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学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5:46

儿童美术教学重点篇1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创造力引导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儿童美术素养、提高儿童审美意识、激发儿童创造能力的学科,对儿童形成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表达评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和谐的开展人际交流活动,形成健康的情感、意志、品质乃至人格具有特殊的意义。区别于专业的美术教育活动,儿童美术教育应当通过引导儿童进行观察、参与、感受、想象等一系列探索和实验活动,使他们首先产生愉悦感,并由此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和冲动,在顺应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之上,循序渐进地完成儿童对外界认知作出表达的全过程。但在实际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儿童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健康发展,造成儿童学画思维的死板化、程式化、单一化,影响到儿童天性的释放。因此,必须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加以改革创新。如何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引领,有效地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的陈旧化

目前的儿童美术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的设置较为单一,部分教师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沿袭传统,缺乏创新,仅局限于纸面作画,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并示范—儿童临摹—教师点评的教学方式,重模仿,轻创作。通过教师讲解和临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儿童感受、认识世界,但是单纯地让学生比照范画,甚至为了让学生短时间取得好的画面效果,运用一些程序式技巧“教会”他们画画。教师的仔细讲解、具体演示、忙碌穿行、强调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儿童描绘、创作的机会,使他们朝着学校设定的方向发展,导致美术活动的自主性、人文性、艺术性大打折扣,对于儿童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害而无益,不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

(二)教学目的的片面化

儿童美术教育普遍被认为是单纯的美术技能的传授,过分强调和重视绘画技能的培训。检验美术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孩子能不能完成一幅画,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美术活动知识、技巧和能力,培养儿童基本的自我表现能力,使其产生最初的审美情趣,是儿童美术教育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却非最终目标,儿童美术教育应通过借助美术活动这一形式载体,促进儿童认知能力、情感控制、个性发育等诸方面的健康发展。美术知识、技巧和能力只是达成这一最终目标的手段之一,美术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儿童用自我创作的形式来展现内心感受,产生快乐,陶冶情操。所以只有把美术作为儿童表现自己观察客观世界角度的工具,才能够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标准的成人化

美术作品的评价可以开拓孩子的视觉方式,形成对事物的多元化理解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或家长不是立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去思考,往往以成人的视觉和经验对儿童美术作品给予评价,脱离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去认定儿童作品的好与坏。而这种判断往往被誉为权威、专业的判断,以与客观事物“像不像”作为标准,打击儿童的创作的兴趣,遏制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作品陷入“被观看”“被审美”的尴尬境地,严重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平衡。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曾说过:“不要把自己的意象加在儿童的身上,除了儿童自己的表现方法外,其它均为他所不了解的,我们绝不应该以不适于儿童思想和认识的任何方向去影响和刺激他的想象力,儿童有其自己的经验和表现的天地。”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应依据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通过多元化的价值评判手段完成,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平等的姿态去倾听他们作品中本能的情绪和感觉的诉说。

(四)教育观念的非本土化

受国外儿童中心论自我表现和创造性的美术教育观念影响,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界也存在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这一倾向,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具有创意独一无二的潜力,每位幼儿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展露其天才。每个人的目标在于充分表达自己,从创作中实现完整的自我”。这一主张在儿童其他表达手段尚未发育健全的低幼阶段有一定的适用性。在这一年龄阶段,绘画是其和外部世界沟通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但如果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进而忽视甚至无视美术知识、技巧合能力的教授,与儿童后继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发展目标相违背,则是不可取的。

三、儿童美术教育方法思考

(一)以儿童为本,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美术教育存在儿童中心论与学科中心论两种观点之争。前者强调教育中儿童的中心地位,主张通过儿童的自然表现和创作,促进儿童审美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后者则强调美术文化的传播和继承,主张以严格的教学活动,实现美术的审美价值。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单纯的儿童中心论与学科中心论已不能为解决教育难题提供理论支持。儿童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首先要给予儿童美术素养的育培以充分关注。美术素养是指完成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想象的意识和能力,美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儿童视觉经验的积累,提升其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创造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此外,我们还应当积极理解和关注人文精神的内涵,引领儿童在广阔的文化视域中形成对美术的特征的基本认识,关注身边的美术现象,欣赏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地域环境中的美术作品,领略美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培养儿童用开放、宽容、尊重的心态去接纳、欣赏文化的多元性,并在兼容并包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

(二)引导并不主导,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儿童美术教育需要教师和儿童的一同参与,随着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经验倾向的课程观已经逐渐取代学科倾向的教育观。现代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更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对知识和技巧的要求已经退居其次,儿童的审美经验已经成为构建儿童美术课程的核心内容,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与技巧的教授为主要内容的灌输教学方式已经转变为以儿童兴趣培养为起点,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经验为核心的引导式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参与度的把握很重要,不能干预主导又不能放任自流。教师的职责在于点拨和启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注重孩子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培养。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大小应体现儿童自身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和审美观,教师有一套成熟的美术技法和审美取向,但其作为成人的认知与审美,与儿童世界的认知与审美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儿童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因其稚嫩而轻易加以否定,并随意加以修改甚至另起炉灶。儿童的画作是极富创作性的,对他们作品的评价不应简单的用好不好或像不像来判断,更不能因此而对其批评,打击他们的创作兴趣热情。而是应以平等的身份、尊重的态度和他们共同创作,肯定他们富有个性的构思和表现,欣赏作品中的美感,支持并鼓励他们进一步创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做到适可而止,不限制儿童内心直觉感受的表现,引导儿童画面效果不断提升。

