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十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十篇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2:0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篇1

自20世纪70年代政治哲学复兴至今,我国学者对政治哲学的探索逐渐由理想性呼吁转向现实性建构,由宏观叙述转向微观探讨,由批判视角转向建构视角。在这种学术背景下,我国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何以可能,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等重要论题。由于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理论解释体系的束缚,人们总是难以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人本价值规范维度关联起来,由此导致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长期处于真空状态。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它既是对客观现实社会的事实认知,又是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人本道义的价值论域。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必然要着眼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本质,通过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探究事实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我们才能够积极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首先要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方法和内容。以往我们大都注重对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虚假、幻想的政治共同体展开理论研究,而后把理论立足点拔高到共产主义的视野下,通过对“史前史”社会形态的综合批判,得出只有共产主义才是真正的人类共同体的结论,由此把人的生存域境推向了理想的未来,这种逻辑理路其实是对马克思政治理论的误解。从内容上讲,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现实的人类解放运动,而不是固定的社会形态,以上所述的政治理论是把历史的必然发展规定为共产主义的宿命论,显然违背了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从方法上讲,将人类的真正解放寄托于理想的未来,认为到了共产主义任何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这是对共产主义的误解,犯了脱离实践的形而上学错误。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经典创举,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式的思辨体系和理论脱离实践的理性构建,把着眼点放在现实的历史发展中,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得出科学认知,从而引导人们追求真实政治价值的实现。历史唯物主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实践的、以人为目的、开放的论域,从历史唯物主义阐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内容,就要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理论中把握好事实与价值、历史与价值的方法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批判性与建构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德布拉·萨茨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硬核。不是马克思关于市场、哲学方法、国家和社会制度的观点,而是历史唯物论将马克思的观点与政治哲学中的其他传统区别开来。”可以看出,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发展马克思政治理论中对历史唯物论是相当重视的。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与理论方法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直到今天,我们不应再去争论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可能,而是要阐释其何以可能。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能否融合、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如何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研究对象中展开,这才是当今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论题。

长期以来,唯物史观被解释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似乎人是站在历史之外,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如果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就会受其惩罚。这种解释模式一度成为一些西方学者批判或否定历史唯物论的靶子。政治哲学家约瑟夫·克罗波西在评价历史唯物主义时指出,马克思思想的革命性体现出“以历史取代哲学便为以社会和经济取代政治和宗教奠定了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他对马克思历史发展方向的预设深表怀疑。面对理论的质疑,目前的主要任务不是澄清历史理论的合理性,而是深入历史理论中,探索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是如何在历史唯物论中展开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得过于笼统,他们试图在微观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进行阐释,或采用当代的理论术语,或运用社会科学方法加以剖析。这些研究对于突破旧有的解释模式具有启发性,同时也要检审这些阐释对马克思理论造成的各种影响,以防使其再次陷入理论误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自始至终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阐发其政治哲学思想,以求突破旧式思辨体系,通过科学考察和价值规范的统一达到对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而且还在于通过彰显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中发展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同时纠正各种马克思主义学派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的曲解和错误认识。

针对把历史唯物主义看作同人本道义的价值论域毫无关联的传统科学理论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启了人本主义思潮的强烈回应。人本主义思潮重在强调人的主体性,从历史发展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出发来把握人的主体地位,从主体性视角去理解人与外界的关系。卢卡奇强调历史发展的总体意识,提出“主体~客体辩证法”,他否定“自然辩证法”,把自然抛到历史之外,认为历史仅是人与人所创造的社会生活世界的活动领域,而与自然界本身无关。我们看到,从这种历史观出发,他否认了历史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致沿着人本主义方向展开理论探索。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突出强调人的历史活动,彰显人的主体性维度,把人的问题放在自己研究的中心地位,并把自然统摄在历史之内,具有进步意义。另外,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还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都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和批判来突显对人本身及其生存域境的关注,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主体性因素和人本向度,可以说是对传统理论解释模式的反叛。

在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运用分析哲学的基本方法来解析马克思的理论,他们不满足于以往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宏大叙事,而是运用分析哲学的明晰性、精密性的概念和解析方法来解释马克思。有些学者在发展中扞卫马克思,也有些学者在解释中将马克思理论予以扭曲或否定。但是不可否认,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具有启发性,他们试图为马克思理论寻找微观基础和清晰的理论脉络,从而引起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反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面,安德鲁·莱文建议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追随者称作严格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重建、扞卫和修正历史唯物主义,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任务。”这一任务最早是由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柯亨承担,他竭力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予以明晰澄清。在柯亨的代表作《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中,他力图建构一种实用的历史理论,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进行详细的功能性解释,他的贡献在于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地位,认为生产力是一个不断推动历史发展的基础。柯亨在解释生产力时显示出独特的理论视角,他认为马克思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创新在于他高度重视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分。“他认为这一区分是他在政治经济学中所作的决定性的概念革新,是他能够超越斯密和李嘉图理论的基础。”虽然价值增值确实是在劳动活动中发生,劳动活动确实也创造价值,但是劳动本身不创造价值,是劳动力创造价值,“劳动的交换价值”是一个无意义的表达,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构成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柯亨的解释是有道理的,这样把人理解为多元性,人不是完全被动地服从生产力,但是为了生存需要,人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能力来满足多元性发展。人和生产力是并列的,人离不开生产力,生产力为人提供发展的动力,生产力也不是脱离人的孤立力量,人的劳动能力在其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柯亨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考察,既展示了历史事实的构成要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构成要素中引申出人本价值规范的政治哲学向度。柯亨的分析引起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要素确实彰显出政治哲学上的人本价值意蕴,由于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认知上的偏颇,历史唯物主义被解释成为一种科学理论或机械决定论,这样一来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就自然被传统的科学理论解释方式长期掩盖起来。然而,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要求在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包含的客观事实基础上,彰显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二重维度密切关联起来。

