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子女教育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49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1

关键词:留守子女;教育;寄宿制学校;流动人口

在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农村流动人口数量就一直呈递增的趋势,随之所带来的留守子女数量也是逐年递增。由于农民工子女的“留守”,外出打工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缺失,农村留守子女在思想品德、学业、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探索出适应农村留守子女现状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日益突出的留守子女及教育问题要求构建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一)留守子女概念及其现状

留守子女,从其内涵上讲,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需要他人照顾的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中国已有2200万的留守子女,占到农村同龄人口的20%左右。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部分随父母到工作地就学的子女也陆续返回家乡学校学习。所以,中国留守子女的数量近几年都将一直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

(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基本分析

青少年阶段的教育不仅是个人接受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更是一个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青少年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教育大部分由父母承担。而家庭教育一旦形成缺失,子女教育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留守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相对于非留守子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子女的学业、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状态和兴趣爱好的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见表1)。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子女还存在逆反、偏执、厌学、沾染不良嗜好等问题。

(三)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亟需构建切实可行的解决模式

对于解决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专家学者们从很多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多种解决模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政府为主导的解决模式,即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辖区内留守子女进行相应的管理;二是学校为主体的解决模式,即学校建立监测体系,加强教师对留守子女的关爱与引导;三是社会介入型的解决模式,即利用群团和民间力量来解决留守子女的学习、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这些模式在实践中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模式过于宏观,甚至有的只停留在文件上,难以切实地解决问题。

二、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留守子女教育的必然选择

寄宿制学校可追溯到斯巴达克时代的学校和英国的14世纪英国公学,“公学”(publicschool)是不折不扣的私立学校、贵族学校。20世纪50年代以来,俄罗斯、欧美陆续开办了寄宿制学校。从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必然选择。

(一)建设寄宿制学校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寄宿制学校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义务制阶段教育质量的“民心工程”。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中,建设寄宿制学校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而真正实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变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未来贫困人口的发生”的目标。

(二)寄宿制学校是推广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途径

寄宿制学校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管理,学生每天24小时在校。校园是寄宿学生的家园,教室、学生公寓、课外活动场所都是他们接受教育的课堂。由于寄宿制学校这些的特点,它成为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通过学生寄宿的方式,有利于真正在农村地区将素质教育全面推广开去。调查中发现,有的山区学校教师的住宿条件差,老师来匆匆,去匆匆。除了基础科目,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是无暇顾及的。从教育的目标要求出发,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更应在德、体、美、劳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发展。而寄宿则保障了学生在校的时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

2、寄宿制学校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较好方式。寄宿学校实现24小时全天候封闭式管理,学生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多,且他们处在同一年龄段,相互学习与彼此促进的意识强,有利于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爱好兴趣的培养,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寄宿学校为留守子女提供了最可依赖的亲人。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子女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孤独。当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困难,最为苦恼的就是没有可依赖的人。比较于非留守子女,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留守子女都更多地依赖于他们的老师。

三、当前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面临的问题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国家“两基”攻坚计划的主要措施之一。自2004年起,国家拿出近百亿的资金建设西部地区的农村寄宿学校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解决越来越突出的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而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仍面临很多问题:

(一)社会对小学阶段实行寄宿制认识不充分,思想上准备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寄宿制学校在初高中以上阶段发展。在小学阶段发展缓慢,甚至没有得到发展。对如何在农村办寄宿制小学这个问题,社会对之关注不够,理论探讨与研究不足。以至于在留守子女早已不是一个新生事物的今天,对寄宿制学校这一途径,社会认识不足,思想准备不够。

(二)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缓慢,为学生提供寄宿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在调查的地区,有近80%以上的学校没有学生寄宿的基本设施。而有的一部分,条件非常有限,学生住宿、生活、课外活动等场所及设施严重不足。在部分山区的农村学校,不仅没有学生的寄宿设施,也没有老师的住宿设施。

(三)师资力量不能适应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从现有农村学校来看,师资力量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上。而寄宿制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更多地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发展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等。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的师资以大专和师范为主体。他们大多以语文、数学的教学为主要工作,而艺体类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空白。不得不说,目前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难以达到的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四)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亟待改善和提高

一般寄宿学校实行“三段管理”,即把学生一天24小时分成三段,由班主任、兴趣指导老师和生活老师分别负责。但从现有农村学校管理内容来看,除了“学”的指导以外,“住”、“行”、“食”方面的管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应的制度,也没有相应的工作机制。所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业余生活管理、行为习惯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以及相关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都亟待改善和提高。

四、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应高度关注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

在推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基础上,应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放在首位,加大国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起国家投入义务制阶段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硬、软件建设上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建设

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在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400多所。但相对于我国农村上千万的留守子女来讲,只是杯水车薪。按照《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履行好布局、规划及配置的职责,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所需的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进行认真规划和建设,以保障学生寄宿所需的硬件设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队伍体系

寄宿制学校不仅要有教学质量过得硬的老师,还需要教师对留守子女学生有爱心,能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文化艺术、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社会交往等方的教育与培养,所以应形成文化课教师、课余辅导教师和生活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可以利用大学师范生的实习、支教等方式进行一定的弥补。对现有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之适应当前寄宿制学校的要求。

(四)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务制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比教学更为重要。一是应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一位好校长,一个好的管理机构,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关键。应有对实施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人员进行培养的机制,使之适应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要求。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要从日常生活、学习、课外活动、食品卫生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以实现寄宿制学校发展的要求。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寄宿制学校是一项“民心工程”,学校建设、管理、收费等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以保障好事做好,实事做实。

参考文献:

1、陈建平.寄宿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的调查与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4(12).

2、蔡继乐,王友义.思考西部教育:农村寄宿制工程如何做得更好[J].理论前沿,2006(8).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2

关键词: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思考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45-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市场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民工潮”。我校地处定西市农民集散中心,附近有全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校成为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中心。如何抓好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便成为了我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因此,我校特申报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个案研究》课题,着重解决这些流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教育需要,引领他们走向更宽阔,更美好的人生之旅。

一、当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问题

第一、学生家庭教育水平低下,进城务工者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总体偏低,进城务工者的家庭教育意识,尤其是现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缺少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观。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外出打工,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责任就是将孩子抚养成人,能否成才全靠学校老师和孩子自己。家庭教育没有明确目的,多数持有“树大自然直”观念。作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很少,教育的合力不足。

第二、家庭教育方法简单,存在着严而无格、宽而无度的偏颇,农村家长打骂体罚孩子现象十分普遍。他们不理解、不尊重子女,对子女实行高压政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甚至实行棍棒教育,亲子之间沟通较少,因而关系不甚融洽。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平时也不太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他们都普遍承认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教育中,未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更没有顾及孩子的自尊和内心感受,处理问题―般都是独断专行,绝对权威。

第三、学生成长环境混乱复杂,隔代家庭教育现象日益突出,隔代监护人素质不高且教育方式简单,隔代监护人抚养态度上很无奈,在农民工子女身上,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方面深深的体现着隔代家庭教育的烙印。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存在势必衍生一系列问题

1、学习状况令人担忧

据相关教师反映:有相当一部分隔代家庭教育背景下的留守儿童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作业完成情况糟糕,抄袭作业或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司空见惯,有的隔代家庭学生在父母外出后甚至出现了厌学、弃学现象。

2、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亲子互动的缺失,隔代教育造成的抚养人模糊的职责意识,造成了儿童缺乏对信任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孩子容易产生焦虑和对别人的不信任。

