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十篇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十篇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06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基本特征;内涵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50-02

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学术界对之展开了多学科、多视觉、全方位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不少研究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和背景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后,同志在2004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等文献中,明确深入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1]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高度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有学者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坚持和平发展崛起道路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贯彻落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把宏观的指定性理论变成一个实际中可操作的指针。党中央提出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关系到2l世纪中国发展大局和前途的重大问题。从实践上提出,是因为一系列重大事情引起党中央的思考,如非典疫情以及抗击非典的发生,还有这两年群众上访事件的急剧增加等。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实践中的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认识[3]。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入地思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妥善地应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丰富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深刻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4]。

以上分析表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也不仅是一种良好愿望、主管要求,具有深刻的必然性和客观的依据。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际问题。总理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其基本内涵围绕着七部分内容展开,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5]。

有学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观,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即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第一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宗旨和目的;第三个内容主要回答发展的方式和手段。我们党所提出的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论断,侧重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又集中地阐述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第一,这个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发展,而且强调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二,这个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一切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发展;第三,中国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强调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6]。

还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其基本内容,认为科学发展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发展的概念而言,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二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四是从发展的主要对象而言,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五是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六是从发展动力而言,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七是从发展的效果而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八是从发展的趋势而言,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7]。

还有学者从发展理论视域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十七大报告中给科学发展观很好的定位: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8]。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有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有六大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求真务实原则、全面协调原则、宏观调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共同富裕原则[9]。

还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具有五个实践特征:第一,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对立统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实践特征;第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统一;第三,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对立统一;第四,稳定性与动态性的对立统一;第五,发展政绩与政策调控的对立统一[10]。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真善美的统一。人类对真善美及其统一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与传统的发展观相比是正确的、合理的发展观,它在真的基础上实现了善,在善的基础上实现了美,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美以真为前提,又超越了真,美也以善为前提,但又超越了善,是人类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和扩展的结果[11]。

有学者认为和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要促进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统一;第二,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第三,把生态效益与生态公平相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发展的运行规律上,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和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是对人类发展史的一大贡献[12]。

笔者很赞成从真、善、美的角度去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真、善、美分别从认识论、价值论以及审美观的角度解析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认识;科学发展观蕴涵的“善”,体现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美”,体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世界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03-01.

[2].十七大政治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3]李君如.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5).

[4]李佳.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J].现代企业文化,2009,(29).

[5]范伟.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n].学习时报,2003-12-05.

[6]李兴山.深刻理解精神实质正确把握辩证关系[J].理论动态,2004,(3).

[7]郭代模.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与体系[G]//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参考.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124-125.

[8]张强,鲁甜.从发展理论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J].运城学院学报,2009,(5).

[9]林其屏.科学发展观体现六大原则[J].经济问题,2004,(6).

[10]顾保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特征[J].思想研究,2005,(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综述

自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后,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成为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那怎样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针对当前理论界关注的重点进行一次梳理,以此加强自我的学习。

一、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有学者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哲学解读:第一,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1)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2)

有学者指出,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必须把握三个方面:一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强调发展,没有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二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坚持统筹兼顾;三要认识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3)

还有学者在方法论意义上试图构建“四要素”(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分析框架来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为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合理内核,吸收了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新发展观的科学合理元素,构建了一个涵义充盈的立体发展观,其科学的内在逻辑,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赋予人的发展以核心(重心)地位;坚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进步为手段,与自然和谐为前提,赋予经济、社会、自然以支点的地位;在全面发展的大体系中,构筑了人、经济、社会、自然的四要素“金字塔”型结构的科学发展系统,赋予了发展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二维发展向度和丰富思想内涵。(4)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既强调人与人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5)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有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6)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应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1)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2)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3)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4)一个没有身分歧视,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社会流动畅通的开放社会;(5)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6)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7)一个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民风醇正的社会;(8)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7)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8)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城乡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区域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9)

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三方面:

(一)从哲学层面,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学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和谐社会为环境、条件和保障。(10)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只有不断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二者既可以说是前提和保证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11)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12)

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13)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理论基础,用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是基于科学发展观之上的一种理论深化和创新;二者辨证统一的关系。

(二)从内涵层面,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致性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核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它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方针;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14)有学者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15)

