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元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00

公益活动元素篇1

家是社会的细胞,是透视国家发展与变迁的窗口。对中国人而言,“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词汇。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家”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存在,承载了多种内涵。传承了千年的诸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代表儒家思想的圣言,印证了家国情怀早已融进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液里。公益广告创作者以家作为创意切入点,用独特的视觉符号捕捉动人心弦的情感细节,制作出了大量精彩的作品。

家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

1.家元素的运用要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关联。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受众接触和接收信息的方式,尤其是信息社会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如何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减少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受的干扰,同样是公益广告传播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综观运用家元素的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即家元素的运用要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关联。

提起公益广告,很多人都会想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爱心传递――洗脚篇》。这则广告从1999年开始播出,是迄今为止国内播出时间最长的一则公益广告。这则公益广告的魅力如此之大,正是因为家元素在这则广告中的表现与当时的社会热点紧密关联。上世纪80年代后期,年轻一代尊老、敬老、感恩的传统观念逐渐淡薄,其中独生子女的表现尤为突出。结合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爱心传递――洗脚篇》中,小男孩看到妈妈给婆婆洗脚,就也去端了一盆水,摇摇晃晃地走到屋里,要给妈妈洗脚。一句稚嫩的童声“妈妈,洗脚”击中了国人的内心深处,人们开始反思: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

如今,新兴媒体正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源于美国的消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扩张,物欲的膨胀挤压人的精神空间,广告创造虚假需求,形成大批单向度的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亲情被网络越冲越淡,传承了几千年的孝文化变得支离破碎。在这一社会背景下,2012年推出的《隔离的键盘》这一公益广告惊醒了沉溺于互联网的年轻人,广告提醒他们放下手中的鼠标与手机,与家人牵牵手。广告播出一个月后,网络转发超过一百万次,有人称“这一则公益广告掀起了一场网络世界中呼唤亲情的社会活动”。①这一系列的广告作品,充分发挥了公益广告的倡导作用,通过广告体现关怀,促使人们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家元素的运用要注意挖掘“家”的内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习惯使得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组织形式能长期存在。对于中国人而言,家代表一种归属感,代表血脉传承中的文化绵延,代表温暖、真实的人性情感。因此,公益广告中家元素的运用要注意挖掘家的内涵,洞察受众内心的情感,触碰人们内心深处关于家的情结,实现公益广告与受众的有效沟通。

2012年初的公益广告《回家》播出后,一夜之间成为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随后,央视各个频道投放了近4000次《回家》系列广告,互联网视频的点击量超过一百万次,微博阅读量超过两百万人次。“这一生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些跋山涉水,跨越千里甚至万里的故事,以丰富的情感张力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冲击着观众的内心。这一系列公益广告用轻松自然的方式叙述一个个触动心灵的“回家”故事,浓缩了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的思乡情愫,激发受众对于“家”的情感共鸣,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家”文化的内涵,当之无愧地获得了2013年度国内广告大奖等多个奖项。

3.家元素的运用要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所创造的观念和风尚的总和。按照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的解释,文化在英语中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二是指“某一特定的生活方式,它是一个民族的,还是一个时期的”;三是指“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②社会不是静态不变的,文化有延续性,但在特定的时期同样会表现出特定的时代性。家元素、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关联的,家元素的运用应建立在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了解目标受众所处的文化氛围,彰显传统文化的凝聚力。

正因为中国人对家的概念有情感记忆和文化理解,所以才有了公益广告的《筷子篇》。这则公益广告把视角对准了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用筷子这个元素串起发生在几个家庭的故事――爷爷用筷子蘸各种味道,让满月的孩子品尝;妈妈拿出小小的筷子,教孩子学吃饭;唐人街,白发老人在八仙桌摆上筷子,告慰逝去的亲人……筷子承载的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2013年的公益广告《爸爸的谎言》讲述了一位退休的父亲接到孩子的电话,为了不让远在外地的子女担心,用谎言描述自己每天丰富的生活,隐瞒了老伴生病住院、自己劳累奔波的真相。广告语“别爱得太迟,常回家看看”,击中了无数漂在大城市的游子的心。“孝”成了今天这个老龄化社会国人急需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孝”是什么?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到今天的“常回家看看”,展现的是延续数千年的“孝”。孝,归根到底是中国的一种文化。

家元素的传播效果分析

对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有机运用,是许多公益广告成功的重要法宝。传播学家约翰・内斯比特曾在《大趋势》中提到,生活方式世界化和文化形式民族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大众的生活方式、能让百姓产生共鸣的传统文化,是公益广告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有效的公益广告传播活动,必定借助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了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它是符合中国受众认知习惯的传播方式,能够形象地传递信息,发挥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1.以“家”为元素的公益广告能传递情感的关爱美、传承文明的人文美。人类文明既有过去的积淀,又有现在的流行。作为大众文化载体和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公益广告有明确的引导性,能清楚地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家”元素作为公益广告的切入点,避免了口号式的、大而空的宣传,对所宣扬的主题或观念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能激发受众对广告诉求中的文化底蕴产生文化认同感。一则《常回家看看》的公益广告,呼吁观众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再想起陪陪他们。老母亲周末准备丰盛的佳肴等孩子们归来,电话铃响起,儿子、女儿、孙子都有各种不能回家的理由。老母亲失望地看着饭菜,斜靠在沙发上,在空旷的等待中慢慢老去……作为透视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这则广告展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首孝悌,次谨信”的伦理本质。同时,这类公益广告以一种美丽的方式向受众传达信息,情感真挚,张弛有度,让人们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被感染、被说服。在物欲泛滥的消费社会,这样的公益广告强调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存在的价值和人精神上的高尚追求,这样的公益广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兼具艺术美与思想美。

2.以“家”为元素的公益广告能与受众互动。按照西方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品的价值分为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作品本身只具有某种潜在的价值,只有接受者在欣赏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性地欣赏,才能实现作品的现实价值。按照这则理论分析,公益广告的价值是在作品与受众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也就是说,公益广告与受众的互动越强,受众的参与度越高,传播效果越好。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以新的面貌来吸引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与受众的互动来激发受众对广告的认同。