3、思想道德教育缺失

农民工子女道德品质主流是好的,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方面出现了危机。比如,他们有的为人处事带有盲目性和冲动性;有的存在小偷小摸的行为;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究其原因,孩子不是天生品德不好,而是由于后天的管理和教育失范的结果。有的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受到别的孩子欺负后,他们不但不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反而鼓动孩子实行报复,导致事态扩大。

三、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错位的价值观易混乱孩子的是非标准,荒芜的精神文明更易玷污孩子的心灵。农民工子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因为他们正处于接受教育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期。许多农民工背井离乡到我市谋生创业,也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可是,只关注孩子的在校生活,家长的素质得不到提高,一样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如何提高家长的素质,解决面对的现状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并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如定期举办讲座,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授课,把家教专家、心理教育专家请到学校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为了激励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家长学校的开办,提高家长的家教知识和家教方法,更新和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

其次,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学校可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定期举办讲座、召开家长会、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家教咨询热线、进行家访、书面指导、电话联系(班主任应了解本班学生家长务工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学校也要让全体学生及家长知道学校及班主任的联系号码)以及组织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日(周)等活动,以不断提高家长家教的整体水平。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3

关键词:农村贫困家庭;教育;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048-03

1.引言

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质量,表现出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巩固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推进,农村将出现前所未有的人才需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特别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在重庆地区进行了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状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06年8月22日到9月7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巴南、涪陵、大足、丰都、巫山等重庆五个区县。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调查前进行了调查员培训,并进行了小范围的预试,两人一组,一人提问,一人记录,符合要求后才全面进行工作。对农村贫困家庭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回收率为83%。

本次调查数据的统计工具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2.0。

2.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把“贫困”界定为经济上的绝对贫困,主要依据是农民人年均纯收入这一公认指标。根据全国农村贫困监测标准,2005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线标准为人年均纯收入683元[1]。因此农村贫困家庭主要指在农村地区,人年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家庭。

2.1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状况分析

表1反映了农村贫困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情况。总的来说,农村贫困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以小学受教育程度为最高,分别是50.0%和48.5%;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则以初中受教育程度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0.9%、43.4%和39.3%。接受高中及其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为15%左右。

子辈比父辈的文化程度略有提高,但上升的幅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的能力,也说明了我们应该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政策的成效评估。

2.2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辍学或失学情况

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中,失学情况有点严重,未上学的比例随排行增高,老大未上学的比例为2.9%,老二未上学的比例是6.6%,老三未上学的比例升至14.3%(见图1)。

在希望子女接受教育水平方面,希望子女接受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比例是随排行增高,而希望子女接受大专或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随排行减少,即希望老大接受大专或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最高,高达70.8%,在这个比例上,老三仅有37.5%(见表2),在表3中,有14%的农村贫困家庭让子女辍学。

以上调查表明,农村贫困多子女家庭辍学或失学问题有点严重,未上学的比例随排行增高而增高,同时排行

同希望受教育的程度呈反比。随子女增多,劳动力富裕,重视教育的欲望就降低,也可能与当前高等教育成本逐年增高和毕业后工作难找的现实有关。这导致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遭到侵犯。

表4反映了“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贫困家庭面临的第三大困难,家庭负担过重是子女辍学的主要原因,占88.2%(见表5)。经个案调查,因教育致贫或返贫现象较为严重,这几年新增农村贫困家庭的数目呈增长趋势,感觉生活困难在2年以下的家庭的比例最高,达39.11%,不容忽视。可见“子女教育问题”主要是指子女教育的成本压力,从而衍生出其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和其受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

2.3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方面帮助情况

表6反映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方面帮助情况,有77.4%的家庭子女没有得到教育方面的帮助,在22.6%家庭得到的帮助中,主要是学校提供帮助,占52.4%,而政府只占28.6%(见表7),说明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就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方面的帮助内容上,经济帮助大于政策帮助(见表8),我们应该加强政策扶持和制度建设。

2.4农村贫困家庭对子女未来的展望

由表9可以看出,近一半农村贫困家庭(49.8%)对子女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有50.2%的家庭对子女的未来不确定或认为更差,主要是他们认为“子女的受教育水平低”和“养老负担重”。

表10反映了农村贫困家庭对孩子未来做什么情况,有38.0%的家庭希望子女将来找个好工作,而多读点书、上大学的家庭比例为29.2%,表明农村贫困家庭对子女也是期望较高的,期望能不像自己这样受苦,过上比自己好的生活。

不过,希望子女早工作早挣钱的家庭比例也有22.7%,说明相当一部分农村贫困家庭承受困难的压力,到了一个极限,因而希望子女能尽早地替他们分担经济生活压力。

3.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贫困家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原因是综合的,有经济上的,有教育体制上的,也有观念上的原因等。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3.1改革和完善干部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制度,加大农村脱贫致富工作力度,搞活农村经济,扩大就业岗位,直接提升农民获取收入的能力,是解决教育问题的首要任务

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需解决其贫困问题。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制度,改变只重视GDp指标的现状,把农村脱贫致富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核心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干部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加大监督制度建设。这样强化制度导向功能,切实地使县、乡镇领导把关注农村贫困问题,作为其中心工作。

3.2教育资源分配注重城乡公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合理的公平机制,保障教育投入均衡

调查中有22.7%的贫困家庭希望子女早工作早挣钱,说明相当一部分农村贫困家庭因经济生活压力,有一种希望子女能尽早地替他们分担压力的需要。启动“教育扶贫”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照顾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困难。

农村的中小学生人数占75%,而教育资源的分配倾向于城市,占80%[2]。这导致农村教师的待遇过低,直接影响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城市借助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性,吸纳农村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让农村教育单位处于不利的境地,积极性受到打击,反过来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加剧。

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帮助较少,对于子女的义务教育,大多是农村贫困家庭自己尽“义务”。2005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33930.28亿元,比例为14.58%,比上年14.90%下降了0.32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首先受害的是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权利,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加剧其发展经济的能力,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国家应当承担起对农村教育的责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减轻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成本压力,保障教育公平。

3.3加强农村教育立法,全面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多子女贫困家庭中,不上学的比例在上升,催生了新的文盲群体,不利于我国的“普九”工作,国家实行“一费制”和减免学杂费等政策,减轻了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家庭的负担。但本次调查显示,教育支出是其家庭开支的第二大支出费用,说明各种名目的教育乱收费现象严重,说明需要我们制订农村教育保障法,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保障制度,规范农村教育收费。比如“一费制”不做一刀切,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有所倾斜。

3.4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大职业教育,适度推进十二年义务教育

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主要在初中,而高中及其以上者较少,只能适应基础性的工作,不能满足我国已经开始的产业升级换代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把义务教育推进到高中,当然这里的高中不仅仅涵括普通高中教育,在传统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增加和完善农科教的教育层次,比如,多办一些中等技术学校、职业学校、甚至半工半读性质的专业学校,培育合理的、适应就业需求的人才市场。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实行低收费或免收费,或助学贷款,增加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的就业机会,为家庭分忧。把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继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也能减缓高考压力和教育的恶性竞争。

3.5加强宣传,转变农村贫困家庭对教育急功近利的观念

调查显示,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中,兄弟姊妹的排行同希望受教育的程度是呈反比的,同时未上学的比例随排行增高,表明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对教育,大多采取一种功利的态度,如果对老大教育的投入,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就倾向于忽视对其他孩子的教育。但从很大程度上,教育的功效是滞后的、隐性的。

农村贫困家庭的贫困在深层次上的表现是,获取收入的能力不足,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丧失,最终被社会排斥,失去社会政治地位,成为所谓“文化、精神贫困”者。这反映在贫困农村家庭对待教育的观念上,认为孩子能接受初中和高中教育就不错了,应该出去打工挣钱。所以要加强宣传,让他们切实树立一种重视教育的观念,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的权利。

基金项目:重庆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重庆计划生育贫困人口问题研究》,合同号:SRpD20060105。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年鉴社,2006.

