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21

生态旅游的特点篇1

       关键字:生态环境        洞穴旅游          地质地貌

前言:岩溶的是指地下和地表水对可溶岩石,进行以溶蚀为主的地质作用,并由此而产生的特殊地质、地貌现象的总称。我国的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大约130万km2占全国意面积的14%,是世界上碳酸岩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可溶岩分布面积广大,裸露于地表的碳酸盐岩面积有91万平方公里,加上覆盖与埋藏于地下的碳酸盐岩,可溶岩分布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南方黔、滇、桂、川、湘、鄂、粤诸省区为最重要的岩溶区,碳酸盐岩沉积总厚度在一万米以上,几乎分布于各个地质时代,分布面积广大的碳酸盐岩,加上适宜的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岩溶洞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一   生态环境

(一)   形成过程

岩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当中,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蚀成洞穴。岩溶洞穴的形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潜水洞阶段、中期的地下水位洞、半充水洞阶段和晚期的完全脱离地下水位的早洞(又称化石洞)阶段。

 洞穴内主要的景观类型有:

1、鹅管:这是石钟乳的最初形态,属滴石类,在国外称麦杆状钟乳石,它的直径与水滴一样大小。

2、石盾:这是因为它呈园盘状的盾形板石而得名。它是一种特殊的裂隙性水流形成的。

3、石笋:是由滴水作用形成的,因其形呈笋状而得名。

4、石柱:是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呈柱形而得名。

5、斜塔:这是一种歪斜的石笋。这种石笋原本是直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的,因地下河水冲刷土层使台地坍塌,石笋也就倾斜了。

6、钟乳石吊石柱:它原是一根石柱,竖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后因地下河水把土层冲走,使石柱悬挂在洞顶而成。

7、石幔:洞壁上的石幔,是沿洞壁裂隙由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幔状沉积物而得名。

8、石瀑布:是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瀑布状的沉积物而得名。

(二)  洞穴生物

一般在洞穴中的动物可分三种:一是真洞穴动物。这种动物只能在洞穴中生活,离开洞穴环境在洞外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具代表性的此类动物有:盲鱼、盲鳅、蜘蛛和蚰蜒等。这类动物以眼睛明显退化或消失,有特殊的感应器官,缺乏色素,代谢较低,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为其特征。

二是洞穴动物。这类动物的眼睛和体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基本上能适应洞穴生活和繁衍后代。

三是拟洞穴动物。这类动物具有喜洞性,是一些暂居及季节性回洞内生活的动物。

除了动物之外,还有一些不喜光亮的植物,主要是一些藤本植物,都是生长在有水份的地方,给黑暗的洞穴增添了一丝生机。于是整个洞穴形成一个完好的生态系统。

二   洞穴旅游

(一)洞穴旅游资源的特点:

①洞穴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全世界凡是有碳酸盐岩分布的地区,大多有洞穴发育。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世界第一,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浙江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洞穴。

②其共性大,独特性小,游客重游率低。从地貌学的角度,洞穴的形成有多种成因,可分为多种类型。但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洞穴内不外乎都是由共性大,个性小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等构成似人似兽似物的景观。

③空间竞争替代性强: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出现此长彼缩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总体评价是一种区域性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比较短,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

(二)洞穴的类型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类型划分成四种,即孤立的喀斯特洞庭湖穴开发,组合喀斯特洞穴开发,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和利用介入机会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四种类型。

(三)而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洞穴开发利用欠佳,资源优势发挥不明显,主要表现在:

 ①开发前科学调查研究不足,洞穴自然环境保护与自然状态维护意识差,不少游览洞穴在开发时或在经营过程中,其自然状态就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损害了景观的整体美。

 ②洞内景点规划重点不突出,遍地是景:景点的命名随意性较强,脉络不清;重神话及传说,缺乏科学性及艺术性,意境不够深远。(以张家界新开的景点--龙王洞为例,它就是以土家族的杜心五作为精神寄托,而且在洞内还建造了一条龙,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此外,洞内、洞外人工造景甚为普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美,有"弄巧成拙"之感。

 ③导游设施落后,导游人员素质低,缺乏起码的洞穴知识。导游词多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主,少有或全无洞穴科学内容。对洞穴重要景点和自然景观较少有或没有相应的科学名词及简要说明。此外导游人员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能针对游客的类型与文化素质之不同,在导游讲解时有所侧重,不能做到形象导游、意境导游与科学导游相结合。

 ④经营管理水平多数较低,社会、经济效益较差。

(四)开展洞穴旅游的消极方面:

①  我国南方的岩溶地区,特有的地表地下形态及其沉积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许多已成为旅游资源。但目前不少岩溶洞穴(特别是南方)已遭到破坏,洞穴内的钟乳石、石笋等被采掘、买卖甚至出口。广西恭城、平乐等地采掘的钟乳石(有些长达2—3米,重1—2吨)用拖拉机、汽车外运。在一些洞穴旅游景点,为招揽游客,随意安装光声电设备,使洞穴的原生环境破坏,加大了洞穴的风化剥蚀速度,洞穴景观和沉积受到严重破坏。

②  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理进程,而减慢了化学进程。我们知道,在人类没有进入之前,洞穴里所有景色的都是原始的。当人们发现并开发时,为了提高进入性,不得不修建一些游道主人进去。于是一些本没有路的地方,只要有人进去便有路了,这一方面造成了景区的破坏,另一方面,使景点人工化。以张家界新开的景点龙王洞为例,首先是洞口,以前只有一个可进入的天窗,但是人们经营者为了方便游客进入,在原洞口的旁边新开凿了一个人工洞口;其次是里面的游道,到处是人工动作的痕迹,而且有一些石笋、石柱有被人洗过的痕迹或是正在洗。这样破坏了石柱和石笋本来的氧化膜,促使物理氧化过程加速。让我们来看一个化学反应式:

①Co2+H2o=H2Co3

②CaCo3+H2Co3       Ca(HCo3)2        Ca2++2HCo3

第一个反应式是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这就要求洞穴里面要有足够的Co2才能使这个反应式正常进行,也才能为下一个反应式提供“原料”。但是一旦洞穴开发以后,到洞穴里面游览的人多了,里面的空气流通了,相对来说Co2就会减少,这样就会第二个反应式就不会正常进行或者是速度放慢,那么溶洞会从此生长也会放慢,甚至停止。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我们的后代看到了将是我们现在留给他们的,一个严重破坏的死洞。

③  加重了环境污染。游客进入洞里势必从外面带进许多垃圾。而旅游开发者为了能让游客进入洞穴参观游览,要修筑一些小游道,这就对原始地貌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

④  破坏生物群落。在洞穴没有开发之前,洞穴里的所有生物群落处在一个稳定的生物链之中,它们也是处在一个小世界当中,而当人类进入这个系统之后,就像是一个外星侵入地球一样,人类成为一个“外星人”,对洞穴里生物群落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都知道,自然界,有一些动植物不喜欢光亮,它们就只能生存在一个黑暗的世界,旅游开发者为了游客能在洞穴里看清所谓的“景点”,在洞穴的墙壁里面安装照明装置,更多的是为了增加效果而安装的彩灯。而对于那些不喜光亮的动植物来说,这些灯泡就是一颗颗“原子弹”。于是这个生物群落为了适应环境,要么继续进化,要么就退化,甚至是灭绝。到时我们就只能像现在看恐龙化石一样来看这些群落里的生物化石。

     ⑤  安全系数不高,存在有安全隐患。凡是进入洞里的人都知道,在洞穴里面一般都会有几个大厅,而且在人们的头顶上到处悬挂着石钟乳,给人一种潜在的威胁。我们的地壳一直在运动,那些小级别的地震我们人类还不能感觉到,但现实中存在。况且人们还要凿岩安装照明装置,难道他们还会用原始的手工式?这也加剧了石钟乳的破坏,如果有一天掉下来,到时后悔也来不急。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从没见过的动物,也对我们存在潜在的威胁,不知何时会侵犯我们人类。

 

      

参考资料:

1  中国洞穴资源网

2  保继刚,丁健     特类喀斯特洞穴旅游生命同期探讨---以云南建水燕子洞为例   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3  保继刚     喀斯特石林旅游开发的空间竞争研究    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生态旅游的特点篇2

