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29

管理科学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科研能力;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80-02

为了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能力,规范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为管理类研究生开设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1]。笔者基于近年来在华北理工大学多年讲授《管理研究方法》的经验和体会,提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提高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

一、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为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管理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理由如下:

1.管理类科学研究及论文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通过调阅管理类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学位论文,现场评阅、研究生和导师座谈发现,管理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选题质量不高。一项好的管理类研究应该符合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合适性的标准,其中重要性和创新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大量的管理类学位论文存在重要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许多研究生未能区分研究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区别,提出的研究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写出的论文类似于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部分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理论深度不高,严重缺乏理论价值;也有的选题有一定理论价值,然而现实意义不足,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大部分学位论文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千文一面,研究问题的选择及研究方法或理论的应用缺乏新意,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较多。(2)研究方案不合理。调研发现,许多研究生不知道如何撰写立项依据和文献综述,不了解现实背景、文献回顾及述评、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方案难以体现出研究问题聚焦的过程。调研还发现,数据导向型的研究方案过多,假设导向型的研究严重缺乏。一般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方案的核心,研究方案中应明确提出待验证的研究假设,研究方案主要围绕如何提出和验证研究假设来展开。未明确提出研究假设,导致研究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系统的分析框架。部分研究生未能深入了解调查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的适用条件、基本要素和操作步骤,难以选择出最适合自身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导致研究方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论述过于简单,甚至出现错误。(3)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不够严谨。部分研究仅应用哲学思辨的方法,未能对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或未进行定量测量。某些研究选择或研制测量工具的过程和方法不够严谨,未对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科学验证。部分研究存在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不明确,抽样方法不合理,样本量不足,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有些研究类似于文献综述,主要以综合和归纳别人的研究观点为主,缺乏基于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4)论文撰写不规范。调研发现,管理类学位论文结构不统一,章节内容的安排过于随意。许多论文在概念的应用上存在不规范现象,比如未清晰界定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概念前后应用不一致,偷换概念等。论文的语言文字表达不符合学术规范,不清楚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的区别。部分学生不能正确选择和应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调研还发现,部分论文存在复制比过高的学术不端问题。

2.《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升管理类研究及论文的质量。(1)有利于管理类研究生规范地开展研究和撰写论文。通过《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方案设计、概念的测量与操作化、研究假设的建立、理论建构、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定性与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与评估等环节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管理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2]。因此,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管理类研究生可以学会规范开展管理类科学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科学评价管理类研究成果。(2)有利于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其中管理创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和提高管理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从事管理类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学科背景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校在开设《管理研究方法》时,通常不分专业,甚至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一起授课。这三个学科有着显著差别,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学科背景不同,授课老师往往仅关注于自己所在从事的学科领域,对其他管理学科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

2.学生的统计学知识基础较差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作为基础课程,《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往往在研究生的第一学期开设,而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统计学理论、方法和统计软件的基础知识。然而,由于许多管理类研究生是跨专业考取的,在本科阶段没有系统学过统计学知识和软件,导致学生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部分内容较为吃力,比如针对不同测量层次的变量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分析方法[3]。

3.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在课程教学中,许多学校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与研究生在实际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不够,未能形成师生良好互动的局面,导致授课质量不高。另外,课程考试主要采取闭卷考试,难以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进行科学和客观评价[4]。

三、《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应聘请管理类研究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注重通用的管理类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各学科的差异,应安排一定学时请各学科中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所属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讲解。此做法既可以避免授课教师学科背景单一性所带来的知识面狭隘问题,又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教师将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任课老师应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应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体会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各类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还应该认真分析往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总结学位论文中常见的错误和问题,并将其融入到授课内容中,以避免研究生今后再发生同样的错误。

3.预先开设相关基础课程。为了提高《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授课效果,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应用统计学》、《统计软件及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制定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应优化课程设置,注意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前开设统计学相关的课程,或引导学生自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基础。

4.精选授课内容。授课内容一般按照管理研究的步骤和程序来组织,主要包括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测量、操作化与抽样,研究方式与资料收集方法,定性、定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论文写作。在此基础上,应该增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的授课内容,尤其是理论要素。此外,应将选题、概念的操作化和测量及项目计划书和论文的撰写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讲授。

5.引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应引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1)案例教学法。选择经典的管理研究论文,进行管理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讲解,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发现研究问题,如何将一般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2)参与式学习法。可尝试在课程的早期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研究选题,并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主要包括文献回顾与综述,调查问卷或量表的设计与评价,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参与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整个管理研究的各个环节及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3)文献评价法。指导研究生查阅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既往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升文献综述和利用文献法选择研究问题的能力。

6.构建管理研究方法的实训平台。为了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各类研究方法和技术,应构建完善的管理研究方法实训平台。为了更好地掌握调查研究法,可考虑建设由平板电脑与面访管理系统组成的实训平台,通过教室内实训、室外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问卷设计、结构式访问和质量控制的知识与技能。配备8~10人圆桌、投影仪、白板、录音笔等设备,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和技术。购置endnote软件,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文献研究法的应用。通过nViVo软件、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各种定性和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

7.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打破传统的闭卷考核模式,比如要求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设计一份管理类研究项目的计划书,项目技术书的结构和内容参照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申请书,要求将项目计划书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进行现场汇报,由授课教师制定评判标准,然后由授课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评委进行对项目计划书进行打分。这样考核的好处是激励研究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研究问题的选择和项目计划书的撰写中,还能让其他研究生学会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管理类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吴金南.研究生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91-94.

管理科学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管理研究评价科学

一、管理研究需要科学

thomas(2006)在阐述管理研究的语言时写道,要进入各个学科的新的研究者都需要学习学科的语言以及研究方法,但是这对于从事管理研究工作的人而言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不像其他领域,管理研究的特点就是多样化,其不仅涵盖了许多领域,更是拥有非常多的研究风格。关于研究语言的风格,陈春花和刘祯(2011)曾以“顾客导向”作为标准将已有管理研究的写作风格大致归为两类,一类侧重于面向科研人员,一类则侧重于面向管理实践者,尽管如此,作者却没有建议将其割裂为两类研究,差异也仅仅在于写作的风格,但风格又没有高低,风格迥异的研究同样都可以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当前人们似乎有意区分开两种研究,也就是管理学界中所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于两种不同的目的,基础研究的定义是指以通过更好的理解和解释组织来对科学知识做出贡献为目的的研究,应用研究则被定义为以通过解决问题来对现实世界做出贡献为目的的研究,前者被界定为纯粹的学术研究,后者被界定为实践性的研究(Veldeetal,2004)。本文不否定这两类研究的存在,只是分成两类研究并非是研究的目的,两类甚至更多的写作风格也并非目的,至少这都不是最重要和首要的,管理研究的出发点也并非是分类,类别只是结果,管理因为本身的价值释放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才得以存在,一百年前科学管理之所以诞生也是因为一个人的行动带来的各种改变(taylor,1911),泰勒做了细心的研究,并将其总结下来,至于今天我们如何归类泰勒,也仅仅是从自己关注的成果的角度来将其归类,认为泰勒的研究并不严谨的人可能仅仅认定其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者,但作为一个厂长泰勒却留下了已经产生百年影响的《科学管理原理》,这至少告诉我们,实践者和研究者、或者说实践者和写出理论的人可以是同一个人,这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事实上,泰勒当时潜心研究的目的非常单纯,单纯到让效率再高一些,让人们和社会的财富再更大一些,而这正是管理本身的价值,这也应该是管理研究的出发点。

仍然是借助这部百年经典《科学管理原理》,我们会观察到其中的一个关键词“科学”,这正是后人给予泰勒管理的最高评价,事实上,泰勒管理的“科学”不仅仅是应用了精细的动作时间测量方法,而更在于其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成效,在取得成效之前,泰勒自己称自己要做到比以前的方法科学,在取得成效之后,人们开始承认并且评价泰勒的四点原理是科学的,如果不能取得成效,泰勒的“科学”显然就会失去生命力。沿着这一源头进行思维,可以发现可以评价一项管理研究的重要标准:科学,而这也正是管理学本身的重要属性。既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只是结果而非出发点,因此本文不建议刻意去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是试图探寻他们作为管理研究可以拥有的共性,或者本该拥有而非刻意强加的部分,这一共性正是科学,正如Veldeetal(2004)所指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样,都应当科学。

二、科学的本质及管理研究中的科学

1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致力于知识的贡献

探讨管理研究中的科学导向,首先需要去认识科学。科学家致力于回答他们自己问题的答案,他们的工作必须建立在能够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的高水平的能力之上,而能够提出问题也是非常之关键,由此来看,科学家需要的是具备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的,科学本身的定义是:科学是一个为了获得对自然的更好理解而形成具体提问并找出答案的过程,科学是一个探寻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基于这一探寻的过程,许多工具和有用的产品才被创造出来,包括实验的设备、统汁的程序、计算机、太空飞行、内服药、强力去污剂、甚至暴力的武器,但人们常常将科学的这些产品和工具与科学的本质混为一谈,科学的本质是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系统的提问和解答问题的逻辑(Graziano&Raulin,2000)。

基于科学的这一本质,对于管理研究的一个基本的启示是:管理研究所讲的科学导向与管理研究所用的科学方法并非同一回事,是可以并需要加以区分的,即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研究尚不能划为等号,科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思维,而科学的方法则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并应用的工具,这也在启示我们,方法并非科学的核心本质,而我们评价管理研究的科学性并非等于评价研究的方法。科学的本质应当是围绕问题为中心,是否有逻辑的提出并解答问题则是科学的根本标准,因此,在探讨和评价管理研究的科学导向时,问题要比方法更重要。