[2]《2006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年鉴社,2006,6.

[3]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moe.省略/.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4

一、调查实施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镇居住的居民,调查方式主要是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调查结果:走访了120名农村妇女,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120名农村妇女中,已婚妇女90人,未婚22人,离婚或丧偶的8人。年龄结构,20岁以下的8人,2130岁的22人,3140岁的42人,4150岁以上的48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48人,占40%;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6人,占5%;大专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

二、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特点

从调查情况看,**镇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农村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程度提高,但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

实地调查反映,95%的农村女性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都给予一致肯定。71%的农村妇女表明愿意不惜一切投入,培养子女成才。问卷调查中显示,67.61%的农村女性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问题(成绩差、听课困难、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重视孩子情绪问题(暴躁易怒、焦虑、抑郁、自卑等)、交际问题(内向冷漠、不善交际、经常与人发生矛盾等)以及行为问题(违反校规等)的比例分别为11.83%、13.80%和6.76%。很多农村家庭父亲和母亲分头负责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教育。而且父母共同管理儿童学习教育比例最高达77.55%,说明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以及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与核心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所认同,多数家庭民主和谐,父母协力、协商共同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但实地调查也发现,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农村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村家庭只占15%。85%的农村家庭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在老师、在学校,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有的家长和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二)农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渐更新,但科学家教任重道远

问卷调查中,52.6%和32.3%的农村女性家长选择私下赞赏、公开表扬方式鼓励儿童的进步。孩子做错事时,61.5%的农村女性家长选择心平气和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错误。与孩子沟通交流上,60.5%和30.4%的被调查者觉得自己与儿女的关系非常好或比较好;64.5%的女性家长表示自己能够很好或较好地与孩子沟通;47.94%和47.17%女性家长明确自己的孩子经常或偶尔告诉父母他(她)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走访调查发现,孩子有事瞒着家长时,多数家长采取引导而不是强迫孩子交待的方法。孩子与家长意见相悖,一时难以确定对错,45%的家长会采取冷处理。孩子有吸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等不良行为,部分家长能按照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这说明,广大农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渐在改善,但调查也反映,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一是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部分农村家长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问卷调查显示,在教育孩子做错事情的方式上,有32.41%的被调查者选择教育方式是责骂或打孩子;3.77%的被调查者采取禁止孩子参加喜欢的活动或拿走孩子喜欢的物品等惩罚方式,甚至有2.76%农村家长认为,小孩子都会犯错误,做错就做错了,由他去。被调查的家长中,对孩子采取物质奖励的占8.86%。而且,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直接用金钱奖赏的家长占2.08%。在与小孩之间的沟通问题上,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24.21%的农村女性家长表示沟通的时间很少,6.49%的农村妇女反映自己与孩子双方虽有沟通的想法,但沟通过程中,总是因无法克制的情绪而中断与孩子交谈;有2.91%的农村妇女直接表态自己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或很难与孩子沟通。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二是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实地调查反映,大部分家长整天忙于农活或打工挣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有闲暇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基本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管不问,甚至有些家长连孩子的确切年龄和所在年级都不知道。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由此可见,教育方式传统简单,缺乏先进家教理念和科学家教知识,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仍是我镇广大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提高广大农村家庭科学育儿的家庭教育水平任重道远。

(三)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支持能力欠缺,家长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一方面,农村家长素质普遍偏低。被调查的农村妇女中,小学及以下的48人,占40%;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6人,占5%;大专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农村妇女承担社会、家庭双重角色,大部分时间被挤占,很少有时间来充实提高自己,有部分小学文化的人渐渐退化到了半文盲的状态。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是农村家长普遍存在的现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镇广大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目前,由于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大部分农村家庭条件差,家庭收入只能是解决衣食问题,家长们根本无能力投资家庭教育设施建设,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虽然广大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很快,但有书房或书桌的学生并不算很多。同时,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农村女性家长农闲时大多用于聊天,或沉迷搓麻将、打扑克,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的占绝大多数。

教育孩子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家长认识不到知识和文化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义务,忽视家庭教育。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还有一些家长采取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导向,直接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三、解决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

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设立农村家庭教育基金,应付必要的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正常运行。政府要尽最大可能挖掘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创建有益孩子身心的娱乐活动场所。尽最大努力发挥农村的家庭教育功能,使农村家庭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家长要想方设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来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其探索的兴趣和习惯以及陶冶情操。家长可以利用电视机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节目,指导孩子收看;可以带孩子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可以为孩子选购有关书籍,订阅报刊杂志,并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欣赏。

(二)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

农村中小学应注重宣传发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学校章程,规划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学生家长整体素质。

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素质当成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忌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学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提高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学习,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素养。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论坛等形式。家庭教育论坛内容既包括知识讲座也包括家长发言、提问,使家长、教师形式互动,在互动中交流经验,提高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提高家长素质和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

(三)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积极的引导。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生活影响,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进行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5

关键词:收入水平;教育程度;教育支出;政策扶持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目前农村教育现状

今年七月下旬,笔者来到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的坂新乡,进行千村调查活动。在当地村官的参与和协助下,笔者从村委会主任和村文书那里得到了坂新村的大致情况。坂新村(经度24.77纬度117.65)目前有常住人口1976人,总户数为428户。其中男性村民1075人,占比54.41%;女性村民901人,占比45.59%。本村村民的主要就业情况为本地务农和外出从事制造与餐饮类工作,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为0.583万元,在长泰县中处于中等水平。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齐全,村内设有多个医疗诊所和文化设施、储蓄所、超市杂货商店,道路铺设、自来水和通信网络也相对较为完善。但是,坂新村村民的教育程度相对偏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协调。学历结构为:小学(902人,45.65%)、初中(550人,27.83%)、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461人,23.33%)和一定数量的文盲人口(63人,3.19%)。

此次下发进行调查的问卷中涉及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就业经历、健康和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户家庭基本情况、2012年住户家庭收支及资产情况等多个调查内容。在分发问卷并进行填写指导,到最终问卷的回收和填写情况(详见入村问卷)的初步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村民都十分积极和认真地参与了这次的调查活动。由于一些村民,如:农忙时间闲暇不多、部分具体情况了解、文化水平较低、家中主要劳动力不在家、担心信息泄露等客观和主观因素,一些村民并没有将问卷中的全部数据都能得以提供。因此在对数据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分析后,笔者决定从村民填写较为完整的家庭收入、文化水平和子女教育方面入手。一方面,这几部分的数据较为完整,由此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笔者也在这几部分的数据中发现了其反映的现象和问题,值得由此再进行探究。

此次分发的返乡入户问卷共有15份,随机分发至了15个不同的家庭,参与填写问卷的村民共有17人次,其中教育层次为小学的有2人(11.76%),初中有9人(52.94%),高中有1人(5.88%),中专3人(17.65%),大专1人(5.88%),大学本科1人(5.88%),基本反映了坂新村教育层次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的现象(小学和初中人数为11人,占比64.71)。于此同时,这15户家庭中在有子女共计22人,其中学龄前幼儿园子女2人(9.09%),小学子女6人(27.27%),初中子女7人(31.82%),高中子女3人(13.64),高职、中专、大专和大学子女4人(18.18%)。