【关键词】生态,脆弱,特殊,旅游,环保,模式

一、旅游活动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影响

在旅游活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和旅游活动的不文明行为,给生态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很多的生态旅游景点都是由于旅游的承载力严重“超标”,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脆弱,整个生态旅游的景点丧失了原来的面目,景点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旅游业的衰落,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衰亡。所以旅游活动对于生态脆弱的环境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对于如何发展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和建议。

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

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模式中包含殊旅游、环保两个重要的概念,及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是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于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同步进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主要是三个方面来实现,以主动性保护、开发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作出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开发与保护。

第一、主动性保护。主动性保护主要是指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树立环保的理念,促进开发的旅游保护,还有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保护景点的生态环境,通过两方面有针对性的主动保护,对于特殊旅游的开发做出基本的实践行动。旅游开发者主要就是指旅游景点的规划师和实践施工人员,这两种人一种是对生态脆弱的景点实现规划,一种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景点上施工,都是对景点改造人员,开发行为都是和景点的生态脆弱有重要的关系,所以这两种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树立开发与环保理念十分重要。比如景点规划师,在规划景点承载人数、景点承载力等方面以保护环境为首要条件,将旅游经济增长放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对于基本的景点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施工。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树立的环保理念主要是通过宣传或者景点的环保准则,使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收集好自己的垃圾,投放进垃圾箱,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尽量不要人群聚集,不要破坏植物和生物的生长,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这是对于游客的要求。这些理念和宣传主要是景点开发人员结合景点的实际发展情况所提出来的宣传口号和标语,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资源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开发性保护。开放性保护主要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减少开发,利用破坏的自然环境引起游客对于生态破坏恶化的重要影响,并将此作为一项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结合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保护,减少这些景点的开发。现代旅游景点的开发主要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人工开发的重要创新实现旅游景点的开发,所以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减少生态脆弱环境的开发。比如说在一个山地地貌的景点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绕过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保护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将整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包围起来,实现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减少人为的影响。对于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景点景区,可以将破坏的自然环境做出基本的景点进行开发和管理,这是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中一种创新的开发方式和思路。通过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以满目疮痍的方式让游客领悟环境破坏的可怕后果,让游客从心理意识层面上增加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保护心理,帮助主动性保护模式的顺利开展,实现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有效性开发保护。

第三、重建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主要是对于旅游景点的限制性保护,现在很多的旅游景点都已经采取了这种保护模式,主要的方式就是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对于游览时间的限制。重建性保护主要是结合生态系统的恢复性特征所采取的特殊旅游环保模式,在进行重建性保护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景区的时间段开放与关闭,实现景区生态的恢复。比如说草原和沙漠的旅游景点开放过程中对于景点的开放有了严格的规定性,草原一般在休牧期会关闭旅游景点,让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这样才能保证景点开发使用的延续性。在景点关闭的时间里,整个景区是处于自然恢复的阶段,牧民也不会再草原上放牧,对于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化的修复。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主要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会根据景点的环境承载力计算出可以容纳的最大游客量,保证整个景区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对于景区的生态脆弱实现保护。人数进行限制主要是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注意要合理的控制游客的旅游量,确保环境的承载力。

三、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实施景点开放

在现代景点开放的过程中,提倡文明旅游、环保旅游,与生态环境脆弱所产生的特殊旅游环保模式属于同一类别,主要是绿色生态旅游主要提倡的就是文明出行,“从旅游景点带走快乐,不给旅游景点留下垃圾”这是绿色生态旅游主要的口号和实现方式。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逐渐深化,所以绿色生态的理念逐渐地深入人心,人们在选择外出放松的过程中,往往就会做到文明出行,绿色旅游。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休闲要求,顺应时代精神文明的需要,在景点开发的过程中,设置保护环境的旅游景点,让游客在旅游观光之后还能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帮助游客树立环保的理念,减少旅游资源的破坏,从思想意识层面上提高游客的绿色生态观念,从而提高旅游景区的观赏指数和综合指标,提高景区的旅游热度和名誉度,实现景区旅游业的合理完美的发展。

结语:本文主要对于特殊旅游的环保模式展开分析论述,结合国内生态脆弱景区的现状,对于生态脆弱景区的开发提出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帮助生态脆弱景点实现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黄震方,陈志钢,袁林旺.我国区域旅游环境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3):99-104.

生态旅游的特点篇3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hi138-Com)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中特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8,(14).

[3]刘薇.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C].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155—159.

[4]黄继华.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

[5]张朝枝.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特点及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0,(4).

生态旅游的特点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决策模式;管理模式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而是系统管理,是微观管理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客观管理(行业管理)的系统结合。

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统模式,即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既要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要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管理范围上。生态旅游管理不以一个景区或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这些管理点的简单集合作为管理范围。因为它将割裂生态旅游活动各内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态旅游管理的范围是生态旅游区域。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生态旅游区域一般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行政区域,如中甸县生态旅游区。另一种是自然生态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生态旅管理来说,以第二种区域划分作为管理范围更合理。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作为世界地理一大奇观的长虎跳峡介于两行政区之间,使管理造成困难。但很遗憾,现实是人们只认可行政区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态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原始,很少被人类活动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习俗的区域。者说,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这种区域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但另一方面,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区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传统

农业,牧业和林木业。而传统产业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不但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并危害流域下游。旅游业的兴起为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持。迪庆州中甸县正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雪山,峡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发祥地,是中甸县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骄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摆脱贫困。特别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们翘首以盼旅游业能带来新的生机,并把它确立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必须以区域为出发点,并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保证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区域为出发点,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要求。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系统目标。出发点与目标之间相联系的是生态旅游活动。由此形成一条由发点到目标相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是生态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总体概括,因此它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在生态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因此管理必须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把握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必须以保护为中心,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因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因素繁多,在这些因素中,游客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游客就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游客的旅游活动展开的。游客是生态旅游区的财富。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上帝。

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的条件。事实上,它们是生态旅游的客观基础。保护这种客观基础,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也必须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为中心,即以保护为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78的核心,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还必须以发展为中心。这就是生态旅游性质决定的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要求。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要求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前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中心展开。构建的框架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研究生态旅游管理,必须明确系统状况,辨明系统及各子系统的性质,功能及地位,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系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按其性质分为功能系统和分析系统两类。功能系统是指具备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的系统。分析系统是指描述,解释要素集合关系的系统。

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其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质上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表现是指空间上的规模扩张、时间上的延续和指标上的递增。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向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这一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以其管理观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运行形成系统功能,以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管理目标子系统、管理对象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以及环保管理子系统。其中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子系统是分析系统。其他三个子系统是功能系统。管理目标子系统作为分析系统是各功能系统的系统目标集合的系统描述。管理对象子系统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统描述。通过系统描述,解释系统要素,阐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个功能系统是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按不同管理类别划分的管理职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统功能以实现子系统目标的方式,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大系统目标的实现。

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如一个三角金字塔,塔中心为主线串三个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贯穿全塔,塔底为管理对象子系统,塔尖为管理目标子系统,塔的三面由三个功能系统环中心线封闭。以强调功能系统之间的广泛联系。中甸县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很快,管理滞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试图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却不实际。事实上,中甸县现在的管理问题还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构架模式认的意义就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管理问题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并在决策和管理运作中贯彻这种观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像中甸县这样生态旅游刚兴起的区域,这种认识就更有意义。管理对象系统的分析管理对象系统作为一个分析系统,主要是阐述作为管对象各要素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所形成的结构,以便解决生态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对象系统从静态看,其要素包括三类,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全体人员。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这些人的个体以某种方式集合表现出群体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机构形成组织。第二类指生态旅游区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仪式等。第三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

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它形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自然景观)。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设施、道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类的物化体,如民族服饰、等。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人工存在物形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管理对象各要素综合表现为景区(点),并依其主体显示区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松赞林寺景区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藏民家访(一种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资源为主体。从动态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生态旅游活动。因此管理对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对象动态子系统和对象静态子系统。对象动态子系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系统描述。对象静态子系统是要素及要素关系的系统描述。事实上对象静态子系统的运动形态就是对象动态子系统,而对象动态子系统的静止形态就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在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系统其实有两个表现。一是底部的管理对象系统,二是从底到顶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实上,前者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后者是对象动态子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这种结构表述,更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