从科学本身的内涵来看,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还需要进一步认识,跳出科学本身,从外延的角度,科学是拿来做什么的,或者说,科学所隶属的应当是什么。虽然是在谈科学,但科学本身并不能包罗万象、涵盖全部,正如在评价管理研究的科学导向之外,还需要评价其实践导向与创新导向一样(陈春花和刘祯,2011)。如表1所示(Graziano&Raulin,2000),科学隶属于人们获取知识的诸多方式的一种,从这个角度,评价管理研究的科学导向,最终还要看其对管理知识的贡献如何,这是科学属性的本质要求。

2可供参考的管理研究中的科学标准

Sekaran(2000)将“科学的研究”界定为:聚焦于解决问题,并且可以有逻辑、有组织、有方法的发现问题、收集材料并分析和得出有效的结论,并且指出了一项研究是否科学的八个指标:(1)目的明确,研究者要以一个具体的研究目标作为开端,例如一项聚焦于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承诺的研究,如果能够将目的表达的更加明确,将员工对组织的承诺用离职率等更具体的概念表达,就更加科学;(2)严谨性,好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方法设计会增加研究的严谨性;(3)可检验性,即假设的可测试性;(4)可复制性,即成果是否能够在类似情况下继续有效;(5)准确性和可信性,准确性指研究结果与现实的接近程度,可信性指成果是正确的可能性;(6)客观性,指数据和材料是否客观,对于数据和材料的分析是否客观;(7)适用范围,一种组织环境下得到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其他环境中得到应用的范围,适用性越广,有用性和价值就越大,当然,研究并不绝对具有普适性;(8)简洁,在能够解决问题和解释现象的前提下,答案、变量和框架越简洁越好。

Veldeetal(2004)认为“科学的研究”有六个标准:(1)客观性,研究应当客观、可靠和准确,研究数据的收集应当与研究者的个人价值观保持独立;(2)可复制性,其他研究者应当能够重复该研究;(3)公开,这也是可重复性产生的一个要求,研究成果应该能够让其他的研究者接触到,这样他们才能去重复研究;(4)道德标准,研究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这意味着进行研究以及该研究的成果不能对各方的研究者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攻击;(5)简单,使用最少量的概念及概念间关系的假说来进行研究;(6)概括性答案,研究提供了针对于研究问题的概括性答案。

正如德鲁克先生所言(Drucker,1954),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用说由它们怎么做来确定的,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德鲁克常常用医学术语来表达管理的内涵,部分或许因为其个人的出身环境,更重要的是医学和管理学有着很多的相似性,甚至病例和案例的本质是相同的,管理与组织被德鲁克形象的比喻为器官,事实上,这个假定正是德鲁克管理研究的前提,当管理研究者在面临这些器官的时候,就已经在充当医生,至少是医学研究者的角色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医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对这些器官的贡献,而管理研究的价值也在于此,除此之外,医学研究和管理学研究的相似之处还在于研究本身承载的巨大压力或者重任,既要实践先行,又要跟上实践并能指导实践,然而为了承载这些责任则自然需要对自身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也就是今天管理学界所做的努力,鉴于这些相似性,在评价管理研究时不妨借鉴医学研究的一些评价标准,如评价医学研究的三性: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单渊东,1997;方连举,2003;黎有文,2007),从本质上讲,这些与本文所倡导的科学导向、创新导向、实践导向是一致的。

就科学性而言,惠延年(1990)认为医学研究和论文的科学性,是指一项研究或论文报告的问题是否真正反映了疾病和健康的某些本质和规律,越接近真实,科学性越强,具体地说,研究和论文应具有,(1)真实性,即实事求是地反映、描述和评价;(2)准确性,即客观而精确地表达;(3)重复性,即反映的问题可由他人重复或为以后的实践再证实;(4)逻辑性,即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和结论合乎逻辑。黎有文(2007)认为医学论文的科学性是指研究者尊重事实和原始材料,恰如其分的总结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说明和解决医学问题,具体而言又有四个标准:(1)基础材料可靠,包括文献资料、实验材料和临床材料;(2)统计数据可靠;(3)论证的逻辑性;(4)结论的简明性,医学论文的最终归结和升华在于结论的简明性。

在列举了上述诸多标准后还需要进一步说明:尽管可以给出各种“科学的”标准,但是事实上,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是完美的,可以完全符合各种标准,甚至为了满足其中的某些标准可能会牺牲其中的某些标准,Veldeetal(2004)在给出科学的研究的六个标准后,特别指出:非常重要的是一项研究是不能同时满足所有的要求的,其很可能只能兼具两项要求,譬如,致力于为问题找出一个简单并且具有概括性的答案,在实际操作时为了同时达到这两项要求通常将会以牺牲其他要求为代价,概括的研究与具体的研究相对,简单的研究与复杂的研究相对,当一项研究能够很好的满足概括的和简单的标准时,很可能又会受到是否准确以及具体的质疑,对于“一个不具备灵活性和顾客导向的组织是无法生存”的结论,必定会产生“灵活在哪里?”以及“顾客是谁”的质疑,既然无法同时满足所有的要求,那么研究者应当根据情形和问题的本质来选择出致力于满足的标准并投入研究,当然,在研究中保持客观和尊重他人的理论和观点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3小结管理研究中科学导向的特征

尽管从科学性上一项研究无法尽善尽美,但这不能否定对科学性的追求,更不能忽略对于科学性的评价,通过对科学本质、以及管理学界和医学界对于科学性具体标准的认识,本文将管理研究的科学导向总结为以下几个具体特征供研究和评价参考:(1)聚焦问题,即以问题为中心,由研究的问题决定其他安排,包括研究设计与方法等,譬如,是选择案例研究还是实证研究方法,这并不取决于研究者的方法特长、个人兴趣以及研究趋势,而是由研究问题本身的需要来决定,这一点是科学内涵的基本要求;(2)逻辑清晰,总体上研究通篇的设计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都应当有清晰的逻辑,从这一点上来讲,科学并非仅仅是微观的,判断研究是否科学,首先要判断研究宏观逻辑上的科学性,这也是科学本身的重要要求;(3)真实有效,包含两个方面,真实是指研究材料、数据的真实以及研究方法本身做到正确,有效是指研究的效果和效率,效果是指知识贡献,即对管理问题本质和规律的发现,效率则是指是否抓住重点进行重点问题重点分析、以及是否以简明的方式来对知识加以贡献,这也是科学的外延要求,同时,抓住重点也格外重要,科学不是面面俱到,而科学本身也无法做到完美,因此,是否将自己有限的研究资源集中在重点关心的方面也是一种效率和科学的体现;(4)尊重差异,尊重首先体现了上述科学标准中的道德准则,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在追求科学和真理的过程中,差异在所难免,既然差异不可避免,就应当力求获得差异的成效,这才是科学的心态,因此,写作中研究意图的表达、措辞的使用要避免对差异的恶意攻击或打击,能够通过尊重和欣赏发挥并获得差异的建设性,也是科学的体现。

管理科学研究方向篇3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科具有辉煌的历史,整体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中国行政管理学界的泰斗夏书章老先生坐镇中山大学,在其培养下,中大行政管理学人才辈出。行政管理系现有教研人员中,70%以上的研究人员有过在境外进修和访问学者的经历,这对目前的全球化治理是非常必需的。

在已有学术积累的基础上,中山大学的行政管理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及时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出现了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布局。公共行政理论前沿、区域公共管理与城市治理、公共预算与绩效管理等方向的研究在国内领先,并在县域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取得了研究进展。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界、实务界以及普通公民最关注的是国家税收如何使用、政府预算支出如何,而中大在公共预算和绩效管理方面以马骏为引领的团队,受到广东政府高层和中央高层的极大关注和首肯。在珠三角发展规划进入实质性阶段,大部制改革在广东顺德试点,中大对此研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学生培养方面,中大一向注重行政管理学科的实证研究,对社会研究方法和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要求严格,在数据处理方面注重社会统计方法的培养。www.lw881.com因此,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初试中有关研究方法方面的题目要求在国内是最高的,而复试最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国内各个高校研究重点的了解和英语表达能力。

推荐指数: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的龙头,建立在社会科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自然实力雄厚。行政管理专业依托北京大学的学科优势与政府管理学院的师资优势,培养具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基础,掌握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技术的一流人才。虽然北大在实务领域没有中山大学的优势,但基础理论方面实力强劲。北大行政管理最突出的研究是处于学科基础的行政理论和行政法,以及处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的最前沿。而在应用研究领域,公共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也得到了很好发展。现今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志在必行,作为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的智囊团之一,北大行政管理系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机会和挑战都不容小视。

北大对基础理论的要求是该校考核学生的重点。当考生面对众多纷杂的理论时,最好是从一本经典的著作入手,深入把握,并以此为敲门砖来打动导师。

推荐指数: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是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个建制系,承担着为中国政府组织、ngo组织和企业组织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责任,也肩负着公共行政学科发展和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该系主持和出版了多个经典系列的专著与教材,不少教师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得到了政策部门的重视。专职教师分别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国际组织的研究项目,将公共行政管理先进理念应用于实践。在对外交流方面,行政管理学系与国内外的大学及学术组织建立了广泛联系,极大拓展了行政管理学系教师的视野及其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一直致力于学科培养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公共政策方面,拥有国内著名的毛寿龙、张成福等名师;在非营利组织研究方面则有一直笔耕不辍的康晓光教授。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研究,公共政策和非营利组织研究都是人大行政管理的旗帜,也是人大的特色专业。地方治理和人事行政等方向在年青一代教师的研究下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推荐指数: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依托师范高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强大优势,管理学院强大的科研实力,结合其本身具有的社会科学方面的坚实基础,在国内行政管理学界逐渐崭露头角。北京师范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不断加大对先进管理理论和技术吸收的基础上,依托其在研究非政府组织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其行政管理学科的成长如虎添翼。值得注意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该校也设有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点,研究方向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研究、现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中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考生报考时要选择适合的院系。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泰斗,北师大的行政管理学科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非政府组织领域的研究实力也不可小觑,可以和清华大学的非政府组织研究中心一较高下。如果前面介绍的几所大学给你太大的报考压力,但是你又想在北京发展,北师大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指数:

清华大学理、工、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拥有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良好氛围,为公共管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基础。学院中行政管理特色鲜明的有以下两个研究所:

公共政策研究所:该所在注重借鉴西方公共政策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践,有针对性地向政府急需和社会关注的其他重大公共政策领域拓展。其中有胡鞍钢、薛澜等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坐镇,加上一批国内外名校毕业的青年才俊,师资力量可以说是国内研究公共政策最好的。

非政府管理(ngo)研究所:研究所以非政府公共事务与公共服务、非营利组织运作管理、非政府规制及其政策机制等为基本领域,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中国非政府公共管理的一流教学科研基地和思想库。该研究所的科研支柱王名教授是国内非政府组织研究学术界的领军人物。

公共管理作为应用型学科,考试除了基本的理论基础,政府绩效和公共政策研究都非常注重实证的定量分析,而非政府组织研究则对定性和个案研究要求严格。考生复习时要注意对研究方法的学习,既不能忽略统计分析的技术,也不能对定性方法置之不顾。

推荐指数:

南开大学行政管理系始建于2003年6月,由原属政治学系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外交学三个教研室组成,隶属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与行政本为一家,依托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社会学学科群的强大实力,南京大学的行政管理学科得到了充分发展。作为政府管理学院的一个主要院系,行政管理系拥有较强的科研与教学能力,已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但在师资方面,

对于承担本硕博系列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来说有些薄弱,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行政管理系的主要研究特色在于公共政策分析和项目管理,在比较行政领域也有突出成果,而就业与创业管理则是国内高校为数不多的研究方向之一。

推荐指数:

吉林大学行政管理系隶属行政学院,是我国恢复政治学以来高等院校建立的第一个政治学系。虽然吉林大学地处东北,但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社会科学的基础上,行政管理系的发展前景光明。依托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政治学与国家建设研究中心,在政治学重点学科的基础上独立发展的分支——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电子政务专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吉林大学行政管理系实力强大的学科,值得考生关注。

我国目前面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东北地区的振兴急需政府管理创新。正因为如此,吉林大学的行政管理学在彭向刚、张创新等著名学者的带领下,在行政基础理论和法学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的教师多获得政治学、法学博士学位,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则略显不足,致使研究生接受多元化知识来源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对于应用型学科的行政管理学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方面。

推荐指数:

行政管理系是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组成单位之一,目前该系已形成完整的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系列。同时作为公共管理学院的骨干单位,行政管理系参与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学、人才培养工作。为推动学科发展,行政管理系与国外一些著名高校的相关院系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一些著名学者和地方政府官员受聘为兼职教授或导师,学术交流活动频繁。

南京大学行政管理系研究特色在于分工鲜明,该系张康之教授在行政理论和组织理论等研究领域,严强教授在政治学基础理论和公共政策等研究领域,黄健荣教授在公共管理、政府创新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师资方面,该系的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构成比较合理,这对更好地开展行政管理的学科研究极有助益。

推荐指数:

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由原国际政治系的行政管理教研室组建,行政管理专业从原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中孕育和发展起来。公共行政系现有17位教师,其中有我国著名的行政管理学者竺乾威教授,主攻公共管理理论、比较公共行政、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浦兴祖教授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西方政治学说史领域研究突出;陈晓原教授主要在市政学、中央和地方关系、比较行政学、比较地方政府等领域开展研究;唐亚林教授在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治理、中国政府与政治等领域研究突出。这些学者的研究方向都代表了复旦大学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特色。此外,一批年轻教授和科研人员也为复旦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默默奉献,尤其是复旦大学公共预算与绩效评价中心主任苟燕楠副教授的研究值得关注,因为公共预算和绩效研究已经成为政府活动的重要评价途径。

推荐指数:

浙江大学政府管理系设有行政管理专业,隶属公共管理学院。依托公共管理学院强大的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一级学科群,浙江大学的行政管理学科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资格。作为以理工科见长的综合高校,浙江大学政府管理系教师学科结构合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哲学等,为行政管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该系最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土地制度的相关研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其中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研究最具优势。凭借浙江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政府管理系在政策研究领域也十分活跃。

推荐指数:

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隶属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是福建省重点学科。公共管理系的主要特色方向为政策分析和地方治理,主要有政策科学界最为著名的学者陈振明教授坐镇,同时在公共管理、政治学理论方面也有突出建树。卓越教授在政府绩效管理和政府比较与发展领域成果显著,姜秀平教授在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伦理领域奉献良多。在地方治理和政府改革方面,年青一代学者的研究活动也较为活跃。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因为公共政策研究要求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厦门大学十分重视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研究。在学科基础方面,学校对政治学和经济学有特别要求,一般需要考生对政治学和经济学有较好的了解,这恰恰显示了该系公共政策研究方面的特点。

推荐指数:

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系隶属公共管理学院,以造就21世纪的领导者为宗旨,被誉为“领导者的摇篮,政府的思想库”。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自主设置全国首个电子政务专业博士点和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博士点,在国内率先培养这两个专业的博士生;2009年成功组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2010年3月,“湖北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和“湖北省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落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行政管理系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机会。从这些学科建设中可以看出,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学科的实力远非我们对工科院校的一般印象。行政管理系的研究特色主要是公共安全管理和科技政策、反腐研究、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公共项目管理、电子政务等。

在考核方面,该校注重对考生管理学综合的考查,主要是对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相关知识的考核。

管理科学研究方向篇4

1.1以研究生年级分班为依托,构建横向管理单元

横向班级管理模式目前仍被大多院校研究生管理予以采用,其主要是以同一年入学的学生为班级组建研究生班级的管理方式。这种学生管理方式有利于辅导员针对学生每一年所处共同的具体情况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年级区分完成学校及学院布置的各项工作。同时该模式也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同学互相交流和学习,为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遇到的跨专业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探讨平台。学院现有在读硕、博士研究生287人,共三个年级,将研究生按不同年级来建立研究生的横向班级,同一年级划分为一个年级大班,每一年级大班又依据学位级别、专业范围不同分为硕士一班、硕士二班及博士班,每班推选班长两名,每一年级大班一名总负责人,负责协调本年级各班的工作。

1.2以研究生科室培养点为依托,构建纵向管理单元

临床医学研究生具有专业范围较广、专业性较强、临床训练及科研任务重的特点,单纯以横向班级模式进行管理已不能更好地满足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为此,学院在横向建班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以临床科室研究生培养点为依托的纵向管理单元。学院依据研究生专业的不同,以临床科室培养点为单位,不分年级,构建了31个研究生纵向管理单元,在每一科室培养点中设立研究生秘书一人,具体负责本科室研究生的管理、协调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以临床训练、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为主线,以同一专业或科室培养点不同年级学生为单位主体的管理方式,在促进同专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生专业技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强化临床科室培养点和导师对研究生培养主体责任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科室培养点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充分发挥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

1.3以研究生会建设为依托,构建贯穿纵横的桥梁

研究生会是研究生管理部门联系广大研究生的纽带和桥梁,在研究生管理和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专业特点通过明确研究生会责任,优化研究生会组织体系,注重研究生会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建设,创建研究生会自己品牌活动等多项措施在充分发挥研究生主动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学院研究生会的建设。目前,学院研究生会已形成由主席团、学术部、文体部、组织部及传媒部等部门构成的固定模式,并自行组织和承办了学校及学院层面的多种学术、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研究生会不仅打破了年级班级的限制,同时也破除了学科专业的界限,使得全体研究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以年级为基础的横向管理单元和以专业为单位的纵向管理单元之间构筑结合点,形成贯穿纵横的桥梁。

2讨论与建议

2.1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

教育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总体架构,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方式应充分结合临床专业特点的要求及教育管理工作实际。至今,我院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大体上经历了前期的全面管理阶段和横向建班管理阶段。由于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单纯的横向建班管理制度的局限性日趋明显,我们开始结合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并初步构建纵横结合的网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该网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如何进一步发挥其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2强化科室培养点及导师责任,实现对研究生教育的良好管理

临床科室培养点不仅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场所。探索在横向班级管理模式基础上,以临床科室研究生培养点为依托构建的纵向管理单元,不仅有利于增强同专业研究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传承优良传统,增加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也强化了科室培养点及导师对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导师教书育人作用。研究生在以科室培养点为单位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的同时,可以较多地与导师交流并接受导师的指导监督。此外,因为导师在研究生心中的特殊地位,在导师与学生广泛交流的同时,导师的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学识水平对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示范的作用。

2.3创建自我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管理科学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资产评估学科定位管理学经济学

一、引言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资产类型、新的市场细分对资产评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需求已经逐步趋向高端化。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特征明显、知识背景综合的资产评估高级人才将是未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继2004年重新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后,2010年又增设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目前全国有15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68所高校设置了资产评估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逐步高级化,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对资产评估专业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资产评估专业学科定位的研究,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随着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培养计划的实施,从理论上探讨资产评估的学科属性,将有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未来研究方向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对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归属进行梳理。

