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1:21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篇1

【关键词】舞蹈;艺术教育;文化;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J7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40-01

一、舞蹈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特殊性

从宏观上看,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的类别大致相同,都是提高审美认知能力,具有审美娱乐功能的艺术教育。舞蹈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舞蹈在教育过程中以自身为媒介。同时,由于其受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使得舞蹈本身就成为一种特殊性的艺术教育。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舞蹈艺术形态都各不相同,但是从舞蹈本身来看是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就其生命力而构成了舞蹈艺术教育的文化特殊性,这是其他艺术类教育无法比拟的。

(二)社会价值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消费开始倾向于文化消费,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大量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其中,人们多在舞蹈艺术中寻求文化气息。通过加强舞蹈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文化底蕴。因此,舞蹈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性。

(三)动态文化性

舞蹈的发展媒介是人体本身,由此反映出舞蹈艺术形态的文化内涵。舞蹈艺术在表演过程中能够不同程度反应出生命的情感色彩,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这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却将人的情感充分连接起来。同时舞蹈艺术教育也是展现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力。因此,舞蹈艺术教育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在舞蹈艺术形态中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

二、舞蹈艺术教育对文化教育的影响作用

文化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深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时代和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教育领域提出的新目标,探究舞蹈艺术教育对文化教育的影响,首先应当明确认识到舞蹈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教育的传授对象也扩大了范围,在国民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受教者都有均等的机会。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舞蹈艺术教育能够有效达成文化教育的目标,舞蹈艺术教育在国民基础教育中的推广及普及,能够促进国民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属于全面发展教学范畴,而舞蹈艺术教育对受教者的全面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舞蹈艺术教育丰富的基础知识,能够有效完善受教者的知识结构,并能提升受教者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经验,逐步培养自身的艺术情趣。而舞蹈艺术教育在文化教育中的影响作用,也表现在受教者能够全面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充分激发主观能动作用的积极性,促进文化教育多方面、深层次的发展。

三、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关系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通过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也是该民族不用于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舞蹈作为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经过了无数人的钻研和发展,已经深刻渗透着民族内涵,包含着民族的精神本质,传递着民族文化。自古以来从原始时代简单的表现形式,到现如今舞蹈的多样化表现,我国舞蹈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56个民族舞蹈的不同形态,都承载着我国深刻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而舞蹈艺术教育的过程,也不仅是面向受教者的审美培养和身体塑造,要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进行思考,舞蹈艺术教育也起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及传播。

(二)制约与影响

舞蹈艺术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文化机制的影响,这也是舞蹈艺术多样化的成因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简单的舞蹈表现形式就已经聚集了该时代的文化特点,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受到不同教育机制的影响,舞蹈艺术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中国“儒、释、道”三种精神追求也体现出了对舞蹈艺术教育的影响。但舞蹈艺术教育虽然受到文化机制的制约与影响,却也因此融汇了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深刻记载着朝代的变更、文化的交替,舞蹈文化教育并非是单一训练的舞蹈动作,而是对深层次的文化活动进行表现,实现文化教育的功能性,并为文化创新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芳清.舞蹈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和价值[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36-39.

[2]魏华.舞蹈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6(4):87-88.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篇2

纵观国内外优秀的现代艺术设计,几乎都是建立在各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并由此一步一步发展和壮大。传统文化富含营养,能够给予艺术设计更多的设计灵感,推动着现代艺术设计不断向前发展。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来论述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即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迪,其次阐述了传统设计文化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传统文化

现代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设计的结晶,同时更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艺术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能够充分展现当时当地的文化风貌。任何时期,文化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及社会性。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先辈们所创造和留下了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发展的基础和根基。

一、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迪

现代艺术设计是一种以人的生活方式、行为理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涵盖了商业、工业、环境规划以及公共事业等各个方面,是现代物质文化、科学技术以及艺术三者的紧密结合。现代艺术文化受到传统文化影响,传统文化设计发展到现代文化设计就是一个时间的积累过程。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既要善于汲取传统文化的基础养料,同时还要契合时代的需求,两者之间具有难以割裂的传承关系。首先,传统文化审美理念的表达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迪。所谓“意境”主要是指艺术设计作品通过形象描绘所营造的境界与情调。在我国传统的美学文化中,“以意为主”,意境不仅讲究“形”,更注重形象之外,追求意境的无穷,例如“飞檐”形的屋顶设计,正可谓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最深的影响,展现出了“生动”、“形象”的气质。艺术设计的优越性不是简单地模仿过去的式样,更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而是创造“意境”的空间,善于结合文化色彩,彰显美学的内涵。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异常善于修辞,这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带来启示。例如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寄托情感,传递情谊并将其渗透于艺术形式之中。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和原始素材,为现代艺术设计创作发展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发展道路。

二、传统设计文化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

(一)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阐释。

艺术设计的精髓在于它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美学表现,更重要的是突出了中国人智慧的思维和丰富的经验,为此在理解上必须从文化层面进行把握。继承传统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在理解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基础上将其运用于现实创作,即对传统精神文化进行现代阐释。只有充分从传统的设计文化中汲取精华,才能在传统的设计基础上呈现出更具时代感的设计。通过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阐释的过程,既能凸显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能展现现代艺术的简洁,促使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二)将空间意向进行重构和演绎。

