,提供经济技术可行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措施建议,建立满足保护目标的经济投入最小或排放量最大的决策模型,通过优化求解,获得满意的优化方案。优化决策过程与方案决策过程恰恰相反,后者是先设计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估,得到是否满足环境、生态保护要求,在经济上能否接受等结果;前者是后者的逆反过程。方案决策又叫正向决策,优化决策又叫逆向决策。

本系统建立的优化决策模型,以区域控制费用最小为目标,以满足环境、生态保护要求为约束条件。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指标包括So2、no2、pm10、nH3和VoC共5种一次污染物以及o3、pm2.5和acidDeposition(酸沉降)3种二次污染物。同时,增加了决策变量——控制措施应用水平的技术经济约束条件,即对控制措施的应用水平设置了上、下限。

优化决策包括规划源策略管理、环境目标管理、优化方案管理、优化方案组管理和控制措施管理5个部分。规划源策略管理实现对参与优化计算的污染源(类型)选择与组合形成的规划源的管理。环境目标管理实现对参与优化方案计算的环境保护目标的管理。优化方案管理实现优化方案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结合优化方案下的规划源策略可以实现对控制点基准年规划源浓度、基准年背景浓度和规划源最大削减下浓度的计算;优化方案计算实现对设计形成的规划源与控制点组成的优化方案进行计算,优化方案计算可以对用户自定义的各个控制点的不同改善程度进行个例计算,也可以对一组各个控制点统一改善程度的若干方案(方案组)进行计算。优化方案组管理是在优化方案设计和计算完成的基础上,通过使各个控制点目标改善程度达到一致,形成改善程度在0-1之间的系列值,从而产生以原优化方案为基础的系列方案即优化方案组,实现了统一改善程度下的系列方案的计算,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同改善程度下的费用、排放量等比较分析。控制措施管理是指从平台统一数据库中产生优化决策所需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包括单一的控制措施和组合的控制措施;所谓组合控制措施就是对某种主要污染物进行全过程控制的合理的单一控制措施的组合。图8为优化方案组不同改善率时的控制成本图。

结语

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是一套能够为城市、城市群和区域的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提供科学调控与决策的工具,辅助科研人员和管理决策者进行预测性的多方案分析与比较,制定区域短期(一年)、中期和长期的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或行动计划,为区域多污染协调控制和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完全自主研发,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编号:软著登字第0286376号)。2014年夏天作为重点项目参加了科技部主办的“协同创新,应对挑战——京津冀在行动”科技专题展。本系统在珠三角进行了示范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本系统的研发又得到了2015年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大力支持,可以预期经过未来两年多的升级与完善,其功能将更加强大、性能将更加优异,真正实现系统的业务化运行,为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控制、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平台,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主要

参考文献

[1]袁海键.打好防治大气复合污染持久战[n].中国环境报,2013-10-21.

[2]王淑兰,云雅如,胡君,等.情景分析技术在制定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方案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4):16-22.

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篇9

论文摘要:运用哲学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规律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科学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艺术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教育的价值以及精英文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宪章》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理学,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经济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法律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历史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教育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艺术价值,科学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农村”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3)再利用可行性价值评估,包括:区域地块土地旅游,商业利用价值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原有结构可靠性和结构适应性进行评估;再利用设计方案效益比较评估(按建筑预设计效益评估方式操作,加强对比性);再利用建设成本对比性评估以及加改建部分与文物建筑的适应性评估等。

文物保护区域评估篇10

[关键词]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途径;收益途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9―0045―05

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和发展点。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也获得极大发展,截至2005年底,我国景区已超过2万个。政府对景区资金的支持严重不足和景区已有的高度集中垄断管理体制的弊病日益凸现。在这种情况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部分景区转让景区经营权的改革试验。据本文的不完全统计,已有涉及22个省(市、区)的100余家景区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经营权流转试验,并有安徽、四川、湖北等11个省(市)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旅游发展条例中允许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但目前经营权价值评估这一环节缺失造成了经营权流转难以实现或盲目转让,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开发资金不均衡等不良后果。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已经成为实现我国景区经营权合理流转基础性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有学者曾将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问题列为我国旅游研究前沿10大问题之一)。

1 已有相关研究的评述

很多学者关注到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但总体而言该领域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表1)。从研究内容上可分为旅游地全部资产评估和资产经营价值评估,前者涉及资源全部用途的收益,后者侧重于旅游经营的收益。其中,呼吁旅游资源/景区资产经营价值评估重要性的研究最多,这也显示该领域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评估方法与因素研究较少,一些学者构建基本评估思路,名称还停留在旅游资源经营权评估,实际为景区评估。关于旅游资源经营权价值评估因素的研究中,除了吴楚材等人的研究与实际案例结合外,其他研究都仅是理论构建。叶浪的研究构建了影响经营权价值的框架性因素,李向明和雷蓉等人对部分因素深入细化,吴楚材和雷蓉等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评估方法。虽然部分方法和因素应用并不适宜,但已是旅游资源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可贵探索。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地评估,主要采用收益现值法,涉及因素较简单。案例研究对资产经营价值的涵盖范围也不尽相同,如王炳贵等着眼于森林公园的纯收益,程绍文从景区地值入手。总体而言,已有研究对于旅游资源,景区经营权价值认识虽不统一,但都从资产评估角度人手,方法应用中其他领域评估方法的借鉴与景区经营权的特殊性还没有很好结合。

