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行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15

酒店管理行业分析篇1

关键词:财务视角;酒店行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9.3;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酒店行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1.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力度过小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酒店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了酒店方面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力度过小,得到的效果不明显。就我国的大部分酒店而言,其前身多半是宾馆,旅店甚至是饭店,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住宿需求而存在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酒店应运而生,但就酒店的工作人员及领导阶层认识方面,仍然处在只是简单满足住宿需求的阶段,忽视了酒店的品牌建设及相关的管理工作。相较于国外,大部分的国际酒店都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以资源、成本的科学有效配置,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据相关资料,国际酒店以仅占市场20%的比例,赚取了市场上80%的利润。由此,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何其重要。

2.全面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编制方法

全面预算管理是需要以科学的市场预估、典型的市场数据和酒店相关数据为基础的。而我国大部分的酒店预算编制,都是在未进行市场调研的前提下,直接采用近期的历史数据和基本资料,因为资料和数据时间过短,缺乏代表性和准确性,从而也就导致了全面预算的空谈,缺乏实践性。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酒店采用的多是“一头挑”的模式,主要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相关的工作,其余部门不参与,这样制定出来的预算,不仅编制缺乏科学性,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很容易遇到阻力,无法全面覆盖。

3.未实现预算的整体控制

由于上述两个问题的存在,使得酒店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未能实现整体把控和全程跟踪。首先,很多酒店没有保证预算的全面性,缺乏一套完整的编制机制。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未对预算做到统筹管理,对于各单位没有明确其职责,使得预算管理的参与者单一,预算管理的全面性不强。其次,缺乏强有力的预算控制,大多数的酒店仅仅只是进行预算的编制,忽视了预算的执行和后期考核。这也就为某些酒店的销售预测与市场变化极不相符的情况找到了理由。

4.缺乏预算效果评估考核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出炉之后,酒店没有及时的派遣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此次预算管理效果进行记录和相关信息反馈,使预算完全脱离了市场,从而提高了酒店运营的风险性。

二、如何提高酒店的全面预算管理

1.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

积极学习国际酒店成功的经营案例,提高酒店经营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务必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对于酒店经营的重要地位。对各部门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各工作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其次,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是立足于酒店战略发展目标之上的,预算的目标不仅仅是战略目标的精简版,二者更是相辅相成而存在的。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酒店行业充分分析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发展经验等方面,做出一个准确的销售预测,从而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准确。

2.完善资料的整理和收集

首先,酒店应该分配特定的人员,成立一个专门的资料整体分析部门。对于酒店历史资料进行一个总体的整合和分析,保证预算的编制有一个科学的基础。面对资料不全的酒店,应及时的借鉴其他同类酒店的资料,并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得到一套科学的分析。其次,要对非财务及财务指标进行梳理,例如酒店的盈利、营业收入、客户的满意度及入住率等。确保预算的指标是建立在实际市场情况之上的。一方面,酒店的销售价格、客房收入和餐饮收入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酒店的实际经营成本又受到了原材料与劳动力的制约。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来制定不同的预算指标,使预算实实在在地扎根在市场上,才能保证预算指标的实用功能。除此以外,酒店的经营预算,应该参考以往的预算经营经验,联系酒店现有的经营情况,根据不用的指标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最重要的是,酒店在全民预算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资金所占的比重,保证收支的平衡,降低酒店经营的风险。

激发酒店的发展潜力。就预算指标的制定而言,不应该仅以酒店现有的发展经营水平为参考,应充分激发酒店的发展潜力,整合酒店的内部资源,利用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酒店资源潜力的最大化,提高酒店的运营能力,增加利润收入。

除上述以外,酒店的预算还应该考虑该行业的平均水平,以酒店这一行业中最具典型性的非财务和财务指标为标杆,充分激发酒店内部的潜力,最大程度上的提高酒店股东的报酬回报率。

3.注重全面预算整体过程的把握

各方面预算的编制应该以执行的效果,过程的整体把握为基础,无论是资本预算、成本预算、经营预算还是财务预算,都需要酒店实现全方位的掌控,保证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阶段的分析和控制,计划与指标相结合,实施情况与绩效结合,将各个预算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是各个员工的手上。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建立奖惩制度,避免部门间互相推诿。由于酒店行业属于发展变化比较大的行业,容易受到经济形势的冲击,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一定要立足于市场,各个部门同时参考,保证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降低风险。

4.建立预算执行效果考核体系

建立预算执行效果考核小组,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的了解和记录分析,及时的纠正预算执行的错误,弥补预算编制的不足,保证酒店的正常经营。制定奖惩制度,及时鼓励对酒店发展积极献策的员工,提高员工对酒店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完善酒店的内部控制,对酒店经营的偏差做到及时的调整。明确各部门职责,提高各部门对酒店经营决策的参与感。

三、结语

就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而言,我国酒店想要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实行预算的全面管理模式已经刻不容缓。而要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不仅需要酒店管理阶层的重视,更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积极配合,从而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实现酒店对全面预算的整体掌控。

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酒店;管理合同;契约;研究进程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54-01

酒店管理合同作为酒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研究有助于更好的发挥酒店合同对于酒店管理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国际旅游业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主要分析了国外学者对于酒店管理合同问题的研究,简单谈论了其对于我国酒店的管理合同相关研究的一些启发。

一、其他国家对于酒店管理合同的研究

本文主要依据现有文献的状况,简单从几个方面来展开对其他国家关于酒店的管理合同研究状况的分析。

(一)对于酒店管理合同基本概念以及其运作特征的研究

国外对于酒店管理合同模式的相关概念、运作特点及契约条款安排等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康奈尔大学的James教授的酒店管理合同论著中。他将管理合同的概念分成了三个方面:一、酒店经营管理不需要受酒店业主干预,而是由酒店管理公司全权负责;二、酒店的一切经营及财务费用由酒店业主支付,并由其承担所有权的风险;三、除了重大的疏忽或者是欺诈行为,经营者的其他行为都受到酒店业主保护。James教授还指出了酒店管理合同的一些运作新特点,即:酒店的总经理由酒店管理公司来雇佣,并由公司对其进行指导,而后,总经理就酒店的经营成果向管理公司负全部责任。James教授首次对酒店管理合同相关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界定,解释了双方谈判的策略,以及合同的内容和条款组成,只是他仅把合同限于文本形式,而未能将其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来研究。而withiam.Glenn则指出了酒店管理合同实是一种较为有益的机制,但他没有对这种机制运行的相关原理做出阐述。

笔者认为酒店管理合同作为一种酒店的协议运营方式,它通过酒店的业主和管理公司签订管理的合约,来约定双方享有的权利、应尽的义务以及应付的责任,但是这种合同并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文本,而是一种运营的模式。

(二)对于酒店管理合同和其他的管理模式之间的比较的研究

酒店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满足高效率的调配各种资源的需要,以及为酒店客人提供最贴心的服务。目前酒店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合作联营、业主自管、租赁经营以及委托给酒店管理公司来经营等这样几种模式,而酒店管理合同就是委托给酒店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的模式。

Charlesa・Bell(1993)论述了酒店管理合同与特许经营的源头及其发展,并对酒店业主在和管理公司进行谈判及与特许方签订经营协议的时候应当实施的战略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ChekitanS・Dev、m・Krishnaerramilli及Sanjeevagarwal(2002)则对于酒店管理公司在选择合同模式还是特许模式时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相关探讨。

