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十篇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十篇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9:53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篇1

一、推广具有长期性

与其他任何一项农业新技术推广一样,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普及应用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可能是一个更长期的过程。既要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有正确的认识与定位,又要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目前所处的阶段有正确的认识与定位。作为一种农业生产装备,现代物理农业设备在应用中被农民认识需要一个更为缓慢的过程,原因在于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使用的效果往往需要一个农业生产季节才能显现出来,或者是通过改善环境助长农业发展,创出间接的效益。众所周知,农业机械在作业中的效果立竿见影,农民能看到,比如,播种作业,播种机前行一段距离,种子就被施播入土,完成其工作任务;收获机作业时,我们可以随时目睹农作物被收获的场景。而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作用,往往是不能随即显现的,如种子磁化,磁化后的种子需要在出苗,甚至收获之后才能显现出效果;再如声频助长,声波仪每天2~3小时的使用,但肉眼很难观察到农作物生长的差异,只能在历经一段作用时间之后(技术效果的显现往往需要一个周期的生产实践才能充分展示),与比对试验田植株的测量之后才能得出结果。其中,很多结果是要在收获之后才能得以确认。所以,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推广具有长期性。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推广,必须遵循技术推广的阶段演进规律,即试验、示范和推广的三阶段性,切不可操之过急。要选好试验点,制定周密的试验方案,与本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有机结合开展试验;在取得一定试验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小规模的示范工作,在示范阶段重点解决技术规程的成熟性;通过示范将技术规程定型之后,再开展更大规模的推广。

二、推广需要强化宣传

宣传是技术推广必可少的手段。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推广,加强对公众宣传引导很重要。因为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经常是一种延后或以“隐秘”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更需要强有力的宣传。政府部门、科技推广部门应充分发挥在政策导向、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及时环境污染状况,让公众认识到农业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性,向农民宣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和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通过宣传新的科技知识来改变农民传统的观念,增强农民发展物理农业的信心。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毕竟是新技术,因此,宣传要到位,及时贴切,增加可信度,既有说服力还要保持原汁原味,不能随意夸大其词,真正发挥宣传的导向作用。

三、推广要注重方式方法

搞好基础技术试验和研究是做好一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前提条件,要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工作,用事实说话,用大量的试验对比结果打消农民心头的疑虑,才能在农民接受新事物时产生巨大的说服力。

在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推广过程中,良好的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点、线、面结合进行示范、推广是基本的方式方法。一是要突出抓“点”,即培育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应用示范户,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重点帮助、扶持;二是要突出抓“线”,即成立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服务机构、组织,发挥指导、推动作用;三是要突出抓“面”,即建立较大规模应用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示范园区。在整个工作进程中,典型示范应用是技术推广的有效手段和重中之重,要从典型试验、示范中不断总结经验,验证技术规程和方法,力求将该技术深入而广泛地推广应用。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除上述推广方式上的点、线、面结合外,还有工作流程中的点、线、面结合。所谓流程中的点,就是科技项目的立项、培训、现场推动、总结等项目节点。所谓线,就是随时间的推移,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使整个推广工作循序发展,而不是孤立的几个时间点或项目管理点,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流水线。所谓面,就是在整个推广项目的进程中,加强宣传和信息传播,使项目呈现整体或立体的推进,不因为时间、空间的间隔而使项目有所停顿,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穿透性来宣传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新经验,实现项目的全面推动。

四、推广要注重协调性

一方面,技术推广中还要充分注重各方面要素的协调性。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项目实施中,先是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并不断总结区域性典型技术模式再大力推广应用。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本身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因此,要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逐步由单一演进到体系进行推广;其二,在推广应用中还必须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与其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其三,将技术的实施深化到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上,建立新型的物理农业生产模式。

在现代物理农业生产模式定型之后,即总结提升现有成熟的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筛选出针对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态类型的实用技术体系及其生产模式,同时树立起一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大范围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规划、建设。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篇2

   1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1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基因工程即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技术,设计好不同来源的基因顺序,在体外成功构建杂交Dna分子后导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表现出人们需要的表现型,产生出人们需要的物质。在农业领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农作物优质、高产、抗性强,还可获得畜、禽新品种及具有特殊作用的动、植物。例如,经过7年的努力攻关,2011年胜利突破了大面积示范(即6.67hm2示范)平均产量为13500kg/hm2的超级杂交稻第3期目标,达到了13899kg/hm2[1];运用转基因技术将相应的基因导入油菜中有望培育出转基因抗病油菜新品种[2];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农作物中,使农作物能够不受除草剂的影响,目前已生产出多种抗除草剂作物品种,应用广泛[3]。

   1.2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细胞工程是指在体外培养细胞,以改变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为目的将不同作物或动物进行细胞杂交,使植物或动物个体繁殖速度加快,以获得优良品种或新品种及某些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的一门技术[4]。细胞工程技术在植物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应用较多,如可以将马铃薯细胞和番茄细胞进行杂交,可获得上结番茄下结马铃薯的“番茄马铃薯”;将豆科植物与向日葵进行细胞杂交,可培育出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向日豆”[5]。

   1.3发酵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发酵工程即利用微生物具有的特殊作用生产出对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将微生物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的一门新的技术。发酵工程主要可应用在农业领域的2个方面,一是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果酒、茯砖茶、食醋等;二是生产一些食品添加剂。如茯砖茶的制作过程中就运用到了发酵工程技术,通过调控渥堆时间、使用接种剂、发酵剂等方法可以改进茯砖茶的加工工艺,进而可生产出“金花”饱满、品质优良的茯砖茶。

   1.4酶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酶工程,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酶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酶工程可应用在农业领域中的制酒、制酱等方面。例如,随着我国粮食的不断增产,一些地区出现了粗粮过剩的问题,需要解决粗粮的淀粉利用。解决办法之一是生产葡萄糖,但由于葡萄糖甜度不大,难以在市场上应用。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运用酶工程技术的手段,将葡萄糖转变为甜度大的果糖,果糖不仅比葡萄糖甜度大,其比蔗糖的甜度还高50%以上。

   2微生物肥料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2.1微生物肥料的特点

   微生物肥料是含有活的微生物的特殊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该种肥料可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6]。生物肥料的定义分为2个方面,从狭义上讲,生物肥料就是指微生物肥料,是由具有特殊作用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活性高。施入该种肥料能够产生活性物质,能够增加作物的固氮作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作物的生长环境变得更好,使作物生长更优、产量更高。从广义上讲,生物肥料泛指各种具有特定肥效的生物制剂,包括特定的活的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此种生物体不限定,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7-8]。