(三)灵活与多元,激发儿童创作热情

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受美术学科发展的影响,随着美术学科范围的拓展,与之相对应的儿童美术教育也产生了变化。相较于传统的美术教学,如今的美术内涵早已得到很大的拓展,不同的媒介材料扩充到儿童教育内容中,当延展的内容进入到课程体系中,就需要美术教育者去选择和组织,以顺利完成其课程化的过程。儿童美术是儿童本能的情绪与感觉的倾诉,映射的是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完全是按眼睛看到的事物颜色、形状、结构去表现,而是根据内心世界对把握和理解进行表现。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过早的教授专业化技法。很多老师为了凸显自身的专业性,过早地去教授孩子专业技法,这不符合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很容易使之丧失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鉴于此,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尽量抛开成人化、专业化的美术用语,让学生能够领会老师的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概念化、模式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避免简化、模式化图像,多给学生展示实物照片或者动作视频,让学生在了解其特点后再去表现。同时降低临摹物品和画作的使用频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场所、教学素材、作品表现形式,激发儿童热爱美术、热爱创作的热情。

(四)多方联动,形成师资培养合力

儿童美术教育早已不单纯是艺术活动本身,其更加注重艺术与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交融,也不再只单纯追求儿童绘画技能的提高,愈发重视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表达,这对儿童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教师个人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的,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立足该学科教研活动,注重实践体验,抓住“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多元互动平台,采取个性化、精准化、内涵式的师资培训措施。首先,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利用高校美术教育、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教育等专业师资力量,与儿童美术教师形成科研合力,实现各学科间的联动,形成理论、实践间的互动;其次,要立足实际、重视学科教研活动,避免不接地气的盲目科研,针对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实际困难,立项研究,在项目中实现儿童美术教师的体验式、参与式培训;再次,根据科研活动和科研项目的成果,设立专门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机构,形成专业性、常态化的互联网研究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教师多元互动,有效推动儿童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儿童美术教育并非教授技艺、培育艺术精英的教育,而是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艺术教育特色活动中的有效方法,使儿童的艺术潜能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挖掘,达至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金花.浅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2]慕德春.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儿童美术教学重点篇2

关键词:思维模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为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从兴趣入手开展各项美术活动。

一、我们要注重儿童年龄特点、个体差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模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运用有趣的实物、语言启发儿童,鼓励儿童去思考、想象、创造,对发展儿童的思维与想象力是有一定帮助的;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例如,小学阶段的儿童都喜欢动手,那么就多为他们提供动手的机会,多鼓励、多肯定、多表扬,帮助儿童树立信心,使他们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在学生进行手工创作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动手能力较强和能力较差的儿童,针对不同儿童所提要求要有所不同,尽量通过活动使每一名儿童都有所提高。

二、采取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儿童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术教学中老师为其准备的活动内容和材料,采用手工活动与绘画相结合的手段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在活动中不像单独绘画活动那样追求画面效果,而是在活动中更注重过程的乐趣,这样的活动更能为儿童所喜爱,更容易使儿童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三、自由、轻松、愉快、灵活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兴趣的关键

1.采用儿歌形式,边说边画,激发兴趣

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一些要求儿童掌握的内容编成儿歌念给他们听,边说边画,这种教学形式不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也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美术创造的技能。

2.采用变魔术、猜谜语、游戏等形式激发兴趣

小学阶段儿童对自然、人、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针对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班级教学中有意识地采用魔术、猜谜、玩颜色的儿童喜爱的教学形式,抓住儿童爱玩、好奇的天性,运用这些好玩的教学形式,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儿童主动观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进而使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扩大儿童的视野,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让儿童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表现美

利用课堂班班通教学工具,为儿童展现田野、公园、山区、江河湖海等大自然的美,让儿童边欣赏、边观察、边发现,在欣赏过程中产生表现美术的动机,在表达创作过程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请儿童尽情表现自我内心,充分表现美、创造美,使儿童感受到自己就是画笔的主人,感受创造美的成就感与喜悦感,从而促进儿童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四、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培养自信心、成功感,保护儿童美术创作的兴趣

一幅儿童画的产生是童趣与现实生活中美的映照,一幅优秀的儿童画,首先是儿童使用绘画语言所体现的真,其次才是表现儿童眼中世界的善与美,从而才构成了童心纯朴、稚拙的美。

评价儿童作品时,首先应注重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童心是稚嫩脆弱的,所以要及时肯定儿童思维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创造,理解儿童作品的内涵。用儿童的观点、眼光去看世界、去评价作品。对儿童作品的优点提出表扬,对缺憾提出指正并请儿童改进;其次,多展示儿童作品,这本身就是对儿童作品的认可、肯定,每幅作品,不管成人怎么看,它总有其优秀的一面、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教师展览儿童的作品有助于儿童间互相学习、探讨,这也是对儿童创作兴趣的保护;最后在评价作品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举止,要让每个儿童都觉得老师都很喜欢自己的作品,教师和蔼可亲,儿童在以后的活动中才会敢画、愿意画,才会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总而言之,在美术活动中,趣味性是影响儿童主动学习的一个关键,如果缺乏趣味性,那么就会使儿童在美术课堂上感到疲累,教师教着也累,不会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趣味性教学使儿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自由地想象、自由地涂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地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真正的喜欢上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儿童美术教学重点篇3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审美能力

随着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转变,美术教育已成为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焦点内容之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肩负着对儿童的审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其对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具有导向性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式的全面发展成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从学前儿童的教育开始,开设儿童美术形式课程,让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强化审美意识,使儿童通过丰富的想象,发现世界、探索世界。