公益广告面对的受众是多而杂的,如果以高高在上者自居,必然会引起反感。受众需要的是感动,而真挚的感情和平民化的大众情结是让受众产生感动的有效方式。家这一元素,就像一把能打开广告与消费者心灵沟通之门的钥匙,它的运用能帮助创作者找到公益广告与受众的契合点,从而使公益广告有的放矢。美国广告学家e・S・路易斯曾提出过一个知名的aiDma法则,他认为受众在接受广告信息时心理活动是有顺序的,表现为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action这样一个过程,家元素的引入,使公益广告受众的熟悉度和认同感增强,在与受众有效互动的基础上打开受众的感情入口。

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上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崇尚“仁、义、礼、智、信”,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强调以“家”和“亲情”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在公益广告中,家成了传递社会正能量、演绎观念变革的重要符号。以家为视角制作的公益广告,呼唤亲情的回归,弘扬礼赞高尚的社会伦理道德观,让受众在欣赏充满哲理或温暖的公益广告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在当今物欲盛行、人情略带冷漠的社会,我们呼唤更多优秀的公益广告走进百姓的生活。

注释:

①石正茂:《家对中国人有多重要》,《国际品牌观察》,2014年5月,第87页

②Raymondwilliams,Keywords:avocabularyofcultureandsociety,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参考文献:

公益活动元素篇2

关键词:利润表;利润要素;利润核算;结构;企业会计准则;差异

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通过提供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的数额、构成情况,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盈利增长趋势,从而为其做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要想科学、准确地编制利润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注意对利润表要素的理解和运用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利润表三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

(一)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该定义强调收入是“日常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从而排除了“非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和“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二)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该定义明确费用是“日常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排除了“非日常活动”中经济利益的流出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同样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三)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从利润的定义可以看出,利用利润表三要素进行利润核算,并非简单的“利润=收入-费用”,而应为: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从基本准则的规定来看,“利得”和“损失”并没有作为单独的利润表要素,但在计算利润时,却又作为单独的要素出现,这就使得利润要素的定义与内容不能首尾一贯、相互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混乱。这就要求在进行利润核算及编制利润表时,注意对利润表要素的理解和运用,既能体现了基本准则的纲要地位,又能在实际业务的处理中,灵活运用,从而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利润表。

二、注意利润表结构上的变化

由于新旧准则的变化,在“投资收益”项目的归类上,存在不同。

新准则下,利润表将“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等投资活动导致的损益全部归入“营业损益”。即企业在计算营业利润时要减去资产减值损失部分,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而旧的准则是在利润总额时考虑投资收益。

三、注意“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项目的填列理论与实际的差异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会计软件进行业务操作,为了达到操作简单,某些科目只设置了单一的方向。作为费用类和资产类科目只设借方科目,不设贷方科目,当出现贷方发生额时,采用红字冲销的方法进行账务处理。这样,在填列利润表示时,就可以根据借方发生额来进行。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目。

在理论体系中,填列利润表的方法是根据发生额填列。而在进行日常的业务核算时,采用了借、贷双方都登记的方法。这样就形成了理论与实际的差异,使得利润表中的有关项目填列出现错误,导致某些科目和报表不一致。

例如,绿梦公司2008年12月发生如下涉及“管理费用”的业务:12日,用行存款支付生产车间照明耗用的电费2500元;13日,报销差旅费800元;17日,以现金500元购买办公用品;20日,公司管理部门领用丙材料,价值5900元;31日,分配本月工资,其中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5000元;31日,按规定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费,其中公司行政管理部门固定折旧为10000元;31日,经审查30日财产清查中盘盈的乙材料15千克,计900元,由本企业转销。根据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填制记账凭证后,登记账簿。“管理费用”账在没转入“本年利润”前“丁”字账登记如下:

实际上12月末,绿梦公司把损益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时转入的应是借方本期发生额33800元。而理论上我们必须用借方本期发生额减去贷方本期发生额所谓的期末余额即33800元(34700元-900元)填列利润表的管理费用项目,而不是34700元。当“管理费用”转入本年利润后应无余额。

为了更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建议教材对某些项目日常核算部分进行调整。

四、注意年度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的填列

在进行年度利润表的编制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数字应是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而不是十二月当月实现的净利润。

由于前十一个月的损益类项目都已转入“本年利润”,十二月初的“本年利润”余额就是前十一个月的净利润。所以在进行十二月份的日常核算时只需把当月损益类项目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而在十二月末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时,就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即月初的“本年利润”余额加上十二月当月实现的净利润)转入。这样才能达到,年度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数字,与“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数字相核对,检查账簿记录和报表编制的正确性。

例如,绿梦公司2008年12月初“本年利润”科目贷方余额为2308000元。12月份该公司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为:主营业务收入112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为15000元;主营业务成本560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9040元;管理费用借方34700元,贷方900元;财务费用1000元:销售费用26900元;其他业务成本10000元;营业外支出30700元。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如下:

第一,2008年12月31日,结转有关损益类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1120000

其他业务收入15000

贷:本年利润1135000

借:本年利润681440

贷:主营业务成本56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19040

管理费用33800

财务费用1000

销售费用26900

其他业务成本10000

营业外支出30700

第二,计算并结转本月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无纳税调整事项)。

借:所得税费用11339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13390

借:本年利润113390

贷:所得税费用113390

第三,结转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264817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648170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结转全年实现的净利润2648170元,正是当年12月份实现的净利润340170元,加上月初“本年利润”的余额2308000元(即1-11月份的净利润)所得到的。

利润表的编制是一项严密、细致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错误,从而影响到其他的财务工作。在新的“会计准则”实施后,编制利润表时,能够注意上述四个方面,理解“准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一定会完成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全国农业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基础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公益活动元素篇3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素养;对策

大学生公益素养培养是高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公益素质的提升正通过各种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劳动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我们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公益素养调查,调查涉及对公益的了解、参与情况及对公益事业的期望和建议等。

一、高校学生对公益事业的观念行为

1.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度

在对392位泰州高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同学有80%,没有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则有20%。另外,在对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学生中调查得知,每周关注公益新闻,积极找机会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所占比例只有3.7%,每月固定时间参加的则占7.5%,而有88.8%的同学认为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公益活动才参加。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对公益活动不热衷。但是,从关注公益活动的积极度上看,现今的大学生仍缺乏热情。