(三)对于衡量酒店管理公司运营模式绩效的研究

酒店运营的绩效的衡量有助于酒店管理人员监督本酒店的运营业绩,更有效地评价各项任务是否达到了指标。这些指标一般包括盈利指标、营业比率以及运营程度几个部分,做好绩效的衡量,能使这几个方面更直观的呈现在人面前。

RichardC・morey和Davida・Dittman(1995)在对美国本土的54个业主自管酒店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酒店运营的绩效衡量标准确定下来,并提供了总经理的绩效打分的模型。JonathanBerger(1997)从酒店业主及酒店管理公司这两个角度对制定管理合同的相关绩效标准做了一些探讨,并从绩效对于双方利益和其他相关条款的影响出发进行了分析。

(四)对于管理合同相关司法案例的分析以及研究

酒店管理的契约是保证合同正常执行的必不可缺的部分,业主和公司这两方面是契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核心,在执行契约的过程中若出现无法通过沟通而解决的纠纷,则须依据契约规定申请仲裁乃至提讼。

Hart,wendy和Connor,FredL・(1994)分析了相关的司法判例,并对酒店业主单方终止管理合同,事后再交由法院裁定的做法的正确性和影响做了相关的探讨。Davidm・neff(2005)则对酒店管理合同的仲裁条款的原因和重要性做了分析,并且认为应当更加重视仲裁的条款。

二、国外酒店的管理合同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启示

积极的引进外来理论是一项研究进步必不可缺的措施,对于国外研究经验的戏曲有助于我们自身研究水平的提升。下面简单针对国外研究在几个方面对我们的启示做一下介绍:

(一)重视酒店管理学科专业理论的研究

理论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必不可少,加强对于酒店管理模式的理论性研究,将更有利于我们理性的看待酒店管理。但是除了经验性及实证性的研究之外,对于我国的酒店管理合同的研究必须重视对于相关专业的概念以及理论的研究,从理论上掌握酒店管理合同的运营模式。

(二)加强对于不同管理实践的协调及整合

酒店管理合同的研究涉及多种学科,不管是经济学、法学还是管理学等都与其联系颇深,因此,必须要综合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应用到酒店管理研究上来,使酒店管理合同的研究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系统化。

(三)加强对于具有酒店行业特殊性的管理合同的研究

管理合同在社会各个方面应用广泛,比如资产管理合同、基金管理合同等等。但是酒店管理合同具有其他合同不具有的特点,比如无形的服务性、劳动密集性以及季节波动性等,因此,对于酒店管理合同制度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到酒店行业的特殊性。

三、结语

国外对于酒店管理合同方面的研究远高于国内的相关研究,因此要不断地总结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使我国的酒店行业能够更好的运营。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承强,吕丽莉.中国星级酒店业主和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的委托关系的研究[J].旅游科学,2011,03.

酒店管理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酒店 全面预算管理 现状 原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64-02

所谓预算管理,就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规划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预算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管理方法,而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长远战略目标和年度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实现而建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因此,建立完善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对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样预算管理在酒店业的经营活动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着重强调三个方面:一是预算的事前预测分析;二是预算的事中监督控制;三是预算的事后分析评价。因此说预算管理贯穿着酒店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预算不仅仅是限制费用开支的手段,更是提高酒店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预算管理不仅决定着财务管理水平,更关系到整个酒店管理的科学化程度。我国酒店若要真正实现从“灵感”决策、“主观”决策向客观决策转变,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应当是关键所在。

一、目前我国酒店业预算管理的现状

1、财务部门的地位与作用。目前我国酒店的组织结构中,在总经理之下,一般有两到三位副总经理,有的酒店还设有一到两位总经理助理,下面安排到各部门经理,财务部门经理在整个酒店各位领导中只能排在第六、第七位。虽然在酒店的各项经济活动中,财务部门也都被邀请参与,但财务部经理没有表决权,在作重大决策时不能唱主角,也难有机会否决管理层所作出的经不起财务分析的决策。另外目前酒店的管理体制中,把所有部门划分为前台和后台,有的被划分成一线和二线;前台(一线)部门由房务、餐饮、娱乐等组成;后台(二线)部门由财务、销售、人事、工程、保卫等组成。在“重前台、轻后台”的思想指导下,在酒店管理工作中该起指导作用的职能部门被撇到一边,其工作的重要性被忽视。一说到酒店财务,大家只会想到记账、算账,是“生米煮成熟饭”后的核算工作,财务部门的职能局限于事后核算和反映的被动地位。酒店财务工作的重点不应仅仅是会计核算,而更重要的应是财务的控制作用。财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是中西方饭店管理体系最大的差异所在,财务管理水平的差距又最明显地表现在预算管理水平上。落后的预算管理水平是国内饭店管理向现代化发展的桎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算在经营管理中的监控职能,已是我国酒店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活动中的作用。(1)预算的事前预测分析。酒店预算的编制过程,是以部门自编预算为主,交由上级部门审批,但从预算编制、修订到审批,并没有很严格地执行标准,没有着重解决预算是多少、结构如何、时间界限、为什么制定这样的预算等问题。预算管理还停留在年度计划的水平上。一般仅仅是对一个预算年度笼统地提出计划目标,预算目标不精确,总经理决策层可以更改预算确定的一些活动,通常是决策层已经决定取消或增加某项预算期活动后,再要求财务部门做出大致的核算。预算管理没有起到事前计划的作用。(2)预算的事中监督控制。酒店的全面预算在经过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的编制、审批后,下达到执行单位基本上已经是计划期的二季度三四月份了,有些预算管理不太好的单位甚至已将半年的计划指标都用完了,酒店业是个非常脆弱的行业,形势稍有变化,都会从经营上反映出来。全年指标的完成要在三个季度内分摊,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这样的预算管理显然不适用于对酒店经营管理的控制,更不能作为衡量业绩的标准。因此,预算管理对酒店经营活动的事中控制的功能是非常薄弱的。(3)预算的事后分析评价。有效的酒店预算管理,各业务部门会将审查批复后的全年预算指标,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按月分摊作为各部门各月指标检查尺度,酒店对各业务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按季进行检查,考核期一结束,就将实际业绩与预算作对比,进行差异分析,作出业绩评价。酒店经营分析报告所反映出的这些差额分析,不仅是酒店控制日常经济活动的依据,也是评定各部门、各员工工作成绩好坏的重要指标,并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修订下期预算报告。而不太有效的预算管理在考核期结束后也会做差异分析和业绩评价,但由于预算目标的不准确性,不能以预算为标准作出业绩评价,奖惩的尺度不好掌握,对于下期预算的修订,也不能找出规律,加以改善。

二、酒店业预算管理落后的原因

1、对全面预算的认识程度不高。从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历史来看,酒店业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一个新型产业,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酒店业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经营计划,以产定销,有多大的接待能力接待多少人,且主要作为政治接待的工具,不是作为主要产业来发展,缺乏对预算的重要性的认识,预算管理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对酒店的管理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许多高级酒店多是委托外国管理集团负责组织管理,但合约一签就是10年、20年甚或更长,他们掌握一切行政的用人用财权,从营业总额中收取一定百分比的管理费,且不负责盈亏,迫使中国酒店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同时,其也为中国的同行带来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酒店预算管理的理论和模式也是在这一时期注入到我国酒店管理领域的。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现代酒店业管理的一种国际惯例。

2、预算编制工作的组织不规范。目前中国酒店存在着国有、民营和其他经济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其经营档次高低也有不同,接待的对象也有差异,因此采用的财务管理方式方法也大不相同,财务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使其一时难以接受一些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不要说民营,就是国有酒店尚有很大一部分未设置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是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是股东大会的职权。”这是《公司法》的规定。由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对预算指标作出最终决定的酒店显然少于由总经理和由董事会作出最终决定的酒店,由财务部门对预算指标作出最终决定的酒店就更少了,这种现状与我国酒店业不太健全的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3、预算编制的方法单一。酒店业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有四种:传统预算法、弹性预算法、零

