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18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篇1

一、美育的内涵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和作用

1、美育的内涵

美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培养人们美好心灵为主的情感教育。体育中的美育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体育美学的角度来说,美育主要是指协调发展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敏捷、优美的动作,以及开朗的胸怀,坚毅的性格,高尚的情操等。

2、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和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体现在培养人的健美身体。这就是说通过严格而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体格健美的发育,从而获得美育的所有内涵。这种美育的内涵是所有人都渴望得到的,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人的体格,体型会受先天发育的影响,但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强壮,提高健美感。身体的健美是体育中美育的具体表现形式。美育具体表现在体育运动中,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二、体育教师如何进行美育教学的创新

体育教师如何进行美育教学的创新,在此仅提出以下几点供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1、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美学素质至关重要

(1)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培养自己判断和评价的美的能力,研究美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美和审视美。

(2)体育教师还应具有优美的体态、整洁的仪表、得体的举止,力求教态美。

(3)体育教师授课时的语言美、示范动作时的行为美。这也要求体育教师无论课内、课外遇事要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以提高言传身教的效果。

(4)体育教师应掌握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内容美。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要进一步推敲,形成新颖多样、丰富多彩,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倦,练习而不厌,达到感受美、欣赏美和表达美的目的。

(5)体育教师还应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明纪律,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坚韧不跋的品质。使学生互相学习,胜不骄、败不馁,以达到心灵美的教育。

2、运用美育与体育相似的教学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与美育教学的“形象性原则”是有内在必然联系的,它们都要通过展示形象主体供受教育者直接、具体的观察和审视。因此,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审美对象。在课堂上,首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被教师的着装、表情、气质等魅力所吸引。其次,教态端正、示范动作干净利落及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处于一种最大限度的注意状态,能大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好奇心与激情,从而调动学生的潜力,进而克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或常规性的被动状态,并以一种不受束缚的自由态度去参与练习,去接受新鲜事物,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达到以美促动的目的,使体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实处。

3、抓住体育双边交流活动突出的特点进行教学,把好美的感情中介。

体育教学的双边交流活动较之其他学科更为突出,知识的传授不是靠单方的说教和灌输,而是在气氛活跃、轻松自由、双方平等的形式中完成的相互交流。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美”,对学生锻炼效果影响很大。

“美”需要“感情”为中介,体育教学同样需要感情的纽带,只有当师生的关系变成一种和谐的相互体谅的关系时,知识的传授领悟才会变得容易和轻松。塑造一种有节奏、有形象、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景,使跑、跳、投……以美的形式出现,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运用健康美的标准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健康和健美的体魄对展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反映物质文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培育一代新人的总目标。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健康不仅要表现为内外环境的平衡协调、免疫力的增强,还要表现出为心理及社会环境的安定。健康美正是一种有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美,这种美,只有通过有目的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

因此,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有关身体方面的内容,帮助和引导他们对身体美中的体型、肌肉、骨骼、体能等知识的了解,以健康的审美观作指导,通过积极的、长期有序的科学锻炼,展现出“美”的自身。同时,教育学生需要坚定的信念,通过自身磨练的艰苦过程才能获得成功,从而达到以“美”促“健”的目的。

5、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中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体育欣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是一种想象、感受和再创造,是一种精神活动。他要求欣赏者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目前,有很多学生审美意识还很低,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观赏很大程度上是盲目和随大流的,这势必会影响他们对体育运动热情的持久性以及自身的成功体验。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篇2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作用

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它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身心健康、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为使学生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拼搏,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开展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及创造美,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审美意识,树立审美情趣

优秀的美术作品具有无穷的魅力,人们在欣赏时完全陶醉其中,整个心情都感到非常的快乐。伟大的美术作品有优美的特征,这种美对唤起人们美的追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训练人的感觉器官,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是美感训练的最佳途径。在接受美术教育时,学生通过对客观形式的对称、均衡以及统一,节奏与韵律等规律的感悟,从而获得对形式美的把握。这对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以及创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充分享受由美术作品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知识,提高了审美意识,启迪了审美智慧,树立了审美理念。一切教育活动中都渗透着审美教育。