   2.2生物肥料的应用优势

   微生物肥料具有其他化肥和农药没有的优势,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目前微生物肥料已应用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持续发展中,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9-10]。微生物肥料本身无毒害作用,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同时,施用量一般不大,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也很少,因而可节约农民的施肥成本。此外,微生物肥料还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土壤营养流失和富营养化的产生,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化利用。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篇3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射频识别;信息处理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032065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扩展,农业生产从传统的人工种植,发展到现在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化设施智能农业。现代化的物联网农业是市场化、集约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必然农业产业形态。物联网技术给与农业生产赋予了生命的气息和人类的智慧。

物联网是一种由多种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新型技术体系,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3次浪潮。物联网融合了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技术、全球定位等技术,将物与物进行互联、相关信息的交换、监控、管理,并通过定位系统智能识别和追溯。因此,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强了人类与农业的信息沟通,在动态的生产过程中,对农业生产有更加精细的认知、管理并控制农业生产中的各要素,加强人类对农业生产的调控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生产与农产品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农业生产的研究也十分重视,因此,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因此对农业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信息领域发展的重要手段。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减少了劳动力,提升了农产品产量,使得农业从传统的人工种植,转变为高效、先进的现代化种植方式,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农业生产是个复杂、难度极大的领域,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农业物联网已经成为物联网技术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从种植业、到养殖业等都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对其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结合当今农业物联网发展及关键技术在关键环节的应用做出了阐述。

1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国内外发展现状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在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的发展带动下,新工艺的传感器不断涌现。逐渐向嵌入式、智能化、集成化且微型化发展。目前,在传感器技术和制造工艺方面,美、日、德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农业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传感器的生产包含了土壤传感器、气象传感器、水体传感器、植物传感器等,随着人们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关注,随之产生了土壤重金属检测传感器。各种精准的传感器的生产,越来越符合农业生产的复杂环境,各种检测的传感器,为农业生产数据采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农业物联网中Zigbee无线网络实现了无线自组织数据传输,与RS485总线结合,是无线和有线数据传输有效融合,保证数据的远程传输的便捷性,稳定性。在智能控制方面,物联网的核心控制芯片研发取得了优异的进展。核心芯片融合了无线传感、控制、通信及数据处理等能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实时检测方面,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对农作物生长监测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等实现了机械化。欧美等国家利用卫星对大田种植进行精准作业、监测及水肥等智能监测,同时也建立了完善的生产过程。美国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最为领先。大农场的构建采用了精准的农业模式,可以实现自动的杂草识别、精准施肥,大型的精准喷灌等。美国有15%以上的农户在农业设备上安装GpS系统,实现精准的定位。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发达国家对农业物联网应用的健全和完善,在监测和智能管理的基础上,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传感器采集来的数据的利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预测等功能,将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监测和控制的基础上结合了专家系统,有助于种植者的种植经验的提升和作物的精准管理。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1.2农业物联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和技术处于初级阶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田等开放式农业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因此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感知技术仍有待提高。在农业物联网的应用过程中,信息感知技术是智慧农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感器的种类上有待增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在种植、生长等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现今比较成熟的传感器主要有光照、温湿度、pH值等传感器,而对于作物的生理生态信息、植株形态等的传感技术还不够完善[2]。在传感技术方面,传感器设备种类不够全面,不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精准度还有待提高。农业物联网安全方面也待提升,在完善传感设备、感知技术的同时,注重网络安全的管理。在信息处理方面,大量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及分析也成为日后专家系统完善的依据,加强大数据的分析和算法应用,依据采集数据的内部联系的分析,推出做在生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关联性,为提前预测做准备。

2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

2.1传感器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业生产的参数很多。包括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土壤酸碱度及作物生长的相关参数,而这些参数的采集均由传感器采集。传感器作为农业数据采集的最直接的部件,是农业物联网的基础。随着传感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传感器的发展逐渐向微型化、集成化发展。目前,生物传感器、微电传感器、物性型传感器应用最为广泛[3]。其中,物性型传感器主要是自身的材料敏感度的物理变化实现信号转变。而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自身,将其作为敏感元件,根据其对外界的反应来传递信息;微机电传感器是新一代的研发技术,低成本、高可靠性、低功耗,同时传感器体积小,便于安放。各种传感器的应用有效的监测作物生长的相关参数。

2.2信息传输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的相关因素的监测是物联网农业至关重要的部分。国外的农业物联网的感知监测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国内还在发展阶段。物联网应用过程中,数据的传输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无线传感网络是物联网中感知的消息传输的重要手段。在物联网的网络组建过程中是由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组成的。而无线网络是无线网络检测区较为灵活,便于管理的网络。在复杂的种植生产环境过程中,有线的网络不便于管理和布线。无线的传感网络可以在监测区域布置大量的传感节点,进行多跳式自组织成监测网络。无线传感网络构成的系统可以由无线网关、传感节点和监测中心3部分构成。作物生产需要监测的参数通过传感器节点进行采集和传输。例如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及酸碱度等。

2.3信息处理技术

在农业生产监控的过程中将会采集大量的生产数据,且数据具有实时、动态、海量等特点。信息处理技术就是负责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利用数据挖掘等方式发觉数据内在的练习,进而发现数据间新的影响关系等。为后续的专家系统及用户的后续操作提供基础支持。信息的处理技术一般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目前粗糙集、卡尔曼滤波[4]、动态贝叶斯等智能算法能够挖掘数据间的练习,并进行预测分析。对于海量的农业生产数据的存储、计算和相关处理工作,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同时大量涌现的云服务平台能够实现农业海量信息的存储及搜索、分析等服务。

2.4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感知个体的主要技术。结合网络及相关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全球的农产品定位和信息跟踪。射频识别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监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都对农作物进行农产品产地、加工、物流等进行全面的跟踪定位。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有3部分:电子标签、读写器及数据处理系统[5]。随着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射频识别技术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升。例如识别的精准度、成本及面临的信息安全等。

3展望

物联网融合了多项的信息技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包含了自身的复杂技术,同时结合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复杂的影响因素。未来农业中传感技术、定位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及云计算等将会贯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逐渐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但是,在农业物联网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应关注农业物联网的网络安全,在完善农业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更加要重视农业物联网的安全,加强安全的网络管理。农业物联网是农业生产新的变革,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产量,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劳动力的付出,提高农民的收入。真正的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唐珂.国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6):700-707.