2.泰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能力

在对上述392位学生的调查中还发现:在以捐款为参与公益的形式中,88%的学生能捐款1-50元,能捐51-100元的同学有11%,极少数能捐100元以上的金额。调查学生们对自身参与公益事业的能力的认知时,31.5%的学生认为自身在公益事业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认为自身能力有限。可以看出大学生限于自身的经济能力。

3.泰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渠道

对于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学生,有71.5%的表示曾经通过现场捐赠的形式参加,有27.7%的通过手机、银行、网络等方式捐款,有13.8%的加入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机构,50%的以志愿者、义工身份参与义卖义演等公益活动,7.7%的则表示通过其他途径参加。

4.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认识与态度

多达9.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社会上有哪些公益机构与活动,大部分学生,占68.5%只知道1-3个公益机构活动,了解5个以上公益机构活动的学生只有10%。这说明了大部分同学对公益事业的认知存在着不足。

二、高校学生产生这种公益事业观念和行为的原因

1.个人因素

(1)大学生的能力有限,这与家庭经济来源有一定程度的关系。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是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的,都是消费一族,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到参与公益事业的行为与观念。

(2)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到其参与行为与观念。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现状、参与途径等信息了解甚少,并且极少主动关心公益事业的发展。

2.社会影响

(1)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渠道单一。目前社会上参与公益事业的方式比较少,只有捐款、志愿者等,无法调动公众参与到公益活动的热情。特别是在学校的大学生,学校只是偶然组织参与公益活动,校园宣传不足,缺少参与公益事业的渠道,难以调动大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2)社会的诚信度缺失。当今社会出现许多“伪”穷人,他们原本能够自食其力,不需要帮助,但却欺骗公众捐款,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捐款持怀疑态度。公益透明度不高,对捐款的使用情况、流向不明确,导致大学生对公益事业诚信度的缺失以及公信力的下降。

(3)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社会上的公益机构数量不多、质量不好,内部组织建设不规范,效率低下,缺少有效的管理,导致大学生不敢投身到此类的公益事业中。

(4)政府重视程度不足。现代意义上的公益事业是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监管程度上存在不足。因此,关于公益事业的相关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无法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

三、对发展高校学生公益事业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及原因分析,作为高校应逐步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公益观念意识,使大学生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

1.学生自身角度

大学生需要增强自身的公益意识,积极主动关心公益事业的发展。大学生进行公益的方式不止捐款一种,例如,参加网上公益机构、进行义演义卖活动、加入社会志愿者团体等等,这些都是每个大学生可以做到的较为便捷可行的公益方式。大学生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做到节俭,学会理财,并把其中一部分投入到帮助他人的公益事业中,以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尽早背负社会责任。

2.学校角度

学校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公益的平台,做好宣传,给予当代大学生充分地参与公益事业的渠道,调动大学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

目前大学生公益现状并不乐观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平台给其发展,学校及校内的社团组织应在全校倡导人道主义精神,鼓励党员及学生干部带头参加红十字会、公益总会等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推动形成良好的公益氛围,促进公益事业在校园中的发展。

同时,在校内形成公益光荣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采用标语、海报等鼓励形式,在校内传媒大力宣传,营造公益氛围,宣传公益的本质意义,塑造大学生对公益的正确理解。

3.社会角度

社会上的公益机构应该努力吸收大学生这一阶层,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发展做贡献。当今社会诚信度缺失是一大问题,公益结构应首先提高自身质量和诚信度,让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对其安全性、有效性有信心,应做到捐款使用、流向情况公开透明化等。

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对社会和其个人都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着现代文明和人道主义的发展。社会和学校应该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氛围,让当代大学生继续发扬公益事业,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借公益的火把温暖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敏,《中国慈善事业调查:我国人均捐款额仅为0.92元》,《工人日报》,2006

公益活动元素篇4

【关键词】公益广告商业化“利”“义”平衡

一、电视公益广告现状

公益广告是指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非商业性广告。自1987年中央电视台出资30万制作公益广告节目《广而告之》以来,中国的电视公益广告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电视公益广告早已由原先的一枝独秀变为百家争鸣了。在广告满天飞的现象中,电视公益广告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它的质量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

在电视公益广告发展之初,它的制作费用和播出费用都是电视台自行承担的,这项额外支出无疑给电视台增加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国内最早的公益广告栏目《广而告知》就是中央电视台支出30万的制作费和60万的播出费用而推出的,这个栏目一推出,就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在1991年和1992年连续两年拿了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一等奖,但随后这种势头就开始下降或消失了,由于经济压力,广告的质量和数量都明显的下降,为了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中央电视台开始在公益广告片尾打上企业名称和LoGo,有些知名企业热心公益事业,就赞助公益广告,但也收获了为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和长远经济效益的效果,其他知名企业在看到这种效果后,纷纷投资公益广告。中央电视台此举,为电视台和企业带来双赢的效果,同时作为广大观众,也享受到了公益广告所带来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谓是一举三得。

正是由于这个先河,公益广告的数量逐渐增多,供需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正是应对一些大型知名企业的市场需求,公益广告作为新型的产业得到热捧,随着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频率增加,质的问题开始不断显现,在公益广告中出现的商业元素,已经超出了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的《关于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在这个通知上规定,电视公益广告中出现的企业名称或企业标识时间不得超过5秒,标注面积不超过电视广告画面的1/5。但浏览下现在电视屏幕上播出的公益广告,有多少能符合这一规定呢?人们不禁开始怀疑公益广告的目的性,一些人由热爱公益广告转变为反感公益广告,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到欺骗。他们把目前的公益广告看作是变相的商业广告。

在目前情况下,管理公益广告的运行机智不健全以及公众对待公益广告的态度差异化成为公益广告的普遍现状。

二、电视公益广告中商业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商业元素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公益广告也不能幸免,越来越多的商业元素进驻到公益广告的内容之中,以电视公益广告为例,浅析其中的商业化元素。

(一)商业化元素在电视公益广告中的表现形式

电视公益广告出现的商业化元素笔者认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隐性商业诉求,另一种是显性商业诉求。