二、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在美术课堂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对自己的创作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目标。学生在绘画、手工创作过程中,运用不同于他人的方法,发现工具特殊的用法以及材料的新用途,另辟蹊径的美术创作构思和绘制新颖作品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学习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思独立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画,进行各种手工设计以及非模仿的各种作品。学生通过参阅有关资料正确理解美术作品,对一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也是美术创造能力的体现。同时,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美术感兴趣,才能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上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观察力也会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才能积极地吸收美术知识,培养美术技能,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创作欲望以及创作激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三、完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道德修养

做人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这是最基本的。在美术教育中,每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历史背景故事,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可以利用这些感人的故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复杂的人生以及纷繁的社会,从而感悟出为人处世的道理。

如欣赏油画《父亲》,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农民身上的那种善良、淳朴、勤劳的优秀品质,以及父亲那如山一般深沉伟大的爱,这种美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情感力量;从希斯金、列宾及列维坦等那些关注自然的淳朴画风中,能够唤醒学生对大自然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内容题材中,可以引发学生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有助于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树立。此外,艺术作品对引起欣赏者激动和共鸣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发欣赏者美好、兴奋、悲痛、伤心等种种情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影响人的行为,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审美情感可以说是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动力。有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坚定不移与奉献的品质,这些优秀美好的品质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塑造,将其融入艺术作品当中,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总之,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从视觉方面促进审美文化的普及也是十分必要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美术教育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适应当今现实社会、创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顺应时展,为祖国的未来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徐建融,钱初熹,胡明凡.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篇3

一、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动力源泉

在我国有关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越来越无法忍受,强烈地要求教育模式从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逐步地向素质教育转轨。目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一般都会包括对学生四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即简单的劳动技能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恰恰为这种素质教育提供了完备的教学教材。例如,传统美德中的刻苦勤奋、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以及简单的常规礼仪等都可以作为目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换句话说,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也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的教育,才有可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型人才。作为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主要阵地的各个学校,尤其是进行基础教育的小学学校应该重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在小学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让学生从小就受到优秀文化和精神的熏陶,为后期的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道德和精神基础。试想,一个俗不可耐、满嘴脏话的学生群体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承担起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担的,一个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是不能够在创新社会价值过程中很好的发挥合作精神的。一个不具备奉献精神的人,又怎么能够承担起驾驭渊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呢!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没有实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小学基础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符合跨世纪对素质型人才的要求的条件,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中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是推动教学前进的动力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重点,一直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并作为一条重要的主线贯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爱国主义为人们在抵御外来侵略、艰苦奋斗、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汇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说,没有爱国主义的支撑,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当今和平的时代,也许有人认为爱国主义的作用已经很小了,而且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纵观古今,众多的英雄模范、志士仁人、艺术家、科学家、改革家等无不都是在内心深处藏着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拥有高尚的报国志向,否则他们很难成就一番伟业。拥有爱国主义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鹊而高翔”,不是只顾眼前的个人小利,而是胸怀远大的大我情怀。现在,人们几乎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也都听说过甚至会讲有关岳飞“精宗报国”的故事,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实质已经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扎下了根。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爱国主义依旧需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依旧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被不断的提及和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渗透进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古代故事“苏武牧羊”、现代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郑成功、邓世昌等故事和事迹的宣传教,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道德。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开展传统美德的教育不仅能够增加他们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也能够增进他们从小对国家的爱护情怀,并通过对他们爱国主义的激发不断形成学生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三、对勤俭节约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

传统美德教育中有很多有关学会珍惜、懂得勤俭节约的内容,如“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说明成功往往是由人们勤劳节俭所成就的,而失败往往是由于过于奢侈浪费。即使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有关勤俭节约的品质仍然值得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大大超过了从前,但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人民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全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和奋斗。勤俭节约就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试想如果社会中浪费之风盛行,必然会降低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对资源紧缺的今天带了更大的危害。现在,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懂得勤俭节约,随便浪费的现象屡屡出现,因此很有必要在小学课程中进行传统勤俭节约的美德教育,让学生自己体会节约的乐趣,去亲身感受节约所带来的益处,并在学习中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四、结语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篇4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

