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如何盈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6:46

网络媒体如何盈利篇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网络视频商业模式创新

一、背景

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在其的2012年最新互联网趋势报告中阐述了这样的事实,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在用户方面,截止2012年底,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0亿的规模,在50亿手机用户的基数下,未来智能手机用户增长的潜力非常巨大。在流量方面,2009年12月份移动流量占所有互联网流量的1%,而到了2012年流量占比达到13%。在移动终端方面,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早已经超越了pC机的销量。在操作系统方面,原本占据市场份额90%以上的微软英特尔现在已经掉到了35%左右,而ioS和安卓操作系统所占市场份额已经瓜分了其余的65%。在市场价值方面,移动市场从2008年的7亿美元上升到12年的190亿美元,增长了27倍。各方面的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它将以它有别于传统互联网的方式影响整个世界。

网络视频行业正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中,如何在移动时代中更好的发展自身业务,获得盈利是视频网站亟需解决的问题。2012年是视频网站风起云涌的一年,优酷土豆的合并、爱奇艺ppS的并购、腾讯搜狐爱奇艺共同组建的内容合作同盟。都预示着视频行业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阶段,视频网站与传统卫视的竞争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各大视频网站都陆续的召开了资源推介会与央视和传统卫视一样走上招标之路。

二、行业现状

现有的网络视频主要是由四大门户网站的视频部分(如新浪视频、搜狐视频、腾讯视频和网易视频)和专业的视频网站组成(包括优酷土豆、爱奇艺ppS、乐视网、酷6网等)。网络视频凭借其特有的传播优势满足了年轻网民多样化的视听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把网络视频作为企业营销的重要一环。尽管网络视频行业目前还是花钱卖吆喝的阶段,随着政府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让各大视频网站都看到了盈利的曙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视频网站来到了新的起跑线上,笔者觉得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视频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好,一旦传统媒体没有了体制内的优势,网络视频必将能在市场上掀起波澜。而如何才能在这块疆土上开垦,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是关键所在。

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内容资源制作能力和品牌美誉度,据有关资料显示,观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明显高于网络视频,正是因为这样,网络视频的整个广告价值得不到释放,品牌的忠诚和美誉度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内容积淀才能增长起来,而视频网站的发展不过是短短的五年时间,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了网络视频一个契机,自制高质量内容的增加(比如优酷视频在2012年自制节目《晓说》和《老友记》,点播量已经过亿)和渠道优势的整合,将会为网络视频于传统媒体竞争增添筹码。

三、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网络基础建设的完善,4G网络和三网融合的到来,网络视频于传统媒体产业的合作必将深化,目前阶段,电视台能提供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节目制作,并且拥有更加专业的制作团队和节目资源,与网络视频的合作能够拓宽播放渠道,从而达到共赢的效果。

现有的网络视频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广告盈利占主要比例,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将是未来几年各大视频网站的攻坚对象。而且在视频网站传播价值并没有被认可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广告盈利规模的增长使得视频网站的运营风险增大,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笔者在这里提供一下几点思路供大家参考。

在节目内容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与互联网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很多人认为移动互联网仅仅是pC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但就目前的用户规模和流量数据来看并非如此,移动互联网大于取代pC互联网成为社交和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而目前所有的传统媒体和视频网站都还是基于pC互联网的经验来制作节目内容,并没有重视开发制作移动端的专属节目内容,挖掘更适合移动终端播放的节目产品,笔者曾工作过的一家移动视频公司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制作专属于移动终端的节目内容,因为这个领域之前并没有人探索,所以大家也都在摸索的过程,创新的模式本来就源于勇敢的尝试与探索。

在盈利模式方面,目前仍然是以广告盈利为主,但是随着版权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版权保护将深入人心,拿韩国来说,用户观看节目内容都是需要付费的。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付费视频的趋势将会使盈利的另一个增长点,把主动权交给节目制作者。让节目制作者能够取得大部分的盈利,培养用户的付费意识。所以,视频网站和传统卫视可以尝试挖掘制作高质量的收费节目内容,在移动端尝试版权收费模式。当然付费模式需要慢慢的培养。

在传播渠道方面,视频网站与传统媒体进行深度合作,一方面可以增强自身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的运营模式,尽可能的以平台的身份去挖掘原创的节目内容,而不仅仅是自己闭门造车。创意与创新不仅仅是商业模式需要的,更是节目内容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电信科学,2009.

[2]曾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合作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

[3]余晓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思考[J].电信网技术,2008.

网络媒体如何盈利篇2

“内容为王”是媒体成长发展的公理和铁律。但从产业的角度看媒体的内容建设与其盈利模式密切相关。没有投入不可能制作出有价值的内容,但有价值的内容并不一定必然盈利(除非不要求盈利),而能否盈利或暴利则取决于媒体盈利模式的建立与选择。同时,媒体盈利模式也决定媒体内容的整合与取向,如电视频道专业化等等。

总之,媒体内容建设与媒体盈利模式之间存在互动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最终决定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为王”与媒体盈利模式

尽管遇到重重困难,但网络媒体还在发展,网络的技术服务在不断优化,内容服务更是日益丰富。但是,这就像一个吝啬而饥肠辘辘的食客面对丰富的自助午餐,饭菜可口,选择性强。如果**他可能立刻动手,而如果付钱他也许调头就走。目前网络媒体的内容提供就像这**的自助午餐,食客虽然越来越多(我国网民已达3370万,比上年增长49.8%),但是并不能盈利。虽然餐厅周围也有不少广告牌,这些广告牌甚至有碍观瞻和方便,但食客并不在意,也许看都不看一眼。食客就餐的这种自由方式决定这些广告不可能值钱,因为它们并不能吸引食客的注意。

所以,如果设问人们对网络媒体是否有需求,是否有依赖性等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更不用说未来宽带的诱人前景。但如何收回午餐成本才是网络媒体最头疼的问题,否则**的午餐不可能持久。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也许确实存在,但至今还没有人能使其付诸实践并产生显著效益。如果这个盈利模式建立不起来,网络媒体在内容上就只能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整合,而不可能独立,原因是网络媒体目前还无法承担内容独立的成本。网络的文字内容如此,网络的视音频内容更是如此。而一旦网络媒体在内容上不能独立,我们还能称其为独立媒体吗?如果当初与报纸相比广播没有独立的原创内容,电视与广播相比也没有独立的原创节目,那么广播电视还能称其为独立的第二、第三媒体吗?因此网络媒体是新媒体,而且从技术层面说网络媒体确实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诸多优势,但其能否成为独立的第四媒体还是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不仅要视网络媒体在阅读和收视技术上的独立,而且还要视其在内容上能否独立。而独立的前提是网络媒体能否找到适位的盈利模式。

媒体具有经济产业和文化政治的双重属性。经济产业属性是指媒体可以盈利,文化政治属性是指媒体传播的内容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进而控制社会。如将这种双重属性具体到操作层面就可以看出媒体总是把这两种属性相互作为前提和手段。媒体的性质不同决定各自选择的目的和手段正好相反。例如,美国商业电视媒体关注的是其经济产业属性,以盈利为目的,但必须以节目(文化政治属性)为手段,因为,没有节目就不可能**。而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国有媒体关注的是其文化政治属性,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但又必须以盈利(经济产业属性)为手段,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可能制作有社会效益的电视节目。

早在网络热还在持续的时候,2001年1月4日,世界传媒巨头——新闻集团就带头“撤离”互联网。同时,默多克斩钉截铁地宣布:新闻集团根本不会考虑收购雅虎。不知默多克作出上述决策是否与其看不到网络媒体的盈利前景有关。

人们常把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联系在一起。这使人想起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为什么十几年前高速公路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种奢望,而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却已四通八达了呢?原因很简单——设卡收费。否则,如果高速公路都是**使用,高速公路建设不可能快速发展。虽然高速公路边上能看到广告牌,但如果不*收费而是指望这些广告收回建设成本,岂不是天方夜谭。

以此比喻网络媒体似乎恰当。资料表明,在网络媒体的总收入中,广告收入占80%。另据报道,新浪网的广告收入在十大网站中名列前茅,但2001年的广告收入仅为一千万左右。与其巨大的投入相比,商业网站的内容基本是**午餐,离盈利预期还有相当的距离。尽管最近有网络媒体负责人声称其今年将盈利或持平。

网络媒体内容丰富,适位性强,但以什么模式实现盈利仍是目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从网络媒体的第一次销售(销售载体)看,要让网民付费点击还不现实,至少现在如此。而网络媒体以广告模式(媒体的第二次销售)盈利可能也是错位的,原因是在广告方面传统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强制性比网络媒体更有优势。

电视频道专业化能走多远

盈利模式问题正困扰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但受困于此的也有传统媒体。就频道专业化而言,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也存在错位问题。

“千台一面”、“专业频道不专业”是业内、甚至观众见怪不怪的一种电视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2000多家电视台在形态上大同小异,数千个电视频道在节目内容上个性少而共性多呢?尽管一些电视台主观上在按专业频道设计,但客观上是专业频道不专业或专业化程度很低,一些电视台甚至就是名义上是专业频道而实际上是变相的准综合频道。此外,这种趋同性还可以从一些电视台所属各频道之间的栏目形态、内容取向、风格定位等诸多特征上一目了然。例如,“南北笑星火辣辣”、“真情对对碰”等栏目不是出自湖南卫视频道,而是出自湖南经济频道。又例如,许多电视台都设有财经频道,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财经频道能与Cnn的财经频道(CnnFn)相比。相差之处不在于内容的采访制作水平,而在于频道结构的栏目设置和内容的对象性。Cnn财经频道的观众对象是投资者,而我国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观众对象却大都是消费者和投资者,且以消费者为主,而几乎每个观众都是消费者。这样的观众定位很难使我们的财经频道专业化。目前欧美,甚至我国港台等地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程度已经很高,“国家地理”、“科学探索”、“历史”这样的专业频道我们已经不陌生。美国还有“电视指南频道”、“气象频道”、“机场频道”、“宗教频道”等等。

有人认为,中国电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是缺少专业电视人才,是电视策划者和决策者缺少办专业频道的决心和水平,我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从客观上说,各个电视台的决策者都明白频道要专业化,对象化,个性化,而且这些决策者大都是业内精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影响我国电视频道的专业化进程呢?