公益广告中的隐性商业诉求主要表现在广告内容和广告所表现的信息和企业某方面存在相关性。具体表现在相关企业产品的应用,相关企业活动领域,相关精神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这种隐性商业诉求在公益广告中的表现形式十分巧妙,给人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广告主一般不在广告中直接表现自身,而是通过广告的内容、性质、广告人物等和企业本身的文化、产品在某个方面的相似性来表现。如一条公益广告的广告主是某药业公司,他做的公益广告或许就是提醒人们在季节变换时,注意家人和自己的身体健康,预防感冒或其他疾病的发生,广告主通过这种关爱的表现形式来宣传自身。而烟酒类的企业,由于自身的产品在广告的上存在限制性,一般都不会采用商业广告来宣传,而是以赞助公益广告的形式间接宣传,其往往也是采取隐性商业诉求的表现形式,烟草所做的公益广告一般是劝导人们珍爱生命,杜绝烟草,告知人们吸烟有害健康等,酒水类产品一般是在公益广告中劝导人们不要贪杯或不要酒后驾车等,他们都是采用这种和产品存在相关性的公益信息来达到宣传自身的目的,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形象。

显性商业诉求的表现形式就较为直接,一般都是选择一条公益广告,即使和企业没有什么相关性也无所谓,只要在公益广告片尾直接出现企业名称或标识,但由于规范公益广告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了很多的漏洞,许多企业就利用法规的不完善之处,不仅在公益广告中打上企业名称和标识,甚至连企业的吉祥物,企业代表建筑、企业负责人、企业文化等诸多不在规范内的商业元素也出现在公益广告内容之中,这类企业虽然在公益广告有限的时间内表现了自己的很多商业元素,但由于过于明显,商业目的性过于强烈,会使大部分受众产生反感情绪,所收获的广告效果也未必有那些只出现隐性商业诉求的企业明显,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效果,降低了企业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认识。

(二)企业如何利用公益广告来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的建设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为企业长远的竞争力奠定基础。公益广告对建立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因而在企业的心目中,大都认定赞助公益广告是建设品牌形象树立社会形象的捷径。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公益广告来建设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参考尝试:

首先,企业可以适时参加某些公益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捐助希望小学,资助社会弱势群体等,但在这类赞助活动中,应始终抱着责任心大于赢利心的态度,如果企业的责任得到社会的肯定,这种赞助活动不用自己的宣传,广大社会媒体也会积极予以报道,这样企业的社会形象也自然得到提高。

其次,企业在赞助公益广告之时,还可以做些公关宣传,做到公益广告和公关宣传的灵活搭配来实现品牌形象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赞助公益广告时,应掌握好商业元素在广告中的占有比例和表现形式。

再次,企业在所赞助的公益广告播出时,搭配上商业广告的宣传,公益广告可塑造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商业广告可体现企业产品的优点,加强消费者购买欲望。

最后,提醒企业,在赞助公益广告时,应该审时度势,不要盲目跟从,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涵选择相适宜的公益项目。

三、电视公益广告商业化的利与弊

人们对待企业赞助公益广告一事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好事,而有人认为公益应和商业隔离开,保持纯粹。一个事物总有两面性,电视公益广告商业化这件事也同样如此,企业赞助公益广告一定会有利有弊,关键是我们要看到“利”与“弊”各自在广告中占有的分量和比例。因而企业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广告主在意识上应该认清公益广告是企业对社会的自觉奉献和无偿馈赠,必须与借助传媒推销商品和服务而产生商业利益的商业广告严格区别开来。公益广告的广告主应认识到,或赞助公益广告所收获的商业利益,只是公益广告的副产品,并不是主要目标。

其次,广大媒体也应该审时度势,严格审查控制,保证公益广告的本质。一般公益广告是由电视台发起,和企业联合制作的,电视台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做到自我约束和约束企业两方面。应积极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注重广告片中的细节,引导广告主保持清醒的态度。电视台自身也要恪守法规,不能因为企业给予的经济诱惑而放开尺度,使企业的商业元素超出了《关于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的规定。

最后,公众对电视公益广告也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在其出现错误或缺陷时,积极反映以督促更正。■

参考文献

①潘泽宏:《公益广告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01-01

②曾朝晖,《公益广告:如何从心动到行动》,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05-22

③沙振权,《对发展公益广告的若干建议》,《广东民革》,第147期

④王东东,《关于公益广告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思考》,《中国报业》,2007-7-13

公益活动元素篇5

居于现代劳动法学中心地位的基石范畴是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它应当贯穿于劳动关系调整的全过程。然而,在劳动权利、劳动义务背后起作用的是劳动者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利益可以从四个方面认识:

第一,“利益对立”的认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在“利益共同”基础上,以“利益对立”为特征的。作为社会生产的要素,不仅生产资料存在着归属问题,劳动力同样也存在着归属问题。这两个要素所形成的产权与劳权作用方向并不总是一致的:前者要求利润最大化;后者要求工资最大化。两者存在着利益差别甚至于利益对立。

第二,“利益失衡”的认识。劳动关系建立时具有财产关系与平等关系的属性,建立后转化为人身关系与从属关系,这种转化使“利益失衡”。劳动力供大于求又加剧了这种失衡。工会则正是作为平衡因素,加入到劳动关系的调整中来;国家也以一定的方式干预劳动关系。

第三,“利益协调”的认识。“利益对立”决定了以“等量劳动相交换”为原则的“利益协调”。由此,也决定了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中,需要融进“私法因素”:“劳动关系协调合同化”的调整原则,展开为任意性法律规范;通过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约定的权利义务,落实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形成主观权利、义务的对称结构;劳动关系采用调解、仲裁等方式进行保护;对于违约主要追究民事责任。

第四,“利益保护”的认识。“利益失衡”决定了以“保护劳动者”为原则的“利益保护”。由此,也决定了劳动法中仍需保留强烈的公法因素:“劳动条件基准化”的调整原则,展开为强制性法律规范;通过劳动基准等法定内容,将劳动者的利益规定为主观义务;劳动关系采用劳动监察等方式进行保护;对于违法主要追究行政责任。