1学前儿童审美心理表现特点

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来异于他人的独特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包括审美注意能力、审美感知能力以及审美想象能力,它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以及所受的外界的教育而逐步形成。学前儿童正是处于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阶段,之所以要在这个年龄段安排美术教育,是因为他们具有天生的感受美的能力。换言之,环境对于儿童的刺激越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就越丰富,这是一个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过程。学前儿童的心理与成年人不同,成年人可以欣赏到作品的内容与语言之美,更能体会到其深刻意义。而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则较为简单,他们常常能创造出令成年人惊叹的形象。这个时期的儿童会喜欢色彩明亮轻快的美术作品,抽象派的大胆、夸张、极具想象力的美术作品更符合儿童天马行空的心理特点,因而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所以,在引导儿童欣赏美术作品时,需要更加强调情感上的交流,使其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当前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儿童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也应当对不同的儿童以不同的方式引导。现阶段,开设美术课程的意义与重要性在学前教育中被忽略。首先,很多家长追求快速、成型的绘画作品,不愿意在美术课程中浪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从而强调儿童的“模仿力”,希望儿童“画得像”。笔者认为这种观念迎合了部分家长的应试教育思维,过分关注了美术技能,忽视了儿童的自由创造,忽略了儿童对美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从而忽略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其次,部分教师采取理性的教学方法,偏重于对审美认知的讲述。在美术教育中,过于强调美术作品中作者的意图,生硬的讲解美术作品中自身的理解感受,忽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使大部分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就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失去了提升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意义。

3提升学前儿童审美能力的美术教育基本形式

美术是一门灵活感性的学科,不单单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帮助儿童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前美术的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美育知识,还要帮助儿童提高对文化艺术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儿童具有美的理念与思想。首先,笔者认为在学前美术的教学中,学校应明确美术对儿童的重要作用,为儿童美术课程教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美术教育的扩展。学前美术教育一般分为欣赏、手工与绘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这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为儿童留有足够的想象与创作空间,这对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学校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美术氛围才能为学前的美术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重视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学。过去,部分教师仅仅在课程上传授了儿童的绘画技巧,忽视了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美术欣赏贯穿整个美术教学。教师应将美术欣赏放在日常教学的重要位置,教学设计中采用情景还原的模式,帮助儿童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美术欣赏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儿童在不断的体验和讨论中增强自身对美的新的感受。最后,教师应认真引导儿童参与审美体验。学前时期的儿童有记忆符号的能力,会根据自己看过的美术作品进行模仿和创新。这个时期的美术课程则要帮助儿童增强对自己作品的理解,赋予作品感情色彩,使儿童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想象产生更多的想法。儿童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才是审美教育的最好方式。

儿童美术教学重点篇4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是“保持”

儿童的感觉是极其敏锐与准确的,这是儿童的一大特征。因为儿童属于直观形象思维,尤其在感觉方面特别敏感与准确,这是因为其神经的纤细与对于环境的新鲜所决定的。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后天保持这种感觉力是我们美术教育的重点。由此我们美术教师的工作就变得轻松愉快而不是苦苦挖掘了。在具体教学中要与儿童的天性相结合,这一点很重要,把握好这一点就会事半功倍。比如:不需要讲什么理论,给他们足够的美术材料,注意他们的安全,大概引导一下就可以了,儿童是艺术的天才。我们需要做到的也许就是不打扰他们。

二、美术创造力是儿童思维自然的“体现”

创造力就是有效重新组合事物的能力。一方面,创造力来自于继承。另一方面,创造力来自于思维的无定式化。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作为儿童得天独厚的当然是思维的无定式化,在美术教学中你会发现他们的奇思妙想,那样的色彩,那样的形态,让你耳目一新,这只是一种本能,那些大美术家不也是这种本能的体现吗?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遏制这种创造力。做到这点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因为,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总要说一些知识讲一些道理这样才象教学,这样才问心无愧。但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这是不需要的,也许教师只要看着就行了,不要让孩子打架,不要让孩子瞎闹,孩子们在静静的“玩”而已。

三、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

儿童美术教学重点篇5

关键词: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研究分析;成长教育;儿童思想

0引言

早期的儿童教育,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对于形成儿童较好的审美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有着重大的价值,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范围可谓是相当广泛,其不仅包含有雕塑、剪纸等项目,同时还包含有印染以及绘画等等,所以,相关教学方式对于形成儿童较为高尚的道德情感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儿童的一些天真并且简单的思想,可以采用美术教育来进行塑造,同时由于儿童有着较为丰富的想象力,所以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其后期的发展以及个人成长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还应当深入地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进行研究。

1儿童早期美术教育重要性分析

加强对儿童早期美术教育重要性的分析,对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重大且积极地影响,所以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一个成年人眼中做不到的事,儿童眼里就能做得到,因为他们的思想处于原生态,没有束缚。而成年人,受到各种教育、宗教、政治等社会上的各种干扰与困惑,禁锢在各式各样的牢笼里。孩子的心底宽阔,天马行空,只有了解孩子的这些天性,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美术,必须有和孩子平等甚至低下的思维方式尚可谈及幼儿教育。孩子眼里美的人和物便是人间最美的东西,和孩子探讨这些美好东西将是成年人永远的美好的回忆。成年人和孩子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绘画,了解合作对象又不能以自己为师,只有乞求孩子接受你,方能进入到孩子们万花筒般的思想世界。

2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价值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明确到工作的内涵所在。下文将针对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儿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旨在更好地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理念的改进。