主要症结就在于前面提到的媒体盈利模式问题。

媒体盈利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也就是媒体的两次销售。媒体的第一次销售是销售载体。如印刷媒体第一次销售的是报纸或杂志本身,它们都有定价。广播电视第一次销售的是频道或节目,它们也都是有价格的。媒体第二次销售的是读者或观众,也就是发行量或收视率,具体说就是广告。但从历史上看,印刷媒体最先盈利是*第一次销售,而电视媒体最先盈利是*第二次销售。在国外,无论是印刷媒体还是电子媒体,两次销售都是同时存在,有时是合并使用。

我国印刷媒体的盈利模式与国外基本相同,而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与国外差别很大。这就是,我国的电视媒体只销售广告(收视率)而不销售电视频道(载体)。据统计,目前国内各电视台95%左右的收入来自广告。例如,中央电视台2000年总收入为57.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为53.6亿元,占总收入的93%以上。

广告收入基本上是与收视率呈正向互动的,而收视率又与大众化密切相关。这就是说广告商投放广告要看收视率,收视率的提高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而大众化与专业化背道而驰。

这就是我国电视频道不能专业化的根源所在。

我们主观上是想办专业频道,但媒体使用的却是大众化(广告)的盈利模式。这种错位而单一的盈利模式导致了一个悖论:要频道专业化就可能影响收视率并降低广告收入,而要增加广告收入就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进而提高收视率。大众化的结果致使各频道都追求综合化或准综合化,频道由此而雷同。

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对大众化电视频道是适位的,而对专业化电视频道却是错位的。例如,当地的电视频道许多都有新闻节目、娱乐节目、影视剧节目、体育节目等等。因为一旦没有这些节目,频道就无法提高收视率,就无法吸引广告。从这一点分析,像“阳光卫视”这样的文化历史频道虽然整体内容不错但即使允许在内地落地,由于其非大众化定位也不可能只依*广告盈利,更何况目前只允许其进入三星涉外宾馆了。所以,除非出现奇迹,否则“阳光卫视”不可能在中国内地**。那么,为什么国外与“阳光卫视”类似的“历史”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和“科学探索”频道能生存并可以盈利呢?原因是这些频道都不使用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而是使用在销售频道(数字电视)的基础上销售广告的双重盈利模式。在美国1999年有线电视收入结构中,频道付费收入为47.5亿美元,而广告收入则为26.82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近两倍。

付费系统决定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

在目前的地面电视(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三种电视广播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选择。美国以有线电视为主,拥有有线电视用户7600万户,是卫星直播用户的七倍。日本则以直播卫星用户为主。但不管选择那种电视广播形式,从经济产业的角度看电视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赖对用户的控制。否则,电视媒体只能*单一的广告或销售节目实现盈利。

要实现对有线电视用户的控制首先必须建立用户管理系统,把用户的需求分为不同层次。用户要得到额外层次的服务就必须支付额外的费用,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目前分卫星数字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我国的政策取向是发展有线电视。原因是人口密集的特点本身就适合发展有线电视,而更关键的因素是有线电视是今后互动电视的必然载体。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8000多万户,而且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加。按此计算2001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亿户。2005年将超过2.5亿户,约占当时我国电视总户数的70%。这正是目前美国有线电视用户占总家庭户数的比例。而根据目前政策,我国将在2004年后才开始实施直播卫星电视。由此可见,有线电视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最主要的电视广播形式。

频道专业化是国内外电视媒体发展的潮流。这个理念已在我国电视节目制作者、策划者、决策者之间形成广泛共识。但有趣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与“专业频道”相对应的英文词汇。境外的中文媒体有称主题频道(tHeme)的,但并无“专业频道”之称。特纳国际亚太有限公司的梅燕女士告诉我,她也曾经遇到过如何把中文的“专业频道”翻译为英文的困难。她说“专业”一词英文中只是指学科的门类,用于电视频道会使人产生误解。梅燕女士无能为力最后只好将“专业频道”简化为“频道”。她说,美国只有频道之称,而并不把频道分为综合频道和专业频道。我认为,不管国外如何划分频道类别,我国使用“专业频道”和“频道专业化”这样的概念是准确的。一是“化”本身是一个过程,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过程之中。二是用“专业”一词可以更准确地表达电视频道细分的总体状况和形态。这里的“专业”一词不是指科学的门类,而有“专门”、“专用”和“专题”之意。

当明确了“频道专业化”和“专业频道”这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像美国的“发现”和“历史”等专业频道本身是与有线电视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没有有线电视就不可能有专业(主题)频道。原因是这些专业频道都是有线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而我们现在用无线电视办专业频道和在有线电视中**提供专业频道的方式也许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美国的有线电视萌发于50年代初期,而大发展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之所以在这个时期涌现大量的专业频道,是因为有线电视由小镇进入大城市之后在这时具备了大发展的几个前提。一是通信卫星出现后,由卫星发送的信号同时把不同地区的小有线网联成了大的有线网。二是技术上有了巨大突破,可以用一根同轴电缆传送5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使得频道资源迅速增加。三是有线电视得到了经营额外数字电视的政府许可。额外数字电视就是,除有线电视的基本业务付费之外,用户如需要另外的频道服务需要额外付费。

由此可见,开办专业频道没有以上三个条件是不可能的。前两个条件我们都不陌生,但后一个条件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

根据目前国内外电视频道的现状和形态,除地面(无线)电视的综合频道之外,我暂且把电视专业频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大众化专业频道,如新闻、电影、电视剧、娱乐、体育等频道。第二是分众化专业频道,如财经、历史、探索、国家地理等频道。第三是小众化专业频道,如机场、高尔夫等频道。由于这三种专业频道的价值和受众面不一样,其收视率和占有率大致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广告价格和份额也依次递减,这体现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经济规律。当然,专业频道的价格也不仅仅取决于广告的多少,它还取决于频道本身的价值,如电影频道的价值就很高,这样的频道在数字电视系统里即使没有广告也有很好的盈利空间。目前,我国能盈利的专业频道都只能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如CCtV—2经济生活服务频道、CCtV—3综艺频道、CCtV—5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CCtV—8电视剧频道等等。这些频道都可以通过广告盈利,至少有盈利的潜力,因为它们都是大众化的。

依据目前我国电视媒体单一盈利模式的状况,我个人认为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进程将相当缓慢。中国的电视媒体不可能进入像“历史”这样的分众化专业频道,更不可能进入像“机场”这样的小众化专业频道阶段,否则就将步入雷区,付出沉重代价。现在有些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就存在这种危险,除非他们承担起非盈利的公益或公共的义务。

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电视频道都是**入户而只采取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但这种盈利模式与专业频道的经营是错位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在此方面,专业频道发展较早的美国已有前车之鉴。

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美国人托马斯p.索斯威克著的《美国有线电视50年》一书非常值得中国电视媒体人士一读。美国电视经历过的许多经验教训可令我们茅塞顿开。托马斯说,80年代初期,美国三大广播网看到有线电视发展红火也想在有线电视系统办自己的频道。

第一个尝试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于1981年10月开办了有线电视文化频道,而且在开播时还举行了一场特别盛大的晚会。频道内播出的节目也都精致完美。但不到一年,在亏损了大约3000万美元之后就关张了。步其后尘的是全国广播公司,只是其经营时间更短(仅九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

托马斯得出结论说,“地面(无线)电视网历来是鼓励在节目提供上大量花费,然后完全*广告获得经营收入。这个常规对有线电视来说行不通”。“有线电视的优势在于双重收费模式”。托马斯说的双重收费模式是指,专业电视频道要*用户的额外付费和广告来同时盈利。

这一教训对我国的电视媒体来说应该是相当深刻而耐人寻味。

但托马斯在其著作中也同时告诉我们了一个同样耐人寻味的成功案例。这个成功案例就是专播探险纪录片的“发现频道”。这个频道由亨德理克斯于1984年创办。频道开办初期每况愈下、岌岌可危。但后来在四家有线电视网组成的财团向“发现频道”注资后,奇迹出现了,原因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这就是:用户的所付费用可以维持“发现频道”的所有运营开支,广告则体现为利润。而且“发现频道”还做了一个经营发明,按过去的有线电视运营惯例,广告全部由节目提供商所得,而作为节目提供商的“发现频道”却拿出广告的一部分与网络服务商分成。这样可以刺激网络服务商不断扩大用户,扩大用户的反作用就是广告的增加。