总之,二者围绕着同一主题是:“发展”是主体,贯穿着“以人为本”的这一主线;体现“社会发展的辨证法”的思想方法。

(三)从发展趋势的层面,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文明发展,发展文明;其发展的目的、道路及手段的选择都要追求和谐的境界,所以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的必然结果。只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16)有学者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地区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也就是说,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延伸。(17)

三、如何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构建和谐社会

(一)从经济的角度

有学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第一,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第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第四,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五,要提高对宏观经济的驾驭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18)学者指出,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把蛋糕做大,解决各种矛盾才能得心应手。(19)还有学者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维系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不可能会有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20)

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物质保障。

(二)从政治的角度

学者认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必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满足产生利益诉求,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也产生利益诉求。(21)学者认为,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转变发展理念,也要转换发展模式,但尤为重要的是,要完善体制机制保障。(22)学者指出,没有体制的完善和创新,没有改革观的转变,就难以建立起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观。(23)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4)正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才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25)

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三)从执政能力上

学者指出,经过几十年长期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在于党的自身建设。因此,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26)

学者认为,在新的形式下,我们不能单纯强调经济建设,而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建的重中之重,这是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突破。(27)有学者指出,必须要建设具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党;要提高党的预测、洞察、决策、依法办事、统筹兼顾的能力。(28)有的学者则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政府要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要通过科学地制定政策和法规,依法规范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公正。(29)

综述所述,理论界对这一战略的研究和探讨,涉及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有待于理论界和学术界做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1)张华军、何忠国: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3)。

(2)张学森.科学发展观:背景、内涵及创新点[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4(1)。

(3)徐正兴、傅莲英: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理论创新[J].求实,2004(4).[J]。

(4)乔翔:近来科学发展观综述[J].《长江论坛》2007.1期总第82期。

(5)孙广军、朱建成: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J].理论学刊,2004(7)。

(6)朱西周: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J].北方经济,2005(4)。

(7)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11)。

(8)宋宏: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与内涵――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05(2)。

(9)邓伟志:和谐社会的四个要点[J].北方经济,2005(4)。

(10)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4。

(11)李湘: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辨证关系[J].群众,2005,(12)。

(12)权丽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兰州学刊,2005,(3)。

(13)王荔: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统一[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

(14)周钰: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性[J].中共伊梨州委学报,2005,(3)。

(15)张秉福: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J].云南科技管理,2006。

(16)林虹、佛永莲: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J].攀登,2006。

(17)贾书海: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

(18)刘琼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2005,(11)。

(19)高祖林: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0)。

(20)赵春福: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J].理论前沿,2004,(20)。

(21)齐卫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4)。

(22)刘进军、赵晓燕:试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与科学改革观的统一[J].甘肃社会科学,2005,(6)。

(23)刘琼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2005,(11)。

(24)耿明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诉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5)丁朕义:实现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与基本途径[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5,(6)。

(26)欧阳亮: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视角[J].当代行政,2005,(1)。

(27)李雪勤: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求实,2005,(9)。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篇3

[关健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涵内在统一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明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意义十分重大。

一、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一)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其基本内涵有一个全面、完整、透彻的把握。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界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问题,其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

(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各种创造创新创业的积极因素得到充分激发、人们各尽其能的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得到统筹协调、人们各得其所的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得到妥善化解、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

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

(一)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科学回答了我国社会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的继承与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石。

(二)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发展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指明了方向。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特别是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发展的和谐如同死水一潭,同样,没有和谐的发展是一种盲目的发展,因此,只有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最终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同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一国人均GDp总值达到1000美元,意味着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一个“风险易发期”。在这个重要的关口,如果处理得好,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如果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当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也处于关键时期。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社会保持稳定、有序、协调的状态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大量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也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统一性。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我们就一定能达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5.

[2]李洁.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统一[J].社科纵横,2006,(3).