二、资产评估专业学科定位的历史借鉴

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属性,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很多学者曾以“倾向性”的观点阐述资产评估的专业属性。根据对以往文献的梳理,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倾向于经济学科

对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目的是为经济活动服务,如果资产评估的方法误用,评估结果的理解存在偏差,则只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释(陈鹏,1998)。同时资产评估的理论主要依附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供求理论、预期理论等,分析资产价值采用的方法也是典型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张俊平,2008),因此,资产评估更倾向于经济学学科。在全国15所资产评估本科院校中,将资产评估设置于财政(税务)学院的有内蒙古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和河北经贸大学,共4所,占总数的27%,倾向于经济学观点符合资产评估的特征。

(二)倾向于管理学科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发轫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会计学、财务管理有较长的渊源关系,理应归属管理学科(李光洲,2007;邓九生,2008;唐振达,2009),在以管理(会计)学为基础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文学和理学(王开田、胡晓明,2002;张艳,2009),此观点偏向于管理学。教育部2004年在少数财经院校恢复资产评估专业设置时,将该专业归属于管理学科。从2010年15所具有资产评估本科招生院校的专业设置看,属于会计学院的有浙江财经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和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属于商学院的有上海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属于金融管理学院的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共有11所,占总数的73%,因此,相对于持经济学观点而言,倾向于管理学的观点占了大多数。

(三)倾向于交叉学科

交叉学科是指既包含有管理学、又有经济学,还有工学、法学等学科。张欣(2006)直接提出了资产评估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边缘性复合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宽,需要的专业技能高,且与多种其他行业相关。从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的研究中也可以发现资产评估学科的交叉性。在对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中,王淑珍、尉京红、马慧景(2002)认为,应该设置会计方向课程、经济与管理方向课程、金融与证券方向课程、税收、统计方向课程;常丽(2007)认为学科基础课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方向课程、财务会计方向或建筑工程方向课程与机械制造方向课程、金融与统计方向课程等。学科基础课就应体现不同性质高校的学科结构特点,财经类院校难以开展不动产评估和动产评估等学科基础课程。李春杰、柳娜(2010)认为学科基础课程可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统计学、经济法(税法)、市场营销学和信息管理系统。从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科目看,包含有财务会计、经济法、机器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资产评估五门课程,这些课程处于同等重要位置,涉及到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较多学者认为资产评估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较为合理。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目的、研究假设前提、研究方法与手段的不同,通过比较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差异,进而从资产评估的研究目的、假设前提、研究方法来定位学科归属。

(一)研究目的

经济学与管理学两门学科区别的根源就在于研究目的不同。虽然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都涉及资源问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解释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管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提供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资源最优使用原理和方法。经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社会经济资源的严重稀缺。亚当・斯密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反思,并提出自由市场能够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优化配置资源的解决方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用边际效用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完全市场竞争能够通过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来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凯恩斯主义则从市场失灵的角度来解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显示了经济学始终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关注。因此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为什么社会经济资源不能进行优化配置,并提出经济发展对策。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工商企业这一新型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如何使用组织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组织目标,成为当时社会的新问题。因此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他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的产生为管理学的研究确立了发展方向。管理学的发展过程始终讨论的就是如何提高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古典管理理论认为组织运用科学方法替代经验方法,通过经济利益激励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组织不仅应该关心员工的经济需求,而且应该满足员工的社会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应该并重,要重视组织文化激励作用,应该关注组织内的核心竞争力和组织外部环境。提高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途径。因此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根据组织资源的使用效率情况,提出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资源最优使用方案。

(二)理论基本假设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研究都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一是关于人的假设,二是资源稀缺与否的假设。(1)关于人的假设前提。两个学科都是以人的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管理学研究人的组织行为。人的行为动机是由人性决定的,因此,两门学科对人的行为的研究要以对人性的假设为基本前提。经济学研究内容是社会经济问题,因而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经济人,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管理学强调组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功能来充分利用组织资源,因而管理学假定人性是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差序关系。(2)经济学暗含资源的有限性假设,管理学暗含资源的非有限性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才需要研究合理配置资源,节约资源。管理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并非是有限的,而是可以通过组织管理不断扩充的。人力资源培训、员工激励和创新的运用可以充分挖掘出组织中人无尽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战略联盟和合作还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资源。与此同时,政治和文化资源也是组织资源的一部分,所以管理的资源是无限的。但是为了降低成本,管理学还是要研究如何有效使用组织资源。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同

供求问题是经济学的根本,它用详细的模型理论分析供应方会以何种价格出售,该价格需求方在哪个阶段是可以接受的。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经济学可以运用模型等工具从静态、比较静态以及动态层面进行分析;也可以运用实证的方法或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用文字说明,也可用数学方程式表达,还可用几何图形式表达。管理学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等方面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更注重定性分析方法。

四、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科定位

任何一个被认为是科学的学科,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都有它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这是一个学科体系区别于其他学科之所在,也是我们分析学科归属的出发点。资产评估专业学科的定位应从研究目的、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界定。

(一)研究目的

资产评估最终目的是在分析资产评估环境与评估对象特征的基础上,对特定时点及约束条件下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为决策方提供一定的价格尺度或合理资产价值咨询意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委托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直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能转而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提供相关专业信息的资产评估师,可以为相关各方提供实现目标的价值信息。资产评估服从了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为行为各方提供资产价值咨询服务并不过多地考虑管理,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注重公允,主要回答资产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从资产评估研究目的来看,它既解释了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提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因此,资产评估兼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特征,但更偏重于经济学。

(二)理论基本假设

资产评估是建立在若干假设基础上的,这些假设包括交易假设、公开市场假设、持续使用假设和清算假设。交易假设是假定所有待估资产已经处在交易过程中,评估师根据待评估资产的交易条件等模拟市场进行估价。公开市场假设是假定存在一个充分发达与完善的市场,该市场有自愿的买者和卖者,且买卖双方地位平等,彼此都有获取足够的市场信息的机会和时间,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都是在自愿的、理智的而非强制或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持续使用假设假定被评估资产正处于使用状态,包括正在使用中的资产和备用的资产。清算假设是对资产在非公开市场条件下被迫出售或快速变现条件的假定说明。其中,关于人的假设在公开市场假设中可体现出来,假定了人是理性人、经济人。关于资源的假设,四种假设都以可以计量的(有限的)资产为评估前提的,且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有限的,通过评估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因此从资产评估的假设来看,资产评估应归属于经济学。

(三)研究方法

资产评估有三项基本方法,即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资产评估的三项基本评估方法有着各自的理论依据,而这些依据均源自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如劳动价值论是成本法评估的理论源泉,是对评估对象特定时点价值的重置模拟,用现行资本价格重新购置资产并使之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它探究的是评估对象的内在价值,而这样的重置基础又是以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决定的。再如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评估方法中的应用就是收益法,边际效用价值论强调主观感受(边际效用)在商品(或资产)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强调单位成本的付出与收益的比较。而收益法则是通过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资产的预期效用越大,获得能力越强,它的价值也就越高。经济学中所讨论的在两种或多种选择下进行边际分析方法、供求理论在资产评估中也到处可见。因此,从资产评估的研究方法来看,资产评估应归属于经济学。

五、结语

从资产评估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来看,该学科应定位于经济学;从资产评估的目的出发,该学科偏向于经济学。然而,每一个学科并不是孤岛,也不是单纯的继承关系,学科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发展的途径。顺应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学与管理学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和方法,两学科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经济管理领域研究兼有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两栖性的经济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等边缘学科相继出现。而这些学科几乎又难以分清其为纯粹的经济学或纯粹的管理学,经济计划、经济决策(包括政策)、经济预测、经济调控、经济监督、经济评估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以及公司治理、产业组织、企业竞争力、制度安排、机制设计、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及经济激励等问题的研究,既可属于经济学,也可属于管理学。如果把他们从经济学那里硬拉出来划到管理学范围,那就把应用经济学的内容架空了。如果认为凡用文科方法来研究的则属经济学,凡用理工科方法来研究的则属管理学,那么无异于看漏了近半个多世纪来经济学的数学化、数量化、公理化、工程化的发展潮流。其实上述诸问题本身就需要经济学和管理学共同来研究。美国管理学家西蒙(Ha.Simon)因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说明他研究的经济决策问题不仅仅是管理学而且同时也是经济学(乌家培,2000)。因此,资产评估偏重于经济学,并非否认管理学在其中的作用。J

参考文献:

1.陈鹏.初论资产评估的经济学基础[J].财务与会计,1998,(5).

2.刘梦琴.资产评估学科归属及理论框架构成[J].评估纵横,2012,(3).

3.汪海粟.资产评估专业学科知识结构的思考[J].工作研究,2012,(4).

4.胡晓明.资产评估学科归属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0,(8).

5.乌家培.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J].管理科学学报,2000,(2).