基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我国酒店业通常采用传统年度固定预算法,这种方法遵循基数不变,因素调整的原理,以历史数据为基数,按预算期内一定的增长率或节约率来编制预算,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不能适应酒店业多变的市场环境。

4、预算编制的基础薄弱,即资料收集不充分,资料分析力度不够。(1)资料收集和占有程度不够。充分占有资料及分析资料是编制预算的基础。财务管理的各种日常性报表是容易得到的,但这远远不够。例如,编制销售收入预算,最少要获得下列因素的资料:酒店销售量的历史资料及发展趋势;国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市场占有率情况及发展趋势;影响销售价格的因素;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同行业竞争情况;同行业广告促销策略等等。目前酒店在这些方面的资料收集,未予以足够重视。(2)酒店资料分析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孤立地研究酒店经济活动,忽视对酒店生存、发展的全面考察;分析指标设置不合理;资料分析内容不能满足需要;以事后分析为主,忽视事前分析、事中分析;预测程度不够,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

5、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目前酒店预算管理还未形成一种程序化、科学化的体系。甚至有些酒店的预算仅停留在每年一次的年度计划报表水平上。预算从编制、修订、审批到执行,没有从制度上加以控制。通常是预算编制之后,就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预算根本起不到控制酒店日常经营管理的作用。

纵观以上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酒店时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战略实施、经营计划落实和日常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成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必将为酒店业的管理水平带来质的飞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一个企业,没有计划是难以生存的。在酒店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为酒店业增强活力、加强管理、扭亏增盈、摆脱困境起到关键作用。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通常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并且将长期处于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酒店都适合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因为它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运作平台和管理基础。这些要素大致包括良好的预算管理氛围和理念、系统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等。这些因素决定是否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或决定推行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酒店应根据目前自身所具备的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素质条件,选择适当的预算管理目标层面并努力去实现,待到环境条件更为成熟时再朝着更高的层面近进。

酒店管理行业分析篇4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经济已经持续高速发展了三十年,并且仍旧以良好的势头迅猛发展。经济的发展自然也促进了酒店服务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数量十分可观的高星级酒店。经济的发展使得商务客户的数量逐年的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大批的国外游客也成为了高星级酒店的重要客户。可以说,高星级酒店在国内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如何把握住发展的契机进行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管理是目前酒店管理人员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在研究目前中国高星级酒店投资市场的基础上,提出几个认为符合当下市场情况的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星级酒店;市场分析;投资管理模式

1高星级酒店投资市场背景分析

无论哪个行业,想要发展都离不开市场,酒店服务也也是如此,市场因素实际上是决定酒店行业发展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想要做好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相关市场的分析,以市场作为投资管理工作最主要的依据。想要全面了解高星级酒店的市场情况,那就应该从高星级酒店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这个大背景既要包括高星级酒店过去的发展情况也要包括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自从我国融入到全球经济化这个大潮流之后,从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重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赢得的更多的机会,我国面临着一个资源高度共享的局面,这是一个令人欣喜又有些担忧的局面。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内市场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国际上众多的高星级酒店纷纷入驻中国市场,这对中国的高星级酒店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与国外的高星级酒店相比,国内的高星级酒店存在着许多的弱势,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国内的高星级酒店与国外相比往往对市场缺乏科学、系统的调查分析,自然也就无法准确的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这种不了解市场的状态,自然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星级酒店的发展,使得我国的高星级酒店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是举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高星级酒店应该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士研究的重点,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我国酒店发展的历史上得到一些答案。通常,我们将我国高星级酒店的投机管理分为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分别为积累、变化和扩充阶段。首先,高星级酒店的发展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左右,在这个阶段,高星级酒店虽然发展基础差,发展速度仍旧比较快。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没能把握好这一发展高星级酒店的黄金时期。其次是变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90年代之后,这一阶段高星级酒店发展变化快主要是由于政府支持和外资的加入,这一时期对高星级酒店的投资虽然出现的高峰,但盲目的投资同时也带来了投资时空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到2002年高星级酒店行业的出租率才有所回升,这一阶段主要让人们看到了盲目投资的风险。最后一个阶段即扩充阶段发生在21世纪毅力啊,这一阶段虽然是高星级酒店行业发展的高峰时期,业内的专业认识也提出了不少的投资思路,但仍旧因为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分析而不能准确的定位、预测市场,从而导致了当前高星级酒店投资管理仍旧面临着决策和可行性不相符的情况。

2适合高星级酒店投资的主要模式

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制定科学使用并且具有前瞻性的投资管理模式是当前进行高星级酒店投机管理的重点。目前在我国,高星级酒店投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投资者自主经营管理酒店

这一管理模式就是一种单体酒店的管理模式,即让投资者对自己投资的酒店进行自主的经营和管理不和其他酒店产生投资上的关系,投资者完全采用自己的管理模式来运营酒店。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大量的高星级酒店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投资者可以严格的控制酒店的各个层面,从酒店的所有权到营销权都全部控制在投资者的手中,方便投资者获得酒店经营所带来的利润。但是这种投资管理模式也存在缺点,最致命的缺点就是酒店的经营规模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了酒店的经营规模,在这种模式下,酒店想要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有很大的难度,除此之外,酒店的营销渠道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实际上,采用这一经营模式的酒店通常需要承受来自其他大型酒店的关于品牌和营销优势上的巨大压力。基于此,目前很多这种单体模式的酒店开始纷纷加入各种形式不同的酒店集团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2.2将酒店交给专业酒店管理公司管理

倘若投资者自身缺乏酒店管理的经验,选择将酒店交给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实际,与投资者自主经营管理相比,完全将酒店托付给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实际上是管理模式上另一个极端。这种投资管理模式的有点在于投资者可以充分的应用专业酒店管理公司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源储备来为投资的酒店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投资者需要将对酒店的管理权让渡给专门的酒店管理公司。除此之外,聘请专业的酒店管理人员来管理酒店通常需要支付管理人员高昂的工资,这些费用必然需要在酒店的经营利润中进行扣除,对投资的所能获得的利润来说也是不小的影响。

2.3委托管理与特许经营双重运作模式

由于投资者自主经营管理酒店和将酒店交给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管理这两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并且都比较极端,基于此将以上两种经营模式进行适当的综合,取长补短就形成了委托管理与特许经营的双重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酒店的投资者通过和其他酒店联号签订相关的协议、合同同时再与这家酒店签一份特许经营协议,基于此,一家酒店可同时得到来自一家签约酒店联号提供的两种不同的服务,从而来达到管理酒店的目的。再或者投资者也可以只与酒店签一份总管理合同,只需要将特许经营有关内容在合同中进行体现即可。除了以上这些模式之外,还有让委托管理方作为酒店的股东,对企业进行带资管理同时让酒店管理者也对企业进行参股,作为酒店的联合投资者的模式或者仍旧由投资者自己管理酒店,但是加入一个更大的联盟团体来为酒店争取更多的支持等等,这些模式在酒店投资的管理上都各有利弊,酒店投资者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管理模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管理模式不应该是一样的,而是应该根据投资者自身情况来确定,与此同时,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管理模式也不应该是一层不变的,而应该根据酒店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高星级酒店投资者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管理模式,才能不断的发展酒店,从而为自己带来更大的经营利润。