[2]陈威,郭书普.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农业工程学报,2013(22):196-205.

[3]李瑾,郭美荣,高亮亮.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5(02):200-209.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篇4

1气象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1光照、温度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作物的生长必须依靠良好的光照条件和温度条件。充足的阳光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和温度,作物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保证充足的生长物质积累,促进作物生长。光照条件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增强,但是其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一个适宜的临界点[1]。过强的光照条件会破坏农作物的正常机体,导致农作物株高降低、叶片浓绿、根系发达等情况;过弱的光照条件保证不了农作物的正常光合作用,导致株高增加、叶片发黄、根系发育不良等状况。农作物在合适的光照条件和温度条件下才能达到最好的生长状态,一般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适宜温度在15℃~40℃之间,合适的温度条件能够最好地满足作物的环境需要。作物生长靠太阳,温度和光照条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随着光照的增强,温度也会不断升高。

1.2风力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风的产生能够带动空气的流动,调节农作物的上下和内外各个层次的温度和湿度状况,使得农作物生长发育处于动态的平衡中。同时,风的流动能够带着农作物的种子和花粉向新的环境传播,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风力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气象因素。但是过强的风力会给农作物带来负担,容易造成农作物茎杆折断,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风力缺乏会造成农作物受粉率大大降低,造成农作物减产。

1.3降水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水分是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气象条件中的降水状况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重要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土壤营养物质的吸收都需要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进行。

2农业经济应对不良气象条件的有效策略

2.1因地制宜,监测气象条件变化规律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气象条件变化状况和农田生态环境的差异,要做好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水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气象变化状况,相关部门要协助农业生产人员种植适宜的农作物。气象部门的技术人员要做好气象状况监测工作,掌握好当地的气象条件变化规律,针对数据变化及时预判气象状况,并提醒农业生产人员做好防御准备。

2.2建立不良气象条件的防御工作体系

对于不良气象条件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各级政府应当重视气象灾害的影响,建立健全不良气象条件的防御工作体系[2]。政府相关管理人员要与气象局做好信息互通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种类的气象灾害预备好防御方案,以便气象灾害发生前指导农业生产人员及时应对,降低灾害影响。

2.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农作物用水,应当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统筹兼顾水利建设的规模、数量和施工过程。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的气象条件对水利建设的要求,在进行水利规划时,要以科学合理为目标,统一管理,完善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充分保证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水资源需求,保障农作物产量[3-4]。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篇5

[关键词]农产品生产体系;物流人才体系;物流支持体系;追溯性管理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宏观层次的研究,大多围绕概念、流通状况、必要性、可行性和政策体制等进行描述性介绍,属于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鉴于对农产品物流体系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于农产品物流体系建立的支持体系研究较少的事实,本文就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低、物流技术明显落后与“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特点,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物流体系建立过程中需重点对待的支持体系问题。

一、农产品生产支持体系

农产品品质保证体系的建立。农产品的生产与一般工业品的制造不同,它没有量化的指标或行业标准去限定它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因为农业最终产品的品质更大程度上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相关联。所以,为了保质保量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则需要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各地目前已经存在的各类农经网机构,还必须发挥一定的作用。研究农产品生产体系,首先就需要研究客户订单,研究系统是否能够满足要求,如果暂时不能满足要求,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对初级农产品有哪些要求,哪些个人、专家或机构可以给予帮助,这些都必须加以考虑。必要时,可以派出专家上户给农户讲解,推广新技术,从而保证初级农产品的质量。

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增值也是农产品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是减少农产品损失,延长其保存期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丰富人民生活,使农产品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重要途径。同时,农产品的初步加工也是为农产品后续的物流活动提供保障。比如,粮食加工、畜牧产品加工、水果加工和海洋水产品加工等,具体包括研磨、抛光、色选、细分、干燥、规格化等生产加工价值贴付和商品组合等促销加工作业,以使农产品流通能顺利进行。

二、农产品物流的人才支持体系

农产品物流环节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人的作用。尤其是农产品物流人才,人们往往以为从事该行业是不需要太高的知识水平的。事实上,随着物流业特别是农产品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对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德国的物流教育培训工作可谓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他们对物流人员的培训工作既有专门的行政机构主管,又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和宗旨。其目标是针对性很强的职业培训和新技术培训,宗旨是以实践为主,注重应用和实际操作。所以,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参加的人员十分广泛,已经形成“一条龙”的良性循环。

荷兰在这个方面也很重视。荷兰物流专业的学术水准较高,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国际物流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使学生获得实用的物流知识和技能,从市场、管理、贸易、海关、配送、仓储、海陆空运输、成本控制、商品学等等方面,打造每一个过硬的国际物流精英。荷兰从事物流业的专业人才都必须是经过重重严格的考核,并拿到了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可以正式上岗,所以荷兰的物流人员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法国也特别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训工作。他们通过初始的或服务过程中的培训,每年都培训出成千上万的物流专门技术人才,从叉车司机到物流师,再到it网络工程师,应有尽有。因此,法国的劳动力素质较高,其小时成本比北欧国家要低15%~40%,仅这一项就对法国的物流发展贡献很大。

西南地区有较多的农业院校培养大批的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人才,就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人才的培养专门设置专业,容易限制学生以后的发展,通过在相关专业里增设物流课程为宜。对于一般综合类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也可以通过设置农产品物流课程来培养人才。目前,正在从事农产品物流的在职人员也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个人或非个人组织对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均有一定的抵触。因此西南地区的众多农业类院校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安排相关教师或学生对农民进行义务培训,以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增强现代物流意识,切实转变单一运输经营的观念,彻底转变“小而全,大而全”和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并且,引导农民运用系统优化原理、最小总成本方法、供应链管理等物流方法来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体系

从物流整体来看,农产品物流的主体包括自营主体、第三方物流主体。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目前在西南地区自营物流仍很普遍。但是,在农产品运输环节,很多物流服务都是委托第三方的专业运输物流公司进行的。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一是节省了自营运输购买固定资产的投入成本,提高了效率;二是该方式使得运输环节更加安全有保障,因为专业的物流公司通常对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利于提高流通的效率,进而降低成本;三是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但绝大多数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个人或非个人组织对于全过程的第三方物流还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的。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因素:(1)不了解第三方物流,仅仅认为第三方物流就是一个运输公司或个体运输商;(2)担心其服务质量;(3)费用比较高,不能接受。当然,通过对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个人或非个人组织的物流理念的教育,再加上一些优惠运输政策的鼓励,相信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或个人会逐步增加起来。