换句话说,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和79决定着管理目标。这也说明,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的社会系性质,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确定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相关者的态度。功能系统的综合分析从理的系统理论来说,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统,由管理的五个职能形成子系统。如果我们仅从不同管理类别(例如组织管理、开发管理、环保管理)进行相应的功能系统分析,无疑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这正是传统大众旅游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来说,不仅要重视各功能系统的系统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其系统分析),更强调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和要求。事实上,前述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结构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对开发管理和环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问题是决策问题(管理就是决策)。例如,开不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发以及从环保政策的角度看准不准开发,怎样保护等。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但开发是生态旅游的生命,而环保是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根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上强调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也要应用管理模式中确立环境与开发的综合决策模式。这种综合决策模式,既是

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作为原则,它指环境状态对开发有否决权,任何景区(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旅游增长或社区发展,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以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作为方法,它是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开发程度的技术限度。开发就其程度来说,可划分为零开发(即原生状态)、保护性开发(对环境状态有控制的开发)、完全开发(事实上是人工系统)、掠夺式开发(完全不顾环境后果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保护性开发。开发就其方式来说,分为两种,一是为游客观赏方便而进行的建造,例如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或建造食宿设施。二是扩展景观或增加旅游项目。对于生态旅游,不同的开发方式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因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不同,对旅游的作用也不同。开发就其目的来说也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区发。如果仅就开发管理子系统来说,这种目的性也是合理的。

但如果考虑环保管理的目标,这种目的的实现程度也必须不突破环境的技术标准为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利用是说明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两种,一是作为交通使南线西线沟通,形成旅游环线。二是开发游船项目,增加游览内容(实际此项目已在运行)。由此引发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禁止行船,认为行船影响水质,长此已往会使湖水变异。二是可开交通船,认为有必要沟通南线西线,由于船只少,对水质影响较小。三是开发游船项目,认为这是碧塔海的重要项目。第一种观点纯粹是从环境出发的。第三种观点纯粹从旅游出发。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事实上,如果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争论也就没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质的背景值为标准,查明水体自净能力,计算环境容量,进行行船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承载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发或开发方式。

如果一条船都会引起水质变异,则否决此项目。由此可见,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是正确处理环保管理与开发管理关系的科学手段。事实上,这种决策模式的实质是把开发决策建立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但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模式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落实的保证。因此,景区(点)的应用管理模式是由组织管理模式和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两者构成。组织管理模式景区(点)的组织机构是生态旅游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组织管理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组织管理子系统的重要内容。景区(点)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因为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矛盾都与管理体制有关。中甸县生态旅游管理的现实也说明这一点。但是认为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也不现实。本文从实际出发,回避尖锐的体制矛盾,提出两种景区(点)的组织管理模式构架,以适应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并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与管理原则来实现对景区(点)的管理,从而达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目标。管理委员会制适用管理委员会制的景区(点)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特征:景区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或是自然保护区),并且生态环境较脆弱,可开发性低,一但造成损害则不可恢复(碧塔海就于这类景区)。

第二,权属特征:在产权关系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为国家所有。但管理权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例如80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旅游部门,及社区的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

第三,体制特征:各部门关系交叉,各自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门的经济利益,而不愿真正负起生态旅游管理责任。

第四,开发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有限开发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相适应的管委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特征:前述的政府职能部门派员参加管委会(包括旅游地社区的乡镇政府人员)。

第二,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所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权限特征:只有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开发权。但有开发建议权和按照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议开发报告,由上一级对开发进行决策。

第四,财务特征:税后收入除用于管委会运行费用和开发投资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剩余部分上交财政,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会并不只是个称谓,而是以景区(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所形成的景区(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区

(点)作为一个企业进行管理。适用公司制的景区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及资源特征:景区(点)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但生态环境有较强的承受力,具有良好的可开发性,即使造成一定损害也可恢复(虎跳峡就属于这类景区)。

生态旅游的特点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思路河北

一、引言

生态旅游是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由西方学者于80年代提出“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笔者认为,在中国发展生态旅游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的同时,还要迎合消费者日趋多样化的需求趋势,设计融合不同地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实现生态旅游产品个性化。笔者以此为思路对河北生态旅游的发展做一探讨。

二、河北生态旅游发展可行性分析

资源是河北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决条件。在发展生态旅游资源时首先分析的应该是本省的旅游资源基础。生态旅游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人文资源为特色。河北有许多全国之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之多全国第一;地形地貌之全全国第一;长城途经省区距离之长全国第一。河北省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既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环境,也为旅游者提供了广阔的生态旅游空间,具有多种生态旅游价值。

地理区位是河北生态旅游发展的促进因素。河北旅游业的发展一直被“一流旅游资源、二流旅游产品,没有旅游精品”的问题所困扰。回顾河北旅游的发展,京津的“替代效应”应该是河北旅游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北京的地缘优势使得它的资源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发展,河北与北京风格类似的风景便不再吸引人了。针对这种替代效应,河北旅游的发展只能是扬长避短,发挥特色,展现自己。发展带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化的生态旅游项目恰恰能反过来针对性地对京、津旅游产品形成一定的替代。

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河北发展生态旅游的根基,社会文化景观是彰显生态旅游特色的主要资源。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上河北有着其他省份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河北省古为九州之首,以冀州命名,故简称“冀”,是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核心区组分。焱、黄、蚩尤三组在此融合,构成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基础。700余年的元、明、清三朝使河北成为京畿要地,清朝直隶省的设立,使其更加完整统一。同时,河北作为与华北、东北、西北三北交往的咽喉要地,不仅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地带,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历史使得河北人文资源在神韵统一基础上,体现出多样而富于变化的特征,成为中国人文地理最富有特色的代表性区域。可以说河北的自然生态景观中弥漫着浓重的文化味道,文化是河北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灵魂。

三、河北生态旅游分区发展构想

河北生态旅游资源随地形地貌条件的不同形成了迥异的风格,如能按地域文化特点形成不同发展主题,便能将自然旅游景观与不同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生态旅游产品,则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并使各主题区在空间结构决定的生态功能最优的前提下寻求旅游利用功能的最大发挥,将整个旅游区构成协调有序的有机统一体,促使功能区生态要素朝良性方向发展。本着这一思路,河北生态旅游发展可以分区进行,根据地貌及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将全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区,并按分区主题,对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提升。同时按分区主题,优先发展各区中知名度高的旅游地,以点带面,并逐渐连接成片。

依据地势,河北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呈“带状”分布非常明显,旅游资源区域聚类也比较突出。地势为全省平均海拔最高地区通称之为“坝上”,坝上高原在河北西北部,形成的“坝带”独具高原风光;燕山、太行山纵贯河北西部和北部,形成一条“山带”,部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基本都在这条带上;渤海岸海岸线在河北东部,形成一条“水带”,环渤海的滨海生态风光令人留连忘返。这“三带”将河北生态旅游资源分割成非常有特色的四个区,每个区可以旗帜鲜明地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根据全省的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可将省域范围规划建设为各具特色的四大主题生态旅游区。各区命名以省内方位――地貌地形为序,四区分别是:冀西北坝上高原生态旅游区――以坝上高原为主体,突出始祖文化的自然生态旅游区,冀西山岳生态旅游区――以太行山、燕山为中心、燕赵文化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区;冀中平原生态旅游区――以海河流域平原和冀东平原为中心、燕赵文化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区;冀东滨海生态旅游区――以环渤海城市为中心,以长城文化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以此发展思路各区可打造不同的生态旅游产品,以满足生态旅游产品特色化、个性化的需要,同时也能突出各区不同的发展主题,避免了产品在区域范围内的雷同现象发生。

四、结语

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思路就是力图将西方先进的旅游发展理念引入我国,同时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体现独特文化性的生态旅游项目将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依据河北生态旅游资源和文化特点,本文将河北省生态旅游进行了区划,将全省划分为四大主题不同风格的生态旅游区,目的是整合河北旅游资源,凸现河北自身特色。河北生态旅游发展思路是对我国生态旅游产品本土化、特色化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J].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6):78~87,157~158