[3]刘振清.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

[4]郭万超.科学发展是通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J].北京社会科学,2007,(6).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时代内涵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267-01

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可以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没有科学的理论就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没有科学的理论就不能有力地推进改革的进程。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在党中央全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以人为本”概念。,2004年3月10日,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为此,他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以人为本”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做出的明确界定。十七大报告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做出了完整表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以人为本的提出富有现实针对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中,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人在贯彻以人为本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和失误,甚至发生了严重的背离,走上了以物为本的发展道路。其二,以人为本具有明确的当代内涵。以人为本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内涵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其内涵在于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三,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就是要破除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确立发展中人的尺度,尊重人的主体性,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都解放人、为了人、发展人。

以人为本首先体现的是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从晚年提出“抓革命、促生产”的执政理念到1978年以后邓小平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新的执政理念;从第三代领导集体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到今天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以人为本”作为党的执政理念,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赋予了新的内涵,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更富有时代特征。其次,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把符合客观规律同反映人性发展结合起来,把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统一起来。在制定各种政策时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根据、以人为目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多样化的社会现实,一方面唤醒了各类主体意识,增强了各类主体的竞争观念;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的整体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矛盾解决不好的话,可能会引发新的政治矛盾和社会冲突,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共同价值取向,才能在社会多元价值之上建立更高的价值统摄,从而形成广泛的遵从动机,构建普遍的伦理秩序,支撑社会的制度建设,增进社会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进而有利于整合各种社会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篇5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提出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时代呼声的战咯问题和战略任务,它折射了时代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提出,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的客观需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体诉求以及高校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1.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提出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对人才需求的结果

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早已超过5000美元,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在转型当中。经济与社会转型既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主观的认识过程,其中髙端人才资源的开发、储备和运用是转型的一个基本条件,这就意味着,国家发展总体上对人才的需求要有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从而催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形态和模式发生改变。一方面,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来支撑和驱动;另一方面,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也能引领和控制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本文是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有改革研究与实践理论项目“国家的成果之一。路径。很显然,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基础将是很难完成和实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任务顺势顺时而提出。

2.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诉求

近年来,随着髙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渐提升到研究生教育的层次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接受研究生教育,从而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希望扩大招生规模、增加招生人数方面,而且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格外关注。人们希望有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盼望能够在导师选择、实验设备、课程设置、图书资料等方面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好的学习条件,用人单位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毕业生来提升本单位的实力,这些都要求研究生教育必须转向内涵式发展。

3.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提出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任务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观的转变,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自我发展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从1978年的1.07万人到2011年的67.1万人;学科门类也增加到13个,一级学科由1997年的89个增加到110个;专业学位种类也逐渐增加,目前我国已有博士专业学位5种,硕士专业学位39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此外导师队伍、经费投人、实验设备等方面也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我国研究生教育巳经进人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内涵式发展的阶段。

二、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

本质通常是指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黑格尔说:“事物中有其永久的东西,这就是事物的本质。”[2队识事物就必须认识事物的本质,否则就会认识不清或认识错误,并由认识上的错误而导致实践上的失误。所以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前提’只有抓住本质,才能认清对象,才能在实践中事半功倍、有所作为。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和明晰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前提,只有理解了什么是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特征,才能明确我们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任务、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

1.对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理解表现在对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关系的认识上

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看,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之间具有辩证的关系,即量变质变的关系。

一方面,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虽然量变和质变有一个互相包含和互相影响的复杂存在方式,但当事物处在初始阶段和弱小阶段的时候,其主要任务就是量的扩张;而当事物渐趋成形之后,质变就会从事物的否定方面上升到事物的肯定方面,成为发展的主要任务。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如投资的扩大、规模的膨胀、数量的增长等”这种模式其客观的任务和主观的焦点基本上都聚集在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导师队伍、教学设施、经费投人等要素的量的突破上,是一种以量变为主要张力的发展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是处在外延式发展的理念和形态之中。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等”p]。这种模式其客观的任务和主观的焦点主要聚集在学生素质、专业结构、导师能力、教育教学管理、经费投入与产出等要素的质的突破上,是一种以质变为主要张力的发展模式。

一般而言,发展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如果按照时间逻辑来看待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那么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用新理念、新形态和新模式取代旧理念、旧形态和旧模式,以实现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质的飞跃。也就是说,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独特属性,即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要紧紧抓住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这种具有质的属性的核心任务。