可见,在上述劳动权利、劳动义务从“法规权利义务”到“主观权利”再到“权利的保护”中,始终将劳动者利益作为一种社会利益来加以关注。依笔者看来,随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相互渗透,某些私人利益受到普遍的公共利益的限制而形成社会利益,社会利益可以说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整合出来的一种特殊而又独立的利益。

社会利益就其本性而言,并不是一种公共利益,而是一种私人利益。但私人利益的过分张扬,往往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破坏。法律的利益平衡功能表现在对于各种利益的重要性作出估量,并为协调利益冲突提供标准和方法,从而使利益得以重整。原本是私人利益的劳动者利益正是在这种重整过程中,被社会关注而提升为社会利益。

现代劳动法学应划清与传统劳动法学等的界限

作为建立现代劳动法学的一项基础工作,应当划清两方面的界限:一是与“传统劳动法学”的界限;二是与“现代民法学”的界限。

“现代劳动法学”首先是坚持国家本位观念的“传统劳动法学”相对应。我国20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以司法部统编教材为代表的传统劳动法学,但其所有的重要范畴几乎均照搬于原苏联的20世纪五十年代的劳动法学,只能与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相适应。这些年,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国劳动法学中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旧观念却并未得到根本清除。在当前,受传统劳动法学影响,一些地方以保护劳动者为借口,来抬高劳动基准,强化行政管理。因此,“现代劳动法学”的观念只能建立在对传统劳动法学重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现代劳动法学”也不能与“民法学”的“个人本位”观点相混淆。一些“现代民法学”著作往往直接将劳动关系作为民法学说分析的例证,给人一种似乎劳动法只是民法的组成部分,可以用民法理论来替代劳动法理论的印象。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劳动法是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均不同于民法,劳动法学存在一系列特有的“范畴”,因此,“现代劳动法学”的观念也必须与“现代民法学”界定边缘。

现代劳动法学与三元法律结构相联系

深一步的研究可以看到,要想划清“现代劳动法学”与传统劳动法学、民法学(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的界限,必须研究三种学说所依据本位思想的历史渊源。从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来看,存在着国家本位、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与三种本位思想相对应,在法律结构上存在着一元法律结构、二元法律结构和三元法律结构。

一元法律结构与国家本位。一元法律结构,即公法上的权力渗透到社会一切领域的一种法律结构。这种法律结构往往是与一种封闭式经济,而且是全社会范围内的封闭相适应。国家不仅几乎垄断着全部的社会资源,而且直接介入资源的动员与配置,从事资源的直接管理和经营。一元法律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为特征的一元法律结构,另一种以无产阶级为特征的一元法律结构。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都属于无产阶级条件下、以国家为本位的一元法律结构。在这种法律结构中,劳动关系也纳入了高度集中统一的一元法律结构,从而形成“国家本位”的观念。

二元法律结构与个人本位。二元的法律结构是以公法与私法的区分为特征的法律结构.私法以个人为本位,其本质是保障权利。公法虽以国家为本位,但其本质则转为限制权力。二元法律结构表现为保障权利和限制权力的功能,这也是私法与公法区别的价值意义。历史上劳动关系也曾纳入民法调整,从而形成“个人本位”的法律观念。

公益活动元素篇6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公司、代表李总向各位给予这样一次交流的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公司是由原****局下属的企业转制而成的,作为一个专业运输企业和建筑业施工企业。我们80多名职工中80%是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管理这样一支队伍,我深深地感觉到难:1.流动性大;2.素质参差不齐;3.个人利益观比较重。振宁公司转制后进入新泾镇属地化管理,2001年4月企业党支部建立后,同年8月在镇党委和工会的关心支持下,振宁公司工会成立。我们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退休工会工作老前辈担任工会主席,针对我们感到的难点开展了与之相对应的工作。

 

安居才能乐业

无论是谁,家是自己最留恋的地方。我们的工会工作紧握住“家”这个主题,在硬件上我们新建了职工宿舍、食堂、多功能活动中心改善工作环境,营造宣传氛围。在软件上,我们深入群众生活,把职工看作自己的家人,重大节假日组织文娱活动,职工有伤病工会组织捐款救助,在按照国家要求,为外来务工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同时,公司每年支出三万元用于对特殊工种职工购买商业保险,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对固定工资岗位每年考核,工资逐年递增,种种的做法,让我们的职工认识到,工会成立后,真正为职工谋到利益,办好了实事,生活稳定了,人身有保障,工作有奔头了,他们自然而然留住了,珍惜了。值得一提的是,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哎!我们的工会不去断这家务事,但要管,我们这里的许多驾驶员在这里干了几年后稳定下来了,家属带到上海料理家务,我们有个职工小刘工作很勤恳,每月收入大都在2500元以上,但我们听说他老婆经常在外打牌,家里事不照料,夫妻俩经常为了些小事争吵。出于对员工的关爱、出于对驾驶员安全的考虑,前天我们的工会委员金阿姨主动上门了解情况,与小夫妻俩谈心,让其了解到作为家属应该为在外辛苦工作的丈夫负责,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现在自己也找了份工作,两口子现在不吵了,后方稳定了。另外,工会还有一个理财的职能,我们的职工每月都在工会储金200元,到年底时能拿到一笔较丰厚的积蓄,还可以帮助职工临时周转。比如颜军同志因母亲病危,工会一下子从储金中借给其7000元,企业资助了3000元,就是这笔钱,把他的母亲从生死线上夺了回来。正因为我们把职工看作家人,所以大家亲切地称工会主席作爷爷,把公司的事看作是家事。

 

工会一手抓素质教育,一手抓安全生产

我们有一个职工素质教育办公室,工会承担了主要的工作职能,我们有一个安全责任承包小组,我们的工作主席是组长。我们通过安全行车的百日竞赛、职业技能的培训,各种类型的板报宣传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学习自行整理归纳的《公民道德建设常识》以及拜师仪式等活动形成一个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尊重、遵纪守法、安全生产的企业氛围。六月份开始我们的工会和团支部以中华读书小组活动为主线,开展百句英语迎世博,我们两位大学生很有信心,没有基础,他们照样让外来务工者讲起英文,我们有想法、有信心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层次,这也是他们所向往的。