现代艺术设计要善于运用声音、动作及语言等不同的空间结构加以提炼,从而构成新的空间形态,在文化上既表现了传统韵味,又散发浓厚的现代气息,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一脉相承。例如,现今不少建筑设计就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民族韵味,同时又将建筑的简洁与时尚展现得淋漓尽致。古典园林式的建筑设计,将自然气息带入建筑空间,与现代设计融于一体,实现了空间意向的重构和演绎。

(三)对具象元素进行展现和传达。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其精神内涵的传递必须依靠具体意向和元素来体现,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同样需要在传统符号形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和可感知化的改造,从而形成更加个性化以及人文化的设计。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区都存在着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将这些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特色的部分进行提炼、加工和再创作,从而实现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充分彰显出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感和韵味感。

三、结语

纵观全文,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一脉相承和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需要文化,艺术设计需要文化元素的点缀。尽管现代艺术设计力推创新,但传统文化的根源不可丢弃。我们要以传统文化的精神作为基础,在尊重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艺术创新,将传统文化审美理念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异常善于修辞的特点来为现代艺术设计增砖添瓦。通过对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阐释、将空间意向进行重构和演绎以及对具象元素进行展现和传达来推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从而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冯小红.论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装饰,2006,(07):16-17.

[2]张峰.试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手法的应用[D].山西大学,2007.

[3]徐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7.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篇3

关键词:艺术教育;校园文化;情操;和谐德育

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学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在新的教育大纲中已经不仅仅是辅助课程,他的作用力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构建和谐德育的今天,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举措。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围绕着和谐德育,落实科学发展观来推进的一个长期的,战略的,系统的工程,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也具备了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提升教育质量的作用。如果说,艺术教育是高校的“水”,那么必须肯定地说: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水”中的“鱼”,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依靠地发展的。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的艺术教育除了它原有的特征以外,历史性的社会环境和德育教育的内因赋予了它更高的一个杠杆作用。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似乎不能单纯地依靠说教和课堂上生硬的书本知识来完成了,如果一味地把建设校园文化套上一个什么样的架子,那么势必违背建设校园文化的和谐初衷,激化引发一个潜在的矛盾。然而艺术教育的外延就是有效地通过先进的精神文明,通过有机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核的。下面就高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1发掘艺术教育的创造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性

艺术的潜在生命力就是无限地创造,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融合并能发挥其积极作用。高校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完善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都是十分有利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质同样是为了保证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展开,为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在传统的意义上加以合理的吸收和整合,针对艺术教育的功用性,作用力,创造性地把德育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从而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

继承和拓展艺术教育的创造性,辅助校园文化建设,加之以合理的科学的观念,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最终是校园文化不仅要具备实用性,更要具有创新性。

2弘扬艺术教育的和谐性,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艺术教育有着它独特的和谐性,它对学生的心理,生理上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显然这种和谐性和我们当前正在建设的和谐德育是相互吻合的。艺术教育的和谐性是当前高校和谐德育的根本所在,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拓展和创新。这里所指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普及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艺术素质教育。他们之间的各个因素具备了相互的和谐性,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下逐渐地健康起来,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和谐德育都具备相当的张力。

3汲取艺术教育的多面性,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艺术教育是多面性的,他不仅代表人们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而且在更深的一个层次上来说,高校艺术教育通过自身的诱发作用和感染力,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能力。艺术教育通过音美内力的合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艺术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思想得到交流,从而成为四有新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a.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b.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c.可以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d.加深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为他们提供智力保障;e.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些主要的元素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构架,对于高校的和谐德育建设是一个丰富和拓展,对于校园文化的进一步深刻理解和建设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提炼艺术教育的先进性,打造校园先进文化的平台

通过艺术修养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来,对于高尚人格、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和确立有重要、积极的意义。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着激烈的竞争,越来越感觉到生活的压抑,为此,健全的心理品质对当代大学生尤其重要。艺术教育可以通过愉快、轻松的艺术形式来改变和调节人的情绪状态,使人从艺术作品中得到情感的抒发。具有较高艺术素质的人,能够较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使自己能够从容面对外界的各种困难。艺术教育又具有他鲜明的时代特点,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而高校作为人才的发祥地,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领头军,高校的校园文化必须是既先进,又和谐,不失活力,同样具备文化的统领性和全面性,只有在此基础上,高校文化和艺术教育本身的魅力才能得以有效的融合和利用。

5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相互协调的关系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篇4

