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39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篇1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防治策略;健康促进;效果

随着我国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展慢性病防治,是疾病控制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主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都有漫长的过程,因此应以社区为基础来实施慢性病防治策略和措施,运用健康促进策略,开展综合防治。为探讨社区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选取社区120位志愿者实施慢性病防治策略和健康教育。结果表明正确的防治策略和健康促进可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随机选取了2011年2月―2014年3月辖区内已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的居民120例。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18~78岁,平均48岁。我中心随机分为试验组66例,对照组54例。其中试验组有慢性病病史的20例,无慢性病46例;对照组有慢性病病史16例,无慢性病38例。两组性别、年龄、学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试验组实施以下预防措施①一级预防为主,二三级预防并重,针对不同目标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②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防治积极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以社区医生为工作主体,在上级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通过减少行为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多种疾病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如膳食不平衡、体力活动不足、吸烟饮酒等,针对共同危险因素的干预活动可以同时预防多种疾病。①均衡膳食:慢性病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多盐、吸烟、大量饮酒、心理因素及遗传等都可导致慢性病的发生。因此合理的饮食至关重要。坚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及低钠、高钙、钾、镁食物的均衡膳食的基本原则。②适量运动:慢性病患者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动静结合,既不能长时间坐立,也不能过度进行剧烈运动。应做到有恒、有序、有度。③戒烟限酒控盐:每日饮用量应控制在酒精量25g以下,每日摄盐量6g/人。以健康促进为手段,以慢性病防治为中心开展工作:①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造支持的环境;③加强社区的联系,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挖掘社区资源,帮助社区居民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④调整卫生服务方向,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分期对试验组进行慢性病干预,并对所有志愿者随访2年,2年后检测全部志愿者相关慢性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及慢性病发病情况;⑤发展个人技能通过提供健康信息,教育并帮助人们提高作出健康选择的技能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结果

干预后两组对慢性病的知晓率,及原患有慢性病患者控制病情发作情况(记录一年内慢性病的发作次数,见表1。

表1试验组与对照组慢性病预防相关知识发病率比较

由表①可见:试验组志愿者慢性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发病率3.5%;,对照组的发病率13.7%,通过对比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正确的防治措施和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病。

3讨论

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有其漫长的过程,因而慢性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就应该从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或减少并发症、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着手。虽然现目前慢性病没有彻底的治疗手段,但可以有效的控制预防,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及合理休息运动和饮食,健康的心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调整其生活方式向健康转变,就会有效的控制慢性病的发病。

对体检中发现的健康危害因素进行有效、及时地干预,对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大有裨益,达到有效预防疾病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健康体检发展的方向。医改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行慢性病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家庭医生对慢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对病情进行分析评估,制定干预措施,进行健康指导,进而使社区慢性病的管理做到有评估、有措施、有落实,并且循环往复进而实现慢性病的全程动态管理。关键是做好社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患者动态管理。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步骤就是如何完整、全面、及时的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做出评估并且进行动态监测。作者调查受检人群生活行为习惯,发现导致常见病高发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造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正在逐渐的完善,要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健,提升居民健康水平,还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打造结构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体制。

综上我们发现,社区常见慢性病发病率较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加强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对慢病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生存质量。对社区居民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积极预防社区慢性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篇2

“慢性疾病已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世界银行最近在北京的《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报告显示,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占我国死亡人数的比例>80%,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68.6%。

报告显示,在未来20年里,40岁以上人群中,慢病患者人数将增长2~3倍,慢病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未来10年,糖尿病患者将成为上述4种疾病中患者人数最多的群体,而肺癌患者将增加5倍。此外,约有一半慢病负担发生在<65岁人群。

无独有偶,8月12日,在中国心脏大会上公布的2010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目前估计我国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患者已达2.3亿。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而且,我国城乡居民的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指出,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模式转换已经完成,从传染病和母婴疾病为主转换成慢性病和伤害为主。1973~1975年间,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所有死亡的58.2%,1991年上升至73.8%,到2000年则达到82.9%,导致近70%的伤残调整生命年的损失。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介绍到,目前我国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表现在体力活动明显不足,健康膳食问题明显,烟草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等因素,使居民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均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则推高了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医疗费用急剧升高。

对此,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其实,慢病给国家和个人造成的沉重的经济负担是可以避免的。如2010~2040年间,如果每年能将心血管类疾病死亡率降低1%,其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或多达10.7万亿美元。近几十年来,中国在传染病控制方面成绩斐然,这也为尽早及时地着手应对慢病营造机遇。同时世界银行也警告到,若不迅速采取行动,将导致医疗费用上升、经济发展减速和社会不稳定的风险。

【原因】

社会因素导致慢病成为“传染病”

正如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第6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指出的,慢病是“社会传染病”,应高度重视导致慢病的社会决定因素。无论是癌症、糖尿病,还是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的致病因素,都离不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吸烟等危险因素。

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指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是导致慢病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

体力活动明显不足。2006年我国九省进行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中发现,18~55岁的居民体力活动中,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在10年间减少了27.8%,女性减少了36.9%。而且,体力活动与肥胖有明确的关系,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也随着体力活动的减少而升高。

健康膳食问题明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变革,近30年来,我国居民整体膳食有了明显改善。但某些合理的食物摄入量在减少,原有一些不合理的膳食特点依然存在。其中包括:食盐的摄入量超过了指南推荐标准;水果蔬菜的摄入量较低;谷类食物摄入明显下降,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

烟草防控形势严峻。目前我国总计烟民3.5亿,被动吸烟5.4亿。男性吸烟率正处于平台期,年轻女性略增加。另外,男性医生和教师的高吸烟率令人担忧;我国目前还存在吸烟低龄化的倾向;15岁以上非吸烟人群的被动吸烟率高达72.4%;吸烟导致的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人民币,占GDp的1.5%。

