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十篇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十篇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0:57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篇1

(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镇江212009)

【摘要】根据《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本文就企业如何与编制单位配合、环境风险能力评估、预案分类与编制、信息传递等方面,结合现有预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中肯合理的分析,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探讨

基金项目:2014年环保部监测司科研基金项目“镇江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张先宝(1973—),男,硕士,高级工程师,江苏省环境应急专家,从事环境应急监测与管理工作。

编制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能够使企(事)业单位根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切实加强环境风险源的监控和防范措施、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的前提下,制定响应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及时组织有效救援,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减小事件产生的环境影响[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文件,《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事业单位版),都详细规定了编制准则和要求,笔者曾经多次参加急预案报告评审工作,在报告评审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总结分析供各位同行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提出不同意见共同商榷。

1业主与编制单位有机结合充分沟通

《应急预案》编制主体是企(事)业单位本身,要求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别,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预案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应急预案》是企业在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以自身能力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污染和降低损失的作业指导书。对于风险源辨别、程序格式、信息传递等《应急预案》专业性范畴,需请相关专家编制,两者应有机结合,及时充分沟通。

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业主单位往往认为既然委托给编制单位,就由编制单位全权负责,只提供项目基本情况、环评、安评等基本资料,其他工作不主动配合,编制单位调查不充分,赶进度求形式,模式化进行,同一编制单位编制不同企业应急预案类似,使得《应急预案》与实际出现偏差,具体到操作层面,指导性不强,对《应急预案》应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业主单位要与编制单位充分沟通,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

1.1风险评估与客观事实相吻合

风险物质环境影响的测算是环境事件影响范围和程度、预判环境事件等级理论依据,但多数编制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时,风险物质环境影响评价真接引用环评报告书中环境风险评价内容;而企业生产、储存、运输等实际情况往往与理论上存在差异;周边环境与环评时相比也可能发生了变化。因此,编制应急预案时,应按生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物质统计和风险影响测算,结合气象、地形和区域分布,对敏感目标的影响进行评估,确保计算结果相对客观准确。环境事件与安全事件要分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往往由安全生产事故所引起,但并不是所有的安全事件都会引起环境事件,要考虑到发生事故后,对企业周边区域水、气、土壤、生态以及敏感目标是否产生影响。

有的报告根据重点风险源和风险物质最大可信事件选取重点分析,多数选前两三个,实际应先预算,要针对最大可能的情况下,出现事故时的影响范围来确定,只要能引起区域污染事件的,都要进行专门重点分析,否则会误导企业,认为此类事件不重要或不可能发生,而一但此类源和物质发生事故,企业在《应急预案》中找不到指导依据,失去应急储备功能,就会影响事故救援和处理效果。

1.2现场防护和救援设施与清单一致

现场防护设施是保护应急救援人员的必要设施,而救援设施是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急预案中现场防护和救援设施与清单,往往需要根据风险物质、事故特点、环境风险、现场应急成员来确定,而企业在实际配置中经常会存在防护和救援设施配备不全,物资过期,摆放位置不符要求等情况,因此编制单位应配合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核清防护和救援设施配备情况,并在应急预案中明确防护和救援设施使用规程,明确物资核查与更换周期,确保防护和救援设施常备有效,随时取用。

1.3现场处置制度措施细化具体

目前应急预案多数现场应急救援措施模式化程度较重,针对现场具体防护、防火、防爆、防漏办法,以及救助、救火、堵漏、防渗、防污染扩散待措施,基本能够描述,但均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现场应急制度措施是企业的作业指导书,防护救援应具体到人,应急处置应具体到工段。工作规程明确所有应急救援办法,明确现场应急组人员职责。危险源位置应细化到点,必要时竖立警示牌,防护处置工作责任到人,重点岗位职责上墙。要针对相应情况编制现场处置预案,强化演练,确保警钟长鸣,任务熟练,一有应急任务不急不慌,应急救援按要求进行,最大程度减少污染和损失。

1.4企业环境应急能力评估到位

多数《应急预案》对企业自身环境应急能力没有分析,直接按导则要求制定相应的救援组织、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和保障制度等内容,实际上企业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从安全角度出发,自身是有一定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只是现有的应急能力,能否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相结合,应急制度是否满足环境事件应急要求,应该认真分析与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结合企业原有的应急能力,优化、合并、扩展和完善,确保在强化原有应急能力的情况下,补充完善与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组织、制度、技术、物资、方案,要将企业所有的应急能力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并从环境事件应急的角度,对企业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2预案分类清晰,内容贯通一致

应急预案讲究可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根据企业大小、环境风险种类,区别对待。因此,为体现应急预案针对性、目的性和简洁性,预案分类要清晰。企(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由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和附件组成。

2.1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概况全面

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件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内容。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概括性强,针对环境风险种类较多,适合于可能发生多种类型突发事件的企事业单位。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应急预案》有总则、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后期处置、应急培训和演练、奖惩、保障措施、预案的评审、备案、和更新、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附件16项内容。《应急预案》编制一般章节都不会少,但其中内容繁简不一,多数预案一点不拉的将每一个内容与小章节都列入《应急预案》中,没有实质性内容就将导致原则性原话生搬硬套,指导性不强,失去可操作性。企业与编制单位要根据相应企业的类型、生产工艺、风险源和风险物质特性,对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最大可信事件,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和降低污染,制定相应措施,对导则规定每一部分要求,涉及到的详细描述,对不相关的可少写或省略,以免画蛇添足。因此,综合应急预案要求内容全面是指按导则要求将与企业相关的所有求描述完整,不是将导则上的要求全部照搬,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才能保证《应急预案》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专项环境应急预案详实具体

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主要污染物种类、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主要针对某一种类的环境风险,因此,应当针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注重风险评价和环境影响事件的判断。

对一些大型企业,风险评估确定有两类以上的风险物质或风险源,为了突出重点,强化指导,需要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制定专门的预防措施、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另外,对一些存在一类风险源或风险物质的小企业,可不编制综合预案,只编制专项应急预案。

2.3现场处置预案责任到人

现场处置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主要针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注重预防应急措施,指导性强。

如果说《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处置救援的作业指导书,具体体现就落实在现场处置预案,应急现场应急预案制定一定要详细、明确、简洁,对于企业来说,一线员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对薄弱,一但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可能手足无措,不仅不会应急救援和处置,有时还会干扰和影响救援和处置,情况突出时还可能受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伤害。因此,在现场应急预案编制,责任应该具体到工种和岗位(考虑到工人有到班和换岗),防护和操作规程用流程图形式,个人防护、救援和处置操作要求应该直接和命令式,确保现场人员简单培训就能参与《应急预案》的演习与实施。

2.4附件材料完整有效

附件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批复、文件、环境风险评价、制度、清单、合同、图件等资料,应注重收集应急救援行动、应急人员培训、演练和救援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和参考的相关资料,同时还要考虑在风险评价等相关计算分析时需要的资料,这些资料是预案的辅助与补充,因此,在《应急预案》实施期间,应规定对这些资料的查新计划和对救援物资的更新计划。