中国民族文融艺术设计的研究

1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例如传承特征、宗教特征以及交融特征。而正是由于中国民族文化存在这些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其对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性。现针对这些方面的特征中的三项进行详述。第一,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特征。中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人口最多的汉族,在古代被称作为华夏族,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形成的,经过夏朝等朝代的变迁,最终定居于中原地区。再历经时代的沉淀,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作为中国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在艺术作品的形式以及意义上展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才能在国际艺术设计工作中获得胜利。目前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对国外的设计理念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模仿现象,但是国外的艺术设计所体现出的文化是在当地的环境中,通过长期时间的沉淀逐步形成的,因此国内的艺术设计工作者在模仿的过程中仅可能局限在表面形式,而对其深层的品质却无法掌握。所以国内的艺术设计工作者要全面继承民族文化,并将其融入艺术设计之中。第二,中国民族文化的宗教特征。中国幅员辽阔,各个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信仰,加之佛教、儒家学派等,使得国内种类繁多,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不应该单纯的包括现今社会中流行的主流文化,也不应跟随国际的设计模式,而是应该将国内的宗教文化相融合。第三,艺术设计并不单单是独立存在的学科,其集合了外观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容。我国民族文化在历史上发生过四次大融合,而民族文化所经历的大融合不但在国内民族形成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了显著的丰富。因此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的工作者,需要认真的对民族文化进行充分的学习,掌握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设计过程中融合进设计理念之中。

2中国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艺术设计领域中精神语言的丰富程度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程度。艺术设计中精神语言的实质是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艺术作品中的精神语言是其文化品质的体现,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与其他国家艺术品之间最大的区别所在。在艺术设计诞生之时,精神语言并不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精神语言是在艺术设计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慢慢融合进去的,并且其往往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通过将艺术设计中使用到的精神语言加以丰富是提升艺术设计品质的重要方法。作为艺术设计的工作者,其艺术作品的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视觉形式展现的。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艺术设计工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该过程中的技术运用以及艺术品的外在形式,而经常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精神语言忽略。只有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才能将中国的艺术品推向世界前列。因此艺术设计工作者应该对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充分的学习,对国内的各个民族的历史起源、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的风俗进行清楚的了解。艺术设计领域通常包含着社会中多个领域,通常将划分成对环境的艺术设计领域、对产品的艺术设计领域以及对视觉方面的艺术设计领域三个方面。其一,对环境方面的艺术设计主要是针对人们生活空间展开的设计工作。主要分为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装修、城市规划等方向;其二,对产品的艺术设计领域,其实质是对人类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所使用的产品进行相关的艺术设计,其中包括生产生活当中人类所使用的工具、服装等物品;其三,对视觉传达的艺术设计领域,其实质是对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思想以及相互之间传播的信息等进行相关的艺术设计,其中包括广告的艺术设计、动画产业等。虽然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但是这些表现形式的本质是通过艺术品的造型等可以用肉眼进行观看的物质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而艺术设计的该特点使得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挑选素材,用以实现艺术品表现形式多样化发展的稳步进行。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之间其建筑风格、语言形式、文字样式、服装的款式、节日的设定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为艺术设计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艺术设计提供源动力,并为艺术设计实现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艺术设计领域将中国结等具有浓厚民族风韵的表现形式融入到艺术设计之中,并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3少数民族的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我国具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虽然少数民族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是其在服装样式、音乐风格、舞蹈形式、建筑类型等方面与汉族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这些差异能为艺术设计提供完全不同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其文化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目前尚有许多优秀的文化等待人们的发现,尤其是针对艺术设计工作者而言。现在就以少数民族中的服饰文化为例,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个数相对较多,每个少数民族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分支,因此同一个少数民族之中其服饰文化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加之少数民族总数较多,因此少数民族总体的服饰文化就显得极为丰富,从这些丰富的文化中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的文化符号,而这些文化符号,对服装设计领域乃至整个艺术设计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也有着突出作用。近些年来,艺术设计领域对其艺术创作中所包含的本地文化关注程度日益升高。然而中国艺术领域中民族文化部分受到了来自外部环境的巨大冲击,尤其是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的少数民族文化,导致中国民族文化中相当数量的精华常常被艺术设计工作者所忽视,甚至部分文化面临失传的境地。但是现今的艺术设计工作者对民族文化,尤其是对少数民族中的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的文化数量与日俱增,这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弘扬,也是对艺术设计理论体系的一种完善。

中国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随着目前全球化的逐步形成,来自于外部环境中的文化对民族自身的文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全面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艺术设计领域。在如此复杂的形式下,如何进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艺术设计的发展,是摆在艺术设计领域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在中国民族文化的标识上具有形式丰富且相对较为具体的文化符号,这也是一种建立在实物之上的设计语言。该类语言是在特定时间之内民族文化特点的存在形式。例如中国的长城等著名建筑,经过漫长时间的沉淀,俨然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人们审美的思想意识,从而成为中国人民对审美意识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在经历一些组合改变,并加盖时代的烙印,更加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第二,中国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化精神上。中国人民具有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具有良好的生活态度,追求和平和美好生活,而这些民族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在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例如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上,其标志性的图案———祥云,就对全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良好祝愿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祥云图案镶嵌在火炬上,并在全世界进行传递,使得世界人们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篇5