目前在我国,有线电视用户管理系统正在建立之中,数字电视几乎是零。全国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几乎全部是**进入各有线电视网,甚至有的上星频道要进入异地有线网不仅不能收费而且还要交费。按目前政策,全国只有中央电视台的3、5、6、8套节目经国家计委批准在进入有线网时允许收费。但各地有线网普遍通过瞒报用户数量的方式只把部分收入付给中央电视台。2000年中央电视台所得收视费只有3亿元,而同期全国有线电视的总收入为118亿元。资料表明,1999年在美国有线电视总收入构成中,基本业务收视费占63.72%,额外业务收视费占13.08%,而广告收入只占7.4%。

由此可见,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系统看起来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它却关系到中国电视的发展进程,更关系到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走向。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专业频道的运作经验和教训来分析我国的频道专业化前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有线电视(包括未来的卫星直播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建立和额外数字电视政策出台之前中国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不可能有长足发展。即使已有的专业频道,如影视剧、体育、娱乐、新闻等频道也是大众化的。分众化,甚至小众化的专业化频道对中国观众来说只能是想象而已。不是观众没有需求,而是电视媒体没有能力只依*广告回收其成本,这是由目前单一的电视盈利模式决定的必然结局。

当然,数字电视系统一旦建立并投入运作,内容提供商或电视台就面临理念和决策方面的变革。以广告盈利就必须追求收视率和大众化,而以用户付费盈利就必须考虑如何才能捕获订户并提供有效的服务,从而满足他们专业的对象性需求。

单一盈利模式制约电视媒体发展

媒体经济学或媒体产业化研究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国内外的诸多资本也在关注媒体市场的动向。尤其是一些合资媒体的成功和电视媒体广告效应的巨大诱惑,更使人们认为媒体是暴利的行业。甚至有人断言,“媒体是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不产出”。但近一年多来的实际运作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至少电视媒体的情况不是这样。例如,湖南经济频道的“南北笑星火辣辣”销售得不错,但湖南电广传媒号称投入8000万巨资制作的“财富中国”,据说2001年回收资金还不到100万。北京银汉传播公司的起步投资比北京光线制作公司的起步投资大得多,但其经营效果远不如后者。而就光线公司本身而言,几十万元起步经营的“中国娱乐报道”(娱乐现场)曾经红红火火,但其再投入更多资本制作的“中国网络报道”等节目并不能盈利。印刷媒体的情况似乎好一些。去年新创办的《北京娱乐信报》和《京华时报》等都经营不错,前景看好。但我认为,社会资本介入印刷媒体的情况之所以好于电视媒体主要原因是印刷媒体已经打破垄断,而且政策相对宽松,更重要的是印刷媒体不仅仅是依*广告这种单一的模式盈利。有资料表明,在中国期刊的总收入中,87%是发行收入(销售载体),广告收入只占13%。报纸的发行收入比例虽然不可能这么高,但其至少也能回收相当的成本,加上广告就可以盈利。

而电视媒体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无论是媒体自己制作节目,还是社会制作公司提供的节目都只能依赖广告盈利。从这一点分析,像“财富中国”和“网络报道”这样的非大众化栏目想*广告盈利是错位的,出现经营困难完全在意料之中。

80年代初,美国广播公司和w集团有线电视公司曾合力对特纳有线电视新闻网发起攻击并相继开办了两个新闻频道。他们的想法是利用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的新闻采访能力,会同一批地方地面电视台为这两个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频道制作节目。一个频道每半小时播出不断更新的新闻,另一个频道则把专题节目和深入报道合在一起。这些节目**向全部有线电视系统提供,还按照每个订户50美分给签约的有线电视系统发奖金鼓励。但在特纳的强力竞争下,美国广播公司和w集团在不到两年的运营中亏损了一亿多美元。托马斯说,两个频道都**向有线电视网提供节目,但他们不可能销售出足够量的广告来维持庞大的节目制作费用。特纳则相反,他有每个订户的收视费和广告费两个收入来源,所以他能打败比他强大的对手。梅燕女士说,在Cnn各频道的收入中,所有频道都是用户费大于广告费,Cnn财经频道更是如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Cnn财经频道才比我国的财经频道办得更专业,观众对象定位才只是投资者而不是一般消费者。

中国电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对用户接收来说现在已经由无线传播方式进入了有线网络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美国电视媒体的任何教训都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也就是说,我国电视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必然制约电视媒体和电视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单一盈利模式制约了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和电视节目的多样化。这种模式迫使各个电视台和电视频道都追寻大众化路线,最终结果是“千台一面”。在电视台内部则是大众化节目资源的浪费和恶性竞争。一个电视台内部不同部门都制作相似内容和形态的节目,如新闻节目、娱乐节目等等,以致出现同一新闻现场有同一家电视台的七八套摄像机。同一部电视剧由于不同频道的竞争使其价格不断提高。而同样是因为频道之间的竞争,广告的价格正好相反。这种“剪刀差”效应使许多地方电视台深受其苦。

其次是制约电视媒体做强做大。一个社会的广告总额是与这个国家的GDp互动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广告总额虽有消长,但它是有规律可寻的,额度是一定的。所不同的只是这个总额在各媒体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这一点看,不管电视台的广告额每年增长多少都只能视其为常规发展。电视媒体的大发展必须摆脱这种单一依*广告的常规发展模式,而转变为既要掏企业的腰包,也要掏用户(观众)的腰包。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电视。这是目前除电视广告市场之外的另一个巨大市场,也是电视媒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当然,要让观众付费看电视并不能是无理的索取,而是要提供可令其自愿付费的节目和服务。按目前我国1亿有线电视用户计算,每个用户每月用10块钱购买一个他所需要的频道,一年就是120亿,两个频道就是240亿。即使按十分之三的用户有此需求计算,效益也相当可观。

再次是制约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发展。我认为,在真正的电视专业频道形成规模之前,社会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很难有大的作为。具体说就是,在目前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下,各个电视台不可能把黄金频道和黄金时间段交给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同时也不会把容易拉到广告的节目形态交于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而且许多电视台对社会节目制作公司提供的节目是否在当地经营广告十分敏感,原因是如果这样会冲击当地电视媒体在当地的广告份额。所以,地方电视台与节目制作公司签约时都有类似“不能经营本地广告”的明确条款。据了解,在社会化的电视节目市场中,除电视剧和部分国外进口的专题片之外,大部分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专题或专栏性节目都是以带贴片广告的方式在各级地方电视台播出。这就是说,社会节目制作公司也是在本已你死我活的广告市场领域与电视媒体竞争。如果这样,优势肯定不在制作公司一边,原因是社会制作公司拿到的一般都是下脚料或拾遗补阙的时段。此外,由于社会制作公司使用的盈利模式与电视媒体相同,这必然导致这些公司制作的节目与电视台的节目一样也必须追求大众化,这种节目取向完全重复和趋同的结果就是留给社会制作公司的空间相当有限。现在看,目前经营较好的一些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大都是新闻和娱乐类的,这些节目的供应对象基本是一些对此类大众化节目有需求,但又不能自己制作的地市级电视台。根据国家将要出台的撤销此一级电视机构的政策,在整个电视媒体制播分离体制建立之前,社会制作公司的下一步发展空间将更加严峻。

网络媒体如何盈利篇3

关键词:互联网;传媒业;盈利模式;不足

一、互联网传媒业的发展进程

互联网传媒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进行信息交流的新型传媒。互联网传媒的发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媒体业是作为技术媒介的形式存在的,当时,没有任何传媒业的内容在互联网媒体业上,此时传媒业是以传统传媒业,也就是纸媒为主的。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到21世纪初期,互联网传媒业已飞速发展,互联网传媒业以其交互性、海量性、迅速性的特点为传统媒体业服务,此时,互联网传媒业可以视为“准媒体业”。2003年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也越来越普及,互联网传媒业迎来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此段时间内,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三大巨头不断渗透互联网传媒业,成为互联网传媒业的龙头老大。与之相反的是,由于传统传媒业成本高,传播速度慢,不少传统传媒业已不堪负荷,纷纷破产。互联网传媒业不断抢占市场,至今,已然成为媒体业的主流。传统媒体业与互联网媒体业的市场份额占比图如下:

可以看出,互联网传媒业不断挤占传统传媒业市场,互联网传媒业已成为主流趋势。

二、互联网传媒业发展迅速原因探究

我国互联网传媒业在短短十几年间发展如此迅速,成为传媒业主流,究其原因,也是合情合理。

(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时代的到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6亿。这个庞大的数字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传媒业赶上了这股春风,又由于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运营成本低的自身优势,得以飞速发展啊。

(二)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国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在大会强调发展互联网,明确指出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并且,在互联网传媒行业发展之初,给予大量政策优惠,对其打开市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起了重要作用。

(三)我国计算机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传媒行业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所有的运营也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这些年,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也为互联网传媒业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三、我国互联网传媒业的盈利模式

我国互联网传媒业盈利模式非常多元化,主要包括网络广告、网络游戏、及其他业务。

(一)网络广告

互联网传媒业盈利形式非常丰富,但是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依然是广告。互联网广告形式多样,具体包括图形广告、视频贴片型广告、关键字搜索广告等形式。互联网在大数据的支撑下,通过点击量、浏览量等数据指标,分别在不同地方投放广告,收取不同价格。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网络广告所占市场份额不断上涨。

(二)网络游戏

互联网平台早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平台,待平台建好后,市场打开,就对用户征收服务费,网络游戏就属于这种方式。网络游戏,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多人参与的一种游戏方式,比单机游戏更具吸引力。因此,网络游戏发展非常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盈利点不断增多。