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据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陈伟伟教授分析,由于期望寿命的增长,使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急剧转变,伴随而来的是,与老年人有关疾病的死亡率上升。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引发出生率的下降,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而老龄化又使我国居民的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而针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刘力生指出,中国虽然面临高血压防控工作的繁重任务,但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尤其没有必要面对患病人数的增加而忧心忡忡。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实际上是高血压防控见效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高血压防控预防心血管病死亡减少的结果。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是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全社会对癌症预防的关注不够

而在癌症方面,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呈持续上升的态势。据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管忠震教授介绍,近期,《Ca: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公布了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数据表明,2008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为1270万,癌症致死例数为760万。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由于生育习惯改变、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及早诊意识不足等因素,乳腺癌发病率仍在上升;由于控烟不利,中国的肺癌发病率仍在升高;全球肝癌新发病例数为74.83万,其中一半发生在中国。

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主任刘宝瑞教授认为,目前,对肿瘤发生原因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虽然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但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多基因疾病。

他表示,肿瘤的发病率上升有内因和外因组成。外因是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经济上很大的成就,但付出了非常明显的环境为代价,如饮水、空气的恶化,在很多疾病方面都有所体现。内因就是肿瘤是一个多基因发生的疾病。

管忠震指出,目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的医学界也已意识到肿瘤医疗费用的迅猛提升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并通过有效干预或改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活动习惯,控制体重,减少烟酒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采取必要的癌症筛查或疫苗接种,确实可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今年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强调预防癌症的重要性,提醒如能及早发现和充分治疗,有1/3的癌症完全可以治愈,并警告说,如不进行干预,全球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将继续显著增加。人类目前已经掌握关于癌症病因及预防干预措施的大量知识。研究显示,不使用烟草、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和避免可造成癌症的感染等措施,可以预防40%的癌症。管忠震说,“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例数有200万人左右。如果能切实加强防癌工作,即便降低5%的发病率,也有可能挽救10万人的生命,这已经是功德无量了。”然而,管忠震认为,回顾过去,不论是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学会或我们的癌症专业人员,对癌症预防方面的关注和实际落实的工作都仍然十分不足。“强化预防理念不仅是肿瘤科医生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立足社区,使肿瘤防治工作前移。”

【观点】

医务人员决不能在这个紧要关头退缩,应该根据我国慢病患者的患病情况,尽快找出最佳的应对策略,决不能像非洲那样,本国的技术不行,就求救他国,然后由他们的人员帮助管理。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慢病管理还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决不能让他国越俎代庖,我们应该建立适合中国人的慢病管理体系,将慢病患者系统地管理起来,尽快攻克慢病的蔓延,决不能等到“谈慢色变”的来临。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

在中国,患者到了康复期往往在家中进行康复治疗,而目前的现状,给以家庭为基础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护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阶段,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妇女承担外出工作和家务的双重重担,大规模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造成的年轻人流入城市而老年人留守农村地区等,这些因素严重地冲击着以家庭为基础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护理系统,使这个系统变得更加脆弱。

――中国高血压联盟执行主席吴兆苏

【对策一】

延缓发生高危行为年龄

近年来,多组流行病学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群年龄呈现前移趋势,已由10年前的62岁移至45岁,这也是造成我国慢性病患者近年来急剧攀升的主要原因。而农村居民心血管死亡率在20多年来发生了明显的增加(见图2)。刘力生指出,“人口老龄化固然不可避免地导致老年人群中常见慢性病比例增加,但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肺癌、肝癌和乳腺癌标化死亡率的升高表明,行为危险因素的上升(高盐饮食、脂肪摄入增加、谷类摄入减少和身体活动减少)更是导致这些疾病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人群中这些高危行为的比例,延缓开始发生这些高危行为的年龄,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

就拿中晚期肿瘤患者来说,刘宝瑞表示,医生即便为其选用最前沿的诊疗方案,也仅仅能延长患者几个月的寿命。但如果医生主动做到早防控、早发现、早治疗,就会大大降低肿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也许多数医生认为,预防肿瘤最好的方式是保护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医生个人能做的不多。但在国家经济政策问题很难短期内改变的情况下,医生只要做好健康查体和肿瘤科普知识宣传,就能帮助患者延缓发生肿瘤恶化的高危行为年龄。”刘宝瑞说。

而对于慢性病的另一杀手――心血管疾病,陈伟伟表示,有效的防控更是可以有效延缓患者发生高危行为的年龄,医生只要能将管理人群的血压控制达标,几年内就可以将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一半,而高血压的控制方式非常简单而有效。例如,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医生可以推测其患高血压的风险指数,并提前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就可以有效延缓发生高血压的年龄或使其终身不患高血压。

【对策二】

用政策推促医生转变传统的诊疗理念

“以往多数心血管医生的诊疗理念都是以治病为主,很少涉及防病的理念。但这个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医生,毕竟我国多数患者的就诊习惯是不生病不找医生,这便使得多数来心内科就诊的患者已经达到需要行pCi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的程度,错过了最佳防治阶段。”吴兆苏告诉记者。

吴兆苏对我国慢病过快增加的态势非常担忧。他说,“分析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研数据非常可怕,慢病的发展态势已经临近井喷,如果我们不挤出时间将没有恶化到需要行pCi治疗或者是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提早管理起来,那么,以后来就诊的患者会越来越多。”

如果诊疗模式和就诊模式不改变,5年后我国慢病患者的增幅将难以想象。刘力生说,“为了避免这种恶果出现,我们要将临床医生治疗为主的理念转变为防治结合,将坐等患者的理念转变为主动服务。”