论文摘要:民间艺术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相融合,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广泛吸收优秀现代的艺术的营养,通过规范的艺术教育途径,使其不断得到发展,创造出更高级的艺术形式。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并变化着,它所体现的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无关个人情感,而是一个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作为文化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也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同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我们珍爱、继承和发扬。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关系中,艺术教育更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所提升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民间艺术崇扬美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都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这些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关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而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文化的连接,艺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民间艺术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教授。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加强热爱家乡的意识,对发扬地区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有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二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的民间艺术都在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遗产”也正说明了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年青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所忽视,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科技社会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艺术教育把民间艺术对现代年青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介绍民间美术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认识多元文化的意识。同时,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 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民间艺术做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建立在丢失与变异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最高限度地保护其原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既要生存,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而去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艺术教育中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制相结合生成更佳传播形式,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得以新发展,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地方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的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查,挖掘可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艺术内涵;学习创作具有符号性的作品,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的文艺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充分利用到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间传统文化进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形成对某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 

所以,民间艺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民族形式,继承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同时,将其精华列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继承的前提下去发展,去革新。同时,也要坚持民间艺术的开放性,积极应对文化变迁,努力加深同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艺术的营养,使其不断得到发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恩寰,民间艺术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8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思想品德文化素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人才,是我国教育的宗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应从思想、文化、体质、美育等方面全面展开,就其关系而言,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整体,思想品德教育与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两大主体。近年来,艺术教育在这两方面的工作实在令人失望。部分“艺术家”品德、文化素质低下,艺术品位低俗。因此,全面进行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文化教育并重势在必行。

一、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一)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与情操。

“艺术如人生”,有良好的修养、高尚的人格与情操,方有激励人、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传达。艺术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精神产品。一个品位低俗、灵魂肮脏的“艺术家”,其创作是不能打动观众的。正是有了不爱财如命、不附和流俗的伦勃朗,才产生《夜巡》诉讼案,使其生活一落千丈。然而,后人认识他,是巨人,是大师,名留青史。因为巴尔扎克不会哗众取宠,所以在其葬礼上有政府代表称其为“风雅人物”(就连福楼拜也把他归为“二流货色”)。然而,《人间喜剧》这座从浪漫派的云端走到社会现实土壤的世界文学史上最宏伟的系列小说大厦最终诞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文学巨著就其规模和气势而言,不仅前无古人,而且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称得上后无来者。雨果称巴尔扎克“是一个天才”,“今天,人们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然而谁又知道荣誉的背后伟大的巴尔扎克在贫困中挣扎、沉浮、呕心沥血的经历呢?

可见,举凡中外历史上优秀的艺术家,无论其人生境遇多么坎坷,都有着高尚的思想品德,有着光照后人的人格操守。中学艺术教育中,介绍中外艺术家时,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融德育于美育中,才会丰富中学美育的内涵。

(二)艺术教育对思想品德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艺术教育对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一方面,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促进人思想品格的升华。纵观历史,多少思想卓越、品格高尚的艺术大师在生前树起了“德艺双馨”的丰碑,以其品格和作为昭示后人。另一方面,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有独特方式,即是在自始至终的审美过程中实现的。受教育者是在全身心的精神愉悦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也是最轻松愉快的受教育过程。

二、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一)文化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强大基础。

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高低对艺术素养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文化素养跟不上,艺术素养的形成只是一句空话。达・芬奇不仅是伟大的画家,而且是卓越的科学家、力学家、数学家和诗人,正基于此,才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巨作问世;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卓越的建筑师、工程师和诗人,而且解剖学知识超过当时最著名的外科医生,才有伟大而科学的《大卫》、《创世纪》的问世;但丁的《神曲》,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罗丹的《加莱义民》,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靳尚谊的《歌手》,罗中立的《父亲》,贝多芬的《命运》,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哪一件不是在深厚文化沉淀上产生的巨作?

舞台,展厅,是一个平台,一个文化的平台。艺术家在台上是文化的传播者,面对的是台下的接受者。台下坐着的不全是一字不识的农民,有学生,有学者,有教授,有科学家,如果这些人的文化素养比你高得多,那么你又能在台上传播什么呢?外在动作是内在修养、内在情感的迸发。在电视歌手大奖赛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些歌手声音条件的确不错,但综合素质问题的回答却总是令人瞠目结舌,不仅会影响其参赛得分、公众形象,更严重的是综合文化素养的问题直接影响对作品的理解与把握,更不用谈对作品的表现与再创作。余秋雨先生说:“你当个普通歌手可以,而如果想当艺术家,想成为大师,对不起,你得学习,文化素质是基础。”

在艺术教育中强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从一个独特角度调动学生热爱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使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从而学会做人。

(二)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对艺术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大量的生活经验、艺术经验由此产生。

民族绘画、民族音乐的底蕴在民族地域。搞艺术,尤其是搞民族艺术的艺术家应该到社会底层去,到民族地域去,体验、实践。这样才能感受和表达真正的民族的东西。“小米饭把我养大……胡子里长满故事”,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组画》,马玉涛的《马儿呀,你慢些走》,李双江的《怀念战友》,多么感人,这些都表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列宾为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三赴伏尔加河,与纤夫们同吃同住;为了《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三赴乌克兰做长期调查研究。倘若“艺术家们”一辈子待在深宅大院,天天闻着烤鸭唱民歌、画藏民,就只能将汉人的脸上抹得黑黑的,名曰“卓玛”,给北京人头上绑一条白手巾,名曰“汉子”,练几声长调曰“草原”,这样所谓的“艺术”,绝不是真的。