生态旅游的特点篇6

1唐山湾国际旅游岛项目概况

1.1地理区位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滨海处,乐亭县境内。旅游区西临曹妃甸滨海新城,东接京唐港区,北面至滨海大道,南至渤海。国际旅游岛规划陆域面积40.75km2、岛屿面积32.25km2。

1.2现有资源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南部沿海重点旅游区———菩提岛、月坨岛、金沙岛国际旅游岛开发业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开始进入市场;乐亭县渤海湾畔的金银滩,其沙质细柔、黄白相间,这里天蓝水碧、潮平沙软,是海浴、沙浴、日光浴胜地,亦是品尝海鲜、海钓赶海的旅游佳地,吸引着京津等地的市民前来休闲度假,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1.3存在问题

1)低档次的旅游产品。现有资源多数处于初始粗放开发状态,景点起点不高,大部分旅游资源尚未完成深层次开发,显得单调和一般化,缺少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和休闲度假型项目。

2)生态系统未得到良好保护。滨海岸线一带现状均为虾池用地,海水倒灌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沿岸植被严重减少,湿地退化,威胁生物多样性。

1.4设计目标

充分发挥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地处京津冀重要区域的区位优势,合理规划、综合协调,将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海洋生态之岛,海滨温泉之岛,海滨健康之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用生态修复与湿地开发等多种生态建设手段,实现生态环境与旅游区的协调发展。

2规划理念与定位

旅游区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展现城市生活的舞台。良好的规划设计作为旅游新区开发的第一步,必须确立新的规划理念和定位,使旅游区的生态开发和环境保护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2.1规划理念

1)生态的理念。注重国际旅游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改善陆域海岸线的综合生态环境,提升宜居性,突出海洋生态文化游特色。

2)健康的理念。突出阳光、沙滩、海上运动、温泉等旅游资源特色,强化滨海度假的休闲娱乐功能。

3)文化的理念。突出海洋文化的展示、观赏和教育,突出渔业风情特色,倡导游客的渔业风情体验、参与和互动,突出地域文化的展示、传承与参与。

4)和谐的理念。改善原有渔民的生活环境,保障原有居民的经济利益,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2旅游特色定位

1)海洋生态旅游特色。规划打造国际旅游岛成为北方滨海地区观赏海岛生物、植物和鸟类的旅游基地。

2)海滨温泉度假旅游特色。利用当地现有资源,规划旅游岛成为北方滨海地区仅有的海滨温泉度假胜地。

3)海滨健康休闲游特色。打造北方滨海地区重要的海滨游泳、日光浴、沙滩休闲运动、海上运动及其他休闲运动的场所。

4)渔业风情游特色。利用现有资源,保留当地特色,形成北方滨海地区体验渔民风情和生活的重要基地。

3规划构思与设计

3.1规划结构

规划区结构划分为“一轴两带一心五区”。一轴:乐北路旅游景区主轴;两带:海岸休闲景观带和滨海路旅游景观休闲带;一心:旅游景观中心;五区:西部的渔家风情旅游区、中部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南部的旅游商务休闲区、中东部的海滨旅游居住区和东部的海滨特色度假区。

3.2功能分析

1)渔家风情区:位于规划范围西部,是以展示国际渔家文化,弘扬当地渔民的民生民俗,以渔业风情游和渔业特产商贸为总体功能定位的区域。

2)旅游商务休闲区:位于规划范围中部,以完善的旅游码头、旅游服务中心、宾馆酒店等综合商业服务设施为主要功能。

3)旅游综合服务区:位于规划范围北部,以居住、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

4)海滨旅游居住区:位于规划范围东部,以承担旅游区的居住和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主,借助毗邻旅游商务休闲区的优势发展度假村等职能,并建设高标准住宅。

5)海滨特色度假区:位于规划范围最东端,规划建设游艇别墅、游艇俱乐部和高端居住建筑,形成以游艇为核心的特色度假区;高标准的环境设计在完善旅游区功能结构的同时也能给居民提供一个更舒适的游憩空间,提升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品质。

3.3绿地系统设计

采用湿地生态修复的方法,将现状湿地分为三部分:自然湿地、养殖区湿地、河道湿地,划分为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分别进行修复。通过生态修复,最大限度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展现湿地独特景观,同时合理开发生态养殖和生态旅游,提升经济效益。通过区内河道疏浚与湿地修复形成的绿色生态主链、片状的生态绿地、防护绿地和星罗棋布、发散在各部位的点状绿地组成区内的绿地系统,组成“纵横交错”的绿地网络,与外部海、水、绿等生态系统紧密联系,为整个新区生态编织功能良好的绿肺。充分体现各种绿地的休憩功能。其中除了渔家风情园生态绿地对界内提供绿色休闲、滨海开敞空间提供亲水空间与游憩空间外,结合商业区人流密集的开放空间,沿路组织步行游憩的植物花卉公园;结合道路绿带、居住区绿地建立均匀密布的街头绿地、中心绿地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绿色游憩环境。

3.4城市节点设计

城市节点应突出其城市的标识和窗口功能。重视节点的功能和作用,突出节点的个性特征。

1)休闲娱乐码头标志节点:作为旅游区的特色观光休闲码头,突出周边的城市绿地景观作用。

2)旅游区景观中心节点:以捞鱼尖中心广场及其核心位置的地标建筑为中心,将周边的开敞空间、滨海栈道、配套服务、商务酒店、旅游码头、商务休闲区、产权酒店等不同功能区集聚于一体,使该节点成为城市环境最美、最具人气和活力的地区之一。

4结语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今后将成为唐山乐亭的一个重要节点和示范地,将给周围居民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游憩场所,也给外来游客带来轻松、健康、惬意的休闲空间。通过本次城市设计工作,为如何构筑海滨旅游度假区的自然生态景观做了有益探索,我们得出几点结论。

4.1生态保护与修复

规划严格控制国际旅游岛内的旅游开发规模,充分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以陆域滨海岸线的生态修复为基础,强化对滨海岸线中河道与生态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4.2滨海岸线和旅游功能互补

唐山湾国际旅游岛主要承担海洋生态旅游、海上运动、沙滩运动以及温泉度假的职能。滨海岸线旅游区主要承担商务会展、海滨度假、渔民风情、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整个旅游区的综合服务职能。

生态旅游的特点篇7

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特点

1.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基础比较薄弱

纵观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其依托仍然是比较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广大的农村地区是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的地区,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差。

1.2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资金来源相对有限

在众多农业生态旅游的研究中,一般都认为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内容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和工艺设计,加上一系列配套服务,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养的场所,增长知识,了解和体验乡村民俗生活,再结合季节性的果、菜、花实地自采现尝,趣味旅游活动以及参与传统项目,观赏特色动植物和自娱等融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3-4],其发展仍然是以农户为基础。相对分散的农户难以集中较大的资金开发深层次的旅游产品,造成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

1.3农业生态旅游地域特点性强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从南至北,农业种植以及生产环境变化较大,因此,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不尽相同,以至于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形式多样。以昆明团结乡生态旅游经济为例,其发展的基础是以多样的民族民俗和人文资源为依托[5],发展特色旅游,由于其当地四季温暖的气候特点,使其景观特色以热带风情为主。在我国气候条件比较寒冷的大兴安岭地区,由于人烟稀少,农林业发达,其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重点为北方特色的林区淘金方式,而田园式体验旅游发展较少[6]。尽管不同地域发展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均取得了成功,这也凸显了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地域特点性强的特点。

1.4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所依托的基础环境脆弱

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表现是这两者依托的均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相对于生态旅游发展而言,农业环境生态更容易遭到较大破坏。以农业生产为例,由于长期的耕作,农田土壤肥力低下,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难免会使用一些化肥促进作物生长,使用农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相对于传统的生态旅游而言,其脆弱性不言而喻。

2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

在一些生态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农业生态旅游甚至成为了当地旅游产业的龙头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业的龙头产品进行经营。大兴安岭地区农业生态旅游接待各类游客达到了2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了8596万元,每年旅游人数与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达到了13.8%和24.2%[6];在恭城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2年中红岩村累计接待游客达到了36万人次,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成为当地旅游经济的主力,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7];在团结乡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仅仅“农家乐”一项旅游产业8个月内接待游客人数达到了17万人次,实现营业毛利490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7]。整体上来讲,农业生态旅游仅是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其经济效益的增加说明其在地区旅游经济中所占比重有所升高,促进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2.1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