(三)其他业务

互联网传媒业发展至今,不得不提新浪这个“黑马”。2010年,出现微博这个产品,随着明星入驻带来的巨大宣传效应,新浪微博吸引了用户前来注册,使用。微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新闻热点传播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账户在微博里自由发言。微博也是依赖于投放广告赚取大量利润。同时,网络红人,段子手的兴起,也为微博收入来源增添了新的盈利渠道。网络红人利用粉丝数众多,在所在微博发广告,收取广告费,而新浪进行抽成。

互联网传媒业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令人目不暇接,盈利模式也更加多样化。

四、互联网传媒业的不足

互联网在近十几年已经实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发展中孕育着危机。互联网巨头垄断太过严重。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首的互联网巨头把控着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没有有力的竞争对手,就会出现一系列垄断带来的消极影响。前段时间发生的“百度事件”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垄断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不利于民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黄仕琼.中国互联网传媒类上市公司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网络媒体如何盈利篇4

【关键词】电视;新媒体;互联网;共赢

一、在竞争与融合中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以往电视因其内容丰富、形式直观、传播快捷、受众众多等优势而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近年来,虽然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在总体上还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新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获得稳定自己的阵地,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当是电视媒体的当务之急,而应对之策应是整合嫁接电视与新媒体的特性,取双方之长,共生共赢。与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参与度高、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优势。电视媒体只有与新媒体合作,融合中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发挥合力,充实媒介市场,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媒体格局。电视有相对成熟的节目采集、制作机制,强大的节目制作团队,丰富多样的原创节目资源,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在节目制作方面有着网络媒体难以企及的较高水准。但电视媒体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传播信息不具有即时性,不能提供个性化的节目和服务,对受众的关注度低,缺乏与观众的互动。新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所拥有的全新的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在于它所具有的海量性、时效性、开放性、互动性以及高度的信息共享度上,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电视传媒与网络新媒体的优劣互见,利弊各存,使得两者取长补短、相互借力、相互融合成为必然选择。

二、更新观念,强化与受众互动

以网络为首的新兴媒体,凭借网络的交互式平台,与受众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电视媒体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更新观念,认真研究观众的服务需求、收视心理和收视规律,利用网络的交互式特点,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即时交流,拓展新的节目形式,在电视新闻采编人员与受众之间打造出一种活跃、亲密的互动关系。电视台要立足于自身的优势,与新媒体互动融合,利用网络的海量信息,丰富新闻内容,加深新闻内涵;挖掘新的节目形式,实现电视品牌节目的多媒体联动,使电视节目多渠道传播,不断拓展媒体生存空间。

三、整合信息资源,深度报道事件

在媒介融合时代,传播渠道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让许多媒体都面临着海量信息的困扰。由于信息的门槛低,网民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事通过互联网进行直播,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草根记者。但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虚假和无意义信息。而这正是电视媒体可以大有作为之处。电视媒体拥有大量专业新闻工作者,把互联网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平台,对其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编,经过理性分析和思考,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加工,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探索事情发展的原因,深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对于重大题材和社会热点,电视等主流媒体还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打造无可比拟的公信力。

四、大力发展网络电视,进军视频新阵地

网络电视集网络与电视的优势于一身,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它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用”电视,因其便捷吸引了大批受众,尤其吸引了年轻观众的注意力。面对网络视频的冲击,电视媒体积极寻求新的传播方式,即通过与网站联合或发展网络电视传播自身内容,扩展传播渠道,丰富报道形式,最大限度地获得网络受众。在我们身边,中原油田所在的中国石化集团也于2010年11月开通了中国石化网络电视。中国石化的网络电视借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这些员工不论身处何方,都可以随时随地轻点鼠标获取信息,同时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又反馈回来,实现了良性互动。

五、探索增值服务,开创多元化盈利模式

广告收入是电视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电视长期凭借强大的感召力和公信力对媒体产品进行销售。但受互联网冲击,电视受众大量分流,电视台的广告业务也大受影响。因此,电视台要不断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借助新媒体实现信息内容价值增值并实现盈利增值。实行跨媒介经营,推动媒体产业发展。开发以品牌栏目、品牌节目为主体的多元化经营,电视媒体把网络视频业务的触角伸向购物、游戏和电子商务、视频点播等经营性项目,广开财源。

参考文献

网络媒体如何盈利篇5

【关键词】手机手机媒体盈利模式

2006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新浪网向手机短信新闻用户了第一条新闻信息,之后有人将手机誉为“第五媒体”。它是指以手机作为信息的采集和展现工具,以通讯网络和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传播网络而开展信息传播活动的媒体。①手机媒体以其互动性、个性化信息传播等优势逐渐在新媒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手机媒体的盈利业务

从业务形态和类型上看,手机媒体的盈利业务可以分为语音通讯业务和手机无线增值业务。语音通信是手机成长初期就具备的基础业务,也是核心业务,但随着手机业务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语音通讯业务增长乏力,移动运营商开始推出通话套餐、全球漫游等套餐业务来增加语音通讯的后续发展动力。手机无线增值业务是一种综合性业务,是除了语音以外的数字服务,包括短信、彩信、彩铃、手机游戏、手机音乐等,旨在满足用户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二、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

手机媒体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媒体,它为新媒体开创了值得借鉴的盈利模式。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可分为:

1、手机阅读

手机报订阅费是手机阅读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典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产物,在第五媒体的盈利模式中有相当的代表性。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用户定制彩信手机报获取包月订阅费;二是采取wap网站线上阅读向用户收取流量费,我国基本上采取第一种模式。在我国手机报每月5到15元的订阅费中,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传统媒体只得20%的收益,剩余的由网络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获得。即使如此手机报仍然盈利甚少,如何根据用户需求生产个性化内容仍待解决。

2、手机支付与B2C模式

据调查显示,手机媒体由于受伴随性、互动性的影响,用户冲动消费、情绪消费的可能性大,这无疑给手机市场提供了又一盈利机会。B2C模式(businesstocustomer)是一种手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它允许用户通过手机终端直接消费、支付的形式,由运营商代收费或将手机与银行账户绑定,消费额直接从银行账户中扣除,完善了互联网时代的B2C支付问题,使买卖环节进一步简化。典型的例子是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钱包”业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付费、捐款投保、缴话费、充值等等,而公司向用户收取1%-2%的手续费。2008年,联动优势用户已达2000万,每天交易15万-20万笔,平均每笔交易金额在100元。②

3、手机广告盈利

我国目前的手机无线广告市场没有挖掘充分,其中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仍然没有被厂商看到,手机广告盈利模式尚不明显。受到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权益的影响,手机广告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起用户的反感,特别是手机游戏领域,若没有好的经营策略和创新环节,运营商很可能承担流失客户的风险。这一点也是国内厂商对于广告营销的顾忌所在。

4、无线增值业务收费

增值业务包括手机视频、手机音乐、彩铃、游戏等等,这三者都要依靠移动通信网络才可下载操作。目前国内只有短信和彩铃被广泛接受,成为增值业务中的支柱,其他业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是,无线增值服务市场仍然潜力巨大,呈现出用户年轻化的趋势,毕竟在新媒体时代,拇指经济和掌上娱乐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同时,我国的游戏市场盈利也远不如日本、韩国、欧美,其中,日本手机游戏业发展成熟,美国手机游戏市场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手机游戏提供数量巨大。

5、专项服务盈利

专项服务指移动运营商为集团、企业或特定用户群体专门定制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体系。例如:中国移动为农民推出的“农信通”,还有面向集团的“blackberry”业务等,此类业务信息除了按条收费以外,GpS移动定位系统也包括在内。

6、信息服务收费

短信、电话服务是手机自发展以来的主营业务,虽然利润额巨大,但不能代表新媒体的盈利趋势。

三、手机媒体盈利模式的特点

手机媒体多种多样的盈利模式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其发展方向、把握市场规律有一定作用,其特点有:

1、角色分开,利益分层

内容供应者和渠道供应商分属不同的利益群体,各司其职,这是手机媒体最大的盈利特点。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来看,手机媒体产业链主要由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和手机用户六个环节组成。③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是由编辑部门生产编辑当日的版面内容,嵌入广告,再由印刷和发行部门大规模印制和销售。整个过程中传统媒体的主要利润是依赖嵌入在信息产品中的广告,并且从内容管理到发行销售都是由同一利益主体来承担。

手机媒体不会出售有形的信息载体,也就是手机不由内容提供商生产,除此之外,也必须有由移动运营商介入的内容送达渠道才能实现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但是在利益链条中,内容提供商和渠道供应商的利益分配却是由服务提供商(Sp)占主导的。在新媒体中,占有渠道者得天下。

网络媒体如何盈利篇6

一、收费何来

视频网站开始收费,并希望培育出一个收费的用户市场,以使向用户收费变成一个稳定可持续的营收来源,可以说都是以盈利为大前提的众多压力之下出现的新型战略。这些压力集中反映了当前视频网站的普遍问题。

1.盈利压力

根据alexa的数据,优酷和酷6分别排在中国综合视频网站排名的第一和第三,但二者今年第一季度的运营情况并不乐观,持续亏损。上市至今,虽然一直顶着大有钱途的光环,但从未盈利,资本市场到底对他们还有多少耐心很难预料。美国私募基金SmFCapital创始人肖恩?法雷称,通过对优酷财务数据的分析,他发现优酷网当前的股价被严重高估。

优酷和酷6的困境折射出的是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共同问题:外表看似风光,实则盈利艰难。

2.广告营收缩水,无法覆盖高成本

在带宽成本居高不下的境况下,众视频网站对长视频网络版权的争夺,导致了网络版权的暴涨,据称2010年视频网站付出的版权成本已经达到5亿元。在版权泡沫前回归理性的视频网站开始选择采取与其他网站共同播放影视剧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种做法虽然降低了购买成本,却使视频用户更为分散,导致广告主不愿意向共同播放的视频投放广告。

3.Hulu和netflix的收费示范

中国视频网站一直是境外大型视频网站发展的追随者,从学习Youtube开始,一直未变。当Hulu横空出世并且顺利盈利之后,中国的视频网站开始正视版权的商业价值,纷纷展开长视频网络版权的购买,但是这一切仍然没有缓解众多网站继续亏损的局面;当netflix浮出水面,中国的视频网站将其解读为,之前认为网络视频免费观看的属性是片面的,视频网站原来是可以通过收费盈利的。

说到底,向用户收费,是视频网站不断寻求盈利模式的结果。当广告盈利一时间无法实现,目前惟一明朗的收益来源就是潜在用户市场。根据CnniC《2010年中国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2.84亿人。正版及时的长视频使得用户粘度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如果实现用户付费,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也将对视频网站实现营收多元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收费真能成为视频网站实现盈利的救命稻草么?