到基层去,到民族地方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创作,这才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希望;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是艺术从业者成为艺术家的必由之路。

艺术家应当深入到魅力无限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中吸收丰实的艺术营养。那么,中学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做?我以为,中学艺术教育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地域、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注意对学生此方面兴趣的培养。这样,久而久之,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尽情享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且,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对真伪艺术,对形形的流行风、时尚风的自觉分辨能力,形成较高的艺术鉴赏品味。

总之,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雄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社会生活功底。中学艺术教育面临二重教育的紧迫性。因此,在艺术尖子人才的培养中,只有夯实基础,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实践能力,才能使中学生健康发展,朝着艺术家、艺术大师的方向迈进。在面向整体的艺术教育中,一定要教育学生学会处理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的关系,让学生科学而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唯嘉.文学巨子的审美观照.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篇7

关键词:茶文化;茶叶包装;艺术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茶叶包装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茶文化在包装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茶文化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也正逐步朝着专业、创新等多方面发展。所以,将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艺术设计有效结合起来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1中国茶文化概述

1.1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主要是以茶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道家、佛家的思想观念,不仅体现了仁、义、礼、德等道德观念,而且还充分展示了自然美和随和美。总的来讲,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即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物态文化是指以茶叶为产品而展开的各类生产活动的总和,可被视为一种行业领域。心态文化是指人们在接触茶叶时由此而产生的主观因素,比如说,人们在品茶时追求的意境、茶艺操作时产生的丰富联想等。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这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茶礼、茶艺和茶德等。而制度文化则指的是一种行为规范,随着我国茶产业的飞速发展,为了确保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可以顺利进行,各阶段的统治者都会制定一系列规范,以此来达到管理和控制的效果。

1.2中国茶文化的特征

中国茶文化的特征具有多个方面,例如,社会性、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地区性以及历史性等。近年来,我国茶文化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宣扬和传播,使得饮茶文化也逐步渗透到各个层次和领域,一直与人们的生活相伴。根据地域和民族习性不同,茶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展现形式也不同,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茶艺和茶礼,给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茶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渗透

中国茶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渗透除了观念渗透之外,还体现在图案、文字、色彩等多个方面,为现代茶叶包装艺术设计注入了许多时代元素。

2.1茶文化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观念的结合

就目前平面包装设计理念来看,为了使产品包装吸引眼球、蕴藏深意,就必须在传统图形元素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进行重组、创新,进而表达某种思想和意境。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若想将茶文化的作用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充分发挥出来,首要任务就是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次研究。在茶文化影响力逐步扩大的今天,设计师在对茶叶包装、画册设计、LoGo设计以及茶叶海报宣传进行设计的时候,会将与茶相关的诗词和书画充分利用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新的元素,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合理使用茶文化。与此同时,为了使茶叶包装设计更具观赏性,设计师往往会将茶文化中的民族元素与时尚理念结合在一起,不断赋予茶叶包装新的内容,进一步拓展设计内容和形式,使包装设计更具时代特色。总而言之,茶文化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观念的有效结合,打破了传统茶叶包装一层不变的模式,赋予了茶叶包装厚重的文化底蕴。

2.2茶文化在图案设计中的渗透

在当前茶叶包装设计中,图案的应用最为频繁,最常见的图案有茶叶、茶具、茶画以及茶种植等,并在此基础上装饰写意的山水画或侍女图,使整体包装设计生动、形象,具有观赏性,不同风格的图案设计赋予了茶叶包装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赐予了茶叶更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茶文化中所融入的生活习俗、民族风情和审美习惯也为现代平面设计注入了新的元素,很多平面设计者在对图形进行构造的时候,会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考虑其中,推出不同风格的包装设计。风格迥异,使茶叶包装可以在没有文字渲染的前提下,向人们呈现出另一种风格的美感,无形中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图案为主元素对茶叶包装进行设计,必须以各种几何曲线和抽象纹样作为表现手法。这样一来,才能够将简约、抽样的设计理念充分传达,推进图形表现手法的更新。

2.3茶文化在文字设计中的渗透

在当前茶叶包装设计中,文字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文字大多是与茶相关的诗句,比如说,“扬予江心水,蒙顶山上茶。”、“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这些诗句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包装设计的意境和神韵。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包装设计的古典美和文化特色,很多设计者会将文字设置成不同的字体,比如说,篆书、隶书、草书等,书体的变化与茶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有效融合,能够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更加充分地凸显出来。此外,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部分平面设计者会在茶叶包装中融入泡茶工艺,这种传播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茶文化,让中国茶文化具备了美学的内涵。2.4茶文化在色彩设计中的渗透色彩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不同的色彩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联想。所以,色彩的合理搭配也是平面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十分注重的一项内容。目前,市面上茶叶包装的色彩多以绿色为主,绿色,既是茶叶本身的颜色,同时也是大自然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色的包装设计,可以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近来年,在茶文化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也被设计者转换为色彩融入到包装设计中。比如说,红色、黄色,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红色和黄色分别代表着喜庆和高贵。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以红色和黄色为基调对茶叶包装进行设计,以此来凸显茶叶的尊贵。除此之外,金、银、黑、白也是当前茶叶包装设计中常用的颜色,其中,金、银两色代表着华贵、高档;黑、白两色代表着神秘、雅致。每一种色彩的使用都可以赋予茶叶包装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受。可以预见,在茶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色彩被应用到茶叶包装设计中,打破传统设计格局,使设计效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3现代茶叶的过度包装