作者:王磊单位: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行业分析篇5

酒店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居民出游率逐年增加,我国旅游业首先发展入境旅游,现在主要旅游形式为国际出境游。为满足国外游客的需求,国内酒店业迅速发展,我国酒店业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结构,人们追求干净舒适的住宿环境,三星级酒店向四五星级转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中高档酒店受到游客的青睐。由于外资酒店拥有先进的发展理念,使得国内中高档酒店数量持续增加,国内酒店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升管理水平。

酒店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财务管理是关于资金购置融通与运营的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酒店业为资金密集型企业,财务管理对酒店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财务管理是酒店经济效益的风向标。酒店业每天有大量资金出入,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对酒店各项经营数据分析,采用各项措施化解风险。对财务数据分析可以为酒店发展制定可行计划,财务管理对酒店发展至关重要。酒店财务管理部门通过收集财务数据分析,发现酒店日常开支是否正常等,财务管理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发现酒店管理问题,从而提升酒店管理水平。

酒店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酒店发展加快,同时酒店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要求酒店经营管理中加强成本控制。酒店经营环境变化体现在大量国外酒店品牌涌入,酒店行业进入低碳时期,酒店需借助节能减排手段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中国酒店市场格局出现调整,国内酒店企业发展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目前酒店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许多问题,部分酒店在成本管理中过于重视短期利益,严重影响酒店的正常经营,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经营环境不断变化,酒店企业必须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从战略高度进行财务管理,促进酒店企业持续发展。

酒店财务管理转型发展现状

财务管理对酒店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事物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不断创新发展才能适应酒店企业需要。当前我国酒店企业财务管理发生变化,主要趋势是向信息化转变,专业财务管理人员作用日益突出,财务预算向全面预算转变。我国酒店行业发展整体较为成熟,但在财务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酒店管理的发展,加快酒店财务管理创新成为酒店管理转型发展必然要求。酒店管理转型对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技术在财务管理中广泛应用。以往酒店财务管理中仅用电算化分析财务数据,很多信息得不到及时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使财务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财务数据分析整理,有效提高酒店管理者决策正确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企业无形资产成为财务管理重要对象。企业竞争美术转变为软实力竞争,酒店以往竞争往往忽略软实力对酒店发展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时代,酒店的品牌及公众评价等软实力对酒店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如国际酒店希尔顿硬件条件与普通五星级酒店相当,但由于其软实力强赢得更多顾客的信赖。酒店财务管理重心向无形资产管理转移,加强酒店财务管理创新非常必要。

酒店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酒店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酒店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酒店财务管理中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财务管理情况可以反映酒店运营情况,财务管理在酒店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财务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当前我国酒店行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出现财务管理职能制度不明确等情况,影响酒店的经营发展。酒店行业中普遍存在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加强成本控制尤为重要。部分酒店管理模式落后,导致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影响酒店的经济效益。

酒店转型发展下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财务管理对酒店运营管理非常重要,酒店经营管理中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只有做好财务管理才能保证酒店企业正常运行。当前酒店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制约酒店的快速发展,酒店管理转型形势下,财务管理创新设计要遵循目标明确原则,系统性原则,效益配比性原则,通过优化组织治理结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监督制度等措施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完善酒店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酒店财务管理创新要构建基于价值链为主的管理体系,通过分析价值链制定有效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充分反映酒店战略目标需求,在以往财务管理基础上进行优化,对不足的部分进行改善创新。酒店内部延续多年的组织结构吸引职能型分工细密的优点,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化,层级结构扁平化,合作小组动态组织结构更具优势。酒店内部可以形成SBU,形成费用中心等职责清晰的责任中心。目前我国酒店处于经营管理转型阶段,财务部门应明确企业内部创造价值的单位,财务治理层面考虑集团财务控制问题,积极调整政策流程,完善财务管理各环节的制度,简化流程,优化指标,使财务管理起到支撑经营决策的作用。

使用战略成本管理

为将成本管理体系与经营理念结合,战略成本管理可以对隐性成本进行控制,隐性成本包括协调组织成本等,应从企业战略层面考虑消减。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是企业成本发生的环节,企业应对不必要的价值活动进行控制。从价值管理角度出发,在分析内外部环境基础上,形成运行机制,控制机制相互协调的有机体,将预算管理与战略有机结合,使业绩考核等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相协调,形成可操作性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酒店供应管理应承担供应管理内容元素角色,包括酒店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等内容。

健全财务管理系统

酒店企业要健全财务管理系统,每笔担保账务有完善的手续,审核过期合同,增强法律保护意识。会计核算环节检查费用开支方向,扩大会计核算职能。从收银员第一线人员强化审计意识,在楼面有效实施监督职责。加快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降低采购谈判成本,提高对供应商的谈判能力。通过数据库及时反映预警信息。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酒店企业要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人员需求标准,提高部门人员结构。要加强教育培训,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要求员工解放思想。要灌输管理知识,根据分析结果改善管理制度。

酒店管理行业分析篇6

【关键词】现代酒店;成本管理;成本意识

现代市场经济中,酒店业应树立怎样的成本管理观念来支配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既有一定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转变酒店业成本管理观念,以提升成本功能价值为主导的新思路

所谓成本功能价值是指成本支出所获得的功能或效益与其成本的比值,该比值越大说明成本功能价值越大,成本支出越合理也越有必要。这是价值工程分析在成本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传统的酒店业成本管理是以抓好企业是否勤俭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支出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的成本管理要点可简单归纳为减少支出以降低成本。这是对成本理解的狭隘观念。当前酒店业成本管理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损害顾客合法利益。有一些酒店尤其是规模小、档次较低的酒店选择了舍本逐末的做法。它们随意取消服务项目甚至减少客房用品的标准性配量,采购原材料时以次充好或者在食品加工中减少配料定额等。这些短期行为最终会使酒店企业丧失信誉丢掉市场。二是降低客房用品质量。为了迅速降低成本,有些酒店尤其是流动资金不足的酒店往往喜欢在客房用品、餐具上“打主意”。采购时,不是借助科学的市场调查购买质优价廉的商品,而是试图用低价采购低档用品,以降低成本,如某些信笺、服务指南等低值易耗品早已过时,却不及时更新,影响了酒店的形象。三是不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致使设施设备运行失常造成客户不满,甚至提前报废,最终影响了酒店的服务质量。四是刻意压缩正常的营业费用。大型酒店的营业费用一般有25项之多,除了工资、折旧、大修理费、水电费、物料消耗等大额项目外,还包括宣传促销、教育培训、劳动保护等多种费用。在不浪费的前提下,上述费用的支出都是维持酒店的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因而不能随意削减,不少酒店经营者由于追求短期效益等原因,偏偏采取了这种不明智的行为。因此,现代酒店业应树立成本功能价值观念――从产出看投入、从效益看成本的新思路,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为与这一基本要求相适应,酒店成本管理应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成本效益观念来看待成本管理及其费用控制问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即努力以最合理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确定成本是否合理时,需要对其提供的功能或创造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即功能或效益与成本的比值最大化。只要企业的高成本投入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就是可取的。价值工程分析原理说明,“合理的成本支出”与“单纯减少支出”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合理的成本支出”不只是简单地节省或减少成本支出,它是运用功能/成本比值最大化理念指导酒店成本费用管理,以最合理的成本投入创造出高质量、高功能的产品与服务。例如,某一家酒店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如果在产品的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某一功能,比如,提供更好的会议设施会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么,尽管为实现这一新增功能会相应地增加一部分设计及装修改造成本,但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大大提高酒店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酒店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功能价值理念的。又比如,一项节能措施的推广,虽然要增加一定的投入资金如更换节能灯泡,购买余热回收处理设备,但这能使酒店的能源成本得以降低,同时也具有社会效益,那么,这种投入与支出就是值得的。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酒店引进新的管理模式或品牌都需要增加相应开支,但能提高酒店运营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再比如,酒店为充分论证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合理性而发生的费用开支,可以使企业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等等,这些支出都是不能不花的,这种成本是“花钱是为了使企业更有活力、更具竞争力,是为了更多地赚钱”,这就是成本功能价值理念的体现。