二、收费盈利的误读

关于Hulu和netflix的收费盈利,一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上的误读,这种误读也夸大了用户收费在当前中国视频网站盈利中的作用,而这种误读对于中国的视频网站又起到了指导性思路的作用。

1.Hulu盈利,并非来自收费,皆因为版权成本较低

Hulu的成功,有其特殊原因,与中国视频网站不可混为一谈。Hulu,被安德森定义为电视网络在互联网提供的服务,[1]其股东是新闻集团、nBC环球和迪斯尼,因此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在网络视频行业稀缺的电视节目版权。这一成功可以被解读为正版为王,但同时必须附加较低成本这一必要条件。这种盈利模式复制到中国,二者缺一不可。

Hulu走向收费推出Huluplus,也并非完全是扩大收益的商业行为。由于在网络免费提供电视节目的高清视频,改变了观众收看电视的消费行为,引起了股东的强烈不安,传统媒体公司担心这样做将鼓励消费者放弃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服务,而这是媒体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2]最后在股东方强大压力之下,Hulu才转而向用户收费。

2.netflix的成长并非始于线上视频的用户收费

从1999年推出付费会员制到盈利,netflix一直仅提供在线DVD租赁服务,直到2007年1月才正式推出了在线视频服务。在此之前,netflix已经成长为拥有600多万付费用户、营收近10亿美元的大型在线影片租赁商,而Hulu2007年创立,2009年才开始盈利,全年营收也仅为1.08亿美元。这使netflix有足够的财力去采购网络视频版权,其规模也增强了自身的议价能力,这样新内容的不断充裕,赢得更多用户,从而扩大营收,确保了netflix转型为在线视频付费商后进入良性循环。

在转向提供在线视频服务初期,为了推销这项服务,netflix的做法是通过购买版权价格较低的老电影和电视节目,并运用他们神奇的推荐系统——Cinematch向会员推送,将会员引向未曾发现的电影或电视节目,而并非大量购买热门节目和影视剧。netflix表示他们将专注于会员付费制,拒绝那些在定位之外的盈利策略。

Hulu的收费与否和netflix的收费成功盈利并不能作为中国视频网站是否收费的风向标。他们的成功有太多中国视频网站无可复制的前提,有太多无可重复的商业时机,中国的视频网站从中看到的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收费行为,应该更多关注收费之外的因素。

三、收费之外

在政策面和市场面看,视频网站的严冬似乎并没有过去,虽然一切盈利的可能性都是值得尝试的,但在进行直接指向盈利的动作时,更应该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完善。

1.免费,未来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一切皆免费,这不是网民臆造出来的感受,事实确也如此。免费,被安德森认为必将是数字时代全新的经济模式,而免费模式在获得盈利时都与规模相关。

比如向用户收费的netflix,相对于实体经济,它其实算得上是提供了近乎免费的产品。netflix纯视频包月的服务,包月费只有7.99美元,虽然需要付费,但是相对于35美元,美国最低有线电视费来说,仍然是一个近乎免费的支出。尽管价格低廉,可netflix胜在有2000多万的忠实用户,因此仍然能够盈利。

目前中国的视频网站推出的包月服务基本上都要达到30元人民币,相比有线电视24元每月的费用(以南京为例,如再多加8元,有线电视将升级为互动数字电视,可以享用频道回看、影视剧点播等服务,虽然这种服务提供的点播影视剧目并不丰富),并没有特别显著的竞争力。

2.与电视连接,实现跨媒体营销

实现多屏合一,尤其是与电视终端的合作将成为视频网站的发展趋势。最直接的效果是达到视频网站收费服务定位于高端人群的需求,否则那就是一个伪命题。与电视连接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视频网站能将现有的内容资源扩大化,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实现对主流用户群体的覆盖;从营销角度打通网络和电视两个终端载体,提高跨媒体整合营销能力。

从2000年起,netflix就一直在寻求进入客厅连接电视的途径,但直到2008年才得以实现。首先是嵌入了X-box,由于表现出色,微软将其纳入了视窗媒体中心,这意味着任何装有Vista的人都可以把netflix的内容传送到电视上。之后又分别与索尼和三星达成协议,使自己的服务进入Bravia电视以及蓝光播放器。后来,开始出现在Vizio制造的电视上,该公司是美国最大的液晶电视销售商。接着博通(Broadcom)开始在其平板电视芯片中拷贝netflix软件,以便所有的电视制造商在自己的产品中预装netflix。据投资银行piperJaffray估计,netflix在2009年新增的二百四十万用户中,有四分之一的会员来自于此。[3]

国内视频网站早在几年前也曾将视频服务嵌入网络电视机,但那时的推手是电视机制造商,后来中途夭折,是因为民营视频网站受制于内容牌照和集成播控双牌照的监管。最近a股上市公司乐视网却绕过牌照,以华数第三方授权的方式,搭载进海信最新多媒体智能终端,开始实施连接电视占领客厅战略;并推出了可观看5万多集电视剧、4千多部热门电影的乐视tV云视频超清机,该业务被乐视网定位为可以实现爆发式成长的新兴业务。

乐视始终以智能终端回避云视频超清机之于互联网电视的概念,业界也普遍认为此举存在巨大的政策风险,较高的售价也使得资本市场对此保持谨慎态度。但这至少说明了一点,视频网站打开电视这个窗口的迫切需求和战略性意义。无论这款超清机的命运如何,都将是中国视频网站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

3.将长尾理论运用到极致

电视和网络视频都遵循内容为王的法则,但仅用电视行业大热门的思维管理数字时代的网络视频,则与网络的特性背道而驰,如何让丰富的片源库价值最大化,并非易事。

还是影片租赁商的时候,netflix的热门电影租借比率明显低于当时的竞争对手——实体租赁商百视达。这完全得益于netflix的独家利器——Cinemath。netflix藉由Cinematch,不仅邮寄消费者挑选的影片,还推荐消费者他们可能会喜欢什么影片。这样的推荐机制,延伸与扩大了消费者观看影片的品味与范围,结果是netflix消费者70%的租赁影片是netflix推荐的,80%的租赁行为发生在200部影片上。这不但降低了热门片需求的压力,节约了成本,也增加了其他影片的出租率与流通率,提升了盈利能力。

Cinemath在下游用户端,带给netflix无可估量的价值,非上游版权商也带来了意外的财富。netflix的工程师往往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挖掘找到那些潜在热门而电影公司未必知晓因此愿意授权的电影。2009年,netflix抓住机会得到了一部叫做《别告诉任何人》的法国电影。该电影在美国的票房收入不过六百万美元,然而不少netflix用户将其加入到自己愿租的列表中,于是netflix便能计算出电影的受欢迎程度。几乎在netflix开始播映后不久,《别告诉任何人》一跃成为排名第四的热门电影。

国内的视频网站由于缺乏数据库支持,在版权购买时往往跟风影视热点,高价购得大热门;但在成本计算的时候,又不使用电视行业的规则,而是采取直线摊销的方法,降低了大热门的盈利压力。而这个大热门当年没有盈利的话,能在日后收回成本并且盈利的希望就会比较渺茫。对于充实片源库而购进的普通剧目,如果没有像netflix的Cinemath和amazon的RecommendationsCenter这些优秀得力的推荐系统,也许会一直沉睡在库里。这些都将延迟视频网站盈利的时间表。

注释:

[1][美]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9—09.