在《应急预案》中,现场处置预案是必须要有的内容,而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则视环境风险种类和企业大小而定。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和附件内容和特点要分清,各预案环境风险分析、应急分组、信息上报、救援责任要一致,附件收集信息尽可能完善。

3事件考虑周全,应急措施到位

《应急预案》往往涉及到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特别是一些从事过安全评价的人员,过多重视安全问题而忽略环境事件。对于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是对上级区域环境应急预案的补充,也是本单位安全评价的延伸。

环境事件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1]。安全事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两者定义表明,环境事件考虑的影响因素多于安全事件,安全事件主要指造成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环境事件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环境功能影响、生态破坏、社会不良影响。从管理的社会分工角度,公司内部因安全问题人员、设施等受到的影响,由安全部门管理。公司外部(区域级安全事故)影响由环保部门管理。因此,在环境应急预案中,重点要分析对外部影响的风险物质、风险源、影响方式、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影响对象。并重点规划一但此类事故发生后的内部应急救援、应急防护、应急储备;外部救援说清敏感目标、责任部门、疏散路线、联系清单和降低外部影响的配合方式。

4危害方式说清,保护目标说全

环境事件的产生有安全事件引发的,也有其他情况引发的,不仅对风险源可能产生爆炸、火灾、泄漏、环保设施故障等直接危害方式分析,还要对可能衍生的环境危害进行分析,特别对事故处置时可能产生的次生环境危害,事故处理后产生废水、危险固废的处理,保证这些物质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应急预案》要关注环境次生事件,要求企业做好与周边敏感人群沟通,做好宣传,以免一但出现突发生事故时出现群体性事件。

5环境应急预案应当承上启下,注重衔接和联动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区域环境应急预案的基础,要注意与周边企业联动,预案编制过程中,不仅要参照预案编制导则和相关文件,还要注意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或园区管理部门等相关环境应急预案衔接,特别涉及到的救援物资和技术人员的应急储备,要在企业预案中作出说明,还要进行培训与演习。预案风险评价中影响范围涉及周边企业的要将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告知对方,同时要针对附近企业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6应急监测方案要规范

多数报告编制人不清楚如何制定环境监测方案,要么与排污口环境监测混淆,要么超企业范围与能力。实际上,根据导则要求和环境监测责职范围,《应急预案》中环境监测应该分两部分,一是针对重点危险源监测监控进行的监测,二是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监测。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重点危险源监测监控是企业自主行为,应急监测方案应建议定点监测点位,仪器设备,报警限值,流动监测方式,监测频次;应急监测记录;核查要求;数据上报和信息传递规定等内容。

事故发生后,区域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监测,由环保部门监测机构负责,但在《应急预案》也要规定企业配合方式,要求企业结合风险源监测监控情况,为环境监测部门提供事故位置、污染因子、大致排放量等基础信息,同时按《应急预案》模式,根据事故情况和气象条件,初步计算可能影响范围和污染程度,供环境监测相关部门参考,并由专人配合监测部门的后勤、联络和服务等工作。

7结束语

经过近两年的评价审核,进行环境应急预的编制单位和人员,在业务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偶尔也会见到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值得称道的报告。本文中探讨的问题只是一家之言,希望与大家进行业务交流,共同提高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篇2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前言

虽然我国在深基坑工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随着建筑不断发展,现有的基坑支护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包括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都给城市安全带来隐患。本文将从深基坑工程重要的施工技术开始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合理解剖,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

1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1)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缺乏对深基坑质量安全的重视,私自修改设计方案,不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偷工减料,导致施工质量降低。

(2)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案执行不力、技术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低等造成支护结构设计达不到工程需要。比如防水、降排水措施不当都会影响支护安全。

(3)大多数的深基坑工程设计都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际工程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支护方案选择不当、设计安全储备小、荷载取值不当都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在设计技术交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导致施工现场和设计中的情况不一致,也能引发安全问题。

(4)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在施工中缺乏对施工的及时检测就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有些建设单位为了经济利益委托的检测单位缺乏相应的资质和实战经验,导致监测程序失去原有的作用。甚至有些监测单位没有指定相应的监测方案,设置的监测点简单,或者没有进行动态监测,导致监测数据不准或者不全,监测工作形同虚设。

(5)缺乏对深基坑进行风险控制,对基坑周期环境了解不透彻。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解决。

2质量安全预防措施

2.1准备工作

(1)在施工之前首先要对工程场地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包括深基坑结构、岩土性质、地下水位、等。了解附近建筑、地下管道等、道路设置等,对有可能影响工程施工的设施进行拍照、绘测,做好详细记录。并且对同期相邻的建设工程进行调查,以免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冲突。

(2)深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巨大,在施工之前邀请与工程相关的市政、共用、通讯等单位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探讨,避免对其他建筑或者设施造成影响。

2.2严格的勘察和设计

(1)深基坑支护要准确勘探所在工程的地质,包括地质地貌等。最重要的是对土壤特性和土质稳定性进行准确评述,为安全施工打下基础。

(2)施工前做好设计交底,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单位都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了解,根据现场情况对方案中不可行的地方提出想法,再由多方综合讨论,研究出针对性强、合理、全面的对策。制定专门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包括支护设计、降水、节水设计等,方案实行专家审查制度,对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进行详细论证。还要将方案设计和论证纪要报工程所在地住房和城乡建设(或建筑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深基坑支护设计文件要根据基坑安全等级明确的变形明确结构变形、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等允许值。

2.3制定施工方案和监理制度

(1)深基坑工程要符合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要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进行安全施工。

(2)监理工程师要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方案,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需要重新组织论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申请,方案组织专家会审,方案通过后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审批后才能实施。审核内容有:基坑工程施工期总平面布置、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和顺序、挖土方案、施工监测和控制。

(3)建立施工带班制度。对制度中的各个人员分配工作,确定职责,定期对基坑施工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立即停工进行修正,并且混凝土建设、设计、勘察、监测等多个单位共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施工中针对重点部位、薄弱部位建立应急预案,一旦有事故发生就启动应急预案,保证组织有序、分工明确、行动迅速、效果显著。应急小组中也要责任到人,配备好现场应急材料、器材。

2.4加强施工的技术控制

(1)施工技术控制是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在施工中要对现场环境了如指掌,还要掌握施工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手法,保证对环境、对工具的熟悉;

(2)基坑土方开挖符合分段分层进行,严禁超深度开挖。还要遵循平衡、对称、适时的原则,合理确定分段分层开挖层数和时间,尽可能减少基坑临空边的长度和高度。在一般土质中进行分层开挖挖深度≤3m,软土中开挖深度≤1m。

(3)雨季施工要注意防水、排水,以免水分子深入到土体里面,降低土体强度,造成基坑边坡坍塌;

(4)采用内支撑的基坑要按照“由上而下、先撑后挖”的原则,支撑受力状况要和设计计算的工况保持一致。

3基坑变形监测及应急措施

3.1基坑变形监测

(1)基坑开挖和支护是密切相关的。在基坑开挖前要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监测中可以采用信息化进行施工,制定详细可行的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基坑变形数据指导基坑开挖。