1美育和素质教育

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审美从人类开始与客观世界发生关系的时候就开始了。美育实际上一直在不自觉的进行着,并逐渐成为自觉的劳动,可以说美的思想是人的最基本的思想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美的思想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有只关注考试得分的多少,忽视内在素质提高的倾向。哲人曾经说过:“知识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确实,一个技术高超而道德素质败坏的人不仅不能帮助社会进步,有时候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人的素质构成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素质提供了人发展的生理基础,而后天的素质教育能够影响先天的素质,发展先天的潜能,使人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提高和完善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素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美育的特点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美育的这种职能注定了美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久的关注。美育过程中存在专职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如美术和音乐。但我们千万不可将美育和音乐、美术教育等同起来,美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几堂音乐、美术课能够完成的。音乐和美术只是我们引导审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这些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把握了具有节奏、平衡和有机结合的完备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类情感、理想等特定的社会性内容,这些内容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

4美育的作用

4.1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他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康德认为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革命导师毛泽东为我们制定的标准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教育活动是一项情感教育活动,艺术的审美活动尤其如此。美育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净化,从而情操得到陶冶。

4.2美育能够促进德智体教育的发展

如上所述,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体的教育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它冲破了以往各种不同的教育间的鸿沟,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

4.3美育具有激发思维能力的功能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互相启发、互相作用、密切相关。形象思维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指用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美育是将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教育客体进行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其初步的、低级的感觉、知觉、表象发展为艺术审美的、形象思维的直觉。审美直觉具有直观性和感性形象性等一般直觉的特征,同时,它又是积淀有高度理智的高级意识活动。爱因斯坦终生热爱音乐,在他看来演奏小提琴远比解开一道科学难题更有价值和意义。他就是在理性和感性相互完美交融的时代中,完成了相对论。舒伯特从莱斯塔勃的诗歌中产生《小夜曲》的创作灵感。这都是美育的功劳。

4.4美育能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

从美育特征上看,美育在调整人的身心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通过调节人的心态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的情绪。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4.5美育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它包含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要依靠人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许多事实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指学术上的成功,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成功,这种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5当前美育中存在的问题

5.1对美育重视不够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应试教育仍然在当前教育实践中流畅地运转,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倾向。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坚决克服这种错误倾向。一要消除智育即升学率为学校工作重点的想法,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二是要确立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理念,把四育融为一个整体,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融合与渗透、相互促进与发展的要求。尤其要注重美育在德智体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5.2对美育存在错误理解

对美育存在的错误理解很多,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认为艺术就是美,从而把美育和艺术教育等同起来,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结果,持此观点的人们就歪曲了美育的意义,美育就变成诸如书法、美术、音乐课等孤立、单一的任务。艺术是人类的精神产品,集中体现了人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美的形态就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悲剧美等等,开展美育工作需要将艺术教育与之区分开来。

5.3美育途径单一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指出:实施美育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学校是进行系统、全面的美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有责任对青少年从小进行美育教育,为提高下一代国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创造未来美好社会奠定良好基础。目前这是我们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单一的途径。进行美育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中的良好环境、和谐气氛及家庭成员的内在美、形象美的展现,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因此,良好的家庭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庭中的美育能够巩固学校美育的成果。

家庭和学校都只是美育的小环境,只有社会是大环境。学生总有脱离家庭、学校的一天,但作为社会成员,他一生都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更广泛地影响人的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中弘扬真、善、美,鞭挞、惩治假、丑、恶,利用多种社会活动、多种宣传、多种艺术形式对学生实施美育,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对人产生影响,美育活动的减少与美育效果的减弱就意味着丑与恶的滋长与蔓延。

人类的社会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通过美育,使我们认识和把握美的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去改造客观世界。因而,我们说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社会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加强美育,就是要使人们更广泛地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同样,美育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作岭.试论素质教育中美育的特征与功能.松辽学刊[J],2001(8)

[2]张琪、刘玉刚.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J],2001(4)