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黑格尔对历史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黑格尔认为历史发展是受绝对精神所支配,是绝对精神及其自身演进的历程。在历史进程中,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来行动,但是行动的结果并不是每个人计划的结果,仿佛历史有其自身内在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黑格尔认为这是“理性的狡计”,历史的发展中起支配作用的绝对精神有其自身固有的使命,牵引着历史的发展趋势,绝对精神最终将在自身运动中完成使命而返回并实现自身。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辩证性,但是并不满意历史是由绝对精神主宰的过程,这种唯心史观违背了真实的历史发展进程。马克思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是现实的人的活动的历史,从理论上来讲,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辩证运动过程。现实生活是最具体的表象,是最真实的实在,然而作为思维所要把握的对象,我们必须把它上升为抽象,“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所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范畴的理解,仅是抽象思维掌握具体的一种精神上的再现方式,但绝不能忽略了精神背后的实在。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篇2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基础;美学;关系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向来主张从实践哲学中探求美,寻找美的本质。而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基础上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则克服了以前传统美学的种种遗漏,是中国当代美学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而且相应地揭示了人类意识,包括文学艺术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对文学艺术的论断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理论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和阐述一切文艺现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出现是文艺理论史上的伟大变革。

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的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所在。离开人的实践没法谈哲学,也没法谈真、善、美。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人的本质就无法寻找美的本质。因此,马克思主义自觉地把美学奠基在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基础上,从主体实践对客体现实的能动关系中寻找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现和核心观点。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基础之上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在突破了近代以来形成的认识论美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放映。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社会意识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政治,法律,伦理,哲学,宗教思想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方面反映社会存在,并通过各自的特点影响社会。社会意识还包括人们在日常活动和相互作用,直接形成社会心理学。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的差异包括一致性,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应提倡自由讨论,百家争鸣,调动科学文化工作中一切积极因素,有利于发展正确的东西,克服错误的东西,迅速发展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美学的关系

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也不可能有理性的凝聚和意志结构的构建。要从抽象到具体、从观念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美学的关系。审美认识始终不脱离感性形象,始终包含中情感是一种具有形象性和情感体验性的特殊认识。

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著名的主题特具实力,使人们的“命运敲门”的协会,建立强烈的反映、心灵的震撼,与巨大的社会变化对每个人造成心跳的感觉,在心理运动幅度有同构的经验,使命运主题与社会动荡的联系。我们谈论美学和艺术,往往会隔靴搔痒,我们谈谈艺术不谈社会,将失去一切。因此,审美和社会关系,更换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众所周知,每个人对美的感知不一样。同样的事情,有些人认为美,但有些人认为是不美的,甚至在同一个人,他的审美观的过程中,生活会改变,以前认为是美的,后来会觉得原先认为美是错的,甚至后来所说的美。美是人的主观反映,是一个概念,任何想法是以社会活动为基础形成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思想。

唯物史观对于人的精神力量的肯定丝毫不逊色于主观唯心主义者,他们的差别仅仅表现在对这种“精神力量”的根据说话不同,唯物史观认为归根到底,“精神力量”来自一定的物质根源,而主观唯心主义者则不承认这个“根源”。文学与艺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劳动。促进劳动的思想和语言的发展,使完美的艺术的可能实现。这也是解释了花能引起美感的根源不在花的身上,花的文化意味完全是由欣赏花的人的审美欲求来提供的。

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不可能带来任何直接物质利益,但审美活动也绝不是人性中华而不实的虚荣心表现的,原始人的协同工作与劳动节奏,形成原始的音乐和诗歌。审美正是对优质人性的向往和感悟,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以至于人类通过某种对象直接和间接地来欣赏自身、感受自己优秀的质,就不言而喻地成为引领人类及其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意义重大的行为。

只有在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才能调动艺术家和广大群众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并且只有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社会主义的文艺才能繁荣发展。

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对美学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史上做出了贡献。艺术的生产和人的社会生产活动是分不开的。在原始社会的大早期阶段就出现了艺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艺术逐渐成为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而社会活动是艺术的唯一源泉。各种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

美学基础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相辅相成而逐渐形成的!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希腊,有两位重要的奠基人:唯心主义的代表伯拉图,唯物主义的代表亚里斯多德,虽然说他们是哲学家,但是美学的最开始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只有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才能调动艺术家和广大群众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并且只有不同的风格、不同形式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社会主义的文艺才能繁荣发展。

黑格尔,康得,叔本华、弗洛伊德等等,都是沿着他们的思想延续的,西方的美学基础应该是整个的西方哲学思想,而西方哲学的基础就是那两位大哲学思想启蒙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美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意味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客观的现实世界而非在它背后还有一个产生和决定现实世界的世界,物质存在的优先性是作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最终根据和来源,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对美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开拓新的研究视野,艺术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但每一时代都有一些好的艺术作品并不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消逝,这些作品长期在人民中间流传,成为宝贵的艺术遗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欣赏的。这些对美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亮,陈刚;试析葛兰西的全球治理思想[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2]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董学文;陈诚;“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实质与思想渊源――对一种反批评意见的初步回答[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篇3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教学;生命价值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真理体系,又是方法论体系,同时还是价值观体系。因此,马克思理论教育包括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三方面内容。其中价值观教育是马克思理论教育的核心、目的和归宿。生命价值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价值教育就是对具体人在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基础上如何正确认识生命价值、积极主动创造生命价值和提升生命价值进行指导。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各种文化和思潮急剧碰撞。交织着美与丑、先进与落后、高雅与庸俗的时代洪流冲击着大学生的身心,对他们的生命价值取向产生巨大影响。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成为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重大课题。马克思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呢?下面就以哲学基础理论课教学为例试图说明这一问题。

一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彰显哲学的生命价值教育的功能

哲学是“爱智”之学,是给人以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大聪明”的学问,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lz]它寻求宇宙的普遍本质和最高原则,探索生命的意义。哲学所追求的理想是宇宙人生的最高境界即对人生规律、道德规律有了深刻的了解,人不但为社会,而且为整个宇宙做出贡献。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哲学所研究的是关于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哲学讲的宇宙之道、人生之理为人们提供解决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问题,以及评价真、善、美的正确标准。这就是说,哲学基本理论本身就具有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的潜功能。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认识到学生的正确生命价值观的形成赖以相关的真理教育,对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讲解透彻,说理充分,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哲学基本理论知识,这就使学生具备了辨别和纠正错误生命价值认识,形成正确生命价值认识的智力因素。