四、建立可追溯性的农产品物流技术支持体系

从全球角度看,美国发展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农业信息技术、储运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物流技术体系;荷兰建立了电子虚拟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而中国,应引进先进农业物流技术,逐步实现农产品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农产品与其他消费品在物流过程中重要区别是必须具有可追塑性的体系。可追塑性体系构思如图1所示。县一级的农产品编码必须反应出生产地及具体生产农户或农业公司;在第二级中如果有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那么必须反映出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在物流过程中必须反映出各级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信息;最终在零售环节只需用参考代码即可表示上述信息用参考代码即可追溯出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各级物流服务提供商。

从更深入地角度讲,建立可追溯性的农产品物流技术支持体系,还应该涵盖如下内容:

1.建立农产品保鲜技术研究体系。创新农产品物流保鲜技术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农产品物流保鲜技术的创新,一是要研究农产品的包装技术。包装是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之一,它是生产的终点,流通的起点,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具有保护、定量、标识等功能,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产品的使用价值,以防被污染或腐烂变质,也便于在柜台上零售时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应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性不断改进包装,发展农产品包装的标准化。二是要研究农产品物流的冷冻保鲜技术。调查表明,很多对包装、保鲜做得较好的企业,一般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结果。但是,这些技术体系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动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产品企业联合进行包装、保鲜技术研究,并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

2.建立农产品流通加工技术体系。“十五”期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在推动农业增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工业技术升级及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并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储备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这些基地本身的各种流通加工技术非常先进,但这些技术如果仅仅局限在基地里面,其效益就非常不明显。因此,加大对目前已经掌握了的流通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依靠地区性的相关职能部门。

3.提高农产品信息化利用效益——温氏集团的信息化的借鉴意义。温氏集团实行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养殖模式。温氏集团以养殖业为核心业务,兼营上下游的饲料制造、肉制品制造、乳制品制造、兽药及疫苗制造,形成产业链即一条龙服务的大型综合性集团企业。生产上包含了种苗、饲料、药物、技术、销售、生产6个环节,其中肉鸡养殖这一环节是通过农户或者叫专业户来承担,而各个养殖公司则独立承担饲料生产。而对于种鸡生产,则是把鸡苗给孵化出来,然后把鸡苗给农户养殖,农户养大的肉鸡,由公司收购,并负责向市场销售。这样,既集中了各项生产要素,又实现了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如果没有公司的支持,一般的农户养100只鸡销售都很困难,而温氏旗下的农户养鸡平均一批5000只以上,一年养三次的话,等于15000千只左右。2005年,平均每一个农户有21000元钱的现金收益。这种方式确实是能够带动农户迅速摆脱贫困,而且不用离开家乡和土地。

温氏旗下的农民大部分是初中毕业水平,如果没有规范的格式,不可能按照规范去做。现在温氏集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各个环节全部用计算机进行规划,告诉农民怎么样的鸡就是达标的,肉鸡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农民只要照基本格式去做就行了。从全国来讲,是温氏集团现在有60多个分公司,有30000多农户,在养殖过程中每天都要拿饲料、疫苗等等,而且不同的品种要拿不同的饲料并规定用量,靠的就是信息化的、规范化的管理。

例如肉鸡,最基本的单元是养殖户,种鸡是一个鸡群和一个基本单元。温氏首先对每一个养殖户每一次领的疫苗进行科学管理。首先,在电脑上有完整的记录,而且是每一个养殖户,每一群鸡,都有完整的记录;其次,根据鸡群档案对整个生产过程做出匹配,需要多少饲料,哪一天需要什么疫苗,哪一天有多少可以上市,整个生产计划有一个管理;第三,利用计算机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所以,从信息管理的角度,信息系统提供这样的支持,是非常科学的。对养殖户结算时,有很多的财务指标,成本计算等等都一目了然。而且,对不同公司、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生产技术指标和财务指标进行计算,给领导提供的决策依据有说服力。可以说,如果没有计算机系统,温氏集团不可能实现养殖的企业化大生产。

本课题组通过调查,认为农产品信息体系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各地已有农经网等各种农业网站信息利用效率也具有现实意义。农业信息传递框架如图2。在农业信息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对农户、合作社、基层信息站、县一级信息站实施四级编码唯一识别体系。例如:农户处于基层合作社之下,基层合作社位于农业信息站之下。并对要管理的合作组织所生产的各类农产品进行产品类别编号。如果对一批次销售出去的农产品用上述代码再加上日期或以其他方式定义的序列编排好,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农产品的追溯性管理,并能够及时掌握本区域的某类产品的产量、销售量。

五、加大各种大型批发市场的物流功能

西南地区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水平低、综合服务能力差,拥有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市场为数不多。很多市场仅仅能提供的是一些最基本的服务,例如:经营场所、运输服务及简单的存储等。因此,可借鉴荷兰、日本的经验建立综合型、专业型物流中心,推动原有的各种农产品批发市场向农产品物流中心转变。农业物流中心的建立要依托物流基地的建设,物流基地是一个或多个物流中心,而配送中心在空间上是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它的建设应当注意地理位置、占地规模、流通功能及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的集成。所以,一是选择恰当的地理位置。农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应当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流通中心,三者均应位于产业中心及次城市边缘,并且是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一般可选择在交通枢纽地带,可以衔接陆、水、空等运输方式,使物流基地内部物流网络与外部物流网络相适应。

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三者是综合性、区域性、在批量的物资位移集中地,它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为一体,成为产供销企业之间的桥。物流活动必须具备的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功能,成为具有多种物流功能的流通形式和作业体系,并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信息网络,对农产品加工品的采购、进货、储存、分拣、配送等业务进行科学、统一、规范的管理,使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商品的流动达到高效、协调、有序。

参考文献:

[1]程庆亮,刘秋平.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现在物流报,2006-03-31.