二、拓宽成本管理途经,以本量利分析为手段的新思路

所谓本量利分析是对企业成本、销售数量、营业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可以用它来分析酒店业的一些问题,例如,在任意给定的客房出租率下,酒店预期利润会是多少?在下一个年度客房销售额必须增加多少时才能弥补固定费用或其它增加的必要费用,且能达到预期利润?客房出租率达到多少时才能实现预定的利润?如果客房价格变动、变动成本上升或固定成本增加的话,将会对利润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本量利分析为酒店业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即理论上,酒店的营业利润(经济效益)是其成本的函数,酒店在预测效益时,应从成本角度出发,考虑怎样保证必要的成本支出且能使成本最合理化,达到最佳点,也就是上面谈到的以最合理的成本付出,去满足期望达到的效益。下面以如何定房价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一家酒店有300间客房,年固定成本为3000万元,期望年目标营业利润(所得税前)为800万元,假设每间售出客房的变动成本是50元/间/天。假设经过市场综合调研后出租率大约在70%左右,即一年按售出8万间客房计算,那么这家酒店该如何定房价呢?

根据本量利方程式:

tR=Q(p-v)-F有:

p=V+(tR+F)/Q

其中:tp――(目标)营业利润额(所得税前);Q――销售量;F――固定成本;p――单位销售价格;v――单位变动成本。

代入方程式后计算出这家酒店房价应定525元才能实现营业利润目标。由此看出,客房价格是受酒店的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目标营业利润及销售数量的影响。方程式中的四个变量是相互影响的。

在上例中,首先确定了成本,即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预期目标营业利润,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客房的销售价格。因此酒店在制定客房销售价格、出租率以及餐饮定价政策时,不应该单纯考虑市场因素、竞争对手因素和自身外在条件因素,而应首先从成本角度综合考虑,以确保达到最佳收益状态,由此反映出本量利分析中体现出来的成本管理的新理念。

在分析酒店成本时,一定要深入了解酒店成本的特性,只有熟知其特性,才能真正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它、控制它。通常酒店的成本有固定成本,其中又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成本。所谓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与提供商品和服务能力有关的,对经营能力有约束力的成本。对于饭店而言,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与提供客房能力有关的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照明费、取暖费、财产税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有两个特点:一是其支出大小取决于企业经营能力的规模和质量;二是它是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基础。酌量性固定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上需要确定的成本,是受管理者短期决策影响的成本,如广告宣传费、职工培训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有两个特点:一是其支出大小受管理决策的影响;二是与约束性固定成本相比其预算期较短,通常为一年。对于酒店而言,约束性固定成本不能采用降低总额的措施,只能着眼于合理利用客房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相对降低其单位分摊成本;而对于酌量性固定成本,可在不影响酒店经营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这部分支出。

另外,还有阶梯成本如客房或餐饮主管的工资就是典型的阶梯成本。如一个客房主管能监督的客房服务员人数假设最多不超过15人,则酒店就必须增加另一个主管来监督增加的更多的服务员。还有混合成本,如一家酒店委托管理公司管理会发生基本管理费和奖励管理费以及特许经营费,而奖励管理费及特许经营费在收取方式上往往采用阶梯或特定方式,有固定的部分,也有达到一定效益则提高比率的部分等。

对酒店的这些成本要有针对性地去分析其特点。只有深入分析了解其特性,才能有效控制,以达到最佳效益。

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发现,成本控制是多方面的,如价格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成本,意味着需要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这就要求企业要将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思路与相关部门沟通,帮助他们分析怎样合理控制成本使成本效益达到最佳状态。如不断地改变菜系,利用酒店业的“菜单工程”管理方式使菜品价格的提高尽量无弹性,而客人也非常愿意付出等等,让他们顺着这条思路去想办法、挖掘潜力。

三、树立全面成本管理观念,以提高成本意识为理念的新思路

酒店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现成本管理中的“三全性”,即全员、全面、全过程,从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组织、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酒店成本管理应从以往单纯的经营成本内容,扩展到酒店广义的成本项目内容,要涵盖酒店全部成本费用,使酒店成本管理内容更具全面性。对酒店实行全面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使酒店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不仅局限于节约、节省、单纯降低,而且要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管理方式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感觉、满意程度。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会涉及到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销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对在建酒店,在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工程分析。一座建造很豪华的酒店未必是一家适合酒店经营或经营很出色的酒店,因为它的设计功能未必是最适合酒店经营所需求的。

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结合到酒店业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等。优秀人才的储备、骨干力量的培养、员工的培训等,应作为酒店企业考核总经理业绩的重要方面。

三是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分析也很重要,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作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如酒店改造需要做可行性研究,需要发生设计费、考察费等,如果单纯考虑成本,选择的专业机构不熟悉酒店行业,那么做出的方案可能就不是最佳方案,实际上造成了浪费,发生了不必要的损失。反之,酒店选择了一家专业机构,虽然可行性研究费用及设计费看起来高一些,但改造后的效益会给酒店带来预期甚至于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这笔钱就花得值。

四是酒店应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酒店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

五是在酒店内部形成员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企业的成本受到人为的主观因素驱动。因为人具有最大的能动性,人为的主观动因也应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因而也可将其视为成本的驱动因素。在酒店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员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因素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或单纯奖励的传统机制,实现自主管理,这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四、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酒店业成本管理中,应对比产出看投入,研究成本增减与效益增减的关系,以提高成本功能价值为导向选取最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成本决策方案。酒店业应进行成本形态分解推广运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进行经营决策,采取最佳成本控制策略;同时酒店应努力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实施系统的全面成本管理以提高酒店业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行业分析篇7

(一)酒店成本

从狭义上来讲,酒店成本包含的是酒店的运营成本、资产购置成本、员工成本,属于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而现在酒店成本管理除了包含所有的狭义成本之外,还包括了对员工思想上的管理,像是综合素质、管理意识与团队意识等,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与态度,以及人际关系之类的无形成本。另外,成本还应包含机会成本、相关成本、未来成本、沉没成本以及重置成本等。在表现形式上来看,广义的酒店成本指的是支出费用、潜在损失与购置成本这几个方面。

(二)现代酒店成本管理

传统的酒店成本主要是从节约支出与降低消耗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对酒店管理暂时性是有效的,但不适用于长远的发展。传统成本管理多是采取将成本直接压缩的形式,通过减少员工福利待遇或是将正常的营业费用压缩(像是夏季将空调温度升高、减少房间内部配置成本等),让酒店迈入成本控制的一个误区,不利于酒店的长远运营。现代酒店成本管理需要酒店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成本的控制,而不是任意压缩。成本管理应该是在不影响酒店运营的基础上进行的,以酒店长远发展为目标,站在全局角度来考虑问题。成本的控制不仅是对内部经营各方面的管理,还包含酒店上下游利益之间分配关系的管理,其对象不仅仅是成本管理部门,还应有酒店内部每位员工以及各管理人员。因此,对于现代酒店而言,成本管理应该具有全局性特征,同时兼顾外延性、长远性以及全员性,在管理的同时有效结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管理技术,保障成本控制目标顺利实现。