例如,在讲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哲学的原理时,要让学生深深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极少数人的杰作,而是由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来推动的,所谓的“杰出人物”也只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不能离开“人民”这一片汪洋大海。这样,学生就自然清楚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生命价值。另一方面,哲学教学的功能还在于教给学生“哲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掌握思维运行的逻辑,提高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在根据相关真理构建生命价值观体系时不可缺乏的智力前提。如,我们所说的“物质”,这是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客观物质世界中没有这一“物质”,只有桌子、椅子、黑板等具体的物质。我们说这张桌子是圆的,但世界上不存在“圆”,存在的是具体的圆形的桌子或其他圆形之物,而“圆”则是我们概念里的东西。哲学理论知识探讨的是宇宙的普遍本质,这是我们在“物理世界”中看不到的,而只有在“概念世界”中才能把握。哲学于思维中把握事物,是思维中的具体。这样,学生可以超越常识感悟和思维,上升到哲学理性思维,进而用“理性”来梳理头脑中交织不清的思想观念,通过“理性”帮助他们寻找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深层解答。

二为人师表,将生命价值教育融入“教师”角色之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担负“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说:“子师以正,孰敢不正,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自立,才能立人,首先正己,才能正人。所以他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里所说的就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功能。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不是“说教”就可以很好地完成的,通常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更好的教育实施途径。因为生命价值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倾向于是一种人格塑造人格,心灵涵育心灵的过程。为人师表是对教师人格的要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为人师表集中体现在“三师”,即师德、师智、师能。其中师德是教师人格的核心。如果一位教师具有忠于职守、尽心竭力的工作态度,有钻研业务、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有严谨治学、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有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高尚品德,那么他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则是“润物细无声”的生命价值教育,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选择和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首先要傲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因为生命是生命价值的载体。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智慧、有情感、有个性的独特而又独立的主体来教育,在认识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生命特征,实施有效教学,才能让学生的生命价值转化为现实,并在现实中获得提升、凸显和发展。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少数教师因为缺乏应有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没有把尊重学生的生命当作至高无上的理念,于是不尊重学生人格者有之,伤害学生的感情和尊严者有之,体罚学生甚至无端剥夺学生受教育权者有之,如此又何谈生命价值教育呢?

因此,实施生命价值教育,要求教师正人先正己,育人先爱人,要求教师傲“经师”,更要傲“人师”。

三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哲学课堂构建成有效的生命价值教育的课堂

(一)运用民主教学法,奠定生命价值教育课堂的基础。民主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学生不仅以教学过程中客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学生还同时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接受道德观念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前面提到,生命价值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心灵涵育心灵的过程。而“涵育”的前提条件是心灵之间的相互尊重,心灵之间的平等、民主。所以,首先教师与学生必须以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进入生命价值教育的课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和主动接受生命价值教育的状态,这样才能有效使学生消除逆反心理,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兴趣、需求、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在民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替代、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不只是学生向教师学习,教师在一定条件下也向学生学习,因为学生特有的某些认识或生命价值观念有时也可能是反映了发展了的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而教师此时就应该善于虚心向年轻一代学习,甘作自己学生的学生。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将生命价值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哲学课程本身蕴含了丰富的生命价值教育的题材,教师应善于挖掘、整理、提炼。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生命价值问题从而达到生命价值教育的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讲到“人类的起源”这一问题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人类是经历了地球几十亿年的进化后才产生的,这一过程漫长而复杂,如果中间某一环节出现偏差,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学生可能会说:人类不会出现或出现时间大大推后等等。之后,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地再问:既然造就“人”这一生命如此艰难,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神奇的孕育结果,我们理应珍惜、热爱生命。再如,讲到辩证法部分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问题。一方面,人是世界的一部分和自然界的一个阶段,是十分有限的普通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又是具有自觉、自主、创造、超越性的特殊存在物,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让学生思考。之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最终是有限的存在,因此不存在永恒和绝对意义,不过人可以以积极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力性,在人生命存在的有限空间和时间内体验到人生的无限意义和价值。

(三)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关注现实问题,使生命价值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儿,渴望了解时代,关注现实。哲学教学应该传授给学生的是赋予时代感和现实感的哲学理论,要让哲学与“现实”的对话。而我们可以从中撷取一些事例,结合哲学原理,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参与,各抒己见,探讨在现代社会中人生意义、目的以及价值实现等问题,使生命价值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例如:在讲“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的内容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意识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生作为时代骄儿,个人的选择应该符合这一时代特征。那么怎样看待2005年感动中国新闻人物徐本禹的选择呢?这样的问题讨论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这一哲学内容的了解,又能使学生对生命价值的选择进行思考。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大学生作为优秀青年群体应该傲精神文明最高实现形式的践行者,自觉提升自我的生命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想信念哲学视域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想信念的哲学基础

这里的理想信念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层和基础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念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生发”和“本能演绎”。

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其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具体体现形式,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不难看出,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可能产生。

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又是怎么来的呢?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极其完备而严整的科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结、相互依赖,谁也离不开谁,否定了其中任何组成部分,都不成其为一个科学体系。也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处在马克思主义这个体系之中,是有所依赖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无从谈起了。列宁在《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一文中指出:“社会的整个世界观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他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的唯物而又辩证的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是其中最具独创性的成果。正是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了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财富积累的秘密,从而使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基础之上,而不再是空想、幻想或者感性的假设。

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揭示历史的真相,也就找不到通向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那么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假设,也就无法还原资本主义的历史真相,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然也就没有整个的马克思主义体系。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才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得以建立起来,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层和核心层。与此相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本主义历史本真的现实过程,科学社会主义正是这一本真分析过程的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层与核心层,同时其本身就内蕴着信念的因素,具有信念特性。信念使人们对某种事物“信”,以及依赖和坚守,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本质上讲,信念就是对人生最高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反应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对自身力量能够达到的限度和期望的限度的反映。信念给人以精神的支持和依赖,为人提供一种终极的关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特性首先体现在其科学性。只有以科学性为前提的“信”才不是盲信、愚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其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哲学史的革命,彻底战胜了唯心主义,使唯物主义得以在历史领域贯彻;在实践的基础上彻底战胜了不可知论,在实践的辩证法中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在实践中扭转了传统哲学远离实践的无病,指出哲学的使命不在于怎么解释世界,而在于怎么改变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实现了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的彻底唯物主义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特性还表现在其对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现实关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从抽象的原则出发,主张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存在出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出发,从无产阶级的现实状况出发分析无产阶级的出路和前途。这一鲜明的哲学立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烈的现实关注维度。这一立场粉碎了几千年来王侯将相创造历史、书写历史,而广大群众只是历史发展的配角或者可有可无的这一错误立场,彻底粉碎了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虚假”意识所造就的“神话的历史”和“精神的历史”,从而对一切作为统治力量的“神圣的”观念上层建筑实行了彻底的解蔽、祛魅。这一鲜明的立场揭示了广大普通大众创造历史的历史本真,揭示了物质生产,尤其是群众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念特性最根本的表现在其对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终极关怀: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不是一种虚假的假设和美妙的幻想,而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使然。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证是立足于现实基础和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是历史主体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积极创造,而非“绝对精神”或者人和人类社会纯粹自然地发展的必然结果,更非主观设定的某种应然状态和道德诉求,尤其非某种虚无缥缈的未来承诺和现世安慰,而是基于人类实践的客观而“自觉”的现实运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内在蕴含着信念特性,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内在统一,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三、理想信念动摇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远离