旅游经济的发展一般由3个市场支撑,分别是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在这3大市场中,农业生态旅游影响最大的是国内旅游市场这部分,其次是入境旅游市场。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购买权利。农业生态旅游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对游客的购买力影响最小,不会影响游客的购买权利,因此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以及游客的购买欲望上。对于不同地区而言,农业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同,造成对市场的影响不同。在众多旅行社旅游线路的安排上,农业生态旅游区一般安排在最后一站,作为游客的纪念品购买地,成为旅游经济的有效补充。由于地域的限制性,农业生态旅游一般主要接待入境旅游市场的人员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的人员,很少接待出境游客。

另外,不同的旅游团或者游客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趣不同,也会影响到旅游市场的发展。在大多数旅行社旅游线路的安排上,农业生态旅游区较少作为主要游览景点,一般作为旅游商品消费地点,或者农业生产体验区、游览休憩地点,并且由于游客年龄、性别、文化水平与职业的不同,对于这样的安排满意度差异较大,旅行社在线路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除了特别的要求,农业生态旅游市场仅作为地区旅游市场的附属或者扩展区,但是由于在扩展市场也会发生消费,总体而言,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2.2农业生态旅游对旅游产业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影响的分析

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指在一定的人力和财力支持下,如何尽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2大部分。影响宏观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成本和宏观收益2部分。农业生态旅游所依托的是固定的农业生产资源,相对于较大的风景区建设而言,其投资相对较小,并且交通、水电投资仅是在原来农家舍基础上加以改造,一般为体现原生态特点,改造幅度有限,这便会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对环境,传统文化以及艺术品破坏最小,安全隐患较小。从宏观收益上讲,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收入群体为当地农民以及经营者、政府税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讲,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可以为其积累较多的资金,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原始积累,为地区旅游经济繁荣提供资金支持。从政府角度讲,农业生态旅游发展顺应了政府为主导的旅游经济发展,并且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微观旅游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不同,它主要分析的是劳动耗用与经济效益的数量对比关系。在成本上,微观经济效益主要分析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由于农业生态旅游经营的个体性,造成营业成本较低,并且农业生态旅游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这便大大降低了微观经营成本。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讲,无论是否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田地每年都是必须要耕种的,农业生产必须要进行的,而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则是在固定投入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从这点看,无论农业生态旅游经济收益的高低,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收入是额外增加的,增加的这部分收益对于旅游业来说,是使用较少的投资获得了较大的收益,总体上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生态旅游的特点篇8

摘要本文对湖南生态旅游分区作了初步研究,将其划分为4大片区:湘中长株潭革命感悟和都市休闲生态旅游区、湘北环洞庭湖河湖湿地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区、湘西山水观光和民族风情体验生态旅游区、湘东南名山文化生态旅游区。以有助于突出湖南生态旅游的区域特色、打造极具风格的品牌生态旅游产品。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分区湖南省

一、引言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1]。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广大公众,认识和欣赏自然及文化遗产的旅游,保证旅游区不受破坏和污染,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2]。具有范域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内容上的专业性等特性。生态旅游资源有:原生性与和谐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脆弱性与保护性、广泛性与地域性等特性[3],从空间角度可分为:山岳及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绿洲生态旅游资源、河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滨海生态旅游资源等,从旅游产品开发角度可分:生态观光旅游资源、生态休闲度假疗养旅游资源、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生态科考探险旅游资源等[4]。

二、研究区概述:

湖南省面积约21.8万K,人口6800多万,分十四个地州市(如下左图)。东南西“三面”环山,呈向北敞开的“马蹄型”盆地,河湖、山地、丘陵广布,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位于两大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共同组成的长江中游大经济区,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交汇中心,铁路、水运、公路、空运优势明显。科教密集,利于高端旅游业的发展。湖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生态旅游开发已初具规模。其中世界级旅游胜地3处,1个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3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18处部级森林公园[5]。

三、湖南省生态旅游分区格局

根据区内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较好、集群性较强;结合行政区划,保证地域的完整性,区域的协作性;突出已有品牌旅游景点;有一个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等原则[6]。结合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旅游发展现状[7],划分为以下四大生态旅游区(如右上图)。

1.湘中长株潭革命感悟和都市休闲生态旅游区

(1)区域概况

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娄底,是全省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京广、湘黔、浙赣铁路、京株高速等大动脉的枢纽。多低山,河流、小平原,属典型的秀美多姿的江南丘陵。

(2)资源特色及开发现状

湘楚文化、革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堪称“名人的诞生地”、“伟人的故乡”,具有大量的历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长沙古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汉墓曾轰动世界,近年出土的三国时期的“吴简”更是世界奇迹,岳麓书院为宋带四大书院之一,革命活动陈列馆、韶山故居、刘少奇纪念馆、故居、谭嗣同纪念馆等名人文化体验生态旅游资源[5]。城市休闲生态旅游以低山森林、湖泊生态景观见长。石燕湖生态旅游公园,群山环抱,山鹰潭生态度假村,是国际会议、商务、生态休闲、娱乐、生态度假的理想场所。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意气风发时代亲临的“桔洲公园”、湘江水上游览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农园生态观光等生态休闲旅游资源都是都市休闲的好出处。

(3)生态旅游功能

生态旅游自然与人文资源组合性较强,功能有:革命文化、湘楚名人文化之旅―“走进伟人的故乡”;休闲度假之旅―山、湖休闲生态游、都市郊区乡村生态休闲体验游。

(4)开发建议:

拉长生态旅游产业链条,狠抓“伟人文化”生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深挖湘楚文化生态的内涵,提升生态休闲度假村的品味,打造都市周末度假休闲的“长株潭”旅游圈,形成“食、宿、行、游、购、娱”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实现旅游地的产业化。

2.湘北环洞庭湖河湖湿地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区

(1)区域概况

古称“八百里洞庭”,湘境部分349万ha,占87.1%。降水量1200―1400mm[8]。湘北环洞庭湖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型湿地之一。以岳阳市为“北大门”,覆盖岳阳、常德、益阳,铁路、高速公路运输便利,有由武广高铁,石长等铁路。

(2)资源特色及开发现状

湿地资源、自然保护区、低山森林资源、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古迹众多。生态旅游是湿地景观最重要、最合理的可持续利用方式之一,是中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最佳策略[9]。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面积广大,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众多有特色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举世闻名的岳阳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湖中有山湖滨有楼的“山―湖―楼”风景画卷,历代诗人骚客留下了多少千古名句。传说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寻夫到君山而葬于此,二妃墓周斑竹丛生,令人神驰;享誉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屈原怀才不遇而自沉汨罗江,江畔百姓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殉难日)举行盛大的“划龙舟”竞赛活动[10];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典型,有6类44型221个景观、动物有281科1156种[8]。湿地自然与文化景观并举、生态农业发达,是具有世界独特意义的湿地风景区。

(3)生态旅游功能

以湿地为核心,开展湿地生态观鸟、观光休闲、生态度假、生态科考,民间文化生态体验之旅―走进“龙舟之乡”、划船竞技活动、过“端午节”吃粽子、品味桃花江“美人”文化和安化黑茶文化、玩转“国际竹海”品、生态探寻“人间仙境”等。

(4)开发建议

深层挖掘洞庭湖的历史农业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内涵,加大生态竹文化产品和国际黑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适时面向国际开发“美人文化”,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类型,形成有特色的旅游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组合。竭力提高“北大门”旅游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环湖区资源整合,协作开发,努力打造世界级的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3.湘西山水生态休闲和民族风情体验生态旅游区

(1)区域概况

以张家界为旅游中心地城市,涵盖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以怀化为“西大门”,是湘黔铁路和焦柳铁路的交汇枢纽,区内有纵贯南北的石怀、长石铁路与长沙相连。

(2)资源特色及开发现状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有世界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亚热带森林、谷壑、溪涧、烟云、溶洞和淳朴的田园风光、构成一幅奇、幽、险、野、雄的立体长卷画,完整而原始的生态环境,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和“天然植物园、动物园”,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我国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茅岩河自然风景区和金鞭溪、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天门山风景区等生态旅游资源。湘西凤凰古城,文豪―沈从文的旧居,其城墙有“南方古长城”的美誉。南华山森林公园、猛洞河漂流区、火岩溶洞群旅游区。