“可能多数临床医生会说,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我们都看不过来,更别说主动去寻找慢病患者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王文教授认为,不可否认开展临床诊疗是大医院医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并且这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提升的机会。但随着慢病预防观念的不断加强,很多医师现在都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很多知名专家都开始热衷于慢病预防工作,从控制高血压入手到控制慢性病,从导管室走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尽管现阶段,这部分医师还是少数。

王文进一步指出,虽然政府已经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纳入社会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并提高了公共卫生经费补贴,但现在多数医务人员对慢病患者的管理仍然缺乏积极性。例如,医务人员参与了慢性病预防工作,如何体现他们的工作价值?再如,如何动员更多专家投入到预防工作中?都需要更多激励政策作为保障。

【对策三】

初级卫生服务是慢病防治的主战场

2003年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和癌症住院患者的人均年住院费用是4000~10000元人民币。比较而言,中国城市家庭年收入平均为9422元人民币,农村为2936元人民币。据此推断,患普通慢性病的年住院费用将花费城市居民年收入的一半,花费农村居民年收入的3倍。

吴兆苏指出,当前针对慢性病的卫生服务需求往往导致三级医院高端设备的大量使用,而这些设备又都是高成本运作。从兼顾公众需求和健康公平性的角度,建立卫生服务风险共担资金,以减轻群众掏钱治疗慢性病所带来的负担,应作为改革的优先重点。吴兆苏建议,应该密切地整合一、二和三级卫生服务机构资源并放到优先地位,以使卫生服务系统对慢性病的治疗达到最佳成本-效益水平。卫生服务改革中切忌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的不合理,即绕过初级卫生服务而追求昂贵的高端服务。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同样表示,当前应对心血管病流行的最佳措施是预防,并且把心血管防治的主战场移到社区,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防控心血管病。

他指出,近年来,我们花费了大量资金,培养较多高素质的医疗人才,但他们更热衷于驻守在大医院,防控工作是杯水车薪。所以需要从几方面下功夫:①从政府到社区自上而下就如何应对慢病发展的趋势等问题达成共识;②中国医疗资源水平参差不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因此大医院要承担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任务,而不只是坐在手术室;③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防控工作的指导力度,斟酌当前的诊疗方案是否适合我国人群,形成适合基层医师运用的科学、合理防控慢病的指南和共识。

慢病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不仅仅是中国,慢病的快速蔓延已经受到wHo的高度重视。2010年wHo报告的主题就是慢病防控,而我国慢病的蔓延态势更加肆虐。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孔灵芝说,“为了切实开展慢性病预防工作,首先应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建设。疾病预防系统的机构改革,需要调整现有布局,以便有效控制传染病和导致高死亡的慢性病。其次,慢性病患者到医疗机构得到有效治疗,是有效防治慢性病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医疗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因此,长期、有效的慢性病预防工作还需要更为广泛的多部门协作。”

“社会参与是降低慢性病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同时降低慢性病也是减少贫困,减少社会不公平和健康不公平的一项关键策略。”陈伟伟表示,社会参与需要动员各个相关的网络组织和部门,例如与交通部门合作,解决因不断增加的机动车使用所带来的自行车行驶和步行者不安全的环境问题;与教育部门合作,在学校课程中增加综合的健康教育和促进内容;与财政部门合作,增加烟草税;出台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各项规章制度;修建公园、绿地、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加强城市建设。

“慢性病控制中,对主要危险因素的控制应放在首要位置。针对危险因素的控制策略,应在家庭和社区层面,采用综合策略控制危险因素,以解决社会文化因素的负面影响。卫生部不仅从生物医学的角度,还必须在更广泛的领域发展干预的技能和能力。”刘力生举例说,对高血压和烟草的控制应作为行为健康的优先重点目标;减少食盐摄入应发展为一项全国性运动,包括低盐膳食的烹调指导和在营养标签中标示盐的含量;针对高血压控制,首先需要成年人了解自己的血压,因此应扩大血压测量的场所,除了所有的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血压的测量外,还可在购物、休闲等其他场所开展血压测量。

《健康促进渥太华》已经指出,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这是政府的职责。例如,中国已经加入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要有效执行,需要发展国家相关的公共政策或修订已有的国内政策,包括增加烟草税和烟草价格、保护非吸烟者免遭二手烟的危害、禁止烟草制品广告、规定烟草制品成分、在烟草制品包装上印制有效的健康警语等。

“预防为主在中国是最佳、最重要、最合适的方针和策略,行为危险因素的适度降低就能带来实质性的健康效益。”孔灵芝说,“如果要逆转由慢性病引起的不断上升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各种危险因素的预防策略(如降低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促进身体活动水平)应作为优先领域。所有这些策略需要得到国家公共政策的支持,并且与其他部门的政策结合,如就业、收入保障、社会福利、住房、教育,以及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媒体等,以保证这些策略有效执行。”

【结语】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篇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中的公共卫生工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不仅仅是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在社区进行管理,还包括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有效地在社区管理好慢性病。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与管理首先通过筛查,查清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和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干预,达到减少或避免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除了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外,还要给予更进一步的指导,包括食品的选择、运动的安排等,慢病管理流程见图1。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政府领导,明确部门责任由于公共卫生工作往往是政府的职责之一,故各级政府要把慢性病防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成立慢性病防治和协调组织,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制定相关政策,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政府(比如街道)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

坚持分类指导,开展综合干预针对吸烟、高血压、肥胖、不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防治对象包括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3个环节与3个人群是互相对应的,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干预和管理策略,开展人群防治,是解决目前慢病问题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