对于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应当从颜色的层面着手,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应当注重教学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性。在一般的情况之下,儿童对于蓝色以及绿色等颜色的反应相对而言较为平淡,而对于橙色以及红色等较为鲜艳的颜色表现则相当的强烈,对于颜色所呈现出来的物质变化等反应敏感程度也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在实践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过程之中还应当重视上述的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颜色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处于婴儿阶段的儿童应当教导其使用嘴以及手等,感受不同物体的形状,另外,颜色对于婴儿所产生的刺激可谓是相当强烈,所以,对于此阶段的儿童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实践的教育过程之中监护人还抱着孩子,仰望天空,引导其对天空之中的蝴蝶、鸟等进行观察,同时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花草和植物等等,在这样多重颜色的刺激之下,儿童对于颜色的认知也必将有着巨大的提升。在实践的教育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的是对于儿童的表扬,恰当的表扬可以全面地提升儿童的信心,这一点对于其今后的成长以及个人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在表扬的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对儿童积极性的提升,以增强儿童进行绘画等的兴趣。因此,早期美术教育应是不断探索、不断改变现状,因人、因地、因时灵活的教育方式,不可用成人的目光抱着功利的目的实施教育。恰当的教育方式,对于儿童的个人成长也必将起到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3结束语

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方式,可以形成儿童较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且实现对儿童思维方式的提升,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儿童的思维方式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儿童的一些天真并且简单的思想,可以采用美术教育来进行塑造,同时由于儿童有着较为丰富的想象力,所以采取恰当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其后期的发展以及个人成长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儿童早期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教育工作开展的重难点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且细致的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以及开展的相关核心理念等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旨在以此为基础,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做出积极贡献。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开展科学化的儿童早期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必然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应当对相关教育工作产生深刻的重视,且不断地完善教学的理念和教育工作的思想,为后期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福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中心[J].教育探究,2009(03).

[2]边霞.西泽克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评[J].中国美术教育,1999(02).

儿童美术教学重点篇6

[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激发培养兴趣

一、尊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按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0-2岁的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活动仅限于感知运动,表现在绘画上就是处于基本的涂鸦阶段,此阶段的涂鸦实际上是他们的感知觉和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周围环境作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这种练习基本上是一种手臂动作,也就是说此时儿童的涂鸦是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的;2-7岁的儿童为“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思维”。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将会经历未分化的涂鸦(1.5-2岁)、控制涂鸦(2-2.5岁)、圆形涂鸦(2.5-3岁)和命名涂鸦(3-3.5岁)这四个涂鸦阶段,3.5-5岁是儿童绘画的象征期,这一时期的绘画已经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5-7岁为图式期,此时期是幼儿开始真正地用绘画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物和表现自己经验的时期,也是儿童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

儿童的美术才能也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技能技巧的掌握、社会阅历的丰富等诸方面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这对笔者我的启发是:在对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上,我们一定要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是激发学前儿童美术兴趣的前提,如果我们忽视这一点,对儿童的要求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那么他们将会失去成功的体验感,一味的挫败感会让儿童逐渐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为学前儿童营造有利的心理和物质环境

1.家庭和社会环境:真正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和家长和社会的责任。许多家长总是情不自禁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作比较,这时还错误的以“像”的程度作为评价孩子作品的标准,这种错误的思想与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也是有关的。如果作为儿童第一心灵支柱的家长和其所生存的环境都不支持、认可他的想法和能力,那么儿童从心底将会慢慢的对自己产生怀疑,对自己的绘画想法不肯定,因而没有信心把它表达出来,久而久之以至于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恶性连锁反应也会导致儿童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减退。所以作为儿童的家长,你们是儿童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对孩子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想法给予肯定和支持,鼓励儿童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你们的肯定将会使儿童有更大的动力和更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美术。

2.幼儿园环境:学前儿童的学校生活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可以说一天的24小时当中,他们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的,所以幼儿园对儿童的美术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美术环境的创设,将会随时随地给儿童美的熏陶,增加儿童对美的认识。如著名画家作品的展示,让儿童欣赏体验,积累经验;儿童自己作品的展示,让儿童获得成就感,增加儿童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

另一方面就是作为学前儿童的美术老师,要认识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儿童的美术实践经验,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要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儿童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中,让儿童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激发儿童用自己所特有的符号去展现事物的兴趣。

三、合理的美术教学内容

首先,学前儿童的美术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贴近儿童的生活。福禄贝尔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这样的内容为儿童所熟悉,很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也比较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注意正确引导儿童多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的细节,让儿童把生活当中平凡的点滴变成一幅幅充满童真和童趣的美术作品。让儿童通过融入生活、感受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其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合他们的现有水平,要让儿童觉得自己好像能解决,但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太简单的容易让儿童对要学习的内容失去好奇心,太难的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这样的内容会让他们经常获得挫败感,而不是成功的体验感。这样的体验也不利于他们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四、恰如其分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对教育活动中儿童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判的过程。学前儿童美术老师在点评作品时,一定要辩证的去评价儿童的作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切忌不能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儿童作品的标准。儿童良好品质和能力的形成所需要的是鼓励和赏识而非教和训斥,是用老师宽广的胸怀去理解和沟通。美国视觉艺术教育专家伊莱恩就极其重视在美术活动中的交流过程,他认为在交流中“能帮助儿童了解自己,学会思考、观察和认识情感,整个教育过程将从这些理解中获益”。正确的教育评价会使儿童在教育活动中获得愉悦感,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这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推动最有效力的内部动力之一,可以引领儿童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去表达着人之初最美好、最天真的感情。

[参考文献]

[1]卢强,高明书.教育心理学.北京出版社.2011.11

[2]朱翠云.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

[3]高莹.对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和问题的讨论.美术时空

[4]陶霞玲.浅谈幼儿美术教育课内教学创新.教育时空

[5]吴小丹.生活与童趣:幼儿美术创新对接.现代阅读

[6]陆旭颖.幼儿美术教育中兴趣的培养.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儿童美术教学重点篇7

在现代社会,儿童绘画受到了家长的高度重视,美术也成了教育的必修课程,绘画这种表现形式自然成为学习美术的首选,于是社会上涌现出许多儿童美术班,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去学习。然而学画画并不等于学习艺术,这里面难免会有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功利性动机存在。通常我们认为绘画属于美术,把美术也划归为艺术的一种,因此,把绘画看做一种艺术活动似乎是对的,但如果不厘清绘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现今儿童美术教育将陷入功利性的怪圈。