理想信念的动摇是个现实问题,不能回避,其表现也多种多样,正如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的那样:“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导致这些现象的客观原因主要有社会主义挫败,社会主义遭到围攻;西方处于意识形态的强势地位,把持话语权,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攻击;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市场经济的原则泛化等。但归根到底是在主观上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动摇。

理想信念动摇问题归根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对资本主义盲目崇拜,这是把社会主义的某些挫折、资本主义的某些新成就无限夸大而遮盖历史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问题,根本上说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怀疑或否定,是历史观出了问题;不坚持以人为本,严重脱离群众,这是对群众缔造历史的无知或怀疑,根本上是唯物史观的问题;、,这是党员干部对自己阶级属性、历史地位、历史使命和为社会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模糊、动摇,从根本上这是个价值观、人生观问题。这一系列重大问题本质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背离。

四、哲学视域下应对理想信念动摇的思考

其一,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想信念的基础,理想信念动摇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背离,那么就要加强哲学教育,提高哲学素养,使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坚持彻底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立场、观点。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眼前利益、对财富的贪婪,以致像哲学这样“高高在上”、终极关怀的理论被束之高阁,甚至被诋毁。各级各类学校培训中学的更多的管理知识、经济知识,这些固然重要,固然能够立竿见影,但仅仅注重这些知识理论的学习是一种短视行为。但市场经济的特性又排斥这类理论,这就需要政府作为,重视,着力抓好哲学教育。同时抓好哲学教育也是培养一个民族创新思维、理性思维的重要依托。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途径

1引言

理论上中国的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是横向层面的哲学形态,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当代哲学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的哲学形态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三足鼎立”,这种形态对于新的学者把握和认识西方哲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知道但是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即使非常经典的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分析

2.1梳理中国的传统哲学

想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对中国的传统哲学进行梳理,因为它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统摄哲学全局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探讨的重要前提。传统哲学在方法论方面影响我们的思维,因此想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首先梳理中国的传统哲学。

2.2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相连的,它所根植的年代中充满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马克思从一种世界的高度来认识哲学,创作了世人瞩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实践证明了这种理论的真理性。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研读,避免认识上的分散性和模糊性。

2.3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它是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概括。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已经融入了很多地方特色,马克西主义哲学的创新要从全球性的高度来认识其地位,避免出现创新过程中的偏颇。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主要生长点

中西方哲学中包含了人类及其精华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生长点。相比于西方传统哲学中国哲学的特质和形式比较固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生长点就是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固有的思想进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全球化的时期,哲学已经成为世界的哲学,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哲学的现状,就必须直面中国哲学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马克思主义哲学想要创新就必须改变其原有的外在形式,用更宽广的胸怀来承载更多形式的哲学内容,这样才能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一个生长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成果是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哲学思想,他们是马克思哲学的新成果,也是世界哲学发展中的一种全新形态,具有伟大的实践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前提下将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另一生长点。

4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分析

4.1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拒绝唯心主义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扬弃,着眼于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追溯其产生的历史和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从问世以来就深深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是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服务的,从根本上回答了世界的本源问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去向问题。因此要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就必须好好把握其哲学观和方法论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式才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很大程度上说这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可以在正确辩证法的引导下理解中国发展过程中问题。

4.2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汲取力量

首先,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这些著作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只有认真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才可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都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只有仔细阅读这些经典才可以做到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实践,坚持物质世界不动摇。其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有整体观念。实现人类的解放推动全人类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因而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事实上,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这些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赋予其中国特色。因此必须对这些著作进行深入的研读,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的打下坚实基础。

4.3立足当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曾经不断地强调方法论要随时随地以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立足时代的需要进行发展和创新。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面向现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立足实际,直面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跟随时展的步伐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决定了它所服务的对象是人民大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人民大众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着重点所在。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广泛地吸收自然科学的有益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知识的集大成者,它不是固步自封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从诞生以来就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精华,从而推动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当代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与其他自然学习的最新成果相联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新鲜的血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能量和动力。

5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发展的理论就离不开创新。当近社会瞬息万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也是时代所需,在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汲取力量、立足当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冯刚.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有益探索[J].高校理论战线,2011(10).0

[2]杨海英.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道路的探索――访著名哲学家陈先达[J].高校理论战线,2010(9).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近年来,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课题。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和标准、价值和意义、理论视域和研究范式,还有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等方面,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经验的研究深入不够。基于目前研究情况,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出发,对其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问题试作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含义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含义进行阐释是我们开展这一研究的首要前提。这也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汪信砚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并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毕国明、许鲁洲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哲学和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并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哲学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起来新的哲学理论,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社会②。