另一方面,量变和质变是任何事物发展都要经历的两个基本阶段。(D量变有量变的功能和重要性,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进行质变。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的理念、形态和模式虽然重心往往落在关注量变上,但是,这种量变的发展逐渐塑造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结构和模样,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强,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总体发展、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总体战略以及知识型、创新型、学习型国家的总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据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1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59.0万人,在学研究生172.0万人,毕业生48.6万人。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累计培养了约667.1万名研究生,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行业和领域。可以说,正是在量的扩张中内生了质的变化的需要和基础,使质变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目的。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髙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的成果既为这一改变准备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又作为一种度的关节点表明:研究生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量的扩张阶段是不能满足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当研究生教育在量的积累上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走向质的飞跃,换句话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念、形态和模式必然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变革与更新,内涵式发展战略任务的提出和推进就是适应这一历史变化的逻辑结果。

2.对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理解表现在对内涵式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任务的认识上

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不同的地方,即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从注重量转向注重质,从数量、规模和要素转向质量、结构和体系。它表现在: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有机体中,不再单纯看招来多少研究生,评聘多少导师,而是看生师比是否合理;不再单纯看获得多少科研经费,拥有多少实验室,而是看创造了多少有价值的新成果、新发现,是否满足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再单纯看制定了多少管理规定、条例和制度,而是看能否把各要素、各规定和制度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与强大的合力等等。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是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特征,而提髙质量成为内涵式发展的主题词和核心任务。

提高质量是指提高研究生本身的能力和素养,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强化拔尖人才的培养,统筹安排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阶段,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加强“科教结合,协同育人”,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前沿性、髙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髙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的科研究生培养。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支持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在培养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与职业资格衔接,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不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优化结构是指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形成老中青结合、专业团队结合、学校和社会结合、中外导师结合的导师队伍,趋向合理的生师比等;优化专业设置和培养类别,形成博士生阶段和硕士生阶段的合理对接,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合理比例,兼顾热门专业和冷僻专业的社会需求等;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并完善培养单位课程体系改进和优化机制,规范课程设置审查,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增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等14];优化管理和服务,包括加强日常管理,增加研究生人均经费投人、人均图书占有量、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机会等等。

提髙质量和优化结构共同表现着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提高质量是核心,优化结构是保障。提高质量需要优化结构,优化结构本身也是一种质量的提高;而优化结构推动质量的提高,提高质量本身可以显现结构的优化。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也成为我们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和方向。

三、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讲究方法与尊重规律

凡事都要讲究方法,方法是手段、工具和途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很显然,任务和方法之间有着一定的辩证关系,没有方法,任务是无论如何无法完成的。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髙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同样需要解决方法论问题,需要找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船”或“桥”。

1.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法应该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显现科学理念,遵循科学规律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同样,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也是把内涵式发展作为首要的任务,把研究生作为主体,这就意味着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法需要紧紧抓住这一任务,始终围绕这一主体。方法要有针对性,既要通过顶层设计来显现教育方法的科学理念,又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科学规律指导下的科学方法。把科学方法贯穿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所有方面,诸如发展规模、分类培养、学科结构、区域布局、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管理体制、投人体制、导师队伍等等。

2.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法应该具有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如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方法、导师指导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方法都需要借鉴建构主义教育方法,在问题情景设计上给研究生足够的自由和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等;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技术上有所创新,如科学实验的方法、图书资料供给的方法等,要能够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即时水平;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管理上有所创新,大胆借鉴企业管理的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使用,在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上使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形成一个立体的管理结构和体系;又如目标管理方法的使用,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活动来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等。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6<

3.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坚持深化改革的方针

要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在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法上尝试导师制的培养机制、资助式的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协同创新;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主动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根据发展的时代性、前沿性来优化结构;要全面改革培养模式,提髙创新实践能力,使研究生教#质量更接近实践的需要;要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健全引导激励机制,使研究生由被动接受培养变成主动参与,由依赖学校变成自我实现;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体制机制是加快科技人才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任务,应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人才流动和配置机制;培育创新文化环境。