图案、色彩、文字作为当前茶叶包装设计的几个重点要素,三者的合理搭配和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茶叶包装设计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然而就目前茶叶包装设计的现状来看,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过度包装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项。

3.1茶叶过度包装现象

近年来,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使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份额,大部分企业不惜一切代价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以此来使产品看上去富丽堂皇、尊贵典雅。但据相关部门调查,这种设计方式虽然提高了产品档次,但却与商品的属性背道而驰,很多市价上千元的产品,茶叶的实际价格也就100-300元。这种过度包装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会加剧环境污染,同时对企业的整体形象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之所以会存在过度包装现象,其原因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装设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为约束,加上企业缺少职业道德,从而导致该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是群众消费理念的转变,目前,大多数人在购买产品的时候,都倾向于通过产品包装判定产品品质,所以,精美的包装往往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这种消费观念却助长了茶叶过度包装的气焰,使茶叶包装市场陷入奢靡浪费的局面。

3.2解决茶叶过度包装的对策

首先,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任何行为的约束都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茶叶包装设计也不例外。然而就我国目前此方面的法律法规来看,却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过度包装现象越演越烈。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前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消费者需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倡导绿色、节约的设计理念,促使茶叶包装设计朝着节约化、美观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包装的设计效果,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对行业标准进行制定的时候,应该根据我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对茶叶包装设计中涉及到的内容、材料、要素、功能等进行明确规范,以此来制定符合我国茶文化发展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倡导企业树立绿色经营理念,企业是开展产品包装设计的主体,企业的经营理念直接关系着产品包装效果,所以,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对企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企业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发展战略。在工作中,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过度包装的陋习,应加大惩罚力度,反之,对于提高企业形象的产品包装则应给予相应奖励。此外,企业还要通过茶叶包装设计的独特性获取市场竞争力,杜绝出现雷同的情况,包装材料的选择应尽可能绿色环保。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茶文化对现代茶叶包装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将茶文化有效渗透到茶叶包装设计中,除了可以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茶叶和包装设计行业的稳步发展,促使经济、文化向更高一层迈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需要对当前茶叶包装过度的现象给予足够重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将该问题解决,以此来提高茶叶包装设计的美观性。

参考文献

[1]彭醴纹.浅谈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的关系[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24):194-194.

[2]周易华.中国茶文化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夏兵,张士康,汪一飞等.中国茶文化底蕴下的现代茶包装探索[J].农业机械,2012(36):110-113.

[4]欧阳晋焱,周爱民.中国茶文化影响下的茶叶包装设计[J].中国包装工业,2013(8):39-40.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篇8

关键词:艺术;大众;关系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78-01

“艺术究竟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当资本与艺术走到一起的时候,这个问题似乎就成为了一个伪命题。”消费时代的来临,一方面艺术品价格屡创新高;一方面各种艺术复制品、衍生品无形中拉近了人们心中仅用来欣赏、收藏的艺术与大众的距离。艺术与大众可谓是若即若离。那么它们有没有关系?是否应该有关系?曾经笔者迷惑不解而求师,一位年轻学者认为艺术与大众没有关系,年长学者回答则是它们的关系问题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已经解决。显然,不同的历史时代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一、历史层面的关系变迁梳理

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此之前,它们的关系相对明晰。原始社会时期,被我们现在称之为“艺术”的器物,壁画等等,它们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制作它们的就是我们普通大众,艺术与大众是一种共生关系。随着社会的分工,艺术逐渐被帝王文化和仕人文化所掌控,文人士大夫们既是艺术话语的主体,也是艺术的审美主体,他们关照自己的内心来生产艺术,然后消费艺术,从而筑起了与大众的高高的块垒。这样一个艺术生态在上世纪之前都相对稳定。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的动荡,政治文化精英们站在救亡图存的高度提出并发起了美术革命,主张平民艺术代替贵族艺术,让艺术成为平民的精神食粮。抗日战争的爆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把文艺大众化提高到了一个政治的高度,艺术要为人民,为什么样的人民,怎样为人民,都做了具体阐述。这条彻底的艺术大众化路线贯穿于整个时代的艺术中。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吹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成果,并带来了令知识分子应接不暇的艺术思想观念,信息的反差与震撼让艺术工作者不甚迷惑,面对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双重压力,当代艺术在中国横空出世。伴随创作氛围的日益宽容自由,艺术面貌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自此艺术与大众的关系陷入扑朔迷离的状态。一方面,当代艺术的内容形式上对大众生活的借鉴,呈现出一种表面大众化的趋势;一方面,当代艺术的抽象化、观念化、繁杂化,艺术世界鱼龙混杂,大众对艺术的态度从迷惑走向排斥。民主的大众社会崛起,消费时代的到来,市场与消费文化不断冲击现有文化艺术生态,大众文化重新崛起,精英文化统治地位的消失,大众与艺术呈现出一种新的亲密关系。