[3]蒋冰海.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福州师专学报[J],2000(2)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篇5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 要】艺术教育是整个美育教育中内容最多、涉及面最广的,艺术教育是所有美育教育的途径中最直接、最深刻的,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地位是至高的。艺术包括的内容很多:美术、音乐、电影电视、戏曲、文学、舞蹈、杂技、民俗、建筑、园艺……,不同的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是不同的,音乐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美育,艺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美育。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育;音乐;作用

作者简介:杨丽华(1964—),女,吉林白山人,本科,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1 学校中的美育

学校中美育教育的内容是很多的,包括道德情操、思想人格、言谈举止、审美品味、文化内涵等等,它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的,好的,正确的,该做的,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修养。

美育教育的途径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理论讲解来系统地提高学生对美育的认识,用爱国主义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以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做人准则;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名著丰富学生的内涵,从电视电影中学习政治明星和优秀人物的风采等。

2 艺术教育的地位

艺术教育是整个美育教育中内容最多、涉及面最广的,是集大成者。因为在艺术教育中包含了上述所有的教育内容,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深刻的思想、优雅的言行、高尚的道德……,而其他的教育多是从某一方面的。

艺术教育是所有美育教育的途径中最直接、最深刻的。因为艺术是生活的再现,是一种浓缩的、经过突出和放大的再现,任何现象,不管是丑的还是美的,都能在艺术中找到影子。艺术教育还是最有效的,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手段。因为艺术是生动的,是强烈有感染力的,在艺术的环境中,人们的情绪是亢奋的,精力是集中的,一旦人们在艺术中找到共鸣,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远比那些直白的说教让人难忘。仅这些就已经能够看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了。还有艺术的文化性,多样性,相容性、时代性等等,无不体现出艺术的崇高价值。

可以说,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地位是至高的,价值不能低估。人们一提起美育,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艺术教育,甚至有的人干脆把美育与艺术教育混为了一谈,虽说有些片面,但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艺术教育的地位。

3 艺术教育如何起到美育的作用

艺术包括的内容很多,美术、音乐、电影电视、戏曲、文学、舞蹈、杂技、民俗、建筑、园艺……,我们仅从音乐教育这个方面谈谈艺术教育是如何在美育中起作用的,相信从事音乐教学的人都会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不同的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是不同的。

有歌唱祖国的,描绘祖国壮丽山河,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如演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时,是用一种充满深情的声音去演唱,要用歌唱母亲的感情去歌唱祖国。鸽子衔着一枚橄榄叶,在祖国崇山峻岭上空飞过,大好河山尽收眼底,祖国的生日就是母亲的生日,儿女们应该抒发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情。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投入的感情是对祖国母亲的感情,增加的是对祖国的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美育教育,既生动又深入。当他们饱含着这种深情表演给听众时,这种感情就会传达给听众,又实现了一次更广范围的美育教育。

有歌颂美好的爱情的,如《草原之夜》。歌曲描述了一个草原上的小伙子在想念着远方的姑娘,想往着甜美的爱情。歌词的意境很美,空旷的大草原上,夜幕降临,满天星光。音乐很富有诗意,虽然小伙子是孤独的却完全没有那种正忍受着孤寂的感觉。一切都是美的,甚至荒凉此时也变成了美,学生在演唱时要感受到这种美,要表现出这种美。歌中的爱情是非常纯洁的,小伙子的心态也是非常浪漫的,要把握这些。在这个音乐教育过程中几乎都充满了美育,无论是所描绘的爱情、景色,还是心情、音乐、歌词。通过学习,学生们知道了荒芜而美丽的草原,知道了即使是等待却也同样美好的爱情,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美育的素质。