(3)生态旅游功能

具有结构合理、集群性好、系统性强、深层次生态旅游。其功能有: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游览观光、森林生态度假休闲、登山探险、漂流运动、地质科考、科普教育、少数民族风情游、古城文化生态体验游等。

(4)开发建议

重点建设和开发山水观光、民俗风情、生态休闲、漂流探险等旅游产品,发挥整体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4.湘东南名山文化生态旅游区

(1)区域概况

涵盖衡阳、郴州、永州、邵阳,以衡阳市为中心,郴州市为“南大门”,京广、湘桂铁路奠定了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

(2)资源特色及开发现状

衡山以“五岳独秀”著称于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著名的宗教名山,佛、道、儒都有过鼎盛期,故有“三教鼎之源为衡山所独擅”。具有“深山藏古寺”的“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和谐”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观光、度假、避暑、宗教朝拜的的理想胜地。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开创者,崩葬于此,炎帝陵是谒陵祭祖、文化生态体验的旅游胜地。九嶷山风景名胜区,碑林风景名胜区的“潇湘夜雨”、舜皇山舜皇岩、国家森林公园,阳明山游览区、国家森林公园。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大型丹霞地貌风景区,被许多地质地貌学家一致认为胜过福建武夷山、广东丹霞山,可与武陵源、桂林山水媲美,是世界自然遗产的候选。

(3)生态旅游功能

南岳生态观光、森林生态休闲度假疗养、丹霞地质地貌考察、生物普查、登山竞技;走入“宗教秀山”游,“舜、炎两帝历史文化”游,开展海内外佛教朝拜仪式等生态旅游项目。

(4)开发建议

深层次挖掘名山宗教文化,突出寻根朝祖的历史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康体保健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加强区域旅游的合作,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化。

四、结语

湖南省生态旅游分区格局的构建应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突出重点旅游景点和新景点建设相结合,打造产业品牌,形成极具风格的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应运用区域发展理论中的增长极、梯度、点―轴开发,区域发展阶段等理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循序渐进、有目标、有顺序、有层次地进行,逐步形成名山大川、河湖湿地、都市休闲、湘楚文化、民族特色的分布格局。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稳步实现湖南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经济地理.1996.16(1):107-112.

[3]杨桂华.论生态旅游资源.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999.25(6):33-38.

[4]袁书琪.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类型和评价体系.生态学杂志.2004.23(2):109-113.

[5]何礼荪等.中国旅游景区(点)度假区(村)纵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33-241.

[6]李春友,张晨玲.河北省生态旅游分区格局研究.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206-212.

[7]黄静波.湖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与优化.旅游学刊.2008.23(2):51-55.

[8]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文化遗产的生态旅游价值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10-15.

生态旅游的特点篇9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旅游产品营销促销营销渠道

森林生态旅游系指以尽力降低旅游开发对森林生态环境之不利影响为前提,以旅游开发为手段,以确保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方式促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并将面向公众的森林生态环保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一种商业娱乐活动。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是指森林旅游资源经营者在生态旅游理念指导下,通过开发并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并向游客提供的森林旅游活动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的集合。

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按营销产品层次划分,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是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层次的综合体;按旅游产品功能分析,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则包含基础旅游产品、增值旅游产品等内容;按旅游产品形态分析,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则由实物形态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综合而成。二是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具有旅游资源所有权不可转移性。顾客购买传统产品后,通常拥有产品的独占权。游客在购买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后将获得特殊的生态旅游体验而非表达为实物形态的物品。旅游者购买的旅游产品不是旅游资源的所有权而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对旅游资源的有限使用权。三是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具有价值不可储存性。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将生产、交换和消费融为一体,游客可在指定时空条件下即时消费该产品。

制约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效能的关键问题

(一)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理念滞后

第一,当前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缺乏绿色营销理念,生态环保理念在当前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被漠视,致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相背离。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具有较强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影响所在区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周边居民的常态化社会生活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杨财根,2011)。通过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可以在满足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环境责任,确保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二,当前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缺乏生态价值实现理念,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未能在实现森林生态价值与保护森林生态旅游环境方面取得有效均衡。确保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基本前提。这要求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者要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以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价值与维系森林生态环境安全水平之间维系均衡。对森林生态资源管理者而言,森林生态环境安全带来的森林生态价值增值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其价值需要通过适度的森林生态资源开发方可实现;但是高强度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将导致森林生态旅游地的环境恶化,降低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进而降低森林生态旅游的价值。森林旅游景区多分布于地形地势较为复杂的山地丘陵地带,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过度有可能造成局部森林生态系统承受过大压力,诱发地表土层侵蚀致使水土流失,森林旅游景区局部的植被破坏,干扰森林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活动等诸多生态问题。游客在景区内生活污水排放会污染、破坏森林脆弱的水生态环境平衡;不适当的森林游客数量会造成森林旅游景区内的人文景观遭受不可修复的破坏性开发。

(二)森林生态旅游特色产品开发能力匮乏

第一,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对森林生态产品设计缺乏科学性,森林生态旅游项目规划缺乏系统性。局部地区在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前未深入调研,其森林旅游资源规划缺乏充分科学论证,由此导致诸多不可再生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不可挽回的损失。经营者在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方面摒弃兼顾森林旅游和生态环保的投资理念,背离森林资源现状开发缺乏特色的新景点,导致森林生态旅游项目背离区域森林旅游的总体发展规划,并造成景区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采。

第二,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潜在游客市场运作能力,导致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传统的森林旅游产品局限于森林观光游览,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当代游客个性化旅游需求,致使多数游客进入景区后停留时间短,过夜游客比率低(易爱军等,2010)。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缺乏将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市场营销等业务外包的动力,其自身又缺乏有效的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市场运作能力,致使森林旅游资源难以充分转换为企业经营效益,部分生态旅游收入甚至难以弥补为此而增加的森林生态养护费用支出。

第三,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存在多头管理矛盾,各主管部门围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开发事业缺乏有效协调,由此导致森林生态旅游项目从审批到建设再到运营环节都存在诸多体制有待解决。以日本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为例,日本政府通过强制执行力规范森林旅游产品开发,并建立科学的开发体系和运营体系(郑群明,2011)。因此我国森林生态旅游项目亟需林业、交通、城建、旅游、税务等政府部门的通力协作、鼎力支持方可有效实施。

第四,森林生态旅游项目融资能力不足制约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实施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进程。传统的森林生态环保项目多由以林业部牵头的政府资金来运作,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应探索设计有效的融资机制以吸引各方资金参与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营销效能提升策略

(一)创新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理念

第一,森林生态旅游的产品创新是确保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前提则是确保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游山玩水,而是将生态环保理念注入到森林旅游活动中。如森林生态旅游景点的旅店可以稀疏的散布于森林边缘地带,且建筑物的物理形态应与森林环境融为一体,实现人类在自然界痕迹与自然环境的天然融合。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要遵循生态环保的理念,决策者应当采取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层有序开发策略,若当前的资金与生态技术水平未能有效确保开发地的生态平衡则需暂缓开发。

第二,凸显森林生态旅游中的消费者体验特色,使森林旅游之游客在吃、住、行及游玩等各方面的旅游体验有别于传统旅游的角度来创新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现代旅游者的需求具有丰富多变、自主性强、兴趣多样化、选择个性化等特点(罗金华,2008)。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者应当强化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增强游客的亲切感。

第三,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应当重视开发以原生态文化为主题且具有深厚地方乡土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将人文价值注入到森林生态旅游活动中。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应当将森林居民特有的社会人文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设计出以森林生态旅游体验为轴心,以森林居民文化为载体的新型森林生态旅游产品。

(二)变革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

第一,结合森林生态旅游主题实施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弹性定价策略。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属于奢侈品消费,其需求弹性系数较大,故特定时间面向特定潜在游客群的降价措施有助于提升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的总收入。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通过制定季节挂钩的弹性营销策略,在旅游旺季提升价格以降低旅游旺季消费者对景区的生态环保压力;在旅游淡季则可采取低价策略以吸引对价格敏感度的游客来景区游玩,提升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资源利用率。