我们每天出车有个列队训话的仪式,我们的工会主席每天都来参加,虽然他对交通安全知识不是很精通,但他60几岁的人也在学,把看到的听到的讲给大家听,话很简单,但是内容很丰富,有治安的、有事故的、有劳防的、有政策动态的,对大家很有启发。老同志讲的话要比我们这些专职干部讲的更易让人接受。可喜的是,我们三年来,公司职工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违纪事件。

 

开展主人翁工程

公益活动元素篇7

【关键词】获利能力;税收政策;杜邦分析法;大唐发电;现金流量

一、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因素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报酬的高低、债权人债务的安全程度、经营者的业绩及公司的健康发展都与公司盈利能力密切相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成为各个利益相关者密切关注的内容。因此,如何正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财务分析的重点内容。公司维持良好的盈利能力水平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本途径和保证。

(一)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因素

1、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盈利能力的变动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全球经济形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会计准则的变更等等。

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内部管理因素和内部财务因素。

2、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

(二)现有的指标体系及其局限性

1、现有财务分析指标的构成

杜邦分析法中的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为: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而资产净利率=资产净利率×资产周转率。通过转换,即: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杜邦分析法的优点

(1)理财目标的确定性

我国公司的理财目标应该是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这五个利益群体的利益互相兼顾。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使全体参与者利益共同达到最大化。

(2)有利于委托关系

首先由于存在委托关系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道义上经营者都应该优先考虑股东的利益这一点与股东的立场是一致的,其次由于存在委托关系委托人投资人股东和人经营者之间就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委托冲突,为了尽量缓解这种委托冲突,委托人和人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的机制将经营者的收入与股东利益挂起钩来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经营者必然会主动关心股东权益、收益率及其相关的财务指标。

3、杜邦分析法的局限性

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来看,杜邦分析法只包括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加以注意,必须结合企业的其他信息加以分析。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短期的财务结果过分重视,有可能增加公司管理层的短期短视行为,忽略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

第二,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工业时代的企业能够满足要求。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供应商、雇员、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杜邦分析法在这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

第三,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对于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杜邦分析法却不能解决无形资产的估值问题。

二、大唐发电电力公司盈利分析

(一)公司概况与公司治理

1、公司概况

大唐发电电力于1994年6月28日在中国山东省济南市注册成立,主要业务为建设、经营发电厂和其它与发电相关的产业。该公司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鲁能开发总公司、枣庄市基本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设立时股本总额为382,505.62万元

(二)大唐发电电力2012-2014年获利能力的分析

1、现有指标体系的分析――杜邦分析法分析

该公司2014年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12.67%,较2013年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8.30%增加了20.97个百分点。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资产净利率降低,成为了负值,资本结构的较大改变(权益乘数上升);资产周转率逐年提高,2013年比2012年提高较多,而销售净利率逐年降低,故2013年较2012年大幅降低22.46个百分点。因而,2012~2014该公司经营波动性很大。

该公司2014年利润额为5,080,996,564元,较2013年的3,562,921,969元,增长了142.61%。而2013年营业收入67,825,137,078.00元,较2012年的营业收入数值50,434,614,049.0034.48元提升了34.48%,但利润却亏损37亿元来看,2014年公司的利润率提升较快,主要是公司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差异中,345,232,191元。同时,公司营业成本较2013年同期降低63.34%,主要公司将投资主要投放于电力市场以外的各项固定性投资。这是公司盈利提升的关键。

公益活动元素篇8

一名罗麦经销商,也是亚健康调查的志愿者告诉本刊记者:“‘为人类储蓄健康’是我们罗麦人的使命,现在获得了直销牌照,我们的动力更足了。”

亚健康大调查

3月31日,在北京、上海、重庆、南京、广州、哈尔滨、成都、沈阳、武汉、长沙、南宁等100多个城市的繁华地段,出现了热火朝天的一幕。1万多名亚健康调查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公园、社区,向公众发放亚健康调查表,为老百姓的身体健康状况把脉,受到一致好评。据初步统计,有上百万人次接受了此项调查。据了解,这一万多名亚健康调查志愿者,均来自北京罗麦药业有限公司。

这是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金十字工作委员会发起主办,由北京罗麦药业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金十字亚健康百万人群大调查,中国百城市亚健康调查活动日”大型公益活动。31日当天,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的领导和北京罗麦药业有限公司领导出席了在北京地坛公园举办的活动启动仪式。

据介绍,我国亚健康科研项目的数据,从建国以来一直是一项空白。此次大规模调查,将填补这项科研空白,极大促进我国对亚健康人群分布状态的全面真实的把握。本次调查所统计出的数据,为国家有关部门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对国家健康工程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贡献,将国家健康科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会使我国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何谓亚健康

何为“亚健康”?它主要是指肌体各部分虽无明显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肌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低下和代谢状态低下,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国外医学界也有称之谓“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亚健康状况在全国亿万人群中已成为最普遍的现象。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亚健康已成为人们健康的最大潜在杀手,当你出现头昏、失眠、乏力、烦躁、食欲下降,或有无名状的身体疼痛时,可能你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并调整好了,就又可以恢复旺盛的精力,如果忽略了它,任由它发展,可能各样恶疾就会乘虚而入,摧毁你一生的幸福。

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大部分人群对亚健康的认识极为模糊,因此大力宣传普及亚健康知识已成为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程。

于是,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金十字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主办了这次亚健康人群大调查活动,北京罗麦公司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

为人类储蓄健康

北京罗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大力支持本次活动,和我们的企业使命‘为人类储蓄健康’是分不开的。这个使命的内涵是博大而深刻的,‘储蓄’的是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观念、健康的事业和健康的人生。拥有强健的体魄、美满的家庭、聪慧的后代、合意的工作、知心的朋友和心灵的满足,都是罗麦人努力的方向。”

一位亚健康调查志愿者在第一天活动结束后,很有成就感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一天之内,他成功调查了20多位消费者的健康情况,大多数消费者都很乐意接受他的调查,并对他表示了感谢。他感叹到:“感谢罗麦公司给了我这个帮助他人的机会。罗麦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真诚温馨氛围的大家庭,让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深深的关爱和鼓舞,尽心尽力为实现美好的人生目标去拼搏去奋斗。”