4.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经济与社会以及人们对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和供给仍然不足的矛盾。虽然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我国研究生培养人数大幅度上升,但是人数多并不一定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不平衡,如专业的不平衡、地区的不平衡、就业区域的不平衡、研究课题的不平衡等也使得研究生教育有时供过于求,有时供不应求;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缺失也造成研究生教育中滥竽充数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说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问题和引导问题,不仅仅是各高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在尊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的复杂问题。所以,要想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处理好内涵式发展中质与量的关系、要素与结构的关系、学科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奠定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但该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还存在争议。根据中国期刊网(CnKi)相关论文资料统计,从1983年到2013年30年间篇名包括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有33592篇,可见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俯拾即是,本文主要从纵向向度和横向向度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进脉络和研究维度进行疏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嬗变提出现代性启示,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发展研究提供概念性基础。

一、概念内涵的演进脉络

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看,大致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和“发展论”四种模式。首先,“施加论”模式,主要存在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正式设立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学者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参照加里宁对德育的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显然,这种界定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成外在性的“施加”,强调为政治、国家、社会服务,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由于受“施加论”的影响,我国学界现在依然有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依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转化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阐释强调“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显然,这种“转化论”仍然是“施加论”的延续,在强调“施加”的同时,有意突出“转化”的思维,强调要取得实效还有一个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尽管“转化论”仍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的影响,但毕竟注意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德育的有效性,毫无疑问具有进步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内化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这一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施加、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外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显然,“内化论”比“转化论”又前进了一步,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由注重外在施加转变为内在认可、接受,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这种内化是片面的,它只是外在施加影响之后的内化,受教育者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于是,一些学者提出“发展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这种“发展论”的界定摒弃了外在施加性和被动接受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德性提升的内在性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确立、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随之更丰富、更系统、更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研究维度

以上主要是以实践为线索从纵向这个向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因此第二部分主要从横向向度来探讨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学界主要有几个研究维度:

第一个维度,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是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这一基本矛盾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活动。矛盾要得到合理的缓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的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以人为作用对象,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个维度,从学科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规律性、科学性、普适性的特点,能够为尽可能多的受众所接受,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把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从教育主体而言,该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教育客体来看,该学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因此,可以说“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的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矛盾,这与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同点,但不同的是,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展开是动态性、过程性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矛盾的展开是静态性、规律性的,它以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第三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内涵。杨生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显然这种观念的目的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引导来维护特定的阶级集团的利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强调构筑思想防线的价值意义,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难看出,其内涵的阐述仍是强调其功能性和阶级性,这些概念都难以逃脱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思维窠臼。尽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有加强人文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内容的趋势,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并没有淡化,它还是为执政党服务的,依然承载着浓厚的政治性。

周茜蓉认为从政治性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存在着“重意识形态功能价值作用而轻科学性”的问题,因此有学者主张更改学科名称的提议。黄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突出“政治”为核心内容,是与阶级斗争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今天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沿用传统提法作为学科名称,就难免有因循守旧和固步自封之嫌,因而改名为“思想教育”。王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内涵和政治特征一贯而又明显,因此没有改动的必要,但必须严格使用这个专有名词”在这争锋过程中,谢祖鹏则从另一路径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解除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政治性强的尴尬,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根基”,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注脚,也为其科学性提供了理论的前提。

第四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争锋中,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统一于内容的教育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郑永廷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坚持素质取向,即以形成、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转化为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特殊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及其学科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所在”。而张耀灿则从内容上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教育、政治方向教育、法纪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含义上接近于思想政治工作”。周茜蓉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纵向切割为三个层面:一是从理论原理的层面围绕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展开;二是从应用层面中围绕教育对象成长和成才的认识、心理、发展过程展开;三是从实践层面中围绕当前社会和思想热点、焦点和思想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展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深入到具体的历史境遇与时展之中,确立其科学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两者之间合理的平衡和张力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勾勒清晰,而且首次把科学性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概念的界定上已有很大的突破。在这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侧重于某种价值判断而不是客观事物的状态描述,但其价值判断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因而“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是统一的。