从入户的走访结果来看,虽然参与问卷调查的17人中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但对子女的教育认识较为统一,15户村民的17个的子女都正在或者已经接受了教育课程,对于正在接受幼儿园或者小学教育的子女家长也均表示,至少会让子女完成初中的教育课程。首先,这反映出国家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已经得到村民的普遍熟知,国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补贴和费用的减免也能在其中体现。其次,村民的教育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相应的提高。其中上小学的6名村民子女的人均教育费用为1241.67元(最高为5000元,最低为200元),除去个别到外地私立学校就读或其他情况外,教育费用基本在200元~600元间浮动;初中7人次的教育人均花费为2000元。对于这样的费用,不少村民在接受调查时表示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支出相对较低,是可以接受和承担的。因此,笔者认为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对于农村子女接受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很有必要的举措,能够让更多的学龄子女接受教育,降低文盲率。但是调查中也发现职校、中专、大专和大学的教育花费则较高,一般花费在5000元~10000元间,这对于人均纯收入为5830元的坂新村家庭而言的确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因此在一户开布料杂货店中进行问卷调查时,女店主曾对调查员表示她准备让她的女儿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就停止子女的继续教育,原因即为高中和大学的学费花费太高,家庭收入无力承担。这从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摘要中所提到的“中国农村家庭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学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费用与支付能力相脱节。”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家庭的支付能力在面对较高的高等教育费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在研究完教育程度和教育的问题之后,还有一个需要进行分析的问题,就是探究家庭教育水平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在这里,笔者将参与问卷调查的15户共计17位村民分为两组,以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分割线,一组以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小学和初中)的家庭为群体,另一组以教育程度在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家庭为群体。从调查的数据统计后计算的结果可以的得出,前者的家庭人均收入7630.43元,后者的家庭人均收入为22261.90元,即家庭主要劳动力在接受过更高程度的教育后其组成的家庭在人均收入上要远远高于仅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家庭。但两者均高于村书记给出的5830元/人的坂新村人均收入。由此可以说明,在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村民可以是其人均收入基本达到甚至超过本村的人均收入。同样也说明人均收入高低与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在调查中,一受访男性村民所说的一句话值得深思:“只要有能力,就一定会让孩子继续读把书读下去”。因此在坂新村进行调查时,村文书曾提到过本村的学龄儿童基本都在接受教育,本村兴办的坂新小学完全能够容纳本村村民的子女上学,子女家长一般也都让孩子前往学校读书,即使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也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村委会进行监督。

从以上到坂新村所了解的现象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坂新村目前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但村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在不断的提高,不论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家中父母都会尽力让子女接受教育。但受制于教育成本的逐年上升的制约,村民子女所能接受的教育层次也不尽相同;另外,从村文书的口中笔者了解到,因为受生源、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农村拆、并初高中的后遗症正在凸显,坂新村中目前设有坂新小学,但无初中和高中,村民子女在读完小学后需要继续完成学业,需要到镇上或者外地就读,除了造成不便之外,还会造成额外的财力花费,这也是阻碍坂新村村民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因素之一。

二、新时期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措施

笔者通过分析前期调查结果认为,坂新村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首先是要解决的也是从根本上需要解决的是村民的经济收入问题。只有村民的人均收入提高了,在吃穿住行不用担忧之后,村民才有能力对子女的教育进行长远有效的投资。从村委会主任那里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坂新村拥有旱地2433亩、水田1700亩以及林地4159亩,本村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为蔬菜(茄子、冬瓜等),每亩的产值为8000元。但这样的收入显然不能支撑日趋高涨的教育投入,村民必须在旱地和水田充分提高使用率之外,务必谋求在种植领域找到提升经济的新的突破口。一是本村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引进一些具有较高产值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如热带性水果以及橡胶棕榈等经济作物,以取代本地较为低廉的蔬菜种植产业;二是由于目前本地村民主要的种植手段还是基本局限于旱地和水田,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保护目前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开发本村的林业资源,除了单纯的林木采伐和补种以外,可以引进一些珍贵树种以及花卉盆景等进行种植,将本地的林地充分而有序地进行开发和利用,另辟蹊径为村民增加收入。

其次,村委会的干部需要进一步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和观念引导。一些村民只注重眼前利益,放弃由于较为高额的学费而使子女进一步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及村民委员会的干部有义务也有责任向这些村民进行必要的利弊权衡分析,眼前较高的教育费用虽然会影响到部分村民的正常生活,但日后子女在接受完更高层次教育之后的回报可能要比之前的牺牲要大得多,因此需要让村民能够对这些情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而不耽误任何一个可能读书的子女。

最后,笔者从村委会了解到,本村村内目前还没有一家村内自办的工厂或者企业。笔者认为,坂新村有必要在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筹集足够的资金以及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后,合理利用坂新村在种植上的优势以及林地未来的开发优势,村内可设立农产品或林木产品深加工的工厂或企业,这里也包括通过招商引资搞合作项目。一方面,将原料进行深加工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村民提高收入提供助力;另一方面,村内办厂的实行可以进一步吸纳本村村内的剩余劳动力甚至是外出的打工村民,让村民“有事可做”、“有活可干”;更重要的是,此举可以招募本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进行管理和生产,有利于企业和工厂的进一步发展,而村民收入的提高增加了子女的教育投入,就会使得有更多具有高层次教育水平的村民加入到村办工厂和企业的建设和生产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让村民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水平也不断的得到提升。

三、启示和思考

笔者通过这次千村调查中坂新乡的调查情况,以及对调查过程中搜集到了许多的数据资料,进行筛选、统计和分析,最终确定了从教育和收入作为切入点来反应坂新乡村民收入与村民教育投入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初步对这些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及解决的可能性途径。笔者认为,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而农村教育在中国又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城镇化的推进历史关口,农村教育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产业化对农村教育的影响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的农村教育将走向何方?另外,笔者也通过这次的调查活动,学到了很多知识,在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对目前国内乡村的一些情况有了一些基础的认识和了解,而对问题的探究和学习也收获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这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极为有用的,希望下次进行类似的活动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和更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刘灵芝,王雅鹏.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状况分析.乡镇经济,2006(10).

[2]孙守强.我国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教育.2007-8-23.

[3]林毅夫.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2004-4-22.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6

(一)研究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对于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并未引起教育者与培训者的重点关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建设者与参与者的农村妇女知识与技能高水平的缺失,将会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如何更好地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真正了解和把握农村妇女的教育和培训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选取宁波市农村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专题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宁波市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010年1月,教育部、全国妇联下发《关于做好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决定共同开展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村妇女发展现代农业及创业就业能力。本课题抓紧这一契机,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以宁波为个案研究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需求和开展实施措施,为全国妇联开展妇女培训工作提供借鉴。国内对于女性教育的研究,较多关注女性主义理论的建构,大多从哲学角度入手分析和建构理论,实证对策和实用主义的理论稍显单薄。本课题则从调查问卷入手,充分利用电大行政管理专科学生多、遍布广的优势,在宁波全市范围内广泛选取样本,通过数据统计系统对问卷进行科学的分析,从不同侧面区分不同层次的妇女的情况,反映不同调查主体的需求,并形成具体的调查报告,可以弥补已有女性教育培训理论关注实践视角的不足与缺乏,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村妇女学习需求,提高农村妇女教育水平。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本研究中的农村妇女指户籍为宁波地区的非城镇户口,且以在农村生活、工作为主的妇女,要求专科及以下学历,年龄18岁到50岁之间。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调查选取18岁到50岁的宁波地区农村妇女为主要调查对象,样本取自宁波市所辖的九个市县区的农村妇女,共收集问卷3506份,其中有效问卷3506份,有效问卷的比率100%。