对一般人群通过发放宣传品、办板报、讲座、专业技能培训、社区新闻、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提高慢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加强对健康教育措施的考核及效果的评估,发现高危人群,并对其采取强化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宣传和督导工作。以点带面,分别在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通过监测和筛查中发现)中开展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和随访。在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完成个体化管理。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开展慢病防治随着疾病流行趋势和类别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卫生服务需要在社区内进行,公共卫生工作尤其如此。可以说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既是健康策略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健康策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所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慢病防治网络是十分必要的。社区医师是卫生服务提供者、转诊引导者和健康管理者。

开展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作为一种服务,其具体做法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维护措施,使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

疾病管理是有组织、主动地,多途径和方法为人群中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所有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如糖尿病,是整个疾病及并发症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包括并发症的预防和卫生服务提供的相关方面为重点的一体化的保健服务。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中的公共卫生工作与医疗工作的主要区别总结如下,见表1。

高血压的社区防治

高血压病的定义与社区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病常见危险因素①遗传因素;②高钠低钾摄入;③肥胖或腹型肥胖;④饮酒;⑤缺乏体育锻炼;⑥心理社会因素(压力大、精神紧张)等。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慢性病防治工作相关政策和策略,不断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治,高效推进”的工作方针,不断探索我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确保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贯彻“政府主导、多部门行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我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按照全国慢性病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达到各项指标要求,最终通过部级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考核验收。

(二)工作目标

1、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4、探索适合于全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保障措施。落实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所采取的组织、经费、政策和队伍等保障措施。

(二)开展慢性病社区诊断。根据全区社会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等,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三)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建立和完善覆盖辖区全人群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等。

(四)深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开展媒体宣传,提供宣传资料技术支持,营造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结合健康主题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五)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场所干预、群众社区健身活动,以及平衡膳食和烟草控制等活动。

(六)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利用多种途径实现慢性病高危人群早发现,并实施分类管理和干预。

(七)完善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八)开展肿瘤早诊早治。对社区医务人员及居民开展癌症相关症状和预防控制方面的宣传教育,开展健康体检,并加大40岁以上人群的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工作。

(九)落实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建立完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网络,规范开展重性精神病人的发现、登记、报告、药物治疗、转诊、社区管理和康复等工作,提高患者管理率和治疗率。

(十)推广口腔预防适宜技术。在全区中小学校为适龄学生免费开展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适龄中小学生窝沟封闭机构覆盖率达100%。

四、工作要求

(一)继续完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由区政府领导,以区疾控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区级相关部门和各镇街共同参与、密切协作、分工负责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体系。通过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区慢性病防控组织体系架构,出台相关保障政策,强化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促进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全面深化与师范大学医学院区域卫生协作,与浙一医院、中医药大学等省市级医院和高校开展全面合作,以形成区域医疗卫生最优化的共同体。继续在建立并完善对口技术指导和导师(顾问)制、共建社区医疗规范化培训实习基地、建立长效人才培养制度、建立科研项目协作机制、促进信息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深化区域协作;同时用三年的时间,开展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健康教育技能)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和水平。

(三)全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主动贴近群众服务需求,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慢性病团队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明确团队医护人员职能,在慢性病患者的发现、随访、健康教育咨询、行为干预、双向转诊等各个管理环节中,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组团式服务为手段,提供便捷、连续、全面的精细化服务项目和个性化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四)全面开展健康行为方式宣传活动。

1、成立“健康讲师团”,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走进社区讲堂,向辖区居民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社区医生加强与辖区内慢性病患者自助管理小组的联系,指导小组成员开展慢性病防治活动。

2、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创造有利于健康运动的环境,组织职工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3、政府部门带头,在全社会开展控制吸烟行动。开展创建无烟场所和无烟单位工作。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禁烟,并逐年提高无烟场所覆盖比例。

4、组织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并参与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以及肿瘤防治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

5、各镇街要建立3支以上由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在社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6、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要积极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设立慢性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栏,发放慢性病防治相关宣传材料,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和理念。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技术指导、支持工作。

7、在中小学校开展以“健康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健康知识传播活动,开设慢性病相关健康教育课,探索学生常见病与慢性病防治相结合的模式。幼儿园与小学要利用家长会等形式,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

8、积极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餐厅),每年创建不少于5家。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区政府成立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机制,保证必要的硬件软件投入。各成员单位充实调配人员力量,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认真完成创建工作目标任务。

(二)经费保障。区财政部门根据我区创建工作需要,及时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足额拨付至有关单位。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篇5

【关键词】预防;控制;慢性病;三级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77-01

1认识慢性病

1.1慢性病的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表现为逐渐的或进行性的器官功能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慢性病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1.2慢性病的特点:①病因复杂,常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②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③发病与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有关;④潜伏期长,与长期不良习性有关;⑤病程长,发病后较难治愈,可终生带病;⑥慢性病可预防,通过改变行为和环境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⑦病死率和伤残率高;⑧需要治疗的医疗费用高。

1.3常见的慢性病:①呼吸系统:慢性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肺纤维化等;②循环系统: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心病、高血压、心瓣膜病、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慢性心包炎等;③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等;④泌尿系统:慢性肾炎、慢性肾衰、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等;⑤血液系统:慢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瘤;⑥内分泌系统:慢性甲状腺炎、甲亢、甲减等;⑦代谢和营养:糖尿病、营养不良症、痛风、骨质疏松等;⑧结缔组织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病、骨性关节炎等。

1.4慢性病的现状:

据《中国慢性病》报告,慢性病的现状有:

1.4.1慢性病成为人群主要死因,死亡和患病持续上升。

中国人群慢性病死亡持续上升。1991~200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已经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2000年的80.9%。死亡数将近600万人。慢性病已成为我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高达85.3%和79.5%。即使在贫困地区,慢性病的死亡也是不容忽视的,许多贫困县也已达到60%。2000年全国死亡人数731万人,在近600万人的慢性病死亡者中,死亡于心血管疾病250万人,肿瘤140万人,慢性肺部疾病28万人,糖尿病直接死亡9万人,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19.3%、34.0%、17.6%和1.2%。1959~2002年的四十余年间,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其中1991~2002年的10年间,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7000多万人。

1.4.2慢性病相关危害因素流行日益严重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快速上升。由于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食物供应不断丰富的20多年中,人们偏离“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费行为日益突出。肉类和油脂消费增加,食盐摄入居高不下,身体活动不足,饮酒、吸烟等综合性因素增加,导致超重、肥胖等慢性疾病,从而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2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要想控制慢性病,重点在于预防,因此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慢性病的预防上。

2.1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的自然史是每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因此预防工作也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相应的分为三级。

第一级预防,也叫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也就是说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教育方式在发病前期进行干预,增强人群的体制促进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消除致病因素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一级预防也包括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和减缓疾病发展的重要措施。主要是对疾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经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2.2慢性病的预防对策:①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篇6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管理;模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56―0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一些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疾病等[1],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目前82.5%的死亡和70%的残疾是由慢性病造成的[2],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患者管理方法,广泛开展健康促进和群体预防,从而有效遏制慢性病的患病和死亡是新的医改形势下缓解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当务之急[3]。本文就我国慢性病社区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1我国慢性病防控现状及策略

慢性病社区管理必须要在发展高新技术同时,大力发展和应用适宜技术,以我国主要慢性病及其共同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重点,促进行为改善,以人群为健康需求为导向,能够为基层普遍应用和推广的有效技术,这些技术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与当地社会经济相适应[4]。2011年,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健康的危害出现“井喷”式变化,要求在卫生宏观思路和工作策略上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变,做出长期性、战略性安排。国家也已经将防治慢病写进了“十二五”规划[5]。目前我国对于慢性疾病的管理主要是三级预防,做好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整合,从而真正实现一、二、三级预防的结合。

2慢性病社区管理成功模式

2.1慢性病的自我管理[6]中国本土化的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上海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以“专业人员集中授课、病人管理技能训练+病友交流防病经验、相互教育”为模式的自我管理教育。1998年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上海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了“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成功实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傅东坡[7]等1999年在上海5个社区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6个月后,在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健康状况等方面有明显改善。2009年,在全国6个试点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半年后,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健康行为形成和自我效能等方面同样有显著改善。杜孝奔等[8]对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方案探究结果,通过科学、正规、合理的社区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对患者在自身检测、护理防治、生活习惯改变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尽快摆脱不良的生活方式,更好地配合药物治疗,提高身体功能,可以达到有效控制血糖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2.2团队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

2.2.1专科团队管理模式设置慢性病管理科室,组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专科团队,团队由2名全科医师、1名全科护士组成,公卫医师参与。团队对所有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包括慢性病患者的确诊、建立慢性病管理专案、随访、转诊、追踪等;其他全科医师只负责筛查,不负责管理、随访等工作,其他全科护士也不参与慢性病管理工作。

2.2.2全科医生团队式的社区管理模式在全科诊疗活动中,以全科医师为主、全科护士为辅,公卫医师参与,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慢性病患者筛查、管理、随访及转诊服务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实施首诊全科医师全程负责的社区管理模式[9]。

多项研究[10-12]表明,团队式社区健康管理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方面效果显著,提升了居民在高血压认知、自我控制及治疗的意识从而达到减少心脑血管性疾病发病的目的。全科医师团队规范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指标控制良好,提高了临床疗效。

2.3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学者提出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一种同伴互助式健康教育方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是改变人们行为的有效方式。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13]。这种教育方式的核心是交流,目的不是要教会别人什么,而是在彼此讨论之后,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改变态度,利用人们趋众的心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教育,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共同问题,如治疗信心不足、家属不当干预、治疗不依从等。如:社区最多的慢性病为高血压,锁定几个经常监测血压说话有威信比较注重生活保健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对其进行重点的饮食运动以及睡眠等方面的指导,在其取得一定成效后,让其与其他患者进行宣传,通过这种实例宣传能够使其余患者更加信服,从而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14]。韦微光[15]等的研究表明,在社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中同时实施同伴教育,可让患者更了解这个疾病,利于心理调适,改善应对方式,帮助其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技巧,以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减低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是一种较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式。

3慢性病社区管理相关研究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篇7

预防医学着重研究环境诸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社会及心理因素。研究人类面临的人口与环境、健康与疾病等关系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本质问题。“健康是身体上、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的健康观,这一健康观的提出,标志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从焦虑、忧郁、紧张、恐惧、绝望以及吸烟、酗酒、饮食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脑血管病、糖尿病、溃疡病、恶性肿病及精神病等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预防医学观念上的发展,同时体现在三级预防原则和策略的实施,从而使个体和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成为实现人人健康的最高医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预防医学面临的问题[1]

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40种,占病人总数的85%。全世界每年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其中大量是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儿童)。传染病在我国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因素,发病总人数多,影响出勤率高。

近年来,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1991~1994年,o1型霍乱在南美流行,病人在100万以上;新出现的o139型霍乱在南亚流行,病人超过10万。1994年肺鼠疫又在印度出现。这些疾病都有可能传入我国。1993年wHo发出警告,结核病在世界已处于紧急状态,1995年全球死于结核病的人数达300万;我国每年新增结核病人60万,死亡20万,这些病人主要是青壮年,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严重。

抗生素的发现,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功不可没,但在广泛应用之后,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耐药性细菌的出现。