二、学理层面的内在联系分析

从艺术本体的角度来谈,艺术最本质的元素不会改变。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家个人感情的抒发不是无节制的随意的,如一个婴儿的哭声,她是一种个人情感的表现,但不能把它当做是艺术。只有当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以某种方式同“人类情感”相沟通时,才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艺术中“人类情感”的存在,使艺术与大众存在一种天然的内在的联系,使艺术与大众的交流成为可能。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谈,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总会预设自己潜在观众的存在,当代精英艺术家的创作更是以实验性为标志,而实验的成功则以获得绝大多数的观众为标准。詹森在《艺术家与他的公众》中就说:“艺术家创作也不是为了自我满足,……希冀受别人的赞赏是驱使他创作的第一动力,而创作过程也只有找到了自己的观众时才告完成。”康德也说“对普遍可传达性的关注是一种每个人都期待并希望从每个其他人那儿得到的东西。”精英艺术作为高水平艺术的代名词,它的作品更是应有接受美学中的“召唤结构”。而构成“召唤结构”的基础是采用一定的媒介,通过一种可交流的语言方式。这种媒介与语言方式又是时代提供的,它与观众在某种程度上是共通的。艺术家必须建立这样一种召唤结构:大众在某种程度上无力以媒介表达但是却能够领悟的东西。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谈,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艺术的社会性也是其自身得以生存的条件。一味求新求异的艺术必然遁入象牙塔,成为一种疯狂的自言自语,人们要么冷漠要么嘲笑,“孤立的与生活不再发生关系的艺术作品,不管他如何迷人,总要成为一件无用的玩具,注定会失去它的人文价值。”豪泽尔在《艺术社会学》中谈到,文艺创作首先面向接受者,然后才是面向文艺史,如果反过来必定面临生存危机。“为艺术而艺术”恰恰也是一种急功近利,妄图逃过受众这一环而直接进入文艺史本身就是一个神话。

三、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现状质疑

孙振华在《在艺术的背后》中提出“面对中国最庞大的社会群体,当代艺术的无作为在某种程度上让它的文化身份收到了质疑。”当代精英艺术脱离大众已经成为诸多学者的批评所指。面对大众文化重新崛起,精英文化统治地位的消失的现状,一方面部分精英们不断斥责大众艺术的低俗,并把其统治地位消失的原因归于大众文化的挤兑;一方面极度精英化,让艺术极端的天才化,以此作为精英的标榜以及对大众文化的反叛。为什么没有反思?笔者认为这与知识分子的劣根性有着很大程度的联系:以自我为中心,批判思维针对别人而不针对自己,总以一种领袖的视角在看大众,认为大众是愚昧不开化,比自己低等的群组等等。俯视的确能看得远,但只有平视才能看到、体会到真情,而只有真情才是艺术的灵魂。一味的精英化,鄙视大众,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除精英艺术自省,笔者亦欲为大众艺术正名。在某种意义上,大众艺术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与精英艺术相比毫不逊色。大众艺术的娱乐性――突破了传统的无功利、远距离关照的审美方式,使艺术与大众更加亲近。且适当的娱乐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条替代满足与发泄的途径,使人在紧张的环境中保持精神生活的平衡。大众艺术的技术性――艺术品的可复制性。新的接受方式使大众更加方便、亲近地接触艺术,不失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方式。大众艺术的包容性――它面向的是绝大多数的大众,亦包括精英知识分子。正如本雅明所说,受众和艺术的关系,从最落后状态,例如面对毕加索的作品,一跃而为最进步的状态,例如面对卓别林的电影,艺术以崭新的亲和面孔回到了大众的生活之中。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参考文献:

[1]朱立元著.接受美学[m].上海人民人民出版社,1989.

[2]佟景韩、易英主编.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造型艺术美学卷[m].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