(二)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以统一设置的《宁波市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和学历教育调查问卷》,问卷涉及调查者基本情况、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情况、教育和培训需求、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及希望和要求五个部分,采用客观选择和问答两种形式。调查的实施借助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的实践环节进行。

(三)数据收集和处理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要求被试在三周内结合学习实践完成,在被试填写量表之前,由主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告知调查目的,讲解填写方法。被试答完后统一收回问卷,回收后根据要求剔除无效问卷,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调查数据的结果

(一)宁波市农村妇女的基本情况1、从年龄和文化程度来看从图1可以看出,此次调查的3506名受访对象平均年龄为33.9岁,主要集中于21-45岁之间,占总数的89.9%。其中又以年龄段26-35岁最多,占总人数的39.5%。说明宁波的多数农村妇女正处于青壮年时期,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最佳时期。从图2可以看出,宁波市农村妇女中高中学历人数最多,人数1314人,占38.5%,其次是初中水平,人数1103人,占32.3%,大专有572人,占16.8%,还有324人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占12.4%。总体看来,宁波市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以初高中学历为主导,大专学历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低。说明宁波地区的农村妇女学历水平存在极大的上升空间,宁波市的农村妇女学历教育对象中,12.4%农村妇女只有小学学历或文盲,这也说明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2、从工作单位和职业来看调查发现,65.6%的受访者在集体企业或个体企业打工,而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数很少,只占14.4%。从所从事的职业来看,超过38.7%的受访者在企业从事生产工作,18.2%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有近12.9%的受访者从事个体经营,14.5%的受访者务农或是做家庭主妇。以上数据表明,宁波市农村妇女基本都在家庭附近的个体企业打工,而且所从事的多是较初级的工作,说明宁波市农村妇女客观上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学历或职业技术水平,以适应21世纪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调查中也发现,农村妇女干部、乡镇干部、居委会干部等所占比例较小,均小于2%,说明宁波市农村妇女参与事务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亟待提升。3、从工作状况和工资收入来看宁波地处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工资收入较高,调查数据显示,75.5%的受访者收入大于1500元,甚至10%的人超过了3000元,农村妇女较高的工资收入一方面为继续学习提供了经济的保障,另一方面也会使农村妇女安于温饱,不愿意继续学习和深造。针对目前的工作状况,超过47.3%的受访者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50.4%的人感觉一般,也有5.8%的人感觉不满意。总体来看,宁波地区农村妇女工作状况总体满意度不高,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对工作状况感觉不太满意。因此,通过教育培训改变农村妇女的工作状况,来提高他们工作的满意度是当前比较重要的工作。但是当调查这些女性业余时间的处理与安排时,她们又表现出很高的盲目性,只有19.2%的受访者表示会利用业余时间安排学习,而超过90%的人选择聊天、看电视、打牌和逛街等消遣类的活动,说明农村妇女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较差,需要加以帮助和引导。

(二)接受教育和培训情况分析针对宁波地区的农村妇女接受教育与培训情况,设置了针对农村妇女的社会适应性及工作状态、培训需求及培训动机、培训重点等几个维度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农村妇女针对教育培训的态度和见解。1.从社会的适应性及工作的状态来看在社会适应性方面,74.9%的受访者认为她们的知识与学历结构基本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25.1%的人认为自己的知识和学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工作状态方面,59.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应付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40.3%的人认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解决工作、生活的问题方面存在欠缺,处理工作及生活问题时存在困难。一方面说明宁波农村妇女社会适应能力一半以上较强。但是存在社会适应性自信心不足的问题,有必要通过学历教育增强自身知识水平,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需求。2.从接受培训的情况及对培训的要求来看针对培训活动的举行频率及培训周期的问题,超过94%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单位或社区基本没有举行过教育培训活动,反映出社会有关方面对农村妇女培训与教育缺乏重视,尤其是一些个体企业,对单位职工的培训支持力度不足。同时,调查中发现,70.3%的受访者希望能够自费接受教育培训,而且希望能够每月或每周举行一次半天到两天的培训,说明农村妇女自身关注教育培训,希望能够接受一定形式的培训教育,并不过度关注培训费用的来源,当然也有16.5%的农村妇女希望能够接受免费的教育培训。3.从接受培训的动机及培训重点来看关于接受培训的动机和培训重点的调查是两个多选题,限选三项,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培训动机的选择,最多的三项是获得文凭、更新知识和胜任工作,占到所有受访者的62%,基本代表了农村妇女参加培训的最基本的目的。多数农村妇女希望通过更新知识,获取文凭来更适应自己的工作需求。当然也有12%的受访者认为通过培训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但此项是建立在前边三项实现的基础上。而对于培训意愿和培训重点,从所选答案来看,无论从事哪类工作,最主要的是综合素质,占到了所选答案的67.4%,这可能也是宁波市农村妇女愿意接受培训的重要原因。其次是沟通和心理调适及家庭关系调试问题,占到22.8%和25.5%,相对于这三者,参政议政、公共管理公共关系等退居次要地位,这也说明农村妇女视野较窄,只关心自己自身素质及自己的心理调适问题,只想经营好自己的小家,而对国家大事不够关心。4.女性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培训的因素针对女性发展面临的问题,这是一个多选题,限选三项,从选择的结果来看,受访者认为女性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生存与竞争压力大、学习与晋升机会少、提升素质动力不足,此三项占所有选项的72%,这是宁波市农村妇女希望参加培训的主要动机所在。而影响宁波市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因素主要是内容缺少趣味性、工学矛盾、培训时间选择少、学习地点不便利四个方面,占所有选项的74%,说明宁波市的农村妇女目前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增强生存和社会竞争实力,同时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晋升职位的机会。但是她们认为一些客观的因素如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工学矛盾等因素影响了她们接受培训或参加培训。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政府和培训机构的重视,政府及培训机构应重点解决农村妇女关心的问题。