据悉,北京罗麦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注册资金为8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于2007年3月23日获得了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罗麦人从建立初期,就确立了为广大人民群众“储蓄健康”的理念。本着回归自然的原则,根据国人饮食习惯,针对亚健康人群,选用天然食物为原料,生产出我们膳食结构中缺乏或不足的营养品,开发出帮助亚健康人群康复的保健食品,为人们延缓衰老、追求青春、改善亚健康状态、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企业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之中,用爱心回报社会,极大的提高了公司及其品牌的知名度。

2003年非典期间,公司向北京301、302、304、305医院、山东省卫生厅共捐赠价值21万元罗麦蒜素片,参与抗击非典社会公益活动。

2005年4月,公司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捐赠价值40万元人民币的“罗麦蒜素片”,用于河南省红十字会“抗击艾滋病”的社会公益工作。

2005年4月,公司向四川省红十字会捐赠20万元人民币的“罗麦蒜素片”,用于“抗击艾滋病”的社会公益工作。公益捐赠20万元人民币的“罗麦蒜素片”,用于“抗癌”的社会公益工作。

公益活动元素篇9

“随手公益”的理念,为公众参与公益提供了平台

“多说一句不怕累,多给一元献山区。”今年6月连续多天,黑龙江哈尔滨火车站肯德基店餐厅经理梁鹏几乎每天都要对员工进行宣导,激励员工在即将到来的“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以下简称“捐一元”)项目劝募活动周积极参与,耐心向顾客介绍该公益项目。

7月14日,2014年“捐一元”项目劝募活动将在百胜餐饮集团旗下的肯德基、必胜客、必胜宅急送和东方既白全国各餐厅同时开启,共持续三周时间。此活动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携手百胜餐饮集团共同发起,通过倡议全社会一人捐一元的方式汇聚爱心,为贫困山区儿童提供“牛奶+鸡蛋”的营养补助。“捐一元”项目至今已成功实施6年,而今年项目的主题是“一元由你,公益有你”。“每一份爱心都是由消费者一元一元的捐款汇聚起来的,而是否捐出这‘一元钱’完全由消费者自愿决定,但只要捐出了‘一元钱’,就会成为参与该项目中的一份子。今年的主题更加强调与爱心人士的互动,表达对参与者的感谢。”百胜餐饮集团公关部经理韦英向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表示。

认同理念,随手公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著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男生、女生身高比城市儿童男生、女生身高平均低5厘米和4.2厘米,体重平均轻4.5千克和3.4千克。而在个别偏远的农村山区,孩子们常年不吃早饭,步行两三个小时上学,到了中午,几块土豆再加上白米饭就是一天中最主要的食物了。长期的营养匮乏导致山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4.4%,维生素a缺乏率高达44.1%。

为改善贫困山区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自2008年起,百胜餐饮集团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捐一元”项目,通过百胜遍布全国的餐厅网络向全社会发起一人捐一元钱的倡议,为贫困山区儿童的健康成长奉献爱心。同时,百胜集团也会每年从营业额中拿出一定比例的金额为项目配捐,并发动全国40多万名员工,为项目募捐。

截至2013年,“捐一元”项目累计共有6000多万人次消费者参与捐款,筹得善款超过9000万元,其中百胜及其员工捐款近1700万元。这些善款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近12.5万人次贫困山区小学生提供了近2500万份包括“鸡蛋+牛奶”的营养加餐,为孩子们的营养健康助力。

百胜参与“捐一元”项目,不但将企业核心资源优势与公益募捐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的营销渠道,调动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在社会上营造“人人可公益”的理念,而且该项目为贫困地区小学生提供营养加餐,帮助其健康成长的项目模式,也与百胜餐饮集团的日常业务有着很好的契合。

但是,最初为“确定劝捐数额为多少才能使该公益项目取得最大成效”的问题上项目团队经过多次讨论后才达成了共识。最初,项目团队对捐款金额的考虑主要建立在消费者能够承受、愿意接受的基础上。“必胜客客人因为客单单笔金额大于肯德基,也许会捐款更高,而肯德基客人可能会相对少捐一点钱。”随着多次深入交流,项目团队成员认识到,“不是提出一个捐款额度公众能不能接受的问题,而在于公众是否能够认同这种公益模式和理念,是否愿意参与。”最后项目团队达成共识,采用每人力所能及的“1元”低门门槛策略。一元钱,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每人都捐出一元钱,就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如果每个人都奉献一份爱,涓涓细流,将汇聚成爱的河川。每人都能参与的一元一元的爱心,将汇聚成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形成一种大爱,让更多的人获益。百胜希望通过项目培育公众“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意识,真正践行“人人公益”、“随手公益”的理念,并吸引和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活动。

然而,百胜餐饮集团作为企业,属于营利性机构,本身并没有直接向公众募款的资格。通过与具有公募资质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百胜餐饮集团开展该公益项目便有了“合法性”基础。

一元“由”你

这几年,每年7、8月份“捐一元”项目餐厅劝捐期间,当你去百胜餐饮集团旗下的肯德基、必胜客、必胜宅急送和东方既白餐厅用餐时,会看到餐厅收银机旁插着介绍“捐一元”项目的跳跳卡,餐盘的垫纸也换上了“捐一元”项目的流程图。店里新添了很多元素,使你浸润在该公益项目的氛围中。

轮到你点餐时,收银员会指着介绍“捐一元”项目的跳跳卡说:“这是一个为贫困山区儿童举办的募捐活动,请您看一下。”在完成配餐后,收银员会接着问:“需要为您加上这1元的爱心捐款吗?”如果你愿意捐款,收银员会在结完账后致谢:“谢谢您!您的餐点共计××元,加上一元爱心捐款,总计××元。”随后赠送一张感谢卡。如果不愿意捐款,收银员仍会友善地说:“谢谢您!您的餐点共计××元。”

这是一套标准化的劝募流程和语言,百胜在全国有6000多家餐厅,收银员却“训练有素”,动作整齐划一。但在劝募过程中,也有很多顾客并不理解这项公益活动。

哈尔滨火车站肯德基店餐厅经理梁鹏已在百胜工作了10年。他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员工向顾客劝捐时,一名顾客直接大声说:“我信不着你们!”但该员工还是微笑着感谢顾客并祝顾客用餐愉快。正在排队等候点餐的另一名顾客见状,当即捐出了10元。后一名顾客的举动使餐厅员工激动万分。