综述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普遍原理进行选择性的利用,与我国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所形成的理论成果。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实际需要相结合③,这是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任何一种理论在一个国家能否普及,以及普及到何种程度都取决于这种理论对于该国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中国化,除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品质和根本特征之外,就是因为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国社会发展具体实际需要,而这恰恰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这是其能够在中国普及的思想基础。只有与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深入人心,才能获得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才能够体现民族性和中国特色。早在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明确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④还指出,“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中国的时代精神,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这是其内在的要求,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所谓体现时代精神,就是要嵌入时代主题,在回答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这恰恰也正是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内在依据和深层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包括了哪几个阶段?学者们的说法莫衷一是。比如于桂芝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919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78年、从1978年到现在⑤。李建平将其主要划分为:1927年以前、1927年到1949年、1949到1976年、1976年到1992年、1992到2007年⑥。在笔者看来,依据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早期传播阶段主要是从1919年开始到1927年,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不断涌现了各类报刊团体组织,在革命家的领导下纷纷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传播的是唯物史观,即用唯物史观来揭示中国社会革命的根源即革命道路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知识分子的激烈讨论和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影响深远,传播速度较快,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鸦片战争以来,救国图存成为爱国人士的生命主题。中国人民从诸多战争的失败中明白了: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技术的落后,还有文化制度更深层次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套科学的社会建设理论,指引着世界各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在中华大地上产生了、陈独秀、瞿秋白、李达、艾思奇等革命先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求索和传播。

一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著书立说大力宣传解读唯物史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再论问题与主义》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便是他宣传马克思列宁思想的开山之作,他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对唯物史观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宣传。1915年他创办《新青年》,提出科学和民主两大口号,反对封建旧思想文化,提倡西方文化,后他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三是著名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瞿秋白在自己的论著《社会哲学概论》、《现代社会学》和《社会科学概论》中不断地向人民传播辩证法的思想。

四是哲学大众化的研究者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代表著作《大众哲学》通过详实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最后,马克思主义著名理论家李达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其著作《社会学大纲》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基本原理,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紧密结合。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27年到1949年,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将经验上升为一种理论;再者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的传统哲学和时展需要相结合,增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内容;最后从唯物史观的学习转向对唯物辩证法的学习。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1927年到1937年是我国土地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等我国革命家通过实地的调查分析,在1930年完成了《反对本本主义》的著作,这篇著作标志着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等革命家从认识论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哲学思想初步形成。

1937年后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部论著分别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这既是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哲学思想的系统化。

进入抗日战争以后,哲学思想进一步的发展。深刻地阐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相继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等著作。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这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曲折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中国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既是照搬苏联模式阶段,同时也是在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阶段。《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都可以被看作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其二是十年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夸大了阶级斗争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范式”,极大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所取得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入了一个实现创新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是从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到现在。之所以称之为“创新”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社会新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理论形态。在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哲学思想、“三个代表”哲学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思想构成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总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指引我们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引路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第一,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认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说法,这也深刻地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三,创新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譬如“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充分说明了两点论和系统论的统一,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二是“三个代表”的哲学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它充分论证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文化的进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这些思想都是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等精华思想并充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

三是“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思想。第一,求真务实的哲学思想是对实事求是思想的深化,求真务实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党多年的经验总结和优良传统。第二,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人学的思想,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的观点。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于破解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的错误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

在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形成了伟大的理论成果,当然也犯了不少错误。学者们也对基本经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讨论,比如安启念认为加强文本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务之急;陶德麟、何萍提到要开展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论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结合这几个方面的研究,笔者将基本经验概括为以下三点。

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理解。笔者认为,只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一个良好的前提和基础。而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就必须对其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中国社会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理解,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内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也才能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哲学基础。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关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充要条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只有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特色,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当代中国哲学。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与精髓。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形成这一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促进其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

第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实事求是应有之义,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⑦。只有如此,才能破除僵化思想,应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新挑战。

第二,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它要求我们以实际问题为研究中心,不能离开实际问题空洞抽象地进行理论研究,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必将是曲折迂回的。

第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之一,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笔者认为,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实践中要不断地进行自我丰富,在中国就必须根据中国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新课题,从而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违背与时俱进,就会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拓和创新,妨碍我们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当前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汪信砚:“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②毕国明,许鲁洲:《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③包心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重要法宝―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发展”,《学术探索》,2008年第5期。

④蒋莲华:“同志对我国历史科学理论的贡献”,《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6期。

⑤于桂芝:《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⑥李建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史》,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篇7

关键词: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经典马列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B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2-0060-0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建方面,我们取得过让人骄傲的成就。比如说,我们曾经对思想的“哲学基础”作过有说服力的提炼:不仅提出了“思想的活的灵魂”、“思想的精髓”这样站得住脚的纯哲学命题,并将其阐明、规定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样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涵义,且列出了支撑这一哲学涵义的哲学文本“清单”。那么,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建情况如何呢?可以说此项“工程”尚未获得实质性进展。正如近来一些学者所判断的,“现实的发展走在了哲学理论的前面。从政治与文化方面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说中国式的现代化等命题中包含的‘中国性’问题,其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当代中国哲学界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总体状况。”“在当代中国,真正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根,以西方优秀哲学成果为思想资源,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魄、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任重而道远。”在这种逼人的情势下。要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必须注意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问题

从意识形态范畴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无庸置疑属于我国的主流哲学,构建中的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处于“主流哲学”位置,对其他哲学形态起规范引导性影响作用。这是我国上层建筑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界的体现。

从哲学学科范畴或学术范畴看,它又属于中国当代哲学范畴。在西方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已经全面而又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客观条件下,当代中国的哲学包括传统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能再像“左”的年代那样“君临”其他哲学之上,也不能像当下一些场合处于其他哲学的“夹缝”之中,理应与其他哲学形态“平起平坐”,既守住“本份”(“本真”)又博采众家之长。我们应该在这一视野和框架下来构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也不能仅限于经典马列主义哲学框架内,更不能仅限于意识形态上的需要。因而,构建的实质和目标不是为了其原有形态或者说马列主义哲学传统话语系统的“生存”,而是基于当代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挑战与回应、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碰撞”这一背景,铸造应对全球化(特别是其中的“资本”化)、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建立不同于曾经适应于战争年代、计划经济年代的传统哲学话语系统的一种新型哲学话语,类近于赵剑英说的“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新哲学的建构”。

就此而言,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说白了,就是要把“中国经验”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智慧提升到哲学层次,提炼为哲学形态。这不仅直接指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问题的研究,也直接关系到如何在哲学基础理论层面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成果“拾进篮子”的问题,显然,这项工作的意义之重不言而喻。