[2]王苗.关于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模型的探讨[eb/ol].中国农村研究网,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篇6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被誉为全球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也非常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据新华社报道,在各省启动的“十二五”规划中,有23个省份将物联网作为重要发展目标。2013年农业部启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并出台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选择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试点试验工作,要求要切实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发展向集约型、规模化转变,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天津毗邻北京,经济和交通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持续加大对设施农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对种植业设施、现代农业示范园、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和养殖园区的补贴政策。据天津市农委统计,天津市目前拥有高标准设施农业面积4万hm2,与传统农业相比,设施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3倍以上,单位面积种植效益提高5~10倍。正是基于如此的规模和良好的效益,物联网试验将重点放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水产养殖小区,开展设施农业与养殖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探索不同种类农产品、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管理,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农产品新型流通格局。物联网示范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获取中心”、“云计算中心”、“云数据中心”、“云服务中心”等4个“全要素资源集成中心”,以及“农业生产决策控制”、“加工仓储物流实时监控”、“农资农产品电子商务”、“农资农产品质量追溯”、“监测与会商指挥”等5个全系统专业支撑平台。

同时,围绕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结合天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农资等行业管理的分布与职能,在“支撑平台”下,建设6个行业示范平台,主要包括:

1大田作物物联网示范平台

针对天津大田主导种植种类小麦、玉米、水稻,建立“天津大田作物物联网示范平台”,包括:大田土壤肥力快速感知、测土配方施肥、大田作物病虫草害自动识别与测报、粮食加工环境监控与色选、粮油电子交易、粮油质量安全追溯等系统,覆盖粮食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

2设施大棚物联网示范平台

针对天津设施大棚主栽品种黄瓜、番茄、辣椒等,结合“天津放心菜基地建设工程”,建立“天津设施大棚瓜菜物联网示范平台”,包括:大棚环境快速感知、水肥调控模型、瓜菜病虫草害自动识别与测报、瓜菜农超对接、瓜菜质量安全追溯等系统,覆盖设施大棚瓜菜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

3畜牧兽医物联网示范平台

针对天津特色养殖品种肉牛、奶牛、猪、鸡等,结合“畜禽健康养殖智能化远程监控与管理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建立“天津畜牧兽医物联网示范平台”,包括:畜禽舍环境实时监控、畜禽本体无接触检测、畜禽疫病远程诊断、畜禽疫病的防控、畜禽场生产信息管理(饲养管理模式、饲料科学配制)等系统,实现天津畜禽的规模化、智能化健康养殖。

4渔业物联网示范平台

针对天津海水、淡水养殖具体需求,建立“天津渔业物联网示范平台”,包括:淡水、海水环境实施监控,缺氧浮头红外自动监测(昼夜),鱼病远程显微检测与专家会诊,水产养殖病害预警与防治,鱼饲料配方与精细饲喂等系统,形成室内与室外健康养殖模式,实现天津水产养殖的自动化、智能化与生态安全。

5农机物联网示范平台

针对农机具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需要,集成农机具定位、作业和工况信息的自动采集,农机具服务与需求的智能对接,以及面向广大农村路况的农机具优化调度等关键技术,建立“天津农机物联网示范平台”,解决农机具服务的社会化与有序化问题,实现农机具资源的充分共享,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机具作业服务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健康发展。

6农资物联网示范平台

突破农资质量追溯、交易、服务低成本、智能化、普适性等技术瓶颈,建立农资产品质量追溯、团购直销、技术服务完整的技术体系,构建“天津农资物联网示范平台”,为农资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大户等用户提供农资产品质量追溯与防伪服务、农资供应链商务智能服务以及农资技术知识个性化服务,解决农资供应链中商品供需矛盾、质量安全与服务有效延伸的行业难题。

通过上述专业平台及行业平台建设,依赖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二维码等信息感知设备,按约定的协议连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并通过云存储、云计算实现智能识别、采集、处理,智能控制、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最后依赖云服务平台,向农业主管部门、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农技人员、农户等提供多渠道、内容丰富的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可有效提升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动植物病害防控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新闻链接

物联网促进农业更好发展

2011年,农业部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并与发改委、财政部组织实施了北京市设施农业、江苏无锡养殖业等三大部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驶入快车道。2013年,农业部启动了天津、上海、安徽等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点,并认定了40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在示范区外,各地农业物联网发展也方兴未艾。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篇7

1现状及存在问题

1.1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现状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已经初具规模,标准、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同处理、智能计算等技术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在安防、电力、交通、医疗、环保、物流、食品溯源、农业等领域推广应用初见成效。

1.2智慧农业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科研机构及农业生产企业等的共同推动下,部分地区在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

(1)大棚温控技术的应用甘肃、河南、辽宁、陕西等不少地方利用温度、湿度、气敏、光照等多种传感器对蔬菜生长过程进行全程数据化管控,保证蔬菜生长过程绿色环保、有机生产。实现蔬菜反季节生产,充分保证市场供应,缓解我国季节性蔬菜供应紧张局面。

(2)大田种植信息化建设应用黑龙江、河南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等进行监测,实时准确实现农田施药、施肥,作物远程诊断管理等。

(3)农业用水灌溉应用北京、天津等地从2008年起就开展农业都市农业走廊综合节水示范工程以及农业用水远程计费收费管理,共安装上千套农业用水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平均每亩地节水50%,节约了农民用水成本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另外新疆、河南等地均建设了农业用水示范区,提升灌溉效益,加大节水力度。

(4)农资监管应用2008年,农业部推行农药标签采集管理系统,2010年由实行农药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加大农资监管力度和提升农资准入门槛,充分保证农民利益。

(5)农超对接的现代农业物流应用北京、甘肃兰州等地实现以“生产基地+配送中心+商超直销”的生产经营模式,保证农业产品质量和安全。分别对生产基地、运输中心等加以监控和控制,积极推行产品溯源建设,促进农业节本、安全、增效。虽然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有一定基础,但与目前的应用需求差距很大。在生产过程科学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溯源、农村政务公开、农业电子商务、农业远程技术服务、农民远程培训等方面研究刚刚起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果业、养殖业以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用于优质生产和标准化养殖的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刚开始起步;面向农村快捷的网络接入服务和低成本智能化信息接入终端问题仍未取得重要突破[6]。

1.3存在问题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涵盖了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并在政策扶持、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总体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存在关键技术产品及集成体系成熟度较低、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规范缺失、有效的运营机制和模式尚未建立、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迫切需要国家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应用示范基地,深入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探索产业化应用模式,制定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规范,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应用[7-8]。

(1)农业信息化基本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资金问题等困扰着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原始的纸质载体信息资源已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这就使得农业的数字化、智慧化程度较低,农业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综合性达不到广大农民的要求。

(2)农业应用缺乏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

在农业应用中没有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制约着共享平台的应用和开发。农业信息资源杂乱、随意的方式制约着农业生产、科研、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不能满足农业标准化生产对资源的需求,不能满足农业科研工作对信息全面、广泛的获取。