(2)确定监测点位置、监测方法、监测人员、基准点引用等。监测点要根据基坑深度和土体破裂角来确定,最好设置在边坡上口9m以外,间隔距离20~30m,至少设置3个点。监测次数根据监测结果来确定,如果监测结果稳定则一天监测一次,如果监测结果变化率较大,则2天监测一次。

3.2确定监测报警值

确定监测报警值首先要确定基坑的侧壁安全的等级。不一样的安全等级,基坑警戒值也不一样。一级基坑警戒值宜为8mm;2~3级基坑警戒值20~25mm。监测报警值包括坡顶水平位移、边坡墙体水平位移、坡顶竖向位移等。

3.3制定应急措施

(1)深基坑施工很容易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工程要针对施工的重要环节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且排除险情。

(2)首先成立专门应急小组,在土方开挖和支护环节中进行严格监控。

(3)在施工中出现流沙土层,要打入竖向注浆管进行加固后再开挖。

(4)地面有裂缝,用水泥或者水玻璃混合液注入到裂缝中,增强坑壁压力。

(5)支护结构出现位移时,使用挖土机回填土稳定脚坡,或者使用砂石草包堆叠脚坡,防止继续滑移。

4结束语

深基坑施工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施工风险较大,所以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认真勘察、精心设计、合理施工、仔细监测,严格遵守设计和施工原则,遵循相关规范,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并且将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记录在案,形成一套完整、详细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S].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篇3

临汾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临汾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

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监督所:

为建立健全我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临汾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附:《临汾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

临汾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试行)

1总则

1.1工作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食药监办食〔20__〕10号)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事故分级

按照事故造成的伤亡情况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即:特大食物中毒事件为一级、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为二级、严重食物中毒事件为三级,较严重食物中毒事件为四级。

(一)特大食物中毒事件(Ⅰ级):一次事件造成5人以上死亡或者中毒人数超过300人以上的,或者以食品为载体的恐怖事件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

(二)重大食物中毒事件(Ⅱ级):一次事件造成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或者100人以上300人以下中毒的;

(三)严重食物中毒事件(Ⅲ级):一次事件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或者学校、地区性食物中毒事件或发生在重要活动期间;

(四)较严重食物中毒事件(Ⅳ级):一次事故造成50人以下中毒,但无人员死亡的。

1.4适用范围

在餐饮服务消费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

1.5工作原则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则,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对可能引发的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按事故分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2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2.1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处理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监督管理。

2.2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局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局长任副指挥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科、餐饮服务许可科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负责指导、协调全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职责是:

2.2.1研究并建立餐饮服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系统和保障体系;

2.2.2研究解决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确保事故处理工作快速有效开展;

2.2.3负责指挥全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应急工作,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并负责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有关部门报告。

2.3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科,负责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工作职责是:

2.3.1负责制定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和工作程序;

2.3.2负责全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上报工作;

2.3.3协助应急指挥部组织应急方案的实施,提出应急处理建议和措施;

2.3.4协调解决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具体问题。

2.4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并制定本行政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具体负责本辖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的日常监测、调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3预警与控制

3.1全市各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系统,并保证该系统的有效运行。制定和落实预防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制,加强对辖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隐患和突发事故苗头。

3.2餐饮服务单位要牢固树立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完善本单位食品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本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并将情况记录在案。

3.3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加强直接监管的市区特大型、大型餐馆(经营面积在500平米以上),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餐饮单位,市属学校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量化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依法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组织调查、确认和处理,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整理和情况的综合汇报。

3.4各县(市、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辖区内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定期检查餐饮服务单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情况,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查验进货、索证索票等情况。

3.5全市各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预警和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对实施重点监控的单位及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及时将相关信息通告有关部门和地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事故报告

4.1报告范围:

4.1.1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4.1.2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4.2报告制度:

4.2.1全市各餐饮服务单位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4.2.2事故发生地县(市、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的2小时内报告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的2小时内,应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4.2.3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涉及范围、食物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可能原因、拟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和报告时间等。

4.2.4报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发事故的形式可以采取电话、传真、纸质或电子文档的形式(电话报告后应以书面文字形式补报)。

4.2.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食品安全事故。

5应急响应

5.1Ⅰ、Ⅱ级应急响应分别由国家或省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其中,重大食物中毒的应急响应与处置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实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地组织救援,并及时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事故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5.2Ⅲ、Ⅳ级应急响应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调查、确认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按规定将事故发生发展及事态控制情况向市人民政府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5.3响应的升级与降级

当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食品安全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上报指挥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上报指挥部审定,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者撤销预警。

5.4响应终结

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终结,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应急指挥部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6工作程序

6.1对属于本预案规定的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情形之一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指挥部应启动应急处理工作程序。

6.2餐饮服务单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并立即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民政府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6.3接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详细了解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情况,确定采取控制危害扩大的措施并对现象场进行控制:

6.3.1查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立即通知市疾控中心赴现场采样,做下一步检验分析,以确定最终结果。

6.3.2调查取证时,询问对象应遵循受害人,其次旁证人,再为当事人的顺序作好详细的《调查笔录》和《询问笔录》,并要求被询问人过目后签名。

6.3.3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完成调查的基础上,对所收集到各方面证据或资料,进行综合整理提出一个初步意见,结论性意见需依据检测机构的检验报告,进行最后确证。

6.3.4依法对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告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7责任追究

7.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按本预案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隐瞒、缓报、谎报的对其主要领导人及其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7.2未按本预案的规定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监测职责的,或者未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发事故采取控制措施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8附则

8.1名词术语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食品安全的范围:包括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本预案涉及到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食品质量卫生安全。

食源性疾患:亦称食源性疾病。凡是致病因素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使人体罹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的,都称之为食源性疾患。

高风险食品:可能发生较高程度污染和危害的食品。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篇4

关键词: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措施

一、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的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主要分为两部分:事前应急决策和事后应急决策,所有决策行为组成了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系统。但是我国还没有一个综合全面的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处理预案。如何应对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件,我国只有原则性要求,而没有做出详细规定,主要体现在:

1.对突发性事故的种类没有详细划分,对应对突发事件缺乏技术支持(包括技术导则、技术设备等)。

2.我国水源地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有水利部门管的、建设部门管的,有地方管的、也有流域管理部门管的;同时我国水源工程设施管理与水源地的水质管理分离、水量调度与水质管理分离、原水管理与城市供水系统管理分离。在这样的管理分割和分离的状况下,如果出现突发性事件,牵涉部门多,应急反应将大打折扣,统一行动艰难。

3.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总体状况及其供水系统未开展全面评估。过去对水源地的评估虽然至少包括水质状况的评估和工程安全方面的评估,但是这两个方面没有联系在一起,评价的结论往往是针对正常工作状况,对应急反应能力部分还不够详细具体,特别是输水管网、原水处理和配送系统,甚至废水处理系统的评估,几乎近于匮乏。

4.缺乏对总体水资源状况(水质状况和工程安全的评估)及其应急能力的全面评估,特别是关于突发情况下的数据资料几近匮乏,从而导致应急保护信息不完整、决策信息不足。

二、美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

美国是较早认识到城市饮用水源突发污染危害并迅速开展相关应急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国家,早期的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主要包括有毒化学品污染、石油泄漏、投毒等,在“9·11”事件后,恐怖主义袭击也成为了饮用水源的威胁之一。美国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管理的特点表现为:

1.在应急管理的法律体系方面,《安全饮用水法》、《清洁水法》、《国家紧急状态法》和《反恐法》中详尽的法律条文为饮用水源突发污染应急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这些法律对应急管理各个主体和环节的规定,加上各州政府、地方政府与相邻政府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定,充分保障了突发污染应急管理的有效实施。

2.在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方面,国土安全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epa及各州、地方政府及其环保局之间建立了详细的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组织协调和负责机制。根据应急预案,各种危机的应对按照文件规定自动执行、升级和处理,不需要各级政府的签字,省去了复杂的文件传输、批准等过程,提高了应急效率。

3.在应急预案的实施中,大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各个组织之间的信息及时沟通、更新和共享,信息技术与现代监测设备的结合,还实现了对突发污染的及时监测、预警和评估,为应急行动提供了信息保障。

4.在应急预案的专业研究上,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相关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的研究及实践,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结合成为研制应急预案的一个重要趋势。

5.在应急管理的资金保障方面,除了由美国政府的财力保障外,还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三者分担的形式,构建起了一个多层次社会资金保障体系,如依据《综合环境应急、补偿和责任法》建立的“超级基金”就为处理突发污染事件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合理的突发性水污染应急措施

1.制定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水资源污染紧急状态法,明确需要实行紧急状态的条件、程序和紧急状态时权力的行使等;并分别制定水环境灾害、供水安全等有关的应急处理的单项法律或行政法规,从而通过立法来完善由经济处理主体、紧急行政措施、应急处理法律后果等构成的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2.建立突发性水资源污染处理组织机构

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发生后,需要成立由行政首长负责的各级管理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专门议事协调机构——应急处理指挥部,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由涉及突发性水资源污染时间应急处理的有关部门参加,通过立法赋予的特别权力,从而建立突发性水资源污染事故处理的组织体系,以便事后从容不迫地进行组织协调工作。其中,我们还需要建立其他类型的协调、联系组织。例如:美国大城市水局联合会领导下的水信息和分析中心。

3.开展全面的突发性污染事故隐患调查和进行脆弱性评价

防止突发性污染事故,关键在于预防与防治相结合,因此,开展突发性污染事故隐患调查,可为有重点的开展各种防范工作并建立运行有效、行动快速的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处置和预决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脆弱性评价则是在隐患调查等基础上,对水资源可能存在的危险或者受到一个或多个胁迫因素影响后,对不利后果出现的可能性做出的进一步评估。

4.加强突发性水资源污染的应急动态监测能力,建立水情信息传递系统

水资源动态监测可以在水资源恶性事件发生前、中、后,对水资源事件造成的后果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为事件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扩散,及时查清事故现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添置必要的防护装备、交通工具、照明装置、通讯装备和现场快速监测仪器,使监测人员及时赶及事故现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污染物质的种类、污染物质的概略浓度、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作出判断。

同时,在进行突发性事故动态水质监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采样工作的科学性,即布点完整性、参照样典型性、采样及时性和样品保存稳定性等。

建立水情、污情信息传递系统,则是实现动态监测资料运用于防污管理、指挥调度的重要环节。在实施水质动态监测,并搜集到较多的水情、污情信息后,需要将动态监测站的第一手信息传递到测站所在的省市主管部门和跨省的流域管理机构,以及自来水公司、重要用水企业等,以期得到合作,共同应对这类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故。

5.进行迅速、准确的事故损失评估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篇5

在台风波及的地区,特别台风中心附近经常伴有狂风、暴雨、巨浪、大潮等现象,严重威胁着档案的安全。例如,2001年“纳莉”台风挟着暴雨袭击后,我国台湾省台北市府地下二楼300多平方米的市府档案室被水淹泡,泡了好几天后,积水才慢慢被抽出,几十万份湿漉漉的文件,得一一晾干。2006年7月,广东省因受台风“碧利斯”的影响,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一些档案部门由于缺乏防汛抗洪的应急预案,未能妥善安置档案,致使所保存的档案遭受浸泡而造成重大损失。项目建设期间,很多参建单位的档案库房或文件保管场所,大多是租用民房或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安全系数更低,项目档案员应熟悉和掌握与台风有关的知识,在台风来袭之前做好防台风的准备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福建LnG(LiquefiednaturaiGas,液化天然气)站线项目是国家推进能源多样化而从国外引进的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包括接收站终端、码头和输气干线3个部分,参建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多达30多家,分布在福建省沿海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和漳州5个地市,工程历时5年。福建LnG站线项目平均每年受到5个台风的影响,开展台风应急管理工作,建立项目档案的台风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管理流程,及时总结应急管理经验,发现规律,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对避免和减少台风对项目档案的危害,确保项目档案齐全、完整和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台风应急管理准备

1 组织台风及防台知识的专项培训

公司邀请大学教授对所有员工及参建单位做台风及防台知识讲座,学习有关台风的定义、强度等级、警报信号、风速、形成、台风的生命史、路径分析与预测、台风应急防范等知识,公司档案室要求所有参建单位的文档员都得参加培训学习。也邀请了政府档案保管专家讲授档案安全管理规范、管理要求并进行现场指导,使台风应急管理与档案安全管理要求相结合,为项目档案的台风应急管理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

2 与公司HSe部门、当地档案机关沟通交流

为做好福建LnG项目建设期间的台风应急管理工作,结合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公司档案室积极与HSe部门、当地档案机关进行沟通台风应急管理程序,建立与公司HSe(健康、安全、环境三位一体管理体系)部门和当地档案机关对接的台风应急预案,形成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应急处理体系。

3 制定、完善防台风应急预案

在与公司HSe部门、当地政府档案机关充分沟通的情况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参照公司应急救援总预案及当地档案机关的防台风工作预案,遵循公司应急管理理念和管理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的台风应急管理经验,制定并逐步完善项目档案台风应急预案。

(1)应急方针

根据公司应急委员会的防台风方针,公司档案室贯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十防九空也要防”、“宁可防而不来、不可来而无防”的防台风应急方钆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常备不解。

(2)应急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台风应急时应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员伤害。充分利用公司,当地档案机关及周边社会现有资源的原则,福建LnG应急办公室由HSe和总调度成员组成,应利用公司应急办公室的台风信息和应急保卫小组行动。发生重大紧急情况时,可充分请求台风发生地档案机关和其他社会力量现有的资源救援。快速、实用、有效原则,发生台风灾害,立即启动应急程序,以实用、有效的方法迅速处置应急事件。持续改进原则,应急管理在不断的演练和实践中提升,达到提高总体管理水平的目的。

(3)应急预案组成

一是总预案,包括应对台风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总预案是纲领性的,主要明确应急的原则、职责和总体目标,具体的内容由其他文件详细说明。二是程序文件,程序文件说明某个具体行动的目的和范围。程序文件的内容十分具体,包括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程序文件的目的是指导较为复杂的应急行动,使某些应急行动程序化和标准化,确保应急人员在执行应急任务时不会产生误解和误操作。三是指导说明书,说明书要介绍具体的行动细节,应急行动细节的内容往往是供应急行动人员使用,尤其是只涉及少数应急人员的具体工作时,相应的文件应在指导说明书中详细描述。四是应急行动记录,包括应急行动时的相关记录,如指挥与行动记录、现场监测数据记录、应急演习与培训记录、档案损失记录等。这些记录是应急预案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改善应急行动与预案的基础,也可能是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据。