二、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质和主旨问题

构建中的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母体――经典马列主义哲学是不能割舍的。处理好这种“本体”与“母体”的关系要求把握经典马列主义哲学的基质和主旨问题。其基质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实践性:不再把致思的目标仅仅限于概念世界而转向社会生活的当下现实特别是社会基层群体的生存境遇,毫不怯懦地致力于世界现状特别是“无产者世界”的改变,主张“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共产主义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批判性、超越性:对当下社会即(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则、信条进行反思和批判,在分析批判中超越现状,发现社会变化的新趋向、人类实践(特别是劳动者阶层奋斗)的新方向,具有反“现代性”、超“现代性”气派,用马克思的话说是“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这种“新思潮的优点”即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同时这种“批判”包括对“批判”者自我的批判与超越。人民性:自觉反映产业工人阶级的疾苦,参与他们的谋划,代表他们的命运,指出他们(包括整个人类)的根本出路即建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以“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自由幸福。这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一种彻底的人文主义精神。

民族性:马克思诚然“得到一种异常国际性修养。就西欧而论,他毫不表现民族偏见”,属于反思甚至反叛“现代性”的革命思想家,典型的非“欧洲中心主义”者,但他身上一方面秉承欧洲文明的人文主义传统,如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视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或“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另一方面传承了欧洲文化的理性主义精神――注重从规律层面追问人类历史的客观必然和现实条件,渗透着欧洲文化的形而上学传统。正如《资本论》那样,“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而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一样。”

其中“人民性”体现了经典马列主义哲学的主旨:首先是追问产业无产阶级的解放自由幸福的规律和条件,终极目标是实现整个人类的福祗。当代哲学构建过程必须始终坚持经典马列主义哲学这些基质和主旨,并以之为“底本”在现时代弘扬之。

三、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架问题

新型哲学应包括三个层次,即思想体系、叙述体系、教学体系。

思想体系是一种学说在自然形成中的原生形态即“实质上的系统”。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

体系其实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始就一直处于生成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即是其“源体”,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世界观和哲学智慧,当代中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实业家等的哲学思想和智慧,是其思想体系的现实形态。

叙述体系是在其思想体系形成之中或形成之后自觉地构建起来的概念、范畴系统即“形式上的系统”。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叙述体系即“文本”呈现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政治决议和文件如《邓小平文选》、《文选》等,以及我国的“论坛哲学”。这个叙述体系由于还处在生成之中,学者之间或学派之间还存在争鸣与分歧,这当然是任何一个新哲学形态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但这种过渡状态终该有个归宿或定型。

教学体系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其思想体系、叙述体系编写成哲学、理论教科书,她往往成熟于思想体系、叙述体系之后。目前还在进行的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是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科书在这方面的确做了突破性工作,但由于那种曾经适应于战争年代、计划经济年代的传统哲学话语系统根深蒂固,目前既有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或“讲坛哲学”就体现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分而言还不及“理想”状态,与当代中国的文明成果、与时代特征还存在距离,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质和主旨的显现与传播。这方面的状况表明了新型哲学构建并非只是追求“体系”的形式问题,而在基础哲学内容及其传播方面具有现实必要性。

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中的“瓶颈”问题

构建新型哲学的实际进程遇到的“瓶颈”是学界多年来驻足于这一“常识”:把“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或邓小平哲学仅仅定位为经典马列主义哲学、哲学的结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发展”型。如有的认为,邓小平哲学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而是对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运用和验证;有的认为邓小平哲学主要贡献不在于提出了哪些新的哲学观点、哲学概念,而在于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化为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立场、观点、方法,化为思维方式、领导方式、管理方式、工作方式。而一些海外学者则从另一个端点把“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或邓小平哲学归“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甚至直接归“根”于“实用主义”,如美国学者索林格把邓小平理论直接称为“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英国学者罗伯特・克林伯格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的口号“宣布了政策上的新的灵活的实用主义性质”。香港学者金思凯认为,邓小平的“猫论”“反映着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哈佛大学研究员杨炳章认为邓小平“从小深受他那坚持实用主义哲学观的父亲的影响”。

“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或邓小平哲学,的确归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确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包括哲学)的运用和发展。可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作为源于欧洲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早在邓小平理论之前或改革开放之前就存在了,那么,“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或邓小平哲学的个性特色及其原创性究竟如何则蔽而不明。同样,“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或邓小平哲学当然与世界文明或世界哲学资源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性,但不能因此而把它归结为西方文化系统或某种西方哲学。上述大陆与境外学界的观点实际上都隐含着这么一个“共性”: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或邓小平哲学的个性特色及其原创性置于前人或外国人既有观念的阴影下,抹掉了其作为当代中国人自己的学问之气派。

其实,“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或邓小平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个性特色是鲜明的,明确提出不要“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邓小平哲学不同于学院哲学,呈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对当下实践问题坚执一种锲而不舍的哲学“追问”态度。长期以来,人们几乎都惯性地预先假定或自以为是地断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老祖宗”那里早就解决好了,后人按图施工就是了。邓小平首次出人意料地指出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苏联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追问”并非小题大做,实际上牵动着社会主义世界的生存或发展问题,涉及如何看待经典马列主义或社会主义传统模式这类基础理论问题。

就邓小平理论的隐性哲学思想即“实质上的系统”而言,比如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上,邓小平理论突破那种“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旧式思维,把“市场经济”这个实属生产力或生产方式的范畴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属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的范畴区分开来,并且把“计划”、“市场”都划归“经济手段”即生产力或生产方式范畴。当剧变对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莫大的压力与威胁的危难时刻,当代中国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颠扑不破性。这些虽然没有“言”以纯哲学术语,但人们不难领略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哲学智慧,决非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世界长期盛行的哲学“教科书”模式所能望其项背的。

就邓小平理论的显型哲学思想即“形式上的系统”而言。经典唯物史观破解阶级社会问题固然考虑到“蛋糕不够大”的方面,但主要着眼于“蛋糕分割不公”,马克思处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范式是“社会革命”或“阶级斗争”。邓小平理论则提出“改革动力”论,强调“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从历史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着眼于“把蛋糕做大”。这实际上是对处理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经典模式”的大“调整”,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学说在基础理论层面的新推进。相反,若没有这种大“调整”,让社会主义“动力”不足的痼疾继续蔓延下去,必将导致西方政治家所断言的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失败”论。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能否有效率,正是决定一种生产方式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而且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经济的高效率,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的价值观,也会由于缺乏物质基础而成为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就哲学话语风格而言,“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或邓小平哲学属于“惠民哲学”:始终瞄着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紧紧围绕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自然性、经济性、社会性的矛盾问题,突出社会生活矛盾的同一性作用,以立为本、重在建设,以富民、惠民为直接目的。以实现全体公民“共同富裕”乃至人类的福祉为最终目的。