(三)教育培训需求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100%的农村妇女愿意继续学习。其中最希望提升学历的有1657人,占48.6%;希望参加短期培训的有1755人,占51.4%。两者基本持平。1.接受学历教育方面第一,从图3来看,48.6%的受访者希望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其中,中专占22.7%,大专占50.7%,本科占26.7%,说明成人业余学历教育存在巨大市场空间,其中以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农村妇女相较于宁波的女外来务工者,外来女工更愿意拿到高一点的文凭,作为自己立足宁波和找到更好工作的敲门砖。第二,专业选择上,从图4可以看出,30.7%的受访者选择会计学专业,经济学、行政管理及企业管理也有较多农村妇女选择,主要是由于这些专业与农村妇女所从事的行业有较大相关,这也为成人教育专业设置提供良好的参考信息。第三,在学习方式上,54.5%的受访者选择业余学习方式,并且大多数倾向于选择晚上和周末业余时间学习方式,35.8%的受访者希望通过脱产或半脱产学习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学历证书。这些农村妇女希望通过学历教育及技术培训,能够获取进一步拓展工作范围的机会。第四,在培训学校的选择上,从图5可以看出,有占66.1%的受访者认为广播电视大学是最佳的学习途径,说明电大的学历教育在社会的认可度较高。选择自考、普通高校、其他成人高校、中专技校等的人数比较平均,均在10%以下。但综合却达到了36.9%,说明虽然电大在成人学历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但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2.从接受教育培训方面来看第一,从图6可以看出,农村妇女的短期培训需求丰富多样。选择创业技能、管理能力培训和计算机应用列前三,总和占50%,说明宁波市农村妇女希望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一技之长,用于改善自己的工作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烹饪技术与教育子女问题也比较受农村妇女关注,说明部分受访者的关注度仍旧停留在自己家庭生活中,也说明开展短期培训的必要性,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农村妇女的现实需求开展更多的培训项目。目前,她们最感兴趣的是创业技能的培训,反映了她们创业意识在不断地增强;面对生产和竞争的压力,她们也比较关注心理卫生与生理保健知识的培训;此外她们对类似理财与投资、市场营销等也有一定的关注。第二,由图7可以看出,在希望参加短期培训的农村妇女中,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希望参加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的比例最大,占到了48.1%,其次是当地政府和妇联组织的短期培训,各自占到了21%和13.5%。说明农村妇女对宁波电大的培训寄予厚望,也希望当地政府和妇联能够在妇女培训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分析针对宁波地区农村妇女目前最关心的问题设计,主要是希望了解当前农村妇女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从图8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妇女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子女升学与就业、农民养老及医疗保障问题,三个选项占到所有选择的51.9%,子女升学及就业占19.2%、农民养老占17.4%,医疗保健占15.3%。这基本反映了现代农民家庭最重要的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养老及医疗保障问题。这些最原始的民生问题,是与农村妇女最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她们继续学习的动力和愿望。如果这些问题得到了良好解决,能够去除农村妇女的后顾之忧,将会帮助农村妇女释放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学习,反之,她们就很有可能放弃继续学习。关于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也占的比例比较高,分别达到了8.6%和7.0%,此外也有一部分农村妇女比较关心其权益保障、就业问题及就业技能的培训问题,说明部分农村妇女也在尝试着经济独立。与此相对比,外来务工妇女则关心的是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的问题,同时还比较关注子女上学与就业问题,除此之外,她们还比较关注打工中的工伤及劳动报酬的足额发放问题,这与外来务工妇女的现实工作环境相关。

(五)希望和要求此项调查包括2道主观题,主要是希望了解当前农村妇女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的学习需求及对宁波市的妇女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进一步做好农村妇女的教育与培训工作。第一个问题是: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还有什么希望和要求?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希望政府重视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社会应多支持低文化的农村妇女,挽救那些错失学习文化机会的农村妇女;2)希望自己有机会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技能,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3)希望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不冲突,单位能够组织一些培训,更好地适应工作;4)希望社会能够提供农村妇女展示自己的平台;5)希望能够不断充电,以更大的信心迎接挑战;6)努力促进自己各方面发展,适应社会,提升生活品质。综上所述:农村妇女希望政府、企业和社会更多关注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专门针对农村妇女的培训;也希望企业、政府与社会能够创设条件允许自身参加教育培训,并且能够获取展示自身的机会,希望能够通过培训改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能改善生活,提升生活品质。针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农村妇女由远及近的人生需求,是教育培训者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您对宁波市妇女教育培训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一些实用性培训;2)培训时间上能够考虑农村妇女的实际特点;3)在学费上能够免费或少收一些学费;4)多组织就业培训,提供一些就业机会;5)培训的内容最好丰富一点;6)培训最好能与妇联或社区联合起来;7)能够进行定期、定点的培训,特别是增加培训地点。等等。以上回答基本反映宁波市农村妇女对于教育培训的需求,较真实地反映了农村妇女的心声。宁波市农村妇女针对教育培训过程中的培训费用、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她们重点关注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条件的便利性、学习费用的低廉性,基本反映多数农村妇女的观点。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从以上的调查分析可知,宁波市农村妇女以青壮年为主,高中学历人数最多,多在集体或个体企业从事较初级的工作,她们对自己的生活、工作状况基本满意。但是她们面临着较大工作压力,有较强教育培训需求,希望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和技术能力,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近些年来,宁波市在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调查数据也反映出宁波市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思想认识方面,对于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认识不到位,宣传不到位,行动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各基层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培训效果较差。其次,是培训内容,培训质量不高,培训缺乏针对性,导致农村妇女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再次,是缺乏农村教育培训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虽然政府投入很多,但是部门之间协调不够,教育培训各自为政,培训的效果与中央的目标要求相差较远,与农民所需求的培训也有差距。

五、研究对策

针对宁波市农村妇女目前的教育与培训的现状,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注重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培训的力度,切实改进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对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理性认识对于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转变工作模式,把原来以工作为中心,转变为以农村女性的个人能力与需求为中心。把教育培训与农村妇女的需求结合起来,使培训贴近妇女、贴近生活,使妇女真正得到实惠。各级政府要把提高妇女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建立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引导农业部门等单位积极开展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工作。

(二)改进农村妇女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各农村教育培训机构应以农村妇女的实际需要和发展为根本,在内容组织、时间安排、地点选择、授课方式上应灵活多样,让更多的农村妇女愿意参加培训,让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村妇女有地方、有时间、有能力参加培训,让参加培训的农村妇女切实感受到学得懂、学得有用、学得方便。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在科学的设置培训内容、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的基础上,重点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以质量来吸引广大妇女参加教育培训。

(三)构建全方位的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与服务平台一是充分发挥宁波高校的教育优势。可以利用高校的地缘优势,全方位开展教育培训。建立多样性短期培训、夜校、双休日班、随到随学班等培训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平台,广泛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二是校企合作培训。主动联系地区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村妇女的就业结合,针对企业的需求合作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既可以解决目前的“民工荒”问题,又可以为农村妇女提供就业机会。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合作,举办针对行业特点的专业技术培训。各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往往是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负责人,他们和政府的联合,有助于从技术与政策层面保障农村妇女的就业渠道与高薪技术技能的提升,能够加速农村妇女对先进技术经验的融合与参与。

六、结语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7

[关键词]农村;进城就读;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

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实施,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一些建有企业的村、镇,富裕起来的农民更是有条件改善生活,他们纷纷到县城购买住房,举家搬到城里居住。根据我们的调查,农民家长举家搬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考虑,就是要让子女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当前,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普九”已达标,通过了国家”双基”验收,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程度改善。但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诸因素的制约,与县城学校相比,广大农村中小学仍然普遍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备简陋、师资数量不足、教育观念保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城乡之间教育环境、教育观念、教育质量的较大差异,促使家长送子女进城就读,他们希望孩子在城里接受好的教育,成长成才。

一、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后的易发问题

跟随父母进城居住、就读的农村中小学生,处于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里,他们既紧张又兴奋,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希望。然而毕竟是有别于过去生活的环境,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后容易产生以下不适和问题。

1、学习不适。由于城乡教育教学多方面的差异,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后首先遇到的就是学习不适问题。不适应学校的管理,不适应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方法……从而出现学习困难。学校的成就,教师的业绩,城区同学的见多识广、多才多艺,让进城就读的农村中小学生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表现在他们身上或是胆怯、学习自信不足,或是对周围环境的抵触和敌视心理。

2、交往不适。交往不适尤其表现在插班的农村中小学生身上。对他们来讲,融入新的班集体有两重障碍:一是与城区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对其他同学的眼光、言语非常敏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二是原班同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交往圈子。如何交往,如何融进班集体,农村中小学生无所适从,他们觉得很孤独。