第二,基于生态旅游理念制定森林生态旅游的绿色定价策略。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应将投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耗上的成本计入旅游业经营成本并纳入旅游产品价格中。森林生态旅游的绿色旅游产品应当秉持破坏森林生态环境者承担成本的原则以从源头遏制恶化环境的肇因;绿色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还应秉持受益者补偿原则,以行政力量将森林生态环境治理成本按合理方式分解,并由从森林环境治理中获益者承担(杜娟,2010)。

第三,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在制定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价格时引入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技术,以利于旅游产品定价贴近游客的心理价位水平。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旅游产品的定价权逐步从旅游企业向游客转移。基于互联网的旅游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定价属于公共旅游信息,价格相对透明。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据此确定其旅游产品的价格并上网,在公开、透明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与其他同类旅游产品相互竞价以争取游客,有助于推动潜在游客快速做出购买决策。

(三)改进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促销策略

森林生态旅游形象设计要求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将森林生态环境中的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与服务、周边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等要素集成,并从森林区域形象、森林旅游资源、森林市场感应等三个角度来设计旅游产品的促销活动方案。

良好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可强化森林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凝聚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地社会形象,增强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识别力,进而增进旅游地对客户市场的吸引力。其一,地理资源特征分析是森林生态旅游的形象定位的基础。森林生态旅游的基础性资源是森林所在地特色的地形地貌所孕育的山水风景,其形象定位要基于既有山水风景来设计。其二,人文资源特征分析是提升森林生态旅游的形象定位的动力。基于森林地域内人文资源分析的森林生态旅游的形象定位可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开发旅游产品增值服务。其三,整体形象定位是森林生态旅游的形象定位的实现方式。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根据所确定的森林生态旅游形象整体定位来创作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促销主题内容。

(四)重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策略

第一,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应结合森林生态旅游特点,运用促销策略组合的方式来增进森林生态旅游营销效果。其一,根据森林生态旅游细分市场的消费特征实施网络促销策略。传统旅游促销主要面向旅行社等中介机构,森林生态旅游网络促销直接客户群则是旅游市场终端的潜在游客群。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通过互联网与终端潜在游客群进行即时无缝沟通,且可将节省的传统促销活动的中间环节运营费用让渡给终端潜在游客群,从而提升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森林生态旅游的网络促销还可直接向潜在游客群收集游客个性化需求信息,并据此改进森林生态旅游的运营水平,增加游客对森林旅游景点的满意率。

第二,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实施绿色营销渠道策略,为生态游客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绿色生态旅游产品。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通过选择信誉良好的旅游业中间商作为下游合作伙伴,促使旅游中介企业降低终端市场营销环节的碳排放水平,强化潜在游客群体对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及其品牌的绿色环保印象。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在采购原材料及产品时,可通过选择获得环保认证企业的产品或以可再生产资源为原料的企业的产品,以维护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的良好环保形象,打造贯通上下游的森林生态旅游的绿色环保品牌形象。

第三,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采纳开拓体验旅游营销渠道的策略。传统旅游业的实施模式是游客在信誉良好的旅游中介公司的组织下完成旅游消费,这有助于游客规避对异地旅游的陌生感,降低异地旅游在找寻宾馆、交通工具及景点时的诸多不便,但亦降低了游客在陌生地旅游中获得的新鲜体验感水平。森林生态旅游经营者可强化对自助游客的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个性化的旅游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杨财根.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导向的战略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

2.易爱军,刘俊昌.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0(3)

3.郑群明.日本森林保健旅游开发及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问题,2011,31(3)

生态旅游的特点篇10

借鉴生态旅游的优越性,有必要吸纳其理念来发展城市旅游,即形成城市生态旅游,以实现城市旅游的生态化发展。现代都市居民为逃避压力,对亲近自然产生强烈需求,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愿进行费时费力的长途旅游,而愿意就近亲近大自然,在城郊甚至城区内进行这种旅游活动,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恰好顺应了这种趋势。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还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和谐统一,有利于整个城市向“生态城市”的方向发展。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不仅自然环境、乡村中有生态旅游资源,城市的郊区甚至市中心也分布有生态旅游资源;加之城市中基础设施的承载力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因此,城市完全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甚至可以成为最理想的生态旅游目的地。1995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城市生态旅游”会议,国际学术界开始对城市生态旅游展开研究。加拿大的绿色旅游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关注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组织。2001年12月2日,为配合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而发起的第一次世界城市生态旅游会议在以色列召开。关于城市生态旅游的定义,学者李艳娜、胡波归纳为:以城市地域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为基础,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旅游的需要,同时维护城市环境生态平衡和促进环保观念的一种大众化旅游活动体系。

城市生态旅游兼具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的部分特征,但不仅仅是二者单纯的交集或并集。城市生态旅游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随着发展与普及,概念体系亦会不断地充实与完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两类,而城市地域内的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构成了城市生态旅游的基本资源。自然生态旅游以当地自然资源为依托,以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在持续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强化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缔造舒适生态宜居环境。人文生态旅游是在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基础上,结合开放空间和旅游路线的绿化、美化,在传播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通过全面开展城市生态旅游,使区域特色产业、文化与自然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城市内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从而展现城市优质自然人文风貌,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城市生态旅游以全新的旅游消费观念和高品质的旅游环境为特色,满足了都市人渴望释放压力和回归自然的需要,日益赢得人们的青睐。

呼和浩特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呼和浩特市以“天堂草原,魅力青城”和“京津夏都”的形象闻名,旅游业是当之无愧的重要产业。呼和浩特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50万年前就已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无论是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遗址,还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或是明清时期的召庙艺术,都真实地记录了呼和浩特的悠久历史,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古老神韵。当前,生态保护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呼和浩特市旅游设施的接待能力又日显不足,在此背景下,坚持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积极营造优越的城市生态旅游环境,将充实呼和浩特城市旅游的内涵,完善其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其旅游品位,增强行业竞争力,实现呼和浩特旅游业多元化、持续性发展。呼和浩特市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比较全面,可以进行如下的归类与分析。作为全区政治、经济、科教中心,最大的优势就是首府优势,是自治区最大的旅游区域中心和集散中心。呼和浩特是呼包鄂金三角旅游环线的重要旅游景区,是国内及国际旅游者的旅游第一站,是该旅游区的门面。呼和浩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目前开通航线54条,通航城市43个。

呼和浩特旅游资源独特,产品丰富多样,形成了一个中心、三条旅游带、五大系列的旅游业发展格局。一个中心就是“旅游区域中心”;三条旅游带是大青山休闲度假旅游带、城市历史文化宗教旅游带、沿黄河民俗风情旅游带;五大系列是休闲度假系列、农家乐旅游系列、工业旅游系列、冰雪旅游系列、红色旅游系列。呼和浩特市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归纳为:“山(大青山)、湖(哈素海、岱海)、河(黄河地区)、草原(敕勒川)、民族风情(以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风情)、红(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形成了神秘、博大、独特、多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相继建成了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南湖湿地公园和林县南山公园等主题公园,建成了大青山太伟休闲度假村、哈达门高原牧场等特色旅游景区。呼和浩特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拥有鉴证历史的文物古迹,呼和浩特以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于2005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文化古迹纷纷得以修缮、复原和扩建,城市文脉得以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资源得到保护和发掘,使呼和浩特市的草原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更加突出。

呼和浩特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政策条件以激励各方力量,并倡导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努力建设美好宜居的城市环境,并取得一定成绩。2008年被亚太旅游联合会评为”中国绿色旅游名城“、“中国十大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称号;2009年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情等优势,荣获中国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地称号;2010年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呼和浩特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2009年政府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呼和浩特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推动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型、从经济规模型旅游向生态效益型旅游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努力把呼和浩特市建设成为自治区经济繁荣高效、社会文明进步、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市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体而言,呼和浩特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城市吸引力不强。城市生态旅游开发方向不明晰,对生态旅游涵义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科学的论证规划,旅游开发低水平同质化,资金投入和宣传促销力度均不够。产品形式比较单调,仍以原生的自然景观和半人工生态景观的单纯性观光游览为主,缺乏专题性旅游产品,整体接待水平低下,配套设施不完善,忽视游客的需求和满意度,难以有效地扩大客源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依托,由于城市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环境问题已经凸显,如草原沙化、水土保持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保护与经营分离,缺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手段和对环境的调控能力,已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面临遭到破坏的危险,主要表现在旅游环境超载和污染物处理滞后等问题上。如白石沟生态旅游区近几年随着游客接待量的增加,景区的保护力度没有相应跟进,垃圾污染了水库,生态环境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呼和浩特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依托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和蒙古族特有的民族风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产品开发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底蕴发掘不够,还停留在低层次的静态展示阶段,文化性、趣味性与参与性不足,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没有像“印象•刘三姐”这样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旅游产品。#p#分页标题#e#