二、儿童绘画与艺术

一直以来,绘画、美术、艺术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意思,三者之间可以随意替换。不少人仍简单地将绘画视为艺术,1956年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还被称为图画教学大纲。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美术就是学艺术,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误读。“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在最初与“艺术”一词同义。进入中国后,美术概念发生了几次变化,最初美术包括范围很广,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后来随着学科不断深入发展,美术才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物质材料塑造平面或立体视觉形象的活动,是对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的统称。而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使其美术活动仅限于绘画和手工制作的简单范畴。艺术是一种以审美性为特征的文化现象。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人类自由创造的体现,已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受人的知识层次、情感、认识水平、外在环境等的影响,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活动领域。艺术的审美性是指创作者通过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概括后创作的作品,用来满足人们的主观情感需求,使观者赏心悦目,其根本在于通过不断创新来表达和宣泄人们内心的情绪,追求内在精神的审美趣味。艺术的审美性特征对于儿童美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儿童美术”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教育科学体系建构的角度将其作为某种学科的分类进行理解,也可以仅仅把它作为和“儿童绘画”相近的概念而提出。但是无论如何,对儿童审美性的培养贯穿儿童美术教育的始终,应当成为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由此,艺术教学进入儿童美术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得以明确。

三、审美性贯穿作为学科的儿童美术始终

作为学科概念提出的“儿童美术”是一种有着特定教育对象的美术教育分类,其教育对象明确为儿童。儿童美术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基本取向应当得到确认。艺术的审美性在儿童美术教育价值中体现为美感教育。美术在本质上将美与人统一起来,将人对于客观存在或者意念存在的主观感受,通过不同的美术手法和美术方式由内向外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人既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又从审美活动中获得审美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得提高人的审美品位与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原则相一致。儿童期是人整个生命阶段中进行美感训练的黄金时期,儿童期的美术教育一定要将审美原则贯穿始终,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重视美感训练,使儿童期的美术教育与美感教育统一起来,从而为他们将来审美品位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以学科为中心”的儿童美术教育中,儿童美术的课程设计是固定的,是在幼儿教育的大框架中对于美育原则的贯彻。因而,在此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以美术教师为中心,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则成为儿童美术教育的客体,这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形成了对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美术教育强调从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其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美术教师不仅应当在课程时间内根据既定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更应当在儿童游戏等日常生活过程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包括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展等多方面教育目标。①这应当成为儿童美术教育学科的基本价值定位。在儿童美术的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审美性的基础作用。艺术教学强调教学设计,以达到艺术教学的目的,而不是美术本身,而教学也需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能力,追求的是教育对象艺术品格的建立。儿童美术作为学科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仅仅要求教师把绘画纳入儿童美术教学,而不去强调教师在美术课中运用艺术教学方式对儿童综合能力进行培养,那么,随着儿童的成长,大多数儿童会远离美术,因为不是所有的儿童都会成为绘画大师。因此,对于儿童美术,我们需要从儿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既让儿童掌握绘画技巧而表现外在形式,又发掘儿童的审美趣味,提升儿童对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升华情感的能力以及感受和观察外部环境的能力。

儿童美术教学重点篇8

一、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背景

(一)时代所需的人才

未来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核心:是否拥有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探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很难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立足。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式教学,研究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注重情感、态度,注重探索、创造的开放式教育。

(二)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

情感源于艺术的锤炼,创新的精神源于对个性的尊重,而这些应是在儿童早期就撒播下的种子。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同它显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样的社会机能,一直被视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游于艺”就是他重要的教育主张。时任中国教育会会长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他“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绘画、文学里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论》中就曾提出“儿童学习艺术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感情,不应变为手艺。”

(三)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

儿童美术教育在现代中国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始终在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

童年的记忆使人刻骨铭心,因为个体早期生命经验的存在,组成的儿童种种涂画行为。根据陈鹤琴先生的研究发现,并断论:“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涂画,儿童画是随着他的身心发展而发展的,与儿童的感觉、知觉、动作、骨骼、语言及思维等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受着生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儿童有运用符号表达情感的天赋,儿童的涂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相宜的。”前苏联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自由飞翔,让心手合一,让色彩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即便是儿童美育的灵魂!

(四)儿童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教育备受冲击,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儿童,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于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的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他们还没具备抵御能力时却被成人所异化。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儿童,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儿童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成人出于对儿童非理性期待,各种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儿童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

曾几何时,儿童美术失去了它的情感色彩。台湾画家、作家、儿童美术教育家席幕容在她的《画出心中的色彩》一书中说:“应该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竞争压力下好好地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不喜欢看儿童画展,更不爱看有大小奖状罗列的儿童画展……观察自然对于儿童不但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资料的储存,一个处心积虑要先人一步的生活的开始,他已不再是儿童,或者说,他心中有一部分已不再是儿童了。”尽管席幕容此言看似偏激,但那确实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感受与想象。鲁迅说:“杀死了今天也就杀死了明天,”一旦发生了席幕容所说的那种对儿童心理扭曲,“儿童画”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所谓的鲜活的色彩。

(五)儿童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便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指导思想,并主张重视美育,当时著名的教育家维多里诺正是因为看到了中世纪教会教育压抑人个性的那一面,才给自己创办的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并在学校的墙上饰以儿童游戏的绘画,以激发儿童的热情。

上个世纪90年代处一场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在我国展开,它直截了当地触及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涉及了社会思想、道德、精神、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问题。虽然,“人文精神”是由文学界提出来的,但很快就超出了文学界,而成为众多学术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现代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及精神在教育中的体现是以人生为目的,人生理想、意义为核心,继而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的。