第五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来看,丰富的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学界从实践性、意识形态性、科学性等角度做过丰富有价值的探讨,然而学者沈壮海认为我们忽视了从文化性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或寓于社会精神文化之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等多个方面,政治文化、政治行为、道德文化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融合、渗透,呈现出社会文化性。再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文化发展传承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整体的文化环境,而只能在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格局中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与使命。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往往在社会整体文化中得到体现和检验。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嬗变的现代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现代演变与发展,离不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代特点。虽然这一概念的发展充分体现现世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忘掉过去,抛弃传统。因为传统并不等同于过去,尽管在习惯上常常把传统视为过去的东西,但事实上传统总是现在存在的、现实的,如果仅仅是“过去的东西”,那它就没有现实性了。传统是“活”在现实中的,是在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事物中发生作用的。

因此,从人们在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历程中,侧重反映现代人自觉提高生活质量和追求生命意义的内在发展成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演变的一个重要向度。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逻辑内涵嬗变过程中,反映出个体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合理确定自身生存方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现代特性在生活世界逐步生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要“引导现实的人的内在生命自觉,激发起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内容的理解、认同和接受,避免知易行难。不仅要突破知识体系的说教,而且要通过所传播的价值理念引导人的行为活动并逐步把它转变成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不难看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发展,应体现现代人的生命关怀意识、生活质量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的自觉培养过程,进而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

[1]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90.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28.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4]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

[5]杨生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6):16-20.

[6]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7).

[7]周茜蓉.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重属性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4):16-18.

[8]黄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0):27-28.

[9]王颖.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争论之于学科发展的价值意蕴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9):36-40.

[10]谢祖鹏.思想调节论[J].江汉大学学报,1995(5):06-09.

[1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思想教育研究,2002(6):09-1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涵,理论

一、实践概念的多维解读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改造自己,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因而,实践一直是社会科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作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领域,古今中外哲学家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实践活动,阐释其内涵,形成了诸多的实践哲学派别。

(一)中西方传统哲学的实践内涵

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许多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实践概念。但由于他们未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实践活动的本质,未能从直接现实性和自觉能动性的内在统一中把握实践,最终未能形成科学的实践概念和实践观。

1.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实践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中国哲学认识论探讨的主题。中国传统哲学侧重从知行关系角度阐发对实践内涵的理解。一般认为,中国,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国最早的知行学说“知之非艰,行之维艰”,(《尚书·说命中》)经过孟子的知先行后,到荀子的行先知后。第二阶段是,是从荀子的行先知后,经过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再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第三个阶段,是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经过王夫之的“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发展到颜元的重习行、轻知识。

总之,中国传统哲学非常重视对实践即行的阐释,也突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即“知”对实践的引导作用。但是受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的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直观的、笼统阐释实践概念。中国传统哲学对实践概念的解释往往从直观出发,把实践看作或者是主观精神的活动,或者是人的道德行为,缺少对概念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分析,实践的内涵往往是笼统的,不可能真正揭示实践的内涵。同时,由于没有逻系统辑的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也没有真正阐释实践的作用,特别是对“知”的决定作用,没有科学说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西方传统哲学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

实践概念是西方传统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它最早出现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最先把实践内涵化,对实践概念做了初步的解释。德国古典哲学在继承古希腊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内涵的基础上,对实践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发展,突出体现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概念中。

(1)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把实践加以明确系统提出的思想家,他的实践哲学“把人的实践提升到一种独立的科学领域”。

他对实践概念的本质规定主要在对人的活动的划分和学科分类中体现出来。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把人的活动划分为实践的、创制的与理论的三种。理论的活动为求知而求知,以探究万事万物的第一原理为目标。创制活动以制造产品为目的,主要指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行为。实践活动主要是在求知的基础上伦理的行为和政治行为。就个人而言,实践的目的是使人富有德性,获取幸福;就公共领域而言,人的实践是政治的实践,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应当过集体的生活即城邦的生活。但无论在个人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无论是伦理道德的实践还是政治生活的实践均以善为终极目的。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有难以掩盖其光辉的本质,尤其是其人之为自己好的行为,有了重大的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乃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养料。但是他的实践观也有其局限性:

第一,实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理论本身的产物。

第二,实践的划分是有其缺陷的,过于注重人,注重人关于人的“善”的目的实现的过程,而轻其存在的基础———物质世界的生产。

(2)黑格尔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对德国古典哲学继续了系统的梳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哲学体系。实践是黑格尔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黑格尔对实践内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批判继承前人的认识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认识,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他认为实践是对客体的改造,而且是物质性、创造性的活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认识是历史性的突破,超越了前人的认识。同时,黑格尔还注意到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劳动,并且详细论述了内涵。最重要是黑格尔把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实践领域,用辩证法分析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科学揭示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当然,黑格尔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尤其历史的局限性,表现为: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篇8