呼和浩特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呼和浩特生态旅游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草原都市为特色,开发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相融合的城市生态旅游。在原有景区的基础上,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也可以新建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如城市生态公园、生态博物馆、工农业生态园区、农家乐等,在景区标牌和宣传讲解中加入相应的生态保护知识,寓教于乐;呼和浩特城市生态旅游产品从规划开发到经营管理都应全面提高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政府应加大城市旅游生态化的宣传和扶持力度,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并以生态旅游为契机,全面带动餐饮、宾馆、娱乐等第三产业的生态提升,倡导市民绿色生活与消费,形成全新的城市生态面貌,全面提升呼和浩特市旅游形象竞争力。通过对呼和浩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依托呼和浩特的城市旅游资源,在科学严谨的可行性分析与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推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态旅游产品,是城市生态旅游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在产品开发前要经过科学的统筹规划,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或者破坏环境。深入分析呼和浩特旅游市场的格局和变化,精心设计生态旅游产品,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精品建设要求来进行,进一步升级产品档次与质量,注重产品的多元化、特色化和软硬件配套发展,以满足不断提升的旅游消费需求。抓住游客需求心理变化,推出以休闲观光游为主体,兼容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的多层次旅游活动,使游客在景区“有事可做”、“有事可乐”。可以设计开发一系列生态旅游产品,如:生态度假产品,包括疗养度假、休闲度假、家庭度假、蜜月度假、周末度假等;生态保健产品,包括森林浴、日光浴、体育运动等;生态娱乐产品,包括林中野营、野餐、垂钓、田园采摘等;生态美食产品,包括景区内的农产品、山珍野味、土特产等天然绿色食品。比如在城郊的一些农家乐和采摘园就是很好的例子。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充分实现生态化,并与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的特征相协调,比如建绿色饭店、特色旅馆,景区内提供环保交通工具,既降低成本,又环保时尚,为游客创造全新的生活感受。总之,要挖掘、凝炼和整合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精品生态旅游景点的资源组合,树立城市生态旅游的核心品牌。比如,建成集合丰富人文景点和自然风情的大召旅游片区,形成呼和浩特的标志性旅游产品集群。将核心品牌以外的生态旅游景区做出自己的特色,作为核心品牌的补充。适应市民的出游需求,各旗县区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加强景区建设,大力发展环城游憩带。只要决策者具有发展旅游的意识,任何城市建设项目都可能同时获得旅游的功能。因此,要从城市旅游功能发展的高度,运用旅游项目无限化的新理念指导城市生态建设,为旅游者和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与休闲环境,使他们随处感受到城市生态建设的魅力。

呼和浩特拥有灿烂多姿的宗教文化与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挖掘呼和浩特文化的精华,展示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是深度开发呼和浩特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宗教建筑中,大多数庙宇略显人气不足;而民间风俗节庆的开发力度亦不足,未能形成广为人知的品牌以吸引旅游者。因此,宗教建筑及本地的民风民俗,尚有较大的旅游开发空间,可以开发的项目有宗教观光游、宗教节庆游、宗教生活体验游等。大多数进入宗教旅游景区的游客除了欣赏魅力无穷的宗教艺术,还希望欣赏到动态的礼祀活动或直接参与其中,因而开展丰富多彩的庙会、节庆活动不失为上乘之举。应进一步改善呼和浩特市召庙的旅游环境,不断更新节庆活动,使其越来越具备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在宗教重要节日里,各处召庙应与政府机构、旅游景点联手举办活动,组织各种地方色彩浓厚的民间传统技艺、戏剧表演,体现宗教传统节庆和民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扩大在市民和游客中的影响力。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蒙古民族风情和藏传佛教历史文化为依托,与人才资源和先进的配套设施相结合,学习云南“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等节目成功经验,推出一批反映历史、展示民族风情的歌舞剧演出品牌,使呼和浩特真正成为人们对民族风情的向往之地。推进历史文化旅游带纵深发展,把旅游带的核心景区大召区块打造成集观光、休闲、餐饮、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国家5a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并发展“重走茶叶之路”国际自驾游、“山西-杀虎口-呼和浩特”等精品旅游线路。同时以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和乌兰夫纪念馆为重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城市生态旅游欲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环境质量的保护工作,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计的全面展开与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是进行环境预防管理的一种方法,它是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决策的过程;而环境审计则是对环境质量现状作出评价、检验和证实,确定其质量指标是否保持在允许的阈值之内。游人过多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并使旅游质量下降,与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目标相背离,因此必须严格实行旅游容量管理,科学测定城市生态系统、设施及社会承载力,并运用于具体规划与管理中,通过旅游价格调控及景区空间分流等策略,将旅游活动控制在环境的承载限度以内,以确保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另外,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过程中,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路,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第一,严格控制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风格等,对旅游资源和环境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性开发利用。第二,处理好“三废”。宾馆、酒店的废水、废气、废物必须经集中处理,达到标准才能排放;区内汽车应减少到最低限度,改用电瓶车、马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市民、游客生态意识薄弱,旅游从业人员环保知识的匮乏也是呼和浩特开发城市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建设一个生态软环境。在教育方面要把生态环保教育提到一定高度,使学生从小就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良好的认知基础。例如,在游客旅游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和手段,向旅游者传达环境生态知识,潜移默化绿色的旅游和生活方式,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包容性。如在景区内建立宣教中心、自然与历史类博物馆、标本室等,安放各类指示性、解释性、富有人情味的标牌、橱窗,精心设计解说内容,重点加入生态旅游知识,增加多媒体演示系统,分发宣传手册等,引领游客体验认识自然景观与文化特色,减少游客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真正起到城市生态旅游“寓教于乐”的启迪、教化功能。#p#分页标题#e#

城市生态旅游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的积极参与与合作,其中政府要在政策、管理和教育上起主导作用,才能使城市生态旅游充满活力与前景。政府要组织制定全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内部的经济、资源和环境条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绿色市政规划、引导产业低碳发展、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产品,建立绿色交通系统、发展绿色建筑,健康和可持续地推进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进程。生态旅游建设还涉及文化、工商、城建、交通、公安、林业、水利、环保等政府部门,按照发展“大旅游”的要求,必须要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的方式转变,要引入多行业、多部门、多区域联动规划机制,在政府领导下成立有关协调机构,推进生态旅游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扶持力度,包括用地、用工、贷款、税收、补贴等相关政策。要设立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扶植基金,不断加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要严格执行已有的保护环境、资源的各项法律和法规。出台呼和浩特市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要用法规政策对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立项、规划设计、方案评审、施工验收、运营监督的相关标准加以明确,尽快制定专门的生态旅游法规,规范生态旅游市场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约束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针对城市生态旅游产品的特点,大力拓展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客源市场,针对这个市场进行相应服务体系的构建,如推出旅游专线,方便市民出游,旅游景区企业可以与旅行社合作,加强“一日游”或“两日游”生态旅游产品的组织和促销。旅游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应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提供绿色生态旅游的信息,引导居民和外来游客更多关注生态旅游消费。充实呼和浩特自助旅游手册等系列宣传品;提升《魅力青城》等旅游杂志的档次;完善“12301”呼和浩特市旅游服务热线信息平台的功能;更新升级“呼和浩特市旅游网”,加强与相关门户网页的沟通合作,拓展网络旅游促销。尽快筹建位于城市中心的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一体化的旅游服务。针对会展旅游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和效益,大力完善当地的会展业软硬件环境,与国内外知名的会展公司合作,更新活动理念与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塑造成熟的会展品牌,吸引更多会展活动召开。如以召开昭君文化节、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中国药品交易会等节会为契机,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搭建旅游与商务、节庆、会展的良性互动平台,提升呼和浩特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