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o139型霍乱、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疯牛病(克-雅氏病)、病毒性肝炎的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等等。新病毒的出现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Lerdberg(莱尔德堡格)所说“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因此,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将是艰难、长期的斗争,认为传染病在下一世纪将可以轻易解决的观点是错误的,艾滋病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2.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估计目前高血压患者有8000多万人,预计2010年将达1.1亿人。癌症已成为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其中肺癌占第一位,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死亡率均高达100/10万左右,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害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据wHo199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全球720万人死于冠心病,460万人死于中风,在发展中国家死于中风的人数为发达国家的一倍多。慢性病的原因虽然不完全清楚,但基本危险因素已明确,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和缺少体力劳动等是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大部分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一些国家采取深入的健康教育和严格的干预措施,明显地降低了慢性病的发病率,如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吸烟和饮酒,提倡合理饮食和全民健康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危害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占全世界缺碘人口的50%,占西太平洋地区的80%。缺碘不仅引起地甲病和克汀病,而且缺碘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约1017万人,其中80%由缺碘所致。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3000万氟斑牙患者和260万氟骨症病人。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我国有5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属贫硒地带,全国仍有200多万大骨节病患者。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我国尘肺病人已达50万例,比70年代增加了65%。全国接触有害物料的工人有1900万人,但接触者中受检率仅20%,乡镇企业工人受检率更低。慢性职业中毒以铅、苯、二硝基甲苯、汞、锰等为主;急性职业中毒以有机磷、氯气、硫化氢等为主。此外,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农药中毒达10万例。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职业病也必将随之增加,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还将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病。

4.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美国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我国12个地区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1982年),城乡重型精神病患病率为10.45‰;以神经官能症为主的,轻型精神病患病率达22‰;北京调查,大学生因病休学、退学者中,精神性疾病占第一位(占40%)。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5.意外伤害发生率不断提高意外伤害常被认为是偶发事件,无法预防,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损失也较大。我国因意外伤害而致死的前三位是:自杀、交通事故和溺毙。

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2000年我国将进入标准型老年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10%,绝对数达1.3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据抽样调查,全国近30%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或很差;上海市对5000名老人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老年痴呆症在65岁组发病率为4.86%,75岁组为12%;老年人70%患有多种慢性病。如何预防老年病?如何提高我国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将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1]

1.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是医学更加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全社会都把健康作为社会目标和人的基本权利,把对健康的投资作为基本建设投资,把卫生建设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事实说明,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个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公平合理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才能达到减少发病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确保人人健康的目的。

我国提出的“大卫生”观,是对预防医学社会化的具体表述。要达到wHo提出的“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目标,除需要卫生部门的努力外,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到2000年我国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如何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赖于广泛、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是否把健康教育放到战略高度去考虑,也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2.防治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本是同一医学群体,但当前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都处于分裂和脱节的状态。随着国民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不仅要求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而且要求懂得防病和保健的知识,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群众需要防治结合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因此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环境与健康问题将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心,但治理和保护环境却是十分艰巨、长期的工作,既需要高新技术,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以及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为迫切。

4.将更加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应激对健康影响很大,美国资料对大学医学院调查观察,发现48名癌症患者都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内向、抑郁、隐蔽着愤怒和失望。

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节奏快,竞争激烈,经济和生活压力加重,精神压力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增多。家庭破裂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社会变革下的就业环境、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家庭、婚姻、性观念和现实的应付能力;还有吸毒、酒瘾、等社会恶习带来的心理、精神问题。都需要心理卫生教育,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是世界上自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群体的需求。

当前,医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治疗扩展到预防,另一方面从生理扩展到心理。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学有可能继分子生物学之后,成为医学中的带头学科。

5.预防保健政策和策略的发展建国初我国即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1953年起在全国各省市(地)县(区)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卫生防疫站,成为党和国家实施预防医学政策和策略的组织体系。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把预防保健与农村卫生、中医药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三大重点任务,并对预防保健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作了充分的表述。

1977年,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人人健康”的全球战略,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978年,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召开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指出,发展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1979年,wHo组织制订了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的指导原则。197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34/58号决议》,指明卫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表示支持。实现2000年的具体目标有10项,包括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所有的人积极参加社区卫生行动,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设备,足够营养,计划免疫,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及促进精神卫生等。我国政府对初级卫生保健策略作出了承诺,并正在大力实施。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讨论了“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新卫生政策,并召开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世界卫生宣言》,号召采取行动以帮助最需要改善卫生状况的人们。当前卫生设施的覆盖率仅占人口的1/3,生活在极度缺乏卫生设施的社区人口增加到33亿。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预防保健的政策和策略将会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篇8

健康量化管理服务模式的过程是通过健康信息收集,早期发现健康危险因素;健康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健康危险因素干预,通过规范化的服务和个体化的督导,使健康计划变成服务对象的实际行动。核心是“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量化管理”[1],应用能量监测仪和饮食运动管理软件技术,对参与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在病因治疗的同时合理用药,体现健康促进的诊疗管理服务模式。它贯彻了战略前移、健康促进、引导自我管理的方针,让管理对象知道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知道怎么活动、活动多少时间,实现知行果的循环,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同时节省医疗资源,降低就医成本的目的。能量平衡量化管理的健康管理模式在苏州已经逐步开展,部分社区的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现状分析

慢性病严重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健康,而这种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多为终身性疾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巨大。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必须要采取措施立即行动起来对慢性病实施干预。基于大量的防治实践,专家们锁定慢性病防治的关键点是“3个环节”和“3个人群”。“3个环节”即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管理;“3个人群”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2]。这也是目前开展健康量化管理的背景、途径和目的。