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儿童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喜欢怎么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促进儿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在美术活动中,感性的知识转授,人性化环境的熏陶,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为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格。儿童美术教育亿具有的人文性质是永恒的,它始终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关爱。正如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贝尔所言:“探究的目的根本不在要成为一名画家,探究声音和唱歌的目的也绝不是要成为一名音乐家。”儿童的画来自于心灵的图式,这个图式凝聚了早期的生命体验,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非理性期待与标准,放下那些功利和条条框框,和儿童一起融入绘画。在儿童的美术世界中,给一份人文关怀,给一些宽容与理解。二、儿童美术教育需要人文教育结合

面对众多的困惑,很难说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状况是令人满意的。谈起儿童美术教育时,很多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是“怎样教育”这一现实的问题,包括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孩子怎样才能提高画画水平等等。但是,谁都知道,不懂得心的教育就不能有好的教育主张和方法,不懂得儿童美术教育是什么,就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学效果。丰子恺先生对人文精神的教育观体现了他对美术、音乐、文学的全面精通和研究,他将人文精神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育中: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涉及到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艺术门类等都有广泛的涉及。以人文为主线的美术文化贯穿于美术学科中,我们转达给儿童的视觉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通过人文文化的感召力来释放的。

(一)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从来都是和孩子从同一方面看他们的画,而且是从同一视角。我们往往忘了考虑,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在这片净土上,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按自己的规律成长。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二)拓宽儿童美术视野,让儿童热爱美术

儿童美术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以多样性的面目出现的,是以多元文化思想渗透的、综合的、全面的审美文化教育,“美是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美的事物。传统的美术课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绘画及技能的培养上,使原本应当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术课,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训练。美术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中,课堂造成了儿童部分个性的缺失,束缚了他们的想像和创造,儿童美术教育的终点不是要儿童走向一个共同的点,这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注重过程,既在过程中提炼美术的精华,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自由发展。

大自然是每一位儿童向往的天地,儿童的生活源于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观察是美术教育的教学核心,是儿童绘画的源泉。孩子看的多,经历的多,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想像即无穷。观察并不是让儿童照实描绘他们的所见,而是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用积极的语言,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儿童拥有稚嫩的童心,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儿童表示情感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心理学家发现,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心灵的平衡发展。要让孩子热爱美术,作为执教和教导者,对自身要有严格的要求,自己要热衷于生活中的美,保持对美术的热爱。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颗渴望在白纸上“舞蹈”的心。

(三)美与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爱,到处都蕴藏着美,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为什么美?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生活情趣高雅,积极向上。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他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的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造就了他的伟大,而这精神境界很重要的精神来源在于他从小对艺术的热爱。美术教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精神世界。

(四)美术教育体现人文的价值,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打基础

现代教育和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更注重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杜威提出要保存儿童的天性,……当读到这一段论述时,不由回想起尹少淳先生对儿童美术教育的一段精辟论述:“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画,千万要保护儿童美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

福禄培尔(FriedrichFroebel,1782-1852)指出:一个孩子的主要性格,决定于个人兴趣愿望的自我活动。儿童可以从工作中学习,经由运动神经连接思想与行动,可说是发展思考过程的最佳方法。儿童把美术活动视为游戏,既有兴趣,又有参加活动的愿望。因此,美术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教育功能——统整人格。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以及侵蚀行动最有效的安全活塞。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渲泄,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获得情感自由和适应能力,受到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疗之效。

美术作品注重想象,提倡自由表达和创新,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失败,不会产生挫折感,儿童的心情愉悦。在尝试操作或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在完成作品时,他们又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油然而生。

每次美术尝试,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新的挑战中他们所体验、感受的那份快乐、自信、成功,为他们今后能够勇敢面对新问题、新环境作好了准备。#p#三、全面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

(一)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

日本的儿童美术教育重在体验与创造,他们准备了各种彩色泥土给孩子尽情玩乐,让孩子体验色彩、自由作画,鼓励个人的表达方式。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评价方面非常重要。日本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从不对孩子的画横加评价,而是细心地把每个孩子的画悬挂张贴,由孩子们欣赏讨论。边霞博士认为我们的教师应该转换评价的方式,如可以问孩子“最喜欢哪一张”而不是“哪一张最好”,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孩子表现和发展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允许不同评价尺度的存在,允许个性的发展。如果我们的评价还是教师一言堂,“这张画我喜欢”“这张画很干净”“这张画画得很好”“这张画乱七八糟,我不喜欢”,那么,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美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我们将永远不可能还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二)家庭与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的早期教学与家庭影响较大,在自由宽松氛围里生活的儿童,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无拘无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儿童是在成人的价值观里成长的,他们被家长所鼓励,赞扬的某一方面和水平,均是建立在家长的文化素养上。家长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与人文文化教育观背道而驰,但儿童天天都要和其打交道,生活在一起。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影响下,儿童们的身心和文化素质已开始有一定的模式,当这一模式与美术教育观念对话时,随时发生矛盾与冲突。

阿恩海姆评论说:“我想不出有什么艺术与美术创造中的基本因素是在儿童作品看不到萌芽的。”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没有学习任务和压力,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游乐,且乐此不疲地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他们从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反馈,得到享受。例如,儿童的绘画兴趣是这样被激发的:儿童随意涂抹,却能成为一幅作品得到成人的赞赏,这时所带给儿童的不仅是过程的愉悦,还能及时获得结果的享用。当他完成一幅来时,他会迫不及待希望成人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他也很容易从成人那里得到正面的反馈来加强作画的动机。

(三)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互动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引向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而其中包含了人文的情怀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意识在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胜任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走进童心世界