艺术不只是赞美,它的揭露和批判的效果更是让人觉得入木三分。如歌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一段唱,大雪天杨白劳躲债七天回到家里,看着熟睡的喜儿,想到已经把她卖掉了,喜儿是他的命根子,他心如刀割。在唱到“县长、财主老爷,是你们逼着我写的卖身的文书”时,控诉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学生们要准确表达出此时杨白劳悲痛的心情,同时还要想到正是封建地主把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逼到了这步田地,所以演唱这段乐句时不但要表现出悲痛,更要表现出一种仇恨,一种控诉的情绪,学生们要从内心里体会到了这种即将爆发的愤怒。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知道了杨白劳只是旧中国老百姓的一个缩影。他们真切地感到了幸福,感到了要珍惜幸福的生活。通过艺术教育,学生们知道了什么是黑暗,知道了什么是幸福,从反面教材中进行了一次美育教育。而且有了这种感情上的体验,他们受到的教育是更加深刻的,是难忘的。

中国的艺术作品如此,外国的艺术作品也同样。歌剧《迷娘》中的“那地方你知道吗”表现了对故乡的赞美与怀念;艺术歌曲《阿玛丽莉》表现了对爱情的坚贞;歌剧《弄臣》中的“万恶朝臣”表现了对奸诈的大臣们的愤怒;而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谣言诽谤像一阵风”一听就知道表现的是阴谋诡计。外国音乐作品在通过艺术形式进行美育教育的方面与中国音乐作品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

从以上几个例子已经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在美育中的作用过程。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孕育着美育,人们在学习音乐时体会到了美,在表演音乐时运用了到了美,这种美贯穿着音乐教育的全部。从歌词能体会出诗歌的语言美,从含义能体会到思想道德的美,从旋律能体会到一种和谐、一种律动的美,从舞台表演能体会到行为举止的美,从伴奏能体会到震撼与安逸的美,从表情能体会到自然从容的美。音乐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美育,艺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美育。

4 必须重视艺术教育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如果不用艺术的形式进行美育的效果。

比如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当然,读中国革命史,或是参观纪念馆,或是宣讲今日的大好形势幸福生活,这些都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如果用艺术教育的方式会是怎样的结果呢?比如拍一部波澜壮阔的电影,或是写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或是创作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我想,教育的意义是同样的,教育手段的改变会使得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也就是说,用艺术的方法去实施教育,效果会更好。

比如描写一种美好的东西,假如是爱情,什么样的形式会比艺术更贴切更让人容易接受呢?我想是没有的。用语言直白地描述爱情即使再美好,也不会比得上电影、小说、歌曲那样细致入微、恰到好处,因为有些感觉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

道理是简单的,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天然的优势,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必须重视艺术教育,当然还要注意这里的艺术一定得是好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王英奎.学校美育[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11.

[2]刘威.音乐审美(欣赏)教程[m].人民出版社,2007,5.

[3]张承谟.西欧十大名歌剧欣赏[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8.(下转第315页)

(上接第138页)[4]王旭晓,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5.

[5]林清凉.2011-2012年中国美育研究述评[J].美育学刊,2013,11.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篇6

鉴赏能力是一个艺术院校的学生一定要具备的技能,应该重视培育学生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态的表述特征的鉴赏,重视把握文学作品中人物与景物在外观上的特征,同时可以深入感受到文章当中所表露的特殊情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意境的探究,掌握作者作品中的情感,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步入意义上的欣赏空间,继而强化学生的审美水平,扩展思维空间,发挥充分的想象。透析意境美,也就是将作者“难写之景”展现给学生们,将“言外之意”适当地呈现出来,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所特意追求的境界。实际证明,美好的意境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多元化的联想与想象。比如,文章《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促使学生联想出在清幽与寂静的夜里流水般的月光,在月光映衬下那绰约多姿、芳香四溢的荷花,所有都显得格外清新、淡雅。之后在步入作品所描述的境界根基之上,激发学生的想象,你们在生活中曾经碰到过类似的情境吗?这样一来作品的艺术美就唤醒了学生内心生活中美的回忆,继而强化了对文章作者设立的意境的认知。再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创造了更大的空间,经过老师的分析和指导,学生读着这首雄伟的诗句,犹如看到了历史征程上无数的英雄壮士以及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经过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单单能够体会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丽美景,还涌现出了一条历史人物画廊,也进一步能够赏析诗句的意境美。作为老师,应该善于带动学生多元复杂的内心,比如感情,认知与共鸣等等,激发学生产生联想、回忆和思维想象,得到精神上的升华,继而深层体会艺术形象具有的特殊魅力。这就需要老师在教的过程当中广闻博览,深度开发,深度,清晰,全方位的认识到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比如,赵景深在《文心背影》里提出:“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有诚实的心。”就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用心培养了一群后来变成新文学史上的有名作家时那样。他具备的公而忘私的精神与工作态度,赋予年轻一批的教育和激励作用是很难估量的。为了实现上述教学内容,对老师而言,备课的任务会显得格外辛苦、繁琐和细致。