队伍;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5)

08―0036―01

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质就是使办学的各要素协调有序,从而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科学管理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证,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深入的教研教改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源头活水。

一、努力实施系统化管理,让科学管理保证学校的内涵发展

管理是学校办学思想得以实现和一切办学举措得以落实的保证,学校质量、办学层次、教育品位的高低,都可以在管理上找到答案。要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就必须不断强化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系统论作为学校管理的方法论,追求工作过程的最优化。不断优化系统要素的配置,完善系统结构,加强系统调控,实行民主治校。在管理思想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特色。

具体体现为:一是以系统论为指导,将管理思想转化为操作流程,实现管理理念的科学化。二是创新管理体制,降低管理重心,实现学校行政管理的扁平化。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考评机制,坚持校务公开,规范办学行为,实现制度管理的规范化。四是加强民主监督,推进民主治校,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实现民主管理的人本化、人性化。五是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做到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实现过程管理的精细化。

二、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步伐,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成就学校的内涵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的着眼点首先应定位在教师的发展。教师是学校办学中的第一要素,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对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引起社会积极的评价,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名师”的“晕轮效应”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也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而且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学校要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成就学校的内涵发展,支持鼓励教师不断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丰富教师涵养。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尽快成熟,促使中年教师逐步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教师与名师接触,感受大师风采,寻找成长的灵感与良机。

三、着力打造校园文化,让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润泽学校的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不仅是育人的隐性课程,而且是校园内全方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抑制人的不良行为,也能够熏陶、培育人的优秀品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文明典雅的物质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深厚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严谨求实的校风学风,应当成为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科学内涵。

一要整体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三位一体,建设好校园物质文化,搞活学校观念文化,丰富校园活动文化,规范学校制度文化。二要打造校园精神,弘扬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血脉,自强不息、拼搏进取、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不仅是某一所学校的传统,也应该是很多学校共同的文化积淀。三要构建和谐融洽、便于沟通合作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形成宽松、友善、互助的人际氛围,使广大师生产生在学校工作、学习、生活的自豪感和团队归属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让校园文化润泽学校的内涵发展。

四、积极开展校本教研,让教研助推学校的内涵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篇9

在市里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启动的动员大会以后,我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牢牢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紧紧抓住学习提高、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完善机关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学习实践活动。下面我谈谈第一阶段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只有深刻的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坚持科学发展,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思想是人类的灵魂。真正做到深入学习、理论武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实践不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我们的方向,只有朝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如从去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市建筑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程量缩减、资金链断裂、拖欠工程款现象日趋严重,在这种逆境中,我们的施工企业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以危化危,以危求机,保持了建筑业各项工作平稳较快发展。但是,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相比,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相比,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解放,科学发展理念还需要进一步确立,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眼界、胸襟、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开阔。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要脚踏实地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统领和驾驭各项工作的能力。

三、把科学发展观联系到实际应用到我们工作中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并使之获得一定的民族形式,最终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形态,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前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回首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这八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形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发展。在这一伟大历程中,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1.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是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人,也是最早解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人。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重任,以哲学家的眼光和睿智,结合中国革命现实,在《矛盾论》、《实践论》等篇章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哲学论证,从哲学上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号召迅速地被全党接受,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2.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并作出了初步回答,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坚持并捍卫了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态度,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多方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的时代课题,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经历了以上三个发展阶段之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系统概括,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动体现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这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基本观点的充分体现。因此,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一定历史时代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当代科学发展观作为时代的产物,有其生成的深刻时代背景,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内在升华。首先,科学发展观准确地把握了世界发展趋势,汲取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个新阶段,也是对人类发展观的新贡献。其次,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顺应时展潮流,着眼于丰富发展的内涵以及破解发展难题上提出来的,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我国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的科学回应。

3.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最新时代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发展和升华。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也体现了我们党一贯的建党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解决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的问题,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涵所在,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复杂国际事务的能力,因此说,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指导思想,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最新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