管理科学研究方向篇6

论文摘要:近些年杜会科学研究与组织发展有三个比较明显的转变:行为方式由倚重个体行为向注重公共行为转变;研究的动力出现由重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向注重功利意义和经济价值的转变;研究成果的受众由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主向开放的社会各阶层、领域转移。欠发达的地区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队伍的特点:研究力量不集中,人才队伍不专业;研究主体的多层次;社科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当前需要抓质量.促创新、搭平台。

社会科学的规划、管理工作在本质上是为社会科学进行深人、细致的研究,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服务的。做好社会科学的规划、管理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一、社会科学研究与组织发展的明显转变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社会科学自身的研究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了解、分析近些年社会科学研究与组织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比较明显的转变:

(一)在研究的行为方式上,由倚重个体行为向注重公共行为转变。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由以个人活动为主向以组织活动为主转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个人的事情。选题、立项,研究什么与怎么研究,几乎完全由研究者个人决定。尽管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研究现在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科学的价值、功能和作用被国家和社会进一步认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共同进人国家创新体系,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超越了个体、个人的狭小范围,日益渗透着更多的国家、事业、企业因素。其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体现了更多的国家、社会、企事业的利益和兴趣,社科研究已经成为国家大事,社会大事,企事业大事。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科学研究已经由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由个体自由选择变成一种公共理性选择。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一种公共产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公民道德纲要,国家经济社会人口发展规划等等都是典型代表,即便是比较传统的人文社科研究领域,也已经渗透了更多的公共色彩和成分。比如清史研究,蒙古族史研究,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投人连年增加。

(二)在研究的动力上,出现由重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向注重功利意义和经济价值的转变。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由原来的远经济利益向近经济利益转移。现在,各种经济活动、经济机会增多,知识分子凭借自身的知识力量产生了更多的以经济为主的利益诉求和满足。应当说个人的经济要求和追求物质利益需要的满足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正当的要求必须得到尊重。但是也要理智地看到,个人收人与其实际付出的劳动和研究者生产成果的质量还大量存在不相符合的现象。知识经济的时代意味着知识就是商品,在商品市场上假冒伪劣行不通,在学术研究的市场上同样不需要假商品。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越重要、越突出,其引发、获得的经济利益也就可能越大、越高。由此国家、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研究成果有效性的期望值也越大、越高。人们的期望值越高,社会科学研究者肩上的责任也就越重。不能离开社会责任空谈学术责任。社会科学发展的脚步越快,人们的期望越大,社会科学研究者、工作者的责任就越重。在物质利益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应当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三)在研究成果的受众上,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的享有范围由以知识分子阶层为主向开放的社会各阶层、领域转移。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享有不局限在书斋,而是跨出专门化的圈子,已经真正走出了自我欣赏的误区,克服了自娱现象。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成果既成为党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决策的重要参考,也受到民间社会的广泛关注。比较典型的是于丹谈论语、庄子,易中天教授品三国。与过去简单的书院、书斋式研究模式相比,现在的社科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应用已经走向社会、走人生活、走向大众。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科学发展、人才队伍的特点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的地区,社会科学的规划、管理工作必须密切注意社会科学研究生产方式的新变化,同时结合本地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队伍的特点,以便充分有效发挥社会科学规划、管理的作用。这些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研究力量不集中,人才队伍不专业。欠发达地区一般来讲高校少,科研院所少,专业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党校和层次比较低的少数大中专学校,而且人数较少。多数社会科学研究者是分布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非专业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可以说因为研究力量参差不齐,产生高质量的、规范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就很难。但是,把劣势认识、分析到位也会转化成优势。因为社会科学实际工作者人员多,专业研究人员少,标志着社科研究的着眼点、着力点、突破点更能关注社会实践的需要,更能贴近实际生活,基础研究薄弱,应用研究会厚实些。迫使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是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研究,研究中做的密切结合过程。这就为整合社科研究力量和资源提供了机会和场所,为社科规划管理提供了广泛空间,进而实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转贴于

(二)研究主体的多层次还不可替代。在欠发达的地区,社会科学个体的自主研究还不可替代,特殊的群体自主研究不可替代,各个单位的自主分散管理不可替代,社科规划管理的协调组织作用不可替代。个体和特殊群体的社科研究活动尽管有自主性,但多数科研活动往往也与一定的组织架构相关,他们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受规范或挂靠的社科研究管理部门的影响。尤其是在今天,社科研究日益成为公共行为、公共产品、公共活动,社科规划管理对个体和群体科研所施加、产生的影响力、指导力也在增加。事实上,不管是个体还是特殊群体的科研活动,研究任务最终都要通过分工落实到具体人身上,单位的科研活动更需要分工。有分工就需要协调、组织和管理,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没有个体的自主研究就不会有上层次的群体研究。没有自愿的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就不会产生协作力。社科管理的基础是尊重研究者的自主权,社科管理的价值是调动区域内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因素,有效开发、整合分散的社科研究力量和资源,社科管理的终极目的是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党和政府的社科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在组织力、协调力和动员力的“三力”发挥上应加大力度,那就是要有效解决对个体研究的信息咨询和对群体研究的组织力不大,对单位及其单位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协调力不高,对社会上社科研究资源的动员力不强的问题。社科规划管理部门要发挥好自身在社科信息资源的搜集、运用,社科社会资本的争取、利用,社科人力资源的组织、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好在研究方向、具体选题,获得各方面资源的渠道,建立与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哪些问题是党和政府所关注的,哪些是具体职能部门所需要的,哪些社科研究资源是可以利用的,以上信息只有社科规划管理部门的指导、协调、组织,才能更有效、迅速传递到具体研究者那里。所以必须加大服务力度,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好社科规划管理的职能作用。

三、如何创新社会科学管理方式

显然,社科规划管理的基础内容是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核心目标是生产高质量的社科研究成果。为实现这个目标,当前需要从三个角度进行突破:

(一)抓质量。必须形成共识,社会科学的繁荣必须通过高质量的社科研究成果做支撑。没有质量的成果再多也是废品,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靠研究数量堆不成社会科学的繁荣。社科研究成果的质量取决于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研究者的基本立场如何,研究的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是不是来源于活生生的实践,研究的具体过程是否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也就是说是基于事实还是主观杜撰,研究出的产品是不是具有实际意义,是否解决实践问题或者具有学术价值,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研究成果的质量。作为管理方,必须明确质量问题贯穿于研究的始终,从研究主体到研究客体再到研究过程都离不开跟踪管理。

管理科学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研究型高校横向课题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的研究课题按照来源通常可以分为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两大类,纵向课题直接从国家、部委和省市纳入财政计划的科研拨款中获得经费,横向课题则是通过技术合作获得研发经费。①由于课题来源、特征的不同,对这两类课题的重视程度、管理方式、评价标准等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研究型高校往往把科研重心落在纵向课题的申请、研究和管理上,更加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或具有学科探索性的课题。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研究型高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来,研究型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度也日益提高,横向课题的数量和经费在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加大,以南京大学为例,从2009年到2013年期间,横向课题到账科研经费所占比例从20%~25%左右上升到30%~35%,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横向课题的数量、规模逐年增加,高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对于仍然以纵向课题为主的研究型高校来说,如何处理好纵向和横向课题的关系,真正管好横向课题,发挥横向课题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激发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的热情度,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成为科技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1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管理特点的差异性比较

对于以纵向课题为主的研究型高校来说,横向课题的管理基本还沿用纵向课题管理的模式,只是在管理环节上大大简化而已。事实上,横向课题从发生、完成到成果评价的整个过程都与纵向课题有显著的不同,其发生、完成和成果评价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1.1发生频次的差异:横向课题发生的不确定性

经费来源主体的确定性决定了纵向课题申报的确定性。纵向课题是一种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有体系的科研活动。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在2~3月份申请,8月份提交计划书,12月底提交进展和结题报告。与此相比,横向课题经常呈现出不确定性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有两层含义:一是横向课题获得的不确定性:横向课题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委托单位仅根据自己的需求临时发起,往往没有明确的长期研究计划,通常是有一单没一单的状态;二是横向课题进展过程的不确定性,横向课题没有固定的开始和结题时间节点,遇到特殊情况导致课题研究中断的情况时常会发生,这些不确定性都无形中增加了横向课题的管理难度。

1.2管理层次的差异:横向课题管理的水平性

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最大的不同就是管理层次和维度的差异,纵向课题经费多来自于国家、部委和省市等上级部门,更高层级的项目有时还涉及到中间管理层,其管理模式具有十分典型的垂直性特征。因涉及到政府机关的工作计划、财政预算、拨款、审计等规定的制约,高校通常会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包括固定的课题申报程序、财务制度、评价体系等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而横向课题通常是科研人员与政府、企业等委托单位直接建立联系,委托单位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科研人员及其团队按照其要求完成委托的内容,整个过程不需要经过任何中间机构,这就决定了管理模式水平性的特征。横向课题的发生建立在科研人员、委托单位、高校三者共赢的基础上,高校对横向课题的管理往往被认为是“多余的”,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科研人员、委托单位与高校三方都不愿意受严格的横向课题管理制度的约束。

1.3管理周期的差异:横向课题成果的急迫性

纵向课题通常侧重基础性研究,项目周期长,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一般5年,面上项目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一般4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青年科学基金一般3年。而横向课题常常针对政府部门、企业等机构迫切需求的问题,委托方往往急于获得研究成果,因此课题开展的时间周期通常较短。如果研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那么成果出来后也可能丧失了其应用价值。这种管理周期的差异也增加了课题管理的难度。开展横向课题的老师常常由于时间紧迫,随时需要学校出具一定的手续,而学校日常工作的时间安排、审批制度往往无法满足这种急迫性、临时性、突发性的需求,如果采取严格、复杂的管理流程,容易造成管理秩序的混乱和效率的低下。