(3)无法满足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应用需求

我国农业从业者目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应用和接受现代信息化技术能力较弱,加强对从业者的各类知识培训、教育是解决农民的科学使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必要前提。

(4)规模化农业生产力度不够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种植集约化程度不高,规模化农业生产力度不够。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以单农户家庭为单位,不能形成集中管理、科学种植、按需种植,靠天吃饭的现象普遍存在。

(5)取得广泛应用的技术条件还不成熟

目前物联网技术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研发和标准均需突破。虽然随着宽带技术、3G技术、智能终端的普及,突破了物联网应用瓶颈,物联网技术已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食品药品溯源、环境监控、大棚农业等方面得到应用。但真正实现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广泛应用还有差距。

1.4问题分析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要以现代化新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为基本功能,在技术上重点解决农民便捷获取信息问题。开展多元拓展协同信息服务,积极搭建基于物联网的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在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下,积极解决物联网在智慧农业应用中的以下技术问题。

(1)借鉴电子商务的设计理念和构建框架,建立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模型,构建现代管理理念,最终实现“产、供、销”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突破“智慧农业”物联网应用和实现的技术难点。

(2)实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培养工程,这种解决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无线多媒体传感网络节点的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基于物联网基础标准自主研发,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传输标准;信息质量分析及增强、实时数据解析、多元异构数据的统一建模与描述、存储与管理;节点低功耗、运行稳定性、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状况监测等方面的问题。

(3)推进实施“智慧农业”中“农业精细化生产”信息采集方法和技术、物联网多媒体信息传输质量和效率、多源信息解析、表达与存储、病虫害识别预测、单株健康状况评价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攻关,重点解决“智慧农业”的中物联网应用的重点和难点。

(4)探求统一、符合规范的农业生产流程、流通信息的行业服务标准、农业信息的标准化体系、物联网的基础标准,是实现“智慧农业”标准统一化、规范化的难点。

(5)积极协调和推进“智慧农业”中物联网应用机制建设,加强政府部门、从业者之间的合作,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配套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制度、机制、人才的协作精神。

(6)拓展和营造“智慧农业”中物联网应用氛围,积极调动涉及“三农”行业的从业者的积极性,为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上一层楼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可行性分析

工信部规[2011]552号《关于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件中指出:加大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推进工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领域内建立应用示范工程。应用示范工程中包括智慧农业建设,要求在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生产养殖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产品溯源上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建设。“智慧农业”是以高产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为目标,以提高农村信息服务质量和效果为抓手,以现代化新农村信息化服务和地区特色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为载体,大力发展和构建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观光农业的物联信息服务平台。

(1)提升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信息的“村村通”,积极整合通信运营商、现代农业技术供应商、农资生产商的各个环节,疏通现代化新农村信息化服务内容和农民便捷获取信息的渠道,建设农业公共信息数据库,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2)积极依靠国家政策,农业部、工信部已经紧靠农业产业特点,初步制订适合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新标准,促进了工业化、信息化、“智慧农业”的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生产、供应、销售的“三方融合”。整合基于物联网农业信息与标准,分析数字农业的实施标准、开发标准、接口标准、信息采集标准、数据标准和共享标准;使“智慧农业”发展科学规范。

(3)积极推进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不仅要对农民进行基本生产技能培训,而且需加大对农民的信息化技术、管理理念、经营信息等方面的培训,探索对农民进行基于物联网技术多媒体三农信息平台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数据采集构架技术、实时信息解析、信息处理,实现智能化灌溉与精准化施肥、病虫害预报及防治、单株的健康状况快速无损监测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方式,最终使农民成为“设施农业精准化生产”实现者、管理者、应用者。

(4)大力推行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生产,使分散农业生产形成团体化,以典型案例为对象,开发大田作物、设施农业以及家畜养殖等标准化示范平台,积极推进农民创收、增收。

(5)实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设施农业精准化生产”和“农业信息与标准化”平台的集成与无缝融合。

(6)构建以农业信息为基础的各种涉农数据库、数据平台或涉农网站,及时、全面地为农业生产者和农业科研、政府部门提供翔实而全面的农业信息服务。

(7)创建适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资料保障体系,品种错时、错地耕种体系,作物个体生长监控体系,土壤分析体系,灌溉监控体系、生态、气象监控体系,市场风险监控预报体系,市场销售需求体系,运输体系等为一体的物联网应用体系。随着宽带技术、3G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在物联网中的推广将逐步解决物联网技术的瓶颈问题[7],从技术上将保证“智慧农业”的发展,保证农业在智慧化、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生产经营上实现质的突破,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3发展策略

发展“智慧农业”,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先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集成应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创新,提高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6]。

3.1突破“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关键、标准支持研发符合农业多种不同应用目标的高可靠、低成本、适应恶劣环境的农业物联网专用传感器,解决农业物联网自组织网络和农业物联网感知节点合理部署等共性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农业应用需求的农业物联网基础软件平台和应用服务系统,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系统集成、批量生产、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多部门联动,主要部门牵头组织物联网技术应用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在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上,制定物联网农业行业应用标准,包括农业传感器及标识设备的功能、性能、接口标准,田间数据传输通讯协议标准,农业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处理标准、应用服务标准,农业物联网项目建设规范等,指导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8]。建立“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运行机制和应用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物联网项目建设,创建政府主导、政企联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模式,按照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因地制宜、突出实效的原则,在大田生产、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开展规模化应用,完善农业物联网应用产业技术链,实现农业物联网全面发展。大力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水平,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水平、健全体系、完善机制,提升技术标准、服务标标准、应用标准、推广标准。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增收载体,使农民“看得懂、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切实充实农民的实得利益。

3.2夯实“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基础推进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现代种业标准化养殖业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流通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探索建立涉农担保体系,扩大涉农有效担保品范围,探索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业务。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引进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探索全产业链模式,构建集现代农业生产、循环农业、特色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物联网技术作为农业高新技术具有基础薄弱、一次性投入大、受益面广、公益性强的特点,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规划、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政府应在“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发挥“人、财、物”投入的领头作用,这不仅仅是解决农业生产问题、农民增收问题,而且是解决子孙万代的生存、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信息化建设投入、基本用电用水、网络管理、人才培养等均需政府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建设工作,保证农业物联网技术健康发展。