二、教学方法创新,塑造“美”的气氛

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多元化展示和交互方式,能够让学生切实融入感官多元素齐用的氛围,把抽象的思维逻辑和具体思维形象结合在一起。艺术院校的学生明显的特征是形象思维较发达,对于画面、色彩、动作与声音等都十分的敏感。因此,在实际教学模式上,其实可以选用图片、音频或者是朗诵等多元化的模式,声情并茂,音画同步,给学生带来一种美与新颖的感受。例如,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一词,根据宋代人笔记记载,在宋代就是可歌,当今的流行歌曲中也有这首词,因此,在讲授的根基之上可以让学生自行去演唱,让学生在歌声当中体验词人的千古情怀。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给学生展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诗文音乐作品,这样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了诗歌和音乐在感情上的交汇共通性,把诗、乐、画和视频有效融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把诗文当中蕴含的情感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迅速进入深度的体会感情的状态。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篇7

传统美德小学教育意义传统美德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流传下来的,不仅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有的小学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德教育不仅与现有的文化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更是现代教育的基础和对现代教育的升华。换句话说,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贯穿着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融入适量的传统美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弘扬民族伦理道德的需要,同时也是塑造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必要之举。

一、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动力源泉

在我国有关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传统教育中的种种弊端越来越无法忍受,强烈地要求教育模式从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逐步地向素质教育转轨。目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一般都会包括对学生四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即简单的劳动技能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恰恰为这种素质教育提供了完备的教学教材。例如,传统美德中的刻苦勤奋、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以及简单的常规礼仪等都可以作为目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换句话说,素质教育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也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的教育,才有可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型人才。作为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主要阵地的各个学校,尤其是进行基础教育的小学学校应该重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在小学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让学生从小就受到优秀文化和精神的熏陶,为后期的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道德和精神基础。试想,一个俗不可耐、满嘴脏话的学生群体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承担起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担的,一个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是不能够在创新社会价值过程中很好的发挥合作精神的。一个不具备奉献精神的人,又怎么能够承担起驾驭渊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呢!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没有实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小学基础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符合跨世纪对素质型人才的要求的条件,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中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是推动教学前进的动力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重点,一直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并作为一条重要的主线贯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爱国主义为人们在抵御外来侵略、艰苦奋斗、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汇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说,没有爱国主义的支撑,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当今和平的时代,也许有人认为爱国主义的作用已经很小了,而且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纵观古今,众多的英雄模范、志士仁人、艺术家、科学家、改革家等无不都是在内心深处藏着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拥有高尚的报国志向,否则他们很难成就一番伟业。拥有爱国主义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鹊而高翔”,不是只顾眼前的个人小利,而是胸怀远大的大我情怀。现在,人们几乎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也都听说过甚至会讲有关岳飞“精宗报国”的故事,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实质已经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扎下了根。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爱国主义依旧需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依旧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被不断的提及和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渗透进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古代故事“苏武牧羊”、现代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郑成功、邓世昌等故事和事迹的宣传教,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道德。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开展传统美德的教育不仅能够增加他们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也能够增进他们从小对国家的爱护情怀,并通过对他们爱国主义的激发不断形成学生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三、对勤俭节约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