1.1年龄与性别分布

2008年1―6月,在社区慢性病量化管理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大致相等。随着年龄的增加,患有慢性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21~60岁人群所占比例为42.76%,60岁以上的人群所占比例为57.24%(表1)。

表1苏州部分社区参加量化管理人群的年龄性别分布

1.2病种分布

病种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主(表2)。

表2苏州部分社区参加量化管理人群的病种分布

2存在问题

2.1缺少与健康管理模式相配套的卫生管理政策和体制环境

健康管理模式已经推出了好几年,但一直没能真正运用,主要原因一是这种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没有被列为治疗项目不能收费,还要社区自身投资买仪器,用仪器,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病人对参与管理之后所产生的检查费用支出亦不情愿,病人的积极性也不高。

2.2社区居民预防意识不强

居民中存在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膳食不合理、缺少体育运动等,同时对慢性病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防范措施,习惯患病后到大医院找医生,不信任社区医生,愿意花钱“买药”,不情愿花钱“买健康”。社区医生被动找病人,求病人,等病人上门。大部分居民认为社区医疗还是诊断和治疗,不了解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的特色。

2.3财政经费和人才不足

目前实行的差额拨款制度经常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转显得捉襟见肘,用于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管理的经费就更加力不从心。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体上人员结构老化,专业水平较低,特别是全科医生存在不小的差距,而健康管理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和营养学等。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培训,但是这类人才还是相对匮乏,也缺少把人才引进社区、留在社区、为老百姓服务的机制。

3对策

3.1制定有利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法规

由于健康管理是一项预防性、全局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应当引起政府重视,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行政力量干预和支持才能推进和规范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目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始终定位于医疗,致使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服务等功能严重弱化,实施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各级管理者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明确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定位于以预防保健为主的综合,以维护居民的健康为服务宗旨,落实社区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六位一体”的基本职能,使得社区预防保健功能深入人心。

3.2创新医保费用管理模式

尽快研究医保制度的转型,从目前所实行的事后支付医疗费用的单病医疗保险发展到防治结合健康保险[3]。尚未患病和亚健康的人把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管理,鼓励患者对病因进行治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个人账户内专有资金用于健康管理,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相应的减少医疗费用。这样就解决了健康保险制度促进健康管理的普及,健康管理帮助化解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问题,使医疗卫生重点从医院下移到社区,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北京市卫生局和劳动社会保障局联合,从2005年5月开始,在城八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知己健康管理服务的试点工作,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1252名患者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北京市政府明确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纳入公共卫生范畴,由政府“埋单”,这样就推动了这种新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更快地发展,保护了居民的健康,也使有限的社保基金发挥更好的效益成为可能。

3.3社区加强宣传教育功能

以多种形式(如多媒体、印制宣传资料、个人经验座谈会等)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动员、宣传、组织和培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水平。帮助居民建立良好的疾病因果观和健康理念,引导居民在医疗消费上从被动付费治病转向主动增加健康投资,使个人和家庭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筛查工作,提高慢性病发现率,对筛查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居民健康管理档案,利用管理软件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评估管理效果。不让一个病人“漏网”,并且锁定高危人群,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同时社区在不断完善自身卫生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人才建设。

由于慢性病防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而建立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更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种种困难,遇到了层层阻力。而在目前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人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的有利形势下,我们除了要积极采取合适的对策外,还应制定合理的战略措施,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逐步完善。可按居民不同层次的健康服务需要,实行健康分类管理。针对社区居民的特点,对社区大部分居民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为主,逐步让其接受健康管理的理念和特点,主动参与进来。对健康意识较高的群众如高校教师、退休干部、公务员等,可率先实行健康量化管理,达到以点带面,重点人群带动非重点人群,少数人群带动大多数人群的效果,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由于健康管理在我国还在起步阶段,关于健康管理的系统理论和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作为慢性病防治工作者,如何结合国家卫生政策,根据本地区人口学和疾病谱特点,使社区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模式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4参考文献

[1]王烨源,陈建勋,王汉亮,等.从源头上阻断“慢病”自然进程的《健康管理模式》[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2):123-127.

[2]张璐,孔灵芝.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1):1-4.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篇9

转变观念开展“零级预防”,实现慢性病防控策略前移。对于吸烟、缺乏运动、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等危险因素,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危险因素在社会上的流行。通过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等使个体认识到吸烟、过量饮酒等危险因素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危险因素。慢性病防控不能限制在生命的某个阶段,而是要贯穿从胎儿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中医治未病理念强调未病先防,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慎用药,依靠自身的能力来抵御疾病、恢复健康,具有丰富的内涵。零级预防理念与中医治未病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健康管理学的兴起,健康医学与临床医学并重发展,预防疾病、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更加被重视。健康管理在慢病防控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实现预防为主,推动医学服务模式由疾病治疗为主向预防干预为主转变的重要举措。相信在贯彻“零级预防”理念,实现慢性病防控战略前移的过程中健康管理将发挥更大作用。

2加强健康管理学科建设

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已成为目前制约健康管理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与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当前我国健康管理面临的最重大挑战。健康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但理论与相关政策研究滞后,学科与专业未纳入国家学科目录;正规的健康管理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尚未建立,相关人力资源匮乏;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数量多、发展快,但普遍对学科建设重视不够,内涵建设薄弱。随着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不断加强学科建设,适应当今世界医学发展的大趋势,势必在慢性病防控中将彰显出独特优势。