3、安全问题。农村的社会环境比较单纯,社会治安相对县城要好得多,而这也使进城居住、就读的农村中小学生缺少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问题:二是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不强;三是被高年级同学或社会闲杂人员索要钱物、人身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处理,自我保护能力很弱。

4、网络问题。农村中小学生来到县城居住、就读,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家里购置了电脑,街道上随处可见网吧,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新鲜、刺激。一旦控制不住,他们就会变成一个个网虫、网迷。这是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最难把握和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进城就读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1、加大智力投资,物质上充分满足子女的发展需求

进城就读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落后于城里孩子,首先花大力气给子女选择了教学质量高的学校,有的甚至还择了班;孩子学习上的要求一应满足,购置了电脑和各式新型的学习机、学习材料;为子女请了家教,送他们上各种辅导班。总之,农村家长们按城里学生的标准和模式进行着智力投资。

2、重视家庭教育却苦于不得法

由于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有很大提高,希望子女成才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面对城市化浪潮和周边不断变化的环境,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不论是应掌握的家庭教育理论,还是家庭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能力,都明显的欠缺,差距很大,其中甚至不乏错误的方面。因而他们无法跟上快速变迁的时代,有效地对子女进行教育。

三、建立社区家长教育学校,加强对农村进城就读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

社区家长教育学校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区、学校共同组织的面向未成年人家长,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其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带有师范性的、业余的成人教育学校。通过建立社区家长教育学校,整合社区、学校、家庭教育资源,创建社会、学校、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体制,可以改善目前广大家长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状,从而有效缓解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社区家长教育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农村进城就读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

1、帮助家长尽快适应城里生活,充分认识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居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尽快适应城里生活的问题,只有家长找准了生活位置,才能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城里生活。由于条件的相对优越,进城居住的家长们无需为生计整日操劳奔波,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再加之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上了辅导班,请了家教就万事大吉,这些都会让他们觉得无所事事。通过社区家长教育学校开展各种活动,要让广大家长充分认识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清醒地意识到有许多知识等待他们学习,应该用好闲暇时间,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进行“补课”,比如学习营养配餐知识,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方法等。总之,进城居住的家长们一定要有提升自身素质的紧迫感,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不断破除落后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和家庭教育的需要。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8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一)监护不力,隔代教育普遍存在。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轻者经常逃学、打架,重者违纪犯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缺乏亲情关爱,人格发展不完善。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亲情比较淡漠,人际交往中感情体验不充分。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人格发展不完善。

(三)道德行为偏差,行为习惯差。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

(四)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忽视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

(五)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够。没有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放在应有的突出位置来重视,仅凭学校单方面教育。不利于留守儿童教育及健康成长。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特别是学校的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

(一)加强统筹规划,形成以政府为主的领导协调机制。政府要着力建立和形成留守儿童工作的协调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也要利用各种力量,形成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社会帮扶机制。同时,还应发挥政府在制度创新和政策牵引方面的优势,着眼为外出务工人员离乡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农村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加快发展地方工业,增加农民在家乡的就业机会:城市有关部门亦应制定合理的政策,给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等。

(二)依法维护权益。形成以家庭为主的亲情关怀机制。家长在外出务工和抚育子女两者之间要理性选择、合理安排、长远考虑,切不能一走了之或不管不问。外出的家长要重视选择监护人,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积极主动地与班主任、监护人、家长及时沟通,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尽量不要全权交给上一辈,一放了之。

(三)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拓宽育人途径上下功夫。一是各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个人的信息。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经常化。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五是学校要设立校内家长,由任课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亲情的存在。

(四)政府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主导力量,应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绿色通道”,形成自上而下且分工明确的工作网络保障体系。乡镇政府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跟踪体系,掌握本乡镇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应对。可以村民小组为中心,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托管中心。由村委会牵头。各村民小组组织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人组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托管中心,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安全保障。关于托管费用问题,可以采取留守儿童家长出一部分、政府出一部分的办法来解决。

(五)加大改革力度。形成合理的入学制度等相关配套机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虽表现在乡下,但其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却在城里。应尽快改革现行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在基础教育方面应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纳入当地公办学校招生计划,并在教育财政拨款时纳入预算。要建立健全进城民工子女就学的规范化制度。农民工集中的城市和地区的政府,应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政策,适当降低办学“门槛”,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新形式。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9

【论文摘要】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高达5800万,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很显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广泛力量的密切配合。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高达5800万,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一、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1、入学率偏低

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中在学者占全部流动儿童的90.7%,一直未入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调查结果还表明:在流动儿童中,达到上学年龄却不能适龄入学问题表现十分突出。

2、学习成绩差

留守子女在受教育当中存在心理问题严重及道德偏差等问题。对文盲率高达30%的祖辈来说,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成绩明显偏差。成绩排名中,留守子女只占优秀生的10%,而差生当中有70%都是留守子女。

3、存在心理问题

心理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因不能及时得到引导和帮助,他们的性格会受到影响。测试结果显示,有30.3%的留守子女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劳动力转移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三十年。伴随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发展,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二元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失衡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受利益驱使,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由于相关政策的滞后,农民工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2、所处的环境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1)家庭环境。人的社会生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家庭的气氛,亲人的性格及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生活习惯及道德观念。留守子女与父母的分离,弱化了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祖辈及其他亲戚。显而易见,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存在很多的误区。首先,对孩子过分溺爱,很容易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其次,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很好的帮助;再次,在教育方式上缺乏畅通的交流,这对儿童的语言及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消极影响。而在亲戚的立场上,他们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缺乏更多的关爱。

(2)学校环境。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孩子成功的教育,源于学校和家庭的协调与配合。但是,由于留守子女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配合和协调家长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此外,目前我国农村师资力量的缺乏,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教育,造成对学生的教育程度不够,不利于对留守子女进行很好的教育。

(3)社会环境。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以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农民的收入基本上停滞不前。由于中国广大的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贫困,使得他们没有能力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走上外出打工之路也是生活所迫。近年来,随着赚钱作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念兴起,打工照样挣钱的“新读书无用论”随之出现,使得农村家长和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加,很多学生中途辍学,过早的走上了打工之路。

(4)政策滞后。政策的偏差,使得薄弱的农村的教育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地方出于本地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弟在当地公立学校上学或者收取高额借读费,以限制外来学生“占用”他们的教育资源,所以留守儿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三、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很显然,如果农民工子女继续留守,得不到很好教育的话,农民工这个阶层与整个社会的脱节就会越来越严重,这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十分不利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广泛力量的密切配合。

1、政府高度重视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

(1)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政策倾斜。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提高现有农村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2)加大农村公共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完善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校舍管理体制,实施并完善素质教育理念;普及信息化教育模式,鼓励学校积极开拓教学新方法和育人新理念。

(3)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

2、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如前所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来说,家庭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上,而更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发展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另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再者,还应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必须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缺少了这一点,任何其他措施都无助于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2)重视对留守子女的学校教育。作为对留守子女的教育实施单位,农村学校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针对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营造健康活泼的教学氛围。同时,要积极同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交流,对其做必要的培训,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充分激励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是作为教师应有的责任。

3、整合社会资源,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招募组建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队伍,推行“结对接力志愿服务”模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形式的结对方式,组织志愿者队伍或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签订结对卡,针对学习辅导、生活帮助、心理抚慰和应急救助等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2)整合各方力量,推动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社会化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和主题活动的宣传活动,开展爱心募捐、义务家教、艺术培训、心理咨询等关爱活动,更大程度地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关爱行动,动员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邹先云.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06(10):35-37.