台风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

在公司应急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公司档案室负责牵头项目档案的台风应急预案演练和运行工作。项目档案台风应急管理的组织结构如下:

项目档案应急管理受公司应急委员会统一指挥,公司档案室、各部门文档员及各参建单位文档员分级负责实施项目档案应急工作。

1 公司应急委员会职责

应急委员会职责主要包括重大事项决策,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向上级报告情况,批准并台风应急处理及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批准并台风应急预案,组织台风应急演练,负责落实应急资金,满足应急工作及应急演练的需要,负责应急体系的管理评审,并对有关人员和单位进行嘉奖或处罚。

2 应急办公室职责

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收集台风的预报信息并及时向应急委员会报告;接收现场的报警信息并记录,及时向应急委员会报告;当应急委员会主任宣布应急预案启动后,立即通知应急委员会成员到达应急岗位;负责策划应急演练,组织培训工作;负责应急行动、培训及演练记录的收集并存档;负责监督检查各应急组织的应急准备工作情况,并向应急委员会报告等。

3 应急保卫小组职责

应急保卫小组主要职责包括应急状态下实施对区域的治安保卫;执行应急委员会的应急指令;组织人员或档案财产的疏散或应急撤离;事故现场的救援行动;事故现场的环境保护;参与应急响应技术培训和演练;完成应急委员会交给的其他任务。

4 公司档案室职责

公司档案室职责包括负责编制档案的台风应急预案、应急管理程序、档案应

急说明书;向各参建单位文档员转发应急信息;负责实施档案库房应急管理;负责检查各文件场所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灾后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应急办公室报告;发生重大损失时,经应急委员会批准,召集档案界专家统一补救方案并监督实施等。

5 文档员职责

文档员主要职责包括实施具体的应急行动;应急解除后应立即向档案室汇报档案受灾情况;按应急说明书要求及档案室或档案专家的指导采取即时补救等。

台风应急管理程序

自2003到2009年,福建LnG站线项目台风应急预案成功运行了24次,项目档案没有遭受损失。福建LnG台风应急管理程序如下:

1 跟踪并及时通知台风信息

每年五月份开始有台风时,根据公司应急办公室提供的台风信息,公司档案室跟踪台风实时情况,并及时向所有参建单位文档员传达台风情况,直到台风结束为止。

2 应急启动

台风48小时内可能影响项目部所在地时,根据公司应急委员会宣布的台风应急启动,公司档案室及时将应急启动通知传达给各参建单位文档员,各参建单位文档员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报告项目档案安全隋况,直到防台风工作结束。

3 应急准备

台风24小时可能影响项目部所在地,平均风力达6~7级时,根据公司应急委员会下发的台风应急准备行动,公司档案室及时将通知传达给各参建单位文档员,并组织下列工作:

(1)确认台风位置

防台风的关键是如何确定与台风的安全距离。根据公司应急办公室提供的信息,公司档案室及时将台风位置传达给各文档员。

(2)安全检查

台风来临之前,公司档案室组织监理对各承包商进行台风应急专项安全检查,对保管不足地方立即整改,严堵漏洞,做好项目文件的防水防潮工作。

(3)定期台风书面简报

从应急启动开始直到台风结束,参建单位文档员向公司档案室汇报档案现场损失情况,公司档案室向公司应急办公室做档案专题汇总。

4 应急撤离

台风12小时内可能影响项目所在地,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时,根据应急委员会的应急撤离指令,各项目档案保管场所应拔掉所有电器插头,关好门窗,所有文档员及项目文件应撤离到安全地方。

5 应急恢复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篇6

为了认真做好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确保监测考试工作平稳顺利进行,为监测提供安全、有序、严肃、温馨的考试环境,正确处置监测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确保质量监测公正、公平、安全,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小学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谢瑞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有关情况报告后,立即启动安全工作预案,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故,确保监测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二、监测期间应急事件处置机制

凡涉及监测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监测工具保密性,不能按照规定的测试要求与程序执行监测实施工作,或发生其他重大事件,按照“样本校——城区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省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逐级负责的处理机制,及时处置监测实施过程中的应急事件。

三、监测期间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监测前的安全工作措施

1.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听从监测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若遇特殊情况及时向监测工作人员汇报。

2.学校安排安保人员2名(***、***:负责测试场地及周边的治安保卫。)医务人员1名(**:负责学生的身体不适等问题的临场处理和送医交接。)全程参与学生的安全管理与医务急救,为监测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监测期间应急事件处置办法

1.学校在测试过程中发生的特殊问题,属于1级应急事件,在符合监测规范与要求,不影响测试工作正常秩序,不涉及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的情况下,由校长和责任督学共同商议解决,按照应急事件处置预案中相应的处置办法以例解决;若预案中没有相应的处置办法示例,须上报城区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请示解决办法,校长和责任督学按照办法及时处置,在《测试情况记录表》中翔实记录,并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进展管理系统”填报《样本校应急事件报告表》。

2.凡涉及监测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不能按照规定的测试要求与程序执行监测实施工作,或发生其他重大事件(案件),学校应立即将情况向上级报告,由城区级实施工作领导、省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解决。

(1)关于测试受阻

监测期间遇有特别恶劣天气的或其它恶劣自然条件的,有可能影响到监测安全时,各现场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学校领导且逐级上报,经城区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请示省级实施领导小组同意,可以取消测试,不再进行补测,监测工具原封不动,由城区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出具公函说明情况并加盖公章后,与监测工具一并寄回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监测现场遇有高温黄色预警及以上、降雨、大风等天气不适宜进行室外体育测试,经城区级实施领导小组请示同意,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将三项室外测试项目部分或全部移至室内进行。

监测现场如发生突发事件,发现人要迅速稳定和控制现场、并立刻向学校领导报告。监测场所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人身伤害等突发事件,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并按照相应应急程序立即响应,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校长与教师网络问卷填答因停电、网络等不可控制因素无法进行,立即将情况上报城区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城区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

发现监测工具箱内测试卷袋种类不全时,责任督学、校长核查卷袋种类,检查保密文件柜,若非人为因素导致测试卷袋种类不全,立即按实有卷袋种类组织测试,并将此情况上报上级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校长对此做出书面说明,加盖学校公章,装入“测试情况记录袋”,逐级上报。

拆封测试卷误将内舌截断或从卷袋底部拆开,监测员要用学校自制封条将卷袋按原样封好,骑缝加盖学校公章,向责任督学说明情况。校长对此情况做出书面说明并加盖学校公章,装入“测试情况记录表袋”。

(2)关于学生检录

发现学生名册密件不符情况时,由责任督学按照监测年级全体学生花名册现场等距抽取同等数量学生进行测试。现场抽测的学生在测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和座位号等基本信息,学校公示实际参加测试的学生名册,监测员在《测试情况记录表》中说明详细情况,将实际的学生检录名单装入“测试情况记录袋”,同时校长和责任督学将此情况报告城区级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发现学生名册密件中个别样本学生性别、年级、姓名有误时,由责任督学与校长确认后纠正,并进行正常检录。主监测员(***)对此情况做出书面说明并加盖学校公章,装入“测试情况记录袋”。