如果我们从哲学追问的主题、哲学思想(观点)的表达形式和哲学话语风格等方面对“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作这样的诠释或“规定”,那么,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中的这个“瓶颈”问题就不难排

解了。

五、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问题

众所周知,一个概念在逻辑上有内涵与外延之分,并且一个概念的“外延”可以不断扩展,其“内涵”则相对稳定。作为我国主流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哲学”等,都是以人物“专名”命名的,属“外延”层面对我国主流哲学的称谓,或者说属于这个主流哲学的各个具体形态,并未直接了当地标示其“内涵”。我们以往比较多地从“外延”上去称谓我们的主流哲学,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外,再没有或鲜有“内涵”层面上的称谓了。这种情形值得我们注意。相反,在国外,一些国家和民族对于他们自己的哲学有“内涵”层面上的称谓,如英国有“功利主义”,德国有“意志主义”,法国有“实证主义”,美国有“实用主义”,等等。这些称谓几乎可以“顾名思义”,并且在该论域内兼容性比较强。

中国当代主流哲学有没有一个拥有中国文化味的内涵层面的称谓呢?可不可以“实事求是”或“实事求是哲学系统”作为我们主流哲学的一个内涵称谓呢?可以作这样的尝试:

理由之一,“实事求是”是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味的命题,为中国人家喻户晓。“实事求是”一词始出于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朝颜师古对“实事求是”作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宋明理学提出“格物致知”或“即物穷理”而突出“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意义,随着明清“崇实黜虚”的实学思潮高涨及考据学重兴,“实事求是”的“经世致用”方面受到重视,曾国藩进一步把“实事求是”与宋明理学“即物穷理”统一起来,使之从考据学命题变成了哲学认识论命题。伴随着近代“开眼看世界”之风兴起,“实事求是”被注入了向西方学习的元素,郭篙焘将中国“实事求是”传统与西方科学精神相较,得出“实事求是,西洋之本也”的结论。这样,“实事求是”不仅成了中国古人治学的―个传统,也成了打通国学与西学的通衢或彼此通约的术语。

理由之二,“实事求是”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代表了作为中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延安时期,对“实事求是”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解释,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学风。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提升到党的思想路线高度,认为它代表着“思想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是“对马列主义哲学的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进一步突出其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从而把“实事求是”发展到一个系统、全面的境界。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现;原则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Horizont)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流传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赢得“问题视域”是在更普遍性意义上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必须重视“问题视域”的存在,努力赢得问题视域,融汇自己的问题视域和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实现与马克思文本的对话,诠释出文本的鲜活意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领域。显然,“问题对话——视域融合”解读模式比起极具针对性、指向性的带着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文本解读拥有较为宽广的视界、较为宏大的问题容量和因此产生的较高的回答社会实践提问的效率,这对于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失去了理论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有机统一的关系。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事业终归瓦解。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我们的事业才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不断地制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是哲学的创新,只有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现实、深刻反思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出路。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并把自己的诠释说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文本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的理论,但研究的指向却是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哪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迫切说明是由时代的主题、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的。我们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问题中,通过对崭新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现当代科学成就的提炼,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对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凝炼出富于建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在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互动中成功地发展自身。

同一文本、同一理论,由于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解读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大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往往会通过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与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而研究视野和视角的调整和切换,主要依据是对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关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应该胸怀世界,充分考虑到当代世界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吸纳人类新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三、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

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张:其一,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二,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两种主张都是形而上学地理解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把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分别看成纯文本的学理探讨和无根的现实关切,背离了两方面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被限定在文本之中,容易诱发新的本本主义,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现实精神。只有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才能对现存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成果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保持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之间合理的互动,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把“回到马克思”与“回到现实中来”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是针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形态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说的。坚持哲学的开放性就必须走出哲学,又返回哲学,进而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知识的功能(认知一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一策略层面)的功能,从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二)强化哲学的现实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本真关系。哲学研究不能脱离现实,不应逃避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要成为那种徘徊于概念和范畴问的纯逻辑推演式的学问,也不能沦为那种对现实生活世界漠不关心的、踏上纯粹思想自我构造道路的文字游戏。必须突破那种对学术的纯形式主义理解,特别是要扫除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对立的陋识,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获取真正的资源,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脱离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思想的闪电”偏离“人民园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永葆其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哲学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遐想,它是在思维中被把握住的它的时代,哲学研究则是时代的使命和工作。哲学对于现实是一种要投入更要超越的关系,假如我们能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并对实践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的哲学就一定能走出窘境。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篇9

关键词:马克思;辩证法;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85-02

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一科学方法运用于各个领域,自然、历史、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军事学等。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的,恐怕只有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了,其他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们如保尔、拉法格、龙格、梅林、考茨基、伯恩斯坦、普列汉若夫等虽然部分理解马克思学说的一些方面,如唯物主义历史观,经济学说。但是更多的社会主义者们是误读和诋毁。当然,在列宁算是真正懂得了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和它的重要性,把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当作马克思主义灵魂和哲学基础,在列宁、特别是斯大林时期,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走向体系化,然而把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教条化、逐渐消融了辩证法的科学成分。在给西方,或认为辩证法只是恩格斯思想,或把他们之间观点对立起来,如卢卡奇、科尔施把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哲学等同起来。在中国,基本上继承了苏联教科书体系,把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当然同志对于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有过很深的研究,发展了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的矛盾学说,中国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学者曾深入研究了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如李达等把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当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辩证法在西方的影响

这里主要指的是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西方马克思学(政治学学术研究社会思潮,标榜不带意识形态)中观点。

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出了在马克思战友和学生、及其苏联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外,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中有重大影响,这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辩证法思想有着和苏联官方哲学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理论,这主要是20世纪初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思想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都失败,革命陷入低潮,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如卢卡奇、柯尔施等开始反思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无产阶级意识的危机,批评第二国际的经济主义和共产国际的机械唯物主义,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试图构建一种以人为主体,以研究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为唯一对象的历史辩证法,高扬人的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新马克思主义,柯尔施在1930年最早把这种新马克思主义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及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西方国家中还出现了一个学术流派,西方马克思学,如麦克莱伦等,这些人都是政治学家,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当做纯学术观点研究,称自己的观点不带意识形态,把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由于本文的篇幅,只能选他们中几个代表评述他们的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的观点。