1.4课题范围的差异:横向课题学科的不均衡性

纵向课题由政府主导,具有计划性,其选题范围涵盖经济、社会、科技、民生等不同内容,课题覆盖面宽,往往能够兼顾不同学科和领域。而横向课题是由政府和企业自发需求引发,更具有市场性的特征,使得横向课题的学科差异性巨大。由于学科及专业的特点不同,文理科院系之间、院系内部的各专业之间、专业内部的不同老师的横向课题都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的横向项目通常范围窄,经费少,与自然科学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计。②这种学科与专业间的不均衡性也无疑增加了横向课题管理的难度,学校很难兼顾到不同院系、专业和老师的诉求。即使制定了一些针对横向课题的鼓励性政策,由于不同学科、专业和老师横向课题数量和经费的差异,也会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

1.5成果鉴定的差异:横向课题评价的不正规性

纵向课题的获得渠道和制度较为规范,其审查和评价体系趋于完善,课题结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纵向课题成果评价采用盲审等方式,组织多名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很多纵向课题还可以通过的质量、数量进行鉴定,其评价结果更具有参照性和严肃性,通常作为评价老师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横向课题研究评价没有规范性的方式和渠道,委托方和验收方合二为一,通常只需要获得委托方的主观认同即可,只有部分项目需要通过委托方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因此课题成果的公正性及有效性很难把握,这也是高校很少将横向课题作为老师评价指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2研究型高校横向课题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横向课题涉及领域十分广阔,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等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包含的人、对象、环境、时序等要素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其管理过程极具复杂性。目前,在研究型高校横向课题的管理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认识问题:对横向课题的理解存在误区

研究型高校对横向课题的认识和理解上通常存在两方面的误区:首先从科研人员的角度上看,他们认为横向课题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高校不应该干涉课题的获得与开展,甚至认为横向课题经费都归自己个人所有。事实上,很多横向课题的获得与开展不不仅仅凭借科研人员自身的能力,也离不开高校提供的科研平台、相关设施、科研人员以及基础研究成果等,更离不开高校本身的名誉、声望等无形要素;其次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上看,认为横向课题管理复杂,成本较高,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和管理成本。如果干涉过多,反而会招致科研人员的反感,打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研经费的获得,但放任横向项目自由开展,客观上存在着损害学校利益的风险。

2.2制度问题:缺乏系统性的横向课题管理办法

研究型高校对横向课题的管理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制度性缺失,国家重点的985和211高校中,几乎没有高校建立了明确的《横向课题管理办法》,大多数只有简单的课题审批流程,或仅有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与纵向课题相比,横向课题系统性不强,也没有明确的级别的划分,通常仅以课题金额的多少来进行区分管理,例如电子科技大学按照经费上账100万以内和100万以上两类执行不同的管理流程。学校的科技处管理职能往往只包括纵向课题的申报、科研人才以及科研平台等的建设,横向课题大都未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更不涉及到横向本身的内容;院系部门的管理也往往因为涉及诸多事务,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横向课题的管理实质上往往就是处于没有管理的状态。

2.3评价问题:横向课题成果被学术评价体系忽略和排斥

在研究型高校学术评价体系中,存在十分明显的“重纵轻横”的现象,横向课题也完全丧失话语权。横向课题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也同样具有学术价值,不应该被排斥在教师的学术评价体系之外。当前,高校对从事横向课题研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角色认同度较低,在学术评价体系中往往忽视横向课题取得的成果,在职称评定、评优推优、科研考核、基金课题申报中横向课题几乎不被提及,或者仅作为参考条件,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教师对横向课题的热情度不高,严重影响到横向课题在研究型高校中的开展。

2.4行政问题:服务意识淡薄,管理矛盾日趋突出

对于横向课题的管理,很多高校只重视对经费“到账”的管理,后续的帮扶和相关服务不及时、不到位,造成很多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的理解就是收管理费,高校缺乏对横向课题的指导和帮助。近年来,国家对科研和技术服务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日益增加,但高校层面的政策扶持则鲜有所闻,对横向课题大多抱有任其发展的态度。这些都加剧了科研人员与管理部门的对立关系,并进一步导致横向课题的科研人员通过委托人、校外公司走账,完全脱离学校监管的状况。

2.5财务问题:经费管理混乱,为合规而违规的现象严重

科研经费是诸多科研条件中最基本、最为重要的组成因素。③与纵向课题的规范操作相比,在高校对横向课题的财务管理上更加复杂:第一,横向课题的经费额度难以核准。横向课题只能通过合同进行确认,合同能否顺利履行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时常会发生课题研究到中途,委托方不再付款的状况或者最后到账经费与合同所签经费不符等情况;第二,由于提供服务的多样性、无形性、技术复杂性等原因,导致财务核算中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撑,④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造成了横向课题经费的使用的随意性。一方面,不严格的财务制度容易导致大量不合规的发票充斥账目,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另一方面,过于严格的财务审核又导致大量为合规而违规的现象发生,经费的责任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经费套现,例如虚开各类报销票据容,将与项目无关的各类票据变更为与科研相关的复印纸、图书资料、办公用品等。⑤

3建立健全研究型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对策

3.1厘清管理思路,促进纵向横向课题均衡发展

衡量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的标准不应该仅仅只从纵向课题考虑,也需要综合考量横向课题的开展情况,考量横向课题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以及利用横向课题发表的著作、获得的专利等学术成果。高校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大力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也是高校扩大对外联系的重要途径,除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之外,横向课题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提升高校的社会知名度,也可以弥补纵向经费的不足,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快科研工作的开展。例如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在规划、建筑领域的所开展的横向课题项目使其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加。研究型高校应该尽量平衡好纵向横向课题的关系,既不能过分看重纵向项目,也不能脱离基础研究过分看重横向发展,科研管理者要首先从思路上形成纵向横向“两手抓”的基本发展思路,促进纵向横向课题均衡发展。

3.2制定横向课题的管理办法,建立规范又具有适度弹性的财务制度

针对高校在横向课题管理出现的问题,吸收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和制度,结合自身实际,依据国家及高校的各类法律法规,建立具有战略眼光的系统化的高校课题管理办法。管理制度的建立宗旨应该是提高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规范相关管理流程。此外,由于高校的横向课题管理办法涉及不同学科、专业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反对一刀切,建立分类指导的管理机制,掌握好科研环境的自由度。在财务制度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申报、合同和成果的跟踪和审查,对横向课题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鉴定,从源头上建立规范化的财务制度。在日常经费管理中,通过监督、审计、检查等方式规范横向课题的使用情况。同时,在工作中倾听课题参与人员的诉求,优化制度和流程,建立具有适度弹性的、人性化的财务机制和科研帮扶机制,解决横向课题参与人员的后顾之忧。

3.3建立横向课题的学术评价体系和长效的激励机制

横向课题的管理对高校意义重大,高校管理部门必须改变对横向课题的认知偏见,有必要将参加横向课题的成果纳入到教师的各项评定中去,横向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成为申报纵向课题的基础和重要参考依据,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高校可以引入波特(L.w.porter)-劳勒(e.e.Lawler)综合型激励模式,这是以佛隆的期望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较全面地反映了人类在激励中的心理过程的理论模式,⑥通过有效的期望引导,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横向课题活动。笔者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1)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横向项目经费中提取适当的比例,给予项目负责人一次性奖励;(2)建立纵向、横向转换机制,从横向项目的经费数额、获得的成果(如专利、文章等)等客观方面进行评价,认定成果转换成同级别的纵向课题;(3)将横向课题纳入到科研人员的考核系统中,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将横向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科研人员评聘、评奖评优以及绩效发放的标准之一。

3.4树立服务意识,建立网络化、便捷化的管理服务系统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树立服务意识,在管理的同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因横向课题的特殊性要求对其管理要灵活处理,高校可以优化管理流程,利用科技化、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科研管理系统,横向课题的申请、填报、审批、备案以及经费的到账与管理都可以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如oa系统、财务自助服务系统),有些甚至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app程序完成。走完所有流程后,最后再到高校管理部门进行签字确认。这不仅方便科研人员申报及管理横向课题,摆脱传统管理中时间和人员的限制,节省大量的排队和等候的时间,同时也能减少高校的科研管理成本,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达到管理的最优化。

4结语

横向课题的开展是一个科研人员、委托方、高校三者合作共赢的过程,高等院校通过与具体部门、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合作获得研发经费,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和深化,提高科研人员从事专项领域研究的积极性,委托单位也通过横向课题解决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技术障碍,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委托方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型高校要积极引导横向课题的开展,改变管理思路,从制度上形成保障,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鼓励,不断建立健全横向课题的科学化管理模式,为科研人员提供有利于横向课题健康开展的科研环境。

注释

①高仲飞.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5):264-265.

②沈意文.文科横向项目:高校文化科研“立地”的基石[J].高教管理,2011(3):57-58.

③钱文藻.科研管理随笔[m].科学出版社,2010:136.

④李艳.横向课题收入确认方法简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6):106-108.