二、内控要素下的酒店成本管理

(一)管理思路要改变

酒店的成本管理应该将量本利分析作为主要途径,对酒店运营的成本、销售额以及利润进行统一分析,通过得出的信息来作为酒店发展改进的保障。通过这类分析,酒店管理者能够发现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像是客房出租率、房间利润、固定费用的成本收回时间、客房使用率与盈亏之间的管理、价格变动对盈亏的影响等。这样一来,管理者对酒店成本工作在观念上就能够发生改变,用新的思路来进行成本理念管理。现代酒店管理应该充分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要想进行盈利上的控制,就应该加强对成本方面的考虑,通过研究调查,发现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平衡点,发现平均房价与出租率之间的平衡点,以追求平衡点的方式来进行成本与利润方面的合理安排。但是,从内控角度来说,成本控制并不是压缩得越紧越好,应该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

1.加强与“公、检、法”办案机构的外向沟通,掌握酒店内控的薄弱环节,然后“对症下药”,堵塞采购、销售、出纳、财务上的管理漏洞,从而降低采购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损失、坏账损失。

2.充分认识客房产品的不可储存性,通过增收来降低客房产品的沉没成本。客房产品具有不可储存性,意思就是酒店的客房在出租的时候才有它的价值,一间房空了一天它这一天的价值就消失了,不会像其他的商品那样价值保持不变,这是酒店客房与其他商品最大的不同。

3.狠抓收益管理,不同的时段采取不同的房价,当开房率低位时要拉升提高开房率,此时房价不能比竞争对手开出的房价高;一旦开房率到5-6成,则须提高房价,最终达到每房产出最大化。

4.保障酒店品质,提高二次入住几率。客房是顾客对酒店最直观、最重要的评价方面,客房若是在配置方面不完善,会直接影响酒店在顾客心中的形象,影响顾客的二次入住。研究表明,留住一位顾客需要花费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开发一个新的顾客,因此酒店绝不能够因为想要降低成本就压缩客房配备,要保障客房品质,让顾客产生二次入住的欲望。

5.加强设备维护,保障酒店形象。酒店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因此出现故障现象在所难免。酒店在平时运营时就应该加强易损坏设备的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维护,不能够等到出现故障再进行维修工作。例如,若是一家酒店的电梯在运行时出现异常声响,而酒店方面又没有及时解决,若是发生顾客在电梯内被困事件,酒店的形象就会大大受损,造成顾客严重不满,还会要求酒店赔偿损失。顾客满意度是酒店能够长久运营的保障,没有了顾客,酒店就无法维持下去。因此在设备的维护工作方面,酒店应加强管理,避免因为设备的故障造成酒店整体质量的下滑。

(二)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于酒店来说同样如此。酒店要想发展,就必须将传统的规范化管理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改变。对员工的关爱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员工在工作中能够调动积极性,用最饱满的状态去面对顾客。这样一来,酒店的投诉率或是潜在顾客流失率就会大大下降,从而降低了沉没成本。同时,员工对酒店的向心力加强了,离职率就会减少,同样能够为酒店省下新员工的培训费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让员工主动参与到酒店的管理中,通过团队精神做到随时调节、随时找差距,将以人文本的成本控制理念深入人心。

(三)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

酒店要注重员工的发展空间,通过不断的提高员工素质妈才能够让酒店运营得更好。首先,不同层级的人才应分开管理,有意识的重点提拔对酒店忠诚度高的员工;其次,要鼓励员工参与酒店的竞升,增强员工归属感,通过竞争让员工工作更加热情。对于优秀人才应该重点培养并在酒店内部公开表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酒店可以将部分权利交给员工,员工通过在这方面的成本控制得到相应的提成。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个性化服务的水平,对于酒店形象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本文来自于《北方经贸》杂志。《北方经贸》杂志简介详见。)

(四)加强管理决策成本分析

对于现代酒店而言,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已经是时展的需要。酒店要做好管理决策成本的分析,通过有效的分析来指导酒店的工作,避免错误的决策给酒店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决策最优是酒店良好运营的保证,在要进行重大决策之前,酒店应该做好可行性分析,对需要花费的资金、时间以及人力做出分析,在不影响酒店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进行方案的规划。同时在机构选择上,要选择专业性强、有这方面经验的机构来进行,保障方案的最佳运行。在机构的选取上,可能专业性强的机构需要的成本要远远高于非专业机构,但从后期效益上来看,对酒店是绝对有益的。酒店方面不能单纯的从支出方面考虑,还应进行完善的分析,保障各项决策最优。决策的最优,要求公司治理规范,内控充分有效。

三、结语

酒店管理行业分析篇8

在教学模式方面,李洁、吴应香在《酒店前厅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中分析了目前酒店前厅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对其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酒店前厅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徐立娣在《实训室中高职酒店英语情景教学模式探究》一文中分析情境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酒店实训室情景教学模式。

以酒店前厅、客房、餐厅三大部门工作范畴为基础,进行主题模块创设并设计相应的子模块情景对话,然后学生进行实训室角色扮演训练,最后本文提出实施情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曹艳芬的论文《试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以〈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范例》中,在分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路,以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范例探讨了课程开发实践。以上学者都从某一角度对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特别是从教学方法上要求从实际出发,让教学环境更符合实际工作场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应变能力,但不够系统,现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从课程开发、到教学手段与方法、到考核与实训等方面对酒店前厅课程改革加以论述。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酒店前厅课程改革

前厅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流程是酒店岗位群分析—前厅岗位能力分析—综合职业能力分析—课程设计与重组。按照这种思路与方法,根据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建由职业基本素质与能力、酒店前厅基础操作技能职业关键技术能力、职业方向拓展能力组成的技术管理型人才综合职业能力体系,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要正确处理服务技能课程与管理技术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与管理技术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的关系。在高职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除了努力使学生精通本专业技术技能外,还需基于专业的关联性,进行适当的专业方向课程拓展,为学生将来可能发生的职业转换奠定基础。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家示范的重点专业,从2006开始建设,形成了从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到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网络资源、实习实训等一系列成果。

1.先从课程教学目标的入手。前厅课程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星级酒店前厅部工作人员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训教学,学生能全面认识酒店前厅部的业务工作流程、服务规范和酒店前厅部运行与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娴熟的前厅服务技能,提高自我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为职业领域的拓展打好基础。同时,通过前厅工作的认知、熟悉和实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先进的价值观。

2.课程标准的构建。课程标准课程定位于培养高星级酒店前厅工作岗位人员,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按照“企业调研—工作岗位划分—工作任务流程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教学情景设计—课程体系设计”的教改思路,与南宁五星级酒店红林大酒店、南宁饭店等合作企业共同构建一套融合前厅岗位职业标准、符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课程改革时聘请了企业专家与课程专家一起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构建。根据前厅服务流程来设计,形成了酒店前厅的八个主要学习情境。使教学内容更符合行业要求。也符合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

3.教学方法与考评体系改革。每学期组织酒店行业专家、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开教学研讨会,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讨,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特点,提高教学效率。课程教学评价引入职业岗位标准,注重在过程中考核,全方方、多层次、过程,完善《前厅运营与管理》课程技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4.教学资源库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前厅运营与管理》案例库、习题库、实训实习指导书、结合国家职业技术考核标准建立职业考证指南。建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现前厅服务与管理已取得学校级精品课程,准备申报区级精品课程网站。

酒店管理行业分析篇9

住宿,作为旅游的三要素之一,人们对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挑剔,国外酒店管理集团在国内的“驻扎”,在国内的发展吸引了无数的消费者,同时也让我们国内的酒店业学到了很多先进的营销方式、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等。当然,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的侵入也对我们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敲响了警钟,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在与其竞争之中实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国内酒店如何更加的完善自己的优势,而国外酒店集团的优势之处在哪里?