网络媒体如何盈利篇7

内容摘要:地方性门户网站竞争日趋激烈,网站的经营者该如何提升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实施何种运营策略,采用何种赢利模式,都是经营者应该慎重考虑的。文章阐述了地方性门户网站运营策略及目前常见的网站赢利模式,并简要分析了地方性门户网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门户网站网站运营赢利模式网络受众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民数量的不断激增,地方性门户网站已很普通,而如何运营好地方性门户网站,使其既服务地方、又赢利自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从山东青岛市门户网站―青岛信息港分析入手,探讨地方性门户网站的运营策略及发展前景。

地方门户网站首先是“媒体”

如果说媒体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是一种信息载体,那么互联网应该是不同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的“第四媒体”。地方门户网站应该是同地方电视台、地方报纸、地方广播一样的地方媒体。因此,地方门户网站的运营也可借鉴传统媒体的运营方式,如:新闻资讯采集的方式方法、招商广告的运营模式、自身品牌的推广营销等。但作为新兴媒体的地方门户网站,又有着地方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性。

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的最大特色,地方门户网站应充分利用这一特色,开发出更多人性化的、实用高效的交互式功能,吸引更多受众,达到最大盈利。如青岛信息港不仅推出了新闻资讯的互动搜索及评论,还设计有在线交友、聊天、在线博客、在线影院等交互特色栏目,在方便受众、聚集人气的同时,也获得盈利。

实时性。网络媒体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与报纸、广播、电视相比,只有网络媒体才真正具备随时的可能,报纸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出版,广播、电视一般要进行制作后在特定栏目时间才播放等,都对实时性有所限制。门户网站的这种实时性正满足受众对资讯要“新”的需求,进而培养了一大批忠实受众。青岛信息港在“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开通的全运频道,及时跟踪报道全运会期间青岛赛区的赛事报道及金牌情况,受到网民的极大好评。

大容量及多媒体化。报纸版面有限,即使再扩版,还是有限的;广播电视有时间性,即使连续不停地播放,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而网络没有时间和版面空间的限制,并能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模式,可以是网状的,让受众自由选择。不仅如此,传统媒体是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则是立体媒体,可融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为一体,从而对某一专栏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宣传。青岛信息港开设的栏目近四十个,而且每一栏目都自成一体,内容详实,多媒体资料丰富,这是其它地方性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

易检性。易检性也是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色,各种资讯可全部保存在数据库里,查询以前信息及相关新闻都比较方便。如青岛信息港的房产频道,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同类房子,如:价位、地点等,并可稍作比较,极大地节省用户时间。

根据互联网的这些特性,地方门户网站应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合适的品牌与应用,形成自己的特色,抢占受众资源,拓宽运营渠道。

地方门户网站应坚持服务地方的策略

地方门户网站的主要受众是地方群众,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群众的需求应是地方门户网站始终应坚持的策略。

首先,在网站的栏目设置上,应多考虑地方性。地方受众多,网站才具有更大商业价值。地方门户网站中,地方新闻栏目是了解当地人、当地事的首要途径,一般地方门户网站应考虑设置。资讯多应以本地为主,兼顾其它,决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因为要看其它地方新闻资讯,大可上新浪、搜狐,显不出地方门户网站的地方特色,而且,全国及至国际资讯多而广,挑选、采编精力消耗就会更多,栏目质量也自然会降低。除地方新闻之外,地方群众上网查询最多的是房产信息、人才信息、婚介交友信息、二手信息、本地各类服务机构的电话信息、商户的促销信息等,以及服务本地受众的便民信息,也应该大受本地群众欢迎,如青岛信息港设置的本地天气预报、航空时刻、公交线路、青岛地图等栏目,极大地方便岛城民众的出行;再如青岛信息港设置青岛景点、青岛美食、酒店预订等,方便本地群众的同时,为外地受众提供相交信息,服务了地方经济,提升了网站自身知名度。因此,合理设置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栏目,是网站运营要慎密考虑的问题。

此外,地方门户网站坚持走地方路线,会让网站更具亲和力与生命力。

互联网的魅力在于互联,用户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匿名或“网名”交流。地方门户网站相比起传统传媒,更为有利,可化咫尺为见面,打破网上网下的距离,多举办线下活动和聚会以及注册商户的促销活动等。在网民的心目中,网站不再是几个字母的组合,而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缘分和纽带。因此网站作为重要的平台、桥梁、纽带,很自然地在受众大脑皮层中建立起稳固的映像点。从这个角度而言,真正具有亲和力的网站,其流量变化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地方门户网站,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可以让广大网站用户参与进来,人人都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和网站内容的分享者,也都是网站内容的接受者。接收、分享、制造,网站的影响力不断扩散,再加以适时的亲和活动,让受众真正融入其中。

地方门户网站的运营应考虑投资回报的问题

网站要生存,肯定需要资金。因此地方门户网站的运营也应考虑投资回报的问题。当网站通过合理的栏目吸引力、高质量的互动性、超强的亲和力汇聚起一定数量的受众后,地方门户网站才会有大的发展。然而,这个受众的积累是比较缓慢的,有很多地方门户网站开始有着很好的规划,但是盈利缓慢,运营1-2年后都没有很好的效益,就会丧失经营的兴趣,减少投入。尤其是个人站长运营地方门户,在运营之初一定要仔细计算网站月度最低开支多少、多少时间后收支平衡、多长时间后盈利、多长时间后纯利润达到目标收入,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撑到达到盈利目标的哪一天等?因为这个行业随时随地会诞生出很多竞争对手,如果不能快速实现盈利目标,就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持续发展。

受众的积累主要是依靠公益性的宣传栏目,真正能产生投资回报的栏目不仅技术含量高,需投入较多人力开发,而且相对资金投入也比较大,因此在这类栏目的投资上,地方门户网站应仔细研究。尽管没有哪个网站功能或栏目可以保证投资稳赚不赔,但是,有一些功能被普遍认为是值得投资的,而另一些功能则是可能会给网站带来消极影响的。

值得投资的功能有:搜索:成本不高,但能帮助客户找到所需要的东西,从而把客户维系在网站上。博客:这也是一个技术、时间投入都不大的功能。活跃的博客们能给网站带来价值。播客:图片、视频比单独的文字能更吸引人。而如今的数码设备让这一功能越来越便宜。

要谨慎投资的功能有:注册:遇到需要注册时,受众很容易会离开,他们更愿意去那些不需要注册的网站。

音乐:有些用户觉得网站的音乐让人厌烦。因此,提供这一功能前要确信有充足的理由。

多语言支持:看起来提供多语言支持的网站比较专业,但是,如果你的客户根本不需要这样功能,建议节省开支。

地方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

首先,作为地方媒体,地方商户加盟费是主要盈利来源。地方商户加盟费,可包含商家联合优惠会员卡销售收入、页面广告费、Vip会员费、频道冠名收入等,其中尤以页面广告费收入最多,网站及商家也最重视。以青岛信息港为例,网站在广告服务宣传栏,根据商家在该信息港主要精品栏目(如首页、房产频道、教育频道、旅游频道、婚庆频道等)投放广告的具置、具体形势、具体版幅及具体价格作了清晰的说明,根据该说明,地方商户便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栏目、相应形式投放广告,这样对商家而言,广告的投放更具针对性,收到的实际效果也最佳。当然,地方商户加盟的数量及费用与网站会员多少及网站知名度、美誉度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提供相应的网络技术服务来盈利。地方门户网站不应同于传统的地方媒体,不能单纯地靠企业或商家主动,还应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比如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企业建站、主机托管、域名注册、虚拟业务服务等相关业务,既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收获盈利,又可进一步扩大网站的影响力。青岛信息港依托青岛网通技术力量,开发智能建站系统,根据该系统,已成功开发出艾米儿国际花艺网站、青岛市弘文星现代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网站等,已收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以上常见且实用的盈利模式外,地方门户网站要想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超越竞争对手,创新是最好的途径。技术上的创新为网站提供新服务、新业务的技术支持,是网站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而盈利思想、盈利模式的创新则是网站不断进取、不断发展壮大的助推器,本文介绍几种目前较为成熟的商业网站盈利模式,以供借鉴。

信息“wappush”服务费(短信):这是最有特色的赢利模式,同某一移动运营商合作,将某栏目或某业务的最新资讯链接,通过短信发送到支持wappush功能的对此内容感兴趣的用户手机上,用户只需要阅读这条短信,打开短信中的链接,就可以直接访问业务了。

移动增值业务:选择优质的Sp业务商,通过短信、彩信、彩铃等无线形式,网友可以通过网站平台给自己的亲人点歌等,来获得提成收入。当然,增值业务还有很多,比如企业黄页等,形式多种多样。

电子商务:可借助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网站在线推广一些本地商品,通过B2B(如全球采购123trading.省略)收取相应的利润,而且B2C比较适合企业,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希望建立B2C平台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市场潜力不小。

3G相关业务:目前3G网络相关业务方兴未艾,地方网络门户要予以关注,一旦某一赢利模式或业务成熟,要积极跟进。

以上是大多地方门户网站的赢利模式:努力挖掘客户设立特色栏目吸引特色人群(集聚效应、口碑相传等营销方式)投入适合该群体的广告及电子商务开发新技术新思想等创新手段,这一赢利模式贯穿网站经营的整个环节。

地方门户网站发展前景

地方门户网站是地方媒体的有效组成部分,有其合理存在的意义,只要认真调研、合理规划、精心操作、持续经营发展,必然能在地方媒体中获得一席之地。但未来地方门户网的经营存在着诸多风险:首先,信息的管控风险。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控制从技术和政策上,都难以科学地、有效地、有理有据地进行,当控制不力的时候,网站就会面临关闭,这是许多地方门户网站在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巨大的投入很可能会因为论坛或其它某篇文章导致被关停。其次,竞争的风险。未来地方门户网站的竞争必然激烈,各大网站的地方分站连锁加盟、地方传统媒体的强势介入、新人新公司的不断进入以及互联网发展的各种创新变化,网站经营者都应积极面对。另外,各方面潜在的风险。地方门户网站必然会涉及到地方的人和事,不可避免的会有企业、个人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这些因素,趋利避害,也是网站经营者应仔细考虑的。

综上所述,地方门户网站要想在未来的经营中规避风险,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要立足本地、突出特色、拥抱新技术、创造差异化服务,努力提升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做好各个环节,便能站稳脚步,挤掉泡沫,真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康峰.商业模式的概念分析[J].江苏商论,2003.5