传统美德教育中有很多有关学会珍惜、懂得勤俭节约的内容,如“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说明成功往往是由人们勤劳节俭所成就的,而失败往往是由于过于奢侈浪费。即使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有关勤俭节约的品质仍然值得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大大超过了从前,但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人民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全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和奋斗。勤俭节约就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试想如果社会中浪费之风盛行,必然会降低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对资源紧缺的今天带了更大的危害。现在,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懂得勤俭节约,随便浪费的现象屡屡出现,因此很有必要在小学课程中进行传统勤俭节约的美德教育,让学生自己体会节约的乐趣,去亲身感受节约所带来的益处,并在学习中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四、结语

有关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可谓是一件“艺术品”的成就过程,只有经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和精心雕琢,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此外,有关传统美德的教育更是一个大型的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单纯的传授和引导,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用心去领悟和感受。传统美德教育工作,不仅是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每个教育一线的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在教育工作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每一次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机会,一方面,为小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学校教学秩序的维护和教育管理的有效开展,是一件既有利于学生又有利于教育者以及学校的双赢工程。

参考文献:

[1]王丽.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创建和谐文明校园[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选集[C].2011.

[2]张颖.浅谈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3.1.

[3]吴秀枝.浅谈当代中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失落性及其对策[J].西江教育论丛,2003,(02):7-9.

[4]王凯.传统美德教育促进现代班级管理效果分析[J].语数外学习,2012,(07):47.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篇8

高中教育中主课的任务很重,学校往往只重视主干课程,而对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美术类等课程,不加理会,草草带过,使得很多学论文联盟生错失了美学教育的机会以及其他情操类知识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兴起,同时也迫于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学校开始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艺术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学生教育的一个独特现象。因此,中学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了教师的重视,成为一门教育必修课程。中学美术教育可以为学生审美修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小培养其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从身心修养方面促使其全方位发展,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素质教育的魅力,使其各项潜力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中得到提。

一、中学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每一个学科、每一门知识的进步都需要想象力的驰骋和创造力的实践。而艺术的精髓在于想象和创造,中学美术教育是一个为学生创造力勃发打基础的课程,学生通过中学的美术教育后,能够为其美学思想、审美观念以及艺术修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培养其在艺术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创造实践能力,提高其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如在美术鉴赏课上,我们可以为其展现美术大家的作品,中国山水、花鸟,西方写实、象征等众多作品,使学生能够在众多大家的熏陶下,有一个充沛的想象创作力,学生拥有了想象力对其长远的发展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起着重要的

作用。

二、中学美术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美术教育是一种国民素质的教育,而美术素养是作为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叶朗教授说过:“我们的艺术教育应当超越技术的层面和功利的层面,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追求审美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素养的提高,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中学美术教育一直不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其效果发挥并不理想,素质教育体制下,逐渐的改变了这一弊端。美术教师进行了教学方法改进,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你了学生,使其能够自由的去学习、去感知美术的魅力,在美术课堂上充分享受艺术的陶冶,以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自己的美术教养和综合素质,这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创造性教学方式。中学美术之所以无法发挥其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游离状态,皆是由于教学方式的差异。只有主动的、自由的学习氛围,才能够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想象创造力勃发而出。这是中学美术教育改革的重点,不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习美术基础知识,还能够有余力使其艺术视野和艺术修养得到教育和发展。

三、对中学美术教育几点建设性的思考

第一,应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美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教学方法也需要随之进行改革和变动。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的死板并不适合素质教育下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据其要求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作品创造,以心去感受美得食物、思考美的事物、发掘美的事物。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放权给学生,使其能够站在一个主动的角度上,去学习和感知艺术和美,使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一中良好的心态,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以更好的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发展。

第二,应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中学生由于年纪限制,对美术的感受力还不是很好,所以要使其对美术

转贴于论文联盟

产生兴趣,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在各个方面起到指导作用。那么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首先就是要让学生改变对美术的学习观念,能够以一颗趣味的心,去认真的、主动的学习美术,要有技巧的引导学生能动的去观察、去实践、去学习。

第三,应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伟大理念,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丰碑。在当今中学美术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教育理念的作用,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使其能够在论文联盟美术教育课程中收获大知识、大智慧,使其能够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其能够根据自己对艺术的见解以及修养,进行创造和实践,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规律。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篇9