一、酒店管理集团含义及国内外酒店管理集团的发展

(一)酒店管理集团含义是指在本国或世界各地拥有或控制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饭店,使用统一的店名、店标、经营管理方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联合经营形成的饭店企业系统。

(二)国内酒店管理集团发展:近代,清末出现了迎宾馆;19世纪初,西式酒店进入了中国,不同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以及酒店建筑风格特色都与中国的传统的宾馆不同;20世纪30年代,中西式的酒店开始兴起,在西式酒店的影响下兴建了一大批中西式的新式酒店。1928年,香港半岛酒店集团开始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酒店,香港半岛酒店集团也成为中国的第一家酒店管理集团。迄今为止,我国的酒店管理集团已经数不胜数:锦江国际、港中旅维景、首旅建国、南京金陵、浙江开元、岭南国际、山东蓝海、粤海国际、湖南华天、海航集团等,这些酒店管理集团的茁壮成长也标志着我国酒店业的蓬勃发展。

(三)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发展:当香港半岛酒店集团的管理人员作为外方委派参加北京建国饭店的管理时,国外的酒店管理集团已悄然进入中国。国外酒店管理集团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引进初期,假日酒店集团先后在广州、厦门、大连等地区建立了酒店,成为当时建立酒店为数最多的酒店管理集团。紧随其后的喜达屋、香格里拉、新世界等酒店管理集团都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些酒店大部分都是分布在中国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带以及直辖市;全面铺开阶段,看到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的快速发展,其他国外的酒店管理集团也迅速向中国市场“进攻”,在一时期,我国的旅游业也迅猛的发展。最后一个时期,则是纵深发展期。自21世纪开始,国外酒店管理集团出现了网络化,展开全球化战略、全品牌发展战略。此时的酒店管理集团在中国市场展开了大规模的“撒网”,我们可以看到酒店管理集团已经进入到我们的一二三四线城市。

二、国内外酒店管理集团现状分析

最新党中央下达的最新指令,勤俭节约,这条对于酒店业来说类似于经济危机的政策也使国内外的酒店管理集团的餐饮业受到了重创。更多的人在出差时会选择经济型酒店,而不是高档酒店,那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国内外的酒店管理集团的经营模式和方针也在慢慢的改变着。

(一)国内酒店管理集团现状

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并不是如同国外酒店集团那样的多样化,现如今耳熟能详的国内酒店管理集团为锦江国际、7天酒店集团等经济型酒店管理集团,经济型酒店则是针对于那些喜欢旅行却又为经济所难的游客及商务客人精心准备的。在面对“勤俭节约”的政策时,经济型酒店则是有着很强烈的优势;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在经济水平上既能被消费者所接受;提供的设施设备虽然不是很先进,但是也能满足客人的需要;在服务上虽然没有达到星级酒店的个性化服务,但也亲切和蔼;这就是即使在勤俭节约政策出台之后为什么我国的经济型酒店管理集团仍能扎实的前进的原因。

(二)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现状

国外酒店集团包含很多种酒店品牌:奢侈型品牌、高档型酒店、中档型酒店以及经济型酒店。为了迎合不同的市场需求,酒店管理集团往往都会采用多品牌战略。除了多品牌战略,有的酒店管理集团还会在酒店的先锋品牌旗下在开设其他的酒店,这样能形成高低搭配型的复合式产品。例如:喜达屋酒店管理集团下设的喜来登酒店和福朋喜来登酒店。喜来登酒店是喜达屋酒店集团的先锋品牌,而福朋喜来登则是与喜来登形成高低行的复合产品。除此之外,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的多种酒店品牌中也包含经济型酒店,在价格相当时,消费者往往会优先选择酒店管理集团下设的经济型酒店。

三、大连市国内外酒店管理集团的发展特征

(一)地理位置集中性、数量较多以及规模较大

大连一座三面环海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海洋性气候也让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来此度假,也有着亚洲最大的广场――星海广场。大连的酒店分布比较集中,分布在火车站、旅游景点、商业圈、学校附近。其中,国外酒店管理集团旗下的酒店大部分分布在旅游景点和商圈附近。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大连,也被房地产商和酒店管理集团看成是“一块肥肉”,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大连的酒店数量越来越多。

四、大连的国内酒店管理集团对于国外酒店管理集团冲击下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设施设备齐全,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设施设备的齐全是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的基本要素,例如:商务客人离不开电脑,没了电脑他们没法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相信大家一定住过如家酒店或是锦江之星酒店,这两家酒店都是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旗下的品牌。这两家酒店的设施设备都会很有人性化,不仅有基本的“六小件”,还会为客人风筒,能为客人减少自己出游所带的物件。

2、相同等级的酒店价格较低,适合大部分的人群。

国内酒店管理集团的酒店对于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的酒店来说,价格比较低。既可以住到好的酒店,价格又便宜,这是大本分住店客人的期望;因此,大部分消费者则会偏爱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客房出租率也会高于国外的酒店管理集团。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经营宗旨不明确

国外的酒店管理集团的经营宗旨是“先义后利”,但是国内酒店管理集团的宗旨大部分是“先利后义”。这样不会留住老顾客,利益只是暂时的利益,从而丧失了自己原本的经营理念,忘记了顾客至上的道理。例如:国外的酒店管理集团会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即使客人只是到店一次,也会记住客人的名字、生日等,直到客人在出现时能够准确叫出客人的名字,有的酒店会在客人生日或节日时给客人发送短信祝福。但国内酒店集团注重过多的经济收入,而忘却了“客人是饭店生存的根本”。

2、品牌知名度不高

一提到国内酒店管理集团,大家往往会只想到:如家酒店、锦江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等。其他的酒店管理集团在我国市场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经济型酒店成为我们酒店业的“头牌”。但是,我们提到国外的酒店管理集团时,无数的名称和品牌都会浮现在脑海。国内酒店集团的发展并没有明确的经营特色和经营理念,导致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的入侵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

3、企业文化不是很明确

企业文化对于酒店业以及各个酒店管理集团都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决定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决定着酒店管理集团的发展以及经营模式。大多数国内酒店管理集团缺少准确的企业文化,但是锦江之星的企业文化在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中比较新颖。例如:锦江之星的企业宗旨是是坚持创新发展、铸造细节、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三)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西部的酒店业也逐渐兴起

国家对西部的开发建设都会对西部旅游的发展有所促进,国家对西部的倾斜政策,会吸引一部分房产商和酒店管理集团的加入。我国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都是由沿海到内陆,由东部南部地区会向中西部地区发展。

2、实现集团化和品牌化

受到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的影响,国内酒店管理集团的可以通过规模经营,通过产品的多样化、服务的标准化,品牌、产品线等延伸,来建立品牌的忠诚度,获得顾客的终身价值,赢得更多顾客的青睐。当然,要实现品牌化,我们要先实现集团化。

(四)威胁(threats)分析

1、国外酒店管理集团及旅馆业的威胁

自国外酒店集团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的酒店管理集团会降低自己的价格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降低了价格的同时,自己的经营及营销理念也随之而改变了。现如今旅馆业也是非常的火爆,比如:青年旅馆,既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旅游的心,也能让消费者有个经济实惠的歇息场所,实现了很多人没有钱也想旅游的“穷游梦”。现在的旅馆业也是在不断提高和改善自己的服务水平,比如:提高卫生质量、客房的空间加大等等。