[3]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与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族人民以大大相传的形式所传承下的一种文化想象,例如民俗活动、民俗礼仪、传统表演艺术、口头传统、传统手工技能、同宇宙和自然界有关的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交流、维系区域传统、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还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外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严重的冲击,在不少社会群体看来传统文化是一种落后、老土的信息,面对传统文化往往采取一种摒弃或者是鄙夷的态度,这一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深入,我国不少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消亡局面,如何扭转传统文化逐步消亡的这一结局,成为我国打造文化强国的重要出发点。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发展工作相关的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与优化,财政部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工作以及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一系列现代化科学技术被陆续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等工作中,并通过宣传手段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工作的开展。“文化生态”就是一种“人文环境”,“人”作为“文化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在“文化生态”构建工作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需要依靠“人”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教育与媒体作为影响“人”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的直接因素,从教育与媒体入手提升“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传承意识,使“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以及传承工作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一个庞大的教育组织体系,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渗透到教育体系,创建与非物质文化有关的教育系统、学科体系、教学制度,使教育能够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工作、传承工作与发展工作的重要途径。艺术作为记载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到一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继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现状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之间的不断融合,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与优化,但是从整体发展视角来看,受教育课程设置、艺术课程实践等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在融合过程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传承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一)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现如今,艺术教育工作备受我国大中小学教育组织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大中小学长期陷入到“智育第一”、“智育唯一”的思想下,大中小学校均以智育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智育教育活动,所创建的教育体系、管理制度均为智育服务。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设置课程,还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所运用的教学设备、考核制度均为智育提供服务,与艺术课程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完全无法满足艺术课程实际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少高校纷纷将现有课程体系为基础,增设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课程,这些课程绝大多数均属于非艺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学生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不少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并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未开设民间艺术鉴赏等课程,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课程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尽管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等课程均涉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在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等课程中所占据的比例并不大,完全没有满足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等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二)艺术课程实践现状

在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个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校内外艺术实践活动关注度极高,大学生时常会参加一些由电视台所举办的文艺活动、由学校所举办的文艺演出、由个人所具备的艺术交流活动。但是大学生所参加的这些艺术活动均以“流行文化”为主导,传统文化元素很少出现,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受到“流行文化”的侵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需求,这不仅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能够长久的传承下去,还关系到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否能够突出本国特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共同需求。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现状,从中我们查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在融合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想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与高校艺术教育更好的融合到一起,需要从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体系。

(一)目标

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时,只有拥有正确的教育目标,才能够达到实施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我们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着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工作制定系统、全面的目标,确保目标的可行性与发展性。就“知识与技能目标”而言,教师在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授课过程,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将专业的传统艺术理念、传统绘画方法、民乐练法、传统演唱方法等非物质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实现对艺术概论、美术鉴赏、民乐鉴赏、视唱练耳、形体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授课内容的丰富与拓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更能够灵活掌握非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就“过程与方法目标”而言,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将传统文化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正确掌握民乐、绘画、舞蹈的技巧与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想法,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非物质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内容

高校在设置艺术课程时,将民间艺术概论、中国传统歌舞、民族音乐欣赏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融入到艺术课程体系中,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的开发工作,构建并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渗透到艺术教育教学中,将“多元化”作为艺术教育导向,将欣赏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正视欣赏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传统艺术欣赏为起点,学习传统艺术理论,开展传统艺术实践,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不断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首先,教师在欣赏课程的设置上,需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作品、民间音乐创作成果、民间舞蹈艺术融入到美术鉴赏、音乐鉴赏以及舞蹈鉴赏课程中,运用巧妙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传统绘画艺术作品、民间音乐创作成果、民间舞蹈艺术,有效拉近学生与传统艺术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自主能动性;其次,教师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需要注重对传统艺术理论知识的讲解,灵活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传统艺术理论知识体系直观、系统的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对传统艺术理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需要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结合到一起,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建筑遗迹等内容引入到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引导,让学生能够动手制作民间手工艺品,在实践中领略民间艺术的深厚内涵。

(三)形式

高校在选择艺术教学形式时,教师需要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媒介组织学生开展艺术教学活动,为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艺术教育活动中,使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能够成为民族艺术精神的承载体。为此,高校应充分调动现有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不断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内容,深化高校民族艺术教育内涵,突出高校民族艺术教育的地域特色。例如,学校可邀请民间的老艺人为大学生表演民间“绝活”,例如“打铁花”、“变脸”等,以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民族艺术教育的说服力。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引导学生建设与民间艺术有关的学生社团,例如古筝艺术社团、民间剪纸社团、京剧社团、豫剧社团、黄梅戏社团、民舞社团等。

四、结语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篇10

关键词:文艺美学理论话语学科逻辑文化现象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己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文艺美学,应怎样看待和定位,论说甚多,公案末了,但以上三个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三个——也许不很恰当的词——绝、怪、玄。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前面讲了,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1996,董学文编著《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二是文艺与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因此,1980年代兴起的美学热,文化原因大于学术原因。文艺美学就是这场巨大的美学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不是艺术美学而是文艺美学呢?在中国学术界里,各个艺术领域都偏重于创作,文学由于以文字为媒介,本就多观念的成分,文学领域从来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艺术界多创作者而文学界多理论家,正好文艺理论被命名为文艺学,美学具有广博性,文学理论用文艺学来命名,正好暗合于文学理论的通向美学,于是文艺美学的大旗树了起来。虽然正如第一节所列,摇旗呐喊的都是搞文学理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虽然有着明显的术语混乱,但其传达的理论信息和文化信息是十分明晰的文艺美学虽以学科的而日出现,却有着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就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它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文艺美学虽然山搞文学理论的人提出,跨越了学科边界,但正是这一跨越,使从文学理论发动的转型,带动了整个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型,而且影响了整个文化的观念转型因此,文艺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历史的玄机可以称得上一个“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