教师所耕耘的是一片净土。教师工作之所以纯洁,是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群纯洁的孩子,教育工作者不能容忍用肮脏的灵魂去玷污这圣洁的土地。做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爱心。热爱本职工作,就会自觉地去辛勤耕作,就会去认真地实践,就会时刻警告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就会认真选择自己的事业,勇往直前。当好孩子的美术教师,必须要热爱生活,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使孩子能理解、尊重人、关心人,懂得如何和别人合作,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相处与配合。

孩子是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身上没有太多道德理论的束缚,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如此重要,教师要千方百计来保护,扶植儿童兴趣的萌芽。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种种期待与标准,和孩子一起,全身心地投入绘画,你不仅能发现孩子的另一个世界,也能唤醒你自己正在沉睡的另一种感悟。

2、精通本职专业,力求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善于与儿童沟通。如果不能了解孩子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发展为中心,教育儿童的前提建立在尊重和了解儿童,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上。教师不仅要须知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具有理解儿童,善于和儿童建立密切融洽关系的本领。他们能随时进入儿童的天地中来,能听懂儿童的心声,知道儿童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怎么想,怎么做;并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儿童做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资格去帮助和指导儿童。

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儿童们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儿童绘画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他们的成长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要充满热情,具有关爱之心,耐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因势利导的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指导儿童不能以个人爱好为准则,不要对儿童轻易去批评和否定,要以友爱协商的态度,在美术活动中,至始至终,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3、让人文教育走进儿童美术

人文教育提倡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儿童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展现个性。《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换言之,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性观。美术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历史感、责任感和自我感,那就是如何独立思考,发展自身,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相通。此外,也要了解外部民办及其面貌,与我们的感觉、心境、精神、情绪等所能体验到的内部世界融为一体。用这样的人文精神去开发儿童的美术素养,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

儿童美术教学重点篇9

关键词:美术教育;儿童画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21-02

一、儿童画的特点及意义

儿童有不被世俗污染的心灵和天生的真情,当他们拿起画笔画画时,那种自由自在,大胆活泼充满童趣的夸张的形象,表达了他们那颗纯真的童心。

儿童画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从2-4岁的涂鸦期,到5-8岁的图式期,再到9岁之后的写时期,能充分体现他们每个阶段的绘画特点。儿童在画画的时候,不像成年人那样考虑要画什么不应该画什么,怎么表达,画什么颜色等等,他们随心所欲的把想画的自己亲身体验到的事情全都画下来,没有逻辑没有思路,有的是他们的真实情感。这正是儿童画的精髓。儿童的性格也能在画中体现出来,有的儿童比较内向,不爱表达,画画比较仔细,画面干净整洁,有的儿童活泼好动,敢于表达,他们的画面则比较粗旷、天马行空、大胆用色,画面内容比较丰富。有的儿童喜欢黄颜色,有的则喜欢红颜色。他们画的形状,形象的大小、喜欢用的颜色,涂色的方式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特点。儿童通过引导,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才能真实的反应孩子的性格,有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的培养。儿童们通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天真、质朴的观察和富有浪漫情趣的表现,使他们的幼小心灵与外部世界建立了一种亲密的联系。儿童们的求知欲,对事物的形体、色彩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在儿童画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开展儿童画活动,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发育,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审美情操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校外儿童画评价误区

(一)传统式的单一评价

传统的美术课堂对儿童画的评价是单方面没有回馈的评价孩子画完画,教师对儿童画的好坏进行单方面的评价,这样很片面,同时也缺少互动环节,儿童的表达能力也收到了局限,这样做不仅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同时也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要让学生不仅学到会画,更要学到会欣赏,思考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二)以画的“像不像”来评价学生作品

这种评价方式是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强加于儿童作品上。教师尤其是家长在表扬一幅作品时,常常用“画得真像!”来作为褒奖。其实,用“像”与“不像”来评价一件作品的好坏是片面的,它不能全面、深入地诠释作品的含义。中国画坛巨匠山人,用他的简练、美丽、生动的变形,创造出许多无名的花、鸟、鱼、兽。为了更好地表现神态,就不能拘泥于对象的自然生长形态,必然要做出大胆的更改。处于涂鸦期和象征期的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它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正是儿童对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我们不能用像不像来评价儿童作品的优劣。

(三)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

在听课或讲课过程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一部分学生画面比较整洁干净,涂色匀称,画面效果好看,老师喜欢这样的作品;一部分学生的作业比较脏,画面很乱,或线条抽象,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还有些家长更不注意评价方式,孩子满怀信心画了将近两个小时完成的作品请父母看时,听到的却是指责声,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打击,也许以后再也不想大胆尝试作画的乐趣了。我们培养的对象不是画家,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美的情操,陶冶儿童的人格。儿童绘画结果只是评价的一部分。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以鼓励为主是评价绘画成绩,帮助儿童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进一步巩固兴趣的有效措施。”

三、对校外美术教学评价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评价模式,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1)新的评价方式应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评学生、学生评教师等互动的多种形式。只有采用了多种评价形式,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个性,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儿童的全方面发展。

(2)引导重视学生自我评价,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评价也应有学生的参与,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重新审视自己的作业,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精益求精,积极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全面的理解,体验成功的乐趣,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学生参与评价,能更好地燃点起思维的火花,激发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美术教学过程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作品这一环节总是放在最后一个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评价作品既可以在结束时评价,也可以在孩子绘画过程中进行评价。对于过程中的评价,有的认为此时评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对孩子的绘画产生干扰,但这种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构思表现,但一个人的想法毕竟是有限的,创作的思路和表达的方式也是单一的。此时介绍个别孩子的创作思路和独特表现,在画画过程中进行评价,有助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推动作用。孩子会从中得到启发,努力超越自己原有的创造思维,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如果把这种评价推迟到孩子作品完成以后那就缺乏意义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如果说校外美术教学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那么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任何一种教学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和界限。所以说,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评价时,应注意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倡导多元评价,注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学生的自评,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能力;通过同学互评,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欣赏中激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友谊;通过教师的点评,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家长积极参与评价,往往是被教育者忽略的。同时,学生对教师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评价教师有助于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有助于教师的进步,更好的教好学生。

参考文献:

[1]芭巴拉・荷伯豪斯.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3):122-152.