2.孙学文.我国B2B网站盈利模式创新与发展[J].商业时代,2007.10

网络媒体如何盈利篇8

【关键词】4C理论腾讯网盈利模式

本文之所以以腾讯网为例,是因为目前腾讯网的流量超过了新浪网,仅次于百度。而且从盈利能力上来看,腾讯网从创立到现在,先后超过了网易、搜狐、新浪等网站。腾讯网2009的期内盈利为52.216亿元(7.647亿美元),远比新浪网09年净利润总计4.119亿美元要高。我们从下图可以看出腾讯网的盈利情况。

(图表说明:腾讯公司是1998年11月成立的,它真正开始盈利是从2001年7月开始的。到2001年年底,腾讯实现了1022万人民币的纯利润。所以图片统计也是从2001年开始的,2010的数据还没有出来,所以目前也无法统计。)

一、腾讯网的盈利模式

关于腾讯网的盈利,主要来自三方面: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①互联网增值服务主要包括“QQ空间”、“QQ会员”、“QQ秀”、“QQ宠物”以及腾讯网自己开发的一些游戏:比如:地下城勇士、穿越火线、QQ游戏等。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包括捆绑短信包月服务和手机游戏业务。具体表现有移动QQ、手机图片铃声下载等。腾讯公司还持续在现有互联网应用基础上,开发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包括wap门户、即时通信、社交网络服务和游戏,以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不同需求,并挖掘中国3G面市带来的商机。网络广告也是网络媒体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三方面组成了腾讯网的主要收入来源,当然具体的表现方式有很多。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腾讯网的经营是非常成功的。

二、腾讯网成功的因素分析

4C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罗伯特.劳特伯恩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成本、便利和沟通。它强调企业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然后要充分注意到顾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决定销售渠道策略,最后还应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②其实腾讯网的成功也可以用4C理论来进行分析。

1、消费者。腾讯网的大部分消费者都是QQ用户。这是腾讯网能够盈利及迅速发展的基石和根本。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成立的,QQ是腾讯公司1999年2月推出的,推出之后就一直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年发展速度尤为迅速。下面的关于腾讯网同时在线用户的统计表可以看出腾讯网用户的发展趋势。

(上图说明:2000年5月,QQ同时在线用户突破10万;2001年2月,QQ同时在线用户突破100万;2005年2月,QQ同时在线用户突破1000万;2008年6月,QQ同时在线用户突破4000万;2009年2月,QQ同时在线用户突破5100万;在2010年3月5号,QQ同时在线用户突破1亿。)

正是因为腾讯QQ的巨大用户人数,所以腾讯才能获取巨大的利润。这是腾讯网的独特的优势,也是腾讯网的核心竞争力。那其他的网络媒体就不能开发同类的即时通讯软件和它竞争吗?其实即时通信软件除腾讯QQ外,主要还有微软的mSn、网易的泡泡、新浪的UC以及雅虎的雅虎通等,百度也推出了百度Hi软件。但是这些软件用户和规模都不能和腾讯比,原因有二:一是腾讯QQ推出较早,在用户心中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效果,造成的“首印效应”;其二,腾讯QQ的操作容易页面简洁,比较容易使用,便于大众化推广。而其主要的竞争对手mSn的定位是主要作为商务人士的聊天工具,已经深受白领人士的喜欢,而且其最大的弱点就是娱乐不足。其他的即时通讯软件无论从规模还是普及率来讲,都无法和腾讯QQ相抗衡。目前网民在网络应用行为中,即时通信的使用率达73.3%。正是巨大数量的人在使用QQ,腾讯开发的衍生产品才能够畅销,边际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

上面是从QQ的数量上来说的,接下来对其结构和年龄进行分析。腾讯网除了在数量上具有巨大的优势外,它还对QQ用户人数进行准确的心理和情感定位。首先从用户年龄上看,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网民的年龄低于40岁以下的占82.9%,尤其是以10-19岁的比例为多,占了31.8%。而在网民的职业中,学生网民人数占了最多,高中生达到40.2%,初中生占26.8%,现在连小学及以下的网民占到8.8%。③如下图所示:

网民学历结构对比(数据来源: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目前的学生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一代,所以腾讯网很好的抓住了这个特点,包括腾讯推出的QQ空间装扮、QQ秀等收费项目都很好的契合了现在年轻人追求个性、独特、想表现自我的心理。所以其产品能够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满意。以QQ空间为例,现在把装扮空间装扮成非常有个性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QQ空间是向自己的朋友展示自己性格个性的一个重要窗口,能够体现QQ主人的个性特征。所以尽管装扮QQ空间是需要付费的,但是很多年轻的人还是愿意花钱来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

2、成本。腾讯网在收取会员费等方面也经常举行一些促销打折活动。如QQ会员包年就享受多少折的优惠等,这是从货币成本考虑。还有就是从时间和精力成本上,腾讯网也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消费者花费时间和精力获取信息。腾讯网主要的做法就是采用弹出式消息的报道。首先用户在登入QQ之后,腾讯会自动弹出一个腾讯网迷你首页,很多网民阅读新闻都是这个界面进入的。这个迷你首页的好处就是每个用户都可以设置个性化的版块,对自己感兴趣的可以放在前面。这种个性化的服务应该会成为将来网络媒体发展的趋势。第二,对于突发事件或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也是采取自动弹出式的方式。用户只要上了QQ,腾讯网出现的一些重大新闻或突发事件都会自动弹出,用户在第一时间就可以了解。有些感兴趣的用户还可以点链接进入网页,了解更多详细的内容。即时不感兴趣,用户也会看下标题和内容简要。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网民搜索和甄别信息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而且很多用户把这种方式变成了浏览新闻的习惯,这就直接导致腾讯网的点击率上升,从而使得网络广告的收费也增多,而且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左右着人们的行为。

3、便利。企业要充分考虑顾客的便利性。便利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用统一的货币支付体系――Q币。Q币的使用范围广泛,基本上只要是腾讯旗下开发的产品都可以用Q币支付。在QQ游戏中可以用,在QQ宠物中也可以用,在其他游戏中也可以使用,这就减少了消费者玩不同的游戏必须购买不同货币的麻烦。其二在Q币的购买过程中,腾讯网也采取了最多样化的方式让用户更容易的获取。Q币可以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网上银行等多种方式购买。

4、沟通。其实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也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互动。腾讯网和网民的沟通可谓方式多样,下面就例举一些方式:

第一种在进行广告营销的时候让腾讯的受众加入,形成一种独特的网络营销方式。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有2008年腾讯与可口可乐公司的奥运火炬在线传递活动和最近与宝马合作的世博网络志愿接力者活动。这种营销方式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以邀请代替灌输,以互动代替单向沟通,实现消费者的互动参与;(2)通过受众参与品牌互动来实现价值交流和品牌扩散,只有建立在价值交流基础上的品牌互动才能在消费者的心智空间占据重要的认知阶梯。(3)营销活动的娱乐化就是让受众乐于卷入品牌活动中,并在愉悦的品牌体验心情下接受品牌的信息和诉求,达到品牌与受众的价值交流。④这种方式不仅从广告主、腾讯网自身还是受众来说都是积极的,达到“多赢”的目的。

第二种是在新闻的内容上,很多新闻内容都是腾讯用户来。腾讯的用户不仅是受众,而且还成了传者,这样就更加加深了腾讯网和网民之间的互动。

第三种是利用文化和QQ用户进行交流。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在QQ用户登入的窗口上面的图画都会根据不同的节日而发生变化。

当然腾讯网的成功除了以上的因素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腾讯网也实行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整合营销传播可以简单的概括就是用一个声音说话。⑤腾讯网在做任何宣传报道的时候,都会出现它那个小企鹅的标志。

三、成功经验的推广性

腾讯网的成功经验是否可以推广呢?是否值得值得其他网络媒体去借鉴和模仿呢?笔者认为还是要区别对待。

1、对于腾讯网所拥有的即时通讯软件QQ及大量的QQ用户,很多网络媒体目前是无法模仿和跟风,这种模式是腾讯网独特的也是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方。

2、对于增加消费者便利性方面很多网络媒体则大有作为。比如目前在世界杯报期间,搜狐网就模仿腾讯网的弹出式新闻报道方式。搜狐网也像腾讯网一样推出搜狐迷你首页,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其实目前采取这种方式的也还有很多,包括ppS、暴风影音、迅雷看看等也推出这种自动弹出式的迷你首页。

3、至于网络媒体要以消费者满意为主,加强和网民之间的互动沟通,这是任何网络媒体都是值得学习的。因为网络媒体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强。所以任何网络媒体在经营和管理的时候都要好好考虑怎么更有效地和用户进行沟通和互动。当然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可以结合媒体本身的特色来进行,没有必要一味的模仿腾讯的做法。

总之,腾讯网的发展让人看到了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巨大潜力。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探讨,希望其他网络媒体能够从腾讯网的经营中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更好的经营自己的媒体,共同推进网络媒体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①郭智芳,《腾讯QQ的盈利模式分析与思考》[J].《内江科技》,2009(2)

②baike.省略/view/4638.htm?fr=ala0_1_1

③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④曹芳华,《点燃营销2.0:可口可乐在线奥运火炬传递》[J].《销售与市场》,2008(5)

⑤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网络媒体如何盈利篇9

关键词:报纸;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73-02

近几年来,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一直都在积极地发展新媒体,并且做出了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尝试和探索。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报纸在发展新媒体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走了不少弯路,远没有达到我们发展新媒体的预期。以至于报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自嘲:报人办网,十年不成。那么报纸在发展新媒体的过程当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通过对国内报纸发展新媒体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我认为报纸要发展新媒体需要抓好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改变落后的媒体理念,用全新的媒体理念来运作新媒体。