检录过程中发现学生缺席的,不找其他学生替补。凡缺席一场测试的学生,不再参加后续测试。缺席情况如实记录在《测试情况记录表》上,对每个缺席测试生写出说明,注明缺席原因,由校长签字、加盖公章后,装入“测试情况记录袋”内。

(3)关于测试卷

发现卷袋内装试卷与本场测试内容不符时,监测员将试卷装回原袋并交责任督学,责任督学和保密员拆封监测工具包内其余卷袋并检查内容,如属错装,则替换后正常进行测试。如其余测试卷袋中均无本场测试卷,则取消本场测试,责任督学对此情况做出书面说明,校长签字、加盖学校公章,装入“测试情况记录表袋”,并将此情况逐级上报。

发现卷袋内测试卷数少于实测学生数时,由责任督学根据所缺测试卷的数量,按座号由大到小剔除相应测试学生后进行测试。监测人员在《测试情况记录表》中说明详细情况,将实际参测学生的名单装入“测试情况记录袋”,校长和责任督学须立即报告城区级实施工作小组。

如遇测试卷印刷模糊或缺页,测试生须按顺序在能作答的地方作答,如果整张测试卷无法使用,则该份测试卷可不作答,监测员在《测试情况记录表》中进行说明。

(4)关于学生测试

发现有冒名顶替者,监测员立即让其离开测试教室,在《测试情况记录表》中做出说明。如冒名顶替者较多,在采取措施的同时,责任督学逐级上报。

测试期间师生安全问题。体育测试前,校长需提前向测试年级学生强调测试与个人厉害关系,一定要量力而行,有先天性健康问题的学生可免于测试,配备医护人员和一定的急救设备与药品。数学和体育测试过程中,若有学生出现身体不适,不能坚持完成测试的情况,应准其退出测试,交医护人员处理并出具证明,情况较为严重的要立即送往定点医院作进一步处理和救治,监测员在《测试情况记录表》中做出说明,并将证明随《测试情况记录表》一并装入“测试情况记录袋”。

(5)重大事件报告

在测试中出现如下严重影响测试工作的重大事件,学校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逐级上报至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作出重大事件报告:

测试工具发生失密、失窃、损毁严重。

测试发生大面积舞弊。

由于自然灾害等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我校不能正常实施测试。

工作中出现的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重大失误。

测试过程中出现监测相关人员安全事件。

(三)测试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措施

1.在考试期间发生突发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由监测工作办公室负责迅速发出预警信号(哨声)。

(1)紧急哨声响两声时,考生就在考场内进行自救。

(2)紧急哨声连续响时,考生在主监考教师的指挥下有序撤离考场,进行疏散。

2.自救、撤离办法:

(1)当考生听到紧急哨声两声时,应在主监考教师的指挥下原地利用课桌凳进行自救。

(2)当考生听到紧急哨声连续响时,应镇定听从主监考教师的安排,有序迅速撤离考场,由谢瑞副校长负责指挥,有序的疏散到操场等空旷地域。

(3)当遇到瞬间突发事件,来不及撤离时,主监考教师应现场做出第一反应,帮助考生开有效自救,切忌乱跑,发生踩踏等事件。

(四)监测工具箱保管保密的应急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监测工具箱的保密工作。5月27日学校接收监测工具箱后存放入测试现场办公室的保密文件柜内,加锁上封条,由保密员看管,测试时签字发放和回收,要全过程严密监控和检查。

2.若监测工具包被盗窃、损坏或遗失,要立即保护现场,迅速上报上级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采取措施,处理相关事宜。

四、处置原则

(一)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在学校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形成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立足于防范,抓早、抓小、抓快。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二)有效控制、就地解决。坚持把突发事件控制在发生地,就地解决,避免扩展;如已扩展,要尽可能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造成秩序混乱。

(三)以人为本、依法处置。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维护学生、监测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及时化解矛盾;对于坚持错误、不听劝阻的,果断处置并做到合情合理、依法办事。

(四)保守秘密、遵守纪律。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期间,严格执行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当前学校安全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形势特别紧,压力特别大,责任特别重。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提升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务必细之又细,慎之又慎,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本次监测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二)严格管理。对分工情况等都要详细安排,切实将岗位职责和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三)加强合作。各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严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人员素质,严格组织实施。既注重分工负责,又注重协调合作,进一步形成合力,努力为监测工作顺利举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严格安全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不认真、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等造成安全事故或负面影响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篇7

关键词消防安全核心内容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1当前物业公司消防管理与演练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

鉴于物业公司存在的全员消防安全意识不浓,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重发展、轻消防的现象依然存在,以及物业公司基层消防基础工作薄弱,日常消防监管工作有待于加强,消防应急演练学习掌握和操作有差距、消防安全基础资料、消防数据库需进一步完善等突出问题,积极构建“防消结合”的立体消防实战模式,旨在多途径、全方位巩固物业公司消防安全基础,提高物业公司消防安全质量,强化物业公司消防安全保障。

2加强物业公司消防管理与演练工作的核心内容

(1)加强消防宣传教育,使人人学消防、懂消防、会消防、用消防。(2)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完善《物业公司消防检查考核细则》,形成“每日消防巡查”体制,规范现场管理,强化现场监督,完善现场考核。(3)加强义务消防队员对灭火应急预案的演练,做到应知应会,熟练掌握。(4)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消防基础投入,从根本上提高抗御火灾能力。

3加强物业公司消防管理的的几点对策

3.1加大消防宣传教育力度。

首先,要结合上级要求和部署,组织开展消防知识与业务培训,提高应知应会水平,提升综合消防综合素质;其次,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文化理念活动,深入推进物业公司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加强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在各重点与要害单位、区域和部位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并张贴消防宣传画等,普及消防知识。

3.2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力度

须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检查制度,除对消防工作实行月度、季度例行检查外,还要根据不同时期进行专项和突击检查,认真查找隐患,密切跟踪,及时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消除死角,做到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将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建立台帐,在年终考核评比中作为评先树优的主要依据。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检查考核的力度,建立健全消防检查考核细则,督促物业公司基层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普遍形成“每日消防巡查”体制,详细规定巡查人员、内容和必检部位,发现及时督促整改,确保物业公司消防安全落到实处。

3.3狠抓物业公司义务消防队员对灭火应急预案的演练熟练程度

为提高物业公司消防队伍的演练技能,要结合实际,对物业公司《消防灭火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按照规模、等级分为“a、B、C”三类,编写制定“演练程序模块”及“演练规定”,并进行实施推广。要重点对各要害区域、部位以及重点单位的消防应急演练情况进行重点督导,狠抓消防队伍对灭火应急预案的演练熟练程度。在应急演练活动中,要着重监督各单位消防应急预案的演练情况,并把检查情况列入到物业公司月度安全大检查之中,并按规定次数进行演练,以提高义务消防队员的消防实用操作技能和消防实战模拟演习,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3.4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火灾能力