五、大连国内酒店管理集团面对国外酒店管理的冲击对策分析

(一)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

对于在大连的国内酒店管理集团来说,已经存在各式各样的国外酒店管理,无论是经济型、中档型还是高档型的酒店,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酒店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根据查找酒店业市场的空缺,做到“查缺补漏”。

(二)提供有自己酒店特色的服务

首先要了解可人的需求,客人对饭店的需求基本可以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其次,加强员工的培训;员工可以说是一个酒店的脸面,员工代表着酒店的一切,要提高员工的素质,才能够提高整个酒店的素质。最后,要坚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包括:超前服务、超常服务、微笑服务、灵活和家庭式服务。

(三)提高饭店的服务质量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为酒店实现利益最大化。其次,酒店要时刻牢记“客人永远是对的”的指导思想,虽然说这句话不是完全正确,但是如果我们和客人争吵就有可能失去更多的客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提供让客人满意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最后,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及服务水平,员工的服务标准代表着一个酒店的服务标准。因此,员工的素质也要有所提高。

(四)加强酒店的市场营销计划的实施

市场营销组合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销售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在酒店的市场营销的中,这四个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酒店要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新的产品开发才有可能会吸引到更多的客人。其次,价格策略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国内酒店管理集团的价格来说,一定会低于国外的酒店管理集团。

六、结束语

酒店管理行业分析篇10

关键词:经济危机;酒店行业;战略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自加入wto后,我国的酒店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商务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同时外资酒店也不断涌入我国,并且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将我国视为他们集团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战略目标。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如何提高我国酒店业的管理水平,寻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酒店运营成本,成了酒店企业积极应对经济危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议题。我国酒店业当前的成本核算过于简单,无法对酒店各种服务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核算结果难以给管理者提供决策需要的数据;酒店的成本管理处于粗放阶段,难以适应目前的激烈竞争环境。因此,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理念,细化成本管理,提高酒店核心竞争力,成为现代酒店管理的迫切需求。

一、我国酒店业的行业环境新特点

(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外资酒店纷纷涌入,竞争越来越激烈。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12,024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279家,四星级1,146家,三星级4,376家,二星级5,591家。截至2007年共有14,000家星级宾馆建成使用,预计到2015年将有200,000家新酒店、高级旅馆落成。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酒店业更是看中了我国的投资环境而纷纷向我国扩张。据有关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旅游酒店业利用外资额已达200多亿美元,外资酒店已有800余家。如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它所拥有的38家饭店中有16家在中国。外资酒店的纷纷涌入,更进一步加剧了我国酒店行业的竞争。

(二)国外酒店集团在我国的连锁经营将国内酒店业的赢利空间已经打压到了很低。中国旅游酒店业协会曾经公布过一组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外资酒店以占总数10%的床位赚取了我国酒店市场这块“大蛋糕”95%~98%的利润。在2003年我国旅游酒店业协会颁布的《中国酒店业务统计》中也显示:微观上我国酒店的一些重要经营指标在国际上处于中下水平。如在全球21个旅游市场上,我国的平均房价(aDR)居第16位。

(三)国内酒店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员工素质相对较差。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美国的酒店每赢利100元,70%是依靠管理和技术,而我国的酒店现在每赢利100元,50%依靠的是资金,30%则依靠的是外国人的管理。这说明我国酒店业的管理水平确实有待提高。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酒店业的影响

总体而言,世界各国的酒店市场都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从全球区域市场来看,只有南美地区的景气指数比较积极,亚洲地区酒店业的景气指数最低。我国地区的景气指数为-40.8,排名32,但与亚洲诸国相比偏乐观,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

我国的酒店业在2008年上半年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冲击后,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业绩有所回升,特别是“十一”黄金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此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便日益显现。同时,由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住宿业阶段性供过于求特征的显现,更加重了酒店业所受的负面影响。

根据华美咨询在2009年3月份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第6届会员大会上所的最新数据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前与金融危机后我国酒店业所受的影响,如图1所示。(图1)

可以看出,不论五星级、四星级还是三星级酒店,均受到了来自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平均客房出租率均有所下降。而且五星级酒店的客房出租率下降幅度超过10%,高于四星级(降幅7%)和三星级(降幅2.53%)。

三、酒店企业的经营特点及成本特点

(一)酒店企业的经营特点

1、酒店经营的不可预知性和季节性。酒店一般分为旅游度假酒店、商务酒店、经济酒店等,不同类型的酒店都会有一定的经营季节性。经营的季节性增加了成本预测的困难。

2、提供的服务产品包括有形服务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品。有形产品,如客人在住宿时所使用的客房、在餐厅用餐时所享用的酒水和食物等。无形产品,如酒店的住房服务等。

3、短暂的经营周期。酒店一般只有餐饮部门存在生产环节,客房的消耗品多为一次性消耗品,库存材料少。酒店的营业收入大部分采取及时现金结算,所以酒店服务产品具有生命周期短、物资流、资金流周转快,存货少的特点。

(二)酒店企业的成本特点

1、直接成本比例少,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各酒店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有一定的差异,先进效益型酒店成本和费用占营业额百分比的范围如表1所示。(表1)

2、固定成本比例高。对于酒店业来说,除了直接餐饮材料、消耗品、水电能耗等为变动成本外,折旧费、人工工资、部分电力等能耗为固定成本,酒店行业的固定成本比例比较高。据国外的研究表明,酒店企业在开始营业之前,已有85%的成本为固定成本。由于固定成本比例比较高,客房的入住率或是餐厅的就餐人数对单位固定成本影响很大,客房的入住率越高或是餐厅的就餐人数越多,单位固定成本就越低,因而住房率成了评价酒店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

四、酒店战略成本管理新思路

战略成本管理立足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分析酒店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竞争地位的变化,以酒店全局为对象,将酒店成本管理的范围向前向后大大延伸,有利于提升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战略成本管理强调成本的综合效益,充分体现了现代酒店成本管理的目标:“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为顾客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服务”。我们从价值链分析角度和作业成本法应用的角度对战略成本管理在酒店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将酒店视为互为联系的活动的集合体,酒店不仅为顾客创造价值,而且与上下游企业、甚至包括顾客自身在内共同创造价值。价值链分析分为内部价值链分析和外部价值链分析。酒店外部价值链分析包括供应商、顾客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利用外部价值链分析,酒店企业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实施纵向整合战略,通过与供应商和顾客建立战略联盟来降低成本,实现竞争优势。酒店内部价值链分析的基本步骤是:识别价值链中的单项价值活动――确认单项价值活动应分摊的成本――评估单项价值活动的成本与其对顾客满意的贡献――找出酒店各单元价值链之间的联系――评估单元价值链之间的协调性――采取改进措施。(表2)

(二)作业成本法在酒店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资源分配到服务产品中去。为此,首先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按不同服务产品分别建立作业成本中心,如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康乐服务等成本中心,分析各种新的作业成本链,建立作业字典;其次把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及该作业成本中心直接或间接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按一定的成本动因分摊到各个作业环节;最后确定作业成本分配率,把每个作业环节成本归集到不同客户服务产品成本中去。酒店的最终产品是面向客户的,因此成本也应最终归集到不同类型的客户中去。(图2)

五、结语

成本核算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理念,提高酒店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酒店管理的迫切需求。

(作者单位: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