管理科学研究方向篇8

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请您谈谈这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是如何为政府改进行政管理发挥作用的。

管理科学研究方向篇9

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基础,全面体现发展目标中所存在的具体阻碍因素以及促进因素,使科研工作整体发展目标准确性能够得到重要保障。从整体性目标管理方向性角度出发,近期目标管理以及中长期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为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作用,以确保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方向能够保持高度清晰化。针对价值性目标管理发展性,确保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发展方向更为明确,以此助力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全面发展。总之,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致力于对内在结构要素的深入挖掘,以此展现目标管理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及发展意义,从而为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方向提供正确指引。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指向性研究

目标管理的中心是以发展目标为管理依据,展现管理工作发展的新突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针对阶段性管理思想的基础性,对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划分,要求科研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紧密结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求,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以此达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针对性不断加强的根本目的[1]。从目标管理的基本价值层面分析,高等教育科研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较为广泛,能够体现出与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相互统一的价值思想,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向性更为清晰,提升科研工作的工作质量。

一、突出阶段性目标管理作用性,充分表达科研工作管理指标说明作用

1.体现目标管理阶段性思想,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宏观发展方向形成指向作用。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潜力的核心部分,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优势所在。从管理角度出发,目标管理关键是充分保障科研工作发展的持续性,以目标管理形成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方向的监督作用,其指向较为具体。阶段性目标管理思想则是立足不同阶段发展目标进行针对性管理,为科研工作发展进程提供明确的发展标准,以此达到深化科研工作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2]。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整体目标管理的基本架构,管理思维及管理方向具有高度的明确性。通过阶段性目标管理能够对高等教育科研目标宏观管理方向产生相应的说明作用,以具体说明为基础,对科研工作管理本身形成高度的指向性依据。

2.阶段动态目标管理为根本,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科研宏观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根本,是对科研工作阶段性发展目标及成果进行有效分析的重要依据。依据阶段性目标所具有的内在发展意义,进一步明确对科研领域、科研标准以及科研成果所提出的要求。根据目标发展总体要求,对阶段性目标管理的具体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充分验证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整体发展方向所具有的可行性价值。这一目标管理过程可以表现出阶段性目标管理的动态性,充分展现宏观目标发展的指向性作用,阶段性目标管理实质性效果也能够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整体效果之中,具有阶段性说明功能和阶段性方向指向功能[3]。

二、立足整体性目标管理方向性,全面表征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方向

1.明确科研工作宏观目标管理方向,全面展现科研管理工作实时发展动态。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针对学科内部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进行具体化探索,对学科基本架构及内部基本构成元素进行有针对性分析,促使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范围及深度能够得到层次性提升,提升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宏观发展目标角度出发,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这为高等教育科研领域的探索提供重要的方向性保障。针对目标管理对宏观目标构成因素进行具体化分析,以此对内部要素的作用性及方向性进行潜在研究,确保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方向性能够保持高度清晰。结合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动态,科学深化宏观目标管理中的作用性、价值性以及功能性要素,对满足当今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思想的具体元素进行系统探究,其中主要包括可持续性、生态化、标准化因素[4]。这些构成要素表现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路径,展现高等教育科研管理目标从一般延伸型发展朝着系统化层次型发展方向的转变,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宏观发展动态形成具体呈现作用,有助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方向更为准确,指向性更强。

2.结合科研工作近期目标管理出发点,确保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准确性提升。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近期目标带有一定的现实性色彩,能够初步体现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开展的具体思路及路径,是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基础所在。从近期目标管理的特征性角度来看,近期目标管理作为整体目标管理的初级阶段,所反映出的问题较为广泛,能够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可行性形成阶段性暗示。但从科研工作发展的本质层面出发,科研工作的开展往往具有较强的广泛性,针对学科研究领域内部的相关性,对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全面辐射。近期管理目标应针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兼容性进行具体深化,以此形成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初步发展思维。这既是有效落实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关键阶段,也是对科研工作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进行科学体现的重要管理阶段[5]。从这一方面可以充分总结出,高等教育科研近期目标管理作为整体宏观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及保障性特征,能够为科研工作发展目标的准确性不断增强提供坚实而有力的保障作用,满足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全面发展的切实需要。

3.追求科研工作中长期目标管理发展性,实现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核心是充分体现科研工作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持久性发展为目标管理的中心思想,对科研工作内容以及科研工作具体方向进行深化研究。针对科研工作中长期目标管理,对内部价值性因素、功能性因素以及作用性因素进行全面激发,从而得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方向及发展价值。这是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指向性的集中体现,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宏观发展方向保持相互统一。结合近期目标管理的基本特征,对广泛存在的科研管理问题以及科研工作重点、难点形成长久性目标规划,实现近期目标管理在中长期目标管理的直接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重心保持高度准确[6]。立足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实质,对学科发展内部构成要素的可持续性以及发展性进行全面探索,对近期目标管理的可行性发展价值进行整理、综合、分析,实现中长期目标管理的指向性因素更为系统的目的,给予科研管理工作核心高度的方向性指明作用,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可持续发展思维形成有针对性的强化。

三、强调价值性目标管理发展性,具体展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发展空间

1.以实用性价值发展为目标管理出发点,提升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实用。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核心是对实用性价值因素进行有效探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学科社会实用功能,为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这一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重心形成方向性的转移,针对科研领域内部的实用性价值因素进行系统开发,满足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性目标专一的根本要求。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实用性价值因素主要包含理论知识体系研究的实用性、实践教育体系社会应用性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性等三个部分[7]。就理论知识实用性而言,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针对学科内部知识体系的外部延展过程进行有效探索,就相关学科知识体系对本学科知识应用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来提升科研工作实用。针对实践教育体系社会应用性,结合实践教育组织形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促进作用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此提升科研工作实用性价值。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性在科研工作目标管理中以社会人才需求方向为标准,对功能性发展进行具体探索,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人文领域发展相互适应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新研究,进而进一步升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指向性作用。

2.以目标价值深入探索为目标管理关键,强化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开展针对性。

目标价值体现出的是科研工作发展目标突破的根本表现。以价值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与目标、方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能够反映出阶段化发展的总体构思与切入方向。进一步深入探索目标价值,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形成相应的方向性指引作用。结合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新特点,强调科研领域对社会责任方向的全面加强,展现出高等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渗透,促使高等教育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应用学科专业领域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素质的同时,也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心理形成重要影响。这是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得到具体深化与发展的根本表现,充分明确目标价值因素的主要构成部分,全面表达目标价值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重心科学转移。这与高等教育发展形成相互吻合的趋势,并对科研工作领域纵深化发展产生无形的推动作用,目标管理本身所具有的指向也同时得到有机强化,满足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对科研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

3.以作用价值深化分析为其内在发展要素,突出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社会性影响。

作用性价值主要表现在科研工作的开展对人才培养所发挥的具体作用这一基本方面,从价值性角度来说,学科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学科领域内部深化向社会性价值层面发展。高等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是推动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的原动力,这不仅是当今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主体方向,还与时展进程保持一致[8]。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放眼人才社会实用性发展,充分体现学科内部架构的实践,以社会实践元素的整合与分析为重点,全面加深科研领域研究深度,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本身与社会相关性的内在联系不断紧密,提升科研工作的时代性发展目标,以此达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以社会发展背景为载体,以社会性因素、条件为重要补充,形成目标管理与时代人才需求方向保持统一的根本性原则。这无疑是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性、管理指向性不断增强的具体表征,展现出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时代社会之间融合性的不断提升,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宏观发展方向提供指向性因素,使目标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具体深化。

4.以功能价值综合分析为核心发展要求,助力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

功能价值的综合分析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全面发展的核心,对科研管理工作开展方向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从目标管理层面出发,功能价值的深层次挖掘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服务功能价值的根本体现,从科研工作重心发展角度来看,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与时代教育之间保持相互适应,对人才社会发展提出更高的挑战。在目标管理过程中,着重对潜在功能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以此来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的针对性。二是对引导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对人才社会应用方向形成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进而实现科研工作时展新特征。这是高等教育科研目标管理方向得到有效延伸的具体表现,能够作用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之上。三是对发展功能进行全面升华,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能够立足长久发展目标,对科研领域、科研范围进行更为广阔的相关性探索,提升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创新性及突破性。这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所具有的发展性意义,为目标管理的明确性及创新性提供科学指向,达到时代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标准。

作者:陈宏伟单位:河北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彦如.融合创新:加强科研管理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56-59.

[2]瞿新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5(8):37-39.

[3]叶祖淼.台湾高师院校科研管理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5(6):43-45.

[4]钱晓红.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完善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07-112.

[5]朱渝.科技全球化视域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4(11):67-68.

[6]谭广炎,林春丽,韩旭.中英高校科研管理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8):9-13.

管理科学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研究型医院建设发展

【摘要】论述了研究型医院发展的战略、发展途径、建设重点等问题。要坚持名院战略,分层次建设好研究型医院;坚持重点战略,分步骤建设好研究型医院;与此同时,建设研究型医院要要适应从“传授技术”向“产生技术”的转变;适应临床诊治重点从“一般疾病”向“疑难病症”的转变;适应临床诊治模式从“多元诊治”向“综合诊治”的转变;适应科研完成路径从“个体研究”向“团队攻关”的转变;适应科技创新方向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适应科研发展方式从“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正确处理和把握“首位”与中心的关系、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关系、规模建设与内涵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自我发展和借力发展的关系。注意把握危重疑难病症的诊治、前沿新技术的研发、以国际救援为突出优势的复杂战创伤的救治、医疗保健服务的品质、临床医学科学家的培养和数据化网络化的建设六个重点。

1坚持名院战略,分层次建设好研究型医院

1.1把创建研究型医院作为发展引领

建设研究型医院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依据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医院具体实际,制定完整可行的发展战略[1],搞好顶层设计;就是要注重把医院建设的基础和现状、影响和制约医院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医院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等搞清楚,科学确立发展规划、目标、步骤和措施,切实理清医院的发展思路。集中全院人员的智慧和力量,深入研究医院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性质任务、发展方式、动力途径、模式机制和内外环境等带全局性、普遍性、长远性的重大理论课题,深刻理解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内涵要求、时代背景和使命任务,努力探索创建研究型医院的目标标准、规划思路、发展步骤和建设途径,科学制定研究型医院的医疗数质量指标、教学科研指标、学科人才指标、成果转化指标,全面审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体制机制和奖励政策,从医疗能力、服务水平、硬件设施、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后勤保障、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进行科学调整和改革。医院的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科室要从微观和局部的角度,把握好切入点、着力点,不断梳理学科所处的学术地位、优势特色、存在差距,探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这篇大文章中,如何更好的书写好自己所分管的每一章、每一节,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研究型医院的全面发展。