把改善消防设备、设施状况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进行消防系统更新改造,进一步加大物防、技防的投入整改力度,提高抗御火灾能力。

3.5加大隐患整改工作的力度

对在各种消防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确定有关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整改,做到“责任到人、有记录、有整改、有反馈”。发现问题要及时消除的及时消除,如不能及时消除的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提出整改方案,按照管理程序上报有关部门。对发现问题不整改、不反馈的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

4物业公司消防管理实践运用

4.1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是落实消防工作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普及消防知识,每年组织一次消防知识学习培训和灭火演练。要进一步完善建立消防培训室,抓好干部职工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每月要组织一次安全教育,做到“人员、时间、效果”三落实,以提升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4.2加大消防技能演练

要在组织好大型消防应急演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各基层单位消防演练技能,每月进行1次消防灭火预案演习,演练中注重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作好记录,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对演练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完善。特别是各义务消防队要加强对“消防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熟练度,做到大型演练和岗位练兵相结合,了解掌握消防救灾程序、逃生疏散方式等技能。通过反复演练,力求熟知预案,达到人人“会报警、会疏散、会使用”,做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均衡发展。

4.3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监理;安全控制;安全生产;

一、引言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当作头等大事认真搞好。

工程监理企业如何搞好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如何运用和承担自己的权利和责任,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安全监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并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不断应用、总结和提高,这样才能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又能在安全监理工作中有效地保护自己。

二、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承包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承包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三、监理工程师在安全生产控制中的主要工作

(1)建设前期的安全控制

在施工开始前,项目监理部应组织有关单位分析本工程的特点以及一般的安全事故类型和安全事故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好安全事故的事前预控。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生产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控制机构、组织制度和报告制度;保证施工环境、树立文明施工意识;安全经费及时到位,专款专用;做好安全事故救助预案并进行演练。

2.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验收制度。生产部门应该在安全制度的基础上,设专人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生产过程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纠正。存在隐患不能施工,改正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监理工程师应及时检查验收,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部位提出整改要求,经整改验收合格后签字,方可继续施工。

(2)安全生产控制的审查

1.施工承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检查

①施工承包单位应具备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资质证书,并在其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工程。

②施工承包单位应成立以企业法人代表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施工承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检查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核心,是上至总经理下至每个生产工人对安全生产所应负的职责;

②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的技术人员将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落实;

3.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监督机制的检查

①施工承包单位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②施工承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施工承包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①施工承包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②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5.文明施工的检查

①施工承包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电梯井口、楼梯口、孔洞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在市区内施工,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

②施工承包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

四、安全生产事故的救援与调查处理

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工作至关重要。应急救援工作做得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可以及时挽救事故受伤人员的生命,可以尽快使事故得到妥善的处理与处置。

1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施工承包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施工现场应当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指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2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安全事故发生后,监理工程师积极协助、督促施工承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经济救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挽救事故受伤人员的生命。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监理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督促施工承包单位及时、如实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应下达停工令,并报告建设单位,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施工承包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4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①事故的调查。特别是对于重大事故的调查应由事故发生地的市、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组成调查组负责进行,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协助进行技术鉴定、事故分析和财产损失的评估工作。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与事故有关的工程情况;事故发生的详细情况,如发生的地点、时间、工程部位、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等;事故调查中的有关数据和资料;事故原因分析和判断;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临时防护措施;事故处理的建议方案及措施;事故涉及的有关人员及责任情况;

②事故的处理。首先必须对事故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充分的数据资料,广泛听取专家及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科学论证,决定该事故是否需要做出处理,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制定安全、可靠、适用及经济的处理方案;

总之,监理人员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加强对安全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及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加强对隐患整改的复查,充分发挥监理的现场安全管理职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篇9

关键词:房屋建筑;安全监理;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升,在工程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发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安全监理工作不到位则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意外事件不断出现。结合实际情况看,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安全监理措施,才能积极改善工程质量,保证施工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为施工单位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保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工作。

一、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严格遵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国家现行的关于安全监理的法律、法规,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施工依据。

(2)督促施工单位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已完成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通过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

(3)巡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已落实了各项安全措施。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以及环节要亲自监理。

(4)督促施工单位开展安全自查的工作,包括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以及公司检查;积极检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不定时地抽查工人们持证上岗的情况。

(5)核对落实施工单位使用施工机械和安全设施的情况,并给出意见。

(6)仔细检查施工单位是如何使用安全文明措施这一笔费用的,确保施工单位是按照规定的投入来分配安全文明措施费。

(7)一旦出现严重违规操作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要及时严厉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然后针对整改结果,给出复查意见;对于情况十分严重的,总监理工程师要及时停止工程然后向建设单位汇报;而对于施工单位不接受整改以及继续施工的情况,上报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其介入解决问题。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先”原则

1、施工前进行严格审查

施工前的严格审查有利于将安全隐患消灭与萌芽状态。房屋建筑施工的监理工程师要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专项方案以及安全技术,对于房屋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可能性较大的施工部分要进行重点的专项审查。施工前的安全审查工作主要包括安全责任制度以及其他各项安全规章能够满足施工现场对于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布置能够满足安全需要,施工方使用的各类器械工具以及各种安全防护器材是否已经落实到位且质量可靠。一旦发生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情况,必须立即指出并责令整改。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审查,确保具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以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

2、施工过程严格进行安全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包括多项内容。例如,监理人员需要对承包单位的计量以及支付手续,如果存在安全隐患但并未按照监理人员的要求进行整改,则必须进行暂时停工处理,同时暂缓对于承包方的计量与支付申请。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合格工序,施工方必须进行整改,否则禁止进入下一道工序,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在工序验收交接的过程中,如果建筑工程存在使用功能方面的安全隐患或者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监理人员应当将《中间交工证书》的发放时间进行延迟,以进行相关整改,整改后如仍无法满足安全要求,监理人员必须严格禁止单个建筑工程通过验收,保证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三、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监理人员方面

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及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认识的提高,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理人员数量和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建筑工程监理人员不能适应监理业务不断发展的要求,尤其是总监理工程师数量匮乏,普遍存在一人兼任多个监理任务的情况。同时施工现场进行监理的工作人员素质存在差异,有些监理人员年龄过大,身体素质不能达到要求,有些监理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技术及知识的能力不高;有些监理人员技术不过关,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心;有一部分监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责任的要求对施工企业上交的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普遍存在先进行施工后签字的情况;还有一部分监理工程师,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时期,没有良好的执行能力,执行效果不明显,不能保障安全监理工作落到实处,间接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施工单位方面

现阶段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着未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的现象。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具体规范的控制安全隐患的措施;有些施工单位不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其施工单位或质监部门只是进行例行公事的检查,随之象征性的让人员加以修改。导致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导致安全隐患得不到彻底排查;有些施工单位只重视节约成本、降低造价,盲目的抢工期,忽视了生产工人的安全,采购配置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具数量有限,不能做到人人都配备齐全的情况,且防护工具和安全设施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建筑工程建立的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落后,不能适应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趋势,也对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四、加强建筑工程监理的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教育培训,确保监理人员持证上岗