摘要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逐渐开始增强对健美操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对于学生以后的体育锻炼会产生非常长远的影响,中职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中职体育教育健美操的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中职学校学生的体育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促进中职学校学生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中职学校健美操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和改善。但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却使得人们的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减少,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普遍很大,面对这样的生活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断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和高品质,在生活中逐渐开始增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是中职学校学生体育学习的最后阶段,对于这部分学生以后的体育锻炼会产生非常长远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当中,使中职学校学生的体育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促进中职学校学生的全面进步。

1中职学校健美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用于健美操体育教学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我国的学生在小学到大学在体育学习方面似乎一直在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在使用内容相仿的教学教材,在教材的内容方面没有做到实质性的改革,大多使以学生的走、跑、跳等为中心展开的对其基本技能的教学。这样的教学体裁一般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体育思维始终停滞在这一方面。教学内容不仅过于单一,而且理论性的知识枯燥无味,学生学习起来缺乏积极性和上进心,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我们进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体育锻炼能够伴随学生的一生,提高全民的体育素质。就目前来看,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在教材内容的革新方面明显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单一。中职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如果体育课程的内容过于单一,学生不仅会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也会极大地降低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吸收到自己专业所要求具备的一些身体素质。例如,礼仪、模特专业的学生对身体的柔韧性和姿态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身体柔韧性和仪态的训练,在这里,健美操的体育锻炼方式就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通过健美操的学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还能增强学生对身体美的认识,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们认为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他们自身所具备的身体素质能够符合自己的专业学习,从而不断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性。

(3)中职学校对健美操体育课的评价标准不够完备。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不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就要求中职体育教学必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就应当为学生制定系统的评价标准和完善的评价体系。但是从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中职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并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还是主要看学生在学期末的测试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得很多本身身体素质就不够好的学生对体育学习更加失去了信心,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自己积极的生活心态,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2在中职学校开展健美操体育教学的策略

(1)针对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专业特点,改革健美操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针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对健美操教材进行改革创新已经是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展开对中职体育教材的编撰工作,在编写教材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坚持“健康第一”的编写理念,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体育教学氛围,坚持将快乐教学的观念融入到体育教学的教材当中,使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加强自身体育锻炼的强度。同时,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教材内容的革新时,教育工作者也应当积极对体育锻炼技术的规范化操作要求进行创新改革,将学生的健身、娱乐、休闲、实用技能、活动能力、身体素质甚至是以后的生活生存状况等各种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内容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锻炼的目标,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2)根据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健美操的课程。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性技能的掌握状况要求比较高。在中职学校开设体育教学的课程,实际上也是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在改革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要积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关注到学生自身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特点。只有根据他们的专业课程来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才会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起到更好的作用。我们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对形体美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适当地多设置一些艺术体操、健美操、形体课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快乐,增强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是为自己自身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供很好的辅助性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培养自己所喜爱项目的锻炼,使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获得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态,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3)改变传统健美操体育教学中单一的评价方式。在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对健美操体育教学真正的重视起来。很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甚至片面地认为,在中职学校开设健美操体育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这样的教学观念显然是错误的,而且不利于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转变自己的这种观念,因为在中职学校开设健美操体育课程,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性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必须不断加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健美操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评价体系,要根据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个性制定适合每一位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要采取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评价态度,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这种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使学生感到被尊重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赞扬和鼓励声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各项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多从正面来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信心,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积极开设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将健美操体育教学的作用渗透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当中。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比较活泼好动,对一些理论性太强的知识往往没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体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健美操体育锻炼的快乐,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例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像健美操pK赛这样的体育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学习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也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亲切感。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个人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体育教学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健美操的体育教学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但是其全面实施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树立快乐教学的观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根据这一时期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所学专业的具体特点来设计健美操教学的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对健美操体育锻炼的兴趣,感受到健美操体育锻炼的快乐,增强对健美操健康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教师的体育课程教学,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不断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翠琪.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方向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2]德措毛.我校健美操课程结构的现状及改革浅议[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篇10

首先,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期间,审美教育没人敢提,爱美追求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那时,中学生美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学生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改革开放以后,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

第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第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面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