[3]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79-:91.

儿童美术教学重点篇10

“活教育”思想幼儿审美能力作用艺术活动对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想象力的形成、灵感的产生、创造激情的丰富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和人的个性发展,是现代美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陈鹤琴先生所提出的“活教育”思想,体现着全民教育的意识和“创造教育”的宗旨,这无疑可以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对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研究方面起到推进和指导作用。

一、对“活教育”理论核心思想的认识

“活教育”就是要用活的教育观、活的教材、活的教法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目标观上,体现着很深的内涵,揭示了理想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人,有责任感和民族正义感的人,能在世界舞台上竞争的中国人。课程观上,儿童感兴趣的一定是和它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回归自然和关注社会永远是不变的主题。方法论上,体现了在探索中学习,在操作中获得,和儿童共同成长的教学观。活教育的十七条教学原则,体现了解放儿童和相信儿童的理念。

二、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

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培养。透过《指导纲要》中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看儿童美术教育,其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而是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审美情趣、健康心理、发展儿童健全的个性。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教师要“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这些观点是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的,也是在美术教学指导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的,相信儿童,尊重儿童,肯定儿童,是儿童自由创作的前提。活教育思想注重创造性人才和做人最基本品质的培养,强调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体现,这与现代儿童美术教育核心目标是一致的,“儿童是喜创造的”,美术活动要“尊重儿童的自由,发展儿童的个性,注重儿童的创造”。

三、活教育思想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运用

1.为幼儿创设审美环境,加强审美情感的体验

教育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儿童应该有良好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陈鹤琴认为,爱美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环境的创设要自然化、艺术化。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自由的作画方式,有利于儿童思维的激活和表现的大胆,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去独立的参与活动,并按自己的思路去操作。所以,我们应当把欢乐、愉悦、健康的生活还给幼儿园的孩子,如果我们能根据美学规律,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创造出一种感情和艺术的氛围,使儿童在审美享受中接受教育,儿童的心智就会被激活,生理、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最佳状态,教育教学就会创造出最佳效果。

2.丰富的美术材料为儿童提供多样的展示形式

陈鹤琴先生说:“环境中许许多多的东西仔细研究可以变成很好的材料,很好的教具。”儿童是在和环境、材料作用中逐渐认识世界和建构经验的,操作材料的丰富与否,影响儿童的表现手段,也影响儿童个人独特爱好的展现。

儿童对美术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有的儿童喜欢用线条表现物体,常拿记号笔或水彩笔作画;有的儿童喜欢用色彩表现物体,常拿水粉笔或用油画棒作画;有的喜欢用彩纸表现物体;还有的儿童喜欢在不断更换材料中表现物体。为儿童提供多样的材料工具,开放材料工具,让儿童有选择的机会,有助于创造出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儿童在操作中学会使用多种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增添乐趣,增加美感。

3.改变美术教学活动中机械的临摹范画,从“灌输”走向“探索”

美术教育最忌模仿在前。陈鹤琴先生在《幼稚园的图画》一文中指出:“那种老师事先画好范本,上课时让幼儿照着画的教学方法完全没有意义,不但不能引起幼儿的绘画欲望,而且束缚了他们的思想。”

教师应相信儿童有创造的能力,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情绪上的兴奋。多和儿童交流,会发现儿童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这比仅仅学画一样东西所获得的价值要多得多。即使是小班的儿童,一条短线就是一只小虫,一个圆就是一个家,只要能让儿童操作中获得感性经验的,要先操作;能让儿童探索的技能,要让儿童去探索。

大自然、大社会就是很好的活教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带儿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描绘;用眼睛去看、和自然说话;让儿童在游戏中去体会、去创作,让孩子带着一颗放飞的心,在新奇中激发创造的热情。

4.设计情趣活动,在自由创造表达中获得艺术知识

新颖富有情趣性的活动设计应和儿童的心灵互动,能让儿童有想象创造的空间,能激发创作兴趣,便于创造美和表现美。美术活动需要儿童创造性的表现,需要儿童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撑,教师要关注儿童生活,敏锐地发现儿童的兴趣,并根据儿童能达到的水平设定相应的活动。让儿童习惯在“玩中学”,在探索中建构艺术知识,这对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极有好处。

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由于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因此根据他们爱玩、易动、好奇等特点,让他们在课堂上通过“猜谜”“表演”“剪贴组合”等活动来学学做做、涂涂抹抹、剪剪贴贴,从而提高幼儿的课堂学习兴趣。儿童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天真、浪漫的艺术气息,这是因为儿童把世界上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赋予灵性,让他们有感情、会说话,想象和创造在他们美好的心灵中蔓延。

5.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儿童的作品,在欣赏作品中体会自我价值

教师可以利用评价,让幼儿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既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调动了参与美的创造的积极性,从而体现了美术活动的真正意义。在评价活动中,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并让儿童分享经验和快乐,这个过程可以让儿童教儿童,让儿童学儿童。教师则关注儿童的绘画动机,了解儿童和儿童作品,满腔热情和儿童分享创作的乐趣,对作品本身的表现、长处和儿童的进步,给与肯定,增强自信和对美术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