3.3制定政策、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物联网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将支持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纳入到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中。制定农业物联网技术人才培养与培训计划,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快对农业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提高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稳定和扩大人员队伍,满足农业物联网发展的人才需求。集聚、研发科技成果,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新平台。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支撑、标准化生产、生态农业循环、科技信息服务和农产品销售市场等支撑体系。逐步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土地流转、多元化投融资、产业链延伸、农民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经验、创造模式、提供服务。

3.4合理布局,平衡发展、生态发展完善和提升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园、物流园等,合理布局,平衡发展。提倡生态发展,绿色发展,节约发展。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工作涉及面广,资源整合和共享问题突出,为了减少重复投资,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转化、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应做到协调统一,地域优势平衡发展。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篇8

农业水利技术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该专业的基础知识,能在农业水利部门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成为具备在农业水利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中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其目标看,农业水利技术专业应该是培养为我国农村经济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今后农业与水土资源工程之间的一个宽口径专业,从探索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出发,揭示田间水、肥、盐、热等物质能量运移、转换效应的规律,开发有效的水土资源利用技术,规划建设水利、生态工程,达到兴利除害、发展农业、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目的。

2对农业水利技术专业的要求

山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状况对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山西省又是一个气候、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水资源十分匮乏的省份,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困难较大。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目前境内的小泉、小水已基本开发利用,地表水开发潜力很小。二是地下水严重超采,恶性循环不断加剧。三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加大。这样,靠开发境内地下水、地表水发展常规灌溉,促进农业上台阶可能性较小。这就要求水利职业技术院校的农田水利专业向农业水利技术专业拓宽,为此应作好下述工作。

2.1促进水利学科与农业学科的相互渗透,推动高效农业进一步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山西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但不少地方仍然存在着缺水的威胁,农业增产受到制约。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与水利脱节,人们忽视了水只有在得到适时适量的供应时,才能使农作物优质高产。这就要求农业水利技术能够从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角度出发,对水土环境加以调节,同时,还需要采取农业生物措施。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推动高效农业的更快发展。

2.2推动水利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山西省水资源日趋短缺,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更加重了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山西省土地资源并不丰富,水土流失、荒漠化、农田有机质减少、养分亏缺等土地质量退化现象突出,大批农田仍处于低水平耕种状况。这就要求水利措施必须同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采取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水保措施,从山地农田的蓄雨耕作做起,从小流域综合治理做起。农业水利技术应该在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2.3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农作物生长与土壤、水分、肥料和大气等因素密切相关,SpaC系统是一个连续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环境因素的逆境条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为了增强作物的生长抗旱能力,获得最佳产量,掌握作物在各个不同生长阶段允许水分亏缺的极限值和作物对干旱逆境适应的能力限度,也是农水技术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该专业的有关课程将提供非充分灌溉的理论依据,使人们能够利用非充分灌溉理论促进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节水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2.4推进农业水利的现代化、自动化管理

高效的农业水利工程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山西省目前尚无完善的自动化灌溉系统,现有灌区设施老化、退化现象也很严重。要加强遥控遥测等自动化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例如大面积土壤墒情、农作物生长情况的自动监测预报和遥感遥测技术,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的地理信息技术、灌排工程的自动量测,控制技术等。在管理方面,要用科学的规划方法研究水利工程的最优管理方案,要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促进农业水利现代化建设。

3专业拓宽的几点设想

原农田水利工程专业以其基础扎实、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覆盖面宽、毕业生适应性强而受到用人部门的欢迎。但是,由于受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人们存在着轻视农业、不愿下基层工作的社会偏见,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而把农田水利专业向农业水利技术专业拓宽的目的正是在于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需要,以利于学生择业。新专业要保持原有优势,办成特色鲜明、适当向农业拓宽、适用性更强的专业。

3.1增设节水灌溉新技术课程

山西省缺水的事实,使供需之间矛盾日益尖锐。为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满足灌溉需要,必然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因此,该专业应开设节水灌溉新技术课程。

3.2增设乡镇供水课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农村也不例外。昔日农村的生活用水不论从质量还是保证率方面都满足不了当今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因此。必然要对农村生活用水系统进行改造,针对县以下的广大乡镇及农村的改水任务,应开设“乡镇供水”课程。

3.3增设水利法规与定型设计课程

我国现在已进入法制社会,依法治国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必须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水利专业的学生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水利法规,以便在各种工作岗位上推进依法治水工作,使水利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能顺利完成。大量田间建筑物定型设计可节约投资,快速施工。因此,应开设水利法规与定型设计课程。

3.4增设新能源技术及环境与发展课程

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性的问题,为适应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农业技术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也应具有超前意识。增设新能源技术及环境与发展两门课就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新能源技术课程主要介绍风能和太阳能的内容,环境与发展课程主要介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125-03

近年来,浙江省坚持把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精品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其中,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的矛盾,使加快培育农业实用人才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明确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基础上,通过分析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以此来指导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有效推动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

根据《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明显提升。积极引导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优化配置,在推进传统种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着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完善、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各要素,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把“两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平台。粮食生产功能区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依靠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强化管理,使之成为稳产、高产、优质、高种植模式的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现代农业园区按照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的要求,依靠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创新经营管理机制,使之成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2)提升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引导农业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继续鼓励各类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走向联合。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不断完善经营体制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完善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实施“五有一追溯”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三品一标”认证。

(3)着力提高科技支撑力。加强农科教结合,组织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转化机制。把加强农作物和畜禽良种、优质高产栽培及养殖、农业节本增效控害、动植物重大疫病综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贮运保鲜和精深加工、农业节能减排、农业信息化、农业抗灾减灾等十大领域的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作为为重点。重点突破和熟化种子种苗、水稻机插、油菜机收、名优茶机采、病虫绿色防控、连作障碍治理、畜禽健康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技术及成果。建设一批种子繁育基地和育苗中心,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茶树、柑橘、蔬菜瓜果、蚕种桑树、优良畜禽繁育和供给中心。

3.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创新和利用“资源_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清洁化生产技术,广泛应用间作、套作、轮作、稻鱼共生等农作技术和粮经结合型、立体种养互促型、农牧生态循环型、水旱轮作改善型、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功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加大有机肥、生物农药生产和推广力度,降低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提高肥药利用率,减少氮、磷等排放,推进农业薄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轻和控制农业自身污染。

4.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实施对重点培育的产地批发市场的认定工作,在农产品主产区培育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改善物流设施和交易平台,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加大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三层网络成熟技术及设备在农产品生产、投人品监管各环节的示范推广。全面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组建农机、粮食、植保、沼气等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沼气服务等专业化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机制。