3综合性医院应启动慢性病管理服务

在现行的医疗模式下,大多数慢性病患者首选到综合性医院接受后续治疗,我院在对体检后新诊断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后续治疗调查显示,95%的患者愿意选择综合性医院接受后续治疗和管理。但各级综合性医院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多以专病门诊的形式开展服务,其虽能提供规范性诊疗服务,但因门诊服务条件受限,患者多,服务多停留在临床诊治,无法真正确保服务的长期性、连续性。因此,各级综合医院要尽快适应我国慢性病服务新需求,充分利用医疗技术资源优势,探索慢性病管理方法,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建立信息档案,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双向转诊,与各社区医院信息共享,进一探索丰富慢性病管理手段。

3.1开设慢性病管理专科门诊。门诊及体检筛检出的各类慢性病患者,由临床医学专家进行专科会诊,制订系统规范的诊疗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

3.2收集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健康调查。详细记录病史、生活习惯史(吸烟史、饮酒史、睡眠史等)、心理特征、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双向转诊,与各社区医院信息共享,指导患者就诊,定期复查,采取深入性的生活方式干预,长期有效监控等措施,切实改善生活方式,使慢性病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慢性病管理服务。

3.3大力开展健康宣教。通过开展面对面健康咨询,个体化健康指导,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开设医院健康网站、教育处方、专栏等形式,重点围绕慢性病管理相关知识开展多渠道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针对新患者可能出现的失望、恐惧、焦虑或紧张的情绪,可实施个体化干预措施。通过心理评估与指导,可以帮助慢性病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正确看待疾病,树立控制好病情、战胜疾病的信心。

慢性病的防治策略篇10

【关键词】

CopD;社区综合防治策略;CopD高危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性减退,疾病后期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即使在稳定期状态下呼衰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且其病死率较高,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造成了巨大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1]。由于其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于CopD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延缓CopD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的关键所在。除了住院治疗,针对CopD的系统的社区综合管理及防治越来越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随机抽取我社区正规医院确诊CopD缓解期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4~78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心、脑、肝、肾疾病者。同期抽取40例高危人群,男22例、女18例,年龄56~77岁,高危人群是指存在至少1项危险因素的人群(吸烟、遗传因素、职业暴露、年龄>60岁,空气污染、男性、感染、气道高反应以及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

1.2观察指标①填写调查问卷:征得患者同意,记录患者及高危人群对CopD的发病、危险因素等知晓情况。②运动耐力评价:6min步行试验。③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记录1年中出现CopD急性加重的住院次数。

1.3方法

1.3.1健康教育内容围绕CopD的基础知识与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栏、宣传单、电视、电子屏幕、健康知识讲座、培训班以及各种媒体,进行CopD的病理生理与临床基础知识知识的宣传[2]包括:控烟、戒烟,减少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暴露,控制、预防感染等;包括指导运动训练(上下肢训练)、呼吸肌锻炼、呼吸生理治疗(控制呼吸技术、排痰技术、引流等)[3]。

1.3.2为CopD人群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CopD患者应供给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以适应新陈代谢的需要,可以增加体重、呼吸肌力量和行走距离。每天摄入静息时能量消耗1.3倍的能量,包括丰富的蛋白质、优质碳水化合物、浓缩的抗氧化剂[4]。

1.3.3督促治疗了解患者就诊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督促其坚持用药,对于效果不佳的患者,督促其到综合医院调整治疗方案;建议夜间氧疗,督促定期化验检查,根据分级管理要求督促患者定期去医院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通过一定的心理社会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的依从性、自主性及社会参与。

1.3.4讲解一些常规用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甲基黄嘌呤类药物(茶碱)以及糖皮质激素类(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氟地卡松/沙美特罗两种联合制剂)。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2.1CopD高危人群组,对CopD的知晓率从健康教育前的25.12%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89.16%(p

2.2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社区干预前年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3.8±0.2)次,干预后(1.6±0.7)次,干预后年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干预前(p

2.36min步行试验干预前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91±12)m,干预后为(242±18)m干预后活动耐力高于干预前(p

3讨论

CopD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高,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且其病死率较高,造成了巨大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其发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大气污染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而一旦患病后,往往经10~20年而发展至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出现严重的慢性心肺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对于CopD的预防及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延缓CopD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尽管CopD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与方法,但在合理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控制性氧疗措施,可以延缓患者的肺功能受损情况,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CopD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5%~65%,引起CopD患者营养不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摄入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机体处于高分解的应激状态等,营养不良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机体抵抗力下降。另外,营养不良会导致呼吸肌力量减弱,通气驱动力降低[5,6],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使患者的呼吸肌收缩能力增强,一定程度上使肺通气能力加强。

而且CopD是终身性疾病,其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度过,因此对CopD进行社区综合防治极为重要[7]。因此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通过实施以健康促进为主要策略的干预活动,降低人群中CopD的危险因素,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以及通过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随访管理与规范化治疗和干预,控制病情稳定、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生命质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成为CopD社区综合防治的目标。对CopD患者进行系统的社区综合管理,可以有效地减轻其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门诊就诊次数,提高生活质量,长期坚持延缓其病情进展。居民健康档案筛查、高危人群抽样调查等方式,确定干预和管理对象,并按照现有的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案由全科团队成员开展随访、干预、评估等防治工作,大力宣传限酒、低盐、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运动,控制体质量等教育。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权瀛.切实搞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教育和管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627.

[2]刘海波,吴晨.健康档案对慢病管理的作用.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25(1):51252.

[3]KeatingGm,Siddiquima,Varnicline:areviewofitsuseasanaidtosmokingcessationtherapy.CnSDrugs,2006,20:9452980.

[4]CelliBR,macneew.Standard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opD.eurRespirJ,2004,23:9322946.

[5]CoteCG,CelliBR.pulmonaryrehabilitationandtheBoDeindexin2009,Vol17,no111CopD.eurRespirJ,2005,26:630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