1.2把建设研究型科室作为发展途径

建设研究型医院,必须要以一定数量的研究型科室作支撑,所谓研究型科室,简单的说,就是具有高水平的临床诊治能力、高层次的科研成果、高素质的人才梯队的科室。研究型科室不仅是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本专业疑难疾病的诊治中心、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中心,始终引领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一流的研究型科室,研究型医院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武警总医院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中,一是大力开展研究型科室评选活动。医院制定了研究型科室的标准条件,从政治思想、科学管理、人才梯队、医疗保健、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方面对研究型科室的条件标准做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突出医疗特色和科技成果。并对研究型科室在经费、人员、科研平台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通过研究型科室的评选,有力地带动了研究型医院整体推进。二是全面推行亚专科发展模式。根据实际,科学确定专科方向,合理调整人员编组,将主诊医师负责制与亚专科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做到重点学科有4-6个亚专科,其他学科有1-3个亚专科。坚持做到正高职人员定向发展,副高职人员相对定向,中初职人员全面发展。使学科既在更高的层次综合发展,也在更深的层次上专业发展。三是提升优势学科群的建设质量。以重点学科为龙头,整合辐射相关学科建设;以同类学科为纽带,组合优化相关学科建设;以疾病诊治为链条,联合带动相关学科建设[2];以重大课题攻关为牵引,凝聚提升相关学科建设。通过研究型科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医院学科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1.3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作为发展重点

创建研究型医院,必须把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置于优先发展地位。所谓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临床诊治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兼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大批研究型人才,既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主要目标,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实质要求。一是完善研究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围绕复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年轻拔尖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医学管理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等建立选拔、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一整套评价体系,形成德、能、勤、绩、体考核信息系统,为研究型人才选拔培养提供依据。二是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通过建立研究型人才库,对入库人员逐一分析评估,分清优势劣势,找准差距,在个人提出发展计划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点评,明确目标要求及培养措施。对临床优势明显、科研偏弱的,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科研能力突出、临床技能偏弱的,通过指定院内老专家帮带、选送国外知名专科医院进修等方式,提高临床水平。从而加快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步伐。三是打造研究型人才团队,造就新型的优秀医学人才、杰出的医学专家和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团队,创新人才团队既有基础研究人才,又有临床诊疗人才,还有成果转化人才;既有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又有中青年骨干人才,还有科研辅助人才。

2坚持重点战略,分步骤建设好研究型医院

2.1把科技力量聚焦到自主创新上来

创建研究型医院的途径方法很多,但关键点在自主创新。通过创新科研协作机制,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科研作风建设机制,推动研究型医院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制定引导科学研究面向临床的科研政策。对以往的课题、文章和研究成果,对各学科的研究方向、人员配置和经费投入,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掌握全院科研资源的投向、投量情况。制定有效政策,在经费投入、平台建设、人员配备、出国留学等方面,大力扶持那些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保证医院的科学研究都服务于临床的技术进步,引导科研资源向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自主创新聚焦,注重研发新业务新技术,出技术,出标准、出规范,不断提高课题成果转化率和临床利用率。二是理顺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科室工作合作机制。鼓励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基础研究确定攻关方向,应面向临床诊治一线;临床科室应为基础研究提供病例资源,保证科研课题的顺利实施。三是理顺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大科研质量指标、成果转化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注重科研论文的引用率、影响因子,获得课题的层次和成果的等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及在临床治愈中的贡献率,特别要注重自主创新方面的贡献率。四是理顺和整合科技创新的力量。组织好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临床学科与辅诊学科的科研协作,努力开展院际间、国内外的强强联合,形成医药结合、医工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研究与转化相配套的科技创新模式。

2.2把内涵建设聚焦到质量发展上来

必须把提升质量作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核心。构建一整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既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前提保证,也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重要内容。一是通过抓制度落实提升质量,严格落实三级检诊、三查七对、术前讨论等基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疑难危重会诊、临床病理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出院病例讨论等核心医护质量管理制度;推行手术分级管理,落实技术操作规范,培养一批“一看准,一听准,一查准,一摸准,一针准,一刀准”的岗位尖兵和能手,使各项检查、诊断、治疗更加严谨科学。二是通过抓科学管理提升质量,严格落实资质准入、技术准入、手术准入制度,推行主诊医师、主刀医师、主检技师负责制,强化首诊医师负责制,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提高。三是通过抓技术创新提升质量,大力开展以基因诊疗、微创技术、再生医学为代表的新业务新技术,增强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在高层次上提高医疗质量水平[3]。四是通过抓监督提升质量,围绕初确诊符合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病历处方合格率、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术前待床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指标建立质量评价指标,创新质量考核方法。把医疗服务质量的标准要求落实到每个人员、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项操作。通过科学管理、从严管理、依法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控的水平。

2.3把软实力提升聚焦到文化建设上来

研究型医院要充分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的医院文化,创新文化孕育造就创新事业。一是构筑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医院文化,形成医院的核心价值观,以院歌、院徽、院风、医院精神,形成医院的特色文化。其中,核心价值观,是医院文化的精髓,统领着医院文化的各个方面。院风、院歌、院徽等都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生动展开,是形象化载体和多样化的展示。二是丰富创新医院文化的载体,注重创作体现医院文化精神实质的院歌、院徽,建好院报、橱窗、闭路电视、网络等各种文化的平台,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反映身边人身边事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拓展医院文化建设的阵地;三是营造文化兴院的氛围。大力开展重要节庆纪念、歌咏比赛、文艺晚会、体育竞技等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主题活动,打造具有医院特色的品牌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熏陶功能,使大家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提升素质,以文化的大繁荣推动医院的大发展。真正使医院文化成为研究型医院建设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3坚持统筹战略,分阶段建设好研究型医院

3.1适应好六种转变

要确保研究型医院建设健康持续地向前推进,必须适应以下六种转变;一要适应研究型医院从“传授技术”向“产生技术”的转变。研究型医院不仅要成为医学知识流动和传播的枢纽,而且更应在促进医学知识和临床技术的产生、医学新理念和新模式的探索等方面做出贡献,成为医学知识和技术产生的摇篮。二要适应临床诊治重点从“一般疾病”向“疑难病症”的转变。在完成常规医疗基础上,研究型医院要通过制定规范化的疾病诊疗流程,探索优化的治疗技术方案,力争在临床诊治高危疑难病症上有重大突破。三要适应临床诊治模式从“多元诊治”向“综合诊治”的转变。研究型医院就是要不断研究探索疾病综合治疗模式,形成批量的、有特色的和标准化的多个学科综合化治疗规范。四要适应科研完成路径从“个体研究”向“团队攻关”的转变。研究型医院就是要打破“小作坊”式单兵作战的科研模式,有计划的组成具有活力的创新人才团队进行联合攻关,实现由“小科研”向“大科研”的过渡。五要适应科技创新方向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研究型医院就是要尽快适应围绕一个重大研究方向、凝练科学问题开展自主创新研究,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六要适应科研发展方式从“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创建研究型医院,不能靠人海战术、拼消耗方式进行,要在保持数量优势的同时,积极引导科研成果向质量型转变。

3.2协调好六种关系

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以下六种关系。一是“首位”与中心的关系。既要确保医院建设的正确方向,又要保证医疗保健中心任务圆满完成,使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医疗服务中心,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是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临床为科研提供需要和基础,科研又为临床提供动力和保证,两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是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关系[4]。基础研究重点解决临床实践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指导;临床研究重点解决临床实践中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问题,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新业务新技术。四是规模建设与内涵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各个发展要素的质量,科学整合发展资源,协调理顺发展关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五是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在谋划当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长远规划;在筹划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时,一定要顾及当前的现实与可能,把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起来。六是自我发展和借力发展的关系。既要立足于自我发展,挖掘和发挥医院长期以来形成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品牌优势;又要坚持开放办院,充分利用外部的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尽可能多的外来资金、技术、人才来借力发展。

3.3把握好六个重点

创建研究型医院必须制定明确具体的建设内容,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特别是要注意把握好六个重点。一是危重疑难病症的诊治:在大器官联合移植、肿瘤综合治疗、组织工程、干细胞移植、微创外科与外科微创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临床诊治疑难疾病做出贡献。二是前沿新技术的研发: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分子治疗、免疫治疗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为临床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三是以国际救援为突出优势的复杂战创伤的救治:建成颅脑、四肢、胸腹脏器战伤及其并发症的救治中心,野战条件下血液的保存与快速供应的保障中心,战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中心。四是医疗保健服务的品质:打造具有一流基础设施、一流仪器设备、一流学科人才、一流技术水平、一流综合服务的极致化医疗保健服务品牌。五是临床医学科学家的培养:成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团队的基地,培育临床医学科学家的摇篮。六是数据化网络化的建设:形成完整、健全、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5],使医院成为实现数据采集实时化、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交换兼容化、信息管理规范化的一流数字化医院。

参考文献

[1]王发强,陈璐,陈金宏.对新形势下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几点看法[J].中国医院,2013,17(10):1-3.

[2]秦银河,文德功,郭旭恒.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姚军,郭渝成,刘广东.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1,1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