[2]谭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13-214.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女性;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9-0015-03

发展经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追求幸福和谐生活,这既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意愿,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体现,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让广大民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能够更充分的享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留守女性群体。目前全国有4700万留守女性,研究这些农村女性的幸福感,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既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又对推动和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女性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所谓幸福,就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人们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状态。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城乡之间在相互比较中参考、认同甚至吸收彼此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模式的过程。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女性与城市职业女性相比,农村女性的生活状况更知足更幸福,幸福感水平总体较高。一般来说,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身心健康状况越好、家庭关系和睦、邻里关系越融洽、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留守女性幸福感水平较高。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各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农村女性对体现幸福生活各个方面的评价均有所下降,更多农村女性因为承担繁重的生产、生活压力感到不幸福。

幸福感是自身在实践中获得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人们不再停留于温饱,享受生活和寻求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主流。人们的幸福与财富有关,但幸福不能与财富成正比。为了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女耕男工”已经成为农村家庭最普遍的模式,这些人们虽然拥有完整的家庭,却常年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农村女性既承担起了家庭中繁重的生产劳动,家务农活一人包,长年累月地独自撑起一片天,劳动强度很大;同时还要承担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重任,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精神负担重,极不利于促进她们的身心和谐,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女性的幸福感。

二、影响农村女性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一)生产和生活负担加重影响农村女性的生存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男性开始离家外出谋生,他们组成了庞大的农民工大军,从而导致农村传统的家庭生产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留守女性独自承担着本应该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经营、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等责任,家庭的重担就全部由留守女性一人承担。当今农村留守女性已经成为支撑家庭的主导者,也成为维持农业生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劳动力。她们每天象陀螺一样,在家庭和农田之间转来转去,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承担起了生产生活重担。尤其是农忙时期,更是辛苦的不分昼夜。在这些重担强压之下,她们身上承担着多重角色的责任,而又缺少丈夫情感支持,时间一长,难免会产生怨气,往往使她们陷入焦虑、抑郁状态等负面情绪不能自拔,从而影响家庭和睦。正是因为农村女性正日渐进入生产生活困境之中,感觉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痛苦,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认为幸福是可望不可及的幻像。

(二)农村女性的婚姻状况影响生活质量

由于丈夫长期外出打工,夫妻双方长年分居,缺少沟通、交流,容易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逐渐产生差异,导致婚姻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出现感情“隔离带”。当然,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农民工家庭来说,分离式的家庭生活并不是影响夫妻感情的主要原因,但婚姻危机确实已经出现。事实上她们的家庭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稳定,它存在很多的问题。相对于丈夫处于开放的、动态的、变化的生活状态,妻子则处于封闭的、静态的、变化较小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夫妻二人在人文知识、信息、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社会关系、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同,直接影响夫妻关系的变化和婚姻的质量,导致夫妻感情淡化,甚至家庭解体。近年来,农村女性家庭的离婚率不断上升,她们对自己的婚姻存在很大的危机感。对于大部分农村女性来说,一旦婚姻出现危机,她们或受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影响较大,或考虑到老人孩子而不愿意离婚,勉强保持家庭的完整,无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更无法感受婚姻生活的幸福甜蜜。

(三)农村女性对子女的教育状况影响发展质量

农村留守女性中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仅仅停留在吃饭穿衣上,难以承担教育子女成材的重任。虽然大多数留守女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十分清楚教育子女对家庭、对子女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也愿意花更多的心思来关心照顾孩子,但是繁重的农活和家务消耗了她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她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子女的教育。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父严母慈,在农村留守女性家庭中,家庭父位角色的缺失,父母角色都由母亲来承担,父亲家庭角色的缺位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产生了很大影响,天然的母性使她们对孩子的管教偏向顺从,常常是重养轻教,只能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对教育子女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

(四)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影响农村女性的身心健康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村文化娱乐、卫生设施的发展,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农村留守女性基本没有参加过镇、村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系统也无法保证定期的妇科疾病检查,很多女性患病之后不去就医,妇科疾病在农村留守女性中很常见。农村女性把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放在农业生产上和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上,而她们自己却没有人关心,感到精神空虚、心灵孤独、生活压抑、无助,遇到烦心事,无处诉说,出现心理失衡症状,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遇到农忙时节,无人帮助,更是忍受着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煎熬。

三、引导农村女性追求和谐幸福生活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女性编织幸福生活的安全网

幸福不仅是人们自身的追求,更是社会制度政策的价值取向。首先,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受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体制和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保障面较窄,保障水平较低。所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子女教育保险,这既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农村留守女性营造幸福生活的重要举措。其次,建立农村女性妇科病普查普治的长效机制。政府应投入专项资金,把农村女性妇科病定期普查纳入公共卫生项目,列入政府“惠民工程”、“健康工程”。目前,国务院已启动的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的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试点项目,将惠及亿万农村妇女。各级妇联组织也要主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解决大部分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制定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发展的政策,实现农民工身份、职业和地位的转变,降低农民工和家属进入城镇居住、子女就学等的经济成本,促进农民工由个体转移方式向家庭转移方式转变,由季节性转移方式向永久性转移方式转变,减少农民工留守家属数量,让尽可能多的进城农民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享受天伦之乐。

(二)倡导和谐家庭,为农村女性营造幸福生活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为纽带所组成的亲属团体,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家庭的和睦安宁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进步的前提。倡导家庭和睦、家风民主、婚姻美满、邻里礼让、尊敬老人的社会新风尚,有助于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的良好家庭氛围,有益于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首先是夫妻地位要平等。平等是夫妻关系和睦的前提,夫妻和睦、互敬互爱是和谐家庭的基础。其次是夫妻双方要共同承担责任。夫妻双方要共同承担家庭建设,赡养老人和养育子女的义务,而不能所有的重担都放在一人肩上。再次夫妻双方要共同发展。夫妻从组建家庭开始就要共同发展,否则思想观念、社会地位的差距拉大,会直接导致夫妻交流困难,影响家庭和谐。当然,婆媳关系也是影响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婆媳关系是家庭内部关系的传统难题。为了家庭的幸福,婆媳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以诚相待,以心换心,互相支持。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方可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

(三)提高女性自身素质,为农村女性营造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因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的大变动之中,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妇女的素质影响到民族的素质,妇女的发展水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农村女性追求幸福和谐生活,首要是要加强自身素质提升。掌握知识的女性不仅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程,而且会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在农村,歧视女童教育的情况依然存在,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仍然小于男性。而接受教育是提高女性素质的主要途径,所以要为女性接受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培养高素质的女性人才。其次,有关部门积极提供各种职业培训教育。各级组织要加强对农村女性的农业技术教育和提供各种职业培训,以促进农村女性就业。同时农村女性也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成立互助帮扶小组,为农村女性营造幸福生活的外在支撑

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能沟通每个人的情感和心灵,带给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感受温馨幸福的人生。农村女性成立互助帮扶小组,相互帮忙,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农忙时,轮流干各家的农活,一边劳动,一边聊天,谈孩子教育问题,交流生活经验,既使劳动强度得到缓解,感觉不到疲劳,又增加一份友情的温暖、减少一份孤独。农闲时,妇女学文化、学科技、扭腰鼓等,增强留守女性科技致富能力,丰富农村女性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吸取了很多知识和见解,拓宽了处理问题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她们的性情也更加乐观,心胸更加宽广,处事更加豁达,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幸福生活的新环境。

【参考文献】

[1]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