“每年劝捐不被理解的事情太多了,那名捐10元的顾客让我到现在都很感动。”梁鹏说,“尽管有时会遭遇抵触,但我们还是必须坚持,而且我会与员工强调,是否捐一元一定由顾客个人决定,不能强捐。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故事的分享、宣传、与消费者互动等在消费者群体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希望不愿意捐款的顾客下次来店里点餐时可以参与‘捐一元’,为山区孩子献一份爱心。”

全面动员

“捐一元”劝募工作由百胜集团遍布全国的餐厅一线员工执行。为保证劝募效果,百胜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不仅要求员工熟练地掌握劝募流程,它更加注重对员工价值理念的倡导,使每个员工发自内心地认同该项目。

百胜餐饮集团还通过内刊、Ceo寄语、区域经理会议等方式进行全面宣导和动员活动。

每年,百胜都会组织员工代表、消费者代表和志愿者代表亲赴贫困山区探访受助的孩子们,并把爱心营养加餐发放到孩子手中。王娟是辽宁省丹东市一家肯德基餐厅经理,2013年11月底,她作为百胜的志愿者来到云南山区回访受助的孩子们。中午,志愿者在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吃午饭。当天的午饭是土豆蒸饭和水煮白菜,没有一点油水,志愿者们需要很“努力”才能把饭菜吃完,孩子们却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饭。这让王娟十分感慨:“很难想象他们天天、顿顿吃这些,还吃得如此津津有味。”

梁鹏是同行的志愿者,他在看到山区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场景后,心里暗暗下决心,回去后一定要向员工分享这些故事,在劝捐周更努力地为孩子们劝捐。梁鹏告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他在对餐厅员工进行宣导时有一个“独创”的理念,他不再向员工疏导要争取多少劝募额,而是强调“一年能帮助多少个孩子”。“如果每天就按1元一个鸡蛋计算,一年365天也就是365元,今年餐厅要争取资助110个孩子一年的鸡蛋。”梁鹏说。

公益活动元素篇10

“爱与责任”大型公益活动,是保罗生物、保罗成功系统、保罗慈善基金会、保罗成功系统爱心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一场爱心公益接力活动,旨在为那些因滥用抗生素致残、致障的儿童奉献爱心,用爱点亮他们生活的希望。

活动自开展至今的2个多月以来,保罗生物已在北京启智特教学校、山东青岛、广西南宁、吉林长春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爱的接力,为残障儿童共捐赠了价值200多万元的营养保健产品及现金,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爱与温暖,其行为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滥用抗生素致残儿童的广泛关注,呼吁更多的人一起行动起来抵制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专注:关爱滥用抗生素致残儿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2.5亿人有致残性听力损害。而在我国听力语言残疾人数达2000多万人,居世界第一,居各类残疾人之首,其中儿童患者约为200万人,7岁以下的聋儿约80万。而在各种诱因中,抗生素使用不当是致聋的罪魁祸首。发达国家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比例不到1%,而我国却高达30%至40%,每年有上万名儿童因抗生素导致听力损伤。据了解,在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而儿童是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受害者。

“关爱滥用抗生素致残儿童,告别药害”是保罗生物一直在努力的事业。基于这项事业,保罗生物一方面专注于微生物酵素和益生菌领域,积极为维系人类健康平衡、告别药害做贡献;另一方面,致力于扶助药害致残儿童爱心公益活动。

2007年11月10日,保罗生物成立了“保罗爱心基金会”(现为“保罗慈善基金会”),为北京启智特教学校捐赠善款100万元,扶助因为药害致残的儿童,并邀请著名歌星戴玉强、张也、么红成为“保罗爱心基金会”公益慈善大使,旨在呼吁社会对这一群特殊儿童的关注。

“保罗爱心基金会”的成立,让关爱滥用抗生素致残儿童成为公司一项常态化的爱心公益活动,得到了保罗生物领导和全体员工的鼎力支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爱的新浪潮。

持续:传递希望,爱心永不止

2013年4月,保罗生物、保罗成功系统、保罗慈善基金会、保罗成功系统爱心基金会联合举办了“爱与责任”大型公益活动。活动从4月12日发起,至6月22日两个月的时间中,保罗生物从北京出发,沿着祖国东海岸,以接力的方式,绘制出了一副充满希望和爱的地图。

北京启智特教学校是这次活动的起点,也是保罗生物爱心慈善活动的最好受助者。这个学校的孩子因药害而残障,命运的不公平使他们不能正常去感知周围的世界,他们的童年凝结了父母心酸的泪水,学校的老师为了照顾他们也付出了许多。在对爱的无限渴望中,这群孩子和保罗生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保罗生物慈善基金会多次向学校捐赠百万善款,通过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帮助给予这些孩子更好的护理和教育。不仅如此,保罗生物公司领导人和保罗成功系统团队领导人还经常去学校看望孩子,他们就像家人一样和孩子们吃在一起、玩在一起,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

为了再次延续这种温暖,也为了让更多的残障孩子受益,“爱与责任”大型公益活动继北京站后,又相继抵达青岛、南宁、长春。期间,保罗生物分别为各地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营养保健品及现金。

值得一提的是,保罗生物副董事长、总裁武庆,保罗生物副董事长、执行总裁刘杰,保罗生物董事、常务副总裁、全球营销中心总裁陈湛等公司和系统领导人,踏着“爱与责任”公益活动的足迹,一站不缺,全程相随。他们代表公司“奔走呼号”,呼吁更多有识之士共同用爱点亮希望,为那些因滥用抗生素致残的儿童奉献自己的爱心,也呼吁大家改变滥用抗生素的习惯。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保罗生物的爱心永不停止,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保罗生物“爱与责任”公益活动将陆续登陆其他城市,为更多地方带去健康和温暖。

升华:践行责任,打造价值企业

保罗生物总裁武庆常说,“大商至诚,大道至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创造利润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责任奉献是企业社会价值的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保罗生物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实现永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企业、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