2 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基本途径对比

显然,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属于资产评估。当交易的是物的非完整的所有权,或物的产权边界不清晰,“外在性”显著时,资产评估的客体更精确的表述显然应该是“被评估资产的权利”。景区经营权价值是景区经营性资产的获利能力,因此景区资产经营价值评估需要认识资产评估的基本思路。公认的资产评估方法(途径)有3种,即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图1)。从宏观上看,这3种总体思路着眼点不同:成本法主要关注资产的过去而不是未来,市场法的理论依据是市场价格反映资产价值,而收益法考虑的是未来现金流量。

具体对比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3种途径(表2),进一步明晰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3种思路的总体评估思想。市场途径依据替代原则,与近期出售的同类资产比较并调整后得到被评估资产的价值,适用范围较广,但对可比参照物的要求较严。成本途径通过资产现时重置成本扣除各种损耗价值确定,主要基于卖方。收益途径将资产未来的获利折算到现在,需要预测资产在可预测获利年限内的预期收益和面临风险。

3 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途径的适宜性分析

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3种途径给予不同的出发点,并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对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中,评估途径的适宜性分析成为评估工作的首要问题和基础性问题。通过对资产评估途径的对比与其他领域资产评估的梳理,景区资产经营价值评估首选的评估途径是收益法(途径)、其次是市场法(途径),成本法不适合作为总体基本评估思想。

3.1从评估目的与价值类型而言,收益法(途径)符合景区经营权价值类型

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3种途径从时间上是体现资产未来、现在和过去的3种维度。收益法(途径)是将未来的利益折算到现在得到资产价值,主要注重对未来收益的测算;市场法(途径)是与已交易资产价格进行对比调整后得到资产的价值,主要关注现在资产;成本法(途径)则是还原资产现在的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资产的价值的方法,所以资产的原始成本价值在成本法中有决定因素,原始价值主要表征的是资产过去的价值(图2)。所以收益法(途径)是测度景区资产经营价值合适的方法,市场法(途径)次之,成本法(途径)对未来收益很难测度。即使应用成本法进行加和计算,也不能体现景区经营性资产的整体获利能力。

3.2从市场状况与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而言,收益法(途径)是最合适的途径

评估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能满足这些前提条件,就难以应用方法或需部分改进。通过景区经营权评估的现实状况与评估途径前提条件的满足程度分析,目前我国的现实状况可以全部满足评估途径的前提的仅有收益法(途径)(表3)。

我国大多数景区在开发前都需要进行景区规划,景区所在的区域一般也有区域旅游规划,所以基于规划与行业平均情况对景区未来的收益状况与风险状况可以预测并可货币化。旅游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景区的获利年限根据经营权转让年限可以测算。所以,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使用收益法(途径)的前提条件基本可满足。现阶段我国景区经营权转让时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公示、招商会等形式基本实现公开市场的前提条件,但是已交易的景区经营权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参照物较为困难。一方面由于已交易景区经营权的具体金额与交易合约具体情况及当时供需双方关系状况难以获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景区较多,景区的类型较多,参照景区与被评估景区可比性不足,所以市场法(途径)前提中最核心的条件――找到可比参照物(最好3个以上)很难满足。随着景区经营权交易市场的成熟与活跃,市场法(途径)的前提条件将可满足。但目前市场法(途径)的应用有一定困难,即使应用也难以保证其科学性。成本法(途径)显然适合景区内一些固定资产的评估,但景区内的土地与旅游资源由于不存在旅游用途的使用对其带来必然的价值损耗,所以整体上不适宜。

3.3从方法科学性角度,收益途径相对较科学

从收益途径的支撑理论来看,庞巴维克(Bohm-Bawerk)在《资本实证论》中首先创立了资本价值理论,认为成本并不把价值给予产品,而是从产品中取得价值,并且明确提出“凡给予我们相当永久性收益的物品,我们就根据这种收益给它们某种‘资本价值’。我们估计它们的价值相等于能按当时的利率在同样长的时期内产生同量的收益的货币资本”。此后,耶鲁大学的费雪(Fisher)进一步为收益法奠定了基础,他指出,“资本价值必须由其估计的将来净收人来计算,而不是相反”。费雪并对成本决定持否定观点:“我们必须记住,在一特定时间计算价值时,只有将来成本才能进入财货的估价。过去的成本对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过去的成本在这里只能起一种间接的作用。因为过去的成本决定了财货的现有供给量,从而也就提高或降低这些财货所提供的服务的价值”。凯恩斯也提出预期收益进行折现的观点,再次强调资本价值与历史成本无关,说明了收益法的科学性。根据景区经营性资产的预期收益来评估其经营权价值,也容易被出让者与购买者接受。

收益法(途径)作为景区经营权价值的基本评估思路,并不排斥在评估过程中也会用到成本途径和市场途径的思路,如机器设备可采取重置成本法评估。但需强调整体景区经营权价值基本评估思路是收益途径。

4 相关资产评估领域的评估方法选择

与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相同,已有的公路收费权、矿业权估、加油站收费权等的评估也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在这些经营权价值评估中,最常用的评估途径是收益法(途径),如公路经营权、采矿权、房地产的使用权等都首选收益途径,显示收益途径在评估经营权价值的广泛适用性(表4)。我国已有的旅游资源经营权评估研究中3种途径学者都提出过,有学者认为收益法不适宜,应采取重置成本法,有学者认为成本法不能反映出价值,实例中采用收益法较多,总体上对评估途径选择还较模糊。结合其他领域和景区经营权特点,本文认为收益法是我国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首选途径。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