要高度重视对监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为了让每名参训人员深刻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培训工作收到实效,培训讲师必须结合目前工作实际,按照通俗易懂的原则,认真编写培训教案,重点培训《监理工作规程》,明确违规违章操作处罚措施。在授课时结合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以事析理、以理明事地讲解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控制措施。要求所有监理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使监理人员全面了解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提高安全意识,同时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期间的安全监理工作,为全面实现安全目标营造出安全和谐的作业环境。

2、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及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监理,并且将安全技术交底的监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考虑安全技术措施。(2)施工单位审定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施工方案,报送总监签字后才可实施。(3)有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系数高。要求这部分工程必须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要合理规划现场水电管线布置,明确土方开挖、人工挖孔桩、模板安装等技术规程。重点关注起重吊装、脚手架、拆除工程、爆破、卸料平台的建设,新的工艺、材料和技术措施应用时,应加强现场巡视。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等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

3、强化对现场机械、电力等设施的安全监理

(1)现场的机械、各种电器元件和配套的安全防护用品必须附带质检报告、出厂合格证。可实行人机责任制,一人一机,科学检测维护现场机械。(2)健全现场管理制度,为安全检查、验收、维护、拆除等提供可参照的依据,检查验收若发现隐患点,应及时通报,责令整改。(3)强化安全防护方面的监理工作。

4、强化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工伤亡事故的监理

(1)项目部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小组,定期组织安全救援演练。(2)加强对职工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结案的监理。

5、加强对安全检查的监理

针对工程项目开展安全施工专项检查。通过查施工方案,查安全器具、查实体质量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现场的管控,以确保现场生产安全有序推进。开展安全检查旨在强化现场作业安全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根据活动安排,检查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并细化了阶段检查工作任务、检点,力求活动取得实效,以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在检查中以提升监理履责为重点,督促监理项目部认真开展好安全隐患排查、自查工作,加强现场管控,做好重要危险工序、部位的安全旁站、安全检查签证等工作,努力提升现场管控水平,实现现场作业环境,作业秩序的进一步优化,确保现场生产安全有序推进。

安全检查将重点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安全施工方案执行、安全设施投入、文明施工及标准执行、隐患排查及风险预控等进行重点清查,并对施工作业指导卡、指导书执行情况进行落实检查,对隐蔽工程开展随机抽查;加强对安全器具的检查,重点对器具的质量情况、使用情况、护手安全装置、漏电保护器、安全作业蓬、防护栏板等进行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规范,限期整改,并做好“回头看”复核工作,确保措施落实,责任落实。

6、督促落实施工企业项目部安全生产体系建立和运转

要求企业上下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责任使命,以更加务实、更加严谨、更加有力的作风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完善工程包保、稳定、故障排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预案,切实排除隐患,做到守土有责,保好一方平安,具体要做到“五个强化”。一是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全企上下要始终高度重视,切实把发展经济和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施工全过程零事故。二是必须强化组织领导。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改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盯岗领导,落实安全生产稳定责任。三是必须强化查摆堵漏。各包干领导要立即行动,深入施工现场,全面、细致地对现场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大排查、大筛选,认真摸清安全隐患,切实做到堵漏洞、排隐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结束语

总之,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需要政府、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等各方面齐抓共管。只有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在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下,监理单位通过自身努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施工安全监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魏涛.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9):52.

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篇10

关键词:隧道建设;安全;管理措施

太佳高速公路吕梁段,全长119.55km,共有隧道18座(其中:石质隧道2座、土质隧道16座),单洞长45133m,占总里程的19.24%,宝塔山、架梁山、临县3号隧道为特长隧道,难度最大,且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由于本项目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地质非常复杂,建设工期又短,因此,如何安全组织管理好全线隧道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培训,落实责任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建设符合工程实际的安全生产文化;提高安全生产认识,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包括光面爆破技术、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黄土隧道分部开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培训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知识。建管处根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多次通过会议、文件及现场督导等多种方式,促使各施工、监理单位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做好了隧道塌方、涌水、瓦斯、交通事故等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按规定报监理单位批准并报建设单位核实,并进行了多次预演;各施工单位组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了隧道开挖、喷锚支护、二次衬砌施工的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建管处组织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将地质超前预报、洞内通风、钻爆设计和爆破器材的管理、围岩变形监控量测及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防水堵漏、临电管理等工作作为主要控制点,通过巡检、专检、旁站、指令、专题会议等手段进行监控;对预防坍塌、漏水、突泥、瓦斯爆炸事故措施的落实以及应急预案的审查和演练情况进行监控。

2 强化组织,规范现场

严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把安全生产、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应急救援预案等作为主要内容。对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岩变形、膨胀土、富水黄土等不良地质地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共同组织编制,经监理部审核、建管处审查以及专家评审论证后实施,并由施工员、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现行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隧道的开挖、锚杆施工、钢筋网加工及安装、钢支撑的加工及安装、喷射混凝土、仰拱全幅施工、二次衬砌、隧道防排水以及隧道辅助措施等各分项工程进行了逐级交底工作。施工中,严格工序管理,规范作业流程,加强对进入隧道人员的管理,建立出入隧道登记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火工品进行管理,火工品专库存放专人管理,雷管、炸药、导爆索分库存放,严格执行火工品的出入库登记和使用登记制度。对纳入合同的安全生产费用,必须保证足额投入,绝不允许挪作他用。

3 超前预报,实时监测

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结合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预报的内容、预报频次、实施计划,配备符合信息判断、数据采集与处理、预报成果报告编制等技术要求的先进仪器和能够胜任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技术人员。同时,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工序管理,严格按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实施。超前地质预报显示地质条件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在上述前提下,将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制定详细的监控量测方案。配备监控量测专业人员,并根据地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建立最大日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量的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布点量测,确保监控量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支护参数。并及时反馈量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设计验证后及时根据量测数据调整设计参数,随时调整开挖轮廓、支护参数,根据量测数据指导施工生产。

4 严细程序,稳妥进洞

隧道进洞前,由建管处组织设计单位、技术专家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详细调查洞口地质、地形特点,对洞口段100m范围内每2m实测横断面,对洞顶冲沟发育情况进行掌握,并查看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结合隧道洞口的实际情况。每一个隧道洞口均进行了大管棚超前支护,短进尺、强支护、预留核心土、三台阶开挖支护的进洞方案。进洞施工专人负责监控量测,逐榀开挖,及时支护,进洞15m后仰拱封闭成环,并且在进洞前衬砌台车进场,对洞口段尽快施工衬砌,确保了安全进洞。

5 严格工序,均衡推进

隧道施工既不能盲目追求单工序的超前,也不能单单把开挖进尺作为隧道进度的考核指标,而是应科学组织、严格工序。均衡推进。我们一是做好了开挖支护断面上中下分部施工之间的工序衔接及质量控制,确保在各台阶分部转换时隧道沉降、收敛变形受控,保证开挖支护安全顺利进行;二是坚持以新奥法指导施工,开挖后立即初喷混凝土封闭,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施工,缩短岩面暴露时间,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保证洞身稳定;三是坚持“仰拱超前,衬砌紧跟”,V级洞口段仰拱距掌子面不大于30m,二衬距掌子面不大于40m,不留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