二、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科技人才,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1.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传统农业的专业化发展,是农业生产和服务走向专业化分工。这要求农业从业人员不但具有较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专业生产能力,更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归纳和技术创新能力。农业转型升级也是传统农业的市场化发展,是由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就需要农业从业人员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具有较强的获取市场信息和分析这些信息的能力。

2.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生产经营模式的集约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生产与经营走向规模化、组织化和一体化。这要求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不仅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内行,也要熟悉整个产业链条各环节技术要点和连接规律,更要成为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专家,要熟知、理解国内外有关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具有把握农业行业发展动态和预测发展趋势的能力。

3.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生产模式的生态循环化发展,农业生产走向节约化、清洁化和标准化,生产模式走向多元复合型。这要求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深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具有较强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掌握自主创新节约型和清洁化生产技术的能力,掌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规程和生产工艺,熟悉“三品一标”各项认证标准,熟悉各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三、浙江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调整专业设置与布局、重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使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1.适应农业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特点,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各类型和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相互配合,各司其责。这要求人才培养在层次上要有差别、有特色、相互补充,更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各层次人才培养相互融通和衔接,构成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涉农职业教育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但这三个层次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中高职有效衔接是目前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在我国尚未提上日程。

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3+2”联合办学模式的促动下,中高职有效衔接进展较快,基本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衔接,但尚未达到相互融通;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仅停留在“专升本”模式,并无实质性的融通与衔接。

2.适应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优化专业设置与布局。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要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规模等方面符合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浙江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农业产业链逐渐拉长和增粗,这对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与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满足浙江省农业产业链条健康发展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方面,在加强传统种养殖技术类专业建设的同时,应增设与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农产品流通与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相匹配的新专业。虽然浙江省涉及农产品加工、流通与服务、农业观光休闲和生物信息技术类专业已经出现,但存在问题较多。

(1)传统粮油作物生产技术类专业设置问题较为严重,该类专业只有两所本科院校开设,均分布于杭州市,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均未开设该类专业,在结构和布局上严重失衡;畜禽和水产品养殖技术类专业稍好些,有3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分布于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和嘉兴,但其布局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专业覆盖率不高。园艺(园林)类专业从数量和布局相对较为合理,共有4所本科院校、12所高职院校和40所左右(不完全统计)中职校开设该类专业。

(2)与农产品相关的食品科学类专业开设率较高,有15所院校开设相应专业,其中,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5所。从布局上看能够满足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但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内涵建设上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所有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开设食品工程(加工技术)类专业,其余均为食品质量与安全、储运与营销类方向,食品工程设计(农产品加工工艺)开发人才培养力度明显不足,另外,还有4所高职院校开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经营)”专业,但均存在对“绿色食品生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上的不清晰,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现象。

(3)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农业生产服务类、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类和生物信息类专业均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仅有2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开设农业经营与管理类专业;3所高职院校开设与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相关专业;3所高职院校开设与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生物信息类专业只有1所本科院校开设。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各领域人才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加快以上领域各专业建设将是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适应农业产业复合型人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根据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着眼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应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创业意识、现代农业理念和基本生产技能,同时能够从事农业组织和产品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这一要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需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涉农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构建农业种养殖技术类和食品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把农业产业经营与管理、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趋势等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纳入必修课程平台加以强化;在构建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农业生产服务类、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三品一标”质量标准)、监督与检i叫体系建设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培养纳入必修课程平台加以融合。

(2)涉农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均应重点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做到:①将创业教育课程由原来的公共选修课纳入到职业拓展限选课或职业技术必修课平台中;②加大社会实践的学分比例,在社会实践成果评定标准中,增大自主创业规划比重,突出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③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以“产、学、研”教学模式为平台,给学生创造充分了解产业、认识企业、熟悉企业经营与管理、思考企业发展规律、谋划企业发展规划的机会,强化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信心。

4.适应农业产业技术集成,加强课程建设。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技术集约化。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技术集成、表现和传递的基本单元,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互融通的基本渠道,其内容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先进性以及与产业技术集成的吻合度,是决定职业教育能否适应产业技术集约化、能否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

(1)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应以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理念为依据来组织教学内容。在保留必须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实时调整课程教学目标,把能够促进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作为选取教学内容的主要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注重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技术类课程均应增加循环农业相关内容,学生们共同探讨粮经结合型、立体种养互促型、农牧生态循环型、水旱轮作改善型、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功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将课程内容有效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和创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改革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改变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课程唯一功能的陈旧“课程观”,以将课程视为培养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载体和平台的现代“课程观”为指导,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引导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篇10

1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不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1农药喷洒不当,造成生态失衡

由于森林害虫繁衍快,危害大,人们往往会借助大规模的农药喷洒来消灭害虫。虽然农药杀虫效率高,但容易导致以这些害虫为食的鸟类误食害虫而亡;同样,以这些鸟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也容易中毒致死,害虫的天敌大规模死亡之后,害虫又将肆虐发展,进一步造成农药的持续、大量使用[2]。同时,农药的喷洒也对土壤、水、空气等造成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1.2耕作方式不当,破坏土壤生态结构

不当的耕作方式容易破坏土壤结构,旋耕方式就是如此。从表面上看,旋耕实现了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实际上是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过于松散而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旋耕也使土壤有机物的分解能力大为减弱。由于旋耕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结构,人们为了提高作物单产只能施用化肥等,长此以往,土壤肥力减弱,农作物产量会降低。

此外,有部分地区的土壤沙化和沙尘暴都是由人们的耕作不当造成。因此,在研究和实施农业工程的同时,应处理好农业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农业工程的研究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2.1应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

随着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威胁,动植物的种类不断减少。有许多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炼而成,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脱离不了这个生态圈。在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中,如果不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趋势,人类发展必需的动植物将大大减少,由此影响自然界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2要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

土壤、水和空气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土壤容易受到污染,且自身净化能力有限,因而不当的耕作方式和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影响,土壤质量下降,且容易导致沙化、沙尘暴等。此外,过多的农药和化肥也会造成水质污染,大面积的井灌则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过快枯竭,围湖造田会造成湿地生态失衡等[3]。因此,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遵守自然规律,就很容易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要加深对农业工程研究实践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增强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的意识。

3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研究实施生态工程

3.1加强农业工程研究实施的立项和审批

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发展、自然环境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农业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和审查都应该慎之又慎,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立项和审批的申请资格和程序。同时,要提高农业工程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生态环保意识。

3.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