报业人固有的媒体理念主要有两个:一是报纸就是新闻纸,二是采编第一经营第二。

报纸就是新闻纸是信息稀缺时代的媒体理念,由于信息稀缺,新闻就成为了商品。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模式被颠覆,社会进入了信息过载、信息泛滥的时代。媒体靠单纯地为读者提供新闻是很难生存的。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已经不再仅仅是提供新闻的媒体,而是一个交流、服务、应用的平台。新媒体不仅有新闻内容,还有服务型、应用型产品,它不仅满足用户的新闻需求、阅读需求,还能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应用需求。新媒体利用新闻来聚拢用户,利用服务型、应用型产品来黏着用户,再通过延伸业务获取收益。比如新浪的博客、微博,腾讯的即时通信、微信,搜狐的输入法、浏览器,网易的邮箱、游戏。

因此,报业人在发展新媒体的时候,一定要破除观念,按照新媒体的自身特性、运作规律来办事,在切实做好新闻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服务型、应用型产品的开发。

采编第一经营第二,是基于报纸就是新闻纸这个媒体理念的。新媒体相对于报纸来讲,产品结构变了,对用户的服务方向变了,媒体生态也变了。所以新媒体讲究的是采编经营并重,注重媒体品牌的宣传造势,强化服务型产品、应用型产品的营销推广。报纸那种只注重采编不重视经营的媒体理念,如果照搬到新媒体,就必然阻碍新媒体的发展。所以,报纸在发展新媒体的时候,要采编经营一手抓,引进有着丰富新媒体运作经验的经营人才,积极开展新媒体产品的营销推广;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媒体资源,大力开展新媒体品牌的宣传造势。《新京报》在发展新媒体的时候就十分注重媒体的经营,在2014年的招聘中,《新京报》新媒体岗位招聘14人,除了招聘技术人员、采编人员外,还增加了产品经理岗位,加强市场研究和媒体经营。

二、选好切入点,避免同质化。

我们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报纸发展新媒体不成功的一个普遍原因就是同质化。报业人认为把报纸上的东西搬到网络上再增加些内容就是新媒体了,所以一说发展新媒体,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去建新闻网站。这就造成网络媒体的严重同质化,同质化竞争的恶果就是两败俱伤。因此,报纸在发展新媒体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差异化竞争的策略,通过市场调研、行业细分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定位、准确切入。

报社发展新媒体要准确地选择市场切入点,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认为新媒体就是网络新闻媒体(新闻网站),另一个误区是认为做新闻网站就是做大众新闻网站。

新媒体不等于网络新闻媒体,网络新闻媒体只是新媒体的一个形态。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综合性媒介平台,具有搜索、视频、新闻、导航、服务、购物、支付等功能,细分为网络游戏、wiw、网络视频、数字电视、搜索引擎、网络动画、网络、在线教育、在线购物等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会有更多形态的新媒体被开发出来。报纸在发展新媒体的时候,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应该大胆地跳出新闻网站这个圈圈,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市场机遇的前沿行业作为切入点。

比如上海报业集团正在打造的《界面》,是一个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打造基于用户的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和财富管理终端。未来,《界面》还将以资本为纽带,在资讯服务、数据服务、交易服务、投资者关系等领域完成布局,最终建成类似“彭博”的金融媒体电商。

报社即便在发展新媒体的时候选择做网络新闻媒体,但是也不能随大流地去搞大众新闻网站。网络新闻媒体不受地域的限制,任何一个新闻网站全国乃至全球都可以搜索到,所以大众新闻网站的市场早已被捷足先登的新浪、搜狐、凤凰等几大门户瓜分,后期跟进的报纸要做大众新闻网站已经没有了市场机会。因此,报纸要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就必须抛弃做大众新闻网站的观念,要根据不同的读者群体及读者的多元化需求选择出理想的细分市场作为切入点。

成都传媒集团总编辑何冰说,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一定要做人无我有的东西。报纸在发展新媒体的时候就是要找准切入点,面对特定群体着力打造独具个性、富有特色的新锐媒体,从而规避媒体间的同质化竞争。比如浙报集团在尝试新媒体的时候,不是像大家一样,一窝蜂地去办大众新闻网站,而是另辟蹊径,与阿里巴巴合作创办《淘宝天下》。《淘宝天下》依托淘宝网,是一个购物指南性质的网站。购物指南是媒体行业的一个细分市场,看上去很小众,但是网购是当下最受年轻人喜爱、发展最为迅猛、人气最为火爆的行业,所以甫一推出就受到市场的青睐。

三、精心选择、集中投资,形成规模。

报纸在投资新媒体的时候,由于对新媒体缺乏全面的了解,对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不明,在投资时普遍保持试试看的态度。在项目选择上跟风从众,看到别人上什么,自己就跟着上什么,不敢选准项目集中投资。今天推出个手机报,明天办个新闻网站,接着开个官方微博,最后再弄个客户端,星星点灯般地建了一大把新媒体项目,但是没有一个能够成为拳头项目、没有一个能够带来规模收益。在投资方式上,不敢、不愿冒风险,不敢采取高举高打一次到位的集中投资方式,常常是走一步看一步投一点,这种添灯加油式的投资方式,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市场往往会错失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

因此,报纸在投资新媒体时,一定要先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认真分析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找准未来投资的方向,精心选择项目,集中投资,着力打造一些拳头项目,以便形成规模效益。

浙报集团为了布局新媒体,2009年,抽调骨干力量专门组织了两个研究组,分别研究新媒体的运营模式和产品体验,参与研究的专业人员多达十几人。此外,为了做到投资专业化,浙报集团还招募了来自投资行业的专业投资经理12人。这为浙报集团瞄准拳头项目、集中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2013年,浙报传媒斥资32亿重磅收购当下最为热门的网游公司,并且网游业务当年实现收益3000多万元,可谓是选准项目、集中投资的典范。

四、要积极探索新媒体的盈利模式,不断丰富新媒体的创收手段。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说:“平面媒体进军新媒体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赢利模式,这是制约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最大的障碍。”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发展新媒体时,总是不自觉地将报纸的经营手段、盈利模式直接照搬到新媒体的经营上。报纸主要是通过新闻获取读者后进行广告的二次销售实现盈利,但是新媒体时代,传媒生态圈发生了变化,单纯地依靠广告进行创收的盈利模式很难生存发展。

报纸讲“读者”,网络讲“用户”。这不只是称呼的不同,它反映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价值取向的不同。报纸讲“读者”,它要满足的是“读者”的新闻和阅读需求。新媒体讲“用户”,除新闻、阅读需求外,它更注重满足用户的服务、应用、体验需求。所以报纸主要通过网聚注意力然后刊发广告来进行创收,而新媒体则通过深入挖掘用户的服务、应用、体验等需求来开发出不同的盈利手段。报纸在发展新媒体时,如果仅仅靠刊发广告来创收,不仅显得手段单一,而且还会浪费新媒体的许多资源。因此,报纸在发展新媒体时要开动脑筋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报纸探索新媒体的盈利模式,一可以向国内外运营比较成功的新媒体学习;二认真分析自己媒体的各种资源,深入挖掘它们的商业价值,然后根据它们的商业价值开发新的盈利模式;三深入市场、走近用户,通过与用户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潜在需求,再根据用户的潜在需求来开发新的盈利模式。

比如作为综合新闻媒体平台的新浪,除了广告外,还通过游戏、邮箱增值服务、博客的经营、出租网上商店、搜索服务、宽频在线tV等进行创收,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创收链条。

对报纸发展新媒体更具示范作用的是杭州“19楼”网站,“19楼”在创办的时候就没有把自己定位为“媒体”,而是定位为区域性生活服务平台。它的盈利模式完全摆脱报纸模式,它通过网站的内容、交流、服务粘着用户,然后吸纳本地的商家加盟,再通过在线支付实现交易,最后通过收取商家加盟费或销售分成等获得收入。

报社在发展新媒体时,要未雨绸缪,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发展新媒的关键问题,然后分析破解,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抓住市场机遇,做强做大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权.新媒体需要新思维:北京报纸网站发展思路解析.中国记者,2010,8.

[2]詹新惠,汤宇泽.报纸嫁接新媒体的前景探析.人民网.

网络媒体如何盈利篇10

互联网行业的盈利方式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广告盈利、销售盈利、渠道盈利。

广告盈利的网络公司相当于传统的广告公司和媒体,它们帮助广告主制作或者广告来获得收入。新浪网就是典型的广告盈利。

销售盈利的网络公司相当于传统的店铺或集市,它们自己销售产品或者帮助生产商销售产品,通过差价或者租金来获得收入。淘宝网、当当网就是典型的销售盈利。

渠道盈利的网络公司搭建通往用户的渠道,只要所搭建的渠道是畅通的,有效的,就可以在这个渠道中销售相应的产品来获得收入。现在流行的SnS社区都是渠道盈利模式(它们现在盈利还是将来盈利,那是另一个话题)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公司,它依靠QQ这个沟通工具,搭建了与用户之间的强大通道,这个通道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将用户牢牢捆起来,无法脱离。这个时候,腾讯想卖什么就卖什么:广告(腾讯网)、产品(拍拍网)、道具、虚拟币、游戏……这就是典型的渠道盈利模式,还有就是小易团的模式,具体思路去看易购通的模式,多看几家网站,你就会对其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