卢卡奇一生著述丰富,其代表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是《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副标题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本书的宗旨就在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作为哲学基础。卢卡奇认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这不加批判的接受马克思的一些研究成果。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指的只是方法。”这里方法就是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辩证法,理论本质上是革命过程本身的观念的表述,为了认清理论的作用,就要理解它自己的基础,即辩证的方法。批评恩格斯没有提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本应放在重要地位,使辩证法失去了革命性,辩证法的中心问题是要改变现实。卢卡奇的主客体辩证法也就是历史辩证法,卢卡奇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认识历史事件,并能掌握住其性质的科学方法,提供我们历史的因而也是科学的观察现实的观点,是无产阶级最重要的武器。卢卡奇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作为推动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把无产阶级意识归结为“总体性”范畴,就是把社会当作总体来认识,总体性辩证法是能够理解和再现实在的唯一方法。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和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有很大差别,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只是当作哲学,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辩证法,而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只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把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当作思维再现具体的科学方法,卢卡奇混淆了思维与现实即主体与客体,同样陷入了黑格尔的神秘主义。

西方马克思学提法开始于1959年法国学者吕贝尔主编《马克思学研究》创刊而流传开来,这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纯学术研究,区别苏联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法国学者吕贝尔、美国学者诺曼・莱文(normanLevine)、英国学者麦克莱伦等,他们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基于恩格斯思想,也就是恩格斯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他们基本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有着十分不同的辩证法观点。不承认恩格斯的自然那辩证法,而马克思集中探讨黑格尔关于人类历史“变动和创造原理的辩证否定性”概念,马克思把这一思想阐述为他自己在人类历史背景之内考察现代工业社会的经济方法的基础。诺曼・莱文把马克思辩证法等同于历史辩证法,基本上是继承了卢卡奇的观点,莱文认为马克思辩证法作为社会分析方法和作为人类行动的指南,是马克思整个体系最重要的方面。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些文本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们一些观点是我们不能认可的,西方马克思学在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上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我们需要批判认识他们。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关于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一同传入中国的,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苏俄革命,、陈独秀、李达等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立场来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也开始了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继承和发展的进程。20年代出现了科学与玄学之争论,开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由于受苏联教条主义的影响,革命屡经挫折,在30年代中后期,同志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并开始具体的研究了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和列宁的辩证法思想,写下了《矛盾论》、《实践论》等辩证法专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列宁的科学辩证法思想遗志,系统研究辩证法的成果结晶,这是思想的哲学基础和活的灵魂,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解放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基本上学习苏联教科书体系,即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追述到马克思恩格斯再世时期工人狄慈根的辩证唯物主义说法,这一说法得到恩格斯认可,以后有普列汉若夫,列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到了苏联20年代形成体系的苏联教科书就是这样的观点。

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就持此种看法,他们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更名为如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从而消溶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思想的各种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说法,特别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真正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历史唯物主义放在一起是为了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两个主义,而是一块整钢。但是认可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观点,人数也是最多的,特别是在年轻一代哲学家哪里。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内涵也是有多种说法,如张奎良认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崭新的整体世界观,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集中体现;高青海也是认为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也有“实践世界观”的说法,林剑就认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即实践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诉诸于人的感性活动理解时,是哲学史上一场深刻革命”。

一种比较折中的说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肖前、杨耕就是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但是他们反对把实践当作本体论,坚持物质本体论。但是他们认为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叫“实践唯物主义”,并写了很多论文和专著。安启念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世界观,吉林大学的孙聿正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是历史唯物主义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刘福森认为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生存论基础上的“历史生存论”的哲学世界观革命;张传开认为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其实就在于一种改变世界的哲学,其主导话语既不是本体论,也不是认识论,更不是生存伦理或价值哲学,而是对资本主义和现实性的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其形态就是“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复旦大学俞吾金的说法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为基础和核心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领域里的一场根本性革命,它从基础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把历史唯物主义当作历史观的是我们武汉大学石云霞教授的观点是: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新世界观初步创立,标志人类哲学思想的革命变革。

李达主编的《唯物辩证法大纲》认为:科学自然观和科学历史观的统一,就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因而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变革。对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李达主编的《唯物辩证法大纲》,《大纲》说先有“科学自然观和科学历史观的统一,就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因而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变革”。这种论述方法本来就不是辩证法,是从具体到抽象,这是研究方法,不是叙述方法,叙述方法在马克思那儿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这才是正确的思维逻辑方法,也是马克思说的好像一个先验的结构,或者是马克思说的要想真正跟我走就从个别到一般。还有《大纲》对于唯物辩证法认识由于当时的研究水平,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简单加在了一起。

侯慧勤就认为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改造,是马克思完成哲学伟大变革的关键。

3结语

关于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的理解问题,以往的研究很多,都是散见于哲学教材中和哲学专著中,虽然有很多专门论述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的论文,其文本依据来源最多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或者加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笔者认为只凭这两本著作还不足以说明马克思科学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篇10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怀特海;生态文明;误解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6-0093-006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以小约翰・柯布为代表的美国过程哲学家提出的一种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和理论旨趣。有机马克思主义倡导怀特海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联姻,并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柯布的弟子菲利普・克莱顿与贾斯廷・海因泽克在2014年出版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一书可以看作是对其理论的完整阐述。在有机马克思主义看来,面对全球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模式已经束手无策,有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可以使世界免受资本主义的破坏。有机马克思主义在提出新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同时,宣称其理论已经超越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那么,他们是在何种意义上实现的超越?这种超越是真正的超越还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之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还可以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一、有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怀特海思想的联姻

有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正在生成的新流派,其理论的重要倾向就是试图融合马克思主义与怀特海思想,二者的联姻可以产生两种进路:一是带有马克思主义色彩的怀特海哲学,二是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至于如何选择,小约翰・柯布指出:“在二者中间做选择是个人的事情,我本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怀特海主义者。”[1]怀特海式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怀特海思想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并尝试用怀特海哲学拓展马克思主义,而后者则立足怀特海思想的基本立场,其理论本质并非是马克思主义。柯布认为,两种路径都是可行的,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并且对解决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都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